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蜜本南瓜栽培技术规程

蜜本南瓜栽培技术规程

蜜本南瓜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蜜本南瓜的产地环境要求和生产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海南省蜜本南瓜的生产。

规范性引用文件更多信息上(农民技术网https://www.doczj.com/doc/d35369038.html,)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T 16715.1 瓜菜作物种子瓜类

GB 18406.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GB/T 18407.1 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农民技术网https://www.doczj.com/doc/d35369038.html,)

3.1 蜜本南瓜

蜜本南瓜又叫狗肉南瓜,属葫芦科、葫芦亚科、南瓜属,为杂交一代南瓜种,蔓生,分枝性较强,主侧蔓均能结果,单果重1.5~3公斤,果实先端膨大,近似木瓜形,老熟果皮橙黄色,果肉橙红色,质粉细腻,味甜。

3.2 带帽

瓜苗出土时有部分种壳仍夹在子叶上未脱落的现象,称为带帽。

3.3 安全间隔期

最后一次施药至采收时允许的间隔天数。

3 产地环境

应符合GB/T 18407.1的要求,宜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PH5.5~6.8的地块为佳。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

4 生产技术管理

4.1 栽培季节

最佳播种季节9月~12月。

5.2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5.3 育苗

5.3.1 育苗方式

采用穴盘育苗,亦可直播。

5.3.2 育苗设施的要求

育苗盘: 50孔(5×10)或54孔(6×9)的塑料软盘。

苗床:高度20厘米,宽度120厘米,整平,并覆盖地膜。

材料:遮阳网(45~50%)、塑料薄膜、稻草、铁丝、竹片等。

5.3.3 营养土

5.3.3.1 营养土配制

因地制宜地选用经过筛的表土(或无病虫源的田土)与腐熟农家肥,草木灰(或谷壳灰)按体积比为5∶3∶2混合而成,每立方米加入1公斤的三元复合肥(N-P-K=15-15-15)充分混匀,要求pH6~7,且达到疏松、保肥、保水、养分全面的效果。

5.3.3.2 营养土消毒

每1000公斤营养土,用40%福尔马林250克,对水60公斤喷洒拌匀后堆放,用塑料薄膜盖7天,揭开薄膜后10-15天再播种。

5.3.4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GB/T 16715.1中2级以上。要求纯度≥95%,净度≥98%,发芽率≥90%,水分≤8%。

5.3.5 种子用量

每亩用种量75~100克。

5.3.6 种子处理

先用清水洗净种子,然后保持55摄氏度恒温水浸种15分钟,再用清水浸种3~4小时,捞出洗净粘液。

5.3.7 催芽

种子冼净后,置于28~30摄氏度恒温条件(可用灯泡)下催芽。未出芽前,每天用清水漂洗种子1次,并及时将水分滤干,再继续催芽,直到种子露白,有条件的可用培养箱催芽。

5.3.8 播种

5.3.8.1 育苗移栽

将催芽后的种子均匀点播于穴盘,穴盘每穴1粒,并注意将种子平放,深度1~1.5厘米,用消毒后的营养土盖种防治苗床病害。穴盘整齐排放于1.2米宽的苗床上,并在穴盘上覆盖遮阳网或稻草,低温阴雨要加盖塑料薄膜。

5.3.8.2直播

按确定的密度穴播1粒催芽后的种子,再盖上稻草或其他干杂草等。

5.3.9 苗期管理

5.3.9.1 撤除覆盖物

种子开始破土后撤除覆盖物。

5.3.9.2 环境调控

5.3.9.2.1 温度

苗期温度主要靠塑料薄膜和遮阳网调节,烈日高温可用遮阳网覆盖降温;遇低温则搭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保温。温度管理见表1。

表1 苗期温度管理表

出土前至子叶微展要保持土壤湿润(湿度应为60~80%);子叶微展后土壤以干湿结合为佳(湿度控制在60%左右)。塑料薄膜可防雨,遮阳网可缓冲雨水冲击幼苗。每次浇水必须浇透。

5.3.9.3 摘帽

播种过浅时易带帽,应在瓜苗出土时对部分种壳未脱落的进行人工摘帽,应在早上浇水后种壳未干时用手轻轻将其摘除,尽量避免弄伤子叶。

5.3.9.4 炼苗

定植前3天适当控制水分。

5.3.9.5 壮苗标准

苗龄15天左右,株高8~10厘米,茎粗0.3厘米左右,两叶一心,子叶完好,叶色浓绿,无病虫害。

5.4 整地作畦

蜜本南瓜地要求深翻30厘米,至少一犁二耙,把地整平整细。单行植按畦宽连沟2.5~2.8米起畦,双行植按畦宽连沟5~5.5米起畦。

5.5 施基肥

根据土壤肥力确定基肥总量。可在定植畦条施,也可穴施。

5.5.1 定植畦条施

一般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三元复合肥(N―P―K=15―15―15)25公斤,或用过磷酸钙25公斤,钾肥15公斤。

5.5.2 穴施

一般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公斤,三元复合肥(N―P―K=15―15―15)25公斤,或用过磷酸钙25公斤,钾肥15公斤。

5.6 定植

5.6.1 定植时间

苗龄15天左右,两叶一心时定植。定植应在傍晚或阴天进行,雨天不宜定植。

5.6.2 定植密度

株距50~55厘米,每亩栽450~550株。

5.6.3 定植方法

定植前2天可用53%金雷多米尔分散剂500倍液等喷雾保护瓜苗。每穴定植1株,植时将瓜苗从育苗盘中取出,连同营养土植于定植穴,扶正、培土、稍压实于穴中,深度以子叶略高于地面为佳。定植后及时浇水,以提高成活率。

5.7 田间管理

5.7.1 肥水管理

5.7.1.1 水分

缓苗后选晴天上午浇一次缓苗水,然后蹲苗;倒蔓后结束蹲苗,浇一次透水,以后5~10天浇一次水;伸蔓期应少浇水,促进发根,利于壮秧;结瓜盛期加强浇水。蜜本南瓜不耐涝,多雨季节应及时排除积水。

5.7.1.2 追肥

5.7.1.2.1 发棵肥

在缓苗后,追一次发棵肥,一般采用1:3~1:4的淡粪水或0.4~0.5%三元复合肥(N―P―K=15―15―15)。

5.7.1.2.2 膨果肥

在植株进入生长中期坐稳1~2个幼瓜时进行,一般每次每亩追施1:2的粪水500公斤,或尿素5公斤,三元复合肥(N―P―K=15―15―15)15公斤,每10天1次,连2~3次。

5.7.2 不允许使用的肥料

不应使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不应使用未经发酵腐熟、未达到无害化指标的人畜粪尿等有机肥。

5.7.3 植株调整

5.7.3.1 整枝

幼苗长到6片叶左右时,进行摘心(短尖),促进侧蔓抽生,然后除保留2~3条强壮的侧蔓外,其余全部摘除,利用侧蔓结果。

5.7.3.2 压蔓

当蔓长7~9节时,引蔓压蔓一次,最好于雨过天晴后,将蔓引向空行,用湿软土块在节位处把瓜蔓压在地面,使瓜顶端半节露出土面,以后每隔3节压蔓一次,共压2~3次,使其分布均匀,避免植株之间互相拥挤和遮荫,促使蔓节长出不定根,增加根系吸收面,并固定植株。

5.7.4 人工辅助授粉

授粉在晴天上午7~9时进行,将开放的雄花花瓣去掉,然后将花粉轻轻涂抹在雌花柱头上,每朵雄花可授1~3朵雌花。

5.7.5 留瓜

每株第一个瓜开花前摘除;每蔓只选留1个发育正常的瓜,每株留瓜2~3个。

5.8 采收

在谢花后40天左右果实老熟即可采收。采收选择晴天露水干后进行,果柄基部应剪平,避免伤害其他果皮,以利贮藏。

5.9 清洁田园

将南瓜田间的残枝败叶和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间清洁。

5.10 病虫害防治

5.10.1 主要病虫害

5.10.1.1 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白粉病、霜霉病、病毒病等。

5.10.1.2 主要虫害有:蚜虫、美洲斑潜蝇、蓟马、黄守瓜、地老虎、根结线虫等。

5.10.2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无害化治理原则。

5.10.3 农业防治

5.10.3.1 针对当地主要病虫控制对象,选用高抗多抗品种。

5.10.3.2 严格进行种子消毒,减少种子带菌传病。

5.10.3.3 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

5.10.3.4 采用深沟高畦栽培,严防积水,及时清除田间的残枝败叶和杂草,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间清洁。

5.10.3.5 实行田间轮作制度,与非瓜类作物轮作,有条件的田园实行水旱轮作。

5.10.3.6 科学施肥,增施腐熟有机肥,平衡施肥。

5.10.4 物理防治

5.10.4.1 设施防护

进行避雨、遮阳、防虫栽培。

5.10.4.2 诱杀与驱避

铺银灰地膜或悬挂银灰膜条驱避蚜虫;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

5.10.5 生物防治

5.10.5.1 天敌

积极保护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

5.10.5.2 生物药剂

采用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微生物源农药如阿维菌素、农用链霉素及植

物源农药如藜芦碱、苦参碱、印楝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5.10.6 主要病虫害的药剂防治

使用药剂防治应符合GB 4285和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浓度及安全间隔期。主要病虫害防治用药表2。

5.10.7 不允许使用的高剧毒高残留农药

生产上不允许使用杀虫脒、氰化物、磷化铅、六六六、滴滴涕、氯丹、甲胺磷(多灭磷)、甲拌磷(3911)、对硫磷(1605)、内吸磷、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苏化203、杀螟磷、磷胺、异丙磷、三硫磷、氧化乐果(氧乐果)、磷化锌、克百威、水胺硫磷、久效磷(纽瓦克、铃杀)、杀扑磷(速扑

杀)、特丁硫磷(特丁磷)、灭线磷(益舒宝、丙线磷)、硫丹(硕丹、赛丹、安杀丹)、五氯酚(五氯苯酚)、甲基异硫磷、地虫硫磷(大风雷、地虫磷)、三氯杀螨醇、涕灭威、灭多威、氟乙酰胺、有机汞制剂、砷制剂、西力生、赛力散、溃疡净、五氯酚钠等和其它高剧毒、高残留农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