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学》学习笔记:清热燥湿药之黄连

《中药学》学习笔记:清热燥湿药之黄连

《中药学》学习笔记:清热燥湿药之黄连
《中药学》学习笔记:清热燥湿药之黄连

《中药学》学习笔记:清热燥湿药之黄连

《本经》

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或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 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 的根茎。生用、姜炙、酒炙、吴茱萸水炒用。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效与应用】

《本草纲目》:黄连大苦大寒,用之降火燥湿,中病即当止。岂可久服,使肃杀之气常行,而伐其发生冲和之气乎?歧伯言: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久而增气,物代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王冰注:酸入肝为温,苦入心为热,辛入肺为清,咸入肾为寒,甘入脾为至阴而四气兼之,皆增其味而益其气,故各从本脏之气为用。所以久服黄连、苦参反热,从火化也,余味皆然。久则脏气偏胜,即有偏绝,则有暴夭之道。是以绝粒服饵之人不暴亡者,无五味偏助也。况眼疾本于肝热,肝与心为子母,心火,肝亦火也,肾孤脏也,人患一水不胜二火,岂可久服苦药,使心有所偏胜,是以火救火,其可乎?

《药鉴》:气寒味苦,气薄味厚,无毒,沉也,阴也。手少阴药也。以姜汁炒肜,则止呕吐,清心胃。且治一切时气,又解诸般热毒秽毒及肿毒疮疡、目疾之暴发者。盖黄连得姜汁制,则和其寒而性轻折,且少变其性,以引至热处,而使之驯化,正经所谓热因寒用是也。与木香同用,为腹痛下痢要药。吴茱萸同用,乃吞吐酸水神方。同枳

壳治血痔,同当归治眼疾。佐桂蜜,使心肾交于顷刻。入姜辛,疗心肺妙于须臾。欲上清头目口疮之类,酒炒为佳。欲泻解痘疮之毒,桔梗、麻黄汁炒之,取其达表而解之也。实火同朴硝,虚火用酽醋,痰火用姜汁,伏火用盐汤。米食积泻者,壁土炒之。赤眼暴发者,人乳浸之。东垣以为厚肠胃者,何也?盖肠胃为湿热所挠,而为痢为痛,得此苦寒之剂,则湿热去而痛止,则肠胃自厚矣。又曰与木香同用,治心下痞满并伏梁心积宜矣,若停食受寒,及伤寒下早所使者,则不可用。又曰除肠中混杂之红宜矣,如阴虚下血,及损脾而血不归脾者,概用之乎?又曰治五劳七情,定惊悸,止心腹痛,皆未分寒热而混言之,用者宜斟酌可也。

《本经疏证》:黄连根株丛延,蔓引相属,有数百株共一茎者,故名连,其治亦多延淹久之证,如淫疮黄连粉主之是矣,夫名浸淫,则非初起暴得之疾,亦非一治可瘳之候,故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从未有新得之病用黄连者。

黄连根黄花黄实黄,皆具土色,四月开花,六月结实,七月根紧,适逢太阴湿土阳明燥金主令时,宜乎为入脾胃之药矣,乃仲景诸泻心汤以之为关键何欤?夫仲景溯诸泻心证之源曰,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结胸称热入,痞不称热,可见所入之邪,非阳邪矣。阴邪结于阴位,心下痞鞭,非心病而何?心自病不能温土,土遂不运而干噫食臭干呕心烦下利矣,腹中雷鸣者,心气被遏不能上行,下走肠间也(观本经桔梗丹参之治可见),夫心之为体,于卦象离,今被邪之已化者,阴邪已化,不逼心阳,则在内

之沸乱略定,惟在外之邪气尚阻,则取二黄之泄热,荡去其邪,邪去正自安矣,恶寒汗出者也,在上之阴邪才化,在下之阴气复逆,故轻取二黄之气,以荡热除秽重任附子之威,以追逐逆阴,使之异趋同归,相成而不相背也。其未化者,阳馁股肉于阳位,而恣肆于阴分,邪盘踞于清道,而溃泄于下,非干姜半夏生姜之振散阴霾,不足以廓清心之外郭;非人浸黄连之养阴泄热,不足以安扰心之内讧,然则直谓之补心可也,而曰泻心何哉?夫称谓当循其实,补者益其虚,泻者泄其实,今者明因邪气入伐,致心脏内讧,若曰补则嫌于无邪矣,顾可乎?本经所谓肠澼腹痛下利者,与此心同。盖肠澼腹痛下利,多发于夏秋湿热之交,盛暑之时,心气发舒,其验在汗,所谓汗为心液也。当此之时,或由口食寒腻,阻遏其发舒之气,或由乘风取凉,使汗不得畅,于是火郁于中,阴凝于外,因遂生湿,湿复生热,寒热与湿,辗转胶固,故后世所制香连姜连等法,均伤此意为之。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少阴病,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二方缘以黄连为君,二证皆发于心,可见黄连为泻心火之剂矣。成无己曰,阴不得升,独治于下,为腹中痛;阳不得降,独治于上,为胸中热。欲呕吐,夫阴之升,其体由肾,其用由肝,阳之降,其源由肺,其责由心,然脾胃为升降之枢,脾提肾肝之气以升,胃曳心肺之气而降,故治阴之不升,必兼治脾,治阳之不降,必兼治胃,是于黄连汤又可参。黄连为心胃之剂,呕吐为胃病,故后世治呕用黄连,其效最捷,盖上升皆火之变见,人身之火,惟欲其降,升则为病,即所谓诸呕吐酸诸

逆冲上皆属于火者也。尤在泾曰,阳经之寒变为热,则归于气,阴经之寒变为热,则归于血,阳经之热,或有归于血者,惟阴经之热,则必不归于气,故三阴有热结证,不用调胃承气小承气,而独用大承气,诸下利证不已,必便脓血,是其验证也。心中烦,不得卧,热证也,至二三日以上,乃心中烦,不得卧,则非始即属热矣,始即属热,心中烦不得卧者,为阴虚,阴虚则不得泻火,今至二三日以上始见则为阳盛,阳盛则宜泻火,然致此阳盛,亦必其阴本虚,故阿胶芍药鸡子黄,无非救阴之品,泻火则惟恃芩连,而芩止一两,连乃四两,此黄连之任,独冠一方,无可议矣。二方而观,又可悟黄连一味,在黄连汤为温剂中寒药,在黄连阿胶汤,为补剂中泻药矣。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里撷筋骨血气之精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是故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阴阳合揣而为精明。以是知目疾非一经之病,黄连所主之目痛,必兼皆伤泣,出又须识其目痛皆伤泣出,必因于热气所为,乃为的对之剂,此何以故?如上文所云痛,有因于瞳子者,黑睛者,白眼者,则非矣,皆伤有因约束里撷者,泣出有因风者寒者虚者,皆不得用矣。盖惟伤在胞之内,白睛之外,始为赤络之病,泣出随眵始为湿热相搏,热者伤主,赤脉属心,千金外台诸方用黄连为君者,其所敷陈诸病,如大枣煎之目热皆赤生赤脉侵睛,洗眼汤之目热痛汁出,乳汁煎出,乳出汁煎之泪出皆赤疗,黄连煎之眼赤除热,莫不与本经相吻合,仍不外清心火除湿热二者而已。

古书语简而意深,读之者慎勿草,如此条所谓妇人阴中肿痛者是也。夫阴中肿痛,丈夫亦有之,何独于妇人,即妇人阴中为病,亦不止肿痛一端。金匮要略虽无明文,千金外如所胪列者,如阴蚀、阴疳、阴中烂伤、阴痒痛、阴中有虫、阴下脱、阴挺,皆不用黄连,而独于肿痛则间用之。大抵阴中之疾,皆始于小便,小便不利,则湿壅热生,湿与热相传不得泄则肿,妇人前阴,又为血潮汐之常道,于是遂涉血为痛,理固然矣。黄连非能治肿痛也,阴中肿痛,须用之者,盖阴中肿痛,必由湿热,而燥湿之物,多足以助热,清热之物,多足以滋湿,惟黄连既能燥湿,又能情热,他处肿痛,有因风者,有因热寒者,有因火者,不必尽由于湿,故本经独标出妇人也。虽然,丈夫阴中诸疾,亦无不由湿热,黄连之治,独标出妇人者何居?盖惟丈夫多不涉及于血,即使停湿生热,且涉及于血,亦宜通利,宜滋清,如导赤等方,而不宜燥。夫甘为湿化,苦为燥化,故凡味之甘者,虽性燥亦能壅气为湿,味之苦者,纵如黄连之寒,独不能因燥以激发其火耶?是知黄连之治湿治热,须分别观之。湿证之急者可用,缓者不可用。盖湿缓者热不盛,热不盛则恶黄连之气寒也;热证之缓者可用,急者不可用,盖热证急者湿不盛,湿不盛则恶黄连之性燥矣。黄连之治血热,亦宜分别观之,盖惟气分之热涉及血者可用,血分自生热者不可用,以血似水,而性主流动,黄连之寒,恐其凝血,其燥,又恐涸血也。

或问黄连入心清热燥湿,子既言之凿凿矣,独不思乌梅丸、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任黄连皆重,而所治皆肝病乎?曰,篇中凡言入某脏某腑者,解释其义如此,耳非凿凿言之也。试观本经别录,止言某

药治某病,而不言入某脏某腑,解之者不推明某病关系某脏某腑,何由知其病之所

以然,而仲景书亦止以某病属某经,某方主治某病,并不言某方治何脏何腑之病。譬如太阳病有恶风恶寒,而喘非肺病乎?心愦愦,心惕惕,心中悸,非心病乎?大义之所以,讲论之所及,原不可一途论也。子以乌梅丸干姜黄连,别录盖已确然言之矣,曰黄连主五脏冷热久下泄澼脓血是也,夫冷热天渊,何能久相守而不相入?必也君主之火令不行,斯冷是冷而热是热,冷是冷是热,斯一身所有津液,每日所增水谷,悉不化为精纯以上腾,而纷纷坠累而下,冷多者为泄,热多者为澼,澼甚者为脓血,冷轻者为痰饮,故乌梅丸治入利脓血,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治寒格吐下,白头翁汤治热利下重,小陷胸汤治饮滞停中,无不有藉于黄连。其病之轻重高下,系于冷热孰多孰少,故或配以附子干姜桂枝,或配以干姜人参,或配以秦皮黄柏,或配以瓜蒌半夏,不全藉黄连,是可知黄连之治,未必在肝,乌梅丸证、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证,未必不系心矣。虽然,五脏冷热久下泄澼浓血一语,读之当字字较量,观下利圊谷者,与四逆汤,下痢便脓血者,与桃花汤,皆不用黄连,又可知泄澼脓血之未久者,及久而但关乎五脏之冷,不关乎五脏之冷热相兼者,均与黄连不宜矣。

千金方之论消渴曰,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大寒凝海,而酒不冻,明酒性酷热,物无以加,脯炙监碱,酒客耽嗜,不离其口,三觞之后,制不由己,饮无度,咀嚼酢酱,不择酸碱,积年长夜,酣饮不解,遂使三焦猛热,五脏干燥,木石犹且焦枯,在人何能不渴。

外台秘要方述古今录验方曰,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似麦片,甜者,消渴也;二吃食多,不甚渴,小便少,似有油而数者,消中也;三渴饮水,不能多,但腿肿脚先瘦,小阴痿弱,数小便者,肾消也。消渴者倍黄连,消中者倍栝蒌,肾消者加芒硝,由千金而言,酒是湿热相兼之物,因酒致病,必系湿热为源,所以宜用黄连,也由外台而言,消渴略相似之病,有此三种,消中肾消,与黄连不宜,所以别乎可用黄连之的证也,反覆乎此二书,则庶几欲用黄连止消渴者,知有别择矣。

黄连能除湿热,即是厚肠胃,然黄芩亦除湿热,何以不然?盖黄连性燥,故入心而燥即寓味苦气寒中。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皆属燥金,同气相求,是即厚之意也。惟黄连苦寒而燥,黄芩虽苦寒而不燥矣,是以不得以厚肠胃属之。愚谓别录谓黄连调胃厚肠,不得混而称之曰厚肠胃也。夫肠胃中皆有脂膜一道,包里其内,所以护导滓秽使下行者,若有湿热混于其间,则脂膜消熔,随滓秽而下,古人谓之肠澼,后人目为刮肠痢,亦曰肠垢。胃体广大,容垢纳污,虽有所留,亦未必剥及脂膜,故但和其中之所有,边际自不受伤,故曰调;肠势曲折盘旋,惟其曲折盘旋之处,更为湿气留聚,湿阻热益生,热阻脂膜益消,去其所阻,则消烁之源绝,而薄者厚矣,故曰厚。凡人所食之物,不论青黑白赤,至胃悉变而黄不得谓不象黄连之色。又人之脏腑,有独治一处者,有两相连属者,从无似大肠之于小肠,小肠之于胃,胃之于咽嗌,三腑相通,彻上彻下,连属无隔,如此者,不得谓不像连黄之形。是黄连之调胃厚肠,原广有意义,不必隘之以同气相

求一语也。惟苦寒而燥一语,实足贯彻黄连功能,如胆中清之腑,为湿热所扰,则其中不清,故曰益胆水,湿洗关节而热,则骨骱不利,故曰除水利骨,是在用之者意会焉可已。

1.清热燥湿,善清中焦湿热,为治湿热泻痢的要药。治泄痢腹痛、里急后重,配木香如香连丸。用于泻痢身热,配葛根、黄芩、甘草,如葛根芩连汤。若湿热中阻,脘痞呕恶者,常与干姜、半夏配伍,如半夏泻心汤。治皮肤湿疮,可用黄连制成软膏外敷。

2.泻火解毒,用于热盛火炽、高热烦躁。本品泻火解毒,尤善清心经火热。若三焦热盛,高热烦躁,常与黄芩、黄柏、栀子等同用,如黄连解毒汤。若水亏火旺,心烦不眠,常配黄芩、阿胶、白芍等同用,如黄连阿胶汤。若心火亢盛,迫血妄行,吐血衄血,可与黄芩、大黄同用,如泻心汤。兼清肝火,治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者,配吴茱萸,如左金丸。

此外,本品善清胃火,可用于胃火炽盛的呕吐,常与竹茹、橘皮、半夏同用。胃火牙痛,常与石膏、升麻、丹皮同用,如清胃散。

黄连性寒,味甚苦,功能泻心火、解热毒,为治痢止呕的要药;本品配以黄芩、山栀等,则泻火而解热毒;配以大黄、黄芩,则泻火而止吐衄,且可治目赤口疮;配木香,则清热止痢而除腹痛;配竹茹,则清胃热而止呕吐;配吴茱萸,则和肝胃而治胃痛泛酸;配天花粉、知母、生地,则清胃火而治消渴;配朱砂,则泻心火而安神。

【处方用名】川连、川雅莲、细川连、小川连(生用,清热泻火)、炒川连(炒用,减低寒性)、姜川连(姜汁拌炒,用于止呕)、酒炒

川连(酒拌炒,上行,清上焦火)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研粉吞服,每次三至五分,每日服二至三次。

【方剂举例】

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黄连、黄芩、黄柏、山栀。治疮毒。

香连丸《和剂局方》:黄连、木香。治下痢腹痛,里急后重。

左金丸《丹溪心法》:黄连、吴茱萸。治吞吐酸水

【使用注意】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服。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现代研究】含大量生物碱,主要有小檗碱、黄连碱等。具有抗菌、抗炎、解热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降压、抗心律失常、正性肌力、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有抗腹泻、抗溃疡、利胆作用。并有抗血小板聚集、降脂、降血糖、中枢抑制、抗肿瘤、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作用。

中药泡澡配方

中药泡澡配方 一、泡澡加菊花,防治头晕和眼花: 菊花: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之功能。 方法:用鲜菊花500~800克,加水放入锅内,煎成汁水倒入浴盆待其降至适宜的温度即可浴用。它能防治头晕、眼花等症状,还可使肌肤细嫩洁白。饮用菊花汁,既清热解暑,还有利于肌肤的柔嫩。 二、泡澡加葛根,降压降糖除斑痕: 中老年人及肤色较黑的人适用此浴法 葛根:具有镇痛、降压、降血糖、清除皮肤老年斑和汗斑的功能,使关节更灵活,肌肉收缩力更强,不易疲劳。 方法:一般每次用葛根50~100克,加水熬汁,倒入浴盆,待其变温即可用。 三、泡澡加蓟草,止血散淤效果好: 蓟草:一种菊科植物,具有止血散淤的功能。 方法:将其洗净放入锅内,加水煎熬半小时左右,过滤去渣,变温即可洗浴,此浴可增加皮肤弹性。对于一些产妇来说,可加适量的地榆、槐花洗涤肛门,既有止血效果,又可防治痔疮、肛裂等疾病。 四、泡澡加桑叶,护肤散风又清热: 桑叶:经过霜雪的桑叶,性味甘苦而寒,具有散风清热、明目等功能。用它熬水洗澡,护肤而不脱脂。特别是皮肤粗糙者,浴后可使皮肤变嫩。方法:将干桑叶100克左右放入锅内,熬10~15分钟后,倒入浴盆,

待水变温即可洗用。 五、泡澡加薄荷,清热止痒好效果: 薄荷叶:有散风热、止痒的作用,对外感风热、皮肤发痒、咽喉肿痛、眼结膜充血等病症特别有效。 方法:只要取鲜薄荷200克或干薄荷50克放入锅内,加水熬取药液,倒入浴盆即可。 六.茶浴 泡澡所用的茶叶一般都是粗老绿茶, 一般这类茶叶所含茎梗较多,口感较新茶要差一些。但是这类茶叶所含的其他各项成分要比新绿茶高,泡出来的茶水比新茶要浓,适合用来泡茶浴七. 芫荽泡澡 用法:当胃口不佳,或是鼻塞时,至超市或菜市场购买一把香菜,洗净,在泡澡时加入热水中,自然就会散发天然香气来开通鼻窍,促进食欲。原理:芫荽为伞形科植物胡荽的全草,性温,味辛,入肺、胃经,能发表透疹、芳香开胃。 六、杏仁粉 是中药中的良好养生食材,家中经常使用的杏仁粉不仅具有养颜美白的功效,作为外用保养品,它也是良好的材料。可用于制作美白面膜、身体磨砂膏可增强疗效,能够有效去角质,使肌肤润白。 七、柠檬皮与柠檬汁 是泡澡中的明星材料,能够创造舒适喻悦的沐浴气氛。许多水果都可以作为自制保养品的材料,不过,柠檬的重要性值得特别提出说明。柠檬

自制凉茶配方

一般二十四味凉茶主要由菊花茶、矛根、淡竹叶、金银花、葛根、鱼腥草,山药、栀子,决明子、薄荷、茯苓、桑叶、蒲公英等二十四味中草药组成,有的还加入百合、银杏、陈皮、大枣、甘草、荷叶、黑芝麻、鲜芦根、白果、桔红、红花、蔗糖、可溶性玉米食用淀粉、麦芽糊精。 菊花10g 金银花10g 胖大海10g 积雪草15g 葛根10g 鱼腥草15g 茯苓10g 桑叶10g 蒲公英15g 百合10g 陈皮10g 白茅根15g 淡竹叶15g 大枣10g 甘草10g 荷叶15g 鲜芦根15g 车前草15g 马齿苋15g 破布子叶10g 罗汉果10g 山药10g 薄荷10g 莲子心10g ,共制成5000毫升。 二十四味凉茶主要由菊花茶、茅根、淡竹叶、金银花、葛根、鱼腥草,山药、栀子,决明子、薄荷、茯苓、桑叶、蒲公英等二十四味中草药组成,有的还加入百合、银杏、陈皮、大枣、甘草、荷叶、黑芝麻、鲜芦根、白果、桔红、红花、蔗糖、可溶性玉米食用淀粉、麦芽糊精。 成份作用: 1、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2、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3、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4、金银花:抑菌抗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 5、桔红:消痰利气,宽中散结。 6、枙子: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7、鱼腥草:清热解毒,清痛排脓,利尿通淋。 8、莲子:养心、益肾、补脾。 9、鲜芦根:清热生津,润肺和胃,除烦止呕。 10、玉竹:养阴润燥,除烦止渴。 11、鲜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12、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13、桔梗:开宣肺气,祛痰排脓。 14、薏苡仁:健脾补肺,清热利湿。 15、橘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16、枣片:补血益气,调理身心 17、玫瑰花:理气解郁、和血散瘀、解毒消肿 18、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19、银杏叶:降压、防动脉硬化,辅助治疗糖尿病 20、胖大海:清热利咽,润肺开音,通便. 21、茉莉花:清热解表、利湿、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 22、山楂:消积开胃,活血散瘀,防暑、降压 23、黑芝麻:延缓衰老、润五脏、强筋骨、益气力、治大便秘结

广东凉茶的配方

广东凉茶的配方 广东凉茶的配方1、王老吉:由10味中药组成:以岗梅、淡竹叶、五指柑清心火、解热毒;配以山芝麻、布楂叶、金沙藤、金樱根、木蝴蝶利湿通淋,除肠胃之火;再以金钱草、火炭母冰血去淤,疏肝和胃。这些中药是天然植物,能有效地去除人体的毒素,提高免疫力。 2、夏桑菊茶:集夏枯草、桑叶、菊花等植物,味道甘甜,气味芳香,清热解毒,清火明目。秋冬防肺燥,春夏祛暑湿。 3、邓老凉茶:包括金银花、菊花、蒲公英、霜桑叶等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抗病毒、解热、抗炎等作用。板蓝根:板蓝根颗粒的主要成分为板蓝根。板蓝根具有明确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其水浸液对多种致病菌如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连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贺志氏及费氏痢疾杆菌、肠炎杆菌和a刑脑炎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是用于治疗温病发热、热毒、咽喉肿痛等病的良药。 4、清开灵:由金银花、黄芩、板蓝根、栀子、水牛角、动物胆酸、珍珠层粉等8味中药组方制成。该药具有抗病毒、清热毒、醒脑开窍、抗菌等功能。对各种病毒(热毒)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5、金银花茶:主要成份为金银花、山芝麻、菊花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暑、降火利咽、生津止渴、清除风热感冒、热血毒

痢、痛肿疔疮、温病发热等功效。 6、五花茶:主要成份为金银花、菊花、槐花、葛花、木棉花。选用纯中药精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解酒去湿、健胃消滞等作用。 凉茶的分类一、清热解表茶主要适合内热,火气重的人。代表药材有银花、菊花、山枝子、黄岑等。适饮于春、夏和秋季。 二、解感茶主要医治外感风热,四时感冒和流感。代表药材有去年“非典”时期卖到天价的板蓝根。饮料型的有“邓老凉茶”等。此茶四季都适饮。 三、清热润燥茶特别提示,此类凉茶尤其适饮于秋季,对于口干,舌燥,咳嗽都有良好的药用功效。代表药材有沙参玉竹、龙梨叶、冬麦、雪耳等,饮料型的有“邓老凉茶”等。 四、清热化湿茶其针对湿热气重,口气大,面色黄赤等人饮用。代表药材有银花、菊花、棉茵陈、土伏苓等,饮料型的有“邓老凉茶”等。适饮于夏季。 凉茶能天天喝么我们先来看看凉茶的具体功效。在广东民间,凉茶是以药性辛寒,甘寒、苦寒的中草药煎水,代茶饮,具有清热凉血、祛湿解毒作用,可消除体内湿热疫毒。凉茶里的药材性寒味苦,可以解暑。可以说,在广东这种湿热的天气里,喝中药确实有一定的作用。 但那只是对过去的人而言。过去的人,多干体力劳动,一出门就晒大太阳,加上气候、水质等因素,当然觉得容易热气。但是现在不同了,人们出入都是空调环境,而且现代人多数从事体

清热祛湿中成药

清热祛湿最有效的药 湿热质是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湿为重浊黏腻之邪,容易影响气机的流通,如与热邪相合,则湿热交困,主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口臭,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舌质偏红,苔黄腻等。湿热质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容易心烦急躁。湿热质者在日常饮食中宜食用甘寒或苦寒的清利化湿的食品,如黄瓜、苦瓜、薏米、茯苓、莲子、红小豆、绿豆等,少食羊肉、动物内脏等肥厚油腻之品,以及韭菜、蒜、葱、生姜、辣椒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的食物。湿热主要分为肝胆湿热和脾胃湿热。 肝胆湿热是因湿热郁结于肝胆,疏泄失职,肝气郁滞,不通则痛,因此,肝胆湿热常伴有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或身目发黄或寒热往来,或阴囊湿疹,或睾丸热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肝胆湿热常热重于湿,湿的表现相对较轻。肝胆湿热质者应清湿热,以“肝”主渲泻。 脾胃湿热是因湿热之邪蕴结脾胃,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常,致腹胀,纳呆,呕恶。因此,脾胃湿热常伴有脘腹痞闷,呕恶,厌食,肢体困重,大便溏泻,小便短赤不清;或面目肌肤发黄,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而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脾胃湿热常湿重于热,热的表现相对较轻。 湿热困扰着许多人群,他们主要表现为口苦口干口黏,渴不欲饮,有些人会出现面赤唇红、口舌生疮的现象,甚至上腹胀满,腹痛、里急后重,这些人群大多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濡数。那么清热祛湿最有效的药有哪些呢,下面介绍几款清热祛湿的中成药。 1、湿热片 女人湿气重容易造成身体肥胖,湿气在体内停留,也很容易造成大便稀,不成形,湿热片可以说是女人祛湿的中成药首选药之一,可以有效的清除体内的湿气,湿气走,水肿等现象自然消失,体重也会下降,同时祛除湿气可以涩肠止痢,适用于泄泻、血痢、腹痛、属大肠湿热证。 3、黄疸茵陈颗粒 黄疸茵陈颗粒为清热利湿、退黄疸的中成药,主要成分有茵陈、黄芩,茵陈为君药,有清热利湿退退黄的功效,黄芩为臣药,具有清肝利胆祛湿的功效。佐

黄连-吴茱萸

黄连吴茱萸 连萸平肝抑胃酸 【伍用功能】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心除烦;吴茱萸温中散寒,下气止痛,降逆止呕,杀虫。黄连苦寒泻火,直折上炎之火势;吴茱萸辛散温通,开郁散结,降逆止呕。二药伍用,有辛开苦降,反佐之妙用。以黄连之苦寒,泻肝经横逆之火,以和胃降逆;佐以吴茱英之辛热,从类相求,引热下行,以防邪火格拒之反应。共奏清肝和胃制酸之效,以治寒热错杂诸症。 【主治】1.肝郁化火,胃失和降,胁肋胀痛,呕吐吞酸,嘈杂暖气,口苦,舌红苔黄,脉象弦数等症; 2.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诸症; 3.湿热下痢,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诸症。【常用量】黄连1.5~5克,吴茱萸1.5~5克。 【经验】黄连、吴茱萸伍用,出自《丹溪心法》左金丸。黄连、吴茱萸按照6:1的比例组成,治肝经火郁,吞吐酸水,左胁作痛,少腹筋急为庙。北宋《太平圣惠方》中,黄连、吴茱萸按1:1比例配伍,称茱英圆方,主治虚寒型下痢水泄。肝为风木之脏,气行于左,应受肺金的克制,方不致过亢而正常生化。·本方用黄连泻心火,使心火不克肺金,肺金不受克,方能有力制约肝木,肝(左)得肺(金)制所以叫左金丸。《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四》说:“〔注〕胡天锡曰:左金丸独以黄连为君,从实则泻其子之法,以直折其上炎之势;吴茱萸从类相求,引热下行,并以辛燥开其肝郁,惩其扦格,故以为佐。然必本气实而上下虚者,庶可相宜。左金者,木从左而制从金也。”黄连、吴茱萸各等分,张景岳命名为黄连丸。用于治疗肠红便血(大便出血)、痔疮肿痛等症。还用于治疗肝火胁肋刺痛,或发寒热,或头目作痛,淋秘泄泻,一切肝火诸症。 黄连配伍吴茱萸,二药合用,黄连多而吴茱萸少,辛开苦降,则可泻肝经痞热,使热从下达,有清泻肝火之效,可以治疗肝火横逆,胁痛吞酸嗳腐,湿热下痢、泄泻。临证之际,寒热错杂之症颇为多见,但寒热的比重却是千变万化,故用药的分量也应随之增减,热盛者,多用黄连,少佐吴茱萸;寒甚者则反之;若寒热等同,则二药各半为宜。 这是方剂左金丸的组方。【出处】《丹溪心法》 方中重用黄连为君,清泻肝火,使肝火得清,自不横逆犯胃;黄连亦善清泻胃热,胃火降则其气自和,一药而两清肝胃,标本兼顾。然气郁化火之证,纯用大苦大寒既恐郁结不开,又虑折伤中阳,故又少佐辛热之吴茱萸,一者疏肝解郁,以使肝气条达,郁结得开;一者反佐以制黄连之寒,使泻火而无凉遏之弊;一者取其下气之用,以和胃降逆;一者可引领黄连入肝经。如此一味而功兼四用,以为佐使。二药合用,共收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之效。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辛开苦降,肝胃同治,泻火而不至凉遏,降逆而不碍火郁,相反相成,使肝火得清,胃气得降,则诸症自愈。

凉茶配方大全

凉茶配方大全 凉茶具有中药的药性,那么在购买中药泡制凉茶时就应该掌握一点中医理论的知识。首先,要了解药物功能。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如花和梗、叶的性味和功能会有很大的差异,浸泡后对人体产生的作用也有天壤之别。因此,在购买前要做详细咨询和确认;其次,要了解药物配伍的知识。几种药物混合在一起,由于气味的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各不相同,彼此的功能就会相互抵消或得到加强。搭配不当,有可能会使泡出的茶有暴热或酷寒的现象出现,这种寒热表现不是我们平常所说温度的寒热,用味觉和触觉根本不能感觉到,而是吸收入人体后才会产生的变化,因此对人体的影响最大。 所以说,凉茶的泡制是需要科学的指导的,我们不能在药店或街头小摊上看到某某药材能清热解暑,就自行买来几种一泡了之,这是非常危险的。 常见凉茶的配方 1、王老吉: 由10味中药组成:以岗梅、淡竹叶、五指柑清心火、解热毒;配以山芝麻、布楂叶、金沙藤、金樱根、木蝴蝶利湿通淋,除肠胃之火;再以金钱草、火炭母冰血去淤,疏肝和胃。这些中药是天然植物,能有效地去除人体的毒素,提高免疫力。 2、夏桑菊茶: 集夏枯草、桑叶、菊花等植物,味道甘甜,气味芳香,清热解毒,清火明目。秋冬防肺燥,春夏祛暑湿。 3、邓老凉茶: 包括金银花、菊花、蒲公英、霜桑叶等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抗病毒、解热、抗炎等作用。板蓝根:板蓝根颗粒的主要成分为板蓝根。板蓝根具有明确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其水浸液对多种致病菌如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连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贺志氏及费氏痢疾杆菌、肠炎杆菌和A刑脑炎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是用于治疗温病发热、热毒、咽喉肿痛等病的良药。 4、清开灵: 由金银花、黄芩、板蓝根、栀子、水牛角、动物胆酸、珍珠层粉等8味中药组方制成。该药具有抗病毒、清热毒、醒脑开窍、抗菌等功能。对各种病毒(热毒)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5、金银花茶: 主要成份为金银花、山芝麻、菊花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暑、降火利咽、生津止渴、清除风热感冒、热血毒痢、痛肿疔疮、温病发热等功效。 6、五花茶: 主要成份为金银花、菊花、槐花、葛花、木棉花。选用纯中药精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解酒去湿、健胃消滞等作用。

凉茶简介

凉茶简介: 各种特色凉茶,包括清热泻火、强力泻火、清热祛湿、复方罗汉果、清暑益气、感冒凉茶等。凉茶的配方都是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的老教授提供的经验方,且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的提取、精制、包装技术,成品原汁原味,不含防腐剂,新鲜卫生,携带方便,是您舟车劳顿、辛勤奔忙之余的减压、泻火、祛暑、健胃的最佳清凉饮品。 清热泻火凉茶: 主要成份:竹叶,生地,芦根,通草等 功效:清热泻火,除烦止渴。适用于热盛津伤或气阴两伤所引起的身热多汗、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心烦口渴、大便秘结等症。 清热祛湿凉茶: 主要成份:十大功劳,鸡血藤,蒲公英等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化浊。适用于湿热引起的舌苔黄腻、腹胀纳呆、腹痛腹泻、肢重等症。最适合经常在户外奔忙或夏天感受暑热之病的人群。 复方罗汉果凉茶: 主要成份:罗汉果,鱼腥草等 功效:清热润肺,止咳化痰。适用于肺热、肺燥引起的咳嗽、痰多,咽喉肿痛、口渴、口干,声音沙哑等症。最适合于烟酒过多,经常熬夜的人群。 感冒凉茶(桑菊、银翘): 主要成份:银花,竹叶,连翘,蔓荆子,薄荷等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解毒。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各种症状。 参七茶: 主要成份:西洋参,三七. 功效:养阴益气,醒脑提神,减压,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和增强低抗力,特别适合工作繁忙的白领饮用. 凉茶配方 1 小菊花8-10朵,西洋参6-8薄片,甘草2-4片,枸杞6-8颗,山楂1-2片,莲子芯3-4根,冰糖或蜂蜜若干。 2西瓜皮凉茶:可将外皮绿色的那一层利用起来,洗净后切碎去渣取汁,再加入少量白糖搅拌均匀,有去暑利尿解毒之功。

3薄荷凉茶:取薄荷叶、甘草各6克,加水1000克左右,煮沸5分钟后,放入白糖搅匀。常饮此凉茶可提神醒脑。 4陈皮茶:将干橘子皮10克洗净,撕成小块,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入,盖上杯盖焖10分钟左右,然后去渣,放入少量白糖。稍凉后,放入冰箱中冰镇一下更好。常饮此茶,既能消暑又能止咳、化痰、健胃。 5桑菊茶:将桑叶、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锅中稍煮,然后去渣叶,加入少量白糖即成,可散热清肺润喉,清肝明目,对风热感冒也有一定疗效。 6荷叶凉茶:将半张荷叶撕成碎块,与中药滑石、白术各10克,甘草6克,放入水中,共煮20分钟左右,去渣取汁,放入少量白糖搅匀,冷却后饮用,可防暑降温。 7 香兰凉茶: 配方比例藿香9克、佩兰9克、茶叶6克 制作方法藿香9克、佩兰9克洗净,和茶叶6克一起放茶壶中,用500毫升开水冲溶,上盖闷5分钟,加入冰块 冷却待饮。功效解热祛风,清暑化湿,开胃止呕。 8外感凉茶:适合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咳嗽痰黄,舌苔黄等。组方:银花15克,板兰根15克,土牛膝15克,岗梅根30克,桔梗10克,连翘15克,淡竹叶10克,鱼腥草30克,薄荷5克。 9清热去湿茶:适合用于肠胃湿热证:疲倦乏力,昏昏欲睡,胃口不好,腹胀或痛,口臭,口腔溃疡,牙肉肿痛,或有湿疹,皮肤瘙痒,大便硬或烂,小便黄,舌苔黄厚。 组方:银花15克,木棉花30克,槐花10克,火炭母30克,山栀子15克 ,绵茵陈15克,扁豆30克,枳壳15克,山楂15克,藿香10克,蒲公英15克。 10清肝明目茶:适合用于肝胆湿热证:头胀痛,烦躁易怒,眼屎多,口苦,眼睛红或痒或流泪,睡眠差,大便硬或烂,小便黄,舌苔黄厚。 组方:夏枯草15克,桑叶10克,野菊花15克,山栀子15克,绵茵陈15克,溪黄草15克,车前子10克,黄芩10克。

清热药试题

二、清热药学习要求 1.掌握清热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 2.掌握药物20味,熟悉药物170味,了解药物8味。 3.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4.了解寒凉伤阳、苦寒败胃、苦燥伤津、甘寒助湿等药物副作用的含义。 内容 1.清热泻火药 掌握: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 熟悉:天花粉芦根淡竹叶决明子 2.清热燥湿药 掌握:黄芩黄连黄柏 了解:秦皮白藓皮 3.清热解毒药 掌握:金银花(附忍冬藤)连翘板蓝根蒲公英鱼腥草射干白头翁 熟悉:大青叶青黛贯众野菊花白花蛇舌草山豆根(附北豆根)穿心莲土茯苓熊胆 4.清热凉血药 掌握: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 熟悉:青蒿水牛角(附:水牛角浓缩粉) 5.清虚热药 掌握:青蒿地骨皮

清热药习题 1. 石膏的归经是() A 肺,肝经 B 心,肝经 C 肝,胃经 D 肺,胃经 E 肺,心经 2. 功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的药物是() A 石膏 B 知母 C 栀子 D 芦根 E 天花粉 3. 清热泻火药中,外用能清热收敛生肌的药物是() A 石膏 B 知母 C 栀子 D 夏枯草 E 天花粉 4. 石膏的功效除清热泻火外,还能() A 滋阴润燥 B 除烦止渴 C 凉血解毒 D 解毒燥湿 E 生津止呕 5. 石膏治疗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实热证,常与下列何药相须为用() A 知母 B 栀子 C 天花粉 D 芦根 E 夏枯草 6. 知母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常与下列何药相须为用() A 寒水石 B 石膏 C 栀子 D 芦根 E 天花粉 7. 石膏治疗肺热咳喘,常配伍下列哪组药物() A 知母,贝母 B 黄芩,瓜蒌 C 麻黄,杏仁 D 半夏,竹茹 E 桑白皮,天南星 8. 胃火上炎,头痛,牙龈肿痛等症,常选用下列何药() A 栀子 B 夏枯草 C 芦根 D 石膏 E 天花粉 9. 入汤剂宜先煎的药物是() A 知母 B 栀子 C 芦根 D 天花粉 E 石膏 10. 疮疡不敛,水火烫伤等证,宜选用下列何药外用() A 栀子 B 天花粉 C 芦根 D 石膏 E 知母 11. 知母的归经是() A 肺,胃,肝经 B 肺,心,肾经 C 心,肝,胃经 D 肺,胃,肾经 E 心,肾,脾经 12. 知母的功效除清热泻火外,还能() A 滋阴润燥 B 收敛生肌 C 凉血解毒 D 解毒燥湿 E 生津止呕 13. 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药物是() A 石膏 B 寒水石 C 知母 D 芦根 E 天花粉 14. 既清实热,又退虚热的药物是() A 石膏 B 夏枯草 C 寒水石 D 知母 E 栀子 15. 上清肺热,中清胃热,下泻相火的药物是() A 石膏 B 知母 C 夏枯草 D 芦根 E 天花粉 16. 知母治疗阴虚燥咳,干咳少痰,常与下列何药相须为用() A 石膏 B 黄芩 C 麦冬 D 竹茹 E 川贝母 17. 下列何药常用于肺热咳嗽,阴虚燥咳() A 石膏 B 寒水石 C 芦根 D 知母 E 栀子 18. 下列何药常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 A 石膏 B 知母 C 栀子 D 芦根 E 天花粉 19下列何药相须为用() A 石膏 B 栀子 C 黄连 D 黄芩 E 黄柏 20. 性寒质润,有滑肠之弊,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的药物是() A 石膏 B 知母 C 芦根 D 淡竹叶 E 夏枯草

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比较研究

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比较研究 摘要:黄连吴茱萸药对的配伍使用历史悠久,在传统临床中用于治疗胃寒、胃热、胃溃疡等疾病,是中医寒热配伍药对经典的组合代表。黄连和吴茱萸两药通过固定比例的配伍协同,降低不良反应与副作用的发生,中和药效的同时,将疗效发挥到了最大限度。黄连,吴茱萸对诱导人胃癌细胞株的作用发现,单用黄连或吴茱萸组癌细胞凋亡数量远远低于左金方组。通过配伍,黄连吴茱萸药对却产生明显的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具有一定抗癌活性。 关键词:黄连吴茱萸;配伍;药对;研究进展

目录 1黄连吴茱萸药对理论基础阐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药对的基本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黄连吴茱萸药对的基本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生物药剂学研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不同配伍比例对化学成分含量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炮制方法对有效成分的响.............................................................................................错误!未定义书签。 3药理作用的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3.2对抑郁症的作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对恶性肿瘤的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对心血管的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抗血管紧张素作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 抗血脂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结论与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清肝明目茶的10种配方

清肝明目茶的10种配方 *导读:肝开窍于目,春季养肝就要多喝清肝明目茶。那么清肝明目茶配方有哪些呢?下面为您介绍十款清肝明目茶 肝开窍于目,春季养肝就要多喝清肝明目茶。那么清肝明目茶配方有哪些呢?下面为您介绍十款清肝明目茶配方,肝火旺、眼睛干涩的朋友要留意了。 清肝明目茶配方 春季很容易出现眼睛干涩、目赤火热的症状。这是因为春天肝气上升,肝主眼,很容易肝火旺。想要身体健康,不妨试试清肝明目茶配方。 1、枸杞菊花决明子茶

配方:枸杞子5克、菊花5克、决明子5克。枸杞子、菊花、决明子适量,滚水冲泡服用。 功效:具有养肝明目、肝胃积热的功效。常用于眼睛干涩、头晕、口干口苦、血虚有肝热的患者。 2、山楂金银菊茶 配方:生山楂5g、金银花2g、菊花3g。沸水冲泡、泡淡为止。 功效:金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菊花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作用,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等,这个配方不仅能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还能起到化淤消脂,健脑明目的功效,头昏脑胀时喝上一杯效果会非常不错。

3、枸杞薏米茶 配方: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红枣2-3颗,冰糖、水适量。将买来的薏米拣出杂质,用清水淘净并控干水分;将薏米放入平底锅中,锅中不可放油,开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关火;将红枣剖成两半或割开口子放入茶壶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如喜欢甜味可放几颗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冲入滚烫的开水,浸泡5-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薏仁枸杞茶养肝明目又利水祛湿,宜在春季养生饮用。 4、桑叶枸杞茶 配方:桑叶6克、枸杞12克、绿茶3克。将上述三味原料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闷泡五分钟后即可饮用。

凉茶配方

凉茶配方 凉茶的配方:凉茶是通过各种凉茶药材调配而成,不同的药材使用不同的方法配制的凉茶也会有不同的口味和凉茶功效。下面是益草堂凉茶为您们提供的凉茶配方: 银花解毒凉茶配方:: 凉茶配方: 1.金银花5钱清热解毒 2.夏枯草5钱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3.蒲公英5钱利湿 4.白菊花5钱舒风清热,解毒,明目 5.生地3钱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6.鱼腥草3钱清热解毒,除湿通淋 凉茶的做法:清水3碗煎存1碗温服。 凉茶功效: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禁忌:虚寒人士或孕妇忌服,胃寒者可以加生姜2片,陈皮1钱同煲。 清热祛湿茶凉茶配方: 凉茶配方: 1.金银花5钱清热解毒 2.夏枯草5钱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3.棉茵陈5钱利湿 4.白菊花5钱舒风清热,解毒,明目 5.川萆薢3钱祛风湿 6.土茯苓3钱解毒,利关节 凉茶的做法:清水3碗煎存1碗温服。 凉茶功效:清热除湿。 禁忌:虚寒人士或孕妇忌服,胃寒者可以加生姜2片,陈皮1钱同煲。 适合人群:小便赤痛,舌偏黄白,口舌生疮。 四时感冒茶配方 凉茶配方: 1藿香3钱止呕 2连翘3钱疏风 3牛蒡子3钱利咽散肿 4荆芥3钱祛风解表,医治感冒 5防风3钱祛湿止痛 6桔梗3钱开宣肺气,祛痰 7甘草1钱调和药性 8菊花5钱明目 9生姜3片祛风,止呕,止咳 10北杏3钱止咳平缓 11川弓3钱活血行气 凉茶的做法:清水3碗煎存1碗温服。 凉茶功效:四时感冒,鼻塞头痛,咽喉不利,痰多咳嗽,消暑利湿。 禁忌:一般皆可饮用。

二十四味凉茶配方 凉茶配方: 枣片、金银花、杭白菊、玫瑰花、乌龙茶、黄山贡菊、腊梅花、枸杞、黑芝麻、金菊花、白芝麻、麦冬、胖大海、茉莉花、山楂、甘草、莲心、果干、薄荷、毛峰茶、银菊、玫瑰茄、银杏叶、冰糖各3克。 凉茶功效:降火、清热祛湿、清热解暑、去湿消滞、生津止渴、提神醒脑或养颜护肤、保健止渴等作用。 香兰凉茶配方 凉茶配方: 藿香9克、佩兰9克、茶叶6克 凉茶的做法:将藿香9克与佩兰9克洗净后,和茶叶6克一起放入茶壶中,用500毫升开水冲溶,盖上盖闷5分钟,再加入冰块冷却,即可饮用。 凉茶功效:解热祛风,清暑化湿,开胃止呕。 薄荷凉茶配方 凉茶配方: 薄荷叶、甘草,每次各取6克 凉茶的做法:加水1000克左右,煮沸5分钟后,放入白糖搅匀。 凉茶功效:常饮此凉茶提神醒脑。 桑榆暮景菊凉茶配方 凉茶配方: 桑叶、菊花各5克,薄荷3克,苦竹叶、白茅根各30克。 凉茶的做法:洗净,放入茶壶内,用开水泡10分钟即成。 凉茶功效:代替茶水随时饮用,辛凉解表,适用于风热感冒。 桑榆暮景菊凉茶配方 凉茶配方: 干橘子皮10克、少量白糖。 凉茶的做法:将干橘子皮10克洗净,撕成小块,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入,盖上杯盖焖10分钟左右,然后去渣,放入少量白糖。稍凉后,放入冰箱中冰镇一下更好。 凉茶功效:常饮此茶,既能消暑又能止咳、化痰、健胃。 邓老凉茶配方 包括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桑叶、白茅根、甘草六味药是中医经典方五味消毒饮的衍化方。金银花为君药,臣以野菊花、增强以清热解毒作用,蒲公英能利湿通淋,白茅根能清热利尿,二者使邪有出路;此外桑叶清肺润燥,白茅根味甘能生津,使整方清热解毒又不会苦寒太过;最后使以甘草调和诸药。依据此验方而成的“邓老凉茶”,比较轻清甘淡,无论什么体质的人都比较合适。 1. 夏估草9克2,桑叶7克3,菊花5克4,木棉花2克5,1%甘草甜素20ML 6,金银花2克7,蒲公英3克8,白糖130克。 2.果汁凉茶:用料:红茶50克,白砂糖350克,橘子数个,柠檬汁与橘汁各50毫升,白兰地酒40毫升,清水750毫升,冰水2500毫升,碎冰少许。先在锅中加水750毫升,加热至沸后放入红茶叶,维持微沸5分钟,离火滤去茶叶,晾凉后放入冰箱中冷藏。 饮用时在每个杯中倒入红茶40毫升,放入少许柠檬汁、橘汁、白砂糖,加入冰水100—150毫升,再滴入少许白兰地酒,放橘子一瓣、碎冰少许。

国家级名医独家秘方 Microsoft Word 文档

国家级名医秘验方 1.刘渡舟 刘渡舟,辽宁营口人,1917年9月20日出生,1932年拜当地名医王志远为师学医,后转从谢泗泉学习,前后七年。1956年在【北京中医学院】,从事中医教学与临床。先后任古典医籍教研室主任、伤寒论教研室主任、教授,《北京中医学院学报》主编,【国务院?学位评审委员会】中医组成员。 刘渡舟教授著述颇丰,主要著述有《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诠解》《伤寒挈要》等书。 刘教授在【北京中医学院】从教36年,为中医人才培养做出了具大贡献。自1978年以来,他指导培养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多名。主持了2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1项获1992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柴胡解毒汤〕 〔组成〕1.柴胡10克 2.黄芩10克 3.茵陈蒿12克 4.土茯苓12克 5.凤尾草12克 6.草河车6克 〔主治〕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谷丙转氨会显著升高,证见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备注〕1、1钱=3.75g 2、〔草河车〕即〔蚤休〕,乃常用草药。 2.俞慎初 俞慎初教授(图中者),男,1915年10月出生,福建福清人。系【福建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

俞老出生于中医世家,曾主编《现代医药》月刊。任上海《复兴中医》杂志编辑,【复兴中医专科学校】教务主任,并任【上海中医专科学校】【中华国医专科学校】教师。先后担任【福建省】政协委员,【中华医史学会】委员,【中国药学史学会】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专题研究咨询专家,【福建省医史学会】主委、名誉主委,【陈修园学说研究会】主委、名誉主委,《福建中医药》杂志编委会副主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卫生部《中国医学通史》编委会委员,【福建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台北中医药研究会】顾问。1989-1992年又先后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美国国际传记学院】编入《世界名人录》《澳大利亚及远东名人录》,被聘为国际传记协会顾问。 俞慎初教授从事中医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近60载,学宗古代医学经典《内》《难》及仲景学说,其临证重视医理,深究病机,辨证精详,制方药多崇古人之法,灵活运用前贤名方,且有变化创新。擅治内妇儿各科,尤长于治肝胆疾病。临床喜用虫类药物,善于从肝论治内妇科疾患,治疗胆囊炎、胆石症、中风偏瘫、鼻炎、咳喘及神志病证,每有独到之处。 〔加味五金汤〕 〔组成〕1.金钱草30克 2.海金砂15克 3.鸡内金10克 4.金铃子10克5.川郁金10克 6.玉米须15克。 〔主治〕肝胆结石,尿路结石,以及肝炎、胆囊炎、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服。 〔加减〕1.肝胆结石,加枳壳6克、朴硝6克 2.大便不通,加元明粉12克 3.尿路结石,加石苇12克、猫须草12克 4.有绞痛者,加元胡10克、生甘草3克,以缓解疼痛。 〔典型病例〕林某,男,60余岁,1984年8月就诊,患者侨居印度尼西亚40余年,4年来患胆囊结石症,经常右胁部胀痛,多在清晨四、五点左右。小便经常色黄如茶。因年

清热祛湿凉茶及其设备制作方法与相关技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清热祛湿凉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原料:秦艽1215份、茵陈1720份、陈皮1015份、炒白术1518份、茯苓1520份、五加皮1520份以及狶签草1012份。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清热祛湿凉茶的制备方法。本技术的凉茶具有调养身体以达到身体均衡的作用、能有效去除人体湿气,且配方与中医药食同补理论相一致,长期服用能达到化湿运脾、祛风湿,凉血消肿、祛风通络的功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清热祛湿凉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原料: 秦艽 12-15份 茵陈 17-20份 陈皮 10-15份 炒白术 15-18份 茯苓 15-20份 五加皮 15-20份 狶签草 10-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热祛湿凉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0.5-2重量份的水溶性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热祛湿凉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原料:

秦艽 12份 茵陈 20份 陈皮 10份 炒白术 15份 茯苓 20份 五加皮 15份 狶签草 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清热祛湿凉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原料:秦艽 14份 茵陈 20份 陈皮 10份 炒白术 16份 茯苓 15份 五加皮 18份 狶签草 10份

水溶性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粉 2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热祛湿凉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重量份的各组分原料经清洗,切段,煎煮得滤液,再经杀菌,加入防腐剂、香精,灌装,得成品凉茶。 技术说明书 一种清热祛湿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凉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热祛湿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凉茶是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可消解人体湿热。进入21世纪的人们,渐渐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不规律,熬夜增多,睡眠不足等原因均可导致人体湿气淤积。目前市场上凉茶种类众多,虽多数凉茶也可清热祛湿,但其成分较复杂,口感未得消费者青睐,仍有不足之处。 技术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中药配方的凉茶,能有效祛除人体湿气。既可清热利便,也可除湿利水。 一种清热祛湿凉茶,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原料:

清热祛湿吃什么中药有效

清热祛湿吃什么中药有效 生活当中有些人身上的湿气是很重的,这对于个人的健康影响是十分大的,那么如何祛湿比较好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关于吃什么中药可以有效清热祛湿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处! 可以清热除湿的中药 1.薏仁 薏仁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水分代谢,发挥利尿消肿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肿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错的排毒方法,直接将薏仁用开水煮烂后,适个人口味添加少许的糖,是肌肤美白的天然保养品。 2.芥蓝 芥蓝中含有有机碱,这使它带有一定的苦味,能刺激人的味觉神经,增进食欲,还可加快胃肠蠕动,有助消化。它还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防止便秘。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预防心脏病等功效。也有助于利水化痰、解毒祛风、消暑解热、解劳乏、清心明目。 3.鲫鱼 俗话说“冬鲫夏鲤”,冬季的鲫鱼肉肥籽多,味尤鲜美。鲫鱼全鱼性味甘、温,有开脾健胃、增进食欲、消水肿、止呕吐、发乳之功效,非常适合孕妇食用。 4.马齿苋 马齿苋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又被称为长命菜、五行草,是药食

两用植物,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其ω-3脂肪酸含量在绿叶菜中占首位。 5.水芹 水芹中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含量较高,一般在11月至次年四月分期上市。其味甘辛、性凉、入肺、胃经,有清热解毒、养精益气、清洁血液、降低血压、宣肺利湿等功效。 6.糙米 糙米就是全米,保留米糠,有丰富的纤维,具吸水、吸脂作用及相当的饱足感,能整肠利便,有助于排毒。每天早餐吃一碗糙米粥或来一杯糙米豆浆是不错的排毒方法。 7.红豆 红豆可增加肠胃蠕动,减少便秘,促进排尿。可在睡前将红豆用电锅炖煮浸泡一段时间,隔天将无糖的红豆汤水当开水喝,能有效促进排毒。 可以清热祛湿的食谱 1.淮山扁豆煲鸡脚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实15克,薏苡仁15克,鲜鸡脚200克(约10只),生姜丝少许。 做法:先将鸡脚去衣清洗,切掉脚甲。将淮山、扁豆、芡实、薏苡仁、鸡脚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内,加水2500ml(约10碗水),武火煲滚后文火煮2小时。煮好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舒筋活络。

第十五章 祛湿剂 习题

第十五章祛湿剂习题 一、填空题 1.凡以祛湿药物为主组成,具有_______,_______作用,治疗水湿为病的一类方剂,统称为祛湿剂。 2、祛湿剂属八法中之_______法。 3.祛湿剂中常配伍理气之品,以求_______。 4.祛湿剂多由_______或_______之药组成,易于耗伤阴津。故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弱,以及孕妇,均应慎用。 5.平胃散以_______为君,其作用为_______。 6.平胃散是治疗_______证的基础方,其辨证要点为_______,_______。 7.藿香正气散中配伍桔梗,取其宣肺利膈,既益_______,又助_______。 8.茵陈蒿汤的功用是_______。 9.临床应用茵陈蒿汤的辨证要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八正散与导赤散共有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 11.甘露消毒丹主治证的病机是_______,_______。 12.连朴饮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当归拈痛汤的功用是_______,_______。 14.当归拈痛汤中配伍益气养血滋阴之品,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15.二妙散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 16.五苓散以_______为君,作用为_______。 17.猪苓汤五药合方,其功用以_______为主,_______为辅。 18.防已黄芪汤主_______证。 19.苓桂术甘汤的功用是_______,_______。 20.真武汤主治证的病机为_______,_______。 21.实脾散主治_______。 22.萆蘚分清散的功用是_______,_______,主治_______之膏淋、白浊。 23.羌活胜湿汤重用_______,_______为君,作用为_______,_______。 24.独活寄生汤中能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当归拈痛汤与独活寄生汤均可治疗痹证,但后者的病机应属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一)A1型题 1.平胃散主治证的病机是() A.湿滞脾胃 B.湿热中阻 C.外寒内湿 D.脾虚失运 E.湿热下注 2.平胃散中长于行气除满,且可化湿的药物是() A.厚朴 B.苍术 C.陈皮 D.茯苓 E.半夏 3.治疗湿滞脾胃证的基础方是() A.藿香正气散

凉茶种类和配方

凉茶炖品种类、配方、价格 一、凉茶类 三十六味:咽喉发炎、胃热牙痛、凉血安神、热气久咳;(4元) 二十四味清火王:外感风热、除烦降活、咽喉肿痛、解暑祛湿;(3元) 清肝利胆:倦怠乏力、清肝明目、预防肝炎、利湿退黄;(3元) 风热感冒:清热解表、口苦胃呆、风热头痛、四肢酸痛;(3元) 滋阴降火:熬夜失眠、胸痛咳嗽、口苦咽干、风火牙痛;(3元) 清热祛湿:小便赤黄、烟酒过多、肝火目赤、肠胃胀滞;(3元) 肠胃消滞:消食化滞、腹肚胀满、不思饮食、理气和胃;(3元) 清肺止咳:利咽顺气、四肢疲倦、痰多咳嗽、烧烤煎炸;(3元) 罗汉果枯草:清热利湿、盛夏肝火、解暑生津、润喉化痰;(3元) 加味五花茶:痔疮便血、健胃通肠、口苦热气、芳香行气;(3元) 二、龟龄膏类 洋参龟龄膏:安神补气、养胃生津、润肺降火、虚热烦倦;(5元) 田七龟龄膏:止血散淤、解毒清肿、疮疥疼痛、咽喉肿痛;(5元) 珍珠龟龄膏:镇心定惊、清肝明目、解毒敛疮、养颜美容;(5元) 芦荟龟龄膏:泻热通便、杀虫销积、消暑除烦、滋润养颜;(5元) 原味龟龄膏:清咳清心、消暑除烦、排毒养颜、清热解毒;(3元) 红豆相思龟龄膏:(6元); 绿豆沙龟龄膏:(6元); 椰汁西米龟龄膏:(6元); 鲜奶雪耳龟龄膏:(6元); 什果龟龄膏:(7元); 三、汤圆类 花生汤圆:(3元);芝麻汤圆:(3元);鲜奶汤圆:(5元); 什果汤圆:(5元);绿豆沙汤圆:(5元);红豆沙汤圆:(5元); 椰汁西米汤圆:(5元);玉米汤圆:(5元);雪耳糖水汤圆:(5元) 米酒汤圆:(5元)芝麻糊汤圆:(6元)大团圆汤圆(8元,椰汁、西米、

杂果、汤圆) 四、滋补甜品 绿豆沙:(3元);莲子百合红豆沙(3元);西米红豆沙(3元);香芋红豆沙(3元);雪耳鸡蛋米酒(5元);莲子雪耳米酒(5元);鲜奶什果红豆雪耳(5元)耶汁莲子百合(5元);雪耳冰糖炖木瓜(6元);鲜奶雪耳炖木瓜(7元) 凉茶的配方: 银花解毒凉茶配方:: 凉茶配方: 1.金银花 5钱清热解毒 2.夏枯草 5钱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3.蒲公英 5钱利湿 4.白菊花 5钱舒风清热,解毒,明目 5.生地 3钱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6.鱼腥草 3钱清热解毒,除湿通淋 凉茶的做法:清水3碗煎存1碗温服。 凉茶功效: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禁忌:虚寒人士或孕妇忌服,胃寒者可以加生姜2片,陈皮1钱同煲。 清热祛湿茶凉茶配方: 凉茶配方: 1.金银花 5钱清热解毒 2.夏枯草 5钱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3.棉茵陈 5钱利湿 4.白菊花 5钱舒风清热,解毒,明目 5.川萆薢 3钱祛风湿 6.土茯苓 3钱解毒,利关节 凉茶的做法:清水3碗煎存1碗温服。 凉茶功效:清热除湿。 禁忌:虚寒人士或孕妇忌服,胃寒者可以加生姜2片,陈皮1钱同煲。 适合人群:小便赤痛,舌偏黄白,口舌生疮。 四时感冒茶配方 凉茶配方: 1藿香 3钱止呕 2连翘 3钱疏风 3牛蒡子 3钱利咽散肿 4荆芥 3钱祛风解表,医治感冒 5防风 3钱祛湿止痛 6桔梗 3钱开宣肺气,祛痰

黄连吴茱萸的药学分析以及配伍变化进展

黄连吴茱萸的药学分析以及配伍变化进展 摘要:黄连是毛茛科植物黄连等多年生无茎草本植物的干燥根茎,它是一种常 用的传统中药,具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痢疾、抗氧化、抗流感以及抗癌 活性。它产生生物碱,如小檗碱、黄连碱、药根碱和巴马汀,其中小檗碱是主要 的活性成分。黄连常用吴茱萸为中药方剂,吴茱萸属灌木或小乔木的干燥果实, 其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碱是吴茱萸的有效成分,吴茱萸及其主要成分或代谢物反 映了咖啡因、茶碱和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可通过调节肝脏药物代谢酶。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连吴茱萸否的药学动力进行分析,探究黄连吴茱萸 配伍变化。 关键词:黄连;配伍;吴茱萸;药学分析;进展 1.前言 黄连是一种具有药理作用的中药,常用吴茱萸为之展开配方,黄连与吴茱萸 相互作用[1]。从药理学上讲,吴茱萸将这两种中药同时提取可降低黄连生物碱的 溶出率,吴茱萸对黄连具有拮抗作用。药物动力学方面,与黄连相比,吴茱萸药 对中小檗碱的吸收有所改善,而吴茱萸的存在降低了黄连中小檗碱的系统暴露[2]。然而,由于两种提取物都是口服的,因此小檗碱的溶解速率降低可能导致小檗碱 的全身暴露。此外,吴茱萸对黄连生物碱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有待进一步研究,如下: 2.药学和配伍变化分析 临床治疗中,黄连和吴茱萸被提取并口服。在这种原位作用下,这两种中药 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复杂的,除了药动学上的相互作用外,在药剂学上和药理 学上也会发生相互作用。因此为了消除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采用后续治疗 的方法,其中该方法与治疗糖不匹配,但也可以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用的提示。吴茱萸提取物降低了系统性暴露,吴茱萸提取物对二期葡萄糖醛酸化作用的增强 是药物相互作用的主要原因[3]。首先,0.32g/kg吴茱萸提取物预处理对吴茱萸生 物碱的体外吸收无明显影响。其次,体外代谢实验表明吴茱萸的作用可能是诱导 了肝脏药物代谢酶Ⅰ期,而0.32g/kg吴茱萸预处理抑制了黄连素对m1的Ⅰ期代谢。体外代谢和PCR实验证实,吴茱萸提取物0.32g/kg可增强葡萄糖醛酸化。多 种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cyps)参与小檗碱的i期代谢,包括cyp3a1/2、cyp2b 和cyp2d1。吴茱萸预处理可提高c57bl/6j小鼠cyp1a1、cyp1a2和cyp2b的活性。 此外,吴茱萸主要生物碱之一的吴茱萸次碱的预处理,在不改变肝脏中cyp3a蛋 白水平的情况下,提高了肝脏中cyp1a1和cyp1a2蛋白水平[4]。这是首次报道吴 茱萸对小檗碱第一阶段代谢的抑制作用,第二阶段葡萄糖醛酸化代谢被证明是黄 连碱的主要清除途径之一,表明II期葡萄糖醛酸代谢对根茎生物碱的全身暴露至 关重要。在体外II期代谢实验中,只测试了M2标准的孵育,因为M1标准没有 足够的数量。M1和M2都主要由UGT1A1催化,表明M2标准物的孵育反应了UGT1A1在大鼠肝脏微体中的代谢能力,提示吴茱萸一期和二期肝药物代谢酶的 不同作用,在黄连的全身暴露中,第二阶段的增强作用比第一阶段的任何变化都 重要,口服黄连提取物后,黄连生物碱广泛分布于肝脏、心脏等多种组织中[5]。 黄连生物碱的组织浓度随着剂量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加,最终导致急性毒性。在小 鼠中,口服三叶草提取物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2.95 g/k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