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远景图的教案设计

桥梁远景图的教案设计

桥梁远景图的教案设计
桥梁远景图的教案设计

桥梁远景图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2. 学习打比方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 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的想像力,认识科学幻想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作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 学生能够合理、科学地想像。

2. 形成广泛而形象的认识,进行合理、科学的想像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2. 解题造境:请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什么叫远景图 ?

利用课文来学习一下茅以升先生在1979 年时对桥梁的未来情况的设想。

二、朗读感知

1. 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检查阅读效果:

(1) 读词述文:承载颠簸袖珍小巧玲珑水涨船高胜似闲庭信步

(2) 文章主要写了有关桥梁的哪些内容 ?

2. 要求学生重点研读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批注理解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3. 指导学生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1) 请概括你研读的那个自然段的大意。

(2) 文中哪段是过渡段,具体作用是什么 ?

(3) 把各自然段归纳,划分文章层次。

三、解读体会

1. 顺势提出:将来的桥会有哪些变化 ?将来造桥会有哪些变化 ?

2. 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3. 补充介绍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现在我们学习的是说明文,那么这种比喻的修辞手法已经是一种说明方法了,这就要给它改个名称,应该叫它打比喻或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说说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4. 文中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具体说明。(指导学生读文,寻找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作用 )

四、本课小结本节课我们仔细阅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也了解了作者对未来桥梁的展望,分析了文章的说明结构和说明方法。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分析文章的语言和句式。

第二课时

一、诱思导学

1. 分析文章生动准确的说明语言

《桥梁远景图》导学案(语文版七年级下册)

《桥梁远景图》导学案(语文版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读顺课文按要求积累词语培养浏览课文整体把握内容和思路的能力。 2、分析体味课文合理的想象培养关注科学的兴趣 【学习过程】 一、一读课文积累常识及字词学法指津参考课下注释查阅工具收1、常识 填空 1茅以升我国著名专家他一生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20 世纪30年代设计并主持修建了大桥,解放后又参加了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和科普读物其中《》被编入中学语文课本。 2“胜似闲庭信步”语出词《》。

2、给下列加画线字注音,将四字短语补充完整认读书写3-5遍桥墩() 玲珑()点缀()携带()颠簸()缆索()轮廓()妨碍()()信步小巧()水()船()头()脑()()兴叹 二、浏览课文把握全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3、本文对桥梁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远景图呢抓住每段的中心句式段首语划分课文层次 并概括每一部分大意。细读课文温馨提示作两部分划分 三、探究主体部分内容 4、对将的桥梁和造桥业作者进行了哪些大胆的想象请摘录课文有关内容回答。 5、弄清作者如何严肃而审慎地把自己大胆的幻想表达出来的理清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6、作为一个著名桥梁专家还要对未来的桥梁事业进行大胆的设想这说明了什么能用 有关事实证明吗请举一两侧。 四、学习反思 五、课堂检测1、听写字词 2.形近字组词幻幼骄娇缆揽距矩 3.说说下列语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简析表达作用。 A.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承担重量。 B.为大地生色为江山添娇。 C.桥上的人行道上不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让人们在这长廊中穿过时“胜似闲庭信步”。 D.可以设想,这种弯曲的桥身,不靠下面的桥墩支持,而靠空中的缆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

张村田 [课标要求] 1.学习作者以科学的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2.结合课内外知识了解桥梁的特点、优点。 3.通过自学体会科普作品通俗、形象、生动、准确的语言特色。 [学法点悟] 我们的设计是先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始。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情从事学习和思考,会迸发出无穷的智慧火花。 上课之前主动搜集有关桥梁的资料,充分调动学习此篇课文的兴趣;课堂上采用自由选择、分组朗读、互相合作的方式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对茅以升笔下的八种未来桥梁有更明确的认识,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质疑、释疑、交流、讨论、朗读、摘抄等方式自主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准确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特点等。最后在课内交流,达到知识共享。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仅能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以科学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对未来的桥梁作出形象描述的说明文。文章首先说明桥的重要性和桥梁的基本结构,然后具体描绘“桥梁远景图”,想象新颖奇特,令人惊叹。通读全文,请说说桥是什么?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给桥下个定义,并说明桥的组成。 [疑难解析] 质疑:1.课文开头引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有什么作用? 解惑:说明桥的重要作用,同时增加趣味性和可读性,既可引发少年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可激发他们的想像力。 质疑:作者茅以升幻想将来的桥是什么样的? 解惑:将来的桥不一定是直通通而是可以弯曲的,将来也会有很小很轻便的桥,可以随身携带,遇到小河中,随时架起,就可过河。将来还会出现“无梁飞渡”,等等。 质疑:未来的桥梁会有哪些变化? 解惑: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很便宜、很美、很低,更科学,更人性化。 [语言揣摩] 1.“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便宜。”一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有何作用? 不能。这两个副词起突出强调作用,说明桥梁便宜的程度和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 2.让人们在这长廊中穿过时,“胜似闲庭信步”,写人们的感受有何作用? 写人们悠闲自得的心情,是为了衬托说明未来的桥造得很美,全桥搭成各种姿态,还有不同的色彩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给人们带来的美感。 [研究课题] 1、相关链接: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科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铁道科学院院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他一生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就教学工作。三十年代他设计并支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解放后,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和其他科普读物,1989年因病去世。 2、未来可能出现能伸缩自如的立交桥,能放环形电影的桥等,那么在你的心目中,未来的桥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

《桥梁远景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通俗形象、准确的说明语言。 2、学习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3、学习作者以科学的精神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语言的准确、形象;恰当的比喻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2、进行科学合理的想象。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思路:引、读、思、品、说。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世上有人就有路,有路就有桥。从古至今桥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代的木桥、石桥为主,近代出现了钢架桥。比如我们学过《赵州桥》《飞夺泸定桥》铁索桥。那么将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呢?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为我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课文《桥梁远景图》,请同学们打开书第十八课。板书:桥梁远景图 二、明确目标 (一)学生读学习目标。(出示小黑板) 1、学习通俗形象、准确的说明语言。 2、学习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3、学习作者以科学的精神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三、走进作者 茅以升(1896—1989)江苏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设计并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桥梁。被称为“中国桥梁之父”,写过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和科普读物,如《人间彩虹》、《中国的石桥》等,本文就是关于桥梁的科普文章。 提到说明文,咱们在苏州园林一课,老师讲了说明文阅读方法,大家来回忆一下。(出示方法)今天就以本课为例,继续学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四、整体感知,研习课文 下面在预习的基础上就速读课文,注意两个要求: 1、注意字音。 2、思考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读准字音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谁能把这几个词语读一下:承载颠簸点缀塑料混凝土水涨船高 留下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问: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明确:未来的桥梁。是怎样找到的?课文第三段。(找说明方法的方法)整篇文章、找课文标题、课文开头。教师评价。 本篇文章是想象未来的桥梁,那课文开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引入课文的呢?(请学生读)然后抽学生答,(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桥的重要作用)同时引起读者兴趣,激发想象力。 下面再看一下第二段,板凳指的是什么?(桥)作者为什么把板凳比喻成桥呢?目的是什么?(说明桥的构造)通过我们熟知的事物,来理解桥的构造。板书:(重要构造未来的桥梁) 这一写作思路,为我们照说明顺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那谁来说一下,这篇文章使用的是什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以科学的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2、结合课内外知识了解桥梁的特点、优点。 3、通过自学体会科普作品通俗、形象、生动、准确的语言特色。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热身:小擂台 男女生各分为一个小组,分别说出”桥”的成语、俗语、谚语、诗句等。 二、研读课文 1、未来的桥:作者设想的未来的桥有哪些变化? (1)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 (2)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便宜。 (3)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美。 (4)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低。 2、桥的形态又会有哪些变化? (5)将来一定有没有水中桥墩的桥。 (6)将来在很深的水底造桥不必把桥墩沉到江底。 学法: 说明文段意的概括往往与中心句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如果要概括说明文的段意,首先的思路就是找到中心句。 3、作者丰富的想象让人赞叹,老师也有一些设想: “发明一种面包,吃后可以长知识;发明一种药,能治百病,使人长生不老……”你觉得我的想象怎么样? 4、作为一篇说明文,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说明方法.谁能结合课文中的实例来说一说? 5、谁能使用某一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你周围的事物? 6、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作者语言优美、准确,把你喜欢的句子朗读给同学们听。 7、小组内讨论,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8、作者的哪些设想已经变成了现实?(配合多媒体展示各种桥的图片)

三、拓展延伸 我心中的桥:设计未来的桥梁,并用一定的语言进行说明。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作者对未来桥梁的美好设想,老师更希望有一座”心灵”之桥架在你我之间,让我们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 四、小结: 课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作者对未来桥梁的大胆想象,语言深入浅出,生动形象,是一篇很优美的科学小品文。 五、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 (1)“我也能用”__是什么?不过是_______。”这种形式来造句.(提示:要用上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使所要说明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具体) (2)以”_____远景图”为题,写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张村田 [课标要求] 1.学习作者以科学的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2. 结合课内外知识了解桥梁的特点、优点。 3. 通过自学体会科普作品通俗、形象、生动、准确的语言特色。 [学法点悟] 我们的设计是先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始。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情从事学习和思考,会迸发出无穷的智慧火花。 上课之前主动搜集有关桥梁的资料,充分调动学习此篇课文的兴趣;课堂上采用自由选择、分组朗读、互相合作的方式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对茅以升笔下的八种未来桥梁有更明确的认识,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质疑、释疑、交流、讨论、朗读、摘抄等方式自主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准确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特点等。最后在课内交流,达到知识共享。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仅能使

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以科学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对未来的桥梁作出形象描述的说明文。文章首先说明桥的重要性和桥梁的基本结构,然后具体描绘“桥梁远景图”,想象新颖奇特,令人惊叹。通读全文,请说说桥是什么?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给桥下个定义,并说明桥的组成。 [疑难解析] 质疑:1.课文开头引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有什么作用? 解惑:说明桥的重要作用,同时增加趣味性和可读性,既可引发少年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可激发他们的想像力。 质疑:作者茅以升幻想将来的桥是什么样的? 解惑:将来的桥不一定是直通通而是可以弯曲的,将来也会有很小很轻便的桥,可以随身携带,遇到小河中,随时架起,就可过河。将来还会出现“无梁飞渡”,等等。 质疑:未来的桥梁会有哪些变化? 解惑: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很便宜、很美、很低,更科学,更人性化。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桥梁远景图话题讨论教学设计冀教版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话题讨论) 一、预习作业 1.读准字音,熟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词圈出来,利用工具书理解“闲庭信步、望洋兴叹、譬如”等词的意思。 2.阅读课后的“资料夹”,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茅以升以及和这篇文章相关的信息,了解当今桥梁的基本知识和将来的桥梁发展趋势。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理解“譬如、轮廓、妨碍、层出不穷、望洋兴叹、闲庭信步”等词语。 2.阅读课后的“资料夹”,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茅以升以及和这篇文章相关的信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当今桥梁的基本知识和将来的桥梁发展趋势。 4.在阅读中培养边读边想象、边读边勾画批注等自能读书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自主学习——感受想象——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运用读、品、诵的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总分结构的好处,并对未来桥梁的想象进行小练笔的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阅读中使学生结合对未来桥梁的想象进行小练笔的训练,培养其热爱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当今桥梁的基本知识和将来的桥梁发展趋势,

并对未来桥梁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四、教学课时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我们先来猜个谜语:驼背老公公,趴在河当中,背上有人走,腹下也可通。 生:桥。 师:生活中我们熟悉的桥梁有哪些?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 生:赵州桥,槐安桥……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茅以升先生的《桥梁远景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大家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小组内检查,把容易读错的字、词写在纠错本上。(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活动,交流纠错本。 3.指名读文,随机指导。 师:刚才听大家读的特别好,我们来展示一下如何? 4.生字词检查,组织小组间竞赛。 5、中心话题。 (1)茅以升先生为我们介绍了有关桥梁的哪些内容?默读课文,从中找出相关的语句画一画,并在旁边作批注。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桥梁远景图》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桥梁远景图》 18.《桥梁远景图》 【重点难点点拨】 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鹊桥(què)桥墩(dūn)潜力(qián)轮廓(kuò) 亭台楼阁(tínggé)妨碍(ài)颠簸(bǒ)缆索(lǎn) 二、需掌握的多音多义字 三、辨析形似字 四、词语积累 鹊桥:民间传说天上的织女七夕渡银河与牛郎相会,喜鹊来搭成桥(比喻夫妻或情人久别后相聚)。 承载: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 幻想:没有现实根据的想法。 潜力:潜在的力量。 灵巧:灵活而巧妙。 成本:生产一种产品所需的全部费用。 轮廓:(事情的)概况。 生色:增添光彩。 添娇:增添美的景致。 柔和:温和而不强烈。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颠簸:上下震荡。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小巧玲珑:(东西)细致精巧。 袖珍:体积小的,便于携带的。 望洋兴叹: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水涨船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事物基础的提高而提高。 胜似闲庭信步:胜过在清静的庭院随意散步。 五、作者简介 茅以升(1896~1989),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相当于现在的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铁道科学院院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他一生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三十年代他设计并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解放后,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和其他科普读物。1989年因病去世。 茅以升早年留学美国,其博士论文《框架结构的次应力》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1921年,他回到祖国怀抱。三十年代,茅以升在钱塘江大桥工程技术上的成就曾令国外同行对中国的桥梁建筑工程师刮目相看。五十年代,在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茅以升担任由20多位中外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解决了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中的14个难题。1959年,在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设中,茅以升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为这个历史性的重大建筑贡献了自己的技术、经验和智慧。他是中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桥梁远景图第2课时教案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桥梁远景图第2课时教案语 文版 第2课时 (一)诱思导学 1分析文章生动准确的说明语言。 (1)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文章很生动,文中中还有许多句子写得也很生动,请学生找出。进行分析。 (2)引导学生观察下列句子,说一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A几乎是才听说造桥,就看见“一桥飞架”了! B架桥时,全用电脑控制的各种机具,差不多不需要人的劳动力。 2分析文章中运用的特殊句式 3要求学生仿造句。 指导学生仿造句式,进一步认识双重否定句与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二)科学幻想 1提出问题:作者的想像不乱想?请说出理由。 2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同时参照课文前的彩图,理解科学的幻想与现实的密切关系。 3要求学生把自己知道的在1979年时作者的设想已变为现实的资料介绍给同学们。(三)辐射阅读 1要求学生阅读辐射文《大脑移植的幻想与现实》 2提出问题:本文在语言上与课文有什么相似之处?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例句。 3提出问题:结合两文说一下你对科学的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 4同学们的年龄正是幻想的好时候,再上加这两篇文章的学习,你难道不想让自己的幻想将来成为现实吗?行动起来,查阅有关资料以“……远景图”为题写一篇短文,展望一项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四)本课小结. 希望同学们学完这两篇文章以后,能够喜欢这种科学幻想的文章,能积极探索科学奥秘,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够大胆而合理的想像,不断创新,不断研究,等待你的想像成为现实,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五)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与练习 板书设计 桥梁远景图 茅以升 “板凳”将来 / 什么样 \怎样造 打比方科学幻想---现实 教学反思: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桥梁远景图分段讲解教学设计冀教版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分段讲解) 教材分析 《桥梁远景图》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撰写的科普散文。 《桥梁远景图》开篇先谈“什么是桥”。作者以打比方的方式通俗的介绍了桥的基本构成,使读者先对桥梁有了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当今桥梁的基本类型。课文的第三段是一个过渡段,“承上”总结了今天桥梁的“五花八门”和“了不起”;“启下”说明后文将要介绍的是对未来桥梁的远景的幻想。四、五、六、七、八段是作者对未来桥梁的预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八个生字,会认本课三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当今桥梁的基本知识和将来的桥梁发展趋势。 3.在阅读中培养边读边想象、边读边勾画批注等自己读书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感知课文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自己搜集相关资料提高学习的能力。 2.结合对未来桥梁的想象进行小话题和小练笔的训练,培养学生关注科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要大胆的想象。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八个生字,会认本课三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当今桥梁的基本知识和将来的桥梁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 形成广泛而形象的认识,进行合理、科学的想象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出示课件:由歌曲《北京的桥》引入。

师:今天桥“千姿百态”那么将来的桥又会怎样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2课,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课文《桥梁远景图》。请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什么叫远景图? (“远景图”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未来情况的合理设想。) 二、介绍作者 由学生根据自己所搜集资料对作者进行介绍。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茅以升造的桥梁的图片。如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 相关资料: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科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铁道科学院院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他一生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就教学工作。三十年代他设计并支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解放后,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和其他科普读物,1989年因病去世。 三、朗读感知 (一)初读文章,排除词语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文章,注意读正确、流利。 2.小组内逐段读课文,把在读的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记录在纠错本上,并在小组内进行纠错。把不理解的词也画下来,小组内交流解决,不能解决的记录下来。 3.全班进行纠错,找出本课容易读错的字词。 4.教师多媒体出示预设的本课重点掌握的字词,请学生朗读。 譬如轮廓耽误妨碍板凳拱形袖珍 层出不穷望洋兴叹胜似闲庭信步 5.分组朗读课文,强化词语,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默读课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有关桥梁的哪些内容? 生:桥由几部分构成;现在的桥是什么样的;将来的桥是什么样的。 师:那我们先来看看桥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生:桥梁、桥墩、基础三个部分构成的。 师:在介绍时作者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呢? 生:比喻。 师:试比较下面两种说法,哪种好。说说理由。 (1)桥,是由桥墩、桥梁、基础三部分构成。

[桥梁远景图课文]桥梁远景图阅读答案

[桥梁远景图课文]桥梁远景图阅读答案【教学设计】 桥梁远景图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桥梁远景图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 现在就让我来作为幻想家,为将来的桥梁,绘出一幅”远景图”吧! 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像南京长江大桥那样大的桥,几个月就可以完成了。那时所有建桥的材料,都可以在工厂里通过自动化,预先制成”标准构件”;造桥时,在水里把它们拼装成桥墩;在桥墩上把它们架设成为桥梁,一口气作业,几乎是才听说造桥,就看见”一桥飞架”了。

将来的桥一定造得很便宜。现在用的各种”合金钢。如:不锈钢、耐热钢等等。”及高强度”混凝土”,会由”高分子”新材料。来代替,重量轻而强度高。桥梁构件的制造,一律自动化。桥墩的水下工程,可用机器人操作,动作灵巧,由人在水上指挥。桥墩基础不必沉到那么深,在松软的土质中,可以放进凝固剂。,把软土变为硬土。架桥时,全用电脑控制的各种机具,差不多不需人的劳动力。采用了这些新技术,当然桥的成本就低了。 将来的桥一定造得很美。一座桥的轮廓和组成部分,会安排得为大地生色,为江山添娇。桥的”构件”不再是现在的直通通的棍子了,而是柔和的,有如花枝一般;它也不是头尾同样粗细,而是全身肥瘦相间的。各个构件都搭配成各种姿态,而且各有不同的色彩,把全桥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桥上的人行道还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让人们在这长廊中穿过时,”胜似闲庭信步”。桥梁远景图阅读答案 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低。现在造桥的费用所以大,往往不在桥长而在桥高。因为桥下要走船,如果水高船也高,水涨船高,桥就更要高了。桥一高,两岸的路面也要高起来,高的路面上又要造桥,这种桥的下面是陆地而不是水,名叫”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22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_3

冀教版第十二册《桥梁远景图》 一、教学内容分析 《桥梁远景图》是冀教版第十二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它拉开了整个文化单元的序幕。本文作者茅以升是一位杰出的桥梁专家,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位充满想象,有着很强创造力的人。本文就是他在对客观实际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对未来桥梁的发展趋势及方向做出大胆想象的科普说明文。文章首先说明桥梁的基本结构,然后具体描绘“桥梁远景图”,想象新颖奇特,令人惊叹,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展开丰富的想象。 二、教学对象分析 作为六年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肯动脑筋,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脉络都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尤其对多媒体设备更是兴趣浓厚。学生的想象能力丰富,但语言表达得还不够准确。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学会书写本课八个生字,会认本课三个生字。 了解桥梁相关知识,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及生动性,领悟作者科学而大胆的想象。 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的想像力,认识科学幻想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朗读课文内容,感受本文既准确又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勇于探究,主动积极。 培养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大胆想象的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感受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感受作者以科学为前提的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教学难点:在阅读基础上对桥梁形成广泛而形象的认识,并进行合理、科学的想像。 解决办法:通过分析文中重点语句,体会语言的优美与生动;教学时,通过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方式理解文章,并进行合理、科学的想象。 五、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2.学习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3.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的想像力,认识科学幻想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学生能够合理、科学地想像。 2.形成广泛而形象的认识,进行合理、科学的想像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导语: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8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说明文《桥梁远景图》。 2.解题造境:请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什么叫远景图? 利用课文来学习一下茅以升先生在1979年时对桥梁的未来情况的设想。 二、朗读感知 1.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检查阅读效果: (1)读词述文:承载颠簸袖珍小巧玲珑水涨船高胜似闲庭信步

(2)文章主要写了有关桥梁的哪些内容? 2.要求学生重点研读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批注理解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3.指导学生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1)请概括你研读的那个自然段的大意。 (2)文中哪段是过渡段,具体作用是什么? (3)把各自然段归纳,划分文章层次。 三、解读体会 1.顺势提出:将来的桥会有哪些变化?将来造桥会有哪些变化? 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3.补充介绍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现在我们学习的

是说明文,那么这种比喻的修辞手法已经是一种说明方法了,这就要给它改个名称,应该叫它打比喻或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说说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4.文中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具体说明。(指导学生读文,寻找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作用)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仔细阅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也了解了作者对未来桥梁的展望,分析了文章的说明结构和说明方法。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分析文章的语言和句式。 第二课时 一、诱思导学

《桥梁》教学设计

第18课《桥梁远景图》学习活动方案 设计人:唐弦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桥梁相关知识,掌握打比方、作诠释及了解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体味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及生动性,领悟科学而大胆的想象。 2、过程与方法:自主收集、筛选信息,合作理解桥的基本结构及其说明方法,探究科学而大胆的想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合作,勇于探究,主动积极;培养以科学的态度大胆想象的意识。 二、学习重点: 1、打比方、作诠释、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及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2、以科学为前提的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三、学习难点: 1、想象的科学性。 2、合作探究的意识。 四、学习准备:(主动收集筛选信息活动) 1、收集并筛选有关文字图片信息。 2、观察各类桥梁,采访造桥人。 五、活动过程: (一)、认清桥梁(比一比:谁说得最准确、形象) 1、活动目的:认清桥梁的基本结构,掌握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为学习描绘“桥梁远景图”部分打好坚实基础。 2、活动方法:组内交流收集并筛选后的相关信息,小组派代表用一句话概述桥的基本结构,比照原文,合作探讨,认清桥的基本结构,把握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3、活动时间:在教师导入后进行,约用12分钟完成。 (二)、畅谈远景“我心中的桥”(试一试:谁讲得最透彻、生动) 1、活动目的:领悟科学而大胆的想象及掌握作诠释,了解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培养合作、探究的意识。 2、活动方法:历数一般桥梁的缺点,速读4至12段并为(九个)小组选定探究内容,合作探究选定内容,自由发言,归纳想象的科学与大胆及其说明方法(达到目标)。 3、活动时间:在第一次活动之后进行,约用18分钟。 (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一样作业) (三)、赏析 朗读幻灯片上的句子,体会红色字体的作用。 六、课后作业 1、查阅、收集桥梁方面的资料 2、自学“方法技能”,学习复述课文 3、展开合理想象,设计一种将来的轮船、汽车、飞机、火车等,写成片段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桥梁远景图》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桥梁远景图》 18.《桥梁远景图》 【重点难点点拨】 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鹊桥(què)桥墩(dūn)潜力(qián)轮廓(kuò) 亭台楼阁(tíng gé)妨碍(ài)颠簸(bǒ)缆索(lǎn) 二、需掌握的多音多义字 三、辨析形似字 四、词语积累 鹊桥:民间传说天上的织女七夕渡银河与牛郎相会,喜鹊来搭成桥(比喻夫妻或情人久别后相聚)。 承载: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 幻想:没有现实根据的想法。 潜力:潜在的力量。 灵巧:灵活而巧妙。 成本:生产一种产品所需的全部费用。 轮廓:(事情的)概况。 生色:增添光彩。 添娇:增添美的景致。 柔和:温和而不强烈。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颠簸:上下震荡。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小巧玲珑:(东西)细致精巧。 袖珍:体积小的,便于携带的。 望洋兴叹: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水涨船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事物基础的提高而提高。 胜似闲庭信步:胜过在清静的庭院随意散步。 五、 茅以升(1896~1989),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相当于现在的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铁道科学院院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他一生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三十年代他设计并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解放后,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和其他科普读物。1989年因病去世。 茅以升早年留学美国,其博士论文《框架结构的次应力》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1921年,他回到祖国怀抱。三十年代,茅以升在钱塘江大桥工程技术上的成就曾令国外同行对中国的桥梁建筑工程师刮目相看。五十年代,在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茅以升担任由20多位中外专家组成

桥梁远景图教学反思

桥梁远景图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条理清楚,在课上,我紧紧围绕课改的精神,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如介绍茅以升的生平;说古道今对桥的知识交流;通过小小辩论赛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等等。 因为《桥梁远景图》本身就是一篇对未来桥的想象,所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自然成了教学的重点。我同样的让学生以研究小组开展学习,在第一堂课上,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桥的模拟图;在第二堂课上,请学生设计除书上以外,你设计的将来的桥梁是什么样?围绕将来的桥梁这个话题进行想象说话。力求在共同合作的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使小组合作的能力得到提高。 读写结合是教学这一课不可缺少的,在最后我让学生围绕着将来的桥梁这个话题进行想象,把自己的设想写下来。让学生在小组内朗读自己的设想,并说出它的特点和可行性,评选出组内的小小茅以升奖。 这一课的教学效果不错,课堂学习气氛活跃,也可能是孩子们喜欢科学的缘故吧。 反思二:桥梁远景图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备课,放手学生,效果较好。大体有以下几方面值得肯定。

加强预习,激发兴趣。我们的设计是先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始。课前预习,让学生查找和作者以及和相关的资料。课堂学习就从讲故事入手,形象生动地叙述茅以升的童年故事。通过听故事使学生明白茅以升正是因为小时候看了家乡桥倒塌造成的悲剧,而从小立志建造更大更好更坚固的桥梁,使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撼,从而投入到对知识的渴求中去。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情从事学习和思考,会迸发出无穷的智慧火花。 重视想象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又因为《桥梁远景图》本身就是一篇对未来桥的想象,所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自然成了教学的重点。第一节课,检查朗读,先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在第二节课上,紧紧围绕现在的桥五花八门;未来的桥远景广阔承上启下句段,请学生找出句段加以论述,弄懂每一环节,在此基础上展开自己的想象力,畅想除书上以外的未来桥梁,围绕将来的桥梁这个话题进行想象说话。此举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使小组合作的能力得到提高。小本本的读写结合让本节课的教学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注重口语训练培养创新思维。在这两堂课上,我们紧紧围绕二期课改的精神,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如介绍茅以升的生平;说古道今对桥的知识交流;通过小小辩论赛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等等。 《桥梁远景图》本身就是一篇对未来桥的想象,所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自然成了教学的重点。在共同

桥梁远景图的教案设计

桥梁远景图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2. 学习打比方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 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的想像力,认识科学幻想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作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 学生能够合理、科学地想像。 2. 形成广泛而形象的认识,进行合理、科学的想像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2. 解题造境:请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什么叫远景图 ? 利用课文来学习一下茅以升先生在1979 年时对桥梁的未来情况的设想。 二、朗读感知 1. 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检查阅读效果: (1) 读词述文:承载颠簸袖珍小巧玲珑水涨船高胜似闲庭信步 (2) 文章主要写了有关桥梁的哪些内容 ?

2. 要求学生重点研读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批注理解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3. 指导学生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1) 请概括你研读的那个自然段的大意。 (2) 文中哪段是过渡段,具体作用是什么 ? (3) 把各自然段归纳,划分文章层次。 三、解读体会 1. 顺势提出:将来的桥会有哪些变化 ?将来造桥会有哪些变化 ? 2. 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3. 补充介绍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现在我们学习的是说明文,那么这种比喻的修辞手法已经是一种说明方法了,这就要给它改个名称,应该叫它打比喻或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说说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4. 文中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具体说明。(指导学生读文,寻找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作用 ) 四、本课小结本节课我们仔细阅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也了解了作者对未来桥梁的展望,分析了文章的说明结构和说明方法。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分析文章的语言和句式。 第二课时 一、诱思导学 1. 分析文章生动准确的说明语言

2018-2019年语文版七下《桥梁远景图》教案5篇

l 8桥梁远景图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8页-12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文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2.学习打比方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3.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的想像力,认识科学幻想与现实的密切联系。◆过程与方法1.朗读感知课文内容,感受文章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特点。2.分析体味课文合理的想像,培养学生关注科学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突破 ◆重点 学习作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学生能够合理、科学地想像。 ◆难点 形成广泛而形象的认识,进行合理、科学的想像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突破 运用辐射阅读教学方法,合理启发适时点拨,使学生掌握更丰富的知识,以此来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辐射材料《大脑移植的幻想与现实》,投影片,图片(或vCD光盘)。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己解决生字词,寻找相关图片。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第l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情境导入 1.激情入境2.朗读感 2.把握内容3.解读体味 3.揣摩分析 一、情境导入(约分钟) 二、朗读感知(约分钟)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仔细阅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也了解了作者对未来桥梁的展望,分析了文章的说明结构和说明方法。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分析文章的语言和句式。 五、板书设计参考 桥梁远景图 茅以升 “板凳”将来 什么样怎样造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1.解释词语:承载袖珍颠簸小巧玲垅水涨船高2.说说下边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个性练习设计1.用下列词语说一句话:望洋兴叹胜似闲庭信步2.你想像一下将来的桥是什么样的?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诱思导学 1.品读语言2.科学幻想 2.感受想象3.辐射阅读 3.阅读探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