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施工排水方案

隧道施工排水方案

隧道施工排水方案
隧道施工排水方案

泰宁至建宁(闽赣界)高速公路A8合同段

K78+080~K80+310

全长2.23公里

广建隧道进口反坡施工排水专项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建泰高速公路A8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1年9月2日

广建隧道进口反坡施工排水专项方案

1广建隧道设计情况

1.1工程概况

广建隧道进口为泰宁至建宁(闽赣界)A8标段工程,位于建宁县黄埠乡桂阳村。广建隧道全长4118.5米,为分离式隧道,我标段施工进口2230米。右幅隧道起点桩号YK78+080,终点桩号YK80+310,长度2230米,左幅隧道起点ZK78+098,终点桩号ZK80+325,单幅全长2227米。隧道纵坡坡率/坡长:右洞为-1.95/1650M、-1.6/580M,左洞为-1.95/1632M、-1.6/595M,隧道口与隧道洞内与江西交接处高差为40m,隧道综合坡度 1.8%,隧道最大埋深约627.99米。洞口段位于曲线范围内,曲线半径R=1210M左右,洞口处都设置拦水沟将路面水拦截,排入排水沟内排除。隧道洞口还设置两道横向涵洞及一道纵向涵洞,横向涵洞汇集两侧洞外挖方边沟水及高边坡急流槽水,再流向纵向涵洞排出,隧道外水已能通过涵洞排出,不会再影响隧道内施工(后附洞口排水系统图)。

1.2 水文地质情况

本隧道区地下水主要为风化带网状孔隙-裂隙水、基岩裂隙水,洞口位置裂隙水较发育,地下水较发育;洞身段构造裂隙水主要分布在隧址区的构造裂隙密集带处,断层带岩体较破碎,裂隙极发育,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岩性接触带两侧中风化基岩较完整,透水性较差,水量贫乏,断层带富水性较好,水量较丰富,在施工中易形成突水。

1.3 不良地质

隧址区主要的裂隙构造带见下表,其它未见有断裂构造、褶皱等地质构造,地壳整体相对稳定。断层带岩体较破碎,裂隙极发育,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岩性接触带两侧中风化基岩较完整,透水性较差,水量贫乏,断层带富水性较好,水量较丰富,在施工中易形成突水,施工至该里程桩号时特别需防预。

裂隙构造特征一览表

1.4 涌水量计算

根据我标段广建隧道施工图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图,根据《水文地质手册》中地下水动学法的水文试验公式计算,估算隧道单洞涌水量4013.17m3/d、进口段涌水量约135.41 m3/d,洞身内地下水主要贮存在构造破碎带、岩性接触带中,估算涌水量约2910.99 m3/d,水质较好,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2总体方案

2.1 隧道反坡排水的特点

反坡施工即向洞内施工前进方向为下坡,洞内水向工作面汇集,需要及时抽排,以防止施工掌子面水积聚过深,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和危及隧道施工的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影响正常的施工生产。

2.2 总体方案

反坡排水,需采用机械排水,设置多级泵站接力排水,工作面积水采用移动式潜水泵抽至就近泵站或临时集水坑内,其余已施工地段隧道渗(涌)水经隧道内侧沟自然汇集到临时集水坑内或泵站水池内,由固定排水泵站将积水经排水管路抽排至上一级排水泵站内,如此由固定式排水泵站接力将洞内积水抽排至洞外,经污水处理池处理后排放,第一固定式排水泵站量153方(左右洞共用),第二固定式排水泵站量73方(左右洞各一个),并考虑施工和清淤方便综合确定;临时集水坑根据汇水段汇水量大小确定。工作水泵按使用1台,备用1台,检修1台配备,针对隧道涌水量大时要适当增加工作水泵;同时为防止突水,设置利用高压风管作为1套应急排水系统。

2.3主要的排水系统方式

洞内反坡排水方式,根据坡度、水量和设备情况布置管路和排水泵站,一次或分段接力排出洞外。根据隧道的实际情况,一般在施工中采用的反坡排水系统布置方式有两种:

2.3.1 集水坑接力式反坡排水

对坡度较大隧道施工对排水电机扬程要求相对较高,所以采用集水坑反坡道排水方式,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分段开挖反坡排水沟,在每一段的终点开挖集水坑,设抽水机一台,把积水抽至最后一段反坡,最后一个抽水机将积水排除洞外,采用接力的方式将水抽至洞外的污水沉淀处理池。如下图: LK-集水坑间距 is-线路坡度

式反坡排水方式

2.3.2 长距离管道配合小集水泵收集式反坡排水

对坡度较缓的隧道反坡道施工排水,适合采用较长距离开挖固定式集水坑作为泵站,用小集水泵将开挖面的积水抽到最近的集水坑内,再用大功率的泥浆泵通过排水管道将水排到洞外。如下图:

洞内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二):长距离采用的反坡排水方式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所需抽水机较少,需要开挖的集水坑较少,排水泵站较少,缺点是要安装水管较长,抽水机需要跟随坑道的掘进二次拆迁前移。

3 本工程拟采用的主要排水方案

考虑隧道反坡施工较长、隧道坡度平均达1.8%、水泵扬程及施工方便等因素,采用长距离管道配合小集水泵收集反坡排水较好,每个泵站的设备按照一使用一备用一维修的原则配备。

隧道内每小时渗水量:4310/24=180 m3/h,总体泵站设置如下:

3.1第一临时泵站

左右幅隧道各开挖500米(YK78+600、ZK78+600)位置,各设置一临时排水泵站,采用离心式渣浆泵GMZ150-182-90型泵,功率110KW,流量182m3/h,扬程90米,数量6台。此时高差约10米,使用Φ150mm排水管的管路,在流量Q=180m3/h时,管路损失计算过程如下:

V=Q/F=180/(∏*0.0752^2*3600)=2.83m/s

V2/2g=2.83^2/(2*9.8)=0.4

H损失=λ*L/D*(V2/2g)=0.02*500/0.15*0.4=26.6m

其中V:流速,Q:流量,F:管路截面积,λ:系数,L:管路长度,D:管路直径

根据以上计算,水泵扬程应大于10+26.6=36.6米,每天抽水

180m3/h*24=4320m3>4310m3,经计算所选设备符合要求,备用一台,此时安全系数达到2.0。

3.2 第一固定泵站

开挖至1120米位置时,拟设置固定式排水泵站1座,即左幅隧道分别设置在ZK79+225.5集水池专用横洞,右幅隧道分别设置在YK79+200集水池专用横洞,采用离心式渣浆泵GMZ150-182-90型泵,功率110KW,流量182m3/h,扬程90米,数量6台。同时取消前500米处排水泵站(设备下移)。

V=Q/F=180/(∏*0.0752^2*3600)=2.83m/s

V2/2g=2.83^2/(2*9.8)=0.4

H损失=λ*L/D*(V2/2g)=0.02*1120/0.15*0.4=59.7m

根据以上计算,水泵扬程应大于22+59.7=81.7米,每天抽水

180m3/h*24=4320m3>4310m3,左右洞各3台,共6台。经计算所选设备符合要求,加上备用一台,此时安全系数达到2.0。

3.3第二临时泵站

左右幅隧道各开挖1700米(YK79+780、ZK79+798)位置,各设置一临时排水泵站,采用离心式渣浆泵GMZ150-182-90型泵,功率110KW,流量182m3/h,扬程90米,数量6台。与第一固定泵站相比,此时高差约12米,使用Φ150mm 排水管的管路将水排至第一固定泵站,在流量Q=180m3/h时,管路损失计算过程如下:

V=Q/F=180/(∏*0.0752^2*3600)=2.83m/s

V2/2g=2.83^2/(2*9.8)=0.4

H损失=λ*L/D*(V2/2g)=0.02*580/0.15*0.4=40m

根据以上计算,水泵扬程应大于12+40=52米,每天抽水

180m3/h*24=4320m3>4310m3,左右洞各3台,共6台。经计算所选设备符合要求,加上备用一台,此时安全系数达到2.0。

3.4第二固定泵站

隧道开挖至与江西交界处,在YK80+100,ZK80+125.5临时水池(人行横洞),仍采用采用离心式渣浆泵GMZ150-182-90型泵,计算同上,能满足临时将水排至第一固定泵站。开挖完后改移至江西交接处专用集水池(YK80+310,

ZK80+325),拟设置固定式排水泵站1座,将水排至第一固定泵站。同时取消

第二临时排水泵站(设备下移)。两固定泵站间距1110米。

V=Q/F=180/(∏*0.0752^2*3600)=2.83m/s

V2/2g=2.83^2/(2*9.8)=0.4

H损失=λ*L/D*(V2/2g)=0.02*1110/0.15*0.4=59.2m

根据以上计算,水泵扬程应大于(530*1.95+580*1.6)/100+59.2=78.9米,每天抽水180m3/h*24=4320m3>4310m3,左右洞各3台,共6台。经计算所

选设备符合要求,加上备用一台,此时洞内有两固定排水泵站,安全系数达

到4.0。

实际施工时如遇到涌水量较大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加密,泵站之间采用Φ150mm排水管长距离输送,前方施工掌子面积水采用临时集水坑来收集积水,小集水泵用Φ80mm消防软管将积水收集并输送至最近的较大的集水泵站内,

对两个固定式排水泵站之间积水采用洞内两侧设排水沟加横沟自然汇集至高

程较低的集水泵站内,由最后一级排水泵站传递-第一固定站-洞外污水处理

池。

3.5 排水管设置

在左幅隧道右侧及右幅隧道左侧分别设置1条Φ150钢管作为正常排水管,如遇断层涌水量较大则将施工用Φ200高压风管作为备用排水管供应急排水

使用。

3.6 其它集水坑设置

首先在掌子面处设一小型临时集水坑,然后在掌子面后部50~70m处设移动铁皮箱,采用小型潜水泵将水直接抽到铁皮箱内;在离掌子面100米设一集水坑,拦截洞口至掌子面100米以外段渗漏水,同时保证在掌子面出碴过程中均可正常抽排水,以减轻掌子面集水坑排水压力,然后将集水坑内水抽到铁皮箱内,该水箱需配置较大型水泵(扬程根据洞口高差选定)将水箱内水抽排至近的固定排水站或第一、第二临时排水泵站。隧道局部遇到出水量较大时,可适当增加临时排水泵站,泵站内设沉淀池、抽水池和大型水泵,在水量不大的情况下,可取消已开挖段的临时排水坑。

4排水方案

4.1隧道施工期间排水

①管路安装

在右洞左侧、左洞右侧分别安装1条Φ150钢管,正常水量时使用,将施工用Φ200高压风管作为备用排水管。管路每200m设置一个减压阀,防止水锤对管路或水泵造成损坏。排水管路接入污水处理池,经处理后排放。

②集水坑设置

首先在掌子面处设一小型临时集水坑,采用小型潜水泵将水直接抽到铁皮箱内;在离掌子面100米设一小型集水坑,拦截洞口至掌子面外渗漏水,同时保证在掌子面出碴过程中均可正常抽排水,以减轻掌子面集水坑排水压力,然后将集水坑内水抽到铁皮箱内。

③移动泵站

在离掌子面50~70m的位置设置一个铁皮箱加工的水箱作为移动水箱、配备1台MD46-50/84*4型离心泵移动泵站作为移动泵站。水箱、离心泵安装为整体,随着掌子面的前进向前推移。铁皮箱尺寸为长2m、宽1.5m、高1.5m,水箱容量为4.5m3,采用潜水泵将集水坑内积水汇入水箱内,然后采用较大型水泵将水箱内水抽排至临时排水泵站或两个固定排水泵站。

④特殊地段排水

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的结果,显示富水的段落,或设计图纸中表明有异常的段落,特别是前面提到的5个断层段落。到达该段的前10m,开挖班每次钻眼时,采用5m长长钎进行超前探测。拱顶,两侧起拱线,共设3个探孔。并对未安装的备用大功率水泵进行调试,如出水量超出了已配备潜水泵的工作能力,立即将大功率的水泵运至掌子面进行抽排;将备用的管路、各水仓处备用的水泵全部起用,以满足排水要求。

如5m长长钎探出前方有异常情况,有股状水从钻孔内射出。在已施做完成的探孔的四周向外侧增打探孔,如还有异常,应停止开挖作业。改用超前地质钻机进行探测。根据探测结果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案。

5资源配备

设备配备表

为确保洞内排水正常进行,不因电路问题导致抽排工作的间断,设置一条专用供电线路。由于水泵功率较大,新用电源电压为380V,所以泵站用电引入380V稳定电源()。

7其它

工作面排水采用移动式水泵,管路为Φ80mm消防软管,抽排至就近泵站或临时集水坑内。

为确保洞内道路无水干爽,必须修建好两侧排水沟,确保洞内渗水通过侧沟引入集水坑内,防止在洞内道路上漫流。

8 在洞外增加防水、防汛及防山洪措施

隧道洞口路基段设置有两横向涵洞、一纵向涵洞及线外涵洞将洞外及洞口两侧边仰坡汇水排至线外河沟内。离洞口最近一横向涵洞为15米,为防止地表水和施工排水倒灌进洞,在洞口再增加一截水横沟,并加上盖板,做到排水和行车互不影响。

9各项保证措施

9.1组织管理保证

在排水施工上不仅需要一套完善、合理的排水系统,还需在管理上予以加强,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不仅成立了专业排水队,每个队设队长一人,副队长一人,设备检修2人,排水工班2个班,每班组成:工班长1人,

泵站管理1人。还制定严格的值班制度。每个隧道作业面的隧道排水日常工

作坚持队长、副队长轮流24h值班制,并制定抽水记录表进行统一管理,发

现问题及时处理,汇总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9.2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9.2.1隧道开工前,项目部组织对班组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详细说明隧道施工反坡排水的安全的有关技术要求,规范洞内排水管理和落实洞内施工安全排水措施。

9.2.2根据广建隧道反坡施工较长、隧道坡度平均达1.8%的特点,考虑水泵扬程及施工方便等因素,采用长距离管道配合小集水泵收集反坡排水的方案,每个泵站的设备按照一使用一备用一维修的原则配备,以有效应对隧道涌排水。在现有排水系统上增设了1套设备和管路作为应急措施。管路利用高压进水管路,即在每个泵站处在高压水管上开口,与安装在泵站处的水泵接通,正常情况下把闸阀关闭。一旦遇到突水、涌水现象,即把进水闸阀关闭,截断高压供水,打开排水阀进行应急抽排,在特殊情况下,洞内高压风管也可以改造利用上作为排水管道。

9.2.3对于排水系统的运转,明确责任人,机械队安排专人值班,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协调解决,确保设备及人员的安全。

9.2.4在水箱、集水坑处挂设彩灯及警示牌,并对设备进行挡护。防止车辆及人员触碰。

9.2.5水泵的冷却采用下一个泵站抽上来的水直接浇至排水泵上进行冷

却。

9.2.6加强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注意用电安全,经常进行检查,杜绝漏电,并派专人操作和维修,非机电修理人员不得随意拆卸设备。

9.2.7所有用电设备必须采用“一机、一箱、一闸、一漏保”的接线方式,并做好接地保护,严禁用同一个开关、开关箱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9.2.8各种电气设备用的闸刀、插头、插座、空气开关不得有裸露、漏电

现象。

9.2.9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和开关箱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报告专职电工维修。

9.2.10隧道内配备安全报警设施和足够长度的、可手动拆卸的逃生钢管,标准为壁厚10mm,管径600mm,每节管长为1500mm~2000mm。

9.2.11如掌子面发生涌水,水量超过了排水系统的工作能力。调度应立即组织人员撤离掌子面。如水量很大,淹隧道速度很快,应立即组织车辆拉碴回填。

9.2.12准备好抢险物资、材料,做好抢险准备工作,确保发生异常或险情时能够及时处理物资、设备能够提供到位,保证处理的及时性,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10应急预案

10.1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针对广建隧道反坡施工可能发生洞内涌水的风险,项目部成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部属各施工队建立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抢险队,实施在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的救援工作,尽量减少事故的危害,保障项目员工和洞内作业的人身安全、洞内机械设备的安全。

当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在向上级报告事故的同时下达抢险命令,并负责组织实施抢险与协调工作。项目部组织机构如下:

组长:王令锁

副组长:肖华陈建锋

组员:刘栋梁申军郭春永刘志琦

10.2各类人员职责

10.2.1 组长职责

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启动。事故应急行动期间各单位的运作协调,按照

应急救援预案合理部署应急工作,和事故现场指挥协调工作,保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负责把事故救援进展情况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同时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必要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事故情况、并与安全人员和法律人员及其他事故应急者保持联系。

10.2.2 副组长职责

负责对事故现场的控制,协调应急队员的救援工作,识别危险物及存在的潜在危险并对事故现场进行分析,执行有效的应急操作,保证应急行动队员的个人安全,并负责事故后的现场清除工作。

10.2.3 组员职责

负责指挥应急队员对事故现场的救援工作,执行有效的应急操作,保证应急行动队员的个人安全。

10.3建立应急处理工作小组

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为基础,成立应急反应行动小组,下设应急处理工作技术小组、物资设备小组、保卫及联络小组、突击队、医疗救护队、义务消防队等。应急处理工作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当接到应急通知时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知各应急处理组,奔赴事故现场履行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10.3.1 管理小组

组长:王令锁

副组长:肖华陈建锋

成员:刘栋梁商思远张发金申军郭春永于建志

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理工作的指导、协调。

10.3.2 应急处理技术小组

组长:陈建锋

成员:商思远、祁冠辉、丁振坤

职责:担负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技术处理及监测工作,从技术方面为抢险救援领导小组提供正确的处理意见。

10.3.3 应急处理物资设备组

组长:郭春永

成员:于建志张远军

职责:担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物资设备供应。

10.3.4 应急处理保卫及联络小组

组长:申军

成员:于建志何兴普

职责:负责对受安全威胁的人员进行疏散到安全地带,确保无受安全威胁的人员后,再对受安全威胁的财产实施转移,转移至安全地带。

10.3.5 应急处理突击队

队长:作业队队长担任

突击队员:各工区班组长、突击队、义务消防队队员组成

职责是:担负施工现场各类重大事故的处置任务

10.3.6 医疗救护队

队长:办公室主任担任。

成员:由具有相关医疗救护及项目部司机等组成。

职责:负责紧急情况下受伤人员的初步救护工作。

10.3.7 义务消防队

队长:负责安全的副经理肖华担任。

成员:由经过消防相关知识、灭火器材使用相关知识培训的人员组成。

10.4、应急救援行动程序与实施

10.4.1一旦事故发生时,应及时调动并合理利用应急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在事故现场,针对事故的具体情况选择应急对策和行动方案,从而能及时有效地使伤害和损失降至最低程度和最小范围。

10.4.2如遇掌子面发生涌水,水量超过了排水系统的工作能力,调度应立即组织人员撤离掌子面同时调用应急水泵进行抽排水,以减少涌水对隧道

的危害,同时掌子面附近配备40套救生衣。

10.4.3如果涌水量很大,淹没隧道速度很快,抽水不及,应立即组织车辆拉碴回填,以避免大面积塌方。

10.4.4如果隧道涌水造成洞内电力设施损坏,应启动应急用电方案,用发电机发电或从洞口再向洞内接电,以保证水泵抽水工作和救援工作的进行。

10.4.5如果涌水造成人员被困,应用皮划艇组织救援,首先保证人员生命安全,若造成塌方,则利用逃生管道进行人员救援。

10.4.6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项目事故现场抢险指挥部经认真检查分析,确认事故经抢险、险情已完全排除,事故现场得以控制,事故灾害链已彻底切断,便可宣布抢险结束。

10.5应急抢险队伍设备与物资

10.5.1应急设备清单

日常配备应急可充电灯、防爆电筒、危险区域隔离警戒带、各种类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指示标志牌、安全带、安全绳、逃生钢管、气体测试仪器等专用应急设备和设施。隧道每隔200m配置一盏照明灯。

各现场除配备必要的防排水物资外,其它应急物资根据施工进度需要,

与相关单位签订救援物资的供应,应无条件满足抢险救援。

部分救援物资设备可放置在现场,挂放标识牌使现场人员都知道。急救箱、担架等物品统一由办公室负责保管。

应急物资、设备和设施的维护保养由物资设备部负责,确保应急设备和设施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在应急状态下的有效使用。

10.5.3抢险队伍与物资、机具保障

施工成立应急救援抢险队,具体负责现场抢险的实施工作。

抢险物资储备:编制袋500个,方木5m3,钢管2吨,砂石料需用时由混凝土拌合站运送,皮划艇3个。

抢险机具储备:铁锹50把、十字镐50把、50t千斤顶4个,挖掘机、装载机利用现场施工机械。

10.6教育培训和预案演练

10.6.1教育

项目经理部及所属各施工队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法律法规和事故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常识的教育,使员工了解、熟悉、掌握相关应急知识。

10.6.2宣传

经常性利用工地宣传栏,进行应急法律法规和事故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常识的宣传,提高员工的危机意识。

10.6.3培训

项目经理部负责组织安全管理人员、抢险队专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和业务培训。

10.6.4演练

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定演练抢险课题,按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安全生产事故抢险演练。安全生产事故抢险演练结束,进行总结,发现问题,修正预案。

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方案

1 编制目的 反坡施工即向洞内施工前进方向为下坡,洞内水向工作面汇集,需要及时抽排,以防止施工掌子面水积聚过深,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和危及隧道施工的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影响正常的施工生产。同时反坡施工排水不通畅也会影响洞内文明施工,增加施工费用。为此,特制订此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方案,以达到安全施工、降低施工费用的目的。 2 编制依据 (1)滨绥铁路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图; (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3)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4)牡绥铁路工程三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 工程概况 工程简介 本标段主要工程为两座长大隧道:红池隧道(有砟隧道5621米)和转心湖隧道(无砟隧道6676米),铁路等级: I级,正线数目:双线,设计行车速度:200Km/h以上。隧道坡度设计为:红池隧道为一字坡,进口段为10‰上坡,出口段为‰上坡,进出口高差为;转心湖隧道为人字坡,进口段为‰上坡,中间设置竖曲线,出口段为‰下坡,进出口高差为,转心湖隧道斜井综合坡度为%。 我标段涉及到隧道反坡排水的作业工点为红池隧道出口工区(1940m)和转心湖隧道斜井工区(斜井885m,斜井正洞1711m)。 水文地质 隧道区早期构造运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接触带岩体完整性差,受水流的剥蚀、搬运作用形成沟谷、河流,组成了现在地表水系。受地质构造活动影响,隧道区内沟壑纵横,水系呈树枝状。主要河流有山洞河、柳毛河,均为“U”型河谷,山洞河向西汇入铁岭河,为季节性河流。柳毛河支流众多,向东汇入穆棱河。区内河流受降水量影响极为明显,雨季水流量很大,少雨期间河内水流量小。

高速公路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编制: 审批: 编制: 审批: 日期:

目录

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 本项目排水工程量具体详见下表: 二、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1) 4)《关于印发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 5)交通部现行的有关设计、施工规范、检验试验规程以及工程施工定额。 6)业主及监理有关文件要求。 7)我集团公司现有技术装备、队伍实力以及承建类似工程的施工技术和经验。 8)可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和现代施工管理办法。 9)同类工程施工资料及相关工法。 10)现场勘察调查资料。 11)初步拟投入本项目工程的人、物、机、材、技和资金等资源,以及本地可利用的资源。

12)国家、行业及广东省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标准、条例等。 2.编制原则 1)以设计文件、施工规范为依据组织施工。 2)规范作业程序,强化各项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等控制措施,确保各项工程目标的实现。 3)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简化施工环节。 三、施工计划 1.工程量及进度计划 本标段排水工程工程量共计15318.61m3,具体施工进度计划如下表: 施工计划 工程项目名称计划时间段数量/m3备注 排水工程2015.10.15-2016.1.31 4637.5 2016.2.1-2017.3.31 12129.31 2.资源配置 机械设备一览表 序号机械名称型号数量备注 1 吊车徐工25T 3台 2 混凝土搅拌站90m3/H 2台 3 混凝土运输车8m38台 4 电焊机ZXJ-500IGBT 5台 5 振捣器5台 四、施工方案 1.截水沟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图 (2)施工方法 1)沟槽开挖 截水沟采用C20现浇砼半梯形沟。路基开挖前,先进行截水沟施工。采用全站仪进行现场放样,放出截水沟位置和边坡开挖边线,对于截水沟与边坡开挖线沟槽开挖底板施工及养沟壁施工及养回填夯实

隧道施工排水方案设计

泰宁至建宁(闽赣界)高速公路A8合同段 K78+080~K80+310 全长2.23公里 广建隧道进口反坡施工排水专项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建泰高速公路A8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1年9月2日 广建隧道进口反坡施工排水专项方案

1广建隧道设计情况 1.1工程概况 广建隧道进口为泰宁至建宁(闽赣界)A8标段工程,位于建宁县黄埠乡桂阳村。广建隧道全长4118.5米,为分离式隧道,我标段施工进口2230米。右幅隧道起点桩号YK78+080,终点桩号YK80+310,长度2230米,左幅隧道起点ZK78+098,终点桩号ZK80+325,单幅全长2227米。隧道纵坡坡率/坡长:右洞为-1.95/1650M、-1.6/580M,左洞为-1.95/1632M、-1.6/595M,隧道口与隧道洞内与江西交接处高差为40m,隧道综合坡度 1.8%,隧道最大埋深约627.99米。洞口段位于曲线范围内,曲线半径R=1210M左右,洞口处都设置拦水沟将路面水拦截,排入排水沟内排除。隧道洞口还设置两道横向涵洞及一道纵向涵洞,横向涵洞汇集两侧洞外挖方边沟水及高边坡急流槽水,再流向纵向涵洞排出,隧道外水已能通过涵洞排出,不会再影响隧道内施工(后附洞口排水系统图)。 1.2 水文地质情况 本隧道区地下水主要为风化带网状孔隙-裂隙水、基岩裂隙水,洞口位置裂隙水较发育,地下水较发育;洞身段构造裂隙水主要分布在隧址区的构造裂隙密集带处,断层带岩体较破碎,裂隙极发育,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岩性接触带两侧中风化基岩较完整,透水性较差,水量贫乏,断层带富水性较好,水量较丰富,在施工中易形成突水。 1.3 不良地质 隧址区主要的裂隙构造带见下表,其它未见有断裂构造、褶皱等地质构造,地壳整体相对稳定。断层带岩体较破碎,裂隙极发育,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岩性接触带两侧中风化基岩较完整,透水性较差,水量贫乏,断层带富水性较好,水量较丰富,在施工中易形成突水,施工至该里程桩号时特别需防预。

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技术

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9-05-27T16:48:15.18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3期作者:张代辉[导读] 本文对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以供参考。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 100160 【摘要】:以青岛地铁8号线胶大区间2#竖井隧道施工为背景,依据当地气象、水文条件,结合该区段地勘报告相关说明,对隧道内涌水量进行预测,制定反坡排水施工技术方案,确定采用区间分段积水,侧排与机排相结合,汇流至横通道积水池,统筹沉降及排水。本文对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反坡排水;施工技术;水泵选型 1.工程概况 青岛地铁8号线连接了胶东国际机场、红岛火车站、青岛北站、五四广场等大型交通枢纽,是连接新机场、北岸城区、东岸城区的轨道交通快线,设计时速120km/h。该区域河流属沿海近缘水系,注入胶州湾中。所有河流流量明显受降水控制,季节性变化明显。主要河流有海泊河、李村河、大沽河、桃源河和碧沟河。 2.隧道施工方案及隧道涌水量分析 2.1隧道施工总体布置 胶大区间2#竖井横通道中心里程为右K19+910,左K19+882,竖井深度约42.66m,横通道净宽6m,长度为49.5m。本竖井距离大涧站约为714.95m,距离区间风井约1125.8m,结合工期要求,区间由竖井往大涧站及风井双方向开挖。 2.2隧道涌水量分析 隧道施工段里程DK19+340~DK20+476,该段最大落差为6.45米。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总体水量较小,局部水量大,正常涌水量为1260m/d,最大涌水量为2500m/d。 右线大里程YDK20+130~YDK20+170开挖时揭露为微风化凝灰岩,隧道底部位置出现涌水现象,隧底出水点长度约40m,宽度为6m (以拱脚处计算)。现场统计涌水量为480 m/d左右,已影响现场防水层施工。周边存在高压燃气管线(I级风险源)。启动渗漏水应急措施进行处理,防止局部沉降。 左线大里程ZDK19+550~ZDK19+610时揭露为微风化凝灰岩,隧道底部位置出现涌水现象,隧底出水点长度约60m,多处出现渗漏点,现场统计涌水量达到1240 m/d左右。周边存在高压燃气管线(I级风险源),启动渗漏水应急预案,进行抢修处理。 3.隧道反坡排水方案设计 本隧道施工排水以机械排水为主,导流封堵相结合。左右线大里程方向,施工方向为顺坡,可实行自流排形式进行排水,且隧道基底岩层较好,不会出现根部冲刷,岩层流失现象;设置宽400mm深500mm排水沟,排水沟基底放置碎石,进行过程泥土过滤沉淀,排水沟边固定处理,隧道施工道路坡度不少于2%向排水沟方向倾斜。洞内交错路段埋设DN200钢管进行过渡,钢管上方左右进行固化处理,防止过路车将钢管压坏。左右线小里程方向,施工方向为反坡,无法进行自流排,设计施工期间为抽排水。隧道单侧每100m设置集水坑,对富水区域加设集水坑。坑内设置污水泵,对坑内积水进行沉淀排除,分段排水,施工排水过程根据出水情况及渗漏点封堵情况进行动态调整。隧道正线排水汇集至横通道井口处36方积水池内,集水池设置沉淀池及清水池,有效进行二次沉淀;清水池内设置5台提升泵;水泵距底30cm悬空吊挂设置,池边设置水泵控制箱,通过清水池内液位计对水位的过程移动,进行水泵过程保护与实时排水控制。隧道排水提升至场区地面后,汇集施工场地三级沉淀池内,水质达标后排入市政管网。 3.1.隧道小里程水泵选型设置 3.1.1正常涌水量排水设计 隧道反坡区域左右小里程正常涌水量共计为720m/d,单侧隧道排水量 360m/d。预留涌水量20%过程浮动,水泵工作效率为80%,则排水量水泵选型计算:360m/d×120%÷(80%×24h)=22.50m/h (1) 则选用大于22.50m/h排水量水泵即可。 此段开挖线路平均坡度4‰,落差距离为2.3米,逐级逐段提升,提升距离较短,故选用扬程30m,流量为40m/h,考虑10%管道输送压力损失,电动机械功率选用7.5KW。 3.1.2最大涌水量排水设计 左线大里程ZDK19+550~ZDK19+610局部涌水量增加,隧道底部位置有涌水现象,多处出现渗漏点,现场统计涌水量达到1240m/d 左右。 单位时间排水量计算:1240m/d÷(80%×24h)=60.58m/h;(2) 需要排水泵数量计算:60.58m/h÷40=1.61<2台;(3) 结果取整得出,使用2台7.5KW水泵即可满足最大涌水时排水要求。 为防止设备损坏导致隧道内出现积水,在隧道内应急物资放置点常备一台7.5KW水泵及相关配件及管道。 3.2.横通道集水池水泵选型设置 横通道井口处方积水池,按设计最大排水量为2500m/d,即104.16m/h进行计算。竖井深度42.5米,集水池深1.5米,选型扬程不低于45米提升设备,选用管口口径65mm,流量30m/h,考虑管壁输送压力损失,选用扬程55m提升水泵,即65WQ30-55-7.5。排水过程验证:104.16m/h÷(80%×40)=3.26(4) 取整为4台,常备水泵1台,故得出此规格提升泵5台即可满足隧道内最大涌水量功能要求。正常涌水量为1260m/d,即52.5m/h,需求排水泵数量计算:

高铁隧道防水堵漏施工方案

高铁隧道防水堵漏整治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隧道工程出现渗漏水现象,主要表现为二衬及抑拱负压力渗漏水。根据现场勘查,为自然因素及施工操作因素而形成的渗漏,以施工缝和线形、麻面、孔眼、蜂窝等渗漏为主。这种病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铁路的运行,故须及时给予整治,为彻底解决这一渗漏隐患,我公司根据现场情况结合多年专业施工实践经验,决定采用双堵抗渗法来处理渗漏水这一有效措施彻底解决这一难题,现特备以下方案供初选,谨请贵单位领导及专家审定。(所谓双堵抗渗法:对于结构蜂窝等混凝土松散的地方采用开槽手动注浆施工,对于线缝型渗漏采用电动不开槽注浆施工。) 二、材料选择 在整治时,首先要考虑到堵漏防水材料对混凝土原有的结构是否有负面影响,以及对环境保护等要求,我单位决定采用对原有结构没有负作用,符合相关要求的以下几种化学材料。 A、开槽堵漏材料选择 1、acrYlamide材料 该材料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物质,在引发剂作用下极易

进行连续聚合反应,形成具有弹性不溶于水的高分子硬性凝胶体,将漏水缝灌压填满阻止水的通行。 2、亚甲基双材料: 该材料是一种白色粉末状交联剂,跟AM材料结合后形成凝胶体,它是一种良好的吸水剂和保水剂在建筑灌浆作业中用作堵水剂。 3、过硫酸铵材料: 该材料是一种白色晶体状材料,与主剂等其他材料结合起到引发和氧化作用,同时可以控制凝胶体形成速度。 4、三乙醇胺材料: 该材料是一种无色至微黄色粘稠澄清液体,与主剂等其他材料结合起到促进和还原作用,使其形成的凝胶体有一定的粘性。 5、SC-FB-299防水抗渗剂 该材料是一种高效建筑防水涂料,是当今所有防水材料的更新产品,适用于混凝土的防水抗渗、堵漏、密实等,提高混凝土的自身防水和抗渗性能,是铁路、公路隧道的首选材料。 6、acrYlamide组合浆液的组成与配制

隧道反坡排水方案

将军山隧道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成贵线站前工程施工图—隧道设计施工图; 2、《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TZ231-2007); 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4、《铁路隧道工程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1.2编制原则 1、隧道涌水的处理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2、反坡段施工排水应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尊重现场实际情况,超前规划、统筹全局,合理安排现场施工方案,与实际不符时及时给予优化,随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实现施工动态管理。 3、隧道施工防排水工作应按防、截、排、堵相结合的综合治水原则。 4、结合将军山隧道的施工特点,本方案重点在反坡段排水上面。 二、工程概况 将军山隧道起讫里程D1K388+293~D1K390+325,全长2032m,为双线隧道,全隧为19.3‰的单面上坡。进口区段1132m顺坡施工,出口区段900m为反坡施工。 隧道通过地区剥蚀、溶蚀低山缓坡,为左高右低的缓坡地形,地面高程为1500~1540m,隧道进出口穿越部位相对高差20~40m左右,出口为沟槽斜坡,自然坡度30~40度,少许灌木,出口为缓坡旱地。将军山隧道正常出水量为3725m3/d,最大出水量7449m3/d。 隧道洞身段衬砌均按新奥法原理设计,初期支护采用喷、锚、网、钢拱架(格栅)支护,二次衬砌采用复合式衬砌,并视地层、地质条件增加长管棚、超前小导管等预加固措施,洞内支护衬砌结构均采用复合式衬砌。

三、反坡段排水方案 由于反坡隧道,各种作业之间相互干扰大,这不仅对运输和通风提出新的要求,而且在富水区排水的难度也将加大,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保证施工安全和进度,是隧道反坡段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反坡段施工应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尊重现场实际情况,超前规划、统筹全局,合理安排现场施工方案,与实际不符时及时给予优化,随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实现施工动态管理。 为此,根据在隧道的施工中总结的经验,综合考虑施工环境及施工条件的影响,制定如下方案,以保证安全生产。 3.1 隧道反坡排水的特点 反坡施工即向洞内施工前进方向为下坡,洞内水向工作面汇集,需要及时抽排,以防止施工掌子面水积聚过深,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和危及隧道施工的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影响正常的施工生产。 3.2 总体方案 反坡排水,需采用机械排水,设置多级泵站接力排水,工作面积水采用移动式潜水泵抽至就近泵站或临时集水坑内,其余已施工地段隧道渗(涌)水经隧道内侧沟自然汇集到临时集水坑内或泵站水池内,由固定排水泵站将积水经排水管路抽排至上一级排水泵站内,如此由固定式排水泵站接力将洞内积水抽排至洞外,经污水处理池处理后排放,固定式排水泵站水仓容量按10min 涌水量设计,并考虑施工和清淤方便综合确定;临时集水坑根据汇水段汇水量大小确定。工作水泵按使用1台,备用1台,检修1台配备,针对隧道涌水量大时要适当增加工作水泵。 3.3 主要的排水系统方式的选定 洞内反坡排水方式有很多种,根据将军山隧道的坡度、水量和设备情况,集水坑接力式反坡排水和长距离集水坑(水仓)排水法适合该隧道。

道路排水工程雨季施工方案

道路排水工程雨季施工 方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道 路 排 水 工 程 雨 季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目录

一、工程概况 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规划干路二十等五条道路及附属工程。五条路包括:规划干路二十(次干路辛七—次干路辛九),长约600m、规划干路二十一(规划干路十三—次干路辛九),长约290m、次干路辛九(规划干路二十—规划干路二十一),长约742m、次干路辛五(规划干路十三—次干路辛八),长约265m、次干路辛八(次干路辛五—规划干路二十二),长约320m,总长约2300m。道路面积约4万平方米。排水工程:管道管径300mm—2600mm。 二、编制依据 《规划干路二十道路(道路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 《规划干路二十一道路(道路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 《次干路辛五道路(道路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 《次干路辛八道路(道路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 《次干路辛九道路(道路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 《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规划干路二十等五条道路的道路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天津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定》 《加强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和治理运输撒漏的主要措施》 三、雨期施工准备工作 (一)组织准备 项目部成立雨季施工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 副组长: 值班表 (二)技术准备 工程施工前,组织有关人员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技术交底,提出雨施计划,为施工提供技术准备。 (三)材料准备 (四)现场准备

雨季施工前,整理施工现场,由于现场施工、运输破坏的现场排水坡度重新整好,清理施工现场的排水沟,保证排水畅通。检查场内外的排水设施。确保排水设备完好,以保证暴雨后能在较短的时间排出积水。 施工现场道路进行硬化处理,沿道路两侧做好排水沟。检查设备堆放场地,保证堆放场地高于现场地面,并进行硬化处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夯实,并高于现场地面,用垫木将钢筋架起、苫盖。避免因雨水浸泡而锈蚀。检查施工现场水泥库、料具库,加工棚等的防雨情况,保证现场内棚库不渗漏。检查现场各种机具、设备的防雨设施,保证机具入棚和具备防雨功能,机电设备机座均垫高,不得直接放置在地面上,避免下雨时受淹。漏电接地保护装置应灵敏有效,雨季施工前检查线路的绝缘情况,做好记录,雨季施工期间定期检查。 四、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一)钢筋工程 钢筋堆放场地应夯实,并高于现场地面,用垫木将钢筋架起250mm,避免因雨水浸泡而生锈,加工好的钢筋雨天应覆盖,防止锈蚀,大风雷雨天气,施工钢筋工程应停止作业,防止雷电伤人。 检查施工现场水泥库、料具库,加工棚等的防水情况,保证现场内棚库不渗漏。 焊接施工:雨天现场焊接应停止作业,急需作业者必须搭设临时防雨棚,但中雨以上天气必须停止焊接作业,以防止焊接的热影响区由于淋雨而发生脆断。

隧道排水专项方案完整版

隧道排水专项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陕西段YXZQ-5标段徐家店隧道进口 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银西铁路陕西段 YXZQ-5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一七年二月 目录

隧道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徐家店隧道进口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境内,穿越黄土残塬沟壑区,隧道洞身通过地区为沟谷深切的宽梁地形,属地中山地貌。黄土冲沟沟谷均强烈下切,将黄土残塬切割,形成以开阔黄土梁。梁顶地面面地形较为平坦,多开辟为耕地和林地,冲沟多呈破坡陡谷深的黄土“V”型沟,沟谷呈树枝状,沟深相对高差100~200m,沟谷内多数常年有地表水。徐家店隧道进口起讫里程:DK126+~DK128+320,长度,其中Ⅳ级围岩1700m占 比% ,Ⅴ级围岩425m占比%,洞门为喇叭斜切式洞门占比%,为一座双线隧道,线间距5m。隧道最大埋深约180m,最小埋深约23m,隧道进口纵坡依次为20‰/、‰/570m的连续下坡。 2、自然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徐家店隧道进口沿线属黄土梁峁沟壑区,地形起伏较大,呈穹状丘陵或条状岭岗,残塬(梁)间河流沟谷深切,发育泾河及其支流。区内林场、矿区较多,在主要塬面和河流宽谷分布村镇。 水文地质 隧道洞身穿越地层主要为黄土残塬沟壑区,隧道洞身通过地区为沟谷深切的宽梁地形。隧道洞身区域冲沟呈树枝状发育,进口为干板沟,支沟水流主要是在冲沟沟底泉水汇集而成,泉水多出露在冲沟沟脑为主,大多数泉水被当地居民利用,位于隧道DK128+000~DK128+500左侧约160m的冲沟分布有两个水塘,本处洞身埋深约146m,主要由上游泉水汇聚而成,水塘面积较小,水深2~3m。根据附近试验资料显示,隧道区地下水化学类

【隧道方案】高速公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1.1 工程概况 (2) 1.2 地质概况 (2) 1.3 设计概况 (2) 2 施工准备 (3) 2.1 人员准备 (3) 2.2 现场准备 (3) 2.3 机械设备配置 (4) 2.4 技术准备 (4) 3 测量放样 (4) 4 中央排水系统 (5) 4.1 中央排水沟 (5) 4.2 横向排水沟 (5) 4.3 中央水沟暗井 (5) 4.4 洞口连接 (5) 5 路缘排水系统 (6) 6 环向滤排水系统 (6) 6.1 环向排水管 (6) 6.2 环向滤水层 (6) 6.3 边墙角纵向盲沟管 (6) 7 防水系统 (7) 7.1 衬砌复合防水层 (7) 7.2 沉降缝防水 (7) 7.3 施工缝防水 (7) 8 质量保证措施 (8) 8.1 材料采购的质量保证措施 (8) 8.2 组织管理措施 (8) 8.3 主要技术措施 (8) 9 安全保证措施 (9)

江北岭隧道防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温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第三合同段位于永嘉县境内,全长4.815公里,设计为双线分离式6车道。其中江北岭隧道左、右洞全长3180m,起点桩号:左洞ZK5+395,右洞YK5+415,终点桩号:左洞ZK6+995,右洞YK6+990。 1.2 地质概况 江北岭隧道位于浙东南低山丘陵地貌,地表为山麓斜坡地形,坡度达15°-45°,坡面植被较茂盛。浅部为含碎块石粘性土,稍密-中密,山坡处可见大量滚石,径1.5-3.5m,最大可达6-8m,粘土层厚度8-10m,土层下为晶屑凝灰岩,巨厚层状,岩表10m左右的全风化层,呈砂土状,局部夹强风化碎石快。隧道出口段为古崩塌体,岩性以含粘性土碎石、块石为主,稳定性差。 1.3 设计概况 隧道设计断面形状为三心圆,设计标准断面积95.54m2,设计建筑界限高5m,建筑界 限宽为:行车道W—3×3.75m,侧向带宽:L 左=0.5m,L 右 =1.00m,检修道J—0.75m(单 侧)。 本工程防排水设计按“以排为主,防排结合”的综合防排水体系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衬砌砼与初期支护之间设滤水层和防水层; 2、衬砌砼为自防水结构的微膨胀砼,防水抗渗标号达S10; 3、衬砌工作缝设BF遇水膨胀止水条和背贴式止水带; 4、衬砌沉降缝设桥式止水带和背贴式止水带; 5、防水层与初期支护间按渗水量设置环向排水管; 6、在墙角设置纵向盲沟集水通过UPVC管引至中央排水沟; 7、路基下设中央排水沟,将洞内水排至洞外排水体系; 8、中央排水沟与纵向盲沟间、与环向排水管采用横向排水沟连接; 9、路面边缘设单侧纵向排水沟,并与洞外边沟相连。

反坡施工排水专项方案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瓦塘至汤阴东 段)ZNTJ-10标 DK416+250~DK447+220 范家山隧道出口 (DK426+836~DK430+010) 反坡施工排水专项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五局(集团)公司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0标项目经理部隧道三队 2010年9月4日 范家山隧道隧道出口 反坡施工排水专项方案 1 工程概况 范家山隧道出口位于泗水河边的东上寨村附近,交通便利,洞身有少量的小村落,有乡村便道通行,交通较为便利。隧道采用单洞双线方案,隧道进口里程为DK419+820,隧道出口里程为DK430+010,隧道全长10190m,最大埋深约260m,最小埋深约55m。隧道平面为直线。隧道纵坡为单面上坡,坡率为:5.1‰。隧道出口施工为下坡。 2 自然地理概况 2.1地理位置以及地形、地貌 隧道处于中低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地面标高950-1250m,相对高差约200m,隧道进口端位于直接裸露的基岩陡坎上,出口处坡度较缓;隧道洞身部位冲沟较发育,且有常年流水,各冲沟内均可见基岩直接裸露。 2.2气候 线路通过地区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以寒冷干燥,大陆型气候为特征。昼夜温差变化较大,表现为降雨量小,蒸发量大,空气干燥,春秋季节多风,夏季短促而炎热,冬季漫长且严寒。平均气

温9.9℃,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12.6℃;年最大降水量810.0mm,年平均蒸发量1506.3mm;瞬间最大风速13.7m/s,主导风向南风;土壤冰冻期从当年10月下旬到次年的3月下旬,季节最大冻土深度75cm。 2.3水文地质 地表水范家山隧道进口段为下郭都河,隧道出口段为泗水河,河内均常年流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受季节性降水影响变化较大。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由于刘家沟组的泥岩且两组垂直节理发育较发育且能形成贯通的水力通道,因此,在刘家沟组内中厚泥岩段时有泉出露,多为下降泉,且流量较大,勘察期间埋深大于50m,地下水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 2.4涌水量计算 涌水量计算:根据Q=2.74*a*W*A A=L*B 式中Q-隧道涌水量(m3/d);a-降水入渗系数;W-区域多年年降雨量(mm);A-隧道通过含水体的地下积水面积(Km2);B-L长度内对隧道两侧的影响宽度(Km)。 根据设计资料计算预测,隧道出口DK430+010~DK428+300段估算最大涌水量为1836m3/d, 隧道出口DK428+300~DK426+800段估算最大涌水量为4900m3/d。 3 排水方案 3.1 隧道反坡排水的特点 反坡施工即向洞内施工前进方向为下坡,洞内水向工作面汇集,需要及时抽排,以防止施工掌子面水积聚过深,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

道路排水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 项目名称 2.2 项目地点 2.3 工程内容 2.4 排水技术要求 2.5 工程地质 第三章排水管道工程 3.1 排水工程主要施工内容 3.2 沟槽开挖及回填 3.3 管道安装 3.3.1 钢筋砼管道安装 3.3.2 HDPE管道安装 3.3.3 砖砌雨、污水检查井 3.3.4 雨水口施工 3.3.5 闭水试验 3.3.6 注意事项 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 4.1 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4.2 工程施工资料控制 第五章安全保障措施及承诺

5.1 安全管理方针目标 5.2 安全保证措施 5.3 施工安全承诺 第六章防台风、防雷雨施工措施 6.1 防雷雨施工措施 6.2 防台风施工措施 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7.1工程进度计划 7.2 工程进度技术组织措施 7.3 进度计划横道图 第八章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8.1 文明施工方针目标 8.2 文明施工措施

道路排水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部分主、次干道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共三卷)招标编号:0701-114020040161 2. 有关规范、规程。 1)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4)《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 5)《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6)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7)《水利工程验收规范》(SL 223-2008) 8)《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 268-9623) 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 —2002 1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 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12)《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2:2001 13)《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 14)《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 14)各管材生产厂家制定的企业验收标准(等同或高于国家级行业标准)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项目名称: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厂区部分主、次干道工程施工(第二标段)

隧道洞内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新建铁路玉溪至磨憨YMZQ-9标段 新华隧道出口 洞内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十一局集团玉墨铁路YMZQ-9标项目经理部 二O一六年八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适用范围 (3) 三、工程概况 (3) 四、水文地质条件 (4) 五、洞内反坡排水总体方案 (5) 六、反坡排水施工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 (6)

一、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玉溪至磨憨YMZQ-9标段新华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 (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6)《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4〕92号); (7)《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8)《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 (9)《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 (10)《铁路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62-97); (11)关于印发《铁路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的通知(建技【2010】13号)。 (1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13)其他铁路工程技术规范及国家行业标准、规则、规程; 二、适用范围 新建铁路玉溪至磨憨YMZQ-9标段新华隧道出口反坡排水施工。 三、工程概况 玉墨铁路9标新华隧道,新华隧道起讫里程为DK173+295~

隧道工程反坡排水方案

隧道工程反坡排水方案 5.5.1设计思路 (1)F2断层反坡排水,采用机械接力排水,设置1级固定泵站为接力站,使用由掌子面水泵通过水管泵送至1级固定泵站,再有1级固定泵站通过水管泵送至洞外的接力方式排水;考虑2倍排水安全系数,若泵送扬程受限、排水效果差,再加设临时泵站及水泵和1级固定泵站形成二级接力排水。 (2)工作水泵按每组使用1台、备用1台配备,每台水泵设置单独配电箱,根据隧道涌水量适当开关工作水泵。 (3)排水设专业排水班组进行管理和操作。 (4)排水设置“双系统、双回路供电”,固定泵站安装专用变压器及备用发电机。 5.5.2斜井施工期排水方案 图纸设计F2断层最大涌水量为5597.98m 3/d ,保证安全前提,考虑2倍系数,涌水量按11197m 3/d (467m 3/h )计算,考虑水头损失需要总扬程144.95m ,斜井每100m 长度需要扬程为16.6m 。 1、理论计算排水管 (1)根据1#斜井的涌水状况和出现隧道突发涌水的情况,斜井最大排水量11196 m 3/d ,反坡最大涌水0.13m 3/s 。采用钢管作为所有泵站的排水管,正常排水时,取流速为1.5m/s 。应急排水时,流速一般取2.0-3.0 m/s ,计算中取2.5m/s 。抽水钢管直径d 的选取应满足考虑一定的富裕系数的隧道昼夜涌水量,同时结合技术和经济等方面。 p V Q d π/4= 式中:Q ——管流量m 3/s Vp ——管道允许流速m/s ,取1.5m/s 。 采用上式,在正常排水时,正常流速取1.5m/s 时,d1=332mm ;考虑应急排水时,考虑最大流量,取2.5m/s 时,d2=257.3mm 。根据验算可以选取布置内径D 为200mm 钢管2根,其中1根备用,1根常用。

隧道防排水方案

XXX隧道防排水施工专项方案 1.工程概况 1.1 编制依据 ⑴新建XXX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⑵XXX隧道设计施工图、双线隧道防排水及辅助工程措施参考图; ⑶《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⑷《高速铁路隧道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 ⑸《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09); ⑹《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005-2009); ⑺《混凝土结构耐久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⑻《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⑼《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⑽《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21号)》; ⑾《铁路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建技【2010】13号) ⑿其它铁路工程技术规范及国家行业标准、规则、规程。 1.2工程概况 XXX隧道工程,进口里程0,出口里程5,线路长度0m,隧道埋深3.12~85m,排水采用保温侧沟和深埋中心沟。隧道均位于直线上,隧道内纵坡为6.0‰的单面下坡。进出口结构相同,均为18m喇叭口式洞门,以及19m路堑对称式明洞。 1.3地质概况 隧道范围穿越地层较单一,进出口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Q4el+dl)粗角砾土,粉质粘土,粉土;洞身范围为太古界(Ar)片岩。另外山涧沟谷底部多有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Q4dl+pl)堆积。根据物探显示DK561+460~DK561+900段洞深波速4.6km/s,DK561+950~DK562+370段洞深波速4.8km/s。 隧道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分布较广,以浅部为主,含干基岩风化带、风化裂隙及构造节理裂隙中,水位和水量受季节降雨量影响明显。其中DK561+330~DK562+545段地下水具氯盐侵蚀性。据渗透入渗法隧道分段正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编制依据、范围及原则 1.1.1编制依据 一、某国家高新区工业园I 期市政工程施工图。 二、建设部颁发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 三、从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四、集团公司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方法以及多年来从事同类工程的工法和施工经验。 五、集团公司可供调用到该工程的各类资源。 1.2.1编制范围 编制范围为某国家高新区工业园I 期市政道路工程**大道,主要包括**大道的涵洞、路基、路面基层、面层、附属构筑物(侧石、人行道、收水井)以及原有道路结构层的拆除等工程。 1.3.1编制原则 一、安全第一的原则 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本工程是永两公路与桂柳高速连接的主干道,亦是工业园市政的主干道,目前受道路行车干扰大,必须把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

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二、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承诺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1 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和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中强化标准管理,加强内部核算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方案优化的原则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方案的编制中,对路基土方填筑、路床及基层碾压、沥青砼面层施工等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 四、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特别要抓住重点控制工程,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 五、科学配置的原则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上,施工要素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组织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建设资金的周转使用,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六、合理布局的原则 从合理利用临时占地、便于施工、搞好环保、实施文明施工等多角度出发,合理安排二灰碎石、水泥稳定层拌和站及沥青拌和站布局。

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50940

省道303线巴朗山隧道工程项目 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报审单 承包单位: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合同号:TJ1-1 监理单位:四川省公路工程监理事务所编号:防水2015-01

总监办工程师审定意见: 总监理工程师:日期:年月日 省道303线巴朗山隧道工程项目土建施工 TJ1-1合同段 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省道303线巴朗山隧道工程项目TJ1-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五年一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和目的 ...................................................................................... - 1 - 二、适用范围................................................................................................ - 1 - 三、设置及施工要求 ...................................................................................... - 1 - 3.1 中央排水沟 ............................................................................................................. - 1 - 3.2非中央排水沟部分纵、横向排水系统 ......................................................................... - 3 - 3.3防水系统.................................................................................................................. - 5 - 四、关键防水系统施工要点............................................................................. - 6 - 五、防排水系统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 7 -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规划四、五支路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招标 投标文件 (技术部分) 招标备案编号:122224120090904 项目名称:规划四、五支路道路及排水工程 投标人:(盖公章) 法定代表人或 其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日期: 2009年10月10日

目录 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01) 第一章:综合说明 (02) 第二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05) 第三章:劳动力计划表 (09) 第四章:机械设备投入情况 (10) 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 (12) 第六章:施工进度、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13) 第七章:施工方案或方法 (15) 第八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0) 第九章:地下管线、地上设施、周围建筑物保护措施 (49) 第十章:各工序的协调措施 (50) 第十一章:季节性施工措施 (52) 第十二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4) 第十三章:现场文明施工的费用投入和措施 (59) 第十四章:施工现场环保费用投入和措施 (61) 第十五章:施工现场维护措施 (63) 第十六章:与各协作单位配合服务承诺 (66) 第十七章:工程交验后服务措施 (67) 第二部分:辅助资料 (68) 1.1项目经理简历 (69) 1.2主要施工管理人员情况一览表 (70) 1.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71) 1.4 项目拟分包情况表 (73) 1.5 劳动力计划表 (74)

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综合说明 1.1修建意义: 该工程为武清区汊沽港镇中华自行车王国产业园区新建规划四、五支路道路及排水工程。本工程位于武清区汊沽港镇境内。新规划四、五支路道路及排水工程。规化四、五支路道路宽度为12米,长度分别为347.829米、373.73米;规划四、五支路排水管道全长为721.559米,其中DN1650约为243米、DN1500约为153米、DN1350约为190米、DN1200约为157米、DN400约为96米、DN300约为591米。为该配套工程的修建将大大提高产业园区的配套环境,同时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1.2 施工工期: 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该工程2009年10月17日计划开工,2010年5月1日计划竣工,总工期198天(日历天)(包含冬季停工时间)。工程质量达到国家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1.3 施工现场情况: 经我方现场勘察,规划四、五支路工程红线范围沿线地势平坦,大部分为旱田、果园。。 1.4工程概况: 1.4.1 四、五支路道路横断面: 该道路规划为城市支路,设计行车速度为20Km/h。 该道路红线宽12米,横断面分布为:2米人行道+8米车行道+2米人行道。 车行道横坡为双向1.5%,人行道横坡为单向1%(向内)。 1.4.2 四、五支路路面结构: 车行道路面结构: 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6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

东坡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方案

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TJZQ-10标 东坡隧道 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 铁建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复核: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中铁^一局集团太焦铁路TJZQ-10标项目经理部 二0一-年二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0 1.1 工程概述 0 1.2 主要技术标准 0 1.3 工程地质及水文特征 0 1.4 主要工程数量 (2) 二、编制依据. (2) 三、编制原则. (2) 四、组织机构设置. (3) 4.1 项目部组织机构设置 (4) 4.2 架子队的设置及管理结构 (5) 4.3 架子队人员职责 (5) 五、排水方案. (12) 5.1 隧道反坡排水的特点 (12) 5.2 总体方案 (12) 5.3 主要的排水系统方式 (13) 六、本工程拟采用的主要排水方案 (14) 七、排水系统. (15) 7.1 抽水设备型号选型原则 (15) 7.2 管路 (15) 7.3 集水坑设置 (15) 7.4 固定泵站设置 (16)

7.5 排水供电 (16) 7.6 其他 (16) 7.7 、反坡隧道排水灵活处理的要点 (16) 7.8 、在洞外增加防水、防汛及防山洪措施 (16) 八、各项保证措施. (17) 8.1 组织管理保证 (17) 8.2 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17) 九、应急预案. (18)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述 东坡隧道位于山西省泽州县大箕镇境内,隧道进口里程为DK316+756,出口里程为DK317+193隧道全长437m最大埋深51m隧道全线均在直线上,进口至出口范围内纵坡为27.639%。下坡。隧道V级长47m,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IV级围岩长40m采用三台阶法开挖;山级围岩长221m 采用台阶法开挖;II级围岩长129m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1.2 主要技术标准 ⑴铁路等级:高速铁路; ⑵正线数目:双线; ⑶设计行车速度:250km/h; ⑷线间距:4.6m; ⑸最大坡度:一般20%,困难30%; ⑹最小曲线半径:一般3500m困难3000m ⑺牵引种类:电力; ⑻列车类型:动车组; ⑼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 ⑽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11)调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1.3 工程地质及水文特征 1 .地形地貌 东坡隧道位于中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表植被极其发育。隧道所经丘陵地段海拔高程一般在550.732m~601m之间,最高点(里程为DK316+880 海拔高程594m最低点位于隧道进口处,海拔约为550.732m,相对高差为50.268m。进口自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