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必修3精品学案:4.1 传统文化的继承

高中政治必修3精品学案:4.1 传统文化的继承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时1 传统文化的继承

学习目标要点晨背

1.识记传统文化的含义及

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的主

要表现。

2.理解传统文化的相对稳

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3.分析传统文化在现实生

活中的作用。

4.理解对待传统文化的正

确态度和意义。

1.传统文化的继承性表现为: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

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思想的继承。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

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

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

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

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

剔除。

『学新知』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文化的含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小提示: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渗透在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历史上产生的文化如果没有被人类继承下来,那就不是传统文化。所以,传统文化≠古代文化,不要认为历史上存在的文化就是传统文化。

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1)传统习俗的继承

①含义: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②影响: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③地位: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

①含义: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②地位: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传统文艺的继承

①代表: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

②特点: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③地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传统思想的继承

①内容: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

②影响: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③地位:已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小比较:传统习俗与民族节日

民族节日和传统习俗的内涵是不同的,民族节日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许多传统习俗的内容,但传统习俗并不完全通过民族节日表现出来,它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文化载体来展现。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1.传统文化的特点

(1)继承性: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

(2)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3)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小提示:区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1)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

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

(2)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

2.传统文化的影响

(1)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小提示:传统文化具有双重性,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可以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落后的传统文化则会阻碍社会和人的发展。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1)对民族、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2)对个人: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1)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2)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小提示:反对两种错误态度

对待传统文化,既不能搞“传统虚无主义”,全盘否定;也不能持“文化保守主义”,全盘继承。

『练疑难』

1.判一判:对下列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传统文化就是一个民族旧有的文化。()

(2)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3)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

(4)传统美德必须按照原有的涵义去理解。()

(5)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6)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连一连:找出各自对应的正确选项。

(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A.传统文艺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传统习俗

(3) 紫禁城中一线穿,观宫看殿百千间 C.传统思想

(4) 中华书法耀乾坤,篆隶楷行各立门 D.传统建筑

3.辨一辨:有人认为:“若要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必须对其加以继承。”试评析这一观点。

4.想一想:只要继承了传统文化,一个民族就能兴旺发达吗?

『练疑难』

1.提示:(1)×(2)×(3)×(4)×(5)×(6)√

2.提示:

3.提示: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内容,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因此,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而不是简单地加以继承。

4.提示: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从这个意义上说,需要继承传统文化,以促进民族发展;但这种继承不是不加选择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

其糟粕”。②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除了需要文化繁荣外,还需要经济发展、政治进步、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要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管理,实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做好传统民居、历史建筑、革命文化纪念地、农业遗产、工业遗产保护工作。要实施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

『问题探究』

1.材料中体现了哪些传统文化的继承?

提示: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体现了传统思想的继承;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保护体现了传统建筑的继承;实施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体现了传统文艺的继承。

2.这些传统文化有哪些主要特点?

提示:①具有继承性。这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②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些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但其具体内涵又在不断发展变化。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些传统

文化具有中华民族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名师点拨』

1.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是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对此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在历史发展中形成,是人们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创造的;传统文化仍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渗透在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继承性;相对于外来文化指本土文化或母文化,相对于现代文化指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

2.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传统文化的继承性。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起来的,形成后便薪火相传,不断延续下去。继承性是传统文化能够保留至今的原因之一。就传统文化的具体形式看,传统文化的继承表现为以下方面:①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是在一定社会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等,传统习俗在今天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仍然产生持久的影响。②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其建筑理念仍然被我们借鉴、继承。③传统文艺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为代表,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传统文艺的形式、优秀内容得以传承。④传统思想的继承。包括传统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道德观念,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①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如厚德载物、贵和尚中、仁民爱物、修己安人、义以为上、天人合一的思想等。②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注意:传统文化的继承性不是原封不动的继承;相对稳定性不是一成不变;民族性并不意味着没有借鉴、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果。

3.传统文化的影响

(1)传统文化对个人生活,对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2)传统文化如果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其积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

『例1』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培育和形成的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这些核心思想理念()

①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历史继承性②被称为传统文化中凝固的艺术③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和风格④是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的思想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这些核心思想理念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具有相对稳定性、历史继承性、民族性,①③符合题意。传统建筑才被称为凝固的艺术,②不符合题意;传统习俗是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的,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指出,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发展中医药的基本原则有: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保持特色优势又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传承制度,系统挖掘整理中医古典医籍与民间医药知识和技术。

建设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技术、疗效评价等系统研究,组织重大疑难疾病、重大传染病防治的联合攻关和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推动中药新药和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研制开发。『问题探究』

1.为什么要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

提示:中医药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对治疗疾病做出了巨大贡献。它既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能够发挥其在治疗疾病中的巨大作用,也能够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2.如何对待传统中医药文化?

提示:(1)要批判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其中符合科学精神的内容加以继承,对其中存在的封建迷信等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加以改造或剔除。

(2)要发展传统中医药文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科学性、实用性。

『名师点拨』

1.为什么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它对于凝聚民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传统文化如果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3)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国家、民族才能兴旺发达;个人也才能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要保持和发扬;对其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加以改造或剔除。

(2)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要求发展传统文化。

(3)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也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例2』近年来,某市在城市建设中既保留原来的风格特色,又融入现代风格,注重传统与现代建筑理念的融合,形成了层次丰富、协调的整体美感,提升了城市吸引力。这说明()

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才有文化的积累与发展②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才能实现现代文化的发展③传统文化推动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与发展④文化发展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精神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该市在城市建设中注重传统与现代建筑理念的融合,提升了城市吸引力,说明实现文化发展需要继承,也需要增添时代精神,①④符合题意。“摆脱传统文化束缚”的说法错误,②不选;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它可能阻碍社会发展,③错误。

答案 A

『思维导图』

『核心速记』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注:把左栏的“信息提取”与右栏的“信息解读”通过“连线”形式一一对应。『跟踪训练』

1.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宝贵财富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发展先进文化④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体现了其民族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沃土,说明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②③符合题意。传统文化不都是财富,①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④不符合题意。

2.《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这告诉我们()

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必要前提②要使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保持其生命力和影响力③吸收外来文化是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前提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说明必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①符合题意;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说明必须使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②符合题意。吸收外来文化不是文化发展的前提,③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传统文化对民族生存发展的作用,④未体现。

答案 A

1.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如今,中秋节更是我国的法定假日。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③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④民族节日对我国人民的思想具有深远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从我国传统中秋节的沿革看出传统文化的继承性与相对稳定性,①②符合题意。材料不能直接说明传统文化的价值,③④未体现。

2.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的影响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从汉民族传统服饰特色看出我们民族文化特色,体现了民族性和汉民族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不能说明不同地方的文化,①未体现;材料不涉及人际交往问题,③未体现。

答案 B

3.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呈现“因时而变”“因势而变”的面貌,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理念、和谐共生的主张始终贯穿其中,它们是现代社会的精神资源。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B.传统文化实现了自发继承

C.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解析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理念、和谐共生的主张始终贯穿其中,说明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保持不变,D符合题意。材料未强调民族特色,A不符合题意;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不是自发的过程,B错误;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是稳定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C错误。

答案 D

4.“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华严经》中的名句,大意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德行圆满。”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告诫全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这在今天更有分量也更有意义。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传统文化顺应时代发展就能够起积极作用

C.传统文化积极推动社会发展

D.传统文化是财富,要全面承袭传统文化

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借用《华严经》中的名句告诫全党,体现了传统文化顺应时代发展发挥积极作用,B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民族性未体现,A不选;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可起积极作用,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C、D观点错误。答案 B

5.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启示我们()

①对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内容要加以继承

②对传统文化的糟粕要加以改造或剔除

③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有利于社会发展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材料主要说明了借助礼仪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启示我们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糟粕,②不符合题意;材料也没有体现民族性,④不选。

答案 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