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运输毕业论文_论文示例

交通运输毕业论文_论文示例

交通运输毕业论文_论文示例
交通运输毕业论文_论文示例

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影响昆明东站改编作业效率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班级:交通运输2006级专升本

完成时间:2009年6月10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原件存函授站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单———————————————————————————

摘要

论文以对影响昆明东站改编作业效率的因素的分析为切入点,提出了优化运输组织、提高改编作业效率,保障编组站畅通的措施和建议。在研究时,通过深入细致的数据分析和现场调研,结合车站实际,首先对车站改编作业效率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对车站办理车数进行预测,揭示车站改编能力与运量之间的矛盾,阐述提高改编作业效率的必要性。接着,从车站技术设备的限制和运输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中深度挖掘影响改编作业效率的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如何降低列车到发不均衡、如何提高计划编制质量、如何协调各项作业释放车站改编能力、如何对现有技术设备进行改造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改编作业效率;运输组织;因素分析;对策研究

目录

0 前言 (1)

1 昆明东站现状 (1)

1.1昆明东站概况 (1)

1.2昆明东站改编能力现状分析 (1)

1.2.1车站改编能力利用率已趋于饱和 (1)

1.2.2办理车流量持续快速增长 (2)

2 影响昆明东站改编作业效率的因素分析 (3)

2.1点线协调能力不足,列车到发不均衡程度加剧 (3)

2.1.1列车不均衡到发对改编作业的影响 (3)

2.1.2车流结构不均衡对改编能力的影响 (4)

2.1.3频繁施工和旅客列车密集到达对车站改编能力的影响 (4)

2.1.4货物列车不均衡到发对机车交路的影响 (5)

2.2上行出发场能力紧张,改编系统出口不畅 (5)

2.2.1上行出发场场股道运用紧张 (5)

2.2.2交叉干扰严重 (5)

2.2.3上行场能力紧张对改编系统的影响 (6)

2.3调车作业计划编制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

2.3.1计划编制质量上存在的问题 (6)

2.3.2计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

2.4站区联劳协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6)

3 提高昆明东站改编作业效率的对策 (7)

3.1超前预控,降低列车到发不均衡的影响 (7)

3.1.1加强联系,减少列车密集到达程度 (7)

3.1.2优化作业组织,压缩繁忙时间带的技术作业时间 (7)

3.1.3合理调配,充分发挥列检小组能力 (7)

3.1.4加强车流组织,努力压缩现在车保有量 (8)

3.2协调作业,释放改编能力 (8)

3.2.1采取措施,缓解上行场能力紧张局面 (8)

3.3.2巧安排,灵活运用股道。 (8)

3.2.3统筹兼顾,施工运输两不误 (9)

3.3科学规划,提高计划编制质量 (9)

3.3.1打好“交班基础”,为下班作业创造良好条件 (9)

3.3.2加强计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9)

3.4发挥合署办公优势,加强站区联劳协作 (9)

3.5多余设备,建议拆除 (10)

4 结束语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昆明东站站场平面示意图 (12)

0 前言

当前,路网结构和干线能力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作为路网中的重要节点,昆东编组站承担的改编任务逐年加重,车站运营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站场堵塞的情况时有发生。

今年下半年,车站三级六场改造即将进入实战阶段。届时,大面积施工将会给运输组织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按现有的技术设备和运输组织模式,必须进一步提高车站的改编作业效率,才能适应新形势下运输工作需要,确保干线安全畅通。

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影响车站改编作业效率的环节和因素,探讨提高的对策与措施,全力备战即将到来的三级六场改造。

1 昆明东站现状

1.1昆明东站概况

昆明东站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沪昆线K2629+987米处。站型为单向混合式三级四场。设自动化驼峰一座,驼峰解体作业采用双推单溜作业方式,调车场尾部有牵出线2条,配备调机6台(驼峰、峰尾、货场各2台)。

其技术性质为区域性编组站,业务性质为货运站,查定等级为特等站。是沪昆、成昆、南昆三条干线的交汇点,主要承担沪昆、成昆、南昆三条干线和东王支线到发列车的解编作业。其货场办理整车的到发和各专用线的取送业务,并担负局管内的货车除污、洗刷、消毒及篷布修管业务。

1.2昆明东站改编能力现状分析

1.2.1车站改编能力利用率已趋于饱和

根据最新的《车站行车工作细则》核定的昆明东站的改编能力为6598辆。据此计算的车站改编能力利用率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车站改编能力利用率已趋于饱和。

1.2.2办理车流量持续快速增长

表2为自1996年来昆明东站日均办理车数数据:

趋势基本呈现为一条逐渐上升的直线,因此,可设其拟合直线方程为y?=a+b×t,建立预测模型,有关参数的计算数据见表3:

表3 办理车数拟合直线方程计算表

计算得,b=

a=

2.

5288 15

79323

=

=

N

Y

该直线趋势的预测模型为:

y?=5288.2+362.6t

根据1996年以来实际办理车数与回归方程绘制的趋势图如图1:

图1 办理车流趋势分析图

根据回归方程预测:2010年昆明东站的办理车数将达到7826辆,2011年将达到8189辆,2012年将达到8552辆,随着运量的增长,编组站的改编能力与运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对衔接干线及区域运量的进一步增长将产生较大制约。

2 影响昆明东站改编作业效率的因素分析

2.1点线协调能力不足,列车到发不均衡程度加剧

昆明铁路局是尽头局,日常作业组织受到较多限制,加之受技术设备能力的限制,作业组织中“点”能力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自铁路第六次提速调图后,运输密度日益增大,列车运行图的刚性越来越强,对运输秩序的抗干扰能力相应减弱,遇有突发事故将大面积打乱列车正常运行秩序,点线协调能力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加上目前铁路客货混线运行的方式、设备检修、施工频繁等原因的影响,列车到发不均衡程度加剧。

列车到发不均衡对车站改编能力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列车不均衡到发对改编作业的影响

其一:货物列车集中到达的影响。根据《车站行车工作细则》查定的作业时间标准,每解体一列货物列车需占用驼峰14.7分钟,据此计算,驼峰每小时最多解体货物列车4列。而在实际工作中,在高峰时每小时有7列货物列车从到达场接入,驼峰解体能力无法适应。同时,由于列车的集中到达,货检、车号、列检、拉风等作业人员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造成列车待解,后续列车因到发线不能及时腾空而接不进来,严重时造成大面积列车等线。

昆东调车场共有24股分类线,扣修车占用3股分类线,其余21股道须分解

33个组号的车流,编组场分类线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在列车密集到达时段,为了不影响接车,避免等线发生,只能混线使用分类线,加大了峰尾区作业的难度,造成驼峰、峰尾调机频繁整场、翻钩,根据统计,2010年上半年,驼峰调机平均每日整场7次,190辆,峰尾调机平均每日整场8次、43辆,对车站作业效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其二:货物列车密集出发的影响。在货物列车密集出发时段,出发作业受列检小组能力、机车供应不足的影响,造成列车待发时间延长,使得出发场线路不能及时腾空,后续列车集结满轴后不能及时送入出发线,长时间占用编组场分类线,影响驼峰解体作业,造成驼峰等股道下车。

2.1.2车流结构不均衡对改编能力的影响

其一:车流过小的影响。当到达某一方向车流过小,由于这类车流长时间占用调车场分类线集结待发,使得车辆长时间在站滞留,降低了货车使用效率。同时,也易造成等流晚点,或无流放单机的情况,浪费运行线,影响运行秩序。

其二:车流集中到达的影响。在某一方向到达车流集中到达时,由于编成车无运行线开行,长时间在站滞留,将造成该方向车流持续增大,严重时形成积压,影响驼峰推峰作业,降低车站的改编作业效率。

2.1.3频繁施工和旅客列车密集到发对车站改编能力的影响

伴随铁路大范围提速,对线路和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检修、施工也越来越频繁。仅就驼峰而言,例行的检修项目就有每日1个小时停轮修、每月两个小时的大缓检修和自动化较验。而检修、施工作业一般集中在白班进行,对改编能力的影响较大。从旅客列车的到发情况看,旅客列车的到发相对集中在白班。表4为2010年上半年各时间段旅客列车到发情况:

从表中数据可看出,旅客列车密集到发集中在白班的7点至12点,16点至18点这两个时间段。因此白班的改编作业受旅客列车密集到发和施工影响较大,易造成到解系统无列车可解,到达和驼峰解体能力虚糜,能力空费严重;编发系统有列车不能出发的局面。货物列车待发时间延长,上、下行出发场股道利用率低下。在旅客列车密集到达和施工结束后,货物列车密集到发,到达场、编组场、

出发场出现阶段性能力紧张。

2.1.4货物列车不均衡到发对机车交路的影响

由于货物列车到发不均衡的影响,易出现某时段机车供应不足,机车交路紧张,机列发生阶段性不匹配,产生机列衔接问题,造成货物列车晚点、停运或是无流放单机,严重影响运行秩序。

2.2上行出发场能力紧张,改编系统出口不畅

根据最新的《车站行车工作细则》核定,昆明东站解体能力为3318辆,编组能力为3280辆,编组能力略小于解体能力,常态下车站的能力基本上是协调的,但若考虑车流到达不均衡因素,到达场通过能力受制于驼峰解体能力,驼峰解体能力受制于峰尾编组能力,峰尾编组能力受制于上行出发场能力的情况较为突出。

2.2.1上行出发场场股道运用紧张

其一:技术设备的限制。昆东上行出发场仅有6股道的出发线,承担沪昆、南昆、王家营三个方向的列车出发,其Π道为正线通过客车,与货场交换车流。从现行运行图看,每日在上行出发场出发的货物列车58列,通过旅客列车35列,平均每日与货场交换车流17次。上行出发场股道运用极为紧张。

其二:开行无调中转列车的影响。今年上半年,昆明东站无调比重达到23.9%,同比增长5.7%,日均无调中转出入车数为1649辆,同比增加479辆,无调中转列车开行比率大幅提高。具体情况见表5:

表5 无调中转列车开行情况统计表(单位:辆)

无调中转列车接入出发场股道后在出发线的平均停留时间为2.3小时,占用出发线时间较长,造成出发场股道运用紧张。

2.2.2交叉干扰严重

由于上行出发场无机待线,与货场交换车流必须穿越正线。通过客车、出入库机车、货场交换车流、出发列车之间易形成干扰,产生非正常等待时间,导致

上行出发场能力紧张。

2.2.3上行场能力紧张对改编系统的影响

在列车密集到发时段,上行出发场股道运用紧张,峰尾编成车辆无法及时送入发车线,不能及时腾空调车场分类线,对后续列车的编组产生影响,致使调车场保有量激增,使得调车场内驼峰溜放车辆停留空间受到限制,经常产生“堵门车”,由于溜放线路距离不足,小缓定速给定值下降,影响驼峰作业效率,使车辆待解时间延长,影响接车,继而造成等线。可以说,上行出发场能力紧张已成为昆明东站整个改编系统的制约瓶颈。

2.3调车作业计划编制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3.1计划编制质量上存在的问题

在计划的编制中,不同程度的存在作业组织缺乏前瞻性、预见性;计划编制缺乏合理性、协调性、连贯性;作业时间预计不准,计划下达不及时;调机和股道运用不合理,盲目下峰取送车、整场;交班计划安排不当,导致调机过点交班影响下班作业等情况。

2.3.2计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解体前准备工作不充分,造成峰顶停轮处理;驼峰作业间隔时间延长,车辆技术检查、货运检查、排风摘管等到达作业时间超标,耽误解体作业;提钩错误,造成重复作业,影响解体效率,出现推峰速度掌握、缓行器应用不好,致使车辆溜放不到位,造成调机需下峰顶车作业。

2.4站区联劳协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表6是对2010年上半年技检超时情况的统计。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昆明东站到达技检作业超时的情况十分严重,对驼峰解体作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表7为货物列车始发晚点情况统计。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晚点原因中,因机务原因造成的晚点是最多的,占晚点列数的41.9%,机务原因晚点中绝大多数是由于机车交路引起的晚点:

表7:2010年上半年货物列车始发晚点情况统计表(单位:列)

铁路是一个大的联动机,运输组织工作涉及车、机、工、电、辆多个部门。由于各部门间的调度指挥模式相对独立,经常出现结合部相互制约、配合不到位、信息不畅通等问题,制约了车站的改编作业能力。因此,必须加强站区的联劳协作,有效减少作业联系脱节的情况,达到车流、机车、技检等作业环节有效接续,方能全面提升运输生产效率。

3 提高昆明东站改编作业效率的对策

3.1超前预控,降低列车到发不均衡的影响

车流有序、均衡到达,是确保车站改编系统正常作业、充分发挥编组站作业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降低列车到发不均衡对改编能力的影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1加强联系,减少列车密集到达程度

车站调度员应加强与路局调度所的联系,在列车密集到达、车流积压超过编组站改编作业能力时,及时向行调报告,使行调能够提前安排到达列车在途中保留,或允许改编作业量小的解体列车直通运行至金马村、羊堡或昆明西站以后再对车流进行适当处理,减少列车密集到达程度。

在列车密集到达时车站值班员加强与行车调度员、车站调度员的联系,根据列车预报合理安排接车顺序,确保按计划接车。可以优先接入不需要进行技检作业的小运转列车,减少调机等检的情况,提高解体效率。

3.1.2优化作业组织,压缩繁忙时间带的技术作业时间

从表8数据可以看出:货物列车的到发相对集中在夜班,高峰期是夜班的第三、第四个阶段。可根据车流到达的规律性安排出与其相适应的作业时间带,加强繁忙时间段的作业组织工作,在列车密集到达时,车站调度员应根据车流情况合理安排调机工序,并提前告知货检、车号、列检、拉风作业人员,避免等工现象。做好准备工作,努力压缩在这一时间带的技术作业时间。

3.1.3合理调配,充分发挥列检小组能力

在列车密集到达时段,受列检技检能力的影响,等检的情况时有发生,制约

了统筹兼顾、平衡作业的组织原则的开展,造成非生产时间增加,影响了作业效率的发挥。为有效缓解密集出发时段列检小组技检能力不足的情况,建议调整列检小组布局,变现在的上、下行出发场列检人员分场作业的方式为集中作业。安排列检人员在上、下行信号楼中部等待作业,根据上、下行出发场货车始发情况灵活调用列检小组,合理调配列检小组能力,避免某一场列检小组人员无作业,而另一场等列检作业的情况。

3.1.4加强车流组织,努力压缩现在车保有量

车站调度员充分利用现车预确报系统,及时掌握车流动态,做到对车流情况心中有数,加强与局调度所的联系,提高车流组织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在车流较大时组织加开列车。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多组织超轴,尽量避免欠轴。与此同时,还要注意组织列车正点始发,避免晚点和丢运行线。

3.2协调作业,释放改编能力

3.2.1采取措施,缓解上行场能力紧张局面

在兼顾驼峰能力与峰尾能力的基础上,大力提高上行出发场能力,可实现整个改编系统效率的提升。针对上行出发场能力紧张的局面,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加强无调中转列车的作业组织,提高货物列车正点率。避免晚点列车、无调中转列车长期占用上行出发场股道,影响后续列车的出发作业。必要时组织沪昆和南昆车流在下行出发场反发,缓解上行出发场股道运用紧张的局面。

其二:与货场交换车流尽量安排在编组场进行,可有效缓解上行出发场股道运用紧张的局面。

其三:车站值班员要准确掌握待发列车作业进度、机车交路、整备作业和出库时间,加强与机务、列检等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减少列车待发时间,使列车快速发出,避免后续列车等线编组的情况发生。

3.3.2巧安排,灵活运用股道

股道的运用应遵循“定而不死,活而不乱”的原则,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灵活变通,而不是一成不变:

其一:到达场值班员接车时要充分考虑接车股道,减少接发列车与驼峰调机之间的干扰。尽量组织调机的平行作业,提高解体效率。

其二:根据车流情况,适时采取驼峰协助峰尾编组货物列车或是峰尾协助驼峰解体货物列车和禁溜车辆等措施,使各场到发线能力相对均衡。

其三:驼峰下车时尽量组织1、2线束与3、4线束交替作业,可以有效减少钩与钩之间的间隔时间。难行车辆(如空车)下峰时尽量利用驼峰2、3线束,若利用1、4线束下峰,因难行车走行距离相对较短,难以溜放到预定位置,会增加驼峰调机下峰顶车次数,或造成峰尾编组时两股道加车,影响作业效率。

其四:在编组南昆方向的反发列车时尽量将其编入下行出发场1-3道,可有效减少出发列车与峰尾调机之间的干扰。

3.2.3统筹兼顾,施工运输两不误

对信、联、闭停用等施工难度大、影响范围广的大型施工,专门组织制定施工办法及行车组织措施。施工前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协调与联系,争取路局对施工期间车站的运输组织工作的有力支持,对列车运行、车流组织进行适当调整,为施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值班站长、站调在编制日班计划、阶段计划时,充分考虑施工影响,克服因施工导致的不均衡运输带来的作业组织困难。强化各作业环节的协调与配合,缓解施工给运输组织带来的压力,确保安全、生产、施工三兼顾,将施工对运输生产的影响减至最少。

3.3科学规划,提高计划编制质量

3.3.1打好“交班基础”,为下班作业创造良好条件

“交班基础”是衡量调度工作完成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直接影响到下一班工作质量的好与坏。打好“交班基础”,积极为下一班组创造良好的接班条件,是保障运输秩序和车站畅通的首要条件。

3.3.2加强计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值班站长、站调缜密编制“班计划”、“阶段计划”,强化全局控制与驾驭能力,加强作业组织的预见性、前瞻性与主动性。班计划的编制做到从实际出发,抓住重点,全盘兼顾。阶段计划必须保证实现班计划任务,阶段计划编制后,要向机务、车辆等部门认真传达,提出作业难点和作业重点,积极组织实现阶段计划。

助理调度员对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制和股道运用要有前瞻性。尽量避免变更计划。驼峰作业做到“解一看三”,根据编组场存车情况,停留车位置,有预见的做好峰下整理。调车区长要加强联系,及时组织机车动车,尽量组织平行作业,掌握调车机作业进度,做好作业衔接,确保调车作业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3.4发挥合署办公优势,加强站区联劳协作

为实现信息畅通、资源共享,努力消除联系脱节和结合部夹层问题,充分挖掘运输生产潜力,进一步提高编组站作业效率,路局在昆明东站推行了编组站、机务、车辆三部门合署办公制度。自5月10日正式开始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合署办公推行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问题:车站调度、驻站机务、车辆调度员对相互系统的作业特性,标准还了解不够,导致相互沟通和协作的深度不够。对机车出入库、技检作业盯控协调力度还不够,超时现象时有发生。在

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发挥合署办公的优势,加强运输、机务、车辆、信息等部门的联系,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组织模式,加强站区联劳协作,为提高昆明东站改编作业效率作出更大的贡献。

3.5多余设备,建议拆除

目前,昆明东站峰尾区采用三级停车器,实际使用情况证明,两级停车器已能满足“停车”要求,建议拆除第一级停车器,以增加股道容车数。

4 结束语

分析影响改编作业效率的因素与研究解决对策是一项长期工作,对于昆明东站而言,快速、优质、高效的改编列车是发挥编组站重要作用的前提条件。面对即将到来的站场扩能改造,只有不断地探索与实践,认真落实针对性措施,促进点线能力协调,提高改编作业效率,才能确保编组站的安全和畅通,进而提高路网整体能力和运输效率,为站改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曾明毅.优化铁路编组站运输组织工作的探讨[J].中国铁路.2009(12).

[2]曲思源.不均衡运输条件下车流调整的优化[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29(2).

[3]邓微慰.乔司编组站改编能力分析及能力加强的研究[J].上海铁道科技2008(3).

[4]王中钢.强化运输组织确保枢纽畅通[J].中国铁路2005(12).

[5]邓微慰.铁路编组站高负荷解决措施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0).

[6]冯文成.提高技术站作业效率的若干对策[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31(2).

[7]虞桂海.提高铁路编组站改编作业效率的思考[J].中国铁路2009(4).

附录

12

交通肇事罪的研究(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交通肇事罪的研究 学院法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 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交通肇事罪的研究 摘要:交通肇事罪是我国刑法中的一个重要罪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的机动车数量急剧膨胀,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发生率日趋增高,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特别是近几年,特大恶性交通事故、群死群伤交通事故频频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文从司法实践需要出发,结合各学者的观点,首先介绍了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特征,其次是交通肇事罪与相邻犯罪的界限、交通肇事罪中的逃逸问题分析,最后对交通肇事罪中的法律责任作了简单讨论,以期望对司法实践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交通肇事罪;特征;逃逸;法律责任 Analyses traffice offences Abstract:the traffice offences is our country criminal law in China, an important charg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people's standard of living increased number of vehicles, rapid expansion in China, which caused the traffic accident rate increased to the masses, increasing the life and property caused a great threats, has become a serious social problem.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extra-large malignant traffic accident, the group of dead, injured in the traffic accident, appear to some extent affect social stability and people's security. Our country criminal law the 133 regulation: traffice offences refers to violate the traffic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regulations and thus a serious accident, causing serious injury or death on people or caused heavy losses of public or private property behavior. This paper, combining with judicial practice need each scholars point, firstl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 of traffice offences, followed by traffice offences and adjacent the boundary of the crime of the runaway problem, traffice offences analysis, finally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traffice offences made simple discussion, to expect to produce a positive role in judicial practice. Key words : Traffice offences;features;escape;legal responsibility

交通运输专业毕业论文

中国二手车交易市场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 (3) 1绪论 (3) 1.1问题提出的背景 (3) 1.2 研究的意义 (4) 1.3 二手车相关概念界定 (4) 1.4相关理论 (5) 1.4.1信息不对称理论 (5) 1.4.2有效市场理论 (6) 1.4.3市场准入制度的相关论述 (6) 1.5研究内容和方法 (7) 1.5. 1本文的研究目标: (7) 1.5.2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7) 1.5.3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 (7) 2 二手车市场现状 (8) 2.1 中国二手车市场现状 (8) 2.2 国外发达国家二手车市场分析与经验借鉴 (9) 2.2.1 美国二手车市场概况 (9) 2.2.2 日本二手车市场的发展概况 (11) 2.2.3 其他发达国家的二手车市场概况 (12) 3 我国二手车市场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3) 3.1我国二手车市场存中的问题 (13) 3.1.1没有统一收费标准,税收征收困难 (13) 3.1.2二手车市场的诚信问题 (14) 3.1.3、二手车售后质保问题 (14) 3.1.4 二手车金融服务问题 (15) 3.1.5 二手车保险服务问题 (15) 3.1.6 面向全国范围的二手车流通体系的建立问题 (15) 3.2 我国二手车市场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6) 3.2.1 二手车市场的税费问题分析 (16) 3.2.2 二手车市场的诚信问题分析 (16) 3.3.3二手车售后质保问题分析 (17) 3.3.4二手车金融服务问题分析 (17) 3.3.4二手车保险服务问题分析 (17) 3.3.5、面向全国范围的二手车流通体系的建立问题分析 (18) 3.3 国外发达国家二手车市场分析与经验借鉴 (18) 4 对二手车市场存在问题的解决建议 (19) 4.1 建立全国车辆维修、交易档案 (19) 4.2 设立国家车辆技术检测中心 (20) 4.3 建立二手车价格发布机制 (20) 4.4 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二手车经营者信用档案。 (20)

毕业论文交通运输样例

毕业论文-交通运输样例

————————————————————————————————作者:————————————————————————————————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题目:北京地铁一号线的客流特征分析 学习中心(函授站): 专业:交通运输 姓名:刘茜瑶 学号:15635401 指导教师:贾文婷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020年11月

毕业设计(论文)承诺书与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交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读期间所完成的学业的组成部分,同意学校将本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编入有关书籍、数据库保存,并向有关学术部门和国家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呈交复印件、电子文档,允许采用复制、印刷等方式将论文文本提供给读者查阅和借阅。 论文作者签名:____ 刘茜瑶______ _2016年_9_月_17日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 _2016年_9月_17日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议 年级2014 层次专升本专业交通运输姓名刘茜瑶题目《论铁路运输安全的现状及对策》 指 导 教 师 评 阅 意 见成绩评定:指导教师: 2016年9 月17 日 答 辩 小 组 意 见 答辩小组负责人: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本任务书下达给:14 级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刘茜瑶 设计(论文)题目:论铁路运输安全的现状及对策 一、毕业设计(论文)基本内容 1、细致分析铁路运输安全面临的现状 2、目前铁路运输安全存在的问题 3、细致分析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措施 二、基本要求 1、要求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论点正确,内容完整、数据可靠,推理严谨,资料详实、文字简练通顺,图表清晰整齐。 2、内容要着重反映自己的工作,突出论点,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须注明出处。 3、能严格按照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安排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 三、重点研究的问题 1、细致分析铁路运输安全面临的现状 2、目前铁路运输安全存在的问题 3、细致分析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措施 四、主要技术指标 1、事故指标、隐患指标 2、安全基础管理评价指标、人员安全保障评价指标、设备安全保障评价指标、环境安全保障评价指标 3、事故件数、伤亡人数、中断行车时间、事故率、伤亡率、经济损失率 4、职工文化水平指数、职工劳动态度指数、安全机构效能指数、安全责权分工程度。

铁路交通运输专业毕业论文

题目:铁路货运发展物流问题浅析 院系: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专业:交通运输 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 西南交通大 学网络教育学院 目录 摘要.............................................................. 第1章绪论........................................................ 第2章铁路货运发展物流的可行性及其发展契机........................... 2.1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需求分析.................................... .................................................................... .................................................................... 2.2铁路货运企业开展物流的优势及劣势分析.............................. ....................................................................

.................................................................... 2.3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契机............................................ 第3章铁路货运发展物流的方法 ........................................ 3.1要建立与物流业相适应的运输组织体系................................ 3.2要建立网络化的物流组织............................................ 3.3要加强物流业的现代化建设 ......................................... 第4章铁路货运向物流业拓展的思路及对策 ............................... 4.1立足资源,拓展服务,积极转型 ..................................... 4.2整合资源,开展综合服务,向第三方物流发展......................... 第5章铁路物流企业的建设 ............................................ 5.1发挥铁路自身优势.................................................. 5.2建立铁路物流企业.................................................. 5.3将铁路货代企业发展成第三方物流企业................................ 5.4铁路物流企业的虚拟化建设.......................................... 结束语.............................................................. 致谢..............................................................

有关交通运输论文

有关交通运输论文 【篇一: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中文题目:对提高铁路车站安全管理的思考 学专姓学指导教师:程谦 2011年 4月20 日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议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本任务书下达给: 09春级本科交通运输专业学生楼远飞设计(论文)题目:对提高铁路车站安全管理的思考 一、设计(论述)内容: 1.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铁路安全管理的资料; 2.收集调查整理车站安全管理相关资料; 3.对安全管理理论进行一定的研究,重点是交通安全分析和评价方法,介绍安全分析的内容、分类、特点和适用范围,叙述安全检查表的相关知识; 4.提出铁路机构改革后车站安全管理的对策; 5.分析车站安全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6.分析结论。 二、基本要求: 1、课题写作之前,必须系统地掌握本课题所涵盖的理论知识。 2、必须为此课题的写作收集足够的资料;进行多方调查、研究、分析,结合实习岗位进行资料查询。包括网上搜索、图书馆、现场调研等。 3、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和自选资料。 4、原始数据要客观、准确,有出处。 5、必须保证所处研究场所有必须的参考资料可以查阅,必须与指导教师保持随时联系。 三、重点研究的问题: 1.对安全管理理论进行一定的研究,重点是交通安全分析和评价方法,介绍安全分析的内容、分类、特点和适用范围,叙述安全检查表的相关知识; 2.提出铁路机构改革后车站安全管理的对策; 3.分析车站安全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4.分析结论。 四、主要技术指标: (1)论文有独到的见解,富有新意或对某些问题有深刻的分析。(2)设计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实验数据准确可靠。 (3)论文材料翔实可靠,说服力较强。 (4)论文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论述层次清晰,文字通顺、准确,行文流畅,用计算机打印成文。 (5)表格与插图一律用计算机打印,字体一律用小四号宋体。 五、其他要说明的问题: 1.在进行课题写作之前,必须系统地掌握铁路车站管理的基本理论 方法; 2.必须为此课题的写作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 3.学生所选课题以本专业为限,不得选择非本专业研究内容做毕业 设计; 4.在研究期间,学生必须保证充裕的研究及写作时间。 下达任务日期:11年01月15日 要求完成日期:11年04月20日 答辩日期: 11年05月21日 指导教师:程谦 开题报告 题目:对提高铁路车站安全管理的思考 报告人:楼远飞 2011年1月15日 一、文献综述 车站是全国铁路网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铁路基层单位。随着生 产力布局的调整,基层站段撤并整合,站段的管理跨度相应扩大, 安全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大,确保安全稳定的任务越来越重,对站 段自主安全管理能力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抓好车站安全管理,强化现场作业安全控制,确保运输安全和畅通,是必须高度重视和 认真思考的课题。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新一轮的体制改革,目前剖析车站安全管理内容的深度还远远 不够,尤其缺乏运用科学手段对车站安全进行深入的研究,且理论 指导和现场操作性不强。为了深入探索车站安全管理,更好地管理 车务单位,选择了车站安全管理作为研究课题。 三、研究方案:

交通运输本科毕业论文

交通运输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交通运输企业财务风险及管控措施 摘要: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为了节省不必要的时间,提升生活以及工 作的效率,会选择更加快捷的方式进行运输,在这种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开始迅速崛起,但其财务中存在的风险也随之呈现了出现。以国企性质的交通运输企业财务存在的风险及 问题为切入点,在对财务风险基础理论知识的了解下,结合新形势下交通运输业财务上存 在的风险,对财务风险控制方式进行论述,并对新形势下交通运输业进行风险管控措施的 必要性进行总结。 关键词:交通运输;财务风险;风险管控;营改增 目前我国运输行业已经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运输企业内部也在对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 进行调整,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更是按照时代以及企业的发展战略对自身的财务管理 模式进行了调整。新形势的到来,虽然为运输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其也带来了 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在财务方面的风险,对企业的经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想 要对目前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首先就需要对交通运输行业中的财务风险进行 全面的了解。 一、财务风险 在进行交通运输时,很有可能会因为受到内部或者外部因素,而使企业的经营受到影响,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而且目前国企型运输企业都拥有一定规模的固定资产,企业的运营中会遇到很多的不稳定因素,这些因素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形成风险,由于 在一个企业的运行中,财务工作的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很多工作项目都与其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这些风险会在最后统一集中在财务方面,形成财务风险。运输行业中的财务风险 重要体现在高不确定性、客观性以及系统性三个方面,像运输时的天气情况、运行的车辆 情况以及路面情况等等,这些因素多数都是不可控的,会对经营造成的影响未知性较强; 而道路堵塞以及诉讼失败等风险,也证明了风险的系统性,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运输 国有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二、新形势下,国有运输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一企业内部控制方面 企业内部的控制风险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国有运输企业并没有在内部 建立基础性较好的管控环境,企业的经营方式往往系统性不足,持久性较为缺乏,而企业 现有的相关政策并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而且运输行业存在的劳动力结构方面的 状况,也很容导致企业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不强;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并没有对审计工作

交通运输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课题名称湖北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2.课题来源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交通运输发展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建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综合运输体系,要针对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工业等生产力布局,遵循交通运输发展规律,合理规划运输设施的空间布局,优化运输资源配置,调整运输结构,强化枢纽衔接和集疏运配套,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和比较优势,促进运输一体化,形成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要把综合运输大通道和枢纽建设,尽快形成完善的网络骨架,作为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与协调发展的主要手段。同时,要继续扩大基础网络,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开放运输市场,加快集约化和专业化步伐,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在设施网络、运输组织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进而提高整体效能和服务效率。遂提出“湖北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的关系”这一课题。 3.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3.1 课题研究的背景 经过建国50多年的发展,中国交通运输系统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仍然呈现滞后状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征表现得日益显著,区域交通运输发展问题 开始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受我国综合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交通运输自身发展等制约,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目前仍只能按地区、有重点、分阶段地逐步推进。如何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制定有效的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策略,则有赖于对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因果关系的准确把握。 3.2 课题研究的目的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区域发展条件差异很大、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为避免在经济发展中各省市区自成体系、重复生产、重复建设,客观上要求在更大范围内考虑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此,只有按照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固有规律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

交通运输的毕业论文范文

交通运输的毕业论文范文 试论交通运输专业的创业教育 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就业质量具有特别重要 的意义。在社会发展需要及我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背景下,我们交通运输学科积极开展 创业教育,增强学科及学生竞争力,是大势所趋。 交通运输学科的创业教育当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 首先要建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即要造就有文化、有实用价值的从事汽车运用、汽车服 务和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学生在校期 间必须为今后各自选择的职业做好准备,以便成就计日可待。 其次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使学生明白作为一名创业者需要培养哪些素质,这些素质以什么样的课程结构来体现以及这些素质培养的最佳方法有哪些。结合本专 业的培养目标以及专业特点,就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明确学习的目的,同时也 有助于其创新意识的建立。 2 建立创业型师资队伍 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选派优秀的教师参加国家或高校组织的创业教育培训班,学习 创业教育教学的相关知识,或者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了解和学习国外先进的创业教育经验。鼓励教师到与交通运输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实践活动。聘请创业教育专家到学校对全 体教师进行创业教育讲座,强化全体教师的创业教育意识。聘请一些投资家、企业家作为 兼职教师,弥补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建立创业教育的新型师资队伍。 3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理工科学生在创业实践中有专业优势,但在知识结构、性格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却 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何在发挥其核心能力的同时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是创业教育不可回避 的任务。 可以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减少专业课程,拓宽基础课程,比如法律、机械、 金融等,加强通识教育;2增加综合性课程,也包括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比如管理学、运输组织学,使学生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3开设足够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并有完善的选修制度和学分制度,例如同时学心理学、生理学和经济学,并进行相应的学位考试等,为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系选修课程创造条件,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以专业知识为基础 的综合性知识结构;4单独开设创业课程,讲述创业者的基本素质,发现和挑选创业机会的过程,成功创业者如何制定商业计划,寻找资金来源,新企业融资的各种关键问题,债务 资本市场的新现实情况等。

交通运输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交通运输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 铁路运输组织方案表现形式探讨 2 铁路货场拓展物流服务的模式与实证分析 3 铁路物流化货场的规划研究 4 集装箱货场平面设计及货运服务质量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5 集装箱货场平面设计及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经济性分布 6 超限货物专列运行方案决策研究 7 铁路危险品运输管理探讨 8 编组站通过能力计算与分析 9 编组站运营指标分析10 ×××编组站新建设计 11 编组站新建设计及到达场能力计算 12 编组站新建及通过能力计算 13 编组站新建及驼峰纵断面设计 14 货运法规管理系统 15 铁路运输组织适应并服务于现代物流的探讨 16 物流企业的包干物流业务于物流成本模型 17 铁路运输需求弹性分析与营销对策 18 交通运输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19 车站日常工作管理信息系统 20 我国企业物流实行JIT运作的风险与对策 21 我国铁路运输业物流发展初探22 客运服务与营销 23 中国物流发展战略与物流体制改革 24 关于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几点思考 25 铁路货运向现代化物流拓展对策 26 当前铁路客运走向市场的途径探讨 27 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途径 28 铁路运输企业货运营销管理相关问题探讨 29 铁路行车安全分析及对策的研究 30 智能运输系统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 31 铁路机车信号信息标准化 32 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对策研究 33 浅谈客运扭亏与营销的关系 34 铁路行包运输改革研究与探讨 35 铁路货运如何向现代物流发展 36 实施营销战略拓展运输市场 37 运输企业基层站段货运营销组合研究 38 铁路货运站物流节点功能的分析 39 实现铁路货运物流化经营的途径 40 铁路运输企业融入现代物流探讨 41 铁路运输安全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42 铁路调车驼峰调速系统设计 43 市场经济条件下铁路运输企业改革的思路 44 铁路投资体制改革的探讨 45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研究 46 铁路货运市场营销的理性思考 47 铁路路外伤亡事故多发原因及管理对策研究 48 以市场为导向促进货运代理发展 49 浅淡铁路运输营销策略 50 铁路旅客运输市场营销的研究 51 铁路施工安全事故成因及管理对策研究 52 铁路客运实行“人性化服务”与管理的研究 53 论适应跨越式发展的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 54 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可行性研究 55 关于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调查与思考 56 铁路筹资多元化前景探讨 57 铁路多元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 58 关于铁路运价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 59 铁路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60 构建铁路物流企业联盟的思考 61 铁路运输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思考 62 加快运输企业提供具有物流运作特点的运输服务探讨 63 铁路工务安全事故成因与管理对策研究 64 应用ISO9000族标准规范铁路安全管理 65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及管理对策研究 66 关于铁路客运站服务质量调查 67 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铁路货运代理发展 68 以服务营销促进铁路发展 69 我国铁路旅游业发展对策 70 大力推进铁路法制化建设 71 铁路运输企业实行效益管理的分析与思考 72 市场经济条件下铁路运输企业改革的思路 73 铁路运输企业管理体制与管理创新的探索 74 利用资本市场加快铁路发展 75 确立以市场为基点的铁路多经发展战略 76 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77 关于铁路货物运输代理业发展的思考 78 铁路运输企业多元经营的方略与取向 79 合理利用外资加快铁路发展 80 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措施研究 81 谈铁路货运站向现代物流中心的转化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 “郎顾之争”的法律分析 2 论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 3 论民事纠纷证明责任 4 论民事诉讼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5 论民事诉讼的处分原则 6 论名誉权的损害及其法律责任 7 人民陪审制度问题研究 8 论商事纠纷解决机制 9 论网络作

交通运输专业毕业论文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奇瑞瑞虎2011款 1.8 AMT豪华型汽车动 力性、经济性设计计算 学生姓名: 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班级:交通运输09-2班 指导教师:

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摘要 随着中国汽车产能的不断壮大,各国车企越来越看重中国市场,纷纷加大在华投入新车型的力度,因此,消费者可选择的车型也越来越多了。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作为衡量一辆汽车性能的两个很重要的指标,对其的设计计算是进行汽车设计和性能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可以代替大量的整车道路试验,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能对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进行预测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时间省等优点可以大大缩短研制过程和费用。此外运用模拟技术可以比较深入地研究汽车动力系统的各参数对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并可针对不同的使用条件运用优化设计的原理寻求汽车动力系统的最合理分配方案。 本文主要针对奇瑞瑞虎2011款 1.8 AMT豪华型汽车,对其各参数和指标进行了设计计算及简单分析,阐述了汽车的各参数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的影响。 关键词: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设计计算

目录 第一章汽车原始数据、技术参数 (1) 1.1奇瑞瑞虎2011款 1.8 AMT豪华型汽车技术参数表 (1) 1.2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图 (1) 第二章轿车动力性的分析计算 (2) 2.1汽车动力性的计算 (2) 2.1.1绘制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2) 2.1.2 最高车速与最大爬坡度的计算 (5) 2.1.3绘制汽车动力因数特性曲线图 (7) 2.1.4 绘制加速度倒数曲线各档 (8) 2.1.5绘制二档起步加速的车速-时间曲线 (10) 第三章汽车经济性的计算 (11) 参考文献 (12)

交通运输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交通运输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Study on Assessment Syst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System

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 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日期:

注意事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交通运输毕业论文_论文示例

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影响昆明东站改编作业效率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班级:交通运输2006级专升本 完成时间:2009年6月10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原件存函授站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单———————————————————————————

摘要 论文以对影响昆明东站改编作业效率的因素的分析为切入点,提出了优化运输组织、提高改编作业效率,保障编组站畅通的措施和建议。在研究时,通过深入细致的数据分析和现场调研,结合车站实际,首先对车站改编作业效率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对车站办理车数进行预测,揭示车站改编能力与运量之间的矛盾,阐述提高改编作业效率的必要性。接着,从车站技术设备的限制和运输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中深度挖掘影响改编作业效率的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如何降低列车到发不均衡、如何提高计划编制质量、如何协调各项作业释放车站改编能力、如何对现有技术设备进行改造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改编作业效率;运输组织;因素分析;对策研究

目录 0 前言 (1) 1 昆明东站现状 (1) 1.1昆明东站概况 (1) 1.2昆明东站改编能力现状分析 (1) 1.2.1车站改编能力利用率已趋于饱和 (1) 1.2.2办理车流量持续快速增长 (2) 2 影响昆明东站改编作业效率的因素分析 (3) 2.1点线协调能力不足,列车到发不均衡程度加剧 (3) 2.1.1列车不均衡到发对改编作业的影响 (3) 2.1.2车流结构不均衡对改编能力的影响 (4) 2.1.3频繁施工和旅客列车密集到达对车站改编能力的影响 (4) 2.1.4货物列车不均衡到发对机车交路的影响 (5) 2.2上行出发场能力紧张,改编系统出口不畅 (5) 2.2.1上行出发场场股道运用紧张 (5) 2.2.2交叉干扰严重 (5) 2.2.3上行场能力紧张对改编系统的影响 (6) 2.3调车作业计划编制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 2.3.1计划编制质量上存在的问题 (6) 2.3.2计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 2.4站区联劳协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6) 3 提高昆明东站改编作业效率的对策 (7) 3.1超前预控,降低列车到发不均衡的影响 (7) 3.1.1加强联系,减少列车密集到达程度 (7) 3.1.2优化作业组织,压缩繁忙时间带的技术作业时间 (7) 3.1.3合理调配,充分发挥列检小组能力 (7) 3.1.4加强车流组织,努力压缩现在车保有量 (8) 3.2协调作业,释放改编能力 (8) 3.2.1采取措施,缓解上行场能力紧张局面 (8) 3.3.2巧安排,灵活运用股道。 (8) 3.2.3统筹兼顾,施工运输两不误 (9) 3.3科学规划,提高计划编制质量 (9) 3.3.1打好“交班基础”,为下班作业创造良好条件 (9) 3.3.2加强计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9) 3.4发挥合署办公优势,加强站区联劳协作 (9) 3.5多余设备,建议拆除 (10) 4 结束语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昆明东站站场平面示意图 (12)

交通运输物流毕业论文(2)资料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毕业论文外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及途径 (3) 1.3.1 拟研究的问题 (3) 1.3.2 拟研究手段和途径 (3) 2 平面交叉口线形设计和控制方法的理论阐述 (4) 2.1 路口渠化 (4) 2.2 信号控制 (5) 2.3信号配时 (7) 3 荣事达大道与寿春路交叉口的现状分析 (8) 3.1 路口现状交通量调查情况 (8) 3.2 路口机动车行驶速度调查情况 (9) 3.3 路口交通量现状分析 (9) 3.4 路口控制现状分析 (10) 4 荣事达大道与寿春路交叉口机动车通行能力和延误的计算 (11) 4.1 机动车通行能力的计算 (11) 4.2机动车延误的计算 (13) 4.3 交叉口现状服务水平 (18) 5 荣事达大道与寿春路交叉口拥堵原因分析 (19) 5.1 交通规划不足 (19) 5.2 道路发展滞后性 (20) 5.3 交叉口交通组织不合理性 (20) 5.4 其他原因 (21) 6 荣事达大道与寿春路交叉口改造建议 (21)

结论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5)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机动车保有量、城市人口,交通量持续大幅度的增加,使得交通需求与道路交通设施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在我国的大中城市,私家车和出租车迅速发展,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交通拥挤和堵塞现象。这些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运转,造成了居民日常工作效率的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的加剧。城市交通的拥挤对于经济发展的坏处是巨大的。它不仅会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还会导致城市功能的瘫痪。交通拥挤不仅使行车速度降低,交通延误的增大,而且低速行驶会增加耗油量,导致燃料费用的增加,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增加而造成的环境问题。另外,城市的交通拥挤使得交通事故增多,而交通事故的发生又造成交通拥挤加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网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平面交叉口作为城市道路网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节点,是行人、车辆的汇合、转向、分流的地方,是道路网灵活性的关键所在,但同时由于交叉口处交通量大、冲突点多,是交通事故多发地。我国对国内城市的交通事故抽样统计表明:发生在交叉口的交通事故数约为30%。由此可见,对交叉口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发挥最大效能显得尤为重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初,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公路交通进入了“汽车化”的时期。汽车速度迅速提高,因此道路线形不适应汽车的行驶要求,这时需要着重解决线形与车速的矛盾,主要研究如何提高线形设计标准,改进道路的几何线形设计以适应高速行车,从而协调道路与高速汽车之间的相互关系。随后,由于汽车数量不断增加,交通量亦迅速增长,道路上的车流仍难以畅行无阻,公路与城市道路上的交通事故又急剧上升,甚至道路通行能力下降,交通拥挤、堵塞、秩序混乱,而交叉口情况尤为严重,结果造成了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各个国家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从事道路交通治理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管理的理论和建设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缓和道路交通拥挤、减少交通事故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道路交通渠化(Traffic Channelization)措施就是上

交通运输毕业设计论文

交通运输毕业设计论文 “交通运输是我们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国家交通运输先后历经长期滞后、全面紧张、得到缓解三个发展阶段。以下是我整理的交通运输毕业设计论文,一起来看看怎么写吧。 纵观中国运输现状,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势头迅猛,公路运输在中国仍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我们国家公路在客运量、货运量、客运周转量等方面均遥遥领先于其他运输方式的总和。 一、公路运输的地位和作用 公路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业中处于基础地位并发挥以下作用: (1)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快速直达,是最便捷也是唯一(管道运输除外)具有送达功能的运输方式。 (2)其它运输方式组织运输生产,需要公路运输提供集疏运输的条件。 (3)公路运输覆盖面广。 (4)伴随着公路等级的逐步提高,公路客货运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 (5)半个世纪以来,公路运输是世界各国各种运输方式中发展最快的一种,现已成为许多国家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例如:我们国家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 二、公路运输的特点 1.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由于公路运输网一般比铁路、水路网的密度要大十几倍,分布面也广,因此公路运输车辆可以“无处不到、无时不有”。公路运输在时间方面的机动性也比较大,车辆可随时调度、装运,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时间

较短。尤其是公路运输对客、货运量的多少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汽车的载重吨位有小(0.25t~1t左右)有大(200t~300t左右),既可以单个车辆独立运输,也可以由若干车辆组成车队同时运输,这一点对抢险、救灾工作和军事运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由于汽车体积较小,中途一般也不需要换装,除了可沿分布较广的路网运行外,还可离开路网深入到工厂企业、农村田间、城市居民住宅等地,即可以把旅客和货物从始发地门口直接运送到目的地门口,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这是其它运输方式无法与公路运输比拟的特点之一。 3.在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在中、短途运输中,由于公路运输可以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中途不需要倒运、转乘就可以直接将客货运达目的地,因此,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其客、货在途时间较短,运送速度较快。 4.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公路运输与铁、水、航运输方式相比,所需固定设施简单,车辆购置费用一般也比较低,因此,投资兴办容易,投资回收期短。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正常经营情况下,公路运输的投资每年可周转1~3次,而铁路运输则需要3~4年才能周转一次。 5.掌握车辆驾驶技术较易:与火车司机或飞机驾驶员的培训要求来说,汽车驾驶技术比较容易掌握,对驾驶员的各方面素质要求相对也比较低。 6.运量较小,运输成本较高: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矿用自卸车,长20多米,自重610t,载重350t左右,但仍比火车、轮船少得多;由于汽车载重量小,行驶阻力比铁路大9~14倍,所消耗的燃料又是价格较高的液体汽油或柴油,因此,除了航空运输,就是汽车运输成本最高了。 7.运行持续性较差: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各种现代运输方式中,公路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