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接触角量测仪使用说明

接触角量测仪使用说明

接触角量测仪使用说明
接触角量测仪使用说明

接觸角量測儀

使用說明書

241台北縣三重市三和路三段109號3F之7

Tel: (02) 2898-1231 Fax: (02) 2898-1241 https://www.doczj.com/doc/d39216606.html, E-mail: info@https://www.doczj.com/doc/d39216606.html,

Your Best Choice

內容

一、靜態接觸角測量 – 座滴法

二、動態即時接觸角測量 – 連續計算

三、錄影動態測量

四、表面張力測量 – 懸滴法

五、表面能計算

六、表面能計算原理說明

一.靜態接觸角測量 – 座滴法

1.將儀器置於平坦桌面,遠離振動源,使用配備之水平球,調整儀器座高

低,使樣品台保持水平狀態.

2.充填需要之液體至針筒,連接至鐵氟龍套管及針頭,確認液體連接系

統內無附著氣泡及殘留空氣(針筒,套管及針頭).將注射玻璃筒取出充填滴定液體時,為了避免氣泡殘留於玻璃筒內,可將活塞前後快速推動數次,以便去除筒內氣泡.

3.連接攝影機USB接線至電腦,開啟LED背光電源及操作軟體.

4.稍微鬆開針頭固定板旋鈕螺絲,使針頭顯示於影像視窗內.

5.調整針頭上下及固定板左右位置,使針頭下端顯示於影像視窗上方中

央位置,針頭為可拆卸式,故也可稍為旋轉針頭調整影像位置.

6.鬆開上頂板固定螺絲,初步調整針頭至鏡頭距離,然後微調鏡頭焦聚

環及背光燈源強弱,或者調整LED燈源高低,以便得到清晰黑白分明之針頭影像.(如下圖)

7.一般而言,除非液滴位於固體樣品邊緣5mm以內之距離,否則由於焦

距的因素,液滴影像很難得到清晰的接觸線,因此調整背光板亮度旋鈕或LED背光板高度,使液滴影像能呈現部份之反射影像,方便電腦自動判讀液滴接觸基線,也可視實際需要,手動點選實際接觸基線位置,基線的正確與否,對接觸角測量之誤差影響很大.

8.背光亮度

影像亮度應調至適當明亮,方便進行影像分析,可先從最暗逐漸調高亮度,通常可在視窗中呈現上方明亮及下方灰暗之隱約分界線,最好之亮度通常調至此分界線恰好位於基準線上,如下圖說明.

(A) 太暗影像

(B) 太亮影像

(C) 良好影像

9.攝影機功能鍵設定? settings? Hardware settings ?設定Gain值 =

10-15, 一般設定Brightness值=60, Contrast=300左右

10.基準線功能鍵設定: 選取Auto Baseline

11.計算功能鍵設定 : 選取Conic方法及Single Computation為預設項

12.轉動針筒固定座旋鈕,使液滴出現於針頭,當液滴懸掛於針頭並呈

穩定平衡狀態時,此時升高樣品台,使樣品接觸針頭液滴,稍微下降,以便液滴被樣品吸附下來.

13.適當調整背光燈源強弱及鏡頭焦距,以便得到黑白分明之清晰液滴

影像,液滴影像大小最好至少佔視窗之1/3面積,若樣品具反光特性,此時調整背光強弱及背光板高度,可得到呈倒影之液滴影像,一般

而言,將首次液滴做為調整影像之參考後,然後才開始進行真正之

測量.

14.在樣品之其他位置重覆上述步驟,當液滴吸附於樣品表面呈穩定靜

止後,按壓攝影機功能鍵將影像凍結.

15.當清晰呈倒影之液滴影像被凍結後或按壓基準線功能鍵,基準

線會自動感應至正確位置,若再次按壓攝影機功能鍵,會切換成

即時影像狀態.

16.若自動基準線位置因影像關係感應不良,可使用手動調整位置,持

續按壓鍵盤Ctrl鍵,使用滑鼠在液滴兩側連續點選兩點,可手動選

取基準線位置,滑鼠連續快速點選基準線兩下,可使基準線呈水平狀態,可點選基準線後持續按壓滑鼠移動基準線,或點選基準線後,使用鍵盤之上下左右符號鍵移動基準線位置.

17.影像凍結後,按壓計算功能鍵,會自動在液滴輪廓產生綠色輪廓

曲線,並計算接觸角值,若綠色輪廓線與液滴輪廓一致,即代表感應正確.

18.數據視窗之顯示項目,可在視窗內按壓滑鼠右鍵或按壓工具參數功

能鍵進行顯示項目選取.

19.液滴影像或測量數據可於各別視窗內,按壓滑鼠右鍵儲存或開啟舊

檔.

注意事項:

1. 當小於5°之低角度測量時,需進行特別微調,將LED背光燈源高度盡

可能降低,以避免反射干擾,同時調整背光明亮強度,使影像呈清晰黑白分明狀態.

2. 當大於90°之接觸角測量時,自動基準線功能須手動按壓鍵盤Ctrl鍵

+基準線功能鍵,才能正確感應.

3. 影像視窗四週之虛線框為接觸角計算之有效範圍,液滴影像須位於

虛線區域內才能感應計算,若有干擾液滴或影像時,可調整虛線範圍排除干擾.

二. 即時動態接觸角測量 – 連續計算

所有測量步驟同上節所述,除了以下

1.按壓攝影機功能鍵,切換影像視窗至即時L ive image模式.

2.選取計算功能鍵,選定batch computation連續計算.

3. 如必要,在Preference Center工具參數欄設定連續計算速度及時

間.

4. 按壓計算功能鍵 進行連續計算,計算中途若再次按壓計算功能

鍵可立即中斷連續計算.

三. 錄影功能之動態測量

1. 開啟Preference Center工具參數欄或選取錄影功能鍵旁之向下箭

頭,選取VCR Settings.

2. 設定錄影速度及時間長短.

3.按壓錄影功能鍵即可開始錄影.

4.當啟用Software Trigger軟體觸動功能鍵時,影像視窗會顯示虛線之觸

動方塊,當影像經過觸動方塊後,會自動啟動錄影功能,虛線觸動方塊可同時按壓鍵盤之Shift鍵,以滑鼠移動其位置或使用滑鼠直接改變觸動方塊大小.

5.當Software Trigger軟體觸動功能未選取時,按壓錄影功能鍵即會開始

錄影.

6.錄影檔會以avi格式儲存,開啟時須選取avi格式檔案,播放可以選擇

多種方式: 按壓播放功能鍵可自動播放或滑動滑鼠滾輪或按壓鍵盤Page up或Page Down鍵,可單張逐張播放.

7.單張影像可個別使用delete鍵刪除或進行計算,整段影片計算,可在

影像視窗內按壓滑鼠右鍵後,選取Range Computation?Play & Computing後連續計算.

8. 當影片連續計算時,建議選取基準線功能鍵之Baseline Stabilizer可提

高基準線感應之穩定性,使用後請務必記得取消此項設定,否則正常接觸角計算時,Auto Baseline自動基準線感測功能會暫時失效.

8.為了避免錄影後電腦記憶體不足造成程式當掉,建議錄影存檔後或將

記憶體暫存檔刪除後,再進行新的錄影工作,即儲存,刪除佔存檔,開啟錄影檔:

在影像視窗內按壓滑鼠右鍵,點選Load Image\Video並選取avi檔案格式即可開啟錄影檔,當影片開啟時,播放功能鍵才會有效顯示.

四. 表面張力測量 – 懸滴法

注意事項: 使用懸滴法時,液滴輸送系統之清潔格外重要,測量前針頭,套管接頭及針筒須徹底使用丙酮或其他溶劑清潔,請使用新鮮液體樣品如純水.

1.將儀器置於平坦桌面,遠離振動源,使用配備之水平球,調整儀器座高

低,使儀器保持水平狀態.

2.充填需要液體至針筒,連接至鐵氟龍套管及針頭,確認液體連接系統

內無附著氣泡及殘留空氣(針筒,套管及針頭).

3.開啟LED背光電源及操作軟體.

4.稍微鬆開針頭固定板旋鈕螺絲,使針頭顯示於影像視窗內.

5.調整針頭上下及固定板左右位置,使針頭下端顯示於影像視窗上方中

央位置.

6.鬆開上頂板固定螺絲,初步調整針頭至鏡頭距離,然後微調鏡頭焦聚

環及背光燈源強弱,或者調整LED燈源高低,以便得到清晰黑白分明之針頭影像.(如下圖)

7.攝影機功能鍵設定? settings? Hardware settings ?

設定Gain值= 0 - 5

8.表面張力測量

在數據視窗之液滴圖示按壓滑鼠右鍵,輸入表面張力測量設定:

1)Drop Interface Type ?設定測量方法為懸滴法Pendant Drop

2)Drop Properties ?輸入待測液體密度或兩相液體之密度差

Density Difference [Droplet/Embedding]

(上述密度影響表面張力計算值,請務必正確輸入) !!!

3)進行尺寸校正,輸入正確設定及數據:

a) 若採用針頭或校正球,點選校正功能鍵之向下箭頭符號,選定Rod

針頭或Sphere校正球,然後在工具參數欄內輸入參考針頭之外徑或校正球直徑

Preference Center ? Computation Parameters ? Image Magnification Deternination ? input Reference Dimension輸入參考物體尺寸

b) 若採用標準液體,點選校正功能鍵之向下箭頭符號,選定Standard

Liquid標準液體

Preference Center ? Computation Parameters ? Standard Liquid ?input the surface tension and density of Standard Liquid輸入標準液體表面張力及密度值

4)進行尺寸校正Image magnification :

在凍結影像視窗模式下,按壓尺寸校正功能鍵,視窗內會出現黃色框線,將黃色框線移至包含參考針頭兩側或整個校正球,然後按壓尺寸校正功能鍵,即可完成尺寸校正,此時視窗上方會顯示完成校正後之MAG值,同時針頭兩側會有綠色線條顯示.完成尺寸校正後,鏡頭焦距及背光強弱不可再行變動,否則須再次進行尺寸校正.

5)轉動針筒固定座旋鈕,使液滴出現於針頭,繼續增加液滴至最大體積量為止,適當調整背光燈源強弱及鏡頭焦距,以便得到黑白分明之清晰液滴影像,液滴影像大小最好至少佔視窗之2/3面積,當液滴穩定懸掛於針頭呈平衡狀態時,此時按壓攝影機功能鍵將影像凍結.

6)移動視窗之上方虛線至針頭下緣,再行移動基準線至虛線下方1-2 mm 處,按壓計算功能鍵,會自動在液滴輪廓產生綠色曲線,並計算出表面張力值IFT.

功能鍵進行顯示項目選取.

舊檔.

五. 表面能計算

1. 點選表面能功能鍵SE,可進行表面能計算.

2. 總計有10種表面能計算公式,請選用適當之公式,各公式之計算步驟皆類似,請參考以下 “Zisman Critical Energy” 之計算範例.

A. “Zisman” Method: 適用於非極性固體樣品(Ex. PE, PTFE, waxes),計算結果又稱臨界表面能,此公式需至少兩種液體進行接觸角測量.

1)在表面能視窗之Test Liquid 欄內按壓滑鼠右鍵 ? 選定Browse

Liquid Properties輸入液體資料庫之選用液體或直接輸入液體名稱

2) 若採用資料庫之液體,表面張力值會自動輸入至選用之液體欄位. Add New Data 增加第二Computation 按鈕,即可於左下方Results 欄位內顯B. 算(Ex. PE, C. inum, coatings, varnishes),此公式需至少2種液體D. E. ry, glass, oxides, graphite).此公式需至3) 輸入第一種液體之接觸角值於CA[deg]欄位 .

4) 在表面能Data 欄位內按壓滑鼠右鍵?點選種液體,並重覆步驟1) 及步驟3)之操作.

5) 按壓視窗右上方re-示表面能計算值. “Fowkes” Method: 此公式適用於非極性系統之表面能計PTFE, waxes),此公式需至少1種液體進行接觸角測量.“Owens et al.“ Method: 此公式適用於極性和非極性之表面能計算 (Ex. Polymers, alum 進行接觸角測量. “Wu (harmonic mean)” Method: 此公式適用於極性和非極性之低表面能系統計算(Ex. Organic solutions, polymers, organic pigments).此公式需至少2種液體進行接觸角測量,其中至少1種須為極性液體. “Wu (High Energy Surface)” Method: 此公式適用於極性和非極性之高表面能系統計算(Ex. Mercu 少2種液體進行接觸角測量.

F. or corona treated polymers).此公式需至少G . (Ex. Biological system).此公式需至少3種液體進H., coatings, varnishes….). 此公式需至少1I. inum, coatings, varnishes).此公式需至少2種液體進行接觸角測量.

六. 表面能計算原理說明

“Extended Fowkes” Method: 此公式適用於極性,非極性和具氫鍵樣品之表面能計算(Ex. Plasma 2種液體進行接觸角測量. “Acid-Base Theory” Method: 此公式適用於非極性和具備酸、鹼特性樣品之表面能計算行接觸角測量. “Equation-of-State” Method: 此公式可通用於任何系統之表面能計算(Ex. Polymers, aluminum 種液體進行接觸角測量. “ Schultz-1 and Schultz-2” Method (Polar Drop and Polar Bulk Phase): 此公式適用於具備極性和非極性之高表面能系統計算 (Ex. Metal, glass, polymers, alum

表面能為固體與氣體間之界面張力的一般定義,如同液體的表面張力為液體與氣體間之界面張力以gl γ表示,同樣的固-氣間的界面張力以gs γ表示,然而表面能雖然可明確被定義,然而卻無法如液體一樣被直接測量. 由楊氏熱力平衡方程式如下:

=gl γcos θ+ls γ

gs γgs γ:固體表面能, gl γ:液體表面張力, ls γ:固-液間界面張力, θ:接觸角 上述方程式右邊gl γ及θ可由儀器測量而得,然而尚有兩個未知數,因此無法直接算出表面能gs γ,因此表面能並無所謂正確或標準值,只能由一些模型中提供另一組方程式以便求出近似值,這些模型皆有假設條件,因所算出的結果只能算是表面能近似值. lot (critical wetting tension) el-Kaelble (OWRK) n Lewis acid/base theory 此

目前常用的模型如下:

1. Zisman P

2. Fowkes

3. Owens-Wendt-Rab

4. Extended Fowkes

5. Wu harmonic mea

6. Equation-of-state

7.

觀性,同時對一般所適用的模式,其誤差還是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c 使用上述方法各別計算,可能得到之結果彼此有高達25%的差異,然而每種方法皆有其適用的表面固體,然而卻無所謂正確或標準值,雖然如此,表面能仍具有原理的基礎性,可如液體表面張力般具備客於

- Zisman Plot 臨界表面張力γ

由楊氏熱力衡

平方程式如下:

=gs γgl γcos θ+ls γ (0.1) 其

中:

:液體表面張力, ls γgs γ:固體表面能, gl γθ:接觸角,:固-液間界面張力

1. 適用: 表面能< 100 mN/m(低能表面)的固體表面,液滴在表面形成的接觸角主要是液體表面張力gl γ的函數,對於給定的固體表面和同系列的相關液體(如烷 二烷基脂和烷基鹵化物), cos θ與gl γ有近似線性關係.對於非極性液體,關係十分相符,然對於高表面張力的極性液體,關係並不十分符合,直線開始彎曲.

2. 從cos θ對gl γ的曲線中,在cos θ=1時,可以得到固體的表面張力,稱為潤濕臨界表面張力,它的定義是指液體剛好鋪展到固體表面產生完全潤濕時的表面張力,即gl γc γ≤時,液體將鋪展,當gl γc γ≥時,液體將形成液滴,具有非零接觸角.

0,2

0,4

0,6

0,8

1,0

c o s Θ

S u r f a c e t e n s io n (m N /m )

σ

c r i t

owkes F 方法

假定: 液體及固體表面張力可分為色散力和極性作用力,若固液兩相中有一相是非極性,則固液之間只有色散力相互作用,無極性作用力:

122()d d ls gs gl gs

gl

p I γγγγγ=+??+ ; 無極性作用力,則 I p = 0.

即12)

2(d d ls gs gl gs

gl

γγγγγ=+??122()

cos 1d d gs

gl

γγθ?12(co 1)2()d d γγγ+=? 或 s gl gs

gl

θgl

γ=

? (0.2)

d d

式中gs γ和gl γ分別表示固體和液體表面張力的色散力部份.

1

2()/d gl 1根據(1.4), cos θ對gl γγ作圖得一直線,其斜率為22()d gs

γ, 從直線斜

率可得體的d

gs γ到固值. 對於非極性固體, d

gs

gs γγ=用Fowkes 方法,可得到非極性固, 故體的表面能.

對於非極性液體,也有d

gl

gl γγ=, 根據(1-4)式, 可得出下式: 2

(cos 1)4

d

gs θγ+=

gl γ (0.3)

時,用Zisman 方法得到的非極性固體臨界表面張力當0θ=o c γ可表徵其固體的表面能.

Owens-Wendt-Rabel-Kaelble (OWRK) Method

假定: 分子色散力(disperse)和極性力(polar)為各自獨立作用且合力可加總

2ls gs gl γγγ=+??

試液體數量: n ≥ 2 測

角接触轴承安装方法

角接触轴承安装方法

FAG NSK NTN KOYO NACHI IJK 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双列角接触球轴承 FAG精密主轴轴承系列NSK精密轴承系列 QJ:四点接触球轴承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角接触球轴承,可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也可以承受纯轴向负荷,极限转速较高。该轴 承承受轴向负荷的能力由接触角决定,接触角大,承受轴向负荷的能力高。接触角α的定义为,径向平面上连接滚球和滚道触点的线与一条同轴承轴垂直的线之间的角度。 单列角接触球轴承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1)分离型角接触球轴承 这种轴承的代号为S70000,其外圈滚道边没有锁口,可以与内圈、保持架、纲球组件分离,因而可以分别安装。这类多为内径小于10mm的微型轴承,用于陀螺转子、微电动机等对动平衡、噪声、振动、稳定性都有较高要求的装置中。 (2)非分离型角接触球轴承 这类轴承的套圈沟道有锁口,所以两套圈不能分离。按接触角分为三种: ①接触角α=40°,适用于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

万能配对的轴承,也可按使用要求配置成有预过盈的轴承,并以后置代号GA、GB、GC表示。GA 表示配对后有较小的预过盈;GB表示配对后有中等预过盈;GC表示配对后有较大的预过盈。 因吸排液口压力不等也使并非完全对称的叶轮两侧所受液体压力不等,从而产生了轴向力。叶轮两侧液体压力假如不计轴的截面积,也不考虑叶轮旋转对压力分布的影响,则作用在叶轮上的力为轮盘受的力和轮盖受的力的差值,转化为计算式就是出口压力和进口压力差值与叶轮轮盖的面积的乘积,因为出口压力始终大于进口压力,所以,当离心泵旋转起来就一定有了一个沿轴并指向入口的力作用在转子上。 不平衡的轴向力会加重止推轴承的工作负荷,对轴承不利,同时轴向力使泵转子向吸入口窜动,造成振动并可能使叶轮口环摩擦使泵体损坏。 对于多级离心泵来说,一般出口压力远大于入口压力,所以用平衡力来消除轴向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如何消除轴向力呢?多级泵一般采用的是平衡盘和叶轮的对称安装,单级泵一般是在叶轮上开平衡孔,当然还有在叶轮轮盘上安装平衡叶片的方式来平衡轴向力。 虽然我们要求的是消除轴向力,但假如完全消除了也会造成转子在旋转中的不稳定,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会设计出30%的量让轴承来抵消,这就是为什么多级泵非驱动端轴承通常都是角接触轴承的原因,因为它可以用来承受 如图所示,在角接触球轴承背靠背安装时,需要在两轴承之间添加垫圈吗?如果需要是如②所示还是③所示那样添加? 为角接触轴承加垫圈是给轴承施加预紧的一种方法。目的是提高轴承的刚性、使轴承实现理想的游隙。 一般轴承出厂前已经是带预紧的轴承了,通过外部构建施加预紧比较少见。 图3是提高背对背轴承预紧力的正确方式。不过要详细查轴承的预紧参数,根据参数加工合适的垫圈。普通轴承施加预紧还要计算轴承的内部游隙。 角接触球轴承为什么要成对安装 单列向心角接触球轴承,只能承受单个方向的轴向力。有的场合为了能够承受双向轴向力,需要

OCA20视频接触角测量仪使用注意事项

OCA20视频接触角测量仪使用注意事项 1.开机 必须先打开主机开关,再打开SCA20操作软件,软件将自动识别OCA主机及其附件。 2.样品准备 ●浸润实验前要将注射器、剂量管、注射针置于待测液内进 行彻底浸润。 ●排气泡注射器在待测液内反复快速抽送,确保注射器内盛满 液体,无任何气泡。 ●安装注射器祥见右图,程序如下:A B C D A 使用A键,下移注射平台 B 将注射器推入D槽,并轻轻地旋紧右侧旋钮。 C 使用B键,上移注射平台,使其与注射器活塞相接触

D 锁紧C活塞夹 3.测量 ●接触角的测量 必须使用SNS的注射针进行测量,超疏材料最好使用 SNS021/011的注射针。 静态接触角测量时,使用Sessile drop 进行计算 动态接触角测量时,使用Sessile drop (needle)进行计算 按键操作顺序:—————静态测量 ———————动态测量 注意针尖不能触及固体样品 注意两条基线必须放在注射针口的下方 ●表面/界面张力的测量 必须使用SNP的注射器进行测量 在结果框(result collection window)的system 栏内,必须填入被测液体和环境相的密度数值,在M-inf栏内必须填入注射针的外径。(2.41mm或1.65mm) 使用pendant drop 进行计算 液滴的滴速必须选择“very slow”的速度进行测量 按键操作顺序:——— 注意左侧两条基线必须放在注射针上,左侧第三条基线必须放 注射针口处 注意样品台上放置保护膜,以免样品台被腐蚀

注意液滴的大小越大越好,至少占视框的3/4 计算固体表面自由能 按照下表选择与被测固体相对应的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所提供的信息所需液体数应用 Zisman 临界表面张力 2 非极性固体PE、PTFE、石蜡Fowkes 表面能的色散部分 1 非极性系统PE、PTFE、石蜡 OWRK(Owens-Wend t-Rabel and Kaelble) 表面自由能的色散 部分和极性部分 2 一般 聚合物、铝、涂 层、清漆 Extended Fowkes 表面自由能的色散 部分、极性部分以及 氢键力的分布 3 表面特性的特殊 问题 聚合物、乳液 Wu (Harmonic Mean) 表面自由能的色散 力和极性力的分布 2(至少一种 极性液体) 低能系统 有机溶液、聚合 物、有机染料 酸碱理论色散力,酸度 3 表面特性的特殊 问题 生物系统 状态平衡理论表面自由能 1 一般聚合物、铝、涂层、清漆 Schultz 1 (Polar Drop Phase) 表面自由能中色散 力和极性力的分布 2 高能系统金属、玻璃 Schultz 2 (Polar Bulk Phase) 表面自由能中色散 力和极性力的分布 2 高能系统 聚合物、铝、涂 层、清漆 选择多种已知表面张力(极性及色散)的液体 测量已知液体与未知固体的接触角,并将数值导入SE window 在SE window内计算固体表面自由能及其分布。

角接触轴承安装方法77227

角接触球轴承,可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也可以承受纯轴向负荷,极限转速较高。该轴 承承受轴向负荷的能力由接触角决定,接触角大,承受轴向负荷的能力高。接触角α的定义为,径向平面上连接滚球和滚道触点的线与一条同轴承轴垂直的线之间的角度。 单列角接触球轴承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1)分离型角接触球轴承 这种轴承的代号为S70000,其外圈滚道边没有锁口,可以与内圈、保持架、纲球组件分离,因而可以分别安装。这类多为内径小于10mm的微型轴承,用于陀螺转子、微电动机等对动平衡、噪声、振动、稳定性都有较高要求的装置中。 (2)非分离型角接触球轴承 这类轴承的套圈沟道有锁口,所以两套圈不能分离。按接触角分为三种: ①接触角α=40°,适用于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 ②接触角α=25°,多用于精密主轴轴承;

③接触角α=15°,多用于较大尺寸精密轴承。 (3)成对配置的角接触球轴承 成对配置的角接触球轴承用于同时承受径向载荷与轴向载荷的场合,也可以承受纯径向载荷和任一方向的轴向载荷。此种轴承由生产厂按一定的预载荷要求,选配组合成对,提供给用户使用。当轴承安装在机器上紧固后,完全消除了轴承中的游隙,并使套圈和纲球处于预紧状态,因而提高了组合轴承的钢性。 单列角接触球轴承以径向负荷为主的径、轴向联合负荷,也可承受纯径向负荷,除串联式配置外,其他两配置均可承受任一方向的轴向负荷。在承受径向负荷时,会引起附加轴向力。因此一般需成对使用,做任意配对的轴承组合,成对安装的轴承按其外圈不同端面的组合分为:背对背配置、面对面配置、串联配置(也称:O型配置、X型配置、T型配置)三种类型: 背对背配置O型配置面对面配置 X型配置 串联配置 T型配置 ①背对背配置,后置代号为DB(如70000/DB),背对背配对的轴承的载荷线向轴承轴分开。可承受作用于两个方向上的轴向载荷,但每个方向上的载荷只能由一个轴承承受。背对背安装的轴承提供刚性相对较高的轴承配置,而且可承受倾覆力矩。 ②面对面配置,后置代号为DF(如70000/DF),面对面配对的轴承的载荷线向轴承轴汇合。可承受作用于两个方向上的轴向载荷,但每个方向上的载荷只能由一个轴承承受。这种配置不如背对背配对的刚性高,而且不太适合承受倾覆力矩。这种配置的刚性和承受倾覆力矩的能力不如DB配置形式,轴承可承受双向轴向载荷; ③串联配置,后置代号为DT(如70000/DT),串联配置时,载荷线平行,径向和轴向载荷由轴承均匀分担。但是,轴承组只能承受作用于一个方向上的轴向载荷。如果轴向载荷作用于相反方向,或如果有复合载荷,就必须增加一个相对串联配对轴承调节的第三个轴承。这种配置也可在同一支承处串联三个或多个轴承,但只能承受单方向的轴向载荷。通常,为了平衡和限制轴的轴向位移,另一支承处需安装能承受另一方向轴向载荷的轴承。 此外,还有一种可供任意配对的单列角接触球轴承。这种轴承经特殊加工,可以两个背靠背、两个面对面或两个串联等任意方式组合,配对组合的轴向间隙可根据需要选择,后置代号CA表示轴向间隙较小,CB表示轴向间隙适中,CC表示轴向间隙较大。 万能配对的轴承,也可按使用要求配置成有预过盈的轴承,并以后置代号GA、GB、GC表示。GA 表示配对后有较小的预过盈;GB表示配对后有中等预过盈;GC表示配对后有较大的预过盈。

角接触轴承安装方法

角接触球轴承 轴承型号:7205轴承[1] 轴承系列:角接触球轴承 轴承内径:25 轴承外径:52 轴承厚度:15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s)可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能在较高的转速下工作。接触角越大,轴向承载能力越高。高精度和高速轴承通常取15 度接触角。在轴向力作用下,接触角会增大。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只能承受一个方向的轴向负荷,在承受径向负荷时,将引起附加轴向力。并且只能限制轴或外壳在一个方向的轴向位移。成对双联球轴承 若是成对双联安装,使一对轴承的外圈相对,即宽端面对宽端面,窄端面对窄端面。这样即可避免引起附加轴向力,而且可在两个方向使轴或外壳限制在轴向游隙范围内。角接触球轴承因其内外圈的滚道可在水平轴线上有相对位移,所以可以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联合负荷(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只能承受单方向轴向负荷,因此一般都常采用成对安装)。保持架的材质有黄铜、合成树脂等,依轴承形式、使用条件而区分。 角接触球轴承的安装 角接触球轴承的安装比深沟球轴承复杂,多为成对安装,并需采用预加载荷。安装得好,可使主机的工作精度、轴承寿命大大提高;否则,不仅精度达不到要求,寿命也会受到影响。

安装形式 角接触球轴承的安装形式,有背对背、面对面和串联排列三种。背对背(两轴承的宽端面相对)安装时,轴承的接触角线沿回转轴线方向扩散,可增加其径向和轴向的支承角度刚性,抗变形能力最大;面对面(两轴承的窄端面相对)安装时,轴承的接触角线朝回转轴线方向收敛,其地承角度刚性较小。由于轴承的内圈伸出外圈,当两轴承的外圈压紧到一起时,外圈的原始间隙消除,可以增加轴承的预加载荷;串联排列(两轴承的宽端面在一个方向)安装时,轴承的接触角线同向且平行,可使两轴承分担同一方向的工作载荷。但使用这种安装形式时,为了保证安装的轴向稳定性,两对串联排列的轴承必须在轴的两端对置安装。

接触角测量仪原理介绍

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可以记录液滴图像并且自动分析液滴的形状.液滴形状是液体表面张力、重力和不同液体样品的密度差和湿度差及环境介质的函数.在固体表面上,液滴形状和接触角也依赖于固体的特性(例如表面自由能和形貌).使用液滴轮廓拟合方法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分析,测定接触角和表面张力.使用几种已知表面张力的液体进行接触角测试可以计算得到材料的表面自由能. 作为光学方法,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的测量精度取决于图片质量和分析软件.Attension光学接触角测量仪使用一个高质量的单色冷LED光源以使样品蒸发量降到最低,高分辨率数码镜头、高质量的光学器件和精确的液体拟合方法确保了图片质量. 一、影像分析法接触角测试仪原理 影像分析法是通过滴出一滴满足要求体积的液体于固体表面,通过影像分析技术,测量或计算出液体与固体表面的接触角值的简易方法.作为影像分析法的仪器,其基本组成部分不外乎

光源、样品台、镜头、图像采集系统、进样系统.简单的一个影像分析法可以不含图像采购系统,而通过镜头里的十字形校正线去直接相切于镜头里观察到的接触角得到. 计算接触角的方法通常基于一特定的数学模型,如液滴可被视为球或圆椎的一部分,然后通过测量特定的参数如宽/高或通过直接拟合来计算得出接触角值.Young-Laplace方程描述了一封闭界面的内、外压力差与界面的曲率和界面张力的关系,可用来准确地描述一轴对称的液滴的外形轮廓,从而计算出其接触角. 仪器基本组成:光源、样品台、镜头、图像采集系统、进样系统. 二、插板法接触角测试仪原理 固体板插入液体时,只有板面与液体的夹角恰好为接触角时液面才直平伸至三相交界处,不出现弯曲.否则,液面将出现弯曲现象.因此,改变板的插入角度直至液面三相交界处附近无弯曲,这时,板面与液面的夹角即为接触角.

如何选用接触角测量仪什么是接触角

如何选用接触角测量仪 什么是接触角 接触角是指在气、液、固三相交点处所作的气-液界面的切线与固-液交界线之间的夹角θ,是润湿程度的量度。 若θ<90°,则固体是亲液的,即液体可润湿固体,其角越小,润湿性越好;若θ>90°,则固体是憎液的,即液体不润湿固体,容易在表面上移动,不能进入毛细孔。 润湿过程与体系的界面张力有关。一滴液体落在水平固体表面上,当达到平衡时,形成的接触角与各界面张力之间符合下面的杨氏公式(Young Equation): γs,g = γs,l + γg,l×cosθ 由它可以预测如下几种润湿情况: 1)当θ=0,完全润湿; 2)当θ﹤90°,部分润湿或润湿; 3)当θ=90°,是润湿与否的分界线; 4)当θ﹥90°,不润湿; 5)当θ=180°,完全不润湿。 毛细现象中液体上升、下降高度h。h的正负表示上升或下降。 浸润液体上升,接触角为锐角;不浸润液体下降,接触角为钝角。 上升高度h=2*表面张力系数/(液体密度*重力加速度g*液面半径R)。 上升高度h=2*表面张力系数*cos接触角/(液体密度*重力加速度g*毛细管半径r)。 润湿性问题与采矿浮选、石油开采、纺织印染、农药加工、感光胶片生产、油漆配方以及防水、洗涤等都有密切关系。 The contact angle is the angle at which a liquid/vapor interface meets the solid surface. The contact angle is specific for any given system and is determined by the interactions across the three interfaces. Most often the concept is illustrated with a small liquid droplet resting on a flat horizontal solid surface. The shape of the droplet is determined by the Young Relation. The contact angle plays the role of a boundary condition. Contact angle is measured using a contact angle goniometer. The contact angle is not limited to a liquid/vapour interface; it is equally applicable to the interface of two liquids or two vapours. 接触角现有测试方法通常有两种:其一为外形图像分析方法;其二为称重法.后者通常称为润湿天平或渗透法接触角仪.但目前应用最广泛,测值最直接与准确的还是外形图像分析方法. 外形图像分析法的原理为,将液滴滴于固体样品表面,通过显微镜头与相机获得液滴的外形图像, 再运用数字图像处理和一些算法将图像中的液滴的接触角计算出来. 计算接触角的方法通常基于一特定的数学模型如液滴可被视为球或圆椎的一部分,然后通过测量特定的参数如宽/高或通过直接拟合来计算得出接触角值。Young-Laplace方程描述了一封闭界面的内、外压力差与界面的曲率和界面张力的关系,可用来准确地描述一轴对称的液滴的外形轮廓,从而计算出其接触角。 接触角并不复杂,通俗的说,就是液滴在固体表面自然形成的半圆形态相对于固体平面的外切线。接触角的应用非常广泛,甚至可以说涉及到身边的每个细节,比如我们希望汽车玻璃上不沾雨水、但反之我们希望汽车钢板上的油漆永不脱落。其他比如农药和蔬菜叶面、涂料和内外墙面、绝缘油和绝缘材料、纳米材料表面改性等等,从教学科研、工农业生产到日常生活,举不胜举。 JC2000系列接触角/界面张力测量仪主要用于测量液体对固体的接触角,即液体对固体的浸润性,也可测量外相为液体的接触角。该仪器能测量各种液体对各种材料的接触角, 例如块

角接触轴承使用方法

角接触轴承使用方法 角接触轴承的尺寸怎么测量和安装 以单套角接触球轴承为例; 外径和内径的测方法同单列深沟球轴承,角接触深沟球轴承的宽度称为装配高; AC接触类型的:以大端为基准,预紧力作用在外圈大端面上,实际受力的是在内圈的另一侧;反之,以大端为基准,预紧力作用在内圈的另一个端面上,实际受力的是在外圈的大端面。 BM接触类型的:与上述的情形类似。 角接触球轴承的特点及用途: 角接触球轴承极限转速较高,可以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也可以承受纯轴向载荷,其轴向载荷能力由接触角决定,并随接触角的增大而增大。 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只能承受一个方向的轴向载荷,在承受径向载荷时,会引起附加轴向力,必须施向相应的反向载荷,因此,该种轴承一般都成对使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能承受较大的以径向载荷为主的径向、轴向双向联合载荷和力矩载荷,它能限制轴或外壳双向轴向位移,接触角为30度。 成对安装角接触球轴承能承受以径向载荷为主的径向、轴向双向联合载荷,也可以承受纯径向载荷。串联配置只能承受单一方向的轴向载荷,其他两种配置则可承受任一方向的轴向载荷。这种类型的轴承一般由生产厂商选配组合成对提交用户,安装后有预压过盈,套圈和钢球处于轴向预加载荷状态,因而提高了整组轴承作为单个支承刚度和旋转精度。 具体分类及型号对照: 1、a=15o的角接触球轴承(70000 C型) 2、a=25o的角接触球轴承(70000 AC型) 3、a=40o的角接触球轴承(70000 B型) 4、a=15o的高速密封角接触球轴承(B70000 C-2RZ型) 5、a=25o的高速密封角接触球轴承(B70000 AC-2RZ型) 6、a=15o的高速密封角接触陶瓷球轴承(B70000 C-2RZ/HQ1型) 7、a=25o的高速密封角接触陶瓷球轴承(B70000 AC-2RZ/HQ1型) 8、背靠背成对双联角接触球轴承[70000 C(AC、B)/DB型] 9、面靠面成对双联角接触球轴承[70000 C(AC、B)/DF型] 10、串联成对双联角接触球轴承[70000 C(AC、B)/DT型] 11、有装球缺口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0000型a=30o) 12、无装球缺口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0000 A型a=30o) 13、一面带防尘盖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0000 A-Z型a=30o) 14、两面带防尘盖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0000 A-2Z型a=30o) 15、一面带密封圈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0000 A-RZ型a=30o) 16、两面带密封圈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0000 A-2RZ型a=30o) 17、四点接触球轴承(QJ型a=35o) 成对使用是为了增加或平衡轴承作用力,根据轴向作用力的方向,可以选择DB背对背安装,DF面对面安装,DT串联安装,对于机床主轴而言,常用到三联安装、四联安装,甚至有五联安装,通常情况下,轴向负荷都是双向的,很少有纯单向的轴向负荷,所以角接触球轴承都是成对安装的。成对安装一方面能增加径向负荷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更有针对性的提供轴承负荷能力,增加主轴的韧性。

接触角仪器的操作步骤

一、测试样品的制备: 1.尽量保持测试样品本身的洁净度。 2.尽量保持测试样品表面的水平度。固体粉末样经充分干燥后,压成片状;粘稠状样先溶解在强挥发性溶剂中后成膜,干燥后再测试。 3.确认测试样品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最好是直径小于150mm。 4.测试过程中,不可用手接触测试区域。 5.为保证测试结果更符合实际值,测试过程会进行多次测试。 二、测试过程: 1.参数的设置: 启动程序→选择测试向导→普通接触角→选择图像来源→新建一个测试报告(如图一所示)→校正测量界面(如图二所示)→类型1(平面样品)→测量方法(悬滴法)→测试环境(标准环境如图三所示)→测试模式(如图四所示)→测试实时窗口控制主界面(如图五所示) 图一图二 图三图四

图五 2. 吸取测试液体、完成液滴转移过程: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 从进样器中滴出液滴,体积为2ul左右。 B 从镜头内可以看到液滴会形成如图1所示图像。然后,将针头向下移动。直到接触到样品表面如图2。注意,不要过度向下,以免压弯针头。 C 移动针头向上。由于表面张力体系的作用,液体会留在样品表面如图3所示。继续移动针头,直到从镜头内消失,通常为3mm左右。 D 通过如上过程,我们完成了一次进样过程。如果您需要再次测第二个位置,请重复如上操作即可。 E 调整水平线位置。通过鼠标选中实时窗口内的红色水平线,然后通过键盘上下键或鼠标调整水平线的位置。请对比图4与图3,前者已经调到水平接触位置。 3. 完成测试液滴转移后,按“测试”,即进入实际测试过程 测试过程,会弹出如下界面:

三、数据的处理及保存 1. 测试数据分析及管理界面如下所示: 2.进入θ/2 法人手修改接触角界面,如下所示: 调整接触角点位置的具体步骤: A 通过逐个选中3个点,将上点位于液滴最上面,左点位于液滴最左边,右点位于液滴最右边。如图所示

接触角测量仪OCA操作手册

OCA操作手册

Operating manual DataPhysics OCA Version 1.4, English Firmware-version from 1.11, Software-version from 1.2 Release: November 1999 All Rights, also of translation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document may be reproduced in any form (print, photocopy, microfilm or any other process) or be processed, multiplied or distributed by any electronic means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approval of DataPhysics. This does not affect the exceptions expressly stated in Ё53, 54 UrhG. DataPhysics Instruments GmbH does not accept any kind of liability for technical or printing mistakes or defectiveness in this operating manual. We reserve the right to make changes to the content of this operating manual without prior announcement. The use of names, trade names, merchandise descriptions and such in this operating manual does not justify the assumption that such names may simply be used by anyone; often we are concerned with legally protected registered trademarks even if they are not marked as such. Text, graphics and layout Gerhard燤aier Printed in Germany ? Copyright 2020 by DataPhysics Instruments GmbH, Filderstadt ?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DataPhysics Instruments GmbH, Filderstadt ? IBM and IBM-PC are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Corporation ? Microsoft and Windows are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Microsoft Corporation DataPhysics Instrument GmbH Raiffeisenstra遝34 D-70794 Filderstadt phone ++49 (0)711-770556-0 fax ++49 (0)711-770556-99 email

角接触轴承安装方法Word版

FAG NSK NTN KOYO NACHI IJK 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双列角接触球轴承 FAG精密主轴轴承系列NSK精密轴承系列 QJ:四点接触球轴承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角接触球轴承,可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也可以承受纯轴向负荷,极限转速较高。该轴 承承受轴向负荷的能力由接触角决定,接触角大,承受轴向负荷的能力高。接触角α的定义为,径向平面上连接滚球和滚道触点的线与一条同轴承轴垂直的线之间的角度。 单列角接触球轴承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1)分离型角接触球轴承 这种轴承的代号为S70000,其外圈滚道边没有锁口,可以与内圈、保持架、纲球组件分离,因而可以分别安装。这类多为内径小于10mm的微型轴承,用于陀螺转子、微电动机等对动平衡、噪声、振动、稳定性都有较高要求的装置中。 (2)非分离型角接触球轴承 这类轴承的套圈沟道有锁口,所以两套圈不能分离。按接触角分为三种: ①接触角α=40°,适用于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 ②接触角α=25°,多用于精密主轴轴承;

③接触角α=15°,多用于较大尺寸精密轴承。 (3)成对配置的角接触球轴承 成对配置的角接触球轴承用于同时承受径向载荷与轴向载荷的场合,也可以承受纯径向载荷和任一方向的轴向载荷。此种轴承由生产厂按一定的预载荷要求,选配组合成对,提供给用户使用。当轴承安装在机器上紧固后,完全消除了轴承中的游隙,并使套圈和纲球处于预紧状态,因而提高了组合轴承的钢性。 单列角接触球轴承以径向负荷为主的径、轴向联合负荷,也可承受纯径向负荷,除串联式配置外,其他两配置均可承受任一方向的轴向负荷。在承受径向负荷时,会引起附加轴向力。因此一般需成对使用,做任意配对的轴承组合,成对安装的轴承按其外圈不同端面的组合分为:背对背配置、面对面配置、串联配置(也称:O型配置、X型配置、T型配置)三种类型: 背对背配置O型配置面对面配置 X型配置 串联配置 T型配置 ①背对背配置,后置代号为DB(如70000/DB),背对背配对的轴承的载荷线向轴承轴分开。可承受作用于两个方向上的轴向载荷,但每个方向上的载荷只能由一个轴承承受。背对背安装的轴承提供刚性相对较高的轴承配置,而且可承受倾覆力矩。 ②面对面配置,后置代号为DF(如70000/DF),面对面配对的轴承的载荷线向轴承轴汇合。可承受作用于两个方向上的轴向载荷,但每个方向上的载荷只能由一个轴承承受。这种配置不如背对背配对的刚性高,而且不太适合承受倾覆力矩。这种配置的刚性和承受倾覆力矩的能力不如DB配置形式,轴承可承受双向轴向载荷; ③串联配置,后置代号为DT(如70000/DT),串联配置时,载荷线平行,径向和轴向载荷由轴承均匀分担。但是,轴承组只能承受作用于一个方向上的轴向载荷。如果轴向载荷作用于相反方向,或如果有复合载荷,就必须增加一个相对串联配对轴承调节的第三个轴承。这种配置也可在同一支承处串联三个或多个轴承,但只能承受单方向的轴向载荷。通常,为了平衡和限制轴的轴向位移,另一支承处需安装能承受另一方向轴向载荷的轴承。 此外,还有一种可供任意配对的单列角接触球轴承。这种轴承经特殊加工,可以两个背靠背、两个面对面或两个串联等任意方式组合,配对组合的轴向间隙可根据需要选择,后置代号CA表示轴向间隙较小,CB表示轴向间隙适中,CC表示轴向间隙较大。 万能配对的轴承,也可按使用要求配置成有预过盈的轴承,并以后置代号GA、GB、GC表示。GA 表示配对后有较小的预过盈;GB表示配对后有中等预过盈;GC表示配对后有较大的预过盈。

SCA20型接触角测量仪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SCA20接触角测量仪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启动过程:恒温水浴→温度控制器→接触角测量仪→SCA20软件 二、关闭过程:与启动过程方向相反 三、测量前准备: 1.装针:将注射器推入凹槽内,轻轻旋紧旋钮,推紧注射马达与活塞相接处,点击软件上 侧手动按钮,屏幕背景变至红即可对测量仪进行手动操作,按下马达下箭头,排除注射器内空气。 2.调节光源,与摄像头焦距,针头位置,使屏幕图像清晰,黑白对比度明显,针头处于屏 幕合理位置。 3.关闭手动操作,点击软件上侧的齿轮按钮(或再次点击手动按钮)改为软件操作,此时 背景变为蓝色,软件操作栏中前两项为仪器的维护及初始化,出现注射器活塞无法自由上下运动等问题时点击第二项进行初始化维护。第三项为注射液滴,亮度控制,温度控制等功能。 4.设置放大倍数:打开结果框:File→new→result collection window,在M-Infor栏内的 ref-size中填入针头外径,将屏幕中的两条基线均放于针头合适位置上,点击按钮,结果框中mag栏中自动出现放大倍率。(每次换针头、调节焦距后都要进行放大倍数的设置)此时可进行接触角及表面张力等的测量。 四、静态接触角测量: 1.选择Sessile drop模式 2.打开结构窗口记录测量结果 3.在Device Control对话框中,点击注射按钮,弹出对话框Dispense Units(右侧ES 5代 接到串口5),在注射体积内输入注射液滴体积,速度档选择注射速度,点击注射按钮Dispense进行注射 4.上移固体平台,使固体平面与液滴轻触,此时,液滴落到固体平面上即可进行接触角的 测量 5.点击snap对图像进行抓拍,调节两条基线位置到针口与样品之间。点击找三相 点,也可人为找三相点:利用键盘的上下键调节高低,左右键调节倾斜度,双击该基线 即变为水平,点击对液滴进行积分,点击测量左右接触角,options→Display colums中记录了左右接触角的值,也可delete直接删除。抓拍的静态图像可保存,File →save,保存为bmp.格式或File→export,选择export grophical elements,可将图像与基线等一并保存。点击上侧clear all“橡皮擦”按钮,可清除图像上所画的积分线等。 五、动态接触角测量: 1.选择Sessile drop(needle in)模式,一般测量超疏水材料的动态接触角。 2.打开结构窗口记录数据 3.上移固体平台,点击注射按钮,注意此时针要插入液体里,沿y轴移动固体平台,使针 头浸在液体中间位置。 4.在注射对话框中选择ARCA下的Edit,输入加液与吸液的体积(5~10微升)与速率, 其中symetric选中后,后退角的参数与前进角一致,repeat为重复次数(液体长大缩小为一次),一般为1次,time为默认。(点击软件上侧“摄像机”按钮可进行录像:红色摄像机为即时录像,绿色摄像机可手动选择录像开始与结束时间,一般先开启录像(屏

角接触球轴承安装方法

角接触球轴承安装方法 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安装比深沟球轴承复杂,多为成对安装,并需采用预加载荷。安装得好,可使主机的工作精度、轴承寿命大大提高;否则,不仅精度达不到要求,寿命也会受到影响。 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安装形式有三种,分别是:背对背、面对面和串联排列三种。那么这三种安装形式各有什么特点与好处呢? 背对背(两轴承的宽端面相对)安装时,轴承的接触角线沿回转轴线方向扩散,可增加其径向和轴向的支承角度刚性,抗变形能力最大; 面对面(两轴承的窄端面相对)安装时,轴承的接触角线朝回转轴线方向收敛,其地承角度刚性较小。由于轴承的内圈伸出外圈,当两轴承的外圈压紧到一起时,外圈的原始间隙消除,可以增加轴承的预加载荷;

串联排列(两轴承的宽端面在一个方向)安装时,轴承的接触角线同向且平行,可使两轴承分担同一方向的工作载荷。但使用这种安装形式时,为了保证安装的轴向稳定性,两对串联排列的轴承必须在轴的两端对置安装。 此外,在安装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个参数,预加载荷的获得。预加载荷可通过修磨轴承中一个套圈的端面,或用两个不同厚度的隔圈放在一对轴承的内、外圈之间,把轴承夹紧在一起,使钢球与滚道紧密接触而得到。 预加载荷的大小对轴承使用寿命影响很大,据有关资料介绍,当轴承装配有0.012mm过盈量时,使用寿命降低380,有0.016mm 过盈量时,使用寿命降低501;当轴承装配有0.004mm间隙时,使用寿命显着下降,有0.008mm间隙时,使用寿命下降705。 因此,对预加载荷的大小进行合理选择十分重要。一般高转速宜选用小的预加载荷,低转速宜选用大的预加载荷。同时,预

加载荷应稍大于或等于轴向工作载荷。 汇普轴承温馨提示: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经装配检验合格后,要以工作转速作空运转试验,时间不少于2h,温升应不超过15℃。

接触角测量仪OCA操作手册范本

.WORD 完美格式.
OCA 操 作 手 册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WORD 完美格式.
Operating manual DataPhysics OCA
Version 1.4, English Firmware-version from 1.11, Software-version from 1.2 Release: November 1999
All Rights, also of translation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document may be reproduced in any form (print, photocopy, microfilm or any other process) or be processed, multiplied or distributed by any electronic means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approval of DataPhysics. This does not affect the exceptions expressly stated in Ё 53, 54 UrhG. DataPhysics Instruments GmbH does not accept any kind of liability for technical or printing mistakes or defectiveness in this operating manual. We reserve the right to make changes to the content of this operating manual without prior announcement. The use of names, trade names, merchandise descriptions and such in this operating manual does not justify the assumption that such names may simply be used by anyone; often we are concerned with legally protected registered trademarks even if they are not marked as such.
Text, graphics and layout Gerhard 燤 aier
Printed in Germany
? Copyright 2019 by DataPhysics Instruments GmbH, Filderstadt
?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DataPhysics Instruments GmbH, Filderstadt
? IBM and IBM-PC are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Corporation
? Microsoft and Windows are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Microsoft Corporation
DataPhysics Instrument GmbH Raiffeisenstra 遝 34 D-70794 Filderstadt phone ++49 (0)711-770556-0
fax ++49 (0)711-770556-99
email info@dataphysics.de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高温真空接触角测定仪-操作流程

高温真空接触角测定仪—操作流程 适用材料:所有材料, 尺寸:制备成直径约2 mm的球形试样。 适用基底:所有基底,尺寸:小于工作台面尺寸(40 mm × 40 mm)。 试验前应查阅待测样品的熔融温度。 操作步骤: 一、开机 1.设备电源合闸:(位于墙上) (位于 机器后面)。 二、装样 2.打开炉体上盖,并放置于右面的炉盖支架上。 3.装入试样:将试样轻放在工作台面靠近中心前面一点的位置。 三、打开软件 4.插上加密狗,打开桌面上接触角测定仪软件(双击),打开工具栏中的打开视频图标; 5.观察试样位置及在软件窗口中的清晰情况,如果不清晰可以调节机器上面CCD的前后高 低位置,直到清晰为止; 6.调节图像的曝光度,使图像的对比度达到合适; 7.调节试样的上下位置,分辨率,前后位置。 四、打开软件 8.合上炉盖,检查是否放正。

9.检查放气阀是否处于关闭状态,若未关闭,关闭放气阀—>打开旁抽阀 (此阀为手动开真空,逆时针为打开,顺时针为关闭。)—> 打开机械泵—> 开真空计,左边显示电阻规测量值,当压力数值< 10 Pa —>关闭旁抽阀—> 打开主阀(此阀开关在面板上),—> 开冷却水—> 运行分子泵。 10.调整分子泵控制屏,观察分子泵转速。按该显示屏开关键,绿色显示灯开始闪乐。调 整屏幕显示状态为398,此时可以看到分子泵转速。 11.当分子泵正常运行5 min后,开启超高真空计(真空计右边开电离),数值在- 4 Pa或4 Pa 以下可长期开着。 12.获得良好真空后,可进入加热程序,打开面板加热开关。 13.加热控制器此时应该显示stop字样,如果未显示stop字样,按住stop停

角接触轴承安装方法修订稿

角接触轴承安装方法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角接触球轴承,可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也可以承受纯轴向负荷,极限转速较高。该轴 承承受轴向负荷的能力由接触角决定,接触角大,承受轴向负荷的能力高。接触角α的定义为,径向平面上连接滚球和滚道触点的线与一条同轴承轴垂直的线之间的角度。 单列角接触球轴承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1)分离型角接触球轴承 这种轴承的代号为S70000,其外圈滚道边没有锁口,可以与内圈、保持架、纲球组件分离,因而可以分别安装。这类多为内径小于10mm的微型轴承,用于陀螺转子、微电动机等对动平衡、噪声、振动、稳定性都有较高要求的装置中。 (2)非分离型角接触球轴承 这类轴承的套圈沟道有锁口,所以两套圈不能分离。按接触角分为三种: ①接触角α=40°,适用于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 ②接触角α=25°,多用于精密主轴轴承; ③接触角α=15°,多用于较大尺寸精密轴承。 (3)成对配置的角接触球轴承 成对配置的角接触球轴承用于同时承受径向载荷与轴向载荷的场合,也可以承受纯径向载荷和任一方向的轴向载荷。此种轴承由生产厂按一定的预载荷要求,选配组合成对,提供给用户使用。当轴承安装在机器上紧固后,完全消除了轴承中的游隙,并使套圈和纲球处于预紧状态,因而提高了组合轴承的钢性。 单列角接触球轴承以径向负荷为主的径、轴向联合负荷,也可承受纯径向负荷,除串联式配置外,其他两配置均可承受任一方向的轴向负荷。在承受径向负荷时,会引起附加轴向力。因此一般需成对使用,做任意配对的轴承组合,成对安装的轴承按其外圈不同端面的组合分为:背对背配置、面对面配置、串联配置(也称:O型配置、X型配置、T型配置)三种类型: 背对背配置O型配置面对面配置 X型配置 串联配置T型配置

接触角测量仪OCA操作手册

OCA 操 作 手 册

Operating manual DataPhysics OCA
Version 1.4, English Firmware-version from 1.11, Software-version from 1.2 Release: November 1999
All Rights, also of translation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document may be reproduced in any form (print, photocopy, microfilm or any other process) or be processed, multiplied or distributed by any electronic means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approval of DataPhysics. This does not affect the exceptions expressly stated in Ё 53, 54 UrhG. DataPhysics Instruments GmbH does not accept any kind of liability for technical or printing mistakes or defectiveness in this operating manual. We reserve the right to make changes to the content of this operating manual without prior announcement. The use of names, trade names, merchandise descriptions and such in this operating manual does not justify the assumption that such names may simply be used by anyone; often we are concerned with legally protected registered trademarks even if they are not marked as such.
Text, graphics and layout Gerhard 燤 aier
Printed in Germany
? Copyright 2019 by DataPhysics Instruments GmbH, Filderstadt
?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DataPhysics Instruments GmbH, Filderstadt
? IBM and IBM-PC are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Corporation
? Microsoft and Windows are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Microsoft Corporation
DataPhysics Instrument GmbH Raiffeisenstra 遝 34 D-70794 Filderstadt phone ++49 (0)711-770556-0
fax ++49 (0)711-770556-99
email info@dataphysics.de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