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义词辨析

近义词辨析

近义词辨析
近义词辨析

九年级

1.[暗淡◇黯淡]二者都指不明朗。不同的是:“暗淡”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鲜艳,如“光线暗淡”;“黯淡”①指心理暗淡,如“心情黯淡”;②同“暗淡”。

2.[爱好◇嗜好]“爱好”是动词,多用于好的方面,如“他爱好音乐”。“嗜好”既可作动词也可作名词,多用于不好的方面,如“嗜好赌博”。

3.[暴发◇爆发]“爆发”:①指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外迸出,如“火山爆发”等;②指通过外部冲突而发生质变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起义运动重大事变,如“爆发革命”;③指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或事变突然发生,如“会场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暴发”①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如“山洪暴发”;②指突然发财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

4.[变换◇变幻]“变换”指事物的一定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多指具体的事物,如“变换一下位置”。“变幻”指不规则地改变,多指抽象事物,如“世界上的政治风云变幻莫测”。

5.[病例◇病历]“病例”指某种疾病的例子,如“这种病例,我们已有成熟的医案”。“病历”指医疗部门记载病情、诊断和处理方法的记录,也叫病案,如“病人出院时,不要忘记带上病历”。

6.[不力◇不利]“不力”指不尽力,不得力,如“办事不力”。“不利”指没有好处,不顺利,如“这个地形不利于我军而有利于敌军”。

7.[部署◇布置]“部署”指安排布置人力、物力、任务等,一般指大规模地、全面地、原则地安排配置,多指上级安排任务,如“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布置”指在一些活动中作出安排,多指具体的安排、配置等。

8.[不止◇不只]“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字或范围,如“类似情况不止一次发生”。“不只”不但,“不仅”常与“也”“且”呼应,表递进关系,如“不只生产发展了,生活也改善了。”

9.[毕竟◇到底]都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如“这部书虽然有缺页,毕竟是珍本”。但“到底”还表示经一番曲折后才实现的情况,如“新方法到底试验成功了”。题例:姜还是老的辣,这个人这样难缠叫你给说服了。(到底)

10.[比率◇比例]“比率”即“比值”,两个数相比所得的值,即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如

8∶4的比值是2。“比例”一种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份量,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逐年增长”。

11.[憧憬◇向往]相同点:都表示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一般情况

下,二者可以互换。不同点:“憧憬”只用于事物或境界较广大、时间较长远的对象;“向往”适用的事物或境界则不如“憧憬”广大和长远,如“那里是我向往的地方”,不能说“那里是我憧憬的地方”。

12.[窜改◇篡改]二者都有改动的意思,但改动的对象和动机不同。“窜改”指改动成语、文

件、书籍、古书中不应该改动的部分,单指文字改动,对象多是具体的书面材料,不含贬义,如“抄写文件要细心,不要随意窜改”。“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别有用心地改动或

曲解,把正确的东西改为不正确的东西,不限于文字的,含贬义,对象多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如理论、政策、学说、历史等,如“他们肆意篡改历史”。

13.[度过◇渡过]“度过”指某时间已过去,如“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渡过”指由此

岸到彼岸,有“通过”的意思,或通过难关、困难、危机等,如“渡过了长江天险”。

14.[鼎力◇全力]“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如“多蒙鼎力相助,十分感谢!”。

“全力”全部的力量和精力,如“全力支持”。题例:这次活动承蒙贵公司慷慨解囊,他日若有托,本人定当投桃报李,支持。

15.[堤防◇提防]“堤防”名词,如“汛期以前,要加固堤防”“提防”小心防备,如“对他

你要提防着点儿”。题例:美国驻巴格达领事处,已经发表声明,警告在巴格达的美国公民恐怖袭击。(提防)

16.[淡泊◇淡薄]“淡泊”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如“淡泊明志”。“淡薄”①(云雾等)

密度小,如“浓雾渐渐地淡薄了”;②(味道)不浓,如“酒味淡薄”;③(感情、兴趣等)不浓厚,如“他对象棋的兴趣逐渐淡薄”;④(印象)因淡忘而模糊,如“时间隔得太久,印象非常淡薄了”。题例1: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他付出了许多,终于可以安享成功的喜悦,而对艰苦往事的记忆则越来越。(淡薄)题例2:从陶渊明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名利的人,而其感情却并非是的,相反,是非常丰富的。(淡泊、淡薄)

17.[法制◇法治]“法制”指统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建立的法律制度,名词,如“我们要建立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法治”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动词,如“我国已经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法治的轨道”。题例:綦江市彩虹桥垮塌案的公开审理是公平性、公正性、原则性的生动体现。(法治)

18.[反映◇反应]“反映”主要有两种用法:①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如“党内的

斗争反映着社会上的阶级斗争”;②把客观情况或别人的意见等告诉上级有关部门,如“他把情况反映到县里”。“反应”有三种用法:①名词,有机体受到刺激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化学上一物质与另一物质发生作用,产生了新物质的过程,如“化学反应”;②名词,受外界影响而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如“大家的反应很强烈”;③动词,意见、态度或行动受外界影响而引起的思想活动,如“还没等反应过来,他就走远了,头也不回”。题例1:老师苦口婆心地跟他谈了半天,他却毫无。(反应)题例2:美国微软集团败诉,国际金融机构迅速作出,比尔◇盖茨一度陷入困境。(反应)

19.[妨碍◇妨害]“妨碍”侧重指造成一定的障碍,程度较轻,如“大声说话会妨碍别人学

习”。“妨害”侧重于有损害,程度较重,如“雨水过多会妨害大豆生长”。

20.[富裕◇富余]“富裕”指财物充裕,如“日子过得挺富裕”。“富余”足够而有剩余,侧

重于表示“剩余”,可指时间、人员、事物,如“富余人员”。

21.[功夫◇工夫]“工夫”主要指时间、空闲时间、时候,但一般用于指时间,如“抄完这篇

文章大约需要两个小时的工夫”。“功夫”除“工夫”意外,还指本领、造诣等,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2.[沟通◇勾通]二者都有使通之义,不同的是:“沟通”指使两方能通连,中性词,如“沟

通感情”;“勾通”指暗中串通、勾结,贬义,如“他经常勾通土匪来村里骚扰”。

23.[国是◇国事]“国是”指国家大计,书面用语,如“人大代表在京共商国是”。“国事”

指国家大事,可以用于口语和书面语,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如“每个公民都应关心国事”,“国事访问”。题例:国家主席江泽民要对美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访问,现在正在会议室里和其他领导人共商。(国事、国是)

24.[过度◇过渡]“过度”指超过适当的限制,如“过度疲劳”。“过渡”指事物由一个阶段

逐渐发展而转入另一个阶段,如“这只不过是一个过渡时期”。

25.[固然◇纵然]“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的转折,如“这样办固然稳当,但是

太费事”。“纵然”指即使,如“今天纵然有雨,也不会很大”。

26.[规范◇制约]“规范”使合乎规范(即约定成俗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如“用新的社会道

德来规范人们的行动”。“制约”甲的存在与变化以乙的存在与变化为条件,则甲为乙所制约,如“互相制约”。题例:用一种发展模式,一种政治主张来多彩的世界的做法是行不通的。(规范)

27.[光临◇光顾]都是敬辞“光临”称宾语客来到,如“敬请光临”“欢迎光临指导”。“光

顾”是商家多用来欢迎顾客。题例:我不是不欢迎你们,实在家里太脏、太乱,不敢让你们寒舍。(光临)

28.[度◇渡]“度” ①指过时间,如“欢度春节”“虚度光阴”“度假村”;②佛家用语,指

广施法力,使众生得到解脱,如“普度从生”。“渡”通过江、河、海等,由此岸到彼岸,如“远渡重洋”。题例:中国古代有许多高增不惜江海的艰辛,为的是能普

众生的理想,到白发时回首此生才发现自己没有虚年华。(渡、渡、度、度)

29.[而后◇尔后]“而后”以后、然后,用在两种动作行为之间,表示后一种动作行为在前一

动用行为之后发生,如“确有把握而后动手”。“尔后”从此以后,如“前年在上海见过一面,尔后就不知他的去向了”。

30.[分辨◇分辩]“分辨”指分清辨明,根据事物的特征在认识上加以区别,如“分辨香花与

毒草”。“分辩”指用语言辩白,如“他这回并不分辩,单说一句‘不要取笑’”。题例:天太黑我们无法方向;而政治太黑我们受了冤枉也无处申冤。(分辨、分辩)

31.[工效◇功效]“工效”主要指工作效率,如“我们上课要注意提高学习的工效”。“功效”

指功能、效率,如“药液注射后,很快就产生了功效”。

32.[光临◇莅临◇亲临]前二者都是敬辞,表示他人来访,只是所指的范围有所不同。“光临”

称他人来访,所指范围大,如“敬请光临”。“莅临”指贵宾来到、来临,所指范围小,尊敬程度重。“亲临”指亲自到某处,如“亲临现场”。题例:报截了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作出了贡献。(亲临)

33.按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例:按照事实说话。

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为根据完全照办。法律条文多使用“依照”。例:依照原样复制一件。

遵照:多用于介绍行为依据的重要原则、指示和精神。例:遵照上级的指示办事。

34.不只:不但;不仅。例:企业改革的任务,不只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不止:表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有“不限于”之意。例:他恐怕不止十六岁。

35.从而:重在表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例:由于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从而为城乡物质交

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进而:重在表递进关系。例:先提出计划,进而提出实施措施。

36.对、对于:两者在很多场合下都可以通用。但由于“对”比“对于”的动作性强,当“对”

引进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者含有“对待”的意味时,它不能换成“对于”。例:对他表示感谢。决不对困难屈服。(这两个“对”不能改用“对于”)

37.径直: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弯,不间断。例:他出了校门,就径直回家。

径自:自作方张,擅自行动,多含贬义。例:他没等下课,就径自走了。

38.通过: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例:通过学习,大家统一了认识。

经过:引进某个过程,说明由于这个过程的完成使得某种情况发生变化。例:屋子经过打扫,干净多了。

39.暂且:暂时地,重在强调时间短暂。例:你暂且在这里住一宿,明天再去宾馆。

姑且:暂时地,重在强调让步。例:姑且承认你说的都在理,但你无论如何也不应打人。

权且:暂时地,重在强调迫不得已。例:吃几片饼干权且充饥。

40.逐步:副词。一步一步地,强调动作或情况要经过一定的过程或步骤。例:工作逐步开

展起来了。

逐渐:副词。渐渐,强调行为动作等变化缓慢。例:天色逐渐暗下来了。

41.未免|不免|难免

“未免”表示对某种过分的情况不以为然,侧重在评价。“不免、难免”则表示客观上不容易避免。因此,“未免”不能同“不免、难免”互相换用。

42.以致|以至:均可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而产生的结果。但“以致”多用于不好的或说话

人不希望的结果。“以至”还有表示延伸的意思(例:以至鸟兽木石)。

43.集结:聚集。特指军队等集合到一处。例:集结待命.集结兵力

集合:①许多分散的人或物聚在一起例:全校同学已经在操场集合了。

②汇集例:集合各种材料,加以分析。

44.必须:①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例:学习必须刻苦钻研。②加强命

令语气。例:明天你必须来。

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少的。例:日用必需品。煤铁是发展工业所必需的原料。

45.权力:侧重于指可以统治、管辖、支配别人的权柄或职权,一般是国家机关或有关部门负

责人所具有的。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权利:侧重于被规定可以享受的利益,一般是广大民众所具备的。例:剥夺政治权利。

46. 期望:是对未来的事物或人的前途所希望和等待,期待和盼望的意思较重。例:期望这条

铁路早日建成通车。决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希望:是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主观的意愿较重。例:他从小就希望做一个医生。

47. 品位:指物品质量,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例:节目的艺术品位较高。

品味:尝试滋味;品尝;仔细体会。例:他经过细细品味,才明白了那句话的含义。

八年级

48. 鉴赏、欣赏、观赏

【同】都是动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共同的语素“赏”有“欣赏、赞赏”之意,都可以指通过视觉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异】“鉴赏”含有“鉴定”的意思,指“鉴定和欣赏”的意思,多用于艺术品、文物等,适用范围较小,多用于书面语。例:开放古老的房屋供旅游者鉴赏。“欣赏”表示“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的意思,既能指视觉的享受,又能指听觉、味觉、嗅觉或精神

上的享受,适用范围较大,其对象可以是具体可见的事物(如欣赏雕塑作品),也可以是抽

象的事物(如欣赏音乐),一切美好的事物以及值得赞美的事物都能用,兼用于口语和书面语。“欣赏”还有“认为好,喜欢”的意思,如:他很欣赏这种高原般粗犷的风格。而“鉴赏”没有这层意义。“观赏”指“观看、欣赏”的意思,一般用于风景、场面、艺术表演和艺术品。

此外,“鉴赏”附加语素“家”构成名词“鉴赏家”,“观赏”附加语素“者”构成名词“观赏者”,而“欣赏”则无此附加情况。

49. 宽敞、宽广

【同】都是形容词,都有面积宽大的意思。

【异】“宽敞”侧重在立体空间的宽绰,表示“宽阔、宽大”的意思,多形容土地、院子、房屋等,适用范围较小。“宽广”侧重在平面面积的广大,表示“面积或范围大”的意思,可形容土地、水面、道路等具体事物,也可以形容领域、范围、胸怀、眼界、知识面等抽象事物,适用范围较大。

50. 雄伟、宏伟

【同】都是形容词,都有“雄壮、伟大”的意思。

【异】“雄伟”侧重于雄壮,多用于有气势的自然景物、建筑物等;也可用于气魄、事业等抽象事物,例:气势雄伟;还有“魁梧、魁伟”的意思,例:身材雄伟。“宏伟”侧重于宏大,多用于抽象事物,例:气势宏伟;也可用于建筑、结构等具体事物,指“(规模、计划等)雄壮伟大”。

51. 精美、优美

【同】都是形容词,都有“美丽、美好”的意思。

【异】“精美”侧重在人工制品外表精致美观,表示“精致美好”的意思,多形容建筑物、艺术品、装饰品、食品等。“优美”侧重在好看或好听,表示“美好、美妙”的意思,多形容景物、动作、姿态、语言、声音等。

52. 气候、气象

【同】都是名词,都可以表示大气的状态和现象,都是专业术语,都用于书面语。

【异】“气候”指地区较大、时间较长的气象情况,指“一定地区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它与气流、纬度、海拔高度、地形等有关,(例: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气候”还可以用来比喻“动向或情势”,也可以比喻“结果或成就”,(例:政治气候)。“气象”没有这些意思。

“气象”没有地域、时间限制,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如刮风、闪电、结霜、下雪等;还可以指“情景、情况”的意思,多用于社会现象,一般不用于自然景观;“气象”还有“气派、气势”的意思;也可以指“气象学”。而“气候”没有这些意思。

53. 损害、侵害

【同】都是动词,都有“使受危害损失”的意思,可用作谓语,都兼用口语和书面语。

【异】“损害”侧重在因人为或自然的原因蒙受损失,语意较轻,表示“使事业、利益、健康、名誉等蒙受损失”,其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具体的和抽象的事物,适用范围最大。常与“利益”、“健康”、“身体”等词语搭配,其反义词是“爱护”“保护”“维护”。

“侵害”侧重指有害物(如害虫、病毒等)侵入而使受到损失,是“侵入而损害”的意思;也有“用暴力或非法手段损害”的意思,其对象可以是地区或生物机体等,适用范围较小,语意较重,常与“人体”“牲畜”“庄稼”等词语搭配。其反义词是“保护”。

54. 称赞、赞誉

【同】都是动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共同的语素“赞”,即“称颂、赞扬”之意,都是褒义词,在句子中一般充当谓语、宾语等成分。

【异】“称赞”用言语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使用范围广,其对象可以是人又可以是物,通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赞誉”着重“赞美并颂扬”,赞美的程度比“称赞”深,但使用范围比“称赞”窄,其对象多是物,如“技巧”、“文章”等,多用于书面语。

55. 景物、景致、景色

【同】都是名词,都指人们看到的景象,对象通常是山水、花木、建筑物以及自然现象(如雨、云、雾)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在句子中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异】“景物”着重于具体的物,可以指供观赏的,如山石亭台、山川河流,也可以指不供观赏的自然物,如路边的树木、建筑物等,多着眼于物体。“景致”着重指风景。景:风景;致:情致。意义范围较小,一般指好的风景,尤其是别致的、有情趣的风景。是褒义词。“景色”一般指有特色的风景,意义范围更小,多着眼于色彩。

56. 忘记、忘却

【同】都是动词,都是补充式的合成词,都表示“不记得”的意思,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谓语成分。近义词有“忘怀、忘掉、遗忘”等。

【异】“忘记”有两个义项:①经历的事物不再存留在记忆中;不记得。②应该做的或准备做的事情因为疏忽而没有做;没有记住。词义较轻,但使用范围广;通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忘却”强调过去记得的东西从记忆中失掉、忘记。词义较重,但适用范围较窄,仅用于书面语。

57. 顽固、顽强

【同】都是形容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坚持某种信念不易改变、不易动摇的意思,在句子中充当谓语、状语等成分,可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书面语。常见的近义词有“坚强、刚强、固执”等,应注意区别它们彼此间的细微差别,以便达到准确运用。

【异】“顽强”多指意志、精神等坚强、强硬;属中性词,现多用于褒义;语意较轻,适用

范围广。“顽固”多指思想、态度方面强固有力,但重于力图守住旧的一套、反对新事物或坚持反动立场,是贬义词,语意比“顽强”重,但适用范围较窄。

58. 居然、猛然、竟然

【同】都是副词,都是附加的合成词,都表示“出乎意料,超出常理或常情”,一般用于不好的方面,表示“不应该这样而这样”;在句子中不能充当句子的主干(即主语、谓语、宾语),多充当状语成分;常见于书面语。

【异】“居然”:着重指“出乎意料、竟然”之意,语气略重,常用于主语与谓语之间,偶尔用于主语的前面,起修饰作用。

“猛然”着重指“忽然”“骤然”之意,除具有动作变化的迅速、快、急以外,还具有力量巨大与来势凶猛的意思。

“竟然”也表示“不容易这样而这样”的意思,多用于主语后面、动词谓语前面。

59. 简直、几乎

【同】都是副词,都含有“差不多”的意思,在句子中充当状语成分,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不过二者语气轻重及词语意义等方面有所不同。

【异】“简直”是单纯词,表示“完全如此”之意,带夸张或强调语气,强调相差无几或几乎相同,接近完全等于。“几乎”是附加的合成词,有两个义项:①表示十分接近;②表示差点儿。强调的语气轻些,表示相差微小,适用范围比“简直”广。

60. 珍藏、珍爱

【同】都可作动词,都有认为有价值而特别看重的意思。

【异】“珍藏”侧重在珍视保藏,表示“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的意思,其对象多为有价值、有纪念意义的具体事物,也可以是友谊、感情等抽象事物。“珍藏”还有名词的意义和用法,指“收藏的珍贵物品”,而“珍爱”没有这样的意义和用法。“珍爱”侧重在保护、爱惜,表示“重视爱惜”的意思,其对象可以是人,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

61.慢慢、渐渐

【同】都有缓慢、速度低的意思,都可以作状语。

【异】“慢慢”是形容词,侧重在动作前后的速度没有什么变化,指“走路、做事行动迟缓,费时多,速度低”;“渐渐”是副词,侧重指事物的发展变化随时间的推移而缓慢进行,速度前后有变,表示“程度或数量逐步缓慢增减”。

62. 理想、幻想

【同】都可作名词,都可指对未来的想象,都可以充当主语中心语和宾语中心语。

【异】“理想”侧重在合理、有根据,指“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有庄重的色彩,常用于积极的方面,是褒义词;还可以做形容词,指“符合希望的,令人满意的”。

“幻想”侧重在虚构、虚幻,指“超越现实或凭空虚构的想象”,可用于消极的方面,也可用于积极的、富有浪漫色彩的方面,是中性词;还可以作动词,有“超越现实的想象”的意思,即指“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63. 仍旧、依然

【同】都是副词,都可以表示某中情况保持不变的意思。

【异】“仍旧”强调跟从前一样,表示情况继续不变,或者虽有间隙或变化,之后又恢复原状;还可以做动词,有“照旧”的意思;“依然”侧重表示不论情况怎样变化,事物或情况都没有变化;也可以作动词,表示“跟原来一样”的意思。

64. 悼念、纪念

【同】都是动词,都有对人表示怀念的意思,都可带宾语。

【异】“悼念”只限于对死去的人表示怀念,指“怀念死者,表示哀痛”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小。“纪念”侧重在对过去的人或事表示怀念,指“用一定的方法对人或事表示怀念”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大;还有名词的一样和用法:一是指“用来表示纪念的(物品)”,如“纪念碑”;二是指“纪念品”,如“这张照片给你留作纪念吧”。

65. 屹立、耸立

【同】都是动词,都有直立的意思,都可用于建筑物或山峰。

【异】“屹立”即又高又稳的站立,指“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的立着”,常用于形容规模、形象上的威武、稳重;可用于比喻“坚定不可动摇”,可用于人。

“耸立”即向上突起地站立,指“高高地直立”,常用于形容规模、形象的突出;一般

不用于人,如果要用,也需加比喻词和喻体,如“像……一样耸立”。

66. 嘱托、嘱咐

【同】都是动词,指将自己的愿望告诉对方,希望对方照着去做;都是中性词;都有书面语色彩;都能作谓语。

【异】“嘱咐”侧重于劝勉、告戒、叮嘱,告诉被嘱咐的人应该做什么,希望被叮嘱的人避恶趋善,避害趋利;语意较轻,适用于晚辈、平辈、友人,范围较小。“嘱托”侧重于委托别人帮自己做好某事,或实现某一心愿;寄托了嘱托者的殷切期望与信赖之情,语意较重;嘱托的对象可以是晚辈、平辈、长辈;常作谓语和定语,常带双宾语。

67. 颓废、颓丧、颓唐

【同】都是形容词,都有萎靡消沉的意思,都常用于书面语。

【异】“颓废”侧重于思想意志消沉;语意较重;可用于形容个人或群体的思想、人生观、意志、生活、穿着打扮以及文学艺术等。

“颓丧”侧重于情绪低落;语意较轻;只用于形容个人的精神、情绪、神志、神情。

“颓唐”侧重在精神不振,情绪消极;只用于形容个人的精神、举止、境况等。

68. 琐屑suǒ xiè、琐碎

【同】都是形容词;都有细小繁多的意思;多用于书面语;都能重叠成AABB式;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异】“琐屑”侧重在事情很小、很零碎;书面语色彩很重;多用于消极方面。例: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琐碎”侧重在事情或头绪很多;多用于消极方面。

69. 迟疑、踌躇chóuchú、犹豫

【同】都是形容词,都表示拿不定主意。

【异】“迟疑”侧重于从时间角度来说,指该拿定主意的时候拿不定主意,不果断,侧重在时间上的耽搁;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可与“不定”、“不决”等连用;不能重叠。“踌躇”侧重于就具体行动的角度说,强调的是拿不定主意时动作上欲行又止、进退两难的状态;多用于具体行动;用于书面语;不能重叠。此外,还有“得意的样子”的意思,常组成成语“踌躇满志”;“迟疑”和“犹豫”没有这个意思。

“犹豫”着重表示人的内心活动,反映出思前想后、顾虑重重的状态;多用于人的心理;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可与“不决”“不定”连用,能重叠成AABB式。

70. 佩服、信服

【同】都是动词,都有心悦诚服的意思,都表心理活动;都有书面语色彩,都能带宾语,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都没有重叠形式。

【异】“佩服”侧重于因崇敬钦佩而心服;有褒义色彩;常与“才干”“能力”“精神”“胆识”“为人”等词语搭配。“信服”侧重指因值得信任、值得钦佩而心服;常与“言论”“观点”“事实”等词语搭配。

71. 讨厌、厌烦、厌恶

【同】都可做动词,都有不满意、反感的意思。

【异】“讨厌”指不拘什么原因引起的不快,表示对某一种事物或人不喜欢,适用范围懊大;除做动词外,还可做形容词使用,表示讨嫌、费事的意思。“厌烦”对反复多次的现象不满,不耐烦;一般用于事物,适用范围较小。只有动词用法。“厌恶”指对人或事物表示讨厌、反感;感情较强烈,语义最重;常用于不好的事情或人,适用范围较小。。只有动词用法。

72. 规矩、规定

【同】都可作名词,都是指必须遵守的要求、规则。

【异】“规矩”是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侧重于过去长期延续下来的行为标准、习惯和法则,内容可以具体、周密,也可以只是局部的要求,或多或少,一般在小范围内口耳相传,也有名门望族形成文字代代相传;适用范围较小,可用于人或具体事物,常用于口语;还有形容词用法,指行为端正、老实。

“规定”是指对某一事物做出的关于方式、方法或数量、质量的决定,侧重于根据客观需要而拟定的具体办法,当作行为准则,内容一般较具体、周密,多数形成文字,以书面形式保存供查阅,多用于具体事物,使用范围广,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73. 大略、大概

【同】都是副词,都表示估计或推测。

【异】“大略”有三个含义:一指“大致的情况或内容”;二指“大概、大致”,表示对情况的推测;三指远大的谋略,如“雄才大略”。“大概”侧重于对情况的猜测,也有三个含义:一指“大致的情况或内容”;二指“不十分精确或不十分详尽”;三指“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74. 精通、通晓、知晓

【同】都是动词,都有“了解、知道”的意思。

【异】“精通”侧重指有深刻的研究和了解,语意最重,表示“对学问、技术或业务有透彻的了解并熟练地掌握”的意思,常用于专门的学问或技术,含褒义。“通晓”侧重指透彻地了解,语意较重,表示“透彻地了解”的意思,常用于带技术性、专门性的知识,是中性词,但多用语好的方面。“知晓”指一般的了解,语意较轻,表示“知道、晓得”的意思,常用于一般的人、事物和情况。

“通晓”和“知晓”的书面色彩比“精通”更浓。

75. 熟悉、熟识

【同】都是动词,都有“知道、了解得详细明白”的意思。

【异】“熟悉”着重指知道得清楚明白,语意最轻,表示“知道得清楚”的意思。使用范围最大,不限于技术、知识等,可以用于人或其他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能重叠成“熟悉熟悉”。

“熟识”侧重在认识时间久,了解透彻,语意较重,表示“对某人认识得比较久或对某种事物了解得比较透彻”的意思。使用范围较窄,而且通常指人,也可用于抽象的事物,多用于书面语,不能重叠。

76. 鼓励、激励、勉励

【同】都是动词,都有“劝勉人上进”的意思。

【异】“鼓励”、“激励”侧重在激发对象的积极性,使其行动起来,“鼓励”表示“激发、勉励”的意思,“激励”表示“激发、鼓励”的意思。“勉励”侧重在督促、劝勉而使其受到鼓舞,表示“劝人努力,鼓励”的意思。“勉励”、“激励”是褒义词,“鼓励”是中性词。“勉励”、“鼓励”既可用于他人,也可用于相互之间,施动者是人或组织;“激励”只用于对他人,不用于相互之间,施动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某种精神品质或行为事迹。“勉励”、“激励”侧重在精神上的鼓励;“鼓励”可以伴有物质上的资助或奖励,如:

①校长亲自给优胜者发奖,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②他的这种献身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国青年。③老师勉励大家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77. 羞愧、惭愧、愧疚

【同】都是形容词,都有“内心不安”的意思。

【异】“羞愧”侧重在因羞耻而不安,语意最重,表示“感到羞耻和惭愧”的意思,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惭愧”侧重在因为自己的失败或不足而感到不安,语意较轻,表示“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的意思;“愧疚”侧重在因为对不起别人而感到痛苦不安,语意较重,表示“惭愧”不安的意思,是书面语。

78. 责备、责怪、责难

【同】都是动词,都有“批评指责”的意思。

【异】“责备”侧重在批评,语意较重,表示“批评指责”的意思;“责怪”侧重在埋怨,语意较轻,表示“责备、埋怨”的意思;“责难”侧重在严厉地责问,语意最重,表示“指责非难”的意思。“责备”“责怪”既可以用于对别人,也可以用于对自己;“责难”只用于对别人。例:①是我没有说清楚,不能责怪她。②这点小事,你何必责难他呢?③其实老师的责备是爱的另一种方式。

79. 闪烁、闪耀

【同】都是动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指“一种光亮的闪动给人以耀眼、醒目之感”;共同的语素“闪”,意思指“动摇不定的光亮”;在句子中一般充当谓语、定语、状语等成分;多用于书面语。

【异】“闪烁”着重于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光亮程度不太高;也可用于比喻说话时吞吞吐吐,稍微露一点儿意思,但又不肯明确;可重叠为“闪闪烁烁”的形式,但很少用。“闪耀”着重于闪光耀眼,光亮程度较高,词语意义及适用范围都比“闪烁”要窄,也不能像“闪烁”那样重叠使用。例:①对待这个问题,他闪闪烁烁,总是不肯做出明确答复。②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

80. 感到、觉得

【同】都是动词,都是补充式的合成词,都有“感官对外界产生某种反应”的意思,也都有“认为”的意思;都是中性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谓语成分;多用于口语,也用于书面语。

【异】“感到”即“觉得”之意,但它侧重于强调亲身的感受,往往指亲自接触或经历的事;大多从当事人或参与者、知情者的角度来说;语意较重;语气比较肯定。“觉得”有两个义项:①产生某种感觉;②认为(语气不是特别肯定);“觉得”侧重于表现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运用者意在表达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语意、语气比“感到”轻些。

81. 怒吼、咆哮

【同】都是动词,都有“猛兽发威吼叫,比喻人、水、风等发出雄壮宏大的声音”的意思;

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谓语、定语成分;多用于书面语。

【异】“怒吼”偏正式的合成词;着重于形容愤怒或气势雄壮宏大的声音,常比喻众多人(或个人)或某物的声音;语意较轻;适用范围较窄,是褒义词。“咆哮”并列式的合成词,有两个义项:①(猛兽)怒吼;②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多比喻个人的喊声;语意比“怒吼”重,适用范围较广;属于中性词。例:①远处传来野兽的咆哮声。②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

82. 骄傲、高傲

【同】都是形容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的意思;这两个词都有贬义用法,又有褒义用法;在句子中一般充当主语、谓语、定语、状语等成分;通常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异】“骄傲”指自高自大的态度,也指自满的情绪;属于贬义;“骄傲”也指“自豪”之意,属褒义。“高傲”一般指为人处世的态度,含“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之意,属贬义;“高傲”用于褒义的情况较少,用于褒义时,表示“蔑视困难”之意。此外,“骄傲”可用作名词,意思是“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属褒义,一般可充当句子的宾语等成分;“高傲”无此功能。

83. 发明、创造

【同】都是动词,都可指前所未有的制造。

【异】“发明”侧重在通过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制造新的东西,指“创造新的事物或方法”其对象多是具体事物;“发明”还可以做名词,指“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创造”侧重在实践活动,有开创、首创的意思,指“首先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其对象可以是具体或抽象的事物;“创造”不能做名词。

84. 美丽、壮丽

【同】都是形容词,都有“好看”的意思。

【异】“美丽”侧重从形到神给人以美感,指“使人看了发生快感、好看”的意思,可用于人和具体事物,适用范围较大;“壮丽”侧重在雄壮,多形容富于气势的美,可用于山河、建筑、诗文、事业等具体和抽象的事物,但不能用于人,适用范围较小。“美丽”还可以表示“美好的、高尚的”的意思,用于青春、思想、感情等抽象事物,“壮丽”没有这种意义和用法。

85. 表现、体现

【同】都是动词,都有表示出来的意思,有时二者可以通用。

【异】“表现”可指事物本身显示出某种意义或面貌,也可指凭借具体的人或事物表示出来,指“表示出来”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大;“体现”侧重指凭借具体的人或事物表示出来,指“某些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适用范围较小。“表现”还可指“行为或作风中表示出来的”的意思;“体现”则不能。“表现”还有“故意显示自己”的意思,含贬义;“体现”没有这层意思。

86. 监督、监视

【同】都是动词,都含有为了达到目的而对他人进行察看的意思。

【异】“监督”侧重表示为了办好事情而对他人进行公开的察看和督促,表示“察看并督促”的意思,多用于上级对下级、组织对个人、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等上对下的关系,也可用于工程、计划、物价等具体事物,适用范围较大。“监视”侧重表示为了发现不利于自己的情况而暗中注视,表示“从旁严密注视、观察”的意思,多适用于可疑的或对己不利的人或事,还可用于对某一特定的空间、处所进行观察、注视,适用范围比“监督”小。“监督”还可作

名词,指“做监督工作的人”,如:他是该剧的舞台监督。而“监视”没有名词的意义和用法。

87. 损失、丧失

【同】都可以作动词,都有“失去”的意思。

【异】“损失”侧重指无代价地消耗或失去,表示“没有代价地消耗或失去”的意思,可用于具体或抽象的事物,可与“钱财”“物质”“利益”等搭配;“丧失”侧重指不该失去而失去,表示“失去”的意思,多用于抽象的事物,可与“主权”“国土”“天良”“理智”“记忆”“人格”“勇气”等词语搭配。“损失”还可作名词,指“没有代价地消耗或失去的东西”,能作“造成”“遭受”、“避免”、“有”、“无”等动词的宾语,如:这次事故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丧失”不能。

88. 履行、执行

【同】都是动词,都有按规定去做的意思。

【异】“履行”侧重指按事先约定的或规定的去实行,表示“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的做的事)”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小,搭配对象较少,对象常是带约束性的事物,或双方或多方约定的,如条约、契约、协定、协议、合同、诺言、义务等,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而较多用于书面语。“执行”侧重指按规定去实行,带有强制性,表示“实施;实行(政策、法律、计划、命令、判决中规定的事项)”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大,适用对象萧广,常是上级规定必须做的事情,如命令、任务、法令、判决、纲领、政策、路线、方针、计划、决议、原则、纪律等,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七年级

89. 嘲笑、讥笑、讪shàn笑

【同】都是动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因看不起而取笑别人”的意思,都含贬义。近义词有“嘲讽”“嗤笑”“讥讽”“讥刺”等。

【异】“嘲笑”意思是“用言辞笑话对方”,有“戏弄”的意味,侧重于“对对方言行的否定”,语意较轻,适用范围广,既可用于别人,也可用于自己。常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书面语。“讥笑”有“讥讽和嘲笑”之意,侧重于“讽刺、挖苦”,在感情色彩上更带有轻蔑意味,语意比“嘲笑”更为尖刻,适用范围比“嘲笑”窄些,它只能用于对方,常见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讪笑”就是“讥笑”之意,侧重于“戏弄”,适用范围比“嘲笑”“讥笑”窄,仅用于书面语。

90. 美丽、漂亮

【同】都是形容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表示“人或物好看,令人赏心悦目”的意思,都是褒义词,多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书面语。近义词有“好看”“俊俏”“潇洒”“秀丽”“美观”等。

【异】“美丽”着重指“使人看了产生快感的;好看”之意,修辞的对象常常是女性、风光、景物等。“漂亮”着重指“好看、美观;出色”的意思,修辞的对象男女均可,还可用于动物、服饰、用具、建筑物等。另外,“美丽”有“美好、高尚”的意思,而“漂亮”没有;“漂亮”有“表面好看但不能兑现的东西”之意,而“美丽”没有。

91. 原因、缘故、缘由

【同】都是名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事情发生的条件”的意思。这三个词有时可以通用,既可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书面语。

【异】“原因”着重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件发生的条件”,运用范围广,常用于重大的事物,也可用于一般的事物;可用于具体因由的前面,也可用在具体因由的后面。常与

“结果”配合使用,运用的场合较郑重。“缘故”着重指“引起事情发生的因素”,使用范围较“原因”窄,常用于一般事物,并多用在具体的原由之后,常与“因为”配合使用,还可构成“无缘无故”等词组。“缘由”着重于“发生事情的条件、因素”,一般用在具体结果之后,使用范围比“原因”“缘故”窄。

92. 事情、事件、事故

【同】都是名词,都可以表示人类生活中所遇到的或发生的社会现象。

【异】“事情”的意义范围最大,使用范围最广,适用对象最多。它可以泛指一切活动和一切社会现象,不论是大的还是小的,也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是口语和书面语都经常使用的词汇。“事件”主要指历史上或现实社会中发生的大事,这些事都是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它的意义范围和适用对象比“事情”小得多,窄得多;“事件”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但一般是指已经发生的。“事故”指在生产和生活中发生的意外损失或灾祸,是造成损失的以外的事情。它的意义范围和适用对象比“事情”小,一般也比“事件”小,它只适用于坏的事情。

93. 剧烈、激烈、猛烈

【同】都是形容词,都能用来表示“厉害、势盛”的意思,但意义和适用对象有差别。

【异】“剧烈”着重指急剧、厉害,强调力量和作用很强,刺激性强,变动大。多用来形容社会进程中的巨大变革、事物的急剧变动、物体的强烈变震动、肉体和精神上的极大痛苦等。书面语色彩较浓。“激烈”着重指激昂、尖锐,常用来形容有斗争性和对抗性的言论行动,一般与“斗争”、“冲突”、“战斗”、“竞争”“辩论”、“竞赛”等词语搭配。“猛烈”着重指迅疾、凶猛,强调气势汹猛,来势急迫,力量巨大。通常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常与“炮火、进攻、搏斗、暴风雨”等词语搭配。

94. 专心、用心

【同】都是形容词,都是支配式的合成词,都含有“多用心力、用功”的意思,都是中性词,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近义词有“专注、潜心”。

【异】“专心”侧重指“心意集中,全神贯注”;而“用心”则指“多用心力,用功”。“专心”的意思比“用心”的语意重些,但没有“用心”的使用范围广。另外,“用心”可作名词用,指“怀着某种念头;居心;存心”之意。而“专心”没有这个用法。

“专”字的笔画是四画,不是五画。

95. 观察、视察

【同】都是动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共同的语素“察”表示“有目的地、仔细地审视,看出对象的特点或问题”的意思。近义词有“考察、检查、巡视、察看、观测”等。

【异】“观察”含有“一边看,一边进行估量、分析”的意思,使用范围较广,既可用于具体的事物对象,如人、地、形等,也可用于抽象的东西,如问题、矛盾等,多用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视察”多指“检查”,是“负有责任地、有指导地察看”之意,适用范围比观察窄,多用于上级对下级,也可用于平级之间,对象是比较具体的,包括工厂、农村、部队、学校及其他各单位的工作情况等,仅用于书面语。

96. 希望、愿望

【同】都是动词,所指物都是未来的美好图画。

【异】“希望”指一种急切改变现状的心理期待,侧重指常处于急待改变的现状。所希望的事物具有更迫切、更现实的性质。“愿望”是指对一种兴趣或理想的追求,“愿望者”所处的现状相对要好一些,他所期盼的东西仅是一种理想的选择,除了这种选择,还有其他的道路可走,不具有“希望”的迫切性、现实性。

97. 平凡、平常

【同】都是形容词,都能用来指人或事物。

【异】“平常”的意思有两种:一是指普通,不特别的人和物;一是指平时,一般情况。“平常”跟“特殊”相对。“平凡”是“普通,不稀奇”的意思,跟“伟大”相对。“平常”和“平凡”用于人和事物时表示的意义不一样,如“不平常的人”可能指好人,也可能是坏人;“不平凡的人”一般指较杰出的人。

98. 坚决、坚定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不改变的意思。

【异】“坚决”指确定不改变,不犹豫;常用于态度、行动;还可以当动词用。“坚定”指稳定坚强,毫不动摇;常用于立场、观点。

99. 贡献、奉献

【同】都可作动词,都有“献出”的意思;也都可以作名词,指“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情”。

【异】“贡献”作动词时,表示“拿出物质、力量、经验等献给国家或公众”;作名词时,表示“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情”。“贡献”动词、名词都常用。“奉献”作动词时,比“贡献”更强调恭敬地献出,书面语的色彩更浓,表示“恭敬地交付;呈现”;作名词时,表示“奉献出的东西,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情”。“奉献”常用作动词。

“贡献”比“奉献”更常用。

100. 自豪、骄傲、高傲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感到光荣”的意思。

【异】“自豪”是单义词,指“因为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集体或个人具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伟大成就而感到光荣”,是褒义词。“骄傲”和“高傲”是多义词,中性词。“骄傲”用在好的方面,表示“光荣”的意思,与“自豪”同义;用在不好的方面时,表示“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的意思,与“高傲”同义。“高傲”表示“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或“极其骄傲”的意思。常用于贬义,如“高傲自大”“神态高傲”;也可用于褒义,表示“自尊而又不可侮”,如“他高傲地昂着都,怒视着敌人”。

101. 永恒、永久、永远

【同】都有“长久、长远”的意思。

【异】“永恒”“永久”是形容词,“永恒”侧重在恒定不变,表示“永远不变”的意思;“永久”侧重在时间长久,表示“永远、长久”的意思。“永远”是副词,侧重在长久而没有终止,表示“时间长久,没有终止”的意思。

“永恒”“永久”常作定语,“永恒”可单独作谓语,也可作状语;“永久”常作状语,一般不单独作谓语;“永远”只能作状语。“永恒”是书面语;“永久”和“永远”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102. 赞美、赞赏、赞扬

【同】都能作动词,都有“对人或事物表示称颂、夸奖”的意思,都是褒义词,在句子中常充当谓语,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异】“赞美”支配式合成词,侧重于“对美好的人或事物的颂扬、赞叹”,具有较强烈的感情色彩,多用于抒情性文字,适用范围广,其对象既可是好人好事,又可是美好的风物人情等。“赞赏”支配式合成词,着重指“赏识、欣赏”之意,语意、语气比“赞美”轻些,适用范围较广,对象多指人或事物特别出色,让人刮目相看。“赞扬”支配式合成词,着重指“称

赞、表扬,把好的评价说出来,传开去,让大家知道”。重在公开肯定,更具理性色彩。适用范围窄,对象常是人的行为、思想、精神等。

103. 艰苦、艰辛、辛苦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困难多、条件差,身体、精神受苦受累”的意思,都是中性词,在句子中一般充当谓语、定语等成分。近义词有“艰难”、“困难”、“辛劳”、“劳苦”等。

【异】“艰辛”着重指“艰难困苦”之意,使用范围很广,既可以形容客观上的各种艰难困苦,也可以形容主观上的坚韧刻苦等。“艰辛”意思重在“艰苦”,语意较轻,使用范围较窄。常说“艰辛的劳动”、“多么艰辛”等,单独使用的情况较少见。“辛苦”着重指“身心劳苦”之意,使用范围很广,凡使人劳苦的活动,都可以用“辛苦”来形容。“辛苦”可重叠为“辛辛苦苦”,而“艰辛”和“艰苦”不能重叠;“艰辛”和“艰苦”多用于书面语,“辛苦”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104. 厌恶、厌烦、讨厌

【同】都能作动词,都有“不喜欢、很反感”的意思。

【异】“厌恶”侧重对人和事物抱有很大的反感,语意较重,表示“(对人或事物)产生很大的反感”的意思,是书面语。“厌烦”侧重在不耐烦,语意较轻,表示“嫌麻烦而讨厌”的意思。“讨厌”侧重在不喜欢,语意较轻,表示“厌恶、不喜欢”的意思,兼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105. 呈现、显现、浮现

【同】都能作动词,都有“显露出来”的意思。

【异】“呈现”表示“显出、露出”的意思,可用于具体或抽象的事物,且多用于积极的方面。如: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显现”指原来看不见的东西变为看得见了,表示“呈现、显露”的意思,其对象常为眼睛看得见的事物。如:雾气逐渐消失,重叠的山峦一层一层地显现出来。“浮现”指原来没有的显露出来,表示“呈现、显露”的意思,其对象可以是看得见的事物,也可以是想象中的事物,还有“(过去经历的事情)再次在脑海里显现”的意思。如:往事又浮现在眼前。

106. 简便、简单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不复杂”的意思。

【异】“简便”侧重在不繁琐,指“简单方便”的意思,多用于抽象的办法、方法、手续等,其反义词是“繁琐”。“简单”侧重在不复杂,指“结构单纯,头绪少,容易理解、使用和处理”,可广泛地用于具体或抽象的事物,适用范围比“简便”大,其反义词是“复杂”。

“简单”还有“平凡”的意思,常用来形容经历、能力等,多用于否定句式,如:这个人真不简单;还可以指“草率、不细致”的意思,如:简单从事。“简便”没有这样的意思。另外,“简单”可重叠成“简简单单”,“简便”不能。

107. 国事、国是

“国事”古指国家的政事,今统指国家大事。这个词最早见于《战国策·燕(三)》:“(鞠武)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国是”是指国家大计,最早见于西汉刘向(公元前77——前6)的《新序·杂事(二)》:“愿相国与诸侯士大夫共定国是,寡人岂敢以褊biǎn国骄士民哉!”

“国是”是专指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而“国事”除包含“国是”(国家大计)外,还包括其他与国家有关的大事,如国家领导人的变更、重要会议的召开、重大灾祸等具体的国家事

物。

108. 动作、举措

“动作”和“举措”用法相同,都作“有”字的宾语,是个名词。

在现代汉语词汇中,早有不少这样的词语,如“措施”、“办法”、“点子”、“招数”等。人们使用“动作”和“举措”这些新词语,并不是说原来的“措施”、“方法”等词语已不适用要被淘汰,而只是求个时髦而已。

109. 棘手、辣手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比喻事情难办”的意思。

【异】“棘手”的“棘”指“酸枣树”,其枝有刺,比喻事情难办,如荆棘刺手,故曰“棘手”。“辣手”除了有“比喻事情难办”的意思外,还指“手段凶狠恶毒”的意思:一般作贬义,如:宋代的《京本通俗小说·错折崔宁》:“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棘手。”(“狠心棘手”现在常用作“心狠手辣”。)但有时也可以作褒义,如元代王义山在《送按察王佥qiān事除行台察院》诗:“只为外台要精采,更烦辣手大支撑。”这里的“辣手”是指“手段厉害,执法公正无私。”

“棘手”比“辣手”用得更多一些,特别在口语中。

110. 依稀、模糊、飘渺、朦胧

【同】都表示“不分明、不清楚,摸模糊糊”的意思。

【异】“依稀”多指由于距离远或因在虚幻想象的环境中而看不清楚,如: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换大王旗。(鲁迅诗)“模糊”一方面可指事物本身不分明,让人无法看清,如:字迹模糊。还指由于人神志、认识等造成的判断不清楚、不正确,如:认识模糊。此外,还可表示“混淆”的意思,如:模糊了是非界限。“飘渺”现常写作“缥缈”,指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常用于仙境或海市蜃楼等似有实无的东西,如:我想那飘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朦胧”指由于月光不明而造成的看不清楚,如:月色朦胧。此外,还有:①曚昽,指日光不明,多用于书面语中。②蒙眬,也写作“矇眬”,指快睡着或睡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如:睡眼朦胧。

练习:①空中楼阁,虚无飘渺。②暮色朦胧,月影婆娑。③认识模糊,混淆概念。

④远处楼台,依稀可见。

111.诚然、固然、委实

【同】“委实”和“诚然”都能作副词,表示“确实、实在”的意思;“诚然”和“固然”又都可作连词,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异】“诚然”常见有三种用法:①由两个词“诚”和“然”构成,表示“确实这样”这种用法多见于文言文中。②副词,表示“确实”的意思,如:王羲之很爱鹅,鹅也诚然可爱。③作连词,引起下文转折,如:文章结构巧妙诚然不错,但内容更重要。“固然”作连词时,除了和“诚然”用法③相同外,还可表示既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如:意见对,固然应该接受,就是不对,也可作为参考。“委实”一词现在不常见,多以“事实”和“实在”代替。

112. 担当、担负、承担

【同】都能作动词,都有“承受下来”的意思。

【异】“担当”表示“接受并负起责任”的意思,常用于重大的责任、任务、职务、风险等。如:再艰巨的任务,他也勇于担当。“担负”表示“承担”的意思,常用于一般的责任、工作、任务、费用等。如:我们三个人现在担负着寻找水源的任务。“承担”表示“担负、担当”的意思,常用于义务、责任等抽象事物。如:这起事故是因厂方随意排放污水造成的,厂方当然应该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113. 使命、任务

【同】都是名词,都指“所负担的责任”。

【异】“使命”侧重指重大的或特殊的任务,表示“派人办事的命令,多表示重大的责任”,是书面语。“任务”可指重大的责任,也可指一般的责任,即“指定担任的工作,指定担负的责任”的意思,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任务”常与“布置”、“分配”、“调整”、“交代”等动词搭配,“使命”不能与这些词语搭配。

114. 缭绕、围绕

【同】都能作动词,都有“环绕”的意思。

【异】“缭绕”表示“回环旋转”的意思,只能用于烟、云雾和声音等具体事物,适用范围小,是书面语。“围绕”表示“围着转动”的意思,如:月亮围绕着地球转;还可表示“以某个问题或事情为中心”,可用于人,也可用于具体或抽象的事物,如:大家围绕如何开展演讲比赛提出了很多建议。适用范围较大,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115. 抛弃、放弃

【同】都能作动词,都有“丢掉不要”的意思。

【异】“抛弃”侧重在扔掉、丢掉,语意较重,表示“扔掉不要”的意思,可引申为遗弃,其对象可以是人,多含贬义,如:这个孩子被他的后妈狠心抛弃了;也可以是具体事物或抽象事物,如:为了尽可能减轻背上的负担,他抛弃了一切暂时不用的物品。“抛弃”的适用范围比“放弃”大。“放弃”侧重在不再要、不再保留,语意较轻,表示“丢掉原有的权利、主张、意见等)”的意思,其对象常是意见、原则、机会等抽象事物,也可以是财产、阵地等具体事物。

116. 细腻、细致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精细”的意思。

【异】“细腻”侧重在光滑、不粗糙,表示“精细光滑”的意思,常用于形容具体事物的光滑,如:婴儿的皮肤很细腻。也可以表示“(表演、描写等)细致入微”的意思,常用于描写、刻画、表演等行为的周密。“细致”侧重在周密,不疏漏,表示“精细周密”的意思,常用于做事、思考认真、周全,如:老师经常耐心细致地教育那些调皮的学生。也可以表示“细蜜精致”的意思,常用于形容器物做工精巧,如:这件瓷器上还雕刻着精细的花纹。

117. 绚丽、秀丽、壮丽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不改变的意思。

【异】“绚丽”侧重在灿烂,多形容富于光彩的美,表示“灿烂美丽”的意思,多用于景物、服装、人生等事物,常与“多彩”、“缤纷”、“过目”等词语连用。“秀丽”侧重在清秀,多形容清新自然的美,表示“清秀美丽”的意思,多用于人的容貌和景色。“壮丽”侧重在雄壮,多形容富于气势的美,表示“雄壮而美丽”的意思,可用于山河、建筑、诗文、事业等,常与“雄伟”、“辉煌”、“巍峨”等连用。

118. 赞美、赞叹

【同】都能作动词,都有“称赞”的意思,都是褒义词。

【异】“赞美”侧重在夸奖,表示“称赞、颂扬”的意思,多用于美好的事物。“赞叹”侧重在赞美,表示“称赞”的意思,多用于高超技艺、本领等。

119. 充分、充足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足够、不缺乏”的意思。

【异】“充分”侧重于多,指足够的意思,还可以表示“尽量”的意思,搭配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可作谓语,如:“条件充分”,也可作定语,如:“我有充分的理由说明这个问题。”还可作状语,如:“我们要充分利用这里的水源。”“充足”侧重于数量多,能满足需要,表示“多到能满足需要”的意思,其搭配对象可以是具体和抽象事物,可作谓语,如:“阳光充足”,也可作定语,如:“充足的水源”,但不能作状语。

120. 必需、必须

【同】都可以表示“必要、一定要”的意思。

【异】“必需”侧重表示一定得有某物,必不可少,即指“不可少的、一定要”的意思。“必需”是动词,能作谓语,也能做定语。“必须”侧重表示一定得这样做,舍此不行,即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的意思。“必须”是副词,只能作状语。“必须”还可以用来加强命令语气,如:“对这个问题,你必须有一个清楚的说明。”“必需”则不能。

121. 缺少、缺乏

【同】都能作动词,都可表示“没有或不足、不够”的意思,都可带名词性和非名词性的宾语,如“缺少零件”、“缺少理解和爱”、“缺乏经验”、“缺乏了解”等。

【异】“缺少”侧重不够用,语意较轻,多指人或物数量不够,可用于人和具体或抽象的事物,适用范围较大,用于否定句式式时,常与“不可”“不能”连用,“缺少”后面常可带具体的数目词,多用于书面语。“缺乏”侧重在非常少或没有,语意较重,指“所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应有的事物没有或不够”,一般不用于具体的人,多用于抽象事物,如“缺乏经验”,也可用于具体事物,适用范围较小,“缺乏”后面一般不跟具体的数目词,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122. 忧愁、忧虑、忧郁

【同】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苦闷、发愁”的意思,共同的语素“忧”,即“发愁、担心”之意,在句子中充当谓语、定语等成分。

【异】“忧愁”:形容词,是“因遭遇困难或不如意的事而心情苦闷”的意思,语意较轻,适用范围广,常用于口语。“忧虑”:动词,着重指“因担心而思虑很多”,还可指“担心”之意,但语意较“忧愁”重些,适用范围较广,多用于书面语,偶尔用于口语。“忧郁”:形容词,意思是“忧伤、愁闷”,语意比“忧愁、忧虑”都轻,适用范围最窄,仅适用于书面语。

123. 情况、情形

【同】都是名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事情的状态、样子”的意思,都是中性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主语、宾语等成分,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异】“情况”:泛指“事情的各种状态、样子”,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常跟“思想、经济、家庭、身体、天气、调查、发现、反映、复杂、紧急、新”等词搭配,还指“事情变化”,有时特指“军事上或敌情的变化”,常跟“有、没有”搭配,适用范围很广。如:①情况如果是这样,那他是绝对不能原谅自己的。(作主语)②一有情况,我们部队就立即行动。(作“动宾短语”的宾语)“情形”:意思是“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着重指具体的情况,特别是有形可见的,一般不能跟上述“情况”所列举的词语搭配,适用范围比“情况”窄得多。如:我现在可是郑重其事地考虑我目前的情形和环境,把我每一天的经历一一用笔记录下来。

124. 疲劳、疲乏、疲惫

【同】都是形容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精力消耗过多”的意思,共同的语素“疲”,即“疲乏、疲劳”之意,都是中性词,在句子中充当谓语、定语、状语等成分。

【异】“疲劳”有三个义项:①因体力或脑力消耗过多而需要休息;②因运动过度或刺激过强,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功能或反映能力减弱,常用作生理学术语;③因外力过强或作用时间

过久而不能继续起正常反应,常用作物理学术语。通常情况下,“疲劳”泛指一般的“劳累”,语意较轻,使用范围广,多用于口语。如:①他因为疲劳过度,体力已经非常衰弱了。(作谓语)②长时间高分贝噪音的刺激,使我的听觉十分疲惫。(作“偏正短语”的谓语)③磁铁使用的年代长了,它的磁性早就疲劳了。(作谓语)“疲乏”着重于形容“感到精神或体力缺乏”,语意比“疲劳”重,使用范围比“疲劳”窄些,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如:摇船的人都说很疲乏。(作宾语)“疲惫”指“非常疲乏”之意,语意比“疲劳”“疲乏”都重,但使用范围最窄,可构成成语“疲惫不堪”,常见于书面语。如:她疲惫地闭着眼睛喘了几口气休息了一会。(作状语)

125. 感谢、感激

【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在得到好处后向,对方表示感谢”的意思,共同的语素“感”,即“对别人的好意怀着谢意”,都是褒义词,在句子中多充当谓语、定语等成分。

【异】“感谢”着重于“回敬对方的酬谢、报答”,多指语言、行动上的,也可指实物、情意方面的。适用范围广,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感激”着重指“因内心的激动而向对方表示好意和谢意”,多是语言上的、情感上的。适用范围比“感谢”窄些,多用于书面语。另外,“感激”可作状语,还可作谓语。“感激”作谓语时后面可带情态补语,而“感谢”没有这个功能。如:①我十分感激地紧紧握住他的手。(作状语)②老人感激得说不出话来。(作谓语,后面可带情态补语)

126. 安静、宁静、清净、静谧mì

【同】都是形容词,共同的语素“静”,即“没有声音、安定不动的”意思,这四个词都含有“没有喧哗吵闹等声响”之意,都可形容环境、心情。

【异】“安静”有两个义项:①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②安稳平静(形容环境、心情、事物或人的状态)。“安静”适用范围广,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宁静”意思是“(环境、心情)安静”,多用于形容自然环境和夜晚,适用范围比“安静”窄些,是书面语用词。“清净”着重指“(环境)安静、不嘈杂”,多形容环境,使用范围较窄,多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书面语。“静谧”即“安静”之意,强调的是“无声响的情状或境界”,常用于文艺作品的描写中,使用范围最窄,仅用于书面语。

127. 表示、表现

【同】都能作动词和名词,共同的语素“表”,即“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的意思。这两个词都可解释为“表示出来”,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异】“表示”用作动词时,有两个义项:①用语言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②事物本身显出某种意义或凭借某种事物显出某种意义。“表示”着重于“外在的特征”。“表示”用作名词时,意思是“显出思想感情的语言、动作或神情”。“表现”用作动词时,有两个义项:①表示出来的;②故意显示自己(含贬义)。“表现”着重指“把某种内在的本质特点显露出来”,其对象多为事情的性质、变化或人的思想、精神、品质等。“表现”用作名词时,意思是“表示出来的行为或作风”。

128. 成绩、成就

【同】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学习工作中得到的令人高兴的收获”的意思,在句子中主要充当主语、宾语等成分,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异】“成绩”多指“一般工作、学习的结果”,语意较轻,属中性词,使用范围较广,不论个人集体、大小好坏都可以使用。“成就”指“具有创造性、具有社会意义的重大而卓越的成果”,语意比“成绩”重,属褒义词,但使用范围较“成绩”窄,一般用于集体事业,个人

对国家或人类有重大贡献也可使用。另外,“成就”还可作动词,是“完成(多指事业)”之意,主要充当句子的谓语成分。而“成绩”无此用法。如:这也怕那也怕是成就不了事业的。

129. 鼓励、鼓舞

【同】都是动词,都有“激发人的情绪,使之努力上进”的意思,都是褒义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谓语成分,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异】“鼓励”:为并列式的合成词,是“激发、勉励”之意,其方式可以是精神上的,即思想、语言上的激励,也可以是物质上的奖励;适用的对象一般是具体的人或组织,可用于别人对自己,也可用于自己对别人、自己对自己;“鼓励”所带的宾语一般是人或事。“鼓舞”:是补充式的合成词,有“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的意思,其方式,仅表现为精神上的激励;适用的对象除具体的人或组织外,还有事件、精神、言行、品德、目标等,主要用于别人对自己;“鼓舞”所带的宾语除了人或事外,还可以是“斗志”“士气”“人心”“决心”等抽象名词。另外,“鼓舞”可用作形容词,意思是“兴奋、振作”。如:人们为这大好年景所鼓舞着,谈话中也充满了愉快欢乐的笑声。

130. 技巧、技术

【同】都是名词,都“从事某种活动的专门的、有效的经验、方法和能力”的意思,都是褒义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常见的近义词有“技能”、“技艺”、“技法”等。

【异】“技巧”:为陈述式的合成词,着重指“表现在艺术、工艺、体育等方面巧妙的技能”。技:技能、本领。巧:思维敏捷,技术高明。“技巧”意义范围窄,侧重于方法和能力的巧妙,其使用范围也窄,侧重于专门的、成熟的、巧妙的技能和动作。如:徐悲鸿画马的技巧相当高超。“技术”:是并列式的合成词,着重指“人类在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广泛指其他方面的技巧”,其意义范围广,侧重于方法和能力本身,使用范围也广,可用于生产劳动、科学、军事等方面,多指成套的、重要的方法和能力。

131. 伤心、悲伤

【同】都是形容词,都有“心里难过”的意思,都含贬义,在句子中充当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常见的近义词有:“痛心”、“悲哀”、“悲痛”等。

【异】“伤心”:为支配式的合成词,意思是“由于遭受不幸或不如意的事而心里痛苦”,语意较轻,使用范围较广,多用于口语。如:他不想再回忆起那段伤心的往事。(作定语)“悲伤”:是并列式的合成词,是“伤心难过”的意思,语意较“伤心”重,使用范围略窄,多用于书面语。如:那时候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作谓语)

132. 似乎、好像

【同】都是副词,都表示不十分肯定的语气。

【异】“似乎”不能表示比喻,多用于书面语。如:这似乎能办得到。“好像”主要表示委婉否定语气和表示比喻,多用于口语。如:小洁看起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133. 凝视、注视

【同】都是动词,都可以指专著地看,都可以用于人。

【异】“凝视”侧重于用眼睛实地去看,多指带着某种神情长时间地聚精会神地看某一点,表示“聚精会神地看”的意思,用于物时,其对象多为具体的、静止的东西。如:他默默地凝视着照片上微笑着的母亲。“注视”侧重指注意力和精神集中地看,有时也指从侧面观察或暗

近义词辨析100题标准答案

近义词辨析100题答案 1.A(增值:增加产值或价值;增殖:增生。知识应是增生,故句①选择增殖。结余:结算后余下;节余:因节约而省下。据句中的语境,前有"公司上下精打细算",故用"节余"。甚至:提出突出的事例(有更进一层的意思);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2.答案:D(①"收集"和"搜集"都有"使聚集在一起"的意思,但"搜集"还有到处"寻找"的意思。②性质:指的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本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③此句应用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以强调偷税对个人的危害,不能用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 3. 答案:B(继续:(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持续:延续不断。策划:筹划、谋划;策动:策划鼓动。证明:用可*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的真实性;证实:证明其确实。) 4. 答案:C(关于和对于:表示关涉的,用"关于"不用"对于";指出对象的,用"对于"不用"关于"。申明:郑重说明;声明: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关心:(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关注:关心重视。) 5.答案:B(作客:客居;做客:当客人。逐渐:渐渐;逐步:一步一步地。简洁:(说话、作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直截了当。) 6.答案:C(声名:名声;名声:社会上流传的评价。以至:一般表示时间、程度、范围上的递升或递降,有"直到"的意思;以致:表示事物发展的结果,一般指不好的结果。富裕:(财物)充裕;富余:足够而有剩余。) 7.答案:A(防御:抗击敌人的进攻;抵御:抵挡,抵抗。整合:使结合;整治:整理。沟通:使两方能通连;勾通:暗中串通、勾结。) 8.答案:A(误解:理解的不正确的理解;曲解: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愿意(多指故意地)。甄别:审查辨别(优劣、真伪);鉴别:辨别真伪好坏)。周游:到各地游历;漫游:随意游玩。) 9.答案:C(推广:扩大事物使用的范围;推行:普遍实行。违反:指不符合(法则、规程等);违犯:指违背和触犯(国法等)。颁布:公布,通常指公布法令、条例等;公布:公开发布。) 10.答案:B(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推断:推测,断定。调节: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调解:劝说双方消除纠纷。体恤:设身处地地为人着想,给以同情、照顾;体察:体验和观察。) 11.答案:B{抉择:挑选、选择;选择:挑选;抉择一般指重大问题。废弃:抛弃不用;废止:指取消不再行使(法令、制度等)。筹办:筹划办理;筹措:设法弄到(款子、粮食等)} 12.答案:A(谋取:设法取得;牟取:谋取(名利)。兑现:比喻诺言的实现;实现:使成为事实。剔除:把不合适的去掉;排除:除掉,消除。格局:结构和格式;局面: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 13.答案:B(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权益:应该享受的不容侵犯的权利。履行: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执行:实施,实行(政策、法律、计划、命令、判决中规定的事项)。突然: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外;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顿时:立刻(只用于叙述过去的事情);立刻:马上。) 14.答案:B(界限、界线:都指不同事物的分界,但"界限"多指抽象的、范围大的;而"界线"则指具体的分界。带动:引导着前进;拉动:既可指具体的事物,也可指带动经济。留住:遗留下来传给后代;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 1. 鉴赏、欣赏、观赏 【同】都是动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共同的语素“赏”有“欣赏、赞赏”之意,都可以指通过视觉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异】“鉴赏”含有“鉴定”的意思,指“鉴定和欣赏”的意思,多用于艺术品、文物等,适用围较小,多用于书面语。例:开放古老的房屋供旅游者鉴赏。 “欣赏”表示“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的意思,既能指视觉的享受,又能指听觉、味觉、嗅觉或精神上的享受,适用围较大,其对象可以是具体可见的事物(如欣赏雕塑作品),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如欣赏音乐),一切美好的事物以及值得赞美的事物都能用,兼用于口语和书面语。“欣赏”还有“认为好,喜欢”的意思,如:他很欣赏这种高原般粗犷的风格。而“鉴赏”没有这层意义。 “观赏”指“观看、欣赏”的意思,一般用于风景、场面、艺术表演和艺术品。此外,“鉴赏”附加语素“家”构成名词“鉴赏家”,“观赏”附加语素“者”构成名词“观赏者”,而“欣赏”则无此附加情况。 2. 宽敞、宽广 【同】都是形容词,都有面积宽大的意思。 【异】“宽敞”侧重在立体空间的宽绰,表示“宽阔、宽大”的意思,多形容土地、院子、房屋等,适用围较小。 “宽广”侧重在平面面积的广大,表示“面积或围大”的意思,可形容土地、水面、道路等具体事物,也可以形容领域、围、胸怀、眼界、知识面等抽象事物,适用围较大。 3. 雄伟、宏伟 【同】都是形容词,都有“雄壮、伟大”的意思。 【异】“雄伟”侧重于雄壮,多用于有气势的自然景物、建筑物等;也可用于气魄、事业等抽象事物,例:气势雄伟;还有“魁梧、魁伟”的意思,例:身材雄伟。 “宏伟”侧重于宏大,多用于抽象事物,例:气势宏伟;也可用于建筑、结构等具体事物,指

近义词辨析

常见近义词辨析 1.安定--安宁--安谧--安静--平静--清静 安定:生活形势等平静正常,稳定。生活安定。 安宁:秩序正常,没有骚扰。边境安宁。 安谧:安宁,安静。主要指环境气氛。 安静:没有声音,安稳平静。 平静:着重指平稳,没有不安与动荡。常形容心情、表情、势态等。 清静:着重指不嘈杂、不杂乱。 2.安顿--安放--安置--安排 安顿:安稳。使人或事物有着落,着重指安排妥当,使有确实的着落。 安放:使物件处于一定的位置,是具体的动作。 安置:使人或事物有着落。着重指使工作、生活等有适当的位置。多是处理人事工作的活动。 安排:着重于分清先后、主次、轻重缓急、有条有理地处理人和事。多指工作上的处理活动。 3.懊悔--懊恼--懊丧 都是形容词,因未满足心愿而悔恨、烦恼。 懊悔:着重指后悔,是心里恨自己不该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 懊恼:着重指烦恼,心里不痛快,是对别人或自己的言行感到烦恼。 懊丧:形容因做事或环境不利而失意,情绪低落,精神不振。懊丧:着重指因烦恼而丧气,心中郁闷。 4.沮丧--颓丧 沮丧:沮,气色败坏。着重指受挫折后灰心失望。 颓丧:颓,委靡不振。着重指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5.傲慢--高傲--骄傲 都是形容词,都有自高自大或自豪自尊之意。 傲慢:着重指态度上轻慢,目中无人。也可用于褒义,表示自尊而不可侮。 高傲:贬义着重指思想情绪上把自己看得过高。用于褒义时表示自豪而又高尚。 骄傲:泛指满足已有的成绩,自以为了不起。用于褒义时多表示自豪。也可以作名词。如:李白、杜甫和他们的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6.把持--操纵--控制 都有按自己的意图掌握住、支配。 把持:是贬义词,指公开独占权位。对象常是政权、权力、职位以及地区、单位等。 操纵:中性词。指掌管、使用机器等。引申指用不正当手段暗中支配、控制人或社会性

事业单位考试188个近义词辨析

近义词辨析186组 1、暧昧:含糊、不明朗,不光明磊落,不便告人。 暗昧:同“暧昧”。还可表示不聪明,愚昧。 2、包含:包容含有。 包涵:原谅、宽恕。 3、暴发:突然猛烈的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5、必须: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一定要”。如:你~把作业完成。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可作谓语,如“阵地战也必需”,多作定语,如“必需的素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的过程。 6、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亦同“辨证”第一义。 7、哺养:喂养,使长大。 抚养:抚育、照料并教养。 8、不力:不尽力。如“措施不力”。 不利:没好处,不顺利,如“出师不利”。 9、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10 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11、长年:一年到头,整年。如“长年积雪”、“长年劳作”。 常年:*终年、常期,如“常年坚持体育活动”。 *平常年份,如“常年产量不过半200斤”。 12、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如“陈规陋习”。 成规:现行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如“墨守成规”。 13、弛缓:放松、缓和,如“紧张的情绪慢慢~~下来。 迟缓:缓慢,与”迅速”相对,如“~ ~地迈着步子”。 14、出身:人的早期经历或身份,如“出身于干部家庭”。 出生:生下来,侧重于自然属性,如“~ ~ 于20世纪初”。 15、处世:指人事交往、参加社会活动,“~ ~稳健”、“为人~ ~”。 处事:办事、处理事务,如“~ ~ 认真,从不马虎”。 16、创建:动词,创立。 创见:名词,独到的见解。 17、醇厚:口味纯正浓厚,亦用于人的品质或风俗,此时同“淳厚”。 淳厚[纯厚]:只指品质风俗质朴敦厚。 18、伺候[ci.hou]:可用于人,不分地位高低;也可用于牲畜等。 侍候:用于对长辈或地位高者。 19、次序:先后顺序。 秩序: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 20、窜改:对文本、文件、成语、古籍等的改动。

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析教学内容

同义词辨析练习及解 析

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 1.(2008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 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③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 A. 年轻以至踌躇满志 B. 年青以致踌躇满志 C. 年轻以致自鸣得意 D. 年青以至自鸣得意 [答案] A 【解析】①中应选“年轻”。“年轻”指人的岁数不大,有相比较而言之义:他很年轻|我比他年轻|领导班子年轻化;而“年青”则为处于青年时期,不合语境。②中应选“以至”。“以至”可以表示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也可以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而“以致”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再说,“踌躇满志”是中性词,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而“自鸣得意”是贬义词,自己表示很得意,所以应选A。 2.(2009北京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_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_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干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_画山水 A.遏制次序善于 B.遏制秩序擅长 C.遏止秩序擅长 D.遏止次序善于 [答案]B解析:遏制:表示禁止、禁绝,尽量控制事件发生,但结果有可能事件还是发生,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减缓或减轻;遏止是尽量阻止事件发生。秩序:重点表示“有条理,不混乱”,一般指社会状况。次序:重点表示顺序,可以指人或物,也可以指自然现象或社会状况。擅长、善于:前者重在某方面具有特殊的专长;后者重在长处、优点。 3.(2009天津卷)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对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翻译标准,有学者为:“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 ②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A.解释偶然妄自尊大 B.解读偶然夜郎自大 C.解释偶尔妄自尊大 D.解读偶尔夜郎自大 C【解析】“解释”与“解读”一组词语的区别就在于两个不同的词素;“释”在对概念等做出诠释,而“读”多是对文字作主观认知上的处理;“偶然”和“偶 精品资料

常见易错近义词辨析

常见易错近义词辨析1000个 说明:1、此表按近义词组中相同语素的音序编排; 2、若无相同语素,则按照近义词组中相同的音素编排。 3、若无相同音素,则按照近义词组中相近的音素编排。 A 1、安置安顿 安置:着重指使工作、生活等有适当的位置。多是处理人事工作的活动。 安顿:着重指安排妥当,使有确实的着落。 B 1、包含包涵 包含:包容含有。 包涵:原谅、宽恕。 2.不齿不耻 不齿:不愿意提到,表示极端鄙视。 不耻:不顾羞耻不以为有失体面;不以为耻。 3、本义本意 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4、必须必需 必须:副词,后跟动词,表示“一定要”。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①可作谓语,如“阵地战也必需”;②多作定语,如“必需的素质”,后跟名词或名词性的短语。 5、编辑、编撰、编纂 编辑:主要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 编撰:编纂、编写。 编纂:编写(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 6、变换变幻 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和内容转换成另一种。 变幻:后者指不规则的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7、辨正辨证辩证 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亦同“辨证”第一义。 8、申辩声辩 申辩:申诉理由,加以辩解; 声辩:公开辩解。

9、个别各别 个别:单个,极少数。如“个别现象”、“个别处理”。 各别:各不相同,有分别或特别。如“各别对待”、“形式各别”。 10、甄别鉴别 甄别:审查辨别;考核鉴别。 鉴别:通过仔细观察加以辨别。 11、鉴别辨别 鉴别:侧重于从实际上审定真伪与好坏,使用范围较小,多指具体事物。 辨别:则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可指具体事物,也可指抽象事物。 12、不力不利 不力:不尽力。如“措施不力”。 不利:没好处,不顺利,如“出师不利”。 13、不止不只 不止: 表示数量茫围超出。 不只:常同“还有”、“甚至”等连用,表示递进关系。 14、不至[不至于] 不致[不致于] 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C 1、苍茫苍莽 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2、善于擅长 都指某方面有特长。 “善于”的宾语通常不能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擅长”则可以,如“擅长水墨、丹青”。 3、成绩成就 成绩:指工作或学习的收获; 成就:指事业上的成绩。后者词义比前者重,往往指重大的收获,适用范围较窄。 4、出身出生 出身:人的早期经历或身份,如“出身于干部家庭”。 出生:生下来,側重于自然属性,如“~ ~ 于20世纪初”。 5、处世处事 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和人际交往,“~ ~稳健”、“为人~ ~”; 处事:指处理事务。如“~ ~ 认真,从不马虎”。 6、创建创见

小学常用近义词的辨析

小学常用近义词的辨析 1.【爱护爱惜】“爱护”有“精心保护,不使其收到损害或伤害”之意;“爱惜”指不浪费、不糟蹋。 2.【哀怜爱怜爱恋】三者读音大致相同,但意义和用法不同。“哀怜”指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如“中华民族有哀怜弱者的传统”;“爱怜”指十分疼爱,多用于子女,如“爱怜子女”;“爱恋”指热爱而难以分离,多用于男女之间,如“二十多年来,他俩一直相互爱恋着”。 3.【安闲安适】安闲重在“闲”——心中无所牵挂;安适重在“适”——舒适,惬意。 4.【安置安顿安排】“安置”重在于“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又指安置亲属、行李、灾民等;“安顿”着重在于“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安排”着重于“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5.【按语暗语】相同点:二者都与语言有关。不同点:“按语”也写作“案语”,指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做的说明、提示或考证。如“这个文段,编者特地加了按语”;“暗语”指彼此约定的秘密话,如“这些话纯是暗语,别人根本听不懂”。 6.【暗淡黯淡】二者都指不明朗。不同的是:“暗淡”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鲜艳,如“光线暗淡”;“黯淡”①指心理暗淡,如“心情黯淡”;②同“暗淡”。 7.【翱翔遨游】二者都与游动有关,但游动的方式有所不同。“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飞。“遨游”指漫游,游历。如“自由翱翔”,“遨游太空”。 8.【懊悔懊恼】懊悔重在“悔”——后悔,更多的是“责己”;懊恼重在“恼”——烦恼,更多的是“怨天尤人”。 9.【把持操纵】把持是独占、独揽的意思,往往是公开性的活动;操纵是支配、控制的意思,多是幕后行为。 10.【颁布颁发】“颁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令、条例等;“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常是奖品或命令、指示等。

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练习(附解析+答案)

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练习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恰当的一组是 ( )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选取的是中国现代和当代文 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既体现文学史的标准 ,又体现教材的 (2) 诗人朱湘认为 :" 本来在诗 里用形容词就是一种最笨最乏的方法 ,有想象力的人是决不肯 ____ 他们的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想象死后自己与战友的鲜血将随着雪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淌在五月的河里 , 滋润着大地 . A. 品味 乱用 融化 B. 品位 乱用 溶化 C.品味滥用溶化 D ?品位滥用融化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恰当的一组是 ( ) (1) 学习先秦诸子的犀利论辩中国文化经典的深沉哲思 ,将引领你们走近先贤圣人 , ___ 这 些思想家的风采 . (2) 这首诗采用象征的写法 ,名义上写井 ,实则写人 .但通篇没有出现人的影子 ,只是 ____ 地 写井. (3)这是一 首名诗 ,篇幅不长 ,但意境深远 ,远到你的想象力理解力发挥尽了 ,还不能 __ 宀 ___ 它的余味 A. 领会 关注 发掘 B. 领会 专注 挖掘 C. 领略 专注 挖掘 D. 领略 关注 发掘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恰当的一组是 ( )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在法国时曾经给他所 的 艺术家罗丹当过秘书 . (2) 里尔克诗中的这只豹不再是巴黎植物园铁栏中的豹的简单写照 , 它渗透着诗人里尔克 主观的情绪 ,开掘的是悲剧中的英雄的心灵 .尽管如此 ,诗人创作的 仍然在巴黎植物园 .离 开了对植物园铁栏中的豹的仔细观察 ,也就不会有渗透里尔克主观情感的不朽豹 . (3) 他的诗歌中流露出的对大自然的感情 ,正源于他与大地经常直接的 _______交融 . A. 敬爱 契机 勾通 C. 敬爱 时机 沟通 B 敬仰契机 D 敬仰时机 沟通 勾通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恰当的一组是 ( ) (1) 马厩附近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牧场 ,童年的济慈喜欢在牧场上 ___,观看大自然用它那绚 丽多彩的画笔给大地万物绘出的种种颜色 ,聆听百鸟悠扬悦耳的啼鸣 . (2) 象征意蕴是指诗人在象征意象中 ____ 的精神内容 ,是作品内在灵魂 .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恰当的一组是 ( (1) 小孩子 ,特别是没有沾染上 "大人气 "的孩子 角度去看事物 ,而是喜欢沉浸在幻想的境界中 西上发现美 . (2) 人们不珍惜生命 ,人们不仅挥霍而且极其 _ 去. A.阅历 忽视 藐视 B.经历无视 C. 阅历 无视 藐视 D.经历忽视 ,由于 __ 浅,不谙世事 ,他们不是从实用的 ,这样就往往能在为成年人所 _______ 的东 __时间 ,人们把它给予的一生随便地混过 蔑视 蔑视

同义词辨析

汉古语代绪论一古代汉语的内涵二开设古代汉语课的意义三古代汉语学习的方法第五节同义词辨析一同义词参考书洪成玉《古汉语同义词辨析》程湘清《古汉语实词释辨》1 何为同义词指词汇中那些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古汉语中由于单音节词占绝大多数并且前人多以一字训一字于是同义词就大量繁生《尔雅》《说文》俯拾皆是如《说文》元始也丕大也禄福也佑助也祺吉也秘神也皇大也珍宝也玩弄也中内也茅菅也菅茅也《国语》韦昭注观示也戢聚也载则也树立也戈戟也于于也肆陈也堪任也绪事也典法也保养也障防也戎兵也隐痛也恤爱也为治也勤劳也2确定同义词的客观依据一般地说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认为是古汉语同义词即同义词的来源一互训 饥饿也饿饥也更改也改更也逃亡也亡逃也觉寤也寤觉也考老也老考也说文同训扶佐也辅佐也说文省视也说文》相亲也尔雅适之嫁逝往也遵率循由从自也尔雅三同义递训《淮南子·本经训》高诱注变更也《说文》更改也《国语》韦昭注改易也《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易革也四互义对文《法言·五百》言可闻而不可殚书可观而不可尽互文《归去来辞》请息交以绝游对用《陶渊明》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唐·钱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迟五部分异文同一内容在不同的书中用词不同不包括通假如《左传·僖23 》公子怒欲鞭之《国语·晋语》公子怒将鞭之《史记·司马相如传》今梁孝王卒《汉书·司马相如传》今梁孝王薨六古人同用或在现代汉语中构成了近义同义复合词的在古代是同义词如诸葛亮《出师表》崩殂疲敝危急开张恢弘 菲薄简拔施行广益晓畅行陈和睦兴隆驱驰危难 谨慎兴复斟酌又如现代汉语的合成词偶优伶俳谄谀淡泊泛滥漂浮沐浴险阻堤防追逐雕琢遭遇操持把握想念零落软弱果敢刚强忧愁简节疾病见闻坟墓命令饥饿甘美渺小同义词只是部分意义相同即使互训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同义词是异名同实一词多义是同名异实这两种现象是词义运用中的相反相成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体汉语同义词丰富是古汉语发达的标志之一3同义词之间的共同点同义词有人曾从字形语音等方面为同义词分类 a 形旁相同沐浴险阻追逐把握思念怀想b 古音相近祸害答对聊赖贪婪源泉 c 形音无关舟船观察哭泣贫穷等同义词的判定我们认为应从语法功用词义系列的角度分析有更多收获首先从语法角度考察同义词必定词性相同反过来词性不能构成同义词其次从词义系统看同义

中学英语近义词辨析200组

中学英语近义词辨析200组 1。clothes,cloth, clothing?clothes统指各种衣服,谓语动词永远是复数,cloth指布,为不可 2。incident,accident?数名词clothing 服装的总称,指一件衣服用a piece of,an article of? 3. amount,incident指小事件, accident指不幸的事故He was killedinthe accident.? number?amount后接不可数名词,number后接可数名词a numberofstudents 4。family, house,home?home 家,包括住处和家人,house房子,住宅,family家庭成员。My f 5。sound,voice, noise amily is ahappy one.? sound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voice人的嗓音,noise噪音I hate the loud noise outside.?6. photo,picture,drawing photo用照相机拍摄的照片,picture可指相片,图片,电影片,drawing画的画 Let’sgo andsee a good picture。 7.vocabulary,word?vocabulary词汇,一个人拥有的单词量,word具体的单词He hasa large vocabulary。 8. population, people?population人口,人数,people具体的人Chinahas a large populatio 9。weather, climate n。? weather一天内具体的天气状况,climate长期的气候状况The climate here is not goodfor you.?10。road, street,path,way?road具体的公路,马路,street街道,path小路,小径,way道路,途径 takethisroad;in the street,showme the way to the museum。 11.course, subject?course课程(可包括多门科目),subject科目(具体的学科)a summer course 12. custom,habit?custom传统风俗,习俗,也可指生活习惯,后接to do,habit生活习惯,习惯成自然,后接ofdoing.I'vegot the habit of drinkingalot. 13.cause, reason cause指造成某一事实或现象的直接原因,后接ofsth。/doingsth,reason用来解释某种现象或结果的理由,后接for sth。/doing sth.the reason forbeing late 14. exercise,exercises, practice exercise运动,锻炼(不可数),exercises练习(可数),practice(反复做的)练习?Practice makes perfect。?15.class, lesson 16。作"课"解时,两者可以替换.指课文用lesson. 指班级或全体学生用class.lesson 6;class 5?speech,talk, lecture speech指在公共场所所做的经过准备的较正式的演说,talk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的谈话,讲话,lecture学术性的演讲,讲课a series of lecture on… 17. officer,official?officer部队的军官,official政府官员an army officer?18. work, job 二者均指工作。work不可数,job可数a goodjob 20。19。couple, pair?couple主要指人或动物,pair多指由两部分组成的东西a pair of trousers?country,nation, state, land?country侧重指版图,疆域,nation指人民,国民,民族,state侧重指政府,政体,land国土,国家Thewhole nation was sad atthe news.? 21。cook, cooker?c 22。damage, damages?damage不可数名词, 损ook厨师,cooker厨具Heis agood cook.? 23. police, policeman 害,损失; damages复数形式,赔偿金$900damages? police警察的总称,后接复数谓语动词,policeman 指某个具体的警察The police arequest ioning everyone in the house。 24。problem,question

近义词辨析解答

辨析近义词的方法 1.词义轻重程度不同:希望──期望──渴望(轻、重) 2.词义范围大小不同:事情──事件──事故(从大到小) 3.具体与概括不同:船──船只(具体、概括) 4.词义着重点不同:化装──化妆(装扮──打扮);才能──才华(做事能力──文艺特长);陡峭──峻峭(坡度大而陡直──高而险) 5.搭配对象不同:交流(思想、经验)──交换(礼物、意见) 6.适用对象不同:爱戴(对上)──爱护(对下) 7.词性和功能不同:突然(形,作状、谓、定语)──猛然(副词,作状语) 8.感情色彩不同:果断──决断──武断(褒──中──贬) 9.语体色彩不同:吓唬──恐吓(口语──书面语)反义词是词性相同、词义相反的词。 近义词辨析基本方法(行政试题之一) 近义词的辨析方法: (1)审视句意对句中词语要求的义项是什么,两者是否一致。(2)审视词语的感情色彩与所处的语境色彩是否相融,能否变通。(3)审视词语使用的适用对象、范围与句意表达的对象、范围是否吻合。 1、词义重点不同(可以用学文言文的方法来分析,将一个词分开两部分解释,不同的地方就显露出来了) a、动词:主要分辨不同的动作和方法。例:“化装”和“化妆”分开解释,“装”侧重装扮,“妆”侧重打扮 b、名词:主要分辨所表现事物不同特点。例:“心率”和“心律”分开解释,“率”侧重频率;“律”侧重节拍节律 c、形容词:主要分辨所指不同的性质、状态 例:“卑劣”和“卑鄙”分开解释,“劣”侧重恶劣,“鄙”侧重不道德。 2、感情色彩不同(分清褒义、贬义和中性词)例:团结----结合----勾结 3、适用对象不同例:爱戴(上级)------------爱护(下辈) 近义词组辨析 1、忽略:没有注意到,疏忽。(完成态)如:只追求数量,忽略了质量。忽视:不注意,不重视。(进行态、将来态)如:忽视安全生产,后果将不堪设想。[现代汉语中有不少近义词一个常用于完成态,如“推脱”“又”,另一个常用于进行态或将来态,如“推托”、“再”] 2、稳健:稳而有力,不摇摆跳跃。如:稳健的步子|稳健的政策。也指不轻举妄动,用法同“稳重”,如:办事稳健。稳重:(言语举动)沉着而有分寸,不轻举妄动。如:为人稳重|办事稳重。 3、终究:⑴表示预料或期望的情况一定会出现。如:谎话说得再巧妙,终究要被戳穿。⑵同“毕竟”。表示强调。如: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还是大家一起干吧。 毕竟:⑴表示追根究底得到的结论或最后的结果,同“终究”。如:集体的力量毕竟比个人大。⑵用在前一个分句,表示原因。如:他毕竟学过辩证法,分析问题很深刻。 4、异议:陈述主体与另一方不同的意见。如:对于这个方案我有异议。争议:陈述主体内部的争论。如:对于这个方案我们有争议。 5、伸延:延伸。如:公路一直伸延到山脚下。伸展:向一定方向延长或扩展。如:金色的麦田一直伸展到天边。 6、开拓: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展。如:开拓疆域|开拓更广阔的创作道路。开辟:打开通路,创立,开展。如:开辟航线|开辟工作|开辟边疆。 7、大概:表示推测估量。如:新校舍大概年底可以完工|大概是去年春天吧,我从上海只身

初中英语常用近义词组辨析练习

I (A) 用所给的词组填空。 as fast as possible at the same time as usual at least at the beginning of at times at once at the head of at the top of at most at first at last 1. I can pay only fifty pounds 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 my mother lets me watch TV in the evening. 3. The two runners reached the finishing line _______________. 4. It was late for school. Li Lei ran _______________. 5. She would go home, _______________, for Christmas. 6. If you find any mistakes, tell me 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 he knew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8. The exam will begin _______________ June. 9. _______________ he was a little shy in class, but now he is active. 10. Mary graduated _______________ her class. 11. There were _______________ a hundred people in the hall. 12. There was snow _______________ the mountains. (B) 用所给的词组填空。 how long how soon how far how often how much how many how deep how old 1. --- __________ do you go to Beijing? --- Once a year. 2. --- __________ do you want to go to Beijing again? --- I can’t wai t to. 3. --- __________ is it from Nanjing to Beijing? --- About 1,157 kilometers. 4. --- __________ have you been a League member? --- Three years. 5. --- __________ will Mr Green come back to Beijing? --- In three years. 6. --- __________ kilos of milk was produced on the farm in 2001? --- 48,400 kilos. 7. --- __________ is the Lake, do you know? --- It’s about 1,600 meters deep, I think. 8. --- __________ was he last year?--- Ten. (C) 用所给的词组填空。 in the day instead of in English in the future in fact in time in this way in the open air 1. I’ll go to see her _______________ you.

初中常见近义词辨析

初中常见近义词辨析 1暧昧:含糊、不明朗,不光明磊落,不便告人。 暗昧:同“暧昧”。还可表示不聪明,愚昧。 2暴发:突然猛烈的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3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亦同“辨证”第一义。 4哺养:喂养,使长大。 抚养:抚育、照料并教养。 5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6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7长年:一年到头,整年。如“长年积雪”、“长年劳作”。 常年:终年、常期,如“常年坚持体育活动”。平常年份,如“常年产量200斤”。 8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如“陈规陋习”。 成规:现行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如“墨守成规”。 9弛缓:放松、缓和,如“紧张的情绪慢慢~~下来。 迟缓:缓慢,与”迅速”相对,如“~ ~地迈着步子”。 10处世:指人事交往、参加社会活动,“~ 稳健”、“为人~”。 处事:办事、处理事务,如“~ 认真,从不马虎”。 11醇厚:口味纯正浓厚;亦用于人的品质或风俗,此时同“淳厚”。 淳厚[纯厚]:只指品质风俗质朴敦厚。 12伺候[ci.hou]:可用于人,不分地位高低;也可用于牲畜等。 侍候:用于对长辈或地位高者。 13窜改:对文本、文件、成语、古籍等的改动。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历史、理论、政策等。 渡过:用于有水面的空间;难点、危机、困难时期。 15法制:名词,法律制度。 法治:名词或动词,依法终古治国的思想、方法 16妨害:使受损害。如“妨害健康”、“妨害要表达的义理”。 妨碍:使不能顺利进行,如“妨碍交通”、“妨碍政策的实施”。 17分辩:辩白、解释,如“不由分辩”、“不和你分辩”。 分辨:区分辨别。

初中近义词组辨析

1.clothes, cloth, clothing clothes统指各种衣服,谓语动词永远是复数,cloth指布,为不可数名词clothing 服装的总称,指一件衣服用a piece of, an article of 2.family, house, home home 家,包括住处和家人,house房子,住宅,family家庭成员. My family is a happy one. 3.sound, voice, noise sound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voice人的嗓音,noise噪音I hate the loud noise outside. 4.photo, picture, drawing photo用照相机拍摄的照片,picture可指相片,图片,电影片,drawing画的画. 5.population, people population人口,人数,people具体的人China has a large population. 6.road, street, path, way road具体的公路,马路,street街道,path小路,小径,way道路,途径 take this road; in the street, show me the way to the museum. 7.custom, habit custom传统风俗,习俗,也可指生活习惯,后接to do,habit生活习惯,习惯成自然,后接of doing. I've got the habit of drinking a lot. 8.exercise, exercises, practice exercise运动,锻炼(不可数),exercises练习(可数),practice(反复做的)练习 Practice makes perfect. 9.class, lesson 作"课"解时,两者可以替换.指课文用lesson. 指班级或全体学生用class. Lesson 6; class 5. 10.officer, official officer部队的军官,official政府官员an army officer 11.work, job 二者均指工作。work不可数,job可数 a good job 12.couple, pair couple主要指人或动物,pair多指由两部分组成的东西a pair of trousers 13.country, nation, state, land country侧重指版图,疆域,nation指人民,国民,民族,state侧重指政府,政体,land国土,国家The whole nation was sad at the news. 14.police, policeman police警察的总称,后接复数谓语动词,policeman 指某个具体的警察 The police are questioning everyone in the house. 15.problem, question problem常和困难连系,前面的动词常为think about, solve, raise,question常和疑问连系,多和ask, answer 连用. 16.chick, chicken 二者均可指小鸡,chicken还可以当鸡肉 The chicken is delicious.17.trip, journey, travel, voyage travel是最常用的,trip指短期的旅途,journey指稍长的旅途,voyage指海上航行a three-day trip 18.sport, game sport多指户外的游戏或娱乐活动,如打球,游泳,打猎,赛马等;game指决定胜负的游戏,通常有一套规则His favorite sport is swimming. 19.price, prize price价格,prize奖,奖品,奖金win the first prize, The price is high/low. 20. a number of, the number of a number of许多,谓语动词用复数。the number of…的数目,谓语动词用单数。The number of students is increasing. 21.in front of, in the front of in front of范围外的前面,in the front of范围内的前面In the front of the room sits a boy. 22.three of us, the three of us three of us我们(不止三个)中的三个,the three of us我们三个(就三个人)The three of us---Tom, Jack and I went to the cinema. 23.by bus, on the bus by bus表手段,方式,不用冠词,on the bus表范围They went there by bus. 24.next year, the next year next year将来时间状语,the next year过去将来时间状语 He said he would go abroad the next year. 25.in place of, in the place of in place of代替,in the place of在…地方 A new building is built in the place of the old one. 26. a girl, one girl a girl可泛指所有女孩, one girl一个女孩Can one girl carry such a big box? 27.the doctor and teacher, the doctor and the teacher the doctor and teacher指一个人,既是医生又是老师,the doctor and the teacher两个人,一个医生和一个老师the doctor and teacher is 28.in bed, on the bed in bed卧在床上,on the bed在床上 The book is on the bed. He is ill in bed. 29.in charge of, in the charge of in charge of管理,负责照料,in the charge of由……照料He is in charge of the matter. The matter is in the charge of her. 30.in class, in the class in class在课上,in the class在班级里He is the best student in the class. 31. a second, the second a second又一,再一,the second第…… He won the second prize. 32.it, one it同一物体,one同类不同一I lost my pen. I have to buy a new one. 33.that, thi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