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速箱开式试验台设计

变速箱开式试验台设计

变速箱开式试验台设计
变速箱开式试验台设计

变速箱开式试验台设计

摘要

变速器是现代汽车的一个主要装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及驾驶性能等. 研究自动变速器与发动机的联合工作特性,需要对自动变速器的性能进行台架试。

本文从整体上论述了汽车变速箱性能检测系统的测试原理和设计方案,并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详细阐述了汽车变速箱性能检测系统的组成。介绍了汽车变速器系统综合试验台的主要构成与种类, 着重在机械硬件方面去分析研究开放式及封闭式汽车变速器系统综合试验台的主要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我国汽车工业正处于发展和提升时期,变速器在汽车上开始大量装备,这对其设计制造、性能检测与维修提出了迫切要求。目前国产变速器测试设备多为手动、测试精度低、响应速度慢;进口设备,价格较高,集中在少数企业和地区,这种状况无法满足汽车制造及维修行业的需求。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变速器检测备,提出本研究课题。

关键词:变速器, 试验台, 结构, 分析

D E S I G N O F T H E O P E N I N G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TEST-BED

ABSTRACT

The transmission is a main device of modern cars. Its performance directly

affects tractate performance, fuel economy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of vehicles,

etc. Its characteristics must be tested with the test - bed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the engine and the transmission.

This paper discuss the test theory and design project of a test System for

the performance of Transmission test-bed,and describe the makeup of the system

from hardware and softwa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components and

types of the comprehensive testing beds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focus on mechanical hardware, the author analyses their main structures, features,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open and closed comprehensive testing beds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 system.

Motive and meaning of the research: In our country

automobile industry positive be placed in shape time,Transmission

beginning equipped on a lot of motors,this situation Inevitably

press for its design, test, repair. Present domestic Transmission Test-bed

mostly turning by hand, test accuracy is low , respond speed is slow;the import

equipment price is higher ,concentrate in the minority. This condition can not

satisfy the demand of automobile production and maintenance enterprise.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Transmission Test-bed which have independence intelligent

property right, we propose this research lesson.

KEY WORD:transmission, testing bed, structure, analysis

符 号 说 明

P

发动机额定功率 Kw n

转速 r/min η

传动效率 K

计算系数 1d 、2

d 分度圆直径 mm a

中心矩 mm 1b 、2b

齿宽 mm β

齿轮螺旋角 ° n m

齿轮模数 mm lim F σ

试验齿轮齿根的弯曲疲劳极限 MPa ST Y

试验齿轮的应力修正系数 N Y

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寿命系数 min F S

弯曲强度的最小安全系数 lim1H σ

试验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 MPa min H S

接触强度的最小安全系数 N Z

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寿命系数 W Z

工作硬化系数 HP σ

齿面许用接触应力 MPa 1FP σ

许用弯曲应力 MPa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1.1 研究的目的 (1)

§1.2 研究的依据 (2)

§1.3 试验台的种类 (2)

§1.3.1 开式试验台 (2)

§1.3.2 闭式试验台 (2)

第二章试验台总体方案的确定 (3)

§2.1 试验台的基本功能 (3)

§2.2 试验台的测试原理 (3)

§2.3 试验台的基本组成 (4)

第三章试验台的基本结构设计 (8)

§3.1 联轴器的选择 (8)

§3.1.1 变速器输入轴后的联轴器 (8)

§3.1.2 升速器后的联轴器 (9)

§3.1.2 发动机后的联轴器 (9)

§3.2 升速器的设计 (10)

§3.2.1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 (10)

§3.2.2 低速轴的设计.... .. (11)

§3.2.2 高速轴的设计 (14)

§3.2.4 键的强度校核 (16)

§3.2.5 升速器附件设计 (19)

§3.3 升速齿轮箱的简单设计 (19)

§3.4 扭矩转速传感器的选择 (22)

§3.5 传动结构的设计 (22)

第四章试验台性能匹配 (23)

§4.1 测功机用途及使用范围 (23)

§4.2 测功机结构及原理 (24)

§4.3 测功机工作特性 (24)

§4.4 试验台的匹配原则 (26)

第五章结论 (28)

参考文献 (29)

致谢 (30)

电控自动变速器实验教案

实验一自动变速器拆装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了解FR 车自动变速器和FF 车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及工作情况。 2 、掌握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和变矩器、行星齿轮机构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 、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正确拆装顺序及调整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工、量具 1 、FR 车自动变速器和FF 车自动变速器2-4 套(液压控制、电子控制各二套),确保每套/4-6 人。 2 、变矩器、行星齿轮机构若干套。 3 、拆装工作台若干张。 4 、举升器、常用、专用工具若干套。 三、分组人数 每组人数4~6 人 四、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1 、A-240L 和A-340E 型自动变速器总成的拆卸 2 、装备与调整 3 、液力变矩器和传动板的检查 1 )检查导轮单向离合器 2 )测量传动板的径向跳动和起动齿圈

3 )测量液力变矩器油泵驱动套管的偏摆量 五、实验报告 1 、自动变速器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 、液力变矩器是如何工作的? 3 、简述辛普森行星齿轮系统的工作原理? 4 、叙述丰田A-340E 自动变速器各档位的传动路线。

实验二自动变速器性能台架试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对自动变速箱维修组装后进行性能检测及分析实验。 二、实验设备及工、量具 1 、ATC---3 型自动变速器试验台架及专用拆装工具 2 、拆装工作台若干张。 三、分组人数 每组人数8 --10 人 四、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1 )将夹持器安装在变速箱的输入轴上。 2 )将扭力杆插入翻转架中的连接套筒中。将翻转架装在变速箱大前壳上,保证与变速箱输入轴同心。 3 )将翻转架装在试验台上,并插入止动销。 4 )将前驱输出轴夹具装在变速箱的大八字齿轮的内座圈上,然后在夹具后部装上输出传感器和松紧带。 5 )检查试验台输出油压是否正常。 6 )将试验台的主油压输出管接在变速箱的主油压测试口上,减压输出管接在变速箱的速控油压测试口上 7 )打开变速箱的油底壳,在油底壳的外部挂上挡油罩。 8 )P ,N 档位的测试。 9 )R 档位的测试。

大学生本科毕业设计模板(实验类)

摘要 本论文采用在线测氧法对系列1.0G树枝状受阻酚类抗氧剂和系列1.0超支化大分子受阻酚类抗氧剂清除ROO·的能力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酚羟基浓度及桥联基长度对抗氧剂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酚羟基浓度的增加,系列受阻酚类抗氧剂的抗氧化能力增强。在反应条件相同时,系列树状桥联受阻酚类抗氧剂的抗氧化能力大小顺序为:乙二胺为核1.0G树枝状受阻酚抗氧剂>丁二胺为核1.0G树枝状受阻酚抗氧剂>己二胺为核1.0G树枝状受阻酚抗氧剂>辛二胺为核1.0G树枝状受阻酚抗氧剂;系列超支化受阻酚类抗氧剂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大小顺序为:十八胺为核1.0G超支化受阻酚抗氧剂>十六胺为核1.0G超支化受阻酚抗氧剂>十四胺为核1.0G树枝状受阻酚抗氧剂>十二胺为核1.0G超支化受阻酚抗氧剂。 关键词:树枝状受阻酚类抗氧剂;超支化受阻酚类抗氧剂;测氧法;酚羟基浓度;抗氧化性能

Abstract The ability of removing ROO·of series 1.0G dendritic hindered phenolic antioxidants and series 1.0 hyperbranched macromolecules hindered phenolic antioxidants were studied by oxygen uptake measurement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s of the concentration and the length of the bridged group of antioxidant phenolic hydroxyl on the abilities of scavenging ROO·were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tioxidant abilitie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centration of antioxidant phenolic hydroxyl.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the order of the antioxidant abilities of dendritic antioxidant was 1.0 generation of ethylenediamine antioxidant, 1.0 generation of butylenediamine antioxidant, 1.0 generation of hexanediamine antioxidant, 1.0 generation of octanediamine antioxidant, and the order of the antioxidant abilities of hyperbranched antioxidant the abilities of removing ROO· was 1.0 generation of octadecylamine antioxidant, 1.0 generation of hexadecylamine antioxidant, 1.0 generation of tetradecylamine antioxidant and 1.0 generation of dodecylamine antioxidant. Key words: 1.0G dendritic hindered phenolic antioxidants; 1.0G hyperbranched hindered phenolic antioxidants; oximetry; phenolic hydroxyl concentration; antioxidant properties

变速箱性能试验台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变速箱性能试验台机械部分的设计 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姓名 一·课题的意义和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出行的很便利的交通工具。使人们的出行不再麻烦,使人们相当依赖的交通工具。而变速器作为汽车的一部分,控制着汽车行驶时在各种路况时的车速,可以说变速器的性能直接作为这辆汽车好坏的评价汽车。工业的百年历史中,肯定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变速器技术能比得上今天那么深入民心和丰富多彩,我们也几乎能断言,在下一个百年,变速器技术对人们购车的影响肯定也比不上我们这个时代,因此我们研究汽车变速器性能的试验是十分必要的。 变速器功用改变传动比,满足不同行驶条件对牵引力的需要,使发动机尽量工作有利的工况下,满足可能的行驶速度要求。实现倒车行驶,用来满足汽车倒退行驶的需要。中断动力传递,在发动机起动,怠速运转,汽车换档或需要停车进行动力输出时,中断向驱动轮的动力传递。 这次我的毕业设计是变速箱的性能试验,目前变速箱设计工作中许多计算都需经过试验来验证,以判断设计的新产品在性能等方面是否达到预期结果,并找出薄弱环节,作为改进设计的依据,对于已定型并投入成批生产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也要通过实验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因此变速箱的产品性能试验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希望自己能够在老师的领导下在这方面更加巩固自己的知识,对变速箱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也将自己大学四年来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当中,为将来自己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变速箱是汽车中的一个重要总成。变速箱性能试验是汽车机械式变速器台架试验的重要项目,在汽车的试验设备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国外关于汽车变速箱性能方面的试验是比较先进的,对其性能进行了较详细的实验研究,各种性能试验的设备和器材也读领先了中国不少,相比于中国外国的起步比较早,各种试验的标准比中国的标准都比较高。 中国变速箱性能的相关试验产业起步晚、基础差、参与国际实力较弱无疑,然而经过近几年国内自主研发的积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吸收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

机械毕业设计1178000kN立柱试验台结构设计b

1 立柱试验台总体结构方案设计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液压支架的立柱以乳化液为工作介质,在液压支架支护采煤工作面顶板、破碎顶板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液压支架立柱的可靠性及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矿井生产的正常化及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随着中国煤炭工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安全生产治理力度的加大,对矿用机电设备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我国煤炭工业迅猛发展,大型综采配套现代化矿井逐年增加,液压支架的使用量逐年上升,并且随着技术的革新,单根立柱的缸径已经突破400mm,额定工作压力突破43MPa,额定工作阻力达到5400kN,向大缸径、超高压、大工作阻力发展是矿用液压支架发展的大势所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单根工作阻力超过8000kN的立柱便会设计制造并投产使用,到那时检修量和实验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液压支架立柱检测设备是生产和研制高产高效液压支架的关键设备,面对迅速发展的支护技术,需要有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如此大缸径、大工作阻力液压支架立柱的实验台。 为此本文设计了这台能够准确检测单根额定工作阻力为8000kN液压立柱的实验台。 1.2 立柱试验台检测项目和实验方法

1.3 拟定试验台总体结构方案 分析以上标准和试验方法,测试立柱的试验台主要由:承载机构、加载机构、压力检测机构、电气控制部分组成。 本试验台的加载系统和试验台承载框架是这次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下面从这两方面入手,确定方案。 加载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有机械加载、电加载、液压加载等方式。液压加载系统与其他加载方式相比较具有简单易行,可以实现无级变速连续加载,所需元件数量少,能远距离控制,运动件的惯性小,能够频繁换向,传动工作平稳等优点,所以本试验台加载系统选用液压系统。液压加载系统分别选用液压油外加载系统和乳化液内加载系统,这种液压系统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按照设计要求主要设计试验台的外加载泵站、加载液压缸、增压液压缸、泵站油箱、联结罩、联轴器、增压缸、活塞杆、加载缸导向套等关键零

变速箱开式试验台设计

变速箱开式试验台设计 摘要 变速器是现代汽车的一个主要装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及驾驶性能等. 研究自动变速器与发动机的联合工作特性,需要对自动变速器的性能进行台架试。 本文从整体上论述了汽车变速箱性能检测系统的测试原理和设计方案,并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详细阐述了汽车变速箱性能检测系统的组成。介绍了汽车变速器系统综合试验台的主要构成与种类, 着重在机械硬件方面去分析研究开放式及封闭式汽车变速器系统综合试验台的主要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我国汽车工业正处于发展和提升时期,变速器在汽车上开始大量装备,这对其设计制造、性能检测与维修提出了迫切要求。目前国产变速器测试设备多为手动、测试精度低、响应速度慢;进口设备,价格较高,集中在少数企业和地区,这种状况无法满足汽车制造及维修行业的需求。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变速器检测备,提出本研究课题。 关键词:变速器, 试验台, 结构, 分析

D E S I G N O F T H E O P E N I N G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TEST-BED ABSTRACT The transmission is a main device of modern cars. Its performance directly affects tractate performance, fuel economy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of vehicles, etc. Its characteristics must be tested with the test - bed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the engine and the transmission. This paper discuss the test theory and design project of a test System for the performance of Transmission test-bed,and describe the makeup of the system from hardware and softwa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components and types of the comprehensive testing beds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focus on mechanical hardware, the author analyses their main structures, features,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open and closed comprehensive testing beds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 system. Motive and meaning of the research: In our country automobile industry positive be placed in shape time,Transmission beginning equipped on a lot of motors,this situation Inevitably press for its design, test, repair. Present domestic Transmission Test-bed mostly turning by hand, test accuracy is low , respond speed is slow;the import equipment price is higher ,concentrate in the minority. This condition can not satisfy the demand of automobile production and maintenance enterprise.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Transmission Test-bed which have independence intelligent property right, we propose this research lesson. KEY WORD:transmission, testing bed, structure, analysis

汽车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总成技术条件和台架试验方法征求

《汽车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总成技术条件和台架试验方法》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1 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本标准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的2016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进行制定。项目编号为2016-1453T-QC,项目名称为《汽车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总成技术条件和台架试验方法》。 1.2 主要起草单位和工作组成员 主要起草单位: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綦江齿轮传动有限公司、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北京北齿有限公司、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工作组成员:严鉴铂、刘义、聂幸福、许明中、杨小辉、廖兴阳、陈中伟、罗光涛、吕学渊、姚书涛、邵明武、钟海生。 1.3 主要工作过程 标准计划下达后,标准起草牵头单位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立即根据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变速器分技术委员会要求,组建了以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綦江齿轮传动有限公司、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北京北齿有限公司、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参与的标准起草小组。 2015年9月,确认标准工作组各单位相关人员,成立标准工作组。在标准项目启动会议上,对标准制定工作计划进行了讨论,会议决定: 1)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严鉴铂董事长为项目总负责、刘义副总经理为技术总负责、科技处张慧处长为起草小组组长、全面协调标准起草工作,相关专业专家担任标准起草人。 2)成员单位:负责协助完成标准相关资料收集、进行相关的验证试验、以及标准相关文件的校审工作。 会议结束后,按会议讨论结果,向变速器分标委秘书处提交了标准制定计划。 2015年10月,编制标准草案,递交标准草案、申报项目的情况说明、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 2015年11月,法士特公司召开内部评审会,对标准草案进行评审。 2015年12月-2016年1月,根据内部评审会要求,修改完善标准文本。 2016年9月,参加标准项目立项答辩并通过。 2017年2月,将标准草案稿发送给工作组成员单位进行内部意见征集,汇总形成意见表。 2017年3月,对工作组内部征集意见进行答复,并根据采纳的意见完善标准文本。 2017年4月,召开《汽车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总成技术条件和台架试验方法》汽车行业标准研讨会,会议首先对工作组讨论稿的技术条款进行讨论。随后,对工作组内部征集的意见进行逐条确认。 会议结束后,按照研讨会讨论结果,修改完善标准文本,与编制说明、征求意见表(工作组内部)、会议纪要等文件提交至汽标委变速器分委会秘书处。 2017年5月-2017年7月,根据研讨会要求修改完善标准并进行相关试验验证。 2 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2.1 标准编制原则 标准编写格式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和规定。 标准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结合当前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的国际、国内行业发展水平和整车要求,按国内领先、国际通行水平的原则确定。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汽车行业实施本标准的技术能力和可操作性,同时考虑国内相关机构依据本标准对该产品进行监督和检验的能力。

滚动轴承疲劳寿命试验台的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变速器的试验台方案

项目号:TS-E-TP-00-2006-04/12-2 变速箱总成交检试验台 投 标 书 公司 二○○六年九月

一、项目编号和名称 项目编号:TS-E-TP-00-2006-04/12-2 项目名称:变速器交验试验台 二、项目主要内容和目标 1.测试台适用零部件范围 本试验设备可满足对汽车变速箱总成装配下线产品的检验需求。2.主要测试项目 本试验设备可满足对汽车变速箱总成的如表1所示的交检试验项目。 表1 汽车变速箱总成交检试验项目 3.主要技术指标 (1)精度指标 ①转速稳定性误差≤0.3% ②扭矩稳定性误差≤0.5%

③正常自动循环时间≤3 min (2)各档速比 (3)试验台结构要求美观,可操作性和可维修性强,电控柜通风效果良好。(4)实验台面板布局应美观、指示全面、容易操作;屏幕画面随不同操作步骤自动切换,且要求布局美观、指示清楚,具有防止误操作功能。 (5)部分关键元器件的型号 ①电器:PLC采用日本三菱原装产品或原装欧姆龙产品或西门子产品,工控机采用研华产品,电机采用国外知名品牌,变频调速装置采用ABB公司产品,按钮采用合泉产品或施耐得产品,其它部分关键件采用进口件。 ②液压系统采用台湾北部精机产品或北京力士乐产品。 ③能源:配制所有动力线、油管及相应装备。 ④提供平面布置方案图、夹具图、夹具明细表、维护使用手册、电气原理接线图、PLC梯形图、液压原理管路图、设备的详细技术资料各三套、CAD光盘一套随机提供可保证设备两年两班连续运转的机械、电气易损件一套及价格清单,并有保修及售后服务条款。 4.试验台的总体功能和结构要求 (1)总体功能要求 该交检试验台通过对输入端电机的转速和加速度的控制、输入端电磁离合器的控制、输出端电机驱动和断电等部件的协调控制,模拟汽车驱动换档过程的实际车况,在这种模拟实际车况的条件下完成表1所示的检验项目。 (2)总体结构形式

实验毕业论文实验研究论文

实验毕业论文实验研究论文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本文从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角度,介绍了《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开设过程中的教学改革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兽医微生物学》动手能力教学改革 《兽医微生物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学好该门课程可以提高学生对动物医学专业的兴趣,并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牢固基础。动手能力是学生考研、就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考查指标,其能力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许多高校本科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较差[1],某些毕业生在兽医微生物学实验室和研究室的毕业实习就反映出许多问题。虽然微生物学的大多数实验操作都在瓶瓶罐罐内进行,有人戏称微生物学实验为“小儿科”或“过家家”,但不规范的实验操作将给科研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导致临床微生物学检查误诊。本文从兽医微生物学教学的实际出发,分析造成学生动手能力低下的根本原因,并由此提出提高动手能力的几种措施。 一、学生动手能力差的原因分析 目前全国许多高校面临着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的问题,尤其是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明显欠缺。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实际情况,原因多种多样,现就往年我校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评价。

1.学生课余时间少,实验课安排紧张。 兽医微生物学是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专业的必修课,在第五学期或第四学期开设,由于课程多,学生的实验课安排往往很紧张,有时不得不安排在晚上和周末进行。疲劳战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许多学生逃课,或为了应付了事而照抄实验报告的现象非常突出。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准备了实验,学生的反映却并不积极,这种现象也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2.实验课缺乏有效的考核、监督方法。 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加上许多实验的考核需要经过二十四小时培养后才可以检查操作效果,实验结束后进行操作考核存在一定的难度。除了开展过几次实验课考核外,通常情况下根据实验报告和实验出勤情况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由于没有切实可行的考核监督办法,学生对待实验课的态度明显不认真。 3.学生片面追求英语过关,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开设的学期,学生正好面临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一时期的学生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实验技能的重要性,不少学生认为可利用的时间都用在了英语学习上,片面追求英语高分,相对忽视了专业课的学习,许多学生经常不上实验课。 4.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缺乏力度。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实验员准备好实验试剂、器械、材料、培养基等,教师将实验原理、目的、操作步骤讲解清楚,学生只需要按

机械毕业设计576电机可靠性试验台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电机可靠性试验台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4 年5月

目录 摘要 ---------------------------------------------------------------------------------------------------------- 1 Abstract ------------------------------------------------------------------------------------------------------ 1 第一章绪论 ----------------------------------------------------------------------------------------------- 2 1.1可靠性研究的意义 ------------------------------------------------------------------------------ 2 1.2国内外电机可靠性研究的现状 -------------------------------------------------------------- 3 1.2.1国内外有关可靠性标准概况--------------------------------------------------------- 4 1.2.2国外可靠性的发展状况--------------------------------------------------------------- 4 1.2.3国内可靠性的发展状况--------------------------------------------------------------- 5 1.3可靠性基本概念 -------------------------------------------------------------------------------- 5 第二章电机可靠性试验台的总体方案设计 -------------------------------------------------------- 8 2.1电机可靠性试验台的设计要求 -------------------------------------------------------------- 8 2.2电机可靠性试验台的总体方案设计 -------------------------------------------------------- 8 2.2.1试验台工作原理------------------------------------------------------------------------ 8 2.2.2电机可靠性试验台的基本功能------------------------------------------------------ 9 2.2.3总体设计方案--------------------------------------------------------------------------10 第三章电机可靠性试验台重要部件的选择 -------------------------------------------------------15 3.1无刷直流电机的选择 -------------------------------------------------------------------------15 3.1.1无刷直流电机的介绍及工作原理--------------------------------------------------15 3.1.2电机的选择 -----------------------------------------------------------------------------15 3.2测功机的选择 ----------------------------------------------------------------------------------17 3.2.1测功机的工作原理--------------------------------------------------------------------17 3.2.3测功机的选择--------------------------------------------------------------------------18 3.2.4电涡流制动器的主要特点-----------------------------------------------------------19 3.2.5电涡流制动器的注意事项及使用环境--------------------------------------------19 3.3扭矩传感器的选择 ----------------------------------------------------------------------------20 3.3.1扭矩传感器的工作介绍--------------------------------------------------------------20 3.3.2扭矩传感器的选择--------------------------------------------------------------------21 3.3.3扭矩传感器的主要特点--------------------------------------------------------------23 3.3.4安装注意事项--------------------------------------------------------------------------23 3.4本章小结 ----------------------------------------------------------------------------------------23 第四章电机可靠性试验台设计方案及其零件具体设计----------------------------------------24 4.1联轴器设计 -------------------------------------------------------------------------------------24 4.1.1选择联轴器的类型--------------------------------------------------------------------24 4.1.2计算联轴器的计算转矩--------------------------------------------------------------24 4.1.3确定联轴器的型号 ---------------------------------------------------------------------25 4.1.4校核最大转速 ---------------------------------------------------------------------------25 4.1.5协调轴孔直径及规定部件的安装精度 ---------------------------------------------25 4.1.6进行必要的校核 ------------------------------------------------------------------------26

毕业生毕业设计实验方案

毕业生毕业设计实验方案 题目:茄子、黄瓜、苦瓜的嫁接生产 前期预期结果: 1.茄子、黄瓜、苦瓜的发芽率比较理想。 2.砧木所用的茄砧3号、黑子南瓜、丝瓜的发芽率也比较理想。 3.茄子、黄瓜、苦瓜的嫁接成活也比较好,并且嫁接出来的所 结果实比用普通方法种植的病害要少、品质更优。 摘要: 摘要近年来,由于蔬菜根结线虫造成蔬菜产量下降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从无公害防治的角度,阐述了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从而达到既保证蔬菜产量、又保证蔬菜质量的目的。这就急需要研究一种比较合适的方法来种植蔬菜,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嫁接育苗可以提高蔬菜的耐病性,减少根结线虫的危害,从而提高蔬菜产量。如番茄可利用野生抗线虫类型或抗线虫品种作砧木,茄子可利用托鲁巴姆作砧木,黄瓜可利用中原共生ZI0I作砧木,苦瓜可选用双依丝瓜作砧木。采用嫁接技术可以增强蔬菜的抗逆性,有效解决根结线虫病的危害 关键字: 茄子、黄瓜、丝瓜;嫁接、砧木 1、茄子嫁接育苗技术 1.1品种。选择砧木与接穗在嫁接亲合力上品种间表现差异都不大。目前较新推出的砧木优良品种有北农茄砧和托鲁巴姆。选用的砧木是

抗菌素性强番茄204品种,接穗是茵茄一号,嫁接后7-10天正常成活。 1.2播种。因番茄的生长速度比茄子快,我们于10月20日播种了茵茄一号,lO月26日播种了蕃茄204,播种前种子均用55度的温水浸种10分钟,采用常规育苗方法播在苗床上。为了严防苗期感染土传病害,用敌克松2000倍液对腐熟的有机肥和苗床进行了消毒。1.3嫁接前管理。接穗及砧木在出齐苗前均采用高温催苗措施,白天保持28―32℃,夜间18―23℃【1】。出齐苗后降温至3―5℃。浇水应根据不同基质保持见干见湿。当砧木幼苗长出3―4片真叶、接穗2―3片真叶时及时分苗,将小苗移栽到8―10厘米直径的营养钵内,每钵l株。然后将营养钵放到用百菌清1500倍液消过毒的苗床内,并按株行距7―10厘米摆放。. 1.4嫁接方法。当砧木与接穗长至6―8片真叶,茎半木质化,茎粗5毫米左右,白天温度在18―25时开始嫁接【2】。我们是11月8日进行了嫁接,采用插接法进行嫁接。嫁接用的刀片必须用75%酒精消毒。嫁接时先在砧木高3.3―6.7厘米处用刀片削掉上半部,保留3片左右真叶,然后用刀片在茎中间垂直向下切入l厘米深。然后拔下(或切下)接穗苗(选与砧木粗细一致的),在其半木质化处(即苗茎紫色与绿色相同处)切去下端,保留2―3片真叶,削成双斜面楔形,楔形长短为l厘米,随即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对齐后再用圆口嫁接夹固定。如果当时接穗苗偏小、偏细,应使接穗与砧木的茎一侧对齐,这样有利于成活。

纺织品疵点检测试验台设计 毕业设计

纺织品疵点检验是提高纺织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新的疵点检测方法需要在疵点检测实验台上去验证和完善。本论文针对纺织品疵点检测试验台的电机开卷收卷及跑偏机构进行了创新设计,并且研究了试验台的虚拟装配以及运动仿真,为纺织品疵点检测机性能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持。 本论文首先对开卷和收布机构进行了设计。试验台在运行时由于开卷端,布匹的直接逐渐减小,同时收布端布匹直径逐渐增大造成开卷端电机和收卷端电机的转速会发生变化,为保证布料在输送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张力,使布料输送的平整,采用运动控制卡实现开卷电机和收卷电机协调运动。其次,对跑偏机构进行了设计。试验台两端各安装了一对由电机控制的能左右微调的滚子和能上下调的滚子,通过电机控制滚子的上下移动来控制布料的张力,左右微调滚子解决布料在输送过程中的跑偏。最后,对试验台虚拟装配和运动仿真进行了研究,为纺织品疵点检测机性能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纺织品;疵点检测;电机开卷收卷;跑偏机构;装配;运动仿真

Textile defect inspection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xtiles important segment, new defect detection method in defect detection experiments needed to validate and perfect stage. This paper textile defect detection test-bed motor winding and uncoiling running deviation institution has carried on the innovative design, and studied the virtual assembly and test motion simulation for textile defect detection machine,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This paper firstly open-book and receive cloth institution has carried on the design.Secondly, the running deviation agencies to design. Test bench with a pair of each installation ends by motor control of can control fine-tune the roller and can cut through the roller on the motor control roller move to control the cloth tension, or so fine-tune roller solve fabric running deviation during pneumatic conveying. Finally, the virtual assembly and movement simulation test for textile were studied,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fect detection machine provides the technical support, greatly shorten the development cycle, reduce production cost,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ts in the market. Key words:Textiles;Defect detection;Motor open-book reminder; Snaking institutions;Assembly;Movement simulation

[整理]QCT2906392汽车机械式变速器总成技术条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29063一92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总成技术条件代替JBn 4125一85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载货汽车机械式变速器总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只适用于载货汽车用机械式四~五档,且四档、五档为直接档的变速器总成。 2 引用标准 JB 3987汽车机械式变速器台架试验方法 JB 4072.2汽车清洁度工作导则测定方法 GB 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3 技术要求 3.1 换档性能 3.1.1 轻型汽车变速器前进档结构型式必须装有同步器结构。 3.1.2 中型汽车除一档倒档外,其余各档结构型式亦必须装有同步器结构。3.1.3 重型汽车前进档如不设同步器,其结构型式亦应为啮合套结构。3.1.4 换算到滑轨上的各档位的静态挂档力应小于表1规定值。 3.2 噪声

3.3 疲劳寿命 总成疲劳寿命应符合表3规定。 各类变速器在达到表3的循环次数后,主要零件不应损坏,齿轮不得产生下列 任何一种损伤。 a.轮齿断裂; b.齿面严重点蚀(面积超过4mm2或深度超过0.5mm的点蚀)。 3.4 静扭强度 总成的后备系数K不小于表4规定值。

3.5 同步器寿命 同步器经10×104次挂挡试验后,不得出现失效现象(即连续5次撞击声)。3.6 密封性 总成各结合面及油封刃口处均不得有渗漏现象。 3.7 清洁度 总成不解体清洁度应符合企业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指标。 3.8 传动效率η 总成的传动效率η不得低于表5规定。 3.9 总成装配要求 3.9.1 总成装配后应保证档位清楚,无乱档掉档现象。 3.9.2 总成各运动件应运动灵活,无卡滞现象及异常声响。 3.9.3 总成各紧固螺栓、螺母应按设计要求的紧固力矩拧紧,不得有松动和漏装现象。 3.9.4 油封刃口、轴承、摩擦副按设计规定涂润滑脂或润滑液。

变速箱试验台

汽车变速箱性能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李冰锋1,2陈书宏1 (⒈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沈阳 110016 ;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摘要:本文从整体上论述了汽车变速箱性能检测系统的测试原理和设计方案,并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详细阐述了汽车变速箱性能检测系统的组成。现场总线的采用,使本系统的结构更加简单,实施更加方便。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可靠的。 关键词:变速箱;可编程控制器;CC-Link;触摸屏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Test System for the Performance of Automobile Gearbox Li Bing Feng1,2 Chen Shu Hong 1 (⒈Shenyang Institution of Auto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016 ; ⒉Graduate School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st theory and design project of a test system for the performance of automobile gearbox, and describes the makeup of the system from hardware and software. The use of fieldbus makes the system simpler and more convenient. It is proved that this approach is practicable and reliable in practice. Key words:Automobile-gearbox;PLC;CC-Link;Touch screen 中图分类号: TP273 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变速箱以其传动力矩大、传动比固定、结构紧凑等优点,成为汽车的关键传动部件之一。其操作性、传动性和安全性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整体性能。因此,在变速箱总装完成之后,必须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性能检测,以保证每台变速箱的内在质量。目前,汽车行业中,用于汽车变速箱性能检测的试验台主要有机械功率封闭式试验台和电功率封闭式试验台两种。 由于机械功率封闭式试验台存在着加工量大、机械结构复杂、传动效率低、能量损耗大、通用性较差等缺点,已逐渐被淘汰;现在广泛采用的是机械结构简单、通用性较强的电功率封闭式试验台。本文介绍的就是一种基于工业现场的电封闭式的变速箱综合性能检测系统。 2、系统的总体设计 整个检测系统由注、排油装置,辅助装置和试验台主体三部分组成。其工作流程如下:变速箱总成装配完毕后,被送入到注油工位,由注油装置向变速箱注入润滑油,注油量合格后,变速箱被辅助装置送至试验台进行性能检测,检测完毕后,再由辅助装置将变速箱送到排油工位进行排油,排出的润滑油经油路自动回流到注油装置,以循环利用。由于注、排油装置和辅助装置的控制比较简单,在此不做详述。 试验台主体是整个检测系统的核心部分。其结构原理如图a所示: 图(a) 动力区和模拟负载区的直流电机均由转速和电流双闭环的可控硅可逆直流调速器供电。两者的不同在于,动力区的直流电机处于转速和电流的双闭环控制,可以运行于期望的转速上;而模拟负载区的电机则采用电流闭环来间接地控制加载扭矩。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动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