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5版)(上册)名校考研真题-刚体和流体的运动(圣才出品)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5版)(上册)名校考研真题-刚体和流体的运动(圣才出品)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5版)(上册)名校考研真题-刚体和流体的运动(圣才出品)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5版)(上册)名校考研真题-刚体和流体的运动(圣才出品)

完整word版,《学校体育学》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学校体育学》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1×20=20) 1.终身体育能力包括:独立锻炼身体能力、身体娱乐能力、体育欣赏能力等。 2.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教师、传播媒体、体育教材、教学目标、学生。 3.发展体能的原则有:全面性原则、适量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健康性原则。 4.发展学生个性的方法有:启发诱导法、学导法。 5.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则有:自觉自愿性原则、经常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6.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有: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 二、名词解释(3×5=15) 1.学校体育过程:指传授和掌握健身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教、学、练(炼)相统一的过程,最终达到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2.体能:指有关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简称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和生理功能(如脉率、血压、肺活动等)。 3.社区体育:指学生参加的由其所居住地区(或邻近地区)的有关部门组织的体育活动。通常是指学生参加的由所在地的文化娱乐场所、青少年文化宫、体育场(馆)等组织的体育活动。 4.终身体育: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 5.体育课密度:指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 三、判断,正确“√”,错误“×”,并进行简单分析说明理由。(2×5=10) 1.体育实践课结构的理论依据指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 ) 分析:体育实践课结构的理论依据包括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学生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化规律。 2. 体育教材内容的螺旋排列方式具体是指循序渐进。(× ) 分析:体育教材内容的直线排列方式具体是指循序渐进。 3.体育欣赏能力是终身体育能力的一种。(√ ) 分析:终身体育能力包括体育欣赏能力、身体娱乐能力等。 4.教学任务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 ) 分析:教学目标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 5.教学目标具体化、量化,可观察、测量,可作为评价的依据。(√ ) 分析:教学目标详细说明目标的内容,可观察、测量。 四、简答题(4×5=20) 1.发展体能有哪些方法,并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其中的一种方法? 答:重复法、变换法、持续法、间歇法、循环法、综合法。举例略 2.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答:⑴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社会制约性规律,认识规律(感知、思维、实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主导作用、主体地位),教育、教养和发展相统一的规律,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相统一的规律,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基本要素合力的规律,体育教学过程的控制反馈规律⑵体育教学过程

2021普通物理学考研程守洙《普通物理学》考研真题集

2021普通物理学考研程守洙《普通物理学》考研真 题集 一、选择题 1图1-1-1中A、B、C为三个不同的简谐振动系统。组成各系统的各弹簧的原长、各弹簧的劲度系数及重物质量均相同。A、B、C三个振动系统的ω2(ω为固有角频率)值之比为()。[华南理工大学2009研] 图1-1-1 A.2:1:1/2 B.1:2:4 C.2:2:1 D.1:1:2 【答案】B ~@ 【解析】图1-1-1(a)为两弹簧串联,即1/k+1/k=1/k′?k′=k/2,ωa2=k′/m=k/(2m) 图1-1-1(c)为两弹簧并联,即k+k=k′?k′=2k,ωc2=k′/m=2k/m 故A、B、C三个振动系统的ω2(ω为固有角频率)值之比为:

2把一根十分长的绳子拉成水平,用手握其一端,维持拉力恒定,使绳端在垂直于绳子的方向上作简谐振动,则()。[华南理工大学2009研] A.振动频率越高,波长越长 B.振动频率越低,波长越长 C.振动频率越高,波速越大 D.振动频率越低,波速越大 【答案】B ~@ 【解析】此简谐波为横波,柔软绳索中横波的传播速度为(F为绳索中的张力,μ为绳索单位长度的质量),故当维持拉力F恒定时,波速u恒定。又波速、波长和频率满足如下关系:u=νλ,故振动频率ν越低,波速u不变时波长λ越长。 3两相干波源S1和S2相距λ/4,(λ为波长),S1的相位比S2的相位超前π/2,在S1,S2的连线上,S1外侧各点(例如P点)两波引起的两谐振动的相位差是()。[华南理工大学2010研] 图1-1-2

A.0 B.π/2 C.π D.3π/2 【答案】C ~@ 【解析】假设两个波源相位相同,由于S1更靠近P,所以其在P引起的振动应当超前π/2;又由于S1本身比S2超前π/2,所以S1在P引起的振动应当超前π。 4一质点沿着x轴作简谐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质点从x1=0运动到x2=A/2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为()。[电子科技大学2009研] A.T/12 B.T/3 C.T/6 D.T/2 【答案】A ~@ 【解析】设简谐振动的运动方程为:x=Asin(ωt+φ0),则ω=2π/T 假设x1=0时对应t=0,φ0=0,将x2=A/2代入运动方程得 A/2=Asin(ωt)?sin(ωt)=1/2?ωt=π/6+kπ(k=0,1,…) 当k=0时有最短时间tmin=(π/6)/ω=(π/6)/(2π/T)=T/12。

大学物理第3章刚体和流体选择题

大学物理 第3章刚体和流体 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一飞轮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转动时,飞轮边缘上一点的法向加速度n a 和切向加速度ιa 的值怎样? [](A)n a 不变,ιa 为0 (B)n a 不变,ιa 不变(C)n a 增大,ιa 为0 (D)n a 增大,ιa 不变2.当飞轮作加速转动时,飞轮上到轮心距离不等的二点的切向加速度ιa 和法向加速度n a 是否相同? [](A)ιa 相同,n a 相同 (B)ιa 相同,n a 不同(C)ιa 不同,n a 相同 (D)ιa 不同,n a 不同3.下列各因素中,不影响刚体转动惯量的是[](A)外力矩(B)刚体质量 (C)刚体质量的分布(D)转轴的位置 4.关于刚体的转动惯量,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转动惯量是刚体转动惯性大小的量度 (B)转动惯量是刚体的固有属性,具有不变的量值 (C)转动惯量是标量,对于给定的转轴,刚体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时,其转动惯 量的数值相同 (D)转动惯量是相对量,随转轴的选取不同而不同 5.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圆盘A 和B 的密度分别为A 和B ,如果有A >B ,但两圆盘的总质量和厚度相同.设两圆盘对通过盘心垂直于盘面的轴的转动惯量分别为J A 和J B ,则有: [](A)J A >J B (B)J A <J B (C)J A =J B (D)不能确定J A 、J B 哪个大 6.如图3-1-6所示,一均匀圆环质量为m ,内半径为R 1,外半径 为R 2,圆环绕过中心且垂直于圆环面的转轴的转动惯量是 [](A))(212122R R m -(B))(212122R R m +1R 2 R

(完整版)学校体育学试题(本科)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第四套试题(ABC卷)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适合于体育系本科生) 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分,时间为40分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社会 A、奴隶 B、封建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 2、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A、大众体育 B、终身体育 C、学校体育 D、竞技体育 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A、礼、乐 B、书、数 C、诗、书 D、射、御 4、毛泽东同志发出的三好号召是()年 A、1950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5年 5、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A、1950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58年 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场外性 B、竞技性 C、基础性 D、技术性 7、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夸美纽斯 D、斯宾赛 8、体育教师的特殊性语言是() A、专业术语 B、口令 C、方言 D、艺术语言 9、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 A、单一 B、多样 C、没有差异 D、有差异,但不大 10、体育教学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应()全面贯彻 A、必须 B、不一定 C、一定不能 D、有所侧重地 11、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 A、反比关系 B、正比关系 C、抛物线关系 D、不存在 12、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体的内力 B、人体外力 C、支撑反作用 D、摩擦力 13、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 A、分解法 B、快速示范 C、常速示范 D、正误对比示范 14、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适中为好 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 15、在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简 单的情况下,宜采用() 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体育考试试题加答案

《学校体育学》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学校体育管理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四个基本环节。 2.循环练习法的主要特点是能增大练习密度、运动负荷. 3.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具有基础性、业余性特点。 4.体育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教师、学生、教材5 5.体育教学大纲的结构一般由说明、教材纲要体系和考核项目级标准三部分构成。 6.选择和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应注意全面性、针对性和_多样性。 7.测定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常采用观察法、自我感觉法、生理测定法三种方法。 8.按竞赛进行的空间范围,学校运动竞赛可分为校内竞赛、校外竞赛两种。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和“×”表示。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体育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就是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错 ) 2.人体只有承担合理的运动负荷,才能增强体质。(对) 3.体育课的一般密度应是越大越好。(对) 4.体育教学中,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正面示范。(错) 5.体育课的基础结构是根据人的认识活动规律提出的。(错) 6.运动训练的周期性原则是依据超量恢复的原理提出的。(错) 7.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对) 8.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通常把教师要求学生跑步捡回器械的时间作为练习时间。(对)9.技评属于体育课的客观评价标准。(错) 10.重复练习法是在两次练习之间没有严格规定的间歇时间。(对)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学校体育管理:指用尽可能少的人力和物力,以最佳的手段和方法,遵循学校体育的基本规律,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计划、实施、检查、评定的工作过程。 2.教材体系:指以教学目标和任务为核心,遵循教材选编原则,将经过选择的各种教材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要求组合成的统一整体。 3.运动负荷:指学生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 4.定性评价:指对体育课中的各项评定内容,根据评价者的经验,从理论上对可的质量作出的分析与评价。 5.预先考核:指通常在学期初,为了解学生基础和特点所进行的考核。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确定体育教学内容应遵循哪些原则?

学校体育学试题5,

5,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6分) 1、学校体育目标(总目标):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健康;能较为熟练的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坚持锻炼的习惯;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提高少数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2、过程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习效果更好而对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不断进行评价,过程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和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 3、健康: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4、体育课程实施:是根据体育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和所指导的教学原则、评价建议等,参照所选用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内容材料、呈现方式等,结合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经验、风格,从学生学习水平、志趣,习惯以及教学的设备、资源、环境等条件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践体育课程目标的综合过程。 5、课余运动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技术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4分,对的打“√”,错的打“×”) 1、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体育的内容。(×) 2、终身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思想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相互独立的教育思想体系。(×) 3、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具有高超的智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好高尚的道德情操。(×) 4、西周时期学校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六艺中乐、射和御具有体育性质。(√) 5、实施素质教育后,体育教学应取消体育测试。(×) 6、我国学校体育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完全一致。(×) 7、学生的年龄特征、智力水平、学习动机,以及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是影响体育学习策略获得和运用的内部因素。(×) 8、所谓快乐体育就是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玩得快乐。(×) 9、学校体育中没有竞技体育的教学目标。(×) 10、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标准和方法不同,可分为诊断评价、形成期评价和综合评价。(×) 三、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分为粗略掌握动作阶段、 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和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三个过程。 2、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特点是技艺性、情意性、 自然性、人文性。 3、体育课程编制的过程包括体育课程规划阶段、体育课程实施阶段、 体育课程评价阶段三个阶段。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课后习题详解 气体动理论)【圣才出品】

5.2 课后习题详解 一、复习思考题 §5-1 热运动的描述理想气体模型和状态方程 5-1-1 试解释气体为什么容易压缩,却又不能无限地压缩. 答:(1)气体容易压缩: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间隙,并存在相互作用力.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隙是最大的,而在常温常压下除了碰撞以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这就使得气体非常容易被压缩. (2)不能无限压缩不仅因为分子有一定的大小,而且当分子之间距离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不可忽略了. 例如,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与分子距离的关系如图5-1-1所示. ①当r =r 0(r 0≈10-10m )或很大时,相互作用力等于零. ②当r>r 0时,作用力表现为吸引力,距离的增加时引力也增大,达到某个最大值后又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当 r>10-9m 时这个吸引力就可忽略了. ③如果r

5-1-2 气体在平衡状态时有何特征?这时气体中有分子热运动吗?热力学中的平衡与力学中的平衡有何不同? 答:(1)气体的平衡态是指一定容积内的气体,其温度、压强处处相等,且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的状态.描述气体状态的三个宏观参量分别是体积、温度和压强.因此,气体在平衡状态的特征是宏观参量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2)气体分子的热运动是大量分子无休止的随机运动. ①从微观而言,这种随机运动是永不停息的,单个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会因彼此碰撞而随机改变. ②平衡态时,从宏观而言,大量分子的这种热运动平均效果是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因此平衡态是说分子处于“动态平衡”,仍存在分子热运动. (3)①气体的平衡状态是指在无外界作用下气体系统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统计平均效果,此时分子系统整体没有运动,系统内分子却一直在无规则地运动; ②力学中的平衡状态是指分子系统整体上无合外力或合外力矩的作用,因而处于静止或匀速定向运动或转动,微观上的单个分子,它们总是不断互相发生碰撞,并相互作用,因而永远不会处于力学的平衡态. §5-4 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 5-4-1 对一定量的气体来说,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随体积的减小而增大;当体积不变时,压强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就微观来看,它们是否有区别? 答:气体的压强是指气体分子作用在容器壁上单位面积的碰撞力.由压强公式知,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n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是气体压强的影响因素.

学校体育学试题集

1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 发展概况试题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1.体育 2.大众体育 3.竞技体育 4."六艺"(西周) 5."六经" 二 填空:(每空0.5) 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年 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至今不足( )年 3.现代体育是由()()()所构成 4.全面发展的教育离不开() 5.()和()是体育的本己目标 6.学校体育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7.以健身.娱乐等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被称为() 8.在中国,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 9.我国西周时期有了以()()()()()()为主体的学校教育内容 10."六艺"中的()和()可以被看成是我国学校体育的萌芽 11.汉代董仲舒用以取代"六艺"的"六经"包括()()()()()() 12.()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草案>把"体操科"改为() 13.<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 14.新中国实施全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最早年份是() 15.新中国成立至今,共进行了()次"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评选活动和()次大规模 的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研究 16.邓小平所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是()()() 17.体育教学中的"三基"是指()()()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 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的历史不足 () A :50年 B :100年 C :150年 D :200年 3.以“三基”为基本内容的体育被称为 () A :大众体育 B :竞技体育 C :学校体育 D :终生体育 4.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 A :大众体育 B :竞技体育 C :学校体育 D :终生体育 5.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 A :礼乐 B 书数 C : 诗易 D :射御 6.“武举制”最草产生于中国的 () A :秦 B :汉 C :唐 D :宋 7.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8.“武学”最早出现于中国的 () A :唐 B ;宋 C :元 D :明 9.中国清朝可被称为“体育家”的是 () A :乾隆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颜元 10.“体育科”最早出现于 () A :1903 B :1913 C :1923 D :1933 11.《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 ()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恽代英 D :颜元 12.中央(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 () A :1950 B :1956 C : 1957 D :1958 13.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 A :1955 B :1956 C :1957 D :1958 14.《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年份是 () A :1977 B :1978 C :1979 D :1980 15.《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发于 () A :1990 B :1991 C :1992 D :1995 1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 :场外性 B :竞技性 C :技术性 D :基础性 四.双项选择(每小题1分,答错扣0。5分) 1.学校体育的主要特性是 ()()

最新学校体育学试题

学校体育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终身体育:人们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 2、体能:有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3、运动技能:表现在外部的,以完善合理方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某中活动任务的复杂的肢体动作系统。 4、综合密度: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3、我国现阶段体育教学目标是什么? 答: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基础知识和体育技术、技能,促进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表现为: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两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包括哪些阶段,各阶段的教法有哪些特点? 答:运动技能形成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和提高阶段;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时的教法特点是:运用语言与直观方法;注意“分解”、“定位”、“阻力”、“助力”等方法的运用;适宜的运动负荷;注意教师语言和学生本身的视觉监督;尽可能缩短课与课之间的间隔;及时预防与纠正动作技术中的严重错误。 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的教法特点是:以完整练习为主;注意运用讲解、示范以及“定向”、“领先”等方法的运用;适当加大运动负荷;注意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适当采用变换联系的方法;注意提高学生对动作技能自我评价能力。 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的教法特点是:运用重复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增加运动负荷;加强动作教学与发展身体素质的结合;对学生动作掌握程度进行全面评价。 2、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有何异同? 答:相同之处是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现教育、教养、发展任务的过程。 不同之处是:其他学科教学主要通过思想活动来学习和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而体育实践课则是以师生思想活动为基础,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来传授和掌握知识、技术、技能。体育教学有如下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体育教学组织的多变与复杂;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频繁;体育教学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及答案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及答案 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分,时间为40分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社会 A、奴隶 B、封建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 2、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A、大众体育 B、终身体育 C、学校体育 D、竞技体育 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A、礼、乐 B、书、数 C、诗、书 D、射、御 4、毛泽东同志发出的三好号召是()年 A、1950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5年 5、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A、1950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58年 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场外性 B、竞技性 C、基础性 D、技术性 7、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夸美纽斯 D、斯宾赛 8、体育教师的特殊性语言是() A、专业术语 B、口令 C、方言 D、艺术语言 9、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 A、单一 B、多样 C、没有差异 D、有差异,但不大

10、体育教学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应()全面贯彻 A、必须 B、不一定 C、一定不能 D、有所侧重地 11、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 A、反比关系 B、正比关系 C、抛物线关系 D、不存在 12、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体的内力 B、人体外力 C、支撑反作用 D、摩擦力 13、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 A、分解法 B、快速示范 C、常速示范 D、正误对比示范 14、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适中为好 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 15、在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简单 的情况下,宜采用() 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C、先合后分 D、先分后后 16、布置场地器材时,可移动器材与固定器材之间应尽可能() A、分开 B、相对靠拢 C、保持距离 D、保持较远 17、在哪种情况下采取分组不轮换的教学形式() A、人数不多场地器材设备条件充足 B、人数多场地器材不足 C、人数多 D、人数少 18、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定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 的作用,这一环节即为() A、技术基础 B、技术环节 C、技术关键 D、技术细节 19、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率,即为体育课的() A、综合密度 B、专项密度 C、练习密度 D、一般密度

《学校体育学》试题B卷

《学校体育学》试题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我国周代的教育,具体教育内容为“六艺”。其中的____和____是直接用来进行军事技能和身体训练的。 2.学校体育是我国国民体育的____,是我国体育发展的_____。 3.解放后,全国最早开始实行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时间是_____;《九年义务体育教学大纲》颁布的时间是_____。 4.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是工作对象广泛、工作任务____和工作范围具有______。5.动作技能的形成,大致可分为粗略掌握动作阶段、____阶段和_____阶段。6.体育课分组教学的形式,一般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7.体育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教法,而且要备_____,还要备_____。8.分析体育课的方法有_____和_____。 9.身体训练包括_____和_____两个方面。 10.运动竞赛中的淘汰法双称淘汰制,是逐步淘汰_____,最后得出_____的一种方法。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和“×”表示。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要保证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每天有45分钟的体育活动时间。() 2.对少年儿童运动技术训练的要求是全面训练打好基础。() 3.人体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遗传因素。() 4.实施学校体育管理的决策人是体育组长。() 5.《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按百分制计分。() 6.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越大越好。() 7.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8.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法规性文件是竞赛规程。() 9.在制定体育教学进度时,快速跑教材空选用连续排列。() 10.体育教师应以教学原则为指导,来设计、调节、控制教学活动。()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学校体育学试题集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1.体育2.大众体育3.竞技体育4."六艺"(西周)5."六经" 二填空:(每空0.5) 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年 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至今不足()年 3.现代体育是由()()()所构成 4.全面发展的教育离不开() 5.()和()是体育的本己目标 6.学校体育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7.以健身.娱乐等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被称为() 8.在中国,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 9.我国西周时期有了以()()()()()()为主体的学校教育内容 10."六艺"中的()和()可以被看成是我国学校体育的萌芽 11.汉代董仲舒用以取代"六艺"的"六经"包括()()()()()() 12.()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草案>把"体操科"改为() 13.<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 14.新中国实施全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最早年份是() 15.新中国成立至今,共进行了()次"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评选活动和()次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研究 16.邓小平所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是()()() 17.体育教学中的"三基"是指()()()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 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 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 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的历史不足() A:50年B:100年C:150年D:200年 3.以“三基”为基本内容的体育被称为() A:大众体育B:竞技体育C:学校体育D:终生体育 4.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A:大众体育B:竞技体育C:学校体育D:终生体育 5.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A:礼乐B书数C:诗易D:射御 6.“武举制”最草产生于中国的() A:秦B:汉C:唐D:宋 7.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8.“武学”最早出现于中国的() A:唐B;宋C:元D:明 9.中国清朝可被称为“体育家”的是() A:乾隆B:康有为C:梁启超D:颜元

学校体育学复习题讲解学习

学校体育学复习题

学校体育学复习题 第一章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填空题 1、现代体育的雏形在中世纪后期已初现端倪,其中“骑士七艺”的内容与形式与现代体育相似,包括骑马、游泳、投枪、击剑、狩猎、下棋和吟诗。 2、夸美纽斯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成为课程的先驱者,他确立了学年与班级教学制度,并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 3、近代学校体育的开端的标志是由德国的德绍学校开设的体育教育,包括跑步、跳高、攀登、平衡、负重等闻名于世的学校体育课程,史称德绍五项 4、裴斯泰洛奇是19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是体育课程臻于成熟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创立了和谐发展教育和要素教育理论。 5 学校体育科学化最为明显的标志,是专门培养体育师资的体育师范学校的出现。 二简答题 1、简述主智主义体育理论的特点 答:注重体育过程中精神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注重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掌握; 注重教师和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课程结构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组成;在教学原则上采用凯洛夫的五大教学原则即直观性、学生自觉性与积极性、巩固性、系统性和连贯性、通俗性与可接受性等。 2、简述21世纪体育课程的新特征

答:(1)图突破学科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传授,强调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实践能力的形成,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2)强调学生体育认知经验的重要性,关注学生体育经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状况的变化,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和体质目标的达成,努力改变传统体育课程过于重视运动技能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3)构建弹性化的课程内容结构,以适应多元化的体育需求,。 (4)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学习评价改革,改变传统课程评价中过分强调运动成绩,过于注重甄别功能的倾向。 (5)强调课程的分级管理和教师在体育额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作用。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适应能力:又称社会健康。之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心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 二、填空题 1、学生心理发展是学生个体心理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与意志发展和个性发展三个方面。 三、简答题 1、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

学校体育学题库

《学校体育学》资料 一、填空题 1、_____年清政府颁布并实施的_______,规定各级学堂均开设“体操科”,这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和体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学习内容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领域。 3、体育课程评价对象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方面。 4、“五四”时期,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了________,促进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体育教学方法都有其结构,结构有_______、媒介、_______ 、工具等。 6、竞技运动教材化的改造工作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余体育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班级体育活动、______、课余竞赛以及校外体育、家庭体育等多种组织形式和内容。 8、体育教学中的动作示范法,由于运动动作的多样性,因此动作示范更要注意“示范面”的问题。示范面是指学生观察示范的______,也包括______和______等要素。示范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9、苏联在1923年规定各中学开设体育必修课,并颁布了________。1927年又制定了第一个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 10、_____年清政府颁布并实施的________,规定各级学堂均开设“体操科”,这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和体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11、军国民教育思想正式提出于_____年。 12、_____年5月,在_____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开始进入科学管理阶段。 13、解放后,全国最早开始实行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时间是_____;《九年义务体育教学大纲》颁布的时间是_____。 14、素质教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 15、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分为:准备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的教育内容是“六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体育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包括制定体育教学目标、选择体育教学内容、进行_______、选择教学策略、体育教学场地设计、_______。 18、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首任教育总长_____把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并于_____年将之作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公布,遂风行全国。 19、军国民教育思想正式提出于_____年。 20、我国体育教师的培养主要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来承担的。 21、1952年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体育学院——________。 2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学习内容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领域。 23、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分为:准备阶段、、。 24、1774年,受夸美纽斯和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德国博爱派教育实践家________在德绍创建了第一所博爱学校。他把________列为正式课程,将古希腊体操、传统骑士项目和民间游戏犊和在一起加以发展,创造了著名的________。 25、斯巴达作为一个军事化的城邦国家,其军事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为“五项竞技”——_______、跳跃、_______、掷铁饼、______。 26、“近代学校体育之父”是捷克著名的教育学家________。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下册)-第12章 光 学-复习笔记【圣才出品】

第12章 光 学 12.1 复习笔记 一、几何光学简介 1 .光的传播规律 (1)光在传播过程中遵从的三条实验规律 ①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②光的独立传播定律:光在传播过程中与其他光束相遇时,各光束都各自独立传播,不改变其性质和传播方向; ③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光入射到两种介质分界面时,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一部分反射,另一部分折射. 图12-1 光的反射和折射 实验表明: a .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在入射光线和界面法线所组成的入射面内. b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i i ='

c .入射角i 与折射角r 的正弦之比与入射角无关,而与介质的相对折射率有关,即或 r n i n sin sin 21=式中,比例系数n 21为第二种介质相对于第一种介质的折射率. (2)光路可逆原理 当光线的方向返转时,光将循同一路径而逆向传播. (3)费马原理 费马原理:光从空间的一点到另一点是沿着光程最短的路径传播. 光程是折射率n 与几何路程l 的乘积,则费马原理的一般表达式为 ?=B A l n 值值 d 即光线在实际路径上的光程的变分为零. 2.全反射 (1)全反射概念 当入射角i =i c 时,折射角r =90°,因而当入射角i ≥i c 时,光线不再折射而全部被反射(图12-2),该现象称为全反射,入射角i c 称为全反射临界角. 1 2 c arcsin n n i =

图12-2 光的反射和折射 (2)隐失波 根据波动理论,光产生全反射时,仍有光波进入第二介质,它沿着两介质的分界面传播,其振幅随离开分界面的距离按指数衰减.一般来说,进入第二介质的深度约为一个波长,这样的波称为隐失波. (3)全反射的应用 光导纤维特点:外层折射率小于内层折射率. 图12-3 光导纤维 3.光在平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1)平面镜 从任一发光点P 发出的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P '点.而实际光线并没有通过P '点,因此 P '点为P 点的虚像,P '点与P 点成镜面对称. 图12-4 平面镜成像 (2)三棱镜

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_试题集

怀化学院体育学院2017体育人文知识抢答竞赛 《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英国教育家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学校应做到“三育并举”。 A.洛克 B.夸美纽斯 C.卢梭 D.巴塞尔 2. 认为“任何时代任何人,对于儿童的教育,尤其是对于” 年幼儿童的教育,无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游戏和娱乐。” A.卢梭 B.夸美纽斯 C.杜威 D.巴塞多 3.1917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一文,提出体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养生”,而且在于“卫国”。 A.《强国梦》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少年强,中国强》 D.《体育之研究》 4.我国的古代学校体育,是从开始出现的。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5.骑士七艺的内容是。 A.骑马、跳高、投枪、击剑、狩猎、角力和吟诗 B.骑马、游泳、投枪、射剑、狩猎、攀登和吟诗 C.骑马、游泳、投枪、击剑、狩猎、下棋和吟诗 D.骑马、跳舞、投枪、击剑、狩猎、角力和吟诗 6. 1.身体发展主要包括等多方面综合的发展。 A.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机体适应能力 B.身体形态、身体机能、技能、社会适应能力 C.身体状态、身体机能、体能、基本活动能力 D.身体姿势、身体机能、体能、机体适应能力 7.我国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学习目标与内容标准划分为五个领域,分别是: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A运动兴趣B运动技术C运动知识D运动参与 8. 体育学习评价标准的,在很大程度上能很好地发挥体育学习评价的激励功能,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的教育价值。 A复杂化B单一化C简单化D多元化 9.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是体育课与。 A. 体育教学活动 B. 社会体育活动 C. 学校体育活动 D. 课外体育活动

7.1刚体运动的描述

7.1 刚体运动的描述 (一)刚体的平动 j i j i ij i j a a v v r r r ==+=,, (二)刚体绕定轴的转动 角位移:)(t θθ=? 瞬时角速度:dt d t t θ θω= ??=→?0lim 瞬时角加速度:dt d t t ω ωβ= ??=→?0lim 线量与角量的关系:2 2 2)(ωωβ ω ωθ θ ττττr r r r v a r dt d r dt dv a r dt d r dt ds v r s n ========= = (三)角速度矢量 dt d r v ωβω = ?= (四)刚体的平面运动 r v v B '?+=ω 无滑滚动条件:0=?+r v c ω 7.1.1 地球绕日作圆周运动。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角速度为多少rad/s? 估算地球赤道上一点因地球自转具有的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估算地心因公转而具有的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自己收集所需数据)。 解:相关的数据: 地球半径R e =6370km, 日地距离R=1.5x108km 地球公转周期T=1年, 地球自转周期t=24小时 地球公转角速度: s rad T /10260 60243652272-?=???== ππω 地球自转角速度: s rad t /103.760 60242251-?=??== ππω 赤道上一点因地球自转而具有的:

1. 线速度: s m R v e /460106370103.73522=???=?=-ωτ 2. 向心加速度: 22325222/104.3106370)103.7(s m R a e --?=???=?=ω 地心因地球公转而具有的: 1. 线速度:s m R v /103105.1102411711 ?=???=?=-ωτ 2. 向心加速度:231127211 /106105.1)102(s m R a --?=???=?=ω 7.1.2 汽车发动机的转速在12s 内由1200rev/min 增加到3000rev/min 。(1)假定转动是匀加速转动,求角加速度;(2)在此时间内发动机转了多少转? 解:角速度与转速n 间的关系为 30 πωn = 对于匀加速转动,角加速度β为常数,由t t βωω+=0)(,得t n t n π β 30)(0+ = (1)由条件:t=0时,n 0=1200rev/min, t=12s 时,n 1=3000rev/min ,n 1-n 0=1800rev/min 得: 222010 1/7.16)/(5/30 12s rad s rad s rad n n t ==-= ?-= ππ ωωβ (2)设在?t=12s=0.2min 时间内发动机转了N 转 420180240|)90002 11200()90001200()2 .01200()30()(2.002.00 12 .00 2 .00 2 .00 0=+=?+ =+=-+ =+ ==????t t dt t dt t n n dt t n dt t n N π β 7.1.3 某发动机的飞轮在时间间隔t 内的角位移为):,:(4 3s t rad ct bt at θθ-+=,求t 时刻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解:根据瞬时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定义 2 32126)(43)(ct bt dt d t ct bt a dt d t -==-+== ωβθ ω 7.1.4 半径为0.1m 的圆盘在铅直平面内转动,在圆盘平面内建立O-xy 坐标系,原点在轴上。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下册)-第13章 早期量子论和量子力学基础-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第13章 早期量子论和量子力学基础 13.2 课后习题详解 一、复习思考题 §13-1 热辐射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 13-1-1 两个相同的物体A和B,具有相同的温度,如A物体周围的温度低于A,而B物体周围的温度高于B.试问:A和B两物体在温度相同的那一瞬间,单位时间内辐射的能量是否相等?单位时间内吸收的能量是否相等? 答:单位时间内辐射的能量和吸收的能量不相等. (1)物体的辐出度M(T)是指单位时间内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辐射出的各种波长的 总辐射能.由其函数表达式可知,在相同温度下,各种不同的物体,特别是在表面情况(如粗糙程度等)不同时,Mλ(T)的量值是不同的,相应地M(T)的量值也是不同的. 若A和B两物体完全相同,包括具有相同的表面情况,则在温度相同时,A和B两物 体具有相同的辐出度. (2)A和B两物体在温度相同的那一瞬间,两者的温度与各自所处的环境温度并不 相同,即未达到热平衡状态.因为A物体周围的环境温度低于A,所以物体A在单位时间 内的吸收能小于辐射能;又因为B物体周围的环境温度高于B,所以物体B在单位时间内 的吸收能大于辐射能.因为两者的辐出能相同,所以单位时间内A物体从外界吸收的能量 大于B物体从外界吸收的能量.

13-1-2 绝对黑体和平常所说的黑色物体有何区别?绝对黑体在任何温度下,是否都是黑色的?在同温度下,绝对黑体和一般黑色物体的辐出度是否一样? 答:(1)①绝对黑体(黑体)是指在任何温度下,对任何波长的辐射能的吸收比都等于1,即aλ(T)=1的物体.绝对黑体不一定是黑色的,它是完全的吸收体,然而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吸收比等于1的黑体,它是一种像质点、刚体、理想气体一类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验中通常以不透明材料制成开有小孔的空腔作为绝对黑体的近似,空腔的小孔就相当于一个黑体模型. ②黑色物体是指吸收大部分色光,并反射部分复色光,从而使人眼看不到其他颜色,在人眼中呈现出黑色的物体.现实生活中的黑色物体的吸收比总是小于1,如果吸收比等于1,那么物体将没有反射光发出,人眼也就接收不到任何光线,那么黑色物体也就不可视了. 因为绝对黑体对外界的能量不进行反射,即没有反射光被人眼接收,从这个角度讲,它是“黑”的.如同在白天看幽深的隧道,看起来是黑色,其实是因为进入隧道的光线很少被发射出来,但这并不代表隧道就是黑色的.然而,黑色物体虽然会吸收大部分色光,但还是会反射光线的,只是反射的光线很微弱而已.所以,不能将黑色的物体等同于黑体. (2)绝对黑体是没有办法反射任何的电磁波的,但它可以放出电磁波来,而这些电磁波的波长和能量则全取决于黑体的温度,却不因其他因素而改变.黑体在700K以下时,黑体所放出来的辐射能量很小且辐射波长在可见光范围之外,看起来是黑色的.若黑体的温度超过700K,黑体则不会再是黑色的了,它会开始变成红色,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分别有橘色、黄色、白色等颜色出现,例如,根据冶炼炉小孔辐射出光的颜色来判断炉膛温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