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秋冬季安全生产强化措施

秋冬季安全生产强化措施

秋冬季安全生产强化措施
秋冬季安全生产强化措施

秋冬季安全生产强化措施

编制:

审核:

审批:

**公司

**年**月**日

秋冬季安全生产强化措施

进入秋季后,天气逐渐转冷,气候寒冷温度低,自然条件变差,风雪多、雾多、霜多等给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将明显增多,是各种事故的易发多发季节。为了提高员工冬季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做好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作的自觉性,制定了“八防”(防触电、防火防爆、防中毒、防机械伤害、防坍塌、防高处坠落、防冻滑、防重大交通事故)各项措施:

一)防触电

由于被水浸湿的导线及各种电气设备的绝缘性受到影响,导线的老化、破损使铁皮板房外壳带电等,极易发生漏电、触电事故。

削减措施:

1、定期对线路和电路检修,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的电线,进户电线要用绝缘管穿引,每栋板房要按规定接地。

2、各种电气必须接零、接地。

3、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设备必须安装触电保护器。

4、在金属容器内或潮湿作业必须用12伏安全电压。

5、不准带电作业,不准乱接临时电线。电工必须持证操作,现场必须有安全监护人。

二)防火防爆

秋冬季气候干燥,火险等级增大,生产生活取暖保温用火增多,尤其在稻田、苇田等地区施工,稍有不慎,容易引发火灾,秋冬季是火灾事故的多发期,因此防火工作尤为重要,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削减措施:

1.加强防火安全教育,尤其是易燃易爆区域禁止烟火的教育,苇田防火教育。

2、认真执行防火制度。材料库等区域必须严禁烟火。

3、消防设备、器材必须按规定配置,定期检验,确保完好。

4、加强对生活用液化石油气的使用管理,必须做到人走火灭。

5、严格防止电气火灾,严禁电线线路超负荷使用。

6、要加强易燃易爆区域内安全防火监控和管理。

在建项目的动火施工任务比较多,爆炸等重大事故极易发生,必须加强防范,为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动火现场必须成立组织、落实人员职责,强化监督检查工作,按规程进行动火。

2、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严禁酒后上岗、脱岗、睡岗,必须认真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1

3、加强动火期间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4、各种施工动火必须严格履行动火审批制度,加强现场监察。

5、加强动火前的安全技术交底。

6、教育职工严格遵守天然气和液化气安全使用规范,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7、重点要害部位的可燃气体报警;装置要定期检查,确保灵敏可靠,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规范执行。

三)防中毒

使用天然气、液化气取暖做饭、洗浴,因设备不完善,门窗封闭,易发生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中毒事故。燃烧气体燃烧不完全造成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04-0.06%时,两小时就会使人中毒,如浓度大于0.06%时,中毒时间更短,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造成昏迷以于死亡。天然气中毒主要是环境中氧气浓度下降引起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导致伤害。硫化氢为无色有毒、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其浓度超过20PPM3时,极易造成昏迷以至死亡。

削减措施:

1、危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有关规定,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及废弃的管理、检查机制,制定各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操作规程及事故应急预案。

2、加强对从事危险化学品管理和使用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让员工切实掌握有毒有害物质的来源、理化性质、危害性、使用注意事项、预防措施以及急救措施等,提高职工防毒意识和安全使用危险化学品的操作技能。

3、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在密封条件较好的禁闭场所必须采取通风换气措施,家用燃气热水器必须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时必须通风,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野外作业施工禁止喷灯取暖。严禁用轻质油、汽油、石油醚擦洗衣服、设备和地面。

4、在改造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施工时,必须严格执行“进入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票”制度,备好空气呼吸器,施工单位要先制定预防事故的措施后与安全科取得联系,确认方案可行,经检测无毒害气体或毒害气体不超标时,方可作业,以防中毒事故发生。

5、清理、维修前,必须进行置换处理。操作前应对容器进行有毒气体检测,合格后方可施工,施工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

6、化工装置或危险区域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生产单位必须加强对外来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的管理,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做好出入登记,对施工作业现场要安排专人进行安全监管。

7、在涉及甲乙双方或多方的作业施工作业时,必须签订安全合同或安全协议,制定施工方案,按程序对施工方案进行确认,明确各方责任义务。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双方要认真履行安全合同,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有关规定,强化劳动用工管理,确保安全施工。

2

8、各施工队食堂要严格餐具消毒制度,未经高温消毒的碗筷等餐具和炊具不得使用,不准食用腐坏变质的食品,剩菜、剩饭不经高温加工不得食用,隔夜菜饭一般不得再食用。

9、各施工队对职工要加强防毒知识教育和中毒抢救常识的训练。

10 要加强对硫化氢气体毒害性的认识。对有可能发生硫化气气体的作业要配齐空气呼吸器,并加强监控措施。

四)防机械伤害

预防措施

1、以操作人员所站立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2米以内的各种传动装置必须设置

防护装置。

2、对于漏在床身外,距操作者站立平面2.5米以下的传动齿轮、皮带轮、飞轮、等传动零部件,均应装设防护罩或挡板。

3、剪切机、滚板机的安全定期检验,应每年不少于一次。

防机械伤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制定并落实防机械伤害的制度和措施。

2、特种设备定期作好检测工作。

3、作业前作业人员要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4、作业现场要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5、操作过程中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五)防坍塌

秋冬季,大风、雨雪天气会经常出现,从而引起各种设备及建筑物的倒(坍)塌事故。

为防止事故发生,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检查各种房屋设施,对危房、险房要及时整修。

2、门式起重机等设备的一定停放稳固,必要的采取加固措施。

3、施工作业过程中,严格按安全程序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4、做好各种设备的安全防护工作,使用新设备、采用新技术,一定要仔细研究是否达到安全可靠。

六)防高处坠落

冬季露天高空作业,由于风大或雪天登高作业,脚下湿滑,自然环境恶劣,稍有不慎就会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削减措施:

1、高空作业应正确使用速差自控器及安全带。六级以上大风及雪天严禁立放井架和高空作业。

2、下列人员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1)患高血压的人。

(2)患悬晕症的人。

(3)高度近视的人。

(4)新入厂人员及转岗人员。

3

3、各类高架平台、作业井架等护栏、梯子保证齐全、完好、可靠,在施工登高前,要仔细检查梯子、平台、护栏等是否完好,上下一定要穿劳保工鞋,禁止穿高跟鞋和带钉鞋,手要扶好栏杆,脚要踏实,所站部位要牢固,防止踏空发生意外,特别是冬季更要注意防滑。

4、现场吊装要有专人指挥,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保证吊车停置牢靠,起重工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十不吊”规定(①钢丝绳不合格不吊;②吊具使用不合理或物件捆绑不牢不吊;③吊物上有人或其它浮放物不吊;④超过起重设备和吊具的负荷不吊;⑤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不吊;⑥设备发生事故及安全装置不良不吊;⑦物件偏离运轨道,歪拉斜吊不吊;⑧埋在或凝结在地上的物件及带电设备不吊;⑨棱、刃的物体,没有垫好缓冲物不吊;⑩铁水包内熔化金属装的过满不吊),在起吊重物时,要严密组织,认真落实“谁负责、谁指挥”的原则,严禁挂单绳套,在起吊前,指挥者和司机要详细检查起吊物,人员必须全部离开危险区域,严禁违章指挥。

5、电工上杆前必须检查杆稳固情况,检查脚扣、安全带、电工器材是否完好,以保证上杆作业安全。

七)防冻滑

进入秋、冬季,天气逐渐寒冷,行动笨拙,在生产施工中,经常因视觉、听觉障碍等造成人员自我防护能力下降,加之天冷路滑,手脚行动不灵便,设备故障增多,操作人员应变能力差,伤亡事故比较突出。

削减措施:

1、认真落实领导安全职责,各级领导要加强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的学习,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尽职尽责地抓好每项安全工作,时刻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第一位置,没有安全把握或防范措施不全,宁可停工,也绝不能盲目蛮干,坚决杜绝“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行为。

2、加强对员工岗位责任心、操作规程、事故预案、安全标准等知识的教育,把HSE作业指导书内容、“三不伤害”内容落实到每个岗位,熟练掌握秋、冬季生产特点、安全注意事项、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的各种措施,切实增强岗位员工自我保护和安全监督意识,特别要加强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达不到上岗条件坚决不许单独顶岗。要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上岗持证率必须达到100%,对无证上岗人员、不持证上岗人员或在施工现场违章作业、违章指挥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3、基层队要坚持每周一次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施工前,生产班组要认真进行交接班,生产作业必须按公司有关要求,持HSE现场检查表进行对口检查和交接,全面、彻底地整改各类安全隐患。班组长要组织班组成员进行班前安全讲话,对本班作业施工中各岗位安全注意事项进行认真讲解,使各岗位人员能掌握和了解本班施工作业中的安全防范措施。夜间施工要保证照明灯具齐全完好,并按规定距离进行放置,防止视线不清,发生事故。生产班的班组长必须进行安全交底,讲清本班的工作量和安全注意事项,并认真落实“三检制”,做到“十不准操作”(特种作业人员无操作证不操作、没有操作规程不操作、不懂操作规程违反操作规程不操作、不懂生产工艺流程不操作、不懂设备性能(化学药品特性)不操作、没有制定施工设计方案(安全措施)不操作、不会4

安全措施(安全措施不到位)不操作、不清楚现场状态(工作环境)不操作、指令不明确不操作、违章指挥不操作),确保班组安全生产。

4、利用入冬前的有利时机,组织力量对本单位设备、设施及安全附件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维修保养,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保护、防护装置灵敏可靠。另外还要重点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措施、规章制度、事故应急预案是否完善、可操作性强不强等,做到全面检查,消除和弥补各种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漏洞。

5、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吊车操作人员、起重工必须持证上岗,施工前要检查吊车、吊具及各附件是否完好,停靠是否牢固,特别是操纵系统、信号系统、限位开关、刹车系统、吊钩等一定要安全可靠,扒杆不能触及电线,与高压电线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物件必须吊挂或捆绑牢固,施工时要做到专人负责统一指挥,严禁物件下有人,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双层作业必须戴安全帽,严禁交叉作业,确保做到安全生产。

6、拉运大件物品时要固定牢靠,封好车,禁止客货混装,防止砸撞、碰伤等意外事故发生。

7、在施工作业中,基层队干部必须到现场指挥施工,严禁临时指派当班工人带队施工作业。

8、坚持标准化作业和HSE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坚决杜绝施工作业中的无章可循状态。上岗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和作业步骤,达到标准化操作,人人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交标准班。

9、对施工作业中的特殊情况处理,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施工中人员不受伤害,不损坏设备。

10、设备、设施的安全保护、防护装置必须灵敏、可靠。

冬季油气生产面临最大的难题是设备冻堵,由于设备冻堵,将造成设备全部或部分功能损失,不但影响生产正常进行,而且还可能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削减措施:

1、进入冬季前,要对设备进行保温,充分做好冬防保温工作。野外露天作业必须严格按冬季生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要有妥善的防冻防滑措施。裸露在室外的油、气、水管线等要按要求进行保温包扎。为防止电缆跳槽,施工中电缆要有刮泥器;滑轮槽内结冻泥浆时,必须用热水或蒸气冲洗,不能用明火或其它物体清除滑轮槽内的冻泥浆。

2、长期使用的泵要把泵体内、管线内的液体放掉,临时停用的泵要每2小时盘泵一次,并做好盘泵记录和保温工作。

3、冬季生产要严格执行放水和预热生产制度,从10月下旬起,车辆等所有设备防冻放水必须做到有挂牌,有登记、有检查,所有停用设备必须放尽水后封存,保证不冻坏一台设备。

4、改造、扩建工程中如有输油管道处理工作,必须制订严密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要用热水或蒸气分段解冻,严禁用火烤。

5、液化气罐解冻时,严禁放在暖气片上和用明火烘烤,严防爆炸。

6、天气气温急骤下降时,野外施工单位必须考虑施工人员防止冻脚、手、耳朵等措施。

5

八)防重大交通事故

冬季行车自然条件差、霜多、雾多、风雪多、气候寒冷、温度低;雨雪天路面结冰,造成路面光滑,尤其是刮风下雪天,能见度低,加上风挡玻璃积雪冻结,使雨刮器难以正常运转,给行车带来种种困难,下雾时能见度低,行车视线模糊不清,听力、视力均受影响,冬季人们衣服穿着较多,行动不便,尤其是骑自行车的人和行走的老人,听力较差,动作迟缓,冬季又是拉运芦苇的季节(盘锦地区),马车大量上路,装载超高,超宽,道路狭窄溜滑,交通拥挤、超、会、避、让困难,极易发生交通伤亡事故。

削减措施:

1、要认真贯彻落实车辆的各项管理制度,广泛开展秋、冬季节行车安全教育,并根据秋、冬季不同的行车特点,制定出秋、冬季行车的严格管理办法,落实防冻、防滑、防雾、防火等具体措施,进一步提高驾驶员的秋、冬季行车安全意识,特别是“三新三差”司机的培训教育工作,严禁无证上岗。三新及转岗司机,必须经正规培训,报局交警支队培训科备案,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2、做好车辆的换季保养工作,冬季换用符合冬季使用的润滑油和制动液、防冻液,发动机和散热器外壳要安装防寒保温罩,尤其是刹车系统、转向系统、灯光系统必须完好可靠,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

3、要教育司机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严禁酒后开车、无照驾驶、

疲劳驾驶,不开急躁车,不开堵气车,不强超强会,礼让“三先”,严格控制车速,驾驶车辆时不准吸烟、饮食、闲谈或其他妨碍安全行车的行为,拉油、水等的车辆严禁往路面上放,确保行车安全。

4、要定期对车辆的安全设施、技术状况进行检查,消除事故隐患,使车辆状况处于完好状态;司机也应加强出车前、行驶中、回场后的检查。

5、车辆通过路口时要降低车速,特别是通过人口稠密的闹市、家属区时更要加倍小心,放慢车速,保证行车安全。

6、在冰雪路面上行驶一定要控制好车速,不准高速行车,不准急打方向,不准使用紧急制动,不准急加、急收油门,在通过结冰的河流、沟渠时,应下车仔细检查冰层的厚度和强度,在确认绝对安全的情况下,方可通行。

7、坚持“三交一封”制度,长途车必须做好“三.三”制管理。必须经公司主管领导签字同意,公司调度室发路单,到保卫部审查,搞好三级教育,司机和带车人签字后方可出车。

8、雾天能见度低,车辆出场前必须严格检查,做到灯光齐全,雾灯好用,刹车灵敏,严禁开远光灯,能见度在3米内的坚决不能行驶;雾天禁止出长途车。

9、拉运“三超”大件车辆在装卸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行驶时车速要控制在每小时40公里以内,严格执行“三停、四查”制度。

10、必须严格按路单执行,按照规定路线行驶,严禁跑私车;进入家属区的车辆必须凭单位签发的路单,用驾驶证换取通行证,门岗登记后方可进入,严禁闯进,并要限速20公里。无路单在家属区行驶发生事故,一切后果自负。

6

11、进入井场的车辆要听从指挥,严禁车辆乱撞乱压生产管线,特别是热注管线,以免造成恶性事故发生。

12、驾驶员要严格车辆《HSE现场检查表》的运行,发现隐患及时进行整改,杜绝带“病”运行。

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