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导学案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导学案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导学案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导学案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巩固对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的理解及应用。

2、初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运用守恒思想解决相应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守恒思想及重要规律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比较异同:

(1)铁与氯气反应:,氧化剂,氧化产物

(2)铁与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铁,氧化剂,还原剂

2、正误判断:

(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表现氧化性,反应后得到氧化产物。

(2)金属阳离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只具有氧化性。

和足量浓盐酸反应制1mol氯气时,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4mol。(3)用MnO

2

(4)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只表现强氧化性。

(5)发生化学反应时,失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

二、探究新知

1、常见氧化剂及还原产物:

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非金属单质、含有

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过氧化物等。

2、常见还原剂及氧化产物:

常见还原剂包括活泼的金属单质、非金属离子及低价态化合物、低价金属阳离子、非金属单质及其氢化物等。如:

3、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Fe2+(主还原性)Fe3+Fe

SO2-

3(主还原性)SO2-

4

S

H 2O

2

(主氧化性)O

2

H

2

O

4、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1)守恒规律(电子恒):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总数,电子得失总数。

(2)强弱规律(强制弱):具有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具有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具有较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具有较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3)转化规律(价近变):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若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而不交叉;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先后规律(强优先):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优先与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遇到多种氧化剂时,优先与氧化性最强的氧化剂反应。

5.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配平原则:

(2)一般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化合价升降法三、典型例题

【典例1】已知反应CuO+H

2Cu +H

2

O 回答下列问题:

CuO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降低”),该物质表现性,在反应中做剂;若有1 mol CuO 参加反应,(“得到”或“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同时消耗H

2

的物质的量为。

【典例2】已知:①向KMnO

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FeCl

2

溶液中通入少

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典例3】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 H

2S+SO

2

─ _________ + ___________

② H

2S+H

2

SO

4

(浓)─S + 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

③ FeS

2+O

2

─Fe

2

O

3

+SO

2

还原剂是,被氧化的元素是,每生成1molSO

2

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

④K

2Cr

2

O

7

+ HCl─KCl + CrCl

3

+ Cl

2

↑ + H

2

O

还原产物是,氧化产物是,每生成1molCl

2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四、当堂检测

1、已知下列离子的还原性:I->Fe2+>Br-,往FeBr

2溶液中通入少量Cl

2

,首先被氧化的

离子是,若改为向FeI

2溶液中通入少量Cl

2

,首先被氧化的离子是。

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或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A. F

2 +H

2

O─HF +O

2

B. Na +H

2

O ─NaOH +H

2

C. NO

2 +H

2

O ─HNO

3

+NO D. H

2

O

(2)水只做氧化剂的是,水只做还原剂的是,水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的是,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填序号)

3、已知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2FeCl

3+2KI===2FeCl

2

+2KCl+I

2

②2FeCl

2

+Cl

2

===2FeCl

3

③2KMnO

4+16HCl(浓)===2KCl+2MnCl

2

+5Cl

2

↑+8H

2

O

若某溶液中含有Fe2+、Cl-和I-,要除去I-而不氧化Fe2+和Cl-,可以加入的试剂是。

(完整)高中化学专题复习之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之—— 氧化还原反应 一、基本概念 概念定义注意点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被氧化元素失去电子的过程元素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被还原元素得到电子的过程元素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 氧化产物通过发生氧化反应所 得的生成物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同一种产物, 也可以是不同产物,还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物。如 反应4FeS 2 +11O 2 =2Fe 2 O 3 +8SO 2 中,Fe 2 O 3 和SO 2 均既为氧化产 物,又为还原产物。 还原产物 通过发生还原反应所得的生成物 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常见氧化剂:(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卤素单质(X 2 )、O 2 、 S等(2)高价金属阳离子;如Fe3+、Cu2+等(3)高价或较高价 含氧化合物;如MnO 2 、浓H 2 SO 4 、HNO 3 、KMnO 4 等(4)过氧化 物;如Na 2 O 2 、H 2 O 2 等 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物常见还原剂:①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如K、Na、Z n 、Fe 等②一些非金属单质;如H 2 、C、Si等③较低态的化合物; CO、SO 2 、H 2 S、Na 2 SO 3 、FeSO 4 氧化性得到电子的能力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其得失电子能力有关,与 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还原性失去电子的能力 ⑵.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氧化剂有氧化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有还原性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例1、制备氰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2HCN = Ca(CN)2 + CO↑+ H2↑+ CO2↑,在反应中() A. 氢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还原 B. 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Ca(CN)2是氧化产物,H2是还原产物 D. CO为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 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CaCO3+ 2HCN = Ca(CN)2 + CO↑+ H2↑+ CO2↑(注意生成物中CO2碳元素来自CaCO3,它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即氢元素化合价降低,碳元素化合价升高,故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a(CN)2 是氧化产物,H2是还原产物。答案:B、C。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优质课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2)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 (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认识,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三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总结归纳法、练习反馈法等。 教学主线: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1、将刚削好的苹果与久置的苹果比较,有色有何变 化? 2、泡好的绿茶静置后有何变化?【回答】 1、苹果由粉绿色变成黄褐 色; 2、绿茶久置后颜色变深。 从生活中的 例子引入氧 化还原反应 表观认识特征 认识 本质 认识 得失氧化合价 升降电子转移

【提问】 回顾初中所学的知识,请大家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讨论并交流这类反应的分类标准。【思考、讨论】 氧化反应: 2Mg + O2 = 2MgO 还原反应: CuO+H2== Cu+H2O 分类的标准:得氧失氧 巩固初中所 学的知识 【过渡】 请大家再思考一下:在所举的两个反应中是否只发生了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例如:CuO+H2== Cu+H2O 【讨论、回答】 铜失去氧,发生了还原反 应;氢气得到氧,发生了氧 化反应。 巩固氧化反 应和还原反 应的知识, 引出氧化还 原反应的概 念。 【小结】 可见有得必有失,有物质得到氧,必定有另一个物质失去氧。也就是说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就把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过渡】 氧化还原反应还有什么特点呢?在课本33页《思考与交流》有3个方程式,请大家分别标出这几个反应中每个元素的化合价,观察一下在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没有发生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思考与交流】 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 发生了变化。有元素化合价 升高的反应时氧化反应,有 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时 还原反应。 巩固刚才所 学的氧化还 原反应的有 关概念。 通过课本的 思考与交流 探讨氧化还 原反应与元 素化合价升 降情况的关 系。 【板书】1、特征:元素化合价升降(判断依据) 【过渡】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那么我们再看下面反应: Zn + 2HCl == ZnCl2+H2↑。在这个反应中有得氧失氧吗?元素的化合价有发生变化吗?【回答】 1、没有得氧失氧。 2、锌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的0价变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有反应前的+1价变为0价。 【小结】 在反应Zn+ 2HCl == ZnCl2+H2↑中虽然没有发生得氧失氧的情况,但是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升

氧化还原反应导学案(学生版)

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1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1. 根据反应中有无转移或元素变化,可以把化学反应划分为反应和反应。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最佳判据是。 2.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例题1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2Fe+3Cl22FeCl3 B. Fe2O3+3CO2Fe+3CO2 C. CaO+CO2CaCO3 D. H2SO4+2NaOHNa2SO4+2H2O 变式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 化合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 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对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关系的认识误区: 误区反例 ①无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 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无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 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 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是,实质是。 2.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 双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③算数目、④说变化。

用双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 单线桥法: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得”、“失”字样。 用单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 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 (1) 常见氧化剂 物质类型举例对应还原产物 活泼的非 金属单质 X2(卤素) O2 元素处于高化合 价时的化合物 氧化物MnO2 含氧酸 浓硫酸 HNO3 盐 KMnO4 Fe2(SO4)3 过氧化物Na2O2、H2O2 (2) 常见还原剂 物质类型举例对应氧化产物 活泼的金属单质M(金属):K、Na、Mg、Al等M n+ 非金属单质 H2 C 元素处于低化合 价时的化合物 氧化 物 CO SO2 酸 H2S HI 盐 Na2SO3 FeSO4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及答案解析

一、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锂离子电池能够实现千余次充放电,但长时间使用后电池会失效,其中的化学试剂排放至环境中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实验室模拟回收锂离子电池中的Co、Ni、Li的流程如图。 已知:LiCoO2难溶于水,易溶于酸。回答下列问题: (1)LiCoO2中Co的化合价是__。 (2)LiCoO2在浸出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 (3)浸出剂除了H2O2外,也可以选择Na2S2O3,比较二者的还原效率H2O2__(填“>”或“<”)Na2S2O3(还原效率:还原等物质的量的氧化剂消耗还原剂的物质的量)。 (4)提高浸出效率的方法有__。 (5)利用Cyanex272萃取时,pH对钴、镍萃取分离效果的影响如图。从图中数据可知,用Cyanex272萃取分离时,最佳pH是__。 (6)反萃取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R2=Co2++2HR,则反萃取剂的最佳选择是__。 (7)常温下,若水相中的Ni2+的质量浓度为1.18g·L-1,则pH=__时,Ni2+开始沉淀。 [K sp(Ni(OH)2=2×10-15] (8)参照题中流程图的表达,结合信息设计完成从水相中分离Ni和Li的实验流程图(如图)___。 已知: 提供的无机试剂:NaOH、Na2CO3、NaF。 【答案】+3 2LiCoO2+6H++H2O2=2Co2++O2↑+2Li++4H2O < 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加H2SO4浓度 5.5 H2SO4 7.5 ①NaOH ②Ni(OH)2 ③NaF

【解析】 【分析】 (1)通过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进行计算; (2)由流程图中有机相反萃取得到CoSO4,可知LiCoO2与H2O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写出化学方程式; (3)根据等物质的量H2O2和Na2S2O3作为还原剂转移电子的多少进行判断; (4)提高浸出效率即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5)分离Co2+和Ni2+时,由于Co2+进入有机相,Ni进入水相,因此,应该选择钴的萃取率高而镍的萃取率低的pH范围; (6)将钴洗脱进入水相中时,应该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不能引入新杂质; (7)根据K sp(Ni(OH)2的表达式进行计算; (8)根据表格中所给物质溶解度信息,调节pH应该用碱性物质,但要考虑分离Ni和Li元素不能使Ni和Li元素同时沉淀。 【详解】 (1)LiCoO2中O元素为-2价,Li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进行计算得Co的化合价为+3价; (2)由流程图中有机相反萃取得到CoSO4,可知LiCoO2与H2O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LiCoO2+6H++H2O2=2Co2++O2↑+2Li++4H2O; (3)1molH2O2作为还原剂转移2mol电子,1molNa2S2O3作为还原剂转移8mol电子,则 Na2S2O3的还原效率更高; (4)提高浸出效率可以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加H2SO4浓度等; (5)分离Co2+和Ni2+时,由于Co2+进入有机相,Ni进入水相,因此,应该选择钴的萃取率高而镍的萃取率低的pH范围,所以最佳pH是5.5; (6)将钴洗脱进入水相中时,应该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为不引入新杂质,反萃取剂最好选择H2SO4; (7)c(Ni2+)=1.18 59 mol/L=0.02mol/L,则开始沉淀时,c(OH-)= -6.5mol/L,则pH=14-6.5=7.5; (8)根据表格中所给物质溶解度信息,调节pH应该用碱性物质,但要考虑分离Ni和Li元素不能使Ni和Li元素同时沉淀,所以选用NaOH,则Ni(OH)2先沉淀,过滤后滤液中加入NaF生成LiF沉淀。 【点睛】 本题(5)选择合适的pH时,注意读懂图中信息,要根据实验的具体操作情况来分析。 2.根据当地资源等情况,硫酸工业常用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作为原料。完成下列填空: (1)将0.050mol SO2(g) 和0.030mol O2(g) 充入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Q。经2分钟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SO3)=0.040mol,则O2的平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案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冯志豪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2.学会用“双线桥”法分析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并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过程与方法:培养比较、类比、归纳和演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得电子和失电子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 重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课前检测] 1、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H2+Cl2===2HCl B、CaCO3+2HCl===CaCl2+CO2↑+H2O C、CuSO4+Fe===FeSO4+Cu D、NH4HCO3===NH3↑+CO2↑+H2O [情景设计] 1、写出钠在氯气中燃烧的方程式,注明化合价变化,这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吗? 2、氯气是由氯分子构成的,一个氯分子是由两个氯原子构成的。金属钠是由钠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Na+和Cl-构成的。钠原子和氯原子是经过怎样的变化形成Na+和Cl-,进而形成氯化钠呢?写出钠原子、氯原子、钠离子、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化钠形成的原因。 [概念形成]一、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2、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注意: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一定同时发生,是对立统一的。 3、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原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原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拓展] 常见的氧化剂: 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还原剂: _________________;[典型例题] 1、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导学案(学生版)

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1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1.根据反应中有无_______ 转移或元素__________ 变化,可以把化学反应划分为 应。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最佳判据是_。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例题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2Fe+3CI 2——2FeCI 3 B.Fe2Q+3CO 2Fe+3CO C.CaO+C —CaCO D.H2SO+2NaO卄Na2SO+2HO 变式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化合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核心突破 对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关系的认识误区 误区 ①无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 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无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 I I 、、 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 I *, I I 、- 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质是 2.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③算数目、④说变化。 得nc ________ 反应和_________ 反 反例

用双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单线桥法: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得”、"失”字样。 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用单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 3.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氧化剂 (2) (3)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高中一年级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学案和练习试题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判断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化合价的变化。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能举例说明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重点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知识梳理】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在初中化学中,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反应中,氧化铜_______变为单质铜,发生了______反应,碳______氧变成了二氧化碳,发生了________反应。这两个过程是_______发生的,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及判断分析 木炭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上述两个反应中,不仅存在氧元素的得失,而且部分元素的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一反应中,虽不存在氧元素的得失,但某些元素的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反应也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因此我们可以说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________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______的反应是还原反应。凡是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依据。 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很多,若从反应物变为产物时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的反应,即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类是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反应,称为________________。 【练习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Fe + 2HCl = FeCl2 + H2↑ B.NH4NO3N2O ↑+ 2H2O C.2NaHCO3Na2CO3 + H2O + CO2 D.2Na + Cl22NaCl E.Na 2O+ H2O2NaOH F.AgNO3 + HCl = Ag Cl↓+ HNO3 【思考】初中学过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它们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如何?用图示表示出来。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从原子结构来看,原子核外的电子是____________。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____________与化学反应有密切关系。化合价的升降与_______密切相关。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精选课件)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 三、氧化还原反应 1、准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1 氧化还原反应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1)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反应. (2)反应物: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表现氧化性 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表现还原性 (3)产物: 氧化产物:失电子被氧化后得到的产物-—---具有氧化性 还原产物:得电子被还原后得到的产物-—---具有还原性(4)物质性质: 氧化性:氧化剂所表现出得电子的性质 还原性:还原剂所表现出失电子的性质 注意:a.氧化剂还原剂可以是不同物质,也可以是同种物质 b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不同物质,也可以是同种物质 C。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是指物质得到(或失去)电子的能力,与物质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5)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1。2 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1)物质在反应中是作为氧化剂还是作为还原剂,主要取决于元素的化合价。 ①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它的原子只能得到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氧化剂,如+7价的Mn和+6价的S ②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它的原子随反应条件不同,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因此该元素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如0价的S和+4价的S...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③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它的原子则只能失去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还原剂,如-2价的S (2)重要的氧化剂 ①活泼非金属单质,如F2、Cl2、Br2、O2等。 ②元素处于高价时的氧化物、高价含氧酸及高价含氧化酸盐等,如MnO2,NO2;浓H2SO4,HNO3;KMnO4,KClO3,FeCl3等。...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③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3)重要的还原剂 ①金属单质,如Na,K,Zn,Fe等. ②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 ③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CO,SO2等。

氧化还原反应导学案学生版

氧化还原反应导学案学 生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1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1. 根据反应中有无转移或元素变化,可以把化学反应划分为反应和反应。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最佳判据 是。 2.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例题1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2Fe+3Cl 22FeCl 3 B. Fe 2 O 3 +3CO2Fe+3CO 2 C. CaO+CO 2CaCO 3 D. H 2 SO 4 +2NaOH Na 2 SO 4 +2H 2 O 变式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 化合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 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对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关系的认识误区: 误区反例 ①无单质参加的化合反 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 应 ②无单质生成的分解反 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 应 ③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 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 反应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是,实质 是。 2.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 双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③算数目、④说变化。 用双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 目:。 (2) 单线桥法: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得”、“失”字样。 用单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 目:。 3. 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 (1) 常见氧化剂 (2) 常见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学案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1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都伴随着化合价升降及电子转移 2、知道如何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二、预习内容 1、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初中化学中把得氧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失氧的反应称为________反应。例如,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高温2Cu+CO2↑。在这个反应中氧化铜失去氧变成单质铜,发生了还原反 应。碳得到了氧变成了二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得氧和失氧是同时发生的,也就是说,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2)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下面几个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从上面的反应可以看出,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凡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称为__________,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称为__________。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学会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价变化,电子转移,发生反应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学会用化合价升降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及其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二、学习过程: 1.【思考】 (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过哪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各举一个反应实例。 (2)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高温 (3)Fe2O3 + 3CO==2 Fe+3CO2↑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2.【讨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为什么? 结论1:在同一个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___________的。这一类反应统称为-------___________反应。 3【问题探究1】怎样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2: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________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________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_______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以致用】分析下列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 H2+Cl2 = 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 + CuSO4 = FeSO4 + C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Cl2= 2Na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问题探究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化合价的升降的原因:电子的______或共用电子对的___________。 6.【问题探究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有什么联系? 7.【规律总结】

高中化学 氧化还原专题练习题 (答案)

高三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练习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2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硒是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补充适量的硒还可以延缓衰老。中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能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下面有关Na2SeO3在该反应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 A.该反应中是还原剂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反应过程中Se的化合价从+2→+4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2.氢化亚铜(CuH)是一种难溶的物质,可用CuSO4溶液和“另一种物质”在40oC~50oC时反应来制备,CuH不稳定,它既能与HCl反应产生气体,又能在氯气中燃烧,以下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D)A.CuH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 B.另一种物质一定具有还原性 C.CuH跟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H+2HCl=CuCl2+2H2↑+Cu D.CuH在Cl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uH+Cl2 CuCl+HCl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B.失电子越多的还原剂,其还原性就越强 C.阳离子只能得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 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还原性的强弱与失电子多少无关,B错,Fe2+有还原性,C错,NaCl没有强氧化性,D错 4.据广州日报:2008年2月23日深圳市龙岗宝龙工业区小食店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经调查该事件已正式确定为食品或水受到亚硝酸盐污染而引起的中毒事件。为了食品安全,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实验,定量检测NaNO 2的含量:NO2-+MnO4-+H+NO3-+Mn2++H2O(未配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C A.滴定过程中不需加入指示剂 B.滴定实验后溶液的pH增大 C.滴定实验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 D.1molKMnO4参加反应时消耗2.5molNaNO2 根据溶液颜色变化,可以确定滴定终点,不需加入指示剂,A对;该反应中消耗H+,滴定实验后pH增大,B对;高锰酸钾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下端的橡胶部分,C错;该反应中亚硝酸钠作还原剂,KM nO 4 作氧化剂, A对;MnO 4-Mn2+,NO 2 -NO 3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1molKMnO 4 参加反应时消耗

氧化还原反应学案(2)有答案

高一化学导学案 姓名:班级编号:第12周(2)授课时间:2011.11.1 课题: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对典型化学反应的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学会用“双线桥法”“单线桥法”分析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及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典型化学反应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学生间讨论相互学习等活动,体验科学过程,感受到探索未知知识的乐趣,增强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及用“双线桥法”“单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教学难点:转移电子数的计算 【预备知识】: 1、根据2CuO+C高温2Cu+CO2氧化铜氧原子,化合价,电子, 被 碳原子氧原子,化合价,电子,被 2、: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哪些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指出含有这些元素的具体物质。 (1)Cu + Cl2 == CuCl2 (2)Zn + H2SO4 == ZnSO4 + H2↑ (3)CaCO3+ 2HCl==CaCl2+H2O+CO2↑ (4)Cl2 + H2O== HCl + HClO 3、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什么?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预习自学】: 1、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①从化合价角度定义: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称为氧化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称还原剂。 ②从电子转移角度定义: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偏向)的反应物,称为氧化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偏离)的反应物,称为还原剂。 (2)常见的氧化剂 氧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化合价容易________(或容易________)的物质。常见的氧化剂有: ①典型的非金属单质,如:F2、O2、Cl2、Br2(非金属活动性超强其氧化性就超强)。 ②有变价元素的高价态化合物或离子,如:KMnO4、浓H2SO4、HNO3、H+。 ③金属阳离子,如:Fe3+、Cu2+。 (3)常见的还原剂 还原剂是在化学反应中化合价容易________(或容易_________)的物质。常见的还原剂有: ①典型的金属单质,如:K、Ca、Na、Mg(金属活动性超强其还原性就超强)。 ②某些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如:H2、C、CO。 ③有变价元素的最低价态化合物或离子,如:H2S、HI、HBr、S2-、I-、Br-。 2、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双线桥法是用两条线桥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或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方法。方法如下:双线桥的箭头始于________有关元素,箭头指向发生________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在线上要标明“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降以及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例如:

高中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练习(带答案)上课讲义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练习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23 一、选择题 1.硒是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补充适量的硒还可以延缓衰老。中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能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下面有关Na2SeO3在该反应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是还原剂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反应过程中Se的化合价从+2→+4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2.氢化亚铜(CuH)是一种难溶的物质,可用CuSO4溶液和“另一种物质”在40oC~50oC时反应来制备,CuH 不稳定,它既能与HCl反应产生气体,又能在氯气中燃烧,以下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CuH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 B.另一种物质一定具有还原性 C.CuH跟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H+2HCl=CuCl2+2H2↑+Cu D.CuH在Cl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uH+Cl2 CuCl+HCl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B.失电子越多的还原剂,其还原性就越强 C.阳离子只能得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 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4.据广州日报:2008年2月23日深圳市龙岗宝龙工业区小食店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经调查该事件已正式确定为食品或水受到亚硝酸盐污染而引起的中毒事件。为了食品安全,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实验,定量检测NaNO2的含量:NO2-+MnO4-+H+NO3-+Mn2++H2O(未配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滴定过程中不需加入指示剂 B.滴定实验后溶液的pH增大 C.滴定实验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 D.1molKMnO4参加反应时消耗2.5molNaNO2 5.在一定条件下,硫酸铵的分解反应为:4(NH4)2SO4=N2↑+6NH3↑+3SO2↑+SO3↑+7H2O,当有n mol电子转移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教版氧化还原反应导学案.doc

2. 3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学案(人教版必1) [学习ti 标定位]i.能够从化合价变化利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并会分析判 断。2.能够正确识别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自主学W 教材独立思考问题 1. 熟悉化合价的有关规律 (1) 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2)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化合价一般为; 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般既有 ________ 又有 ________ ,但H 通常为 _________价,0通常为 价;(3)可以依据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 进行推算; U) “版”(乂叫原子团)的化合价的确定:由组成根的原子的化合价推算出来,如:由于。 为一2价,H 为+1价,则氢氧根的化合价为:;由于S 为+ 6价,0为一 2价,则硫酸根的化合价为: o 2. 标出下列各组物质中指定元素南化合价 (1您0Q)典2。3堕2。阻。2 (2) 1(血0甚2也0|业0迎匹12 (3) C LHClKClKcTOsNaClO (4) H 2SSftH2S03H2S01K 2S0I (5) N II3NH1IICO3N2ONONO2NHNO3 (6) B aSO iNaN03CaC03Fe (OH) 3Ee (OH) 2 Cu 2 (OH) 2CO3 府中学习过许多化学反应,若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种类多少可分为化合反应、分 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即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若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化学反应又 可分为氧化反应(得到氧的反应)和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现在探究学习氧化反应和还原 反应与元素的化合价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课堂活动区 合作探究重点互动撞击思维 知识点-?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探究活动] 1. 写出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请根据初中学习过的知识分析PI 答下列问题: 在这个反应中,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或反应)?氧化铜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或反应)?反 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化合价的变化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之间有怎样 的关系? 2. 请分析下列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无变化?若有变化,是如何变化的? (1) 2NaOH+&S0 ,=Na 2SO ; +2H ,0 (2) 3C0 + Fe 2O3=^=3CO 2+2Fe (3) F e + CuCl 2=FeCl 2+Cu [归纳总结] (1) 有关概念 %1 氧化反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原反应是 _______________ o %1 氧化还原反应足,非氧化还原反应是。 (2) 表现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而得氧失氧只不过 是其中的特例。 [迁移应用] 1.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足0 A. 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 B. 氧化还原反应前后一?定有氧的得失 C. 实现Fe 3+—>Fe 2+ 的变化过程一定是氧化反应 D. 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2. 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0 A. Mg + 2HCl=MgC12+H2 t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学案

【学案】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从得氧和失氧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被氧化、被还原等概念。 3、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知识重点】从化合价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与四个基本类型的关系 【知识内容】 问题1:①已经学过的化学反应分成哪几种类型?分类标准是什么?各举一例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②Fe2O3+3CO 高温 2Fe +3CO2反应属于何种基本反应类型? [探究1](一)从得氧失氧角度来分析: Fe2O3+3CO 高温 2Fe +3CO2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问题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 1. CuO +H2==Cu +H2O 从CuO来看是反应,从H2来看是反应。 2.CO2+C=2CO,从CO2来看是反应,从C来看是反应。3.C+H2O=CO+H2,从C来看是反应,从H2O来看是反应。结论:

[探究2](二)从化合价升降角度来分析 Fe2O3+3CO 高温 2Fe +3CO2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练习1、标出下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 H2S.、S.O2、S.O3、H2S.O4、BaS.O4; C.H4、C.O、C.O2、H2C.O3、NaHC.O3、CaC.O3; 练习2、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NH4HCO3 =NH3↑+CO2↑+H2O↑ 2..CaCl2+Na2CO3 = CaCO3↓+2NaCl 3.2Na+2H2O = 2NaOH+H2↑ 4.2Na+Cl2=2NaCl 问题3:氧化还原反应是否一定要有氧的参与? 结论: [探究3]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请把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关系填入下图中 结论

教案:氧化还原反应学案人教版

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从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的角度引出氧化剂和还原剂,以铁及其化合物为例,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研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在第一部分内容中,教材从分析初中熟悉的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无变化入手,引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通过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活动·探究”,使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社会的利弊。 第二部分内容,教材从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的升高和降低,直接定义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通过讨论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可推断该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并通过KMnO4与KI反应进行验证;最后介绍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三部分内容通过“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实验探究活动,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分析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使学生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二)知识框架 1、氧化还原反应对立统一关系的两条线: 反应物反应物性质实质元素(判断依据)反应过程 还原剂→还原性→失e—→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 氧化剂→氧化性→得e—→化合价降低→还原反应 2、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强氧化剂主要有:Cl2、Br2、浓硫酸、硝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1、新教材注意以生动的语言、严密的逻辑推理、严格把握教学的深广度,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教材不要求补充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概念,不要求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不要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重视化学实验的作用。教材收集一些典型有效的实验来描述氧化还原反应等化学概念和原理,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例如,采用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有力说明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3、重视加强化学与社会的联系。教材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同时辨证地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化学反应的分析,使学生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通过“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通过对一些化学反应的“交流·研讨”活动,使学生能从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认识并建立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初步了解化合价与氧化剂、还原剂关系的一般规律。 3、掌握用化合价的变化或电子转移来判断反应类型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能用化合价的变化或电子转移来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推断物质的性质。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案例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案例 一、教学背景 “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的内容,编排在“从实验学化学”与“物质的分类”之后,肩负着落实课标“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要求的重要使命。本部分知识帮助学生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再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同时了解化合价变化的本质是物质中电子转移,并从电子转移出发,加深和巩固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设计理念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教师在概念教学时往往忽略概念的建构过程,教材也通常采用单一文字描述的终态知识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很难准确掌握和深刻理解。“如果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假设、观察、实验、交流、归纳、推理等学习活动获取相关知识,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知识的建构,而且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此,“化学1概念教学强调观念(元素观、分类观、微粒观、比较观等)建构,概念教学要重视学生观念的建构,重视概念在学生认识中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充分使用教材中各栏目,通过微观图示、具体的数据表格、详

细的文字叙述等多样化的素材,采用“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性栏目相结合来组织、呈现相关化学概念,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概念,从而实现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首先,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知识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教材利用“思考与交流”栏目,让学生通过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从得失氧的角度得出原有的氧化还原反应初步概念,再以“思考与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分析3个有得氧、失氧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关系,展开对较深层次的概念学习。 其次,从必修1教学内容来看,第三章、第四章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中,凡有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加深对这些反应实质理解。 再次,在三维目标上,使学生学会用以化合价变化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并概念演变的教学,促进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比较辨析概念能力的生成,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通过“思考与交流”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通过创设情境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利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为能够辨证、全面的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