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中考试题汇编压强

最新中考试题汇编压强

最新中考试题汇编压强
最新中考试题汇编压强

2017年中考试题汇编——压强

一、选择题

1.(2017长沙,27,3分)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果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B.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D.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2017邵阳,10)“低碳出行,骑行天下”.自行车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下列有关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行车轮胎做得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摩擦

B.自行车的坐垫很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C.上坡前加紧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惯性

D.人对自行车的压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2017邵阳,16)邵阳火车站站台上,标有一条安全线.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之外候车.是为了避免乘客被“吸”向列车的事故发生.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A.空气流速大,压强小B.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C.空气流速小,压强大D.空气流速小,压强小

4.(2017怀化,8,3分)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站在滑板上滑雪,B.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

脚不会陷入雪地是由于它具有宽大的脚掌

C.蚊子尖尖的口器可以D.为了防止载重汽车压坏路面,

插入皮肤吸吮血液装有多个宽大的车轮

5.(2017衡阳,5,2分)下列用矿泉水瓶所做的实验中,能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是

6.(2017郴州,17,2分)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升力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造成压强差所引起的

B.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利用了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C.菜刀的刀刃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D.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出大气压强值

7.(2017北京,15,2分)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

然后将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按实验操作规范将溢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变小

B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变大

C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

D .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若电子秤示数不变,则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

8.(2017广东,7,3分)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

的相同烧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和丙球悬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m 甲>m 乙>m 丙

B .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 甲=F 丙

C .三个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 甲>p 乙>p 丙

D .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丙乙甲p p p ′

=′>′ 9.(2017齐齐哈尔,9)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两个烧杯内分别盛满

密度为ρ甲和ρ乙的两种液体,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地放入甲、乙烧杯内,静止时如图所示,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小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 甲和F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B.P甲>P乙C.P甲=P乙D.F甲<F乙

10.(2017绥化,5)下列现象中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A.蚊子尖尖的口器B.水从瓶子侧壁的孔喷出

C.用吸管吸饮料D.口吹硬币跳跃木块

11.(2017绥化,9)(多选)下列关于压强、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的大小只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B.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C.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D.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该物体将上浮

12.(2017咸宁,10)质量分布均匀的A、B两个实心正方体(V A>V B),放置在盛水的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现将A、B捞起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比较A、B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 A、F B,和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A、p B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 A<F B,p A>p B B.F A>F B,P A<P B C.F A=F B,p A<P B D.F A>F B,p A>p B 13.(2017宿迁,4,1分)如图四幅图片中,能说明气体压强与流速有关的是()

A.墙壁上的吸盘B.升空的孔明灯C.飞行的客机D.流线型车头14.(2017江西,14)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用抽气筒从b管向外抽气,瓶内气球会膨大起来

B.用手指盖住上孔,水就停止流出,手指一松开,水又从下孔流出

C.将带有玻璃管的空试管加热后,倒插入水中,水会进入试管

D.往容器中注入水,水静止时,容器各部分中的水面保持相平

15.(2017东营,10,3分)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则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大小关系为()

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6.(2017青岛,7,2分)请你想象一下,假如“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则可能会出现()

A.刀刃磨得越锋利,切菜越容易B.书包带做得越窄,背着越舒服

C.墙基做得越宽,越不容易下陷D.图钉尖做得越尖,越容易按入墙中17.(2017威海,6,2分)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一定越大

B.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力

C.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D.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由于水对坝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刀刃磨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错误;

C、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C错误;

18.(2017德阳,7)如图所示,一质地均匀的圆柱形平底玻璃杯,置于水平桌面中央,杯内水中漂浮着一冰块,关于冰融化前后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增加B.容器内液体的密度减小

C.玻璃杯中液面的高度升高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

19.(2017内江,3,4分)如图所示,下面四幅图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力

B.乙图: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丙图:利用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D.丁图:可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深度的关系

20.(2017宜宾,3,3分)如图中哪个现象跟“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一规律无关()

A.高速的火车把人“吸”过去B.直升机飞行C.喷雾器喷出水雾D.固定翼飞机飞行

18.(2017德阳,7)如图所示,一质地均匀的圆柱形平底玻璃杯,置于水平桌面中央,杯内水中漂浮着一冰块,关于冰融化前后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增加B.容器内液体的密度减小

C.玻璃杯中液面的高度升高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

19.(2017内江,3,4分)如图所示,下面四幅图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力

B.乙图: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丙图:利用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D.丁图:可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深度的关系

20.(2017宜宾,3,3分)如图中哪个现象跟“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一规律无关()

A.高速的火车把人“吸”过去B.直升机飞行C.喷雾器喷出水雾D.固定翼飞机飞行

【答案】B

21.(2017天津,5,3分)下列有关压强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液体内部有压强

B.利用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

C.随着大气压的减小,水的沸点会升高

D.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22.(2017杭州,6,3分)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都受到水的压强()

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

23.(2017衢州,6,2分)小柯设计了一个“不用绳子扎口的气球”,如图所示,先将气球放入玻璃瓶中,再将球口紧套在玻璃瓶口,从抽气口抽气,观察到气球变大;停止抽气后,马上用橡皮套封住抽气口,此时气球不用绳子扎,也能保持膨胀状态.假设抽气前后气球内的气压分别是p1、p2,瓶内的气压分别是p3、p4,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p1<p2B.p1=p2 C.p3<p4D.p3=p4

【考点】大气压

2.(2017台州,2,4分)下列四种动物的运动方式能用压强与流速关系来解释的是()

A.乌贼向后喷水而前行B.流线型的鲫鱼在水中快速前进

C.展开双翅的鸟在空中滑翔D.壁虎靠脚上的“吸盘”在墙上爬行

二、填空题

1.(2017邵阳,23)2017年5 月30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世界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最深潜深6699m,获取到深海岩石、沉积物及近底海水样品,以供科学研究.“蛟龙号”在6600m 深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Pa.(海水密度取1×103kg/m3,g 取10N/kg)

2.(2017郴州,21,4分)如图所示,一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底面积为20cm2.杯中水深10cm,杯和水的总重力为3 N,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Pa;水对杯底的压力为N.(g=10N/kg,茶杯杯壁厚度不计)

3.(2017安徽,8,4分)如图所示,将一把薄木尺的长度用多层报纸紧密地覆盖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报纸的上表面积为0.25m2,则大气对报纸上表面的压力为N;

在木尺右端快速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要将报纸掀开,则力F至少为N(假设报纸对木尺的压力全部作用在木尺的最左端,大气压取1.0×105pa,报纸和薄木尺的重力忽略不计).

【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杠杆的平衡条件.

4.(2017广州,18)如图,行驶中的汽车,车窗紧闭,当打开天窗时,天窗外空气流速车内空气的流速,天窗外空气的压强车内空气的压强(选填“>”“=”“<”).所以车内空气被“抽”到车外.

5.(2017广州,19)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质量为2400kg,汽车所受重力为N.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共为0.12m2,汽车对地面压强为Pa.(g=10N/kg)6.(2017贵港,14)2017年5月5日,中国自己的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举国欢庆.世界上多了一款属于中国的完全按照世界先进标准研制的大型客机.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表面,下表面平直的形状.当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速度比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速度.

7.(2017遵义,11,4分)为了美化教室环境,小华同学从家里带来了一盆盆栽花卉,放于水平窗台上,盆栽花卉的总质量为2kg,花盆底面与水平窗台的接触面积为200cm2,则该花盆对窗台的压强为Pa.小华每周一都要给花浇一次水,浇水后与浇水前相比较,花盆对窗台的压强将(g取10N/kg).

8.(2017齐齐哈尔,16)2017年6月,哈工大学生携带108个机器人“宝宝”在央视舞台上大放异彩.如图所示,一个机器人质量为2.4kg,每只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150cm2,该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所受重力与是平衡力,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压强为Pa.

9.(2017黄石,16)手握两张大小相同、彼此正对且自然下垂的纸张,如图所示.如果从两张纸的中间上端向下吹气,那么,这两张纸将会出现的运动(选填“互相靠拢”或“彼此远离“),此实验表明: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罝,.

10.(2017襄阳,9,2分)乘客站在如图所示匀速上行的扶梯上,若以扶梯为参照物,则乘客是的(填“运动”或“静止”).当乘客在运行的扶梯上向上行走时,乘客对扶梯的压强(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2017襄阳,14,1分)已知球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为4πR2,R为球体的半径.若地球半径取6.0×106m,π取3.0,标准大气压取1.0×105Pa,则我们可以估算出大气层的重力为 4.32×1019N(结果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15.(2017宜昌,20)如图所示,用拇指与中指压一支铅笔的两端,(选填:拇指、中指)受到的压强大,若拇指受到的压力为2N,笔尖的受力面积为0.2mm2,则中指受到的压强为Pa.

16.(2017无锡,20,3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法.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

(1)的方法不合理,该方法未控制相等.

(2)图甲中.铅笔笔尖面积是0.5mm2,两手指均用2N的力对压铅笔两端.则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为Pa.

17.(2017无锡,21,2分)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液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甲的密度为g/cm3,将体积相等的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容器中,则(选填“甲”

和“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

18.(2017徐州,17)如图所示,切蛋器装有一排很细的钢丝,能轻松地把熟鸡蛋切成片,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017滨州,16)质量为100g底面积为20cm2的薄壁容器中盛有500g水,将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容器内水深h为20c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a,容器底部对地面的压强为Pa(ρ水=1.0×103kg/m3,g取10N/kg)

20.(2017德州,18)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三个容器的液面恰好相平.在三个容器中,液体密度最小的是,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大的是.(选填“甲”“乙”或“丙”)

21.(2017西宁,18,2分)星期天,小东随爸爸、妈妈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到门源旅游.小东一家人在站台候车时须站在安全线以为的区域,否则,当动车高速驶过时,周围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存在安全隐患.上午08时15分动车组由西宁准时发车,运行45min到达门源,西宁到门源铁路线长km.(动车平均速度为130km/h)22.(2017东营,15,2分)校园里时常出现小“旋风”,当“旋风”经过时,旋涡中心气流的速度(选填“大”或“小”),旋涡内部气体压强,容易把地面上的纸屑“吸”

向空中.

23. (2017菏泽,14)高速行驶的列车车厢两侧的窗口打开后,窗帘没有飘向窗内,反而

会飘向窗外。这是因为车外空气的_________________。列车进站前提前关闭动力,列车由于______________,仍能前进一段路程,到达停车位置。

24.(2017菏泽,16)三峡船闸实现了上下游船只的通航,如图所示。船闸是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工作的。当闸室内的水深为36米时,水对闸室底部产生的

压强为______________Pa。(

10/

g N kg

=,33

1.010/

kg m

ρ=?

水)

25.(2017威海,20)如图甲所示,底面积103m2的金属圆筒重2N,开口向上漂浮在水面上,这时有的体积浸没在水中;若向金属圆筒里倒入1.25×10﹣4m3的某种液体,水面恰好与金属圆筒口相平,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对金属圆筒底部的压强为Pa,该液体的密度为kg/m3(g=10N/kg,ρ水=1×10kg/m3).

26.(2017枣庄,15,2分)在杂技表演中,总重为600N的人站立在六个鸡蛋上,鸡蛋放在泡沫板的凹槽内,如图所示,泡沫板的凹槽增大了鸡蛋的,从而减小压强来保护鸡蛋.如果脚与鸡蛋的总接触面积约为 1.2×10﹣3m2,此时脚对鸡蛋的压强为Pa.

27.(2017山西,12,2分)小明给妈妈的透明茶壶添水后,放在桌子上,如图所示,妈妈看到后问:“怎么才加了半壶水?”小明说:“我担心再多加一点,水就从细细的壶嘴溢出来了.”妈妈说:“你试试加点水看看.”于是小明反复加了几次水后明白了:茶壶的壶嘴和壶身组成,壶嘴和壶身中的水面具有的特点,所以不必担心再加少许水会溢出来.

28.(2017陕西,11,2分)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成功开采出了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种高效、清洁、储量巨大的新能源,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被点燃,开采点位于水深1266m 海底下一定深度的海床中,海水对海底的压强是_________Pa,可燃冰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ρ海水取1.0×103kg/m3,g取10N/kg)29.(2017绵阳,16,4分)乌鸦想喝玻璃瓶中的水.假设玻璃瓶身是圆柱体,其底面积为

0.02m2,瓶内圆柱形空间的高度为0.25m,瓶内有水,水深0.20m,瓶壁薄(厚度不计),

瓶嘴小,只容乌鸦嘴伸入,且瓶嘴深与乌鸦嘴长相等,瓶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已知空玻璃瓶重12N,则玻璃瓶底对地面的压强是Pa.为了喝到瓶中水,乌鸦用嘴将周围的小石子夹入瓶中.假设每颗石子的质量都是43g,乌鸦至少向瓶中夹入颗石子才能让它自己的嘴接触到瓶中水(假如石子全部浸入水中).(取g=10N/kg,ρ水=1.0×103kg/m3,ρ石子=2.5×103kg/m3)

26.(2017枣庄,15,2分)在杂技表演中,总重为600N的人站立在六个鸡蛋上,鸡蛋放在泡沫板的凹槽内,如图所示,泡沫板的凹槽增大了鸡蛋的,从而减小压强来保护鸡蛋.如果脚与鸡蛋的总接触面积约为 1.2×10﹣3m2,此时脚对鸡蛋的压强为Pa.

27.(2017山西,12,2分)小明给妈妈的透明茶壶添水后,放在桌子上,如图所示,妈妈看到后问:“怎么才加了半壶水?”小明说:“我担心再多加一点,水就从细细的壶嘴溢出来了.”妈妈说:“你试试加点水看看.”于是小明反复加了几次水后明白了:茶壶的壶嘴和壶身组成,壶嘴和壶身中的水面具有的特点,所以不必担心再加少许水会溢出来.

28.(2017陕西,11,2分)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成功开采出了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种高效、清洁、储量巨大的新能源,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被点燃,开采点位于水深1266m 海底下一定深度的海床中,海水对海底的压强是_________Pa,可燃冰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ρ海水取1.0×103kg/m3,g取10N/kg)29.(2017绵阳,16,4分)乌鸦想喝玻璃瓶中的水.假设玻璃瓶身是圆柱体,其底面积为

0.02m2,瓶内圆柱形空间的高度为0.25m,瓶内有水,水深0.20m,瓶壁薄(厚度不计),

瓶嘴小,只容乌鸦嘴伸入,且瓶嘴深与乌鸦嘴长相等,瓶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已知空玻璃瓶重12N,则玻璃瓶底对地面的压强是Pa.为了喝到瓶中水,乌鸦用嘴将周围的小石子夹入瓶中.假设每颗石子的质量都是43g,乌鸦至少向瓶中夹入颗石子才能让它自己的嘴接触到瓶中水(假如石子全部浸入水中).(取g=10N/kg,ρ水=1.0×103kg/m3,ρ石子=2.5×103kg/m3)

30.(2017云南,17,2分)如图所示,沿B管向左快速吹气时A管中的水面将,这是因为A管上方空气

31.(2017台州,6,4分)图甲是清代的救火工具“水龙”,使用时,启动横木带动活塞向下压,水箱中的水从输水管中喷出,水柱可高达10米.用汽水瓶和吸管模拟“水龙”的工作原理,往瓶中吹气,瓶中的水就从吸管中喷出,如图乙.

(1)水能灭火的原理是;

(2)往瓶中吹气,水能从吸管喷出的原因是.

32.(2017重庆a,12)不吸水的长方体A固定在体积不计的轻杆下端,位于水平地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杆上端固定不动.如图所示.现缓慢向容器内注入适量的水,水对容器的压强P与注水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当P=600Pa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cm;若ρA=0.5g/cm3,当注水体积v=880cm3时,杆对A的作用力大小为N.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三、实验题

1.(2017南京,27)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1)在图乙中,将橡皮膜先后放在a、b位置处可知,同种一条,越大,压强越大,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2)为了探究密度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还需将橡皮膜放在图丙中(选填“c”

或“d”)位置处.

【考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四、综合题

1.(2017岳阳,22,9分)今年5月13日,小明参加了我市“环南湖健步行”活动,小明的质量为50kg,双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4m2。求:

(1)小明所受的重力大小;

(2)小明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3)小明的体积(人的密度跟水的差不多,取小明的密度为1.0╳103kg/m3)。

【考点】重力的计算;质量密度的计算;压强的计算。

2.(2017邵阳,33)湖南运动员龙清泉在里约奥运会上,以抓举137kg、挺举170kg,总成绩307kg 夺得男子56 公斤级举重金牌.如图是龙清泉在抓举比赛时的英姿.已知:龙清泉的质量是56kg,脚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400cm2.(g 取10N/kg)求:

(1)龙清泉受到的重力.

(2)在抓举比赛中,龙清泉将134kg 的杠铃成功举起,这时他对地面的压强.

(3)龙清泉将134kg 的杠铃成功举起2m的高度,他在抓举过程中对杠铃所做的功.

5.(2017福建,31)学校进行“注模”艺术品的展示活动.小闵同学制作一底部面积S=2×10﹣3m2,高h=0.15m的作品,将密度ρ=0.8×103kg/m3的某种液体注入磨具内,用了体积V=5×10﹣4m3的液体,如图所示,g取10N/kg,求:

(1)成型前液体对模具底部的压强p1;

(2)成型作品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p2.

6.(2017白银,21)从2016年开始,省会兰州和部分地区的大街小巷出现了一批体积小、节能环保的知豆纯电动车,如图所示为正在充电的知豆.知豆空车时整车质量为670kg、额定输出功率为9kW.设该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g=10N/kg)请问:

(1)该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轮胎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04m2时,则空车时该车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2)若该车载人后总质量为800kg,该车以额定输出功率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速度多大?

(3)小丽家距学校大约7200m,小丽爸爸开知豆送小丽去学校路上用时l0min,兰州市城市道路限速40m/h,请计算说明小丽爸爸是否驾车超速?

(2017兰州,34)如图所示,质量为500g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底面积为80cm2,内装1.5L的水,已知g=10N/kg,ρ水=1.0×103kg/m3,求:

最新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真题汇编(含答案)

最新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取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12.5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请加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混合物CaCO3中的质量为_______; (2)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0g7.3%12.6% 【解析】 试题分析: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由图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为z,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111 44 x z y 4.4g x=10g z=7.3g y=11.1g (1)混合物CaCO3中的质量为10g; (2)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3%;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12.6%。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将25.6 g NaCl和MgCl2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126 g水中配成溶液,再将200 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不断加入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求: 实验次数12345 加入NaOH4040404040

(1)上表中m 的值为多少。___________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答案】8.7 10% 【解析】 【分析】 【详解】 (1)第一次加入40g 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得到沉淀2.9g ,第四次实验加入40g 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增加了,说明第一次实验中40g 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只能生成2.9g 沉淀,所以第三次加入40g 氢氧化钠溶液也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是2.9g ,所以m 的数值为5.8+2.9=8.7;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第4次恰好完全反应。 设混合物中MgCl 2的质量为x ,生成NaCl 的质量为y 。 ()2 2MgC +=+l 2NaOH Mg OH 29558117NaC x y l 11.6g ↓ 95x =5811.6g x=19 g 5811.6g =117y y=23.4 g 则原混合物中NaCl 质量为25.6 g -19 g=6.6 g 所以恰好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623.425.612640411.6g g g g g g +++?-×100%=10%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 3.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现取该样品12g 溶解在100g 水中,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的沉淀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2020天津各区中考模拟汇编《曹刿论战》

2020天津各区中考模拟汇编《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鄱,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一、河北结课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齐师伐我师:军队 B.对曰对: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C.小大之狱狱:案件 D.小信未孚孚:赐福,保佑 10.以现代语言习惯来看,下面句子中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A.又何间焉 B.何以战 C.必以分人 D.一鼓作气 11.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有两条叙事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B.文中鲁庄公认为可以对齐国作战的原因有三,其中得到曹刿认可的是“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C.本文略写齐鲁两军正面交战的情景,详写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突出了曹刿对有关战争问题的卓越见解读者从中可以看出鲁庄公之“鄙”和曹刿之“远谋”。 D.曹刿的远谋表现在:使鲁庄公认识到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的基础;临阵从容,胸有成竹,明察敌情,把握战机;深谙“勇气”于作战之理,洞察“彼竭我盈”,知道

曹刿论战中考习题大全(复习总结篇)

《曹刿论战》 一、阅读题 ●本文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只有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 ●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 ●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1)政治上取信于民;(2)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 ●本文中详写了战前准备,略写了战争时的过程,这么做目的是什么? 之所以详写曹刿论战前准备、掌握战机、详查敌情、战后论述战胜原因,略写战争过程,是为了突出曹刿这个在政治上有远谋的军事家的形象,强化中心。 ●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并且曹刿十分爱国,有责任心。 ●曹刿提问及鲁庄公回答时被曹刿两否一肯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曹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什么品质? 爱国热情;深谋远虑,责任感。 ●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既克,公问其故”中的“其”指的是什么? 曹刿为什么必待“齐人三鼓”而后才认为可以击鼓进军?曹刿为什么在“齐师败绩”之后还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然后才认为可以追击? ●在作战前,作战时与作战后,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 战前: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战时: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战后:既克,公问其故。 ●“将鼓”“将驰”表现了鲁庄公怎样的性格特点?

急躁,冒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鲁庄公是一位平庸的国君,但他与昏庸的国君不同。他把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恩小惠和不存在的神灵身上,可见他政治上的无能;战争中,他急于求战,战胜后又不知原因,可见他军事上的无知。但他在战前能够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能够听进意见;作战中能听从曹刿的智慧,战后能虚心询问战胜的原因。由此可见,他和一般昏庸的国君不同,鲁庄公知人善用,用人不疑。 .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10—12题。(5分) 10.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衣食所安安然无恙 B.小信未孚难以置信 C.公问其故无缘无故 D.弗敢加也变本加厉 11.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分)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答: 12.文题相应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曹刿论战”是编者给《左传》选段拟就的一个题目。试从文章剪裁的角度对编者如此拟题进行简要分析。(2分)答: 10.C;(2分)11.庄公回答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布帛等物品,不敢虚夸数目,一定对神灵讲信用。”(1分) 12.示例:“曹刿论战”,重在一个“论”字,即主要交代曹刿对战争的见解和主张。《左传》选段在行文上,对长勺之战的作战过程进行简单交代,把重点放在详细记述曹刿和鲁庄公战前分析和战中的指挥上,两者在内容和题目上是统一的。 (一)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完成5—8题。(15分)

《陈涉世家》历年中考题集锦(附答案)

《陈涉世家》历年中考题集锦(附答案)

《陈涉世家》中考试题集锦及古诗文填空 一、(北京市2006年中考课标A卷)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文后各小题。(共11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 2 -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 4.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 - 3 -

反应说明了什么?(2分) 5.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3分) 二、(江苏省淮安市2006年中考试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16分) 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 - 4 -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 试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试题练习题汇编 2020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默写。(共4分) 6. 其必曰“,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1分) 7.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1分) 8. 座右铭是用来激励、警醒自己的格言。如果用两句古诗作为你的座右铭,你选用的诗句是“①, ②”(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2分)(二)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9-10题。(共5分)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①的 自然之景,抒发了②之情。(2分) 10.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本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写到 了落花。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答:_ (三)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1-13题。(共8分)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甲】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乙】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曹刿请见.见.多识广见.义勇为各抒己见. B.小信.未孚言而有信.杳无音信.信.手拈来 C.公与之乘.乘.风破浪乘.虚而入乘.兴而来 D.遂逐齐师.出师.未捷百万雄师.仁义之师. 1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翻译:(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理解:曹刿认为鲁庄公能够公正处理百姓的诉讼事件,与“小惠”和“小信”相比,更能赢得百姓的信任,具备了迎战的条件。 【乙】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理解:曹刿能敏锐地观察战场形势的变化,他根据“辙乱”“旗靡”判断齐师撤走了伏兵,认为可以追击敌人了。 13.“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思是虽然身份低微,仍然不忘担忧国事。曹刿一介平民,在国家危难之际,挺 身而出,为国解忧。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简要说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在弦高和卜式身上是如何体现的。(4分) 材料一 秦穆公兴兵袭①郑,过周而东。郑贾人②弦高将西贩牛,道遇秦师于周、郑之间,乃矫③郑伯之命,犒④以十二牛,宾⑤秦师而却之⑥,以存郑国。 (取材于《淮南子·氾论训》)

陈涉世家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陈涉世家》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一、(北京市2006年中考课标A卷)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文后各小题。(共11分) 二世元年七月,....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申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 4.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2分) 5.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3分) 二、(江苏省淮安市2006年中考试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16分)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 ..的一组是(3分)() A.度.已失期 / 宁信度.,无自信也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既克,公问其故. D.固以.怪之矣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失期,法皆斩。译文:②天下苦秦久矣;译文:③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译文: 3.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 ....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3分)()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4.读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①这段文字与《陈涉世家》(节选)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2分)答: ②两段文字写的都是陈胜、吴广起义,但在表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2分)答: 三、(甘肃省兰州市2006年中考试题)阅读选文,按要求答题。(11分) 二世元年七月,.....今诚以吾从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扶苏以.数谏故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陈胜、吴广乃.谋曰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项燕为.楚将贤能为.之用 D.楚人怜之.二世杀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发闾左 ..谪戍渔阳闾左:(2)度.已失期度:(3)会.天大雨会:(4)宜.多应者宜: 3.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偶然性:必然性: 四、(山东省临沂市2006年非课改区试题)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1. 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2分) ①吴广素.爱人素:②比.至陈比:③使公即恒楚将.将:④恒楚亡.在泽中亡: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①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译: ②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译: 3.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答: 4. 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答: 五、(浙江省绍兴市2006年中考试题)阅读选文,回答文后各题。(12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逋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曹刿论战中考试题汇编

曹刿论战中考试题汇编 2009年辽宁省十二市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8—10题。(10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王①,帝②第五子元杰也。尝作假山,召僚属③置酒,众皆褒美,坦④独俯首。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安得假山。”王惊问故,坦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督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时帝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 [注]①王:指益王赵元杰。②帝:宋太宗。③僚属:下属官吏。④坦:指姚坦。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又何间焉?()(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众皆褒美,坦独俯首。()(4)尝作假山。() 9.翻译选文中画“”的句子。(4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译文: (2)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译文: 10.从甲、乙两文可以看出,鲁庄公与宋太宗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有何相同之处?(2分) 答: 2009年辽宁阜新市 (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9~12题。(10分)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2020陈涉世家中考试题集锦.doc

《陈涉世家》中考试题集锦 一、古诗文填空。 1、今夜偏知春气暖,。 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3、鸡声茅店月,。 4、,。 5、以水喻愁,往往可以收到具体可感的效果,如李煜绝命词《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在国败、夫亡、失宝时写的《武陵春》中也流露出了类似的感慨:“,。”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是李绅对贫苦百姓田间除草的描写;白居易的《观刈麦》中“,”,这是对贫苦百姓割麦的描写(用的名句填写),他们都对劳动人民充满了同情。 7、我们今天要表达“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的意思时,常常会引用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陈涉世家》中表示陈胜从小就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巳,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乙】及陈涉起,沛(沛县)令欲以沛应之。掾、主吏 ....(官名)萧何、曹参曰:“君为. 秦吏,今欲崐背 ..(借..(背叛)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 此胁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召刘季 ..(刘邦)。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遗.(给)沛父老,为.陈(陈说)利害。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门迎刘季,立以为沛公。萧、曹等为收沛子弟,得三千人,以应诸侯。 7、上文中加点的“为”字读音不同于其他3个的是()(2分) A、士卒多为.用者 B、吴广为.都尉 C、君为.秦吏 D、为.陈(陈说)利害 8、下列4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2分)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推断题(含答案)

2018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推断题 1. (苏州)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 (黄冈)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 B.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单质 C.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3. (荆门)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可实现右图中所示的所有反应。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那么对酸、碱、甲盐、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合理的是( C ) A.HCl NaOH BaCl2 Na2SO4 B.HCl Ba(OH)2 Na2SO4 BaCl2 C.H2SO4 Ba(OH)2 Na2SO4 BaCl2 D.H2SO4 NaOH BaCl2 Na2SO4 4. (武汉) 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B.反应②是一定有盐参加反应 C.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 5. (武汉) 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C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下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 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只能有四种物质; ③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C; 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CuO; ⑤固体乙呈红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Fe和CuO。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A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孝感)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相互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下列符 合对应反应关系的选项是A 选项 A B C D 物甲Ca(OH)2CO2H2Fe 乙Na2CO3NaOH O2HCl

曹刿论战中考题(含答案)

《曹刿论战》中考试题集锦 一、(2005广州市)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2~14题 [甲]公与之乘……故逐之。”《曹刿论战》[乙]于是见公输盘……吾请无攻宋矣。《公输》12.词语理解。(6分)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①遂逐齐师________________ ②公问其故________________ ③望其旗靡________________ ④公输盘诎________________ (2)请选出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①例句:既克,公问其故A 克己奉公 B 克敌制胜________________ ②例句:以牒为械A 为民请命 B 下不为例________________ 13.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夫大国,难测也。(2)虽杀臣,不能绝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从文段的两个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05长沙市)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甲] 十年春……故逐之。” [乙] 故曰……战必胜矣。 9.结合文意,找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肉食者鄙(卑鄙)B.牺牲玉帛(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C.小大之狱(案件)D.齐师败绩(大败) 10.翻译下面句子。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11.请用“/”划出下面句子的节奏。 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⑵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2.简要回答问题。 ⑴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你的看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对甲乙两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写作方法以及写作目的是一致的。 B.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有相同之处、都着眼于“民”。 C.甲文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乙文认为“人和”是取胜的重要条件。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不同的是甲文用对比突出曹刿的谋略,乙文用对比证明“得道”的重要。 三、(2006湖州市)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7-19题。(8分)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陈涉世家》中考试题集锦(1)

《陈涉世家》中考试题集锦 一、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文后各小题。(共11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申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 4.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2分) 5.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3分) 一、1.(1)逃亡 (2)去、往 2.扶苏因为屡次劝戒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3.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4.答案要点:(1)士兵对陈胜的敬畏 (2)起义爆发前夕人心躁动、紧张而兴奋〔3)陈胜善于斗争和他的组织领导才干 5.答案要点:(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2)做事周密细致;(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16分) 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真题汇编 22.计算题

23(2017·天水中考)将含有NaCl杂质的某烧碱样品10g完全溶于90g水中,再向所得溶液中慢慢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在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求l0g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2)求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箅结果精确到0.1%) 【解答】解: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盐酸溶液的质量为100g,对应的HCl的质量为100g×7.3%=7.3g 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OH+HCl═NaCl+H2O 40 36.5 58.5 x 7.3g y == x=8g y=11.7g 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6.9% 答:(1)l0g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8g. (2)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6.9% 36(2017·兰州中考)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这种“石头纸”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大量废弃贝壳制得的,为测定其中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的含量.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水和氯化氢的挥发忽略不计);

取25.0g样品粉碎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所量关系如图所示: (1)计算“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完全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解答】解:(1)设碳酸钙质量为x,生成氯化钙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44 x y 8.8g ==, x=20g,y=22.2g, “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0%, 答:“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2)完全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4.1%,答:完全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4.1%. 18(2017·庆阳中考)(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回收一块质量为40 g的铜锌合金中的铜,将该合金放人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稀硫酸100 g,烧杯内剩余固体27 g。请完成下列计算: (1)40 g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________g 。 (2)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点拨:(1)40 g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为40 g-27 g=13 g (2)解:设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98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试题汇编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 9.请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1分) 今齐地方千里 10.查《古汉语词典》,“树”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读“shǔ”义项有:①作动词,计算。②作动词,列举。二读“ shù”,义项有:①表事物的数目。②作名词,规律,气数。三读“ shuò”,义项有:①多次。根据以上义项,请写出“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中“数”的读音与词义。(1分)读音:词义: 11.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1)时时而间.进(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1)皆以美于.徐公(2)骈死于.槽枥之间 D、(1)使烛邹主鸟而亡之.(2)吾欲之.南海 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13.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2分) (二) 8.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窥:蔽: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0.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正确对待这种赞美?(2分)

2009年《曹刿论战》中考试题汇编

2009年《曹刿论战》中考试题汇编 整理编辑:十河中心中学刘兵舰 一、课内阅读 (一)阅读《曹刿论战》选文,完成问题。(8分)(09年义乌市)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对曰:“小惠未篇,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 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又何间.(参与)焉B、肉食者鄙.(地位低) C、战则请从.(跟随)D、便要.(通“邀”,邀请)还家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B、长跪而谢之.曰 C、辍耕之.垄上D、小大之.狱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一)1.B(2分) 2.D(2分) 3.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每件都了解清楚,也一定要按实情来判断。(2分,意思符合即给分)4.政治上要取信于民(2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曹刿论战》,完成题目。(共8分)(09年北京市怀柔区)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物质的推断)初中化学

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物质的推断)初中化学 1.〔乐山〕如下图,A 、B 、C 、D 、E 、F 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 与B 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B 与C 发生的是中和反应,F 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 少的一种盐。 结合图中信息,回答有关咨询题: 〔1〕E 的化学式为 ; 〔2〕A 与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 与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H 2O ;〔2〕Na 2CO 3+2HCl=2NaCl +H 2O +CO 2↑;〔3〕CO 2+2NaOH= Na 2CO 3+ H 2O 。 2.〔南京〕框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其叫属于盐的是H 、C 、M 、N ,属于氧化物的是F 、G ;胃液中含有适量的A ,可关心消化;C 是家庭中重要的调味品之—一;D 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咨询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C 物质是由 (选填〝分子〞、〝原 子〞或 〝离子〞)构成的。 (2)A 与镁条反应能 (选填〝放出〞、〝吸 取〞)热量。 (3)写出D 的俗名: ; 写出化学式:B N (1)写小G→M 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离子〔2〕放出〔3〕熟石灰〔或消石灰〕NaHCO 3 Na 2CO 3〔或Na 2CO 3 NaHCO 3〕 〔4〕Ca 〔OH 〕2+ CO 2 =CaCO 3↓++H 2O 3.〔达州〕)有A 、B 、C 、D 四种物质,如下图,A 、B 、C 在一定下能够发生转化,在C 溶液中通入CO 2,溶液变浑浊,生成白色沉淀A 。D 与A 、B 、C 均能发生反应,D 与C 发生中和反应,D 与A 反应有CO 2气体产生,D 与AgNO 3溶液反应,可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⑴请依照条件推断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⑵请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 溶液中通入CO 2,溶液变浑浊 D 与A 反应 答案:⑴A :CaCO 3 B :CaO C :Ca(OH)2 D :HCl ⑵Ca(OH)2+CO 2 = CaCO 3↓+H 2O CaCO 3+2HCl = CaCl 2+H 2O+CO 2↑ 4.〔兰州〕以下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 是建筑材料的要紧成分,B 属于氧化物,以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① E 足量水 D 操作Ⅰ 适量 Na 2CO 3溶液 G 〔有色溶液〕 高温 稀盐酸 A B F 溶液 无色气体C I 〔有色沉淀〕 A B C D 高温 H 2

2019-2020年中考名著阅读题及答案汇编

2019-2020年中考名著阅读题及答案汇编 201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6.名著阅读(3分)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时期的①所作。《左传》善于记录战争,其中《曹刿论战》记录的就是齐鲁两国在鲁国的②发生的一次战争。《左传》还善于记录人物语言,这一点在《曹刿论战》中表现为对③过程的描写。 6.答案:①左丘明②长勺③曹刿与鲁庄公对话 2010年北京燕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7.名著阅读(2分) 《水浒传》是我国一部杰出的英雄传奇小说。它成功地塑造了宋江、①等108位梁山好汉的形象,讲述了浔阳楼题反诗、②等一个个生动传神的故事。这些奇人奇事构成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 7.名著阅读①吴用、林冲、武松、鲁智深等;②智取生辰纲、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雪 夜上梁山等(共2分。每空1分,人名出现错别字不得分;另外:所填人物与情节的对应关系可以酌情处理) 2010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6.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的背影虽已远去,却永远的定格在了作者的泪光中。 B.在德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里,韩麦尔先生书写了一曲悲壮的爱国主义之歌。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国难当头、山河沦陷的年代,诗人艾青抒发了他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D.小说《孔乙己》中,鲁迅把旧中国浓缩为一个鲁镇,把焦点聚集在咸亨酒店,把悲剧演绎在街边的柜台旁,把炎凉的世态投影到孔乙己身上。 6、B 2010年浙江宁波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7.名著阅读。(3分) 那穿红衣的锣夫,与拿着绸旗的催押执事,几乎把所有的村话都向他骂去:“孙子!我说你呢,骆驼……”他似乎没有听见。打锣的过去给了他一锣锤,他翻了翻眼,朦胧地向四外看下,没管打锣的说了什么,他留神地在地上找,看有没有值得拾起来的烟头儿。 ①文段中的“他”是____________。 ②下面选项中与“他”有关的两个细节 ....是()() A.他掏出一本谈话手册,用一般耳聋者惯有的尖锐的声音,让人家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B.立冬前后,他又喝醉。一进屋门,两个儿子——一个十三,一个十一岁——就想往外躲。 C.他回到故乡后,又受到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自容。现在是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 D.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他的脸。 2010年浙江衢州舟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名著阅读。(4分) 阅读下列名著语段,写出每个语段中小主人公的名字,并指出丙段出自哪部名著。

2018年全国各地初中化学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汇总

专题13 综合计算 1.【2018年广州市】室温为25℃时,某小组用无水氯化铜粉末制备氯化铜大晶体,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I:查阅资料,得到氯化铜溶解度数据如下 温度(℃) 0 20 25 40 50 60 80 溶解度(g) 69.2 74.5 76.4 81.8 85.5 89.4 98.0 步骤Ⅱ:配制少量CuCl2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得到晶种。 步骤Ⅲ:把晶种悬挂在新配制的CuCl2热饱和溶液中,室温下静置数天,形成大晶体。 步骤Ⅳ:取出大晶体,处理剩余的溶液(母液)。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用20mL蒸馏水(密度约为1g/mL)配制50℃的氯化铜饱和溶液。 ①计算需称取CuCl2的质量是_______g。 ②将称取的CuCl2固体和20mL水倒入烧杯中,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直至固体完全溶解。 (2)母液中Cu2+属于重金属离子,随意排放将导致环境污染。下列方法可用于母液处理的是__________。A.收集母液于敞口容器中,用报纸包住容器口,待水分自然蒸干后保存所得固体 B.向母液中加入适量AgNO3,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倒入下水道 C.向母液中加入适量NaOH,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倒入下水道 (3)若用铁粉置换出母液中的铜,100g母液需要铁粉的质量至少是_____________ g(只列计算式,已知Cu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5)。 【答案】17.1 搅拌 A C 【解析】(1)①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由表格中数据可知,50℃时,氯化铜的溶解度为85.5g,用20mL蒸馏水(密度约为1g/mL)配制50℃的氯化铜饱和溶液,需称取CuCl2的质量是17.1g;②将称取的CuCl2固体和20mL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直至固体完全溶解;(2)A.由题中信息可知,氯化铜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可用蒸发结晶法提纯。收集 母液于敞口容器中,用报纸包住容器口,防止落入其他物质,引入杂质,待水分自然蒸干(蒸发结晶) 后保存所得固体,则不会有含铜离子的液体排放,不会导致污染,正确;B.向母液中加入适量AgNO3,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是氯化银,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中仍然有铜离子,倒入下水道,仍会导 致污染;C.向母液中加入适量NaOH,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中只有氯化钠,没有铜离子,倒入下水道,不会因重金属导致污染;(3)由题中信息可知,25℃时氯化铜的溶解度为76.4g,100g母液中含有氯化铜的质量为x,76.4g/176.4g=x/100g x=100g×76.4g÷176.4g;若用铁粉置换出母液中的铜,设100g母液需要铁粉的质量至少是y, CuCl2+ Fe = FeCl2 + Cu 135 5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