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接焊缝超声检测作业指导书(范本)

对接焊缝超声检测作业指导书(范本)

对接焊缝超声检测作业指导书(范本)
对接焊缝超声检测作业指导书(范本)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学会

无损检测2级人员对接焊缝超声检测作业指导书姓名:身份证号码:

分数:

(范本)

一、前言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依据本公司超声检测工艺规程(符合GB/T 11345-19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的要求规定了超声检测中对人员、设备器材、检测方法和步骤、数据记录、结果分类与评定等项内容。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厚度范围在8~50mm的钢熔化对接焊焊缝的手工超声波检测。

2、参考文件

JB/T 4730.3-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

二、人员

具有中国无损检测学会无损检测人员超声1、2、3级(结果评定需有2级或3级)

资格;

三、超声检测系统

1、仪器:模拟超声波探伤仪CTS22或数字式超声探伤仪HS600;

仪器水平线性误差≤1%,垂直线性误差≤5%;

2、探头:1~5M、1~2.5K超声斜探头;

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2°,主声束垂直方向无明显双峰;

3、仪器和探头其他性能必须符合CSK-ⅠA标准要求;

4、试块:CSK-ⅠA、CSK-ⅢA;

5、耦合剂:机油或化学浆糊;

四、工件参数与检测要求

五、检测程序

1、检测系统调节

(1)探头入射点、前沿、K值测量(测三次平均值);

(2)水平时基线调节(用CSK-ⅠA试块);

2、检测准备

(1)试样准备(表面清理,去除影响检测的油污、毛刺等);

(2)按JB/T 4730.3-2005灵敏度绘制DAC曲线;

(3)设备的调整(加各项补偿、仪器旋钮调至需要位置);

3、检测

(1)检测方法:斜探头横波法;扫查方法:锯齿,扫查速度≤ 100 mm/s,覆盖10 mm;

(2)扫描量程修正:DAC曲线上任意一点在扫描线上的偏移超过扫描读数的10%,则应予以修正;

(3)扫查缺陷:

·将DAC曲线调到评定线(EL)对焊缝作单面双侧扫查,对超过EL线的显示作出标记;

·将DAC曲线调到定量线(SL)对焊缝作单面双侧扫查(重点扫查超过EL线的显示),对超过SL线的显示进行测长、定位和当量计算;

·对超过RL线的显示直接判废。

(4)复核时机:每次检测前对扫描线、灵敏度复核,有下述情况应随时重新核查:

a.探头耦合剂或调节旋纽改变时;

b.开路电压波动或检测者怀疑灵敏度有变时;

c.连续工作4小时以上时;

d.工作结束时。

(5)检测过程中将检测对象、探头参数、DAC曲线以及缺陷位置、缺陷当量等相关参数如实填入《焊缝超声波检测记录》;

4、结果评定

(1)根据JB/T 4730.3-2005Ⅱ级对缺陷定级;

(2)将评定结果填入《焊缝超声波检测记录》;

5、报告编制

(1)根据《焊缝超声波检测记录》,编制《焊缝超声波检测报告》;

(2)由相关人员审核和批准报告;

六、检测后处理

(1)被检工件清洁和维护;

(2)检测记录和检测报告签发、归档。

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日期:日期:

焊缝超声波探伤(第二节平板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探伤方法)

第四章 焊缝超声波探伤 第二节 平板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探伤方法 由于焊缝有增强量、表面凹凸不平,以及焊缝中危险性缺陷(裂缝、未焊透)大多垂直于板面,所以,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基本方法一般都利用斜探头在焊缝两侧与钢板直接接触后 所产生的折射横波进行探测,见图4–4所示。 一、探测面的修整 为保证整个焊缝截面都被超声波束扫查到,探头必须在探测面上左 右、前后移动,为此,通常要对探测面进行修整。探测面上的焊接飞溅、氧化皮、锈蚀等应清理掉。清理的方 法可用铲刀、钢丝刷、砂轮等使钢板露出金属光泽。 探测面的修整宽度按GB11345–89标准规定: a. 用一次(直射)波法扫查,则焊缝两测的修整宽度(探头移动区)应大于0.75P : P=2TK (4–1) 式中:T 为母材厚度;K 为斜探头折射角的正切(K=tg β)。 b. 用一次反射波法,在焊缝两面两侧扫查,故修整宽度大于1.25P : 二、耦合剂的选用 为使超声波能顺利传入工件,在探伤前必须在探测面上涂上耦合剂,常用的耦合剂有机油、化学浆糊、水、甘油等。 耦合剂的选用应考虑: ① 工件表面光洁度和倾斜角度 ② 探测频率 ③ 耦合剂的声透性能 ④ 保存和使用的方便性 ⑤ 经济性和安全等 各种耦合剂在工件表面光洁度较高时,其声透性能一般相差不大,当工件表面光洁度较差时,选用声阻抗较大的耦合剂,如甘油,可获得较好的声透性能。 三、探头的选择 探头选择主要指探头角度和频率的选择 1. 探头角度的选择 对于钢质材料,为保证纯横波探测,探头的入射角应在第一临界角(27.5°)和第二临界角(57°)之间,即27.5°<α<57°。国内过去使用的探头均以入射角标称,如、30°、40°、45°、50°、55°等。近年来,考虑到为使缺陷定位计算方便,故均改用K 值探头(K=tg β)如K=0.8、K=1、K=1.5、K=2、K=2.5、K=3等。国外则普遍用折射角标称,如β=35°、β=45°、β=60°、β=70°、β=80°等。 为保证整个焊缝截面为声束覆盖,当用一次波和二次波探测时,探头的K 值尚须满足下式(见图4–5): K ≥ T b a l ++ (4– 2) 图4–4 焊缝探伤一般方法

008 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缺陷作业指导书_修正版_修正版

xxxxxx公司 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缺陷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版本号: 分发号: 编制: 批准: 生效日期:

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缺陷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试验结果是否正确,除了要求试验仪器本身达到规定的精度外,同时还要求试验人员必须熟悉试验机操作方法。为了使检测员更好地掌握本职工作,保证检测数据科学、公正、准确,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岩海公司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也同时适用于其它型号的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 3. 检测依据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2000;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4. 检测设备 RS-ST01C型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 38kHz厚度振动式换能器 5. 检测前准备 5.1 超声波检测仪应满足下列要求 5.1.1 具有波形清晰、显示稳定的示波装置; 5.1.2 声时最小分度为0.1μs; 5.1.3 具有最小分度为 1dB的衰减系统; 5.1.4 接收放大器频响范围 10~500kHz,总增益不小于 80dB,接收灵敏度(在信噪比 为3:1时)不大于50μv; 5.1.5 电源电压波动范围在标称值±10%的情况下能正常工作; 5.1.6 连续正常工作时间不少于 4h。 5.2 换能器的技术要求 5.2.1 常用换能器具有厚度振动方式和径向振动方式两种类型,可根据不同测试需要 选用。 5.2.2 厚度振动式换能器的频率宜采用 20~250kHz。径向振动式换能器的频率宜采用 20~60kHz,直径不宜大于 32mm。当接收信号较弱时,宜选用带前置放大器的接收换能器。 5.2.3 换能器的实测主频与标称频率相差应不大于±10%。对用于水中的换能器,其水

焊缝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

焊缝超声波检验规程 1范围 适用于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用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的超声检测,也适用于金属材料制在用承压设备的超声检测。 与承压设备有关的支承件和结构件的超声检测,也可参照本部分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JB/T 473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JB 4730.1—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 JB/T 7913—1995 超声波检测用钢制对比试块的制作与校验方法 JB/T 9214—1999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 JB/T 10061—1999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 JB/T 10062—1999 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 JB/T 10063—1999 超声探伤用1号标准试块技术条件 3一般要求 3.1 超声检测人员 超声检测人员的一般要求应符合JB/T 4730.1的有关规定。 3.2 检测设备 3.2.1 超声检测设备均应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或合格的证明文件。 3.2.2 探伤仪、探头和系统性能 3.2.2.1 探伤仪 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工作频率范围为0.5MHz~10MHz,仪器至少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探伤仪应具有80dB以上的连续可调衰减器,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其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误差在±1dB以内,最大累计误差不超过1dB。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其余指标应符合JB/T10061的规定。 3.2.2.2 探头 3.2.2.2.1 晶片面积一般不应大于500mm2,且任一边长原则上不大于25mm。 3.2.2.2.2 单斜探头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应大于2°,主声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 3.2.2.3 超声探伤仪和探头的系统性能 3.2.2.3.1 在达到所探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应不小于10dB。 3.2.2.3.2 仪器和探头的组合频率与公称频率误差不得大于±10%。 3.2.2.3.3 仪器和直探头组合的始脉冲宽度(在基准灵敏度下):对于频率为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0mm;对于频率为2.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5mm。 3.2.2.3.4 直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30dB,斜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6dB。 3.2.2.3.5 仪器和探头的系统性能应按JB/T 9214和JB/T 10062的规定进行测试。 3.3 超声检测一般方法 3.3.1 检测准备 3.3.1.1 承压设备的制造安装和在用检验中,检测时机及抽检率的选择等应按法规、产品标准及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和原则进行。 3.3.1.2 检测面的确定,应保证工件被检部分均能得到充分检查。 3.3.1.3 焊缝的表面质量应经外观检测合格。所有影响超声检测的锈蚀、飞溅和污物等都应予以清除,其表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作业指导书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版本号: 发放编号: 受控状态: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生效日期:

1、适用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程结构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 2、检测目的 检测及推定普通混凝土强度。 3、标准及规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2:2005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4、仪器设备 (1)回弹仪(2)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3)锤等工具(4)碳化深度测定仪(5)1%酚酞酒精试剂 5、检测准备 5.1现场检测前,需要收集以下资料: (1)工程名称及设计、施工、建设和委托单位名称;(2)结构或构件名称、施工图纸和砼强度等级;(3)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和用量,沙石的品种和粒径,外加剂或掺合料的品种,掺量和混凝土配合比等;(4)模板类型、混凝土浇注、养护情况及成型日期;(5)相关设计图纸、施工记录;(6)结构或构件的检测原因说明; 5.2检测过程中注意事项: (1)操作过程中仪器要轻拿轻放,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检测。(2)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戴好安全帽。尤其在顶板回弹等较高位置检测时,必须保证爬梯等辅助工具的稳固安全。(3)检测过程要做到文明施测。 6现场检测 6.1抽检数量应符合下列原则

6.1.1.按单个构件检测时,应在构件上均匀布置测区,每个构件测区数量上不少 于10个; 6.1.2.同批构件按批抽样检测时,构件抽样数不应少于同批构件的30%,且不 应少于10件,对一般施工质量的监测和结构性能的检测,可按照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的规定抽样; 6.1.3.对某一方向尺寸不大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不大于0.3m的构件,其 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6.2按批抽检检测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构件可作同批构件 6.2.1.混凝土设计强度同一等级 6.2.2.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和龄期基本相同 6.2.3.构件种类相同 6.2.4.施工阶段所处状态基本相同 6.3测区布置 (1)在条件允许时,测区宜优先布置在构件混凝土浇筑方向的侧面(2)测区 可在构件两个对应面、相邻面或同一面布置(3)测区宜均匀布置,相邻两测区 的间距不宜大于2m (4)测区宜避钢筋密集区和预埋件(5)测区尺寸宜为 200mm*200mm;采用平测时宜为400mm*400mm (6)测试面应清洁、平整、干燥、 不应有接缝、施工缝、饰面层、浮浆和油垢,并应避开蜂窝麻面部位。必要时可 用砂轮片清除表面杂物和磨平不平整处,并擦净残留粉尘。 7、资料整理与数据分析 7.1回弹值计算 用回弹仪测试时,宜使仪器处于水平状态,测试混凝土浇灌方向的侧面。如 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也可非水平状态测试,或测试混凝土浇筑方向的顶面或底 面,应按《回弹法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的要求,对构件上每一测区的 两个相对测试面各弹击8点,每一测点的回弹值测读精确至1.

超声波探伤测定作业指导书样本

超声波探伤测定作业指导书 一、使用设备 PXUT-350型全数字探伤仪 二、测试原理及目的 超声波探伤法是经过有压电晶体的探头, 将电振荡转变成超声波, 入射到工程材料或设备构件后, 如遇缺陷则超声波被反射、散射或衰减, 再经探头接收后变成电信号, 进而放大显示在超声波探伤仪的屏幕上, 并根据相应的原则由荧光屏上显示出的信息判定缺陷的部位、大小和性质。超声波探伤法不但可检测被测物体表面的缺陷, 重要的是能够探测到内部的缺陷。 三、测试方法及步骤 1、测零点( 声速或K值) 根据测试的物体的不同, 可分为使用直探头和使用斜探头测试。 1.1) 测试前, 首先根据物体的不同相应的选择所使用的探头, 一般情况下, 使用直探头、双晶探头的物体在屏幕”声波类型”中一般为”纵波”, 斜探头一般为”横波”。如果”声波类型”为”深度”则”声波类型”不影响测试, 但需在测试前输入工件声速。 如果”声程类型”选为”距离”时( 默认为”距离”) , 此测试过程在测零点的同时可测出工件中声速, 例如用CSK-1A试块测横波探头的零点与声速; 如选取”深度”时则用两个不同深度的反射体可同时测出探头的零点和K值( 此时需事先输入工件中声速) , 例如用CSK-ⅢA试块测横波探头的零点K值。 根据所用试块声程值, 如果输入的试块声程值过小, 则不能测试, 仪器会提示”输入数值不当”, 此时可重新输入一个恰当的数值。当选〈2〉键输入”一次声

程”后, ”两次声程”所显示的数值将会是”一次声程”的两倍。也能够按〈3〉键在”两次声程”处直接输入数值, 但必须保证”两次声程”大于”一次声程”。仪器将根据输入值自动设置进波门( 一般是门位在第三格, 门宽三格) 、声程( 声程单位) 、增益、声速等参量, 一般不需用户再调节, 但有一些探头如双晶探头由于零点较长, 可能需要移动进波门位( 屏幕左上角提示: 门位-A) 或其它参量( 如声程) 使所需回波处于进波门内, 调节参量后应按〈返回〉键退出参量更改状态, 使屏幕左上角提示为: 测零点。 在确认一次声程值时需用直尺量出探头至反射体的水平距离, 并在确认测试值后输入。 1.2) 注意事项 ( 1) 测零点时不可调延时和更改补偿增益, 不可更换通道, 也不可嵌套其它测试; ( 2) 确认回波时应注意在屏幕左上角有”测零点”三字提示时才可按〈确认〉键; ( 3) 当”声程类型”为”距离”时, 在两次确认回波之间应保持探头稳定不动; ( 4) 确认进波门内回波时,可移动”门位-A”使回波处于进波门内。 ( 5) 当”声程类型”为”深度”时, 若所找反射体最高波位置稍有偏差即可能使测试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因此非必要状况或不够熟练者请不要使用此方法。( 6) 在示例中所输入数值仅为举例, 应根据试块的实际情况进行输入。 2、测K值 按〈调零/测试〉键再按〈确认/2ndf〉话把出现测试菜单后, 按〈2〉选中测K 值后, 屏幕左上角出现提示: ”先测声速零点? +/-”, 如用户按〈+〉键则先测零点声速( 参见5-1, 默认使用CSK-ⅠA试块, 因此”声波类型”会自动预置为横波, 试块”一次声程”预置为50mm, ”两次声程”为100mm, ”声程类型”为距离) , 再测K值; 如按〈-〉键则直接测K值, 屏幕上出现对话框:

碳钢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

碳钢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 目录 前言 (2) 1. 课程设计任务书 (3) 2. 碳钢板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工艺 (4) 2.1超声波探伤的方法 (4) 2.2超声波检测仪器和基本设备 (4) 2.2.1超声波仪器 (4) 2.2.2超声波探头 (5) 2.2.3超声波试块 (6) 2.2.4耦合剂的使用 (6) 2.3超声波检测的过程 (7) 2.3.1检验等级的确定 (7) 2.3.2探头K值的选择 (7) 2.3.3频率选择 (7) 2.3.4晶片尺寸的选择 (7) 2.4实时探伤操作 (7) 2.4.1探伤标准的选择 (7) 2.4.2检验区宽度的确定 (8) 2.4.3探头移动区宽度 (8) 3. 碳钢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检测工艺卡 (9) 4. 根据编制的工艺及工艺卡,进行检测实验 (10) 4.1 探头测定与仪器的调节 (10) 4.1.1 探头测试 (10) 4.2 扫查方式 (11) 5.碳钢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检测报告 (12)

课程设计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前言 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NDT)技术已成为控制产品质量、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等方面极为重要的技术手段,在现代航空工业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要求对关键部件进行更加有效和准确的检测。 超声检测是指用超声波来检测材料和工件、并以超声检测仪作为显示方式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超声检测是利用超声波的众多特性(如反射和衍射),通过观察显示在超声检测仪上的有关超声波在被检材料或工件中发生的传播变化,来判定被检材料和工件的内部和表面是否存在缺陷,从而在不破坏或不损害被检材料和工件的情况下,评估其质量和使用价值。本次课程设计利用超声检测的方法对对接板材焊缝进行检测。文中针对给定的材质:Q235,钢板厚度:12mm,开坡口手工对接焊接焊缝,通过实验检测该焊缝的缺陷,详细介绍试块选用,设备调试,现场探伤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还介绍了现场探伤,缺陷定位和长度测量的具体方法,并通过标准对检测中的缺陷进行了等级评定并得出了检测工艺卡。在焊缝缺陷检测中,超声检测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常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与其它常规检测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基于以上原因,本文重点研究焊缝内部缺陷的超声波检测方法,从而对焊接缺陷进行有效的安全评定。

锻件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

锻件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 7.1适用范围: 本条适用于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的超声波检测和缺陷等级评定,不适用于奥氏体粗晶材料的超声检测,也不适用于内外径之比小于80%的环形和筒形锻件的周向横波检测。 7.2检测工艺卡 7.2.1检测工艺卡由具有II级UT资质人员编制,工艺卡的编制应与所执行的技术规范及本检测作业指导书相符。 7.2.2检测工艺卡由具有UTIII资质人员或UT检测责任师审核批准。 7.3检测器材: 7.3.1仪器 选用数字式超声波检测仪或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检测仪,其工作频率范围为0.5-10MHz,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7.3.2探头 选用双晶直探头频率为 5 MHz,晶片面积不小于

150mm2;单晶直探头,频率为2-5 MHz,圆晶片直径为14-25mm。 7.3.3试块 采用纵波单晶直探头时采用JB/T4730-2005规定的CSI 试块;采用纵波双晶探头时采用JB/T4730-2005图8-5规定的CSII标准试块;检测面是曲面时采用CSIII试块。 7.3.4耦合剂:化合浆糊或机油。 7.4检测时机:原则上安排热处理后,槽、孔、台阶加工前进行。若热处理后锻件形状不适合超声波检测时,也可在热处理前进行,但在热处理后仍应对锻件进行尽可能完全的检测。 7.5检测方法 7.5.1执行检测工艺卡的规定 7.5.2锻件一般应进行纵波检测,对筒形锻件还应进行横波检测,但扫查部位 和验收标准应根据JB/T4730-2005.3附录C的规定。 7.5.3在纵波检测时,原则上应从两面相互垂直的方向进行检

测,尽可能的检测带锻件的全体积,但锻件厚度超过400mm 时,应从两端面进行100%的扫查。 7.6检测灵敏度确定 7.6.1纵波直探头检测灵敏度的确定 当被检部位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倍进场区时,原则上选用底波计算方法确定基准灵敏度,也可以采用试块法确定基准灵敏度。 7.6.2纵波双晶直探头灵敏度确定 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直径的平底孔试块,并依次测试一组不同检测深度的平底孔(至少三个),调节衰减器,使其中最高回波达到满刻度的80%。不改变仪器参数,测出其他平底孔回波的最高点,将其标在荧光屏上,连接这些点,即得到对应于不同直径平底孔的双晶直探头的距离—波幅曲线,并以此作为基准灵敏度。 7.6.3检测灵敏度一般不得低于最大检测距离处的φ2mm平底孔当量直径。 7.6.4缺陷当量的确定:

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检测实施细则

1 引用标准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 9445-2008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GB/T 11345-2013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焊缝中的显示特征》GB/T 29711-2013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验收等级》GB/T 29712-2013 《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T 203-2007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 2 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母材厚度为不小于8mm铁素体钢全熔透焊缝(包括对接接头、T型接头和角接接头)的超声波探伤。如母材厚度小于8mm且不小于4mm,则按照标准JG/T 203-2007进行超声波探伤。 3 主要仪器设备 3.1 超声检测仪器应定期进行性能测试。除另有约定外,超声检测仪宜符合下列要求: 3.1.1 温度的稳定性:环境温度变化5℃,信号的幅度变化不大于全屏高度的±2%,位置变化不大于全屏宽度的±1%。 3.1.2 显示的稳定性:频率增加约1Hz,信号幅度变化不大于全屏高度的±2%,位置变化不大于全屏宽度的±1%。 3.1.3 水平线性的偏差不大于全屏宽度的±2%。 3.1.4 垂直线性的测试值与理论值的偏差不大于±3%。 3.2 系统性能测试 至少在每次检测前,应按JB/T9214推荐的方法,对超声检测系统工作进行性能试。除另有约定外系统性能宜符合下列要求: 3.2.1 用于缺欠定位的斜探头入射点的测试值与标称值的偏差不大于±1mm; 3.2.2 用于缺欠定位的斜探头折射角的测试值与标称值的偏差不大于±2o; 3.2.3 灵敏度余量、分辨力和盲区,视实际应用需要而定。 系统性能的测试项目、时机、周期及其性能要求,应在书面检测工艺规程中予以详细规定。 3.3 探头 3.3.1 检测频率应在2MHz~5MHz范围内,同时应遵照验收等级要求选择合适的频

焊缝超声波探伤

焊缝手动超声波探伤 锅炉压力容器和各种钢结构主要采用焊接方法制造。射线探伤和超声波探伤是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对于焊缝中的裂纹、未熔合等面状危害性缺陷,超声波比射线有更高的检出率。随着现代科技快速发展,技术进步。超声仪器数字化,探头品种类型增加,使得超声波检测工艺可以更加完善,检测技术更为成熟。但众所周知:超声波探伤中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影响甚大;工艺性强;故此对超声波检测人员的素质要求高。检测人员不仅要具备熟练的超声波探伤技术,还应了解有关的焊接基本知识;如焊接接头形式、坡口形式、焊接方法和可能产生的缺陷方向、性质等。针对不同的检测对象制定相应的探伤工艺,选用合适的探伤方法,从而获得正确的检测结果。 射线检测局限性: 1.辐射影响,在检测场地附近,防护不当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2.受穿透力等局限影响,对厚截面及厚度变化大的被检物检测效果不好。 3.面状缺陷受方向影响检出率低。 4.不能提供缺陷的深度信息。 5.需接近被检物体的两面。 6.检测周期长,结果反馈慢。设备较超声笨重。成本高。 常规超声波检测不存在对人体的危害,它能提供缺陷的深度信息和检出射线照相容易疏漏的垂直于射线入射方向的面积型缺陷。能即时出结果;与射线检测互补。 超声检测局限性: 1.由于操作者操作误差导致检测结果的差异。 2.对操作者的主观因素(能力、经验、状态)要求很高。 3.定性困难。 4.无直接见证记录(有些自动化扫查装置可作永久性记录)。 5.对小的(但有可能超标的缺陷)不连续性重复检测结果的可能性小。 6.对粗糙、形状不规则、小而薄及不均质的零件难以检查。 7.需使用耦合剂使波能量在换能器和被检工件之间有效传播。

焊缝超声波检测技术总结知识讲解

一、超声波探伤常见缺陷回波类型显示 1、气孔:单个气孔回波高度低,波形稳定,从各个方向探测,反射波大致相同,稍一移动探头就消失。密集气孔为一族反射波,其波高随气孔的大小而不同,当探头作定点转动时,会出现此起彼落的现象。 2、夹渣:点状夹渣的回波信号与点状气孔相似。条状夹渣回波信号多呈锯齿状,反射率低,一般波幅不高,波形常呈树枝状,主峰边上有小峰,探头平移时波幅有变动,从各个方向探测,反射波幅高度不相同。 3、未焊透:在板厚双面焊缝中,未焊透位于焊缝中部,声波在未焊透缺陷表面上类似镜面反射,用单斜探头探测时有漏检的危险。对于单面探测根部未焊头,类似端角反射。探头平移时,未焊透波形稳定。焊缝两侧探伤时,均能得到人致相同的反射波幅。 4、未熔合:当超声波垂直入射到其表面时,回波高度大,当探头平移时,波形较稳定,两侧探测时,反射波幅不同,有时只能从一面探测。 5、裂纹:一般来说,裂纹回波较大,波幅宽,会出现多峰。探头平移时,反射波连续出现,波幅有变化,探头转动时,波峰有上下错位的现象。 常见的缺陷回波图片 常见的缺陷类型图片 未熔合、未焊透 裂纹 气孔

二、焊缝探伤中常见的伪缺陷回波 6、仪器杂波:在不接探头的情况下,由于仪器性能不良,灵敏度调节过高,荧光屏上出现单峰或者多峰波形,接上探头工作时,此波仔荧光屏上的位置固定不变。一般情况下,降低灵敏度后,此波即消失。 7、探头杂波:仪器接上探头后,在荧光屏上显示山脉冲波幅很高、很宽的信号,无论探头是否接触好,它都存在且位置不随探头移动而移动,即固定不变。 8、耦合剂反射回波:如果探头的折射角度大,而探伤灵敏度有调得较高,则有一部分能量转换成表面波,这种表面波传播到探头前沿耦合剂堆积处,造成反射信号。只要探头固定不动,随着耦合剂的流大、波幅慢慢降低,很不稳定,用手擦掉探头前面的耦合剂时,信号就会消失。 9、焊缝表面和沟槽反射波:在多到焊缝表面形成一道道沟槽。当超声波扫查到沟槽时,会引起沟槽反射。鉴别的方法是,一般出现在一次、二次波处或稍偏后的位置,这种反射信号的特点是不强烈、迟钝。 10、焊缝上下错位引起的反射波:由于焊缝上下焊偏,在一侧探伤时,焊角反射波很像焊缝内的缺陷,当探头移到另一侧时,在一次波前没有反射波或测得探头的水平距离的焊缝的母材上。 11 、焊角回波:焊缝一般都有一定的余高,余高与母材的交界处称为焊角,由焊角产生的回波称为焊角回波。在阶梯试块上做试验:如下图A、图B所示,从A、B两个相反的方向检测同一个台阶,探头在A位置时会有回波,在B位置时没有回波。角焊回波的特点是:探头在工件上A位置处会有焊角回波产生,在B位置处则无焊角回波产生。焊角回波高度与余高高度有关,余高高时焊角回波高度高,余高低时焊角回波高度低,余高到一定程度时,无焊角回波。当探头沿焊缝平行移动时,焊角回波的位置不会改变,当探头垂直焊缝作前后移动时,焊角回波的位置会相应的移动一段距离,如果根据最高焊角回波的位置计算出它的水平位置和垂直距离,计算出的焊角位置与工件上的实际焊角位置相同;如果用手沾油轻轻敲击工件的焊角处,焊角回波会上下跳动。 (图A)(图B)

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 QDICC/QB107-2002 1、适应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容器、钢结构及管道对接焊缝的超声波及探伤结果的分级评定。 2、工艺编制依据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第三篇。 3、探伤人员条件 探伤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且取得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超声波检测的资格证书。 4、仪器 超声波探伤仪器的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应符合ZBY230《A型脉冲及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5、探头 本规程使用的探头采用声束垂直方向无双峰,且声束轴向的水平方向偏离角小于2°的探头。 6、超声检测系统性能 系统有效灵敏度余量应大于或等于10dB上。斜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大于或等于6dB。仪器和探头的组合频率和公称频率误差不得大于±10%。 7、耦合剂 耦合剂选用甘油或机油。

8、试块 本程序选用的试块,由以下几种规格: 标准试块:CSK-ZB 对比试块:CSK-111A 9、检验前准备 9.1 检验区域的宽度是焊缝本身再加上焊缝两侧各相当于母材厚度的30%的一段区域,且不小于10mm。 9.2 探头的移动区应不小于1.25P。 P=2KT 式中:P-跨距 mm P=2Ttg T-母材厚度 mm K- 探头K值 tg-探头折射角° 9.3 探头移动区域应清除焊接飞溅物、铁屑、油垢及其他杂质,检测表面平整光滑,便于探头的自由扫查。 9.4 距离—波幅曲线的绘制 9.4.1 距离--波幅曲线按探头和仪器在试块上实测的数据直接绘制在仪器面板上,该曲线族由评定线、定量线和判废线组成。评定线和定量线之间(包括评定线)为Ⅰ区,定量线和判废线之间(包括定量线)为Ⅱ区,判废线及其以上区为Ⅲ区。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超声检测适用于板材、复合板材、碳钢和低合金钢锻件、管材、棒材、奥氏体不锈钢锻件等承压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检测;也适用于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T型焊接接头、角焊缝以及堆焊层等的检测。 二、引用规范 JB/T4730.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三部分:超声检测 GB/T12604 无损检测术语 三、一般要求 1、超声检测人员应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探伤经验。并经考核取得有关部门认可的资格证书。 2、探伤仪 ①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频率应为1~5MHz。 ②仪器至少应在满刻度的75%范围内呈线性显示,垂直线性误差不得大于5%。 ③仪器的水平线性、分辨力和衰减器的精度等指标均应复合JB/T 10061的规定。 3、探头 ①纵波直探头的晶片直径应在10~30mm之间,工作频率1~5MHz,误差不得超过±10%。 ②横波斜探头的晶片面积应在100~400mm2之间,K值一般取1~3. ③纵波双晶直探头晶片之间的声绝缘必须良好。 4、仪器系统的性能 ①在达到所探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不得小于10dB。 ②仪器与探头的组合频率与公称频率误差不得大于±10%。 ③仪器与直探头组合的始脉冲宽度(在基准灵敏度下):对于频率为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0mm; 对于频率为2.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5mm。 ④直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30dB,斜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6dB。 ⑤仪器与探头的系统性能应按JB/T 9124和JB/T 10062的规定进行测试。 四、探伤时机及准备工作 1、探伤一般应安排在最终热处理后进行。若因热处理后工件形状不适于超声探伤,也可将探伤安排在热处理前,但热处理后仍应对其进行尽可能完全的探伤。 2、工件在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超声探伤,所有影响超声探伤的油污及其他附着物应予以清除。 3、探伤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6.3μm。 五、探伤方法 1、为确保检测时超声波声束能扫查到工件的整个被检区域,探头的每次扫查覆盖率应大于探头直径的15%。探头的扫查速度不应超过150mm/s。耦合剂应透声性好,且不损伤检测表面,如机油,浆糊,甘油和水等。 2、灵敏度补偿 ①耦合补偿在检测和缺陷定量时,应对由表面粗糙度引起的耦合损失进行补偿。 ②衰减补偿在检测和缺陷定量时,应对材质衰减引起的检测灵敏度下降和缺陷定量误差进行补偿。 ③曲面补偿对探测面是曲面的工件,应采用曲率半径与工件相同或相近的试块,通过对比实验进行曲率补偿。 六、系统校准与复核

对接焊缝超声检测作业指导书(范本)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学会 无损检测2级人员对接焊缝超声检测作业指导书 姓名:身份证号码: 分数: (范本) 一、前言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依据本公司超声检测工艺规程(符合GB/T 11345-19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的要求规定了超声检测中对人员、设备器材、检测方法和步骤、数据记录、结果分类与评定等项内容。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厚度范围在8~50mm的钢熔化对接焊焊缝的手工超声波检测。 2、参考文件 JB/T 4730.3-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 二、人员 具有中国无损检测学会无损检测人员超声1、2、3级(结果评定需有2级或3级)资格; 三、超声检测系统 1、仪器:模拟超声波探伤仪CTS22或数字式超声探伤仪HS600; 仪器水平线性误差≤1%,垂直线性误差≤5%; 2、探头:1~5M、1~2.5K超声斜探头; 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2°,主声束垂直方向无明显双峰; 3、仪器和探头其他性能必须符合CSK-ⅠA标准要求; 4、试块:CSK-ⅠA、CSK-ⅢA; 5、耦合剂:机油或化学浆糊; 四、工件参数与检测要求

五、检测程序 1、检测系统调节 (1)探头入射点、前沿、K值测量(测三次平均值); (2)水平时基线调节(用CSK-ⅠA试块); 2、检测准备 (1)试样准备(表面清理,去除影响检测的油污、毛刺等); (2)按JB/T 4730.3-2005灵敏度绘制DAC曲线; (3)设备的调整(加各项补偿、仪器旋钮调至需要位置); 3、检测 (1)检测方法:斜探头横波法;扫查方法:锯齿,扫查速度≤ 100 mm/s,覆盖 10 mm; (2)扫描量程修正:DAC曲线上任意一点在扫描线上的偏移超过扫描读数的10%,则应予以修正; (3)扫查缺陷: ·将DAC曲线调到评定线(EL)对焊缝作单面双侧扫查,对超过EL线的显示作出标记; ·将DAC曲线调到定量线(SL)对焊缝作单面双侧扫查(重点扫查超过EL线的显示),对超过SL线的显示进行测长、定位和当量计算; ·对超过RL线的显示直接判废。 (4)复核时机:每次检测前对扫描线、灵敏度复核,有下述情况应随时重新核查: a.探头耦合剂或调节旋纽改变时; b.开路电压波动或检测者怀疑灵敏度有变时; c.连续工作4小时以上时; d.工作结束时。 (5)检测过程中将检测对象、探头参数、DAC曲线以及缺陷位置、缺陷当量等相关参数如实填入《焊缝超声波检测记录》; 4、结果评定 (1)根据JB/T 4730.3-2005Ⅱ级对缺陷定级; (2)将评定结果填入《焊缝超声波检测记录》; 5、报告编制 (1)根据《焊缝超声波检测记录》,编制《焊缝超声波检测报告》; (2)由相关人员审核和批准报告; 六、检测后处理 (1)被检工件清洁和维护; (2)检测记录和检测报告签发、归档。 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日期:日期:

焊缝探伤超声波探头的选择方案参考

焊缝探伤超声波探头的选择方案参考 编号被测工件厚度选择探头和斜率选择探头和斜率 14—5mm6×6 K3 不锈钢:1.25MHz 铸铁:0.5—2.5 MHz 普通钢:5MHz 26—8mm8×8 K3 39—10mm9×9 K3 411—12mm9×9 K2.5 513—16 mm9×9 K2 617—25 mm13×13 K2 726—30 mm13×13 K2.5 831—46 mm13×13 K1.5 947—120 mm13×13( K2—K1) 10121—400 mm18×18 ( K2—K1) 20×20 ( K2—K1) 超声波探伤在无损检测焊接质量中的作用 焊缝检验方法: 1,外观检查. 2,致密性试验和水压强度试验. 3,焊缝射线照相. 4,超声波探伤. 5,磁力探伤. 6,渗透探伤.关于返修规定: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总之要力争减少返修次数在厂房建设及设备安装中大量使用钢结构,钢结构的焊接质量十分重要,无损检测是保证钢结构焊接质量的重要方法。 无损检测的常规方法有直接用肉眼检查的宏观检验和用射线照相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等仪器检测。肉眼宏观检测可以不使用任何仪器和设备,但肉眼不能穿透工件来检查工件内部缺陷,而射线照相等方法则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仪器或设备来进行检测,既可以检查肉眼不能检查的工件内部缺陷,也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于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无损检测,这需根据工件的情况和检测的目的来确定。 那么什么又叫超声波呢?声波频率超过人耳听觉,频率比20千赫兹高的声波叫超声波。用于探伤的超声波,频率为0.4-25兆赫兹,其中用得最多的是1-5兆赫兹。利用声音来检测物体的好坏,这种方法早已被人们所采用。例如,用手拍拍西瓜听听是否熟了;医生敲敲病人的胸部,检验内脏是否正常;用手敲敲瓷碗,看看瓷碗是否坏了等等。但这些依靠人的听觉来判断声响的检测法,比声响法要客观和准确,而且也比较容易作出定量的表示。由于超声波探伤具有探测距离大,探伤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到现场探伤,检测速度快,而且探伤中只消耗耦合剂和磨损探头,总的检测费用较低等特点,目前建筑业市场主要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检测。

工艺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

摘要:本文针对工艺管道对接焊缝的特点,对焊接方法、焊接位置及易产生的缺陷进行了分析,由于工艺管道对接焊缝壁厚范围大,又多是直管与直管、直管与弯头、法兰、阀门等管件对接,采用单面焊接双面成型工艺,这种特殊结构型式和焊接工艺,使超声波检测只能进行单面双侧扫查或单面单侧扫查;为了提高缺陷的检出率,对不同规格、不同结构的焊缝选择扫查面、探头数量、探头型号和探头尺寸应有针对性;根部缺陷的判定对仪器扫描线调节精度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对典型缺陷的回波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以上分析和采取的措施,能有效提高工艺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质量。 关键词:工艺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 Ultrasonic Test for the Process Piping Butt Weld LI Zhao-tai, WANG Cheng-sen, HUANG Zhi Nanjing Jinling Inspe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cess piping butt weld,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welding methods, the welding positions and the defects which are easily produced. As the range of thickness of the process piping butt weld is large, furthermore, the joints are almost among pipe fittings, such as straight pipes, elbows, flanges and valves, so we choose one formation welding. Due to the special structure and welding craft, UT only conducts single-sided bilateral scanning or single-sided unilateral scanning; in order to raise the defect inspection rate, we should choose scanning surface, probe quantity, models and size for different scales and structures of welding joints with pertinence. It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 for the linear adjustable accuracy of apparatus scanning to judge the root defect. We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ves of typical defects. By the analyses and measures above, it improves the test quality of the process piping butt weld effectively. Keywords: Process piping butt weld; Ultrasonic test 0 前言 石化装置工艺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具有一定的难度。早期的模拟超声波探伤机由于定位精度不高,对于根部缺陷的识别和判定存在较大难度,每次更换不同角度的探头,时间基线都要重新调节,非常不便,这为工艺管道对接焊缝推广超声波检测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近些年,超声波检测设备发生了巨大改变,且更新很快,数字式探伤机代替了模拟机,数字式探伤机较原先使用的模拟机具有显著的优点,首先,其定位精度高,定位精度可达0.1mm,为管道焊缝根部信号的判定提供了可靠依据;第二,可存贮多种探头参数及其距离波幅曲线,为现场采用多种角度的探头进行检测提供了方便,提高了不同角度缺陷的检测灵敏度,可方便的变换探头(角度),为辨识真、伪信号提供了方便;第三,可以存贮动态波形和缺陷包络线,并可作为电子文件存档备查。数字式超声波探伤机较好地解决了管道焊缝超声波探伤的难题。本文推荐管道焊缝探伤采用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通过专业培训和严格考核,可以筛选出合格的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人员,完全能保证管道焊缝的超声波检测质量。 本文通过对超声波检测方法、扫查面、探头数量、探头型号和探头尺寸的控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验证,表明超声波检测能有效保证管道焊缝的检测质量。 超声波检测操作灵活方便,对厚壁管道检测灵敏度和检测效率均高于射线检测,成本低于射线检测,且对人体无害,是一种科学、环保的检测方法。 1 管道对接焊缝与容器对接焊缝的不同点

超声波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UT-09) 编制: 审核: 批准: 执行日期: 3月10日

1 目的 1.1为使钢结构的部件和焊缝采用超声波检测时其全过程的操作规 范化,能正确反映产品质量制定本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 2.1本规程适用于母材厚度8mm~100mm的低超声衰减金属材料熔化焊焊接接头手工超声波检测,检测是母材及焊缝温度为0~60℃之间。 3 引用标准 3.1GB/T 5616- 无损检测应用导则 3.2GB/T 9445-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3.3GB/T 11345-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 定 3.4GB/T 29711-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焊缝中的显示特征3.5GB/T 29712-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验收等级 4.人员资格要求 4.1.2 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评定应按照《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的要求取得相应的无损检测资格。 4.2 NDT UT-I级可在NDT UT-II级人员指导下,可进行相关检测。

4.3不得有色盲和色弱,其近距离视力或近距离矫正视力应不低于 5.0(小数记录值为1.0), 的近距离视力敏锐度。检测员每年进行视力检查. 5 检测器材 5.1 超声波检测仪器要求 5.1.1 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工作频率范围为1MHz~6MHz,仪器至少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探伤仪应具有80dB以上的连续可调衰减器(增益),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其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误差在±1dB以内,最 大累计误差不超过1dB。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2%,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3%。 5.1.2 具有资质机构出的超声波仪器性能测试报告,报告有效期不大于12个月。 5.2 探头选择 5.2.1 检测频率 检测频率选择2MHz~5MHz。初始检测应尽可能选择较低的检测频率。如有需要,能够选择较高的检测频率,以改进探头

管道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检测..

管道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检测 摘要:针对工艺管道对接焊缝的特点,对焊接方法、焊接位置及易产生的缺陷进行了分析由于工艺管道对接焊缝壁厚范围大,多是直管与直管、直管与弯头、法兰、阀门等管件对接,采用单面焊接双面成型工艺,这种特殊结构型式和焊接工艺,使超声波检测只能进行单面双侧扫查或单面单侧扫查"为了提高缺陷的检出率,对不同规格!不同结构的焊缝在选择扫查面、探头数量、探头型号和探头尺寸时应有针对性"根部缺陷的判定对仪器扫描线调节精度提出了较高要求,对典型缺陷的回波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以上分析和采取的措施,能有效提高工艺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的质量。 石化装置工艺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具有一定的难度"早期的模拟超声波探伤仪由于定位精度不高,对于根部缺陷的识别和判定存在较大难度,每次更换不同角度的探头后时间基线都要重新调节,非常不便,这为在工艺管道对接焊缝领域推广超声波检测技术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近些年,超声波检测灵敏测设备发生了巨大改变,且更新很快,数字式探伤仪代替了模拟仪"数字式探伤仪较原先使用的模拟式超声波探伤仪具有显著的优点"首先,其定位精度高,定位精度可达0.1mm,为管道焊缝根部信号的判定提供了可靠依据;第二,可存储多种探头参数及其距离一波幅曲线,为现场采用多种角度的探头进行检测提供了方便,提高了不同角度缺陷的检度,也可方便地变换探头(角度),为辨识真、伪信号提供了方便;第三,可以存储动态波形和缺陷包络线,并可作为电子文件存档备查"数字式超声波探的难题"。 笔者推荐管道焊缝探伤采用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通过专业培训和严格考核,可以筛选出合格的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人员,完全能保证管道焊缝的超声波检测质量。 通过对超声波检测方法、扫查面、探头数量、探头型号和探头尺寸的控制、以及理论分析和实际验证, 表明超声波检测能有效保证管道焊缝的检测质量。 超声波检测操作灵活方便,对厚壁管道检测灵敏度和检测效率均高于射线检测,成本低于射线检测,且对人体无害,是一种科学!环保的检测方法。 1 管道对接焊缝与容器对接焊缝的不同点 管道对接焊缝较容器对接焊缝从焊接工艺、结构型式!主要缺陷产生的部位、缺陷信号判别、探头扫查面、探头折射角度的选择以及祸合面曲率等都有较大区别"因此从事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的人员必须对比有一定的了解"表1是管道对接焊缝与容器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不同点的比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