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贵州省环境状况公报汇总

最新贵州省环境状况公报汇总

2011年贵州省环境状

况公报

二0一一年度贵州省环境状况公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规定,现发布《二0一一年度贵州省环境状况公报》。

贵州省环境保护厅

二0一二年六月五日

目录

综述

水环境

大气环境

声环境

辐射环境

生态保护与建设

综述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开局之年,全省环保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环境保护各项方针、政策,围绕省委、省政府“两加一推”主基调和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加强污染防治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大力实施污染减排,强化环境执法监督,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推进自然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推动全省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在经济、社会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主要污染物减排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9个中心城市1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各县城所在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6.8%。

主要河流、湖(库)地表水水质基本稳定。2011年我省纳入监测的44条河流中,水质达到或优于所在功能区类别标准的比例为72.9%。纳入监测的8个湖(库)中,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的垂线20条,占总数的80%。2011年,全省14个出境断面水质总体良好,达标率为85.7%。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与上年相比有较大改善。全省进行评价的12个城市中,有10个城市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有2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为国家三级标准。国家环

保重点城市贵阳市、遵义市全年空气优良天数均为349天,优良率为95.6%。

城市道路交通、区域环境和功能区噪声污染控制取得实效,声环境质量基本保持良好。

辐射环境质量仍保持在原有水平,电磁环境质量及辐射污染源监测结果同往年相比无明显变化;全省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2011年全省污染减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是三降一升,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三个指标下降,完成了年度计划,氮氧化物未完成年度计划。具体是化学需氧量降1.77%、氨氮降1.33%、二氧化硫降4.95%、氮氧化物上升12.24%。

水环境

一、环境质量

(一)主要河流水质状况

2011年在我省纳入监测的44条河流85个监测断面中,水质达到或优于所在功能区类别标准的断面有62个,占总监测断面数的72.9%,比上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其中:Ⅰ~Ⅱ类水质断面数为43个,占监测断面数的50.6%,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Ⅲ类水质断面数为21个,占监测断面数的24.7%,比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Ⅳ类水质断面数为5个,占监测断面数的5.9%,比上年减少了2.3个百分点,Ⅴ类水质断面数为2个,占监测断面数

的2.4%,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数为14个,占监测断面数的16.5%,比上年减少了2.3个百分点。

2011年贵州省河流断面水质类别比例

七个水系中,按满足水质功能要求断面所占百分比大小,依次排序为红水河(100%)、柳江(100%)、赤水河(100%)、北盘江(90%)、沅水(72%)、南盘江(67%)、乌江(52%)。

2011年贵州省各水系满足水质功能要求断面比例

出境断面 2011年,全省14个出境断面除乌江沿河断面和清水江百市断面之外水质总体良好,达标率为85.7%。其中,流入四川

Ⅰ-Ⅱ类50.5%

Ⅲ类 5.9%

2.4%

劣于Ⅴ类16.5%

省的赤水河松坎河木竹河断面、羊蹬河坡度断面水质均为Ⅰ类,鲢鱼溪断面、习水河长沙断面水质均为Ⅲ类;流入重庆市的乌江沿河断面由于总磷超标水质劣于Ⅴ类,芙蓉江望水渡口断面达到Ⅰ类水质标准;流入湖南省的清水江百市断面总磷超标水质为Ⅴ类,松桃河木溪断面水质为Ⅲ类,锦江漾头断面、舞阳河抚溪江断面水质均为Ⅱ类;流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4个断面中红水河蔗香红断面水质为Ⅲ类,都柳江从江大桥断面、樟江回龙角断面、蒙江边外河断面水质均为Ⅱ类。

入境断面贵州省入境断面两个,水质均良好。其中,云南省流入贵州省黔西南州的南盘江三江口断面水质为Ⅲ类,流入毕节市的赤水河清水铺断面水质为Ⅱ类。

1、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三个水系中,乌江水系自西向东由毕节市的盐仓断面到铜仁市的沿河出境断面,水质由Ⅲ类逐渐降低,到出境的沿河断面时水质下降到劣于Ⅴ类;赤水河-綦江水系水质良好;沅水水系中主要干流之一的锦江各断面水质良好,均优于或达到水质功能的标准要求,清水江水质仍较差,旁海、营盘断面水质劣于Ⅴ类,出境的百市断面水质为Ⅴ类。

乌江水系共监测14条河流,布设31个水质监测断面。其中,干流断面12个,一、二级支流断面分别为16个和3个。水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氨氮、石油类。

乌江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沅水水系 共8条河流布设18个水质监测断面。其中,干

流断面16个,一级支流断面2个。水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氟化物和氨氮。

沅水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Ⅲ类

Ⅲ类22.2%

赤水河、綦江水系共监测5条河流,布设10个监测断面。其中,干流断面4个,一级支流断面3个。

赤水河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2、珠江流域

珠江流域四个水系中,北盘江水系水质为优;南盘江水系以Ⅰ-Ⅲ类水质为主,干流水质为良,支流水质劣于Ⅴ类;红水河水系水质总体良好;柳江水系水质为优。

南盘江水系共监测4条河流,布设6个监测断面,其中,干流断面4个,一级、二级支流断面各1个。水系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石油类、总磷。

南盘江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北盘江水系 共监测6条河流,布设10个监测断面,其中,干流断面5个,一级支流3个、二级支流2个,水系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

北盘江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红水河水系 共监测3条河流,布设3个监测断面。其中,

干流断面1个,一级支流断面2个。

Ⅲ类

红水河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柳江水系2011年度柳江水系共监测4条河流,7个断面。其中,干流断面4个,一级支流断面3个。7个断面水质均为Ⅱ类。

表4

表6

表7 2011年贵州省珠江流域柳江水系水质状况

(二)主要湖(库)水质状况

我省纳入监测的湖(库)共有8个,即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乌江水库、梭筛水库、虹山水库、万峰湖和天然湖泊草海,布设监测垂线25条。2011年,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的垂线20条,占总数的80%。Ⅳ类水质垂线3条,Ⅴ类和劣于Ⅴ类垂线各1条,主要污染物指标为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

总观湖(库)水质,梭筛水库、万峰湖水质较好,各监测垂线水质均能达到Ⅲ类标准;阿哈水库水质为Ⅲ类;乌江水库受总磷污染,3条监测垂线均出现超标,超标倍数介于0.24-1.0之间,相较2010年超标倍数明显下降;百花湖除花桥监测垂线因总磷小幅超标

外,其余监测垂线水质均为Ⅲ类;

红枫湖水质较上年基本持平,除焦家桥、三岔河2条监测垂线因总磷超标外,其余监测垂线均为Ⅲ类水

质;虹山水库两条监测垂线均因总磷超标,为Ⅳ类水质;草海水质为

Ⅲ类水质。

表8 2011年贵州省主要湖库水质状况

2011年湖(库)水质类别比例

Ⅲ76%

(三)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

2011年,我省继续对9个中心城市即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凯里市、兴义市、铜仁市、毕节市、都匀市进行逐月水质监测,监测地点分别是:阿哈水库、南门河、南明河、红枫湖、南郊水库、北郊水库、窑上水库、玉舍水库、普舍水厂、龙井水厂、金泉湖水厂、梭筛水库、水对沉水厂、兴西湖、鹭鸶岩水库、桐梓坳水库、倒天河水库、利民水库、茶园水库。监测数据表明,上述1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四)地下水环境

城市地下水水位动态

根据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六盘水市、凯里市五个城市的监测结果表明:2011年地下水水位受降水影响明显,高水位大多出现在5—9月,低水位大多出现在1—4月。五个主要城市中,遵义、安顺、六盘水因降水量减少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凯里略有上升,贵阳地下水位以下降为主。

2011年,五个主要城市的地下水开采量合计11126.16万m3/a,较2010年的8765.61万m3/a增加了2360.55万m3/a。各市的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率在30%—70%之间。

主要城市地下水水质

2011年五城市地下水水质监测控制面积2066.18平方公里,其中优良级~较好级1827.03平方公里;较差级~极差级239.15平方公里。2011年五城市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见表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