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化工作流程系统》知识点复习

《数字化工作流程系统》知识点复习

《数字化工作流程系统》知识点复习
《数字化工作流程系统》知识点复习

《数字化工作流程》复习

1.概述

1)集成化数字生产过程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行政管理(Administration), 业务管理(business), 生产管理(production).

2)印刷集成化生产模式的结构是怎样的?

ERP系统(包括了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数字化工作流程系统(Digital Workflow System-DWS)。

ERP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和数据分析(data-centric),支撑行政管理和业务定单的形成及管理过程;

DWS系统的核心是生产过程管理(Process-centric),支撑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交流和联接。

3)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功能及发展进程

随着CTP设备的出现,印刷行业提出了印刷集成化或自动化生产过程的需求。

●1993年,印刷生产相关的企业建立了CIP3组织,拟定了在硬件设备和系统之间交流的一种信息数据格式:PPF- Printing Production Format. 以实现印前、印刷、印后各环节之间的生产和控制信息的交流。实际生产过程中,PPF格式描述印版墨区数据分布和印后加工环节参数时十分具有优势。作为CIP3组织的成员,Adobe的PJTF文件格式,可以很好地描述印前环节。所以,CIP3流程具备了生产环节的信息描述能力;

●,CIP3组织升级为CIP4组织。它不仅继承了CIP3组织PPF的生产过程信息的描述功能;还增加了与业务信息、行政管理信息相关的描述和通讯功能。将信息数据的交流格式升级为JDF-Job Definition Formation。具备了生产描述、行政管理描述和业务信息描述的能力;

●后,随着PODi组织(Print on Demand)组织的加入,带给CIP4新的一种信息描述格式,PPML-个性化印刷标识语言Personalized Print Markup Language。它可以将页面描述成固定信息和可变信息两个部分。具备可变信息描述功能;●,NPES将PrintTalk移交给CIP4。意味着客户之间建立直接交流的电子商务的能力;

●,WAN-IFRA组织将IFRAtrack规范移交给CIP4,意味着CIP4流程具备了远程跟踪和远程控制的能力;

●,UP3I与CIP4联合推出了集成化的数字印刷流程系统。意味着印后加工过程与数字印刷过程集成的实现。

2.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系统

4)数字化工作流程中的两个基本的信息流是什么?

文档信息流和命令/指令信息流。Document flow and command /setting information flow.

5)数字化工作流程得以存在的三个必备技术是什么?

C/S—客户/服务器系统架构

PDF—文档格式

JDF—指令流格式

6)一个数字化工作流程系统中应该具备四种基本的工作职能,它们分别是什

么?

Agent:创建和修改JDF文件

Controller:为某个工作寻址到最合适的设备

Device:设备或是某个工作任务的驱动器

Machine:执行某项工作的物理设备

7)目前实际使用的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系统通常包括几个模块?

5个模块:MIS系统,印前模块,印刷模块、印后模块,以及业务模块

8)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数字化工作流程系统,最具代表性的有哪几种?

Agfa的Apogee , Heidelberg的Prinect , Kodak的Prinergy, Screen的Trueflow, 方正的畅流系统,Esko的Automation Engine。

9)数字化工作流程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通过设置各工作环节的作业处理参数,以及各工作环节的工作指令,由该系统在生产对象和工作内容之间创建一个自动化顺畅作业的过程。

10)CIP3和CIP4模式的数字化工作流程有什么区别?

CIP3着眼于生产过程,以PPF和PJTF为电子作业传票格式;CIP4着眼于生产和管理过程,以JDF为电子作业传票格式。

11)PPF,PJTF和JDF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它们都是电子作业传票的格式。

其中PPF,是基于PostScript文件格式撰写的,主要用于印刷和印后指令和状态的记录;PJTF是基于PDF文件格式撰写的,主要用于印前环节的指令和状态的记录;JDF是基于XML语言格式撰写的,可以描述集成化印刷生产和管理流程的各种信息。

12)JDF文件能做什么?

●作为作业传票,描述一个作业;

●为设备提供控制命令和指令;

●为每个设备部分,提供可执行的任务规范。

13) 多个JDF 结点组合工作的架构是怎样的?

金字塔型的节点组织结构,包括:产品节点,过程组节点,过程节点。

14) 一个JDF 节点的结构是怎样的?

包含:JDF 功能定义,资源池(resource pool)和资源链接池(resource linkpool)。 资源链接池使用的目的,是资源复用时简化资源描述。

一个资源池中,包含输入资源和输出资源两部分。

15) 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中的印前处理环节包括哪几个方面?

印前页面准备(即规范化-Normalization),拼大版,印版形成(即RIP)过程。 3.规范化和预飞(Normalize and preflight)

16)页面上包含哪几种类型的元素

● 矢量图形对象

● 栅格化位图对象

● 文本对象

17)用于印刷的PDF 规范有哪些?其中规范的细节是怎样的?

PDF/X : PDF/X-1, PDF/X-3, PDF/X-4

色彩空间、图像字体的嵌入、透明度和层的问题。

18)Acrobat 软件包中的各子软件的用途

Acrobat, Adobe Reader, Adobe Distiller, PDF maker, Adobe PDF.

19)保证图像、图形和文本的印刷质量,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控制? 图像:分辨率、色彩模式、压缩与否;

图形:最细线条、曲线平滑性,线条清晰。

文本:字体问题,字的套色问题,字的笔划清晰与否。

4. 陷 印

Input resources

25)为什么要陷印?陷印的方法有哪些种?

印刷过程中,用来避免因为逐色套印而可能产生的在相邻色之间因对位不准漏白的现象的工艺。

陷印的方式有三种:扩展陷印、压印、让空。

26)如何判断相临色中哪个是暗色、哪个是亮色?

视密度法;

色度法;

印刷色序法

27) 陷印工艺在什么条件下需要使用?

通常在CMYK模式下的传统印刷机上发生时需要陷印;

当两个相邻色之间没有足够的相同色成份;

小字号时尽可能选择与背景压印;

反白字时,可能需要选择让空处理。

28)陷印宽度的设定.

最大网点尺寸的一半。

5. 颜色转换与数字打样

29)实现颜色转换的方法

基于密度的蒙版方程的方法;

纽捷堡方程

基于ICC的颜色转换

基于DeviceLink的颜色转换方法

30)标准的颜色观察条件相关的规范

●ISO3664:D65, 光照强度-显示器(/照度-反射观察)、周围环境(墙壁、

地板、反射面、着装)

●ISO12646:D50, 光照强度-显示器(/照度-反射观察)、周围环境(墙壁、

地板、反射面、着装)

31)数字化工作流程中颜色转换模块所具备的功能

基于ICC的颜色转换;

专色的处理

黑色的处理

32)数字打样的方式有哪几种?

数字硬打样,数字软打样(包括远程打样)

33)如何判定数字打样系统的打样质量已经达到了印刷品模拟的要求?

从不同的方面,判定色差。

6. 拼大版

34)在拼大版环节,一个JDF节点包含两个子过程,分别是什么?

模版准备,页面分配

36)页面在制作时,丝缕方向是怎样考虑的?

纸张有长、短丝缕方向,长丝缕方向强度高于短丝缕方向。

做书刊时,长丝缕方向延着书脊方向;制作纸盒或纸杯时,长丝缕方向要支撑起杯体或盒体的容积。因此,在拼大版前,需要首先确定所用纸张的长丝缕方向后再安排需要排版的页面元素。

37)在一张印刷的纸张上,如何计算可印刷面积的大小?

需要考虑纸张叼口的尺寸,出血的尺寸,纸张齐边的尺寸,印刷成品整型的裁切尺寸,以及套准或检测标的放置尺寸等。剩余的部分才可以用来进行成品面积的印刷。

38)正反印刷时,纸张的翻页方法

可以选择套印翻页,或者是滚

39)Reserved size for binding(装订方式决定夹缝尺寸)

骑马订,无线胶订,锁线胶订。

40)纸重与折页次数,以及印张幅面之间的关系.

41) 页面在拼大版时,选择头对头、脚对脚,头脚相对的原则是什么?

42)包装和书刊拼大版软件,在使用中有什么区别?

43)拼大版软件制作的模版文件,如何才能被导入到数字化工作流程系统中被使用?

7 & 8. RIP和墨区计算

44)RIP后形成的,可以用于CTP输出的文件应该满足怎样的要求?

45)RIP解释页面的过程分为哪几个步骤?

页面语言翻译;

网点的形成

46)矢量图形和位图图像加网过程中的处理有什么不同之处?

47)RIP后如何获得印版上的墨区分布数据?

48)闭环色彩控制系统是如何实现颜色的稳定性调整和控制的?

初三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可以写成()的形式,注意自变量x的指数为, 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这一限制条件; 2.()也可以写成xy=k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解 析式中的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故函数图象与x轴、y轴无交点.(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在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应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不能为0,且x应对称取点(关于原点对称). (三)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 1.函数解析式:()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图象: (1)图象的形状:双曲线. 越大,图象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 越小,图象的弯曲度越大. (2)图象的位置和性质: 与坐标轴没有交点,称两条坐标轴是双曲线的渐近线. 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 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 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对称性: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 则(,)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 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 则(,)和(,)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

4.k的几何意义 如图1,设点P(a,b)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PA⊥x轴于A点,PB⊥y轴于B点,则矩形PBOA的面积是(三角形PAO和三角形PBO的面 积都是). 如图2,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可知,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Q也在双曲线上,作QC⊥PA的延长线于C,则有三角形PQC的面积为. 图1 图2 5.说明: (1)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是断开的,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时,要将两个分支分别讨论,不能一概而论. (2)直线与双曲线的关系: 当时,两图象没有交点; 当时,两图象必有两个交点,且这两个交点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3)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联系. (四)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1.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1)待定系数法;(2)根据实际意 义列函数解析式. (五)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 题.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复习过程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一框男生女生 1、我们开始进入青春期的标志是身体发育与身体外形的变化; 2、青春期身体变化有哪些表现:①身体外形的变化②内部器官的完 善③性机能的成熟 3、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会对我们产生哪些影响? 积极影响: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充满能量,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充满无限 可能; 消极影响: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一些生理现象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4.身体变化的特点: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身体发育各不相同。 5、对待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①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②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③青春的我们追求美,在追求形态、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6.青春期矛盾心理产生的原因——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 7.青春期矛盾心理有哪些主要表现:①反抗(独立)与依赖;②闭锁与开放; ③勇敢与怯懦;

8.青春期矛盾心理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矛盾心理?) 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7、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心理矛盾(青春期烦恼)? ①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②向他人求助,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③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试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④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8、青春期心理矛盾自我调节的方法:①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②参加体育活动;③学习自我暗示;④试试自我解嘲; 第二框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1、个人成长长大的信号包括两方面:①生理发育;②思想日渐成熟; 2、什么是独立思维:独立思维:并不等同于一味的追求独特,而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的,正确的意见。 3、思维的批判性的表现——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关于向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4.思维批判性的意义、作用——①有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②批判能调动自身经验,激发学习动机,解决问题,改变现状。 5、怎样做到合理批判——①有质疑的勇气;②有表达自己观点和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③考虑他人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容易被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批判的技巧?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免疫学复习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immunity):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抗原的概念稍后会介绍,这里通俗的说,就是机体认为不是自己的,外界来的大分子物质。比如输血,如果输的血型与自身的血型不同,机体就认为这种血是外来的“抗原”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机体的免疫功能概括为: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监视③免疫自身稳定 二、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⒈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⒉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 分为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②活化增殖阶段③效应阶段 三个主要特点①特异性②耐受性③记忆性 因需要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较复杂过程,故所需时间较长 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一、骨髓 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 ㈠骨髓的功能 ⒈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⒉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⒊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二、胸腺 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㈠胸腺的结构 胸腺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又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 ㈡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 ㈢胸腺的功能 ⒈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⒉免疫调节⒊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一、淋巴结 1. T、B细胞定居的场所⒉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⒊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⒋过滤作用(过滤淋巴液) 二、脾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复习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复习 一、选择题 1.如图,若直线2y x n =-+与y 轴交于点B ,与双曲线()2 0y x x =- <交于点(),1A m ,则AOB V 的面积为( ) A .6 B .5 C .3 D .1.5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根据题意求出A 点坐标,再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从而求出B 点坐标,则问题可解. 【详解】 解:由已知直线2y x n =-+与y 轴交于点B ,与双曲线()2 0y x x =-<交于点(),1A m ∴2 1m =- 则m=-2 把A (-2,1)代入到2y x n =-+,得 ()122n =-?-+ ∴n=-3 ∴23y x =-- 则点B (0,-3) ∴AOB V 的面积为1 32=32 ?? 故应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问题,解题关键是根据题意应用数形结合思想. 2.如图, 在同一坐标系中(水平方向是x 轴),函数k y x =和3y kx =+的图象大致是( )

A.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作答.【详解】 解:A、由函数y=k x 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k>0一致,正确; B、由函数y=k x 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k>0,与3>0矛盾,错误; C、由函数y=k x 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k<0矛盾,错误; D、由函数y=k x 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k<0矛盾,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要掌握它们的性质才能灵活解题. 3.已知反比例函数 2 y x -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图象经过点(﹣2,1)B.图象在第二、四象限C.当x<0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D.当x>﹣1时,y>2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和典型例题 一、基础知识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可以写成()的形式,注意自变量x的指数为,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这一限制条件; 2.()也可以写成xy=k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故函数图象与x轴、y轴无交点.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在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应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不能为0,且x应对称取点(关于原点对称). (三)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 1.函数解析式:()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图象:

则矩形PBOA的面积是(三角形PAO和三角形PBO的面积都是). 如图2,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可知,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Q也在双曲线上,作QC⊥PA的延长线于C,则有三角形PQC的面积为. 图1 图2 5.说明: (1)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是断开的,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时,要将两个 分支分别讨论,不能一概而论. (2)直线与双曲线的关系: 当时,两图象没有交点;当

时,两图象必有两个交点,且这两个交点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3)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联系.(四)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1.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1)待定系数法;(2)根据实际意义列函数解析式. 2.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但重点放在对数学知识的研究上. (五)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三、例题分析 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A.y=3x B. C.3xy=1 D. (2)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A.B.C.D.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第五章补体系统第一节补体概述 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系统包括30余种组分,其广泛存 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是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血浆中补体成分在被激活前无生物学功能,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和多种生物学效应(简称补体)。(一)补体系统的组成 1.补体固有成分⑴C1(C1q、C1r、C1s)、C2~C9; ⑵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ASP);⑶B因子、D因子(factor B, factor D)。 2.补体调节蛋白:以可溶性或膜结合形式存在、参与补体活化和效应的一类蛋白质分子,如:备解素、C1抑制物、C4结合蛋白、I因子等等。 3. 补体受体:指存在于不同细胞膜表面、能与补体激活过程所形成的活性片段相结合、介导多种生物效应的受体分子。包括:CR1~CR5、C3aR、C5aR、C1qR等(二)补体组分的命名 ①以“complement”的首字母结合发现顺序命名,如C1 ~C9; ②以英文大写字母命名为“因子”,如B因子、D因子、P因子、H因 子; ③补体的裂解片段以该成分的符号后加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C3a、 C4b; ④具有酶活性的成分或复合物则在其符号上加一横线表示,如 C3bBb; ⑤补体调节蛋白多以功能命名,如C1抑制物(C1INH)、C4结合蛋 白(C4bp)、衰变加速因子(DAF);(三)补体的生物合成 约90%血浆补体成分由肝脏合成,少数成分由肝脏以外的细胞合成, 例如:C1由肠上皮和单核/巨噬细胞产生;D因子由脂肪组织产生。 多种促炎细胞因子(如IFN-γ、IL-1、TNF-α、IL-6等)可刺激补 体基因转录和表达。感染、组织损伤急性期以及炎症状态下,补体产生增多,血清补体水平升高。第二节补体激活 补体固有成分以非活化形式存在于体液中,其通过级联酶促反应而被激活,产生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产物。已发现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经典激活途径、旁路途径、MB途径 具有共同的末端通路——攻膜复合体的形成及细胞溶解效应。 补体三条活化途径示意图 (一)经典激活途径(classical pathway) 1. 参与的补体成分:C1—C9 2. 激活物:与抗原结合的IgG、IgM分子另外,C反应蛋白、细菌脂多糖(LPS)、髓鞘脂和某些病毒蛋白(如HIV的gp120)等也可作为激活物。3.活化过程(1) C1q与2个以上Fc段结合可发生构型改变,使与C1q结合的C1r活化,活化的C1r激活C1s的丝氨酸蛋白酶活性。 (2) C1s的第一个底物是C4:在Mg2+存在下,使C4裂解为C4a和C4b . (3) C1s 的第二个底物是C2分子:在Mg2+存在下,C2与C4b形成复合物,被C1s裂解而产生C2a和C2b;C2a可与C4b结合成复合物即C3转化酶; (4) C3转化酶使C3裂解为C3a和C3b,新生的C3b可与C4b2b中C4b结合,形成C5转化酶,进入终末途径. 补体激活经典途径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供参考)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 李苗 知识点1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x k y =(k 为常数,0k ≠)的函数称为反比 例函数,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⑵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0x ≠的一切实数,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是0y ≠; ⑶比例系数0k ≠是反比例函数定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⑷反比例函数有三种表达式: ①x k y =(0k ≠), ②1kx y -=(0k ≠), ③k y x =?(定值)(0k ≠); ⑸函数x k y =(0k ≠)与y k x =(0k ≠)是等价的,所以当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时,x 也是y 的反比例函数。 (k 为常数,0k ≠)是反比例函数的一部分,当k=0时, x k y =,就不是反比例函数了,由于反比例函数x k y =(0k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要一组对应值,就可以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知识点2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由于反比例函数x k y =(0k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 数,因此,只要一组对应值,就可以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知识点3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画法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 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或第二、第四象限,它们与原点对称,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函数中自变量0x ≠,函数值0y ≠,所以它的图像与x 轴、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反比例的画法分三个步骤:⑴列表;⑵描点;⑶连线。 再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列表时选取的数值宜对称选取; ②列表时选取的数值越多,画的图像越精确; ③连线时,必须根据自变量大小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用 光滑的曲线连接,切忌画成折线; ④画图像时,它的两个分支应全部画出,但切忌将图像与坐 标轴相交。 知识点4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关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主要研究它的图像的位置及函数 值的增减情况,如下表: 反比例 函数 x k y =(0k ≠) k 的 符号 0k > 0k < 图像 性质 ① x 的取值范围是0x ≠,y 的取值范围是①x 的取值范围是0x ≠,y 的取值范围是0y ≠ ②当0k <时,函数图像

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知识点解析

专题一: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心理品质&道德品质) 【教材内容】 “我”:(心理品质) 七上第2课“描绘清晰完整的我”P21 第3课“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P38 第4课“青春不烦恼”P43 第5课“做自尊自爱的人”P58 第6课“人生当自强”P66 第7课“风雨中我在成长”P82 第8课“宝剑锋从磨砺出”P92 七下第13课“让快乐围绕在我身边”P32 第14课“过富有情趣的生活”P46 第15课“呵护宝贵生命”P60 “我与他人” 七下第11课“我与同伴共成长”P6 第12课“我和老师交朋友”P11 八上第1课“相亲相爱一家人”P2 第3课“掌握交往的艺术”P28 第4课“真诚善待你我他”P39 第5课“我与集体共发展”P56 第6课“竞争合作求双赢”P66 “我与社会” 七下第16课“让生命更精彩”P76 第19课“对自己的行为负责”P116 第20课“做理智的选择者”P125 九上第4课“关注社会发展变化”P42 第5课“积极参与公共生活”P53 九下第17课“做一个负责任的人”P54 第18课“为社会稳定发展作贡献”P64 【主要观点】 一“我”(心理品质) (一)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1.人贵有自知之明。 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知道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途径(自我观察、与他人的接触交流和比较、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 2. 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正确认识并坦然接受;适应成长节奏;学会欣赏自己。 (二)情绪和情趣 3.青春不烦恼。 认清烦恼的缘由,敞开自己的心扉,丰富自己的生活,主动寻求社会帮助。 4.情绪 情绪不同,结果不同; 情绪是可以调控的,调控好自己的情绪(理智调控法,注意力转移法,积极的自我暗示,幽默化解法);合理宣泄情绪(哭泣、倾诉、运动、书写宣泄)。 5.情趣 生活中处处有情趣,情趣贵在高雅。 追求高雅情趣,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三)强大的我 6.做自尊自爱的人。 自尊无价,自爱可贵。 ①知自尊,懂自爱。②肯定自我,尊重他人,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7.人生当自强。 ①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做法:扬起自信的风帆。找到自信的支点,在生活中积累成功,弥补不足,变弱为强,克服自卑自负心理。 ②少年需自立。走自立自强之路。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③人生当自强,自强是进取的动力,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战胜自我,走向自强,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努力

免疫学检验复习考试重点总

2017年免疫学检验复习重点总结如下 0、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础是抗原抗体反应。 1、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2、免疫防御(对外);免疫自稳(防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防肿瘤)。 3、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最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4、B细胞:通过识别膜免疫球蛋白来结合抗原,介导体液免疫;B 细胞受体=BCR=mIg 表面标志:膜免疫球蛋白(SmIg)、Fc受体、补体受体、EB病毒受体和小鼠红细胞受体。 成熟B细胞:CD19、CD20、CD21、CD22 (成熟B细胞的mIg主要为mIgM和mIgD)同时检测CD5分子,可分为B1细胞和B2细胞。B细胞功能检测方法:溶血空斑形成试验(体液免疫功能)。 5、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共同表面标志是CD3(多链糖蛋白);辅助T细胞的标志是CD4;杀伤T细胞的标志是CD8;T细胞受体=TCR。T细胞和NK细胞的共同表面标志是CD2(绵羊红细胞受体); CD3+CD4+CD8-= 辅助性T细胞(Th) CD3+CD4-CD8+= 细胞毒性T细胞(Tc或CTL)(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CD4+CD25+= 调节性T细胞(Tr或Treg) T细胞功能检测:植物血凝素(PHA)刀豆素(CONA)刺激T细胞增

殖。增殖试验有:形态法、核素法。 T细胞亚群的分离:亲和板结合分离法,磁性微球分离法,荧光激活细胞分离仪分离法 *E花环试验是通过检测SRBC受体而对T细胞进行计数的一种试验; 6、NK细胞:具有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直接杀伤靶细胞(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 表面标志:CD16(ADCC)、CD56。 测定人NK细胞活性的靶细胞多用K562细胞株,而测定小鼠NK细胞活性则常采用YAC-1细胞株。 7、吞噬细胞包括: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表面标志CD14,包括骨髓内的前单核细胞、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内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达MHCⅡ类分子) 8、人成熟树突状细胞(DC)(专职抗原呈递功能):表面标志为CD1a、CD11c和CD83。 9、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Ig,主要存在于体液中,具有抗体功能)及膜型(mIg,作为抗原受体表达于B细胞表面,称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 10、免疫球蛋白按含量多少排序:IgG>IgA>IgM>IgD>IgE五类(按重链恒定区抗原性(CH)排序) 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法、免疫比浊法。 11、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型抗原决定簇位于恒定区(CH、CL)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1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x k y = (k 为常数,0k ≠)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⑵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0x ≠的一切实数,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是0y ≠; ⑶比例系数0k ≠是反比例函数定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⑷反比例函数有三种表达式: ①x k y = (0k ≠), ②1 kx y -=(0k ≠), ③k y x =?(定值)(0k ≠); ⑸函数x k y = (0k ≠)与y k x =(0k ≠)是等价的,所以当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时,x 也是y 的反比例函数。 (k 为常数,0k ≠)是反比例函数的一部分,当k=0时,x k y =,就不是反比例函数了,由于反比例函数x k y = (0k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要一组对应值,就可以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知识点2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由于反比例函数x k y = (0k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要一组对应值,就可以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知识点3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画法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或第二、第四象限,它们与原点对称,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函数中自变量0x ≠,函数值 0y ≠,所以它的图像与x轴、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 远达不到坐标轴。 反比例的画法分三个步骤:⑴列表;⑵描点;⑶连线。 再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列表时选取的数值宜对称选取; ②列表时选取的数值越多,画的图像越精确; ③连线时,必须根据自变量大小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切忌画成折线; ④画图像时,它的两个分支应全部画出,但切忌将图像与坐标轴相交。 知识点4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关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主要研究它的图像的位置及函数值的增减情况,如下表: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精品文档)_共4页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 一、知识结构 二、基础知识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可以写成()的形式,注意自变量x的 指数为 2.()也可以写成xy=k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故函数图象与x轴、y轴无交点.(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在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应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不能为0,且x应对称取点(关于原点对称). (三)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 1.函数解析式:()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图象: (1)图象的形状:双曲线. 越大,图象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越小,图象的弯曲度越大. (2)图象的位置和性质: 与坐标轴没有交点,称两条坐标轴是双曲线的渐近线. 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对称性: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 ,)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 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和(,)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 4.k的几何意义 如图1,设点P(a,b)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PA⊥x轴于A点, PB⊥y轴于B点,则矩形PBOA的面积是(三角形PAO和三角形PBO的面积 都是). 如图2,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可知,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Q也在双曲线上,作QC⊥PA的延长线于C,则有三角形PQC的面积为.

图1 图2 5.说明: (1)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是断开的,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时,要将两个分支分别讨论,不能一概而论. (2)直线与双曲线的关系: 当时,两图象没有交点;当时,两图象必有两个交点,且这两个交点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四)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1.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1)待定系数法;(2)根据实际意义列函数解析式. 2.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但重点放在对数学知识的研究上. (五)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材料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材料 1、保持整洁有办法: (1)我自己会系红领巾,发现歪了就赶快扶正。 (2)用完毛巾后洗一洗,再挂起来。 (3)洗脸时记得洗眼角和脖子。 2、这样真精神:认真地读,高兴地唱,响亮地说。 3、有精神,身体好。有精神,面貌好。 4、不马虎的办法很多:从上往下顺着找。多看几遍别漏掉。找到一个做一个记号。 5、看不见,摸不到,四面八方到处跑,跑过江河水生波,穿过森林树呼啸。 (猜谜语:风) 6、我们可以和风儿一起玩什么?(玩风车,玩纸飞机,吹泡泡,放风筝) 7、风的种类:微风、大风、台风、龙卷风等。 风儿有哪些作用?(发电、降温、传播花粉) 风儿给人们带来的灾害:吹走衣服,刮倒树木,吹翻屋顶等。 8、大树有生命,花儿有生命,小草也有生命。它们会发芽,会开花,会结果。种子落在地上,又长出新的嫩芽。 9、我认识狗尾巴草,含羞草等。我最喜欢的花有玫瑰、桂花、菊花等。 10、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不乱采花,不践踏草坪,不折树枝等。 11、和花草树木在一起,还要注意不受到伤害。我们学着种些花和草吧。 12、我喜欢的动物有:燕子、小猫、小狗、金鱼等。 13、别让自己受伤害: (1)小猫小狗也有脾气,别去招惹它们。 (2)看到成群的马蜂要绕行。 (3)流浪动物身上带有病菌,别亲近。 14、如果受伤了怎么办?(被猫狗抓伤咬伤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打狂犬疫苗。) 15、大自然的礼物: (1)地里种出的稻谷变成香甜的米饭。(2)春蚕吐出的丝织成漂亮的丝绸。 (3)我们住的房屋,是用泥沙、钢材和木材建成的。 (4)我们吃的水果,是大自然中的种子、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以及人们辛勤劳作的结晶。 16、大自然会给勤劳的人们丰厚的回报。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总结(文库)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immunity):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 抗原的概念稍后会介绍,这里通俗的说,就是机体认为不是自己的,外界来的大分子物质。比如输血,如果输的血型与自身的血型不同,机体就认为这种血是外来的“抗原”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机体的免疫功能概括为: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监视③免疫自身稳定 二、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⒈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⒉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 分为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②活化增殖阶段③效应阶段 三个主要特点①特异性②耐受性③记忆性 因需要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较复杂过程,故所需时间较长

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一、骨髓 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 ㈠骨髓的功能 ⒈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⒉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⒊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二、胸腺 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㈠胸腺的结构 胸腺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又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 ㈡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 ㈢胸腺的功能 ⒈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⒉免疫调节⒊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一、淋巴结 1. T、B细胞定居的场所⒉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⒊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⒋过滤作用(过滤淋巴液)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整理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整理 一、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解析式:() 0≠= k x k y 其他形式:①k xy = ②1 -=kx y 例1.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3x y = (2)x y 2-=(3)xy =21(4)25+=x y (5)x y 23-=(6)31 +=x y 例2.当m 取什么值时,函数2 3)2(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 例3.函数2 2 )12(--=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且它的图像在第二、四象限, m 的值是_____ 例4.已知函数y =y 1+y 2,y 1与x 成正比例,y 2与x 成反比例,且当x =1时,y =4;当x =2时,y =5 (1)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当x =-2时,求函数y 的值 2.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的坐标满足:k xy = 例1.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m ,2)和(-2,3)则m 的值为 例2.下列函数中,图像过点M (-2,1)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是( ) x y A 2.= 2 .B y x =- x y C 21.= x y D 21.-= 例3.如果点(3,-4)在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上,那么下列各点中,在此图象上的 是( )A .(3,4) B . (-2,-6) C .(-2,6) D .(-3,-4) 例4.如果反比例函数x k y =的图象经过点(3,-1),那么函数的图象应在( ) A . 第一、三象限 B .第二、四象限 C .第一、二象限 D .第三、四象限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1、基础知识 0>k 时,图像在一、三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 0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求函数关系式 例2.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1 2+= 的图象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减小,且k 的值还满足)12(29--k ≥2k -1,若k 为整数,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面积问题(1)三角形面积:k S AOB 2 1 =? 例1.如图,过反比例函数x y 1 = (x >0)的图象上任意两点A 、B 分别作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 、D ,连接OA 、OB ,设△AOC 和△BOD 的面积分别是S 1、S 2,比较它们的大小,可得( ) (A )S 1>S 2 (B )S 1=S 2 (C )S 1<S 2 (D )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例2.如图,点P 是反比例函数1 y x = 的图象上任一点,PA 垂直在x 轴,垂足为A ,设OAP ?的面积为S ,则S 的值为 例3.直线OA 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A 点,AB ⊥x 轴于 点B ,若△OAB 的面积为2,则k = . 例4.如图,若点A 在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图象上, AM x ⊥轴于点M ,AMO △的面积为3,则k = . 例5.如图,在x 轴的正半轴上依次截取112233445OA A A A A A A A A ====,过点 12345A A A A A 、、、、分别作x 轴的垂线与反比例函数的()2 0y x x = ≠的图象相交于点12345P P P P P 、、、、,得直角三角形1112233344455OP A A P A A P A A P A A P A 2、、、、, 并设其面积分别为12345S S S S S 、、、、,则5S 的值为 . p y A x O 第4题

最新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和典型例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和典型例题(一)知识结构 (二)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k为常数,),能判断一个给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 2.能描点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用代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进一步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即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的各自特点. 3.能根据图象数形结合地分析并掌握反比例函数(k为常数,)的函数关系和性质,能利用这些函数性质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对于实际问题,能“找出常量和变量,建立并表示函数模型,讨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5.进一步理解常量与变量的辨证关系和反映在函数概念中的运动变化观点,进一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重点难点 1.重点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2.难点是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二、基础知识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可以写成()的形式,注意自变量x的指数为,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这一限制条件; 2.()也可以写成xy=k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故函数图象与x轴、y轴无交点.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在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应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不能为0,且x应对称取点(关于原点对称). (三)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 1.函数解析式:()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图象: (1)图象的形状:双曲线. 越大,图象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越小,图象的弯曲度越大.(2)图象的位置和性质: 与坐标轴没有交点,称两条坐标轴是双曲线的渐近线. 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3)对称性: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

部编八上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核心考点 一、社会生活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p4 1.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2.随着身体的变化、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3.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社会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P4-p5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三、如何理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p7 途径: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 表现:我们的知识不断的丰富、能力不断地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地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结果:我们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四、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社会?p7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五、我们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或者亲社会行为的意义)p8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社会和他人的接纳与认可。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4.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六、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 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我们要主动了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七、社会关系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八、什么是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拓展延伸 1 .( 含义类)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它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于社会发展、有益于他人的行为。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表现出类似这样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这一类行为统称为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对个人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核心考点 一、网络如何丰富日常生活?

免疫学知识点整理

《免疫学》知识点 1.免疫的概念、特性及功能 概念:是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排除“非己”,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 特性: 识别:“自己”与“非己” 特异性:能识别非自身物质间的微小差异如:同分异构体、旋光性等 免疫记忆: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更多、更快、反应更强烈如:传染病康复后或疫苗免疫后,能获得长期免疫力 功能: 免疫防御:针对外来侵入者—抗原,免疫细胞会释放一种抗体,消灭异物,起免疫保护作用----病原微生物感染 自身稳定:免疫细胞会把体内废物清除出体外。废物包括异物残渣、老死细胞、外来的杂质等----抗衰老 免疫监视: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或畸变的细胞,是一种生理保护功能----抗肿瘤 2.生物体的防卫系统的三道防线、免疫系统的构成,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的方法与 途径 (1)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 (2)吞噬细胞、NK细胞、抗菌蛋白、炎症应答-----淋巴系统 (3)免疫系统:淋巴细胞、抗体。 免疫系统: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法氏囊(禽类)胸腺 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淋巴组织 造血干细胞 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 免疫细胞单核吞噬细胞 其它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分泌型:抗体、补体、细胞因子。 膜型:TCR、BCR、CD、MHC等 睡眠充足、不要酗酒、保持乐观,多参加运动、补充维生素每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3.外周免疫器官如淋巴结、脾脏的免疫作用 淋巴结:1)、T?细胞及?B细胞定居的场所 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3)、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4)、过滤作用(淋巴液) 脾脏:1)、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 2)、免疫应答的场所 3)、合成生物活性物质 4)、滤过作用(血液) 4.T、B细胞的种类及各自的作用 CD4+T(初始T细胞,Th1细胞,Th2细胞) T细胞: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知识点归纳

2018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知识点归纳第一课同住地球村 *1、共同家园的特点(当今世界的现状或当今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或当今世界的特点?) ①开放的世界。 ②发展的世界。 ③紧密联系的世界。 *2.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①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②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利与弊) (积极影响)利:①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有利于在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 ②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 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消极影响)弊:使风险与机遇跨国界传递。 *4.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②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③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5.面对多样的文化各国(我国)怎么做?(怎样做到兼收并蓄交流互鉴?) ①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 ②(以我为主)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6.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的影响。 ①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②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实现各国共同发展。 *7.世界多极化的意义?(世界多极化的影响) ①世界多极化使多种国际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②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主宰世界事务。 ③世界多极化有利于各国通过协商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8.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中,各国该怎么做? ①各国在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深化合作,寻求

免疫学重点整理

免疫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P14) 1、名词解释: ①自然免疫:又称为先天免疫性,是机体先天就有的而且始终存在的防御机制。 ②获得免疫:是机体通过抗原诱导获得免疫应答而产生的对非自身物质(包括病原物)的抵 抗性。 ③体液免疫:指B淋巴细胞分化产生的浆细胞产生抗体作用于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 ④细胞免疫:指T淋巴细胞直接作用于被病原体侵染的靶细胞的特异性免疫 第二章抗原(P33) 1、名词解释 ①抗原(antigen):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就是抗原。 ②半抗原与载体:本身没有免疫原性(不能诱发抗体的形成),但能与相应抗体结合的物 质。 ③抗原表位:结构已经明确了的抗原决定簇成为抗原表位,它是位于抗原物质分子表面或 者其他部位的具有一定组成和特殊结构的化学基团。 ④超抗原: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激活大量(2%~20%)T细胞或B细胞克隆,并诱导 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主要包括细菌和病毒的成分及其产物等。 ⑤抗原组学:是建立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基础上的新兴领域,它正在成长为继基因组 学和蛋白质组学后的科学热点。利用基因组学可以预测疫苗的候选抗原,利用蛋白质组学可以筛选疫苗的候选抗原,利用抗原组学可以鉴定疫苗的候选抗原。 2、思考题 ①作为抗原要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答:应具备两种特性: 其一:免疫原性,即抗原刺激特定的免疫细胞,使之活化、增殖、分化和产生免疫效应物质的特性。 其二:免疫反应性,即抗原能与相应的免疫效应物质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的特性。 具有这两种特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或免疫原,各种微生物和大多数蛋白质属于此。有些小分子物质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而具有免疫反应性,但不能诱导免疫应答,即 无免疫原性,称为半抗原。 ②超抗原与普通抗原的区别是什么? 答:1)常规抗原仅能激活极少数具有抗原特异性受体的T细胞或B细胞克隆;超抗原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多个克隆的T细胞或B细胞。 2)常规抗原与TCR超变区的抗原结合槽结合;超抗原的一段能与TCRVβ的外侧结合,另一端与MHC-Ⅱ类分子结合。 3)T细胞识别常规抗原是特异性的;识别超抗原是非特异性的。 4)T细胞识别常规抗原受MHC限制;识别超抗原不受MHC限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