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论文

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论文

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论文
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论文

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论文题目:热轧板厂180t/h 蓄热式步进加热炉设计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摘要

本设计题目是包钢热轧板厂180t/h 蓄热式连续加热炉,在借鉴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加热炉进行了设计和计算,主要包括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初步设计对加热炉的选型结构做出来初步的选择;技术设计对加热炉设计进行全面的热力计算并确定了加热炉的主要技术参数、结构形式加热炉重要辅助设备进行选

择。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改善蓄热式燃烧技术,节约了燃料,提高炉子热效率,

提高了产量及产品质量,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由于本设计采用了先进的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该技术拥有多方面的优势,尤其在节能降耗和环保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相信在国内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 加热炉;高炉煤气;蓄热式燃烧;高效节能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ogang Hot MILL 180 t / h for Regenerative furnace requirements of a graduation project Reference has been in the literature on the basis of blast furnace gas to fuel the furnace design a comprehensive thermal calculation。Including combustion, the heating time, the metal structure, masonry design, heat balance calculation. In the projector adumbrate the blast and the air at the same time,not only improve the thermal efficiency,but efficiedcly make use of the blast furnace gas.Focus on the selection process heating furnace, the heating time and load calculation of changes in how the changes in operating parameters were studied and discussed, the furnace important supplementary equipment selection, concluded that the design and the work of the next step Their ideas and perspectives.Through this graduate design and improve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thermal efficiency of the sto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product quality, while using the stove vaporization cooling system, reducing the water pipes and India to ensure heating quality.

Because the design adopted the high temperature air combustion technology,

it owned the various advantage, particularly at economized on energy to decline to consum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obtain the very big result, we believed that it will own vast development foreground in the domestic。

Keywords:furnace,blast furnace gas,regenerative comb ustion,high efficiency and energy saving

目录

引言 (1)

1绪论 (2)

1.1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2)

1.1.1 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历史 (2)

1.1.2 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发展 (2)

1.2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特点 (3)

1.3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4)

1.3.1 国外研究现状 (4)

1.3.2 国内研究现状 (5)

1.4蓄热式加热炉发趋势及展展望 (6)

1.5开发与应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前景 (6)

2初步设计 (8)

2.1燃料的选择 (8)

2.2加热工艺的确定 (9)

2.3炉型选择 (10)

2.4料坯布置方式及加热方式的选择 (12)

2.5料坯的装出炉方式 (12)

2.6选择燃烧装置的形式及其安装位置的确定 (13)

2.7换热装置的形式及其换向系统的确定 (14)

2.8炉子供风和排烟系统 (15)

2.9炉底水管的确定 (15)

2.10 炉子的钢结构及冷却系统的确定 (17)

2.11 炉子的机械化及自动化 (18)

3技术设计 (19)

3.1燃料燃烧计算 (19)

3.1.1 燃料成分及发热值 (19)

3.1.2 燃料所需空气量计算 (20)

3.1.3 单位燃烧产物的计算 (20)

3.2 炉膛热交换计算 (22)

3.2.1 炉膛尺寸的确定 (22)

3.2.2 金属出炉参数的确定 (23)

3.2.3 算各段炉气平均有效射线行程 (23)

3.2.4 预定各段炉气温度 (24)

3.2.5 计算各段炉气黑度 (24)

3.2.6 各段炉顶和炉墙对金属的辐射角度系数 (24)

3.2.7 计算各段炉气的平均综合辐射系数 (25)

3.3金属加热计算 (25)

3.3.1 温度制度的确定及边界条件 (26)

3.3.2 均热段炉气温度校核 (26)

3.3.3 金属加热的各段热流密度计算 (27)

3.3.4 金属加热时间的计算 (28)

均热段加热时间 (31)

3.4 炉子主要尺寸的确定 (31)

3.4.1 计算炉子长度 (31)

3.4.2 炉子结构和操作参数 (31)

3.4.3 炉门数量和尺寸的确定 (32)

3.4.4 炉膛各部分用耐火材料及其尺寸的确定 (33)

3.4.5 炉底水管结构尺寸 (34)

3.5 炉底水管强度计算 (35)

3.5.1 炉底水管布置特点 (36)

3.5.2 炉底水管强度计算原则 (36)

3.5.3 固定梁和步进梁的强度计算 (37)

3.6 炉膛热平衡和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43)

3.6.1 炉膛热收入项 (44)

3.6.2 炉膛热支出项 (44)

3.6.3 炉膛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55)

3.6.5 炉子工作指标 (56)

3.7 燃烧器的选择与布置 (56)

3.7.1 选择依据 (56)

3.7.2 烧嘴布置情况 (56)

3.7.3 安装间距的参考值的计算 (59)

3.8 空气管路的设计计算 (59)

3.8.1 计算条件 (59)

3.8.2 计算各段管径 (59)

3.9 煤气管路的设计计算 (63)

3.9.1 计算条件 (63)

3.9.2 计算各段管径 (63)

3.10 各管道的阻力损失计算 (68)

3.10.1 管路阻力计算 (68)

3.10.2 烟道阻力计算 (68)

3.11 风机的选型 (69)

结论 (71)

参考文献 (72)

致谢 (73)

附录 (74)

引言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在日、美等国家简称为HTAC 技术,在西欧一些国家简称为 HPAC(Highly Preheated Air Combustion)技术,亦称为无焰燃烧技(Flameless combustion)。其基本思想是让燃料在高温低氧浓度(体积 )气氛中燃烧。它包含两项基本技术措施:一项是采用温度效率高达95%,热回收率达 80%以上的蓄热式换热装置,极大限度回收燃烧产物中的显热,用于预热助燃空气,获得温度为800~ 1000℃,甚至更高的高温助燃空气。另一项是采取燃料分级燃烧和高速气

流卷吸炉内燃烧产物,稀释反应区的含氧体积浓度,获得浓度为15% ~ 3%(体积 )的低氧气氛。燃料在这种高温低氧气氛中,首先进行诸如裂解等重组过程,

造成与传统燃烧过程完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在与贫氧气体作延缓状燃烧下释出热能,不再存在传统燃烧过程中出现的局部高温高氧区。这种燃烧是一种动态反应,不具有静态火焰。它具有高效节能和超低NOX 排放等多种优点,又被称为环境协调型燃烧技术

HTAC 技术具有高效、节能和低污染等特性,自从面世以来,就受到世界工业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它彻底打破了传统燃烧的模式,进入到新的未知领域——高温低氧燃烧领域。它是一项既节能又利于环保且极具活力的技术,值得大力推广和开发。对于企业界来说,它可以大幅度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提高其运行的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 HTAC 技术被认为是具有创造性、实用性以及增长潜力的新的战略技术。

在钢铁工业中,加热炉是主要的耗能设备之一。合理解决加热炉的燃料问题,提高燃料利用率,对于降低能源消耗,减少钢坯氧化烧损,提高加热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轧线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设计是指导教师刘克俭根据包钢轧钢厂燃高炉煤气步进梁蓄热式加热炉

拟题。

1 绪论

1.1 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1.1.1 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历史

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19 世纪中期就开始用于高炉热风炉、平炉、焦炉、玻璃熔炉等规模大且温度高的炉子。其原理是采用蓄热室余热回收装置,交替切换烟气和空气,使之流经蓄热体,达到在最大程度上回收高温烟气的显热,

提高助燃空气温度的效果。但传统的蓄热室采用格子砖作蓄热体,传热效率低,

蓄热室体积庞大,换向周期长,限制了它在其他工业炉上的应用。新型蓄热室,

采用陶瓷小球或蜂窝体作蓄热体,其比表面积高达200~1000m2/m3,比老式的

格子砖大几十倍至几百倍,因此极大地提高了传热系数,使蓄热室的体积可以大

为缩小。另外,由于换向装置和控制技术的提高,使换向时间大为缩短,传统蓄

热室的换向时间一般为20~30min ,而新型蓄热室的换向时间仅为0.5~ 3min。新型蓄热室传热效率高和换向时间短,带来的效果是排烟温度低(200℃以下),被预热介质的预热温度高(只比炉温低100~150℃)。因此,废气余热得到接近极限的回收,蓄热室的温度效率可达到85%以上,热回收率达80%以上。随着蓄热式燃烧技术的进步和新型耐火材料的研究开发,高效蓄热式余热回收技术和

高风温燃烧技术在不断完善中正走向成熟。

1.1.2 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发展

1982 年英国 Hotwork 公司和 British Gas公司合作,首次研制出了紧凑型的

陶瓷球蓄热系统 RCB(Regenerative Ceramic Burner)。系统采用陶瓷球作为蓄热

体,比表面积可达 240m2/m3,因此蓄热能力大大增强、蓄热体体积显著缩小、换

向时间降至 1~3min,温度效率明显提高 (一般大于 80% ),而预热温度波动一般小

于 15℃。在随后几年里,对该蓄热系统又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并作了试用。在不

锈钢退火炉、步进梁式炉上的应用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

益。

日本在 1985 年前后详细考察了 RCB 的应用技术和实际使用情况后,开始进

一步研制。 20 世纪 90 年代初,日本钢管株式会社 (NKK) 和日本工业炉株式会社

(NFK) 联合开发了一种新型蓄热器,称为高效陶瓷蓄热系统HRS(High-cycle Reg

enerative Combustion System)。在蓄热体选取上,采用压力损失小、比表面积更

大的陶瓷蜂窝体,以减少蓄热体的体积和重量。为了实现低NO x排放,蓄热体和烧嘴组成一体联合工作,采用两段燃烧法和烟气自身再循环法来控制进气,效果很好。 NKK 进行了多次试验,对测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预加热

后进入燃烧器的空气温度已接近废气排放温度。数据显示,空气预热温度达130 0℃、炉内 O2含量为 11%时 NO x排放量是 40kg/m3 [1]。HRS 的开发,不仅实现了烟气余热极限回收及NO x排放量的大幅度降低,而且这种新型燃烧器还引发产

生了一种新的燃烧技术——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High Temperature Air Co mbustion)。

1.2 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特点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基本特征:

1) 采用高效蓄热式余热回收技术,实现高温烟气余热的“极限”回收;

2) 助燃空气预热温度超过燃料自燃点温度,燃烧稳定性扩大,为组织低氧

燃烧创造条件;

3) 燃料在燃烧区高温低氧燃烧,火焰体积显著扩大,峰值温度降低,实现

超低 NOx的生成与排放。

基于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基本特征,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具有如下一些优势:

1) 高效节能。采用高效蓄热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交替切换烟气与空气,“极限”回收排烟余热。烟气热回收效率超过 80%。火焰体积成倍扩大,炉内温度分布更均匀,平均温度升高,换热 (包括辐射换热与对流换热 )进一步增强,热利用

率得以提高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一般可实现节能30%以上。

2) 低污染。主要表现在 3个方面: (1)低NOx污染。尽管助燃空气预热温度很高,但由于燃烧区氧浓度降低,火焰体积成倍扩大,降低了燃烧的峰值温度,避

免了热力型 NOx的大量生成,实现了超低NOx排放 (一般为3010 6~ 5010 6);

(2)低CO2排放。节能即减少燃料消耗,减少燃料消耗也就意味着可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该技术可实现30%以上的节能,也就意味着可减少30%以上的 CO2排放; (3)低燃烧噪音。火焰体积显著增大,使单位体积的燃烧强度减弱,燃烧噪

音大大降低。

3) 缩小装置尺寸。炉内换热效率的提高,可使相同产量加热炉的尺寸缩小

或者同样大小加热炉的产量提高。装置尺寸缩小,从而可降低设备的初投资。

4) 燃烧稳定性好。由于助燃空气温度预热到燃料自燃点以上,燃料一进人

炉内就能着火燃烧,提高了燃烧的稳定性。

5) 燃烧区扩大。通过组织炉内低氧气氛燃烧,火焰体积成倍增大,炉内温

度场分布更均匀,有利于被加热件的均匀受热。

6) 对燃料的适应性扩大。助燃空气预热温度升高,降低了对燃料热值的要

求,有利于低热值燃料的有效利用。

7) 延长炉膛使用寿命。燃烧火焰峰值温度降低、可使炉壁免受高温灼烧,

从而延长炉膛的使用寿命。

8) 便于燃烧控制。烟气余热的“极限”回收,弱化了过剩空气对加热炉

总热效率的影响,扩大了燃烧的调节范围,便于燃烧控制。

9) 经过蓄热室后的烟气温度较低,烟道和烟囱的内衬可不采用耐火材料。

10) 高温空气燃烧器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方便,可方便地用于旧炉改造,且改造工程量不大。

由上所述,蓄热式空气燃烧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1) 节能潜力巨大,平均节能 25% 以上。因而可以向大气环境少排放二氧化碳25% 以上,大大缓解了

大气的温室效应。(2) 扩大了火焰燃烧区域,火焰的边界几乎扩展到炉膛的边界,从而使得炉膛内温度均匀,这样一方面提高了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延长了炉膛寿命。 (3) 对于连续式炉来说,炉长方向的平均温度增加,加强了炉内传热,导致

同样产量的工业炉其炉膛尺寸可以缩小20% 以上,换句话说,同样长度的炉子其产品的产量可以提高 20% 以上,大大降低了设备的造价。(4) 由于火焰不是在燃烧器中产生的,而是在炉膛空间内才开始逐渐燃烧,因而燃烧噪声低。(5)采用传统的节能燃烧技术,助燃空气预热温度越高,烟气中NOX 含量越大;而采用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在助燃空气预热温度非常高的情况下,NOX 含量却大大减少了。 (6) 炉膛内为贫氧燃烧,导致钢坯氧化烧损减少。 (7)炉膛内为贫氧燃烧,有利于在炉膛内产生还原焰,能保证陶瓷烧成等工艺要求,以满足某些特殊工业炉的需要。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982年英国的 Hotwork Deveiopment公司和 Britist.station 研究所合作开发了国

际第一座填充球蓄热式炉从此以后,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开发和采用了

这项技术。新型蓄热式加热炉技术之所以引起普遍重视和迅速推广应用是因为它

能最大限度的回收出炉烟气的热量,大幅度的节约燃料、降低成本,还能提高炉子的产量,同时大大减少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有利环境保护,因此这

项技术在国际上被称为 21世纪的关键技术之一。

90年代以来欧、美、日等国家在蓄热式燃烧技术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把节能和环保有机的结合起来提升为“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尤其是日本,现已有150多座工业炉采用了这项技术。日本钢管、新日铁、川崎、住友等钢铁公司都

在轧钢加热炉上采用了这项技术,收到节能20%~30%提高产量 15%~20%的效果。

随着蓄热式燃烧技术的进步和新型耐火材料的研究开发,高效蓄热式余热回收技术和高风温燃烧技术在不断完善中正走向成熟。上世纪 80 年代由日本研发的“高温空气低氧燃烧技术”(High Temperature Air Combustion,简称 HTAC) 得到了快速推广,造成国外高炉煤气的利用率大大提高。目前,国外高炉煤气利用技术的发展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尤其是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发展,为负能炼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3.2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有国外译文介绍,八十年代中后期国内热工界也开始研究新型蓄热式技术,建立了专门的陶瓷球蓄热式实验装置。东北大学、北京

科技大学、机械部第五设计研究院、冶金部鞍山热能研究院等对此技术都有研

究,但是工业应用很少。 1998 年 9 月萍乡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和大连北岛能源

技术有限公司合作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进行轧钢连续式加热炉燃烧纯高炉煤气技术

的开发研究,并率先在萍钢棒材公司轧钢加热炉上应用,在国内首次实

现了蓄热式技术燃烧高炉煤气在连续式轧钢加热炉上的应用。此炉作为国内第一座蓄热式轧钢加热炉,尽管在许多方面还不尽人意,但应该说为国内蓄热式燃烧技术应用在冶金行业连续式加热炉开辟了先河,此后,国内有多家公司开展蓄热式燃烧技术的研究和在国内的推广应用,蓄热式燃烧技术逐渐成熟。如北京神雾公司的蓄热式烧嘴加热炉,秦皇岛设计院的蓄热式加热炉等。在蓄热式燃烧技术方面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设计思想和方法,蓄热式技术在工业炉上的应用,实现了高产、优质、低耗、少污染和高自动化水平,达到了燃烧工业炉“三高一低”(高炉温、高烟温、高余热回收和低惰性 )的发展方向的要求。

1.4 蓄热式加热炉发趋势及展展望

在上个世纪早期,采用蓄热室回收烟气余热,将助燃空气预热到1000℃的技术就已出现,并普遍应用于炼铁热风炉、玻璃熔炉、平炉和熔铝炉等设备上,

后来在火焰加热的均热炉上得到使用。由于这种蓄热室是用耐高温的大块格子砖

砌筑而成,故其存在的缺陷比较突出,所以这种蓄热室回收余热的措施在工业炉

上并未得到大力发展。

随着蓄热式燃烧技术的进步和新型耐火材料的研究开发,高效蓄热式余热回收技术和高风温燃烧技术在不断完善中正走向成熟。

蓄热式加热炉总的发展趋势是朝着烧嘴式蓄热式加热炉方向发展,具体表现

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蓄热式烧嘴加热炉和原普通加热炉相比,都是通过调整烧嘴热负荷来调

节炉内温度,对于操作人员易于接受。

2) 每个烧嘴都可单独调节,上下加热烧嘴能力搭配合理,加热炉各段上下

加热温度的调节非常方便。

3) 炉墙两侧留有便于检修的人孔门和扒渣门。

4) 对于高热值气体燃料,可直接冷炉点火升温。

5) 烧嘴式结构可以采用集中换向和分散换向方式,分散换向则由于换向阀靠近烧嘴,换向阀与烧嘴之间的连接管道短而小,燃烧间断时间短,因此换向时管道内残留煤气损失较少,更有利于节能。

6) 维护工作量稍大,但检修时间短,停炉时间短。

蓄热式加热炉在我国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并已显示出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将使我们的环境更优美、空气更新鲜、生活更美好。

1.5 开发与应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前景

从我国工业炉的能源结构来看,尽管以煤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在很长时间内难

以改变但总的发展趋势表明,煤所占的比例在逐年下降而气体燃料所占比例在

不断上升到 205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可望下降到50%以下、同时,固体燃料在终端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从1990年的 66%降至 16%,这为开发与应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提供了基础条件,从我国工业炉的能耗现状来看,我国工业炉的能源利用总体水平不高,仅相当于国外发达国家50~60年代的水平工业炉的热效率平均不到 30%(世纪 90年代已达到 42%),而国际上工业炉的热效率

平均为 50%以上。我国工业炉窑的这种高能耗、低效率的现状,将与我国经济

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开发与应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已是形势所迫,急不可待。

从我国的节能政策来看,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节能工作,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基本方针。经计算机专家系统的测算,在全国 232家重点能耗企业中, 717座工业炉的年总能耗为 259万t 标准煤,占企业总能耗的 29.28%,烟气余热资源 30.95万t标准煤,余热回收率 33.85%,尚有 20.47万t潜力。由此可见,我国工业炉节能潜力还很大。为响应我国的节能政策,开发与应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从我国工业炉的污染控制状况来看,控制污染的首要措施就是要降低能耗,以减少原来浪费的那部分能源所造成的污染物排放。其次,就是要在必要的燃料消耗过程中加以控制和治理。目前,治理污染主要关注的还只停留在粉尘排放上,至于CO、SO2和NO x等一类污染物的治理还未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面对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和大气环境污染状况严重恶化的局面,应当而巳也必须在技术可行的条件下,坚持节能和污染控制两手抓,而不能总是走“先生产、后治理”的老路结合我国国情,开发与应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探索一条节能与污染并重的新路子。

综上所述,开发与应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符合我国的国情,在我国推广该技术有着广大的市场前景。

2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目的根据生产及工艺等方面的要求,确定出炉子的方案,为技术设

计做好准备。在炉子的初步设计中,根据设计条件的要求,选择炉子的型式,燃料

和各种重要辅助装置的型式及其在炉子上的布置等。在综合考虑炉子的技术经

济指标和全厂和车间生产规模和特点的基础上,确定炉子应采用的机械化和自动

化程度。炉子初步设计基本上确定了炉子的结构和生产概貌。为了设计完善,可

以设定几个方案,经过分析对比,最后择优选定,之后再进行下一步设计----技

术设计。

炉子的技术设计中,主要做全面的计算(包括热工计算,炉体结构计算等),

并绘制炉体结构总图。炉子的技术设计是施工设计的的基本技术资料和依据。设

计已知条件:

1)蓄热式三段连续步进式加热炉,产量120t/h

2)钢坯尺寸 150mm× 800mm× 9000 mm(含 C 量 40%)3)加热工艺

要求,即钢坯的加热温度、出炉时内外温差、加热速度、炉内

气氛要求等: 1180℃,环境温度: 20℃

4)所能提供给炉子的热源状况:高炉煤气

5)空、煤气预热温度: >=1000℃

2.1 燃料的选择

炉子选用何种燃料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一般考虑:产品质量的要求、炉子结构

的特点、经济上合理、燃料的供应条件(生产、运输、合理利用资源等)、操作条

件(劳动条件、调节性能、自动化水平、安全)等因素。因此,燃料的合理选用不

单纯是技术和经济问题,而且要符合国家方针政策和做到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1)固体燃料

固体燃料一般指的是煤或焦炭,其优点是:(1) 燃烧设备简单,安全可靠;

(2) 投资省,生产费用一般比较低;(3) 运输与储存简单方便。其缺点是:(1) 加热质量差; (2) 操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大;(3) 燃烧过程不易调节;

(4) 炉子结构受燃烧条件的限制较大。

因此,固体燃料适用于对热工制度要求不高的小型炉子,当烧煤量较大时,

要有适当的机械化措施。

2)液体燃料

目前,在炉子上用的液体燃料主要是重油或渣油。液体燃料的优点是:(1)发热量高,热量利用好,炉温高,燃烧波动小,调节范围大,有条件实现自动控制; (2) 存运输方便,灰分少,损耗小;(3) 燃烧装置可以安装在炉子的各个部位,易于实现不同工艺的要求。缺点是:(1) 需要增加一套燃料贮备、预热及输

送系统,动力消耗较大;(2) 炉子热工参数调节控制较复杂;炉子维护工作量较大。

3)气体燃料

气体燃料与固体、液体燃料相比,其优点是:(1) 过剩空气系数低,燃烧完全,容积热负荷高,燃烧过程容易调节,易于实现自动控制;(2)对工艺的适应性好,可满足从低温到高温、从长火焰到短火焰的各种要求;(3)燃烧后无黑灰无积灰,环境干净。其缺点是:(1) 长距离输送和贮存困难,使用范围受限制;

(2) 除钢铁厂有高炉、焦炉煤气或附近有天然气之外,采用人造气体燃料(如发生

炉煤气、水煤气、城市煤气等),价格较高; (3) 某些煤气成分波动较大,对

自动控制不利; (4) 一般在同样预热空气的条件下,热效率比油低; (5) 按一定比例与空气混合后有爆炸危险,因此应注意操作安全,并要防止煤气中毒。结合

本长的实际情况,该加热炉采用高炉煤气燃料,一方面可以将厂区内自产的高炉煤气合理利用起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本加热炉采用高炉煤气。

2.2 加热工艺的确定

炉子的“三高一低”(高炉温、高烟温、高余热回收、低惰性 )理论为加热炉的设计及运行指出了方向,找到了目标。十几年来,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加热炉结构和运行方案有了许多革新,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三高一低”理论指导下设计的加热炉,是在实现一种接近加热能力极限的加热工艺,炉温设置到加热工艺允许的最高限,加热速度也设置到最快,炉长设计到最短。这种基于“极限加热”理念设计出的加热炉,要想全面达到设计指标,对运行调节水平提出十分高的要求 (炉温的小幅提高、加热时间的小幅度延长都有可能导致氧化铁的熔

042412115职业生涯规划热能与动力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书 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班级:0424121 姓名:花聪聪 2014年4月26日

目录序言: 第一章:自我认知 第二章: 职业认知 第三章:职业目标 第四章:实施路径 第五章:目标评估调整第六章:结束语

序言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就是过河卒子,只进不退。既然是花,我就要开放;既然是树,我就要长成栋梁;既然是石头,我就要去铺出大路。梦,需要自己去追,路,需要自己去走,选择了远方就必须风雨兼程。 如今,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又站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即将离开校园进了不同行业,迎接人生第一份工作的挑战。虽然有“先就业,再择业”的说法,但对涉世未深,缺乏职业规划能力的我们来说,第一份工作能否选好,做好规划,还是至关重要的。 日益激烈的就业压力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更应该好好的规划我们的职业生涯!使自己能够有目标的学习,有目标的工作,有目标的生活,使自己每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抱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磨砺。 但是无论眼底闪过多少刀光剑影,只要没有付诸行动,那么,一切都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 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得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成功,只垂

青有充分磨砺充分付出的人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未来,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所有的退却都有借口,而所有的挑战没有理由,只有信念;必胜的信念挑战自我!永不言弃! 第一张:自我认知 自我剖析 在职业分析之前,我先对自己做了一个全面的剖析!我是一个当代本科生,性格外向、开朗、活泼,业余时间爱交友、听音乐、外出散步、聊天,还有上网。喜欢看小说、散文,尤其爱看杂志类的书籍,擅长交际,是一名乐观主义者。平时与人友好相处群众基础较好,喜欢创新,动手能力较强做事认真、投入,而且我还拥有不服输的个性,所以我确信,我的人生必将是精彩而且辉煌的。但是有时缺乏毅力、恒心,学习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以致不能成为老师眼中的尖子生。 既然是花,我就要开放;既然是树,我就要长成栋梁;既然是石头,我就要去铺出大路。梦,需要自己去追,路,需要自己去走,选择了远方就必须风雨兼程。 环境分析 对于自己的未来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尤为重要,环境主要有家庭环境,学校环境,职业环境。 家庭环境我来自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奶奶,爸爸,妈妈,哥

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论文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论文

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论文 目录 1 绪论 (3)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3) 1.1.1 强化传热技术概述 (3) 1.1.2 翅片管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 (4) 1.2 翅片管强化传热的数值解法 (6) 1.3 平直翅片管换热器的研究进展及成果 (9) 1.3.1 平直翅片管实验研究进展及成果 (10) 1.3.2 平直翅片管数值研究进展及成果 (11)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 2 平直翅片管换热流动模型建立与分析 (14) 2.1平直翅片管换热与流动特性物理过程的描述 (14) 2.2平直翅片管换热器物理模型的建立 (14) 2.3.1物理模型的几何尺寸 (14) 2.3.2计算区域的选取 (14) 2.3平直翅片管数学模型描述与简化假设 (15) 2.3.3基本简化假设与定解条件 (15) 2.3.4基本控制方程 (16) 2.3.5相关参数的确定 (17) 2.3.6物理模型的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18) 3 基于Fluent平直翅片管数值模拟及CFD简介 (20) 3.1常用数值计算方法简介 (20) 3.2CFD概述 (22) 3.2.1 计算流体动力学简介 (22) 3.2.2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工作步骤 (22) 3.2.3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特点 (23) 3.2.4 CFD软件介绍 (23) 3.3FLUENT软件概述及GAMBIT简介 (24) 3.3.1 FLUENT程序结构 (25) 3.3.2 利用FLUENT的求解步骤 (25) 3.4平直翅片管基于FLUENT数值模拟 (26) 3.4.1 计算区域网格的划分 (26) 3.4.2 求解器的选择 (27) 3.4.3 控制方程的离散及收敛标准 (27) 4 平直翅片管数值计算结果及数据分析 (29) 4.1 迭代残差图 (29)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英语论文(强化对流传热)

Enhancement of Forced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Rongzhen You Class 1202 of Power Engineering In my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Project, we are supposed to adopt some methods to enhance the forced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on the plain surface. Although we have taken several technical methods into consideration, most of them are too difficult for us to apply in our project. Therefore, I would like to make an introduction to these methods here. Firstly, machining some grooves or dimples on the plain plates is one of important methods to enhance th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The grooves or dimples can change the flow field of the fluid near the surface, for which the fluid would be turbulent than before. In this way, the Nusselt number of the near surface fluid would be raised, and than the convection heat-transfer coefficient would increase. This method can enhance th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on the plain plate to some extent, but it’s still ineffective for the reason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heat-transfer coefficient of the fluid in the near wall region can not enhance the heat-transfer of the mainstream. Secondly, some researchers come up with an idea that using spiral fine ribs (SFRs) in plate channel to enhance th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They equally placed the SFRs in the channel, which can form a packing layer resembling a kind of quasi-porous media with large porosity and can produce efficient disturbance both to the boundary layer and the mainstream. The operation principle of SFRs is that the multi-longitudinal vortices induced by SFRs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tangential velocity components in the cross section, which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micro-fluctuation in the fluid. What’s more, the transport action caused by the longitudinal vortices can improve the mass exchange between the boundary layer and the mainstream. These two factors can not only speed up the heat migration from the channel walls, but also enhance the heat diffusion in the mainstream. This improves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uniformity in channel. Thirdly, the most efficient way to enhance th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is installing fins on the plain plate. Base on this thought, some researchers have fabricated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fins, such as columned pin fins, conical pin fins, elliptical pin fins, cross-cut pin fins and longitudinal vortex generator arrays (LVG). Nowadays, fins with geometric shape pins have been commonly used to in the engineering. As for the vortex generator, it can disturb the flow field by the vortex and generate vortex after the generator, which can break the boundary lay on the surface and transfer the heat into mainstream quickly. Nowadays, many researchers have proved that the LVG effect is much better than the straight fins within a certain limit of Reynolds number, as well as that the multi rows LVG can improve the whole heat transfer effect. The methods mentioned above sounds pretty advanced, but it’s quiet difficult for us, regular college students, to apply these methods in our project. Because we couldn’t analysis the complex flow field in these special structure, unless we use the FLUENT software to build up their mathematic model. As the advanced usage of FLUENT is out of our ability, we have no choices but to install the straight fins on the heat transfer surface. Some 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 the overall thermal resistance of straight fins is lower than other geometric pin fins, due to the combination effect of enhanced later conduction along the fins and the lower flow bypass characteristics. At last, our experiment also proved that the straight fin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enhancement of forced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影视专业热门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2018届影视专业热门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随着国内国外电影票房不断刷新,影视专业成为了热门,受到广大学生的追捧,在毕业季,影视毕业论文题目选择也成为重点,以下列出110个题目作为参考! 1、探究数字影视后期编辑与特效合成 2、中职学校影视动画教学方法探讨 3、我国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分析 4、民间美术造型艺术对影视动画创作的影响研究 5、影视传媒文化软实力的诉求与提升 6、关于我国影视传媒过度娱乐化现象的思考 7、加强影视片财务管理的途径分析 8、对数字影视编辑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9、画面节奏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10、试论影视非线性编辑及其优越性 11、浅谈美国影视业对中国影视传媒行业发展的启示 12、国产影片中影视后期制作的应用和影响分析 13、地方应用型高校影视摄影专业的学产融合探索 14、浅谈影视文化对青少年的负效应涵化及应对策略 15、影视作品新闻宣传的文艺价值与担当 16、基于影视动画的美术风格研究 17、浅析我国影视动画音乐中的民族风格 18、新时期影视营销中的营销策略以及创新分析 19、论影视表演中的形体表演训练 20、基于影视拍摄现场的合成处理系统 21、关于影视艺术的微传播问题分析 22、论影视动画元素在茶文化传播与传承中的载体作用 23、探索影视声乐作品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24、中小规模民营影视公司发展的现状、策略与前景 25、网络新媒体背景下的影视营销策略研究 26、浅谈影视音乐的艺术审美功能和艺术处理方法 27、赵季平影视音乐的成功因素分析 28、民族视域下影视人类学的思维建构 29、在线视频中影视付费生态的建设路径 30、影视动画中拟人化角色运动规律研究 31、影视动画设计专业教学软资源的配置与改进 32、我国影视文化贸易竞争力分析 33、中职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教学的高效方法探究 34、中国对美国的影视贸易逆差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5、影视动画创作中的动画表演探究 36、促进中职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教学的高效方法 37、浅议中韩人物造型在影视作品中的差异 38、大数据时代下的影视制作 39、新媒体对影视传播的影响 40、大学影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途径

热能与动力工程热泵毕业设计

前言 我国每年大约有20亿平方米的建筑总量,接近全球年建筑总量的一半,建筑能耗约占全国社会终端总能耗的27.6%,因此建筑节能势在必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应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最利于与太阳能供热系统相结合的系统形式,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在大型商业建筑和公用建筑中,合理空调方案的确定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按负担室内空调负荷所用介质分类,空调系统可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和冷剂系统。每种空调系统都有各自的适用性,对于建筑空间大,易于布置风道且对室内温、湿度洁净度控制要求严格的场合,适合用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适合用于建筑空间小,不易于布置风道的场合。空气-水系统适用于室内温、湿度控制要求一般且层高较低,冷、湿负荷也较小的场合。对于空调房间布置分散,要求灵活控制空调使用时间且无法设置集中式冷、热源的场合适合用冷剂系统。 通过毕业设计消化和巩固大学四年学习的本专业全部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并将它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解决工程的实际问题,熟悉有关的技术法规内容,培养施工设计的思维能力和制图技巧及对工程技术的认真态度。

第1章概述 1.1建筑概况 1.1.1设计地点 山东省青岛市。 1.1.2建筑物土建资料 见土建资料图纸。 1.1.3 建筑物使用功能 本次设计为商住两用建筑,一到五号楼。本次设计不考虑住宅部分。总占地面积约为8000㎡,空调面积为约18807㎡。楼底部作沿街店铺,小区配套服务设施,及设备用房。台湛路一层二层做商场,延安三路一层二层作沿街商铺。工程地下室作为地下车库。 1.1.4 建筑物的周围环境 本设计建筑物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延安三路与台湛路交界处。 1.1.5 建筑物所在地区土质资料 根据勘探井的资料得知设计地点土质为粉质粘土,轻微潮湿,土壤导热系数为1.8 W/(m.K)左右,且地下八十米以上是非岩层地带,土壤导热情况良好,适合于作为热泵系统的冷热源。 1.2土壤源热泵 1.2.1 热泵系统的特点 a. 热泵空调系统是利用低位再生能的热泵技术,其特点如下: (1)用能遵循了能量的循环利用原则,避免了常规空调系统用能的单向性。所谓用能的单向性是指“热源消耗高位能(电、燃气、油与煤等)——向建筑物内提供低温的热量——向环境排放废物(废热、废气、废渣等)”的单向性用能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无刷双馈电机的功率因数控制 2.基于Matlab的无刷双馈电机建模与仿真 3.复合励磁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 4.新型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 5.TCR型SVC控制系统 6.某电厂卸船机供电系统滤波器设计 7.复合励磁稀土永磁同步发电机的研究 8.稀土永磁直流无刷电机设计研究 9.盘式永磁同步发电机在风力发电中的开发与应用 10.基于DSP的交流不间断电源的研究 11.基于DSP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研究 12.基于DSP的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研究 13.平衡变压器的优化设计 14.某型号电力变压器的电磁场分析 15.基于DSP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设计 16.基于DSP的混合电力滤波器的设计 17.低噪声电机设计 18.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字化调速系统的研究 19.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设计 20.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的无功补偿 21.配电网高压无功调节装置的设计与优化

22.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的设计 23.变频空调系统的电气设计 24.三相感应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25.复合励磁多相同步调速电动机的研究与设计 26.变压器型可控电抗器的设计 27.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模型与分析 28.交流异步电力测功机系统的仿真分析 29.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中机侧变流器的设计与仿真 30.直驱型风力发系统电网侧变流器的设计与仿真 31.调磁路式可控电抗器的仿真 32.调电路式可控电抗器的设计与仿真 33.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34.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控制器的一种新型直流电源系统 35.兆瓦级风力发电电伺服独立变桨控制系统的设计 36.一种新型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电池管理装置的设计 37.无刷交流励磁机电磁计算程序研究 38. 2.5MW永磁风力发电机的机械计算 39.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控制算法的研究 40.某幢办公楼的电气部分设计 41.某柴油机厂配电变电所电气系统设计 42.电机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43.太阳能光伏技术与应用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毕业论文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毕业论文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以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主要理论基础,以燃机和正在发展中的其它新型动力机械及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学、自动控制、计算机、环境科学、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的知识和容,研究如何把燃料的化学能和液体的动能安全、高效、低(或无)污染地转换成动力的基本规律和过程,研究转换过程中的系统和设备的自动控制技术。随着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节能、高效、降低或消除污染排放物、发展新能源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成为本学科的重要任务,在能源、交通运输、汽车、船舶、电力、航空宇航工程、农业工程和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方面人才在加强学生基础理论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计算机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强化专业实践教学,注重全能训练,全面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潜力. 我国能源动力类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以交通大学为例,1952年院系调整时,当时设在机械系中的动力组就单独成立了动力机械系。由于受当时联教育体制的影响,在该学科的发展过程中,专业面曾一度越分越细。50年代初期只有锅炉、气轮机、燃机等专业,以后又先后办起制冷专业与风机专业,制冷专业又细分出压缩机,制冷

及低温专业。在50年代末又创办了核能专业,在60~70年代有些学校先后设立了工程热物理专业。这样能源动力学科中的专业就先后包括有锅炉、涡轮机、电厂热能、风机、压缩机、制冷、低温、燃机、工程热物理,水力机械以及核能工程等11个专业,形成了明显的以产品带教学的基本格局。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中包含的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的前身为 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该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家对水患的治理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设立了华东水利学院、水利水电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一些专门的水利院校,1958年起在这些院校和交通大学水利系(理工大学水电学院的前身)设立了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以满足国家对水电建设人才的迫切需求。 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后,该专业更名为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1984年该专业更名为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涵盖了原水能动力工程、水电站动力装置、水电站动力设备、水能动力及其自动化、机电排灌工程、水能动力与提水工程等专业,工业学院、科技大学等一些院校都设置了该专业。1998年,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的专业目录,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并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新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包含了原来的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热能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能源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冷冻冷藏工程等9个专业。 客观上说,这种专业划分与当时我国计划经济的体制以及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适应的。过窄的专业面,但却培养

热能动力论文热能动力工程论文

热能动力论文热能动力工程论文 太阳能领域中的机械自动化研究 摘要:能源作为未来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保障国家安全及人民日常生活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利用太阳能光热的太阳能热水器,越来越广的走进千家万户,竞争日趋激烈。想在未来激烈的产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成本的关键就是要提升生产流程的机械自动化程度,机械设备要具备数据采集系统,设备原料远程跟踪系统等。 关键词:热能性机械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太阳能住宅 太阳能热水器是太阳能成果应用中的一大产业,它以环保、安全、节能、卫生等优点,迅速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每年全国能耗约占全世界能耗总量的13,而全国总能耗中,有13是来自建筑能耗。“向屋顶要能源”,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吸收太阳的辐射热能,加热冷水提供给人们在生活、生产中使用的节能设备。太阳能热水器把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温度,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使用。 一.太阳能原理概述

太阳辐射透过玻璃盖板,被集热板吸收后沿肋片和管壁传递到吸热管内的水。吸热管内的水吸热后温度升高,比重减小而上升,形成一个向上的动力,构成一个热虹吸系统。随着热水的不断上移并储存在储水箱上部,同时通过下循环管不断补充温度较低的水,如此循环往复,最终整箱水都升高至一定的温度。控制系统把自来水通过控制阀,控制仪等送至太阳能以达到自动化控制。辅助电加热安置在水箱里,已备阴、雨、雪天使用,节电90%,并自动化运行。 影响平板式集热器板芯性能的主要因素,一是结构设计,二是表面吸收涂层。设计良好的集热器的板芯肋片效率应该在93%以上。集热器的板芯肋片效率与板芯结构、表面处理以及集热器整体结构有关。集热器整体结构的影响可以用总传热系数来描述,其影响程度与自身的几何尺寸(肋片厚度、材质)是一样。也就是说,在同等效率的情况下,集热器热损小时板芯可以薄一些。选择性吸收表面可以提高集热效率,但是市面上这类产品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往往肋片较薄。 保温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热效率和晚间清晨的使用,在寒冷的东北尤其重要。目前较好的保温方式是进口聚氨脂保温,若配料、工艺、环境、温度不适,也会造成发泡不均或泡孔过大、工质缓慢漏失保温性逐渐下降的后果,这就需要厂家有专门的发泡机械、标准化模具和较高的工艺技术水平。水循环管路管径及管路分布的合理性直接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题目(仅供参考)

2010届工程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学员在写毕业论文时可参考一下题目,也可自行拟定题目) 1、二套房贷监管的利弊分析 2、某市物业管理的现状及利弊研究 3、某房地产开发项目市场定位分析 4、某房地产估价案例及分析 5、某房地产项目营销策划 6、无标低招标体系下业主面临的风险与防范 7、合理低价中标法研究 8、某建筑工程项目投标报价案例研究 9、房地产绿色营销探索 10、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研究 11、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12、某房地产企业营销体系的分析与再造 13、某房地产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14、某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 15、某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研究 16、某教学楼的工程造价测算 17、某市房地产市场供求与房价关系的实证分析 18、某房地产企业绩效管理策略分析 19、基于TOPSIS方法的房地产投资决策研究

20、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对某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21、房地产开发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2、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 23、“地王”现象对房地产业的影响效应分析 24、房地产项目开发成本的有效控制策略研究 25、房地产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26、商品住宅营销的品牌战略研究 27、经济适用房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28、房地产业融资风险控制与防范研究 29、建设项目投资风险及控制模式研究 30、面向房地产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31、基于知识管理的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32、关于房地产开发项目造价控制的研究 33、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分析与研究 34、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控制研究 35、代建制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36、某房地产估价报告 37、某房地产估价报告 38、某房地产估价报告 39、某房地产估价报告 40、某房地产估价报告

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认识及规划

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认识通过上网查询和老师的介绍,认识到热能与动力工程 是研究热能的释放、转换、传递以及合理利用的学科,它广泛应用于能源、动力、空间技术、化工、冶金、建筑、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 一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 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流体工程、流体力学、流体机械、动力机械、水利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能从事汽车动力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暖通空调,能源与环境工程、电厂热能动力、燃气工程、船舶、流体机械等方面的科研、教学、设计、开发、制造、安装、检修、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方向; 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设立了两个方向; 制冷与空调方向和热电方向。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传热学、工程热力学。 主要课程;工程数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经济学,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测试技术、制造工艺学、优化设计等。 制冷方向专业科目:主要研究制冷与低温技术。主要有制冷与空调测量技术、制冷原理与装置、低温技术、空气调节、制冷压缩机、制冷系统CAD、计算机绘图、泵与风机、制冷空调电气自动控制、冰箱冷库、制冷热动力学、热泵制冷空调故障诊断等有关课程。专业方向培养从事制冷与空调技术和设备设计、科研、开发、制造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制冷、低温和空调技术及其相关应用领域的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设计院以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从事制冷与空调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控制、管理、技术服务和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热电方向专业科目;主要研究大气环境保护理论和技术,主要有电站锅炉原理核电技术、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热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电厂汽轮机原理,发电厂自动化、电机学、发电厂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等有关课程。 毕业生主要从事热力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科研开发以及热力系统的设计等工作,还可以在航天、机械、化工、船舶、核能等行业从事相关工作,也可以在军事部门、核电工业和辐射科学相关的科研设计单位、核电站、高等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运行、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工作。 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前景: 伴随现实环境的发展,热能与动力工程的重要性正在日渐突出。 目前全世界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节能、高效、降低或消除污染排放物、发展新能源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成为本学科的重要任务,在能源、交通运输、汽车、船舶、电力、航空宇航工程、农业工程和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能源动力及环境是目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头等重大的社会问题,我国能源工业面临着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压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占商品煤炭、(%,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已经探明的常规能源剩余储量76能源消费的.

热能与动力工程设计毕业论文

热能与动力工程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目录 (1) 1 前言 (1) 1.1 概述 (1) 1.2 设计容 (2) 1.3 原始资料 (2) 2水轮机总体结构设计 (4) 2.1绘制轴面流道图 (4) 2.2座环设计 (5) 2.3蜗壳 (7) 2.4尾水管 (7) 2.5活动导叶及导水机构装置零件 (7) 2.5.1 活动导叶翼型 (7) 2.5.2 导叶结构系列尺寸和轴颈选择 (9)

2.5.3 导叶的密封结构 (10) 2.5.4 导叶轴颈密封 (12) 2.5.5 导叶端面抗磨板 (13) 2.5.6 导叶止推装置 (13) 2.5.7 导叶套筒 (14) 2.5.8 导叶轴套 (15) 2.5.9 导叶臂 (18) 2.5.10导水机构装配尺寸 (20) 2.5.11导叶传动机构 (21) 2.5.12 连接板 (21) 2.5.13套筒 (23) 2.5.14 叉头销 (23) 2.5.15 叉头 (25) 2.5.16 连接螺杆 (26) 2.5.17 剪断销 (26) 2.5.18 分半键 (27) 2.5.19 端盖 (29) 2.5.20 补偿环 (30) 2.6控制环 (31)

2.6.1 控制环尺寸(总体) (32) 2.6.2 控制环(大耳环处) (33) 2.6.3 控制环(小耳环处) (33) 3主轴及其附属部分 (34) 3.1 主轴结构设计 (34) 3.1.1 连轴螺栓 (36) 3.1.2 水导轴承 (39) 3.1.3 主轴密封 (42) 3.2操作油管 (44) 3.3转轮部分 (45) 3.3.1 叶片 (45) 3.3.2 转轮体 (46) 3.3.3无操作架转桨机构 (46) 3.3.4 叶片密封装置 (47) 3.4底环 (47) 3.5顶盖和支持盖 (48) 3.6真空破坏阀 (49) 4导水机构传动系统总设计 (50) 4.1 确定导叶开度 (50)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 撰写工程硕士论文就需要拟定好一个论文题目,工程硕士涵盖26个专业(详见文末),不同专业研究方向各不相同,但工程硕士论文选题原则(科学性;价值性;创造性;可行性)和课题来源大体一致,对大多数研究生来讲,论文题目来源是面临的最大难题,下面根据课题来源情况,探讨工程硕士论文选题主要途径: 一、根据工程实践问题选题。 工程实践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充实实践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适应未来职业需求的重要环节,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取学位论文选题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新的方法、技术、手段不断涌现,它们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会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这将对新技术的应用提出新的挑战。在工程实践的过程中,研究生通过系统调研、深入分析,结合自身特长、兴趣和工作意向,能够从工程实践的实际问题中找到学位论文研究的切入点,研究内容可以是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的研制与开发,也可以是工程策划、工程设计、技术改造、技术攻关等工程或技术项目研究,还可以是工程管理实践与方法探讨等。这类课题直接来源于工程或生产实际,使选题不易滑入学术型研究,同时又结合了研究生的自身情况,可以充分满足研究生个体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双重需求,拓宽研究生的知识结构,研究生的研究积极性较高,学位论文完成质量往往较好。 二、利用产学研合作企业课题选题。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面临各类技术难题,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企业培养技术后备人才、解决技术难题的有效途径。通过校企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研究生,将企业亟须解决的技术难题作为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选题,既可以解决企业的工程或生产实际问题,又培养了研究生,还可以为企业储备技术人才。这种选题模式除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企业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清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较为明确外,还可以增强研究生对企业生产的感性认识,能够在研究中将专业理论与工程或生产实际联系起来,把面向工程或生产实际贯穿于论文选题、课题研究及论文写作的各环节,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设备、生产资源来完成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使研究工作具有更好的实施条件,能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也能够锤炼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正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通过这种选题所完成的学位论文来源于实际、具有明确生产背景,也完全符合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因此受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普遍欢迎。 三、结合导师的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课题选题。 与基础理论研究旨在探索自然现象和规律,强调学术理论价值不同,应用基础研究通常针对那些方向已经比较明确、利用其成果可在较短期间内取得工业技术突破的基础性研究,其特点是运用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探索有实用价值的新知识、新原理和新方法以解决某一特定的或具体的实际应用问题。虽然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通常来自于政府科技主管部门,但项目的提出往往是为了解决某些应用中普遍存在的技术共性问题,其研究的最终目标仍然是应用,具有明显的应用驱动性特征。 至于应用研究项目,其研究的应用特征就更加明显,因为这些项目往往直接来源于企业,是导师与企业合作解决实际技术和工程问题的载体,真正来源于工程实际,具有非常强的应用针对性。因此导师的科研项目中应用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项目完全可以作为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科研选题,而且以导师的科研项目作为学位论文研究选题,可以将学位论文的研究过程与导师的科研工作相融合,导师指导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同时也保证了自身研究项目的完成,导师的指导积极性较高,同时还可以在经费保障、实验条件、交流讨论等方面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朱永东等进行的调查显示,有51%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结合指导教师的研究课题进行学位论文选题”,说明结合导师研究项目进行学位论文科研选题是目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第一选择。

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论文

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论文

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论文题目:热轧板厂180t/h 蓄热式步进加热炉设计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摘要 本设计题目是包钢热轧板厂180t/h 蓄热式连续加热炉,在借鉴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加热炉进行了设计和计算,主要包括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初步设计对加热炉的选型结构做出来初步的选择;技术设计对加热炉设计进行全面的热力计算并确定了加热炉的主要技术参数、结构形式加热炉重要辅助设备进行选 择。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改善蓄热式燃烧技术,节约了燃料,提高炉子热效率, 提高了产量及产品质量,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由于本设计采用了先进的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该技术拥有多方面的优势,尤其在节能降耗和环保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相信在国内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加热炉;高炉煤气;蓄热式燃烧;高效节能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ogang Hot MILL 180 t / h for Regenerative furnace requirements of a graduation project Reference has been in the literature on the basis of blast furnace gas to fuel the furnace design a comprehensive thermal calculation。Including combustion, the heating time, the metal structure, masonry design, heat balance calculation. In the projector adumbrate the blast and the air at the same time,not only improve the thermal efficiency,but efficiedcly make use of the blast furnace gas.Focus on the selection process heating furnace, the heating time and load calculation of changes in how the changes in operating parameters were studied and discussed, the furnace important supplementary equipment selection, concluded that the design and the work of the next step Their ideas and perspectives.Through this graduate design and improve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thermal efficiency of the sto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product quality, while using the stove vaporization cooling system, reducing the water pipes and India to ensure heating quality. Because the design adopted the high temperature air combustion technology, it owned the various advantage, particularly at economized on energy to decline to consum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obtain the very big result,we believed that it will own vast development foreground in the domestic。

能源与动力工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能源与动力工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能源与动力工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一) 前言 一个人若是看不到未来,就掌握不到现在;一个人若是掌握不住现在,就看不到未来。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方向或者跑错方向的人大有人在。很多人都坚信“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勤奋+汗水=成功”、“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笨鸟先飞”等等成功的格言,殊不知,这些必定成功道理是建立在一个基本前提之上,那就是----正确的方向。也就是说,选择比努力重要;确定方向比出力流汗重要;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比干什么重要。也可以说,如果方向错误,你越努力,你离成功越远,离失败越近。从现在开始对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把握好正确的方向显得尤为重要。 一、自我认知 自我评价 结合多年来的成长经历以及自我认识的过程,我认为我有强烈责任意识、集体主义观念,独立自主,不怕吃苦,敢于奉献,注重实干精神,但是性格内向。 优势: 1、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 2、有正义感,良好的品德素养和职业操守。 3、不怕吃苦,能够积极克服遇到的困难而不是消极被动,独立自主、踏实认真地完成事情。 4、为人老实,小心谨慎。愿意帮助谦让别人,能和睦与人相处,有一定的奉献精神。 5、工作热情比较高,能认真负责地完成任务,并能寻求有效的方法。 6、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注意整理物品,东西没有丢失的情况。 7、有决策能力,擅长文案方面的表达写作。 劣势: 1、性格内向,不善于沟通交际,社交能力较差。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形势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形势 一、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每个学校对此专业培养方向的细分可能略有不同,如合肥工大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覆盖原先的热力发动机、制冷与低温技术和热能工程等九个专业。 现我以江苏大学为例,本专业有三个方向: 1、热能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方向),毕业生可以在流体机械、流体工程、电站运行管理、液压气动、航空航天、给排水、能源利用等行业有关的研究单位、公司、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研究、设计、策划、生产、教学和管理工作。 2、热能与动力工程(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毕业生可以在电力系统设计研究院所、火力发电厂、热电厂、动力设备制造企业、高等院校以及有关能源、环保方面的公司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教学、开发、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3、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方向),毕业生可在能源利用、燃烧设备、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微电子器件、环保与大气污染治理、换热设备、动力机械等相关的研究院所、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开发、教学、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而且现在机械行业(如柴油机行业)发展形势很好,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量也较大,我觉得这个专业很好,但学习时理论与实践要并重,强化对专业实践的学习,注重全能训练,全面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形势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从事热能与动力工程(如发电厂动力工程、热能工程、制冷与空调工程、供热工程、环境保护、新能源技术、动力机械等)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2专业解读:本专业属于能源动力类,是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发展前景广阔.它包括了原来的热力发动机、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制冷与低温技术、能源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冷冻冷藏工程等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拓展空间很大.目前设置该专业的高校较多,攻读方向也不相同,比如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方向,毕业生可以在流体机械、流体工程、电站运行管理、液压气动、航空航天、给排水、能源利用等行业有关的研究单位、公司、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研究、设计、策划、生产、教学和管理工作.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毕业生可以在电力系统设计研究院所、火力发电厂、热电厂、动力设备制造企业、高等院校以及有关能源、环保方面的公司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教学、开发、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方向,毕业生可在能源利用、燃烧设备、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微电子器件、环保与大气污染治理、换热设备、动力机械等相关的研究院所、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开发、教学、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3就业形势:总体来说,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可达90%以上,一些重点名牌高校,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可达100%.在上海及苏南一带,不少锅炉、空调、汽车、发动机制造业急需这方面的人才. 4薪资状况:毕业生刚参加工作的工资一般在1500元/月左右,3~5年后,根据各人的工作能力和所处行业的性质,5000~8000元/月的工资是很正常的,高薪可达20000元/月左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