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优点二十一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

培优点二十一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

培优点二十一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
培优点二十一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

培优点二十一 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

1.惰性电极电解水型

典例1.用铂作电极电解某种溶液,通电一段时间,溶液的pH 变小,并且在阳极得到

0.56L 气体,阴极得到1.12L 气体(两种气体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由此可知溶液可能是

( )

A .稀盐酸

B .KNO 3溶液 C.CuSO 4溶液 D.稀硫酸

【解析】阳极与阴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0.56L 1.12L =12

,相当于电解水,pH 变小,说明电解了含氧酸。

【答案】D

2.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型

典例2.某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NaCl 和H 2SO 4,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用石墨作

电极电解该混合溶液时,根据电极产物可明显分为三个阶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阴极自始至终只析出H 2

B .阳极先析出Cl 2,后析出O 2

C .电解最后阶段为电解水

D .溶液的pH 不断增大,最后为7

【解析】电解质溶液中,n (Na +)∶n (Cl -)∶n (H +)∶n (SO 2-4)=3∶3∶2∶1,开始电解产

生H 2和Cl 2,随着产生H 2和Cl 2的同时,生成的OH -要中和H 2SO 4,且OH -过量,最后是电解水,因而最后溶液的pH 大于7,阴极只放出H 2。三个阶段分别相当于电解HCl→NaCl→H 2O 。

【答案】D

3.惰性电极电解水和电解质型

典例3.下图所示装置中,a 、b 都是惰性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 电极附近溶液呈红

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是负极,Y

B .Pt 是阴极,

Cu

C .CuSO 4溶液的pH 逐渐减小 D.CuSO 4溶液的

pH 一.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类型

【解析】b 电极附近溶液呈现红色,说明b 电极处生成了氢氧根离子。电解饱和食盐水

阳极发生氧化反

应产生氯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氢气同时生成氢氧化钠,整个电解过程中电解了

NaCl 和H 2O ,因此b 电极是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则Y 为负极,X 为正极;铂电极与电

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铜电极作阴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氢氧根离

子放电,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离子放电,这样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得到促进,c (H +)>c (OH -

),

溶液显酸性,pH 变小。

【答案】C

1.(2018年江西和平联考)利用化石燃料开采、加工过程产生的H 2S 废气,通过电化学

法制取氢气的工艺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电解池中惰性电极C 1为阳极

B .该工艺优点之一是FeCl 3溶液可循环利用

C .反应池中的离子方程式:2Fe 3++S 2-===2Fe 2+

+S↓

D .电解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Cl 2+2HCl=====通电2FeCl 3+H 2↑

【解析】C 1极生成Fe 3+,应发生氧化反应,为阳极,C 2极生成氢气,为阴极,发生还原

反应,故A 正确;电解池中生成的FeCl 3可作为反应池的反应物,则FeCl 3溶液可循环利用,

故B 正确;由装置可知反应池中的反应物为H 2S 和FeCl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 2S+2FeCl 3===2FeCl 2+S↓+2HCl,离子方程式为2Fe 3++H 2S===2Fe 2++S↓+2H +,故C 错误;电解

池中亚铁离子失去电子,氢离子得到电子,电解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2++2H +=====通电2Fe 3++H 2↑,故D 正确。

【答案】C

2.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二.对点增分集训

A .①防止铁钉生锈

B .②构成铜锌原电池

C .③构成铜银原电池

D .④验证NaCl 溶液(含酚酞)电解产物 【解析】防止铁钉锈蚀时铁钉应接电源负极,A 错误; Zn 电极放于CuSO 4溶液中,二

者直接发生置换反应而不能构成原电池,B 错误;Cu —CuSO 4溶液—Ag 不能构成原电池,C

错误;直流电源右端为阳极,发生反应:2Cl --2e -

===Cl 2↑,可用KI 淀粉溶液检验Cl 2产

生,阴极发生反应:2H ++2e -===H 2↑,同时溶液中c (OH -)增大,酚酞溶液变红,D 正确。

【答案】D

3.按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不同的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铁腐蚀的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只闭合K 3>只闭合K 1>都断开>只闭合K 2

B .只闭合K 3,正极的电极反应式:2H 2O+O 2+4e -===4OH -

C .先只闭合K 1,一段时间后,漏斗内液面上升,然后再只闭合K 2,漏斗内液面上升

D .只闭合K 2,U 形管左、右两端液面均下降

【解析】金属腐蚀速率:电解池的阳极>原电池的负极>化学腐蚀>原电池的正极>电解池

的阴极,闭合K 3,是原电池,铁作负极,闭合K 2,是电解池,铁作阴极,闭合K 1,铁作阳极,

因此腐蚀速率是只闭合K 1>只闭合K 3>都断开>只闭合K 2,故A 错误;只闭合K 3,发生吸氧腐

蚀,正极:O 2+2H 2O+4e -===4OH -,故B 正确;只闭合K 1,铁作阳极,阳极反应式为Fe -2e

-===Fe 2+,阴极反应式为2H ++2e -===H 2↑,U 形管中气体压强增大,因此漏斗中液面上升,然

后只闭合K 2,铁作阴极,阴极反应式为2H ++2e -===H 2↑,阳极反应式为2Cl -2e -

===Cl 2↑,U

形管中气体压强增大,漏斗中液面上升,故C 、D 正确。

【答案】A

4.将两个铂电极插入500mL CuSO 4(aq)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某一电极上增重

0.064g (设电解时无H 2放出,且不考虑水解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此时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

的量浓度约为(

A .1×10-3mol·L

?1 B .4×10-3mol·L ?1 C .2×10-3mol·L ?1 D .1×10-7mol·L ?1

【解析】由于最后溶液的H +主要由电解CuSO 4溶液产生,所以要计算c (H +),可依据电

解的离子方程

式2Cu 2++2H 2O=====电解2Cu+O 2↑+4H +进行解题。题中电极增重0.064g 必为阴极反应生成Cu

所致,即n (Cu)=0.064g÷64g·mol -1=0.0010mol ,然后依据离子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化学

计量数之比,求出生成的c (H +)。2Cu 2++2H 2O=====电解2Cu+O 2↑+4H +

2mol 4mol

0.0010mol c (H +)×0.50L c

(H +)=L

mol mol mol 50.020010.04??=4.0×10-3mol·L ?1 【答案】B

5.大功率的镍氢电池使用在油电混合动力车辆中。镍氢电池NiMH 电池正极板材料为

NiOOH ,负极板材料为吸氢合金。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电池内部H +

向负极移动

B .充电时,将电池的负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C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OH --e -===NiOOH+H 2O

D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H n -n e -===M+n H +

【解析】放电时电池内部H +向正极移动,故A 错误;充电时,将电池的负极与外接电源

的负极相连,故B 错误;原电池正极反应为NiOOH+H 2O+e -===Ni(OH)2+OH -,则充电时阳极反

应为Ni(OH)2-e-+OH-===NiOOH+H2O,故C正确;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故D错误。

【答案】C

6.工业上,在强碱性条件下用电解法除去废水中的CN-,装置如下图所示,依次发生的反应有:①CN--2e-+2OH-===CNO-+H2O;②2Cl--2e-===Cl2↑;③3Cl2+2CNO-+8OH-===N2+6Cl-+2CO2-3+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Fe-2e-===Fe2+

B.通电过程中溶液pH不断增大

C.为了使电解池连续工作,需要不断补充NaCl

D.除去1mol CN-,外电路至少需转移5mol电子

【解析】A项,金属铁是阴极,铁电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故A错误;B项,根据反应①③可知,OH-被不断地消耗,所以通电过程中溶液pH不断减小,故B错误;C项,根据电极反应式,为了使电解池连续工作,需要补充氢氧化钠,故C错误;D项,根据反应③,除去1mol CNO-,消耗1.5mol氯气,转移电子3mol,再根据反应①,除去1mol CN-,转移电子2mol,所以外电路至少需转移5mol电子,故D正确。

【答案】D

7.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错误

..的是()

A B C D

【解析】A项,锌比铜活泼,锌作负极,铜作正极,连接正确;B项,电解精炼铜,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连接正确;C项,电镀时,镀件作阴极,镀层金属作阳极,连接错误;D项,电解氯化铜,铜作阴极,石墨作阳极,连接正确。

【答案】C

8.在如图中,A为直流电源,B为渗透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的滤纸,C为电镀槽。接通电路,断开K后,发现B上的c

(1)电源A的a为

(2)滤纸B上发生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3)欲在电镀槽中实现铁上镀锌,接通K点,使c、d两点短路,

则电极e上发生的反应为,电极f上发生的反

应为,槽中盛放的电镀液可以是或

【解析】c点显红色,说明在c点产生了碱。根据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可知c点为阴极,则和电源相连的一极为负极,所以a极为正极。B上发生的即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根据电镀原理,镀层金属放在

阳极,被镀物件放在阴极,再确定所发生的反应。在电解池中,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在阳极,溶液中的阴离子(惰性电极)或阳极本身失电子(非惰性电极),发生氧化反应;在阴极,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1)正

(2)2NaCl+2H2O===H2↑+Cl2↑+2NaOH

(3)Zn-2e-===Zn2+ Zn2++2e-===Zn ZnSO4溶液 ZnCl2溶液

9.Ⅰ.氮肥的使用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导致了土壤、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

(1)长期过量使用铵态化肥NH4Cl,易导致土壤酸化,请用化学用语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是采用电解法将NO-3转化为N2,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

B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除去60L废水中的62mg NO-3后,废水的pH=________。

Ⅱ.如下图所示C、D、E、F、X、Y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

在F 极附近显红色。

(1)若用甲醇、空气燃料电池作电源,电解质为KOH 溶液,则A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银应该是________电极(填“G”或“H”)。

(3)丁装置中Y 极附近红褐色变________(填“深”或“浅”)。

(4)通电一段时间后,C 、D 、E 、F 电极均有单质生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解析】Ⅰ.(2)①B 极发生还原反应,NO -3转化为N 2,电极反应式为2NO -3+10e

-+6H 2O===N 2↑+12OH -。(3)62mg 硝酸根的物质的量是0.001mol ,根据电极反应式可知生成

0.006 mol 氢氧根,浓度是0.006 mol 60 L

=0.0001mol·L ?1,因此pH =10。Ⅱ.(1)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 极附近显红色,说明F 极附近有大量

氢氧根离子,由此得出F 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所以F 极是阴极,则电源B 极是负极,A 极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 2+4e -+2H 2O===4OH -。(2)若用丙装置给铜镀银,G 应该是Ag ,H 是铜,电镀液是AgNO 3溶液。(3)丁装置中Y 电极是阴极,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带正电荷,Y 极附近红褐色变深。(4)甲装置中C 电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D 电极上铜离子放电生成铜单质,E 电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F 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所以

C 、

D 、

E 、

F 电极均有单质生成。生成1mol 氧气转移4mol 电子,生成1mol 铜转移2mol 电子,生成1mol 氯气转移2mol 电子,生成1mol 氢气转移2mol 电子,所以转移相同物质的量的电子时生成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2。

【答案】Ⅰ.(1)NH +4+H 2O

NH 3·H 2O+H + (2)2NO -3+10e -+6H 2O===N 2↑+12OH -

(3)10

Ⅱ.(1)O 2+4e -+2H 2O===4OH -

(2)G

(3)深

(4)1∶2∶2∶2

10.下图所示甲、乙是电化学实验装置。

(1)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NaCl 溶液。 ①甲中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湿润的淀粉KI 试纸放在乙烧杯上方,发现试纸先变蓝后褪色,这是因为过量的Cl 2氧化了生成的I 2。若反应中Cl 2和I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且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CuSO 4溶液。

①甲中铁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起始时乙中盛有200mL pH =5的CuSO 4溶液(25℃),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变为1,若要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填写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g 。

【解析】(1)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NaCl 溶液。①甲为铁的吸氧腐蚀,石墨是正极,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H 2O+O 2+4e -===4OH -

。②根据电子流向,石墨是阳极,乙为用惰性

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乙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 -+2H 2O=====通电H 2↑+Cl 2↑+2OH -。③根据

电子守恒,5mol 氯气失电子10mol ,2mol I 2得电子10mol ,碘的化合价升高为+5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l 2+I 2+6H 2O===10HCl+2HIO 3。(2)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CuSO 4溶液。

①甲为原电池,铁为负极,铁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 -2e -===Fe 2+。②由2CuSO 4+2H 2O=====

通电2Cu+O 2↑+2H 2SO 4,要使溶液恢复原状态,可加入CuO(或CuCO 3),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变为1,则c (H +)=0.1mol·L ?1,n (H +)=0.2L×0.1mol·L ?1=0.02mol ,则由电解反应可知析出的Cu 的物质的量为0.01mol ,由Cu 原子守恒可知,m (CuO)=0.01mol×80g·mol ?1=0.8g ,或m (CuCO 3)=0.01mol×124g·mol ?1=1.24g 。

【答案】(1)①2H 2O+O 2+4e -===4OH -

②2Cl -+2H 2O=====通电H 2↑+Cl 2↑+2OH -

③5Cl2+I2+6H2O===10HCl+2HIO3(2)①Fe-2e-===Fe2+

②CuO(或CuCO3) 0.8(或1.24)

(完整word版)电解质溶液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一)电解质溶液练习题 一、判断题: 1.溶液是电中性的,正、负离子所带总电量相等,则正、负离子离子的迁移数也相等。2.离子迁移数与离子速率成正比,某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一定时,其迁移数也一定。 3.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价态有关系。 4.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5.电解池通过l F电量时,可以使1mol物质电解。 6.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 7.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8.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Λ∞ m可以由Λm作图外推到c1/2 = 0得到。 下列关系式是否正确: (1) Λ∞,1<Λ∞,2<Λ∞,3<Λ∞,4 (2)κ1=κ2=κ3=κ4 (3)Λ∞,1=Λ∞,2=Λ∞,3=Λ∞,4 (4)Λm,1=Λm,2=Λm,3=Λm,4 10.德拜—休克尔公式适用于强电解质。 11.对于BaCl2溶液,以下等式成立: (1) a = γb/b0;(2) a = a+·a - ; (3) γ± = γ+·γ - 2; (4) b = b+·b-;(5) b±3 = b+·b-2; (6) b± = 4b3。 12.若a(CaF2) = 0.5,则a(Ca2+) = 0.5 ,a(F-) = 1。 二、单选题: 1.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

(A) 0.1M KCl水溶液;(B) 0.001M HCl水溶液; (C) 0.001M KOH水溶液;(D) 0.001M KCl水溶液。 2.对于混合电解质溶液,下列表征导电性的量中哪个不具有加和性: (A) 电导;(B) 电导率; (C) 摩尔电导率;(D) 极限摩尔电导。 3.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Λm变化为: (A) κ增大,Λm增大;(B) κ增大,Λm减少; (C) κ减少,Λm增大;(D) κ减少,Λm减少。 4.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电解质溶液被冲稀时,其摩尔电导变化为: (A)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增大; (B)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减少; (C) 强电解质溶液增大,弱电解质溶液减少; (D) 强弱电解质溶液都不变。 5.分别将CuSO4、H2SO4、HCl、NaCl从0.1mol·dm-3降低到0.01mol·dm-3,则Λm变化最大的是: (A) CuSO4 ;(B) H2SO4 ; (C) NaCl ;(D) HCl 。 6.影响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λ∞ m的是:①浓度、②溶剂、③温度、④电极材料、 ⑤离子电荷。 (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③④⑤;(D) ②③⑤。 7.科尔劳施的电解质溶液经验公式Λ=Λ∞-Ac1/2,这规律适用于: (A) 弱电解质溶液;(B) 强电解质稀溶液; (C) 无限稀溶液;(D) 浓度为1mol·dm-3的溶液。 8.已知298K,?CuSO4、CuCl2、NaCl的极限摩尔电导率Λ∞分别为a、b、c(单位为S·m2·mol-1),那么Λ∞(Na2SO4)是: (A) c+a-b;(B) 2a-b+2c; (C) 2c-2a+b; (D) 2a-b+c。 9.已知298K时,(NH4)2SO4、NaOH、Na2SO4的Λ∝分别为3.064×10-2、2.451×10-2、 2.598×10-2 S·m2· mol-1,则NH4OH的Λ∝为:(单位S·m2·mol-1) (A) 1.474×10-2;(B) 2.684×10-2; (C) 2.949×10-2;(D) 5.428×10-2。 10.相同温度下,无限稀时HCl、KCl、CdCl2三种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Cl-离子的淌度相同; (B) Cl-离子的迁移数都相同; (C) Cl-离子的摩尔电导率都相同; (D) Cl-离子的迁移速率不一定相同。 11.某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κ = 3.8×10-6 S·m-1,已知该温度下,H+、OH-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3.5×10-2与2.0×10-2S·m2·mol-1,那么该水的K w是多少(单

《研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研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松江一中马月波 一、教材分析 《研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是高一化学第二学期第七章第二节内 容。第七章是探究电解质溶液的性质,《研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其实就是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而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是高中阶段必须掌握的知识, 在历年的高考中可以说是必考的。学好离子反应,对于以后水解知识和电解质溶液电解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离子反应和离子共存问题。 二、教学对象分析 我所任教的学生是具有良好初中化学基础的区重点中学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解质的概念、强弱电解质的区别、弱 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知识。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离子共存等问题,学生也能通过已学知识进行分析。并且在学习本节内容前也对溶液导电性强弱的本质进行 了分析,即: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反之,溶液导电性越弱。 这样一来,学生应该能够对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的反应中,灯泡由亮到暗再亮的现象进行分析。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在初中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高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等基础上展开的。教学时,从Ba(OH)2和H2SO4两溶液混合反应导电性实验出发,让学生对现象进行讨论,感受到溶液中物质发生了反应,从而引出离子反应的概念。通过学生动手做一做Na2CO3、K2CO3、(NH4)2CO3分别与足量的HCl反应,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根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演示如 何书写离子方程式,再让学生通过几个实例进行练习。通过对离子方程式的进一步探究,总结出离子方程式的本质:离子方程式不仅代表特定物质间的某一反应,而且表示了同一类的离子反应。最后通过一个情景设计,有关污水处理的问题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同时引发学生思考环境保护问题,寻找科学除污的办法,变废为宝。

2020届高考化学精准培优专练二十一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含解析)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如果你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另祝您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 一.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类型 1.惰性电极电解水型 典例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其实质与电解水一致的是() A.NaCl B.CuCl2 C.CuSO4 D.NaOH 2.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型 典例2.用石墨做电极电解CuCl2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阳极上析出金属铜 B.在阴极上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在阴极上析出金属铜 D.阳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3.惰性电极电解水和电解质型 典例3.下列有关用惰性电极电解AgNO3溶液一段时间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后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 B.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升高 C.此时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g2CO3固体可使溶液恢复电解前的状况 D.电解过程中阴极质量不断减少 二.对点增分集训 1.LiOH常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工业上常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电源的负极 B.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C.B极区电解液为LiOH溶液 D.外电路中每通过0.1mol电子,生成1.12L氢气 2.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另一纯净物(方括号内),一定不能使溶液恢复的是() A.AgNO3 [Ag2O] B.CuCl2[CuCl2] C.NaOH[NaOH] D.CuSO4[Cu(OH)2] 3.500 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0mol·L-1,用石墨做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c(K+)为2mol·L-1 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6mol电子 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mol D.电解后溶液中c(H+)为2mol·L-1 4.CuI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它可由反应2Cu2++4I?=2CuI+I2而得到。现以石墨为阴极,以Cu为阳极电解KI溶液,通电前向电解液中加入少量酚酞和淀粉溶液。电解开始不久阴极区溶液呈红色,而阳极区溶液呈蓝色,对这些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①阳极4OH?-4e?=2H2O+O2↑,O2将I?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②阳极2I?-2e?=I2,I2遇淀粉变蓝③阳极2Cu-4e?+4I?=2CuI+I2,I2遇淀粉变蓝④阴极2H++2e?=H2↑,使c(OH?)>c(H+)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电解质溶液高考选择题

历年高考选择题分类汇编(15) 电解质溶液 1.(88全国)0.1 mol的下列氧化物,分别加入1 L0.1 mol / L NaOH溶液中,形成的溶液的pH值最小的是 A. 二氧化氮 B. 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三氧化硫2.(88全国)将pH值为8的NaOH溶液与pH值为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最接近于 A. 2×10-10 mol / L B. 1 2 (10-8+10-10) mol / L C. (10-8+10-10) mol / L D. (1×10-14-5×10-5) mol / L 3.(88全国)99 mL 0.1 mol / L盐酸和101 mL 0.05 mol / L氢氧化钡溶液相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 A. 1.7 B. 10.7 C. 11 D. 11.3 4.(89全国)90℃时水的离子积K w=3.8×10-13,该温度时纯水的pH值 A.等于7 B.小于7 C.大于7 D.无法确定5.(89全国)pH值和体积都相同的醋酸和硫酸,分别跟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是 A.一样多 B.醋酸比硫酸多 C.硫酸比醋酸多 D.无法比较6.(89全国)在100 mL 0.1 mol / L醋酸溶液中,欲使醋酸的电离度和溶液的pH值都增大,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 加少量1 mol / L氢氧化钠溶液B.加少量1 mol / L盐酸 C.加100 mL水 D.加热 7.(89全国)99 mL 0.5 mol / L硫酸跟101 mL 1 mol / L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 A. 0.4 B. 2 C. 12 D.13.6 8.(90全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式盐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B.只要酸与碱的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分别相等,它们反应后的溶液就呈现中性 C.纯水呈中性是因为水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和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碳酸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碳酸根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二倍 9.(90全国)把80 mL NaOH溶液加入到120 mL盐酸中,所得溶液的pH值为2.如果混合前NaOH溶液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它们的浓度是 A. 0.5 mol / L B. 0.1 mol / L C. 0.05 mol / L D. 1 mol / L 10.(90全国)将两个铂电极插入500 mL CuSO4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定时间后,某一电极增重0.064 g(设电解时该电极无氢气析出,且不考虑水解和溶液体积变化)。此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约为 A. 4×l0-3 mol / L B. 2×l0-3 mol / L C. 1×l0-3 mol / L D. 1×l0-7 mol / L 11.(91全国)已知一种c(H+)=1×10-3 mol/L的酸和一种c(OH-)=1×10-3mol/L 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A. 浓的强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B. 浓的弱酸溶液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电解质知识点汇总

一、电解质的电离 1.酸、碱、盐的电离 (1)电离的概念:物质溶解于水或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注意:电离的条件是在水的作用下或受热熔化,绝不能认为是通电。 (2)酸、碱、盐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阳离子(或NH4+离子)、阴离子全部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3)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如: H2SO4=2H++SO42-;NaOH=Na++OH-;NaHCO3=Na++HCO3- 电离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并不是在通电的条件下。 2.酸、碱、盐是电解质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说明: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④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2、SO3、NH3、CO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 ⑤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等。 (3)常见的电解质 ①强电解质 强酸:H2SO4、HCl、HNO3、HClO4、HBr、HI HClO3。 强碱;NaOH、KOH、Ca(OH)2、Ba(OH)2。 大多数盐:NaNO3、NH4Cl、MgSO4等 ②弱电解质 弱酸:H2CO3、HF、CH3COOH、HClO、H2SO3、H2S、H3PO4等; 弱碱:NH3·H2O、Cu(OH)2、Fe(OH)3、Mg(OH)2等; 水:H2O 二、电离方程式 (1)强电解质:用“=== ” 如:H2SO4=== 2H+ + SO42— BaSO4=== Ba2+ + SO42— (2)弱电解质:用“” 如:HF H+ + F—

第2课时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第2课时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目标导航] 1.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2.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3.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一、离子反应 1.探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2.概念 在溶液中 的化学反应。 3.实质 溶液中离子的种类或浓度发生变化。 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实验探究 2.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三、离子方程式

1.概念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 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2.书写步骤 3.意义 (1)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 如CuSO 4+Ba(OH)2===Cu(OH)2↓+BaSO 4↓ 表示为Cu 2+ +SO 2- 4+Ba 2 + +2OH - ===Cu(OH)2↓+BaSO 4↓。 (2)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如H + +OH - ===H 2O 可以表示NaOH 和HCl 、NaOH 和H 2SO 4、KOH 和H 2SO 4等的反应。 【练一练】 1.下列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NaCl 溶液与AgNO 3溶液 ②KNO 3溶液与NaOH 溶液 ③稀硫酸与BaCl 2溶液 ④盐酸与Na 2CO 3溶液 ⑤Na 2CO 3溶液与Ca(OH)2溶液 ⑥NaOH 溶液与稀HNO 3溶液 ⑦锌与CuSO 4溶液 ⑧稀H 2SO 4和NaCl 溶液 ⑨Na 2SO 4溶液和CuCl 2溶液 2.根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出CaCO 3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化学方程式 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 ↓ 拆——→CaCO 3+2H + +2Cl - ===Ca 2+ +2Cl - +H 2O +CO 2↑ ↓ 删——→CaCO 3+2H + ===Ca 2+ +H 2O +CO 2↑

2020届二轮复习 电解质溶液电解的有关规律、电解产物的判断 专题卷(全国通用)

电解质溶液电解的有关规律、电解产物的判断 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装置,所盛溶液体积和浓度均相同且足量,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都是0.1 mol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质量变化:甲减小乙增大 B.溶液pH值变化:甲减小乙增大 C.相同条件下产生气体的体积:V甲=V乙 D.电极反应式:甲中阴极:Cu2++2e﹣===Cu,乙中负极:Mg﹣2e﹣===Mg2+ 2.如图中,两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极:Cu2++2e-===Cu;b极:Fe-2e-===Fe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中电解质溶液一定含有Cu2+ B.该装置一定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a、b可能是同种电极材料 D.a极上一定发生还原反应 3.下列各组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再加入相关物质,溶液能恢复原状况的是()

4.用惰性电极电解某溶液时,发现两极只有H2和O2生成,则电解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与电解前同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该溶液的pH可能增大 ②该溶液的pH可能减小 ③该溶液的pH可能不变 ④该溶液的浓度可能增大 ⑤该溶液的浓度可能不变 ⑥该溶液的浓度可能减小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全部 5.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是() A.HCl、CuCl2、Ba(OH)2 B.NaOH、CuSO4、H2SO4 C.NaOH、H2SO4、Ba(OH)2 D.NaBr、H2SO4、Ba(OH)2 6.下图中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处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下表中的()

7.用铂电极电解相同浓度的盐酸和硫酸,电解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盐酸和硫酸的浓度都增大 B.盐酸和硫酸的浓度都减小 C.盐酸的浓度减小,硫酸的浓度增大 D.盐酸的浓度增大,硫酸的浓度减小 8.电解水制取H2和O2时为了增强导电性常常要加入一些电解质,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 A.NaCl B.NaOH C.HCl D.CuSO4 9.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其中随着电解的进行,溶液酸性逐渐增强的是() ①氯化钠溶液②硫酸铜溶液③NaOH溶液④稀硫酸⑤稀盐酸⑥硫酸钠溶液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④ D.②④⑥

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解质溶液

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电解质溶液 1.(2020全国卷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醋酸溶液的pH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b =,则a b > 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4NH Cl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7< C .31.010mol/L -?盐酸的pH 3.0=,81.010mol/L -?盐酸的pH 8.0= D .若1mL pH 1=的盐酸与100mL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则NaOH 溶液的pH 11= 【解析】A 若是稀醋酸溶液稀释则C(H +)减小,pH 增大,b >a ,故A 错误;B 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 8.0~10.0(无色→红色),现在使红色褪去,pH 不一定小于7,可能在7~8之间,故B 错误;C 常温下酸的pH 不可能大于7,只能无限的接近7;D 正确,直接代入计算可得是正确,也可用更一般的式子:设强酸pH=a ,体积为V 1;强碱的pH=b ,体积为V 2,则有10-a V 1=10-(14-b)V 210142 1-+=? b a V V ,现在V1/V2=10-2,又知a=1,所以b=11 【答案】D 【命题意图】考查弱电解质的稀释,强酸的无限稀释,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强酸与强碱的混合pH 的计算等基本概念 【点评】本题在第一轮复习至第三轮复习无时不在强调的基本问题考查就是第二册第三章的问题,这次居然没有考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而考这些,很简单,大家都喜欢! (2020全国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醋酸溶液的pH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b =,则a b > 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4NH Cl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7< C .31.010mol/L -?盐酸的pH 3.0=,81.010mol/L -?盐酸的pH 8.0=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预习案31 班级:姓名:高一化学组2010/10/27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离子反应的条件(复分解类型) 2. 掌握简单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二、【课前预习】 (一)上节知识回顾 1、电解质定义: 2、常见比较重要的电解质等 3、电离的条件: 4、溶液的导电能力主要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大小(填“物质的量”或“浓度”) (二)本节知识预习 1. 离子反应的概念:叫做离子反应。酸、碱、 盐在水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或,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反应就能发生。 2. 离子方程式:用来表示离子反应 的式子叫做离子反应方程式。 3.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的化 学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的离子反应。 4.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5页,方法导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间接书写法: 例如: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 ★②拆:把 强酸、强碱、易溶于水的盐............写成离子形式,其 它所有物质....都用化学式... 表示。 碳酸钙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拆写为: 。 ③删:删除反应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 ④查:检查写出的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要求,并检查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注意】查:①质量守恒: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是否守恒 ②电荷守恒:离子方程式前后电荷相等 。 练习:请用以上方法练习写出以下几个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NaCl 溶液和AgNO 3溶液: ①写 ②拆 ③删 ④查 (2)Na 2CO 3溶液与H 2SO 4溶液的反应: ①写 ②拆 ③删 ④查 (3)HNO 3溶液和Ba(OH)2溶液的反应: ①写 ②拆 ③删 ④查 (4)Fe 与CuSO 4溶液反应: ①写 ②拆 ③删 ④查

高中化学 电解质水溶液的电解规律选修4

电解质水溶液的电解规律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的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另一种物质(方括号内),不能使溶液与原来溶液一样的是 A.CuCl2[CuCl2] B.NaOH[H2O] C.NaCl[HCl] D.CuSO4[Cu(OH)2] 【参考答案】D 1.电解时的放电顺序与电极产物的判断 (1)基本思路 (2)离子放电顺序 ①阴离子的放电顺序:

S2->I->Br->Cl->OH->含氧酸根>F-。 ②阳离子放电顺序: Ag+>Hg2+>Fe3+>Cu2+>H+(酸)>Pb2+>Sn2+>Fe2+>Zn2+>H+(水)>Al3+>Mg2+>Na+。2.以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类型 类型 电极反应特点实例电解对象 电解质 浓度 pH 电解质溶液 复原 电解水型阴:4H++4e- ===2H2↑ 阳:4OH--4e- ===2H2O+O2↑ NaOH 水增大增大加水 H2SO4水增大减小加水 Na2SO4水增大不变加水 电解电解质型电解质电离出的阴、 阳离子分别在两极放 电 HCl 电解质减小增大通氯化氢 CuCl2电解质减小—加氯化铜 放H2生碱型阴极:H2O放H2生碱 阳极:电解质阴离子 放电 NaCl 电解 质和 水 生成 新电 解质 增大通氯化氢 放O2生酸型阴极:电解质阳离子 放电 阳极:H2O放O2生酸 CuSO4 电解质和 水 生成 新电 解质 减小加氧化铜 1.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时,在阳极无气体放出的是 A.AgNO3B.CuCl2 C.NaOH D.Na2S 2.用惰性电极电解某溶液时,发现两极只有H2和O2生成,则电解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与电解前同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该溶液的pH可能增大;②该溶液的pH可能减小;③该溶液的pH可能不变;④该溶 液的浓度可能增大;⑤该溶液的浓度可能不变;⑥该溶液的浓度可能减小 A.仅①②③ B.仅①②③④

高考电化学历年真题汇编练习版

2009-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电化学基础 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 1.(09广东理科基础?25)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①2Fe +O 2+2H 2O =2Fe(OH)2; ②4Fe(OH)2+O 2+2H 2O =4Fe(OH)3; ③2Fe(OH)3=Fe 2O 3+3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 B .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 .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D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2.(09安徽卷?12)Cu 2O 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 2O 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点解总反应:2Cu +H 2O Cu 2O +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 .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 .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 .当有0.1mol 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 2O 生成。 2.(09江苏卷?12)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 B .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C 6H 12O 6+6H 2O -24e - =6CO 2↑+24H + C .放电过程中,+ H 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D .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 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 2气体22.4 6 L 3.(09浙江卷?12)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 —ion 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 + 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为: Li +2Li 0.35NiO 2 2Li 0.85NiO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 ? e -=Li + B .充电时,Li 0.85NiO 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C .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 D .放电过程中Li + 向负极移动 4.(09广东理科基础?34)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C .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5.(09福建卷?11) 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 3+ +2I - 2Fe 2+ +I 2设计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 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 3+ 被还原 C .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 .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 2固定,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6.(09广东化学?10)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Cu 2(OH)3Cl 覆盖在其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 B .在自然环境中,锡青铜中的锡对铜起保护作用 C .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快 放电 充电

电解质溶液练习题.

电解质溶液练习题 一、判断题: 1.溶液是电中性的,正、负离子所带总电量相等,所以正、负离子离子的迁移数也相等。2.离子迁移数与离子速率成正比,某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一定时,其迁移数也一定。3.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价态有关系 4.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5.电解池通过l F电量时,可以使1mol物质电解。 6.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7.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可以由Λm作图外推到c1/2 = 0得到。 8.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Λ m 9.对于BaCl2溶液,以下等式成立: (A) a = γm;(B) a = a+·a - ;(C) γ± = γ+·γ - 2; (D) m = m+·m-;(E) m±3 = m+·m-2;(F) m± = 4m3。 10.若a(CaF2) = 0.5,则a(Ca2+) = 0.5,a(F-) = 1。 二、单选题: 1.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 (A) 0.1M KCl水溶液;(B) 0.001M HCl水溶液; (C) 0.001M KOH水溶液;(D) 0.001M KCl水溶液。 2.对于混合电解质溶液,下列表征导电性的量中哪个不具有加和性: (A) 电导;(B) 电导率;(C) 摩尔电导率;(D) 极限摩尔电导。 3.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Λm变化为: (A) κ增大,Λm增大;(B) κ增大,Λm减少; (C) κ减少,Λm增大;(D) κ减少,Λm减少。 4.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电解质溶液被冲稀时,其摩尔电导变化为: (A)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增大; (B)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减少; (C) 强电解质溶液增大,弱电解质溶液减少; (D) 强弱电解质溶液都不变。 5.分别将CuSO4、H2SO4、HCl、NaCl从0.1mol·dm-3 降低到0.01mol·dm-3,则Λm变化最大的是: (A) CuSO4 ;(B) H2SO4 ;(C) NaCl ;(D) HCl 。

中南大学物化课后习题答案-8--章-电解质溶液

第8章电解质溶液1.用氧化数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As 2S 3 (s)+HNO 3 (浓)→H 3 AsO 4 + H 2 SO 4 + NO 2 + H 2 O FeS 2(s) + O 2 →Fe 2 O 3 (s) + SO 2 Cr 2O 3 (s) + Na 2 O 2 (s)→Na 2 CrO 4 (s) + Na 2 O(s) S + H 2SO 4 (浓)→SO 2 + H 2 O 2.用铂电极电解氯化铜CuCl 2 溶液,通过的电流为st1:chmetcnv TCSC="0" NumberType="1" Negative="False" HasSpace="False" SourceValue="20" UnitName="a">20A,经过15分钟后,在阴极上能析出多少克铜?在阳极上能析出多少dm3的300.15K,101.325kPa的氯气? (答案:2.297 dm3) 解:(1)在阴极 Cu2++ 2e → Cu 析出铜 (2) 在阳极 2Cl-→Cl 2 (g) + 2e 析出氯 3.一电导池中装入0.02mol·dm-3的KCl水溶液,298.15K时测得其电阻为453Ω。已知298.15K0.02mol·dm-3溶液的电导率为0.2768S·m-1。在同一电导池中 装入同样体积的浓度为0.55g·dm-3的CaCl 2 溶液,测得电阻为1050Ω。计算电 导池常数、该CaCl 2溶液的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Λ m (1/2CaCl 2 )。(答案:125.4 m-1, 0.1194 S·m-1,0.02388 S·m2·mol-1)

解:(1)电导池常数G (2)CaCl 2 的电导率 (3) 摩尔电导率 4.在298K,H+ 和HCO- 3 的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λH+ =3.4982×10-2S·m2·mol-1,λ HCO - 3 = 4.45×10-3S·m2·mol-1。在同温度下测得0.0275mol·dm-3H 2 CO 3 溶液的电导 率κ=3.86×10-3S·m-1,求H2CO3离解为H + 和HCO-3的离解度。(答案:α= 3.56×10-3) 解: 5.已知291K时NaCl ,NaOH及NH 4 Cl的极限摩尔电导率λ分别为1.086×10-2, 2.172×10-2及1.298×10-2S·m2·mol-1,291K时0.1及0.01mol·dm-3NH 3·H 2 O的 摩尔电导率λm分别为3.09和9.62S·cm2·mol-1,利用上述实测数据求0.1及 0.01mol·dm-3NH 3·H 2 O的离解常数K。(答案:K = 1.7×10-5)

电解基础知识总结

电解基础知识总结 1、电解池的基本情况 (1)构成:直流电源、两极、电解质溶液和闭合回路。 (2)能量转化形式: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电极与电极反应: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的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的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4)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 (5)电子流向:直流电源的负极→电解池的阴极(得电子);在电解质溶液中,靠阴、阳离子发生定向移动而导电;电解池的阳极(失电子)→直流电源的正极。 (6)电解质导电的过程实质就是电解的过程。 2、电极反应规律 (1)阳极反应(与电极材料有关) ①若为活泼电极(除金、铂以外的金属电极):金属失去电子生成金属离子; ②若为惰性电极(石墨、铂):阴离子放电,常用阴离子的放电顺序为:OH - < Cl- < Br- < I- < S2-; ②阴极反应(与电极材料无关):阳离子放电,常见阳离子放电顺序为:H+< Cu2+< Fe3+< Ag +。 3、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 (1)电解水型:强碱:NaOH、KOH、Ba(OH)2;含氧酸:H2SO4、HNO3等;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Na2SO4、K2SO4等。电解后复原方法:加H2O。 (2)电解电解质本身型:无氧酸:HCl、HBr、HI等;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CuCl2、CuBr2、CuI2等。电解后复原方法:加电解质本身。 (3)电解水和电解质型 ①放氢生碱型:NaCl、NaBr、KI、Na2S等;电解后复原方法:加HCl、HBr、HI、H2S气体。 ②放氧生酸型:CuSO4、AgNO3等。电解后复原方法:加CuO、Ag2O。 4、电镀池的特点 (1)电极:镀层金属或惰性电极作阳极,镀件作阴极。 (2)电解质溶液: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盐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3)镀层金属离子浓度变化情况:若用镀层金属 作阳极,电解质溶液中的镀层金属离子浓度不变;若用惰性电极作阳极,电解质溶液中的镀层金属离子浓度减小。 5、电解精炼铜的电解槽特点 (1)电极:粗铜做阳极,精铜作阴极。 (2)电解质溶液:硫酸酸化的CuSO4溶液 (3)粗铜中各成分的去向:比铜活泼的金属(如Fe、Zn、Ni等)失去电子进入溶液,以离子形式存在;不如铜活泼的金属(如金、铂等)以单质形式落入阳极下方,形成阳极泥。6、重要的电极反应式和电解总式 (1)用惰性电极电解食盐水 阳极:2Cl- - 2e- == Cl2↑ 阴极:2H+ + 2e- == H2↑ 总反应式:2Cl- +2H2O(通电)H2↑+Cl2↑ +2OH- 2NaCl +2H2O (通电)H2↑+Cl2↑ +2NaOH (2)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 阳极:4OH- - 4e- == O2↑ + 2H2O 阴极:2Cu2+ + 4e- == 2Cu 总反应式:2Cu2+ + 2H2O(通电)2Cu↓ + O2↑ + 4H+

高考复习,电解质溶液,分类汇编

高考复习电解质溶液分类汇编(2011—2013) 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 W 不变 B 、CaCO 3难溶于稀硫酸,也难溶于醋酸 C 、在Na 2S 稀溶液中,c(H +)=c(OH -)-2c(H 2S)-c(HS -) D 、NaCl 溶液和CH 3COONH 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解析】该题考查电解质溶液的基本知识。A 选项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 2SO 4,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K W 变大,错误。B 选项CaCO 3难溶于稀硫酸,但能难溶于醋酸,错误。C 选项时溶液中的质子守恒,正确。D 选项CH 3COONH 4双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增大,错误。 答案:C 12、右图表示溶液中c(H +)和c(OH -)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 +)×c(OH -)=Kw B.M 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 +)<c(OH -) C.图中T 1<T 2 D.XZ 线上任意点均有pH =7 19.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AD A.2CN -+H 2O+CO 2→2HCN+CO 32- B.2HCOOH+CO 32-→2HCOO -+H 2O+CO 2↑ C.中和等体积、等pH 的HCOOH 和HCN 消耗NaOH 的量前者小于后者 D.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Na 和NaCN 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前者小于后者 12.25℃时,用浓度为0.1000 mol·L -1的NaOH 溶液滴定20.00 mL 浓度均为0.1000 mol·L -1的三种酸HX 、HY 、HZ 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 导电能力顺序:HZ <HY <HX B .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 a (HY)≈10-5 C .将上述HX 、HY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用NaOH 溶液滴定至HX 恰好完全反应时: c (X -)>c (Y -)>c (OH -)>c (H +) D .HY 与HZ 混合,达到平衡时:c (H +)=(HY)(HY)(Y ) a K c c +c (Z -)+c (OH -)

电解质练习题(新、选)

《电解质》练习题 1、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 A.Cu丝B.熔融的MgCl2 C.NaCl溶液D.蔗糖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其本身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乙酸 B. 酒精 C. 食盐 D. 氨气 3、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其溶液导电性的变化是() A. 由弱变强 B. 由强变弱 C. 由强变弱,再变强 D. 由弱变强,再变弱 4、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的反应OH-+H+=H2O 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 + 2H+ = Ca2+ + 2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 Ag+ = Cu2+ + Ag 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3+2H+=Ca2++H2O+CO2↑ 5、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铁跟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B.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盐酸:Ca(HCO3)2+2HCl===CaCl2+2H2O+2CO2↑ C.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2+Ca2++2OH-===CaCO3↓+H2O D.NaHCO3溶液中加入盐酸:HCO3-+H+===H2CO3 6、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 、K+、SO42-、HCO3-B.Cu2+、K+、SO42-、NO3- C.Na+、K+、Cl-、NO3-D.Fe3+、K+、SO42-、Cl- 7、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 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 A.Ba2+、NO3-、NH4+、Cl-B.Ca2+、HCO3-、NH4+、H+ C.K+、Ba2+、Cl-、HSO3-D.Mg2+、NH4+、SO42-、K+ 8、现有Fe2(SO4)3,AgNO3,CuSO4,KCl四瓶溶液,仅用一种试剂就可以用化学方法一次全部鉴别出来,该试剂是 ( ) A. H2SO4 B.CO2 C.H2O D.NaOH 9、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四种离子,已知Na+、Al3+、Cl-的个数比 为3∶2∶1。则溶液中Al3+与SO42-的个数比为() A.1∶2 B.1∶4 C.3∶4 D.3∶2 10、下列各对物质间的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 A.Zn+H2SO4(稀) B.NaCl+AgNO3(溶液) C.H2+O2 D.Na2O+H2O 11、下列各组物质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全部鉴别出来的是( ) A.稀盐酸, 稀H2SO4 B.KCl BaCl2CuSO4 C.KCl BaCl2 CaCl2 D.FeCl3Fe2(SO4)3NaCl 12.某溶液中有K+,H+,SO42-,NO3-,则溶液中溶质的种类最多为(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2-4、CO2-3、Cl-。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2-4,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

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解质溶液

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解质溶液 1.[2012·江苏化学卷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B.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 C.N2(g)+3H2(g)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B 解析:本题是化学反应与热效应、电化学等的简单综合题,着力考查学生对熵变、焓变,水解反应、原电池电解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能力。 A.分解反应一般是常识吸热反应,熵变、焓变都大于零,仅在高温下自发。内容来源于《选修四》P34-P36中化学方向的判断。 B.铁比铜活泼,组成的原电池中铁为负极,更易被氧化。 C.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转化率减小。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越热越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2012·江苏化学卷1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D 解析:本题属于常规实验与基本实验考查范畴。 A.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 溶液和CuSO 4溶液,虽然实验现象均有固体析出,但一是盐析,一是变性;一是可逆变化,一是不可逆变化。 B.向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 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就得出溶液X 中一定含有SO 42-是不合理的,若溶液中有SO 32-也出现白色沉淀。 C.向一定浓度的Na 2SiO 3溶液中通入适量CO 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结论应为H 2CO 3的酸性比H 2SiO 3强。 D.向浓度均为0.1 mol ·L -1NaCl 和NaI 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 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说明沉淀向着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结论应该是Ksp(AgCl) >Ksp(AgI)。 【备考提示】常见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除杂和离子检验等都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实验技能,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反复训练,形成能力。 3. [2012·江苏化学卷15]25℃,有c(CH 3COOH)+c(CH 3COO -)=0.1 mol ·L -1的一组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CH 3COOH)、c(CH 3COO -)与pH 值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离子浓度关系叙 述正确的是 A.pH =5.5溶液中: c(CH 3COOH)>c(CH 3COO -)>c(H +)>c(OH -) B.W 点表示溶液中: c(Na +)+c(H +)=c(CH 3COO -)+c(OH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