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木工程力学基础A卷答案

土木工程力学基础A卷答案

土木工程力学基础A卷答案
土木工程力学基础A卷答案

土木工程力学基础(A)卷答案

一、填空题

1、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2、柔体约束、光滑面约束、光滑圆柱铰链约束、链杆约束、支座及支座反力

3、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

4、轴向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二、名词解释

省略

三、试画出以下各题中圆柱或圆盘的受力图。与其它物体接触处的摩擦力均略去。(15分)

四、请画出下结构的受力图(15分)

五、请画以下列各题中AB梁的受力图(15分)

六、计算题(15分)

1、杆AC、BC在C处铰接,另一端均与墙面铰接,如图所示,F1和F2作用在销钉C上,F1=445 N,F2=535 N,不计杆重,试求两杆所受的力。

解:(1) 取节点C 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注意AC 、BC 都为二力杆,

(2) 列平衡方程: 12140 sin 6005

30 cos 6005

207 164 o y AC o x BC AC AC BC F F F F F F F F F N F N

=?+-==?--=∴==∑∑ AC 与BC 两杆均受拉。

F

土木工程施工课后习题答案(供参考)

第一章 土方工程 1.某工程基础(地下室)外围尺寸40m ×25m ,埋深,为满足施工要求,基坑底面积尺寸在基础外每侧留宽的工作面;基坑长短边均按1:放坡(已知K S =,K S ′=)。试计算: (1)基坑开挖土方量; (2)现场留回填土用的土方量; (3)多余土用容量为5m 3 自卸汽车外运,应运多少车次? 解: (1) ()()()()()3 132303102400.52250.521066400.520.5 4.82250.520.5 4.821410.640.5 4.820.5 4.82400.52250.521232.562245925.50() 6 A m A m A m H V A A A m =+??+?==+?+???+?+??=????????=+?+?+?+= ? ? ???? =?++=自然方量 (2) 35925.504025 4.8 1071.91()1.05 V m -??= =自然方量 (3) 外运的土为虚方 36066.986066.98n==12145 V m =?=虚方(5925.50-1071.91)1.25车

填方区 挖方区 1 T 1 T 1 T 1 T 挖方量 (3 m ) 1 W 15 20 18 240 1000 2 W 70 14 110 170 4000 3 W 15 22 120 200 4000 4 W 10 13 80 160 10000 填方量(3 m ) 1000 7000 2000 9000 19000 注:小格内单位运距为m 。 解: 表中可以看出:x 11+x 21+x 31+x 41=1000 x 11+x 12+x 13=1000 ……………… 利用“表上作业法”进行调配的步骤为: (1)用“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调配方案 步骤1:即先在运距表(小方格)中找一个最小数值,即2170L =,于是先确定 21 X 的 值,使其尽可能地大,即取 21min(1000,4000)1000 X ==。则 1131410 X X X ===,在 空格内画上“×”号,将(1000)填入 21 X 格内; 步骤2:在没有填上数字和“×”号的方格内再选一个运距最小的方格,即4380L =, 让X 43值尽可能的大,即X 43=min(10000,2000)=2000。同时使x 13=x 23=x 33=0。同样将(2000) 填入表1-5中X 43格内,并且在X 13、X 23 、X 33格内画上“×”。 步骤3:按同样的原理,可依次确定x 42=7000,x 12=x 22 =x 32 =0;x 31=300,x 32=x 33 =100,并填入表1-5,其余方格画上“×”,该表即为初始调配方案。 表1-5 土方初始调配方案 填方区 挖方区 1 T 2T 3T 4T 挖方量 (3 m ) 1W 150 200 180 240 1000 × × × (1000) 2 W 70 140 110 170 4000 (1000) × × (3000)

2018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基础(A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班 级 《土木工程力学基础》试题 第1页(共4页) 《土木工程力学基础》试题 第2页(共4页) 试卷号: 座位号: 贵阳市经济贸易中等专业学校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土木工程力学基础》试题 A 卷(开卷) 2018年12月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强度是指构件抵抗 的能力。刚度是指构件抵抗 的能力。 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一组力称为 ;使物体保持平衡的力系称为 。 3、对于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的刚体,称为 。 4、力的作用线垂直于投影轴时,该力在轴上的投影值为 。 5、力的作用线通过 时,力对点的矩为零。 6、力偶对平面内任一点的矩恒等于 与矩心位置 。 7、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是 、 ;扭转变形和弯曲变形。 8、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单位面积上的 称为应力。 9、梁弯曲时,使梁变形成上凹的弯矩为 ,反之为 。 10、长度系数 μ 反映了杆端的 对临界力的影响。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二力平衡公理”和“了的可传性原理”适用于( ) A .任何物体 B .固体 C .弹性体 D .刚体 2、“光滑面对物体的约束反力,作用在接触点处,其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 ) A .指向受力物体,为压力 B .指向受力物体,为拉力 C .背离受力物体,为拉力 D .背离受力物体,为压力 3、由绳索、链条、胶带等柔体构成的约束称为( )约束。 A.光滑面约束 B.柔索约束 C.链杆约束 D.固定端约束 4、变截面直杆ABC 如图所示,设F NAB 、F NBC 分别表示AB 段和BC 段的轴力,σ AB 和σ BC 分别表示AB 段和BC 段上的应力,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F NAB =F NBC 、σAB =σBC B .F NAB ≠F NBC 、σAB ≠σBC C .F NAB =F NBC 、σAB ≠σBC D .F NAB ≠F NBC 、σAB =σBC 5、拉(压)杆应力公式 σ= A FN 的应用条件是( ) A .应力在比例极限内 B .外力合力作用线必须沿着杆的轴线 C .应力在屈服极限内 D .杆件必须为矩形截面杆 6、固定端支座不仅可以限制物体的( ),还能限制物体的( )。 A .运动,移动 B .移动,活动 C .转动,活动; D .移动,转动 7、图4-28中悬臂梁的最大弯矩为( )。 A.Pl ; B.Pl/2; C. Pl/4; D. 2Pl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一般规定,使物体产生逆时针转动的力矩为正,反之为负。( ) 2、若两个力在同一轴上的投影相等,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必定相等。( ) 3、若通过平衡方程解出的未知力为负值时: (1)表示约束反力的指向画反,应改正受力图; ( ) (2)表示该力的真实指向与受力图中该力的指向相反。 ( ) 4、平面一般力系有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求解三个未知量。 ( ) 5、列平衡方程时,要建立坐标系求各分力的投影。为运算方便,通常将坐标轴选在与未知力平行或垂直的方向上。 ( ) 6、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该两力就组成一力偶。 ( ) 7、两根材料相同而粗细不同的杆件,承受着相同的轴向压力,两杆的内力大小相同,应力大小也相等。 ( ) A B C F P l

土木专升本材料力学试题集锦

土木专升本材料力学试 题集锦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1-1下列结论中是正确的。 (A)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各种材料的力 学问题。 (B)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各种材料的力 学性质。 (C)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杆件受力后变 形与破坏的规律。 (D)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各类杆件中力 与材料的关系。 1-2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 (1)为保证构件能正常工作,应尽 量提高构件的强度。 (2)为保证构件能正常工作,应尽 量提高构件的刚度。 (3)为保证构件能正常工作,应尽 量提高构件的稳定性。 (4)为保证构件能正常工作,应尽 量提高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 性。 (A)(1),(2),(3)。 (B) (4)。 (C)全对。 (D) 全错。1-3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 (1)外力是作用在物体外部的力。 (2)杆件的自重不属于外力。 (3)支座约束反力不属于外力。 (4)运动杆件的惯性力不属于外 力。 (A)(1),(2)。 (B)(1), (4)。 (C) 全对。 (D) 全错。1-4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 (1)截面法是分析杆件内力的方法。 (2)截面法是分析杆件应力的方法。 (3)截面法是分析杆件截面上内力与 应力关系的基本方法。 (A)(1)。 (B)(2)。 (C) (3)。 (D) 全错。 1-5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答:。 (1)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若轴力 N=0,则各点的正应力σ也为零 (既σ=0)。 (2)杆件的某个横截面上,若各点的 正应力σ均为零(既σ=0),则轴 力必为零(既N=0)。

土木工程施工课后习题答案

土木工程施工课后习题 答案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第一章土方工程 1.某工程基础(地下室)外围尺寸40m×25m,埋深,为满足施工要求,基坑底面积尺寸在基础外每侧留宽的工作面;基坑长短边均按1:放坡(已知K S =,K S′=)。试计算: (1)基坑开挖土方量; (2)现场留回填土用的土方量; (3)多余土用容量为5m3自卸汽车外运,应运多少车次? 解: (1) (2) (3) 外运的土为虚方 2.某场地方格网及角点自然标高如图,方格网边长a=30m,设计要求场地泄水坡度沿长度方向为2‰,沿宽度方向为3‰,泄水方向视地形情况确定。试确定场地设计标高(不考虑土的可松性影响,如有余土,用以加宽边坡),并计算填、挖土方工程量(不考虑边坡土方量)。 3.试用“表上作业法”土方调配的最优调配方案。 土方调配运距表 注:小格内单位运距为m。 解: 表中可以看出:x 11+x 21 +x 31 +x 41 =1000 x 11+x 12 +x 13 =1000 ……………… 利用“表上作业法”进行调配的步骤为:(1)用“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调配方案

步骤1:即先在运距表(小方格)中找一个最小数值,即2170L =,于是先确定 21 X 的值,使其尽可能地大,即取 21min(1000,4000)1000 X ==。则 1131410 X X X ===,在空格内画上“×”号,将(1000)填入21 X 格内; 步骤2:在没有填上数字和“×”号的方格内再选一个运距最小的方格,即 4380L =,让X 43值尽可能的大,即X 43=min(10000,2000)=2000。同时使x 13=x 23=x 33 =0。同样将(2000)填入表1-5中X 43格内,并且在X 13、X 23 、X 33格内画上“×”。 步骤3:按同样的原理,可依次确定x 42=7000,x 12=x 22 =x 32 =0;x 31=300,x 32= x 33=100,并填入表1-5,其余方格画上“×”,该表即为初始调配方案。 表1-5 土方初始调配方案 (2)最优方案的判别 用“位势法”求检验数。 表1-6 平均运距和位势数

土木工程力学基础

土木工程力学基础(120)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趋势的方向。 2.柔体约束的约束特点是只能承受,不能承受。 3.当力与坐标轴垂直时,则力在该坐标轴上的投影为。 4.通常规定转向的力矩为正值;转向的力矩为负值。 5.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为。 6.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而力对刚体的运动效果。 7.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力的三要素,所以说力是________量。 8.固定端既限制物体的__________,又限制物体的________。 9.画受力图时,必须根据_______________画约束力。 10.力是物体间________,力使物体的________发生变化,或者使物体产生__________。11.均布线载荷是指沿构件___________方向且在各处大小__________的分布载荷。 12.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____________或做____________的状态。 13.水平地面上放着一桶重量为260N的水,某同学用140N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这时水桶受到的合力是_________,地面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___。 14.常见的约束有:、、、链杆、、 、七种。 二、判断题(共15分,每题1分) ()1. 物体的平衡是绝对的平衡。 ()2. 用扳手拧紧螺母时,用力越大,螺母就越容易拧紧。 ()3. 力的合成、分解都可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4. 当矩心的位置改变时,会使一个力的力矩大小和正负都可能发生变化。 ()5. 光滑接触面的约束力方向是沿接触面法线方向而指向物体。 ()6. 作用于一点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可以合成作用于一点的一个力。 ()7. 固定铰链支座的约束力方向一般是固定的。 ()8. 力的平衡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9.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和力的可传性原理适用于任何物体。 ()10. 力在轴上的投影等于零,则该力一定与该轴平行。 ()11. 力对物体的作用只能使物体移动,不能使物体转动。 ()12. 对于二力杆,因为作用的两个力位于同一直线上,所以必须是直杆。 ()13.主动力撤消后约束力也就消失。 ()14.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15.链杆必定是二力杆。 三、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力和物体的关系是()。 A、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B、一般情况下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C、力可以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2.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F N的作用,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F,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F和F N是一对平衡力 B、G和F N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F N和F的性质相同,都是弹力 D、G和F N是一对平衡力 3.一个力矩的矩心位置发生改变,一定会使()。 A、力矩的大小改变,正负不变 B、力矩的大小和正负都可能改变 C、力矩的大小不变,正负改变 D、力矩的大小和正负都不改变 4.一力对某点的力矩不为零的条件是()。 A、作用力不等于零 B、力的作用线不通过矩心 C、作用力和力臂均不为零 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若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它们()。 A 只能是一对平衡力 B 只能是一个力偶 C 可能是一对平衡力或一个力偶 D 可能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6.属于力矩作用的是()。 A 用丝锥攻螺纹 B 双手握方向盘 C 用起子扭螺钉 D 用扳手拧螺母 7.将一个己知力分解成两个分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至少有一个分力小于己知力 B 分力不可能与己知力垂直 C 若己知两个分力的方向,则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就唯一确定了 D 若己知一个分力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则这两个分力的大小一定有两组值 8.作用在刚体上的平衡力系,如果作用在变形体上,则变形体() A.一定平衡 B.一定不平衡 C.不一定平衡 D.一定有合力 9.下列约束力的作用线可以确定的是() A.圆柱铰链 B.链杆约束 C.固定端支座 D.固定铰支座 10.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14KN和25KN,则其合力大小可能是() A. 8KN B. 10Kn C. 18KN D. 40KN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是等值反向的,而二力平衡条件中的两个力也是等值反向的,试问二者有何区别?(5分)

《力学基础》试卷答案

题 号一二三四五六总 分评卷人得 分 得 分 得分 ………………………………………………….....................................请考生将下列内容认真完整地抄写在以下规定的区域内,如未按要求填写,该科考试成绩无效。 我同意学校关于考试管理、成绩报告、违纪处理的有关规定。我保证在本科次考试中自觉遵守考试纪律。 一、填空(20分,每题4分) 1、物体的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面 保持静止 或作 匀速直线 运动的状态。 2、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该力系的合力为零。该力系中各力构成的力多边形 自行封闭。 3、工程中遇得到的物体,大部分是非自由体,那些限制或阻碍非自由体运动的物体称为____约束___。 4、力矩是使物体产生__转动__ _效应的度量,力矩有正负之分,___逆时针_ 旋转为正。 5、一物块重600N ,放在不光滑的平面上,摩擦系数f=0.3,在左侧有推力150N ,物块有向右滑动的趋势。F max =__180N____,所以此物块处于静止状态,而其F=__150N____。 二、单选题(20分,每题4分)1、图示受拉直杆,其中AB 段与BC 段内的轴力及应力关系为

( C )。 A、 B、 C、

2、图示结构,其中AD杆发生的变形为( C )。 A、弯曲变形 B、压缩变形 C、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 D、弯曲与拉伸的组合变形 3、图示圆截面悬臂梁,若其它条件

不变,而直径增加一倍,则其最 大正应力是原来的( A )倍。 A、 B、8 C、2 D、 4、横截面上最大弯曲拉应力等于压应力的条件是( B )。 A、梁材料的拉、压强度相等 B、截面形状对称于中性轴 C、同时满足以上两条 5、截面C处扭矩的突变值为( B )。 A、 B、 C、 D、

土木工程施工课后习题答案

1- 1 土的工程性质有:可松性、含水量、透水性 含水量影响:含水量越大,土就越湿,对施工越不利。含水量对挖土的难易、施工时的放坡、回填土的夯实等均有影响。 地下水的流动以及土中渗透速度都与土的透水性有关。 1- 2 土的可松性: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组织被破坏,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大,以后虽经回 填压实,也不能恢复为原来状态时的体积。土的可松性程度,一般用最初可松性系数和最后 可松性系数来表示。 1- 3确定场地平整设计标高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满足设计时考虑的最高洪水位的影响;充分利用地形,尽量使 挖填平衡(如土的可松性的影响),以减少土运输量。 1-4试述按填、挖平衡时,确定场地平整设计标高的步骤与法? 1、初步确定场地设计标高(H o)(1)将场地划分为区隔(正形),确定各格角点标高(平坦,则地形图+插入法;起伏,则现场木桩格网,测量)。(2)挖填平衡,算体积列程, 2、计算设计标高的调整值:考虑土的可松性影响,考虑泄水坡度。 1-5在什么情况下对场地设计标高要进行调整?如调整? 1、土的可松性的影响:由于土具有可松性,回填压实回复不了原来状态,要相应提高设计标高。 2、考虑泄水坡度对设计标高的影响。 1-8流砂的主要成因是什么?防治流砂的途径是什么?有哪些有效措施? 由于地下水的水力坡度大,即动水压力大,而且动水压力的向(与水流向一致)与土的重力 向相反,土不仅受到水的浮力,而且受到动水压力的作用,有向上举的趋势。当动水压力等 于或大于土的浸水密度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并随地下水一起涌入基坑,即发生流砂现象。 防治途径:减小或平衡动水压力;设法使动水压力的向向下;截断地下水流。 有效措施:①在枯水期施工,减少动水压力;②抛大块,以平衡动水压力;③打板桩, 增加水流途径,减少动水压力;④水下挖土,平衡或减少动水压力;⑤井点降低地下水位,使动水压力向下;⑥搅拌桩或地下连续墙,截水,支承土水压力。 1-9基坑降水有哪几种法?各自的适用围? 降低地下水位的法主要有:集水井降水法、井点降水法等。 集水井降水也称基坑排水,是指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基坑底设置集水井,并在基坑底四或中央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井,然后用水泵抽走的一种施工法。主要适应于土质情况较好,地下水不很旺的情况。 井点降水法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抽水设备从开挖前和开挖过程中不断地抽水,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坑底以下,直至基础工程施工完毕。 1-10如进行轻型井点系统的平面布置与高程布置? 平面布置:基坑宽度小于6m,降水深度不大于5m,单排井点布置在地下水流上游;基坑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双排线状井点,布置在地下水流上游;基础面积较大,环形井点,并在四角加密;井点管距井壁边缘保持在0.7?1m,间距一般为0.8?1.6m。 高程布置:轻型井点的降水深度,在井点管底部(不包括滤管)处,一般不超过6m。对井点系统进行高程布置时,应考虑井点管的标准长度,井点管露出地面的长度(约0.2?0.3m), 以及滤管必须在透水层。 1-11水井的类型是怎样划分的?涌水量的计算步骤? 水井根据其井底是否到达不透水层,分为完整井与非完整井。井底到达不透水层的称为完整 井;否则为非完整井。根据地下水有无压力,分为承压井与无压井。凡水井布置在两层不透

土木工程力学本综合

说明:为了帮助大家复习,这份辅导材料一共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课程的考核说明,大家看完以后能明确考试重点和要求。第二部分为综合练习和答案,供大家复习自测用。 土木工程力学(本)课程考核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土木工程力学(本)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课程为5学分,开设一学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类杆件结构的受力性能,掌握分析计算杆件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后续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行结构设计打下坚实的力学基础。二、关于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1.考核对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专科起点本科)专业的学生。 2.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总成绩为100分,及格为60分。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30%;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70%。 形成性考核由中央电大统一组织编写形成性考核册。形成性考核册由4次形成性考核作业组成。学员应按照教案进度及时完成各次计分作业。每次形成性考核作业满分为100分,由教师按照学员完成作业的情况评定成绩,并按4次作业的平均成绩计算学员的形成性考核成绩。学员形成性考核完成情况由中央电大和省电大分阶段检查。 终结性考试为半开卷笔试,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 3.命题依据 本考核说明是依据2007年7月审定的土木工程力学(本)课程教案大纲编写的。 本课程所采用的文字教材为贾影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土木工程力学(本)》教材。 本考核说明及本课程所采用的文字教材是课程命题的依据。 4.考试要求 本课程考试重点是考核学员对结构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本考核说明对各章都规定了考核要求,按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说明学员应达到的考核标准。 了解是最低层次的要求,凡是属于了解的部分内容,要求对它们的概念、理论及计算方法有基本的认识。. 理解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凡是属于理解的部分内容,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这一部分知识对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有一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掌握是最高层次的要求。凡是需要掌握的部分内容,要求学员重点学习,熟练掌握。能用所学的知识对简单的工程结构进行计算和分析。 5.命题原则 (1)命题范围 在本课程的教案大纲和本考核说明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范围内命题,不得任意扩大考试范围。(2)试卷的组成与覆盖面:命题应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同时要突出重点。试卷的题量和难度适中。试卷的难度分容易、中等和较难三个层次,比例为25%:60%:15%。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土的稠度状态依次可分为(固态),(半固态),(可塑态),(流动态),其界限含水量依次是(缩限),(塑限),(液限)。 2.土的天然容重、土粒相对密度、土的含水界限由实验室直接测定,其测定方法分别是(环刀法),(比重瓶法),(烘干法)。 3.桩按受力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 4.建筑物地基变形的特征有(沉降量)、(沉降差)、(局部倾斜)和倾斜四种类型。 5.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的粘性上称为淤泥。 6.土的结构分为以下三种:(单粒结构)、(蜂窝状结构)、(絮状结构)。 7.附加应力自(外荷引起的应力)起算,自重应力自(自重引起的应力)起算。 8.土体受外力引起的压缩包括三部分(固相矿物本身的压缩)、(土中液相水的压缩)、(土中孔隙的压缩)。 1、地基土的工程分类依据为《建筑地基设计规范》,根据该规范,岩土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 2、地基的极限荷载指(地基剪切破坏发展即将失稳时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

3、根据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可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分为甲级、乙级和丙级。 4、按桩的制作分类,可分(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类。 5、桩身中性点处的摩察力为(0)。 6、土的颗粒级配是指组成土颗粒的搭配比例,可以用颗粒级配曲线表示。其中横坐标代表(粒径),纵坐标代表(小于某粒质量占全部土粒质量的百分比)。 7、土的稠度状态依次可分为(固态),(半固态),(可塑态),(流动态),其界限含水量依次是(缩限),(宿限),(液限)。 8、附加应力自(外荷引起的应力)起算,自重应力自(自重引起的应力)起算。 9、最优含水率是指(在压实功能一定条件下,土最易于被压实、并能达到最大密度时的含水量)。 二、选择题 1.建筑物施工速度较快,地基土的透水条件不良,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宜选用(A)。(A)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B)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C)排水剪切试验(D)直接剪切试验 2.土的结构性强弱可用(B)反映。 (A)饱和度(B)灵敏度(C)粘聚力(D)相对密实度 3.有一完全饱和土样切满环刀内,称得总重量为72.49克,经

土木工程施工习题集含答案

《土木工程施工》 一、单选题 1.砖墙每天可砌筑高度不应超过( )。 A.1.1mB、1.2mC、1.6mD、 1.8m 2.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A.C10 B.C20 C.C25 D.C30 3.当混凝土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时,其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 )。 A.7d B.14d C.15d D.28d 4.配置在同一截面的受力钢筋,其绑扎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为(). A、小于50% B、受拉区不超过25%,受压区不超过50% C、25-50% D、受拉区不超过50%,受压区不超过25% 5.若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0C,水泥砂浆应在拌成后2h内使用完毕。 A.45分钟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6.缆风绳用的钢丝绳一般宜选用( )。 A.6 x 19+1 B.6 x 37+1 C.6 x 61+1 D.6 x 89+1 7.某场地平整工程,有4000m3的填方量需从附近取土回填,土质为密实砂土(已知K s=1.35,K/S=1.15),其填土挖方量为( ). A.2986m3 B.3478m3 C.4000 m3 D.4600 m3 8.吊装大跨度钢筋混凝土屋架时,屋架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

A.70% B.80% C.90% D.100% 9.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底面标高时,坚硬粘土可直立壁开挖不加支撑的最大深度不宜大于(). A.1.5m B.1.8m C.2.0m D.2.5 10.砌筑中每块支好的安全网应能承受不小于( )的冲击荷载。 A.1.0KN B.1.6 KN C.1.8KN D.2.0 KN 11.托线板的作用主要是( )。 A.靠吊墙面的平整度 B.靠吊墙面的垂直度 C.测量阴角的方正 D.测量阳角的方正 12.钢筋搭接长度的末端及钢筋弯曲处的距离,小于( )。 A.10d B.500m C.30d D.35d 13.屋架的扶直应优先选用()。 A.反向扶直 B.正向扶直 C.正、反向均可 14.预应力后张法施工中,对孔道灌浆工序的施工不宜采用( )。 A.压力灌浆 B.先从最下层孔道开始逐层向上的灌浆顺序 C.从孔道的两端向中间灌压力法 D.每个孔道灌浆一次连续完成 15.为避免一般抹灰各抹灰层间产生开裂空鼓或脱落( )。 A.中层砂浆强度高于底层砂浆强度 B.底层砂浆强度应等于中层砂浆强度 C.底层砂浆强度应高于中层砂浆强度 D.底层砂浆强度应高于基层强度

《土木工程力学》第二次作业

土木工程力学作业02任务_ 试卷总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下图所示结构的弯矩图形状应为(B ) . 2下图所示结构弯矩图的正确形状是(C) A. B. C. D. 3下图所示结构的弯矩图形状应为(A)

A. B. C. D. 4. 对图a所示结构,按虚拟力状态b将求出(D ) A. A、D两截面的相对转动 B. A、D两点的相对线位移 C. A、D两点的相对水平位移 D. A、D连线的转动 5图示虚拟状态是为了求(B) A. A点线位移 B. A截面转角 C. A点竖向位移 D. A点水平位移 6对下图(a)所示结构,按虚拟力状态图(b)将求出(D ) A. 截面B的转角 B. 截面D的转角 C. BD两点间的相对移动 D. BD两截面间的相对转动 7 求图示结构AB两点的相对线位移,虚设力状态为图(A )

A. B. C. D. 8. 图示简支梁中间截面的弯矩为(A ) A. B. C. D. 9 图示结构A截面的弯矩为(A) A ,上侧受拉 B ,下侧受拉 C ,上侧受拉 D ,下侧受拉 10 图示刚架杆端弯矩M BA等于(A)

A. 30kN·m(左侧受拉) B. 30kN·m(右 侧受拉) C. 10kN·m(左侧受拉) D. 10kN·m(右侧受拉) 11图示悬臂梁中间截面的弯矩为(D) A. B. C. D. 12 图示结构B截面,弯矩等于(C ) A. 0 B. m上拉 C. 1.5m下拉 D. 1.5m上拉 13. 图示多跨梁M B为(B) A. F P a(下表面受拉) B. F P a(上表面受拉) C. F P a/2(上表面受拉) D. 0 14图示结构中C截面弯矩等于(B)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试卷及答案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标准预测试卷(一)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用粒径级配曲线法表示土样的颗粒组成情况时,若曲线越陡,则表示土的 ( ) A.颗粒级配越好 B.颗粒级配越差 C.颗粒大小越不均匀 D.不均匀系数越大 2.判别粘性土软硬状态的指标是 ( ) A.塑性指数 B.液性指数 C.压缩系数 D.压缩指数 3.产生流砂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动水力 ( ) A.方向向下 B.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C.方向向上 D.方向向上且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4.在均质土层中,土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是 ( ) A.均匀的 B.曲线的 C.折线的 D.直线的 5.在荷载作用下,土体抗剪强度变化的原因是 ( ) A.附加应力的变化 B.总应力的变化 C.有效应力的变化 D.自重应力的变化 6.采用条形荷载导出的地基界限荷载P1/4用于矩形底面基础设计时,其结果 ( )

A.偏于安全 B.偏于危险 C.安全度不变 D.安全与否无法确定 7.无粘性土坡在稳定状态下(不含临界稳定)坡角β与土的内摩擦角φ之间的关系是( ) A.β<φB.β=φ C.β>φ D.β≤φ 8.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常用图表的是 ( ) A.钻孔柱状图 B.工程地质剖面图 C.地下水等水位线图 D.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9.对于轴心受压或荷载偏心距e较小的基础,可以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φk、Ck 按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偏心距的大小规定为(注:Z 为偏心方向的基础边长) ( ) A.e≤ι/30 B.e≤ι/10 C.e≤b/4 D.e≤b/2 10.对于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堆载预压法处理地基的主要作用之一是 ( ) A.减小液化的可能性 B.减小冻胀 C.提高地基承载力 D.消除湿陷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1.建筑物在地面以下并将上部荷载传递至地基的结构称为____。 12.土的颗粒级配曲线愈陡,其不均匀系数C u值愈____。 13.人工填土包括素填土、冲填土、压实填土和____。

土木工程施工课后习题答案

土木工程施工课后习题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一章 土方工程 1.某工程基础(地下室)外围尺寸40m ×25m ,埋深,为满足施工要求,基坑底面积尺寸在基础外每侧留宽的工作面;基坑长短边均按1:放坡(已知K S =,K S ′=)。试计算: (1)基坑开挖土方量; (2)现场留回填土用的土方量; (3)多余土用容量为5m 3 自卸汽车外运,应运多少车次 解: (1) ()()()()()3 132303102400.52250.521066400.520.5 4.82250.520.5 4.821410.640.5 4.820.5 4.82400.52250.521232.562245925.50() 6 A m A m A m H V A A A m =+??+?==+?+???+?+??=????????=+?+?+?+= ? ? ???? =?++=自然方量 (2) 35925.504025 4.8 1071.91()1.05 V m -??= =自然方量 (3) 外运的土为虚方 36066.986066.98n==12145 V m =?=虚方(5925.50-1071.91)1.25车

注:小格内单位运距为m 。 解: 表中可以看出:x 11+x 21+x 31+x 41=1000 x 11+x 12+x 13=1000 ……………… 利用“表上作业法”进行调配的步骤为: (1)用“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调配方案 步骤1:即先在运距表(小方格)中找一个最小数值,即2170L =,于是 先确定 21 X 的值,使其尽可能地大,即取 21min(1000,4000)1000 X ==。则 1131410 X X X ===,在空格内画上“×”号,将(1000)填入21 X 格内; 步骤2:在没有填上数字和“×”号的方格内再选一个运距最小的方 格,即4380L =,让X 43值尽可能的大,即X 43=min(10000,2000)=2000。同时使x 13=x 23=x 33=0。同样将(2000)填入表1-5中X 43格内,并且在X 13、X 23 、X 33格内画上“×”。 步骤3:按同样的原理,可依次确定x 42=7000,x 12=x 22 =x 32 =0; x 31=300,x 32=x 33=100,并填入表1-5,其余方格画上“×”,该表即为初始调配方案。 表1-5 土方初始调配方案

土木工程力学基础试卷

《土木工程力学基础》期末试卷 号题.? 考?? 级 班线 业密 专 (本试卷满分100 .选择题(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本题共 20分,每题2分) ( ) 1.下列约束力的作业线可以确定的是 A 、圆柱铰链 B 、链杆约束C 、固定端约束 D 、固定铰支座 圭寸2.柔体约束对物体的约束力通过接触点,沿柔体的中心线() …A 、指向被约束物体,为压力 指向被约束物体,为拉力 C 、背离被约束物体,为压力 3.二力杆是指 背离被越苏物体,为拉力 O A 、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杆 ?…C 、只受两个力作用且平衡的杆件 只受两个力作用的直杆 D 、两端用光滑的铰链连接,不计自重且中间不受 力的杆 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在( )物体上的等大、反向、共线力。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密 … 5、下列约束中,其约束力未知量的个数是两个的是 A .柔体B 、光滑接触面C 、链杆D 、圆柱铰链 6.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10kN 和15kN ,则其合力大小可能是( B 、 4 C 、 20 D 、 30 7.约束对被约束的物体作用力称为 8. 人拉车前进时,人拉车的力与车拉人的力的大小关系为 () A 、前者大于后者 B 、前者小于后者 C 、相等 D 、可大可小 9. 约束中含有力偶的约束为 () A 、可动铰支座 B 、固定端支座 C 、固定铰支座 D 、圆柱铰链 10. 下列可以看成圆柱铰链的是 () A 、横梁支撑在墙上 B 、屋架与柱子之间通过垫板焊接连接 C 、柱子插入杯形基础中,并用细石混凝土浇筑 D 、门窗用的合页 二. 填空(本题共14分,每空2分) 1 .二力平衡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本质区别是:二力平衡中的两个力作用 ___________ 物 体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作用于 ________ 物体上。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状态。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够限制物体转动的约束为 ,只能限制物体沿垂直于支承面方向移动的支 座为 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些限制物体运动的物体,在力学中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力的方向总是与它所限制的 运动方向 ________ 。 三. 判断题(本题共20分,每空2分) 1.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所以任何力都是成对出现的。 2. 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不考虑变形的物体。 3. 柔体约束的约束力通过接触点,其方向沿着柔体约束的中心线,且为拉力。 4. 约束力与主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5. 链杆必定是二力杆。 6. 光滑接触面的约束力是通过接触点,沿接触面在该点的垂线方向作用的压力。 7. 钢结构中的梁与柱之间用普通螺栓连接,该结点可简化为铰结点。 8. 圆柱铰链只能限制物体移动而不能限制物体转动。 9. 圆柱铰链与固定铰支座的约束性能相同。 A 、平衡力 B 、主动力 C 、反作用力 D 、约束力 10.两共点力分别为5N 和7N ,其合力大小不可能是5N

材料力学基础试题

南 京 林 业 大 学 试 卷 课程 工程力学D (1)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 一、 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者打√,错误者打×(每题2分) 3、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力学性质。 (√) 4、杆件发生弯曲变形时,横截面通常发生线位移和角位移。 (√ ) 5、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均与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关。 (√ ) 二、 选择题(每题2分) 1、在下列四种工程材料中,有下列四种说法: (A )松木、铸铁可应用各向同性假设; (B )松木不可应用各向同性假设; (C )铸铁、松木、玻璃可应用各向同性假设; (D )铸铜、铸铁、玻璃、松木可应用各向同性假设。 正确答案是 B 。 二、选择题(每题3分) 1、 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 D 是相同的。 (A ) 应力; (B ) 应变; (C ) 位移; (D ) 力学性质。 2、 用截面法只能确定 C 杆横截面上的内力。 (A ) 等直; (B ) 弹性; (C ) 静定; (D ) 基本变形。 3、图示阶梯形杆AD 受三个集中力P 作用,设AB 、BC 、CD 段的横截 面面积分别为A 、2A 、3A ,则三段杆的横截面 A 。 (A )轴力不等,应力相等;(B )轴力相等,应力不 等; 名 姓 号 学 号 班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C )轴力和应力都相等; (D )轴力和应力都不等。 4、对于低碳钢,当单向拉伸应力不大于 A 时,虎克定律E σε=成立。 (A ) 比例极限P σ ; (B ) 弹性极限e σ; (C ) 屈服极限s σ; (D ) 强度极限b σ。 1、在下列四种工程材料中,有下列四种说法: (A )松木、铸铁可应用各向同性假设; (B )松木不可应用各向同性假设; (C )铸铁、松木、玻璃可应用各向同性假设; (D )铸铜、铸铁、玻璃、松木可应用各向同性假设。 正确答案是 B 。 3、对于低碳钢,当单向拉伸应力不大于 时,虎克定律E σε=成立。 (A )比例极限P σ ; (B ) 弹性极限e σ; (C ) 屈服极限s σ; (D ) 强度极限b σ。 正确答案是 A 。

《土木工程力学基础》期中试卷

………………专业系 班级 姓名: ………………………………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 ………………………………………………………………………………………………………… ……… 《土木工程力学基础》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1.5分) 1、力偶在( )的坐标轴上的投影之和为零。 A 、任意 B 、正交 C 、与力垂直 D 、与力平行 2、构件正常工作时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构件不发生断裂破坏。 B 、构件在原有形式下的平衡是稳定的。 C 、构件具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 D 、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力使物体绕矩心逆时针旋转为负 B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力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对同一点的力矩的代数和 C 力偶不能与一个力等效也不能与一个力平衡 D 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的矩恒等于力偶矩,而与矩心无关 4、图示中四个力F1、F2、F3、F4对B 点之矩是( ) A.M B (F 1)=0 B.M B (F 2)=F 2L C.M B (F 3)=F 3Lcos45° D.M B (F 4)=F 4L 5、物体受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若三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物体( )。 A 、处在平衡状态; B 、处在不平衡状态; C 、可能平衡,也可能不平衡。 6、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是( )。 A 、∑Fx=0; B ∑Fy=0; C 、∑Mo(F)=0; D 以上三个都是。 7、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个数为( )。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8、若某刚体在平面一般力系作用下平衡,则此力系中各分力对刚体( )之矩的代数和必为零。 A 、 特定点 B 、重心 C 、任意点 D 、坐标原点 9、某简支梁AB 受载荷如图所示,现分别用R A 、R B 表示支座A 、B 处的约束反力,则它们的关系为( )。 A.R A R B C.R A =R B D.无法比较 10、图示ABC 杆,固定端A 的反力是( )

土木工程施工课后习题答案

1- 1 土的工程性质有:可松性、含水量、透水性含水量影响:含水量越大,土就越湿,对施工越不利。含水量对挖土的难易、施工时的放坡、回填土的夯实等均有影响。 地下水的流动以及土中渗透速度都与土的透水性有关。 1- 2 土的可松性: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组织被破坏,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大,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也不能恢复为原来状态时的体积。土的可松性程度,一般用最初可松性系数和最后可松性系数来表示。 1- 3 确定场地平整设计标高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满足设计时考虑的最高洪水位的影响;充分利用地形,尽量使挖填平衡(如土的可松性的影响),以减少土方运输量。 1-4 试述按填、挖平衡时,确定场地平整设计标高的步骤与方法? 1、初步确定场地设计标高(H0)(1)将场地划分为区隔(正方形),确定各方格角点标高(平坦,则地形图+插入法;起伏,则现场木桩方格网,测量)。(2)挖填平衡,算体积列方程, 2、计算设计标高的调整值:考虑土的可松性影响,考虑泄水坡度。 1-5 在什么情况下对场地设计标高要进行调整?如何调整?1、土的可松性的影响:由于土具有可松性,回填压实回复不了原来状态,要相应提高设计标高。2、考虑泄水坡度对设计标高的影响。 1-8 流砂的主要成因是什么?防治流砂的途径是什么?有哪些有效措施?由于地下水的水力坡度大,即动水压力大,而且动水压力的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与土的重力方向相反,土不仅受到水的浮力,而且受到动水压力的作用,有向上举的趋势。当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浸水密度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并随地下水一起涌入基坑,即发生流砂现象。 防治途径:减小或平衡动水压力;设法使动水压力的方向向下;截断地下水流。 有效措施:①在枯水期施工,减少动水压力;②抛大石块,以平衡动水压力;③打板桩,增加水流途径,减少动水压力;④水下挖土,平衡或减少动水压力;⑤井点降低地下水位,使动水压力向下;⑥搅拌桩或地下连续墙,截水,支承土水压力。 1-9 基坑降水有哪几种方法?各自的适用范围?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主要有:集水井降水法、井点降水法等。 集水井降水也称基坑排水,是指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基坑底设置集水井,并在基坑底四周或中央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抽走的一种施工方法。主要适应于土质情况较好,地下水不很旺的情况。 井点降水法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抽水设备从开挖前和开挖过程中不断地抽水,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坑底以下,直至基础工程施工完毕。 1-10 如何进行轻型井点系统的平面布置与高程布置? 平面布置:基坑宽度小于6m降水深度不大于5m单排井点布置在地下水流上游;基坑宽度大于6m 或土质不良,双排线状井点,布置在地下水流上游;基础面积较大,环形井点,并在四角加密;井点管距井壁边缘保持在0.7?1m间距一般为0.8?1.6m。 高程布置:轻型井点的降水深度,在井点管底部(不包括滤管)处,一般不超过6m。对井点系统进行高程布置时,应考虑井点管的标准长度,井点管露出地面的长度(约0.2?0.3m),以及滤管必须在透水层内。 1-11 水井的类型是怎样划分的?涌水量的计算步骤?水井根据其井底是否到达不透水层,分为完整井与非完整井。井底到达不透水层的称为完整井;否则为非完整井。根据地下水有无压力,分为承压井与无压井。凡水井布置在两层不透水层之间的充满水的含水层内,称为承压井;若布置在浅水层内称为无压井。 1-13 影响土方边坡大小的因数有哪些? 一是土质(土的颗粒、类别),二是挖填高度,三是外界因素,尤其是含水率,还有边坡留置的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