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本教育下的美术新课堂微探

生本教育下的美术新课堂微探

生本教育下的美术新课堂微探

生本教育下的美术新课堂微探

发表时间:2018-04-17T16:23:41.04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8年4月总第260期作者:梁昱[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生本教育理念成了这个时代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房镇镇中心小学255095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生本教育理念成了这个时代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生本教育理念下,美术课的课程定位是:“以视觉形象为载体,以体验感悟为途径,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美术知识和技能为基础,陶冶学生情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在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的误区

1.“有术无美”。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虽然知道了如何绘画、制作,却不知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用途及创意在哪儿。学生动脑的机会少,机械模仿的多,更无想象力、创造力可言。

2.“有美无术”。

主要表现在:(1)多媒体展示代替了教师的具体示范。

(2)只重视学生的欣赏、启发和情境创设,而忽视了对学生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这些课堂看起来活跃,学生似乎学得轻松,但实际知识、技能的掌握比较肤浅,基本知识、技能没法保证。

二、美术课堂实践探索

1.学生的前置性作业,需要在课前精心准备。它与课堂情境的创设、环节的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课后反思一样,都必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功夫来思考、推敲。那么,如何设计和布置前置性作业呢?我想通过自己的教学实例来阐述一下。我设计的前置性作业内容主要包含思考、动手操作和收集资料三部分。思考部分基本是课上的重难点涉及的问题,主要目的是想让学生在完成前置性作业的过程中提前引起思考,以便有效地在课堂上作出相应的思考、应答,从而更有效地、有针对性地解决课堂的重难点。动手操作部分,并不是指将课堂上的手工操作全程演练一遍,而是将重点、自己觉得比较难的大致做做,或者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先动手试试,也许在该过程的体验中能开辟其他的制作途径。收集资料一般都是小组合作收集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为课堂补充材料,让学生有更多的可参考、受启发的途径,这样既能达到收集的目的又能突出小组的作用。

我在拓展课《中国的民间艺术——撕纸》一课中布置的前置性作业是让学生搜集有关剪纸和撕纸的相关知识和作品图片,以及剪纸和撕纸的区别,从而通过耳熟能详的剪纸艺术来了解不常见的民间艺术——撕纸,体验撕纸艺术带给我们视觉上独特的美感。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撕撕试试,亲身体验撕纸的乐趣和方法。课堂上,当我提出相应的问题时,学生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在课前查阅到的资料和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在演示撕纸过程时,我先不为学生做示范,而是让学生演示自己在课前自学到的撕纸技巧,其他同学做补充或者提出更好的意见,当然,我适时地给出了一些建议或示范。在学生示范、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已经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撕纸艺术的相关知识,同时也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形成了创意,以便于接下来的合作学习。

2.合作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而是学生能通过合作学习这个过程获得新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合作中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一定要使学生明白自己在这个小组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需要做的工作,使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可做。此外,小组间的评比激励机制是促进合作完成优秀作品的催化剂。还是拿《中国的民间艺术——撕纸》这节课来说,课上,我采取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看谁设计的作品造型新颖、制作美观,并开展一次撕纸展览,让学生们选出自己喜欢的撕纸作品,进行投票,看谁的最受欢迎。这样,小组之间就有了竞争意识,都想自己组内的作品能成为最受欢迎的作品。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了,合作起来也认真了。

三、提高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从事学校美术教育活动的实际工作能力,也是美术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工作能力。它主要包括: 1.具有多方面的组织能力,以保证美术教育和教学工作有条理、有系统地进行。其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写和使用教材以及组织课堂教学方面。

2.全面掌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实践能力。如理解和运用教材的能力、编写教材教案的能力、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教育能力、启迪学生进行视觉思维的能力等。

3.具有善于了解个性和美术学习心理的观察能力。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个性和学习心理的发展是一种学习的历程,由于美术学习的活动性强,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过程明显,学生在纪律、意志、耐力等方面都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教师应善于及时观察到学生某些不良反应的预兆,尽可能事先防止学生纪律和学习上某些差错的发生。

4.具有敏感、迅速而准确的分析、比较和判断能力。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善于分析、比较、判断视觉造型艺术形象的基本要素和特征,而且需要美术教师灵活机智地应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5.具有教学的创造与想象能力。美术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手持金钥匙的人”。这意味着美术教师是打开学生心扉的智者,应该富有教学方面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其实,对于生本教育下的前置性作业布置和合作学习,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不能像模板一样生搬硬套。教师必须重新审视各种学习方式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生本教育和学生学习的环境,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生本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

生本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 生本教育的课堂不同于任何的传统课堂,是“以学定教”的课堂。在课堂上老师不是重在知识的传授,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更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过程。粗看好象是属于理念层面的东西,其实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好手段。只有拥有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的教师才会“目中有人”,只有这样,我们的老师才会有“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 生本的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课堂。在这样的美术课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对于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修养、社会观念、行为习惯、性格品质、自我调控、交往能力等都方面的发展都有良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美术是一种以人格教育为主要目的的生本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提倡发挥学生的实践性、自主性、主动性和趣味性。这也是美术课程新标准中对美术课程教育的要求。美术课还是一种创造性、创新性思维的训练课程,它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研究表明,美术活动是儿童最早接触和实施的操作活动之一。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经成为新时期美术课程学习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美术课堂生本教育的关键所在。 生本理念下的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特别是学生的前置性作业,需要在课前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这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我在上课的美术课,感觉效果非常好。这是一节欣赏课,课题是《爱护中国古建筑》我一改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课时我设计了四个环节:我感受—我交流—我展示—我收获。在上课之前师生先一起完成前置性作业(教师收集中国著名古建筑的图片资料,学生课前收集古建筑的文字资料)。因为有了前置性作业,这样上课时学生是有备而来,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我感受”。创设情境,让学生配乐欣赏师收集的中国著名古代建筑图片,领略其风采,并请学生谈一谈感受。然后进入第二个环节,“我交流“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自己见过哪些著名的古建筑,并把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和身临其境的感觉介绍给大家一起分享。接下来进入到本课高潮部分“我展示”这一环节(小组展示,个人补充)。请两位学生上讲台主持这一环节,学生问,学生答,师补充。小主持人先介绍自己,然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介绍自己收集的中国著名古建筑文字资料,最后说一说,仪一仪自己家乡的著名的“武当山”建筑群有什么特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言积极,讨论激烈,兴趣盎然,最让我吃惊的是平时一贯不完成作业的学生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还通过自己主动收集的资料回答了较难的问题,这难道就是生本教育带给我们的惊喜吗?最后进入第四个环节“我收获”请学生谈学习体会,谈你对爱护古建筑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措施?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甚至出现“争论”,这样的课堂改变了以往“师问生答”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我还发现,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能走下讲台,走向学生、贴近学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自己的“教”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使教学向着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靠拢。生本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更浓,学习氛围更加愉悦、和谐了,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民主了。教师注意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自主、合作学习了。同时,教学形式更加开放了。 生本的课堂是开放性的课堂,但也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

解读小学“生本新课堂” 评价标准

河东区小学“生本新课堂”评价标准(解读) (征求意见稿) 学习方式(20%) 自主、合作、展示、倾听、质疑、探究、反思、评价 学习过程(50%) 自主学习目标明确;方法得当; 学习状态积极认真,身心投入; 合作学习有序高效,学会分工与协作; 敢于展示,乐于表达,富有自信,落落大方; 善于思考,大胆质疑,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主动探究,点燃智慧,并能通过思维碰撞解决疑惑; 学会倾听,尊重他人,及时补充,取长补短; 反思不足,弥补欠缺,完善认知结构; 学会适度评价,相互监督激励,尝试成功喜悦。 学习效果(30%) 课堂氛围民主和谐,宽松愉悦,张弛有度; 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师生共生共长,合作默契; 学生乐学善学,学习目标达成度高,重点难点当堂突破,课堂实效性强。

解读说明: 自主预习,预习时要读、思、问、记同步进行。通过阅读,先理解感知新课的内容,为顺利听懂扫除障碍,找出弄清新课中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这些知识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了什么?并找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费解的地方。需要查的地方就去查一查,需要想的地方就应该认真想一想,需要记的地方就应该记下来。做到:低头看书,抬头思考,手在写题,脑在思考。 合作学习,学做“小先生”“即知即传”,你教我,我教你,在互动、互帮中成长。学会分工与协作:由组长对组员进行角色分工,使得组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责任到人。组长需要充分调动组内成员的积极性,信任学困生、后进生,让他们承担自己能力范围的管理工作,及时给予提醒、督促,使得整个团队形成合力,积极向上。 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学会倾听、大胆质疑、自信表达。学会倾听就是秉持恭谦的态度与人交谈,尊重他人发言,不随意打断或插话。小组的每位成员必须听清教师的要求,听清小组的分工安排,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发言,通过取长补短,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更到位,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在小组活动中,有疑问时,应落落大方地表达需求,寻求帮助;有不同的见解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大胆质疑;对于思维不严谨、表达不完整的,要勇于补充,这样一来课堂将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 教师作用: 指导(学习方法、要求);参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调控(思辨、展示时间);点拨(困惑点、提升点);检测(学习效果)。 教学建议: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

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会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吗

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会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吗?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on the topic Will Network Classroom Replace Traditional Classroom?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and base your composition on the outline (given in Chinese) below: 重磅阅读 1)网络课堂教学的兴起,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会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吗? 3)你的看法,理由是…… 【思路点拨】 本题属于提纲式文字命题。提纲第1点指出一种新兴事物,提纲第2点针对该事物提出一个有争议的观点,提纲第3点要求表明“我”的看法,由此可判断本文应为对比选择型作文。 根据所给提纲,本文应包含如下内容:描述网络课堂对传统课堂的挑战;提出关于网络课堂是否会取代传统课堂的两种不同观点并说明理由;表明“我”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Will Network Classrooms Replace Traditional Classrooms?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network classrooms are gain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ity. As a new teaching pattern, network classrooms have become an effective complement to traditional classrooms. So some people propose one question: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数学课堂》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数学课堂 摘要:“生本教育”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方式,他与传统的“师本教育”理念相对应,它提倡“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学宗旨。这种教育理念的变革,符合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需求,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本教育”理念的根本在于教育教学的方法论,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视为教育教学的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立自主性,它打破了传统教育体系中的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完全转变了教师的思想意识。本文从“生本”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贯彻实施,展开论述,以其对其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借鉴作用。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小学数学;教学探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而存在的,而学生则是很盲目和被动的去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身思考与品味能力的提高是毫无益处可言的。而“生本教育”理念作为新时代背景下,新型教育理念的出现,则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奠定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与当前新课程改革下所提倡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观念不谋而合,而作为小学的数学教师,则要在“生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地转变教学的方式和教学理念,采用独特新颖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的提升,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中进行有效学习,从而实现新课标倡导的有效教学,强化

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1构建和谐课堂环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改变的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角色的转变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教师由传统的主导者变成了引导者,而学生则由传统的接受者变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作为教师,要想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则必须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和课堂环境,具体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课堂情境的设立。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随意裁剪出一个四边形,然后再分别裁剪出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在这个裁剪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所具有的特殊性质,这样学生在学到了知识的同时还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其次,作为教师,应该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改变对教师传统的认识,可以与教师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接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设的各种环节,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据一项研究调查数据显示:7-10岁儿童可连续集中注意力约20分钟,10-12岁儿童约25分钟,12岁以上的儿童约30分钟。因此小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较差,具体表现为他们在专注一件事情上的时间最多不超过20分钟,而对于数学公式,定义以及图形这些他们并不感兴趣的内容他们的关注力甚至不能维持在20分钟。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课中运用多媒体辅电教设施具有下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创设动感场景增加画面立体感;二.创造虚拟时空激发身临其境之感;三、灵活性强便于引导学生鉴赏;四、当场演示便于直观教学。 标签:高中美术鉴赏多媒体运用 美术鉴赏课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基于“欣赏、评述”又高于“欣赏、评述”的美术审美活动。如果我们能够将美术鉴赏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有效结合起来,则既可优化美术鉴赏教学课堂,又可以激发广大高中学生喜爱美术鉴赏课程的浓厚兴趣。 一、创设动感场景,增加画面立体感 美术鉴赏课有很强的直观性,使用多媒体电教设施辅助教学,可以通过投影仪将作品的各个部位立体性地、特写镜头似的清晰地展示在同学们眼前,让学生在多媒体屏幕中反复地、多视角的、多维度的、多层面的欣赏艺术作品。 引导同学们学习鉴赏瓷器时,如果仅仅凭借教材中的几张图片是难以调动学生鉴赏历史文物的积极性和浓厚兴趣的。假如我们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播放一些不同角度和层面的瓷器的高清图片,并且把图片中印有精美的图案的局部进行放大处理,学生不仅会一目了然,而且会为我国古代先人制作的精美的艺术珍品感到自豪,其鉴赏和赞叹之情也就会油然而生。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多媒体电教设施播放的陶器图像进行有針对性地讲解,以期同学们更完整地了解和鉴赏。当然,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展示更多同时期、同类型的作品,并在展示过程中配以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等作为背景音乐供同学们视听。如此,同学们不仅会对之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还会产生妙不可言的审美体验。 二、创造虚拟时空,激发身临其境之感 如果我们在备课的时候,预先利用多媒体电教技术将与课堂教学、鉴赏内容相关的各类视频进行剪辑,插入一些模拟古代生活背景的场景,制作成PPT课件,就可以起到吸引同学们眼球、激发同学们观赏兴趣的作用。 比如,我引导同学们学习鉴赏《古代人物画》时,课前,我利用多媒体电教设施从网络下载的各个朝代诸如屈原、曹操、刘备、孙权、唐太宗、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古典人物图片,并将上述图片原型进行3D技术处理之后,再在图片的下方配上这些古代人物的重大活动记事或者他们所创作的诗词文赋和诸如《月儿高》、《广陵散》等古典音乐作为背景音乐等,做成PPT课件。上课伊始,就播放给同学们视听。同学们欣赏之后纷纷说“这些历史伟人,好像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是那样的可亲可敬可感。”又如引导同学们学习鉴赏《古代山水画》时,课前,我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古代山水画中景观的原型照片进行3D动画制作,再插

生本教育教学反思

生本教育教学反思 教育面对的是人。整个人类,每个人都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丰美世界。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将会居于今后所有事情的核心。所以,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无论我们面对怎样的学生,都应把“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导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确立“学生的发展潜能是无限的”、“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的思想。这就是“生本教育”的价值所在。一年来,我结合“生本教育”理念,在语文课堂中不断地实践。以下是我在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新的教学要求下我们的课堂已开使“生本”。生本课堂进行后我的感触如下:不同的教学方法,不一样的感触是,知识不是通过学生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而得到,而是学生在教师提供和创设的一定情境下通过导学,动作方法的展示,开展个人自主学习,然后,合作交流,得出结论,最后,全体学生交流讨论,得出所学动作的正确的最佳的学习方法。但是,在本节课的教学,出现了很多的不足: 一、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体现人人参与的原则,讨论过程中少数学生参与意识差。生本教育合作学习的过程主要是以学生的讨论为主,学习中的诸多问题是让学生在讨论、合作、探究中解决的,学习的讨论是以小组的形式完成的。在讨论中,多数学生都显得非常活跃和积极,而少数学生似乎是一个旁观者、听众,他们极少发表个人见解,甚至不发表任何意见。可能是不自信吧,讨论时教师明明知道他的想法很好,交流时就是不发言。 二、在课堂教学中,有些课堂语言的随意性比较大,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要学生能讲的教师就不要讲,应该给学生足够多的交流讨论的机会,有些话比较罗嗦,而且,教学中,认为是比较重点的知识,在教学中,学生在叙述完后,我再重复一遍,没有达到对所学知识的讲解有的放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语速比较快。 三、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的评价没有讲究策略,没有对学生提出的与之不同或与之相近的答案给予肯定,接受那些意料之外但却言之有理的答案。而在教学中,我直接否定了学生的错误的观点,没有让学生说明其中的理由。有的时候也没有问一些补充性的问题:你为什么那么想,等等。

“6+1”课堂教学模式(1)

文山中学“6+1”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中学传统课堂的六个问题:①灌输方式,老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学的昏昏欲睡。②被动学习,传统课堂的分水岭,学生缺乏主动。 ③缺失自信,在未来竞争社会中处于劣势。④丧失兴趣,课堂少有质疑、探索精神。⑤机械学习,仅仅学会了而达不到会学的目的。⑥泯灭个性,缺乏培养创新精神、合作交流能力,千人一面。学校为改变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决定全面推行“6+1”课堂教学模式。它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它是变老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它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它最终实现全体学生学会,学通,能用的优质、高效的学习模式。 一、关于“6+1”课堂教学模式 “6”是课堂教学六个环节,依次为“导(引导),思(自学),议(讨论),展(展示),评(点评),检(检测)”六个环节。“1”是通过练习、作业或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夯实双基,最终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6+1”课堂教学模式环节解读 (新授课为例) 1.“导”就是老师导入新课(5分钟) 老师快速总结旧课,引入一堂课的学习目标,指出重难点及考情预测。 2.“思”就是学生自主学习(11分钟), 同学们按导学提纲的指导,先泛学课本相关内容,然后独立思考

解答导学提纲中相应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设置是老师们将课本知识具体化、问题化、层次化,其中层次化的问题,是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师要静静观察学生的“思学”状态。 3.“议”就是小组起立讨论(8分钟)。 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集体讨论商议刚才学习思考的结果,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与小组成员学习程度的不同,小组成员交流讨论,或复述正确答案,或更正错误结果,或补充没写完整的答案,或拓展相关的引申知识。学生讨论时要起立,头碰头,执笔记录,参与讨论。 在这个环节中,同学们在商讨议论中相关帮助、共同提高。教师要各组巡查学生讨论的好坏或进度,从而看出学生的层次,还能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备决定展示哪道题,或重点讲评的题目。 4.“展”就是同学们的激情展示(8分钟)。 展示分为统一学习内容的对比展示,由小组代表主动激情表达,或老师随机指定的学生展示,或口头,或板演。展示的结果一定是小组同学们讨论的本小组最佳结果,还可质疑本小组成员共同的疑难问题。书面展示时要讲究字迹清晰、工整。主动要求展示时要使用规范用语——“我展示”“我补充”“我纠错”“我质疑”等。 5.“评”就是老师或同学们的点评(10分钟)。 先由同学代表对同学们的展示结果点评,点评内容包括书写、思路、内容判定、分数。老师根据同学们展示的情况,或总结,或点评优缺点,或补充拓展延伸相关知识,或补充拓展延伸相关知识。教师讲评时做到:学生学会的不讲,小组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美术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及教法选择

美术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及教法选择 发表时间:2018-12-26T11:39:22.450Z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2月刊作者:马燕 [导读]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美术课堂教学目标优化设计,引发的是对课堂教学方法改进的思考。围绕学科素养提升与“关键能力”培育,考虑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为梯度目标的架构,借并根据美术学科本质,结合小学生心智水平、认知规律及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兼顾他们的生活经验和个性化发展需求,斟酌并选择适合的教法,使课堂教学过程生本位、结构化。 马燕无锡通江实验小学 214008 【摘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美术课堂教学目标优化设计,引发的是对课堂教学方法改进的思考。围绕学科素养提升与“关键能力”培育,考虑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为梯度目标的架构,借并根据美术学科本质,结合小学生心智水平、认知规律及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兼顾他们的生活经验和个性化发展需求,斟酌并选择适合的教法,使课堂教学过程生本位、结构化。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教法选择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2-156-01 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思考 我国界定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由此中小学学科教学的任务须从“知识传递”转向“知识建构”,我们必须确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理念,指向每一个学生学力的提升、人格的陶冶。 课堂教学目标以“关键能力”为核心目标,而“关键能力”育成不再仅是知识的习得与再现,而必须能动地从智、德、体所构成的素质与能力出发,凝练出“学科素养”的同时,将课堂教学目标优化为梯度结构:以“思考力”为核心,夯实支撑思考力的“基础力”,发展运用知识技能的“实践力”。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目标须明确提出能够应对社会变化的素养与能力目标,并围绕“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使课堂教学过程结构化,特别是要根据学科本质,支撑学科素养的提升与能力培育。 在设定目标时,我们应注意: (1)目标具体化: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越具体越好,笼统含糊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会导致教学的指向不明确。 (2)表达清晰化:课堂上应该做到什么,学生应该学到什么,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预计要达到怎样的效果等应在目标中加以设定并尽可能具体明确。 (3)方法弹性化:知识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应是一个整体,在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制订具群体特点的、个性化、有效用的教学实施目标。 (4)教学层次化:教学须照应前后,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形成层次或梯度变化。 二、达成教学目标需要选择适合的教法 选择适合的课堂教学方法,是为了更好地达成“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目标。尹少淳教授曾说:“在特定的教学任务中,为了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在某种教学观念、理念和原则的指导下,根据教学条件的特点,对教学任务诸要素需要进行系统的谋划,根据谋划在执行过程中需要采用的具体具有灵活性措施。” 以美术学科教学为例,与过往有所不同的是,我们不仅要从整体上来考虑所教学段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更要兼顾他们的生活经验和个性化发展需求。 1、让 “知识维度”更明确的语言讲解法 教师通过语言描述、说明和解释的方法,向学生传递信息、传授系统知识,是经典传统教学方法。美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尤其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仅靠教师的“一次性”讲解,不易使学生领会、学会某一个技法。技能技巧的演示,需教师在讲述时加以分解,在反复实践中逐步被理解、巩固和提高。因而在实际运用讲解法时,更要讲究“统讲”和“分讲”相结合;“精讲”和“多练”相结合;讲述与分析相结合。 2、推进“认知过程维度”的示范演示法 配合讲解法,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对于美术造型要素和造型原理的介绍,也可以配合图片、影像、实物等加以演示,帮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获得对知识技法的了解及掌握,从而推进对学科本质的认知。 示范与演示法是在每节美术课中都会运用到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学习技法、认知材料的主要方法,是有效讲授的得力“助手”。在示范活动中,应突出技法的程序和要领,并通过讲解加以提示,对有一定难度的技法,我们应该重复示范各要点、细节。 这种教学方法看似简单,但在过程中须以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为目的,我们应注意所选择的演示材料与所要讲述知识点的紧密结合,做到“讲清楚”“讲透彻”,同时还要注意“讲、演”结合,演到哪儿、点到哪儿。我们演示时一定要让学生清晰地看明白是怎么做的,必要时还需言简意赅地告诉学生为什么这么做。 3、形成“思维维度”的提示性训练法 结合讲解与示范,我们要为学生提供阶段性的训练过程。在进入作业之前加入一定的思考和训练,引导学生进入积极实践的状态,即能解决技能复杂、难点较大的问题,又能让他们主动探究学习方法,通过训练内生更多的感悟,自主形成“思维的维度”。 这种教学方法的选用,首先要求教师要透彻地理解教学内容的要点,确立合适的训练指标,明确这一课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美术知识、技能;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要到达怎样的程度;这些知识要点我们可以分解成哪些阶段目标来实现。为实现这些阶段目标我们可以进行有目的提示性训练,同时选择恰当有针对的训练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并领会知识技能。所谓“提示性训练”,其要点在于既要给学生一定的“提示”,让学生在提示下自己去发现原理和规律,又能让学生得到适度的指导。 进行提示性训练时,教师可以通过拓展学生认知范围,以及用各种方式唤醒和激活学生经验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促成学生连贯、灵活并综合地运用技法,实现自己的构思。 4、遵循“学习维度”的实践指导法 实践性、体验性强的实践活动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体验感受机会,从而激励他们主动学习。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

浅谈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课前三分钟 郑隆芬

浅谈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课前三分钟郑隆芬

浅谈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课前三分钟 十堰市白浪经济开发区白浪小学郑隆芬 内容提要:利用每节数学课前三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学生说话的方式,以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锻炼胆魄,充分体现新课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它的内容自由,模式固定,要求明确。”它为师生共同打开学习数学的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课前三分钟优越性评价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是由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思乐教授全力倡导,推广的一种素质教育。其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实现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目前我校正在大力推行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初见成效。本文从小学中段数学的角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浅谈数学生本课堂的课前三分钟。 (一)传统教学的弊端与课前三分钟地优越性 传统的教学形式以教师为主,是典型的“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新课程彻底打破了旧例,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学生的活动应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课前学生三分钟活动,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这样做,能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以一带十,以点带面,很好地带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欲望,有利于课堂教学深入地开展。教师与学生能够用独立的意识、批判性的思维对话,在平等的氛围中探索教育教学丰富的底蕴与灵性之光。

传统教学论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学生只不过是接受知识的“容器”罢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单向灌输,势必造成学生智力不能良性发展,使学生成为思想僵化的书呆子。新课程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享有对教育的“参与性”和“选择性”,使学生真正能够发挥出“自主性”,而这些目标的达成,单靠几个问题的设计,几道练习的做答是很难完成的。课前三分钟活动,针对一个问题一种思想,要做到心、口、手、脑并用,是学生知识和涵养的一次综合展示,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课前三分钟演讲,本身蕴涵着平等观念和价值预设,在富有生成性的开放空间中,个体不断展示、丰富、发展和超越。能使多数同学的口语表达能力得以充分展示。其中声调的抑扬,情感的起伏,情节的波澜,是对其他同学是一次精神上的享受。激发了他们欲望,人人争当课堂的主人,课堂气氛自然活跃起来,使课堂教学充盈着丰富多彩的内涵。 传统的课堂似乎是教师的专属舞台,教师在舞台上自编自导自演一幕幕并不精彩的戏,而学生只是跑龙套的群众演员,甚至只是观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获得一席之地,而且拥有了主体的地位。虽然教师失去了一部分舞台,却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学习和展示的舞台。这种教育形式的极大改进,令人欢欣鼓舞。一节课,短短的45分钟,可以让全体学生成为课堂这个舞台的主体成员,但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成为主角。由于学生间的差异,一些思维敏捷的学生可能会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使课堂真正成为他们的舞台,展示着他们的风采;但另外一些学生却有可能只是衬托“红花”的绿叶。为了弥补这种课堂上的不足,我认为,在新课程提倡的新型课堂上,不妨每次让出三分钟,通过演讲的形式,给每一个学生一个

传统课堂教学

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看法 所谓传统课堂教学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特定的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其特点是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教师能根据学生及时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传统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从历史角度看,它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就是在今天也不是一无是处;但是,从发展角度看,它已经落后,成为当前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障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形成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关系。其表现为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丧失了,教师也不是教学的主导者,而是扮演了教学活动的主宰者的角色。传统教育派把学生比做“船”,把教师比做“舵手”,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一句话,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围着教师转的。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材是教的内容,学生的成绩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反映,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则是提供给教师表演的舞台。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教师都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获得知识,或者说是在传统的教育熏陶中成长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熟悉了自己所教授的知识,习惯了自己教学的方法,甚至在备好课的基础上,不用对课堂教学进行过多的设计,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死板,教学手段单一,几十年来都是凭着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只粉笔,就可以轻松地上完自己的课。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学容量的增大,知识的不断更新,向传统的教学手段提出了挑战。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是通过老师的传授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学生只能跟随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致使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从而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思想。这种学习方法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渐渐丧失,甚至被迫学习,根本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结果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预习——听讲——练习——复习,这种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法,让学生成为了书的奴隶,不仅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生本”课堂的实施策略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生本”课堂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0-03-13T19:50:24.85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7期作者:蒋慧娇[导读] 美术课程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程之一,美术技能也是高素质幼儿教师的必备技能,摘要:美术课程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程之一,美术技能也是高素质幼儿教师的必备技能,因此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十分重要。为激发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绘画技巧、手工制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师可基于“以生为本”教育理念落实教学工作,以期建构生本美术课堂,提高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生本课堂构建对策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学前教育人才的重要责任,而美术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学科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了美术教师思考的重点。 基于素质教育发展下所提出的“以生为本”教育理念贯彻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课堂且具有积极作用,生本课堂的构建不仅能够打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堂的新局面,也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促进学生美术专业技能的发展和提升。本文将结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生本课堂的实施与实践经验,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出发探析实施策略。 一、深化教师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素养发展 1.充分认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三维目标教师要想真正在美术教学课堂落实“以生为本”,首先就必须对“以生为本”这一教学理念有充分认识。顾名思义,“以生为本”就是指在落实课程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模式,它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基于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师应重新设计教学目标,在“关注学科”到“关注人”中设计三维教学目标,指导美术课程教学。一维为知识与技能,即指学生在进行美术学习时掌握的相关美术技能包括欣赏能力、绘画技巧、艺术表现、手工制作等综合能力;二维指过程与方法,即运用多元方法传递相关技能,培养学生方法意识的美术应用能力;三维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指学生能够养成的美术意识、正确审美意识、职业意识及形成的良好价值观等。 2.提升自身专业教学技能,落实生本教学 生本课堂的建构与过去应试教育模式下的美术课堂截然不同,这也决定了美术教师若仍然采用过去的教学理念、教学技能落实教学工作无法更好的达到教育目的。因此美术教师应当将教学关注点转移到自身身上,关注自身专业教学技能的发展,为构建“生本”美术课堂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在教学理念上美术教师应当积极响应教育号召,学习新型理念,并且将新型理念作为教学指导;在教学技能上教师应当积极参与教学培训活动,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在师生关系上,教师则应当努力建构为生本课堂所需的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理清师生责任及课堂角色扮演。 二、实施多元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技能发展 “生本化”的美术教学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加以转变,力求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独特、深刻的学习体验,在体验中促进学生美术技能的掌握和发展。目前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模块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 1.采用模块教学法 模块教学法要求教师在开展美术课程教学时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对美术课程进行“模块分层”。如我校将学前美术教育专业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内容:基础绘画技能、应用美术、美术欣赏等。在这些大的主题模块下对美术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如基础绘画技能的主要内容包括素描、速写、简笔画、色彩等;而美术用则包括手工、幼儿玩教具制作、环境美化、主题强设计、幼儿美术应用等。对重点的课程知识进行分模块,不仅能够让知识系统化、模块化。也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知识掌握规律由基础到应用到创作设计,全面、清晰的呈现给学生,弱化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 2.采用情境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一种非常适用于美术课堂的教学方法,更多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地,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感受美术的创作创作意境,能够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结合视、听、做等全方位感官体验让学生走入美术世界。情景教学法强调教师运用语言、图画、多媒体、视频、环境创设等为学生生动形象的营造学习氛围,在“化静为动”中让学生感受美术的魅力,进而引导学生爱上美术活动,提供美术兴趣,实现技能发展。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诸多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教学法、微课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都能够突出学生在美术课堂的主体性地位,中职美术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相应地应用,以期利用多元教学法,构建自由、科学、精彩的美术课堂。 三、科学设置专业课程,适当开展美术实践 1.合理设计专业课程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设置必须以幼儿教育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幼儿教育需要什么,幼儿教师需要掌握哪些必要技能和素养,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就应当怎样安排什么。只有在良好的课程编排中确保学生所学和实际所用相衔接,学生才能够“学以致用”,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需要。目前中职学前教育美术专业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内容:绘画基础、色彩基础、手工制作、简笔画、幼儿玩教具制作与应用、主题性绘画创作、美术教学法等,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关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课程核心素养,关注课程间的链接,确保课程的设置始终关注学生发展性和综合能力的发展,为学生长远发展做准备。 2.设计美术实践课程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美术专业技能的发展单纯依靠理论学习很难达到目的,必须理实一体化。创设理实一体环境,创设幼儿园仿真情境,结合幼儿实际教学需要,如幼儿艺术活动、幼儿园环境设计等开设应用性课程,增强美术应用实践课程,甚至可以引入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竞赛于美术教学课堂内容,以求给学生实践训练、实践应用的机会,真正实现“学用结合”。 总之,要想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课堂中实现生本课堂的建构。美术教师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多方面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改革,将“以生为本”教学理念贯彻落实于美术教学的全阶段,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全责主体、实践主体,进而促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技能的综合发展。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作用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作用 发表时间:2018-08-28T10:58:46.360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8月作者:王德文[导读]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将课堂营造出一种与本堂课相关的情景氛围。 山东省枣庄市第一中学山东枣庄277300 摘要: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将课堂营造出一种与本堂课相关的情景氛围,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让学生对这堂课产生兴趣,同时也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之中,所以会在课堂中感受具体的艺术形象,出现一种概念表现,形成移情效应,进而获得相应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多媒体教学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这也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课;多媒体教学;优势;作用 高中美术鉴赏课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一种多样性体现,是其自小学、初中美术课之后的一种连贯性美术教育体系。但是因为我国应试教育的教学现状,使得高中美术鉴赏课在其发展中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其教学内容与体系也有待完善。但是高中美术鉴赏课其存在的意义却是非常重要的,其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的价值观与态度情感得到发展,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爱好特征的平台。 多媒体教学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在课堂上黑板上单调的讲授式,转变成集文字、声音以及图像等内容为一体的生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说多媒体教学拥有直观性与生动性等特征,可以把娱乐性与知识型集为一体,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因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信息化教育也逐渐在普及,所以多媒体教学也逐渐应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当中。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使用多媒体具有很多优势,具体如下:第一,更好的提升学生注意力。注意力是人们内心的指向性的一种活动,长时间注意某一对象可以让其更好的在人内心进行反馈。学生如果想要更高效地进行学习,便需要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注意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试想一下如果老师在讲述美术知识时,学生没有良好地保持注意力反而去思考其他事情,那么势必会影响学习效果。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其生动性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与好奇心,这样便会让注意力集中,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具有兴趣与情感优势。兴趣与情感全部都是人对某些客观事物所反馈出来的一种态度,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其兴趣与情感便是学生对知识态度的一种反馈。所以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对客观知识内容的反馈是非常感兴趣而又喜爱的,那么便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进而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进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第三,多媒体美术鉴赏课教学的感知优势。对于感知来说,它是主体对外在客观事物的一种认知条件,是牵引着学生认识新事物的一条纽带。如果被感知的客观事物不够完善与真实,那么学生很难对其进行抽象与概括的认识理解,这样一来便制约了其认知的发展,大大增加了认知负荷。 最后,思维上的优势。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但是在传统模式的教学课堂上,其培养效果欠佳。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建立问题情景,这样便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其思维纵横交错地发展。 与传统模式的美术鉴赏课相比,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其互动性功能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和表达,更能激发学生的主观性与创造性。传统模式的美术鉴赏课,教师往往都是以讲授式为主,所以课堂的主体是老师。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下,学生没有亲自体验的机会,也缺少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进而对艺术作品的思考也就欠佳,上课听完下课便会忘记。正是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具有明显优势,才决定了多媒体教学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作用。 首先,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对于“效率”来说,它是建立在“内容”与“时间”的基础上,效率高也就是指在相同的时间内做的事情更多。但是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让一堂课的时间里,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在非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中,高中美术鉴赏课需要书写修改教案、书写板书以及绘制版图、将美术作品展现在课堂上(如挂在黑板上)、然后对美术作品进行讲述。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下高中美术鉴赏课需要购置教学软件系统、制作教学软件、调试多媒体设备、操作多媒体设备并讲述。很显然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师需要准备更多的内容,仅仅是准备教案就要花费许多时间,在课堂上还需要占用时间将美术作品摆设出来,很显然效率不高。所以,相比较而言,多媒体教学则是更加的节省时间,进而提高效率。 其次,多媒体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们的行为可以大致分成两类:一种是意志性行为,另一种是兴趣性行为。意志性行为是受到目的所影响,需要用意志来迫使自身来完成某些行为。而兴趣行为则是其行为活动不受太多的约束,这种行为让人更加的舒适与轻松。对于学习来说,让学生拥有兴趣性行为是学习成败的关键。因为在应试教育的环境影响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带着很强的目的性,与高考有关的内容就会强迫学习,无关的内容就会放弃学习。因为美术并非高考科目,所以想要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美术,那么必须在兴趣上作文章。当然学生的兴趣也有不同的种类,大致可以分成有趣、乐趣与志趣这三种。有趣可以说是兴趣的最初阶段,它持续的时间不长也很容易消亡。而乐趣是在有趣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一旦形成便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而志趣又比乐趣更进了一步,它一般很难形成,但是一旦形成便会终身不变。对于高中美术鉴赏课来说,学生只需要形成乐趣,那么便会有很好的学习效果。如果仅仅是讲授式教学,那么最多会让学生感到有趣,很难让其形成乐趣。想要让学生在美术鉴赏课中形成一种乐趣,那么必须要学生主动参与,让学校在课堂参与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根据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其可以和同学或者老师进行争论探讨,这样的一系列的过程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实现,进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乐趣。 总之,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如果可以适当地变换教学方式,让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出现新的刺激,那么便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的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不断的对学生的视觉与听觉进行新的刺激,进而让学生喜欢上美术鉴赏课,认为上美术鉴赏课是一件放松的事情。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更加直观与互动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学生便会得到新的感官刺激,进而增加其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常学勤.有效教学的要义:贴近学情动态生成[J].课程.教材.教法.2009(05) [2]王维蓉.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0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