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井资料处理及其相关解释

测井资料处理及其相关解释

测井资料处理及其相关解释
测井资料处理及其相关解释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

7.1 测井资料综台解释comprehensive log interpretation

对用多种测井方法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地质解释。

7.2 测井数据处理log data processing

用人工或计算机处理测井数据。

7.3 测井地层评价formation evaluation

主要应用测井资料评价地层的岩性、物件和所含流体性质的过程。分棵眼井地层评价和套管井地层评价。

7.4岩石物性rock properties

主要指储层岩石储集流体和流体渗流能力的物理性质。测井解释中的岩石物性指孔隙度和渗透率。

7.5 储集层基本参数reservoir fundamental parameter

反映储集层性质的有效孔隙度、绝对渗透率、含油气饱和度(或含水饱和度)和储集层有效厚度。

7.6 总孔隙度total porosity

单位体积岩石中所有孔隙体积之和,包括孤立孔隙与被粘土束缚水所占据的孔隙体积。

7.7 非连通孔隙度 non-connected porosity

孤立孔隙度isolated porosity

单位岩石体积内与孔隙网络不连通的孔隙体积。非连通孔隙可能在火成岩或碳酸盐岩中明显发育,如溶洞、铸模和粒内孔隙。

7.8 有效孔隙度 effective porosity

单位体积岩石中对流体渗流有贡献的连通孔隙体积。它不包括孤立孔隙(与其他孔隙

之间不连通)以及粘土矿物或其他颗粒吸附水所占据的孔隙体积。

岩心孔隙度测量—般是在干燥状态下进行的,岩心烘干过程基本使粘土束缚水丧失。因此,这种条件下得到的有效孔隙度是总孔隙度减去非连通孔隙度。

泥质砂岩测井解释中,有效孔隙度一般指总孔隙度减去粘土束缚水孔隙度。所以,岩心测量的(有效)孔隙度通常大于测井解释中的有效孔隙度而接近于测井解释的总孔隙度。

在一些应用中,毛管束缚〔滞留〕水也不包括在有效孔隙度中,这样,有效孔隙度则与自由流体孔隙度等价。

7.9 岩石物理模型petrophysical model

用于解释岩石物理数据(通常为电缆测井资料)的过程成程序。通常用—系列方程、算法或其他数学处理方法表示。岩石物理模型通常由多个流程构成,如计算泥质含量、计算总孔隙度、计算有效孔隙度、计算含水饱和度、计算渗透率等。岩石物理模型通常需要岩心、测试或其他数据进行刻度。建立岩石物理模型取决于可用的资料及问题的性质。

7.10 测井解释模型log interpretation model

测井解释中采用的简化地层模型。它是建立各种测井响应方程的基本工具。

7.11 测井响应方程 log response equation

各种测井方法测量的物理参数与地层各部分的物理参数及其相对体积的关系式。

7.12 岩石物理体积模型 model of bulk-volume rock

测井解释中最常用的一种简化地层模型,它按岩石各种成分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分别累计其体积,使岩石总体积等于各部分体积之和。而岩石某—物理量是各部分相应的物理量之“和”(求“和”方法要视物理量的性质而定),由后者导出测井响应方程。

7.13 物质平衡方程material balance equation

岩石体积物理模型内各部分的相对体积之和为 1 时得到的方程。

7.14 纯砂岩模型clean sandstone model

由骨架和有效孔隙两部分组成的模型,应用于不含泥质或泥质含量很少的砂岩。

7.15 泥质砂岩模型 shaly sandstone model

考虑了泥质含量对测井参数的影响,使测井响应方程能同时适用于纯砂岩和泥质砂岩

而建立的简化地层模型。泥质砂岩模型由骨架、泥质和有效孔隙三部分组成。

7.16 双水模型 dual water modle

为了计算泥质砂岩的含水饱和度而采用的一种简化地层模型。它认为泥质砂岩由岩石

颗粒(骨架及干粘土)和总孔隙体积两部分组成。而总孔隙体积除了含油气外,还含有两种

电阻率不同的水:紧贴孔隙表面的束缚水(“近水”)和离孔隙表面较远的水(“远水”)。

7.17 远水far water

“双水”模型中描述远离粘土表面的水,用于与粘土束缚水(近水)区分。远水包括毛

管束缚水和自由水。

7.18 近水 near water

“双水”模型中描述粘土表面至扩散层外边界的水,包括 stem 层和扩散层中的离子和水。

7.19 束缚水 irreducible water

被吸附在岩石颗粒表面的薄膜水和无效孔隙及狭窄孔隙中的毛细管滞留水,在自然条

件下是不能流动的。

7.20 粘土束缚水clay-bound water

粘土晶格内或者双电层内部靠近粘土表面的水。粘土束缚水在流体流经岩石时不发生移动。

7.21 毛管束缚水capillary-bound water;bulk volume lrreducible(BVI)

小毛细管中不能流动的水。BVI 是核磁共振测井解释中特指毛管束缚水的术语缩写。7.22 自由流体 free fluid

在一般油藏条件下能够流动的孔隙空间内的流体。自由流体包括水、油或气,可以在开采、注水或侵入过程中流动。在核磁共振测井里专指大于T2截止值(砂岩地层一般为33ms,碳酸盐岩地层一般为 90ms)的信号对应的流体。

7.23 泥质含量shale content

指颗粒很细的粉砂(一般小于 0.03mm)和湿粘土体积占岩石体积的百分数。

7.24 粘土含量clay content

粘土体积占岩石体积的百分数。

7.25 湿粘土wet clay

含水的粘土矿物。

7.26 干粘土dry clay

指粘土矿物。

7.27 粉砂指数silt index

泥质中粉砂体积与泥质体积之比。

7.28 泥质分布形式shale distribution forms

指泥质在砂岩中的分布状态。泥质分布形式如下:

a)分散泥质:分布在孔隙空间的泥质;

b)层状泥质:分布在砂岩中的条带状泥质:

c)结构泥质:在砂岩中呈颗粒状分布的泥质。

7.29 泥质指示shale indicator

使用测井资料确定地层泥质含量的一种指标。

7.30 粘土指示clay indicator

使用测井资料确定地层粘土含量的一种指标。

7.31 岩石骨架rock matrix

岩石中除了泥质以外其他造岩矿物构成的岩石固体部分

7.32 岩石颗粒rock grain

具有—定粒径,构成岩石骨架的固体部分。

7.33 岩性模型lithology model

岩石骨架矿物成分的简化矿物模型,分为以下三种:

a)单矿物模型:岩石矿物只有石英;

b)双矿物模型:由石英、方解石、白云石、硬石膏等任意两种矿物组成的岩石;

c)多矿物模型:由三种以上矿物组成的岩石。

7.34四矿物法four mineral option

采用双矿物岩性模型时选择矿物对的一种方法,即把常见的石英、方解石、白云石、硬石膏四种矿物,按地质上常见的组合,依次组成石英一方解石、方解石一白云石、白云石一硬石膏三个矿物对。

7.35 双矿物法two—mineral option

采用双矿物岩性模型时选择矿物对的另一种方法。可按地质情况指定任何需要的两种矿物构成矿物对。

7.36 岩石骨架参数 matrix parameter

岩石骨架的物理参数。

7.37 流体参数 fluid parameter

泥浆滤液、地层水或烃类流体的物理参数。

7.38 地层电阻率因素formation resistivity factor

地层因素 formation factor

完全含水时的岩石电阻率 R0与该岩石孔隙中地层水电阻率 R w的比值,用 F 表示。

7.39 电阻率指数 resistivity index

油气层岩石电阻率 R t与该岩石完全含水时电阻率 R0的比值,用I表示。

7.40 阿尔奇公式Archie's formulas

由阿尔奇建立的两个纯岩石解释关系式:

a)地层因素 F 与岩石有效孔隙度φ的关系式(F-φ),见式(5):

F=a/φm (5)

b)地层电阻率指数I与含水饱和度 S w的关系式(I-S w),见式(6):

I=b/S n w (6)

式中:

φ——地层孔隙度,以小数表示;

S w——含水饱和度,以小数表示;

a,b——经验常数;

m——孔隙度指数或胶结指数;

n——饱和度指数。

7.41 孔隙度指数porosity exponent

胶结指教cementation exponent

阿尔奇公式中的指数m。理论上,孔隙度指数可以从毛管束孔隙的1变化到完全孤立孔隙情况下的无穷大。典型砂岩岩石的孔隙度指数一股取 2,孔隙的曲折度加大或孤立孔隙增加,导致孔隙度指数变大,裂缝、泥质或导电颗粒的存在会使孔隙度指数降低。

7.42 饱和度指数saturation exponent

阿尔奇公式中的指数n。典型砂岩岩石的饱和度指数一般取2。除了与影响孔隙度指数改变的因素类似外,润际性的改变对饱和度指数的影响也很大,实验测量表明,亲油岩石的饱和度指数明显增加。

7.43 汉布尔公式Humble's formula

汉布尔提出的砂岩最有代表性的 F-φ关系式,见式(7):

F=0.62φ-2.15 (7)

简化形式见式(8):

F=0.81φ-2 (8)

7.44 泥质砂岩电阻率方程 shaly sand risistivity equation

计算泥质砂岩储层含水饱和度的电阻率方程。

7.45 韦克斯曼一史密茨方程 Waxman-Smits equation

由韦克斯曼和史密茨提出的泥质砂岩电导率方程,见式(9)及式(10):

(9)

(10)

C0——完全含水泥质砂岩电导率,mS/m;

C t——泥质砂岩油、气层电导率,mS/m;

C w——地层水电导率,mS/m;

F*——用泥质砂岩总孔隙度φt按纯砂岩关系式计算出的地层因素:

n*——纯砂岩饱和度指数,常取 n*=2;

Q v——岩石的阳离子交换量,用每单位总孔隙体积交换阳离子的和表示,mmol/cm3;

B e——阳离子的当量电导率,mS.cm3/( mmol.m);S wt——总含水饱和度,以小数表

示。

7.46 泥质砂岩的阳离子交换量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of shaly sand

泥质砂岩固相和液相之间阳离子的可逆交换能力。有两种单位和符号:阳离子交换容量CEC,单位为毫摩尔每100克指(干岩样)(mmol/100g);阳离子交换容量Q v,单位为毫摩尔每立方厘米

(mmol/ cm3)。

7.47 压实校正 compaction correction

对声速测井孔隙度测量的一种校正,以补偿压实不足或者超压时预测的孔隙空间的增加。压实校正通常是对欠压实沉积岩进行补偿。

7.48 快速直观解释 quicklook interpretation

在测井现场作出的快速直观评价的解释方法,其显示形式有交会图和曲线重叠图两种。

7.49 重叠法 overlay technique

一种快速直观解释方法。用两条或多条测井曲线重叠,快速直观解释地层岩性、含油

气性等。

7.50 双孔隙度法 dual porosity method

用电阻率测井测量孔隙度与岩石有效孔隙度,重叠显示地层含油气性并计算视含水饱

和度的方法。

7.51 视地层水电阻率法apparent water resistivity technique

用视地层水电阻率 R wa显示地层含油气性和计算地层含油气饱和度的方法。R wa是深探

测电阻率与地层因素F的比值。

7.52 R wa正态分布法normal distribution method

在正态概率纸上,用视地层水电阻率的平方根与其累计频率作交会图,显示地层含油

气性和计算含油气饱和度的方法。

7.53 可动油图 movable oil plot

用地层有效孔隙度φ、冲洗带含水孔隙度φxo、原状地层含水孔隙度φw三条曲线

重叠显示油层可动油的方法。

7.54可动水图 movable water plot

用地层含水饱和度 S w与地层束缚水饱和度 S wirr两条曲线重叠显示油层可动水的方法。

7.55 时间推移测井 time-lapse logging

用同类仪器在不同时间对同一口井先后进行两次或多次测井,以研究储集层的侵入特

性及含油饱和度变化的方法。

7.56 复杂岩性储层complex lithology reservoir

泛指砂岩以外的其他岩性储集层,其中以碳酸盐岩储集层居多,还包括火成岩、变质

岩和泥岩储集层。

7.57 裂缝性储层fractured reservoir

裂缝发育而有储集能力的储集层。

7.58 双重孔隙度模型 dual porosity model

同时存在裂缝孔隙和粒间孔隙的地层模型。

7.59 孔隙分配系数porosity partition coefficient

裂缝性储集层的缝洞孔隙体积占总孔隙体积的百分数。

7.60 裂缝识别测井 fracture identification log

在裸眼井中探测和识别裂缝的测井方法。

7.61 裂缝指数fracture index

在裂缝识别测井中,表示裂缝性储集层裂缝发育程度的一个综合参数,用FI 表示。7.62 电导率异常探测 detection of conductivity anomaly

探测裂缝性储集层高电导率异常及其方位的方法,例如使用地层倾角测井微电阻率曲

线重叠等。

7.63 电导率异常方位频率图conductivity anomaly polar frequency plot

在某一井段探测电导率异常得出的一个极坐标统汁图,指示、反映裂缝发育的方向。

7.64 预处理 pre-processing

在用测井数据计算地质参数之前,对测井资料所做的—切处理或解释。

7.65 测井资料编辑log data editing

使测井曲线深度一致和幅度正确所做的工作。

7.66 测井资料环境校正 log environmental correction

用试验关系曲线或理论图版对测井数据进行校正,消除仪器探测范围内与测量目的无

关的其他因素对测井数据的影响,主要包括井眼校正、围岩校正和侵入校正。

7.67 交会图技术crossplot technique

在测井资料解释与数字处理中,用直角坐标构成许多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

7.68 交会图孔隙度 crossplot porosity

通过两种孔隙度测井交会图得到的孔隙度,通常用密度和中子孔隙度作交会图,其结

果基本与岩性无关,而且比单孔隙度测井计算结果更可靠。

7.69 频率图 frequency plot

测井数据处理交会图的形式之一,图中显示的数字或颜色代表在给定井段内,出现在

该数字或颜色所在位置的纵、横坐标间隔内的采样点个数,称为频率。

7.70 Z 值图Z plot

用三种相互独方的测井数据所做出的平面交会图,其中 Z 参数用数字或颜色表示。

7.71 直方图 histogram

以某一测井参数或地质参数为横坐标,以在给定井段内出现在横坐标某一间隔的采样点数(频率)为纵坐标绘出的统计图形。

7.72 M-N 交会图 M-N crossplot

判断岩性和选择岩性模型经常用的交会图。M 值用声波和密度计算,N 值用中于和密度计算。

7.73 岩石骨架识别图 matrix identification plot

用测井数据绘制岩石骨架密度和骨架时差的交会图,其作用与 M-N 交会图相同。

7.74 地层评价程序 formation evaluation program

泛指在测井数据处理中,计算储集层地质参数的各种程序与自动判别油水层的程序。

7.75 结束条件 constraining condition

在地层评价程序中对计算的地质参数设置的限制条件,如对有效孔隙度的绝对约束是不小于零和不大于 1。而对其地质约束满足关系如式(11):

φ<φmax(1-V SH) (11)

式中:

φmax——处理井段的最大有效孔隙度,以小数表示;

V SH——采样点的泥质含量。

7.76 岩石力学特性分析 rock mechanical property analysis

用地层的纵波速度、模波速度和体积密度计算岩石弹性模量,并对岩石强度进行分析的测井解释方法。

7.77 出砂指数 sanding index

一个简化了的判断岩石强度的参数。经验表明,出砂指数在 3 以上时,正常压力下生产不会出砂。

7.78 累计孔隙厚度integrated porosity thickness

一口井从某一深度开始累计的纯有效孔隙的厚度。例如,一个有效孔隙度为 25%,厚度为 4m 的地层,累计孔隙厚度为 1m。

7.79 累计油气厚度 integrated hydrocarbon thickness

一口井从某一深度开始的累计纯油气的厚度。

7.80 油水层分析analysis of oil and water zones

在测井数字处理中,一种自动判别油气层、油水同层、水层、干层等的数理统计方法。

7.81 油水系统 hydrocarbon-water system

在一个井段内顺序出现属于同一压力系统的气层、油层、油水同层、水层等储集层的不同组合。

7.82 油藏描述reservoir description

在油气藏勘探开发各个阶段,应用测井、地质和物探及油藏工程资料,通过计算机处理和绘图等技术不断地评价和描述油气藏的性质、几何形态、参数的空间分布及动态等的一种方法。

7.83 关键井研究key well study

在油气藏有代表性的部位选择井眼环境好、测井项目齐全并有岩心分析资料的井作为关键井。通过关键井的全面研究,确定地层矿物成分、岩相、测井解释模型,建立油气藏统一的测井数据归一化标准和地质参数的转换关系。

7.84 测井相electrofacies

一组表征沉积物特征并据此辨别沉积物及沉积环境的测井响应。用计算机自动确定岩相时,测井相是最终模式对应的一组测井数据,每个测井相都对应一个岩相。

7.85 参数集总parameter lumping

对油气藏各井内性质稳定的小层计算其地质参数的平均值或某些参数的累计值,以便用这些参数描述油气藏。

7.86 截止值 cut-off values

挑选出某类地层所用的地质参数下限值和上限值。

7.87 垂直真厚度true vertical thickness

井眼垂直于地层界面时的地层厚度。

地球物理测井知识点复习.doc

1.地球物理测井,根据地层岩石的物理性质不同可分为电法测井,声 波测井,放射性测井三大类。 2.电法测井主要包括自然电位测井、普通电阻率测井、侧向测井、感应测 井。 3.标准测井是一种组合测井方法,主要包括自然电位,普通电阻率,井径 三条曲线。 4.微电极测井,主要包括微梯度,微电位两条曲线,在曲线图上一般 重叠绘制,根据该曲线的异常幅度及差值,可辅助划分渗透层(岩性)。 5.自然电位测井测量的是井孔中岩石的自然电位随井深的变化的曲线。 6.淡水泥浆,砂泥岩剖面,井孔中渗透性砂岩表面因离子的扩散作用带负 电,泥岩表面因离子的扩散吸附作用带正电,所以,在自然电位测井曲 线上,以泥岩所对应的自然电位曲线为基线,曲线上出现的自然电位负异 常,代表渗透(砂)层。 7.淡水泥浆,砂泥岩剖面,自然电位曲线主要用于划分(区分)渗透(砂) 层。 8.自然电位曲线具有如下特点: 1 )当地层、泥浆均匀,渗透性砂岩的上 下围岩(泥岩)的岩性相同时,自然电位曲线对砂岩地层中心对称;2)当渗透性砂岩地层较厚(大于四倍井径)时,可用曲线半幅点确定地层界面; 3 )渗透性砂岩的自然电位,对泥岩基线而言,可向左或 向右偏转,它主要取决于地层水和泥浆(滤液)的相对矿化度。 9.在砂泥岩剖面中,渗透性砂岩,如果其泥质含量增加,或渗透性变差, 自然电位曲线异常幅度减小。 10.普通电阻率测井包括梯度电极系,电位电极系和微电极测井。 11. 普通电阻率测井是根据岩石导电性的差别,测量地层的视电阻率。 用以研究井孔剖面的岩性、孔隙性、渗透性及含油性。 12. 按导电机理的不同,可把岩石分为两大类:离子导电的岩石和电 子导电的岩石。 13.沉积岩主要靠离子导电,其电阻率比较低。虽然在沉积岩中造岩矿 物的自由电子也可以传导电流,但相对于离子导电来说是次要的。 14.沉积岩的导电能力,主要取决于岩石孔隙中地层水的导电能力。 15.当砂岩的孔隙中,不仅含水,而且含有油时,在连通的条件下,水处于 颗粒表面,油处于孔隙的中央部位。由于石油电阻率很高,所以含油岩 石电阻率比含水岩石大,岩石含油越多(即含油饱和度越高),岩石电阻率就越大。 16.钻井过程中,一般泥浆柱的压力大于地层压力,泥浆的滤液向渗透层的 孔隙中渗透,在渗透层靠近井壁的部分形成泥浆滤液的侵入带,并在井壁上形成泥饼。侵入带内泥浆滤液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靠近井壁的部分,泥浆滤液几乎占据了整个孔隙空间,这部分叫泥浆冲洗

最新地球物理测井知识点复习

《地球物理测井方法》复习资料 一填空或选择填空 1 当地层电阻率大于(或小于)泥浆电阻率自然电位测井曲线显示(或) 2 砂岩(或渗透地层)地层显示 3 SP表示曲线 4 一般自然电位曲线有、两条线,当泥值含量越大,曲线越接近线; 5、一般用和计算泥值含量 6、当地层水淹时自然电位曲线出现 7、伽马射线一般与地层发生、、 8、一般泥值含量越大自然伽马曲线值越 9、深海沉积比浅海环境自然存在的伽马强度 10、电极系A2M1N为电极距探测深度记录点在 11、侧向测井一般测量、两条曲线,其中反映侵入带电阻率,反映原状地层电阻率,当地层含油时,大于,三、七、双侧向测井深度的记录点 分别为,且分别记录电位; 12、一般用三条探测深度不同分别反映、、的视电阻率曲线反映地层 的含油性能,其中浅侧向反映,深侧向反映,微球形聚焦测井反映 13、感应测井的有用信号和无用信号的差别 14、在油基泥浆一般用曲线反映地层的电阻率 15、单元环几何因子的物理意义 16、滑行波成为首波的条件 17、周波跳跃现象主要发生在地层

18、全波列测井一般记录等波 19、固井质量越好,地层波幅度套管波幅度 20、在声波变密度图上地层波显示为套管波显示为 21、一般利用伽马射线与地层介质发生探测地层的密度 22、密度测井记录、两条曲线,若太大表示曲线不合格 23、中子按能量分为 24、快中子进入地层一般有过程,其中是最强的减速剂,是俘获剂 25、含氢指数,中子测井曲线实际反映地层的 26、中子孔隙度在砂岩实际的孔隙度,白云岩则 27、中子寿命 28、水层的中子寿命油层 29、反映地层孔隙度的三种测井分别为 30、GR、CNL、AC、DEN分别表示曲线 二简述题 1、简述扩散电动势形成的机理; 2、简述为什么当水淹时,自然电位曲线出现基线偏移现象; 3、简述自然普通电阻率测井原理; 4、画出梯度电极系测井曲线并简述其特点和应用 5、简述利用侧向测井定性判断油水层的原理 6、简述感应测井的原理 7、简述单发双收和双发双收声系的差别;

测井方法与综合解释综合复习资料要点

《测井方法与综合解释》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水淹层 2、地层压力 3、可动油饱和度 4、泥浆低侵 5、热中子寿命 6、泥质含量 7、声波时差 8、孔隙度 9、一界面 二、填空 1.储集层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描述储集层的基本参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2.地层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岩石中主要的放射性核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沉积岩的自然放射性主要与岩石的____________含量有关。 4.声波时差Δt的单位是___________,电阻率的单位是___________。 5.渗透层在微电极曲线上有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高矿化度地层水条件下,中子-伽马测井曲线上,水层的中子伽马计数率______油层的中子伽马计数率;在热中子寿命曲线上,油层的热中子寿命______水层的热中子寿命。 7.A2.25M0.5N电极系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极距L=____________。 8.视地层水电阻率定义为Rwa=________,当Rw a≈Rw时,该储层为________层。 9、在砂泥岩剖面,当渗透层SP曲线为正异常时,井眼泥浆为____________,水层的泥浆侵入特征是__________。 10、地层中的主要放射性核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积岩的泥质含量越高,地层放射 性__________。 11、电极系A2.25M0.5N 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电极距_______。 12、套管波幅度_______,一界面胶结_______。 13、在砂泥岩剖面,油层深侧向电阻率_________浅侧向电阻率。 14、裂缝型灰岩地层的声波时差_______致密灰岩的声波时差。 15、微电极曲线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地层因素随地层孔隙度的增大而;岩石电阻率增大系数随地层含油饱和度的增大 而。 17、当Rw小于Rmf时,渗透性砂岩的SP先对泥岩基线出现__________异常。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复习资料.doc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复习题 填空 1.、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按照预定的地质任务,用计算机对测井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结合地质、录井和生产动态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解释,以解决地层划分、油气储层和有用矿藏的评价及勘探开发中的其它地质和工程技术问题,并将解释成果以图件或数据表的形式直观显示出来。 2.、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成果可用于四个方面:储层评价、地质研究、工程应用和提供自然条件下岩石物理参数。 3、测井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模拟曲线数字化、测井曲线标准化、测井曲线深度校正、环境影响校正。 4、四性关系中的“四性”指的是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 碎屑岩储层的基本参数:(1)泥质含量(2)孔隙度(3)渗透率(4)饱和度(5)储层厚度 5、储层评价包括单井储层评价和多井储层评价。单井储层评价要点包括岩性评价、物性评价、储层含油性评价、储层油气产能评价。多井储层评价要点主要任务包括:全油田测井资料的标准化、井间地层对比、建立油田参数转换关系、测井相分析与沉积相研究、单井储集层精细评价、储集层纵横向展布与储集层参数空间分布及油气地质储量计算。 6、识别气层时(三孔隙度识别),孔隙度测井曲线表现为“三高一低”的特征,即高声波时差、高密度孔隙度、高中子伽马读数、低中子孔隙度。 7、碳酸盐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石灰岩和白云岩。主要造岩矿物为方解石和白云石。 8、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的基本形态划分为三类:孔隙与喉道、裂缝、洞穴。 9、碳酸盐岩储层按孔隙空间类型可划分为孔隙型、裂缝型、裂缝—孔隙型、裂缝—洞穴型。 10、碳酸盐岩储层划分原则:一是测井信息对各种孔隙空间所能反映的程度,即识别能力;二是能基本反映各种储层的主要性能和差异。 11、火山岩按SiO2的含量可划分为超基性岩(苦橄岩和橄榄岩)、基性岩(玄武岩和辉长岩)、中性岩(安山岩和闪长岩)和酸性岩(流纹岩和花岗岩)。 12、火山岩的电阻率一般为高阻,大小:致密熔岩>块状致密的凝灰岩>熔结凝灰岩>一般凝灰岩 13、火山岩的密度大小,从基性到酸性,火山岩的密度测井值逐渐降低。致密玄武岩的密度高达2.80g/cm3,而流纹岩的平均密度约为2.45g/cm3。 14、火山岩的声波时差,中基性岩声波时差略低,酸性火山岩略高。致密的玄武

地球物理测井重点知识

第一章自然电位 1 石油钻井中产生自然电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扩散电动势ED扩散吸附式电动势EDA和过滤电动势EF产生的机理和条件是什么? 自然电位形成原因:由于泥浆与地层水的矿化度不同,在钻开岩层后,在井壁附近两种不同矿化度的溶液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动势,形成自然电场. 一般地层水为NaCL溶液,当不同浓度的溶液在一起时存在使浓度达到平衡的自然趋势,即高浓度溶液中的离子要向低浓度溶液一方迁移,这种过程叫离子扩散. 在扩散过程中,各种离子的迁移速度不同,如氯离子迁移速度大于钠离子(后者多带水分子),这样在低浓度溶液一方富集氯离子(负电荷)高浓度溶液富集钠离子(正电荷),形成一个静电场,电场的形成反过来影响离子的迁移速度,最后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如此在接触面附近的电动势保持一定值,这个电动势叫扩散电动势记为Ed 同样离子将要扩散,但泥岩对负离子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部分氯离子,扩散的结果使浓度小的一方富集大量的钠离子而带正电,浓度大的一方富集大量的氯离子而带负电,这样在泥岩薄膜形成扩散吸附电动势记为Eda 此外还有过滤电动势,这种电动势是在压力差作用下泥浆滤液向地层渗入时产生的,只有在压力差较大时才考虑过滤电动势的影响. 2 影响SP曲线幅度的因素是什么?想想在SP曲线解释过程中,如何把影响因素考虑进去,从而得到与实际相符的结论? 在自然电位测井时一般把测量电极N放在地面上,电极M用电缆放在井下,提升M电极,沿井轴测量自然电位(M电位)随深度变化的曲线叫自然电位曲线(SP).影响因素: 1 溶液成分的影响; 2岩性的影响 砂岩 泥岩 3温度的影响; 4地层电阻率的影响 5地层厚度影响 厚度增加SP增加 6井眼的影响 井径扩大截面积增加,泥浆电阻变小,SP变小 3 SP的单位是什么?毫普 第二章普通电阻率测井 1 岩石的电阻率和岩性有什么关系?沉积岩属于什么导电类型? 沉积岩石在水中沉淀的岩石碎屑或者矿物经胶结压实而成,其结构可视为矿物骨架与空隙中流体的组合。 导电良好的矿物按导电性质不同可分为三大类: 导电良好的矿物:金属矿物等,硫化矿,氧化矿,石墨和高级煤 粘土:除粘土,金属矿物外沉积岩骨架中的矿物电阻率很高,可视为不导电,因此,粘土矿物的成分,含量以及分布是影响岩石电阻率的因素之一。 不导电的矿物: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白云石,岩盐,石膏,无水石膏等。大量存在。碳酸盐基本属于不导电类型。

0811005_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Logging Data 课程编号: 0811005 开课单位: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时/学分:36/2 开课学期:2 课程性质:学位课 适用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 大纲撰写人:赵军龙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以地层评价为核心,着重介绍测井资料预处理、碎屑岩储集层测井评价、碳酸盐岩储集层测井评价、火成岩储集层测井评价及剩余油测井评价原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掌握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为从事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打好必要的专业基础。 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如下。 1. 要求研究生结合实际掌握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基本原理,加强对相关原理及方法技术的理解和运用; 2. 了解现代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前沿技术。 二、课程主要内容: 1. 绪论 ①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内涵和发展;②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任务;③测井资料数据处理系统。 2. 测井资料预处理 ①测井曲线的深度校正;②测井曲线的平滑滤波;③测井曲线的环境影响校正;④交会图技术及应用。 3. 碎屑岩储集层测井评价 ①碎屑岩储集层的地质特点及评价要点;②油、气、水层的快速直观解释方法;③岩石体积物理模型及测井响应方程的建立;④统计方法建立储集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⑤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中常用参数的选择;⑥POR分析程序的基本原理。 4. 碳酸盐岩储集层测井评价 ①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基本特征;②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测井响应;③碳酸盐岩储集层测井评价方法;④CRA、NCRA分析程序的基本原理。 5. 火成岩储集层测井评价 ①火山岩储集层的基本特征;②火山岩储集层的测井响应特征;③火山岩储集层测井解释方法。

钻井班测井知识培训教材(重点)

第一部分初级测井工基础知识 第一章矿场地球物理测井基础知识 一、概述 地球物理测井也叫油矿地球物理或矿场物理测井,简称测井。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钻井中途所进行的测井作业依据所获资料的目的不同而分为工程测井、中途对比测井和中途完井,在钻至设计井深后都必须进行的测井作业,称为完井测井。以此获取多种石油地质及工程技术资料,作为完井和开发油田的依据。 在油气井未下套管之前所进行的裸眼测井作业,习惯上称为裸眼测井或裸眼测井。而在油气井下套管后所进行的一系列测井作业,习惯上称为生产测井或开发测井。 在油气田的勘探及开发过程中,测井是确定和评价油气层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也是解决一系列地质和工作问题的重要手段,被誉为油气勘探及开发生产的“眼睛”。它在勘探及开发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正在日益提高,成为现代勘探及开发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石油测井技术的发展起源于1921年,当时巴黎矿业学院的康拉德.斯仑贝谢在法国诺曼底半岛上的瓦尔里切庄园进行了首次人工电场测量,并且获得了实验的成功。直到1927年乔治.多尔等人在法国阿尔萨斯州成功地测出了第一条电阻率曲线,从而诞生了在井眼内进行“电测井”的地球测井技术。 二、钻井基本知识 石油及天然气,一般都在地下几百米至几千米深处,石油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将其开发出地面。 钻井是勘探开发石油气田最基本的手段。它是利用钻机从地面向地下钻一个圆柱形孔眼,构成油气流向地面的通道。这个圆柱形孔眼,称为井眼。井眼的最上部称为井口;井眼的最下部称为井底;井眼的圆筒形侧壁,称为井壁;井眼的直径,称为井径;从井口到井底的整个部分,称为井身;从井口到井底之间的距离,称为井深。 一般的油井都是由石油地质部门确定好井位,由钻井队完成钻井任务。钻井时,由柴油机或电动机带动钻具及下部的钻头旋转钻削岩层;及此同时,泥浆泵将配好的钻井液从泥浆池以高压打进钻具内孔,以很大的喷射力从钻头水眼喷出,在冲刷钻头的同时,携带着钻削下的岩屑由钻具外部和井壁之间的环形空间返回地面,经地面泥浆专用设备将泥浆和岩屑分离,分离出的泥浆再流回泥浆池。在钻井过程中,井深不断加深的过程,就是钻头不断钻削地层和泥浆不断循环带出岩屑的过程。 在钻井的同时,由地质人员对钻削出的岩屑进行分析和研究,这个过程就是钻井地质录井。

测井仪器认识实验报告

《测井方法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认识一种型号测井系统组成;结合组合测井仪器的操作规范,理解仪器操作要领。分小组进行仪器操作实验,确保学生学习效果。通过本实验教学使学生更具体、生动地理解测井基本方法原理及仪器实现,使学生初步掌握组合测井仪器的一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内容 (一)典型测井仪器简介 现代常规测井方法按照测井系列可分为岩性测井系列、孔隙度测井系列、电阻率测井系列等三大类。 岩性测井系列包括自然电位、自然伽马、井径测井。 孔隙度测井系列包括声波时差测井、密度测井、中子测井。 电阻率测井系列包括深、中、浅探测的普通视电阻率测井、侧向测井以及感应测井等。 常用测井仪器原理介绍: 常用测井仪器探管照片 1.岩性测井系列 自然电位测井:因为井内存在扩散电动势和吸附电动势,在进行自然电位测井时,将测量点击N放在地面,用电缆将M电极送至井下,提升M电极沿井轴测量自然电位

随井深的变化曲线,用以区别岩性。 自然伽马测井:井下仪器在井内由下向上提升时,来自岩层的自然伽马射线穿过井内泥浆和仪器外壳进入探测器。探测器将接收到的一连串伽马射线转换成一个个的电脉冲,然后经井下放大器加以放大,由电缆送到地面仪器,地面仪器把每分钟接收到的电脉冲数(计数率)转变为与其成比例的电位差进行记录。 井径测井:将一起下到预计的深度上,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打开井径腿,于是,互成90°的四个井径腿便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外伸张,其末端紧贴井壁。随着一起的向外提升,井径腿就会由于井径的变化而发生张缩,并带动连杆做上下运动,将连杆同一个电位器的滑动端相连,则井径的变化便可转换成电阻的变化。给该滑动端通以一定强度的电流,滑动电阻的某一固定端与滑动端之间的电位差便可间接反映井径的大小。 2.孔隙度测井系列 声波时差测井:电子线路每隔一定的时间给发射换能器一次强的脉冲电流,使换能器晶体受到激发而产生振动,从而引起周围介质质点发生振动,产生向井内泥浆及岩层中传播声波。由于泥浆声速v1与地层声速v2不同,所以在泥浆和井壁上将发生声波反射和折射,故必有以临界角i方向入射到井壁面上的声波,折射产生沿井壁在地层中传播的滑行波。该滑行波必然引起泥浆中质点振动(形成首波),并先后传到两个接收器Rl、R2上,从而可测量出地层的声波速度。 密度测井:由于地层密度不同,对伽马射线的散射和吸收能力不同,探测器接收到的散射伽马射线计数率也就不同。在离伽马源距离为L处,探测器所接收到的散射伽马射线强度N 就是介质体积密度的函数。在源距选定后,对仪器进行刻度,找到散射伽马射线强度N和介质体积密度ρb的定量关系,则记录散射伽马射线强度(记数率)就可以测得地层的密度。 中子测井:探测探测器周围快中子变为热中子之前的超热中子密度或直接探测热中子密度,以反映地层的中子减速特性,进而计算储层孔隙度和对储集层进行评价。 3.电阻率测井系列 普通视电阻率测井:通过供电线路上的电极A、B供给电流,在井内建立电场,然后测量在测量回路上电极M、N的电位差ΔUMN,所测ΔUMN大小取决于周围介质电阻率。ΔUMN的变化则反映了沿井孔(筒)剖面上岩石电阻率的变化。 侧向测井:主电极发车主电流,屏蔽电极发出与主电流相同极性的屏蔽电流,并使他们处于等电位状态。由于主电流被屏蔽电流屏蔽,沿水平方向呈圆盘发散状流入地层。 感应测井:把装有发射线圈T和接收线圈R的感应测井探管放入井中,给发射线圈通交流电,在发射线圈周围地层中产生交变磁场Φ1,这个交变磁场通过地层,在地层中感应出电流I1,此电流环绕井轴流动,称为涡流。涡流在地层中流动又产生

测井解释流程

测井解释流程 测井资料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 一、测井资料数据处理 1、测井解释收集的第一性资料: ①钻井取芯 ②井壁取芯和地层测试 ③钻井显示 ④岩屑录井 ⑤气测录井 ⑥试油资料 2、测井数据预处理 在用测井数据计算地质参数之前,对测井数据所做的一切处理都是预处理。主要包括: ①深度对齐:使每一深度各条测井数据同一采样点的数据。 ②把斜井曲线校正成直井曲线 ③曲线平滑处理:把非地层原因引起的小变化或不值得考虑的小变化平滑掉。 ④环境校正:把仪器探测范围内影响消除掉,获得地层真实的数值。 ⑤数值标准化: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 二、测井资料的定性解释 测井资料的定性解释是确定每条曲线的幅度变化和明显的形态特征反映的地层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结合地区经验,对储集层做出综合性的地质解释。 三、测井综合解释由各油田测井公司的解释中心选择的处理解释程序,有比较富有经验的人员,较丰富的资料对测井数据做更完善的处理和解释,它向油田提供正式的单井处理与解释结果,综合地质研究,还可以完成地层倾角、裂缝识别、岩石机械性质解释等特殊处理。 1、地层评价方法 以阿尔奇公式和威里公式为基础,发展了一套定量评价储集层的方法,包括: ①建立解释模型; ②用声速或任何一种孔隙度测井计算孔隙度; ③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水饱和度和含油气饱和度; ④快速直观显示地层含油性、可动油和可动水; ⑤计算绝对渗透率; ⑥综合判断油气、水层。 2、评价含油性的交会图 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 3、确定束缚水饱和度和渗透率 储集层产生流体类别和产量高低, 与地层孔隙度和含油气、束缚水饱和度、绝对渗透率和原油性质等有关。束缚水饱和度与含水饱和度的相互关系,是决定地层是否无水产油气的主要因素,绝对渗透率是决定地层能否产出流体的主要因素,束缚水饱和度有密切关系。没有一种测井方法可直接计算这两个参数。 确定束缚水饱和度的方法: 1)将试油证实的或综合分析确有把握的产油。油基泥浆取芯测量的含水饱和度就是束缚水饱和度。 2)深探测电阻率计算的含水饱和度作为束缚水饱和度。 3)根据试油、测井资料的统计分析,确定束缚水饱和度。 确定地层绝对渗透率的方法:

层序地层学知识点总结

层序地层学 (一)、层序 1.层序:层序是由不整合面或与其对应的整合面作为边界的、一个相对整合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层序列,是层序地层学分析的基本地层单元。 2.巨层序或大层序:它是比层序大得多的最高一级层序,可以与旋回层序中的一级旋回对应,包括若干个层序。在层序地层分级体系中应为一级层序。 3.超层序:超层序是比层序大的二级层序,包括几个层序,一般认为超层序应是比巨层序小比层序大的一类层序,是与二级旋回相对应的二级层序。 4.构造层序:构造层序是以古构造运动界面为边界的一类层序。构造层序与巨层序或大层序相当,是一级层序。 5.层序地层学:是根据地震、钻井及露头资料,结合有关的沉积环境及古地理解释,对地层格架进行综合解释的一门科学。 6.不整合面:是一个将新老地层分开的界面,具有明显的沉积间断。 7.可容空间:由海平面上升或地壳下沉或这两种作用联合而形成的沉积物可以沉积的空间场所。指沉积物表面与沉积基准面之间或供沉积物充填的所有空间。 8.海泛面:是一个将新老地层分开,其上下水深明显地急剧变化的一个界面。 初次海泛面:是Ⅰ型层序内部初次跨越陆架坡折的海泛面是水位体系域和海进体系域的物理界面。 最大海泛面:指的是最大海侵时期形成密集段或下超面,在盆地内分布范围最大,为划分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的界面。 河流平衡剖面:即河流中的沉积基准面,当河床底部与该面重合,沉积作用达到动态平衡,沉积物总量等于水流冲刷掉的物质总量;当河床底部高于该面,向下侵蚀;当河床底部低于该面,发生沉积。 9.全球海平面:全球海平面指一个固定的基准面点,从地心到海表面的测量值。这个测量值随洋盆和海水的体积变化而发生变化,与局部因素无关 10.相对海平面:相对海平面是指海平面与局部基准面如基底之间的测量值。 11.密集段或凝缩段、缓慢沉积段(condensed section):是由薄层的深海(湖)沉积物所组成的地层,这类沉积物是在准层序逐步向岸推进,而盆地又缺少陆源沉积物的时期沉积的。①生物丰度高,微量元素相对富集②沉积速率低,经历时间差长。 识别标志: 1)地球物理(下超、地震剖面) 2)古生物特征(深水生物) 3)岩石学特征(暗色泥岩,亮暗交替,水体安静) 4)地球化学(Co元素) 5)沉积速率 地质意义: 1)地层对比:不可漏掉,漏掉,则会在无边界处产生边界;用于相解释 2)良好的生油岩 3)层序解释 12.下切谷(incised valleys)或深切谷:是下切的河流体系,其通过下切作用使河道向盆地延伸并切入下伏地层,以与海平面的相对下降相对应,在陆棚上,深切谷以层序边界为下边界,以首次主要海泛面为上部边界。 13.准层序:parasequence它是由湖(海)泛面或与之相对应的界面为边界的、相对整合的、有内在联系的岩层或岩层序列所组成。

测井曲线解释

测井曲线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一. 国产测井系列 1、标准测井曲线 2、5m底部梯度视电阻率曲线。地层对比,划分储集层,基本反映地层真电组率。恢复地层剖面。 自然电位(SP)曲线。地层对比,了解地层的物性,了解储集层的泥质含量。 2、组合测井曲线(横向测井) 含油气层(目的层)井段的详细测井项目。 双侧向测井(三侧向测井)曲线。深双侧向测井曲线,测量地层的真电组率(RT),试双侧向测井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RS)。 0、5m电位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0、45m底部梯率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主要做为井壁取蕊的深度跟踪曲线。 补偿声波测井曲线。测量声波在地层中的传输速度。测时就是声波时差曲线(AC) 井径曲线(CALP)。测量实际井眼的井径值。 微电极测井曲线。微梯度(RML),微电位(RMN),了解地层的渗透性。 感应测井曲线。由深双侧向曲线计算平滑画出。[L/RD]*1000=COND。地层对比用。 3、套管井测井曲线 自然伽玛测井曲线(GR)。划分储集层,了解泥质含量,划分岩性。 中子伽玛测井曲线(NGR)划分储集层,了解岩性粗细,确定气层。校正套管节箍的深度。套管节箍曲线。确定射孔的深度。固井质量检查(声波幅度测井曲线) 二、3700测井系列 1、组合测井 双侧向测井曲线。深双侧向测井曲线,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RD)。浅双侧向测井曲线,反映侵入带电阻率(RS)。微侧向测井曲线。反映冲洗带电阻率(RX0)。 补偿声波测井曲线(AC),测量地层的声波传播速度,单位长度地层价质声波传播所需的时间(MS/M)。反映地层的致密程度。 补偿密度测井曲线(DEN),测量地层的体积密度(g/cm3),反映地层的总孔隙度。 补偿中子测井曲线(CN)。测量地层的含氢量,反映地层的含氢指数(地层的孔隙度%) 自然伽玛测蟛曲线(GR),测量地层的天然放射性总量。划分岩性,反映泥质含量多少。 井径测井曲线,测量井眼直径,反映实际井径大砂眼(CM)。 2、特殊测井项目 地层倾角测井。测量九条曲线,反映地层真倾角。 自然伽玛能谱测井。共测五条曲线,反映地层的岩性与铀钍钾含量。 重复地层测试器(MFT)。一次下井可以测量多点的地层压力,并能取两个地层流体样。 三、国产测井曲线的主要图件几个基本概念: 深度比例:图的单位长度代表的同单位的实际长度,或深度轴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例系数。如,1:500;1:200等。 横向比例:每厘米(或每格)代表的测井曲线值。如,5Ω,m/cm,5mv/cm等。 基线:测井值为0的线。 基线位置:0值线的位置。 左右刻度值:某种曲线图框左右边界的最低最高值。 第二比例:一般横向比例的第二比例,就是第一比例的5倍。如:一比例为5ΩM/cm;二比例则为25m/cm。 1、标准测井曲线图 2、2、5米底部梯度曲线。以其极大值与极小值划分地层界面。它的极大值或最佳值基本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如图) 自然电位曲线。以半幅点划分地层界面。一般砂岩层为负异常。泥岩为相对零电位值。 标准测井曲线图,主要为2、5粘梯度与自然电位两条曲线。用于划分岩层恢复地质录井剖面,进行井间的地层对比,粗略的判断油气水层。 3、回放测井曲线图(组合测井曲线) 深浅双侧向测井曲线。深双侧向曲线的极度大值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RT),浅双侧向的极大值反映浸入带电阻率(RS)。以深浅双侧向曲线异常的根部(异常幅度的1/3处)划分地层界面。

地球物理测井学习知识重点复习资料

1、 在扩散过程中,各种离子的迁移速度不同,这样在低浓度溶液一方富集负电荷,高浓度溶液富集正电荷,形成一 个静电场,电场的形成反过来影响离子的迁移速度,最后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如此在接触面附近的电动势保持一定值,这个电动势叫扩散电动势记为Ed 。 2、 泥岩薄膜离子扩散,但泥岩对负离子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部分氯离子,扩散的结果使浓度小的一方富集大 量的钠离子而带正电,浓度大的一方富集大量的氯离子而带负电,这样在泥岩薄膜形成扩散吸附电动势记为Eda 3、 当地层水矿化度大于泥浆滤液矿化度时,储集层自然电位曲线偏向低电位一方的异常称为负异常。 4、 当地层水矿化度小于泥浆滤液矿化度时,储集层自然电位曲线偏向高电位一方的异常称为正异常。 5、 在钻井过程中, 通常保持泥浆柱压力稍微大于地层压力,在压力差作用下,泥浆滤液向渗透层侵入,泥浆滤液 替换地层孔隙所含的液体而形成侵入带,同时泥浆中的颗粒附在井壁上形成泥饼,这种现象叫泥浆侵入. 6、 高侵:侵入带电阻率Ri 大于原状地层电阻率Rt; 7、 低侵:侵入带电阻率Ri 小于原状地层电阻率Rt 8、 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距离小于不成对电极到成对电极距离的电极系叫梯度电极系。 9、 标准测井:是一种最简单的综合测井,是各油田或油区为了粗略划分岩性和油气、水层,并进行井间地层对 比,对每口井从井口到井底都必须测量的一套综合测井方法。因它常用于地层对比,故又称对比测井。 10、电位电极系:成对电极距离大于不成对电极到成对电极距离的电极系叫电位电极系。 11、侧向测井:在电极上增加聚焦电极迫使供电电极发出的电流侧向地流入地层从而减小井的分流作用和围岩的影响,提高纵向分辨能力,这种测井叫侧向测井又称为聚焦测井 12、横向微分几何因子 : 横向积分几何因子 : 纵向微分几何因子: 纵向积分几何因子 : 13、声系:声波测井仪器中,声波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按一定要求形成的组合称为声波测井仪器的声系 14、深度误差:仪器记录点与实际传播路径中点不在同一深度上。 15、相位误差:时差记录产生的误差。 16、周波跳跃:在裂缝发育地层,滑行纵波首波幅度急剧减小,以致第二道接收探头接收到的首波不能触发记录波,而往往是首波以后第二个,甚至是第三或第四个续至波触发记录波.这样记录到到时差就急剧增大,而且是按声波信号的周期成倍增加,这种现象叫周波跳跃. 17、体积模型:把单位体积岩石传播时间分成几部分传播时间的体积加权值。 18、超压地层、欠压地层: 当地层压力大于相同深度的静水柱压力的层位,通常称为超压地层;反之,成为欠压地层。 19、放射性 放射性核素都能自发的放出各种射线。 20.同位素 凡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几种核素 21..基态、激发态 基态—原子核可处于不同的能量状态,能量最低状态。 激发态—原子核处于比基态高的能量状态,即原子核被激发了 22.半衰期 原有的放射性核数衰变掉一半所需的时间。 23.α射线—由氦原子核 组成的粒子流。氦核又称α粒子,因而可以说是α粒子流。 24.β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V=2C/3(C 为光速),对物质的电离作用较强,而贯穿物质的本领较小 25.γ射线—由γ光子组成的粒子流。γ光子是不带电的中性粒子,以光速运动。 26.含氢指数地层对快中子的减速能力主要决定于地层含氢量。中子源强度和源距一定时,慢中子计数率 就只 的贡献。 介质对的无限长圆柱体物理意义:半径为横积a d r r r dr r G G σ? =≡2 /0 )(的贡献。薄板状介质对无限延伸物理意义:单位厚度的a z dr z r g G σ?∞ ≡0 ),(的贡献。 板状介质对的无限延伸物理意义:厚度纵积a h h h dz z G G σ?-≡2 /2 /)(的贡献。圆筒状介质对的无限长 径为物理意义:单位厚度半a r r dz z r g G σ?∞ ∞ -≡),(

地球物理测井》试题及答案

一、 名词解释 可动油气饱和度地层可动油气体积占地层孔隙体积的百分比。 w xo mo S S S -=有效渗透率地层含有多相流体时,对其中一种流体测量的渗透率。 地层压力 指地层孔隙流体压力。?=H f f gdh h P 0 )(ρ康普顿效应 中等能量的伽马光子穿过介质时,把部分能量传递给原子的外层电子,使电子脱离轨道,成为散射的自由电子,而损失部分能量的伽马光子从另一方向射出。此效应为康普顿效应。 热中子寿命 热中子自产生到被介质的原子核俘获所经历的时间。 1、在砂泥岩剖面,当渗透层SP 曲线为_负异常_,则井眼泥浆为_淡水泥浆,此时,水层的泥浆侵入特征是___泥浆高侵__,油气层的泥浆侵入特征是___泥浆低侵__。反之,若渗透层的SP 曲线为_正异常_,则井眼泥浆为_盐水泥浆_,此时,水层的泥浆侵入特征是 泥浆低侵__,油气层的泥浆侵入特征是__泥浆低侵。 2、地层天然放射性取决于地层的___岩性__和_沉积环境____。对于沉积岩,一般随地层__泥质含量___增大,地层的放射性_ 增强___。 而在岩性相同时,还原环境下沉积的地层放射性___高于_氧化环境下沉积的地层。 3、底部梯度电阻率曲线在_高阻层底部__出现极大值,而顶部梯度电阻率曲线在___高阻层底顶部__出现极大值。由此,用两条曲线可以确定_高阻层的顶、底界面深度_。 4、电极系B2.5A0.5M 的名称__电位电极系___,电极距0.5米_______。 5、电极系3.75M 的名称___底部梯度电极系 ,电极距_4米______。 6、在灰岩剖面,渗透层的深、浅双侧向曲线幅度_低___,且_二者不重合_;而致密灰岩的深、浅双侧向曲线幅度_____高__,且_二者基本重合_。 7、感应测井仪的横向积分几何因子反映仪器的_横向探测特性__,若半径相同,横向积分几何因子_越大_,说明感应测井仪的___横向探测深度越浅___。同理,感应测井仪的纵向积分几何因子反映仪器的__纵向探测特性_,若地层厚度相同,纵向积分几何因子_越大_,说明感应测井仪的__纵向分层能力越强_。 8、渗透层的微电极曲线_不重合_,泥岩微电极曲线__重合__,且_幅度低___;高阻致密层微电极曲线__重合___,且__幅度高____。 9、气层自然伽马曲线数值__低__,声波时差曲线___大(周波跳跃)_,密度曲线 低 ,中子孔隙度曲线__低__,深电阻率曲线_高__,2.5米底部梯度电阻率曲线在气层底部__出现极大值___。用密度或中子孔隙度曲线求地层孔隙度时,应对曲线做 轻质油气___校正。 10、根据地层压力与正常地层压力的关系,可把地层划分为_正常压力地层_____、低压异常地层、_高压异常地层______。如果某地层的地层压力_大于(小于)____正常地层压力,则此地层为_高压(低压)异常地层___。 11、伽马射线与物质的作用分别为___光电效应___、_康普顿效应___、___电子对效应__。伽马射线穿过一定厚度的介质后,其强度 减弱___, 其程度与介质的_密度__有关,介质_密度___越大,其__减弱程度____越大。 12、根据中子能量,把中子分为___快中子__、__中等能量中子__和慢中子;慢中子又分为____超热中子__、___热中子__。它们与介质的作用分别为_ 快中子的非弹性散射__、_快中子的弹性散射_____、__快中子对原子核的活化_、___热中子俘获___。 13、单位体积介质中所含__氢_越高,介质对快中子的减速能力_越强__,其补偿中子孔隙度__越大__。 14、单位体积介质中所含__氯___越高,介质对热中子的俘获能力_越强_,其热中子寿命__越短_,俘获中子伽马射线强度__越强__。 15、地层三要素__倾角、_倾向、_走向,其中,_倾向_与__走向_相差_90o_。 16、蝌蚪图的四种模式__红模式_、___蓝模式_、__绿模式_、__乱模式__。 17、描述储集层的四个基本参数_岩性 、_孔隙度_、_渗透率_、含油饱和度__。 18、 =-w xo S S _ mo S ______, =-xo S 1_ hr S , =-w S 1_ h S 。 xo xo S =φφ , =mo S φmo φ,=h S φh φ_____。地层总孔隙度与次 生孔隙度、原生孔隙度的关系_ 21φφφ+=_。 判断并改错视地层水电阻率为 F R R wa 0 =。 错误,视地层水电阻率为 F R R t wa = 。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 目录 绪论 (2) 第一章自然电位测井 (6) 第二章电阻率测井 (11) 第三章声波测井 (26) 第四章放射性测井 (39) 第五章工程测井方法 (61) 第六章生产测井 (82) 第七章测井资料综合解释 (93)

绪论 一、测井学和测井技术的发展测井学是一个边缘科学,是应用地球物理的一个分支,它是用物理学的原理解决地质学的问题,并已在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煤田、工程及水文地质等许多方面得到应用。30年代首先开始电阻率测井,到50年代普通电阻率发展的比较完善,当时利用一套长短不同的电极距进行横向测井,用以较准确地确定地层电阻率。60 年代聚焦测井理论得以完善,孔隙度形成了系列测井,各类聚焦电阻率测井仪器也得到了发展,精度也相应得以提高。测井资料的应用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车载计算机和数字测井仪也被广泛的应用。到现在又发展了各种成像测井技术。 二、测井技术在勘探及开发中的应用无论是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石油、天然气、煤等,在勘探过程中在地壳中只要富集,就具有一定特点的物理性质,那我们就可以用地球物理测井的方法检测出来。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往往埋藏很深,只要具有储集性质的岩石,就有可能储藏有流体矿物。它不用像挖煤一样。而是只要打一口井,确定出那段地层能出油,打开地层就可以开采。由于用测井资料可以解决岩性,即什么矿物组成的岩石,它的孔隙度如何,渗透率怎么样,含油气饱和度大小。沉积时是处于什么环境,是深水、浅水、还是急流河相,有无有机碳,有没有生油条件,能不能富集。在勘探过程中,可以解决生油岩,盖层问题,也可以对储层给予评价,找到目的层,解释出油、气、水。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用测井可以监测生产动态,解决工程方面的问题。井中产出的流体性质,是油还是水,出多少水,油水比例如何,用流体密度,持水率都可以说明。注水开发过程中,分层的注入量,有没有窜流,用注入剖面测井都可以解决。生产过程中,套管是否变形,有没有损坏、脱落或变位,管外有无窜槽,射孔有没有射开,都需要测井来解决。对于设计开发方案,计算油层有效厚度,寻找剩余油富集区都离不开测井。测井对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来说,自始至终都是不可缺少的,是必要的技术。它服务于勘探开发的全过程。 三、储层分类及需要确定的参数 1.储集层的分类及特点石油、天然气和有用的流体都是储存在储集层中,储集层是指具有一定储集空间的,并彼此相互连通,存在一定渗透能力的的岩层。储层性质分析与评价是测井解释的主要任务。 1) 碎屑岩储集层 它包括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等。世界上有40%的油气储集在碎屑岩储 集层。碎屑岩由矿物碎屑,岩石碎屑和胶结物组成。最常见的矿物碎屑为石英,长石和其他碎屑颗粒;胶结物有泥质、钙质、硅质和铁质等。控制岩石储集性质是以粒径大小、分选好坏、磨圆度以及胶结物的成分,含量和胶结形式有关。一般粒径大,分选和磨圆度好,胶结物少,则孔隙空间大,连通性好,为储集性质好。 2) 碳酸盐岩储集层 世界上油气50%的储量和60%的产量属于这一类储集层。我国华北震旦、寒武及奥陶系的产油层,四川的震旦系,二叠系和三叠系的油气层,均属于这类储层。 碳酸盐岩属于水化学沉积的岩石,主要的矿物有石灰石、白云石和过渡类型的泥灰岩。它的储集空间有晶

测井数据处理与解释 1010131126 张天恩

《测井数据处理与解释》实践报告 班级:地物一班 姓名:张天恩 学号:1010131126 指导老师:肖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6年11月

一、实践课的目的和意义 1. 通过本次实践课,使学生能进一步的了解测井资料综合处理与解释的一般流程;通过实际测井资料的处理,将课本所学知识与现场资料很好的结合起来,以更进一步的巩固各种知识; 2. 了解测井资料人工解释的一般方法; 3. 掌握各种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及划分渗透层的一般方法; 4. 储层流体识别的一般方法; 4. 掌握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解释的一般方法; 5. 掌握储层有效厚度确定的一般方法; 二、实践课的基本内容 本次上机实验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内容:1. 了解Ciflog测井解释软件及基本操作方法;2. 熟悉测井资料的数据加载及测井曲线的回放方法;3. 掌握储层流体的定性识别方法;4. 对实际测井曲线进行岩性,电性、含油性描述。5. 掌握储层参数的定量计算方法。根据实际区域地质特征,利用人工解释的方法划分渗透层,计算储层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有效厚度,结合束缚流体饱和度信息,对储层流体性质进行初步定性解释。 首先,打开Ciflog软件会看到一个“打开项目”的对话框,提示有本地项目,在下面还有一个“新建”选项,我们点击“新建”就可以建立自己所做的项目,项目建立好后,就可以进入主界面了,在最左面可以看到有个“任务栏”,点进去可以看到有几个选项,有“数据管理”,“数据格式转换”,“数据拷贝”,“测井曲线数字化”,我们点进“数据管理”界面,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所建立的项目,用鼠标右键点击项目出现对话框,选择“新建工区”,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工区的名字,再鼠标右键“新建工区”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新建井”,输入所测的数据井的名字,再右键会出现对话框选择“新建井次”,再输入井次名字,然后就可以进行数据的导入工作了,再点击“任务栏”找到“数据格式转换”,找到打开文件,在文件中找到自己想好要处理的数据,我们的数据是一维文本格式的所以我们在下面的格式中选择一维文本式,则数据就出来了。数据打开后找到数据格式转换初始设置,在设置中可以看到“曲线名所在行”和“数据起始行”分别是“1”,和“3”,这是所给数据所决定的,文本类型设置为等间隔,选择第一列为深度列,这样起始深度和终止深度和采样间隔就确定了,数据类型为浮点型,深度单位是米。 在数据导入之后我们就可以绘制测井曲线图了,我们再回到数据管理界面,单击井次就可以出现刚刚导入的井的数据了,我们可以看到有AC、CNL、CAL、DEN、GR、Rt、Rxo、SP七组数据,我们测井曲线分为三大类,分别为三岩性曲线,三孔隙度曲线,三电阻率曲线,其中三岩性曲线包括自然伽玛曲线(GR),自然电位曲线(SP),井径曲线(CAL),三物性曲线包括声波时差曲线(AC),密度曲线(DEN),补偿中子曲线(CNL),三电阻率曲线包括深侧向电阻率曲线,浅侧向电阻率曲线,冲洗带电阻率曲线(Rxo),共九条曲线,我们这了所

油井特性知识点-钻井常用专业名词解释

Deviation Survey 井斜测量 Multiple Completion 多层完井 Tandem ESP 串联ESP泵 Churn Flow 湍流 TVD,垂深,就是从钻台面到井底的垂直深度 MD,测量井深,就是测井时从钻台面到井底的测量长度 TD,完钻井深,完钻后井下所有钻具总长和方钻杆方入的长度若是直井,理论上TVD=MD=TD, 斜井或是水平井,TD=MD>TVD Perforation 射孔 IPR 油井流入动态 productivity index 采油指数 Completion 完井 Packer 封隔器 Absolute open flow potential (AOFP) 绝对无阻流量:假设生产井井底流压为0. 101325MPa时的产量。 OFVF (Oil formation volume factor) 地层原油体积系数:Ratio of the liquid volume at reservoir conditions to that at stock tank conditions Rod pump 有杆抽油泵 progressive cavity pump螺杆抽油泵 well log analysis 测井曲线分析

borehole diameter 钻孔直径 reservoir permeability 油层渗透率mD 毫达西:以粘度为1厘泊(cp)的流体完全饱和于岩石孔隙中,在1个大气压的压差下,以层流方式通过截面积为1平方厘米,长度为1厘米的岩样时,若其流量为1立方厘米/s,则岩石的渗透率为1达西(英文字为Darcy,简写D)。但这个数值太大,使用起来不方便,因而采用它的千分之一,称为毫达西(英文字母millidarcy简写md)来作为渗透率的单位。 drainage radius 泄油半径 skin factor 表皮系数 sliding sleeve 滑动套筒 Non-Darcy exponent 非达西指数 deliverability testing 产能试井 Conventional deliverability (back-pressure) 常规回压试井 Isochronal 等时试井 Modified isochronal 修正的等时试井 Gas coning 气锥 Choke Flow Model 阻塞流模型 critical (sonic) and sub-critical flow 临界流和亚临界流 Liquid Loading 井筒积液(气井) Heterogeneous Oil Reservoir 非均质油藏 vertical permeability 垂向渗透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