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业论文︱会计论文︱浅谈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物价变动会计

毕业论文︱会计论文︱浅谈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物价变动会计

毕业论文︱会计论文︱浅谈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物价变动会计
毕业论文︱会计论文︱浅谈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物价变动会计

【摘要】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重新引入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例如公允价值能够反映物价变动对某一时间的资产计量的影响,进而影响到资产负债表日的报表项目数额。而物价变动会计的目的就是反映和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所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物价变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简要探讨公允价值这一新的计量属性对物价变动会计的影响。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会计司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38项内容中有17项涉及公允价值。新准则的颁布清晰地表明我国对公允价值的计量已经采取了广泛采用的态度,公允价值的广泛使用是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相关理论介绍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

FASB和IASB都对公允价值给出定义,最新一次的定义体现在FASB的一份征求意见稿《公允价值计量》中。在该征求意见稿中,公允价值被定义为:在知情的、不相关的、有交易意愿的各方之间进行现行交易中使用的资产或负债的价格。计量公允价值的目标是当一项资产或负债不存在真实交易的情况下来估计其价格。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这样定义: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其他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

公允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具有很强的时间概念,也就是说,某项资产或者负债在过去环境下的公允价值在现在环境下就可能是历史成本;而某项资产或者负债在当前环境下的公允价值却可能是未来环境下的历史成本。在应用公允价值时,当相关资产或者负债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报价或者不存在同类或者类似资产的活跃市场报价时,需要采用估值技术来确定相关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而在采用估值技术估计相关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时,现值计量往往是比较普遍的一种估值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公允价值就是以现值为基础确定的。

(三)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优缺点

多数学者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优越性归纳为4个方面:①公允价值符合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②公允价值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③符合配比原则。④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

┃制作人┃新浪微博@职场考官

而关于公允价值的缺点,国内外也有很多相关的研究。例如,徐培红认为:①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难以保证。②公允价值的实际操作难以保证。③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增加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总体来讲,理论界对公允价值的怀疑主要是针对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低和不确定性高,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可操作性难度大,公允价值给利润操纵提供了空间这几个方面。

应该说公允价值作为新的计量属性,在很多方面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具有决策相关性的信息,但是由于其应用还处在逐渐完善阶段,还有很多的困难需要去克服,因而新会计准则在应用公允价值时遵循了谨慎性的原则。

二、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和计量模式

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各国出现的持续通货膨胀已使历史成本会计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此情况下,迫切需要企业提供有关物价水平变动对企业影响方面的会计资料,以消除剧烈的物价变动对企业的影响。这种需要迫使有些国家采取措施,以新的会计处理方式,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物价变动会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一)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

物价变动会计是指利用一定的物价资料,对企业传统的会计报表和会计模式作出调整修正,以反映或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所采用的会计程序和方法。而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是资本保全理论。资本保全理论有财务资本保全和实物资本保全两个方面。

1.财务资本保全

财务资本保全是指在扣除本期所有者分配、所有者出资后,期末净资产的财务金额必须大于期初净资产的财务金额,才算实现利润。财务资本保全的计量可以采用名义货币单位或固定购买力单位。

2.实物资本保全

根据实物资本保全的概念,在扣除本期的所有者分配和所有者出资后,企业的期末实物生产能力必须大于期初的实物生产能力,才算实现利润。根据实物生产能力定义的资本的资本保全概念,利润表示实物资本在本期内的增加。所有影响企业资产和负债的价格变动,在计量企业实物生产能力时,都应当作为资本保全调整,即作为产权的一部分,而不是作为利润。在实际应用中,实物资本保全又分为按实际重置成本计价和按分类物价指数计价两种方式,不同计价方式的选择仍影响着本期收益的确定。

┃制作人┃新浪微博@职场考官

(二)物价变动会计的计量模式

1.一般物价水平会计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也叫历史成本/不变币值模式,它是以传统历史成本会计编制的会计报表为基础,采用一般物价指数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统一调整为按本期期末或本期平均币值货币反映的会计数据,借以反映和消除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对传统历史成本会计报表影响的会计模式。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是物价变动会计发展的初始阶段。但也应注意,由于一般物价指数与个别物价指数存在区别,在进行报表项目调整时,若使用的一般物价指数与本企业资产价格指数变动水平不尽一致,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作用就难以真正发挥。

2.现时成本会计

在理解商品生产中生产要素的价值补偿方面,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要补偿的是投入资本的原始价值;另一种观点认为要补偿的是所消耗的生产要素的实物量。这两种观点其实也就是物价变动会计理论基础——资本保全理论的两个方面。在原始价值补偿观点下我们提出了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如果我们在会计中计量资产的重置成本,则是坚持了实物补偿观点,现时成本会计就是在实物补偿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现时成本会计模式是用资产的现时成本替代历史成本,用名义货币为计价货币,反映和消除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个别物价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与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相比,现时成本会计虽未改变会计的计量单位,但却改变了以历史成本表现的会计计量基础。按这种方法,企业编制财务报表须将记录的资产等,用重置成本或可变现净值与现值二者间的较高者表示,因此,其调整的范围要更大一些。

由于这种会计模式所反映和消除的是个别物价变动对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的影响,因而曾被广泛采用。但是,其不考虑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情况,因此难以对货币性资产的持有损益进行核算。

3.现时成本/不变币值会计

现时成本/不变币值会计是将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和现时成本会计的特点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从而全面消除物价变动对财务报告影响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对企业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要素的计量,既要考虑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又要考虑这些要素本身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仅仅考虑币值变动的影响,采用此模式会使计量和报告的结果与实际状况相差甚远;而如果仅仅考虑个别物价变动,如现时成本会计,则是忽视了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现时成本/不变币值会计谋求会计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的双重改变,目的在于全面反映并消除剧烈物价变动给传统财务会计信息带来的综合影响,从而更为有效地达到消除

┃制作人┃新浪微博@职场考官

物价变动影响的目的,提供更为真实的会计资料。

三、公允价值计量与物价变动会计的关系

(一)从公允价值优缺点角度看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优点之一在于给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而物价变动会计的目的就是反映和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所以两者从会计目标角度来看是一致的。

另外,公允价值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资本保全理论,通俗来讲就是“保本”,保证初始投入成本的安全完整。只有保证初始资本的安全完整,才能正确计算企业的净收益。其目的是为了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公允价值与物价变动会计在此方面也是一致的。

(二)从物价变动会计计量模式的角度看

1.与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关系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改变了会计的计量单位,未改变计量属性来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而公允价值却改变了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反映个别物价变动,两者在此方面是有差异的。当一般物价指数与个别物价指数存在差别时,公允价值此时就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2.与现行成本会计的关系

现行成本会计对计量属性进行了改进,用重置成本或可变现净值与现值二者间较高者表示,这一改进与公允价值有相似之处。本文前面也提到了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应该说在某种条件下,公允价值可以与之相互替代。

3.与现行成本/不变币值的关系

结合前两种计量模式,公允价值在物价变动会计中起到了部分作用,但是公允价值不能完全替代物价变动会计。

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重新引入有其合理性。作为一种复合型的计量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对物价变动会计起到了辅助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公允价值本身也存在着不足,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在运用的时候应该更加谨慎小心,使其能更好地发挥其本身的优点。

┃制作人┃新浪微博@职场考官

┃制作人┃新浪微博@职场考官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例文

X X 大学毕业设计 学校名称 年级名称 2008级 专业名称会计 课题名称试论会计的监督职能 学生 2010年3 月1 日

目录 一会计监督的必要性 ●会计监督职能的定义 ●会计监督的必要性 二会计监督的容 ●会计监督的主体 ●会计监督的分类 ●会计监督的基本容 三会计两大基本职能的关系 四会计监督职能健康发展的条件 五结束语 六参考文献

试论会计的监督职能 【摘要】本文从会计监督的容、在企事业单位建立建全会计监督的必要性、以及其基本容与本质特征、监督分类等几方面对会计监督职能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对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的关系以及会计监督发展的条件进行一些有意义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字】监督职能核算职能必要性容关系 一、会计监督的必要性。 会计监督的定义: 在会计工作中,通过记录、计算、分析和检查,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等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察和督促的一项管理活动。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在日常生产经营服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是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监督可以分为单位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效发挥会计监督职能,不仅可以维护财经纪律和社会经济秩序,对健全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规的会计工作秩序,也起到重要作用。《规》第四章在明确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履行《会计法》赋予的监督职权的基础上,提出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对单位部的其他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以更好地为单位部管理服务;同时,对国家监督、社会监督问题也提出了相应要求。 实行会计监督的必要性有: (1)维护国家财经法规要求强化会计监督。财经法规是一切经济单位从事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准绳和依据。会计监督正是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可行性等进行检查,从而促进各单位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规。会计工作是财政经济工作的基础。因此,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对于防和制止违犯财经法规的行为,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的安全完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有利于强化单位部的经营管理。会计监督是经济管理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各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对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等方面的监督,保证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在遵守国家财经法纪的同时,符合本单位的计划、定期、预算和经营管理要求,以便提高经济效益,或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市场经济要求强化会计监督。市场经济是法制化的经济,要求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必须在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的围进行。搞活动,是任何一个成熟而健全的市场经济国家所不允许的。会计监督作为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财政经济法律、法规、规章贯彻执行中发挥重要作用。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单位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应当“遵循利益至上原则”,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各单位的“经济活动中心”,单位部的会计监督职能

会计学专业论文题目参考

会计学专业论文题目参考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会计专业论文选题参考目录说明:学生可从以下题目确定毕业论文选题,也可根据自己所学 专业方向或自己的工作经验自拟题目,论文题目必须与当前就读 专业密切相关,并经指导教师认可。 一、会计与社会发展、经济环境等关系 1.会计的国际化和国家化辩证关系分析 2.会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会计信息质量与资本市场发展 4.中美××会计准则比较 5. 转型经济时期会计的特征分析 6. 经济全球化与会计国际化 7. 社会经济环境变迁对会计学科体系的影响分析 8.现代会计在经济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9.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 10.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环境分析 二、中国会计法规体系建设问题 1.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想 2.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质量 3.中外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比较 4. 基本会计准则与具体会计准则的关系 5.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及其改进建议 6. 试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7.从会计舞弊案例看会计准则与制度改进和完善的主要路径 8.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 9. 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与趋同研究 10.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 11.对我国××会计准则的思考 12.试论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理念转变 13.损益表观和资产负债表观的比较研究 14.试论目标导向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 15.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均衡研究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会计管理 1.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会计改革 2.现代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基本功能 3.公司治理与企业会计管理系统 4.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会计管理模式 5.会计准则对企业纳税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相关问题研究毕业论文

序号(学号):XXXXXX 长春科技学院 毕业论文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相关问题研究 姓名XXX 学院财经管理学院 专业财务管理 班级200X级(X)班 指导教师XXX(教授)

201X 年XX 月XX 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 论文结合国际国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背景和理论基础,明确了公允价值计量是一种复合的计量属性;在公允价值深厚的理论基础上,试图寻求合理确定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通过公允价值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和美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来看,国外众多的实证研究都证明了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关键在于计量方法;最后,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现状,鉴于我国市场体系不完善、管理层操作利润等问题的存在,在公允价值计量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提出要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引入外部评估人员、提高估价技术、引入全面收益表、明确应纳税调整围、制定并完善与公允价值相关的审计准则的建议。在介绍相关概念和理论时采用归纳的方法,即在获取大量的国国外文献资料,认真了解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后,归纳总结了相应的概念和理论。同时采用分析的方法,重点分析了公允价值运用中的几个难点问题。采用对比的方法,结合我国公允价值运用的现状,发现同国际上的差距,指出了我国未来会计计量属性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计量方法

The fair value measurement attributes [Abstract] Thesis combination the research state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accounting profession on the fair value,and elaborated on the background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fair value measurement,clearly pointed out that fair value measurement is a measurement of a composite attribute.On the basis of deep theoretical of fair value trying to seek reasonable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standards for determine the fair value.The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air value applicat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in the United States accounting standards,many empirical studies abroad have proven the relevance of fair value,the key lies in measurement methods.Finally, thesis analysis the status of the fair value application in China.In view of China's market system is imperfect,operating profit management issues such as the existence of fair value measurement in the course of implementation,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a market system,introducing external evaluation, raising the valuation of technology, introducing a comprehensive income statement,clear response tax adjustment scope,and to formulate and improve relevant audit criteria of fair value.Thesis presented in the relevant concepts and theories used inductive method.that is,access to a large number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serious understanding of their predecessors.Related research results,summarized the corresponding concepts and theories.At the same time the analysis of the method used。the focus of the fair value of the use of several difficult issues to be resolved.By contrast,in light of China’s use of fair value of the status quo,that the gap with international,pointed out that the accounting measurement attribute China’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Key words] Fair value Measurement attribute Measurement Method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 卢永华杨晓军 (厦门大学会计系316005) 一、公允价值的本质与定义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反映的是现值,但不是所有的计量现值的属性都能作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而不是其它主体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 存在市场交易价格的情况下,交换价格即为公允价值。市场以价格为信号传递信息,市场根据不同资产的风险与收益决定其具有不同的交换价格。因此,市价是所有市场参与者充分考虑了某项资产或负债未来现金流量及其不确定性风险之后所形成的共识,若没有相反的证据表明所进行的交易是不公正的或非出于自愿的,市场交易价格即为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在某些情况下,会计主体的管理层或内部人员具有某些资产或负债更为详细的信息,而这些信息表明市场交易价格偏离了这些资产或负债(大于或小于)真正价值,大多数学者认为不能因此而不应用市场上实际发生的交易价格,也不能因此而改变某些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价值而重新计量。如果以不同主体的主观价值判断代替市场的价值,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就难以保证;况且不同会计主体拥有的信息千差万别,难以统一标准,得出的信息缺乏可比性。 不存在实际交易事项的情况下,必须采取其它的计量办法。首先考虑的是在市场上寻找是否存在相类似的交易,如果存在,则以类似交易的价格作为计量基矗例如,当接受股票捐赠时,应采用市场股票的现行交易价格。 在现行的各国会计实务中,有些计量基础如成本累积值(CostAccumulation),有效清偿价值(EffectiveSettlement),在用价值(Value-in-use)以及特定主体价值(Specific-entity-value)等,其目的也在于计量资产或负债的现行价值。这些计量基础存在一个相同的特征,即都加入了非市场的评价信息,或者说,以特定主体对资产或负债的评价代替市场评价: 1.在用价值与特定主体价值是指独立主体间因具有某些相同的信息与能力而同意达成的交易价格。也就是说,这种交易价格并不是在完全市场上通过竞价形成的,而是在特定主体间达成的。例如,主体衡量一项资产的在用价值是基于主体本身对此项资产未来收益与不确定性的衡量,而不是基于外部市场对此项资产未来收益的衡量。 英国ASB在1997年的一份研究报告“财务报告的折现”中持有相同的观点,他们把在用价值定义为:特定主体期望的现金流量的市场价格。IASC也在IAS36“固定资产的减损”中采取了类似的描述,将在用价值定义为:主体连续使用某项资产以及对其在使用寿命终了进行处置时,估计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现值。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格式模板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姓名: 学号: 学习中心: 专业: 指导教师: 二〇〇年月

毕业论文承诺书 提示:根据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写作的规定,如发现论文有抄袭、网上下载、请人代写等情况,毕业论文一律不及格。同时取消学士学位申请资格。毕业论文不及格者,可申请重写一次,并按重修缴纳费用。 本人承诺:本人已经了解北京语言大学的毕业论文写作的有关规定;本人的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整篇论文除了文中已注明出处或引用的内容外,绝没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 签名:______ 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

目录 一、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1) (一)投资的定义与分类 (1)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2) 二、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计量的变化 (2)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2)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2) (三)其他情况 (2) 三、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的变化 (3) (一)新旧准则的适用范围比较 (2) (二)新旧准则的差异 (2)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引入公允价值 (3)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及发展现状 (2) (二)成本法下引入公允价值 (2) (三)权益法下引入公允价值 (2) 五、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引入商誉 (3) (一)新旧准则的差异 (2) (二)后续确认与计量 (2) 六、企业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比较分析 (3) (一)企业合并的概念及分类 (2) (二)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2) (三)建议与对策 (2) 结论 (5) 主要参考文献 (7) 后记 (8)

公允价值论文:公允价值本质与特性探析-会计毕业论文-会计论文

公允价值论文:公允价值本质与特性探析-会计毕业论文-会计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公允价值的特性 1运用公允价值的信息成本较高。首先,应该承认我国在市场经济与市场交易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欠发达、活跃,金融市场规模小、金融工具使用不普遍,因此,要取得有关的公允的市价就要花费很多成本。其次,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动态的,要求会计人员在每个会计期末分析各种因素,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做出认定,这个过程也需要大量的信息成本。 2运用公允价值不应作为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公允价值的使用会为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便利条件。这让笔者联想到:1997年至2000年间财政部大力提倡使用公允价值(1998年6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首次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而到了2001年财政部又不得不紧急刹车,在当年发布和修订的11项具体会计准则中强调了真实性和谨慎性,明确回避了公允价值计量;但是到了2006年2月15日,在财政部正式发布的39项新会

计准则中涉及公允价值的就有22个。由此可以看出: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应用的历程比较坎坷,从一开始的大力提倡,到后来修订中的回避,直到现在的重新引入,特别是自2006年以来,财政部对公允价值问题公开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可以得出:公允价值与利润操纵之间并不是没有必然联系--公允价值本身可以成为利润操纵的一种手段,但只要企业都能够做到洁身自好、不投机倒把,就一定能够回避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公允价值的盈余管理问题也一定能得到相应的控制。 3可操作性。在公允价值的实际操作这方面,确实含有很多不确定性,这与我国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相关指引内容的缺失有很大关联。因此,可能会阻碍公允价值计量的合理性、有效性,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较多的可操作空间。 4可靠性。很多人认为公允价值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估计、假设和判断,可靠性不足。原因在于公允价值产生的前提必须是公平交易,非市场化的因素还在很多领域存在着,使得企业的部分资产与负债缺乏统一的完善的市场评价标准,难以使得公允价值有凭有据,所以信息质量很难保证。就拿公允价值在垄断市场上的情形来说吧:我国的、经济体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垄断行业真实存在,因此垄断企业作为垄断方具有绝对的价格决定权这一优势,被垄断方对于交易的价格多少存在一些非自愿性。但市场始终是资产或负债价格的决定者,在垄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 一、公允价值的本质与定义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反映的是现值,但不是所有的计量现值的属性都能作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而不是其它主体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 存在市场交易价格的情况下,交换价格即为公允价值。市场以价格为信号传递信息,市场根据不同资产的风险与收益决定其具有不同的交换价格。因此,市价是所有市场参与者充分考虑了某项资产或负债未来现金流量及其不确定性风险之后所形成的共识,若没有相反的证据表明所进行的交易是不公正的或非出于自愿的,市场交易价格即为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在某些情况下,会计主体的管理层或内部人员具有某些资产或负债更为详细的信息,而这些信息表明市场交易价格偏离了这些资产或负债(大于或小于)真正价值,大多数学者认为不能因此而不应用市场上实际发生的交易价格,也不能因此而改变某些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价值而重新计量。如果以不同主体的主观价值判断代替市场的价值,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就难以保证;况且不同会计主体拥有的信息千差万别,难以统一标准,得出的信息缺乏可比性。 不存在实际交易事项的情况下,必须采取其它的计量办法。首先考虑的是在市场上寻找是否存在相类似的交易,如果存在,则以类似交易的价格作为计量基础。例如,当接受股票捐赠时,应采用市场股票的现行交易价格。 在现行的各国会计实务中,有些计量基础如成本累积值(Cost Accumulation),有效清偿价值(Effective Settlement),在用价值(Value-in-use)以及特定主体价值(Specific-entity-value)等,其目的也在于计量资产或负债的现行价值。这些计量基础存在一个相同的特征,即都加入了非市场的评价信息,或者说,以特定主体对资产或负债的评价代替市场评价: 1.在用价值与特定主体价值是指独立主体间因具有某些相同的信息与能力而同意达成的交易价格。也就是说,这种交易价格并不是在完全市场上通过竞价形成的,而是在特定主体间达成的。例如,主体衡量一项资产的在用价值是基于主体本身对此项资产未来收益与不确定性的衡量,而不是基于外部市场对此项资产未来收益的衡量。 英国ASB在1997年的一份研究报告“财务报告的折现”中持有相同的

会计出纳专业毕业论文

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包了其中704(灰水处理)、705(变换)、706(低温甲醇洗)、708(硫回收)、714(沉渣池)、801(甲醇合成)、802(甲醇精馏)、803(氢回收)等8个工号的各专业安装工作。我所实习的岗位是项目经理部劳资财务部出纳一职。 三、实习主要过程 一)、实习内容: 1、办理银行存款和现金领取。 2、负责支票、汇票、发票、收据管理。 3、做银行帐和现金帐,并负责保管财务章。 4、负责报销差旅费的工作: 1)员工出差分借支和不可借支,若需要借支就一定填写借支单,然后交总经理审批签名,交由财务审核,确认无误后,由出纳发款。 2)员工出差回来后,据实填写支付证明单,并在单后面贴上收据或发票,先交由证明人签名,然后给总经理签名,进行实报实销,再经会计审核后,由出纳给予报销。 5、员工工资的发放 二)主要工作流程: 1、现金收付 1)现金收付的,要当面点清金额,并留意票面的真伪;若收到假币予以没收,由责任人负责。 2)现金一经付清,应在原单据上加盖“现金付讫章”;多付或少付金额,由责任人负责。 页脚内容0

3)把每日收到的现金送到银行;不得“坐支”。 4)每日做好日常的现金盘存工作,做到账实相符;做好现金结报单,防止现金盈亏。下班后现金与等价物交还总经理处。 5)通常不办理大面额现金的支付业务,支付用转账或汇兑手续;特殊情况需审批。 6)员工外出借款无论金额多少,都须总经理签字,批准并用借支单借款;若无批准借款,引起纠纷,由责任人自负。 2、银行账处理 1)登记银行日记账时先分清账户,避免张冠李戴;开汇兑手续。 2)每日结出各账户存款余额,以便总经理及财务会计了解公司资金运作情况,以调度资金;每日下班之前填制结报单。 3)保管好各种空白支票,不得随意乱放。 4)公司账务章平时由出纳保管;每日下班后账务章交总经理处。 3、报销审核 1)在支付证明单上经办人是否签字,证明人是否签字;若无,应补。 2)附在支付证明单后的原始票据是否有涂改;若有,问明原因或不予报销。 3)正规发票是否与收据混贴;若有,应分开贴。 4)支付证明单上填写的项目是否超过3项;若超过,应重填。 5)大、小金额是否相符;若不相符,应更正重填。 页脚内容1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教育学院会计学专业20**届毕业论文(设 计) 撰写指导书 (专升本) *******教育学院20**年12月

目录 1毕业论文的意义目的 (1) 2毕业论文的教学基本要求 (1) 3毕业论文进程安排 (3) 4 毕业论文指导及撰写要求 (3) 附件: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向(供参考) (7)

1毕业论文的意义目的 1.1 毕业论文的撰写意义 撰写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会计学专业完成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对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严谨治学、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使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科学、规范地进行,特编制继续教育学院会计学专业20**届毕业论文撰写指导书。 1.2 毕业论文的撰写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使其系统化、综合化; (2)使学生获得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社会调研、文献查阅、数据处理、计算机和外语应用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严谨治学、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2毕业论文的教学基本要求 2.1毕业论文应包括的环节 (1)确定毕业论文题目 (2)进行毕业论文的调研 (3)提交开题报告 (4)撰写毕业论文 (5)毕业论文答辩 2.2毕业论文选题的要求 2.2.1选题的类型和来源 选题的类型包括已有理论的拓展或新颖论证,已有理论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当前的热点问题或前沿问题等。 选题的来源可以是指导教师的科研选题或是富有一定创新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自拟选题。 2.2.2选题的原则 (1)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中对能力、知识、素质结构的

会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相关应用问题的研究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当前,在会计准则制定上,无论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还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都正在由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向公允价值会计转变。为了加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协调与趋同,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的新形势,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出台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重新引入,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但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完善。 公允价值的应用在我国经历了“先用后弃,禁而又用”的反复阶段,这次使用同1998年相比,范围有所扩大。但这并不表明公允价值将会在我国实际中得到全面的应用,更不表明我国也具有全面采用公允价值的环境。如何利用国际研究成果指导和评价公允价值在我国的研究和运用是我们需要研究思考的问题。鉴于基于这样的问题,选择了本题作为我的论文题目,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二、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综述 对于公允价值的含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认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1998);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公允价值是双方在当前的交易(而不是被迫清算或销售)中,自愿购买(或承担)或出售(或清偿)一项资产(或负债)的金额(2000)。我国2006年新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可见,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最大的特征就是来自于公平交易市场的确认。 作为国际会计界关注的一个话题。随着公允价值概念的明确和推广应用,目前国际上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已由“是否需要采用”转向了“如何更好的运用和完善”方面。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2006年正式发布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也已在超过40项会计准则中明确要

公允价值计量研究

公允价值计量研究 摘要: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受到理论和实务界的质疑与争论。本文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危机只是起到了放大作用,而非金融危机的根源,即便停止使用公允价值这种计量属性,也不能解决金融危机本身的问题。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一种先进的,能够反映资产、负债的本质的计量属性,是不能够被摈弃的。但通过金融危机也使人们认识到执行公允价值的难度,要不断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和有关公允价值会计、评估体系,为公允价值在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环境。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新会计准则 2006年财政部正式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全面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知识经济浪潮的兴起和金融创新速度的加快,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加大,大量无形资产和衍生金融工具等软资产的出现,必然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提供了条件,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而言,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运用已成为一种趋势,因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更加符合资产的本质,体现出资产内在价值,反映资产能够带来的经济利益,能够为投资者决策提供更加相关的信息。然而在美国的金融危机中,一些银行家、金融业人士和国会议员则将矛头直接指向了美国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认为在市场大跌和市场定价功能缺失的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则会造成金融机构对资产的过分减计,造成亏损和资本充足率下降,进而促使金融机构加大资产的抛售力度,从而使市场陷入交易价格下跌,对加重金融危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及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

公允价值计量探析论文.pdf

一、当前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存在的争议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之争 新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如下:“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负债清偿的金额计量”。IASB32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而FASB于2006年9月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销售资产所收到的或转让负债所付出的价格”。 对比以上三个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公允价值的定义是经常变化的,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并不统一,我国主要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在公允价值的定义方面国际会计准则与FASB的主要区别在于 :FASB的公允价值是采用的脱手价格而不是交换价格,因为它认为脱手价格能够更好地代表现金流入与流出,更加符合现行的资产、负债的定义。 (二)公允价值运用的后果之争 公允价值的运用无疑是对以前计量属性的重大创新,它被运用的本意是为了能够提供对决策更为有用的信息,以便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及经济学家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和国家经济形势走向做出预测和判断。然而,2006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却使得公允价值遭受了一片责难之声,有人就认为是金融工具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导致了本轮金融危机的发生。SEC在对金融企业及部分上市公司调查后认为,金融企业在资产及负债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并在报表中确认的比重并不高,它不可能是银行经营失败的原因。它进一步发现,金融危机的根源是贷款质量审核的严重失误、风险管理的不当措施以及现行监管政策所存在的漏洞与缺陷。因此,本文认为公允价值仍是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最恰当的计量属性。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给审计带来的影响 公允价值会计是基于价值和现值,具有“真实和公允”本质特征的计量属性,无疑具有很多优点。一般认为公允价值具有公平交易、假想交易、为实现性及非客观性的特点(葛家澍,2009;孙丽影、杜兴强,2008),但就是因为它所具有的这些特性,使得它从诞生的第一天就存在着广泛的争议。 公允价值是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的公平交易,其实这里面暗含着交易应该是在非关联方之间进行的。因为,一般认为关联方之间进行的交易,其交易价格的确定可能并不是资产的真实价格。我国的上市公司有很大比例的是受国家统一控制的国有企业,虽然它们之间可能并没有相互的持股关系,也并没有形成具有重大影响的关联关系,但是它们的终极控制人都是同一个主体。如果说仅仅就此认定它们是关联方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因而交易不能够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话,笔者认为这似乎不太合理。最终受国家控制的上市公司之间,只要不存在控制、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的关系,其发生的交易应该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也是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并没有关于公允价值的专项准则,只是在其他的准则中对公允价值做出了一些规定。在运用公允价值对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价格进行确定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活跃市场中相同资产或负债的报价确认,如果没有相同的则要根据同类或类似资产或负债的价格确认,最后才能采用特定的估值技术对未来的现金流、折现率等进行估计,从而得出资产或负债的价格。由此可见,公允价值并不是那么完全可靠,其估计价格会出现偏差,尤其是在确定未来现金流、适用折现率的时候,因为包含了一系列的估计和假设,这也就给我们做出合理、恰当的审计判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在最大程度上有利于实现现代审计目标之一——对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发表意见,符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也有利于消除长期以来审计界和司法界之间在“公允表达”理解上存在的重大分歧(谢诗芬,2006),但是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确认资产或负债的价格的时候,也给我们的审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公允价值审计的应对策略 (一)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测试时的公允价值审计策略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管理人员以及财会人员根据市场情况做出合理的判断。这就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尤其是当市价不存在需要对未来的现金流量进行估计,并且还要选择合适的折现率的时候。所以在审计时,首先,注册会计师需要加强对被审计单位的诚信度、能力和态度的分析。注册会计师进行公允价值审计时应对管理层的诚信度和能力进行评价,关注其是否存在公允价值计量舞弊的可能性。同时,注册会计师也要对被审计单位对待公允价值审计的态度进行分析。如果在审计时,被审计单位一反常态,出现一些怪异行为,对注册会计师所需要的资料迟迟不予提供,对注册会计师的提问含糊其辞、甚至是故意回避或绕开话题,这时注册会计师要提高警惕。 其次,要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和融资扩股情况等相关内容,要把握其所处行业的发展状况、被审计单位的市场占有率情况,被审计单位在公允价值计量方面作假大多是为了达到利润操纵的目的,特别是上市公司,其作假往往是为了达到再融资指标、避免退市以及管理层的期权行权等方面的考虑,如以前股市上的10%现象以及现在的6%现象。 再次,注册会计师要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要特别关注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实施程序;注册会计师还应当评价财务报表中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另外,注册会计师还应该特别关注管理层采取特定措施的意图,对其意图获取审计证据、做出评估,并考虑管理层实施相关行为的能力

(最新版)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和开放教育试点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 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探讨 学员姓名 X X 学号 入学时间 2010 年春季 指导老师 XXXX 职称高级会计师,高级讲师 试点学校靖江电大

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探讨 【内容提要】 现行的无形资产会计理论与实务与知识经济的特点和要求不相适应,因此,迫切要求改进现有无形资产会计的缺陷与不足,建立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无形资产会计处理方法。查阅、参考有关知识经济和无形资产会计的研究文献后,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对该问题的研究状况,并在系统阐述知识经济与无形资产会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无形资产核算与披露的现状,提出在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会计处理方法的调整与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就目前的无形资产确认范围狭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知识经济下应扩大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无形资产计量应该在不同的阶段选用不同的计量属性,进而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应采用的计量方法;在披露上,提出对现有的披露模式进行调整,改革的设想。 【关键字】 知识经济,无形资产,会计 【论文正文】 目录 一、引言 (4) (一)知识经济下讨论无形资产会计的意义 (5) (二)无形资产会计研究的历程 (5) 二、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的概述 (7)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 (7) (二)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的概念及其特征 (9) (三)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概念的外延 (11) 三、知识经济对现行无形资产会计的冲击 (12) (一)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狭窄 (12)

(二)无形资产的计量方式方法单一 (13) (三)无形资产会计信息批露不及时充分 (14) 四、完善我国无形资产会计的建议 (14) (一)无形资产确认方面的改进建议 (14) (二)无形资产计量方面的改进建议 (16) (三)完善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建议 (17) 结束语 (17)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探讨 一.引言 无形资产一直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的难点之一。一是无形资产的界定问题,理论界和实践界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二是无形资产的确认和价值计量。这虽然对无形资产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空间环境,但同时也制约了无形资产的规范与管理。各国在无形资产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研究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原因是人们对无形资产所持的观点不同,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无形资产的界定方面。这一问题的妥善解决与否,将极大地限制和影响无形资产研究的开展和深化。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无形资产最基础的方面进行研究,更好地用理论来推动实践。特别是知识经济的今天,无形资产在内涵和外延上起了新的变化,而且在企业经济活动中作用的不断增大和地位的日益提高,无疑对无形资产会计带来新的问题、新的机遇和巨大冲击。 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基于发展和系统的观点,采用规范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主要从理论角度对无形资产进行分析与界定,探讨知识经济下最为重要的资产——无形资产的内在本质特性以及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考虑知识经济的特点,文章将专门对知识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的界定、确认、计量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

本科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本科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下面是搜集整理的本科会计学专业范文,欢迎阅读,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摘要] 随着金融市场竞争加剧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已从过去单纯的规模竞争转向以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的全面竞争。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完善会计内控体系,推行和提升精细化管理是农行内部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主动应对外部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及同业竞争的必然要求。 本文中围绕以提高执行力为抓手,坚持不懈地以“严、细、实、恒”为标准,按照“科 学管理、突出重点、讲究方法”的原则,加强以会计工作为重点的基础管理,着力从制度 建设、系统建设、队伍建设和监督机制上构建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扎实有效地抓好制度、措施、机制和各项工作的落实,在会计内控精细化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财务管理,企业,会计内部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内部控制逐步成为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会计内控制度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保证会计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代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状况和会计工作需要,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充分发挥会计内控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从而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一)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以“细”作为基础,做到细致入微,对每一个岗位、每一项业务,都 建立起一套与之对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实践中的重点在落实,并且将财务管理的范围延伸到公司的每一个生产经营领域,充分行使财务监督职能,以便拓展财务管理和服务职能,实现财务管理无死角,发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天下难事始于易,天下大事始 于细”,精细化财务管理并不是很复杂,只是要细中求精。“精细”不仅是一种理念,同时它 也是一种行为:一种认真积极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追求。财务管理精细化是围绕已经确定的财务目标,组织、整合每一个控制环节中的单个行为单元,然后形成步调一致的合,以确保目标实现的过程。工作中,要求必须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为主线,并 谋求“滴水见太阳”的管理效果,即从点滴中梳理出一整套旨在强化企业对财务的控制管理,以提高企业理财水平的管理手段。

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准则中的应用与研究 毕业论文

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准则中的应用与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程度与日俱增,经营与投资风险也越来越高,企业间的债权债务清偿方式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形式。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对债务人将来应付金额进行适当的折现处理,使该债务重组会计具备了合理的理论基础。公允价值计量是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与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协调的需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债务重组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必将成为我国会计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本文首先从公允价值及债务重组的相关理论入手,具体阐述了公允价值及债务重组的含义及作用等,说明了债务重组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的背景即可行性,研究了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准则中的具体应用,又分析了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准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准则应用的改进建议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利用具体案例加以说明,从而总结出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准则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债务重组

Fair value of debt restructuring and application of guidelines [Abstract]Along with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s thorough development, the market competition degree grows day by day, the management and the investment risk are also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enterprise's creditor's rights discharge way presents the different change form. Take the sound value as the measurement attribute, the sum payable will carry on suitable commutation processing in the future to the debtor, caused this debt to reorganize accountant to have the reasonable rationale. The sound value measurement is our country economic situation need to develop, is also and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 criterion coordinated need, conform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globalized tendency. The debt reorganization criterion's issu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will certainly to become our country accountant in the history another important milestone.this article first obtains from the sound value and the debt reorganization's correlation theories, elaborated specifically the sound value and the debt reorganization's meaning and the function and so on, showed the debt reorganization criterion introduction sound value's background is a feasibility, has studied the sound value in the debt reorganization criterion concrete application, also has analyzed the sound value the question which exists in the debt reorganization criterion application, thus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elaboration to the sound value in the debt reorganization criterion application's improvement suggestion aspect. Explained using the concrete case, thus summarizes the sound value in the debt reorganization criterion applied research. [Keyword] Sound value Accounting standards Debt reorganiza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