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灵芝多糖快速提取工艺

灵芝多糖快速提取工艺

灵芝多糖快速提取工艺
灵芝多糖快速提取工艺

正交实验法优化灵芝多糖快速提取工艺

目的: 对灵芝多糖的快速提取工艺方法进行了优化,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提取方法,氧化酶反应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A3B2C3。影响因素的大小依次为:脉冲数、料液比、电场强度。此法提取的灵芝中多糖含量为0.416% ,得膏率达6.23%。结论: 本提取工艺可行,经济、省时、回收率高。

灵芝提取物含有灵芝多糖、三萜类、蛋白质、微量元素、氨基酸等成分。多糖能强化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灵芝治疗各种疾病的主要成分[1]。灵芝多糖是灵芝中最有效的成分之一。因此,也特别受到医药科技工作者的重视,研究报道也最多。现知灵芝多糖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消除自由基、抑制肿瘤、抗辐射、延长寿命等。灵芝多糖的提取方法多为加热浸提或超声提取等,费时、费力,耗能较大。本试验以灵芝多糖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高频电场提取工艺,具有快速、节能、低温提取等特点。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LDT-100/4-25.2型中药高压脉冲电场提取装置(长春华迪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OSB-2000旋转蒸发器(日本东京理化株式会社);电子天平ALC-210.4(Sartorius group);DZKW-D恒温数显水浴锅(河北黄骅市航天仪器厂);101-3C型烘箱(上海实验仪器厂);754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山东高密彩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药

灵芝购于吉林市,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常维春研究员鉴定为赤芝;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正交实验

2.1.1 因素水平设计从安全性和灵芝多糖的特性考虑,采用水为提取溶剂;由于是连续流动进样提取,不需考虑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的影响;又因为流速与脉冲数成相关,所以影110

响提取的因素主要有:电场强度、脉冲数、料液比。采用L9(34)正交表优化提取条件,重点考察上述3个因素,以浸膏得率和灵芝多糖为考察指标,见表1。

2.1.2 样品制备取灵芝干品,粉碎至80目,分别称取100 g,按L9(34)正交表所列实验因素和实验水平进行试验,所得提取液过滤后减压浓缩至100mL,取2 mL测多糖含量,其他真空干燥至恒重,计算浸膏得率,见表2。

2.1.3 含量测定按文献[7]测定灵芝多糖的含量,结果见表2。

经过表2、表3、表4的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影响灵芝多糖提取的主次因素为

B>C>A,即脉冲数>料液比>电场强度。最佳提取工艺为A3B2C3,即电场强度20 kv/cm,脉冲数为8,料液比1∶14。影响灵芝浸膏得率的主次因素为A>C>B,即电场强度>料液比>脉冲数。最佳提取工艺为A3B3C3,即电场强度20 kv/cm,脉冲数为10,料液比1∶14。方差分析可知,电场强度、脉冲数和料液比对提取灵芝多糖和灵芝浸膏均无显著影响。

由于A3B2C3和A3B3C3组合并不在上述的正交试验设计里,需另做一组正交试验加以验证。

2.1.4 提取工艺试验验证取灵芝干品,粉碎至80目,分别称取100 g,按A3B2C3和A3B3C3组合进行试验。所得提取液过滤后减压浓缩至100mL,取2 mL测多糖含量,其他真空干燥至恒重,计算浸膏得率。重复

验证试验(n=3),得灵芝多糖含量为 0.416(%生药),RSD= 1.13%。灵芝浸膏得率为6.23(%生药),RSD= 1.47 %。

结果显示:采用此方法提取,3次实验结果中灵芝多糖含量和灵芝浸膏得率均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国外自20世纪初开始利用高压电场对牛奶进行灭菌,以后逐渐发展到对各种食品灭菌[3]。进入21世纪,我国科技工作者将此技术应用于中药提取,并取得一定进展。该技术用于灵芝有效成分提取,具有如下优点:1.提取时间短(1s以内)。2.常温提取,对灵芝活性成分及风味无影响。3.处理均匀,在电场中各部分的物料均受到相同大小场强的处理(电极边缘除外)。4.耗能小,对环境无污染。但是,应当根据需求采取不同的工艺参数,若想得到大量提取物应当以脉冲数为10、电场强度20 kv/cm、料液比1∶14的参数进行提取;如果以灵芝多糖为目标物,则以料液比1∶14、电场强度20 kv/cm、脉冲数为6作为参数进行提取。

该方法稳定、可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可作为灵芝的提取工艺。

香菇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香菇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香菇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香菇Lentinusedodes 为担子菌纲伞形科真菌,是世界上第二大食用菌。香菇多糖是香菇中最重要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抑制肿瘤、调节免疫、抗病毒和抗氧化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且毒副作用小。香菇多糖的提取常用水提醇沉法、酸碱提取法,但存在提取工艺复杂、溶剂使用量大、时间长等缺点,而且容易造成多糖降解,生物活性降低。本文主要对近年来香菇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阐述。 1.超声波提取 超声波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特殊的物理性质,加速介质质点运动、空化作用、振动匀化等以增大物质分子运动频率和速度,增加溶剂穿透力,从而使药效物质加速融人溶剂提高有效成分的得率。 王恒等用超声波辅助法从香菇中提取香菇多糖,通过实验优化确定出香菇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200W ,料液比 35:1,超声时间40min ,香菇多糖提取率为6.72 %。王俊颖等采用超声法浸提香菇多糖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的最佳工艺为料水比1 : 25,超声温度60° C超声时间30min , 超声功率300W ,多糖得率为8.72 %。李宏睿等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香菇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与单纯的热水浸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料水比 l:25 ,超声时间35min ,超声功率105W ,热水浸提温度 90 %,浸提时间20min 的条件下,提取效果最好,多糖提取率为13.75 %,比单纯热水浸提法提高6.22%。 2.微波提取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主要是通过调节微波加热的参数,有效地加热物料中的目标成分,对目标成分进行选择性提取。刘小丽等研究微波辅助法提取香菇多糖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固液比、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

灵芝多糖检测方法

灵芝多糖检测方法 1、蒽酮-硫酸法 该法为《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方法,其原理是糖类遇浓硫酸脱水生成糠醛或其衍生物,可与蒽酮试剂缩合而显色,其显色的深浅与灵芝多糖含量呈线性关系。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葡萄糖对照品适量,加水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标准曲线的制备】分布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0.2ml、0.4ml、0.6ml、0.8ml、1.0ml、和1.2ml,置于10ml具塞试管中,加水至2.0ml,精密加入硫酸蒽酮溶液(精密称取蒽酮0.1g,加80%的硫酸溶液100ml使溶解、摇匀)6ml,摇匀,置水浴中加热15分钟,取出,放入冰浴中冷却15分钟,以相应的试剂为白色,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于62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确称定灵芝粉末1g,置蒸馏瓶中,加水40ml,沸水回流提取1小时,重复1次,两次提取液均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取40ml加200ml无水乙醇沉淀,过夜。4000rpm离心20分钟。沉淀定容至50ml,摇匀。 【样品测定】精确量取供试品溶液2ml,置10ml具塞试管中,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精密加入硫酸蒽酮溶液6ml”起,依法测定吸光度。 【换算因子的测定】精密称取GL-pp10.3mg与10.4mg,分别置于100ml 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作为多糖供试液。精密吸取2ml,按照标准曲线项下的方法测定吸光度,计算出多糖溶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平均值,并计算出换算因子:f=W/CD,式中W为多糖量(ug),C为多糖溶液中葡萄糖含量,D 为多糖的稀释因素。 测定结果为f=2.0428(n=6) 【计算】S=f×n/N×100% S—灵芝子实体中多糖百分含量; n—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多糖浓度(以标准葡萄糖计); N—供试品溶液浓度; f—换算因子; 2、苯酚-硫酸法

毕设任务书_车间设计

2014届应用化学制药方向《毕业设计任务书》 设计人: 设计题目: 设计目的:设计的目的是把选定的实验室的的小试工艺放大到规模化大生产的相应条件,在选择中设计出最合理、最经济的生产工艺流程,做出物料和能量衡算;根据产品的档次,筛选出合适的设备;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估算生产成本,最终使该制药企业得以按预定的设计期望顺利投入生产。 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28号)》、《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等。 设计内容: 1.处方设计 (1)查阅文献,详细列出药物的临床用途、理化性质、稳定性和生物学特性(天然药物罗列指标性成分的生物学特性)等信息(天然药物提取物还需列药物浸膏的性状信息)。说明这些信息对选择剂型的指导意义。 药物的理化性质信息至少包括:溶解度和pKa、粒径(天然药物浸膏的过筛目数)、晶型、吸湿性、脂水分配系数(天然药物浸膏列指标性成分的脂水分配系数)、pH-稳定性关系。 稳定性包括:药物(或天然药物的指标性成分)对光、湿、热的稳定性。 生物学特性包括:药物(或天然药物的指标性成分)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 (2)处方的筛选与优化 列出选定处方的处方全部组成及各原辅料的用量。处方组成应包括:原料药、全部辅料、包装材料或容器。 原料药、全部辅料、包装材料或容器应通过对比分析,选择固定的供应商。 说明处方筛选过程,并结合药物的临床用途、理化性质、稳定性和生物学特性及辅料的理化性质、稳定性和生物学特性等信息,说明所选定处方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 说明处方优化的过程及理由。 处方的筛选与优化的原则:根据临床用途及给药途径慎重选择,尽量优化处方,做到处方与生产工艺为最佳匹配、有利于设备选型与生产工艺验证。

中药提取车间设计

中药提取车间设计-精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介绍了中药提取车间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选型及车间布置。 关键词:中药提取、设备选型、车间布局 TB21 A 1.前言 中药提取是从原料药材中分离有效成分的单元操作。尽管近年来国内在中药提取生产中推出了一些所谓新工艺、新设备,如超临界流体提取、超声场强化提取、微波提取等,但时下的主流仍是多能提取罐提取、渗漉等一类间歇式传统提取工艺。本文以某中药厂的提取车间为例,探讨多能提取罐水提工艺的中药提取车间的设计。 2.中药提取车间工艺流程 提取车间工艺流程图 3.主要设备选型 中药提取设备均为标准设备(定型设备),故中药提取车间设计时,只要对设备进行选型设计即可。 提取车间年药材处理量为:150吨/年;生产天数为:300天;批次:2批/天,每天3班。则每批药材处理量为:150吨/年÷300天÷2批/天=0.25吨/批。 (1)多功能提取罐 每批药材处理量为250kg,按照工艺要求中药材和水的比例1:10,则加水量为250kg×10=2500kg≈2.5m3;多功能提取罐充装系数取0.85,则2.5m3÷0.85≈2.9m3。故配置1台3.0m3多功能提取罐(每批药材处理间隔时间为12h,故多功

能提取罐只需考虑处理一批药材的量即可)。每台3.0m3多功能提取罐投料量为250kg即可满足生产要求。 (2)提取液储罐 提取过程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大约10倍纯化水量(~2.5m3)。第一次投料、加水和加温到100℃时间约1.5小时,提取时间约2小时,出液时间约0.5小时;第二次加水和加温到100℃时间约1.0小时,提取时间约1小时,出液时间约0.5小时,清理药渣时间为0.5小时。则一批药材处理时间约为4+3小时左右,一批药材可收集提取液~2.5m3×2。两次提取液收集时间间隔4小时,在收集第二次提取液时,第一次提取液已经浓缩处理完毕,故提取液储罐只要考虑储存一次提取液的量(~2.5m3)。提取液储罐充装系数取0.9,则 2.5m3÷0.9≈2.8m3,则配置1台 3.0m3提取液储罐即可满足生产要求。 提取液通过离心泵输送至提取液储罐,配置1台 10m3/h防爆离心泵(水提液在后期有用到95%的酒精进行醇沉处理,故本车间为甲类防爆车间)。 (3)单效真空浓缩器 每次需要处理的提取液为~2.5m3(~2500kg),单效真空浓缩器浓缩比为1:5~1:4;浓缩比取1:4,则单效真空浓缩器浓缩过程中蒸发的水分约为1875kg,需要在第二次提取液出液前将第一次提取液浓缩完成,每次物料处理时间按为2小时计算。 则1875kg÷2 h=937.5kg/h,即每小时需要处理 937.5kg的提取液。则配置1台1000型(蒸发量: 1000kg/h)单效真空浓缩器即可满足生产要求。 (4)浓缩液贮罐 一批提取液约2.5m3×2(提取过程加水煎煮两次)经浓缩后得到的浓缩液约为1.25m3(单效真空浓缩器浓缩比为1:5~1:4;浓缩比取1:4)左右。浓缩液贮罐充装系数取0.9,

香菇多糖提取工艺

香菇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1引言 多糖类物质是所有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壁中,是生物体内除核酸和蛋白质以外的又一类重要的生物分子,尤其是一类重要的信息分子[1]。到目前为止,已有近300种的多糖化合物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出来,其中植物提取水溶性多糖最为重要。从植物中提取多糖主要根据不同溶解度来选择溶剂进行。香菇多糖的提取一般有热水提取法、酸提取法、碱提取法、酶提取法和微波助提法等方法[2],本文进行了浸提香菇多糖的工艺条件研究,以期获得香菇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其产业化生产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参数。本实验采用各种溶剂和酶的处理,提取香菇多糖,保持多糖的生物活性,效果是明显的。 1.1香菇多糖的组成与药理价值 香菇多糖(LentinanLNT) 是一种β—1,3—葡聚糖,系从担子菌纲伞菌科真菌香菇子实体中提取分离纯化获得的均一组分的多糖。多糖以甘露糖为主,含少量的葡萄糖、微量的岩藻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等;肽链由天冬氨酸、组氨酸、丝氨酸、赖氨酸、谷氨酸等18种氨基酸组成。LNT的化学结构是一种以β—D—[1~3]葡萄糖残基为主链,侧链为(1—6)葡萄糖残基的葡聚糖,平均分子量约为50万道尔顿[3]。 香菇多糖1969年在日本首先发现,自此,国内外学者对LNT作了许多深人的研究。近年来,LNT广泛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的药理价值有:免疫调节作用;抗肿瘤作用[4];抗病毒作用;对寄生虫、霉菌、细菌等感染均有治疗作用;有抗衰老、抗辐射作用,还具有预防实验性高脂血症和高血糖作用。在临床上LNT还用于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糖尿病,寻常型银屑病,硬皮病,面部扁平,尖锐湿疹等。此外,硫酸化香菇多糖具有显著抗HIV作用,香菇多糖在治疗胃

灵芝多糖

灵芝多糖 灵芝属真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从而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而多糖类化合物是灵芝属真菌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灵芝多糖结构如分子量、单糖组成和糖苷键类型等,对其活性影响很大,本文列举了灵芝多糖结构通用的检测方法。已有实验证实,灵芝多糖的生物保健功能主要体现在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提高免疫力和抗氧化方面。 灵芝是担子菌门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药用真菌,古代就认为其有扶正固本、滋补强壮的功效,对其药性十分推崇。灵芝类所含化学成分复杂,且因所用菌种培养方法、提取方法等不同而异.研究灵芝类的化学成分的目的,在于了解和比较灵芝属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的不同发育阶段(如子实体、菌丝体、孢子体)所含的化学成分,通过药理及临床研究确定其有效成分或有效部分.目前研究较多的灵芝化学成分主要有:三萜类化合物、多糖类、核苷类、甾醇类、生物碱类、呋喃衍生物、氨基酸多肽类、无机元素、脂肪酸等现代科学检测表明,灵芝在免疫系统的调节、通过增强宿主免疫调节功能达到抗肿瘤作用、抗病毒作用、通过提高氧化酶活性而清除体内自由基达到抗衰老的作用、降血脂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医学作用。随着近年来对灵芝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灵芝多糖是灵芝的主要活性物质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灵芝多糖的主要研究进展。 灵芝多糖的结构 如同其他的生物活性大分子,灵芝多糖的生物活性依赖于化学结构,因此,要研究灵芝多糖生物活性的机理,不可避免的要研究其化学结构。对灵芝多糖的化学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单糖的组成、多糖分子量范围、单糖连接方式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灵芝多糖的化学结构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灵芝多糖化学结构由于灵芝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其化学结构的某些方面是固定不变的。 灵芝多糖的组成

年产40000吨苯酐的车间工艺设计_毕业设计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苯酐简述 苯酐,全称为邻苯二甲酸酐(Phthalic Anhydride),常温下为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工业苯酐为白色片状晶体),易燃,在沸点以下易升华,有特殊轻微的刺激性气味。苯酐能引起人们呼吸器官的过敏性症状,苯酐的粉尘或蒸汽对皮肤、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特别对潮湿的组织刺激更大。苯酐主要用于生产PVC 增塑剂、不饱和聚酯、醇酸树脂以及染料、涂料、农药、医药和仪器添加剂、食用糖精等,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PVC 生产中,增塑剂最大用量已超过50%,随着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使苯酐的需求随之增长,推动了国内外苯酐生产的快速发展。 最早的苯酐生产始于1872 年,当时德国BASF 公司以萘为原料,铬酸氧化生产苯酐,后又改用发烟硫酸氧化生产苯酐,但收率极低,仅有15%。自1917 年世界开始以氧化钒为催化剂,用萘生产苯酐后,苯酐的生产逐步走向工业化、规模化,并先后形成了萘法、邻法两种比较成熟的工艺[1]。 1.2苯酐的性质[2] 苯酐,常温下为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工业苯酐为白色片状晶体),易燃,在沸点以下易升华,有特殊轻微的刺激性气味。 分子式C8H4O3,相对密度1.527(4.0℃),熔点131.6℃,沸点295℃(升华),闪点(开杯)151.7℃,燃点584℃。 微溶于热水和乙醚,溶于乙醇、苯和吡啶。 1.3苯酐的合成方法比较及选取 1.3.1合成苯酐的主要工艺路线 1.3.1.1 萘法[1] 1.3.1.1.1反应原理 萘与空气在催化剂作用下气相氧化生成苯酐。

+O O O 2 V 2O 5 CO 2O H 29/2++2 2 1.3.1.1.2 工艺流程 空气经净化、压缩预热后进入流化床反应器底部,喷入液体萘,萘汽化后与空气混合,通过流化状态的催化剂层,发生放热反应生成苯酐。反应器内装有列管冷却器,用水为热载体移出反应热。反应气体经三级旋风分离器,把气体携带的催化剂分离下来后,进入液体冷凝器,有40%-60%的粗苯酐以液态冷凝下来,气体再进入切换冷凝器( 又称热融箱)进一步分离粗苯酐,粗苯酐经预分解后进行精馏得到苯酐成品。尾气经洗涤后排放,洗涤液用水稀释后排放或送去进行催化焚烧。 1.3.1.2邻法 1.3.1.2.1 反应原理[1] 邻二甲苯与空气在催化剂作用下气相氧化生成苯酐。 CH 3 CH 3 +3O 2 3O O O H 225 + 1.3.1. 2.2 工艺流程 过滤、净化后的空气经过压缩,预热后与汽化的邻二甲苯混合进入固定床反应器进行放热反应,反应管外用循环的熔盐移出反应热并维持反应温度,熔盐所

年处理t中药车间设计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药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业:制药工程 班级:制药工程1班 姓名:杨德志 学号: 指导教师:程丹 设计时间:2014年9月1日—— 9月26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1) 二.工艺概述 (2) 2.1前言 (2) 2.2工艺简介 (2) 2.2.1中药的前处理工艺 (2) 2.2.2中药提取工艺的选择 (3) 2.3工艺流程 (3) 2.3.1中药的提取流程框图 (3) 2.3.2工艺流程说明 (4) 2.4生产制度 (4) 三.物料衡算 (5) 3.1前处理车间的物料衡算 (5) 3.2提取车间的物料衡算 (5) 3.2.1提取工段的物料衡算 (6) 3.2.2中药浓缩工段物料衡算 (6) 3.2.3醇沉一步的物料衡算 (7) 3.2.4喷雾干燥步的物料衡算 (7) 3.3物料衡算总结 (8) 四.能量衡算 (9) 4.1中药提取工段能量衡算 (9) 4.1.1 Q的计算 (10) 2

W的计算 (11) 蒸 W的计算 (11) c 4.2中药浓缩工段能量衡算 (11) 4.2.1进料比的计算 (12) 4.2.2浓缩加热蒸汽用量 D的计算 (13) 蒸 4.2.3浓缩冷凝水用量 M的计算 (14) c 4.3回收乙醇的热量衡算 (14) 4.4能量衡算总结 (15) 五.主要设备选型及说明 (17) 5.1主要生产设备及型号 (17) 5.2主要设备一览表 (20) 5.3辅助设备说明 (21) 六.三废处理 (22) 6.1废水的处理 (22) 6.2废气的处理 (22) 6.3废渣的处理和利用 (22) 七.车间平面布置和管道设计说明 (24) 7.1车间组成 (24) 7.2中药提取车间的布置 (24) 7.3设备与管道的布置 (25) 八.附图 (26) 九.参考资料 (27)

香菇多糖提取作业

香菇多糖提取 提取法: 用物理提取的方法生产精细化学品,即通过将某一种物质按一定的要求从混合物中提取出来从而获得产品的方法。 张杨杨 精化1122 1、认识香菇多糖 (1)香菇多糖结构式 分子式:〔C42H72O36〕n 分子量:〔1152.9995〕n

(2)香菇多糖性质 香菇多糖(l e n t i n a n;L N T)是从香菇中分离纯化的一种葡聚糖,是以增强T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为主的免疫增强剂。 密度:1.88g/c m3;沸点:1472℃a t760m m H g。 溶于碱溶液或甲酸,微溶于热水或二甲亚砜,不溶于冷水、醇、乙醚、氯仿、吡啶或六甲基磷酰胺。对硫酸和盐酸稳定。 (3)香菇多糖的功能 香菇多糖具有激活细胞免疫、调节多种体液免疫因子、诱导α-干扰素生成,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反应,诱导白细胞对肿瘤浸润,导致肿瘤部位血管扩张、出血、坏死,阻止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结合,提高S O 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抑制M D A〔丙二醛〕生成,抗脂质氧化,降低胆固醇,调节糖代谢、改善糖耐量、扩张胃肠道产生饱腹感而减轻食欲,降低血糖等功能。 【丙二醛】 英文名:M a l o n d i a l d e h y d e;m a l o n i c d i a l d e h y d e;P r o p a n e d i a l 简称:M D A 分子式O H C-C H2-C H O 分子量72.0634 无色针状晶体,熔点72~74℃,一般含两个结晶水,60℃下真空干燥可得无水物,易潮解,纯的丙二醛在中性条件下稳定,但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 由乙醛和甲酸乙酯在碱作用下缩合而得,可在高真空下升华精制,主要用于医药中间体、感光色素的原料。与蛋白质不相容,有潜在的致癌性。

纤维素酶提取灵芝多糖的单因素

0引言 灵芝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素有“仙草”之美誉[1]。古今药理与临床研究均证明,灵芝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而灵芝多糖是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抗辐射、抗衰老以及活血化瘀等广泛的药理活性[2-5],因此灵芝多糖也是目前灵芝研究的一个热点。 灵芝多糖存在于子实体的细胞壁内壁,而子实体结构紧密,在提取过程中传质阻力比较大,且灵芝多糖相对分子量很大,仅靠单纯的扩散原理的传统提取方法的提取效率较低。而酶法是一种通过酶解破坏细胞结构来强化有效成分的传质过程,能最大限度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方法[6],越来越受到重视。故本试验选取灵芝作为酶法提取的对象,试图破坏灵芝的细胞壁结构,来提高灵芝多糖提取效率,对于实际应用有着现实的意义。 1仪器与试药 HY-02型高速粉碎机(北京环亚天元机械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菁华754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HH-S型恒温水浴锅(江苏国盛实验仪器厂),循环式多用真空泵SHZ-IIIB(临海市谭氏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灵芝子实体(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纤维素酶活力≥400U/mg;浓硫酸、苯酚、无水葡萄糖、乙醇均为国产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2.1多糖的提取方法 干燥的灵芝切片在高速粉碎机下粉碎至一定粒度,精密称取0.25g的灵芝粉及适量的纤维素酶加入去离子水在一定温度水浴下进行酶解提取,后在沸水浴中灭酶4分钟,抽滤得提取液。 2.2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2.2.1还原糖的测定-DNS法[7] 2.2.1.1试液的制备 对照溶液的制备:精确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葡萄糖对照品25mg,置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样品溶液的制备:灵芝多糖提取液定容至100ml,移取50ml减压蒸馏浓缩后加蒸馏水至10ml,备用。 2.2.1.2样品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精密吸取样品液1ml,对照品溶液1ml,分别置于25ml容量瓶中,各加1.5mlDNS试剂,摇匀置沸水浴中加热5min,迅速用凉水冷却。分别加水至刻度,摇匀。以水1ml按同样方法操作所得溶液作空白,在520nm分别测定吸光度值。 2.2.1.3样品还原糖量的计算方法 还原糖量=样品液吸光度值×每ml对照品中所含糖的克数×样品稀释倍数 标准品吸光度值 2.2.2总糖含量的测定—苯酚-硫酸法 2.2.2.1试液的制备 5%苯酚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5g苯酚(重蒸馏),加水使之溶解,定容至100ml,棕色瓶保存。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10mg干燥至恒重的无水葡萄糖,加水使之溶解,定容至100ml,即得0.1mg/ml葡萄糖对照品溶液。 2.2.2.2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精密量取0.1mg/ml葡萄糖对照品溶液0、0.2、0.4、0.6、0.8、1.0ml置于25ml比色管中,一次添加水至1.0ml,加入5%的苯酚1.0ml,摇匀,加入6.0ml的浓硫酸,迅速振摇混匀,于室温放置30min 后490nm处测吸光度。以葡萄糖溶液的浓度mg/ml为横坐标,吸光度A 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得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6.9650x+0.0057,r=0.9999,在0.02-0.10mg/ml范围内,葡萄糖曲线C与吸光度A线性关系良好。 2.2.2.3样品溶液总糖浓度的测定 将得到的提取溶液定容到100ml,精密移取2.0ml稀释定容至50ml,取1.0ml稀释液于25ml比色管,后加入5%的苯酚溶液1.0ml,振荡摇匀,加入6.0ml的浓硫酸,迅速振摇混匀,于室温放置30min后490nm处测A。 2.2.2.4灵芝总糖量计算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液中总糖的浓度后按下式计算总糖量。 灵芝总糖量=浓度×体积×稀释倍数 2.2.3多糖提取率的计算方法 灵芝多糖提取率=灵芝总糖量-还原糖量*100% 供试品量 2.3单因素试验 2.3.1酶量 固定其他因素,分别考察加酶量为0.5%、1.0%、1.5%、2.0%、2.5%时灵芝多糖的提取率。 图1酶量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由图1可知,在加酶量为0.5%~2.0%之间时,随着酶量的增加,整个体系中酶浓度上升,同一时间内酶与底物的接触机会增加,被酶水解的底物分子数增加,致使灵芝多糖能更多更快地提取出来。当酶量超过2.0%时,灵芝多糖的提取率略有增加,但考虑成本等因素,选择2.0%的酶量较为合理。 2.3.2酶解时间 固定其他因素,分别考察酶解时间为30min、60min、90min、120min时灵芝多糖的提取率。 图2酶解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由图2可见,随着酶解时间的增加,灵芝多糖的提取率也增加,到90min以后,多糖得率几乎不增大,故选择90min为最合适的酶解时间。 2.3.3料液比 固定其他因素,分别考察料液比为1:10、1:20、1:30、1:40条件下灵芝多糖的提取率。 图3液料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下转第308页) 纤维素酶提取灵芝多糖的单因素研究 吕兴萍杨薇红马春娇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句容212400) 【摘要】利用纤维素酶从灵芝子实体中提取灵芝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酶量、酶解时间、料液比、酶解温度对灵芝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能够显著提高灵芝多糖的提取率,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量2.0%,酶解时间90min,料液比1:30,温度50℃。 【关键词】灵芝多糖;提取;纤维素 酶 295

年产2000吨环氧树脂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第1章绪论 (8) 1.1产品介绍 (8) 1.2、生产工艺 (8) 1.2.1一步法工艺 (11) 1.2.2二步法工艺 (11) 1.3、主要原材料 (12) 第2章初步工艺流程设计 (12) 2.1 工艺流程框图: (13) 2.2工艺流程: (14) 第3章物料衡算 (14) 3.1 计算条件与数据理: (15) 3.2 原料用量计算: (15) 3.3 缩合工段物料衡算: (16) 3.3.1 一次反应: (16) 3.3.3回收过量环氧氯丙烷: (18) 4.3.4 环氧树脂收集: (19) 第4章热量衡算 (19) 4.1对溶解釜进行热量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对反应釜进行热量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冷却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反应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3.回流脱水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对蒸发器进行热量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脱苯所需热量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脱苯用冷凝器冷却水用量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其它设备的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设备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溶解釜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选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 确定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计算筒体厚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4计算封头厚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5校核筒体和封头的水压试验强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6夹套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7搅拌器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反应釜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选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确定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3计算筒体厚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年处理t中药车间设计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药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业:制药工程 班级:制药工程1班 姓名:杨德志 学号: 20113428 指导教师:程丹 设计时间:2014年9月1日—— 9月26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1) 二.工艺概述 (2) 2.1前言 (2) 2.2工艺简介 (2) 2.2.1中药的前处理工艺 (2) 2.2.2中药提取工艺的选择 (3) 2.3工艺流程 (3) 2.3.1中药的提取流程框图 (3) 2.3.2工艺流程说明 (4) 2.4生产制度 (4) 三.物料衡算 (5) 3.1前处理车间的物料衡算 (5) 3.2提取车间的物料衡算 (5) 3.2.1提取工段的物料衡算 (6) 3.2.2中药浓缩工段物料衡算 (6) 3.2.3醇沉一步的物料衡算 (7) 3.2.4喷雾干燥步的物料衡算 (7) 3.3物料衡算总结 (8) 四.能量衡算 (9) 4.1中药提取工段能量衡算 (9) 4.1.1 Q的计算 (10) 2

4.1.2提取加热蒸汽用量 W的计算 (11) 蒸 4.1.3提取冷凝水用量 W的计算 (11) c 4.2中药浓缩工段能量衡算 (11) 4.2.1进料比的计算 (12) 4.2.2浓缩加热蒸汽用量 D的计算 (13) 蒸 4.2.3浓缩冷凝水用量 M的计算 (14) c 4.3回收乙醇的热量衡算 (14) 4.4能量衡算总结 (15) 五.主要设备选型及说明 (17) 5.1主要生产设备及型号 (17) 5.2主要设备一览表 (20) 5.3辅助设备说明 (21) 六.三废处理 (22) 6.1废水的处理 (22) 6.2废气的处理 (22) 6.3废渣的处理和利用 (22) 七.车间平面布置和管道设计说明 (24) 7.1车间组成 (24) 7.2中药提取车间的布置 (24) 7.3设备与管道的布置 (25) 八.附图 (26) 九.参考资料 (27)

多糖提取工艺流程

第一部分:野生灵芝菌种的分离、扶壮、保藏和培养 前言 采集吉林长白山野生灵芝,经过菌种分离,鉴定为GANODERMA(英文名称)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 Karst.的菌种。经过纯化扶壮培养,成为一支优良的灵芝菌种,为灵芝菌丝体发酵培养和灵芝多糖的提取奠定了基础。 实验室流程:(百级净化超净工作台)菌种分离菌种接种(恒温培养箱)菌种培养扶壮(恒温恒湿冷藏柜)优良菌种保藏(百级净化超净工作台)菌种分离菌种接种(摇床)发酵菌种摇瓶培养(用于接种菌种罐) 第二部分:灵芝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 前言 液体发酵培养不同于灵芝子实体栽培,周期短,产量高,无污染,灵芝多糖含量高,节省木材和耕地。是一种灵芝多糖理想的工厂化现代科技生产方式。经过摇瓶培养的灵芝菌种接种于种子罐,待生长良好,在接种于扩大的发酵罐中,通过通气恒温培养,长成成年灵芝菌丝体,生长完全后,进行离心分离喷雾干燥,就得到相当于灵芝子实体的灵芝菌丝体粉,多糖含量达到15%左右。进一步提取加工得到高含量的灵芝多糖。 灵芝菌丝体发酵工艺流程:(配料罐)培养液的配制(菌种罐)菌种的发酵培养 (发酵罐)灵芝菌丝体发酵培养(离心机)灵芝菌丝体固液分离(浓缩液配制罐)灵芝菌丝体配制成浓缩液(喷雾干燥塔)浓缩液喷雾干燥,得到灵芝菌丝体粉 第三部分:灵芝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分离 前言 灵芝菌丝体粉,是大部分不溶解于水,食用以后象灵芝子实体一样,只有少部分成分被吸收,通过现代提取手段,将灵芝菌丝体经过提取罐的水提取,经过真空浓缩,在经过醇沉工艺,加工成可以全部被人体吸收,灵芝多糖含量提高到30-40%灵芝菌丝体提取物。极大的提高了功效,减少了服用量。 灵芝多糖提取工艺流程:(提取罐)灵芝菌丝体粉水提取(外循环真空浓缩罐)提取液真空浓缩(醇沉罐)浓缩液乙醇沉淀多糖(离心机)沉淀多糖分离 (浓缩液储罐)沉淀物配制成多糖浓缩液(喷雾干燥塔)灵芝多糖喷雾干燥 (粉碎机)灵芝多糖粉碎到100目(混合机)灵芝多糖粉批量混合(真空包装机)食品塑袋真空包装。灵芝多糖原料成品

香菇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_张欣

香菇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3 张 欣 吕作舟 (华中农业大学 武汉 430070) 摘要 本研究以香菇菌盖、菌柄、菌丝体为试材,采用水浸法、碱浸法提取香菇多糖。并且,从香菇菌盖中提取纯化得到两种新多糖:香菇多糖A(水浸物)和香菇多糖B(碱浸物)。 关键词 香菇 菌盖 多糖 提取 纯化 理化性质 香菇(Lentinula edodes)不仅是一种美味佳肴,也是一种著名的药用菌。我国历代的医药学家对香菇的药性及功能均有著述,如《日用本草》认为香菇“益气、不饥、治风、破血”〔1〕。现代研究结果表明,香菇中含有能降低血浆胆固醇的香菇嘌呤〔2〕,含有诱生干扰素的双链核糖核酸〔3〕,且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香菇多糖及香菇糖肽〔4,5〕。 1970年G oro Chihara首先从香菇子实体中浸提出6种香菇多糖,并证明其中一种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定名为Lentinan〔5〕。自此,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从大型真菌中寻找抗肿瘤药物的热潮。有关香菇多糖的研究尤其活跃,包括提取工艺及分离纯化研究,香菇多糖理化性质及药用价值研究〔6,7,8〕。但对多糖理化性质、结构、药效、药理等方面仍无定论,仍须继续深入研究。 本研究以香菇的菌盖、菌柄、菌丝体为试材,分别采用水浸法、碱浸法提取香菇多糖,检测分析了粗多糖、多糖、蛋白质与原材料之间量的关系,并且,从香菇菌盖中提纯了两种新多糖,对其理化性质和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进一步对香菇多糖的结构分析、药效、药理实验提供参考。 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1以香菇菌盖、菌柄、菌丝体为试材,采用水浸法、碱浸法提取香菇多糖。粗多糖、多糖得率都以菌盖的水浸物为最高,而以菌丝体的碱浸物为最低。蛋白质得率以菌柄水浸物为最高,以菌丝体的碱浸物为最低。 21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的分析结果表明:香菇菌盖水浸物、碱浸物中氨基酸含量丰富,其中包括人体必需氨基酸。水浸物主要含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碱浸物主要含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 31采用水浸法、碱浸法从香菇菌盖中提取粗多糖,然后经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CT AB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络合沉淀、氨化钠溶液溶解、透析,得到两种多糖:香菇多糖A(水浸物)和香菇多糖B(碱浸物)〔9〕。这种纯化方法具有简便、经济的特点。 41多糖的纸层析结果表明:多糖A、多糖B均仅为一个斑点,R f值分别为0152,0120。多糖的PAGE电泳结果表明:多糖A,B均为紫红色的单一谱带,R f值分别为0151,0162;它们均从负极向正极移动,表明它们是酸性多糖。紫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多糖A、多糖B均未发现核酸(260nm)和蛋白质(280nm)特征吸收峰〔10〕。组分含量分析表明:多糖A、多糖B均无含氮物质存在,但含少量灰分和水分。以上对多糖的鉴定结果表明:多糖A、多糖B均一性高,多糖A的纯度为7911%,多糖B的纯度为8312%,符合化学定性定量标准;它们是酸性多糖。 51多糖A,B均为灰白色粉未。多糖B不溶于稀酸。多糖A,B均溶于水、稀碱,尤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丙酮、乙醚、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其水溶液透明粘稠状,可被5%CT AB络合沉淀。旋光计测得多糖A的旋光率为〔α〕D25℃+ 4311°(水),多糖B的旋光率为〔α〕D25℃+2513°(水)。采用改良型膜渗透压法测得香菇多糖A的数均分量为8131×104,香菇多糖B为9140×104。 61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多糖A、多糖B具类似结构,但不属同一种物质。两种多糖在890cm-1均具吸收峰,在840cm-1均无吸收峰,表明它们为β-糖苷〔11〕;多糖A,B都含有-C OO-基团。因此,香菇多糖A、香菇多糖B均是β-酸性异多糖。 71纸层析结果表明:多糖A,B均由葡萄糖(G lc)、半乳糖(G al)、阿拉伯糖(Ara)、木糖(X yl)、鼠李糖(Rha)构成。用正丁醇-冰醋酸-水(4∶1∶5)为展开剂,以葡萄糖的R f值为1100,则它们的R f值之比为,G lc∶G al∶Ara∶X yl∶Rha= 1100∶1117∶1152∶1176∶2117。气相色谱检测多糖的单糖组成及摩尔比,多糖A为Ara∶Rha∶X yl∶G al∶G lc= 4136∶2103∶1100∶5164∶13180;多糖B为Ara∶Rha∶X yl∶G al∶G lc=9137∶1100∶1164∶7119∶23136。 3 湖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收稿日期 1999—07—20 43中国食用菌 E DI BLE FUNGI OF CHI NA V ol118,N o16

固体制剂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固体制剂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1设计依据及设计围 1.1设计依据 1.1.1设计任务 课题名称:布洛芬剂车间工艺设计 生产规模:年产片剂(奥美沙坦酯)6.5亿片 1.1.2设计规和标准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2010年修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实施指南(2010年版,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 3.医药工业厂房洁净设计规,GB50457-2008 4.洁净厂房设计规,GB 50073-2001 5.建筑设计防火规,GB/T50016-2006(2006年版) 6.设计规和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GB/T50016-2006(2006年版) 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GB50058-1992 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 1.2设计围 本设计参照《医药建筑项目初步设计容及深度的规定》、《车间装置设计》;及校本科生毕业小设计总体要求。 此次设计的围限于片剂车间围的工艺设计及对辅助设施、公用工程等提出设计条件,包括相关的生产设备、车间布置设计、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设计,同时对空调通风、

照明、洁净设施、生产制度、生产方式、土建、环保等在的一些非工艺工程提出要求。

2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 2.1设计原则 2.1.1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 1.工艺布局应按生产流程的要求,做到布置合理,紧凑,有利生产操作,并能保证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2.工艺布局要防止人流、物流之间的混杂和交叉污染,并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a分别设置人员和物料进出生产区的通道,极易造成污染的物料(如部分原辅料,生产中废弃物等),必要时可设置专用入口,洁净厂房的物料传递路线尽量要短。 b人员和物料进入洁净生产区应有各自的净化用室和设施。净化用室的设置要求与生产区的空气洁净度级别相适应。 c生产操作区应只设置必要的工艺设备和设施。用于生产、贮存的区域不得用作非本区域工作人员的通道。 3.在满足工艺条件的前提下,为了提高净化效果,节约能源,有空气洁净度要求按下列要求布置: a空气洁净度高的房间或区域宜布置在人员最少达到的地方,并宜靠近空调机房。 b不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房间或区域宜按空气洁净度级别高低有及外布置。 c空气洁净度相同的房间或区域宜相对集中。 d不同空气洁净度房间之间相互联系应有防止污染措施,如气闸室或传递窗(柜)等。 4.洁净厂房应设置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存放区域,且尽可能靠近与其相联系的生产区域,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混杂与污染。存放区域应安排试验区,

年处理500吨槐花米的中药提取车间工艺设计

设计题目:年处理500吨槐花米的中药提取车间工艺设计 目录 制药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七组) (3) 设计题目一:年处理500吨槐花米的中药提取车间工艺设计 (3) 设计内容和要求: (3) 设计成果: (3) 1工艺概述 (4) 1.1 前言 (4) 1.2 工艺简述 (5) 1.2.1槐花米的前处理工艺 (5) 1.2.2槐花米的提取工艺的选择 (5) 1.3 工艺流程 (8) 1.3.1槐花米的提取的流程框图: (8) 1.3.2工艺流程说明 (8) 1.4设计思想: (9) 2 操作时间和批次的确定生产制度 (11) 生产制度 (11) 3 物料衡算 (12) 3.1 前处理车间物料衡算 (12) 3.2 提取车间物料衡算 (12) 3.2.1芦丁粗提取的物料衡算 (12) 3.2.2芦丁精制的物料衡算 (14) 4 能量衡算 (16) 4.1碱溶罐能量衡算 (16) 4.2酸沉罐能量衡算 (18) 5 主要设备选型及说明 (19) 5.1 前处理车间设备选型 (19) 5.1.1挑选设备 (19) 5.1.2清洗设备 (19) 5.1.3干燥设备 (20) 5.1.4粉碎筛分设备 (21) 5.2 中药提取车间设备选型 (23) 5.2.1碱溶罐 (23) 5.2.2过滤设备 (25) 5.2.2.1碱溶后过滤设备 (25) 5.2.2.2酸沉后过滤设备 (26) 5.2.3酸沉罐 (27) 5.2.4聚酰胺树脂 (28) 5.2.4.1聚酰胺树脂简介 (28) 5.2.4.2层析机理 (29) 5.2.4.3洗脱机理 (29)

5.2.4.5树脂使用方法 (30) 5.2.5球形浓缩罐 (31) 5.2.5JH系列酒精回收塔 (32) 5.3泵 (33) 5.3.1碱溶泵(CPN型无堵塞碱泵) (33) 5.3.2酸沉泵(FB型耐腐蚀泵) (34) 5.3.3CD-300高品质真空泵 (35) 5.4储罐 (35) 5.5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 (36) 6 主要管材及管径的选择 (38) 6.1 管材的选择 (38) 6.2 主要管径的计算 (38) 6.2.1蒸汽出口管径的计算 (38) 6.2.2提取罐夹套进蒸汽管径的计算 (38) 6.2.3提取罐夹套出蒸汽管径的计算 (39) 6.2.4饱和石灰水进料总管 (39) 6.2.5水输入总管 (39) 6.2.6碱溶罐进出料口管径 (39) 6.2.7盐酸进料口管径 (39) 6.2.8酸沉罐进料口管径 (40) 7 芦丁纯度检验 (41) 7.1方法: (41) 7.2仪器与试剂: (41) 7.3操作步骤: (41) 8 三废处理 (43) 8.1 废水的处理 (43) 8.1.1基本流程简介 (43) 8.1.2具体流程 (44) 8.2 废渣的处理 (45) 8.2.1药渣的处理 (45) 8.2.2药渣生物发酵工艺 (46) 8.2.3焚烧 (46) 8.3 废气的处理 (46) 9 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 (47) 9.1投资估算 (47) 9.1.1工程费用 (47) 9.1.2专项费用 (47) 9.1.3预备费用 (48) 9.1.4其他费用 (48) 9.2经济效益分析 (48) 9.2.1总成本和其他各项成本的计算 (48) 9.2.2 利润 (48) 9.3年处理500吨槐花米的中药提取车间工艺经济分析 (49)

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

1.多糖的提取方法 生物活性多糖主要有真菌多糖、植物多糖、动物多糖3 大类。多糖的提取首先要根据多糖的存在形式及提取部位,决定在提取之前是否做预处理。动物多糖和微生物多糖多有脂质包围,一般需要先加入丙酮、乙醚、乙醇或乙醇乙醚的混合液进行回流脱脂,释放多糖。植物多糖提取时需注意一些含脂较高的根、茎、叶、花、果及种子类,在提取前,应先用低极性的有机溶剂对原料进行脱脂预处理,目前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生物提取法、强化提取法等。 1.1溶剂法 1.1.1水提醇沉法 水提醇沉法是提取多糖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多糖是极性大分子化合物,提取时应选择水、醇等极性强的溶剂。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多糖时,可以用热水浸煮提取,也可以用冷水浸提渗滤,然后将提取液浓缩后,在浓缩液中加乙醇,使其最终体积分数达到70 %左右,利用多糖不溶于乙醇的性质,使多糖从提取液中沉淀出来,室温静置5 h,多糖的质量分数和得率均较高。影响多糖提取率的因素有:水的用量、提取温度、浸提固液比、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等。 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不需特殊设备,生产工艺成本低,安全,适合工业化大生产,是一种可取的提取方法。但由于水的极性大,容易把蛋白质、苷类等水溶性的成分浸提出来,从而使提取液存放时腐败变质,为后续的分离带来困难,且该法提取比较耗时,提取率也不高。1.1.2酸提法 为了提高多糖的提取率,在水提醇沉法的基础上发展了酸提取法。如某些含葡萄糖醛酸等酸性基团的多糖在较低pH 值下难以溶解,可用乙酸或盐酸使提取液成酸性,再加乙醇使多糖沉淀析出,也可加入铜盐等生成不溶性络合物或盐类沉淀而析出。 由于H+的存在抑制了酸性杂质的溶出,稀酸提取法提取得到的多糖产品纯度相对较高,但在酸性条件下可能引起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且酸会对容器造成腐蚀,除弱酸外,一般不宜采用。因此酸提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1.1.3碱提法 多糖在碱性溶液中稳定,碱有利于酸性多糖的浸出,可提高多糖的收率,缩短提取时间,但提取液中含有其它杂质,使粘度过大,过滤困难,且浸提液有较浓的碱味,溶液颜色呈黄色,这样会影响成品的风味和色泽。 1.1.4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提取分离技术。超临界流 体是指物质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时的状态,这种流体兼有液体和气体的特点,密度大,粘稠度小,有极高的溶解,渗透到提取材料的基质中,发挥非常有效的萃取功能。而且这种溶解能力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大,提取结束后,再通过减压将其释放出来,具有保持有效成分的活性和无溶剂残留等优点。由于CO2的超临界条件(TC=304.6 ℃,Tp=7.38 MPa)容易达到,常用于超临界萃取的溶剂,在压力为8~40 MPa 时的超临界CO2足以溶解任何非极性、中极性化合物,在加入改性剂后则可溶解极性化物。 该法的缺点是设备复杂,运行成本高,提取范围有限。 1.2酶解法 1.2.1单一酶解法 单一酶解法指的是使用一种酶来提取多糖,从而提高提取率的生物技术。其中经常使用的酶有蛋白酶、纤维素酶等。蛋白酶对植物细胞中游离的蛋白质具有分解作用,使其结构变得松散;蛋白酶还会使糖蛋白和蛋白聚糖中游离的蛋白质水解,降低它们对原料的结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