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草药化妆品的应用与发展

中草药化妆品的应用与发展

中草药化妆品的应用与发展
中草药化妆品的应用与发展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化妆品植物资源

课程论文

论文名称中草药化妆品的应用概况

年级 2010

学院中药材

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

学号 07107107

姓名林俊旭

任课教师林红梅

完成时间 2013-5-10

成绩

中草药化妆品的应用概况

摘要:本文详细说明了中草药化妆品的定义,指出了研发中草药系列化妆品中应进行的科技攻关和技术改进,并分析了中医药化妆品当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现代中草药应用于化妆品中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关键词:中草药化妆品技术改进问题前景

正文:

一、中草药化妆品的定义

1.化妆品的定义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化妆品管理规定》,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的任何部位,如皮肤、毛发、指甲、牙齿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容、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化学工业品或精细化工产品。

2.中草药的定义

中草药: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中国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

3.中草药化妆品的定义

中草药化妆品是由纯中药制成或在基质中添加中药有效成份的化妆品,即只要在产品配方体系或基质中加入含有中草药或从中草药中提取的成份就是中草药化妆品。中草药化妆品是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中草药进行组方遣药,然后复配入特定体系中的化妆品。

二、研发中草药系列化妆品中进行的科技攻关和技术改进

中草药御方系列化妆品在国内行销十多年,通过不断技术改进,在成方选用、新方组成、剂型选择、工艺过程设计等方面适应中医理论体系的要求,生产出高质高效的名副其实的中药化妆品。中药的成分很复杂,复方的成分更复杂。对复方的基础研究,更有待大力开展,应对单味中药及复方在化妆品中所起作用进行重点研究,在实验设计时,应区别于药物和复方的一般性研究,如对祛斑药物或

方剂的研究,就应重点围绕色素产生过程进行实验设计。针对中药化妆品的使用目的进行基础研究,是提高中药化妆品科学性、安全性、稳定性、实用性、有效性的必经途径。为更进一步将中草药系列化妆品发挥更好的作用,以中医中药研究的最新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高科技生物技术,根据中草药有效生物元素特性和效果配方添加到化妆品中。

三、中医药化妆品存在的问题

1、没有真正应用中医用药的思想。有很多中药化妆品只是添加了中草药,并未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没有从深层次领悟中药化妆品的精髓。

2、对安全性重视不够,质量控制不够严格、完善。尽管以中药为原料的化妆品比以化学合成品为原料的化妆品安全性要高,但并不意味着中药化妆品不需要考虑安全性问题。首先,不是所有中药都是无毒无害的;其次,有些中药材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并不纯净;再次,中药化妆品在制备、保存中也容易受到污染,并且有些中药成分安全范围较窄,稍多就容易产生毒性,所以应该注意剂量。我国的中药化妆品行业的质量控制标准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国外天然植物添加剂研究开发比较先进的国家特别注重走标准提取物的路线,许多生产企业都建立了相应的天然植物添加剂的行业质量标准体系。我国的中药化妆品行业质量控制标准还有待于从上而下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3、中草药提取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落后。我国中药化妆品企业存在着“一小两多三低”的问题,即企业规模小;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产品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低、生产能力低。这样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不利于产品品质的精细优化,还对产品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4、植物提取物:色泽、气味、稳定性。中药提取物颜色深、气味大、混浊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中草药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5、原料粗糙、功效模糊:国外研发的功能性化妆品所用的天然植物添加剂以作用机制明确的活性部位、单体化合物居多。而国内大多数企业研发的中药添加剂则多以单味中药提取物或浸膏为主。由于提取物的作用机制研究相对滞后,从而影响了产品的正确开发使用以及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的保证。

6、种质不定,品质不一。不同产地的中药材,品质有很大的差别,使用时一定要优选。

7、概念宣称与实际功效的没有真正统一,功效研究平台建设尚未完善;

四、现代中草药应用于化妆品中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近年来,以发达国家为主体,形成了热衷于使用天然中草药或天然原料为主要化妆品添加剂的世界性潮流,天然化妆品随着市场的发展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中药的药效确切,如人参的益补气血,当归的养血活血行气,黄芪的补气生血与人参相合气血旺盛,珍珠粉的嫩肤白面、增颜消斑,茯苓的润泽皮肤等等,早已被国内及周边国家人民所熟知和接受。而胡萝卜、当归、人参、灵芝、花粉、珍珠粉、鹿茸、胎盘、牛乳等提取物则因其内含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及天然保湿因子而受到国际权威美容专家的好评与消费者的公认。结合我国传统中医学与西方医学对人体衰老机制的研究,把现代科技应用于中国传统医学,开发各种具有疗效性的中药化妆品,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未来中药化妆品市场规模将逐步增大,中药化妆品也将成为中药行业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欣,中医美容及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美容医学,2000.9(1):71

[2]高学敏,党毅.中医美容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3

[3]黄星.美容药物的历史源流考察[J].北京中医,1993,32(1)

[4]黄霏莉.中药在现在化妆品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2001,(2):48

[5]李和平.精细化工工艺学[M].科学出版社,2007.3.22

中药化妆品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分析

中药化妆品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24T17:11:41.6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5期作者:程丹喻娇 [导读] 文章分析了中药化妆品的发展和研究进展,并就当前中药化妆品的发展困境分析其发展前景。 程丹喻娇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省泸州市 646000 摘要:文章分析了中药化妆品的发展和研究进展,并就当前中药化妆品的发展困境分析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中药化妆品;研究进展;发展前景 1 引言 中药是由植物药(植物的根、茎、叶、果)、动物药(动物的内脏、皮、骨、器官)和矿物药组成,其中植物药占多数。我国对于中药的使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且可使用的药材种类已经超过5000多种,各种中药形成的方剂更是不计其数。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重视,中药逐渐被用到养生保健和美容中去,各种中药保健品和化妆品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年来人们现在越来越崇尚天然物质,开始摒弃化学合成物,所以中药化妆品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2中药化妆品概述 中药化妆品是以中药理论为指导,通过中药的内服或外敷达到美容目的的形式。中药化妆品具有明显的功能性和针对性,主要是以预防为主,而且很多都有确切的美容养颜效果,比如美白、去皱、祛痘等。中药拥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因此有着丰富的人体临床应用经验,形成了许多作用独特、效果显著的药方。另外中药来源于大自然,纯正温和,毒副作用小,相对于化学合成品更加安全可靠。因为中药种类非常多,具有的功效也非常多,因此制成的化妆品品类齐全,剂型多样,几乎涵盖了现代化妆品的各种类别。而且中药化妆品最大的特色就是剂型更加丰富多样,针对不同的身体部位、不同的功效需求和不同的使用偏好都有不同的剂型和使用方式,比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对于面药就分为面脂、面油、面膏等多种剂型[1]。 3中药化妆品的研究进展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我国对于中药的使用已臻至成熟,而且从古代就有对于中药美容方剂的应用,到现在,已出现美容方剂1000多种,用到的中药多种多样。而且就现代的化妆品而言,很多剂型基本都是从古代中草药化妆品转变而来,但是很多古代的中草药化妆品的剂型和用法已经失传。 3.1常用于化妆品的中药 通过对中医药著作的分析,发现中药化妆品中用到的中药多达300多种,其中最常用的包括白芷、茯苓、川芎、杏仁、芦荟、麝香、当归、白术、桃仁等,这些中药分别有不同的功效,美白、祛皱、防晒、乌发等[1-2]。 美白皮肤类:包括当归、川芎、红花等,一般都是具有祛湿、祛风、活血化瘀等功效的药物,能够抑制皮肤中的酪氨酸酶活性,促进黑色素还原,并能制止黑色素化合物的合成,因此可以起到美白皮肤、去除黑色素的作用。比如当归,是传统用于补血活血的药物,多用于妇科,可促使气血丰盈,促进血液流通,因此可使面色红润有光泽,皮肤细腻而富有弹性,而且当归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可营养皮肤,防止粗糙;另外,还可用于治疗粉刺、黄褐斑,乌发,防止脱发等。[1-2] 防晒祛斑类:包括黄芩、三七、人参等,一般是含有黄酮类、苷类物质,可起到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同样可以促进黑色素还原,制止黑色素的合成。比如人参,含有多种人参皂甙、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具有促进皮下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增加皮肤的营养供应,防止动脉硬化,调节皮肤水分平衡等作用,所以能起到延缓皮肤衰老,防止皮肤干燥脱水,增加皮肤的弹性的功效,从而保护皮肤光泽柔嫩,减少皮肤皱纹,另外人参中的活性物质还可以抑制黑色素的还原,减少黑色素沉着,从而使皮肤洁白光滑。[1-2] 其他还有防衰除皱类、养发黑发类、杀菌消炎类、瘦身美体类、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类、赋香类,还有调色剂等,中草药用于化妆品的类别多种多样。 3.2禁止用于化妆品的中药 有常用于化妆品的中药,自然也有被禁止用于化妆品的中药,主要是针对某些人体出现过敏反应或本身具有毒性的中药,比如白芷、青木香、关木通、槟榔等。其中青木香因为具有肾毒性,不仅不被用于化妆品,也被禁止用于药材,替代品为土木香[1、3]。 4中药化妆品的发展前景 4.1发展困境 虽然随着各种化妆品过敏等事件的出现,以及对于化妆品使用过多会加速皮肤衰老等说法的出现,使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纯天然的化妆品,这其中就包括中药化妆品。然而我国作为中药化妆品的发源地,在世界天然物质化妆品的市场中仅占据较小的份额,而且多数是以原药材的方式进行出口,着极大的限制了国内对于中药化妆品的研究和应用。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首先是传统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对于中医理论知识的了解比较浅显,没有系统的中医理论进行指导,只是单纯的化妆品中添加自认为有用中草药,而没有深入研究该种中药是否可与其他成分配合使用;中药文化博大精深,相同的药物取不同的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甚至同样的药物与不同的药物配伍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然而就我国而言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很多市场上的中草药化妆品只是单纯的在化妆品中添加药材,没有考虑是否合适。其次是生产技术较低,中药的采集、炮制、应用等对专业技术的要求较高,而我国的中药化妆品企业多数规模较小,专业水平不足,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而且生产能力较差。最后是质量和安全控制不完善,国外对于天然植物添加剂有严格的质量标准,但我国的相关标准还有待完善,另外就是对于中药化妆品也存在使用的安全性问题。[1、4] 4.2发展策略 首先是将中医理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中药化妆品的发展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针对不同药物特点和肌肤特点制作不同功效的产品,但在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浓度控制、原材料储备等方面要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和种植过程的科技含量,从而提高化妆品的产量和质量。其次是对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完善对于天然物质的使用标准,与国际相接轨,并形成我国特有的标准体系,并通过与现代技

中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发布者:尹海华日期:2016-11-22 广义上讲,中药产业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部分,中药饮片处于中药产业的中间环节,在中药产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国家层面和各地出台的一系列引导鼓励中医药政策,如调整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政策、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政策等,从不同角度激励中医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国推进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化药和中成药“零加成”的大环境下,中药饮片销售仍然享受药品加成政策,从而成为中药饮片销售提升的动力。 最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制定发布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中,更是明确——不取消中药饮片加成,中药饮片不纳入“药占比”控制范围。 A、趋势市场地位不断提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2015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由5345.7亿元增长至26885.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9.7%;从医药工业细分子行业来看,中药饮

片加工主营业务收入由190.2亿元增加至1699.9亿元,CAGR为27.6%,中药饮片加工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医药工业整体增速。 随着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中药饮片行业在医药制造业中的市场地位在不断加强。从医药工业近三年细分子行业横向比较来看,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增速均排在8类子行业首位。从中药饮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来看,最近几年基本保持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2015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68.23亿元,同比增长12.22%,高于全国工业增速14.52个百分点,较上年下降0.93个百分点。其中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全年利润增速高于8类子行业利润增速。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十分迅猛,而且这个发展势头还将持续。主要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等。随着产业政策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市场需求空间的不断扩大,中药饮片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将非常广阔。 B、行业挑战产业升级空间几许 目前,中药饮片产业的市场容量不断增大,中药饮片行业及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已进入一个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国家政策导向为中药饮片产业带来了升级空间,同时中药饮片行业的发展也面临很多挑战。 中药材价格上涨:防控生产盲目和种植过剩

国内中药发展现状及前景

国内中药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药发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然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尤其是人的身体健康方面,因而,对于医疗方面的要求也就突显出来,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中药自然也越发引起了人们的热切关注与讨论。 在新世纪, 随着回归大自然的思潮,人们对绿色食物、绿色药材会更加向往,对健康更加关注。发展现代中药也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广阔的市场及发展前景。本文综述了中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中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中药现代化。 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千百年医疗实践的结晶,也是世界优秀文化的精华。我国中药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研发能力,在中药材、中药饮片和剂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新的健康理念产生,国内市场对中药的需求量迅速增长,竞争力的加强,中药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中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药发展现状 近百年来,西医西药逐渐主导我国医疗市场,已薪火相传五千年的中医中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医药正陷入传承危机。 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具有发展壮大中药产业的天然优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统计,按来源来分类,中药资源可分为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3种,分别有11146种、1581种和80种;按使用情况可分为中药材、民族药和民间药3种,分别有1200多种、4000多种和7000多种。

分离途中可能丢失,丢失了也难于察觉。 (三)化学家与生物学家相互脱节 生物学家尽管不断宣布在身体机能、细胞或基因调控方面有新的发现, 但未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新的灵敏、简便、可靠的活性筛选体系。故化学家即使想进行活性成分研究, 也常常无法实施。 (四)未能充分重视中医药的传统经验 中药多以汤剂形式应用,但是水溶性成分过去很少成为化学研究者的工作对象。迄今,研究者多沿用西方做法,将中药当作一般的植物药进行研究。实际上中药很少单用,多为组方用药,中药的疗效主要是方剂的药效。但中药方剂有效成分( 或活性成分) 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化学家很少涉足,甚至望而生畏。体内环境( 如p H值、肠内菌丛、酶等) 对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成分的影响常被忽视, 故采用常规方法得到的成分很可能只是一般化学成分,或可能只是活性成分的前体药物。 (五)多采用西医哲学思想研究中药, 故成效不大 西医多强调对症的、局部的治疗,强调外因的作用,强调单一活性化合物对单一靶点的作用, 希望药到病除、立竿见影,采用的多是攻击性或排除性的方法。而中医则强调治本或者标本兼治,强调对整体的作用, 强调通过中药方剂中多种成分对身体的多向调节作用达到调动机体内因、调整机体平衡、祛病养生的目的。因此, 研究中药活性成分时如果选用的是体现西医哲学思想的活性筛选模型, 用作阳性对照的又是那些符合西医对症治疗观点、作用剧烈的西药时, 则对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结果常常令人感到失望。在研究常用中药,尤其是中药中的上品或其制剂时, 这种情况更为多见。

化妆品的发展现状

化妆品的发展现状 化学化工 [摘要]:近几年中药化妆品的发展非常迅速,对各个领域中医药的应用是一个冲击性的变革,也是中医产业化的一个标志。本文围绕中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发展作出了详细介绍,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了综述。 [关键词]:中药化妆品应用发展 中药化妆品是纯由中药制成或在化学化合物基质中添加了中药或中药有效成分的药物化学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化妆品的质量和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希望出现对人体健康无害,又具有美容保健作用的天然护肤化妆品。而对于中药化妆品的开发和利用,已渐渐成为了国内外生产研发机构的重点目标[6]。近年来,中药化妆品出现了一些风靡全球的系列产品,涌现出一批著名中医美容专家和民族品牌化妆品,全世界掀起了一股“中草药”化妆品热,我国的中药化妆品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此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众所周知,我国是中医药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和悠久的临床实践经验,对于中药化妆品的运用,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2]。我们的古人在很早之前就懂得了用凤仙花来染甲美甲,用青黛来画眉,用动物的油脂来护肤,而这可以视为中药化妆品的雏形;在相关的书籍中,也有武则天使用“天后炼益母草泽面方”以美容祛斑;杨贵妃使用“太真红玉膏”,“旬日后,色如红玉”;慈禧太后使用加减玉容散、加减香皂方以养颜驻颜的记载。也表明我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1]。 1.中药化妆品的特点与优势 中国传统中医中药因具有标本兼治,安全可靠等特点而广受世界瞩目[4]。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这应该是中药化妆品最不同于其他化妆品的一个特点。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中药化妆品,具有明显的功能性,针对性强,具备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药性理论,复方配伍等中医药特征,具有和现代化妆品不同的思路。它是以预防为主,也有确实的美容养颜效果。并且中医讲究外病内治,以内养外[7]。 历史传承、绿色天然、安全可靠、品种齐全、剂型多样,中药拥有几千年的人体临床应用经验,积累了许多作用独特、效果显著的单品和复方。并且中药来源于大自然,纯正温和,毒副作用小,使人气血方刚,相较于化学合成品更加安全可靠,更值得信任[8]。我国历代化妆品的配方基本都是出现在医药书籍中,医药的介入使中药化妆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调整人体机能的功能性、功效性、天然性化妆品,正是中药化妆品发展的前景和空间以及所具有的独特的优势。 我国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以及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是加速发展中药化妆品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应该充分利用[1]。另外在其他的领域,比如纳米中药,将纳米中药技术应用于化妆品中,可以改善一直存在着的有效成分吸收差、利用率低、副作用大、资源浪费等问题,填补目前化妆品市场的不足之处。因此,我国的化妆品的空间领域及其广阔[9]。 2.中药化妆品的应用概况 如今,许多化妆品企业利用现代科技将传统中草药成分融入现代化妆品产品。中草药的应用已经不仅仅限于医药领域,中药产品也不仅仅是药物,而是延伸到美容护肤的化妆品当中。国内外化妆品企业在中草药化妆品开发上的频频发力,说明目前人们对护肤品的需求从功效性转向了高效与安全兼顾的阶段[11]。目前国内化妆品市场已有数百种中草药化妆品应市,消费者对祛斑、去皮肤色素等

中药的发展史

中药的发展史 1. 1. 中药的发展史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炎帝神农氏。由于中药,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称为“本草”。据考证,现知的最早本草著作为《神衣本草经》。该书总结了战国时期的许多用药经验,经秦汉医家不断抄录、增补而成。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著有《名医别录》。每药之下不但对原有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等,大大丰富了《神农本草经》的内容。中药还经历了唐.宋.元.明.清.中华民国几个时代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中医药事业高度重视,先后制定了许多有利于中药发展的措施,中医药的教育、科研事业也有了空前的发展。中医药学的中、外交流逐渐增加,近三十年来这种交流尤为频繁。凡此种种,无不标志着中药科学在社会主义中国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也展示了中药事业光辉而广阔的前景。 2.影响中药发展的因素

2.1中药开发所存在的问题 n 中药原料来自自然,又多为人工分散采收、加工,受天气、地域差别及人为影响因素很大;过度开发使一些宝贵的中药材资源濒临枯竭;大宗中药材品种栽培技术研究推广不够;生产管理粗放,单产低、质量差的现象较为普遍;对珍贵的种质资源保护和优质中药材的引种和栽培还缺乏统一的组织和协调;一些珍稀濒危药材代用品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对中药有效成分分析、毒理药效检测、质量检测、包装、贮存等方面尚无统一的标准和科学的方法,缺乏严格的质量监控标准和良好的监控方法,很难保证产品质量的均一、稳定性;对人工种植的中草药,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等超标。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中成药的质量。并且中药现代化程度不高。虽然传统的中医药煎煮法疗效相对显著,但是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习惯大为改变。并且其有浓重点中药味的汤剂和体积过大的中药丸,而且中药汤剂的煎熬过程和火候也是西方人难以掌握的。凡此种种都影响中药的发展。 2.2中药行业所存在问题极其措施 问题主要有: 1.研究能力有限。我国药用资源丰富,以药用植物为例,有一

我国中成药产业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

我国中成药产业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核心提示: 未来我国中成药产业将开始向药用消费品领域延伸,如云南白药和广东凉茶,一个开始生产牙膏,另一个向功能性饮料发展等等,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中成药产业向消费品领域延伸,对提升医药企业的品牌效应有很大的帮助。 中成药是以我国传统中草药为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的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的总称,包括丸、散、膏、丹等各种剂型,它是我国经过历代医药学家的实践创造所得。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认为,中成药作为中药产业的重要一环,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中成药产业发展概况 1、行业概况 进入09年以来,我国中成药产量保持着08年的快速发展势头,09年1-4 月,我国中成药总产量达到52万吨,同比上年增长13.7%,其中4 月份的单月产量就达到14.5万吨,同比上年增长12.5%,4月中成药单月产量占1-4 月总产量的28%左右。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认为,在整个医药行业销量都在下滑的情况下,我国中成药产业仍然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新医改的推进及国家相应的扶持政策是它销量仍然上升的原因,再加上我国对中药的偏好,所以使得中成药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仍然能快速增长。 2、市场概况 4 月,新医改方案的颁布为中成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国家马上要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而基本药物制度里面有一半品种是中成药和中医药,因此,中成药市场上迎来一次努力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浪潮,这可以淘汰小的中成药生产企业,使中成药市场朝良性方向发展。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另一方面,近期全球肆虐的甲型H1N1 流感疫情也带动我国中成药市场销量的升高,市场上以预防流感疫情的中成药销量明显上涨,大多数家庭都把中成药作为常备品,中成药市场发展前景可观。

化妆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化妆品的概述及分类 (一)、化妆品的定义 化妆品是以化妆为目的物品的总称,在希腊语中,化妆的词义就是“装饰的技巧”也就是说发扬自身优点,将缺陷加以弥补,在中国《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中将化妆品定义为:“是以涂搽、喷洒或其它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化妆品包括:基础化妆品、美容化妆品、特殊用途化妆品三部分。基础化妆品是为了保护皮肤、毛发以及增进皮肤和毛发健康的制品;而美容化妆品是为了修饰脸面、指甲等部位,使之增加美丽而使用的制品;特殊用途化妆品是指用于面部、毛发等部位具有防御功能的特殊的理化处理的制品。所以不论是化妆品或是特殊用途的化妆品都不同于药品,其目的主要就是清洁、护肤、美化等作用。 (二)化妆品的分类 清洁类、卫生类化妆品:如洗面奶、洁面奶、洁面水、洁面露、洁面霜、面膜、香波、磨面膏、 洗手液、洗发膏、花露水、爽身粉、空气清新剂、去痱水、足粉、古 龙水、洁面嗜喱等。 护肤类化妆品(包括营养类和药物类):如雪花膏、冷霜、营养霜、奶液、蜜、香脂、防裂油、精华素、美白露、防晒霜、防晒水、眼角霜、凡士林、防晒油、紧肤水、收敛水、保湿露等。 护发类化妆品:如护发素、头油、发乳、发蜡、防晒香波、药性发乳、调理香波、须后水等。 美容类化妆品:如胭脂、唇膏(变色和不褪色唇膏)、眼影粉、眼影膏、粉饼、指甲油、香水、脱毛膏等。 美发类化妆品:如摩丝、定型水、定型嗜喱水、染发香波、直发剂、染发膏、染发摩丝、生 发水等。 美容类化妆品:如胭脂、唇膏(变色和不褪色唇膏)、眼影粉、眼影膏、粉饼、指甲油、 香水、脱毛膏等。

中草药在护肤品中的作用

中草药在护肤品中的作用 [提要] 《礼记·内则》中记载先秦人洁面时已懂得利用淘米水中的碱性成分除去面上污垢,《神农本草经》、《千金方》、《外台秘要》、《本草纲目》等书中也都记载了不少中药的美容护肤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崇尚绿色美容,含有天然中草药成份的护肤品使用安全,适用广泛,作用持久,具有化学性化妆品不可替代的特性,因此已成为当今护肤养颜美容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护肤品皮肤中药 1.皮肤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并含有附属器官(汗腺、皮脂腺、指甲、趾甲)以及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等。从护肤的角度来讲表皮并不是最外面的皮肤成分,外面还有一种起保护作用的皮脂膜。 皮脂膜是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物以及表皮角质层中的水分在皮表形成一层的皮表脂质膜。皮脂膜呈弱酸性,主要成分为游离脂肪酸、角鲨烯、蜡、胆甾醇(胆固醇)、胆甾醇酯、烃类、单酰甘油、二酰甘油、三酰甘油等。可以防止自身皮肤水分的过度蒸发,外界物质的大量透入。其中的水分保持皮肤湿度,脂质保持皮肤柔韧、润滑、光泽,游离脂肪酸抑制微生物生长,弱酸弱碱成分对酸碱具有缓冲作用[3]。 理想的皮肤是水分、油分适中,皮肤酸碱度适中,光滑细嫩柔软,富于弹性,红润有光泽,毛孔细小,纹路排列整齐,皮沟纵横走向。 2.适宜的护肤品 皮肤只有在正常的pH值范围内,也就是处于弱酸性时,才能使皮肤处于吸收营养的最佳状态,此时皮肤抵御外界侵蚀的能力以及弹性、光泽、水分等等,都为最佳状态。可见pH值与安全、舒适、保养是密不可分的。 护肤品种类繁多,特点各异。在使用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因为人的皮肤各有不同,有油性皮肤、干性皮肤、中性皮肤、混合型皮肤和过敏性皮肤之分。 3.护肤品的基本成分 丙三醇(甘油):主要用作保湿剂、吸湿剂、润滑剂、柔软剂、增稠剂等。其良好吸水性是双向的,可以从空气中吸收水分为皮肤保湿,也可以从皮肤中吸收水分,因此甘油不适合在长期气候干燥的环境下使用。 丙二醇:保湿剂,渗透剂[4]。甘油代用品,较安全,不会引起一次性刺激[3]。 丁二醇:吸附水分子,超强保湿,清爽,无粘腻感,安全性极好。 山梨醇(山梨糖醇,清凉茶醇,蔷薇醇):山梨醇是护肤品生产的基本原料。可作为润湿剂、保湿剂、增稠剂、稳定剂,使乳化液和悬浮物稳定的乳化剂[4]。使用山梨醇的面霜和洗液等膏状化妆护肤品能有效保持水分,且不会有油腻和粘连的感觉。对皮肤无刺激性。 天然保湿因子(N.M.F.):人体肌肤角质层中存在的一种具有保水作用的吸附性水溶性物质。由氨基酸类、乳酸盐、尿素、尿酸、柠檬酸、Na 、 K 、Ca、Mg ,其他未确认物质等组成。天然保湿因子能在角质层中与水结合,并通过调节、贮存水达分到保持角质细胞间含水量的作用,使皮肤呈现水润状态。若天然保湿因子缺乏或不健全,会造成肤色黯沉,产生细纹并变得干燥、敏感。 透明质酸(玻璃酸,糖醛酸,玻尿酸,HA):角质层中水分含量约占15-30%,低于或高于此值均使人不适,具有燥感或腻感,长期如此,会使皮肤干裂或水肿,从而使皮肤失去弹性,粗糙老化。人体皮肤中的透明质酸可在不同环境中自动调节,始终维持皮肤水分在25-30%,保持皮肤的湿润、清爽,使皮肤更富有弹性,起到抗皱防皱,延缓皮肤衰老,美容养颜的作用。 但是护肤品通常都不可能到达真皮部分,特别是透明质酸的分子量大,大分子量和中分子量的透明质酸仅涂于表皮不能被真皮吸收,仅作用于涂抹部位的皮肤表层,增加皮肤表面透明质酸含量,起到滋润、保湿作用,是局部性的,外因性的。(小分子量的透明质酸能渗入真皮,具有轻微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液循环、改善中间代谢、促进皮肤营养吸收作用,具有较强的消皱功能,可增加皮肤弹性,延缓皮肤衰老。) 透明质酸被国际上称为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是目前自然界中发现的化妆品用保湿性能最好的物质。可以改善皮肤营养代谢,使皮肤柔嫩、光滑、去皱、增加弹性,防止衰老,同时又是良好的透皮吸收促进剂。与其他营养成分配合使用,可以起到促进营养吸收的更理想效果。 硬脂酸(十八烷酸,十八碳烷酸,十八酸,司的令,硬脂酸800型,脂蜡酸,硬蜡酸,十八

国内中药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中医药发展概况 13级通信工程1班 张学文 131406103 一、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中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中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二、前言: 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千百年医疗实践的结晶,也是世界优秀文化的精华。我国中药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研发能力,在中药材、中药饮片和剂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新的健康理念产生,国内市场对中药的需求量迅速增长,竞争力的加强,中药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但在制作工艺等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 三、研究方法: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文献结合药店走访 四、研究内容: 1我国中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中药发展现状 近百年来,西医西药逐渐主导我国医疗市场,已薪火相传五千年的中医中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资料显示,我国著名中医专家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5000余名骤减至现在的不足500名,仅有27%的百姓生病后愿意看中医—中医药正陷入传承危机。时至今日,学术界仍有人公然以科学的名义提出“废除中医中药”的观点,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和振兴。 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具有发展壮大中药产业的天然优势。近20年来,我国中药产业获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年平均增长速度达20%以上,年销售额已突破800亿美元。 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水平并不理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占全世界人口25.22%的中国,医药产业仅占全球的7%,2003年,全国中药工业总产值(中成药和饮片)达810.27亿元,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26.11%。中医药产业总体经济效益低下,难以承受国际竞争的强烈冲击。 另外,由于大宗中药材品种的栽培管理粗放,单产低,质量差;对道地药材的研究和开发不充分;中药材的病虫害防治和化肥、农药残留污染问题严重,中药材质量的不稳定和品种的混乱,使中药材资源远远没有做到优质供应和可持续利用。 1.2化学成分研究存在的问题 中药多以汤剂形式应用,但是水溶性成分过去很少成为化学研究者的工作对象。迄今,研究者多沿用西方做法,将中药当作一般的植物药进行研究。实际上中药很少单用,多为组方用药,中药的疗效主要是方剂的药效。但中药方剂有效成分( 或活性成分) 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化学家很少涉足,甚至望而生畏。体内环境( 如p H值、肠内菌丛、酶等) 对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成分的影响常被忽视, 故采用常规方法得到的成分很可能只是一般化学成分,或可能只是活性成分的前体药物。多采用西医哲学思想研究中药, 故成效不大,西医多强调对症的、局部的治疗,强调外因的作用,强调单一活性化合物对单一靶点的作用, 希望药到病除、立竿见影,采用的多是攻击性或排除性的方法。而中医则强调治本或者标本兼治,强调对整体的作用, 强调通过中药方剂中多种成分对身体的多向调节作用达到调动机体内因、调整机体平衡、祛病养生的目的。因此, 研究中药活性成分时如果选用的是体现西医哲学思想的活性筛选模型, 用作阳性对照的又是那些符合西医对症治疗观点、作用剧烈的西药时, 则对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结果常常令人感到失望。在研究常用中药,尤其是中药中的上品或其制剂时, 这种情况更为多见。

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趋势报告

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趋势报告 我要打印IE收藏放入公文包我要留言查看留言文章来源:中国药材市场添加人:admin 添加时间:2007-1-10 中药行业涉及中药材生产、中药工业(含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机械制造)和中药商业等,是集农、工、商于一体,产、供、销相结合的综合性产业。 一、中药行业的现状 中药材生产:目前,一批优质地道药材生产基地基本形成;濒危物种代用品及中药材生物技术研究有了一定进展,特别是人工培育和人工栽培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野生变家种家养的进程;一些主要依赖进口的南药引种成功,并形成了一定规模,依赖进口的品种逐步减少。常用的500种中药材,依靠人工栽培、养殖的供应量已近50%,使中药野生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此外,通过全国药材资源普查,对中药材的蕴藏量、需要量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为野生药材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了依据。中药行业基本形成了以中药科研教育为依托、中药材生产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纽带的中药生产流通体系。 中成药工业:按照《国家医药管理规》(GMP)要求组织建设和生产,加快了中药产品的二次开发和剂型改革的步伐,促进了中药工业规化、现代化进程。目前中药剂型已达40多种,特别是中药针剂、粉剂、软胶囊、缓释剂、气雾剂等先进剂型的应用,促进了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了产品质量。中成药产品结构得到调整,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及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一批名优产品、著名商标及一批产值过亿、利税达千万的企业已经涌现。中药新药开发与研究有所进展。 中药饮片工业:经过量多年建设,国有重点中药饮片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装备、化验检测、仓储条件等硬件有明显的改善,同时提高了饮片的质量,并基本满足市场及医疗用药。中药饮片的生产由手工操作发展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逐步提高了中药饮片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中药商业:中药的批发企业仓储及营运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中药的零售门市网点面目一新,在进一步继承和恢复传统“老字号”等一批百年名老中药

中国中小型化妆品企业现状和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中国中小型化妆品企业现状和发展态势分析报告(1)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 化工/日用化工 调查地点:全国 调查时间:2001年 调查机构:xx美容化妆品业咨询机构 报告来源:xx美容化妆品业咨询机构 报告内容: 第一部份前言: 我国化妆品市场现状 化妆品行业是国家投资比较少,包袱比较轻的行业,同时又是为国家创造高税利,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行业。 95年化妆品行业给国家上缴的税利是77亿元,96年是95亿元,97年是105亿元,98年是120亿元。从几个数字可以看出,化妆品行业为国家贡献是比较大的。 化妆品既是一个产业也是一种文化。化妆品是多种学科的结晶,

随着精细化工、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细胞科学在皮肤医学中的深入,以及人类基因工程的起动,使化妆品向着更富有深度和广度的方向发展。 80年代初,我国化妆品消费是人均1块钱,90年初上升到人均5块钱,到1998年上升到16块钱,可以说我国化妆品的人均消费水平上升得是很快的。 广东、上海和北京三个地区人均消费水平达到80~100元,大大地高于全国的消费水平之上,而发达国家的化妆品人均消费水平为35~70美元。从而可以看出我国化妆品的消费市场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从化妆品的分类看,护肤类的占35%,护发类的占28%,美容类的占24%,香水类的占8%,护肤类的产品仍然是化妆品消费的主流。 从近几年的动向看,美容类的产品上升得很快,有专家预测到2010年美容类的产品要占到35-40%,要占到第一位。 我国化妆品的销售额82年为2亿元(人民币),85年为10亿元,90年为40亿元,95年为190亿元,98年为280亿元。前十五年化妆品的销售额平均以23.8%的速度递增,最高年份达到41%,至

浅谈中药化妆品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浅谈中药化妆品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摘要】 中国是传统中医中药学的发源地,对中草药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人们崇尚和回归自然需求的增加,以中药提取物为化妆品添加剂生产的各种中药功效化妆品如雨后春笋般面市,并日益成为消费者追求时尚的新宠。中药化妆品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由中药制成或是在化学合成物质中添加中药或中药有效成分而成,具备清洁身体、美化外表、改变外貌、增加吸引力作用的物质。在当今社会,女士对于化妆品的要求却来越高,中药作为纯天然且疗效好的一种物质,慢慢在化妆品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 【关键词】 中药、化妆品、发展 【前言】 美的向往古来有之,只是不同的是如今的人们更愿意在自然、健康中去获得美丽。早在2000年前《神农本草经》对中草药美容护肤的作用就有了明确的解释。据史料记载,隋朝还曾出现中药化妆品专著《妆台示》,历代的美容配方多达千余种。可见,我国早在古代就已将中草药应用于化妆品中。而如今,世界化妆品的发展趋势是倡导绿色、环保和安全,且追求功效,因此,在“回归自然”的思潮影响下所谓的“中

草药化妆品”大量涌现。天然物化妆品在市场流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现代的天然物化妆品绝大部分是在基质中添加适量的天然物质,而且主要是有效成分的提取物.添加的天然物以植物性原料为主.由于中草药往往兼具营养和疗效双重作用,且作用缓和,很适宜作化妆品中的添加剂,故国内外对添加中草药的化妆品研制很重视,被选用的中药已达百余种。 在亚洲地区,特别是日本的消费者对含有中草药活性成分的化妆品十分崇尚,日本泛用化妆品原料(JCID)中就已列出了114种中草药可用于化妆品,目前,在日本含有中草药成分的化妆品已达200种之多。 欧洲各国的化妆品以添加天然药用植物萃取物为时尚。尤其最近世界卫生组织(WTO)已充分肯定中医药的治疗作用,这将促使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含中草药成分的化妆品创出品牌,更快地进入国际化妆品市场。 当今日化领域,将中草药化妆品开发列为重点,国内外化妆品企业在中草药化妆品开发上的频频发力,目前人们对护肤品的需求从功效性转向了高效与安全兼顾的阶段。目前国内化妆品市场已有数百种中草药化妆品应市,我国卫生部已经批准的特殊用途化妆品中,大多数含有中药成分,涉及的功能有脱毛、祛斑、防晒、美乳等方面的产品需求,基本倾向选择含中草药添加剂或由天然原料制成的产品。中草药的应用已经不仅仅限于医药领域,中药产品也不仅仅是药物,而是延伸到美容护肤的化妆品当中。中药化妆品出现了一些风靡全球的系列产品,涌现出一批著名中医美容专家和民族品牌化妆品,全世界掀起了一股“中草药”化妆品热潮。 【正文】 一、中药化妆品背景: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中药化妆品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年)显示,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以达到清洁、消除人体不良气味的日用化学产品。中药化妆品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由中药制成或是在化学合成物质中添加中药或中药有效成分而成,具备清洁身体、美化外表、改变外貌、增加吸引力作用的物质。 以中药理论为指导,这应该是中药化妆品不同于其他化妆品的一个显著特点,故其具有明显的功能性,针对性强,以预防为主,有确切的美容养颜效果;历史传承,绿色天然,安全可靠,中药拥有几千年的人体临床应用经验,积累了许多作用独特、效果显著的单品和复方,并且中药来源于大自然,纯正温和,毒副作用小,相对于化学合成品更加安全可靠;品类

中药使用情况和发展现状调查 模板

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报告书 题目中药的使用情况与发展现状调查 姓名、学号 专业、班级 2012 年 5 月 2日

摘要: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的认识和使用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中药曾经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及世界民族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限制了中药的发展。本文以问卷调查及查阅资料的方式对中药的使用情况及发展现状作出归纳总结,以求对振兴我国民族药业有所借鉴。关键词:中药,使用与发展,现代化,产业化 正文: 一、概述 在我国的辽阔大地和海域,分布着种类繁多,产量丰富的天然药材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古代本草书籍所载,已逾3000种,经目前整理,则达8000种左右。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已有很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几千年来,以之作为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于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由于其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本草典籍和文献资料十分丰富,记录着我国人民发明和发展医药学的智慧创造和卓越贡献,并较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医药学在我国的迅速发展,迫于竞争压力,中药的现代化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现代中药科学的发展和概况: 中华民国(1912~1949年) 据不完全统计,现存民国时期的中药专著有260多种,大多体例新颖、类型多样、注重实用。由于它们的论述范围、体例、用语等与传统本草有所不同,或为了通俗的原因,一般都不以本草命名。 属于传统的地方本草亦有多种,以肖步丹《岭南采药录》、高宗岳《泰山药物志》较有特色,也丰富了药物的品种。 食疗本草有较大的进步,大多内容丰富、实用。炮制制药方面,如杨叔澄《中国制药学》、周复生《增订药业指南》,有关内容均较切合实际。汇通派医药学家,利用自然科学和西方医药学的某些成果,补充表达中药的基源、成分、功效及其药理等。鉴于此期中药数量众多、知识广泛,对中药的学习与传播已有诸多不便,故不仅便读、歌括一类中药入门书籍不少,而且新产生了中药辞书。其中影响较大的是1935年陈存仁编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它是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大型辞典。除上述外,反映在本草或中药学术的进步,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功效和主治已明确分别开来,功效表述较准确,增加了中药剂量,以及逐渐用科、属、种名表示中药基源等。与此同时,也从化学成分、药理等方面对若干常用中药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其中以陈克恢对麻黄成分、药理的研究最深入,而且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其他学者对洋金花、延胡索、黄连、常山、槟榔、鸦胆子、益母草、乌头、川芎、当归等百余种中药进行了成分、药理或临床研究,开拓了中药现代研究的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1949年~)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和中国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中药学也因此

中药行业市场现状以及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目录 CONTENTS 第一篇:中药材GAP基地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迎来热潮--------------------------- 1第二篇:中药注射剂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加速洗牌在即--------------------------- 2第三篇:中药注射剂行业现状分析使用须重视安全--------------------------------- 4第四篇:“一带一路”带动中药材行业发展开拓海外市场--------------------------- 6第五篇:中药饮片企业现状分析加速洗牌中--------------------------------------- 7第六篇:2015年1-6月中药材及中成药CPI当月值统计--------------------------- 12 2015年1-6月中药材及中成药CPI当月值统计表: ------------------------------- 12第七篇:2014年-2015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企业数统计---------------------------- 13 2014年-2015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企业数统计表:-------------------------------- 13第十篇:2014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传统市场地位稳固--------------------------- 15第十一篇:2014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情况回顾--------------------------------- 16第十二篇:2015年中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17第十三篇:中药材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迎来国家级规划------------------------------ 18第十四篇:我国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多------------------------------------------ 18第十五篇:中药企业“走出去”需要攻克壁垒分析-------------------------------- 19第十六篇:2014年中药材出口需要关注的现象----------------------------------- 20第十七篇:2014年广东省中药材出口情况分析----------------------------------- 21第十八篇:中药材价格飙升企业成本压力加剧------------------------------------ 22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中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第一篇:中药材GAP基地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迎来热潮 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涉及从种质资源选择、种植地选择一直到中药材的播种、田间管理、采购、产地初加工、包装运输以及入库整个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中药材GAP作为一项旨在推动药材规范化种植、保证药材质量的非强制性行业标准,自2002年6月1日起至今,已有10个年头。 工信部发布了关于2012年度国家拟扶持60个中药材生产建设项目的公告。在公布的60个建设项目中,重点扶持的38个品种都是依据“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扶持的100个大宗和濒危中药材品种选定的,包括30万亩茯苓、20万亩连翘、5万亩山茱萸、3万亩滇龙胆等30个品种、共49个项目的常用大宗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这体现了国家对道地中药材基地建设的重视。

-中国美容化妆品行业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

我国的美容行业起步于八十年代中后期,从97年开始步入高速发展期。经过短短的十几年时间,我国的美容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国外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目前,我国的美容行业与开始相比也出现了很多变化,并呈现出自己独特的特点。 一、中国美容行业发展历史 80年代初,我国化妆品消费是人均1元,90年代初上升到人均5元钱,到2000年底已达到人均25元,可以说我国化妆品的人均消费水平的上升是很快的。广东、上海和北京三个地区人均消费水平达到80~100元,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发达国家的化妆品人均消费水平为35~70美圆。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化妆品的消费市场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从化妆品的分类看,护肤类的占35%,护发类的占28%,美容类的占24%,香水类的占8%,护肤类的产品仍然是化妆品消费的主流。从近几年的动向看,美容类的产品上升很快,有专家预测到2010年美容类的产品要占到35~40%,列第一位。 我国化妆品的销售额1982年为2亿元,1985年为10亿元,1990年为40亿元,1995年为190亿元,2000元为335亿元,比前一年增长16.6%。前十五年化妆品的销售额平均以23.8%的速度递增,最高年份达到41%,从1998年起,增长率有减缓趋势。 关于美容行业,2002年也有人估计销售额在1000亿元。 二、我国美容行业的发展特点及现状 (一)从行业宏观来看 1、从消费者角度看,美容消费正越来越理性 同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一样,美容行业的发展也是经历了从盲目消费逐步到理智消费的过程。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特殊情况,美容行业的先行者利用消费者的美容知识缺乏,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不健全,在很多情况下误导消费者,并在此过程中谋取暴利。数据证明:65%的顾客是通过自己的详细了解来接受新产品,30%的是通过美容师推荐,27%的是通过朋友介绍,28%的人是通过广告产生购买;从中可以看出,现在的顾客在经过一次次尝试后越来越相信自己 2、从国家监控力度看,正在不断加强 我国政府对化妆品行业的管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而逐渐加大力度的并走向规范。1987年,我国颁发了《中国化妆品生产管理条例》,这是我国关于化妆品的第一部法规。条例对化妆品的定义、分类、生产要求、管理部门等都做出了规定。同年,还颁布了《中国化妆品卫生标准》 1989年颁发了《中国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对化妆品的生产及检验提出了具体要求。此法规首次提出了特殊化妆品概念,目前,我国获准生产的特殊用途化妆品有1000多种。 1995年颁布了《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该标准首次提出了新创化妆品这一专业术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