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原料及产品性质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原料及产品性质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原料及产品性质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原料及产品性质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原料及产品性质

1.1 原料性质

设计原料为常压渣油,其性质见表2-1。

表2-1 原料油(常压渣油)性质(由研究单位提供)

1.2 产品性质

1.1.1 干气和液化石油气组成见表2-2

表2-2 干气、液化石油气组成vol% (计算值)

1.1.2 汽油性质见表2-3 表2-3 汽油产品性质

*注调和汽油为轻汽油回炼后与重汽油馏分调和的产物1.1.3 轻柴油性质见表2-4

表2-4 轻柴油产品性质

石油化工重油催化裂化工艺技术

石油化工重油催化裂化工艺技术 石油化工行业的稳定发展,对于各类化工产品的稳定出产,以及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发展中关于石油化工行业发展中的各类工艺技术发展现状,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重视。其中石油化工重油催化裂化工艺技术,则为主要的关注点之一。文章针对当前石油化工重油催化裂化工艺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标签: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装置;工艺技术 重油催化裂化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良好的重油催化裂化对于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的生产质量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发展中如何有效的提升重油的催化裂化质量,并且提升各类生产产品的生产稳定性,成为当前石油化工行业发展中主要面临的问题。笔者针对当前石油化工重油催化裂化工艺技术,进行简要的剖析研究,以盼能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中重油催化裂化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1 重油催化裂化工艺技术 重油催化裂化为石油化工行业发展中,重要的工艺技术之一。其工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催化裂化重油生产了高辛烷值汽油馏分,轻质柴油等其他化工行业发展中的气体需求材料。具体在工艺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其在工艺操作中对重油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使得其在高温高压的状态下产生裂化反应,最终生产了相应的产物。该类反应在持续中反应深度较高,但生焦率及原料损失较大,并且后期的产物需进行深冷分离。因此关于重油催化裂化工艺技术的创新和提升,也为行业研究人员长期研究的课题。 2 当前重油催化裂化工艺技术的发展现状 分析当前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在发展中,关于重油催化裂化工艺技术,宏观分析整体的发展态势较为稳定。但从具体实施的过程分析,我国重油催化裂化工艺技术的发展现状,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分析当前重油催化裂化工艺技术的发展现状,实际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工艺催化剂生产质量低、工艺运行装置综合效率低、工艺自动化水平低。 2.1 工艺催化剂生产质量低 当前我国重油催化裂化工艺技术在发展中,工艺应用催化剂的生产质量低,为主要存在的问题之一。工艺应用催化剂的生产质量较低,造成工艺技术的发展存在先天不足。分析当前在关于催化剂的生产发展现状,主要存在的问题为:催化剂生产成本高、催化剂保存技术不完善,催化剂精细程度较低等现象。 2.2 工艺运行装置综合效率低

重油催化裂化

对重油催化裂化分馏塔结盐原因分析及对策 王春海 内容摘要 分析了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发生分馏塔结盐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分馏塔结盐是由于催化原料中的有机、无机氯化物和氮化物在提升管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生成HCl和NH3 ,二者溶于水形成NH4Cl溶液所致。可采取尽可能降低催化原料中的含盐量、对分馏塔进行在线水洗、利用塔顶循环油脱水技术等措施,预防和应对分馏塔结盐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 重油催化裂化分馏塔结盐氯化铵水洗循环油脱水

目前,催化裂化装置( FCCU)普遍通过掺炼渣油及焦化蜡油进行挖潜增效,但由于渣油中的氯含量和焦化蜡油中的氮含量均较高,势必导致FCCU 分馏塔发生严重的结盐现象。另外,近年来国内市场柴油消费量迅速增长,尽管其生产量增长也很快,但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许多FCCU 采用降低分馏塔塔顶温度(以下简称顶温)的操作来增产柴油,但顶温低致使分馏塔顶部水蒸气凝结成水,水与氨(NH3)和盐酸(HCl)一起形成氯化铵(NH4Cl)溶液,从而加速分馏塔结盐。随着分馏塔内盐层的加厚,沉积在塔盘上的盐层会影响传质传热效果,致使顶温失控而造成冲塔;沉积在降液管底部的盐层致使降液管底部高度缩短,塔内阻力增加,最终导致淹塔.。可见,如何避免和应对分馏塔结盐现象的发生,是FCCU 急需解决的生产难题。 一、分馏塔结盐原因及现象分析 (一)原因 随着FCCU所用原料的重质化,其中的氯和氮含量增高。在高温临氢催化裂化的反应条件下,有机、无机氯化物和氮化物在提升管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生成HCl和NH3 ,其反应机理可用下式表示: : 催化裂化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将HCl和NH3从提升管反应器中带入分馏塔,在分馏塔内NH3 和HCl与混有少量蒸汽的油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当温度达到此环境下水蒸气的露点时,就会有冷凝水产生,这时NH3和HCl溶于水形成NH4Cl溶液。NH4Cl溶液沸点远高于水的沸点,其随塔内回流液体在下流过程中逐渐提浓,当盐的浓度超过其在此温度下的饱和浓度时,就会结盐析出,沉积在塔盘及降液管底部。 (二)现象 1.由于塔顶部冷凝水的存在,形成塔内水相内回流 ,致使塔顶温度难以控制 ,顶部循环泵易抽空,顶部循环回流携带水。 2.由于沉积在塔盘上的盐层影响传热效果,在中段回流量、顶部循环回流量发生变化时,塔内中部、顶部温度变化缓慢且严重偏离正常值。 3.由于沉积在塔盘上的盐层影响传质效果,导致汽油、轻柴油馏程发生重叠,轻柴油凝

重油催化裂化基础知识

重油催化裂化基础知识 广州石化总厂炼油厂重油催化裂化车间编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催化裂化在炼油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催化裂化是炼油工业中使重质原料变成有价值产品的重要加工方法之一。它不仅能将廉价的重质原料变成高价、优质、市场需要的产品,而且现代化的催化裂化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原料广泛(从瓦斯油到常压重油),运转周期长、操作灵活(可按多产汽油、多产柴油,多产气体等多种生产方法操作),催化剂多种多样,(可按原料性质和产品需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操作简便和操作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它在炼油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第二节催化裂化生产发展概况 早在1936年美国纽约美孚真空油公司(、)正式建立了工业规模的固定床催化裂化装置。由于所产汽油的产率与辛烷值均比热裂化高得多,因而一开始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促进了汽车工业发展。如图所示,片状催化剂放在反应器内不动,反应和再生过程交替地在同一设备中进行、属于间歇式操作,为了使整个装置能连续生产,就需要用几个反应器轮流地进行反应和再生,而且再生时放出大量热量还要有复杂的取热设施。由于固定床催化裂化的设备结构复杂,钢材用量多、生产连续性差、产品收率与性质不稳定,后为移动床和流化床催化裂化所代替。 第一套移动床催化裂化装置和第一套流化床催化裂化(简称装置都是1942年在美国投产的。

固定床反应器 移动床催化裂化的优点是使反应连续化。它们的反应和再生过程分别在不同的两个设备中进行,催化裂化在反应器和再生器之间循环流动,实现了生产连续化。它使用直径约为3毫米的小球型催化剂。起初是用机械提升的方法在两器间运送催化剂,后来改为空气提升, 生产能力较固定床大为提高、 空气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安全基本常识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安全基本常识 1.应急电话:火警:119;急救:120。 2.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 综合治理。 3.三级安全教育:厂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安全教育、班组安 全教育。 4.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5.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6.三不用火:没有经批准的用火作业许可证不用火、用火监 护人不在现场不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用火。 7.四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不受处 理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8.三同时:一切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必须做到主 体工程与安全、环保、卫生技术措施和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用。

9.消防三懂、三会:懂火灾危险性、懂预防措施、懂扑救方 法;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 10.四全监督管理原则: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侯。 11.安全气分析: 1)可燃气体浓度:当爆炸下限大于4.0%时,指标为小于 0.5%;当爆炸下限小于4.0%时,指标为小于0.2%。 2)氧含量:19.5%~23.5%。 3)有毒有害物质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空气中有毒物质最 高容许浓度”的指标。 注:进入设备作业应保证以上三项同时合格,取样要有代表性、全面性。 12.生产装置、罐区的防火间距: 1)液态烃储罐、可燃气体储罐,防火间距为22.5米。(设 备边缘起)。 2)其它各类可燃气体储罐,防火间距为15米。 3)含可燃液体的敞口设备,如水池、隔油池等,防火间 距为22.5米。

13.石化集团公司HSE目标是:追求最大限度地不发生事故、 不损害人身健康、不破坏环境,创国际一流的HSE业绩。 14.济南分公司HSE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 综合治理。 济南分公司HSE目标:层层落实HSE责任制,加大隐患治理力度,狠抓“三基”工作,严格事故责任追究,杜绝重大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一般事故,争创HSE新业绩。15.每个职工应具备的HSE素质和能力: 1)对本职工作认真、负责,遵章守纪,有高度的责任感 和事业心; 2)在异常情况下,处置果断,有较强的生产处理和事故 应变能力; 3)业务精通、操作熟练,能正确分析解决生产操作和工 艺设备问题; 4)有较强的安全、环境与健康意识,能自觉做好HSE工 作; 5)能正确使用消防气防、救护器材,有较强的自救互救

石油化工催化裂化装置工艺流程图.docx

炼油生产安全技术一催化裂化的装置简介类型及工艺流程 催化裂化技术的发展密切依赖于催化剂的发展。有了微球催化剂,才出现了流化床催化裂化装置;分子筛催化剂的出现,才发展了提升管催化裂化。选用适宜的催化剂对于催化裂化过程的产品产率、产品质量以及经济效益具有重大影响。 催化裂化装置通常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反应?再生系统、分馏系统和吸收稳定系统。其中反应--再生系统是全装置的核心,现以高低并列式提升管催化裂化为例,对几大系统分述如下: ㈠反应--再生系统 新鲜原料(减压馏分油)经过一系列换热后与回炼油混合,进入加热炉预热到370 C左右,由原料油喷嘴以雾化状态喷入提升管反应器下部,油浆不经加热直接进入提升管,与来自再生器的高温(约650 C ~700C )催化剂接触并立即汽化,油气与雾化蒸汽及预提升蒸汽一起携带着催化剂以7米/秒~8米/秒的高线速通过提升管,经快速分离器分离后,大部分催化 剂被分出落入沉降器下部,油气携带少量催化剂经两级旋风分离器分出夹带的催化剂后进入分馏系统。 积有焦炭的待生催化剂由沉降器进入其下面的汽提段,用过热蒸气进行汽提以脱除吸附在催 化剂表面上的少量油气。待生催化剂经待生斜管、待生单动滑阀进入再生器,与来自再生器底部的空气(由主风机提供)接触形成流化床层,进行再生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燃烧热,以维持再生器足够高的床层温度(密相段温度约650 C ~68 0 C )。再生器维持0.15MPa~0?25MPa (表)的顶部压力,床层线速约0.7米/秒~1.0米/秒。再生后的催化剂经 淹流管,再生斜管及再生单动滑阀返回提升管反应器循环使用。 烧焦产生的再生烟气,经再生器稀相段进入旋风分离器,经两级旋风分离器分出携带的大部 分催化剂,烟气经集气室和双动滑阀排入烟囱。再生烟气温度很高而且含有约5%~10%CO 为了利用其热量,不少装置设有Co锅炉,利用再生烟气产生水蒸汽。对于操作压力较高的 装置,常设有烟气能量回收系统,利用再生烟气的热能和压力作功,驱动主风机以节约电 能。 ㈡分馏系统 分馏系统的作用是将反应?再生系统的产物进行分离,得到部分产品和半成品。 由反应?再生系统来的高温油气进入催化分馏塔下部,经装有挡板的脱过热段脱热后进入分 馏段,经分馏后得到富气、粗汽油、轻柴油、重柴油、回炼油和油浆。富气和粗汽油去吸收稳定系统;轻、重柴油经汽提、换热或冷却后出装置,回炼油返回反应--再生系统进 行回炼。油浆的一部分送反应再生系统回炼,另一部分经换热后循环回分馏塔。为了取走 分馏塔的过剩热量以使塔内气、液相负荷分布均匀,在塔的不同位置分别设有4个循环回流:顶循环回流,一中段回流、二中段回流和油浆循环回流。 催化裂化分馏塔底部的脱过热段装有约十块人字形挡板。由于进料是460 C以上的带有催化 剂粉末的过热油气,因此必须先把油气冷却到饱和状态并洗下夹带的粉尘以便进行分馏和避免堵塞塔盘。因此由塔底抽出的油浆经冷却后返回人字形挡板的上方与由塔底上来的油 气逆流接触,一方面使油气冷却至饱和状态,另一方面也洗下油气夹带的粉尘。 ㈢吸收--稳定系统: 从分馏塔顶油气分离器出来的富气中带有汽油组分,而粗汽油中则溶解有C3 C4甚至C2 组分。吸收--稳定系统的作用就是利用吸收和精馏的方法将富气和粗汽油分离成干气 (≤ C2)、液化气(C3、C4)和蒸汽压合格的稳定汽油。 一、装置简介 (一)装置发展及其类型

丙烯的简介

丙烯-简介 丙烯丙烯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稍带有甜味的气体。易燃,爆炸极限为2%~11%。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是一种属低毒类物质。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丙烯腈、异丙烯、丙酮和环氧丙烷等。由于它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该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 丙烯为单纯窒息剂及轻度麻醉剂,人吸入丙烯可引起意识丧失,当浓度为15%时,需30分钟;24%时,需3分钟;35%~40%时,需20秒钟;40%以上时,仅需6秒钟,并引起呕吐。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乏力、全身不适、思维不集中,个别人胃肠道功能发生紊乱。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1] 丙烯-资料 化学品中文名称:丙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propylene 英文名称2:prop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31 CAS No:115-07-1 分子式:C3H6 分子量:42.081 丙烯燃烧化学方程式:2C3H6+9O2=6CO2+6H2O 丙烯-理化性质 丙烯(ProPEne,CH2=CHCH3)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稍带有甜味的气体。分子量42.08,密度0.5139g/cm3(20/4℃),冰点-185.3℃,沸点-47.4℃。易燃,爆炸极限为2%~11%。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丙烯腈、异丙烯、丙酮和环氧丙烷等。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烃类气味的气体。 熔点(℃):-191.2 沸点(℃):-47.72 相对密度(水=1):0.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48 饱和蒸气压(kPa):602.88(0℃) 燃烧热(kJ/mol):2049 临界温度(K):364.75 临界压力(MPa):4.550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108 引燃温度(℃):455 爆炸上限%(V/V):11.7 爆炸下限%(V/V):2.0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主要用途:用于制丙烯腈、环氧丙烷、丙酮等。 其它理化性质:丙烯除了在烯键上起反应外,还可在甲基上起反应。丙烯在酸性催化剂[1] (硫

催化裂化工艺介绍

1.0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是原料油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在500℃左右、1×105~3×105Pa 下发生裂解,生成轻质油、气体和焦炭的过程。催化裂化是现代化炼油厂用来改质重质瓦斯油和渣油的核心技术,是炼厂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催化裂化的石油炼制工艺目的: 1)提高原油加工深度,得到更多数量的轻质油产品; 2)增加品种,提高产品质量。 催化裂化是炼油工业中最重要的一种二次加工工艺,是重油轻质化和改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已成为当今石油炼制的核心工艺之一。 1.1催化裂化的发展概况 催化裂化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固定床、移动床、流化床和提升管。见下图: 固定床移动床 流化床提升管(并列式)在全世界催化裂化装置的总加工能力中,提升管催化裂化已占绝大多数。

1.2催化裂化的原料和产品 1.2.0原料 催化裂化的原料范围广泛,可分为馏分油和渣油两大类。 馏分油主要是直馏减压馏分油(VGO),馏程350-500℃,也包括少量的二次加工重馏分油如焦化蜡油等,以此种原料进行催化裂化称为馏分油催化裂化。 渣油主要是减压渣油、脱沥青的减压渣油、加氢处理重油等。渣油都是以一定的比例掺入到减压馏分油中进行加工,其掺入的比例主要受制于原料的金属含量和残炭值。对于一些金属含量低的石蜡基原有也可以直接用常压重油为原料。当减压馏分油中掺入渣油使通称为RFCC。以此种原料进行催化裂化称为重油催化裂化。 1.2.1产品 催化裂化的产品包括气体、液体和焦炭。 1、气体 在一般工业条件下,气体产率约为10%-20%,其中含干气和液化气。 2、液体产物 1)汽油,汽油产率约为30%-60%;这类汽油安定性较好。 2)柴油,柴油产率约为0-40%;因含较多芳烃,所有十六烷值较低,由重油催化裂化得到的柴油的十六烷值更低,这类柴油需经加氢处理。 3)重柴油(回炼油),可以返回到反应器内,已提高轻质油收率,不回炼时就以重柴油产品出装置,也可作为商品燃料油的调和组分。 4)油浆,油浆产率约为5%-10%,从催化裂化分馏塔底得到的渣油,含少量催化剂细粉,可以送回反应器回炼以回收催化剂。油浆经沉降出去催化剂粉末后称为澄清油,因多环芳烃的含量较大,所以是制造针焦的好原料,或作为商品燃料油的调和组分,也可作加氢裂化的原料。 3、焦炭 焦炭产率约为5%-7%,重油催化裂化的焦炭产率可达8%-10%。焦炭是缩合产物,它沉积在催化剂的表面上,使催化剂丧失活性,所以用空气将其烧去使催化剂恢复活性,因而焦炭不能作为产品分离出来。 1.3催化裂化工业装置的组成部分

丙烯理化性质

丙烯 丙烯(propylene,CH2=CHCH3)常温下为无色、稍带有甜味的气体。分子量,密度cm3(20/4℃),冰点℃,沸点℃。易燃,爆炸极限为2%~11%。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为单纯窒息剂及轻度麻醉剂。急性中毒:人吸入丙烯可引起意识丧失,当浓度为15%时,需30分钟;24%时,需3分钟;35%~40%时,需20秒钟;40%以上时,仅需6秒钟,并引起呕吐。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乏力、全身不适、思维不集中。个别人胃肠道功能发生紊乱。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氧化二氮等激烈化合,与其它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丙烯醛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不稳定液体,有类似油脂烧焦的辛辣臭气。熔点(℃): 相对密度(水=1): 沸点(℃):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丙烯醛结构式 分子式:C 3H 4 O 分子量: 饱和蒸气压(kPa):(20℃)燃烧热(kJ/mol):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闪点(℃):-26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几点考虑

编号:SY-AQ-03170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安全 运行几点考虑 Considerations on long term safe operation of RFCC unit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 几点考虑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2002年10月,为了提高原油深度加工能力,提高轻油收率,第二催化裂化装置历时56天进行了由蜡油催化改为重油催化的技术改造,改造后的装置掺炼重油加氢渣油比例由原来20%提高到了50%以上。现在装置原料以减压馏份油、VRDS常压渣油、VRDS 减压渣油、焦化蜡油为主。装置改造后,装置操作相应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装置设备增多,设备管理难度加大,如何保证重油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成为生产管理中的难点和重点。 一、要确保关键转动设备的运行平稳度 催化裂化装置大机组较多,技术含量高,有主风机、烟机、气压机、增压机等,只有保证了大机组的连续高效运行,催化裂化装置才能长周期运行,所以我们首先要在检修中提高大机组的检修深

度和检修质量,确保大机组的机械部分、仪表部分、电气部分、自控部分和附属系统设备的可靠好用。在日常生产维护中加强对大机组的检查力度,组织安装投用了s8000大型旋转机械在线状态监测与分析系统,为机组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要确保关键静设备——反再系统的运行平稳度 要保证公用系统的可靠性,尽量避免公用系统故障造成装置大面积操作波动,严格按照工艺指标平稳操作,不超温不超压,操作的平稳对催化裂化设备安全运行尤为关键。另外组织技术人员加强对反再系统壁温的检测和检查,及时发现避免衬里损坏超温、低温露点腐蚀等设备隐患。 三、要确保能量回收系统的运行平稳度 催化裂化装置最大的节能点在于能量回收系统,对于关键设备烟机、锅炉给水泵、外取热器、油浆蒸汽发生器等必须要管理好。从设备选型、设备制造、现场安装、日常运行等各个环节把握好,否则烟机振动问题、锅炉给水泵频繁串轴问题、余热锅炉炉管泄漏问题、油浆蒸汽发生器管束泄漏等问题将不可避免。能量回收系统

丙烯

丙烯 ? 1 简介 ? 2 资料 ? 3 理化性质 ? 4 毒性 ? 5 临床表现 ? 6 消防措施 丙烯 CH3CH=CH2 无色略带甜味的气体,沸点-47.7℃,临界温度92℃,临界压力4.56MPa。 是基本有机化工的重要基本原料,工业上主要由烃类裂解所得到的裂解气和石油炼厂的炼厂气分离获得。 丙烯-简介 丙烯 丙烯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稍带有甜味的气体。易燃,爆炸极限为2%~11%。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是一种属低毒类物质。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丙烯腈、异丙烯、丙酮和环氧丙烷等。由于它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该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 丙烯为单纯窒息剂及轻度麻醉剂,人吸入丙烯可引起意识丧失,当浓度为15%时,需30分钟;24%时,需3分钟;35%~40%时,需20秒钟;40%以上时,仅需6秒钟,并引起呕吐。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乏力、全身不适、思维不集中,个别人胃肠道功能发生紊乱。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1] 丙烯-资料

化学品中文名称:丙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propylene 英文名称2:prop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31 CAS No:115-07-1 分子式:C3H6 分子量:42.081 丙烯燃烧化学方程式:2C3H6+9O2=6CO2+6H2O 丙烯-理化性质 丙烯(ProPEne,CH2=CHCH3)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稍带有甜味的气体。分子量42.08,密度0.5139g/cm3(20/4℃),冰点-185.3℃,沸点-47.4℃。易燃,爆炸极限为2%~11%。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丙烯腈、异丙烯、丙酮和环氧丙烷等。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烃类气味的气体。 熔点(℃):-191.2 沸点(℃):-47.72 相对密度(水=1):0.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48 饱和蒸气压(kPa):602.88(0℃) 燃烧热(kJ/mol):2049 临界温度(K):364.75 临界压力(MPa):4.550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108 引燃温度(℃):455 爆炸上限%(V/V):11.7 爆炸下限%(V/V):2.0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主要用途:用于制丙烯腈、环氧丙烷、丙酮等。 其它理化性质:丙烯除了在烯键上起反应外,还可在甲基上起反应。丙烯在酸性催化剂[1] (硫酸、无水氢氟酸等)存在下聚合,生成二聚体、三聚体和四聚体的混合物,可用作高辛烷值燃料。在齐格勒催化剂存在下丙烯聚合生成聚丙烯。丙烯与乙烯共聚生成乙丙橡胶。丙烯与硫酸起加成反应,生成异丙基硫酸,后者水解生成异丙醇:丙烯与氯和水起加成反应,生

催化裂化装置工艺条件一览表

催化裂化装置工艺条件一览表 一、催化裂化装置主要工艺指标 1、反应再生单元 序号工艺指标名称单位仪表位号控制范围 1 重油提升管出 口温度℃TRCA22101 A 500~530 2 芳烃提升管出 口温度 芳烃提升管出 口温度 ℃ ℃ TRCA22101 B TRCA22101 B 440~480 (低硫) 480~530 (高硫) 3 反应压力MPa PR22102 0.13~0.19 4 再生压力MPa PRCA22101 0.16~0.22 5 两器压差MPa PdRCA2210 4A 0.03~0.05 6 再生器温度℃TRCA22102 660~710 7 再生器稀相温 度 ℃TIA22123 ≤730 8 沉降器藏量t WRCA22101 35~48 9 再生器藏量t WR22105 90~130 10 原料油预热温 度 ℃TRCA22103 180~225 11 主风流量Nm3/h FRCA22604 140000~

160000 12 待生套管流化 Nm3/h FRCA22110 3000~6000 风量 Nm3/h FRCA22109 3500~8000 13 外取热流化风 量 14 烟气氧含量v%AR22101 ≤3 15 过热蒸气温度℃TIC22461 380~410 MPa PRA22421 3.5~4.1 16 外取热汽包压 力 ℃TI22468 >122 17 省煤器上水温 度 18 外取热汽包液 %LRC22421 50±20 位 2、分馏单元 序号工艺指标名称单位仪表位号控制范围 1 重油分馏塔塔顶℃TRCA2220120~150 2 芳烃分馏塔塔顶℃TRCA2222125~150 3 重油分馏塔16层℃TI22209 220~240 4 芳烃分馏塔16层℃TI22238 210~230 5 重油分馏塔塔底℃TRC22217 ≤350 6 芳烃分馏塔塔底℃TRC2223 7 ≤340 7 油浆外甩温度℃TR22250 ≤95 8 油浆固体含量g/l ≤6 9 V22201液位%LIK22209 50±20 10 T22201A液位%LC22201 50±20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工艺流程简述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工艺流程简述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包括反应—再生部分、分馏部分、吸收稳定部分、主风机部分、气压机部分、余热回收部分。 1.1 反应-再生部分 自装置外来的常压渣油进入原料油缓冲罐(V1201),由原料油泵(P1201AB)升压后经循环油浆—原料油换热器(E1215AB )加热至280C左右,与自分馏部分来的回炼油混合后进入提升管中部,分4路经原料油进料喷嘴进入提升管反应器(R1101A)下部,与通过预提升段整理成活塞流的高温催化剂进行接触完成原料的升温、汽化及反应,反应油气与待生催化剂在提升管出口经粗旋风分离器得到迅速分离后经升气管进入沉降器单级旋风分离器,在进一步除去携带的催化剂细粉后,反应油气离开沉降器,进入分馏塔。 待生催化剂经粗旋及沉降器单级旋风分离器料腿进入位于沉降器下部的汽提段,在此与蒸汽逆流接触以置换催化剂所携带的油气。汽提后的催化剂沿待生立管下流,经待生塞阀并通过待生塞阀套筒进入再生器(R1102)的密相床,在 700r左右的再生温度、富氧(3%)及CO助燃剂的条件下进行逆流完全再生。再生后的再生催化剂通过各自的再生立管及再生单动滑阀,进入两根提升管反应器底部,以蒸汽和干气作提升介质,完成催化剂加速、分散过程,然后与雾化原料接触。来自蜡油再生斜管的再生催化剂与来自汽油待生循环管的汽油待生催化剂通过特殊设计的预提升段整理成活塞流。 轻重汽油分离塔顶回流油泵出口来的轻汽油,分两路进入汽油提升管反应器(R1104A)。R1104A 的反应油气在提升管出口经粗旋迅速分离,油气经单级旋风分离器进一步除去携带的催化剂细粉,最后离开汽油沉降器,进入分馏塔。 来自R1104 粗旋以及汽油沉降器单级旋风分离器回收的催化剂进入汽油汽提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主要工艺流程说明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主要工艺流程说明 一. 反再系统 1.反应部分 混合蜡油和常(减)压渣油分别由罐区原料罐送入装置内的静态混合器(D-214)混合均匀后,进入原料缓冲罐(D-203/1),然后用原料泵(P-201/1.2)抽出,经流量控制阀(8FIC-230)后与一中回流换热(E-212/1.2),再与油浆(E-201/1.2)换热至170~220℃,与回炼油一起进入静态混合器(D-213)混合均匀。在注入钝化剂后分三路(三路设有流量控制)与雾化蒸汽一起经六个进料喷嘴进入提升管,与从二再来的高温再生催化剂接触并立即汽化,裂化成轻质产品(液化气、汽油、柴油)并生成油浆、干气及焦炭。 新增焦化蜡油流程:焦化蜡油进装后先进焦化蜡油缓冲罐(D-203/2),然后经焦化蜡油泵(P-201/3.4)提压至1.3MPa 后分为两路:一路经焦化蜡油进提升管控制阀(8FIC242)进入提升管反应器的回炼油喷嘴或油浆喷嘴,剩余的焦化蜡油经另一路通过D-203/2的液位控制阀(8LIC216)与进装蜡油混合后进入原料油缓冲罐(D-203/1)。 新增常压热渣油流程:为实现装置间的热联合,降低装置能耗,由南常减压装置分出一路热常渣(约350℃),经8FIQC530直接进入D-213(原料油与回炼油混合器)前,与原料混合均匀后进入提升管原料喷嘴。

反应油气、水蒸汽、催化剂经提升管出口快分器分离出大部分催化剂,反应油气经过沉降器稀相沉降,再经沉降器(C-101)内四组单级旋风分离器分离出绝大部分催化剂,反应油气、蒸汽、连同微量的催化剂细粉经大油气管线至分馏塔人档下部。分馏塔底油浆固体含量控制<6g/L。 旋分器分出的催化剂通过料腿返回到汽提段,料腿装有翼阀并浸没在汽提段床层中,保证具有正压密封,防止气体短路,汽提蒸汽经环形分布器进入汽提段的上中下三个部位使催化剂不仅处于流化状态,并汽提掉催化剂夹带的烃油气,汽提后的催化剂通过待生滑阀进入一再催化剂分布器。 2.再生部分 第一再生器在比较缓和的条件下进行部分燃烧,操作压力为0.15~0.25MPa(表),温度660~690℃,在床层中烧掉焦炭中绝大部分氢和部分碳。由于有水蒸汽存在,一再温度要控制低一些,以减轻催化剂的水热失活。烧焦用风分别由一再主风及过剩氧较高的二再烟气提供。 从一再出来的半再生催化剂通过半再生滑阀进入二再下部,并均匀分布。二再压力在0.27MPa(表),720~760℃温度下操作,催化剂上剩余碳用过量的氧全部生成CO2。由于一再烧掉绝大部分氢,从而有效降低了二再水蒸汽分压,使二再可在较高的温度下操作。二再烟气由顶部进入一再,热再生催化剂从二再流出,通过再生滑阀进入提升管底部,实

重油催化裂化加工技术及其进展

重油催化裂化加工技术及研究进展 专业:应用化学姓名:焦文超学号:201320263 摘要:催化裂化是炼油工业中使重质原料变成有价值产品的重要加工方法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重油催化裂化加工技术的特点及其研究进展,同时对其原理和重要性做了简单的分析和概括。 1 重油催化裂化技术概述 1.1重油催化裂化简介 重油催化裂化是指重质油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在470~530℃的温度和0.1~0.3MPa的条件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成气体、汽油、柴油等轻质产品和焦炭的过程。重油催化裂化的英文缩写为RFCC,它是从20 世纪40 年代的VGOFCC(蜡油催化裂化)发展而来的。重油的深度加工,即把原油中的重质部分(一般指常压渣油或减压渣油)转化为汽油,一直是炼油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1-4]。80 年代以来,我国原油产量上升幅度不大,稠油所占比率增加,同时,交通运输燃料需要量上升很快,这就要求我国的炼油工业把更多的重油,特别是减压渣油,进行深度加工。RFCC 工艺在初期(20世纪70 年代末以前)的发展有三个重要里程碑,即硅酸铝催化剂加密相床反应器、分子筛催化剂加提升管反应器、镍钝化剂的应用等。在以后近40 年的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努力,RFCC工艺技术又取得了显著的进步[5-7]。 1.2石油馏分的催化裂化反应机理 各种烃类之间的竞争吸附和对反应的阻滞作用、复杂的平行-顺序反应。不同烃类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能力不同,其顺序如下: 稠环芳烃>稠环环烷烃>烯烃>单烷塞单环芳烃>单环环烷烃>烷烃同类分子,相对分予质量越大越容易被吸附。 按烃类化学反应速度顺序排列,大致如下: 烯烃>大分子荜烷基侧链的单环芳烃>异构烷烃和环烷烃>小分子单烷基侧链的单环芳烃>正构烷烃>稠环芳烃 1.3重油催化裂化过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FDFCC-Ⅲ重油催化裂化工艺

FDFCC-Ⅲ重油催化裂化工艺 FDFCC-Ⅲ工艺特有的技术特点: (1)开发了实现“低温接触、大剂油比”高效催化技术(HECT)。即利用汽油提升管待生剂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剩余活性,将汽油提升管待生剂引入重油提升管底部与再生剂混合,降低干气和焦炭产率,提高丙烯收率,改善产品分布。 (2)采用双提升管、双沉降器和双分馏塔工艺流程,即分别设置重油提升管和汽油

提升管,两根提升管后均设有沉降器和分馏塔,从而充分利用汽油提升管的改质效果,使催化汽油的烯烃含量直接满足欧Ⅲ标准。 4. 采用了带预混合管的烧焦罐高效再生技术,具有较高的烧焦强度和较低的再生剂含炭。为降低再生系统压降2007年FDFCC技术改造取消了预混合管和大孔分布板。 5. 采用了可调性强的下流式外取热器,取出两器热平衡多余的热量。 6. 能量回收机组采用了烟气轮机-轴流式主风机-汽轮机-电动/发电机四机组同轴新设备,回收了能量,降低了装置能耗。烟气轮机轮盘和叶片使用的是国研制的新型高温合金和喷涂材料。 7. 设有余热锅炉回收系统,回收热量,降低能耗,为防止省煤器炉管低温腐蚀,在烟气低温位置采用了20G钢炉管,过热器高温段采用12CrMo材质。 8. 选用了高效旋风器和电液冷壁滑阀等设备。 生产原理 1. 反应—再生部分 重油催化裂化提升管和汽油提升管用的催化剂为分子筛催化剂。原料油与高温催化剂在提升管接触,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主要有裂化、异构化、氢转移、芳构化、缩合等反应,生成包括干气、液化气、汽油、柴油、回炼油、油浆馏份的高温油气和焦炭,生成的焦炭附着在催化剂上。在沉降器反应油气和催化剂分离,反应油气到主、副分馏塔进行分离,重油反应器附有焦炭的催化剂经汽提段汽提直接回到再生器,汽油反应器附有焦炭的催化剂经汽提后一路直接回到再生器烧焦一路返回重油提升管底部与重反再生剂混合。再生器催化剂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及通入主风的条件下,烧去催化剂上的积炭(即催化剂的再生过程)。催化剂活性、选择性恢复后回提升管循环使用。焦炭燃烧放出的热量除满足工艺需要外,多余的热量由外取热器取出,焦炭燃烧后生成的高温烟气经烟气轮机和余热炉后排入大气。 2. 分馏部分 重油催化分馏部分的作用是把从反应器来的高温油气混合物按沸点围分割成为富气、汽油、轻柴油、回炼油及油浆馏分,并保证各个馏分的质量符合产品要求。此外分馏系统还完成原料预热及热量回收的任务。催化分馏塔与常减压装置的常压塔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1).催化分馏塔的进料是过热气相进料。 (2).催化分馏塔气相进料中携带了一部分催化剂颗粒。 因此,催化分馏塔除了按分馏原理完成一般的产品分割外,还设有油浆循环以完成脱过热(将高温过热油气冷却到饱和状态)并和回炼油返塔一起洗涤反应油气中的催化剂。 3. 吸收稳定部分 吸收稳定部分由吸收塔、解吸塔、再吸收塔、稳定塔、容器、冷换及机泵等组成。吸收稳定部分的任务是加工来自分馏塔顶油气分离器的粗汽油和富气(富气经气压机压缩),从中分离出干气(C3≯3%(V)),液化气(C2≯3%(V),C5≯1.0%(V))和稳定汽油,并要求稳定汽油的蒸汽压合格(冬季≯88kpa,夏季≯74kpa)。吸收、解吸、再吸收塔主要解决C2与C3馏份的分离,是吸收和解吸过程;其原理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的不同来分离气体混合物。 稳定塔完成C3、C4馏份与汽油馏份的分离,是精馏过程;其原理是利用液体混合物各组分的挥发度不同进行分离。 4. 柴油碱洗 碱洗就是利用碱溶液(非加氢精制剂DF-01)和油品中的酸性非烃化合物起反

石油化工催化裂化装置工艺流程

炼油生产安全技术—催化裂化的装置简介类型及工艺流程 催化裂化技术的发展密切依赖于催化剂的发展。有了微球催化剂,才出现了流化床催化裂化装置;分子筛催化剂的出现,才发展了提升管催化裂化。选用适宜的催化剂对于催化裂化过程的产品产率、产品质量以及经济效益具有重大影响。 催化裂化装置通常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反应?再生系统、分馏系统和吸收稳定系统。其中反应––再生系统是全装置的核心,现以高低并列式提升管催化裂化为例,对几大系统分述如下: ㈠反应––再生系统 新鲜原料(减压馏分油)经过一系列换热后与回炼油混合,进入加热炉预热到370℃左右,由原料油喷嘴以雾化状态喷入提升管反应器下部,油浆不经加热直接进入提升管,与来自再生器的高温(约650℃~700℃)催化剂接触并立即汽化,油气与雾化蒸汽及预提升蒸汽一起携带着催化剂以7米/秒~8米/秒的高线速通过提升管,经快速分离器分离后,大部分催化剂被分出落入沉降器下部,油气携带少量催化剂经两级旋风分离器分出夹带的催化剂后进入分馏系统。 积有焦炭的待生催化剂由沉降器进入其下面的汽提段,用过热蒸气进行汽提以脱除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少量油气。待生催化剂经待生斜管、待生单动滑阀进入再生器,与来自再生器底部的空气(由主风机提供)接触形成流化床层,进行再生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燃烧热,以维持再生器足够高的床层温度(密相段温度约650℃~68 0℃)。再生器维持~ (表)的顶部压力,床层线速约米/秒~米/秒。再生后的催化剂经淹流管,再生斜管及再生单动滑阀返回提升管反应器循环使用。 烧焦产生的再生烟气,经再生器稀相段进入旋风分离器,经两级旋风分离器分出携带的大部分催化剂,烟气经集气室和双动滑阀排入烟囱。再生烟气温度很高而且含有约5%~10% CO,为了利用其热量,不少装置设有CO 锅炉,利用再生烟气产生水蒸汽。对于操作压力较高的装置,常设有烟气能量回收系统,利用再生烟气的热能和压力作功,驱动主风机以节约电能。 ㈡分馏系统 分馏系统的作用是将反应?再生系统的产物进行分离,得到部分产品和半成品。 由反应?再生系统来的高温油气进入催化分馏塔下部,经装有挡板的脱过热段脱热后进入分馏段,经分馏后得到富气、粗汽油、轻柴油、重柴油、回炼油和油浆。富气和粗汽油去吸收稳定系统;轻、重柴油经汽提、换热或冷却后出装置,回炼油返回反应––再生系统进行回炼。油浆的一部分送反应再生系统回炼,另一部分经换热后循环回分馏塔。为了取走分馏塔的过剩热量以使塔内气、液相负荷分布均匀,在塔的不同位置分别设有 4 个循环回流:顶循环回流,一中段回流、二中段回流和油浆循环回流。 催化裂化分馏塔底部的脱过热段装有约十块人字形挡板。由于进料是460℃以上的带有催化剂粉末的过热油气,因此必须先把油气冷却到饱和状态并洗下夹带的粉尘以便进行分馏和避免堵塞塔盘。因此由塔底抽出的油浆经冷却后返回人字形挡板的上方与由塔底上来的油气逆流接触,一方面使油气冷却至饱和状态,另一方面也洗下油气夹带的粉尘。 ㈢吸收––稳定系统:

丙烯MSDS

丙烯颜料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志 化学品中文名称:丙烯颜料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丙烯颜料 化学品英文名称:Acrylic Paint 企业名称:兰溪凯俐画材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兰溪市轻工业园区曙光路玉露路3号 电子邮件地址:karry@https://www.doczj.com/doc/d016231417.html, 邮编:321103 技术说明书编码:—生效日期:2009、01、01 企业应急电话(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86(0)579-88988296 传真号码(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86(0)579-88988201 国家应急电话:— 分子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Colour Chemical Name CAS Number % by Weight black Carbon black 1333-86-4 5 Acrylic resin emulsion 9003-01-4 40 Calcium carbonate 471-34-1 20 Glycerin 56-81-5 4 Triethanolamine 102-71-6 0.5 2-Octyl-4-isothiazolin-3-one 26530-20-1 0.2 Hydroxyethyl cellulose 9004-62-0 0.5 water 7732-18-5 29.8 100 第三部分:危险品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正常使用对健康无害。 环境危害:对环境基本无危害,对水体可造成轻微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为不易燃烧物品。

重油催化裂化反应再生工艺仿真

催化裂化反应再生工段仿真培训系统 操作手册 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2009年1月

目录 一、工艺流程软件 (1) 1、装置的概况 (1) 2、装置流程说明 (1) 二、设备列表 (2) 三、工艺卡片 (3) 四、复杂控制说明 (7) 五、联锁系统 (8) 六、操作规程 (9) 1、冷态开车 (9) 2、正常停车 (12) 3、再生滑阀全开事故 (13) 4、再生滑阀全关事故 (13) 5、增压机故障停机事故 (14) 6、气压机停机事故 (14) 七、仿DCS操作画面 (16)

一、工艺流程简介 1.装置的概况 35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反应再生联合装置,包括反应器、再生器、内取热器、催化剂储罐、能量回收机组部分共五个部分。 装置设计原料分为近期和远期,近期原料为42%的大庆减压蜡油和58%大庆减压渣油的混合油,残炭为5.05%;远期为92%RDS尾油、5.53%的减压蜡油和1.51%的减压渣油的混合油,残炭为5.85%。 2.装置流程说明 混合原料油(90℃)从装置外自吸进入原料油泵,抽出后经原料油换热器加热至200℃左右,分十路经原料油雾化喷嘴进入提升管反应器(R01)下部;自分馏部分来的回炼油和回炼油浆混合后既可以直接进入提升管反应器中部,也可以进入原料集合管,同原料一起进入提升管反应器下部,与700℃高温催化剂接触完成原料的升温、气化及反应,515℃反应油气与待生催化剂在提升管出口经三组粗旋风分离器得到迅速分离后经升气管进入沉降器六组单级旋风分离器,再进一步除去携带的催化剂细粉后,反应油气离开沉降器(R01),进入分馏塔。 积炭的待生催化剂先经粗旋的汽提设施初步汽提后进入汽提段,在此与蒸汽逆流接触以进一步汽提催化剂所携带的油气,汽提后的催化剂沿待生斜管下流,经待生滑阀进入再生器(R02)的烧焦罐下部,与自二密相来的再生催化剂混合开始烧焦,在催化剂沿烧焦罐向上流动的过程中,烧去约90%左右的焦炭,同时温度升至约690℃。较低含炭的催化剂在烧焦罐顶部经大孔分布板进入二密相,在700℃条件下,最终完成焦炭的燃烧过程。再生催化剂经再生斜管及再生滑阀进入提升管反应器底部,在干气及蒸汽的提升下,完成催化剂加速、分散过程,然后与原料接触。 再生器烧焦所需的主风由主风机提供,主风自大气进入主风机(B01),升压后经主风管道、辅助燃烧室及主风分布管进入再生器。 再生产生的烟气经16组两级旋风分离器分离催化剂后,再经三级旋风分离器进一步分离催化剂后进入烟气轮机(BE01)膨胀作功,驱动主风机(B01)。从烟气轮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