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晋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复习归纳讲课稿

晋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复习归纳讲课稿

晋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复习归纳讲课稿
晋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复习归纳讲课稿

七年级地理练习第八章亚洲

8.1 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

1.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北部越过北极圈,南部延伸到赤道

以南,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2.亚洲海岸线曲折漫长,多港湾、半岛和岛屿,南部从东到西分布着

三大、、。

3.亚洲的地形特

点:。

4.亚洲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和高原,顺地势状向四

周分流。

5.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是。

6.世界最高峰是。

7.世界最高的高原是

8.世界上最深、最长、海拔最高的河流大峡谷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9.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是。

10.世界最深的湖泊是。

11.世界陆地最低点是。

12.世界最大的半岛是。

13.世界最大的群岛是。

14.亚洲的气候特点

是。

15.冬季风从大陆内部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吹来,带来寒冷干燥的天

气;夏季风来自湿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带来高温多雨的天气。

16.季风气候的优点: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17.季风气候的缺点是夏季风的强弱变化,易造成洪涝、干旱等灾害。

8.2 人口、文化和经济发展

18.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19.东亚、东南亚、南亚人口稠密。

的人口均超过1亿。

20.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是。

第九章认识地区9.1东南亚

21.东南亚位于和两大部分。

22.东南亚地处洲与、洋的“十字路口”。

海峡是这个路口的“咽喉”,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23.马六甲海峡地处和之间,是太平洋西岸与印

度洋、非洲东岸联系的重要通道。

24.马六甲海峡沿岸的国家有、和,

其中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最窄处,交通位置尤其重要。

25.东南亚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

26.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27.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总部设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

28.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29.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山,多火山、地震。被称为“火

山国”。

30.中南半岛的河流大多发源于我国西南地区,最著名的国际河流是湄

公河,它的上游是我国。

31.中南半岛的城市大多沿河分布,因为河流为城市提供了水源,沿岸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农业发达。

32.说出以下国家的首都及其首都分布于哪条河沿岸:

越南——河内——红河;老挝——万象——湄公河;

柬埔寨——金边——湄公河;泰国——曼谷——湄南河。

33.东南亚地处热带,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为气候,一年

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属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分

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农作物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34.说出以下风景名胜所在的国家:

吴哥窟——大金塔——下龙湾——

双子座——婆罗浮屠——

说出以下物产的主要生产国:

稻米——泰国、缅甸、越南;棕油——;天然橡胶—

—;椰子——;锡矿带——;石

油——

35.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其中新加坡和马

来西亚的华人分别占到总人口的76.7%和25.3%。华人,华侨的故

乡大多都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和福建两省。

9.2西亚

36.西亚地处、、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

于、、、和里海之间,是联系亚、非、

欧三大洲和沟通大西洋、印度洋的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37.五海中不是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

38.是黑海出入地中海的门户;是波斯湾的

唯一出口,航运十分繁忙。和红海是亚非两洲的分界

线,沟通了印度洋和地中海。

39.西亚的地形以为主,中部有平原,土壤肥沃,灌

溉便利,农业发达。

40.西亚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人们发展了业和

农业。

41.世界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是。

42.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产量最大和出口量最多的地

区,有“”的称号。

43.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及其沿岸地

区,、、

、、是重要的产油国。

44.西亚的石油主要出口到美国、和。

45.西亚石油的输出路线: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

西欧和北美(大型油轮);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

—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西欧和北美(小型油轮);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

—太平洋——日本。

46.西亚主要民族是民族,信仰教。

47.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将奉为圣城。

48.西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是: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

源,紧缺的水资源,复杂的民族和宗教,以及领土纠纷等因素叠加

在一起。

9.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49.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介于洋与

洋之间。

5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以为主,有高原、高

原、高原;地势从向倾斜。

5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跨南、北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之

间,年平均气温20C以上,气候炎热。

52.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分布广泛,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5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是。

5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55.世界上流成最长的河流是。

56.世界陆地上最长的裂谷带是。

57.被称为“赤道雪山”的是非洲最高峰。

58.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的产量居

世界首位。

59.的黄金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60.是世界上铝土矿储量最多的国家。

61.有世界“铜矿之国”的称号。

62.撒哈拉以南非人口6亿多,其中90%以上是,这里是黑人

的故乡。

63.非洲许多国家经济结构,出口产品以一种或几种农矿产品

(初级产品)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64.影响非洲发展主要问题有:人口、粮食、环境。

9.4 欧洲西部

65.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地区。

66.欧洲地势低平,地形以为主。

67.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68.航运便利,流经欧洲重要的工业区,是著名的国际河流。

69.欧洲西部是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南部的地中海沿岸

为典型的。

70.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适于种植多汁牧草,发

展业和业。

71.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适于种植油橄

榄、葡萄、柑橘、烟草等多种经济作物,地中海气候区是欧洲亚热

带水果的主要产区。

72.欧洲西部经济高度发达,工业已为主,进口燃料、原料和

粮食,出口机床、汽车、化学工业制成品和食物。

73.欧洲西部工业中心众多,分布密集。著名的工业区有德国

的,英国伦敦周围地区,法国的和意大利北部地

区。伦敦、巴黎、米兰、都灵、热那亚等是重要的工业中心。

74.丹麦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6%,猪肉、奶酪、黄油出口量

居世界前列。

75.是世界著名的农产品出口国,其中花卉的出口额占到世界的

40%以上。

76.是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性

组织。 77. 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接待国际游客最多的地区。 78. 说出以下旅游资源所在的国家: 曲折幽深的峡湾风光—— ; 罗马古斗兽场—— ; 水城威尼斯—— ; 雅典帕台农神-----— 艾菲尔铁塔—— ; 卢浮宫—— ; 斗牛节—— ; 啤酒节—— ; 格林尼治天文台—— ; 风车,郁金香—— 。 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1、 以北的地区称为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绝大部分,及

其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大陆的最北部和诸多岛屿。 以南的

南极大陆和周围的海洋合称南极地区。两极地区都是地球的高纬度地

区,气候异常寒冷,终年冰天雪地。北极地区的主体是 ,南极地区的主体是 。 2、 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面积约220万平方千米,90%的面积常年被冰雪覆盖。 3、 、 、 是南极大陆的气候特征。 6、20世纪以来,有18个国家在南极设立了科学考察站。 7、我国设立的科学考察站有: ①1985年在南极地区的乔治王岛建立 ; ②1989年在南极大陆建立 ; ③2004年在北极圈内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地区建立 。 ④我国在北极地区设立的科学考察站是 。

⑤为了保护南极地区,1983年我国加入了南极《 》。 7、南极、北极能看到的现象是 、 。

第十章 认识国家

10.1俄罗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1、俄罗斯联邦领土包括 和 ,地跨亚欧两大洲,

国土辽阔,东西长1万多千米,南北宽约4000千米,陆地面积1700多

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2、俄罗斯人口约1.45亿(2002年),有13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族占总人口的83%。

3、俄罗斯的地形:大体以 为界,西部多平原、低山和丘陵,

主要有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东部多 和 ,主要有中西

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 4、俄罗斯的气候:全国分为四种气候类型,但大部分地区以

为主,其特点是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5、说出俄罗斯濒临的海洋和相邻的国家。 ①东临 ,北临 ,西临波罗的海,西南面有黑海。 ②俄罗斯陆上邻国也较多,西北面是挪威、芬兰;西面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南面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是蒙古、中国和朝鲜,共14个邻国。

6、俄罗斯雄厚的基础工业: ①发展条件: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矿产种类多、储量大、自给程度高。 ②发展水平:能源、机械、钢铁、冶金、森林和化工等基础工业发达,核工业与航天工业居世界领先水平,民用工业较落后。

③部门结构特点:部门齐全。 ④分布状况:主要集中在国土的欧洲部分。 ⑤发展趋势:向东发展。 7、俄罗斯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 ,而广大的

西伯利亚北部却很少有农作物分布。

8、俄罗斯的交通运输。

①铁路分布(不平衡):欧洲部分铁路网稠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铁路网稀疏,只有横贯东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及其支

线。

②两大港口: (北冰洋沿岸的不冻港)和 (太平洋沿岸的主要港口)

③主要河流:欧洲部分- (母亲河),实现了“五海通航”;亚洲部分-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9、俄罗斯主要向我国出口和进口的产品种类。 ①进口:服装、皮革制品、鞋、机电产品、纺织品等; ②出口:石油沥青、原木、钢铁、肥料、核反应堆、有机化学品等。 10.2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1、印度共和国位于 地区,西北部和东北部与我国相邻,陆

地面积约298万平方千米。首都 。 位置:印度处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位于亚洲南部、印度洋北岸,西

北部和东北部与中国相邻。 2、印度的地形很明显地分为三部分,西北部为 ,中部

为 ,南部是以 为主体的印度半岛。 3、 是印度第一大河,有“圣河”之称。 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 4、印度以 气候为主,其特点是:全年高温,分雨季和旱造成印度干旱灾害的原因是 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风力不

足,雨水就不足,容易造成旱灾。 造成印度洪涝灾害的原因是 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太强,

雨水就过多,容易造成水灾。

5、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和 , 、 、茶叶和甘蔗是主要的经济作物和重要的出口物资。印度政府于20世纪60年代推行“ ”,其主要目的是:缓解粮食问题。

6、印度发展中的工业需从下面三个层次了解: ①在英国殖民者统治期间,以纺织和采矿为主。 ②独立以后,工业已形成完整体系。

③近年来,软件制造、航空和空间等工业发展迅速。 7、学习印度人口知识需要知道的三个问题:

①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截止2001年3月,有10.27亿多人口。

②人口告诉增长带来的问题。粮食、土地、水资源、环境、住房、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等。

③印度政府对待人口问题的国策。把控制人口数量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8、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①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 ②印度有着灿烂的古文化。 9、印度的民族、语言和宗教:

①印度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有几百个民族和部族,其中较大的民族有10个。

②印度是世界上使用语言最多的国家之一,仅宪法规定可使用的语言就有14种 和 同为官方语言。

③印度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上各大宗教在印度都有信徒,82%的居民信奉 教,12%的居民信奉 教。

10、印度主要工业的分布及工业中心: 是棉纺织工业中心, 是麻纺织工业中心, 是信息技术中心。

10.3澳大利亚——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1、澳大利亚联邦位于 和 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海域的岛屿组成。陆地面积769万多平方千米,人口约1982万(2003年3月)。首都 。

2、澳大利亚是 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3、澳大利亚的地形明显分为三部分,东部分布着 ,中部为 ,西部是 。

4、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处在 、亚热带地区,降水量自北、东、南三面向中西部递减,大部分地区气候 。

5、世界之最:

■世界著名的大自流盆地是:以 湖为中心的地区。(澳大利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2014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1.play chess 下国际象棋 2. play the guitar弹吉他 3. speak English 说英语 4. English club 英语俱乐部 5. talk to 跟…说 6. play the violin 拉小提琴 7. play the piano 弹钢琴 8. play the drums敲鼓 9. make (foreign)friends 结交(外国)朋友 10. do kung fu 会(中国)功夫 11. tell stories 讲故事 12. play games 做游戏 13. on the weekends (在)周末 1. play +棋类/球类/牌类“下…棋”,“打….球”,“玩….” 2. play the +西洋乐器弹/拉…乐器 3. be good at doing sth.= do well in doing sth. 擅长做某事 4. be good with sb. 与…相处的好

5. need sb. to do sth. 需要某人去做某事 6. can + 动词原形能/会做某事 7. a little + 不可数名词一点儿… 8. join the ….club 加入…俱乐部 9. like to do sth. =love to do sth. 喜欢/喜爱做某事 10. like ding sth.喜欢做某事 11. show sth to sb = show sb sth “把某物给某人看” 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get up 起床 get home到达家中 get to work到达工作岗位 make breakfast做早饭 make a shower schedule做一个洗澡的安排practice guitar 练吉它 leave home 离家 take a shower = have a shower 洗淋浴澡 take the Number 17 bus to the Hotel 乘17路公共汽车去旅馆 go to class 上课 go to school 上学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知识点-晋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中学地理)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知识点 第八章认识亚洲 8.1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 1、亚洲的位置: ①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 ②经纬度位置:北部越过北极圈,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最北纬77.43°;最南 11.7°;最东西经169.40°;最西东经103.30°) ③海陆位置:亚洲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与欧洲相接,西南与非洲为邻。 2、亚洲的范围: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亚洲的分区:亚洲有48个国家和地区。按地理方位,通常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六大区域。 亚洲的面积:陆地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5%。 3、亚洲轮廓特点:海岸线曲折漫长,多港湾、半岛和岛屿。 4、亚洲地形特点:亚洲高原和山地面积广大,约占总面积的3/4。 5、亚洲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6、亚洲河流特点:亚洲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和高原,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中亚的锡尔河、阿姆河是两条著名的内流河,流经干旱地区,注入咸海。 7、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唯一缺少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8、亚洲季风区内易造成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变化。 9、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特点,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10、亚洲最著名的气候是季风气候,有三种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地区。 ①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以及日本北部、朝鲜半岛;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和日本南部; ③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11、三种季风气候分别是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①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印度孟买)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冬季低温少雨,夏季炎热多雨。(中国上海) ③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中国北京)12、三种季风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但夏季风的强弱变化,易造成洪涝、干旱等灾害。 不同点是:主要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从气温上看,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从年降水量上看,热带季风气候最多,亚热带季风气候次之,温带季风气候最少。 13、通过学习亚洲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源地、风向、性质、带来的影响等差异,明确亚洲季风气候的特点。①冬季风发源于大陆内部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多为偏北风,性质寒冷干燥,受其影响亚洲东部、南部地区冬季普遍降水少、气温低。②夏季风发源于太平洋和印度洋,多为偏南风,性质温暖湿润,受其影响亚洲东部、南部地区夏季普遍降水多、气温高。 14、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一月平均气温在-30℃以下,七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而降水量稀少,且集中在夏季。(蒙古乌兰巴托) 15、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半球位置)北极圈从欧洲北部穿过,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纬度位置)欧洲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海陆位置) 16、南美洲的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是纵贯南北的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有著名的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 17、非洲地跨南北两半球,赤道横穿中部,绝大部分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非洲有6种气候类型,即:热带雨林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亚热带沙漠和草原气候。 ■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以赤道为中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非洲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基本上是由赤道地区向南北逐渐减少。(非洲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的面积较大,约占全洲总面积的1/3,因此干燥区面积广大) ■非洲一月平均气温绝大部分地区在20℃以上,撒哈拉沙漠气温较低在10℃—20℃。非洲七月平均气温绝大部分地区在20℃以上,撒哈拉沙漠气温高达30℃以上。(说明非洲气温高) 8.2人口、文化和经济发展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1年亚洲人口达3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数的60.7%。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亚洲,也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日本的人口均超过1亿。(中国、日本位于东亚;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位于南亚) 2、东亚、南亚人口密集,其主要原因是本区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湿,自然条件优越;同时又是人类发祥地之一,居住历史悠久,农业经济基础好。 3、北亚、中亚、西亚人口稀疏,但原因不同,北亚是气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2.2使用地图 同步练习

2019-2019学年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2.2使用地 图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________ 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坡度________ 。 2.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2)图中A、D两地哪处坡陡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 ? 3.通常把山地、________,连同比较崎岖的________统称为山区。 4.收集地理信息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地理图书、访问________、日常生活等。 5.请将下列地形类型与其特征进行配对组合。 A.山地①海拔较低,坡度比较和缓 B.高原②周围高,中间低 C.平原③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 D.盆地④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E.丘陵⑤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 A配________ B配________ C配________ D配________ E配________。 二、单选题 6.某校地理小组的同学进行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图是他们考察区域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据图回答下题。

(1)同学们测得A地12时的气温是19℃,则B地此时的气温约为() A. 19℃ B. 16℃ C. 13℃ D. 10℃(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D地海拔小于C地 B. E地位于山脊 C. 若A,C两地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则两地实地距离为400千米 D. 站在D地不可能看到C地 7.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②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A. 山脊 B. 山顶 C. 山谷 D. 陡崖(2)乙河干流流向大致是() A. 从西向东流 B. 从东南向西北流 C. 从北向南流 D. 从东北向西南流(3)山峰甲与河流乙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200米 B. 300米 C. 400米 D. 600米(4)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是() A. 山地 B. 高原 C. 平原 D. 盆地 8.关于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图表示盆地地形 B. 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 一. 整式 ※1. 单项式 ①由数与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②单项式的系数是这个单项式的数字因数,作为单项式的系数,必须连同数字前面的性质符号,如果一个单项式只是字母的积,并非没有系数. ③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①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②单项式和多项式都有次数,含有字母的单项式有系数,多项式没有系数.多项式的每一项都是单项式,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就是这个多项式作为加数的单项式的个数.多项式中每一项都有它们各自的次数,但是它们的次数不可能都作是为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一个多项式的次数只有一个,它是所含各项的次数中最高的那一项次数.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 ??????其他代数式多项式单项式整式代数式 二. 整式的加减 ¤1. 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运算结果是一个多项式或是单项式. ¤2. 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要变号,一个数与多项式相乘时,这个数与括号内各项都要相乘. 三. 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n m n m a a a +=?(m,n 都是正数)是幂的运算中最基本的法则,在应用法则运算时,要注意以下几 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幂的底数相同而且是相乘时,底数a 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式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项或多项式; ②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 ③不要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对乘法,只要底数相同指数就可以相加;而对于加法,不仅底数相同,还要求指数相同才能相加; ④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法则可推广为p n m p n m a a a a ++=??(其中m 、n 、p 均为正数);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8章第1节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同步检测含答案详解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8章第1节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 同步检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B.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 C.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山地带,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D.地形以高原、高山为主,平均海拔居各洲之首 2.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地形类型复杂,以平原、山地为主 B.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亚洲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 C.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D.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3.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跨南北两半球和东西两半球 B.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C.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D.亚洲各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4.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B.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C.亚洲西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 D.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5.关于亚洲的地理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A.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跨纬度最广的大洲C.全部在北半球D.全部在南半球6.可以作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证据的是() A.面积最大 B.跨经度最广 C.地形最复杂

D.南北距离最长 7.关于亚洲地形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平坦,起伏不大 B.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C.大多数河流由于受地形影响流程较短 D.许多大江大河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8.下列关于亚洲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中高周低B.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 C.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D.缺失热带雨林气候 9.下列关于亚洲自然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以山地、高原为主 B.亚洲是世界上自然环境最复杂的一个大洲 C.地势西高东低 D.亚洲是世界地势起伏最大的一个大洲 10.亚洲地域辽阔,山岳巍峨,气候复杂多样,拥有众多的“世界之最”。下列关于亚洲的世界之最的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B.死海是世界最深的湖泊 C.亚洲东部、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D.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11.亚洲冬季风的主要特点是() A.温和干燥B.温和湿润C.寒冷干燥D.寒冷湿润12.下列有关亚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地势的影响,河流自西向东流 B.以热带气候为主,被称为“热带大陆” C.地形单一,以平原为主 D.东部、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13.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寒带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14.下面有关亚洲气候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东部和西部均分布有季风气候 B.季风气候各月降水不均匀,一般没有早涝灾害 C.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所以亚洲中部降水最多 D.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共有三种气候类型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章知识点归纳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章知识点归纳 1认识地球面貌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直觉到推测、证明和亲眼目睹的漫长的探索过程。 地球的形状:球体。 描述地球大小的三个数据: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圆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球仪上的点主要是南北两极点;地球仪上的线主要是经线和纬线。 经线与纬线的特点: 经线 纬线 形状 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圆,每一条纬线都自成纬线圈 长度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纬线长度不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 越向两极越短,到了两极就缩为一点 指示 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纬度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纬,用符号“N”来表示; 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 经度的划分: 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来表示; 以西为西经,用符号“”来表示。 注意:东经180°与西经180°是同一条经线。 特殊的纬线: ●赤道:赤道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北极圈 ●南极圈 特殊的经线: ●本初子午线:是计算经度的起始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180°经线:东经180°线与西经180°线重合。 ●20°、160°E:是东西半球的界线:20°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0、纬度是以赤道为0°,分别向南北两极方向递增;经度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分别向两侧的东西方向递增。 1、人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为了避免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割在两个半球,国际上统一使用西经20°经线和东经16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3、经纬网广泛应用于军事、交通、气象等部门,服务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 2感受地球运动 列表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异同。 项目 自转运动 公转运动 概念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旋转中心 地轴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知识点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知识点Ⅰ 第一章地球——我们的家园 ------------------------------------------------------------------------------------------ 1.1认识地球面貌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直觉到推测、证明和亲眼目睹的漫长的探索过程。 2、地球的形状:球体。 3、描述地球大小的三个数据: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圆周长约4万千米。 4、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球仪上的点主要是南北两极点;地球仪上的线主要是经线和纬线。 5、经线与纬线的特点: 6、纬度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纬,用符号“N”来表示; 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 (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相邻度数向北增大,则为北纬) 7、经度的划分:

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来表示; 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来表示。 (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相邻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 注意:东经180°与西经180°是同一条经线。 8、特殊的纬线:(在地球仪上一般用虚线表示) ●赤道(0°):赤道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 ●北回归线(23.5°N) ●南回归线(23.5°S) ●北极圈(66.5°N) ●南极圈(66.5°S) 9、特殊的经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计算经度的起始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180°经线:东经180°线与西经180°线重合。 ●20°W、160°E:是东西半球的界线: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东半球的经度范围:20°W向东到160°E之间或160°E向西到20°W之间;西半球的经度范围:20°W向西到160°E之间或160°E向东到20°W之间。) 10、纬度是以赤道为0°,分别向南北两极方向递增;经度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分别向两侧的东西方向递增。 11、人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12、为了避免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割在两个半球(划分原因),国际上统一使用西经20°经线和东经16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方法和界线),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13、经纬网广泛应用于军事、交通、气象等部门,服务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1 | 2013春季初一年级 | 期末短语复习 , 2014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各单元知识点大归纳 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短语归纳 1. play chess 下国际象棋 2. play the guitar 弹吉他 3. speak English 说英语 4. English club 英语俱乐部 5. talk to 跟…说 6. play the violin 拉小提琴 7. play the piano 弹钢琴 8. play the drums 敲鼓 9. make friends 结交朋友10. do kung fu 练(中国) 功夫11. tell stories 讲故事 12. play games 做游戏 13. on the weekend/on weekends 在周末 ◆用法集萃 ◆典句必背1. Can you draw? Yes, I can. / No, I can ’t. 2. 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I want to join the chess club. 3. You can join the English club. 4. Sounds good./That sounds good. 5. I can speak English and I can also play soccer. 6. Please call Mrs. Miller at 555-3721. ◆话题写作Dear Sir, I want to join your organization ( 组织) to help kids with sports, music and English. My name is Mike. I am 15 years old. I ’m a student in No. 1 Middle school. I can play the guitar well. I can sing many songs. I can swim and speak English well, too. I think I can be good with the kids. I also do well in telling stories. I hope to get your letter soon. Yours, Mike 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短语归纳1. what time 几点 2. go to school 去上学 3. get up 起床4. take a shower 洗淋浴 5. brush teeth 刷牙 6. get to 到达7. do homework 做家庭作业8. go to work 去上班9. go home 回家10. eat breakfast 吃早饭11. get dressed 穿上衣服12. get home 到家 13. either …or … 要么…要么… 14. go to bed 上床睡觉15. in the 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 在上午/下午/晚上16. take a walk 散步17. lots of=a lot of 许多,大量18. radio station 广播电台19. at night 在晚上 20. be late for=arrive late for 迟到 1. play +棋类/球类下……棋,打……球 2. play the +西洋乐器 弹/拉……乐器 3. be good at doing sth.= do well in doing sth. 擅长做某事 4. be good with sb. 和某人相处地好 5. need sb. to do sth. 需要某人做某事 6. can + 动词原形能/会做某事 7. a little + 不可数名词 一点儿…… 8. join the …club 加入…俱乐部 9. like to do sth. =love to do sth. 喜欢/喜爱做某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相交线 相交线: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交,该公共点叫做两直线的交点。如直线AB、CD相交于点O。 A D C O B 对顶角: 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角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满足这种关系的两个角, 互为领补角。 邻补角与补角的区别与联系 ? 1.邻补角与补角都是针对两个角而言的,而且数量关系都是两角之和为180° ? 2.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一定互补,但是互为补角的两个角不一定是邻补角

即:互补的两个角只注重数量关系而不谈位置,而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既要满足数量关系又要满足位置关系。 领补角与对顶角的比较 二、垂线 垂直: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 从垂直的定义可知,判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键:要找到两条直线相交时四个交角中一个角是直角。 垂直的表示:用“⊥”和直线字母表示垂直 b a O

例如:如图,a 、b 互相垂直,O 叫垂足.a 叫b 的垂线, b 也叫a 的垂线。则记为:a ⊥b 或b ⊥a ; 若要强调垂足,则记为:a ⊥b, 垂足为O. 垂直的书写形式: 如图,当直线AB 与CD 相交于O 点,∠AOD=90°时,AB ⊥CD ,垂足为O 。 书写形式: ∵∠AOD=90°(已知) ∴AB ⊥CD (垂直的定义) 反之,若直线AB 与CD 垂直,垂足为O ,那么,∠AOD=90°。 书写形式: ∵ AB ⊥CD (已知) ∴ ∠AOD=90° (垂直的定义) 应用垂直的定义:∠AOC=∠BOC=∠BOD=90° 垂线的画法: 如图,已知直线 l 和l 上的一点A ,作l 的垂线. 则所画直线AB 是过点A 的直线 l 的垂线. 工具:直尺、三角板 1放:放直尺,直尺的一边要与已知直线重合; 2靠:靠三角板,把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靠在直尺上; D O C B B A l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归 纳 第二章 地图——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 2.1认识地图 、地图是按一定的法则,将地表的自然或社会现象缩小、概括,用地图符号表示的平面图。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2、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三种情况: ●一是无特殊标志的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是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 ●三是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线和纬线来确定方向。 3、问题:如果没有地图,在日常生活中你如何辨别方向? ●利用北极星判别方向。在晴朗的夜晚,生活在北半球的人们,面向北极星,前方为北,后方为南,左方为西,右方为东。 ●利用指南针判别方向。将指南针水平放置,当磁针静止,磁针上有“北”字的一端指的就是当地的北方。这种方法不能在磁力异常的地区使用,要避开钢铁、高压线等带电、带磁的物体。

●利用太阳判别方向。太阳是大自然中最可靠的“指南针”,对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来说,正午时的太阳永远位于正南方。春分、秋分时,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正西方落下。 ●利用手表和太阳判别方向。将手表放平,使时针对着太阳光(阳光射来的方向和人影的方向相反),时针和表上12时之间的角平分线所指示的方向即是南北方向。 ●利用树木判别方向。在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独立的大树,一般来说南面的树枝较为茂盛,树皮比较光滑,北面的树枝较稀少,树皮粗糙,有时还有青苔。树木砍伐后,树桩上的年轮间隔大的一面为南面,间隔小的一面为北面。 ●利用建筑物判别方向。考虑到采光、挡风等因素,建筑物往往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如北半球居民的住房大多坐北朝南,阳台设置在正南方。 4、地图上的比例尺。 ■概念: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缩小的程度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公式:比例尺的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表示形式:比例尺有线段、数字和文字三种表示形式。 ■一幅地图选用多大的比例尺,是根据地图的用途、所绘地区的大小和内容的详略等情况来决定的。 ■利用比例尺,我们可以量算出地图上两个地点之间的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初一数学(下)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在一起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组只有唯一解(即公共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2)加减消元法; (3)注意:判断如何解简单是关键. ※5.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1)对于一个应用题设出的未知数越多,列方程组可能容易一些,但解方程组可能比较麻烦,反之则“难列易解”; (2)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与未知数个数相等时,一般可求出未知数的值; (3)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比未知数个数少一个时,一般求不出未知数的值,但总可以求出任何两个未知数的关系.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不等式:用不等号“>”“<”“≤”“≥”“≠”,把两个代数式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3.不等式的解集: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不等式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零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它的标准形式是ax+b >0或ax+b <0 ,(a ≠0). 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但一定要注意不等式性质3的应用;注意: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注意空圈和实点.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含有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注意:ab >0 ? 0b a >? ???>>0b 0a 或? ??<<0b 0a ; ab <0 ? 0b a < ? ???<>0b 0a 或???><0b 0 a ; ab=0 ? a=0或b=0; ? ??≤≥m a m a ? a=m .

最新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1

初一数学(下)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在一起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组只有唯一解(即公共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2)加减消元法; (3)注意:判断如何解简单是关键. ※5.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1)对于一个应用题设出的未知数越多,列方程组可能容易一些,但解方程组可能比较麻烦,反之 则“难列易解”; (2)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与未知数个数相等时,一般可求出未知数的值; (3)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比未知数个数少一个时,一般求不出未知数的值,但总可以求出任何两个未知数的关系.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不等式:用不等号“>”“<”“≤”“≥”“≠”,把两个代数式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3.不等式的解集: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不等式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零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它的标准形式是ax+b >0或ax+b <0 ,(a ≠0). 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但一定要注意不 等式性质3的应用;注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注意空圈和实点.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含有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 等式组;注意:ab >0 ? 0b a >? ???>>0b 0a 或???<<0b 0 a ; ab <0 ? 0b a < ? ?? ?<>0b 0a 或???><0b 0a ; ab=0 ? a=0或b=0; ???≤≥m a m a ? a=m . 7.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与解法:所有这些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 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应分别求出这个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再利用数轴确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8.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类型:设 a >b a x b x a x >∴???>>是不等式组的解集 b x b x a x <∴???<<不等式的组解集是 a b > a b >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梳理 一、课文内容梳理 《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 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 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 林。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 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 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 “卓越的学者”。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参加游行示威,起草政治传单,做群众大会的演说,表现了闻一 多先生为求民主反独裁,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的高尚人格。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大无畏的革命家”。 《回忆鲁迅先生( 节选) 》这篇散文是鲁迅的学生萧红通过十五个片断来描述先生生活中的点滴,短的 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

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

少的病中生活。文中的片断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作者动笔之前对 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 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 鲁迅先生身上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 大思想和人格。 《孙权劝学》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 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 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 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 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 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二、单元字词汇总 1.邓稼先 至死不懈xi a:懈,放松。蓬断草枯:形容环境恶劣署shǔ名:在书信、文件或文稿上,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六章知识点归纳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六章知识点归纳 1聚落与环境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一般可将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种类型。 乡村人口少,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城市人口多,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业活动。 城市往往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聚落大多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其一是聚落的区位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例如我国南方的许多聚落位于河湖两岸,山区的聚落位于山间盆地或谷地。 其二是聚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例如温带的平原地区聚落密集,热带丛林、荒漠地区、高山地区聚落稀疏。 其三是聚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例如我国北方平原地区的村落多呈团块状,而南方村落多沿河呈条带状。 其四是聚落的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例如屋顶坡度与降水的关系、墙壁的厚度和窗户的大小与气温的关系、建筑材料与当地资源的关系等。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汾河沿岸聚落相对集中。我们的家乡在汾河谷地西侧的吕梁山区,城市和乡村比较少的原因

是:山区海拨高,交通不便,河流少,自然条件差。 分析房屋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聚落名称 房屋特点 环境特点 西双版纳的 傣族竹楼 以竹子为建筑材料,上层住人,风大凉爽,还可避免 潮湿。下层放东西或饲养牲畜。 炎热多雨, 比较潮湿。 北欧的房屋 尖顶高耸,屋顶坡度很大,易于雨水流泻,防止积雪压塌屋顶。 雨雪天气较多。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冰块砌房,墙体很厚,拱形圆顶,深入地下,背风面开小门,防风保暖。 气候严寒,冰天 雪地,人烟稀少。 西亚的房屋厚墙、小窗,厚墙可以尽量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1.眼球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2.视觉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到视网膜上,开成一个物像,视网 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 传给大脑的一定我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3.瞳孔的主要作用是遇到强光时缩小,保护视网膜免收强 光刺激;遇到弱光时扩大,是眼球内部光线充足。 4.近视眼: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 前后径过长,那么远处物体的光线所成的像就会落到视网膜 的前方,即形成近视眼, 应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为了预防近视眼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读写姿势要正确,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5.远视眼:晶状体变平,眼球的前后经过短,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戴凸透镜矫正 6.晶状体凸度的调整: 7.听觉形成的大致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震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中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8.人体除了眼和耳外,还有鼻、舌等感觉器官。鼻腔上端的黏膜有许多对气味敏感的细胞。舌的上表面和两侧有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能够辨别酸、甜、苦、咸;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这些感觉功能使你全面,准确、迅速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9.耳的结构及功能: 10.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部的作用 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 脑 大脑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 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 脊髓 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 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传导神经冲动 脊神经传导神经冲动 由脑、脊髓和它们 发出的神经组成 的。 12.脑生脊髓是神 经系统的中枢部 分,组成中枢系 统;脑神经和脊神 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 经系统。脑干也是脑的组成部分,下部 与脊髓连接。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 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 动。 睫状体晶状体悬韧带看清近处物体收缩变厚放松看清远处物体舒张变薄拉紧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
2、在同一平面,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 线没有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 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互补。 如图 1 所示,与互为邻补角,与互为邻补角。 +=180°;+=180°;+=180°;+=180°。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 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如图 1 所示,与互为对顶角。 =;=。 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个是直角或 90°时,称 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如图 2 所示,当=90°时,⊥。 垂线的性质性质 1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 2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 短。 性质 3 如图 2 所示,当⊥时,====90°。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 直线的距离。
Word 文档

`
6、同位角、错角、同旁角基本特征①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同一 方,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一侧,这样的两个角叫同位角。
图 3 中,共有对同位角与是同位角;与是同位角;与是同位角; 与是同位角。
②在两条直线被截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侧,这样 的两个角叫错角。
图 3 中,共有对错角与是错角;与是错角。 ③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之间,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一旁,这 样的两个角叫同旁角。 图 3 中,共有对同旁角与是同旁角;与是同旁角。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 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性质 1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如图 4 所示,如果∥,则=;=;=;=。 性质 2 两直线平行,错角相等。 如图 4 所示,如果∥,则=;=。 性质 3 两直线平行,同旁角互补。 如图 4 所示,如果∥,则+=180°;+=180°。 性质 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则 ∥
Word 文档

晋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复习归纳教学内容

晋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复习归纳

七年级地理练习第八章亚洲 8.1 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 1.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北部越过北极圈,南部延伸到 赤道以南,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2.亚洲海岸线曲折漫长,多港湾、半岛和岛屿,南部从东到 西分布着三大、、。 3.亚洲的地形特点:。 4.亚洲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和高原,顺地势状向 四周分流。 5.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是。 6.世界最高峰是。 7.世界最高的高原是 8.世界上最深、最长、海拔最高的河流大峡谷是雅鲁藏布江 大峡谷。 9.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是。 10.世界最深的湖泊是。 11.世界陆地最低点是。 12.世界最大的半岛是。 13.世界最大的群岛是。 14.亚洲的气候特点是。 15.冬季风从大陆内部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吹来,带来寒冷 干燥的天气;夏季风来自湿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带来高温多雨的天气。 16.季风气候的优点: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17.季风气候的缺点是夏季风的强弱变化,易造成洪涝、干旱 等灾害。 8.2 人口、文化和经济发展 18.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19.东亚、东南亚、南亚人口稠密。的 人口均超过1亿。 20.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是。 第九章认识地区9.1东南亚 21.东南亚位于和两大部分。 22.东南亚地处洲与、洋的“十字路口”。海峡 是这个路口的“咽喉”,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23.马六甲海峡地处和之间,是太平洋西岸与印度 洋、非洲东岸联系的重要通道。 24.马六甲海峡沿岸的国家有、和,其中新 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最窄处,交通位置尤其重要。25.东南亚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 26.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27.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总部设在印度尼西亚首都 雅加达。 28.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29.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山,多火山、地震。被称为 “火山国”。 30.中南半岛的河流大多发源于我国西南地区,最著名的国际 河流是湄公河,它的上游是我国。 31.中南半岛的城市大多沿河分布,因为河流为城市提供了水 源,沿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农业发达。 32.说出以下国家的首都及其首都分布于哪条河沿岸: 越南——河内——红河;老挝——万象——湄公河; 柬埔寨——金边——湄公河;泰国——曼谷——湄南河。 33.东南亚地处热带,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为气候,一 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 获。 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属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分 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农作物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34.说出以下风景名胜所在的国家: 吴哥窟——大金塔——下龙湾—— 双子座——婆罗浮屠—— 说出以下物产的主要生产国: 稻米——泰国、缅甸、越南;棕油——;天然橡胶 ——;椰子——;锡矿带——;石油—— 35.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其中新加坡 和马来西亚的华人分别占到总人口的76.7%和25.3%。华 人,华侨的故乡大多都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和福建两 省。 9.2西亚 36.西亚地处、、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 于、、、和里海之间,是联系亚、非、欧三 大洲和沟通大西洋、印度洋的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37.五海中不是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 38.是黑海出入地中海的门户;是波斯湾的唯一 出口,航运十分繁忙。和红海是亚非两洲的分界 线,沟通了印度洋和地中海。 39.西亚的地形以为主,中部有平原,土壤肥沃,灌 溉便利,农业发达。 40.西亚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人们发展了业和 农业。 41.世界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是。 42.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产量最大和出口量最 多的地区,有“”的称号。 43.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及其沿岸地区,、、 、、是重要的产油国。 44.西亚的石油主要出口到美国、和。 45.西亚石油的输出路线: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 洋——西欧和北美(大型油轮);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 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西欧和北美(小型 油轮);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 南海——太平洋——日本。 46.西亚主要民族是民族,信仰教。 47.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将奉为圣城。 48.西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是: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 的石油资源,紧缺的水资源,复杂的民族和宗教,以及领 土纠纷等因素叠加在一起。 9.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49.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介于洋与 洋之间。 5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以为主,有高原、高 原、高原;地势从向倾斜。 5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跨南、北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 之间,年平均气温20C以上,气候炎热。 52.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分布广泛,全年高温,分干、湿 两季。 5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是。 5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55.世界上流成最长的河流是。 56.世界陆地上最长的裂谷带是。 57.被称为“赤道雪山”的是非洲最高峰。 58.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的产 量居世界首位。 59.的黄金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60.是世界上铝土矿储量最多的国家。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