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结构设计开发流程

产品结构设计开发流程

产品结构设计开发流程
产品结构设计开发流程

结构设计分为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型设计

开发性设计(OEM):在工作原理、结构等完全未知的情况下,应用成熟的科学技术或经过实验证明是可行的新技术,设计出过去没有过的新型机械。这是一种完全创新的设计。

适应性设计(ODM):在原理方案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对产品做局部的变更或设计一个新部件,使产品在质和量方面更能满足使用要求。

变型设计:在工作原理和功能结构都不变的情况下,变更现有产品的结果配置和尺寸,使之适应更多的容量要求。这里的容量含义很广,如功率、转矩、加工对象的尺寸、速比范围等。

一、新产品立项阶段

根据公司或客户提出项目设计要求,由开发部、销售部、品管部参与项目评审会议。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及项目开发负责人,由项目开发负责人负责该项目的统筹工作,还要编写设计任务书、新产品成本预算表、设计开发计划任务书

二、设计平面图(效果图)阶段

1?确定开发项目后,由平面设计工程师在一周内完成平面设计效果图.

2?由项目负责人召集会议,对效果图进行评审,包括:

A.结构的可行性.

B.包装方案.

C.外观颜色的搭配.

D.零件的材料要求.

E.功能是否可行.

F特别注意对产品功能以及产品成本的影响.

3、如评审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修改建议,重做效果图。

4、做好评审报告。

三、设计结构图阶段

1?此阶段工作由结构工程师与电子工程师共同负责.

2?结构工程师根据效果图,用PROE(或其它软件)设计结构图;如果有IGS 文件则可以直接导入,如没有则对应效果图做结构图,若在画图过程中发现在PROE上是不能做到,或是出不了模时应及时提出,看是否可以更改外观要求?普通的结构图必须在5天内完成,复杂的结构图必须在7天内完成. 3?做结构图时要考虑以下问题:

A.胶件的缩水问题;

B.胶件出模具角度问题;

C.生产装配的问题;

D.零部件生产可行性,五金件尽量用现有的,标准的.

E.装配间隙的问题(如喷油后,电镀后的装配问题)

F设计结构时注意胶件尽量不要用行位出模.

G包装保护.

H.胶件的进胶问题.

I.安全性的问题.

4?如果结构涉及到五金模具方面,需考虑加工工艺的可行性,跟供认商沟通好,确认五金零件的加工可行性没有问题.

5?做结构图时,必须将所有的零件按尺寸画好,在电脑上检查零件的互配性;

不能贪一时的方便,导致有的装配冲突.

6?此设计阶段结构工程师和电子工程师要有良好的沟通?保证功能的实现没有问题?机板的装配没有问题.

7?做好结构图后,项目负责人召集品管模房电子组一起进行结构图评审,写好新产品评审报告.评审完成后安排手板制作,如需要供应商打样的零件,要打样回来准备做手板.

8?产品结构设计应以"结构简单、装配容易"为原则.

四、手板制作阶段

1?提供3D图档(STP格式文件)给手板部做手板,项目工程师编写好"产品手板制作清单"交由主管审核经理批准后发给手板部做手板,确定手板的完成时间(常定为4-5 天);如有特别难做的,可以延长到7 天。

如何填写“手板制造清单” FH/QR-EN-25手板制造请单

2.零件准备好后,结构工程师、电子工程师、助理工程师一起装配手板,主要由结构工程师负责。并记录在手板装配过程发现的问题,装好后,测试产品的功能;手板必须要达到以下要求:

A .配合尺寸都是准确的,要注意出模角度影响产品的功能及外观。

B .功能都是可靠的、全面的。

C.安全方面的考虑(如利边、尖点、跌落)。

D.外观都已定好形,不可以再改变,若是影响到功能,可提议更改,

但不可以变化太大

E.尽可能做到生产装配方便及留意喷油,电镀位置的配合问题。

F.生产线装配是可行的。

3.手板装配完后,结构工程师写好手板装配总结报告。

4.结构工程师召集品管、生产工程,模房,开手板评审会议。参照《富海产品评审手册》进行评审。

5.根据手板总结以及评审会议所收集的建议,编写好“设计开发评

审记录”也就是手板评审报告。设计开发评审报告。

6.更改好手板制作、手板评审时发现的问题。将产品的3D图修正好。

7.编写好初步的物料清单 (BRILL OF MATERIAL )。公司物料清单:《电子物料清单》《五金外购物料表》《包装物料表》,物料编号的定

义:参照《富海物料编码书》。

8绘制好开模用的2D图,并转成PDF格式供报价模具价用。

9.填写“模具制造申请表”。

A .如何编写模具制造申请单:FH/QR-EN-11《模具制造申请表》。如果必要需做第二次手板的话,要申请做多一次手板来验证。

五、模具制作阶段

1.提供文件(二维图、三维图)给模具部开模具,要作以下要求:

A .零件图上要注明零件的尺寸公差。

B .如果有地方不能有出模斜度的一定要在图纸上注明。

C.外观要求要清楚。

2要求模具部在收到图档后提供模具评审结果(是否有模具难做的,如果在

不影响产品性能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模具部反映的情况做结构图的更改。)

3.要求模具部在收到产品图的三天内提供:

A .模具结构图(3D图、2D图),模具图要经工程师评审确认。

B .开模进度排期。

C.模具结构评审内容:1.入水位,2.分模面,3.排位,4.顶针,

5.材料。

4.开模时间一般要求在35天,急的话可以在25-30天完成。

5.产品在做模具期间要做好以下事情:

A.编写好物料清单。

B .根据物料清单,在10天内将五金电子零配件样板打回来,打板必须填写<样板制造通知单>参照打板流程。

C.线路板功能测试好。

D .在试模前写好第一次试模件的要求给模具部,如颜色、数量、材料。

6.五金模具

A .一般五金模具,是要求先开好成型模具。

B .开料模,飞边模在确认好结构后才开。

C.对标准五金件,例如电池片之类的不需要开模的要用标准件。

六、第一次工程样板阶段

1 .第一次工程样板必须要达到的要求:

A .无明显的扣模、粘模现象。

B .对照图纸用量具量度零件的尺寸,必须在公差之内。

C.试装配,配合应是没有问题。

小家电产品研发设计流程

小家电产品研发设计流程 步骤一:对市场的客户进行分析及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提出开放计划书及订定产品规格。 步骤二:对设计资料进行必要的准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初期零件表 2、初期制造流程图 3、关键性零组件适用报告 步骤三:拟定产品外观设计作业办法,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外观设计方针说明表 2、草绘、概念图 3、外观实际尺寸图、三维文档 4、产品外观色彩计划,即配色表 5、外观手板模型制作 步骤四:进行软件设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软件规划说明书 2、软件设计说明书、测试表 步骤五:进行硬件设计作业(PCBlayout),包括以下两项: 1、电子线路图、零件外观及尺寸规格 2、Layout注意事项与规格书, 步骤六:拟定结构设计作业,包括以下几项: 1、提出结构开发计划,对产品的材料先定好,如软胶、硬胶或透明件。对一些不太肯定的塑胶材料向模具厂请教参照意见。 2、设计三维结构图,考虑好上下盖得固定方式,设计出扣位和螺丝的位置,检查里面空间是否足够。想好按钮的固定方式和操作情况,注意按钮和按键之间的距离,特别注意设计在侧面按钮空间和操作可行性。 3、对透明件尽量不要用扣位,因扣位会使产品露白,建模前应把整体构思结构向上司汇报,并确认后方可进行,检查三维模型的干涉,进行机构模拟,对两件之间的配合要考虑,预留空间(因喷漆和电镀都会使产品空隙很紧,对上下盖得

配合能通过挤压和落地测试检查)。结构完成后要存储成图片给客户确认。 4、给出PCB的具体尺寸及限高,以便电子工程师列PCB。 5、绘制结构零件图、爆炸图、产品规格检验表,做零件样品检查记录。 6、制作结构手板和零件打样。对手板需严格要求,对做出的手板和图纸进行对照。利用手板的时间,准备其他东西,如充电片和螺丝等。将检查的结果再次给客户确认(同时将方件给模具厂报价,并定好模块)。出工程图时标明零件材质,是否有喷漆、电镀等进行标明,并注明产品不能有缩水、毛刺、熔接痕、露白和尺寸误差等。 7、做零件承认计划及量产准备计划 步骤七:制定模具开发作业,包括以下两项 1、签定模具开发合约书 2、试模检查。看纹路是否均匀一致,夹水线是否严重,美工线是否均匀,宽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有胶垫是否一致,扣位工作是否可靠,披锋是否严重。螺丝柱是否对证,上下螺丝柱是否顶住,是否虚位太大。表面缩水是否严重,入水位置是否影响外观,用手掐四周是否有异响,锁螺丝后是否离壳,锁螺丝是否可靠(打爆或打滑),胶壳是否变形严重、是否顶白、是否料花、是否胶花,胶件颜色是否符合要求。

软件开发流程图.docx

软件开发流程图 项目前期 需 求 变 化项目启动 需 要系统实变现 更系统调测 开始 获取用户需 编制初步方 编制进度 / 跟踪 需求基本确定 编制详细预 配置内部资 分配开发任 系统实现 控制/调 无需变更 技术调测 PM:获取 EU主要的关键性需求 PM:根据 GM安排编制简略 / 详细的建设方案 PM:基于内部预算对 EU提供费用报价 PM:与 EU确认需求变动及方案、费用调整 PM:完成详细内部预算并提交给GM PM:通过内部项目管理系统配置详细人员、进度安排 PM:移交 EU需求给PG,安排 PG开发任务 PG:根据 EU需求及 PM要求,执行开发任务 PM:通过内部项目管理系统审核PG工作日志, 确认 EU需求变动,执行进度控制,必要时变 更人员安排及内部预算 PG:技术调测及修改;根据TE 测试文档调试修改集成测

部署试

TE:进行集成测试,编制测试文档,提交PM,送达PG 未 通 过通过 通过项目后期 系统验收 结束PG:部署至外部服务器 PM:系统初验 EU:试用 PG : 部署正式上线,编制开发字典,提交PM M 获得试用意见 TE:编制系统操作手册、功能列表,提交PM PM:提交开发字典、操作手册、功能列表给EU,通过内部项目管理系统结项,向 GM汇报 备注: PM (Project Manager):项目经理PG (Programmer):程序员EU (End-User):最终用户TE (Test Engineer):测试工程师GM (General Manager):总经理 硬件开发流程图

产品调研 / 新产品立设计开发执行子项目分支执 首样评审业务部主导 研发部 研发部主导 业务部 研发部主导 研发部主导 业务部 采购部 研发部主导 业务部 工程部 1、资料搜集并拟定产品需求表 ① 预期的用途,特定的功能、性能和安全要求; ② 类似产品的名称,型号或参考实物样板; ③ 细化客户对产品的外观、功能、价格等要求; ④拟定《产品需求表》展开评审会议 , 并形成《技术可行性分 析报告》同时交总经理审批。 2、研发经理组织结构、电子与ID 协调定义,进行3D 图形设计 与修改,形成《产品外观效果图》《产品3D 图》、《产品规 格书》会同业务、总经理展开评审会议,若评审通过,由业 务形成《立案通知书》和《产品研发任务书》交总经 理审批,输出交研发部进行设计开发工作。 注: B 类项目可直接评估形成《产品研发任务书》 3、研发部签收《产品研发任务书》 , 项目负责人根据《产品外 观效果图》、《产品 3D 图》、《产品规格书》、《产品研发 任务书》的要求对设计工作进行策划形成《项目进度表》,包括: ① 设计过程中各阶段时间和工作内容的安排; ② 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的安排; ③ 设计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分工及各小组之间的接口及工 作顺序等; 4、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进度表》推进设计,每设计阶段 必须与研发部经理进行设计评审,设计评审完成后研发部 完成硬件打样,首样制作由该项目各负责工程师共同制作, 并完成《样机测试记录表》、《操作说明》、《首样评审表》, 并填写《线路板通知书》、《开模申请表》交研发经理审核。研发 部根据设计评审结论编制 BOM、电路原理图、贴片图的PDF电子 版、结构爆炸图、《样机测试记录表》、《软件测试 记录表》、《样机测试记录表》并存档。 5、结构电子依《首样评审表》内容,对需要做设计变更的 尤其产品外观改动的,需经总经理批准的《设计变更表》, 才能对其模具设计修改,并填写《改模记录表》。首样评审完 成修改通过后,发放至工程部由工程部汇总完成《工程 样机测试汇总表》,3 个工作日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电子、 结构、工程、品质、业务进行项目首样评审。

电子产品新产品开发流程

1、目的 保证公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有计划、有控制地进行,确保开发规范,达到产品的预期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自主产品的开发设计。 3、角色和职责 产品经理: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开发何种产品,编写《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 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的市场分析和需求管理工作;组织评审,审核评审结果;协调项目组内各角色之间、项目组与外部角色的协同合作关系。 软件工程师:根据《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软件系统整体架构的分析和设计,编写《软件方案设计说明书》,完成代码编写以及单元测试,参与代码互查。 硬件工程师:根据《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硬件整体架构设计,包括硬件平台的设计与关键器件选型,制作《硬件方案设计说明书》,完成原理图设计、PCB 制作、BOM 单与软硬件接文件等的编制。 结构工程师:根据《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产品外现与机械结构的设计。负责塑胶、五金等产品的相关模具、治具、夹具的设计、制造的评审。 测试工程师:负责测试的策划,组织编写测试用例与《测试报告》,监督测试质量,执行测试计划,参加测试用例的评审,实施测试。

采购工程师:负责物料采购,新物料的供应商开发、样品申请,产品打样以及交期跟踪。 4、项目启动准则 项目立项:输出《项目立项报告》在立项报告中,需要包含如下内容:应用背景,立项的目的,产品预售价格,成本预算,竞争对手的产品对比,产品开发周期;项目成员组成等; 5、流程图

6、开发流程 此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活动:市场需求定位、嵌入式软件设计与开发、硬件设计与开发、结构设计与开发、样机联调、测试、验收等。 6.1、市场需求定位

目的是通过调查与分析,获取用户需求并定义产品需求,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和需求定义。目的是在用户与项目组之间建立对产品的共同理解。 6.1.1 需求获取 需求获取的目的是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用户的需求信息,结合自身的开发环境输出《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 需求来源,获取技术包括但不限于: 行业标准; 竞争对手的产品说明书、技术说明书、宣传手册等资料;用户访谈与用户调查;可由公司市场部产品组负责组织、实施,并反馈给研发部门。 6.1.2 需求分析 在完成需求获取资料的分析与整理后,项目经理组织进行产品的需求分析工作。建立需求之间的关系,明确分配给产品的需求(包括嵌入式软件、硬件及结构)。 6.1.3 需求变更 无论最初的需求分析有多么明确,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变化也还是不可避免的。 6.1.4 需求跟踪 需求跟踪的目的是保证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每个需求都被实现,且项目的其它工作产品与需求保持一致 6.2、嵌入式软件设计与开发 该过程主要包括设计与开发两个活动。

产品结构设计案例

一个完整产品的结构设计过程 1.ID造型; a.ID草绘............ b.ID外形图............ c.MD外形图............ 2.建模; a.资料核对............ b.绘制一个基本形状............ c.初步拆画零部件............ 1.ID造型; 一个完整产品的设计过程,是从ID造型开始的,收到客户的原始资料(可以是草图,也可以是文字说明),ID即开始外形的设计;ID绘制满足客户要求的外形图方案,交客户确认,逐步修改直至客户认同;也有的公司是ID绘制几种草案,由客户选定一种,ID再在此草案基础上绘制外形图;外形图的类型,可以是2D 的工程图,含必要的投影视图;也可以是JPG彩图;不管是哪一种,一般需注名整体尺寸,至于表面工艺的要求则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完整;外形图确定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结构设计工程师(以下简称MD)的了; 顺便提一下,如果客户的创意比较完整,有的公司就不用ID直接用MD做外形图; 如果产品对内部结构有明确的要求,有的公司在ID绘制外形图同时MD就要参与进来协助外形的调整; MD开始启动,先是资料核对,ID给MD的资料可以是JPG彩图,MD将彩图导入PROE后描线;ID给MD的资料还可以是IGES线画图,MD将IGES线画图导入PROE后描线,这种方法精度较高;此外,如果是手机设计,还需要客户提供完整的电子方案,甚至实物;

2。建摸阶段, 以我的工作方法为例,MD根据ID提供的资料,先绘制一个基本形状(我习惯用BASE作为文件名);BASE就象大楼的基石,所有的表面元件都要以BASE 的曲面作为参考依据; 所以MD做3D的BASE和ID做的有所不同,ID侧重造型,不必理会拔模角度,而MD不但要在BASE里做出拔模角度,还要清楚各个零件的装配关系,建议结构部的同事之间做一下小范围的沟通,交换一下意见,以免走弯路; 具体做法是先导入ID提供的文件,要尊重ID的设计意图,不能随意更改; 描线,PROE是参数化的设计工具,描线的目的在于方便测量和修改; 绘制曲面,曲面要和实体尽量一致,也是后续拆图的依据,可以的话尽量整合成封闭曲面局部不顺畅的曲面还可以用曲面造型来修补; BASE完成,请ID确认一下,这一步不要省略建摸阶段第二步,在BASE的基础上取面,拆画出各个零部件,拆分方式以ID的外形图为依据; 面/底壳,电池门只需做初步外形,里面掏完薄壳即可; 我做MP3,MP4的面/底壳壁厚取1.50mm,手机面/底壳壁厚取2.00mm,挂墙钟面/底壳壁厚取2.50mm,防水产品面/底壳壁厚可以取3.00mm; 另外面/底壳壁厚4.00mm的医疗器械我也做过,是客人担心强度一再坚持的,其实3.00mm 已经非常保险了,壁厚太厚很容易缩水,也容易产生内应力引起变形,担心强度不足完全 可以通过在内部拉加强筋解决,效果远好过单一的增加壁厚; 建摸阶段第三步,制作装配图,将拆画出各个零部件按装配顺序分别引入,选择参考中心 重合的对齐方式;放入电子方案,如LCD,LED,BATTERY,COB。。。将各个零部件引入装配图时,根据需要将有些零部件先做成一个组件,然后再把组件引入装配图时。 例如做翻盖手机时,总装配图里只有两个组件,上盖是一个组件,下盖是一个组件。上盖组件里面又分为A壳组件,B壳组件和LCD组件。下盖组件里面又分为C壳组件,D壳组件,主板组件和电池组件等。还可以再往下分

电子产品设计开发流程

电子产品结构开发流程 目录 1、产品规划 2、产品开发流程 2-1、开发流程概述 2 2、外观ID评审 - 2-3、PCBA结构布局设计(经过组装后的PCB板) 2-4、机构件的设计 2-5、EVT Stage( Engineer Verification Test工程样品验证测试)2-5、DVT Stage ( Design Verification Test设计验证测试) 2-5、PVT & MP Stage (Process Verification Test 小批量过程验证测试和Mass-Production 量产) 3、结束 “、产品规划 A、确定产品的定位 ①确定产品的销售地区 ②确定产品的使用对象 ③确定产品的消费档次 ④确定产品的使用环境

B、确定产品的规格 ①确定产品的使用功能 ②确定产品的外观形状 ③确定产品的检测规范C方案的评估 ①外观方案评估 ②工艺方案评估 ③机构方案评估 2、开发流程 2-1、开发流程概述 (1)外观ID 的评审 (2)PCBA机构布局设计 ( 3)结构件的设计 ( 4)EVT Stage ( 5)DVT Stage (6) PVT &MP Stage 2-2、外观ID 评审 ( 1)尺寸空间评估 ( 2)外接元件评估 ( 3)标准件的选择 ( 4)相关规范收集 ( 5)外观开模分析

(6)建立3D 模型 (7)制作外观手板 (8)出示资料清单 2-3、PCBA结构布局设计 (1)P CBOut-Line 的确定 (2)PCB主要零件的布局 ①EMI/EMC元件 ②I/O元件 ③PCB发热元件 ④光学元件 ⑤操作元件 ⑥其他特殊元件 (3)PCBMCO勺绘制(MCO时钟信号输出) ( 4)出据资料及清单 2-4 、结构件的设计 ( 1)零件拆分的确定,绘制方案图—>色彩工艺 ( 2)评审结构方案—>散热、导光、声音、组装、重量 ( 3)零件结构细部设计—>Cablerouting ( 4)制作功能手板 ( 5)功能手板检讨—>挂钩、定位、止口Button 、Boss 柱、美工线、battery (6)零件开模分析并制作DFM( DFM面向制造的设计,作用就

产品创新设计方案书

产品创新设计课程作品 “多功能储物架”设计方案书 蜗居多功能储物架设计说明书 摘要: 蜗居多功能储物架主要包括储物架主体、平行四边形结构储被架、丝杆自锁分层台、简易电脑桌、垃圾桶移出装置、翻转鞋架、双摇杆雨伞架及接水装置、旋转衣帽架。其主要特点是最大程度地节约利用空间,将生活必需品统一整理收纳实现多功能储物。采用机械结构简单易实现,连贯性好,设计结构紧凑。 关键词: 节约空间,整理收纳,丝杆自锁,平行四边形。 作品简介 蜗居多功能储物架将生活零散必需品更具规划性地整理收纳并在整场储存中贯彻最大空间利用率的思想。按具体储存需求可逐个取出特定功能的储存装置使用,而在不需要某项储存功能时又可将该部分隐藏在储物架主体里。 如遇雨天需悬挂湿雨伞时,只需推出第二层并掰下隐藏于其底下的双摇杆伞架和拉出接水装置即可;被褥冬用夏储,当冬季不再需要储被架,只需掰下两边支杆,利用平行四边形机构即可将储被架收缩至紧贴储物架主体而不占用空间。 主要应用在小户型居民住房和集体宿舍。 1.研制背景及意义。 我国一直致力于解决买不起房买不到房的新升级社会矛盾,由此推出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性住房,如经济适用房。此类住房有一共性,即住房面积较小,大都被

控制在35平米到80平米之间。“蜗居”便成了当下社会的一个流行词。并且,随着人们对未来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如何高效利用小面积住房的空间也成了当下一个热议话题。 高效利用室内空间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尽量减少储物框架本身占空率;二、储存统一化规整化。而目前市场上虽然储物架众多,但大都为固定框架,不能根据实际需求减少储物架本身所占用空间,对小面积居民房和集体宿舍造成放置压力,如:使用一个一般储物架来储藏冬被,那在冬季被褥使用时,储物架处于空置状态白白占用室内空间。并且,现有储物架都只具备单一储物功能,如:鞋架、书架、衣帽架等,零散放置在室内,显得杂乱无章,既浪费空间又不符合人们对高整洁度品质生活的追求。 而我们设计和制作的蜗居多功能储物架主要为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对现有储物架的一种改良与创新。针对性解决现今广为推行的小户型居住房以及集体宿舍的空间利用率和整洁度问题。 目前市场常见的储物架常见衣帽架 常见鞋架 2.蜗居多功能储物架总体方案设计 2-1蜗居多功能储物架总体结构装配及总体功能简图: 1、蜗居多功能储物架总体装配如图2-1所示: 收缩状态伸展状态 图 2-1蜗居多功能储物架装配图 2-2蜗居多功能储物架总体功能简介

产品设计开发流程图

产品设计开发流程图 开始 客户要求提出 1.产品开发项目(PDP) : 1.客户提供书面文件数据;输入输出 2.客供图纸及其它文件;2.客户电邮、电话或会谈记营业部受理及确认客户要求 3.客供马达样办及客产品;录等信息; 通知工厂确认可否开发 1.客户要求清单;输出输入 2.客办分析记录;客户要求分析及确认 3.客办相片; 输出输入1. APF或WWDDA;项目开发可行性评估2. RNPJ. 输入输岀1.批准之APF或WWDDA;是否立项2.批准之RNPJ. ------- 欢迎下载资料,下面是附带送个人简历资料用不了的话可以自己编辑删除,谢谢,No营业部回复客户1.产品开发项目(PDP) ; Yes 2.客供图纸及其它文件;输出输入3.客供马达样办及客产品;1.产品开发计划书;产品设计开发策划4.客办分析记录;5.客办相片等.6. 输入设计和开发 XXX个人简历过程设计开发产品设计开发 1.产品开发计划书、RNPJ; 2.试产通知书;1.产品开发计划书;个人资料 1.初始物料清单;1.类似产品以往生产异常、3.图纸、Part List、QCS等; 2. 客户要求清单及其对应之输出输入输出输入客户投讨退货、严重质理2.初始过程流程图;4.初始过程流程图;相关要求;产品设计前期准备PFMEA分析资料收集事故、设计更改数据. 3.初始特殊特性清单.□.初始特殊特性清单;3.客办分析记录及相片等.姓名:xxxx婚姻状况:未婚6.原材料及包装规范等. DFMEA分析资料收集出生:1987-06-24政治面貌:团员输出输入1. PFMEA. PFMEA分析输出输入1. DFMEA;性另lj:男民族:汉1.试产过程流程图;DFMEA分析2.特殊特性清单;

比亚迪电器及其电子设备产品开发经过流程

一、设计开发流程阶段划分 比亚迪电气及电子产品设计开发流程划分为6个阶段,各事业部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可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及开发模式对各个开发阶段及其主要活动进行合并删减和/或分解细化,并在项目开发计划中体现。 1、前期调研 2、功能确认 3、产品设计 4、产品定型 5、生产确认 6、量产 二、各阶段的主要活动/任务、职责及要求 1、收集市场需求信息 销售部门负责调查和收集市场需求信息,对市场需求信息进行初步评估 2、选定产品开发主题 销售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初步选定新产品开发主题,确定新产品开发的大致方向 3、初步明确产品要求 各事业部项目部门经理/主管组织相关部门初步明确产品的基本要求,并进行产品生命周期预估 4、可行性分析评估

各事业部项目部门经理/主管组织各相关部门进行项目开发可行性分析评估 5、立项批准 总裁签署项目立项批准书,批准立项 三、功能确认阶段主要工作 1、项目分析 各事业部项目部门经理/主管组织各相关部门收集市场需求信息,并选定初步的产品开发主题,明确产品要求(如:产品的物理/功能特性、应用范围和使用环境、可靠性、总可用性、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及附加要求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各相关部门进行项目开发可行性分析评估,适当时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1)市场分析(含同行业质量/可靠性目标收集和分析)(2)政策分析 (3)技术分析 (4)专利初步分析 (5)SWOT分析 (6)产品定义建议 (7)资源需求分析 (8)成本效益分析 (9)项目进度计划 2、项目立项 在上述分析评估的基础上,由事业部项目部门组织各相关部

门共同完成可行性分析评估报告,可行性评审通过之后由总裁批准立项,并明确以下事项: (1)项目名称 (2)项目背景 (3)项目目标 (4)项目任务分工 (5)项目进度计划 (6)费用预算 (7)项目开发小组(PDT)负责人 四、产品设计阶段主要工作 1、设计开发策划 (1)组建PDT、召开项目启动会议、下达设计任务书、制定项目计划、方案设计及评审、产品定义确定、初始DFMEA开发产品设计开发和评审 (2)产品设计、系统设计、子系统设计/开发、零部件设计/开发、包装设计、随机附件开发、设计和开发评审 (3)初始过程设想和开发 (4)初始过程设想、初始PFMEA开发、初始过程开发和评审 (5)阶段总结和批准 (6)总裁办组织对S0阶段进行阶段总结(含产品成本分析)并组织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后提请事业部总经理批准是否可进

产品结构设计开发流程

结构设计分为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型设计。 开发性设计(OEM):在工作原理、结构等完全未知的情况下,应用成熟的科学技术或经过实验证明是可行的新技术,设计出过去没有过的新型机械。这是一种完全创新的设计。适应性设计(ODM):在原理方案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对产品做局部的变更或设计一个新部件,使产品在质和量方面更能满足使用要求。变型设计:在工作原理和功能结构都不变的情况下,变更现有产品的结果配置和尺寸,使之适应更多的容量要求。这里的容量含义很广,如功率、转矩、加工对象的尺寸、速比范围等。 一、新产品立项阶段 根据公司或客户提出项目设计要求,由开发部、销售部、品管部参及项目评审会议。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及项目开发负责人,由项目开发负责人负责该项目的统筹工作,还要编写设计任务书、新产品成本预算表、设计开发计划任务书 二、设计平面图(效果图)阶段 1.确定开发项目后,由平面设计工程师在一周内完成平面设计效果图. 2.由项目负责人召集会议,对效果图进行评审,包括: A.结构的可行性. B.包装方案. C.外观颜色的搭配. D.零件的材料要求.

E.功能是否可行. F.特别注意对产品功能以及产品成本的影响. 3、如评审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修改建议,重做效果图。 4、做好评审报告。 三、设计结构图阶段 1.此阶段工作由结构工程师及电子工程师共同负责. 2.结构工程师根据效果图,用PROE(或其它软件)设计结构图;如果有IGS文件则可以直接导入,如没有则对应效果图做结构图,若在画图过程中发现在PROE上是不能做到,或是出不了模时应及时提出,看是否可以更改外观要求.普通的结构图必须在5天内完成,复杂的结构图必须在7天内完成. 3.做结构图时要考虑以下问题: A.胶件的缩水问题; B.胶件出模具角度问题; C.生产装配的问题; D.零部件生产可行性,五金件尽量用现有的,标准的. E.装配间隙的问题(如喷油后,电镀后的装配问题) F设计结构时注意胶件尽量不要用行位出模. G.包装保护. H.胶件的进胶问题. I.安全性的问题. 4.如果结构涉及到五金模具方面,需考虑加工工艺的可行性,跟供认

产品结构设计案例

螇一个完整产品的结构设计过程 薄1.ID 造型; 膃a.ID 草绘............. 薀b.ID 外形图 ............. 薆c.MD 外形图........... 蚄2.建模; 薄a. 资料核对 ............. 肈b. 绘制一个基本形状............ 蕿c. 初步拆画零部件............ 螃 蚁 螀1.ID 造型; 莈一个完整产品的设计过程 ,是从 ID 造型开始的,收到客户的原始资料(可以是草图,也可以是文字说明), ID 即开始外形的设计; ID 绘制满足客户要求的外形图方案,交客户确认,逐步修改直至客户认同;也有的公司是 ID 绘制几种草案,由客户选定一种, ID 再在此草案基础上绘制外形图;外形图的类型,可以是 2D 的工程图,含必要的投影视图;也可以是 JPG 彩图;不管是哪一种,一般需注名整体尺寸,至于表面工艺的要求则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完整;外形图确定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结构设计工程师(以下简称 MD )的了; 袃顺便提一下,如果客户的创意比较完整,有的公司就不用 ID 直接用 MD 做外形图; 肂如果产品对内部结构有明确的要求,有的公司在 ID 绘制外形图同时 MD 就要参与进来协助外形的调整; 蒂MD 开始启动,先是资料核对, ID 给 MD 的资料可以是 JPG 彩图,MD 将彩图导入 PROE 后描线; ID 给 MD 的资料还可以是 IGES 线画图, MD 将 IGES 线画图导入 PROE 后描线,这种方法精度较高 ;此外,如果是手机设计,还需要客户提供完整的电子方案,甚至实物;

袃2。建摸阶段, 蒃以我的工作方法为例, MD 根据 ID 提供的资料,先绘制一个基本形状(我习惯用 BASE 作为文件名); BASE 就象大楼的基石,所有的表面元件都要以 BASE 的曲面作为参考依据; 羀所以 MD 做 3D 的 BASE 和 ID 做的有所不同, ID 侧重造型,不必理会拔模角度,而 MD 不但要在 BASE 里做出拔模角度,还要清楚各个零件的装配关系,建议结构部的同事之间做一下小范围的沟通,交换一下意见,以免走弯路;袆具体做法是先导入 ID 提供的文件,要尊重 ID 的设计意图,不能随意更改;羃描线,PROE 是参数化的设计工具,描线的目的在于方便测量和修改;袄绘制曲面,曲面要和实体尽量一致,也是后续拆图的依据,可以的话尽量整合成封闭曲面局部不顺畅的曲面还可以用曲面造型来修补; 蚂BASE 完成,请 ID 确认一下,这一步不要省略建摸阶段第二步,在 BASE 的基础上取面,拆画出各个零部件,拆分方式以 ID 的外形图为依据;罿面/底壳,电池门只需做初步外形,里面掏完薄壳即可; 肃我做 MP3 ,MP4 的面/底壳壁厚取 1.50mm ,手机面 /底壳壁厚取 2.00mm ,挂墙钟面 /底壳壁厚取 2.50mm ,防水产品面 /底壳壁厚可以取 3.00mm ;肀另外面 /底壳壁厚 4.00mm 的医疗器械我也做过,是客人担心强度一再坚持的,其实 3.00mm 聿已经非常保险了,壁厚太厚很容易缩水,也容易产生内应力引起变形,担心强度不足完全 蚇可以通过在内部拉加强筋解决,效果远好过单一的增加壁厚;膃建摸阶段第三步,制作装配图,将拆画出各个零部件按装配顺序分别引入,选 择参考中心 蒁重合的对齐方式;放入电子方案,如 LCD ,LED ,BATTERY ,COB 。。。将各个零部件引入装配图时,根据需要将有些零部件先做成一个组件,然后再把组件引入装配图时。 袁例如做翻盖手机时,总装配图里只有两个组件,上盖是一个组件,下盖是一个组件。上盖组件里面又分为 A 壳组件, B 壳组件和 LCD 组件。下盖组件里面又分为C 壳组件, D 壳组件,主板组件和电池组件等。还可以再往下分

产品研发流程

新产品研发流程 内容: 企业的组织机构 新产品研发流程 生产工艺流程

企业组织机构 企业组织机构图(以****公司为例) 开发部主要职责: 1、技术创新 1).及时搜集整理国内外产品发展信息,及时把握产品发展趋势,组织和编制公司技术发展规划和技术开发计划。并组织对计划实施。 2).负责公司新技术引进和产品开发设计工作。 3).编制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文件, 4).负责做好技术图纸、技术资料的编制和编写。为指导生产提供全套技术文件。 2、技术支持 1).负责制订和修改技术规程。编制产品的使用、维修和技术安全等有关的技术规定及使用说明书;改进和规范工艺流程。 2).负责制定公司产品的企业标准,实现产品的规范化管理。 3).及时指导、处理、协调和解决公司各部门的技术问题,确保经营工作的正

常进行。 主要岗位:电子线路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电装工艺、钳装工艺、机加工工艺) 岗位职责: 线路、结构设计人员 进行新产品开发市场调查。提出设计项目立项建议。 2. 线路设计人员按计划和规定进行新产品的线路方面的开发与设计;结构设计人员按计划和规定进行新产品的结构方面的开发与设计。 3. 负责在研产品的技术资料、生产资料的建立、整理和归档工作。 4. 针对用户的要求或其它原因实施设计更改。 5. 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有关技术问题。 6 .配合销售部门做好产品销售、工程服务中的技术支持工作。 工艺设计人员 1. 编制典型工艺文件,负责生产前的工艺技术准备。 2. 负责工艺文件执行及工艺纪律检查。 3. 负责处理生产过程的工艺技术问题。 4. 负责产品工时定额制定。 5. 组织员工进行技能培训。 线路设计和结构设计主要是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之间的关系: 产品设计就是设计出你想要的产品,工艺设计就是设计如何制作出你想要的产品;设计是产品从概念到模型的一个转换过程,而工艺是将原材料实现为零部件的一个过程,设计需要了解工艺,工艺实现不了的设计是没意义的设计,工艺也需要明白设计的意图,否则不能很精确的反映出设计,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应该

2017年新产品开发全套流程图方案图

2017年新产品开发全套流程(内部资料) 一、决策阶段 是对市场需求、技术发展、生产能力、经济效益等进行可行性研究及必要的先行试验,作出开发决策的工作阶段。是新产品研究开发的初期工作,对新产品研究开发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这一阶段包含下列程序。 (一)市场调查和预测 内容包括: 国外市场有无同类产品及相关产品; 1、国内外同类产品及相关产品的性能指标、技术水平对比; 2、同类产品及相关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价格及市场竞争能力等; 3、顾客对同类产品及相关产品的使用意见和对新产品的要求; 4、提出新产品市场预测报告。 (二)技术调查 内容包括: 1. 国内外技术方针策略; 2. 过内外现有的技术现状,产品水平和发展趋势; 3. 专利情况及有关最新科研成果采用情况; 4. 功能分析; 5. 经济效果初步分析; 6. 对同类产品质量信息的分析、归纳; 7. 同类企业与本企业的现有技术条件,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特点; 8. 新产品的设想,包括产品性能(如环境条件、使用条件、有关标准、法规、可靠性、外观等),安装布局应执行的标准或法规等; 9. 研制过程中的技术关键,根据需要提出攻关课题及检验大纲。 (三)先行试验

(四)可行性分析 进行产品设计、生产的可行性分析,并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其内容: 1. 分析确定产品的总体方案; 2. 分析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含功能参数; 3. 提出攻关项目并分析其实现的可能性; 4. 技术可行性(包括先行试验情况,技术先进性,结构,零部件的继承性分析); 5. 产品经济寿命期分析; 6. 分析提出产品设计周期和生产周期;‘ 7. 企业生产能力分析; 8. 经济效果分析: (1) 产品成本预测; (2) 产品利润预测。 (五)开发决策 1.对可行性分析报告等技术文件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报告及开发项目建议书一类文件。开发项目建议书内容: (1) 新产品开发项目(顾客需要、目标预期效果); (2) 市场、顾客调查结果(市场动向、预测需要量); (3) 技术调查结果(国内外同类产品技术分析); (4) 新产品基本构思和特点(初步设想、包括外观要求); (5) 开发方式(自行开发或需引进技术,确定先行研究的内容); (6) 必要的投资概算; (7) 可行性分析; (8) 销售设想(时间、数量、价格、利润)即竞争性分析。 2.厂长批准开发项目建议书,正式列入企业性产品开发计划。 二.计划阶段

电子产品结构设计方案过程

电子产品的结构设计过程 一个完整产品的结构设计过程 1.ID造型; a.ID草绘............ b.ID外形图............ c.MD外形图............ 2.建模; a.资料核对............ b.绘制一个基本形状............ c.初步拆画零部件............ 1.ID造型; 一个完整产品的设计过程,是从ID造型开始的,收到客户的原始资料(可以是草图,也可以是文字说明),ID即开始外形的设计;ID绘制满足客户要求的外形图方案,交客户确认,逐步修改直至客户认同;也有的公司是ID绘制几种草案,由客户选定一种,ID再在此草案基础上绘制外形图;外形图的类型,可以是2D 的工程图,含必要的投影视图;也可以是JPG彩图;不管是哪一种,一般需注名整体尺寸,至于表面工艺的要求则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完整;外形图确定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结构设计工程师(以下简称MD)的了; 顺便提一下,如果客户的创意比较完整,有的公司就不用ID直接用MD做外形图; 如果产品对内部结构有明确的要求,有的公司在ID绘制外形图同时MD就要参与进来协助外形的调整; MD开始启动,先是资料核对,ID给MD的资料可以是JPG彩图,MD将彩图导入PROE后描线;ID给MD的资料还可以是IGES线画图,MD将IGES线画图导入PROE后描线,这种方法精度较高;此外,如果是手机设计,还需要客户提供完整的电子方案,甚至实物;

2。建摸阶段, 以我的工作方法为例,MD根据ID提供的资料,先绘制一个基本形状(我习惯用BASE作为文件名);BASE就象大楼的基石,所有的表面元件都要以BASE 的曲面作为参考依据; 所以MD做3D的BASE和ID做的有所不同,ID侧重造型,不必理会拔模角度,而MD不但要在BASE里做出拔模角度,还要清楚各个零件的装配关系,建议结构部的同事之间做一下小范围的沟通,交换一下意见,以免走弯路; 具体做法是先导入ID提供的文件,要尊重ID的设计意图,不能随意更改; 描线,PROE是参数化的设计工具,描线的目的在于方便测量和修改; 绘制曲面,曲面要和实体尽量一致,也是后续拆图的依据,可以的话尽量整合成封闭曲面局部不顺畅的曲面还可以用曲面造型来修补; BASE完成,请ID确认一下,这一步不要省略建摸阶段第二步,在BASE的基础上取面,拆画出各个零部件,拆分方式以ID的外形图为依据; 面/底壳,电池门只需做初步外形,里面掏完薄壳即可; 我做MP3,MP4的面/底壳壁厚取1.50mm,手机面/底壳壁厚取2.00mm,挂墙钟面/底壳壁厚取2.50mm,防水产品面/底壳壁厚可以取3.00mm; 另外面/底壳壁厚4.00mm的医疗器械我也做过,是客人担心强度一再坚持的,其实3.00mm 已经非常保险了,壁厚太厚很容易缩水,也容易产生内应力引起变形,担心强度不足完全 可以通过在内部拉加强筋解决,效果远好过单一的增加壁厚; 建摸阶段第三步,制作装配图,将拆画出各个零部件按装配顺序分别引入,选择参考中心 重合的对齐方式;放入电子方案,如LCD,LED,BATTERY,COB。。。将各个零部件引入装配图时,根据需要将有些零部件先做成一个组件,然后再把组件引入装配图时。 例如做翻盖手机时,总装配图里只有两个组件,上盖是一个组件,下盖是一个组件。上盖组件里面又分为A壳组件,B壳组件和LCD组件。下盖组件里面又分

产品结构设计案例

一个完整产品的结构设计过程 1、ID造型; a、ID草绘、、、、、、、、、、、、 b、ID外形图、、、、、、、、、、、、 c、MD外形图、、、、、、、、、、、、 2、建模; a、资料核对、、、、、、、、、、、、 b、绘制一个基本形状、、、、、、、、、、、、 c、初步拆画零部件、、、、、、、、、、、、 1、ID造型; 一个完整产品的设计过程,就是从ID造型开始的,收到客户的原始资料(可以就是草图,也可以就是文字说明),ID即开始外形的设计;ID绘制满足客户要求的外形图方案,交客户确认,逐步修改直至客户认同;也有的公司就是ID绘制几种草案,由客户选定一种,ID再在此草案基础上绘制外形图;外形图的类型,可以就是2D 的工程图,含必要的投影视图;也可以就是JPG彩图;不管就是哪一种,一般需注名整体尺寸,至于表面工艺的要求则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完整;外形图确定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就是结构设计工程师(以下简称MD)的了; 顺便提一下,如果客户的创意比较完整,有的公司就不用ID直接用MD做外形图; 如果产品对内部结构有明确的要求,有的公司在ID绘制外形图同时MD就要参与进来协助外形的调整; MD开始启动,先就是资料核对,ID给MD的资料可以就是JPG彩图,MD将彩图导入PROE后描线;ID给MD的资料还可以就是IGES线画图,MD将IGES线画图导入PROE后描线,这种方法精度较高;此外,如果就是手机设计,还需要客户提供完整的电子方案,甚至实物;

2。建摸阶段, 以我的工作方法为例,MD根据ID提供的资料,先绘制一个基本形状(我习惯用BASE作为文件名);BASE就象大楼的基石,所有的表面元件都要以BASE的曲面作为参考依据; 所以MD做3D的BASE与ID做的有所不同,ID侧重造型,不必理会拔模角度,而MD不但要在BASE里做出拔模角度,还要清楚各个零件的装配关系,建议结构部的同事之间做一下小范围的沟通,交换一下意见,以免走弯路; 具体做法就是先导入ID提供的文件,要尊重ID的设计意图,不能随意更改; 描线,PROE就是参数化的设计工具,描线的目的在于方便测量与修改; 绘制曲面,曲面要与实体尽量一致,也就是后续拆图的依据,可以的话尽量整合成封闭曲面局部不顺畅的曲面还可以用曲面造型来修补; BASE完成,请ID确认一下,这一步不要省略建摸阶段第二步,在BASE的基础上取面,拆画出各个零部件,拆分方式以ID的外形图为依据; 面/底壳,电池门只需做初步外形,里面掏完薄壳即可; 我做MP3,MP4的面/底壳壁厚取1、50mm,手机面/底壳壁厚取2、00mm,挂墙钟面/底壳壁厚取2、50mm,防水产品面/底壳壁厚可以取3、00mm; 另外面/底壳壁厚4、00mm的医疗器械我也做过,就是客人担心强度一再坚持的,其实3、00mm 已经非常保险了,壁厚太厚很容易缩水,也容易产生内应力引起变形,担心强度不足完全 可以通过在内部拉加强筋解决,效果远好过单一的增加壁厚; 建摸阶段第三步,制作装配图,将拆画出各个零部件按装配顺序分别引入,选择参考中心 重合的对齐方式;放入电子方案,如LCD,LED,BATTERY,COB。。。将各个零部件引入装配图时,根据需要将有些零部件先做成一个组件,然后再把组件引入装配图时。 例如做翻盖手机时,总装配图里只有两个组件,上盖就是一个组件,下盖就是一个组件。上盖组件里面又分为A壳组件,B壳组件与LCD组件。下盖组件里面又分为C壳组件,D壳组件,主板组件与电池组件等。还可以再往下分

设计开发流程

设计开发流程(初稿) 根据开发的各阶段进程,将开发过程规划为如下五个阶段: ●开发策划阶段 ●开发设计阶段 ●制样验证阶段 ●试产定型阶段 ●衍生拓展阶段 为了对开发的各阶段进行有效的系统控制,各开发阶段工作完成后,开发部应填写《产 品开发进度报告》 1、开发策划: 1.1市场调研:引用后附的《市场调研告报》 1.2开发立项建议:根据各项反馈和收集的信息,必要时可填写《立项建议书》,提出 新品开发意向和建议,统一上报至总经办,由总经办备案保存。 1.3立项审核:对于提报的立项建议,总经办可甄选处理,可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和审核。 1.4编制《设计任务书》:应包括内容 *依《立项建议书》上的相关要求和意向,包括功能和性能上的原则要求等。 *顾客对产品的设计要求,包括合同、样品、图纸等 *类似或相近产品所提供的参考信息,包括各种性能参数,外型结构等。 *各项国家/行业/企业内部标准等。 *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等。 *过往类似产品所提供的适用信息 *设计开发所必须的其他适用信息 * 编制可实施性的具体开发设计方案,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并依实际情况拟定日程计划表,以有效控制开发进度。 1.5《设计任务书》进行可行性论证和审核。审核/审批通过后以ISO文件形式予以保存,以待开发。 2、开发设计: 开发设计阶段一般可分为几个大的方面:如软件设计/电路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试样确认/文件存档等方面,实际运作时可依据各个过程间的有序性和相关性采取并行工作或单线工作。如:软件设计、电路设计和结构设计可安排不同人员,齐头并进地开展工作,但工艺设计一般在上述设计完成的情况下才能开展。 2.1软件设计: 2.1.1编制程序:如程序流程图,编程等 2.1.2 仿真调试:

工业设计方案风扇产品结构设计方案说明书

产品结构设计说明书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08工业设计 学号: 姓名: 成绩: 完成时间: 年月日

电风扇 电风扇概述 电风扇简称电扇,香港称为风扇,日本及韩国称为 扇风机,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扇叶旋转,来达到 使空气加速流通的家用电器,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和 流通空气。广泛用于家庭、办公室、商店、医院和 宾馆等场所。电扇主要由扇头、风叶、网罩和控制 装置等部件组成。扇头包括电动机、前后端盖和摇 头送风机构等。 工作原理 电风扇的主要部件是:交流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能量的转化形式是: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同时由于线圈有电阻,所以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电能要转化为热能。 构造 转子:由磁铁、扇叶及轴组成;定子:由硅钢片、线轴及轴承组成;控制电路:由IC 感应磁铁;N.S.极经由电路控制其线圈导通而产生内部激磁使转子旋转。 种类 1、按电动机结构可分为:有单相电容式、单相罩极式、三相感应式、直流及交直流两用串激整流子式电风扇 2、按用途分类可分为:家用电风扇和工业用排风扇。

市场现有电风扇介绍 时控电风扇:只需要设置好电扇工作的时间,它就会根据你的设置、按时开、按时关。 声控电风扇: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研制出的这种用声控电风扇装有微型电子接收器,只需在不超过3M的地方连续拍手2次,电风扇就会自动运转;若再连续拍手3次,电风扇又会自动停转。 冷气风电风扇:欧洲市场上推出了一种风扇与冰箱相结合的新型电风扇,其风扇有一个制冷机芯,机芯的中心圆筒中有混合液体,将此机芯置于冰箱中3个小时后取出配用,即可吹出冷风,给人以有冷气吹来的感觉。 无噪声电风扇:日本三菱公司开发的这种几乎没有噪声的电风扇,装有特制的鸟翅状叶片,可产生一股涡动气流,且采用直流电机,不加防护罩,很适合有微机、文字处理机、复印机的场所使用。 灯头电风扇:美国发明的这种可安装在灯泡灯头上的电风扇,小巧玲珑,只要有安装灯泡的灯头就可使用,不仅安装简便,而且能节省能源。 四季电风扇:德国生产出的这种四季都能用的电风扇,配有远红外线加热器和负离子发生器,能夏季送凉风、冬季送热风,一年四季送负离子风,具有送凉取暖,净化空气,防病保健功效 火柴盒电风扇:法国开发出的这种微型风扇,体积只有火柴盒大小,厚度为14毫M,长度为62毫M,重量仅为45克,使用12至24伏的直流电,两瓦功率,连续使用寿命可达1万小时。 模糊微控电风扇:日本东芝公司推出的这种高级电风扇,设有强、普通、弱等7级风量,可根据传感器测定的温度和湿度,自动选择最佳送风。如果有人碰到网罩,还会自动停止转动。 防伤手指电风扇:美国罗伯逊工业公司推出两种新型风扇,只要人的手指一碰到这种电扇的外罩,就会给其控制系统传递一个电脉冲信号,使电扇停止转动,以免手指受伤。 小型电风扇:适用于夏季外出或是身边没有纳凉工具的时候,这种风扇又有很多,有用电池的,充电的,USB接口的,在夏天也是一种好工具 金属风扇:金属风扇,亦称金属扇,金属电风扇,是指电风扇的制造材料是金属,比如,铁和铜。在欧美发达国家,金属风扇凭着她独特的艺术韵味和金属质感,已成为高级家居装饰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现在,这股潮流已经由康宜居带到了中国,正在影响越来越多的家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