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空调机组DDC电气控制系统

中央空调机组DDC电气控制系统

中央空调机组DDC电气控制系统
中央空调机组DDC电气控制系统

空调DDC控制系统

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就是对大厦内的各种机电设施,包括中央空调、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安全防范等进行全面的计算机监控管理。其中,中央空调的能耗占整个建筑能耗的50%以上,是楼宇自动化系统节能的重点[1]。由于中央空调系统十分庞大,反应速度较慢、滞后现象较为严重,现阶段中央空调监控系统几乎都采用传统的控制技术,对于工况及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差,控制惯性较大,节能效果不理想。传统控制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难以解决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空调系统温湿度影响及控制品质不够理想。而智能控制特别适用于对那些具有复杂性、不完全性、模糊性、不确定性、不存在已知算法和变动性大的系统的控制。“绿色建筑”主要强调的是:环保、节能、资源和材料的有效利用,特别是对空气的温度、湿度、通风以及洁净度的要求,因此,空调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空调控制系统涉及面广,而要实现的任务比较复杂,需要有冷、热源的支持。空调机组内有大功率的风机,但它的能耗很大。在满足用户对空气环境要求的前提下,只有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对空调系统进行控制,才能达到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行费用的目的。以下将从控制策略角度对与监控系统相关的问题作简要讨论。

2 空调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空调系统结构组成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2] [3]:

(1) 新风部分

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必须采集部分室外的新鲜空气(即新风),这部分新风必须满足室内工作人员所需要的最小新鲜空气量,因此空调系统的新风取入量决定于空调系统的服务用途和卫生要求。新风的导入口一般设在周围不受污染影响的地方。这些新风的导入口和空调系统的新风管道以及新风的滤尘装置(新风空气过滤器)、新风预热器(又称为空调系统的一次加热器)共同组成了空调系统的新风系统。

(2) 空气的净化部分

空调系统根据其用途不同,对空气的净化处理方式也不同。因此,在空调净化系统中有设置一级初效空气过滤器的简单净化系统,也有设置一级初效空气过滤器和一级中效空气过滤器的一般净化系统,另外还有设置一级初效空气过滤器,一级中效空气过滤器和一级高效空气过滤器的三级过滤装置的高净化系统。

(3) 空气的热、湿处理部分

对空气进行加热、加湿和降温、去湿,将有关的处理过程组合在一起,称为空调系统的热、湿处理部分。在对空气进行热、湿处理过程中,采用表面式空气换热器(在表面式换热器内通过热水或水蒸气的称为表面式空气加热器,简称为空气的汽水加热器)。设置在系统的新风入口,一次回风之前的空气加热器称为空气的一次加热器;设置在降温去湿之后的空气加热器,称为空气的二次加热器;设置在空调房间送风口之前的空气加热器,称为空气的三次加热器。三次空气加热器主要起调节空调房间内温度的作用,常用的热媒为热水或电加热。

在表面式换热器内通过低温冷水或制冷剂的称为水冷式表面冷却器或直接蒸发式表面冷却器,也有采用喷淋冷水或热水的喷水室,此外也有采用直接喷水蒸汽的处理方法来实现空气的热、湿处理过程。

(4) 空气的输送和分配、控制部分

空调系统中的风机和送、回风管道称为空气的输送部分。风管中的调节风阀、蝶阀、防火阀、启动阀及风口等称为空气的分配、控制部分。根据空调系统中空气阻力的不同,设置风机的数量也不同,如果空调系统中设置一台风机,该风机既起送风作用,又起回风作用的称为单风机系统;如果空调系统中设置两台风机,一台为送风机,另一台为回风机,则称为双风机系统。

(5) 空调系统的冷、热源

空调系统中所使用的冷源一般分为天然冷源和人工冷源。天然冷源一般指地下深井水,人工冷源一般是指利用人工制冷方式来获得的,它包括蒸汽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以及蒸汽喷射式制冷等多种形式。现代化的大型建筑中通常都采用集中式空调系统, 这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空调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工作原理是当环境温度过高时,空调系统通过循环方式把室内的热量带走,以使室内温度维持于一定值。当循环空气通过风机盘管时,高温空气经过冷却盘管的铝金属先进行热交换,盘管的铝片吸收了空气中的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然后再将冷冻后的循环空气送入室内。冷却盘管的冷冻水由冷却机提供,冷却机由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组成。压缩机把制冷剂压缩,经压缩的制冷剂进入冷凝器,被冷却水冷却后,变成液体,析出的热量由冷却水带走,并在冷却塔里排入大气。液体制冷剂由冷凝器进入蒸发器进行蒸发吸热,使冷冻水降温,然后冷冻水进入水冷风机盘管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断,把室内热量带走。当环境温度过低时,需要以热水进入风机盘管,和上述原理一样,空气加热后送入室内。空气经过冷却后,有水分析出,空气相对湿度减少,变的干燥,所以需增加湿度,这就要加装加湿器,进行喷水或喷蒸汽,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用这样的湿空气去补充室内水汽量的不足。

3 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3.1 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的内容与被控参数

中央空调系统由空气加热、冷却、加湿、去湿、空气净化、风量调节设备以及空调用冷、热源等设备组成。这些设备的容量是设计容量,但在日常运行中的实际负荷在大部分时间里是部分负荷,不会达到设计容量。所以,为了舒适和节能,必须对上述设备进行实时控制,使其实际输出量与实际负荷相适应。目前,对其容量控制已实现不同程度的自动化,其内容也日渐丰富。被控参数主要有空气的温度、湿度、压力(压差)以及空气清新度、气流方向等,在冷、热源方面主要是冷、热水温度,蒸汽压力。有时还需要测量、控制供回水干管的压力差,测量供回水温度以及回水流量等。在对这些参数进行控制的同时,还要对主要参数进行指示、记录、打印,并监测各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及事故状态、报警。

中央空调设备主要具有以下自控系统:风机盘管控制系统、新风机组控制系统、空调机组控制系统、冷冻站控制系统、热交换站控制系统以及有关给排水控制系统等。

3.2 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的功能

(1) 创造舒适宜人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对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清新度等加以自动控制,保持空气的最佳品质;

·具有防噪音措施(采用低噪音机器设备);

·可以在建筑物自动化系统中开放背景轻音乐等。

通过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能够使人们生活、工作在这种环境中,心情舒畅,从而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对工艺性空调而言,可提供生产工艺所需的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的条件,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2) 节约能源

在建筑物的电器设备中,中央空调的能耗是最大的,因此需要对这类电器设备进行节能控制。中央空调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后,能够大大节约能源。

(3) 创造了安全可靠的生产条件

自动监测与安全系统,使中央空调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在发现故障时能及时报警并进行事故处理。

3.3 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图2[4]为一室温的自动控制系统。它是由恒温室、热水加热器、传感器、调节器、执行器机构和(调节阀)调节机构组成。其中恒温室和热水加热器组成调节对象(简称对象),所谓调节对象是指被调参数按照给定的规律变化的房间、设备、器械、容器等。图2所示的室温自动调节系统也可以用图3所示的方块图来表示。室温就是室内要求的温度参数,在自动调节系统中称为被调参数(或被调量),用θa表示。在室温调节系统中,被调参数就是对象的输出信号。被调参数规定的数值称为给定值(或设定值),用θg表示。室外温度的变化,室内热源的变化,加热器送风温度的变化,以及热水温度的变化等,都会使室内温度发生变化,从而室内温度的实际值与给定值之间产生偏差。这些引起室内温度偏

差的外界因素,在调节系统中称为干扰(或称为扰动),用f表示。在该系统中,导致室温变化的另一个因素是加热器内热水流量的变化,这一变化往往是热水温度或热水流量的变化引起的,热水流量的变化是由于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调节阀的开度变化所引起的,是自动调节系统用于补偿干扰的作用使被调量保持在给定值上的调节参数,或称调节量q。调节量q和干扰f对对象的作用方向是相反的。

图2 室温自动调节系统示意图

图3 室温自动调节系统的方块图

4 中央空调系统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4.1 被控对象的特点

空调系统中的控制对象多属热工对象,从控制角度分析,具有以下特点[3]:

(1) 多干扰性

例如,通过窗户进来的太阳辐射热是时间的函数,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室外空气温度通过围护结构对室温产生影响;通过门、窗、建筑缝隙侵入的室外空气对室温产生影响;为了换气(或保持室内一定正压)所采用的新风,其温度变化对室温有直接影响。此外,电加热器(空气加热器)电源电压的波动以及热水加热器热水压力、温度、蒸汽压力的波动等,都将影响室温。

如此多的干扰,使空调负荷在较大范围内变化,而它们进入系统的位置、形式、幅值大小和频繁程度等,均随建筑的构造(建筑热工性能)、用途的不同而异,更与空调技术本身有关。在设计空调系统时应考虑到尽量减少干扰或采

取抗干扰措施。因此,可以说空调工程是建立在建筑热工、空调技术和自控技术基础上的一种综合工程技术。

(2) 多工况性

空调技术中对空气的处理过程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一年中,至少要分为冬季、过渡季和夏季。近年来,由于集散型系统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为多工况的空调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于空调运行制度的多样化,使运行管理和自动控制设备趋于复杂。因此,要求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包括节能技术措施在内的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和维护,不得随意改变运行程序和拆改系统中的设备。

(3) 温、湿度相关性

描述空气状态的两个主要参数为温度和湿度,它们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两个变量。当相对湿度发生变化时会引起加湿(或减湿)动作,其结果将引起室温波动;而室温变化时,使室内空气中水蒸气的饱和压力变化,在绝对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就直接改变了相对湿度(温度增高相对湿度减少,温度降低相对湿度增加)。这种相对关联着的参数称为相关参数。显然,在对温、湿度都有要求的空调系统中,组成自控系统时应充分注意这一特性。

4.2 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央空调系统主要采用的控制方式是PID控制,即采用测温元件(温感器)+PID温度调节器+电动二通调节阀的PID调节方式。夏季调节表冷器冷水管上的电动调节阀,冬季调节加热器热水管上的电动调节阀,由调节阀的开度大小实现冷(热)水量的调节,达到温度控制的目的。为方便管理,简化控制过程,把温度传感器设于空调机组的总回风管道中,由于回风温度与室温有所差别,其回风控制的温度设定值,在夏季应比要求的室温高(0.5~1.0)℃,在冬季应比要求的室温低(0.5~1.0)℃。

PID调节的实质就是根据输入的偏差值,按比例、积分、微分的函数关系进行运算,将其运算结果用于控制输出。现场监控站监测空调机组的工作状态对象有:过滤器阻塞(压力差),过滤器阻塞时报警,以了解过滤器是否需要更换;调节冷热水阀门的开度,以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送风机与回风机启/停;调节新风、回风与排风阀的开度,改变新风、回风比例,在保证卫生度要求下降低能耗,以节约运行费用;检测回风机和送风机两侧的压差,以便得知风机的工作状态;检测新风、回风与送风的温度、湿度,由于回风能近似反映被调对象的平均状态,故以回风温湿度为控制参数。根据设定的空调机组工作参数与上述监测的状态数据,现场控制站控制送、回风机的启/停,新风与回风的比例调节,盘管冷、热水的流量,以保证空调区域内空气的温度与湿度既能在设定范围内满足舒适性要求,同时也能使空调机组以较低的能量消耗方式运行。PID调节能满足对环境要求不高的一般场所,但是PID调节同样存在一些不足,如控制容易产生超调,对于工况及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差,控制惯性较大,节能效果也不理想,所以对于环境要求较高或者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场所,PID调节就无法满足要求了。

对于像中央空调系统这样的大型复杂过程(或对象)的控制实现,一般是按某种准则在低层把其分解为若干子系统实施控制,在上层协调各子系统之间

的性能指标,使得集成后的整个系统处于某种意义下的优化状态。在控制中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

(1) 不确定性

传统控制是基于数学模型的控制,即认为控制、对象和干扰的模型是已知的或者通过辩识可以得到的。但复杂系统中的很多控制问题具有不确定性,甚至会发生突变。对于“未知”、不确定、或者知之甚少的控制问题,用传统方法难以建模,因而难以实现有效的控制。

(2) 高度非线性

传统控制理论中,对于具有高度非线性的控制对象,虽然也有一些非线性方法可以利用,但总体上看,非线性理论远不如线性理论成熟,因方法过分复杂在工程上难以广泛应用,而在复杂的系统中有大量的非线性问题存在。

(3) 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

传统控制理论主要采用微分方程、状态方程以及各种数学变换作为研究工具,其本质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属定量控制范畴,要求控制问题结构化程度高,易于用定量数学方法进行描述或建模。而复杂系统中最关注的和需要支持的,有时恰恰是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问题。

(4) 系统复杂性

按系统工程观点,广义的对象应包括通常意义下的操作对象和所处的环境。而复杂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各要素间高度耦合,互相制约,外部环境又极其复杂,有时甚至变化莫测。传统控制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法。

(5) 可靠性

常规的基于数学模型的控制方法倾向于是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尽管基于这种方法的系统经常存在鲁棒性与灵敏度之间的矛盾,但简单系统的控制可靠性问题并不突出。而对复杂系统,如果采用上述方法,则可能由于条件的改变使得整个控制系统崩溃。

归纳上述问题,复杂对象(过程)表现出如下的特性:

·系统参数的未知性、时变性、随机性和分散性;

·系统时滞的未知性和时变性;

·系统严重的非线性;

·系统各变量间的关联性;

·环境干扰的未知性、多样性和随机性。

面对上述空调系统的特性,因其属于不确定性复杂对象(或过程)的控制范畴,传统的控制方法难以对这类对象进行有效的控制,必须探索更有效的控制策略。

5 控制策略的选取

对于复杂的不确定性系统而言,由于被控对象(过程)的特性难于用精确的数学模型描述。用传统的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PID控制和基于状态空间描述的近代控制理论方法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高动静态品质的控制是非常困难的,一般都采用黑箱法,即输入输出描述法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大量引入人的能量与智慧、经验与技巧。控制器是用基于数学模型和知识系统相结合的广义模型进行设计的,也就是说对不确定性复杂系统的控制一般采用智能控制策略[5]。这类控制系统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 具有足够的关于人的控制策略、被控对象及环境的有关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

(2) 是能以知识表示的非数学广义模型和以数学描述表示的混合过程,采用开闭环控制和定性及定量控制相结合的多模态控制方式;

(3) 具有变结构特点,能总体自寻优,具有自适应、自组织、自学习和自协调能力;

(4) 具有补偿和自修复能力、判断决策能力和高度的可靠性。

智能控制策略的突出优点是充分利用人的控制性能,信息获取、传递、处理性能的研究结果和心理、生理测试数据,建立控制者—“人”环节的模型,以便与被控制对象—机器的模型相互配合,设计人机系统,为系统分析设计提供灵活性。例如,当建立被控制对象模型很困难时,可以建立控制者模型,如建立控制专家模型、设计专家控制器等;当建立控制者模型很困难时,可以建立被控制对象模型;而设计被控对象模型有困难时,又可建立“控制者—被控制对象”的联合模型,即控制论系统模型,如“人—人”控制论系统的对策论模型。由于现代传感变换检测技术和计算机硬件相关技术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妥善地解决了控制系统中的硬件问题,难点在于信息的处理和信息流的控制,因此其控制目标的实现和控制功能的完成往往采用全软件方式。不同的控制策略所构造出的算法其复杂程度、鲁棒性、解耦性能等差别是很大的,在技术实现上软硬件资源成本也不同,人们期待的是成本最低的控制策略,在这方面仿人智能控制[6]策略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仿人智能控制是总结、模仿人的控制经验和行为,以产生式规则描述人在控制方面的启发与直觉推理行为,其基本特点是模仿控制专家的控制行为,控制算法是多模态的和多模态控制间的交替使用,并具有较好的解耦性能和很强的鲁棒性。从复杂系统控制工程实践的经验看,选取仿人智能控制策略还是明智之举。除了仿人智能控制策略,还有模糊控制策略、专家系统控制策略等。

6 工程实现与监控信息平台的选择

大型复杂系统控制的工程实现中除了低层的DDC控制外,由于各子系统需要结集协调,有大量的信息需要实时处理和存储。从控制论层次考虑,无论管理信息还是控制信息,控制的本质都是对信息流的控制和信息的处理,因此信息平台的选取是至关重要的,应从系统工程角度妥善处理工程实现问题,既要使建设系统的软硬件成本最低,又要考虑系统运行维护升级换代及扩展与发展的长期效益,对系统进行优化配置,保证系统的长期可靠稳定运行。硬件固然是控制系统实现的基础,但在大型复杂系统控制中强调的应不再是硬件,如传感装置、仪器仪表、传动装置、执行机构等,应改变某些由于技术背景等原因造成的轻视软件重硬件的倾向,避免因信息平台选取不当而形成大量的自动化“孤岛”,给

企业的信息化留下隐患,使大量的宝贵信息资源沉淀、流失。目前市场上可供使用的国内外工业控制组态软件不少,但用于大型复杂系统未必都那么合适。事实上,各软件厂商在设计系统时各有侧重,实现技术与设计方案也各有自己的鲜明特点,都是为了解决自动化控制问题提供手段与方案,但解决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是有较大差别的,这正是设计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7 结束语

由于中央空调系统在楼宇自动化系统节能中占据的特殊地位,显示出了对中央空调系统控制模式进行研究的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该系统温、湿控制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并介绍了智能控制策略的突出优点,为同类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中央空调拆除施工方案

中央空调拆除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1.1根据现场情况现状及业主的相关要求。 1.2 国家、地方有关施工规范、规程 (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19001-2000;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 (3)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要求GB/T24001-2400; (4)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 (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7)《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8)《房屋拆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 2. 拆除范围 2.1 房间内的所有风机盘管及保温、通风管道、风机盘管管道; 2.2 房间内的所有风机盘管相应的水管及阀门和保温; 2.3 三层以下的通风管道及保温; 2.4设备间的所有设备,及相应的配套部分水管、阀门(含保温),系统。 3.拆除组织机构的建立此处略 4.拆除准备工作计划 4.1 对施工难点及问题分析与对策: 本工程主要是对风冷热泵机组、风机盘管、水泵、阀门、风管及相应保温、水管及相应保温的拆除,根据现有的情况除设备外,其他设备属中小型,大口径管线较少,绝大部分的水管在DN80以下,风管主要为风机盘管送风管。 部分需拆除的空间已施工有部分电气管线及桥架。 5. 拆除准备 5.1 技术准备 5.1.1 了解现场,熟悉拆除物周围环对境,其中包括: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周边各类设施(施备、管线)的分部状况。 5.1.2 施工前,要认真检查影响拆除工程安全施工的各种管线的切断、迁移工作是否完毕,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清理被拆除范围内的物资、设备,报告业主通知相关单位对已

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

1.绪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空调系统在建筑家具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着节能降耗的要求,对空调监控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北京亚控科技产品组态王软件和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作为工业控制领域的优秀控制软件和控制器,在非工业领域如空调监控系统等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次空调监控系统就是采用组态王作为上位机监控软件和人机交互界面,PLC作为下位机和空调系统控制器,实现对空调系统的实时监控。 2.系统设计原理 空调监控系统主要利用PLC的控制功能,通过执行装载在PLC内部的预先设定的控制程序并执行上位机实时的命令语句,调节空调系统中的阀门开度、控制水泵启停、监控并采集空调系统中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水流开关等现场仪器仪表的数据,转换为组态王可用的数据格式传送给组态王软件。组态王接收PLC采集的现场数据并实时的在组态画面中动态实时显示,此外,组态王可接收组态画面中的有操作人员输入的命令并下传给下位机PLC,实现对空调系统的调节控制。 2.1.空调系统原理 空调系统主要就是调节室内空气的冷、热、干、湿,并起净化空气的作用,使人们工作、生活在比较舒适的环境中。空调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空气调节系统、制冷系统、供热系统。 2.1.1空气调节系统监控原理 A.新风机组监控原理 新风机组主要靠包括进口挡板、加热器、表冷器、过滤器、加湿器、送风机及各种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等。使得在夏季通过表冷器湿新风降温、除湿,冬季通过加热器、加湿器使空气加热、加湿。新风机组监控的主要内容如下: (1)监控送风温度。由送风通道的温度传感器实测送风温度,信号送入控制器,与送风温度设定值进行比较,采取控制算法生成控制指令调节冷、热水供水阀门开度,用以调节热水(或冷水)流量,是送风温度控制在设定值范围内,保持室内温度恒定。 (2)送风湿度控制。由送风通道的湿度传感器检测湿度信息送入处理器经运算后控制冷水阀或蒸汽阀开度,使被调环境的湿度保持恒定。 (3)过滤器堵塞监控与报警。有过滤网两侧的空气压差开关监视过滤网的清洁度,当

中央空调水系统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机具仪表准备:套丝机、试压泵、台钻、冲击钻、砂轮切割机、砂轮机、坡口机、交流电焊机、倒链、管钳、扳手、钢直尺、卷尺、角尺、压力表、水平尺、线坠等。?()现场作业条件:?①与空调水系统管道和设备安装有关的土建工程已施工完毕并经检验合格,且能保证空调水系统与设备安装正常开展。 ②所需图纸资料和技术文件齐备。 ③管道、阀门及管道附件等经检验合格。?④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中规定的施工机具已齐备。?⑤设备配管时,该设备应安装结束并检查合格,达到配管施工要求。? 、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技术交底→支架制作防腐→支架安装→管道安装→水压试验→设备安装→系统冲洗→管道与制冷机组、空调机组贯通→检查验收??()支架制作安装?①制作前,应根据管道安装所在空间位置、管径大小等要求选择适宜的支、吊、托架型式;根据管道安装的标高、坡度、管径大小等要求,用号钢线或棉线在管道的首、末端及吊架型钢的吊孔中心位置上拉直绷紧,结合吊卡间距实际测量计算后,才能进行中间型钢吊架、吊杆的制作。 ②支架宜用砂轮切割机进行下料。?③支吊架开孔应采用钻孔或冲孔,不得采用气焊割孔,吊杆、管卡等部件的螺纹可采用板牙扳丝,也可用车床加工。 ④支吊架组对焊接过程中,应边组对边矫形、边点焊边连接,直至成型,经点焊成型的支、吊应用标准样板进行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正式焊接。焊缝必须饱满,保证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外观检查应无漏焊、裂焊等缺陷,焊接后应对焊接变形进行矫正。?⑤支吊制作完成后,必须除锈和清理焊渣,并及时涂刷防锈漆作防锈处理,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镀锌处理。

⑥支吊架的安装位置应正确,与管道接触紧密、牢固、可靠,吊架、吊杆应垂直安装。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当固定在空心砖墙上时,严禁使用膨胀螺栓。? ()管道制作安装 ? .套管制作安装 ①套管管径应比穿墙板的干管、立管管径大号,保温管道的套管应留出保温层间隙。镀锌铁皮套管适用于过墙支管,要求卷制规整,咬口接缝,套管两端平齐,剔除毛刺,管内外须防腐。位于混凝土墙、楼板内的套管应在钢筋绑扎时放入,可点焊或绑扎在钢筋上,套管内应填以松散材料,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堵塞套管。对有防水要求的套管应设止水环,套管应安装牢固、位置正确、无歪斜。?②管径小于采用镀锌钢管、丝扣连接;管径大于或等于采用无缝钢管、法兰或焊接连接。冷冻水系统无缝钢管与镀锌钢管连接处使用法兰连接。?管道下料后套丝前,应先用所属管件试扣。管道管件上好后,应进行管道调直。管道弯曲时,弯曲半径应符合:?热弯时,不小于管道外径的倍;?冷弯时,不小于管道外径的倍; 冲压弯头,弯曲半径不小于管道外径。? .干管安装?①管道干管安装采用吊卡固定时,在安装前,必须先把吊卡按坡向顺序依次穿在型钢上,安装管路时先反吊卡按卡距套在管道上,把吊卡抬起将吊卡按坡度调整好,再穿上螺栓螺母,将管道安装好。?②托架上安装管道时,先把管道架在托架上,上管前先把第一节管道带上形卡,而后安装第二节管道,各节管道照此进行。?③管道安装前要检查管内有无杂物,安装时在丝头处缠好生料带或铅油麻丝,一人在末端找平,一人在接口处把第一节管道相对固定,

空调自控系统方案设计(江森自控)

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暖通空调自控系统项目 HVAC暖通空调自控系统 技术方案设计书

一. 总体设计方案 根据用户对项目要求,并结合沈阳建筑智能化建筑现状,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暖通空调自控系统项目是屹今为止整个沈阳所有建筑物厂区当中智能化程度要求较高的。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暖通空调自控系统项目里面分布着大量的暖通空调机电设备。 ?如何将这些暖通空调机电设备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集中监测和控制,提高设备的无故障时间,给投资者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如何能够使这些暖通空调机电设备经济的运行,既能够节能,又能满足工作要求,并在运行中尽快的将效益体现出来; ?如何提高综合物业管理综合水平,将现代化的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管理上提高效率。 这是目前业主关心的也是我们设计所侧重的。 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暖通空调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监测和控制主要包括下列子系统: 冷站系统 空调机组系统 本暖通空调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之设计是依据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暖通空调自控系统项目的设计要求配置的,主体的设计思想是结合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为准。 1.1冷站系统 (1)控制设备内容 根据项目标书要求,暖通自控系统将会对以下冷站系统设备进行监控:监控设备监控内容 冷却水塔(2台)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 自动状态。 冷却水泵(2台)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

自动状态、水流开关状态; 冷却水供回水管路供水温度、回水温度, 冷水机组(2台)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 自动状态; 冷冻水泵(2台)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 自动状态、水流开关状态; 冷冻水供回水管路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回水流量; 分集水器分水器压力、集水器压力、压差旁通 阀调节; 膨胀水箱高、低液位检测; 有关系统的详细点位情况可参照所附的系统监控点表。 (2)控制说明 本自控系统针对冷站主要监控功能如下: 监控内容控制方法 冷负荷需求计算根据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和回水流量测量值,自动计算建筑空 调实际所需冷负荷量。 机组台数控制根据建筑所需冷负荷自动调整冷水机组运行台数,达到最佳节 能目的。 独立空调区域负荷计算根据Q=C*M*(T1-T2) T1=分回水管温度,T2=分供水总管温度, M=分回水管回水流量 当负荷大于一台机组的15%,则第二台机组运行。 机组联锁控制启动:冷却塔蝶阀开启,冷却水蝶阀开启,开冷却水泵,冷冻 水蝶阀开启,开冷冻水泵,开冷水机组。停止:停冷水机组, 关冷冻泵,关冷冻水蝶阀,关冷却水泵,关冷却水蝶阀,关冷 却塔风机、蝶阀。 冷却水温度控制根据冷却水温度,自动控制冷却塔风机的启停台数,并且自

中央空调安装施工方案()

中央空调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简介 汇中宜恒(宜昌)日化有限公司车间设置中央空调系统。热源由一台蒸汽锅炉经换热器处理提供65?C热水,冷源由冷冻站两台螺杆式水冷机组提供7?C的冷水。空调设置净化空调区及舒适性空调区,均为冬夏季冷暖空调。净化空调区的送风经初中效过滤器过滤,由送风机经风管送至车间亚高效过滤器送风口,送入室内,保证室内洁净。舒适性空调区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送风。系统的回风均采用风管送回空调器,两区之间安装余压阀,以保证净化空调的正压。 二、施工技术措施 1、设备安装 1.1主机房设备安装 1.1.1主机房设置两台螺杆式水冷机组,六台水泵,两台冷却泵。屋顶设三台冷却塔。 1.1.2设备在安装时,必须先复核基础尺寸,检查预留洞孔,核实正确后方可进行安装。 1.1.3设备运往现场后,可直接用吊车吊至基础附近,然后采用卷扬机,手动葫芦、千斤顶、滚杆、橇棍等起重工具,将 设备送至基础上,并按规范要求安装减振装置或直接装减振 垫板。静止设备、传动设备均由钳工进行找平找正工作。

1.1.4设备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用塑料布将设备配管口封住,以免有脏物进入设备,待配管时,再将塑料布取消。 1.2送风设备的安装 1.2.1风机盘管、空调风柜,新风机均为车间送风设备,设备在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和临时水电检验,合格后方可安 装。 1.2.2对于风机盘管,新风机等,采用膨胀螺栓加可调节吊杆悬挂在天花板下。并在联接点加设减振垫片。 1.2.3对于落地式的柜机应检查基础的平整,柜机安装应稳定,并设置20mm厚橡胶防振垫。 1.2.4送风设备安装应有0.01的坡度,以保证凝结水的畅通。2.管道的安装 2.1水系统管道的安装 2.1.1水管安装前,必须检查设备安装是否符合要求,并清除管道上的浮锈、脏物,待恢复本身金属光泽或有关镀锌要求 后方可进行安装。 2.1.2管道安装要求简洁、美观,尽量减少弯头,高点必须设放气装置,低点须设泄水装置。 2.1.3管道安装须有一定的坡度,特别是冷凝水管,顺坡坡度不小于3/1000。 2.1.4当管径?150mm时,应采用无缝钢管,连接方式用焊接; 当管径DN?150mm时,采用镀锌钢管,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或

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XXXX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XXX有限公司是一座现代化的生产制造工厂,根据工艺的要求,对厂房的温度、湿度、新风量都有严格的要求。为了满足室内空气质量及节能要求,我们为贵公司提供Siemens公司可编程逻辑控制PLC S7-200系统。该控制系统是将3台冷水机组、8个水泵系统、4个冷却塔系统,23台恒温恒湿空调机组集成在一个RS485 OPC协议网络上并与上位机HMI-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控制平台进行网络组态操作。 方案HMI监控范围及系统目标包括以下几部分: ·空调冷水机组 ·冷却水系统 ·冷冻水系统 ·组合式恒温恒湿空调机组 ·组合式新风机组 根据甲方的要求和相关图纸,以最高性价比为原则通过优化的设备控制方案和智能管理方式,从而给贵公司提供精确温湿度控制、高效节能可进行系统管理的生产环境。 二、系统设计规范与依据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部1997-290)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CJ/T16-9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7-9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招标文件要求的相关条例及规范 -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

三、系统方案描述 我们通过对甲方提出需求的了解,结合楼宇控制系统的设计规范,对集控冷水 机组,水系统,冷却塔空调设备的自动化系统提出以下方案。 自控系统组成: 机组系统控制 监控系统控制 1.机组系统控制 冷水机组系统采用3台1000RT离心式冷水机组。自控系统采用PLC控制器直接采集冷热源系统中的机组的各种参数。同时程序控制机组的启停,完成各种联动控制,备用设备的转换。 本方案的冷热源系统用Siemens系列控制器配合点扩展模块来解决。 PLC是现场管理和控制系统的组成部份,是一个高性能的控制器。PLC在不依靠较高层处理机的情形下,可以独立工作和联网以完成复杂的控制、监视和能源管理功能,而不需依赖更高层的处理器。PLC可以连接楼层级网络(FLN)设备并提供中央监控功能。 PLC可带扩展模块的和不带扩展模块的。本方案采用可带扩展模块的PLC,这对业主以后的维护和系统扩展时极为有利的。 特点 ●可与其它层级的处理机互相搭配,以符合应用的需求 ●通过扩展模拟量/数字量模块设备,可增加监控点数 ●结合软件与硬设备配合控制应用 ●以先进的PID 算法,精准的将HVAC 控制在最小的变动范围内 ●具有管理多种报警、历史及趋势记录的收集、操作控制和监控功能 ●可选配手动/停止/自动(HOA) 切换开关 本方案可实现空调冷热源的如下监控内容: 机组台数控制 根据供水管的流量及集水器、分水器的温差,计算负荷,然后通过冷水机组提供的通讯接口对风冷热泵机组的进行联网监控。通过网关的模式可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并监控机组的运行状态、系统负荷、房间温湿度、系统启停指令信号等。

制冷电气控制系统

冷库制冷电气控制系统 一名词解释 1、vvvf变频调速 VVVF意为可变电压、可变频率,也就是变频调速系统。VVVF控制的逆变器连接电机,通过同时改变频率和电压,达到磁通恒定(可以用反电势/频率近似表征)和控制电机转速(和频率成正比)的目的。 2、PLC可编程控制器 答案一:一种具有微处理机的数字电子设备,用于自动化控制的数字逻辑控制器,可以将控制指令随时加载内存内储存与执行。可编程控制器由内部CPU,指令及资料内存、输入输出单元、电源模组、数字模拟等单元所模组化组合成。 答案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及其有关外部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3、星三角形启动 电动机启动时,把定子绕组接成星形,以降低启动电压,限制启动电流。等电动机启动后,再把定子绕组改接成三角形,使电动机全压运行。 4、压缩机油压差保护 是一种压缩机安全保护的控制器,用来感知压缩机的压缩腔内润滑油压力与压缩机的曲轴箱(等同吸气压力)内的回油压力差是否符合设定值,并通过传导机构和加热装置控制触点通断的传感控制器件。当油压差过高或过低时断开压缩机交流接触器线圈串联的触点,自动切断电源,使制冷压缩机停机,避免制冷压缩机的传动部件烧坏。活塞油压差规定比吸气压力高0.15~0.3Mpa,螺杆比排气压力高0.15~0.3Mpa。 5、无触点继电器 指依靠半导体器件和电子元件如晶闸管的电、磁和光特性来完成履行其隔离和继电切换等功能而无机械运动构件的,输入和输出隔离的一种继电器。主要用于集成控制电路一次接线图上的。 6、调功器 又称调压器,是应用晶闸管及其触发控制电路并加以正弦等宽脉冲等技术,可连续调整负载上的电压电流、盘装功率的调整单元。 7、专业模块控制系统 包括输入输出模块,是针对某一专业系统联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块多有一对常开、常闭触点,通过模块上面的触点连接外接电路来实现外部设备的联动控制。 8、压缩机能量调节控制系统 二填空 1、调节控制器常用方式主要有比例、微分、比例积分、比例积分微分、开停 2、大功率制冷空调系统压缩机电机,常用星三角形、自耦变压器减压启动、软启动器三种电路 3、一般控制电路根据二次接线图主要分为__外接形图_ _P形图_ _T形图_三种类型 4、制冷电气控制系统中,压缩机保护电路主要有油温、电机过热、冷凝压力、蒸发压力、油压差,排气温度

中央空调施工方案

一、施工组织方案 1.1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表 1.2项目参与人员情况 1.2.1主要施工组织及劳动力计划: 施工时各班组要相互配合,人员相互调配。为保证该项目顺利进行,针对工 程设立工程项目部。 1.2.2项目总监、项目经理工作内容: 面负责项目部的行政领导工作,统筹安排各职能部门工作,监督检查、协调 各部门运作,并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计划、生产进度、质量安全、经济效益全面负责,分管行政和安全。 1.2.3工程监理工作内容: 全面负责施工技术管理,资料管理;施工材料管理;机械设备管理;施工安 全管理;施工工艺管理。并独立行使质量否决权。 1.2.4安全专员工作内容: 全面负责整个项目施工前后施工的安全、定期检施工现场、电气等整个安全 性检查。 1.2.5设计专员工作内容: 全面负责整个项目施工施工图纸的审核、施工中图纸的变更出图、施工完后 对竣工图纸审核等。 1.2.6资料专员工作内容: 全面负责整个项目施工前、施工中、竣工后资料的收集、整理,保证整个项 目资料的完整性。

1.2.7采购专员负责人工作内容: 全面负责设备的采购工作,与产品厂家协调,确保设备产品在生产、运输的 时程中按时按量送至施工现场。 1.2.8售后负责人工作内容 有有全面负责售后部门维修维护服务工作的管理,安排维修工作人员的调配,确保第一时间为客户解决空调设备的故障。 1.2.9 施工人员工作内容【人员框架详见下一页】: 施工安装人员负责整个项目设备安装、水管的布置安装、保温的安装、电气 的布置连接等。 1.3前期准备工作 1.3.1机组运到安装现场,应仔细检查,对照装箱单检查所有项目,如发现机组损坏,缺少零部件或运输过程中造成损坏,应通知销售部。 1.3.2用户需提供不变形的刚性基础或混凝土底座,基础尺寸的大少参照机组四只定位孔的尺寸,机组的基础也可采用框架式结构,框架安放于承重梁或承重柱上,并保证框架具有承载超出机组本身重量130%的能力和基础的平整度。 1.3.3为便于搬运,用户应使用叉车或吊车。使用吊车时,应当有合适的隔离物来保护机组的顶部和侧面板。搬运过程中,机组应保持水平状态,避免因鲁莽操作而损坏机组。 1.3.4安装位置选择:机组可安装在户外地面、屋顶和其它适合的位置。同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安装位置水平,并能支撑机组的重量的1.3倍。 √机组四周和上部应留出足够的空间,以利于空气流通和设备维修。 √请勿将机组安装在落叶、昆虫或其它沾染物容易聚集的地方,以防阻塞风侧换热器。√机组安装时,应调整好风侧换热器的方位,尽量避免受到阳光的直射。

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中央空调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领域,在宾馆、酒店、写字楼、商场、住院部大楼、工业厂房中的中央空调系统,其制冷压缩机组、冷冻循环水系统、冷却循环水系统、冷却塔风机系统等的容量大多是按照建筑物最大制冷、制热负荷选定的,且再留有充足余量。在没有使用具备负载随动调节特性的控制系统中,无论季节、昼夜和用户负荷的怎样变化,各电机都长期固定在工频状态下全速运行,能量的浪费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由于电价的不断上涨,造成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费用急剧上升,致使它在整个大厦营运成本费用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加之目前各生产、服务业竞争激烈,多数企业利润空间不够理想。因此电能费用的控制显然已经成为经营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所在。随着负荷变化而自动调节变化的变流量变频空调水系统和自适应智能负荷调节的压缩机系统应运而生,并逐渐显示其巨大的优越性,而且得到越来越多的被广泛推广与应用。随着PLC技术和变频器的发展,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不仅能使空调系统发挥更加理想的工作状态,还能节省不必要的电能和水资源的浪费。 本文采用三菱PLC控制系统设计中央空调的控制系统,因为采用PLC控制系统对中央空调的操控很简单,抗干扰能力强,输入和输出接口,运行速度快,稳定可靠,维护和维修方便,此外,该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具有高可靠性,低功耗,长寿命,良好的环境适应性,适用于中央空调的开发,以及中央空调利润也很高,从而使PLC的机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本次的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面来说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中央空调资源 PLC 意义

Abstract With development of all kind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global economy, Pneumatic manipulator is a automated devices that can mimic the human hand and arm movements to do something,aslo can according to a fixed procedure to moving objects or control tools. It can replace the heavy labor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roduction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and can work in dangerous working environments to protect the personal safety.Therefore widely used in machine building, metallurgy, electronics, light industry and atomic energy sectors.The pneumatic part of the design is primarily to reasonablepneumatiatcompressedneceengththdirectionprocedurework.The inver ted pendulum is a typical high order system, with multi variable, non-linear, st rong-coupling, fleet and absolutely instable. It is representative as an ideal mod el to prove new control theory and techniques. During the control process, pend ulum can effectively reflect many key problems such as equanimity, robust, foll ow-up and track, therefore. This paper use Plc control method of double inverted pendulum .This several test matrix value the results are not satisfactory response, then we opti mize matrix by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system response can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effectively after Genetic Algorithm optimization. Small twisted paper broken machine for ordinarhome. Keywords:sewingmachine, assembly,Plc,meaning

各类中央空调系统原理演示稿

各类中央空调简介 中央空调的定义 所谓中央空调,是指一台主机通过风道过风,或 者通过冷热水管或管线连接多个终端的形式控制不同 的房间,以达到室内温度调节目的的空调。 中央空调的组成 中央空调系统由冷热源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组成 。制冷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量,用以抵消 室内环境的冷负荷;制热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用 以抵消室内环境热负荷的热量。制冷系统是中央空调 系统至关重要的部分,其采用种类、运行方式、结构 形式等直接影响了中央空调系统在运行中的经济性、 高效性、合理性。

中央空调的分类 以冷热源载体(内外机连接)一般分为两大类 氟系统:主机(室外机)与末端(室内机)之间是采用铜管相连,而铜管内部通过的是氟里昂R22或R410,即:以氟作为冷(热)源的载体,俗称冷媒。所以称之为氟系统.如格力/大金/美的等品牌的变频多联中央空调. 水系统:主机(室外机)与末端(室内机)之间采用水管(可用:PP-R管、镀锌钢管、无缝钢管等)相连,而水管内部通过的是水,即:以水作为冷(热)源的载体。故称之为水系统。风冷模块/螺杆机/离心机/地源热泵模块机/地源螺杆机/地源水环机/冰蓄冷/溴化锂等均是这类空调.如开利/约克/特灵/国祥等.

氟系统 变频多联中央空调 1,温度控制精确 精度最高可达±1℃ 2, 制冷时降温迅速,冬季制热较慢,且有干燥感 3,自动能量调节 通过变频控制压缩机转速,调节冷媒流量 4,当室内机同时开启数低于60%时节能效果较好. 5,系统较为简单,对设计及安装技术要求较低. 6,无需打井/锅炉/冷却塔及专用机房,但需占用室外很大部分 面积放置主机. 优点:缺点: 1,初期投资造价高。 大约比水系统高出近30%,变频系统及铜管/冷媒等成 本较高. 2, 舒适度较差. 冷媒直接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送回风温差大,较干燥,致舒适性差 3,维护保养成本较高 一旦有故障需全部停机检修 铜管系统接点多,易导致冷媒氟利昂泄漏,冷媒无色无味泄漏不易察觉, 维修难度大。一旦泄漏需花很大代价购买冷媒补充.  4,室内外距离受限,最远不超过150米,垂直落差不能超过50米,距离过长严 重影响效果及压缩机寿命. 6,运行成本较高,尤其当室内机同时开启超过60%,耗电很大,受天气影响严 重.能效比一般不能超过COP 值3.0.

中央空调调试运行方案

中央空调调试运行方案 下载积分:400 内容提示:工程名称:仓储物流基地A区建筑等两项工程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工程工程地点:大兴区魏善庄结构类型:框架结构工程规模:建筑面积54000平方米设计单位: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本工程为北京宇称物流有限公司仓储物流基地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53806口2。本工程分为A、B两个区,其中仓储物流B区为17832m2,仓储物流A区为35973 m2。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本工程内容包括采暖、通风、空调风、空调水、消防排烟系统。采暖系统:A区地下一层车库采暖热媒为60~50°的热水,由B区三台满液式地源热泵机组供给。… 文档格式:DOC|浏览次数:299|上传日期:2011-05-02 22:19:58|文档星级: 工程名称:仓储物流基地A区建筑等两项工程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工程工程地点:大兴区魏善庄结构类型:框架结构工程规模:建筑面积54000平方米设计单位: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本工程为北京宇称物流有限公司仓储物流基地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53806m2。本工程分为A、B两个区,其中仓储物流B区为17832m2,仓储物流A区为35973m2。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本工程内容包括采暖、通风、空调风、空调水、消防排烟系统。 采暖系统:A区地下一层车库采暖热媒为60~50C的热水,由B 区三台满液式地源热泵机组供给。从B区地下一层1/E轴4-1/4 轴除外墙,经过室外管网接入A区地下一层采暖系统。采暖系统为上供上回双管系统。散热器采用铸铁散热器,型号为四柱

760型。通风系统:A区地下一层车库设有一台补风机风量=35296m3/h,地下一层理货加工间设有二台补风机及排风机,补 风机风量=33112m3/h,排风机风量=5595m3/h,首层理货加工间设有六台排风机,排风机风量=15026m3/h,二层理货加工间设有六台排风机,排风机风量=15026m3/h,三层理货加工间设有六台排风机,排风机风量 =15026m3/ho B区培训中心又分为五个区,各区每层卫生间设有换气扇。 另外B区培训中心四、五区首层 设有一台排风机及三台新风换气机,排风机风量=3114m3/h,新风 换气机风量分别为6300m3/h、3000m3/h,二层设有一台排风机及 二台新风换气机,排风机风量=5064m3/h,新风换气机风量分别为 6300m3/h。空调风系统:A区地下一层车库设有五台热风幕风量=1500m3/h,首层设有四台新风机组,新风机组,风量 =7000m3/h。夹层设有24台风机盘管,二台新风机组,风量=7000m3/h。B 区培训中心又分为五个区,一区为一个空调系统 分为四层,每层设有一台新风机组,各房间设有风机盘管,二、 三区为一个空调系统分为四层,每层设有一台新风机组,各房间设有风机盘管,四、五区为一个空调系统分为三层,地下一层机 房设有二台制冷制热满液式热回收地源热泵机组机及一台制生活热水满液式热回收地源热泵机组机,型号分别为MWH440ACD、 MWH^OACD,另设有地埋侧补水泵二台,补水泵二台、热水 机组地埋侧循环泵、热水加热循环泵、地埋侧循环泵、空调冷热 水循环泵、全自动软水设备、气压罐、电子水处理器、末端分集

PLC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中央空调现已广泛的应用在各大商场、办公大厦等场所中,传统控制系统中在控制较适宜的温度的同时,却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央空调的舒适性和节能性,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央空调冷冻泵机组控制系统,为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及有效节能提供了技术条件。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央空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总结了传统中央空调的缺点,即冷冻泵、冷却泵不能自我调节负载,长期处于满负荷运行,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随着变频技术日趋成熟,利用变频器、PLC、数模转换模块、温度传感器等器件的有机结合,构成温差闭环自动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水泵的输出流量达到节能目的。该系统采用西门子的S7—200PLC作为主控制单元,利用传统PID 控制算法,通过西门子MM440 变频器控制水泵运转速度,保证系统根据实际负荷的情况调整流量,实现恒温控制,同时又可以节约大量能源。 通过对中央空调的理论分析,验证了以出回水温差为根据对其进行变流量控制的可靠性。对变频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为实现温度信号远距离传送,设计了基于USS 协议的RS-485总线通讯的网络。通过西门子TD200 文本显示器实现人机界面的设计,最后使用MCGS 工控组态软件进行了系统的组态设计研究。 关键词中央空调;PLC;变频器;PID;RS-485 - I -

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目录 摘要................................................................................................................................. I 第1章绪论 (1) 1.1 课题背景 (1) 1.2 中央空调控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2) 1.2.1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发展 (2) 1.2.2 中央空调变流量控制的发展 (3) 1.3 本研究课题的主要工作 (4) 第2章中央空调变流量控制的原理 (5) 2.1 中央空调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5) 2.1.1 概述 (5) 2.1.2 制冷原理 (5) 2.1.3 中央空调系统的构成 (5) 2.2 中央空调变流量控制的原理及特点 (5) 2.2.1 变流量空调系统概述 (5) 2.2.2 中央空调变流量控制的实现方式 (7) 2.2.3 中央空调系统变流量系统的特点 (9) 2.3 电机的软启动原理及应用 (10) 2.3.1 软启动设备介绍 (10) 2.3.2 软启动器的应用场合 (10) 2.3.3 软启动器与变频器之间的区别对比 (10) 2.4 PID控制的设计 (11) 2.4.1 PID控制原理 (11) 2.4.2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12) 2.4.3 PID的反馈逻辑 (12) 2.4.4 P、I、D参数调整原则 (13) 2.4.5 对空调系统的PID变频控制 (13) 2.4.6实现设定值的自动调节 (13) 2.4.7 PID控制器设计及实现 (13) 2.5 本章小结 (14) 第3章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15) 3.1 变频器的原理 (15) 3.2 西门子MM440变频器性能介绍 (15) 3.2.1 主要特征 (16) 3.2.2 控制性能的特点 (16) 3.2.3 保护功能 (16) 3.2.4 变频器运行的环境条件 (16) 3.2.5 使用变频器设计系统时需注意的问题 (17) - II -

电气控制回路八种常用元件原理介绍1

电气控制回路八种常用元件原理介绍 断路器、接触器、中间继电器、热继电器、按钮、指示灯、万能转换开关和行程开关是电气控制回路中最常见的八种元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常用电气元件的原理及应用,通过了解它们在电气回路中的作用来掌握这些元件平时的运行情况。 1、断路器 低压断路器又称为自动空气开关,可手动开关,又能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启动异步电机,对电源线、电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过载、短路或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常用断路器外形图(如下图) 1P微型断路器 3P微型断路器

塑壳断路器断路器文字符号为:QF 断路器图形符号为: 单极断路器图形符号三极断路器图形符号

2、接触器 接触器由电磁机构和触头系统两部分组成,接触器最常见线圈电压有AC380V、AC220V、AC110V、AC36V、AC24V、AC12V和DC220V、DC36V、DC24V、DC12V等多种。常用的有AC380V、AC220V,机床常用的有AC110V、AC36V 、DC36V、DC24V、等几种,外形一样,就是线圈的电压有区别。 接触器电磁机构由线圈、动铁心(衔铁)和静铁心组成;接触器触头系统由主触头和辅助触头两部分组成,主触头用于通断主电路,辅助触头用于控制电路中。常用接触器外形图片 接触器文字符号为:KM 接触器图形符号表示为:

接触器线圈图形符号: 接触器主触头图形符 号 : 接触器辅助常开触头图形符号接触器辅助常闭触头图形符号 3、热继电器 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通过元件所产生的热效应原理而反时限动作 的继电器。 热继电器文字符号:FR 热继电器图形符号: ---------------------------------

家用空调器电气控制系统故障检修

家用空调器电气控制系统故障检修 (一)室内风机不转 遇到此故障时应观察一下室内风机是否真的不转还是转速慢误认为不转。 开机后用工具推动一下窒内风机,观察室内机风扇是否能正常起动,如果能够起动,则是室内风机起动电容器损坏;否则可能是室内风机的电动机或室内机板出现了故障。 (二)自动停机 首先判断是室内机还是室外机自动停机。 室内机的自动停机可能足风机反馈不良或室内机板损坏,风机反馈线的检查可以用万用表的200kΩ电阻挡位测量一下风机反馈线是否开路,如果没有则检修或更换室内机板。 室外机的自动停机大多是由室外机设定的保护所引起的,包括传感器不良、电压保护、电流保护、模块保护、通信不良等。检修步骤如下: (1)先对室外机的传感器进行全面的测量,排除传感器故障。 (2)过电压保护:可能是模块、室外机电源板或压缩机不良。 (3)电流保护:首先用电流表测量室内、外机的主线电流是否高于额定电流,再用压力表测量室外机的压力是否高于正常值。如果压力高于正常值则把制冷剂放掉一些,把压力降到正常压力,如果压力正常,则室外机主板存在故障。 (4)模块保护:在维修过程中如遇到模块烧坏的情况,在更换新模块时在模块的表面应涂导热硅脂,否则会导致模块在短时间内因散热不良,造成模块保护,时间长了有可能击穿模块。 (5)通信故障:在变频空调中,当空调器显示屏在开机后立即或隔一段时间显示通信异常或接线错误故障代码,即出现通信故障时,可以遵循下面步骤: 1)检查室内外联机线、通信信号线是否压接不牢、接错或接反,用万用表检测信号线是否开路。如果是联机线、通信信号线压接不牢,重新调整或压紧。如果是信号线断路,则进行更换。

某医院中央空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xx医院中央空调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二○○五年一月九日

第一章编制依据 1、国家标准及规范 a.GBJ302-88《建筑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 b.GBJ242-88《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GBJ242-82《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d.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本公司《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规则》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xxxx中央空调工程,工程内容包括空调水系统、机房系统安装。 2、施工条件: 开工前已完成了施工现场的整理。同时施工机具需要量、材料设备需要量及进场计划,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均已编制完毕且准备就绪。施工实行现场管理,由施工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负责全面管理工程进度和质 量控制。 3、质量目标: 本工程安装完成交付使用时,质量达到下述目标: 1)合同范围内的全部工程的使用功能均符合设计要求。 2)分项工程质量达到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合格率达到100%,工程竣工达到合同规定标准。 第三章工程质量标准 工程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均达优良标准,系统调试按设计要求一次成功。 第四章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一、空调水系统安装 (一)管道冷热(媒)水系统安装分项工程 1、材料要求 1)管材:无弯曲、锈蚀、无飞刺、重皮、凸凹不平现象。 2)管件:无偏扣、乱扣、断线和角度不准确现象。 3)阀门:铸造规矩,无毛刺、丝扣无损伤,直度和角度正确,

开关灵活严密。 4)管材、阀门必须具有合格证。 2、施工准备 1)竖管安装:位于管道井内,安装应配合土建施工。 2)干管安装必须在确定准确的楼地面标高后进行。 3)支管安装必须在墙面抹灰后进行。 3、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预制加工——卡架安装——竖管安装——干管安装——支管安装——冲洗——试压——防腐——保温2)安装准备 a.认真熟悉图纸,安装预埋件。 b.按设计图纸画出管路的位臵、管径、变径、预留口坡向、卡回位臵等施工草图,包括干管起点,末端和转弯、节点、预留口、坐标位臵等。 3)坚管安装 按设计要求或规定间距,安装支架,竖管从下向上安装。 竖管的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接头形式应符合焊接工艺操作规程。 焊接设备:BX-300交流电焊机,按《作业指导书》规定进行焊接。焊工必须具有上岗证,无证人员不准焊接。 焊接的外观质量检查和验证标准见GBJ242-82《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九章管道焊接第二节碳素钢管管道焊接表9.2.6.1、表9.2.12之规定。 4)干管安装

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概要

自控系统介绍 一、概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化的建筑物迅速崛起及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必然条件。而现代化建筑物的大型化、智能化和多功能化,必然导致建筑物内机电设备种类繁多,技术性能复杂,维修服务保养项目的不断增加,管理工作已非人工所能应付。因此,采用自动化监控系统技术及计算机管理已成为现代建筑最重要的管理手段。它可以大量的节省人力、能源、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及营运成本,提高建筑物总体运作管理水平。 建筑自动化监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简称BAS),实质上是一套中央监控系统(Central Control Monitoring System, 简称CCMS),有时称为综合中央管理系统。现阶段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领域,以提供对各类建筑物内设备进行高效率管理与控制的有效途径。 BA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对机电设备实现以最优控制为中心的过程控制自动化; 以运行状态监视和计算为中心的设备管理自动化; 以安全状态监视和灾害控制为中心的安全管理自动化; 以节能运行为中心的能量管理自动化。 机房集中监控系统是智能建筑系统中最重要的子系统之一,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出: 智能建筑设备控制中机房设备相对比例较大,控制流程和技术较复杂,涉及自动控制、通信、计算机、图形及显示技术等。 机房集中监控系统,它不仅涉及对大厦的电、风、水等设备进行控制,而且与大厦的IT(信息技术)应用了有紧密的联系。 机房集中监控系统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控制网络技术的突破性进展给楼宇控制领域带来巨大的影响。 机房集中监控系统是智能化工程中投资较大的部分。 1、系统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系统数量与日俱增,其配套的环境设备也日益增多,计算机房已成为各大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房的环境设备(供配电、 UPS、暖通设备、等)必须时时刻刻为计算机系统提供正常的运行环境。一旦机房设备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到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对数据传输、存储及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构成威胁,如事故严重又不能及时处理,就可能损坏硬件设备,造成严重后果。所以机房的集中管理更为重要,一旦系统发生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不可估量。尤其目前国内普遍缺乏机房环境设备的专业管理人员,在许多地方的机房不得不安排软件人员或者不太懂机房设备管理甚至根本不懂机房设备维护的人员值班,这对机房的安全运行无疑又是一个不利因素。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自控方案实现了机房设备的统一监控,减轻了机房维护人员负担,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实现了机房的科学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