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减消元法》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加减消元法》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加减消元法》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加减消元法》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

加减消元法

教学目标:

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的“消元思想”,“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灵活得对方程进行恒等变形使之便于加减消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甲、乙、丙三位同学是好朋友,平时互相帮助。甲借给乙10元钱,乙借给丙8元钱,丙又给甲12元钱,如果允许转帐,最后甲、乙、丙三位同学最终谁欠谁的钱,欠多少?

交流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题.

我们知道,对于方程组???=+=+40

222y x y x 可以用代入消元法求解.

这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y 的系数有什么关系?利用这种关系你能发现新的消元

方法吗?(引入新课)

(二)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自主探索 学生自看课本,教师适当加以知道.上面的两个方程中未知数y 的系

数相同,②-①可消去未知数y ,得2240)()2(-=+-+y x y x ,即18=x ,把18=x 代入①得y=4.另外,由①-②也能消去未知数y ,得4022)2()(-=+-+y x y x 即18-=-x 把x=18代入①得y=4.

想一想 联系上面的解法,想一想应怎样解方程组???=-=+8

10156.3104y x y x

[分析]这两个方程中未知数y 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因此由①+②可消去未知数

y ,从而求出未知数x 的值.

加减消元法的概念.

从上面两个方程组的揭发可以发现,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两边分别进行加减,

就可以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

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三)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 用加减法解方程组(1)???=-=+33651643y x y x (2)???=-=-48

31084314y x y x

[点拨]这两个方程中没有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同,直接加减两个方程

不能消元,试一试,能否对方程变形,使得来年感个方程中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同。

想一想 本题如果用加减法消去x 应如何解?解得结果与上面一样吗?(由学生

完成)

[练习] 解方程组???=-=+8

27y x y x

(四) 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另一解法——加减法.通过把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进行相加减,消去一个未知数,化“二元”为“一元”.

(1) 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 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师生共析] (1)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

(2)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在所解的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中,如果某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可

以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消去这个未知数;如果未知数的系数相等,可以直接把两个方程两边相减,消去这个未知数.

第二步:如果方程组中不存在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那么应选出一组系数

(选最小公倍数较小的一组系数),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一个系数是另一个系数的整数倍,该系数即为最小公倍数),然后将原方程组变形,使新方程组的这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都等于原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再加减消元.

第三步:对于较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应先化简(去分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等),通常要把每个方程整理成含未知数的项在方程的左边,常数项在方程的右边的形式,再作如上加减消元的考虑.

(五)课堂跟踪反馈

1. 用加减法解下列方程组:

(1)???-=-=+63424y x y x (2)???-=+=+741623y x y x (3)?

??=+=-134523y x y x 2. 已知方程组???+=-=+122a y x b y ax 的解是???-==1

1y x 求a 与b 的值.

3. 二元一次方程组?

??=+=+24123ay x y x 的解中x 与y 互为相反数,求a 的值. 4. 用加减法解下列方程组:(1)??

?=-=+574973y x y x (2)???=+-=-9213y x y x

5. 已知y x n m 1+-与52312----n m n y x 是同类项,求m 和n 的值.

6. 已知方程组???=+=+c

y ax y x 27选择a 和c 的值,使方程:(1)有一个解;(2)有无数

个解;(3)无解.

本课教学反思

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 , 它与其它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 , 写作教案具有重要地位。然而 , 当前的写作教案存在“ 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 教师和学生都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习作的评价和语法错误的订正上,忽视了语言的输入。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则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

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

《二次根式》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8)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 12.1 二次根式 初二 班 姓名 学号 1.了解并熟记二次根式的概念,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并能确定被开方数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2.理解公式(a )2=a (a ≥0), a a =2 ,并能利用公式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一、基本概念 1.定义: 一般地,式子_____(a ≥0)叫做二次根式,a 叫做_____________。 2.要使a 有意义,那么a______0 ,a ______0. 3.当a ≥0时, ()2 a = 4. 2a =a = 二、探索实践 1.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吗? (1)32 (2)6 (3)12- (4))0(≤-m m (5) 3 5 (6)12+a (7)4 (8) x xy (、y 异号) 2.要使下列式子有意义,x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1 (2 (3 (4 (5 ( 6 (7)33-+-x x (8 3.在实数范围内将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

(1)2 5x - (2)3a 2 -4b 2 (3)131322 ++x x 4.解答题 (1()2 20y +=,求x+y 的值。 (2)若二次根式122+x 的值为3,求x 的值。 5.计算:(1)22)32()23)(1(+ (2)2 (0)a b +≥ )8(6416)3(2<+-m m m (4))x ≥0)x y ≤ 6.拓展延伸 (1)若x x -=-222 )(,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2) 当x 时,等式22 )12()21(-=-x x 成立. (3)已知,31≤≤x ,化简:()()2231x x -+-=____ ______ . (4)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且c a >,那么()2||b c a a c -+--= . (5)若化简1x -25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6)已知2a =- 化简求值: a a a a a a a a 1 12121222--+---+-

(完整版)《散步》公开课教案

《散步》教案 罗岭乡中陈青青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亲情,体味浓重的情意。 2、过程和方法目标:揣摩词句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文意,悟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品读关键词、品评美文,逐步提高赏读美文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亲情是甘泉,给我们枯干的心灵以滋润;家庭是港湾,为我们遮蔽一生的风雨。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家庭生活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莫怀戚先生的家。陪同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分享他们之间那浓浓的亲情。 二、基础知识 1、字词识记(投影出示) 嫩芽(nèn) 霎(shà)时拆(chāi)散熬(áo)过 分歧(qí)水波粼粼(lín) 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点ㄧ理论~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2、介绍作者 莫怀戚:笔名周平安、章大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的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代表作是小说《透支时代》、《陪都就事》《散步》《花样年月》,

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系列小说《东方福尔摩斯探案集》。作品集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三、老师配乐朗诵,并出示问题,整体感知文意。(投影出示) 听读课文 1、两分钟速读课文,快速抢答(投影出示): a散步的季节? 初春 b散步的地点? 田野 c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儿子 d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分歧 e结果怎样? 学生读后抢答 2、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感慨大意。 明确:一家四口在春天的田野散步。 这个句话在课文哪里出现过?开头。 四、涵泳品味,反复揣摩,悟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投影出示) 1.设疑:“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若改成:我们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好吗?这样不是更简洁吗?说说原因。 A: 从人物关系上引导学生注意是两对母子,课文后面用到这个开头的人物关系了吗?子背母,母背子,为后文的“背”做铺垫 B: 那调换顺序好吗?换成:我,我的妻子和儿子,我的母亲。 明确:“我”是一家之主,是家庭的“顶梁柱”和“主心骨”,当然排在前面。(排在前面理所当然承担责任。)母亲被排在第二位,看出儿子很敬重母亲,老母亲在家里是有地位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她被家庭成员重视,这是正“孝”的体现。

8.2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导学案

8.2消元——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会运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 3、领会“消元”法所体现的“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学习难点:解两个未知数在两个方程中的系数的绝对值不相等且不成整数倍的方程组。 学习过程 (一)回顾 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2、用代入法解方程组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3、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 ? ??=+=+40222 y x y x 比比看,看谁写得又对又快。 (二)尝试发现、探究新知 第一站—发现之旅 1、解方程组 : ? ??=+=+40222 y x y x (1)观察这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y 的系数有什么关系?利用这种关系你能发现新的消元方法吗? (2) 下面这个方程组能不能用两个方程相减消去y ? ???=-=+8 101510103y x y x

发现直接加减消元法: 【归纳】 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________或________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_______或_________,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_________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比比谁更快】 1. 已知方程组 ???=-=+632173y x y x 两个方程只要两边分别_________,就可以消去未知数_________. 2.已知方程组3213 345x y x y +=??-=? 两个方程只要两边分别__________,就可以消去未知数_________. 3. 用加减法解方程组???=--=+17561976y x y x 应用( ) A.①-②消去y B.①-②消去x C. ②- ①消去常数 D. 以上都不对 4.方程组???=-=+5 341335y x y x 消去y 后所得的方程是( ) A.9x=8 B.9x=18 C.6x=5 D.x=18 5.指出下列方程组求解过程中的错误步骤,并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 (1) 解:①-②,得 2x =4-4, x =0 (2) ???=+=-2451443y x y x 解:①-②,得 -2x =12 x =-6 744544x y x y -=??- =-?① ② ② ①

5.2.2加减消元法导学案

5.2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温故知新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________,要把二元转化为______解决 完成下面填空 (1)()______,x y x y ++-=(2)()_____.x y x y +--= (3)()()3252____x y x y ++-=,(4)()()334_____.x y x y +--= 观察原式与结构,可以发现:每小题中的式子中都含有_____个字母,而结果中含有_____个 字母. 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二、新知探究 认真观察上面方程组中各个未知数的系数有什么特点,并分组讨论看还有没有其它的解法. 并尝试一下能否求出它的解 3x +10 y=2.8 ① 15x -10 y=8 ???=+=+16210y x y x ???=+=+16210y x y x

归结: 1、上从上面方程组中的解法可以看出:当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2、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及一般步骤: ①变形----找出两个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分别在两个方程的两边乘以适当的数,使所找的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②加减消元,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③解一元一次方程. ④把求出的未知数的解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任一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得方程组的解. ⑤检验(口算或笔算在草稿纸上进行),即把求得的解代入每一个方程看是否成立.注意:对于较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应先化简(去分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通常要把每个方程整理成含未知数的项在方程的左边,常数项在方程右边的形式,再作如上加减消元的考虑. 及时练:用加减法解下列方程时,你认为先消哪个未知数较简单,填写消元的过程. ???=+=-523224y x y x ----------------------- ???=-=+10221523b a b a ----------------------- ???=+=-1464534y x y x ------------------------ ???=+-=+1772952-y x y x --------------------- ① ②

2016 优质课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桂集中学陈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几件大事:中美建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2、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掌握新千年APEC 会议的召开的时间、地点、人物、主题、内容等。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贯穿过去所学的有关中日、中美关系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的能力。通过本课知识的掌握,让学生能够将新旧中国的外交情况加以对比,认识到弱国无外交,只有自强才能屹立于世界之上,获得尊重,从而培养学生辨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学习本课过程中,教师始终应把握住外交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这条主线,让学生明白外交情况改变的原因就在于:自强;从而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另外,还可以将外交之自强升华为个人进步之自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中美关系的改变和APEC会议的内容,主题。 教学难点:中国外交新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建国初期的外交——初登国际舞台的50年代: 1、外交政策、原则和方针? 2.外交环境:新中国开展积极的外交活动,建国头一年与哪些国家建交?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态度如何? (加强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巩固)。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过渡:新中国在正确的外交政策的指引下,在合理原则的指导下,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的中国外交舞台上可谓好戏连台,究竟有哪些精彩剧目在那个时代上演,请大家阅读课文,了解一下。 板书:外交事业的发展 二.讲授新课 (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1、阅读课本第一段,结合前面所学,概括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初期,中美关系的状况?(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禁运、军事包围威胁,双方敌对状态长达二十多年。)阅读第三段,到了七十年代,中美关系有什么变化? (出示课件) 谁能总结一下? (1)1971年,基辛格访华; (2)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定《中美联合公报》; (3)1979年,双方建交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2020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8.2.2 加减消元法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doc

2020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8.2.2 加减消元法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 版 一、问题引入,展示目标 1. 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组 327 23 x y x y +=? ? -=-? 2. 可直接用加减消元法消元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何特点? 二、问题启发,探究新知 1. 方程组 321(1) 233(2) x y x y += ? ? -=- ? 能用加减消元法解吗? 显然,直接将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都无法消元,其原因是 . 因此需将两个方程中y的系数化成相反数. 由y的系数分别是2和-3,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1)×3 [方程(1)两边同时乘以3 ] 得:; (2)×2 [方程(2)两边同时乘以2 ] 得:. 则原方程组化成: 963 466 x y x y += ? ? -=- ? , 这样就可以用加减消元法解了。 三、问题变换,深化理解 1.将方程组 231 457 x y x y -= ? ? += ? 中x(或y)的系数化成相同(或相反数)时,正确的是() A. 4121 457 x y x y -= ? ? += ? B. 10151 121521 x y x y -= ? ? += ? C. 462 457 x y x y -= ? ? += ? D. 10155 121521 x y x y -= ? ? += ? 2. 用加减法解方程组 364(1) 235(2) x y x y -= ? ? += ?

解:由(2)×2得 (3). (1)+(3)得 解得 x= ;反它代入(1)化简得y= . ∴原方程组的解为 x y =? ? =? 小结:用加减消元法解这类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用加减消元法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1) 4520 231 x y x y += ? ? -=-? (2) 3611 325 x y x y += ? ? -=-? 四、问题反馈,认知升华 1.会用加减消元法解含相同未知数系数绝对值不相等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用代入法或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各是什么? 3.什么形式的二元一次方程组适合用代入法解,而什么形式的则适合用加减法解?4.当方程组比较复杂时,应先做什么? 五、问题集萃,当堂达标(课堂5-8分钟检测) 1.用加减消元法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1) 521 3424 x y x y -= ? ? += ? (2) 1 65 3 93 4 m n m n ? +=? ? ?+=?

加减消元法教(学)案

8.2消元 -------加减消元 一、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代人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理解“消元”是核心,化归是目标,因此本节课再学习加减消元法就有了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会运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 领会“消元”法所体现的“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用价 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重点: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四、难点:如何运用加减法进行消元。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探索------发现-------比较”的教 学法。 六、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根据等式性质填空: <1>若a=b,那么a±c= .() <2>若a=b,那么ac= .()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3、用代入法解方程组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二)问题引入 ① ② 用我们学过的方法如何解? 思考:还有别的方法吗?认真观察此方程组中各个未知数的系数有什么特点,并分组讨论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并尝试一下能否求出它的解。 师生互动:3x+5y=21① 2x-5y=-11② 分析:(3x+5y)+(2x-5y)=21+(-11) ①左边+②左边=①右边+②右边 3x+5y+2x-5y=10 5x=10 X=2 思考:联系上面的解法,想一想怎样解方程组。 4x+5y=3① 2x+5y=-1② 观察上面两个方程组,引出加减消元法的概念: 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板书课题)

word表格公开课教案

通过表格计算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表格中公式的应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呈现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从帮助中学习找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要应的相关术语和公式。 教学基础:学生已会制作表格,并且对单元格的概念清楚明了。 课前准备:相应的针对教学特点的练习,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1、说出并演示你知道的建立表格的方式。 2、如果选中表格中有文本部分的单元格,按键盘上的DEL键进行删除,删除的是 文字还是表格,或两者都删除? 二、导入新课: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表格的制作。通过学习我们知道WORD在图文混排、 表格编辑等方面都有出色表现,说到这些方面,每个都觉得很好。但要提到WORD的计算能力,可能有很多人就摇头了。我曾经就看到过这样的事情,有人在WORD表格计算时,一方面在用 WORD进行表格制作,一面又调出计算器进行相关计算,那么是不是WORD的表格计算能力 如些糟糕呢?有一个你们年龄相仿的同学小明也遇到了这种问题。有一天,小明也是刚刚在学 校学习了表格的编辑。回家发现爸爸正坐在电脑前埋头苦算一堆的电子表格。小明就想能不能 直接用WORD进行啊,这样好麻烦啊。趁爸爸休息的时候小明坐到了电脑前。 你想知道小明在一没教师二没书的情况下是如何办的吗? 三、讲授新课:请看小明要进行计算的表格(演示) 1、遇到问题很多人想到的是同学求助,买本书找答案。但事实上WORD给我们准备 了一个很好的老师,你知道是什么吗? 对,就是帮助。 2、对于WORD的帮助功能,同学们已不陌生。我在前面的学习里演示过。那么让我 们和小明一起来试试吧!(打开帮助)。我们进入了帮助界面,我以前说过索引的关键字对你成功与否非常重要。那么请同学们研究一下给我一个关键字好不好。 学生列关键字如下:计算、表格计算、表格中加和等,(让学生自已试试找到的关键字是不是能解决问题)。通过试验得出:表格计算是最适合并且其中有行列计算的方法。 3、让我们看看具体内容吧: (1)单击要求存放结果的单元格。 (2)单击表格中的公式命令(如图1所示) (3)在表格中输入相应的公式(并且有例子显示如果一行右端用right,一行下面 用above) 对于选定的表格进行的正好是下面和右面单元格的计算。我们按帮助要求一步步的试验发现真的可以计算出结果(此处按帮助一步一步慢慢来)。

散步公开课教案一等奖

散步公开课教案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揣摩词句含义,品读文章清新质朴的语言。 3.培养学生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2.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意识。 3.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象征意义。由此,切实地实现能力迁移和情感熏陶。 三、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 2.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导语:台湾作家张文亮有一首有趣的诗叫《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诗中写道到:“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和蜗牛散步,真是突发奇想啊!和蜗牛散步,需要多大的耐心呀!下面,让我们从童话世界回到现实生活:一对中年夫妻和年迈的母亲、年幼的儿子一起散步,会遇到什么问题呢?展示课件并展示图片素材“前后都是妈妈和儿子”。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感知学习 1.教师播放情境课文“田野生命”并设计相关问题: (1)说说有关散步的时间(季节)、地点、人物。 (2)你印象中的“初春”是什么样子呢?你见过“初春的田野”吗? 2.教师播放情境课文“分歧选择”并设计相关问题: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教师引导学生:说清楚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语言要简洁明了。)起因: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经过:“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母亲疼爱孙子,决定走小路。结果:走小路。 【设计意图】营造情境和引导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指导明确记叙的“六要素”。 (三)内容探究教师出示设计好的问题,引导小组内、班级内讨论。

《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学习资料

§7.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加减消元法教学设计 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许清海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内容节选自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第二节第2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另一种消元方法——加减消元,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教材的编写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加减消元法充分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过程,体会代数的一些特点和优越性。对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方程思想、转化思想、消元法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体会消元化归思想。 二、教学目标设置: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的学习,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灵活的对方程进行恒等变形使之便于加减消元; 3、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思想,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经历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的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方法; 2、经历个体思考探究、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合作化学习过程理解根据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尝试、比较,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思维过程的习惯; 2、通过交流学习获取成功体验,感受加减消元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品尝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自信心; 3、通过知识的学习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以解决问题。 三、学生学情分析:

初中语文优秀课评比观摩一等奖 《散步》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优秀课评比观摩一等奖《散步》课堂实录 (上课,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亲情是什么?有人说亲情是一缕阳光,可以让人感受到快乐和温暖,也有人说,亲情是一根绳子,将心和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今天呀,我们就一起走进暖暖的春日,去感受浓浓的亲情,一起来学习文章-―《散步》。 师:我相信大家课前预习过课文,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呀,讲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生:作者和作者的家人在春天一起在田野中散步。 师:注意呀,他说作者,文学中的作者,一般说―― 生齐:是文中的我。 生:初春,我和我的家人在田野里散步。 师:语言更加的简洁明了,非常好。 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把耳朵叫醒,去聆听作者的心声,边听录音边思考这样的问题。(投影出示思考题)1、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家庭?2、文章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说说你的感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听课文录音。 师:同学们,听到这样深情的朗诵,我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沉浸在亲情的世界里。那么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请你来说一说。 生:我看到一个十分温馨的,而且互相关爱的家庭。 生:我看到一个和谐的家庭。 师:那么在这个温馨充满关爱而又和谐的家庭中,给你留下了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又是谁呢? 生:我觉得是作者的妻子。 师:应该怎么说?是文中我的妻子。 生:回为从文中可以看到我的妻子是很标准的贤妻良母。 师:如何见得?

生:因为,文中有一句话叫做,妻子走在我后面…… 师:没关系,你讲清楚在哪里?文中对妻子的描写的笔墨不多,在哪儿呢? 生:第六节中,妻子她总是听我的,这儿很符合中国传统对妻子的要求。 师:她总是听我的,作为我这个丈夫来说,怎么样? 生:很幸福。 师:说明她对我非常的尊重。文中我的妻子还有什么特点? 生:就是我的母亲…… 生:文中的妻子,她走在我的后面。 师:除了这个以外? 生:她很关爱儿子。哪里见得?妻子也蹲下背起儿子。 师:很好,这样一个尊重丈夫、关爱儿子的妻子,他刚才用了一个很好的词――- 生齐:贤妻良母。 师:那文中还有让你感受印象深刻的人物呢? 生:我的母亲。文中从很多的地方看出来,我的母亲怀有真挚的母爱,无论是对我,还是对我的儿子。就像爱护自己一样。 师:你举个例子。 生:但是母亲摸摸小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 师:抓住其中的词语―― 生:摸摸,表现了这位老人对孙子的疼爱。 师:好的。还有同学要说―― 生:母亲让我们走大路,大路平顺,她是不希望家人走在小路上,也不安全,也是对家人的关心。 师:想得很好。还有吗?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加减消元法导学案

厦门海沧实验中学初一年段数学科目导学案 学习内容: 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 学习时间:2011.4 编写者:田小萍 审核者: 核准者: 班级: 姓名: 座号: 学习目标: (1)会用加减法求未知数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通过探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经历用加减法把 “二元”化为“一元”的过程,体会消元的思想, 以及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 重点: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两个方程相减消元时,对被减的方程各项符号要做变号处理。 一、知识链接:怎样解下面二元一次方程组呢? 二、 自学导引 1、观察上面的方程组: 归纳: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 或 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 或 ,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 方程,这种方法就叫做加减消元法。 2、用加减消元法解下列方程组 ① ② [规范解答]: 由○1+○2得: ---第一步:加减 将 代入①,得 ---第二步:求解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第三步:写解 三、典型例题 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521y x y x ?? ?=-=+19 76576y x y x

○1 ○2 解:由○1-○2,得 四、课堂练习: 练习1:解下列方程 五、课堂小结: 1、上面这些方程组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同或相反 2、解这类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基本思路:加减消元:二元 一元 3、主要步骤有哪些? 主要步骤:①加减------消去一个元(未知数) ②求解------分别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 ③写解------写出原方程的解 六、作业:书本第102页第1题(1),第103页第3题(1)(2)。 ?? ?=-=+32732y x y x 383216(1)(2)27314772415(3)(4)875231x y m n x y m n x y x y x y x y +=+=????-=-=??+=+=????-=-=??(1)(2)27314772415(3)(4)875231 x y m n x y m n x y x y x y x y +=+=??? ? -=-=??+=+=???? -=-=??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加减消元法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加减消元法教学设计 姓名初亚兵 工作单位濮阳县化肥厂职工子弟学校 学科(专业)初中数学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加减消元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内容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8章第二节第2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另一种消元方法——加减消元,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教材的编写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加减消元法充分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过程,体会代数的一些特点和优越性。对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方程思想、转化思想、消元法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设置: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把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灵活的对方程进行恒等变形使之便于加减消元; 3、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思想,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经历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的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方法; 2、经历个体思考探究、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合作化学习过程理解根据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尝试、比较,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思维过程的习惯; 2、通过交流学习获取成功体验,感受加减消元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品尝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体会消元化归思想。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的技巧,把“二元”转化为“一元”。三、学生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基础比较好,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索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初步养成了合作交流的习惯。大多数学生的好胜心比较强,性格比较活泼,他们希望有展现自我才华的机会,但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独立分析问

【广东部优】《散步》公开课教案

《散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感悟作者一家人深深的亲情。 2.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3.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2.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深情导入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而和亲人一起散步,更是一个幸福的时刻。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莫怀戚一家一起散步,去感受家庭里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散步)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问题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先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第一、散步的时间?——初春 第二、散步的地点?——田野 第三、散步的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 第四、散步中发生了什么?(课文中)——分歧 第五、什么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第六、谁来解决分歧?——我 第七、为什么我来解决?——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 第八、我要如何解决呢?——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伴同母亲的时日以短。我说:“走大路。” 第九、最后是如何选择的呢?——最后,我们走了小路,在不好走的地方,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稳稳地走了过去。 第十、为什么选择了小路?——母亲改变了主意。 好,下面根据上面的回答,让一位同学概括一下,迅速组织语言,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明确: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我们在概括的时候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师明确:时间是初春,地点是田野上,人物有我、妻子、儿子和母亲,我们一起散步。所以可以概括为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问题二:课文的题目是《散步》,他们为什么去散步呢? 师引导:文中说,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真要出去散步,多累啊,应该让母亲在家多休息才好呢。 生1:老人更需要关爱,如果把母亲一个人留在家里,母亲会觉得很孤 单。一家人一起散步,会让母亲感受到家的温暖。 生2:文中说,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说明母亲的心里是期盼春天的到来,希望出去走走。 师引导:春天总算来了,“总算”说明了什么。母亲熬过了一个严冬,“熬”反映了什么。 (朗读指导:“太迟、太迟了”、“挺不住”、“总算”、“熬”) 师明确:初春的景色很美,而且母亲也熬过了一个严冬,出去走走还可以唤醒母亲心中的活力,所以一家四口一起出去散步。 那作者为什么要写散步这件这么简单的事呢,它究竟表达了人间的什么情感?下面让我们先来看看作者与他的创作背景,思考以上问题。 (三)品读课文、分析人物、体味亲情 教师:刚才大家说到文中有四个人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样呢?首先,看看“我”,同学们说说文中的“我”这个人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 关于“我”:[5分钟]

8.2.2加减消元法第一课时导学案

七年级数学导读单 第7周 第5课时 总课时第35节 主题 8.2.2加减消元法第一课时 主备人 史明杰 授课人 课型 问题解决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含义,会用加减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重点 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 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预习提纲: 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课上探究: 活动1: 观察方程组,回答下面的问题。 ?? ?=+=+16 y x 210 y x 规范书写: 解:○ 2-○1,得 x=6 把x=6代入○ 1,得 y=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是???== y x 未知数y 的系数 ,若把方程○ 2和方程○1相减可得: (注:左边和左边相减,右边和右边相减。) ( )-( )= - 化简得,x= 发现:如果未知数的系数相同则两个方程左右两边分别 也可消去一个未知数. ???=-=+8y 10x 158.2y 10x 3?? ?=+=+16 y x 210y x ①②

检测1: 解方程组:???=-=14y 3x 210 y 3-x 4 活动2: 联系上面的解法,想一想怎样解方程组 ?? ?=-=+8y 10x 158 .2y 10x 3 归纳: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 或 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 或 ,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 方程,这种方法就叫做加减消元法。 检测2: 用加减法解下列方程组: ???=+=2y 2x 24y 2-x ? ? ?=+=-10y 2x 32 y 2x 3

七年级数学训练单 第7周 第5课时 总课时第35节 主题 主备人 史明杰 授课人 课型 问题解决 授课时间 解方程组: 作业: 383216(1)(2)27314772415(3)(4)875231x y m n x y m n x y x y x y x y +=+=???? -=-=??+=+=????-=-=???? ?-=+-=-2x 241 45y y x ???=-=-1062165y x y x

加减消元法-教案以及反思

8.2.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掌握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步骤,熟练运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训练学生的运算技巧,养成检验的习惯。 3、情感态度及价值目标: 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究精神,进而体会数学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 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的技巧,把“二元”转化为“一元” 知识技能目标 掌握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步骤,熟练运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训练学生的运算技巧,养成检验的习惯。 3、情感态度及价值目标: 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究精神,进而体会数学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 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的技巧,把“二元”转化为“一元”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问题1:等式有哪些基本性质?如何用数学式子来表示它们? 学生回顾结果: <1>若a=b,那么a ±c=b ±c <2>若a=b,那么ac=bc 让学生思考: 若a=b,c=d,那么a+c=b+d 吗? 问题2:前面我们学习了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同学们,回想一下,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其一般步骤有哪些? 学生回顾回答: 基本思路:消元,把二元转化为一元 一般步骤:<1>变——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写成b ax y +=或b ay x +=; <2>代——把变形后的方程代入到另一个方程中,消去一个未知数; <3>解——解得出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 <4>回代——把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回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5>联——用“﹛ ”把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括起来。 (二)问题引入 用我们学过的方法如何解? 思考:还有别的方法吗?认真观察此方程组中各个未知数的系数有什么特点,并分组讨论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并尝试一下能否求出它的解。 这两个方程中未知数y 的系数相等,① -②得: ①左边+②左边=①右边+②右边 即 6=x ③ 把③代入①得: 10216.x y x y +=??+=?,16 10)2()(-=+-+y x y x ① ②

《散步》优质课精品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 3、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揣摩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深情导入(1min)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幸福的摇篮。它给 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而和 亲人一起散步,更是一个多么幸福的时刻。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莫怀戚一家一 起散步,去感受家庭里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散步) (二)、读文生情、感知意境美(10min) 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勾划出生字新词,并读写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所列词语,然后回答老师的提问。 信服嫩芽分歧取决拆散委屈粼粼一霎时各得其所 1、散步的时间?——初春 2、散步的地点?——田野 3、散步的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 4、散步中发生了什么?——分歧 5、什么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6、谁来解决分歧?——我 7、我想如何解决呢?——我决定委屈儿子, 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8、最后是如何选择的呢?——最后,我们走了小路,在不好走的地方,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稳稳地走了过去。 根据上面的回答,请一位同学概括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明确: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概括时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可以概括为: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板书) (三)、简介作者与创作背景。(2min) 作者为什么要写散步这件小事呢,它究竟表达了人间的什么情感?下面让 我们来了解作者和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师简介作者和文章的创作背景)作者想通过此文呼吁人们捡回失落的亲情,多关心自己的亲人。下面就 让我们把自己也融入这个家庭,去感悟他们美丽的心灵。 (四)、分析人物、品味人性美(10min) 刚才大家说到文中有四个人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 文中的我是怎样一个人呢?(孝顺善良)

第2课时 加减消元法(导学案)

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2课时加减消元法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课题: (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代入消元法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一种消元法——加减法(板书课题). 2.学习目标: (1)会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进一步理解“消元”思想,从具体解方程组过程中体会化归思想. 3.学习重、难点: 重点:会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进一步领会消元思想. 难点:掌握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范围:课本P94~P95例3为止的内容. (2)自学时间:8分钟. (3)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本,思考相关问题,弄清楚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4)自学参考提纲: ①解方程组 10 216 x y x y += += ? ? ? ,① ② 时,由②-①或①-②都可以消去未知数y ,二者有何区别呢? ②解答课本P94下面“思考”中的问题. ③综合①、②中的两个方程组的解法可以看出:当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④根据例3的解题过程,思考下列问题: a.为达到把未知数y 的系数化为相反数的目的,除了例题中把方程①×3,②×2这种变形外,还有其他的变形吗?如①×6,②×4行吗?哪种简便些? b.把x=6代入方程②可以解得y 吗? c.如果用加减法消去x 应如何解?解得结果一样吗?试一试. d.归纳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学习.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包括学习进度、效果、存在的问题等). 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相应指导(宏观的或微观的). (2)生助生:小组内同学间相互交流研讨,互助解疑难. 4.强化: (1)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2)解方程组的“消元”和“转化”思想. (3)练习:用加减法解下列方程组: 29.321x y a x y +=-=-?? ?,;①② 5225.3415x y b x y +=??+=?,;① ② 解:a.①+②,得 b.①×2-②,得 4x=8.解得x=2. 7x=35.解得x=5. 把x=2代入①, 把x=5代入①, 得2+2y=9. 得5×5+2y=25. 解得7 2 y = . 解得y=0. ∴这个方程组的解为 ∴这个方程组的解为 272. x y =?=?? , 50. x y =?? =?, 258.325x y c x y +=??+=?,;①② 236.32 2.x y d x y +=??-=-? ,①②

《散步》优秀教案

《散步》 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感悟作者一家人深深的亲情。 2.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3.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1.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2..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深情导入(1min)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而和亲人一起散步,更是一个幸福的时刻。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莫怀戚一家一起散步,去感受家庭里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散步)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12min) 问题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先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第一、散步的时间?——初春 第二、散步的地点?——田野 第三、散步的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 第四、散步中发生了什么?(课文中)——分歧 第五、什么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 有意思。 第六、谁来解决分歧?——我 第七、为什么我来解决?——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 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 第八、我要如何解决呢?——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以短。我说:“走大路。” 第九、最后是如何选择的呢?——最后,我们走了小路,在不好走的地方,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稳稳地走了过去。 第十、为什么选择了小路?——母亲改变了主意。 好,下面根据上面的回答,让一位同学概括一下,迅速组织语言,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明确: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我们在概括的时候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师明确: 时间是初春,地点是田野上,人物有我、妻子、儿子和母亲,我们一起散步。所以可以概括为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 上散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