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纳兰词全集教学提纲

纳兰词全集教学提纲

纳兰词全集教学提纲
纳兰词全集教学提纲

纳兰词全集

《纳兰词全集》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木兰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南乡子-为忘妇题照】

泪咽更无声,止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前夜雨铃。

【金缕曲-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江城子-咏史】

湿云全压数峰低,影凄迷,望中疑。非雾非烟,神女欲来时。若问生涯原是梦,除梦里,没人知。

【采桑子】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年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浣溪沙】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

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沁园春】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依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蝶恋花-出塞】

今古山河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沁园春】

试望阴山,黯然销魂,无言徘徊。见青峰几簇,去天才尺;黄沙一片,匝地无埃。碎叶城荒,拂云堆远,雕外寒烟惨不开。踟蹰久,忽冰崖转石,万壑惊雷。

穷边自足秋怀。又何必、平生多恨哉。只凄凉绝塞,蛾眉遗冢;销沉腐草,骏骨空台。北转河流,南横斗柄,略点微霜鬓早衰。君不信,向西风回首,百事堪哀。

【水龙吟-题文姬图】

须知名士倾城,一般易到伤心处。柯亭响绝,四弦才断,恶风吹去。万里他乡,非生非死,此身良苦。对黄沙白草,呜呜卷叶,平生恨、从头谱。

应是瑶台伴侣,只多了、毡裘夫妇。严寒觱篥,几行乡泪,应声如雨。尺幅重披,玉颜千载,依然无主。怪人间厚福,天公尽付,痴儿騃女。

【浣溪沙】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卷一

【相见欢】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昼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沈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相见欢】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昭君怨】

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昭君怨】

暮雨丝丝吹湿,倦柳愁荷风急。瘦骨不禁秋,总成愁。别有心情怎说?未是诉愁时节。谯鼓已三更,梦须成。【酒泉子】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生查子】

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独夜背纱笼,影着纤腰画。

箬尽水沉烟,露滴鸳鸯瓦。花骨冷家香,小立樱桃下。【生查子】

鞭影落春堤,绿锦障泥卷。脉脉逗菱丝,嫩水吴姬眼。

契膝带香归,谁整樱桃宴?蜡泪恼东风,旧垒眠新燕。【生查子】

散帙坐凝尘,吹气幽兰立立。茶名龙凤团,香字鸳鸯饼。玉局类弹棋,颠倒双栖影。花月不曾闲,莫放相思醒。【生查子】

短焰剔残花,夜久边声寂。倦舞却闻鸡,暗觉青陵湿。

天水接冥蒙,一角西南白。欲渡浣花溪,远梦轻无力。【生查子】

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总是别时情,那得分明语。判得最长宵,数尽恹恹雨。【点绛唇】

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

忒煞萧疏,怎耐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点绛唇-对月】

一种娥眉,下弦不似初弦好。瘐郎未老,何事伤心早?

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空房悄,鸟啼欲晓,又下西楼了。【如梦令】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菩萨蛮】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采桑子】

凉生露气湘弦润,暗滴花梢,帘影谁摇,燕蹴丝上柳条.

舞鵾镜匣开频掩,檀粉慵调,朝泪如潮,昨夜香衾觉梦遥.

【采桑子】

白衣裳凭朱栏立,凉月〔走坐〕西,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 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采桑子】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犁花月又西.

【采桑子】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采桑子】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粱,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瓣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临江仙-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浪淘沙】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雨余花外却斜阳.谁见薄衫低髻子,还惹思量. 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暗思何事断人肠.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鹧鸪天】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挪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归恨却休. 云澹澹,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浪淘沙】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珠帘四卷月当楼.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蝶恋花】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春浅,红怨,掩双环,微雨花间.画闲,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

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忆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浪淘沙】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自尽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清平乐-弹琴峡题壁】

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菩萨蛮】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菩萨蛮】

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归雨.深巷卖樱桃,雨余红更娇.

黄昏清泪阁,忍便花飘泊.消得一声莺,东风三月情.

【菩萨蛮】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欲别,空胜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菩萨蛮】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栾月.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旧事逐寒朝,啼鹃恨未消.

【菩萨蛮】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清平乐】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阑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青衫湿】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自尽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忆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

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

心字已成灰。

【遐方怨】

欹角枕,掩红窗。梦到江南伊家,博山沈水香。

湔裙归晚坐思量。轻烟笼翠黛,月茫茫。

【诉衷情】

冷落绣衾谁与伴?倚香篝。春睡起,斜日照梳头。

欲写两眉愁,休休。远山残翠收。莫登楼。

【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

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烟影。

【如梦令】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如梦令】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半浮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天仙子】

梦里蘼芜有一翦,玉郎经岁音书断。

暗钟明月不归来,梁上燕,轻罗扇,好风又落桃花片。

【天仙子】

好在软绡红泪积,漏痕斜肩菱丝碧。

古钗封寄玉关秋,天咫尺,人南北,不信鸳鸯头不白。

【天仙子】

水浴凉蟾风入袂,鱼鳞触损金波碎。

好天良夜酒盈樽,心自醉,愁难睡,西南月落城乌起。

卷二

【浣溪沙】

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

【浣溪沙】

十里湖光载酒行,青帘低映白苹洲。西风听彻采菱讴。

沙岸有时双袖拥,画船何处一竿收。归来无语晚妆楼。

【浣溪沙】

五月江南麦已稀,黄梅时节雨霏微。闲看燕子教雏飞。

一水浓阴如罨画,数峰无恙又晴晖。溅裙谁独上渔矶。

【浣溪沙-姜女庙】

海色残阳影断霓,寒涛日夜女郎祠。翠钿尘网上蛛丝。

澄海楼高空极目,望夫石在且留题。六王如梦祖龙非。

【浣溪沙-小兀喇】

桦屋鱼衣柳作城,蛟龙鳞动浪花腥,飞扬应逐海东青。

犹记当年军垒迹,不知何处梵钟声,莫将兴废话分明。

【梦江南-其一】

江南好,建业旧长安。紫盖忽临双鹢渡,翠华争拥六龙看。雄丽却高寒。

【梦江南-其二】

江南好,城阙尚嵯峨。故物陵前惟石马,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夜深歌。

【梦江南-其三】

江南好,怀故意谁传。燕子矶头红蓼月,乌衣巷口绿杨烟。风景忆当年。

【梦江南-其四】

江南好,虎阜晚秋天。山水总归诗格秀,笙箫恰称语音圆。谁在木兰船。

【梦江南-其五】

江南好,真个到梁溪。一幅云林高士画,数行泉石故人题。还似梦游非。

【梦江南-其六】

江南好,水是二泉清。味永出山那得浊,名高有锡更谁争。何必让中泠。

【梦江南-其七】

江南好,佳丽数维扬。自是琼花偏得月,那应金粉不兼香。谁与话凄凉。

【梦江南-其八】

江南好,铁翁古南徐。立马江山千里目,射蛟风雨百灵趋。北顾更踌躇。

【梦江南-其九】

江南好,一片妙高云。砚北峰峦米外史,屏间楼阁李将军。金碧矗斜曛。

【梦江南-其十】

江南好,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绿残红叶胜于花。无事避风沙

【渔父】

纳兰性德诗词名大全

如梦令清平乐青衫湿生查子相见欢昭君怨如梦令如梦令 长相思相见欢清平乐弹琴峡 题壁 鹧鸪天 生查子鹧鸪天鹧鸪天点绛唇咏风兰点绛唇蝶恋花木兰词卜算子新柳采桑子采桑子酒泉子蝶恋花 采桑子画堂春浣溪沙浣溪沙 采桑子采桑子采桑子采桑子 采桑子采桑子临江仙寒柳减字木兰花 柳枝词秣陵怀古浪淘沙菩萨蛮 采桑子采桑子浣溪沙记征人语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浪淘沙河传采桑子 南乡子为忘妇题照菩萨蛮菩萨蛮菩萨蛮 菩萨蛮蝶恋花菩萨蛮菩萨蛮 菩萨蛮高楼望月菩萨蛮菩萨蛮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盛京满庭芳 浣溪沙梅花落江行临江仙 于中好七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 妇生辰 如梦令如梦令金缕曲慰西溟天仙子渌水亭秋夜浣溪沙眼儿媚咏梅汤泉应制 扈驾西山朝中措拟冬日景忠山应 制 摊破浣溪沙 浣溪沙姜女庙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踏莎行浣溪沙 蝶恋花谒金门减字木兰花新 月 虞美人 金缕曲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浪淘沙望海好事近山花子清平乐采桑子浣溪沙浣溪沙生查子荷叶杯浣溪沙浣溪沙菩萨蛮虞美人秋夕信步临江仙虞美人曹子建七哀拟古折杨柳拟古 梦江南虞美人虞美人鬓云松令 沁园春南乡子天仙子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玉连环影落花时采桑子采桑子九日 南楼令塞外重九点绛唇黄花城早望菩萨蛮菩萨蛮 清平乐清平乐发汉儿村题壁于中好于中好 于中好百字令宿汉儿村浣溪沙浣溪沙 浣溪沙浣溪沙南歌子古戍风流子秋郊射猎清平乐琵琶仙中秋望江南咏弦月浣溪沙 赤枣子临江仙景山蕉园 净业寺金人捧露盘净业寺观莲,有怀 荪友 梦江南清平乐忆梁汾 渔父于中好咏史采桑子点绛唇

减字木兰花临江仙孤雁汤泉应制汤泉应制扈驾马兰峪赐观温泉恭纪十韵扈跸霸州雄县观鱼柳条边班婕妤怨歌茅斋芳树密云 古北口中元前一夕枕上偶成拟冬日景忠山应 制 山海关 兴京陪祭福陵玉泉十二韵玉泉南海子南海子南海子汤泉应制入直西苑 菩萨蛮于中好于中好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明月棹孤舟海淀拟古拟古

读红楼梦心得体会

读红楼梦心得体会 读红楼梦心得体会 中国诗词史上有两句诗有难以描摹的霸气,一句是李太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另一句是杜子美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巧合的是,同是以安字开头颜字结尾,它们却各自代表了中国士人的两种精神境界,出世则旷达不羁、入世则心怀天下。 李唐几百年以后,在清初,有位伟大的作家用他细腻独特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他眼中的这两种士人,同时渲染出那个君主专制达到鼎盛时期的大悲剧。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红楼梦》叙说着那些痴人痴事,感叹书中他们不老不死,不伤不灭,却一遍一遍的上演着悲剧。读尽红楼,只得一世伤红颜伤逝的背后,便是中国古代士人们悲剧的写照。 《红楼梦》总是用几大段文字描写着主角们的风姿神韵,如王熙凤,贾宝玉,从容貌的美到繁饰的衣装。而对于林黛玉却只是描写了她三分病态如西子的模样。是否注定了她内心的自卑和低人一等的心理,低调自卑到衣物可以朴素到忽略不计,生怕写出来与凤姐,宝玉对比起,让别人笑话了。留笔三分给了人无尽的深思,或许结局在这里悄悄种下了根。 不知林黛玉是何时喜欢上那不爱武枪爱颜色的少年。或是刹那的初见: 贾宝玉因为如天仙一样的林妹妹没有携玉而要把他落草时含的宝玉扔碎,又或是贾宝玉总是宽容她的无理和冷笑。佛曰:

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虽不知她是否在一念之间恋上了如玉少年郎,却知道在无数的须臾中他们将这份美好无尽的展现。 记得书中林黛玉经常以泪洗面,说话总是有那么几分刻薄。对于别人的话,总是多心留意,比起小心翼翼的露怯,她则总是喜欢冷笑回答,好像当代有些人仇恨社会,认为世界上没有好人。而宝玉是她的知己,明白她那身刺猬装下脆弱的心,所以他总是劝着她,让着她,保护着她。爱之深,责之切。林妹妹却像是不知道似的,也许是潜意识知道了他的包容,才总是常常将自己的醋意暴露: 你怎么不去辞辞你宝姐姐呢?再你为什么又和云儿使眼色?这安的是什么心? 每每读到贾宝玉,林黛玉的言行时,我总是感叹幸好他们命运算不错,至少最初在贾氏家族中是少爷,小姐,不然让他们这种性格生于现代,必是两个娇命之人。 黛玉在大观园中格格不入,可没有人否定她超凡脱俗的才华谈吐和细腻优雅的生活态度;宝钗在大观园中受到老少妯娌的喜爱美,她有男子都少有的治家能力,她温婉贤淑,她谦逊怜下,是那个时代女子的典范。如果说黛玉是小家碧玉柔娟风流,宝钗则是大家闺秀的冷艳风骨,一个细声嫁与东风春不管,一个韵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无论是出世的黛玉还是入世的宝钗,在这么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时代中,她们都无路可走,无处可逃。

纳兰性德灯烛意象分析

浅谈纳兰词“灯烛”意象 摘要:纳兰性德词作善写各种意象,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词境开阔良多,词意真实哀婉。其中,“灯烛”意象在纳兰词中出现的频率颇多,纳兰性德巧妙地运用灯烛与他自身之间的状态这一微妙关系,不仅将其幽怨、孤寂、悲凉的内心情感表现得情真意切,也体现了其个体生命意识。 关键词:纳兰词;意象;灯烛;悲凉;个体生命意识

纳兰性德,一个出生于“缁尘京国,乌衣门第”的翩翩公子,他没有封建贵族纨绔子弟的糜乱气息,也没有满族血液里流淌的“野蛮”分子。他,是一个被汉民族文化深深影响着的“千古伤心”才子,一代词人。在纳兰性德三十一年短暂的生命旅途中,他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催人泪下的词句,至今仍为人传唱着,在历史的长河中永绽光芒。纳兰词大多以“哀感顽艳、婉丽凄清”1的词风独树一帜,赢得世人的肯定,“清初学人第一”梁启超如是说,国学大师王国维更是赞誉他:“北宋以来,一人而已”2。 纳兰性德词作善写各种物象以言志,这些意象群体的运用,使得其词境开阔良多,也使其词情真意远、深婉曲折。意象是客观物象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二者结合交融后而产生的特有效果。它是诗人根据诗词中志言情的需要,对现实生活呈现出的一些表象进行艺术的概括,进而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的审美图像。作为一个成熟的、有特色的词人,纳兰性德巧妙地摄取了一些自然物象,然后通过娴熟的创作技巧刻画、排列组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意象群体。 在纳兰性德词中,“灯”似乎常与“孤”、“寒”、“残”等字相连,灯下的情景也是如暗淡的夜中灯烛一样,凄清孤寂,无人话语。纵使有欢乐温馨的场景,那也是消逝了的,不可追逐的一场昨日之梦,而这样的梦只能反衬出当下的悲怨寂寞。因此“灯烛”就成为其表现相思别离之情的绝好意象,纳兰性德常用这一意象借以抒发幽怨、孤寂凄清之情。纳兰性德词中的“灯烛”意象,不仅继承了古典诗词中它一贯持有的意蕴,还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一意蕴进行了扩充、发展。纳兰性德词中的大多“灯烛”意象与他内心深处极其飘渺幽深的个体生命意识难分难解,作为他悲凉苦闷情绪的一种寄托方式,如此丰富、完整和深入,几乎成为他虚无缥缈的生命缩影。因此,本文不仅从“灯烛”意象探究纳兰性德的内心情感,更试着从这一意象探视他的个体生命意识,即从情、意、象三方面对纳兰性德词中的“灯烛”意象进行论述。1 一、情 《周易.系辞上传》里写有“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3文中有点言过其实,不只圣人如此作为,只要是一个诗人,一个成熟的诗人,都会“立象以尽意”。故而,纳兰性德细腻而又丰富的情感在“灯烛”这一意象中得以诠释。 (一)谁念西风独自凉——思恋人、思妻之灯 1严迪昌:《清词史》[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2王国维著、徐调孚注:《人间词话》[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纳兰性德词的风格特点

纳兰性德词的风格特点 林德涛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族正黄旗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的长子,文武双全,娴熟经史,尤善填词。康熙十五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侍卫。康熙二十四年纳兰因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纳兰性德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哀感顽艳,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纳兰词在我国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王国维评曰:“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朱祖谋云:“八百年来无此作者”。潭献云“以成容若之贵……而作词皆幽艳哀断,所谓别有怀抱者也”。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在他不到十五年的创作生涯中,著有《通志堂集》,词先有《侧帽》一集,后增补为《饮水词》,后人汇辑本则称《纳兰词》,今存三百四十九首。又与顾贞观合辑《今词初集》一选,为清初词选中著名之本。纳兰性颖敏,多愁善感,不类贵介公子。词风真挚自然而多凄恻哀艳,悼亡之作尤称绝调。 纳兰生活在清顺治、康熙年间的高官显贵的家族之中。他虽然拥有御前随驾侍卫的个人经历和荣华富贵的生活环境,但他在爱情上却因恋人未得和爱妻去世受到重创,造就了他的词充满哀叹伤悲。他虽然能文能武,出类拔萃,却无法驾驭自己的情感,为情所困。他的大部分词中传承了凄切婉约的词风,被称为“千古伤心”词人。纳兰性德的这些特殊的环境与背景,加上他的超

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特有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一、“纳兰词”的主题风格情调体现在各个题材作品中: 纳兰性德词的题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爱情阻隔、发妻早亡的哀怨;陪皇随驾,出塞行役时的感慨;赠友抒怀的情真意切。贯穿其间的主线,是他热切追求人性的纯美,爱情的缠绵,友情的珍贵。其作品的主旨情调是伤感哀怨之音。其中尤以爱情、悼亡和乡思的题材最为凄婉动人。 (一)缠绵悱恻多情善感的情感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这首《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词的起句奇特,说情人之间,本来两情相悦,但愿天长地久,然而如若知道后来的坎坷和悲剧,倒不如总是保持“初见”时那种美好时光。接下来,批判一些变心的人却反而指责对方首先变心的行为。下阕引用长生殿的典故,谴责曾海誓山盟如今却背情弃义的薄情郎。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名言,给人们以充分的感悟和解读的空间,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假设,一种理想。对于纳兰性德说来,初见时的温馨、真诚带来了美好,然而他的理想和现实却总是那样不一致。首先,相传纳兰与表妹雪梅相爱,表妹却被召入宫,

1000字左右的经典散文范文3篇

1000字左右的经典散文范文3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1000字左右的经典散文篇一:懂你人们常形容小资生活是一种“看王家卫电影、张爱玲小说,读纳兰词”的休闲生活,只是人们在反复品味纳兰词的时候,是否渐渐读懂了纳兰内心的凄婉和寂寞? 我常想: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境,才能写出这般读来让人内心一恸的词句?纳兰,你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与你初识,是在一个凄冷的秋日黄昏,我默念着“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不觉痴醉了;短短几行,便将世人有关初见的感慨一一展现,从此脑海里便总会浮现出一位忧郁的少年对着窗户,在孤灯下书写人生沧桑的情景。我默念着你的名字“纳兰性德,字容若”,思索你出生的朝代,却被一行小字打乱了平静的思绪:“纳兰明珠之子”。明珠?不是清康熙年间的“明相”吗?他的儿子竟会是这般极易伤感的人吗?我不禁茫然,第一次试图读懂你,因你的身世高贵,却让我更加疑惑。 与你再见,是在万里西风、大雪纷扬的边塞。望着那漫天的素白,你沉默不语,表妹和妻子的相继离去无疑是最沉痛的打击,你似乎也想随着素白飘飞而去。在众人眼中,你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前途无量,令人歆羡;可在你看来,这一切不过是无形的枷锁,是身世的包袱,是人生的无奈;你将身世之慨调上墨,“别有根芽,不是人间

富贵花”遂成一曲千古妙音。第二次品读,我终于明白了你的婉约伤感背后的人生真味:不慕名利,向往人间自由和真情。我的心不禁暗暗为你揪了起来,你的人生观和你的门第家庭竟然如此格格不入,只怕你的诗词之路也会因此变得愈发坎坷泥泞,你渴望得到的文人雅士生活倘若成了遥不可及的幻梦,你是否可以坚持走下去?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孤寂的你几经波折终于找到了红颜知己,只是这段感情太艰难,太悲伤!你就这样娶了沈宛,由于家世,沈宛也只能是妾,你只好把她安置在相府旁的小院里,你们的每次相会,都带着无法言说的辛酸,终于沈宛决定要回江南。临行前,你送为她写的词,我想那时的你心中定是不舍吧!可看着她一日日憔悴愁眉不展,你又下决心放手了,毕竟,这种生活让两人都身心俱疲......在品读了你的许多词之后,我渐渐了解你独特的风格,人们都说你有南唐后主李煜之风,可我总在你身上发现许多和李煜不同的地方:同是催人泪下,李煜是国仇家恨沦为阶下囚的泣血悲苦,而你却是向往闲适生活而不得的满怀忧郁,你的词就像雨后清晨的花朵又混着青草的香味,内中含有梨花带雨的惆怅,点点滴滴,是不尽的眼泪啊! 你轻叹一句“我是人间惆怅客”,而我也终于懂了,原来这惆怅里有身世的无奈,有人情的凄凉,更有文人内心的凄婉和寂寞...... 1000字左右的经典散文篇二:格调写作就是我,我就是书。 ----杜拉斯 20世纪集中了太多的悲悯与无奈,无数踽踽独行者为了内心的

纳兰词三首

<1>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一作:泪雨零/ 夜雨霖)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注释 ⑴柬:给……信札。 ⑵“何事”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 ⑶故人:指情人。却道故人心易变(出自娱园本),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⑷“骊山”二句: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⑸“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诗中“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幸:薄情。锦衣郎:指唐明皇。 参考赏析

纳兰词全集读后感

纳兰词全集读后感 纳兰词全集读后感一 我喜欢诗词,特别是古诗词。很佩服那些远去的诗人们,他们落落几笔便向我们勾勒出那么生动,唯美的画面。 喜欢纳兰容若,喜欢李煜,喜欢李清照,喜欢……所以我读纳兰容若的这部诗集并非偶然,因为我一直很喜欢纳兰的文笔,透过他的文字,我似乎可以穿越时空去去感受他心情的圆缺,与他生活的喜忧。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每每读到这首词我都会有些心酸,纳兰虽然有着令人羡慕身份、地位、才华,但他却有着很多别人不了解的哀伤。纳兰是一个富有深情的人,也正是因为这点,所以在他的妻子逝世以后他无法从过往的美好画面中走出来,因此郁郁寡欢,最后英年早逝。可是他留给我们的却是最美的诗篇!虽然有时我也会感慨为何纳兰他要活在从前的记忆里无法自拔。但当我看到这首词“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时,我深深感慨,“十年踪迹十年心。”当我们再次去回首那些逝去的爱情时,已是物是人非,总有太多的感慨在心中,但却自能暗自轻叹。 看了这部诗集,纳兰的形象总是萦绕在我心中无法散去。

世事,有时看起来残酷,翻转过来想,也是一种慈悲。在爱中,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寻找和等待的一方都需要同样的耐心和默契,这坚定毕竟太难得,有谁会用十年的耐心去等待一个人,有谁在十年之后回头,还能看见等在身后的那个人? 我们最常看见的结果是:终于——明白要寻找的那个人是谁时,灯火阑珊处,已经空无一人。很多时候也是熟悉就越让人伤悲,就像陆游与唐婉,他们再次在沈园相会时。那是何等的苦涩,纳兰也是如此。当他深爱的人离他而去时,当他再次站在那时他们曾有过很多回忆的地方时,他的心比谁都痛。但没有谁可以去解读他,纳兰变做了惆怅客。 那些赖以生存的温暖存在,曾经觉得是那么的无足轻重。可是但它改变了轨迹之后,就只能是一句“当时知道是寻常”,那是一句绝响的叹息。 从没有像现在一样,对悠闲恬静的田园生活有无尽的向往与渴望。步履蹒跚地蹀行在古道上,遥看日影衔山。落日也知道回家,那么人呢?也许作为凡人,我们总有太多的感伤,总是喜欢凡事都去探个究竟。 为什么总要等失落了,才拾起寻常的好?年轻人,不出去经历一番,又怎么能甘心平淡终老?人心的贪婪,或者说追求,如同空阔的海,无法满足。当爱消逝如飞雪时,剩下的只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从《饮水词》中浅析纳兰性德的悼亡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e884652.html, 从《饮水词》中浅析纳兰性德的悼亡词 作者:冉云鹏 来源:《参花·下半月》2015年第05期 一、纳兰性德与《饮水词》 纳兰性德性格放纵不羁,才华出众,出身豪门,平步宦海,但是他的发妻两广总督、尚书卢兴祖之女卢氏,在与他结婚后三年就死了,继娶官氏,后纳江南沈宛,但是后续难圆旧时梦。人生中所遇之人的聚散,使得他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悲观。对自己身处职位的厌倦,对富贵的轻视,对仕途的不屑,使得他对于这些东西无心一顾,但是他对于求之不得的爱情却非常向往,他渴望着长久的爱情。虽然他只有短短三十年的生命,但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 《饮水词》序里这样写到:“非文人不能多情,非才子不能善怨。骚雅之作,怨而能善,惟其情之所独多也。”纳兰性德人生情感坎坷,造就了他的多情,因为妻子的早亡,怀念妻子的感情占了他人生情感中的很大一部分。纳兰性德向往温馨自在、吟咏风雅的生活。但是天不遂人愿,使他憔悴忧伤、哀苦无端,于是,便把无尽凄苦倾诉于笔端,凝聚为哀感顽艳的词章。王国维对他的词有很高的评价:“北宋以来,一人而已。”顾贞观:“容若天资超逸,悠然尘外,所为乐府小令,婉丽凄清,使读者哀乐不知所主,如听中宵梵呗,先凄惋而后喜悦。容若词一种凄忱处,令人不能卒读,人言愁,我始欲愁。”他写词不喜刻意雕琢,反对以华丽的辞藻修饰。他的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以自然之眼观物,自然之舌言情,词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其中最让人潸然泪下的当然是《饮水词》中的悼亡之作了,表达了词人对妻子深深的眷恋之情和对现实的无奈之感。 二、浅析《饮水词》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开篇的一句,未经润泽,直抒胸臆,道不尽的绻缱情怀,许多美好的事物,只因为初见的一刹那,惊心动魄,神魂颠倒,即而刻骨铭心,无法自止。然而,沉浸爱河中的人儿从未曾想到那最初美好之后最终的结局,往往会不尽人意,让人平添几多悲凉,几多惆怅。之后用典故抒发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若是能一直像初见爱恋正浓的时候,该多么美好啊,那样就不会出现秋风至而绢扇被弃之一旁的情景了。这表明了纳兰性德对如果爱情能长久的向往。这首词是纳兰性德送给朋友的,劝解他的朋友不要继续沉浸在因恋人的离去而遭受的打击中,失魂落魄,一蹶不振。容若惜友,即而作词,以一失恋女子绝决

关于纳兰词爱情名句,纳兰经典名句诗词名句

关于纳兰词爱情名句,纳兰经典名句诗词名句 《纳兰词》作者:纳兰容若《纳兰词》简介:纳兰词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纳兰性德的作品。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愣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之子。康熙进士,官一等侍卫。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为词坛一说而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所生活的满汉融合的时期;他贵族家庭兴衰关联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以及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构成特殊的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纳兰词》收录的纳兰性德的词,是对他一生情感的真实写照。《纳兰词》中所附原文、注释、赏析等栏目,从多角度将词作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词人境况以及词作的意境、情感全面地展示出来。同时,同词情词境相契合的人物画像、山水景物,以及情景图等,通过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结合,达到“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艺术境界。关于纳兰词爱情名句,纳兰经典名句诗词名句1、人生恰如三月花,倾我一生一世念。来如飞花散似烟,醉里不知年华限。——纳兰性德《纳兰词》

2、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纳兰容若《纳兰词》 3、浮生若梦,别多会少,不如莫遇。——纳兰容若《纳兰词》 4、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纳兰容若《纳兰词》 5、我是人间惆怅客,断肠声里忆生平——纳兰性德《纳兰词》 6、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纳兰容若《纳兰词》 7、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半浮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纳兰容若《纳兰词》 8、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纳兰容若《纳兰词》 9、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纳兰容若《纳兰词》 10、西风一夜剪芭蕉,满眼芳菲总寂寥《纳兰词》 11、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风翦一丝红,红丝一翦风。——纳兰容若《纳兰词》 12、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纳兰容若《纳兰词》 13、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纳兰容若《纳兰词》 14、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别离《纳兰词》

古风弹琴说说大全

古风弹琴说说大全 【篇一:古风弹琴说说大全】 说说心情:一架古琴奏古调,一支玉箫响玉霄。 皆为一曲繁华调,良人风霜添几道? 香君坟前荒草绕,君可等在奈何桥? 王孙总无情招摇,害君古道堕断桥。 马踏尘嚣长歌啸,浮生若尘随风消。 千里迢迢吾轻笑,云天远高自逍遥。 红雪洒地吾扛刀,血雾染月风萧萧! - -湍棋 1、清音第一弦,独忆往事孤。如甘参苦,眉目沁珠。梦忆,彼时年少亦轻疏,心莫测,难识迷途。弹琴有关的古风句子 2、清音第二弦,莫问情深处。光阴飞度,几人清楚。情起,轻言错把相思付,心难舍,几分迷糊。 3、清音第三弦,美人柳眉蹙。心事难触,重重迷雾。笑倚,斜卧红楼看草枯,言未末,以笑掩哭。 4、清音第四弦,几朝花如故。陌路荒骨,佳人谁护。寻觅,高院深墙看枯树,喜悲乐,岁月难数。 5、清音第五弦,看生死浮屠。棋差一出,满盘皆输。血啼,三千红颜帝王顾,吟音瑟,惊心步步。 6、清音第六弦,月下倾城舞。倩影入目,情却难卜。何弃,千言万语无人诉,佳人侧,恐难踏足。 7、清音第七弦,重重宫墙俘。夕阳落幕,美人迟暮。浅泣,十里长亭忆萧楚,泪苦涩,已是陌路。 8、清音第八弦,素衫粗纱布。趋之若鹜,高瞻远瞩。若离,凄迷了半世孤独,痛心彻,红尘已误。 9、清音第九弦,杏花微雨簌。以沫相濡,心意如初。相惜,一夜红烛春宵度,莫羞涩,念情如故。 10、清音第十弦,研墨急笔书。诗词歌赋,清茶小炉。念兮,朝起晨曦映残烛,微风惹,清晨雨露。弹琴有关的古风句子 11、清音十一弦,锦木织小筑。凤落秋梧,风翻翠竹。言痴,恋恋红尘谁在乎,念上邪,情债宿主。 12、清音十二弦,琵琶音瑟如。弦音浅缚,音译荒芜。涟漪,点滴激起静水湖,如清歌,空惹人妒。 13、清音十三弦,止步意踌躇。心念相阻,情难饶恕。犹记,竹苑篱笆归隐住,琴箫和,福中知足。

读纳兰词全集有感

读纳兰词全集有感 读纳兰词全集有感 读纳兰词全集有感初次接触纳兰词那还是上大学的时候。当时宿舍唯一的文科生舍友就整天抱着一些文学作品看。为了表现出自己对文学无比崇高的敬意,于是我也随便拿来纳兰词来阅读,自此就再舍不得搁下。首先,我觉得有必要介绍一下诗词的作者: 纳兰性德,可是就我而言,我还是喜欢称呼他纳兰容若,有显赫的家室背景,是宰相之后,属于满州正黄旗,天满贵胄的世家公子,却偏偏说自己是“偶然间,乌衣门第”,对自己显赫的身世总是冷笑置之,也正是他这种坦率的性情,才使得他日后的作品更加情感充沛。纳兰容若以词著称,他的词不同于其他诗人。没有苏轼豪气冲天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没有杜甫场面恢宏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也没有李白自在洒脱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的词不急不躁,时而情感缠绵,时而心情惆怅,时而豪迈奔放,时而柔弱抒情。他的词就是他生活的写照。纳兰容若是孤寂的,甚至可以说是孤傲的。“明日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可是,天生贵气,身姿俊杰的他,仿佛孤傲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的骨子里透着超脱,浸着非凡,孤芳自赏恰好衬托出他独有的性情。纳兰容若同时也是可悲的,他一心向往的一方唯美的净土,而世俗总是无情地将他如瓦的梦击碎;然而他同时也是可喜的,高兴时总是可以肆意仰天长笑,悲伤时总是可以率真的泪眼婆娑。诗词的魅力给予他最纯真的性情,没有官场的尔虞我诈,没有平凡生活的索然无味。其实我最喜欢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

初见。“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语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最初打动我的便是“人生若只如初见”这短短的七个字,让我回味再三。《纳兰词全集》将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有才有识的纳兰容若呈现在我们眼前,仿佛带我们穿越了三百多年回到他生活的时代,读完了他的一生。 附送: 读苏东坡传读后感 读苏东坡传读后感 读苏东坡传读后感分享给大家,希望小编的用心能给您带来帮助。读苏东坡传读后感篇一: 800字近日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心中颇有感触。苏东坡虽文章名满天下,仕途却历经艰险,屡遭迫害,但终不改其乐观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文、词、书、画皆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立于尖峰位置;他的人格精神所体现的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千年来始终闪耀在比之于李白,他多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一生都在为百姓的疾苦而奔波劳累,被贬黄州时他虽是一介草民,但是仍然心系百姓,为了改变黄州丢弃女婴的习俗更为了拯救那些无辜的生命,他用自己的积蓄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座孤儿院,使那些刚出生的女婴享有了生存的权利。出任杭州太守时他不仅整顿西湖,平衡粮价,更在杭州瘟疫盛行时为了解决农民因药价贵而没钱买药的问题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公立医院。甚至在高龄谪居海南时他仍然没忘了百姓,他教当

凄清婉丽——浅析纳兰词的风格

浅析纳兰词的风格——凄清婉丽 凄清婉丽——浅析纳兰词的风格 作者 XXX 指导老师 XX 摘要:纳兰性德,清初著名词人。“婉丽清凄”、“哀感顽艳”是纳兰词的主要风格特色,他的“哀感顽艳”之悼亡词、“苍凉雄放而又凄婉幽咽”之边塞词、“寄思无端,韵淡疑仙,思幽近鬼”之咏物词,都缭绕弥漫着一种悲凉,风格凄婉哀美又不失苍凉疏宕.本文从不同词类来分析纳兰词赋予我们凄清婉丽的内心感触以及其人生经历和理想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关键词:纳兰性德; 凄清婉丽; 悼亡词; 边塞词 ;咏物词 英文摘要:Nalanxingde, the early Qing Dynasty famous poet. His style of poetry's main characteristics is beautiful and sad and sorrow. He wrote to remember the words of those who died Is a sad and beautiful. He wrote poetry frontier is majestic sadness and atmospheric.He wrote the words of the singing thing are meticulous and far-reaching. These poems are filled with sad and dreary. These poems are filled with sad and dreary .Style sad yet beautiful and majestic desolate and atmospheric.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speech in this article is to analyze these poems gives us the sad and beautiful inner feelings and their life experiences and ideals to our shock the heart. 关键词:Nalanxingde Sad and beautiful Memory of the dead poems Write poetry landscape border A variety of things to write poetry 1 1

纳兰词今译

纳兰词今译 临江仙·卢龙大树① 原文:雨打风吹都似此②,将军一去谁怜③。画图曾记绿阴圆。旧时遗镞地④,今日种瓜田。系马南枝犹在否,萧萧欲下长川。九秋黄叶五更烟⑤。止应摇落尽⑥,不必问当年。 【注释】 ①卢龙:地名,清属永平府治,今河北省卢龙县。②"雨打"句:宋辛弃疾《永遇乐》词:"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③将军:指将军树,即大树。据《后汉书》,东汉冯异协助汉光武帝刘秀打天下,诸将并坐争功时,他常独坐在大树下,军中号为大树将军。庾信《衰江南赋》:"将军一去,大树飘零。" ④"旧时"句:卢龙在山海关附近,这里曾是战场,故云。镞(zl):箭头。⑤九秋:秋季的九十天。⑥"止应"句: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译文:往昔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千年古树,饱经风霜依旧立。将军一去不复返,徒留空名无人怜。遥想当年征战时,诸将并坐齐争功。将军孤影树下倚,独伴绿荫覆美景。往事历历在目,今已物是人非。旧日里金戈铁马场,而如今稼穑瓜李田。 系马南枝今依在,故国足迹无处寻。泣涕零如雨,不忍顾此景,策马下长川,萧萧马长鸣。暮秋天,黄叶落满地,五更夜,雾烟漫天舞。秋风瑟瑟,草木零落,岂知当年何繁盛?人生如此,纷纷尽衰,何必再去忆当年。 临江仙·寒柳 原文: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①。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②。最是繁丝摇落后③,转教人忆春山④。湔裙梦断续应难⑤。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注释】 ①层冰:厚厚的冰。②关:关切、关怀。③最是:特别是。繁丝:指繁茂的柳丝。④春山:春山山色如黛,古时常借指女子的眉毛,此指所思的女子。⑤湔

(jian)裙:即溅裙,溅湿了衣裙。李商隐《柳枝词序》载,柳枝姑娘告诉一位男子,三天后她将涉水溅裙来会。 译文:花谢花飞随风散,柳絮飘逝何处去。皑皑积雪寒彻骨,层层叠压庭前树。一夜寒风凛冽吹,院里残枝零星散。一树柔枝半空垂,临夜独自随风舞,五更夜里寂寞生。孤月隐隐,晓寒瑟瑟,独爱她,月明影清,纵憔悴,依旧相怀。 最是落叶飘零时,直教心扉忆佳人,脸似芙蓉,眉若远山,幽幽春色动人。涉水溅裙共会,却道只是场梦。梦里相逢慰思情,人不语,望穿倩影;夜半忽醒梦难续,独惆怅,空余愁绪。方觉伊人已逝,往日恩爱成空。西风多少恨,浓愁荡不开,频频蹙眉,难销离愁。

【精选】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1课《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21课《古诗词三首》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一、我会写 sūn:孙(孙子、孙女、外孙) bó:泊(停泊、泊船、飘泊无定) chóu:愁(忧愁、发愁、愁眉不展) sì:寺(寺庙、寺院、少林寺) yú:榆(榆关、榆树、榆荚) pàn:畔(河畔、池畔、耳畔) 二、我会认 更:gēng(打更、五更、三更半夜) 聒:guō(聒耳、聒噪、聒碎) 三、多音字 泊:bó(停泊)pō(湖泊) 更:gēng(更改)gèng(更加) 四、作者简介 1.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因笃信佛教,又被称为“诗佛”。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主要作品:《竹里馆》《山居秋暝》等。 2.张继,字懿孙,汉族,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主要作品:《枫桥夜泊》。 3.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词人,其词在中国词坛上享有很高声誉。主要作品:《通志堂集》《纳兰词》。 五、理解诗意 《山居秋暝》:山上刚刚下过一场雨,晚上天气凉爽带来了秋意。松林沐浴着皎洁的月光,清清的泉水从河床的石头上流过。洗衣物的女子归来,竹林里笑

语喧哗,渔船顺流而下,搅动了一片片莲叶。任凭春天的花凋谢,我自己却要居住在这风光秀丽的山中。 《枫桥夜泊》: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面对着江边的枫树与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长相思》: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山海关那边走去,夜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晚上又刮风又下雪,风雪声搅碎了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六、问题归纳 1.《山居秋暝》: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为什么下笔说是“空山”? 大概诗人来到山林,远离了嘈杂烦扰的市朝,山居给他的突出印象就是非常寂静;当然,山中林木茂盛,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2.《枫桥夜泊》: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什么? 诗人看到了渔船上忽隐忽现的灯火,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听到了远远近近有几只乌鸦惊叫起来,寒山寺的钟声;感觉到气温更低了,霜飞满天,寒气袭人…… 3.《长相思》:你从“身向榆关那畔行”读懂了什么? 点明了行旅的方向。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那畔”一词颇含疏远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 4.为什么羁旅劳顿之后深夜不寐呢? 作者由描写白天的人声鼎沸、骏马嘶鸣转入对“夜深千帐灯”的静态描写。这里借描述周围的情况而写心情,实际是表达纳兰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 5.从“聒碎乡心梦不成”能感受到什么? “聒碎乡心梦不成”与上阙“夜深千帐灯”相呼应,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寐的原因。结句的“聒”字用得很灵脱,写出了风狂雪骤的气势,表现了词人对狂风暴雪极为厌恶的情感。 七、课文主题

意林读书笔记400字左右

意林读书笔记400字左右 《意林》的内容风格现实温暖,通常用一些故事、寓言和生活经历来吸引读者。意林读书笔记400字左右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意林读书笔记400字左右【一】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看了一本名叫《意林》日期为XX年七月上的书。看了使我感动的一篇,就是——《超级减肥王》。 《超级减肥王》主要讲述了一个女人34岁,中等个头,却有218磅,之前想过减肥却不成功,后经朋友介绍,参加了《超级减肥王》这个真人秀节目,经过了艰辛的努力,终于从218磅减到121磅。 她在减肥的过程中,还要在100℃的天气里进行减肥,她还要在丈夫的帮助下进行俯卧撑,就连她的儿子要她做最爱吃的巧克力曲奇,她却想到了丈夫说的那一句说:“难道你想让此前的努力白费吗?”为了减肥而放弃了做巧克力曲奇。 《超级减肥王》这篇文章写一个阿姨减肥的故事,本身就不让我感动,令我感动的是阿姨在减肥的过程中所受的考验、磨练。从218磅减到121磅,多么惊人的一个数字啊,如果一个这么胖的人,没有那份坚持与毅力,根本就很难有这么大的突破,这就是我敬佩的阿姨。 意林读书笔记400字左右【二】今天读了《意林》

这本杂志,其中一篇文章《好好活着,就是大美而不言》,深深地触动了我。文章的作者是陈敏,讲述了一个患有癌症的患者李黎,没有采取传统的治疗方法,而是用改变自身生活方式,从简朴、简约、简单做起,重新拯救自己的故事。 我们每个人都期待自己拥有最美好的生活,可是美好不美好总是相对的。比起有钱的人,我们不富有;比起成功的人,我们不出名,总是这样比下去,我们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吗?当一个人生病了,才知道健康的可贵;当一件东西失去了,才想到要去珍惜。我们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们在不停追求的同时,别忘了在意自己的身体,别忘了关心自己的家人,别忘了享受现在平淡的生活。好好地活着,就是大美而不言!

纳兰词全集

《纳兰词全集》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木兰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南乡子-为忘妇题照】 泪咽更无声,止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前夜

雨铃。 【金缕曲-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江城子-咏史】 湿云全压数峰低,影凄迷,望中疑。非雾非烟,神女欲来时。若问生涯原是梦,除梦里,没人知。 【采桑子】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年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浣溪沙】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 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沁园春】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浅析纳兰性德词中的雨意象2

浅析纳兰性德词中的“雨”意象 文学院2006级16班吴艳学号:200502631335 摘要:在纳兰词的意象中,“雨”意象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在讨论传统诗词中缤纷多彩的“雨”意象基础上,浅析纳兰词中“雨”意象的纤细哀愁、苍凉豪迈和凄婉缠绵,充实了“愁雨”这一意象。 关键词:纳兰性德;意象;雨 在纳兰性德《饮水词》所收录的348首词作中,“雨”意象出现频率最高,共有108次。然而这点却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专门分析“雨”意象的学术论文很少。“雨”意象初创可溯自《诗经》其《小雅·采薇》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纷纷。”以漫天纷飞的雨雪烘托战士出征归来时的悲切心情。这一原型意象产生之后,经过不断融合、变异、繁衍出多姿多彩的“雨”意象。 一、传统诗词中的“雨”意象 打开唐宋诗词作品,到处听得到雨声。雨中多愁,因而雨中多诗词。雨作为一种轻柔流动的物象,成为诗人词人抒发个人感慨的有效载体。雨从一种不带有任何主观情意的自然现象到被刻意营造成中国文学中传统的抒情意象,其中融注了作者特有的感受、体验、情绪和心态,具有了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正因为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所以,古典诗词中的“雨”,不再是一种纯自然的物理现象,而是表达作者主观感受的一种符号,一种象征。因而,“雨”这一物象,在与“意”相融合的过程中,往往由于作者融入的情思、意趣不同,可以构成意蕴不同的意象,一般说来,传统诗词中的雨意象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一)喜雨 喜雨往往与滋润万物,唤起勃勃生机联系在一起。最为著名的喜雨莫过于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人赋予春雨以人格,它好像知道大地万物的需要,知时而至;又不愿惊扰人们,悄悄滋润着大地给人们带来春的讯息,带来新的希望。诗人形神兼备地传达出喜雨之情,抒发其

纳兰词的读后感

纳兰词的读后感 纳兰词的读后感我喜欢诗词,特别是古诗词。很佩服那些远去的诗人们,他们落落几笔便向我们勾勒出那么生动,唯美的画面。 喜欢纳兰容若,喜欢李煜,喜欢李清照,喜欢……所以我读纳兰容若的这部诗集并非偶然,因为我一直很喜欢纳兰的文笔,透过他的文字,我似乎可以穿越时空去去感受他心情的圆缺,与他生活的喜忧。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每每读到这首词我都会有些心酸,纳兰虽然有着令人羡慕身份、地位、才华,但他却有着很多别人不了解的哀伤。纳兰是一个富有深情的人,也正是因为这点,所以在他的妻子逝世以后他无法从过往的美好画面中走出来,因此郁郁寡欢,最后英年早逝。可是他留给我们的却是最美的诗篇!虽然有时我也会感慨为何纳兰他要活在从前的记忆里无法自拔。但当我看到这首词“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时,我深深感慨,“十年踪迹十年心。”当我们再次去回首那些逝去的爱情时,已是物是人非,总有太多的感慨在心中,但却自能暗自轻叹。 看了这部诗集,纳兰的形象总是萦绕在我心中无法散去。

世事,有时看起来残酷,翻转过来想,也是一种慈悲。在爱中,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寻找和等待的一方都需要同样的耐心和默契,这坚定毕竟太难得,有谁会用十年的耐心去等待一个人,有谁在十年之后回头,还能看见等在身后的那个人? 我们最常看见的结果是:终于——明白要寻找的那个人是谁时,灯火阑珊处,已经空无一人。很多时候也是熟悉就越让人伤悲,就像陆游与唐婉,他们再次在沈园相会时。那是何等的苦涩,纳兰也是如此。当他深爱的人离他而去时,当他再次站在那时他们曾有过很多回忆的地方时,他的心比谁都痛。但没有谁可以去解读他,纳兰变做了惆怅客。 那些赖以生存的温暖存在,曾经觉得是那么的无足轻重。可是但它改变了轨迹之后,就只能是一句“当时知道是寻常”,那是一句绝响的叹息。 从没有像现在一样,对悠闲恬静的田园生活有无尽的向往与渴望。步履蹒跚地蹀行在古道上,遥看日影衔山。落日也知道回家,那么人呢?也许作为凡人,我们总有太多的感伤,总是喜欢凡事都去探个究竟。 为什么总要等失落了,才拾起寻常的好?年轻人,不出去经历一番,又怎么能甘心平淡终老?人心的贪婪,或者说追求,如同空阔的海,无法满足。当爱消逝如飞雪时,剩下的只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