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

关于游牧民族的起源,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争论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人口压力说、游牧出于游猎说、驯化地理说、游牧与农耕并立说、游牧与农业分离说、气候变迁说等。有关中国北方游牧业的起源问题,与世界游牧业的起源问题研究是密切相关的,笔者主张游牧与农业分离说。

游牧经济是一种专业化、流动的经济类型,对农耕社会存在着依赖性,它不能完全脱离种植业,需以整个社会生产和交换的相当发展并产生一定的剩余产品为前提。这就要求种植技术和游牧技术都有相当的进步,从而决定了游牧经济只有在较晚的时候才能形成。以种植业为主的农耕、畜牧相结合的混合经济是人类赖以进入文明时代的最主要的经济类型。中国北方游牧业的兴起是在青铜文化的背景下展开的。马被认为是草原游牧的象征,马的驯化和传播是欧亚草原游牧兴起的关键。钱穆先生云:“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

人类文化,由源头处看,大别不外三型。一、游牧文化二、农耕文化,三、商业文化。……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此而为流动的,进取的。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继续一地,反复不舍,因此而为安定的,平稳的。”游牧的起源、游牧国家的产生与演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游牧与农耕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很长时期内曾相互对立、相互依存。战争、掠夺、和亲、互市等所有的历史现象似乎在说明一个主题:生存与财富是游牧国家兴起的原因。

游牧文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与农耕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构成了中国北方边境历史的主题之一。但是一直以来中国的史学界都不重视对游牧文明的研究,认为游牧文明是一种落后的文明,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意义与影响都不大。这种思想也存在与一般人的心中,认为游牧文明是野蛮落后的,只有农耕文明或工业文明才是发展的方向。于是,我们便看见政府一直不遗余力地在牧区推广定居点,并且非常自得地认为这是在造福牧民,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游牧文明在北方大草原上纵横驰骋了几千年,为什么没有垮掉,反而延续至今,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恰恰是因为游牧文明与北方草原的生态环境是相适应的。

中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的国家,众多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共同谱写了一部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历史上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女真等游牧民族一度在中原建立了政权,经过历史风雨的洗礼和涤荡,他们一部分西迁、一部分在历史中消亡,一部分融合入汉族,一部分仍保持了本民族的特征和习俗,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当中。

游牧文明是在人类早期原始狩猎文明和原始采集文明之后,与农耕文明差不多同时产生的,就其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而言,比农耕文明更接近原始的采集狩猎文明。最早的原始初民,按一般的考古学观点起源于非洲大陆,在漫长的地质史时期,由于气候的改变引起生存环境的变更以及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人口压力的逐渐增加而逐步迁移到其他的大陆,并且由于地理隔绝而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种族和亚人种。

这些原始初民所属的就是原始采集狩猎文明,在生存压力并不大的情况下,他们往往随着季节的变更而进行或长或短的迁移,以获得更丰厚的食物,这从对非洲一些原始部族的人类学研究中可以得到比较推论。但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和虽然缓慢但仍然不断增长的人口,生存压力变大,许多物产并不那么丰富地区的部族不得不采取强度更大的劳动,而对于草原地区来说,采集的基础原本非常薄弱,部族的主要食物来源依靠捕猎,不得不跟随着兽群的迁徙而迁徙,以便获得足够的肉食。在这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蓄养动物比起单纯地追猎野生动物来说更有保障,养畜业便慢慢发展起来。对野生动物的驯化,也许发生在更早的时候,但在生存压力不那么大的时期,花费那么多的精力去发展畜业并不怎么合算,于是畜业的产生只有在凭采集狩猎无法获得足够丰厚的回报之后了。马的驯化则更为游牧文明的产生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持,对于放牧的畜群能够更加便捷、省力地控制。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冲突和融合伴随着中国古代北方边境历史的始终,而这种冲突和融合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北方边境的生态环境,反过来,生态环境的变迁又导致了文明的变迁。尽管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一点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影响,但传统史学的盲点并不能抹杀这种影响的实际存在。

传统观点和西方学术界观点一般认为,对环境的破坏是连年的征战的征战造成的。比如,农耕文明在对抗游牧民族侵扰中,曾经有对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草场采用焦土、洒盐等破坏性战术的记录;而游牧民族对农牧交集区域的劫掠破坏则更为严重,比如《西洋世界军事史》中描述,“有人认为中亚的气候在公元后的最初几个世纪突然变得干燥起来,到了公元500年到了顶点,有人认为是游牧性的侵入破坏了水道之所致。派希克(T.Peisker)说:为了使一个水草田的拥有者,不敢不向他们纳贡,他们只要攻占主要的水道即可。而这些游牧民族又常常的盲目的抢劫和毁灭一切东西。一次侵扰就可以使几百个水草田化为灰烬和沙漠。进一步说,游牧民族不仅使中亚的无数城市和乡村变成了废墟,更使草原变成了赤地,因为无意识的取火而滥伐树木,终于使流沙扩大了范围。”

而也有观点认为“历史上对北方边境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影响的是中原文明为了抵御游牧文明的侵袭而采取的移民塞边和屯田制的措施”,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游牧民族对中华文化影响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游牧民族的介绍 (2) 二、游牧民族的起源 (2) 三、游牧民族的发展 (3) 四、游牧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交融 (4) 五、游牧文化对中华影响 (5) 参考文献 (6)

游牧民族对中华文化影响 游牧是指终年随水草转移进行游动放牧的一种粗放的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牧民长期无固定住所,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生产设备相当简陋,经营非常粗放,基本处于靠天养草和靠天养畜的落后状态。游牧民族指的是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广义上的游牧民族指的是居无定所的流浪民族,包括草原民族和海洋民族。 起源 关于游牧民族的起源,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争论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人口压力说、游牧出于游猎说、驯化地理说、游牧与农耕并立说、游牧与农业分离说、气候变迁说等。有关中国北方游牧业的起源问题,与世界游牧业的起源问题研究是密切相关的,笔者主张游牧与农业分离说。 游牧经济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非自足性的经济类型,对农耕社会存在着依赖性,它不能完全脱离种植业,需以整个社会生产和交换的相当发展并产生一定的剩余产品为前提。这就要求种植技术和游牧技术都有相当的进步,从而决定了游牧民族只有在较晚的时候才能形成。以种植业为主的农牧结合的混合经济是人类赖以进入文明时代的最主要的经济类型。中国北方游牧业的兴起是在青铜文化的背景下展开的。马被认为是草原游牧的象征,马的驯化和传播是欧亚草原游牧兴起的关键。钱穆先生云:“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人类文化,由源头处看,大别不外三型。一、游牧文化二、农耕文化,三、商业文化。……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此而为流动的,进取的。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继续一地,反复不舍,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游牧的起源、游牧国家的产生与演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游牧与农耕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很长时期内曾相互对立、相互依存。战争、掠夺、和亲、互市等所有的历史现象似乎在说明一个主题:生存与财富是游牧国家兴起的原因。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理论:“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这是解开游牧起源这一历史悬案的锁钥。如何正确理解恩格斯的这一经典论述,学界为此长期争鸣不休。 有的学者认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并不是游牧与农业部落的分离,而是人类从攫取经济——采集和渔猎向生产经济的发展过渡。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有些部落向农业经济发展,有些部落向游牧经济发展。恩格斯所说的正是后一种情形。直接从攫取经济向农业生产过渡也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形式之一,而且世界上几个文明古国都是沿着这一道路发展的。因此,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距今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持反对意见的学者则指出,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从新石器时代起一直以农业为主,没有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也就没有农业和游牧业的社会大分工。有的学者认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于新石器时代末到铜石并用时代,游牧部落的形成标志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实现。也有人基于考古发现指出,我国整个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锄耕农业结合在一起,到了青铜时代,适宜农业发展的地区形成了灌溉农业,而适宜放牧的地区在锄耕农业的基础上发展成游牧业,从而实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游牧民族变迁史

游牧民族 从商周时代开始,匈奴和东胡就存在了,他们的位置大概是这样的: 然后匈奴把东胡干了。 情况是这样的: 东胡好可怜! 由于遭受得意忘形的匈奴的打击,变得分裂,分裂成了两部分,鲜卑和乌桓:

终于,强大的汉王朝来了,揍匈奴这个王八操的! 汉朝时,匈奴分裂成为南匈奴和北匈奴,这就好比南朝鲜和北朝鲜,你把汉朝当美国就行了,南匈奴是汉朝离间来打北匈奴的,俗称匈奴奸:

北匈奴宣传资料: 你每花一文钱买南人的粮食,都会变成敌人射向我们的弓箭!难道你们还想让我们在汉货上花的钱继续制成弓箭射进我们同胞的头颅里面吗?南匈奴那些拿汉人钱的傻逼,你们就是汉朝人养的一条狗!!!! 鲜卑势力变得异常强大,正是在东汉末年分三国时干的,毕竟中原内乱顾及不了他们,匈奴已经被弄得半死了,乌桓被曹操灭了,鲜卑反倒强大起来。从晋朝到后来的五胡乱华时期,鲜卑分成了东、北、西三大部落。

拓跋鲜卑其实就是北鲜卑。 鲜卑贵族慕容氏在西鲜卑和东鲜卑都很有地位,西鲜卑后来在慕容氏的带领下跑到青海东部安营扎寨,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吐谷浑。 鲜卑参与了晋朝之后的五胡乱华: 作者:豆子 链接:https://https://www.doczj.com/doc/cb1042435.html,/question/34856776/answer/6066316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鲜卑参与了晋朝之后的五胡乱华: (此图来自维基百科词条“五胡乱华”)(此图来自维基百科词条“五胡乱华”)在上图中,吐谷浑就是西鲜卑的后裔。 那一坨土鳖黄,其实就是乌桓的残余。 拓跋、慕容、宇文鲜卑在图中也有标志。 鲜卑拓跋部创立了北魏,这就是南北朝中长江以北的王朝,北魏一直跟他们称为杂碎的柔然死磕。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柔然原本隶属于鲜卑拓跋部,是拓跋的奴隶,成天干苦力,后来拓跋南迁,小柔然也就闯荡成了大柔然,并跟原来的主人掐起了架。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

提要论述了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气候温暖时期,中国北方游牧政权与中原农耕世界和平共处;气候寒冷时期,游牧民族南迁,中原政权不稳,二者对峙,甚至建立了“牧者王朝”。 关键词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气候变化南迁 纵观中国历史,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王朝之间,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冲突而伴随着军事征讨,形成波涛滚滚的历史大潮,越长城,席卷中原,激荡江淮,波及全国,秦汉时代偏居塞外的北方游牧民族到汉魏六朝之际开始割占中原,至两宋时代一统黄河流域,蒙元帝国和大清王室先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牧者王朝”。在历史大潮的间歇期,游牧人遁居塞外,黄河—长江流域无风尘之警,天下太平。以汉唐为代表的中原农业王朝国势鼎盛,“偃武修文”,登上了世界封建文化的顶峰。历代王朝治乱相间、盛衰更迭,周期循环,游牧人步步南迁、冲击华夏神州。本文试图从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角度,探讨上述问题。 1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的历史过程 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1)]提供的历代行政区划沿革情况,系统研究了秦汉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南迁过程中所建立的民族政权[*]疆域南界的纬度(N)变化(表1),游牧民族的南下过程大致可划分4个阶段 表1历代游牧民族政权疆域南界的纬度变化 (附图) 注:(1)以115°00 E经线上的纬度变化为准;(2)元、清二朝只取中国大陆纬度 1.1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偏居塞外 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处于奴隶社会发展阶段,它的南方屹立着封建农业文明大国。北方游牧民族时时侵扰秦汉王朝北疆,秦将蒙恬和汉将卫青、霍去病等驰骋大漠,追歼犯境铁骑。游牧民族和农耕政权两个世界的界线基本上维持在长城一带。 1.2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割占黄河流域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民族从三国鼎立到司马炎代魏立晋的近百年间,匈奴、鲜卑、羯、氐和羌族纷纷内迁。晋室偏安江南,内迁各族则割占中原,相互混战,黄河流域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前秦疆域南界推进到淮河一线(32°18 N)。到南北朝后期,北齐政权的南界甚至扩展到长江岸边(30°24 N),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南北“画江而治”的政治格局。 1.3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与农业王朝长期分庭抗礼 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政权还只是混乱而短暂地占据黄河流域的话,到宋、辽、金时期,从辽与北宋的对峙(边界在河北省中部的39°N附近的淮河一线)都表明,一个单独的游牧民族政权已经能够稳居黄河流域并敢于同农业王朝分庭抗礼。 1.4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农业王朝 从蒙元帝国到满清政权(其中明朝为例外)时期,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农业王朝。公元13世纪,欧亚大陆的游牧人之王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在半个世纪中,先后灭亡了西夏和金,倾覆了宋室江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牧者王朝”。农耕世界的臣民听命于“只识弯弓射大雕”的马背君王。在朱明灭元270a之后,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北方游牧民族再次登上金銮宝座,建立了第二个“牧者王朝”。 隋唐时代为北方游牧民族南进的间歇期。突厥、回纥等游牧民族象秦汉时代的匈奴一样,遁居塞外,政治上虽相对独立,但仍藩属中原王朝统治。中原王朝国势鼎盛,政权稳定,呈现相对太平景象。 22000a来的气候变化 将数千年来气候的冷暖波动(图1a)[(2)]、干湿变化(图1b)[(3)]与中国北方民族政权疆域南界的纬度变化(图1c)三者用一个时间座标绘制在同一图上后发现,无论是王朝的兴衰,还是游牧民族的阶段性南下及其南迁的幅度,都与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及其变化程度存在着大

草原文化作业答案

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 2.A 3.C 4.A 5.B 6.C 7.A 8.B 9.A 10.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C 2.BCD 3.ABC 4.AB 5. ABCDE 6.ABCD 7.ABCD 8.ABCDE 9.ABD 10.ABCD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草原文化的基本内涵。 答:所谓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等。 2.草原文化的环境特征是什么? 答:(1)生存于北方草原的先民适应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选择其适宜的生活方式。(2)合理利用地理环境的游牧文化。(3)以游牧畜牧业维持草原生态系统平衡。(4) 孕育了草原民族独有的精神气质。 3.新石器时代草原文化的遗迹主要有哪些? 答:(1)兴隆洼文化(2)赵宝沟文化(3)红山文化 (4)阿善文化(5) 海生不浪文化(6) 老虎山文化 4.简述草原民族的居住类型。 答:(1)洞穴居所。(2)半地穴式建筑。(3)窝棚式建筑。 (4)穹庐式建筑。(5)宫殿式蒙古包。(6)草原城市。 四、论述题 1.试述草原文化形成的历史条件。 答: (1)自然地理环境是草原文化产生的先决条件。草原文化发祥于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发展和繁荣于以蒙古高原为核心的广袤草原,草原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是草原文化形成的客观因素。

(2)草原游牧业为主体的经济形态和游牧生产方式是草原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3)草原文化形成的历史条件具体表现为:①草原文化是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原始信仰的出现;游牧生活方式的奠定;“五畜”经营为主要生产方式;顺应自然、崇尚自然的生态观念。②游牧社会经济结构的单一性形成了草原先民在文化方面与农耕民族间的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相互传承的地区特点与民族特点。草原民族与中原民族频频互动,互市进行贸易,互市不通,则战争发生。 总的来看,民族关系融洽,农畜贸易顺畅,各族和平友好是中国北方历史的主旋律。匈奴时期的呼韩邪单于与汉朝和亲,北元时期的阿拉坦汗和三娘子与明朝通关互市,都见证了中国北方地区歌舞升平的和平历史。自古以来,中原商人、中亚商人、传教士乃至欧洲旅行者都在北方草原独来独往,草原部落从生产与生活需求的角度不予封闭或排外,这也就是草原文化始终雄居蒙古高原和中亚一带并与中原文化结下不解之缘,与农耕文化合而不同的根本原因。 2.试述游牧经济与草原生态的关系。 答:草原民族在进行游牧业生产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1)保护草场的生态观念。草原民族根据自然条件进行季节性游牧,游牧生产必须合理安排四季营盘、储备牧场、打草场,这是保证牧业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一环。草原民族在畜牧业的生产活动中,通过调节草场载畜量、合理安排草场使用,使畜群和牧场的关系处于最佳状态,既要使生产效益最大化,又要有效保护草牧场,这是游牧人所追求的目标。 (2)保护土壤的生态观念。游牧业是依赖草场而存在和延续的生产方式。所以草原民族保护草场的观念非常强,并将保护草场作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因为,在畜牧业生产实践中,他们认识到要确保草场的肥美,就要做好保护工作。保护土壤的意识已经成为草原民族生态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具体的落实。 (3)保护水源的生态观念。逐水草而居的草原民族,不仅热爱他们的草场和土壤,对滋润万物的江河、泉水更是怀有深深的情意,蒙古族民间谚语中有“生长之土胜于金,所饮之水胜于泉”说法,充分表达了草原民族对自然资源的珍惜之情,体现了他们爱护自然的生态观。他们把保护江河、泉水、溪水的清洁,作

《世界古代三大游牧民族》第二部古代印欧民族(9)

世界古代三大游牧民族》第二部古代印欧民族(9) 第九章、伊利里亚人伊利里亚人是欧洲古代一个属于 印欧语系的民族,据古希腊的描写伊利里亚人居住在希腊西北部的地方,包括今天的伊庇鲁斯、阿尔巴尼亚、黑山、黑塞哥维纳、达尔马提亚的南部和中部,这些地方被统称为伊利里亚。少数部落也生活在潘诺尼亚和阿尔卑斯山脉东部的地区。伊利里亚人可能主要是从瓮棺文化演化过来的。地中海东部的文化与伊利里亚人的关系还有争议。冰川时期伊利里亚人的经济基础按当地的地理条件不同分别是畜牧业和农业。从前两千年到前一千年的过渡时期还以畜牧业为主,在巴尔干半岛西部的山区里此后也依然以畜牧业为主,在平原地区农业成为主要的经济基础。冰川时期的伊利里亚人社会主要以部落和家庭组织。由对墓地的发掘可以证明每个部落由一个贵族统治,该贵族家庭比其它居民家庭的社会地位要高得多。1、建立居民点从前6 世纪开始希腊殖民者开始在伊利里亚建立居民点。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不总是很和平的,但是伊利里亚人开始接受希腊文化。希腊奢侈品成为了伊利里亚贵族的象征。在奥赫里德湖畔的豪华的部落墓地里考古学家发现了从希腊进口的商品。在将过去加固的高地居民点改造为城市中心的过程中希腊的影响不断加强,这些城市里的经济核算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城市里的手工业和

商业的影响扩大,伊利里亚人也开始在爱琴海畔从事航海 商业和海盗) 。前 5 世纪从一些这些城市里形成了小的国 家,不过这些国家往往都很短命。 2 、其他相关从前 4 世纪 开始越来越多的希腊历史学家开始描写伊利里亚人。当时马 其顿王国经常与伊利里亚人发生战争。 前 359 年马其顿国王 帕迪卡斯三世在与伊利里亚人作战时阵亡。帕迪卡斯的儿子 腓力二世得以战胜伊利里亚人,但是他们没有被亚历山大大 帝并入马其顿王国。前 3 世纪一些伊利里亚国王得以建立地 区性的强国。当时的伊利里亚人也是非常出名的海盗。因此 前 229 年亚琴海岸的希腊殖民地向古罗马申请保护。 次伊利里亚战争 (前 229 年至前 228 年) 马提亚海岸建立一个桥头堡。在第二次伊利里亚战争(约前 218 年至前 201 年)伊利里亚大部分被罗马占领。 前 168 年 最后一位伊利里亚国王被罗马战败、俘虏和带回罗马市。罗 马人将伊利里亚分为附属罗马的小国。恺撒将伊利里亚正式 并入罗马帝国。屋大维以多瑙河为界将伊利里亚分为达尔马 提亚和潘诺尼亚两个省。前 9 年在伊利里亚爆发暴动后罗马 开始强烈地将这个地区罗马化。罗马帝国后来的军队大部分 由这里的罗马化的伊利里亚人组成。多个罗马皇帝是伊利里 亚人,包括克劳狄二世、奥勒利安、普罗布斯、戴克里先和 君士坦丁一世。斯拉夫人入侵后伊利里亚人和色雷斯人在几 介绍伊利里亚人是生活在古代欧洲巴尔干地区的一个印欧 语系民族集团,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但因本身文 字材料阙如,有关伊利里亚人活动的记述,主要获自希腊人 及其后的罗马人。古典作家对伊利里亚人及其各支系作过描 述或记载的,就有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西拉克斯、赫卡泰 奥斯、庞蓬尼?梅拉、阿庇安、斯特拉博、普鲁塔克、波里比 阿、大普林尼等人。一般来说,同其他古老族群相比,人们 对于伊利里亚人的了解相对有限。由于资料的散缺,近现代 欧美学者就伊利里亚人问题作过系统性研究的,也不很多。 些学者往往是在致力于印欧诸语言早期历史及其相互关 系的总体研究过程中,附带地涉及到伊利里亚语言和民族起 源问题的。在西方学术界,最早对古老的印度-欧罗巴语言 给予关注的,是18世纪英国著名东方学者威廉?琼斯(William 在第 中罗马得以在达尔 个世纪里大多数与斯拉夫人融合成了南斯拉夫人。 3、文化

中国北方民族演化简介

中国北方民族演化简介 我们的祖国早在秦汉以来就形成了以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草原民族的族属﹑演化过程,以及漫长的几千年间草原民族与中原民族的融合过程,对今天的中华民族,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许多民族的形成和发展都起到过很大的推动作用。这里谨作以下总结,粗浅地概括一下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北方民族演化过程。 1.荤粥﹑酽恽时期——相当于中原的夏﹑商﹑西周三朝。据《后汉书》等史籍记载,夏后氏(夏代的开国国王夏禹)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分封到北方,其中一个人分封到“代”,就是现在的山西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地方,在那里和荤粥﹑酽恽游牧部落结为兄弟。另一个人被分封到“幽都之山”,和那里的楼繁﹑林胡等部落结盟。在1980年以前,人们一直不太清楚“幽都之山”在哪里。有人说是肯特山,也有人说在大兴安岭。直到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大兴安岭的一个山洞——嘎仙洞——中发现了北魏皇帝进山祭祖的石刻碑文,上面提到幽都之山就是大鲜卑山(大兴安岭),才破解了这个千年谜团。 2.匈奴﹑东胡时期——相当于中原的春秋战国到三国前

期。匈奴民族在最强盛的时候,他们控制的区域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黄河南岸,东至呼伦贝尔,西达青海省,几乎包括了当时已知的所有北方草原地区。《汉书》记载“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东胡民族主要居住在呼伦贝尔,他们和当时的羌族﹑丁零﹑贵霜都是受匈奴统治的民族。到了西汉以后,匈奴发生分裂,南匈奴和汉朝结为同盟关系,结果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人口大量增长,经济发展迅速,许多匈奴人开始向中原地区迁徙,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浪潮。北匈奴在和南匈奴多次交战之后,也有一部分部落开始南迁,与汉朝结合。另一部分人开始西迁,在两个世纪以后,他们的后裔出现在南欧平原,被欧洲其他民族称为“匈牙利”人。 匈奴衰落以后,原来在其治下的其他游牧民族也开始大量南迁。丁零人从贝加尔湖一直迁徙到阴山南麓,和当时正在从呼伦贝尔向西部地区迁徙的鲜卑民族相融合,他们“自号鲜卑”,匈奴人则称呼他们为“敕勒”。羌族则从甘肃﹑陕西开始南下,一部分人迁到了今天的四川盆地。 3.鲜卑时期——鲜卑民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统治的中原王朝——北魏王朝。鲜卑民族是东胡的一支,他们的祖先在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从大兴安岭深

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民间武术的影响

我国古代北方“好战之游牧部落,历代以来,屡为 中国之患”:西周和北方戎狄,冲突持达数百年之久;春秋战国时期,戎狄与华夏列国曾多次交锋;秦始皇统一六国,修筑万里长城防御匈奴侵犯;汉高祖平定宇内后,匈奴时叛时服;魏晋南北朝匈奴、羯、氐、羌、鲜卑造成五胡乱华的混乱局面;隋唐突厥屡屡南犯掠夺;宋王朝更是遭到辽、金、西夏的轮番攻击;骁勇善战的蒙古族灭宋建元;明英宗在征讨北虏中不幸被蒙古瓦刺所俘。历史事实说明,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间战火不断,旷久的游牧农耕大战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也带来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中原民间武术也就在历史进程的拼搏中得到了发展。1北方游牧民族好战的动因 1.1非自足性的游牧经济是游牧民族入侵农耕民族的源动力 动物是游牧经济的主要来源,但是从动物身上获得的单纯衣皮被裘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生活所需,他们还需求农耕世界的粮食、棉帛等又决定了游牧民族的游牧经济自身所特有的对外部世界的物质需求,特别是在自然灾害造成大量牲畜死亡,牧民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时,掠夺农耕民族的生活物资就成为游牧经济保持内部正常运转的物质交流的“最捷便的经济补救手段”。 1.2生产工具的弓马使用是游牧民族入侵农耕民族的辅助动力 游牧经济主要的对象是畜牧和狩猎野生动物,而牧民的生产工具主要是弓马,久而久之自然练就了 “引弓射鸟鼠” 的本领。一旦他们不能维持生活所需或者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时,生产工具立即成为了 掠夺战争中的武器装备。 1.3游牧典籍文化的匮乏是游牧民族入侵农耕民族的催化动力 游牧民族过的是一种“行国”生活,民族文化积淀困难,难以形成诸如中原农耕民族那样丰富的文化典籍,使得游牧民族不可能像中原农耕民族受到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的束缚,游牧生活的艰苦磨炼和日常生活的刀箭捕杀和屠宰动物等因素也助长了他们尚武的民族个性。 2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民间武术的影响 2.1抵御外侵的军事人才需求促进了中原民间武术的发展 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农耕世界入侵不断,他们是“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所以,统治者不得不高度重视武备和军事训练,其中特别是武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成为军事武装的核心,也是战争胜负的主宰。而广阔的民间又是习武人才的源头活水,所以官府必然采取一些鼓励民间习武的措施,像唐朝的武举制就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并且沿袭了一千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止。这种选拔军事武术人才的政策为民间武勇者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也刺激了民间习武群体的兴盛。 2.2追求武勇的忠君效国思想促进了中原民间武术的发展 中原农耕世界是建立在宗法制度上的国家,家国一体,臣民以忠君效国为荣,一旦国家受到外来异族入侵时,很容易激起中原广大民众的同仇敌忾之心,驱除外来侵略者。晋朝的祖逖生于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入侵中原的多事之秋,饱经家国忧患,胸怀壮志宏图,闻鸡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06)05—0018—03【武术文化研究】 第3卷第5期 2006年5月搏击?武术科学 作者简介:1.周文来(1970 ̄),男,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民间武术的影响 周文来1 刘瑷精2 陈 震3 (1.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扬州225009;2.中山中学,江苏南京210008;3.魏圩中学,江苏泗阳223700)摘要:历史上,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由于多种原因对中原农耕民族的统治时叛时服,导致游牧农耕间战争不断。作为源于战争的武术在这场旷久的游牧农耕大战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文化内涵丰富。因此,从历史文化学的角度,探讨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民间武术的发展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期为武术史学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民间武术18

略论中国北方地区古代游牧民族文化发展模式

第47卷 第5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Vol.47 No.5 2007年9月J 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 on Sep.,2007  □边疆考古与华夏文明 略论中国北方地区古代游牧民族文化发展模式 杨建华1,曹建恩2 (1.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2.韩国全南大学人类学科,韩国光州广域市500757) [摘要]游牧经济的研究主要涉及人、畜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国北方作为欧亚草原的边缘地 区,既有与欧亚草原的相似性,也有自身特点。与欧亚草原的游牧化过程研究相比,中国北方地区 畜牧向游牧的转化有缺环,需要加强对乳制品开发与羊在畜群中所占比重变化的研究。根据古代文 献与民族志所构建的畜群构成、畜群规模和放牧方式,有助于理解北方各地考古发掘中墓葬的殉牲 所反映的经济类型。 [关键词]中国北方地区;游牧经济;欧亚草原;青铜时代 [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2834(2007)052014020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780004);吉林大学“985工程” 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2005-10-31 [修改日期]2007-06-20 [作者简介]杨建华(1955-),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游牧是生产性经济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通过畜养食草类动物来扩大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范围,是一种经济、文化和社会现象。游牧的定义包含四个要素:以畜牧经济为主要生业形式;为利用最佳草场采取季节性迁徙;这种迁徙是全年有系统的迁徙;从事这种经济生产的人占大多数。从这些条件可以看出,游牧只是畜牧经济的一种最极端、最发达的类型。对游牧社会的分析涉及到人、牲畜和生态环境以及与其相关的因素。畜群的构成主要受牲畜的特性与环境的关系制约;放牧的游动方式是由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畜群构成决定的;人对畜群的控制能力体现了人们的财富积累。财富积累的差异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水平,而畜群的构成和放牧方式的不同组合则构成了不同的游牧类型。 草原地区在青铜时代向早期铁器时代过渡时进入了游牧经济阶段。整个旧大陆主要的游牧类型有北亚类型、欧亚草原与半沙漠类型、近东类型和中东类型,其中欧亚草原与中国北方地区相邻,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这一类型的分布可以进一步分为以蒙古为代表的亚洲腹地、以哈萨克为主的中亚以及东欧草原。这一地带的畜群以绵羊和马为主,只是在特别干旱的戈壁与阿尔泰山或草场不理想的地区以山羊为主。[1] 一、从欧亚草原看中国北方的游牧文化 欧亚草原以乌拉尔山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在它的南边分布着希腊文明、印度河与黄河流

第二章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教学内容】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难点: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讲授提纲】 第一节农村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南移(从黄河流域移向长江流域) 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经展现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从渔猎文化向农耕生产过渡的风貌。 农耕居首三代时期,农耕业已成为中

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秦秋战国时期,列国的政治经济改革无不与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 重农固本秦汉以后,“重农固本”成为治国的不易之道。 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流域达到较高水平,并使之成为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而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为农耕的向南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重心南移汉晋以后,北方边患日趋严重,战乱频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中国农耕区的核心逐渐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移。 基本格局:隋唐以后,经济重心南移,“东南财税”与“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长期的对垒与融合 耕守牧攻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

御状态,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攻势。 长城心态万里长城正体现了中原华夏民族试图把农耕区围护起来的心态。 对垒融合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既有对垒的一面,又有通过迁徙、聚合、战争、和亲、互市等形式为中介,实行经济经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 中华文明两大源泉:农耕与游牧农耕与游牧作为东亚大陆两种基本的经济类型,是中华文明的两个彼此不断交流的源泉,它们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汇成气象恢弘的中华文化。 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农耕文明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以农耕文明为主导的中华文明,有着不可割断的历史延续性。中国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一方面造成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影响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藕断丝连,含混不清:多元化经济成分的表现:

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

第16卷第3期1996年8月 地 理 科 学 SC IEN T I A GEO GRA PH I CA S I N I CA V o l.16N o.3 A ug.,1996 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 王会昌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 武汉430070) 提 要 论述了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气候温暖时期,中国北 方游牧政权与中原农耕世界和平共处;气候寒冷时期,游牧民族南迁,中原政权不稳,二者对峙, 甚至建立了“牧者王朝”。 关键词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 气候变化 南迁 纵观中国历史,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王朝之间,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冲突而伴随着军事征讨,形成波涛滚滚的历史大潮,越长城,席卷中原,激荡江淮,波及全国,秦汉时代偏居塞外的北方游牧民族到汉魏六朝之际开始割占中原,至两宋时代一统黄河流域,蒙元帝国和大清王室先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牧者王朝”。在历史大潮的间歇期,游牧人遁居塞外,黄河-长江流域无风尘之警,天下太平。以汉唐为代表的中原农业王朝国势鼎盛,“偃武修文”,登上了世界封建文化的顶峰。历代王朝治乱相间、盛衰更迭,周期循环,游牧人步步南迁、冲击华夏神州。本文试图从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角度,探讨上述问题。 1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的历史过程 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1〕提供的历代行政区划沿革情况,系统研究了秦汉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南迁过程中所建立的民族政权Ξ疆域南界的纬度(N)变化(表1),游牧民族的南下过程大致可划分4个阶段 1.1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偏居塞外 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处于奴隶社会发展阶段,它的南方屹立着封建农业文明大国。北方游牧民族时时侵扰秦汉王朝北疆,秦将蒙恬和汉将卫青、霍去病等驰骋大漠,追歼犯境铁骑。游牧民族和农耕政权两个世界的界线基本上维持在长城一带。 1.2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割占黄河流域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从三国鼎立到司马炎代魏立晋的近百年间,匈奴、鲜卑、羯、Ξ本文所指“游牧民族政权”含义包括:独立的游牧民族政权;藩属统一的中央农业王朝时期,在王朝内部所建立的具有民族自治性质的地方民族政权;元、清“牧者王朝”时期的中央政权亦暂归此类。

世界三大游牧民族

世界三大游牧民族 蒙古系游牧民族— 起源地: 蒙古高原。 包含民族: 匈奴人、蒙古人、突厥人等等。 建立国家: 匈奴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 目前居住地:东北亚、中亚地区。 二、闪米特游牧民族(闪族,Shemu或Semu,也译为“歇姆”、“塞姆”) 起源地: 阿拉伯沙漠。 包含民族: 阿拉伯人、犹太人、腓尼基人等等。 建立国家: 古巴比伦王国、迦太基帝国、阿拉伯帝国 目前居住地:中东地区。 三、印欧系游牧民族— 起源地: 南俄罗斯大草原 包含民族: 波斯人、希腊人、拉丁人、日耳曼人等等 建立国家: 波斯帝国、古希腊、古罗马帝国。 目前居住地:欧美各国、伊朗、印度。 1、蒙古系民族 中北亚大草原的突厥蒙古游牧民族以及通古斯渔猎民族。 这些人是在欧亚大草原东部的游牧民族,同样的,“马和铁器”给了他们扫荡古老文明的动力,然而他们的命运则与前面两种人完全不同,他们

的对手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古老文明。我们的祖先们面对强悍的游牧野蛮人,演出了一幕幕“黄祸西引”的精彩故事。让我们从匈奴人看起吧! 匈奴人从先秦时代就开始形成,到了秦始皇,有蒙括抗匈和修建万里长城的故事,到了汉武帝有一系列伟大的抗匈故事,卫青、霍去病、李陵等等,到了东汉时期,进入公元89年,世界历史为之改变,有一个在历史上名声很不好的汉朝将军窦宪和他的姐姐窦太后,彻底击灭北匈奴,收服南匈奴,庞大的匈奴帝国在中国边界与中华对抗的历史结束了,部分匈奴人开始他们西迁的历史,到达顿河、第聂伯河流域,从此以后,他们伟大的军事才能彻底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历史,他们使伟大的西罗马拉丁帝国破灭,他们使日耳曼各小王国成为历史的主角,他们使基督教成为唯一继承古代西方文明的火炬,成就了教皇格利高里的伟业,他们在西方世界有一个令人惊心胆战的领袖,他的名字叫“阿提拉”,……有关这个“汉破匈奴,影响世界”的故事十分精彩,有兴趣的可以阅读这个故事。 再来看突厥人,突厥帝国也在中国边境崛起,中华大地当然是他们首选的目标,但他们不凑巧,遇上了中国历史上继武帝之后的又一个伟大人物,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的胆略气质让他们丧胆,从公元五百多年到公元一千年这段时候,突厥人又开始改变世界历史,他们成为伊斯兰世界的主力,“苏丹”的伟名就是送给突厥人的,由于突厥人加人伊斯兰,他们的军事才能非常了得,最终从“仆人”变成“主人”,把“哈里发”们都监禁起来,在突厥好战分子的领导下,伊斯兰帝国的势力西进则扩张到小亚细亚及至整个中东地区,使拜占庭文明摇摇欲坠;“东进”则扩展到广大的印度地区,印度半岛被分裂成印度教的印度和伊斯兰的巴基斯坦。突厥人

历史地理

一、中国历史地理学概念:中国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 系的科学。 二、中国历史地理发展时期的著作 世界上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尚书·禹贡》,最早的自然地理著作《管子·地员篇》,最早的旅游地理著作《穆天子传》 地理志:《汉书地理志》、《吴越春秋》、《华阳国志》、《水经注》 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舆地胜记》等 边疆地理著述:《大唐西域记》、《蛮书》、《岭表录异》等 地方志:《徐霞客游记》、《五岳游草》、《海国图志》等 三、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1、文献逻辑推证法。 2、统计计量法。 3、数理模型法。 四、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意义 (一)在社会发展与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现代历史地貌、水文地理学研究可为现实江河湖泊治理、防沙治沙、治理水土流失、地震预测和滑坡防治提供参考和借鉴。历史时期黄河、长江、湖泊、地震、海岸变迁、沙漠、滑坡提供借鉴。 (二)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1.历史气候地理和历史生物地理研究为经济建设中气候中长期预报、现代生物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制定、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2.历史经济区域类型和区域重心演变、交通路线的择定、城市分布的变迁、历史地名研究对今天经济建设的借鉴十分具体和直接。 (三)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现代历史地理学中的文化地理研究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文化现象在历史上的环境起始因素研究,一个是复原过去的文化要素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规律。这对现代文化建设有较大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五、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核心是人地互动和尽全时空,这也是现代历史地理学在研究思维、方法上的两大特点。 六、四个温暖期:1、考古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年2、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的春秋、战国、秦、西汉时期3、从600年到1000年的隋唐至北宋初期4、从1200年到1300年的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 七、四个寒冷期:1、从公元前1100年到前850年的西周时期2、从公元初到600年的东汉、三国至六朝时代3、从1000年到1200年的两宋时期4、方志时期:从1400年到1900年 八、方志时期:从1400年到1900年的寒冷时期 1、第一冷期:这次冷期从明成化六年(1470)起,到正德十五年(1520)止,大约持续了50年左右的时间。 2、第二冷期:从明泰昌元年(1620),至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止,约100年之久。 3、第三冷期:从道光二十年至光绪十六年(1840——1890)止的50年间,为第三冷期。 九、亚洲象的分布状况: 一)黄河流域的亚洲象。 亚洲象历史时期在中国境内分布十分广泛,商周时期黄河流域的渭水上游、山东南部、河北地区都有亚洲象的分布,秦汉以后黄河流域的亚洲象分布开始大量减少。魏晋以后文献记载缺少关于黄河流域亚洲象的生存状况。 (二)长江流域的亚洲象生存分布远比黄河流域广泛。春秋时期以秦岭黄河为界,秦巴山地、贵州和四川盆地是大象的集中分布区,从秦汉一直到北宋时期,亚洲象分布的范围一直在长江中游流域的南北波动,北界曾到南阳一带。长江的下游从石器时代、汉晋、南北朝时候江浙一带都有大象的足迹。据研究表明到11世纪中叶的时候,长江流域的亚洲象已经绝迹。 (三)岭南地区亚洲象的分布 岭南地区因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适于亚洲象的生存,历史时期从石器时代一直到明代都有亚洲象的踪迹和文献记载。但是到了19世纪30年代变趋于灭绝。 目前云南地区是我国唯一的野生大象残存地区。

读书-历史上北方的少数民族之源起

历史上北方的少数民族- 源起 一、序 1.中原与四夷 中国古代史,一直以中原(大约是黄河流域的河东地区)为中心,是所谓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历史。 对于中原周边的少数民族,自周就有“南蛮、北狄、东夷、西戎”的说法,合称“四夷”。东夷主要指古代山东地区人民,是先秦时期对黄河流域下游居民的总称。西戎是西周对其边界西方的部落的统称,商代称为羌或氐羌。南蛮则是对南部(早起指江南,后期指岭南)部落的称呼。北狄是对居于漠南北方人群称呼。

我们熟悉的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元明清,均以中原是正统,而周边的少数民族,一直被认为是蛮夷,即非我族类,虽然事实上三皇五帝也发端于“古夷人”(但与突厥、东胡、通古斯等不同源),古夷人走出部落文明定居中原进入农业文明后,才逐渐形成了中原人(汉之后称汉人)。 历史上中原文明和社会的发展,一直与周围少数民族的发展相伴的,不管是相斗还是相融,尤其与北方游牧民族的纠缠最甚,从秦汉抗击匈奴、到西晋五胡乱华、到鲜卑建立北朝、到隋唐(都有鲜卑血统)抗击突厥、到北宋与辽对峙、到南宋联金灭辽、到元灭宋金西夏、到明抗击瓦剌、到后金灭明建清。 虽然中原文化的正统地位从未动摇,中原经济的发展也一直遥遥领先,但经济力不等同于战斗力,相反一直垂涎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的战斗力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此消彼长,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辽、金占中原半壁,元、满一统中原。 严格说,元、清时期中原都是被外族统治的,只不过满族统治者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做得比较好,所以在把元和清都作为中原正统王朝看待上,对清的认同感要明显高于元。 2.中国人的来历 关于中国人(包括中原人和少数民族)的来历,应该也是源自十万年前走出非洲的智人(世界人种同源说)。 在贴吧看到一种说法,即从中亚分三路向东迁徙而来。一部分经向东到黄河

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

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 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剪伯赞曾这样称誉呼伦贝尔草原:“呼伦贝尔不仅现在是内蒙的一个最好的牧场,自古以来就是最好的草原。这个草原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民族,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又都在这里度过了他们历史上的青春时代。 呼伦贝尔草原不仅是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而且是他们的武库、粮仓和练兵场。他们利用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繁殖自己的民族,武装自己的军队,然后以此为出发点,征服内蒙中部和西部的诸部落或更广大的世界,展开他们的历史性活动。”在二三万年前,古人类―扎责诺尔人就在呼伦湖一带繁衍生息,创造了呼伦贝尔的原始文化。 自公元前200 年左右西汉时期直至清朝,在这2000 多年的时间里,呼伦贝尔草原以其丰饶的自然资源孕育了中国北方诸多的游牧民族,被誉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成长的历史摇篮”。东胡、匈奴、鲜卑、室韦、契丹、女真、蒙古等十几个游牧部族,或在此厉兵袜马,戴在此转徙、征战、割据,创造了灿烂的游牧文化。 公元前209 年,强大起来的匈奴族征服东胡族,统一了北方草原,呼伦贝尔地区属其三部领地之一的左贤王庭辖地。这时,以狩猎为生的鲜卑族居住在被史学家称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幽静的后院”的大兴安岭深山密林中。 公元1 世纪,活动在现鄂伦春旗一带的拓跋鲜卑族“南迁大泽”(即呼伦湖),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海拉尔河、伊敏河、根河和呼伦

湖等地安家落户由狩猎业转向游牧业。在100 多年的时间里,新的生产方式使他们壮大了自己的民族,取代了匈奴的统治,建立了强大的鲜卑部落联盟。此后入主中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北魏王朝。在鲜卑人的余部室韦部落和回纭、突厥、黯戛斯以及辽代的契丹、金代的女真族相继征战和统治呼伦贝尔之时,蒙古诸部在呼伦贝尔悄然兴起。公元8 世纪,生活在额尔古纳河东岸的成吉思汗的先祖蒙兀室韦部迁移至斡难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的发源地肯特山区。 12 世纪,当成吉思汗登上政治舞台统一蒙古草原时,又返回呼伦贝尔,在这里进行了几次大的决定性战役,消灭了政敌,打破了长期几个大部落势力均衡的局面,最后统一了蒙古草原。从此,北方草原上形成了一个具有语言、地域和文化共同性、在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共同特点的民族―蒙古族。蒙古帝国建立后,实行“领户分封制”。1214 年,成吉思汗将呼伦贝尔草原的大部分地区分封给他的大弟拙赤?哈萨尔(额尔古纳市黑山头古城便是他的故城),其余部分地区分封给他的二弟合赤温?额勒赤及外戚德薛禅家族,岭东地区分封给他的幼弟帖木歌?斡赤斤。 元朝建立后,创立行省制。1288 年,诸王封地纳入行省,岭西地区划入岭北行省和林路管辖,岭东划入中书省泰宁路和辽阳行省山北辽东路管辖。元亡后,成吉思汗的子孙们退守蒙古草原,先后游牧于呼伦贝尔草原的是元顺帝的后裔和成吉思汗大弟拙赤?哈萨尔的后裔,直至归附后金。清朝建立后,由鄂温克、达斡尔、巴尔虎蒙古、鄂伦春人组成的布特哈八旗兵、索伦八旗兵和巴尔虎八旗兵,勇猛善

浅谈地理环境造成的汉民族与游牧民族民俗差异

浅谈地理环境造成的汉民族与游牧民族民俗差异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着农耕与游牧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产方式,按照这两种生产方式生存的人们形成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生产方式的产生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公元前2000世纪中叶以前,人类的几个亲代文明(爱琴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和中国黄河流域文明)均分布在北回归线到北纬35度左右的狭长地带上。这个狭长地带由于雨水充沛、气候适宜,因此成为孕育农耕文明的温床。在这条狭长地带的南面,多为荒芜的沙漠和宽阔的海洋;而其北面广布着水草丰美的欧亚大草原,因而产生了许多追逐水草而生的游牧民族。 在我国,以汉族为主的农耕民族上古时期一直以黄河流域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魏晋南北朝,北方边患丛生,战乱频繁,使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中原地区的人们为了逃避战火,纷纷南下寻找新的安身之地,他们的迁徒,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和文化观念,再加上南方优良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长江流域很快就显示出发展农耕经济的潜力。自然而然,北部和西北部便成为游牧民族的主要活动范围。虽然历史上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之间的界线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但基本上可以以我国地貌上的两大分疆——河谷与草原来界定农耕民族文化和游牧民族文化的区域。中国西部和北部地区主要是草原分布地带,这些地带形成了以草原畜牧业为主的生产方式。我国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以及历史上的西域地区从一定程度上讲都属于游牧民族的主要活动区域。因此我国目前主要的游牧民族有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适应各自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就拿民俗来说,汉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民俗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生产生活劳动的民俗,前边已经提到过农耕与游牧两种生产方式产生的地理原因,前者封闭、保守、自给自足,后者对环境依赖性大,迁徙是其典型的文化特征。 二是日常生活民俗,包括衣食住行各方面。服饰的基本特点一般是为了适应地理气候而形成。游牧民族所处的高原草原地带冬寒夏炎,多风少雨,昼夜温差大,因此衣服以长袍为主,长袖,宽大,厚度和材质随季节变化,女装色彩艳丽样式多变,展示了女性的潇洒美丽,男装雄健豪放,留有扎腰的习俗,以便在骑马放牧时固定身形,保护内脏;与袍子搭配的高筒靴以皮革制成,除了取材方便,更是御寒的上选;另外帽子和配饰也是服饰中的重要部分,体现了尊卑、礼节,服饰的样式、花纹等都表达着他们的崇拜和信仰。汉族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良好,气候舒适,普通的衣物就可以应对各种气候变化,因此服饰没有特殊的功能性,在农耕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衣饰主要是依据文化环境和舒适美观来变化的,汉族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许多其他民族的文化,在服饰方面有所体现,如唐装和旗袍,经过改良和发展已经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部分。在饮食方面,游牧民族就地取材,取便于携带和保存、高脂高热的肉制品和奶制品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蒙古族有炒米,藏族有糌粑,配以茶和酒,无论外出放牧时还是在家都是必不可少的桌上餐。另外动物血和内脏加以烹调,也能成为美食。汉族生活安定,但因为南北跨度大,气候变化明显,农作物有所不同,各地区也形成了不同的饮食口味和饮食风格,大体上分为八大菜系,但是远远不止这些。因此,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也受到世界的喜爱。在居住方面,游牧民族有石质和木质结构的固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