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声音的传播科学教案

声音的传播科学教案

2.声音的传播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声音在物体中的传播方向作出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找到问题的答案。

●会按步骤实施实验计划,仔细观察,认真比较。

2、科学知识

●通过实验知道声音能在沙、水、空气或其他物质中传播。

●学会制作土电话,使用土电话玩通话游戏。知道土电话是通过固体(线)传声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观察、实验、假设、资料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理解科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学习安静地做声学实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难点:比较物质的传声效果。

〖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固体声音传导材料10组(竹竿、软尺、米尺、长纸条等);土电话材料10组;听诊器及水槽10组。

2.演示材料:烧瓶、小铃、水、酒精灯、胶塞、弯玻璃管、乳胶管、皮管夹;土电话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话题

1.讲述:我们来听一个实验。为什么是听实验呢?一是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二是需要大家仔细听声音有没有变化。想不想听?

2.教师演示烧瓶中的小铃实验。

谈话:摇一摇烧瓶中的小铃,你听到声音了吗?往烧瓶中加少量水,放在火上烧开,然后等皮管冒白气后将皮管夹紧,再摇小铃,还能听到铃声吗?

3.学生交流: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固体、液体也能传播声音吗?

4.学生汇报交流情况。

5.猜想:你想过没有,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板书课题)

二、探究问题

(一)活动一:发现固体、水和空气能传播声音

1.教师可提前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材。

2.进行实验。

(1)教师展示土电话实验,研究声音的传播。

(2)教师引导各小组领取实验材料,学生分组实验:固体声音传导材料10组(竹竿、软尺、米尺、长纸条等);土电话材料10组;听诊器及水槽10组。(要求学生能按照教材的建议执行好实验方案)

(3)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帮助。

3.实验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敲击材料时要尽量控制好用力大小,轻轻敲击。

●教室一定要十分安静,师生屏息倾听,用手势交流,不发出声音,并记下自己的感受。

●注意认真观察实验过程中发现的任何一种现象,最好把它记录下来。

●要尽量保持教室整洁。

4.讨论交流:

①哪一种材料听声音效果最好?哪个最不容易听到声音?

②固体、液体、气体三种材料听声音的效果?

5.汇报交流结果:

☆隔着空气、水和线都可以听到声音;

☆有线比没有线听声音效果好;

☆隔着空气听到声音比较小,这是因为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时不容易损失,而在空气中比较容易损失,尤其是在开放的空气中更容易损失的缘故。

6.总结:声音除了能通过空气传播,还能通过沙子和水传播。其中,沙子我们称之为固体,水是液体。所以,我们又可以说,声音能通过空气、液体、固体传播。(板书)

三、拓展活动

1.实际应用

(1)提问:声音与人类的关系如何?

(2)回答:声音对人类很重要,没有声音,这个世界会非常可怕……

(3)提问:声音到底对人类有哪些好处呢?

(4)学生思考后回答:可以互相说话、听到铃声、听收音机……

(5)讲述:声音能通过空气、液体、固体传播,我们才可以听见各种各样的声音,也可以利用声音来为人类做事。

2.课后延伸

(1)看33页图片。(伏地听声)

(2)提问:这个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3)回答:因为土地可以传播声音,他能听到远处的声音。

(4)提问:空气也可以传播声音,站着也可以听到啊。

(5)学生思考后回答:声音在地里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快。

(6)谈话:说得好,这是个不错的“假设”。可是,这个假设通过验证了吗?(7)学生讨论:还没有,不过,我们也可以想个办法验证它。

(8)谈话:很好,哪个小组能够完成这个假设的验证任务?

(9)教师演示课件,成语故事——伏罂而听。

四、布置作业

1.想办法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

2.自制一个土电话。

〖板书设计〗

2.声音的传播

空气

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的

液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