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学作业

财政学作业

财政学作业

1 我国财政在对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大力支出时出现了哪些问题?应如何规范?运用财政理论结合实践分析

2 当前我国已出现通胀,在现行的税收制度下对财政收入是有利还是有弊

3 我国税费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有哪些?目前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4 现实经济中如何进行税制设计贯彻税收效率原则?有无与税收效率原则向悖的税制设计?

5 我国国债负担的现状是什么?目前还有没有大规模的发债空间?

用经济指标来衡量)6.我国分税制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答:如何完善我国分税制?

分税制是指在国家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分事权及支出范围的基础上, 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 结合税种的特性,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收入,并辅之以补助

制的预算管理体制模式,是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要求的,这是市场经济国家运

用财政手段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较为成功的做法。

我国现行税制是一个由多种税组成的复税制体系,这个复税制体系可以使我国税收多环节、多层次发挥作用。1994 年实行的分税制,是我国财税体制的重大改革,实践证明,分税制在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建立规范的财政运行机制、保证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增强中央财政调控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实施,调动了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建立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实施,更好地发挥了中央财政的再分配功能,实现了中央与地方、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双赢”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应按照“财力和事权相一致”的方向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分税制体制。

一、现行分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还不够清晰、不够合理。我国现行法律对政府间支出责任只作了原则性划分,还不够清晰,也不够合理。一是一些应当完全由中央承担的支出责任,地方也承担了一部分,如气象及地震等管理职能;二是完全属于地方的支出责任,中央也承担了一部分,如地方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和基础教育等;三是部分支出责任中央与地方职责划分不够合理,执行中经常发生交叉、错位。如我国养老保险由地方政府管理,而实际执行中中央政府又承担了大部分支出责任;四是各省、市、县、乡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更为模糊,地区之间差别较大。政府间支出责任不清、风险不明,为财政可持续发展留下了隐患。

政府间收入划分不尽合理,基层政府分享的收入与支出责任不对称。政府间收入划分不

合理的首要问题是收入划分与支出责任划分不相匹配,基层政府收入来源有限,不利于基层

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难以满足其正常的公共支出需要。其次是政府间收入划分覆盖面窄,相当数量的政府财政性收入游离于体制之外,既不利于政府间支出责任与收入的匹配,也不利于合理调节地区间财力差距。此外,我国税制结构中流转税占主体,流转税具有税基流动

性强、地区之间分布不均等特点,也为我国政府间收入划分增加了难度。

转移支付项目设立不够合理,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转移支付制度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目前财力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体系。但是,由于大部分转移支付项目都是出于配合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而设立的,随着各项新政策的出台,转移支付项目逐年增多,由此带来财力转移支付专项化、专项转移支付财力化的倾向。同时,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管力度不够,转移支付资金的效益评估有限。

转移支付还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计算公式测算办法。转移支付形式繁多,管理分散。转移支付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转移支付缺乏法律依据。

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目前,各地普遍存在省以下横向财力不平衡问题,省以下纵向财力分布也不尽合理。省级政府没有在调节省以下政府财力不平衡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完善我国分税制的对策

(一)明确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

当前我国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事权,核心问题应该是投资权划分问题。政府应逐步从个人、企业或社会完全有能力承担并对整个经济发展不至于产生难以控制的冲击的经济建设领域和事业中退出来。同时,改变按投资规模大小来划分中央与地方投资管理

权限的做法,除了特别重要的项目和中央负责的项目由中央投资外,绝大部分项目应按受益

范围由所在地方政府承担投资。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界定,都是根据各级政府对有关事务的驾驭能力和适应程度进行的。一般而言,中央政府除负责国防、外交、公安国际国内政治事务外,在经济方面则实施宏观管理,进行收入再分配及需要中央统筹安排的各项社会事业。因此,中央财政主要

承担国际、外交、公安及中央国家机关正常运转所需的经费,负责承担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实施宏观调控及重点工程设施建设方面的支出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社会事业发展支出。地方政府则主要担负地方行政管理、城市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地区经济发展及本地文教事业等

方面的事务。因此,地方财政主要承担与上述事务有关的所需费用。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中央政府的事权范围主要是宏观调控和协调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政府主要是完成中央政府下达的宏观调控任务,协调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并

根据适当集中、合理分权的原则,适当扩大地方政府的税收管理权限。同时,在合理划分事权范围的基础上合理划分财权。将与维护国家权益相关和有利于实施宏观调控的税种划为中央固定收入,将与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关系密切的,适宜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固定收入。在财政支出方面,适当调整中央与地方的支出项目,属中央事权范围内的由中央财政支出,属地方事权范围内的由地方财政负担。

(二)缩减预算级次,简化财政层级

导致基层财政困难的一个原因在于财政层级过多,从而加重财政负担。我国现有财政分级为“中央-省-市-县-乡”五级,而国际经验表明,较普遍的财政分税分级制度安排是不超过三级的。

当前我国加快推进包括“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在内的财政体制改革,正是体现了政府简化财政层级的意图。

“省直管县” 财政改革是我国加快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和提高县乡财政保障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加快推进“省直管县” 财政改革,旨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解决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所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包括备受争议的中央和地方事权与财力划分问题、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省以下体制以及加大对基层的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等。

(三)合理划分税权,使地方拥有稳定的财源

由于各财政层级间“事权重心下移、财权重心上移” ,我国基层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困难问题进一步凸显。

在划定各级政府支出责任的同时,还要赋予其相应的收入。地方税,应当具有收入稳定、不扭曲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特点。

财产税因为征收对象不具有流动性、征税对资源配置影响小而成为地方税收的首选。

在财产税方面,我国已分别对持有存款、股票的收益征税,但还没有对居民持有房产进行征税。有必要对我国的房地产税收体系进行调整,拓宽税基、调整结构,强化征管,切实发挥其引导消费、保护资源、缩小收入差距、为政府筹集收入的功能。

遗产税和赠与税,有助于调节财产禀赋,为居民创造均等的发展机会,同时能够引导富

裕阶层进行社会捐助。应创造条件,早日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

落实好《营业税条例》(2009 年1 月 1 日起实施)。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营业税属于流转税制中的一个主要税种。按照营业税有关规定,纳税人申报缴纳营业税税款的地点。一般是纳税人应税劳务的发生地、土地和不动产的所在地。

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支出责任、制定科学的费用标准的基础上,以确保政权正常运转、履行公共福利承诺、提供最低标准的公共服务为重点,加大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减少项目类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和数量,逐步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推动落后地区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

1. 转移支付目标

一是通过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保障各级政权具有正常的施政所需的财力,二是使全国各地居民基本享有水平接近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生活条件和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市场机制作用不到时或无法作用的领域,通过政府间转移支付实施调节,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2. 转移支付的模式和手段

国际转移支付模式有两种,一是单一纵向转移支付制度,二是以纵向为主,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制度。依据我国当前和将来一段时间的经济改革状况,我认为我国不宜推行横向转移模式,

而单一的纵向转移模式操作简便易行。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采用了这种模式,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采用这种模式处理政府间分配关系,已有丰富经验,因此,应通过法律化、民主化的制度设计增加透明度,减少随意性,逐步健全我国的单一纵向转移支付制度。

合理运用转移支付手段

根据转移支付手段的不同功能和我国转移支付的目标,我国可以设置一般性补助即税收返还、专项拨款补助、特殊因素补助。

3. 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制化

逐步规范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大力加强财政法规建设,全面实施预算法,以立法形式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划分标准,确立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保证中央政府掌握大量的激励资金。

5.转移支付的管理

鉴于我国目前转移支付资金有限,财政部是专职主管政府资金分配的部门,运转高效,我国转移支付管理机构设置,目前应采用财政部内设机构的形式。并且转移支付方案确立后,要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的审查监督。

总之,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分税制,但是随着经济形势

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还需要根据新形势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完善。

分税制是一种以分税为主要特征,以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为实质,同时配套实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财政管理体制。

成效:

1 统一了税法,公平了税负,实行内外统一的一增值税为主,消费税、营业税为辅的流转税制,减轻了重复征税,统一了内资企业所得税,统一了个人所得税,基本实现了各类内资企业平等纳税,实现了中外公民统一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时规范和取消了部分减免税,进一步公平了税负,促进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平等竞争。

2 简化了税制。全部税种从37 钟减少到25 个,税制要素设计更为科学合理。

3 进一步理顺了分配关系。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的设立以及新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取消了原来的包干体制和承包制。理顺了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

4 强化了中央的调控能力。通过适当集中税权和税收收入,调整了税收政策,提高了中央财政收入与

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5 保证了税收收入的连续增长。

6 促进了国民收入的发展。

7 加快了我国税制与国际税收惯例接轨的步伐。

问题:

1 中央税制与地方税制体系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⑴ 中央税税种单一,这与中央税收在税收调控中的主导地位不相称。

⑵ 共享税规模过大,税种偏多,影响中央与地方在税收管理权责上的清晰规范划分,其分享效果接近财政分载体制,与分税制目标相悖。

⑶ 按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划分企业所得税收入不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要求。

⑷ 地方税税制结构不完善。

2 税权过于集中。我国现行的分税制不仅中央税、共享税,而且绝大部分地方税的立法权限全部集中在中央,地方政府只能制定一些具体点实施细则、征税办法、补充规定和说明,这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分税制的要求。

3 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

目前的转移支付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计算公式测算办法,转移支付形式繁多,管理分散转移支付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管机制,缺乏法律依据。

《财政学》作业指导(参考答案)

《财政学》作业指导(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第1~3章) 一、名词解释 1.财政分配:在整个社会产品分配中分化独立出来的一种由国家直接参与的社会产品的分配。(P.4) 2.专卖收入:指国家对某些厚利产品实行垄断经营所取得的财政收入。 (P.8) 3.特权收入:国家对矿山、森林、湖泊等自然资源以及铸币等经营权,进行出卖和发放许可证而收取许可费等而构成的财政收入。(P.8) 4.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简称GDP。它从最终产品角度反映各生产部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全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总量指标。(P.22) 5.社会公共需要:是指向社会提供公共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P.25) 6.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即国家的分配。(P.26) 7.公共产品: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概念,主要指公共部门向整个社会的成员提供的产品,具有共同受益与消费的特点,如国防。 (P.27) 8.财政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财政的本质反映。(P.33) 9.资源配置:是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

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P.34) 10.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包括购买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也包括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如政府各部门的行政管理费支出,各项事业的经费支出,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等。(P.48) 11.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支出。(P.44)12.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根据国家所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实现该目标的各种方案,对这些可供选择的方案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出各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计算成本—效益的比率,来比较不同项目或方案的效益,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据此支拨和使用财政资金。(P.74) 13.公共劳务收费法:是通过制定和调整“公共劳务”的价格或收费标准,来改进“公共劳务”的使用状况,使之达到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目的。(P.77) 二、填空 1. 国家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同时又是一个历史范畴。(P.2) 2.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成为财政产 生的经济条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是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P.4) 3. 奴隶制国家财政的收入主要包括:(1)王室土地收入;(2)贡物收入和掠夺收入;(3)军赋收入;(4)捐税收入。(P.5)

财政学课后作业答案(1-13章)

第一章P.16 4.a.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增加了。如果政府规模是由其直接支出来衡量,这项法规不会直接导致政府支出的增加。然而,这可能会导致较高的遵从成本,并在“规制预算”中得到体现。 b.这项法律可能不会增加政府支出,但遵从这些管制的高昂代价将会增加管制预算。 c.很难说政府对经济的影响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因为难以确定这一现象是反映了政府规模的扩大还是缩小。一种可能是,GDP保持不变,而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减少;另一种可能是,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增加,但增长的比率低于GDP同期增加的比率。同时还应考虑同期联邦政府的信贷、规制活动以及州和地方的预算等。 d.政府对经济的影响总体上可能并不改变。如果联邦减少向州和地方政府的补助,联邦预算将要缩减。然而,如果州和地方政府通过增加税收来抵消这一影响,把各级政府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其规模并不会以想象的幅度缩减。 第二章P.32 7.利用相关软件可以得出结论:赤字和利率之间存在着微弱的负相关关系。但仅仅5年的数据得到的检验结果并不可靠。因为货币政策、经济活动的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利率。 第三章P.49 4.a.当社会福利函数为W= UL+UA时,社会无差异曲线是斜率为-1的直线。就整个社会而言,两人的效用对社会福利的边际贡献是相等的,即社会对二者的效用同等重视。

b. 当社会福利函数为W= UL+2UA时,社会无差异曲线是斜率为-2的直线。这表明,与利维亚相比,社会两倍重视于奥古斯塔斯的效用。 c.结合效用可能性边界与社会无差异曲线,该种社会福利函数下的两种可能的最优解如下图所示。 UL UL

8.当马克的收入的边际效用等于朱迪收入的边际效用时,社会福利最大化。对已知条件中的两个效用函数求一阶导数,使MU M=MU J,则最大化条件为I J=4I M,因为固定收入是300美元,这意味着马克应该有60美元,朱迪应该有240美元,此时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 10.a.错误。帕累托效率的必要条件是,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要等于其边际转换率。仅边际替代率相等并不能保证帕累托效率。 b.正确,每个人的边际替代率相等时帕累托效率的必要条件。 c.错误。表现出帕累托改进的政策能够提高效率,但社会福利取决于公平和效率。这一政策提高了效率,却导致了公平的损失也可能会减少社会福利。 d.不确定。税收将降低效率,但如果交易产生正的外部性,那么增加教育经费将提高效率。如果教育市场提高的效率能够抵消且大于卷烟市场减少的效率,那么这将是一个帕累托改进政策。 第四章P.67 3.假设印度豹的效用不算入社会福利函数,因此它在不同活动之间劳动供给的分配与社会福利函数无关。 a.在这个例子中,巡逻是公共物品,果子是私人物品。 b.根据效率条件,下列等式成立:MRS1=MRS2=2,而MRT=3,所以MRS1+MRS2>MRT。这说明印度豹的时间安排并未达到帕累托最优水平。为了达到有效率的水平,印度豹应该巡逻更长时间,因为如果印度豹巡逻更长时间,生产巡逻这一公共品的边际成本将增加,如果边际成本用果子这一私人物品来表示的话,当边际成本为4个果子时,达到帕累托最优。 9.a.扎克的边际收益曲线表明,灯塔对于扎克来说,边际收益的起点是90美元,随后,随着灯塔数量的增加而下降;对于雅各布来说,边际收益的起点是40美元,然后随着灯塔数量的增加而下降。而建造第一座灯塔的边际成本是100美元,所以没有人愿意单独去支付一座灯塔的边际成本。 b.扎克的边际收益是MB ZACH=90-Q,雅各布的边际收益是MB JACOB=40-Q。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当Q≤40时,MB=130-2Q;当Q>40时,社会边际收益曲线就是扎克的边际收益曲线。边际成本恒定为100,所以,当总的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相交时,MB=MC,Q=15.净收益可以用需求曲线和在第15个单位时的边际收益之间所形成的面积(三角形ABC的面积)来衡量。则每个人的净收益是112.5美元,总收益(ACDO的面积)是1725美元。(这个数字和标准答案不同,我认为标准答案错了) 注:对于上面划线这句话的理解是,效率数量的灯塔带来的净收益总共为225美元,因为灯塔是两人的公共品,所以对于每人来说,应获得净收益的1/2.

财政学作业及参考答案

财政学第二次作业及答案 1,财政分配的对象都是社会产品中剩余产品或与其对应的( C ) A 产值 B 利润 C 价值 D 收益 2,政府以国家信用为依托取得的财政收入是( B ) A 存款 B 公债 C 税收 D 罚款 3、价格的变动会影响企业的( B ),进而影响财政收入。 A、所得 B、营业额 C、财务 D、会计核算 4、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即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该界限的确定具有( C ) A、主观性 B、重要性 C、客观性 D、现实性 5、( D )的职能是指借助合适的财政政策克服高的失业率和通胀。 A、监督 B、收入分配 C、聚财 D、稳定经济 6、征税活动的各种规定即( A ) A、税制 B、准则 C、税法 D、条例 7、现行营业税征税范围主要局限于( C ) A、工业B商业 C、第三产业D、农业 8、关税是对( C )我国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税。 A、进入 B、出口 C、进出 D、流入 9、我国经常性预算收入主要是指( A ) A、各项税收 B、利润 C、收费 D、债务 10、国家基本的财政计划称为( B ) A、经济计划 B、国家预算 C、收支方案 D、国家扶算 11、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 C ) A、税收 B、利润 C、国债 D、财政贷款 12、预算外资金是( B )的组成部分。 A、预算内资金 B、财政资金 C、银行资金 D、国债 13、处理各级财政之间关系的制度称为( B ) A、财政体制 B、预算管理体制 C、税收体制 D、国有企业财务体制 14、第二步利改税于( D )年实施。 A、1979 B、1980 C、1983 D、1984 15、国有资产管理的宗旨是( C ) A、提高效益 B、增加收益 C、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D、加强资产监督 16、财政政策总是从( A )角度影响经济运行的。 A、需求 B、供给 C、总量 D、分配 17、税收收入的自动变化是指( B )的税收收入。 A、比例征税 B、累进征税 C、固定总额税 D、免税 18、财政收入中,凭借资产所有权获得的收入是( B )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D、公共收费 19、在增值税税法中,允许企业扣除外购货物、劳务已纳的增值税及外购固定资产当期折旧部分所含增值税的,则其增值税属于( B )。 A、生产型B、收入型C、固定型D、消费型 20、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 A ) A、分类所得税制B、综合所得税制C、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所得税制D、个人自行纳税制度 21、在经济衰退时期,财政政策的内容是( B )

财政学作业选择判断题答案

财政学作业(选择、判断题) 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认为,英国杰出的古典经济学家(B )所著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分析》是财政学产生的起点。 A.大卫·李嘉图 B.亚当·斯密 C. 凯恩斯 D.弗里德曼 2、现代财政学之父是(C )。 A. 亚当·斯密 B. 凯恩斯 C.马斯格雷夫 D.布坎难 3、亚当·斯密关于财政支出方面提出的原则是( A )。 A.量入为出 B.量出为入 C.财政赤字 D.赤字财政 4、凯恩斯关于财政支出方面提出的原则是( B )。 A.量入为出 B.量出为入 C.财政赤字 D.赤字财政 5、我国最早提出量入为出原则的理财家是(B )。 A.王安石 B.周公 C.杨炎 D.魏源 6、我国最早提出量出为入原则的理财家是( C )。 A.王安石 B.周公 C.杨炎 D.魏源 7、( C )主张“财政最重要”。 A.大卫·李嘉图 B.亚当·斯密 C. 凯恩斯 D.弗里德曼 8、( D )主张“货币最重要”。 A.大卫·李嘉图 B.亚当·斯密 C. 凯恩斯 D.弗里德曼 9、因为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由此决定了我国(B )在一定时期内的主导地位。

A.市场 B.政府 C.企业 D.个人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中国实际的是(ABCD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经济二元结构 C.体制转轨时期 D.发展中国家 2、发展中国家财政的共同特征是(ABCD )。 A.购买支出比重大 B.间接税为主体 C.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D.财政法规不健全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 D )为政府介入或干预提供了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依据。 A.经济波动 B.公共产品 C.公平分配 D.市场失灵 2、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 B )。 A.M B.V+M C.C+V+M D.C+V; 3、财政是一种( A )的经济行为。 A.政府 B.企业 C.银行 D.个人 4、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产品( A )。 A.国防 B.花园 C.教育 D.桥梁 5、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产品是( B )。 A.公共产品 B.共有资源 C.自然垄断 D.私人产品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产品区别于私人产品的主要标准是( AB )。

财政学作业 第1-2章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习题 一、关键概念 市场失灵市场缺陷外部效应公共物品公共需要政府干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二、复习与思考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关系说起? 2.什么是市场失灵? 3.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 4.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5.什么是公共需要?试述公共需要的历史性与特殊性。 6.什么是财政?财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7.试述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8.试述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9.试述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含义及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10.写一篇文献综述: ××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实证分析 要求: ⑴符合论文的基本要求; ⑵结合实际,有定量分析;选题可自由,但应限定在所规定选题的范围内; ⑶有自己的观点,引文出处,电脑打印; ⑷字数2 000字左右; ⑸本论文作为期中考核成绩; ⑹阅读文献:《中国财政》、《财政研究》、财经高校学报和网上最新资料等;《公共财政学》等。 11.小案例讨论题 某市电缆厂位于郊区,与郊区某村共用一条路,因路常年失修损坏严重,村委会提出修路,并与电缆厂协商修路出资问题。但电缆厂拒绝出资。村委会一气之下,挖断了电缆厂的出路,致使其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 问题:(1)你作为电缆厂对此事件的态度与对策,依据是什么? (2)你作为村委会对此事件的态度与对策,依据是什么? (3)你作为区政府,如何处理此事件,依据何在?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一、名词解释 免费搭车公共提供私人提供公共生产公共定价财政支出的效率财政支出效益 财政监督 二、复习思考题 1.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请解释其理由? 2.说明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3.简述公共定价。

5财政学专升本作业及参考答案070328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财政学专升本作业题 作业题(一) 一、填空题 1、政府管制起源于--------------------。 2、公共产品的最主要特征是------------------和------------------。 3、国际财政存在的形式有---------------------和------------------。 4、财政的职能有------、------------------、---------------------。 5、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 二、单项选择题 1、下面()可以作为政府管制的手段。 A.注册 B.证明 C.营业执照 D.都可以 2、财政政策的最终目标是() A、经济稳定增长 B、物价稳定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3.我国目前国债的偿还方式是() A.基金偿还 B.预算盈余偿还 C.发新债还旧债 D.预算列支 4.下列工具中属于财政政策工具的有()

A.税收 B.公开市场业务 C.公债 D.再贴现 5.认为减少富人的收入增加穷人的收入社会福利没有得到改善的观点是( ) A. 功利主义 B.平均主义 C.罗尔斯主义 D.折衷主义 三、判断改错题 1、在财政收支状况良好及物价上涨时可采用紧财政+松货币的配合方式。 () 2、税收“中性”原则的提出,是针对征税所产生的超额负担而言的。() 3、拉弗曲线说明高税率能取得高收入。() 4.中央银行承购国债一定会增加货币供应量。() 5、财政支出可以理解为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所需的开支。() 四、名词解释 1、国际财政 2、公共产品 3、税收的替代效应 4、马奈效应 5、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五、问答题

电大《财政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电大《财政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A1.按照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可以将财政支出分为(D(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2财政支出的(D.具体用途)分类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3按财政支出的(D.目的性)来分类可以分为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 4 A(财政投融资)种政策性投融资。 94、按照我国的做法,(A上年结余)是不列入当年财政收入的是(D美国) 5(A 行政管理支出)是指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等行使其职能所需要的经费支出。 6 A(农业)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B 1不论何人消费该种产品都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这种产品是指 (B(纯公共产品)。 57、保证税收体系正常运转的重要依据是(C税收法律制度) 2(B 最低费用选择法)主要适用于军事、政治、文化、卫生等支出项目。 3(B(转移性支出)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4 B.价格支援)是指通过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农用生产资料费用来 支援农业发展的一种方式。 5(B.社会优抚)是对革命军人及其家属提供的社会保障。 6 B.工业)被称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 99、(B自动稳定的政策)是按照具有调节经济周期作用划分的财政政策类型 C1.财政是伴随着(B.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2从总体上看(B.企业纯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财政分配的主体是(C国家)。 4财政支出效益分析方法中,对于那些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支出项目,采用(A 成本一效益分析法)。 5财政支出过程实质上是一个(A(资源配置)过程。 6政补贴的主体是(A(国家)。 7财政补贴这一财政范畴产生于(C(资本主义社会)。 8财政补贴支出与社会保障支出同属财政的(B.转移性支出)。 10从最终角度反映各生产部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全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总量指标是指(C(财政收入)。 47、财政收入中,来源于M的收入,是通过(B征税)来实现 84、采用历年制预算年度的国家是(C中国) 85、采用跨历年之预算年度的国家是(D加拿大) 87、从1994年起,我国实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是(D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 93、财政政策手段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B国家预算) 90、分税制是一种(C预算管理体制) 91、分税制的转移支付方法比较规范,主要是建立( B因素法的计算公式模型),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补助 67、(C税收饶让抵免)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签订税收协定是特别需要明确的一个重要问题 9(C.价格补贴)是因国家价格政策形成有关方面的利益变动而由国家给予的补贴。 D 51、对经济活动中书立、领受的凭证征收的税收是指(B契税) 60、对经济活动中书立、领受的凭证征收的税收是(D印花税) 95、当今世界不把公债收入作为经常性支出而是作为弥补财政赤字来源的国家 72、动产和不动产属于(B按资产形

财政学作业带答案

财政学作业带答案 财政学作业 要求:下周四三、四节课上课之前交好,学习委员按班级学号顺序清好再上交,过期不候 第一次作业 1、简述财政产生的条件 财政的产生,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存在财政分配的对象、财政分配的主体和财政分配的目的。 1、剩余产品是财政产生的经济基础 2、国家的存在是财政产生的政治前提 3、公共需求是财政产生的根源 2、简述财政的概念和特征 一、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和现象。财政的这一定义包含有三大要素: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这是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配形 2、式的根本标志。 2、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公共需求。满足公共需求是国家和财政产生的根源。 3、财政分配的对象是剩余产品价值。 二、与一般性分配相比,财政分配有三大特征: 1、强制性 2、无偿性 3、国家主体性 3、分辨私人需求与公共需求、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与混合物品 一、私人需求与公共需求 1、私人需求的含义:私人需求,是由单个人内在产生的、不依赖于他人而独立存在并得以满足的个人需要。私人需求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志或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划分。

2、私人需求的特点: 1)受益的内在性 2)需求的分散性 3、公共需求的含义:与私人需求不同,公共需求是当众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时所产生的需求。这一定义有三层含义: 1)公共需求并非是一种抽象的需求,而是个人所具有的真实需要; 2)这种需求并非是单个人的需求或少数人的需求,而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村落)多数人的需求; 3)公共需求同时也是一种整体需求。 4、公共需求的特点: 1)公共需求满足的受益外在性 2)公共需求的整体性 二、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 用于满足私人需求的物品就是私人物品,而用于满足公共需求的物品则是公共物品。 1、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 1)消费的排它性 2)消费的竞争性 2、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 1)非排他性 2)非竞争性-增加单位公共物品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公共物品还可能表现出下面的特性: 1)生产或提供的不可分性。 2)规模效益较大。 3)初始投资大。 4)具有自然垄断性。 三、纯公共物品与混合物品 1、依据公共物品的“公共”程度差异,可将公共物品分为纯公共物品和混合物品。 2、纯公共物品完全用于满足公共需求;并具有完全的非排他性和

财政学作业 选择 判断题 答案

财政学作业选择判断题答案 财政学作业选择判断题答案 财务作业(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 导论 一、单选题 一、一般认为,英国杰出的古典经济学家(b)所著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分析》是财政学产生的起点。 a、大卫·里卡多·B·亚当·史密斯·C·凯恩斯·D·弗里德曼2。现代金融之父是(c)。 a.亚当〃斯密 b.凯恩斯 c.马斯格雷夫 d.布坎难3、亚当〃斯密关于财政支出方面提 出的原则是(a)。a.量入为出b.量出为入c.财政赤字d.赤字财政4、凯恩斯关于财政支 出方面提出的原则是(b)。a.量入为出b.量出为入c.财政赤字d.赤字财政5、我国最早 提出量入为出原则的理财家是(b)。a.王安石b.周公c.杨炎d.魏源 6.中国第一位提出“以取为输入”原则的理财规划师是(c)。a、王安石B.周公C. 杨彦D.魏源7,(C)提倡“金融是最重要的”。 a.大卫〃李嘉图 b.亚当〃斯密 c.凯恩斯 d.弗里德曼8、(d)主张“货币最重要”。 a、大卫·里卡多·B·亚当·史密斯·C·凯恩斯·D·弗里德曼9。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决定了中国在一定时期内的主导地位。 a.市场 b.政府 c.企业 d.个人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内容属于中国的实际is(ABCD)。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二元经济结构C. 体制转轨时期D.发展中国家 2、发展中国家财政的共同特征是(abcd)。a.购买支出比重大b.间接税为主体c.财 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扩大d.财政法规不健全 第一章财务概念与财务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d)为政府干预提供必要和合理的依据。a、经济波动B.公共物品C.公平分配D.市场失灵2。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b)。a、 mb。v+mc。c+v+md.c+v。金融是(a)的一种经济行为。a、政府B.企业C.银行D.个人

财政学网上作业

一、试述财政交换论 答:第一,对政府的征税能力必须从宪法上予以限制,因为如果不通过修改宪法来强行限制政府的权力,它就绝不会放弃以前被赋予的权力.因此,税制设计属于宪法设计问题,税制改革大概属于立宪会议或其他纳税人组织的事情,而不是政府本身的事情. 第二,在这种注重结果的财政交换论中,研究的重点问题是选择税基和,以把政府的总限制在理想的水平范围内.由于政府对所有可利用的税基都会课以使收入最大化的税率结构,所以宽税基会增加总的、扩大政府的规模,而窄税基则会限制政府的权力、总收入规模以及无谓损失.这个结论与的结论截然不同.最适课税论认为,税基越宽越好,因为在税收收入总额既定的情况下,宽税基的对的扭曲程度小. 第三,布雷纳思和布坎南还赞同取消资本课税,因为不可能逃脱政府的“魔爪”.劳动所得或消费这类税基比较有弹性,适合作为税基,因为这类税基使纳税人更容易逃避纳税.因此,按照注重结果的财政交换论,如果提高后会做出强烈反应,那么这种的设计应当说是合理的. 第四,宪法对政府可利用的税基的性质进行限制,也有助于确保政府所提供的的水平和类型复合选民的意愿.如果政府可以选择与特定的具有很强互补性的税基,那么,政府就会有动力运用其权力追求所谓的“”.例如,宪法规定要求道路只能用对机动车辆和相关的投入如燃油、轮胎等征税来融资,就会促使政府把大部分收入用于道路的建设和维护士.这是因为机动车辆税收入将随着机动车辆的使用的而增加,而这种供给又会随着道路网的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而增加.

第五,注重结果的财政交换论认为,利维坦式政府将通过对税率变化缺乏弹性的那些税基课以高税率来使税收收入最大化,而收入规模越大,政府规模越大,无谓损失也就越大.用布雷纳恩和布坎南的话说就是:元谓损失是政府规模的正函数.所以,这种理论把控制政府的规模作为最优先考虑的事,赞同窄税基的税种,主张以制度限制或则来控制公共部门的规模. 第六,财政交换论认为,由于政府是使税收收入最大化的政府,常常试图课以高并辅之以大量特殊规定,以获得最大收入,所以要从宪法上制约政府的税收差别待遇. 总之,财政交换论特别强调两个方面:一是为了实现有效配置资源的目标,要求尽可能广‘泛地采用;二是为了使当权者在决策中的自私自利最小化,强调政治程序在约束预算决策中的重要性. 二、说明国债的政策功能 答:一是弥补财政赤字,二是筹集建设资金,三是调节经济. 政策调节国民经济的主要传导机制是它的流动性效应和利息率效应.流动性效应指通过改变国债的流动性来影响国民经济的货币推动力.主要途径是:①确定国债的期限构成.的期限愈短,愈大.当经济中的扩张性力量过大时,政府可以增加,减少,以紧缩资本市场,抑制;反之,在经济衰退时期,则可转向短期债券的发行,以增加经济中的流动性,刺激.②确定国债的应债来源.国债的应债来源亦会影响一国经济的货币推动力.银行系统认购国债,通常会扩大信用规模,增加;非银行系统认购国债,则只会导致资金使用权的转移,不会增大货币供应量.因此,

《财政学》第一章—第三章作业

《财政学》第一章—第三章作业 刘方军 一、名词解释: 1、专卖收入: 2、国内生产总值: 3、财政: 4、公共产品: 5、财政职能: 6、经济稳定: 7、财政支出:8、购买性支出: 9、转移性支出:10、政府采购制度: 二、判断正误并改错: 1、从价值形态分析,国内生产总值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和新创造的价值两部分。 2、在我国,国家财政主要采取税收的形式参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分配. 3、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有企业。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是政府。 5、财政职能可能概括为:资源配置职能,收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 三、单项选择: 1、()通常也被称作政府支出或公共支出。 A、财政支出 B、补贴支出 C、利息支出 D、基本建设支出 2、( )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预防性支出 D、创造性支出 3、衡量和考察财政支出的指标通常是以财政支出的( )来表示。 A、绝对量 B、相对量 C、实际指标 D、效益指标 4、财政支出在世界各国都呈现了()的趋势 A、上升 B、降低 C、平衡 D、下滑 5、财政支出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的过程。 A、发放补贴 B、利息支出 C、回笼货币 D、资源配置 6、效益分析中,对于那些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支出项目,采用() A、成本一效益分析方法 B、最低费用选择法 C、公共劳务收费法 D、零基预算法

7、政府采购的主体是依靠()运作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A、自有资金 B、企业资金 C、国家预算资金 D、信贷资金 8、政府采购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控股制 B、财政供给制 C、招标制 D、财政支出 9、尽管政府采购的数额巨大,但它只是()的一部分。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财政补贴 D、财政透支 10、不论执行何种采购方式,最终都会形成一个( ) A、制度 B、复议 C、中心 D、合同 四、填空: 1、国家财政是一个范畴,同时又是一个范畴. 2、原始社会末期,在整个社会产品分配中,分化独立出一种由国家直接参与的社会产品的分配,这就是. 3、捐税是在时期产生的。 4、的发展,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成为财政产生的条件;私有制阶级和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条件,财政是因的产生而产生的。 5、奴隶制国家财政的收入主要包括:(1);(2);(3);(4)。 6、封建制国家财政收入主要包括:(1);(2) ;(3);(4)。 7、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收入包括:(1);(2) ;(3). 8、平准,就是设置一个官方机构来. 9、亚当·斯密和凯恩斯都是英国的家. 10、建国初期的财政体制,基本上属于的类型. 五、简答题: 1、财政产生的政治和经济条件是什么? 2、财政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3、简述财政职能的主要内容. 4、简要回答财政支出的原则。

财政学第2章财政职能作业参考答案

财政学第2章财政职能作业 一、名词解释 帕累托最优——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市场失灵——指由于现实市场环境不满足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所需的前提条件,从而一些市场难于解决或市场解决不好的问题。 外部性——指市场参与者以市场机制以外的某种方式直接影响他人的福利。人们将有利的影响称为正外部性或外部经济,将不利影响称为负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 道德风险——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逆向选择——是指由于市场参与者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政府失灵——指政府干预经济失当,不仅未能有效克服市场失灵,反而限制和阻碍了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导致经济关系扭曲和市场失灵加重,致使社会资源最优配置难以实现。政府失灵主要表现为信息失灵、决策失灵和管理失灵。 二、简述题 1、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作用。 1、反对垄断,鼓励竞争 通过政府干预创造有效竞争状态。在经济实践中,政府可以采取下述手段控制或改变垄断状态,促进公平竞争:一是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法案,防止单个或少数几个大企业垄断市场。二是在垄断行业建立多个相互竞争的公共企业,或对垄断性企业进行分拆。三是实行价格管制,防止垄断企业获取垄断利润。 2、提供公共产品 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能够通过税收等途径以比较低廉的成本获得供给公共产品所需的费用,从而超越“私人资本”能力的有限性,并克服市场难以解决的“免费搭车”问题。 3、克服外部性 克服外部性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政府克服外部性的途径主要有:一是界定和保护产权。政府的作用将需要通过行政或法律手段在外部性与其生产者或相关者之间建立某种权利义务关系,从而把外部性纳入市场机制。二是建立强制性价格补偿机制。对生产负外部性的行为进行课税(又称庇古税)、罚款与收费,以此弥补负外部性产生的外部损失,并将外部损失内部化。三是建立激励性价格补偿机制。通过对外部性行为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以激励外部性生产者将外部性的收益或成本内化于自己的抉择之中。四是严格的管制。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手段或法律手段对外部性生产行为进行严格管制。 4、控制风险和不确定性 政府控制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核心目标在于努力保证市场参与者关于交易对象的信息是充分的和对称的。在保证充分信息方面,政府一方面应降低市场参与者之间信息交换的成本,降低市场决策的风险;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直接供给相关的经济信息,为市场参与者做出正确的市场决策提供条件。在保证对称性信息方面,政府应制定一定的制度规范,要求拥有较多信息的一方(通常是生产商)公开其私人信息以保护弱势信息一方。 5、促进社会公平 政府的主要职责表现为:一是严惩非法的收入渠道,严格控制通过非正义程序获取的收

2023年春福师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一

福师《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秉持“英雄史观”观点在公共政策学上属于( )。 A. 系统理论模型 B. 精英理论模型 C. 团体理论模型 D. 渐进主义模型 正确答案:B 2. 以下不属于对流转额课税是() A. 增值税 B. 营业税 C. 所得税 D. 消费税 正确答案:C 3. 最早提出“公共政策是一个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大型计划”学者是( )。 A. 拉斯韦尔 B. 托马斯?戴伊 C. 伍启元 D. 德洛尔 正确答案:A 4. 国家征税凭借是()

A. 国家政治权力 B. 社会习惯势力 C. 财政管理上对国有资产全部权 D. 拥有资本 正确答案:A 5. 通常被认为是公共政策动态运行第一个步骤,也是其余几个步骤前提和基础是( )。 A. 问题产生 B. 对政策问题认定 C. 政策议程建立 D. 政策方案规划 正确答案:B 6. 土地增值税实施() A. 定额税率 B. 超率累进税率 C. 百分比税率 D. 超额累进税率 正确答案:B 7. 大卫?伊斯顿等人提出公共政策模型是( )。 A. 系统理论模型 B. 渐进主义模型 C. 过程模型

D. 团体理论模型 正确答案:A 8. 文教科卫支出性质() A. 社会消费性支出 B. 生产性支出 C. 赔偿性支出 D. 积累性支出 正确答案:A 9. 系统论创始人是( )。 A. 贝塔朗菲 B. 拉斯韦尔 C. 西蒙 D. 林德布洛姆 正确答案:A 10. 政策执行后对客体所产生影响或结果进行评定。这一评定是指( )。 A. 效果评定 B. 效率评定 C. 内部评定 D. 外部评定 正确答案:A 11.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物品特点( )

《财政学》平时作业一

《财政学》平时作业一一、单项选择 1、封建制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A、田赋捐税收入 B、官产收入 C、专卖收入 2、在我国财政支出中,经常居于首要地位的是() A、基本建设支出 B、流动资金支出 C、支援农业支出 3、资本主义财政分配的形式是() A、货币 B、实物 C、力役 4、财政支出按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所作的分类是() A、补偿性支出、消费性支出和积累性支出 B、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C、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 5、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国有企业 B、国家 C、国有商业银行 6、政府采购的性质是() A、补偿性支出 B、购买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7、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 B、受益的非排他性和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C、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和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8、在封建社会末期所产生的财政范畴是() A、捐税 B、公债 C、国家预算 9、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A、折旧基金C B、职工劳动报酬V C、剩余产品价值M 10、财政是一个() A、经济范畴 B、历史范畴 C、历史范畴和经济范畴 二、多项选择 1、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剩余产品的出现 C、私有制的产生 D、阶级的出现 E、国家的产生 2、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财政范畴有() A、财政补贴 B、公债 C、国家预算 D、捐税 E、社会保障 3、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 A、阶级的出现 B、国家的产生 C、私有制的产生 D、生产力的发展 E、剩余产品的出现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所具有的职能是() A、资源配置 B、收入分配 C、经济稳定 D、调节经济 E、监督经济 5、财政参与国内生产总值分配的主要形式是() A、财政贷款 B、资产收益 C、规费 D、财政拨款 E、税收 6、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可分为() A、补偿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积累性支出 D、购买性支出 E、转移性支出 7、经济稳定包括的含义有()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经济稳定增长 D、经济快速增长 E、国际收支平衡

北京理工大学22春“会计学”《财政学》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5

北京理工大学22春“会计学”《财政学》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 答案) 一.综合考核(共50题) 1. 财政支出(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通常是指国家为实现其各种职能,由财政部门按照预算计划,将国家集中的财政资金向有关部门和方面进行支付的活动,因此也称预算支出。 2. 社会保险中最重要的项目是()。 A、养老保险 B、失业保险 C、商业保险 D、医疗保险 参考答案:A 3. 下列属于非转移性支出的是()。 A、保险支出 B、抚恤金 C、行政管理 D、社会福利救济 参考答案:C 4. 产生私人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对称的原因之一是所谓的“外部效应”。()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财政宏观调控的目标是()。 A、物价稳定 B、充分就业 C、收入分配 D、经济增长 参考答案:ABCD 6. 财政的基本职能是()。 A.资源配置职能 B.收入分配职能 C.调控经济职能 D.监督管理职能 参考答案:ABCD 7. 现阶段,我国居民制度内收入包括()。 A.工资 B.奖金 C.财产收入 D.灰色收入 参考答案:ABC 8. 财政收入过程不仅本身能调节经济结构,而且还为社会积累、满足公共需要和协调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9. 部门预算的编制原则是()。 A.合法性

D.重点性 E.稳妥性 参考答案:ABCDE 10. 下列属于财政购买性支出的是()。 A、文教科卫支出 B、保险支出 C、行政国防支出 D、经济建设支出 参考答案:ACD 11. 预算外资金的性质是()。 A.信用资金 B.企业资金 C.闲置资金 D.财政性资金 参考答案:D 12. 控制财政风险的方法有()。 A.承担风险 B.转移风险 C.消除风险 D.减少风险 参考答案:ABCD 13. 市场失灵(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是指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下会导致资源不适当配置,即无效率的一种状况。换句话说,市

2023年秋福师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一

(单项选择题) 1: 如下哪一项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 A: 增加基础设施投入 B: 增加税收优惠 C: 减少福利支出 D: 提高出口退税率 对旳答案: (单项选择题) 2: 政策方案在向上层层禀报旳过程中,在一定层次上有可能根据需要进行合议审批。这种行政审批形式是指( )。 A: 禀议制 B: 合议制 C: 禀议合议结合制 D: 分权制 对旳答案: (单项选择题) 3: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旳最重要形式是() A: 税收收入 B: 企业收入 C: 债务收入 D: 事业收入 对旳答案: (单项选择题) 4: 监控旳根本目旳是()。 A: 纠正系统偏差 B: 保障系统目标旳实现 C: 实现政策旳合法化 D: 实现政策终止 对旳答案:

B: 社会分工和剩余产品旳出现 C: 社会政治条件 D: .社会文化条件 对旳答案: (单项选择题) 6: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是社会产品中经典旳两极。但也有些产品是兼备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旳特性,因而可称之为() A: 混合产品 B: 公共产品 C: 私人产品 D: 准私人产品 对旳答案: (单项选择题) 7: 政策过程旳中介环节,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旳惟一途径是( )。 A: 政策制定 B: 政策执行 C: 政策监控 D: 政策终止 对旳答案: (单项选择题) 8: 地方财政支出不包括( ) A: 地方政权机关支出 B: 武警经费 C: 都市维护建设费 D: 价格补助支出 对旳答案: (单项选择题) 9: 如下哪一项是紧缩旳货币政策() A: 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国债

D: 降低利率 对旳答案: (单项选择题) 10: 政策规划旳关键环节是( )。 A: 目标确立 B: 政策方案设计 C: 后果预评估 D: 方案抉择 对旳答案: (单项选择题) 11: 初次提出“政策分析”这个概念旳学者是( )。A: 德洛尔 B: 拉斯韦尔 C: 勒纳 D: 林德布洛姆 对旳答案: (单项选择题) 12: 政策方案形成旳中心环节是( )。 A: 政策问题 B: 政策议程 C: 政策规划 D: 政策方案抉择 对旳答案: (单项选择题) 13: 公债最初旳功能是() A: 弥补财政赤字 B: 控制货币 C: 维护社会公正,进行收入再分派 D: 调整经济平衡

2020年电大本科财政学形考册作业1-3参考答案资料必考重点

电大《财政学》形成性考核册 财政学作业1(1~5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生产力的发展,(A)的出现,是财务产生的物质基础。 A.剩余产品 B.私有制 C.阶级 D.国家 2、在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C)是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A.田赋收入 B.封建社会 C.官产收入 D.专卖收入 3、国家预算产生于(B)。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4、财政补贴产生于(C)。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5、凯恩斯首次冲破了量入为出原则,系统地论证了(D)的经济合理性。 A.财政补贴 B.财政平衡 C.财政政策 D.财政赤字 6、(A)通常也称作政府支出或公共支出。A.财政支出 B.补贴支出 C.利息支出 D.基本建设支出 7、(B)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预防性支出 D.创造性支出 8、衡量和考察财政支出的指标通常是以财政支出的(B)来表示。 A.绝对量 B.相对量 C.实际指标

D.效益指标 9、财政指出在世界各国都呈现(A)的趋势。 A.上升 B.降低 C.平衡 D.下滑 10、财政支出过程实质上是一个(D)过程。 A.发放补贴 B.利息支出 C.回笼货币 D.资源配置 11、效益分析中,对于那些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支出项目,采用(A) A.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B.最低费用选择法 C.公共劳务收费法 D.零基预算法 12、政府采购的主体是依靠(C)运作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A.自有资金 B.企业资金 C.国家预算资金 D.信贷资金13、政府采购制度的核心内容是(C) A.控股制 B.财政供给制 C.招标制 D.财政支出 14、尽管政府采购的数额巨大,但它只是(B)的一部分。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财政补贴 D.财政支出 15、不论执行何种采购方式,最终都会形成一个(D)。 A.制度 B.复议 C.中心 D.合同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我国,国家财政主要以(AC)的形式参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分配。 A.税收 B.财政透支 C.财政拨款

《财政学》作业

《财政学》作业

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 (一)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配置是一种有效率的运行机制,但这必须是建立在在完全的市场竞争的基础上,现实的市场机制本身却存在固有的缺陷与不足,即所谓的市场失灵 2.垄断:当某一行业在产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后,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收益递减现象,这时就会形成垄断。 3.外部性:外部性是无法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场交易成本或收益。 4.纯公共产品: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人消费的减少。 5.公共需要:是当众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是所产生的需求。 6.资源配置职能:指财政通过参与与财力分配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智能。 7.收入分配职能:指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8.经济稳定:指通过从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调整,对生产、消费、储蓄和投资产生影响,已达到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项目。 9.财政职能: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 10.国际收支平衡: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支出(进出口收支、劳务收支和无偿转移收支)的大体平衡。 (二)单项选择题 1. 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表现的是(B) A.房地产行业价格居高不下 B.传染性疾病流行 C.民营企业没有能力从事国防科技研究 D.政府提供医疗保险,但医疗费用飞速上升,无法控制 2. 以下不属于造成垄断的原因的是(D) A. 成本递减 B. 规模报酬递增 C. 产品之间的差别 D. 行业内的厂商很少 3. 下列哪种分配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A) A. 财政分配 B. 信贷分配 C. 价格分配 D. 工资分配 4.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C) A. 家庭 B. 社会团体与组织 C. 政府 D. 企业 5. 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配范畴的基本特征是(A) A.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B. 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与服务 C. 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D. 分配具有历史性 6. 财政分配的目的是(D) A.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 B.为了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C.为了实现国家政治经济职能 D.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