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硫酸钾的生产工艺和市场情况

关于硫酸钾的生产工艺和市场情况

关于硫酸钾的生产工艺和市场情况
关于硫酸钾的生产工艺和市场情况

关于硫酸钾的生产工艺和市场情况一.硫酸钾的生产工艺:

硫酸钾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化肥,生产硫酸钾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天然矿物中直接提取,如从钾镁矾、明矾石、杂卤石、钾硭硝等矿物中提取;另一类为转化法,即以氯化钾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后制取硫酸钾,当今世界上70%的硫酸钾是用转化法生产的。在转化法中,又分为热法和湿法两种。

⒈湿法:主要有复分解法、缔置法、溶剂萃取法等。

⒉热法:曼海姆法、CHISSO 法和CLIMAX法等。

其中,曼海姆法使用最为广泛,反应炉温度只有550℃,设备结构简单,产品硫酸钾品位高,K2O≥50%,生产过程中基本无损失,K收率高。

该发1992年由云南磷肥厂引进日本技术设备,建成1.2万吨/年硫酸钾装置;其后各地陆续引进“台湾青上”的生产装置及国内开发生产装置。国内装置造价很便宜,相当于引进价格的1/3,水平达到甚至高于引进设备,是制取大量Hcl和PVC的最佳方案。

目前,该套设备已全部国产化。据统计,到 2003年底为止,国内使用该法生产的厂家已达28家之多,总生产能力达到了100余万吨/年,但个体生产能力都不大,最大的为20万吨/年。

Chisso法是日本最先使用的方法,优点是腐蚀小,但能耗高,流程长,国内很少采用。

Climax法:美国硫化床工艺,国内尚无引进和使用。

二.市场情况

⒈原料生产情况: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钾盐资源国、生产国和出口国,截至1999年底,拥有钾盐资源量44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52.3%,年产钾盐940万吨/年,占世界总产量的37.8%。在世界钾肥市场起决定作用的两家加拿大公司是PotashCorp公司和IMC Global Inc公司,每年开采350万吨钾盐。

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钾盐生产国,2002年共开采500万吨,80%为出口,中国是其主要进口国,占其出口总量的一半左右。

白俄罗斯为第三大钾盐生产国。2002年开采量达400万吨,近年受市场影响,略有下降,每年维持在200万吨左右。

2004年全球的钾盐总产量为4200万吨,其中俄罗斯和白俄罗斯1700万吨,北美1500万吨,欧洲500万吨,中东等500万吨。

⒉硫酸钾的消费情况:

中国、印度、日本、巴西、美国、独联体等是世界硫酸钾的主要消费国。

2005年全球硫酸钾的消费量约为4900万吨,2006年达到了5032万吨,预计2007年将达到5152万吨。今后几年的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增长,2008年预计将达到5300万吨,年增长率在2.5%左右。

⒊我国情况:

中国耕地是世界上严重缺钾地区,长江以南及华东地区普遍需要施用钾肥。但我国的钾资源却极为贫乏,钾肥自给率不足20%。2005年我国钾肥消费量已接近700万吨,根据农业部门的要求,预计2010年将达到900万吨,2020年将达到990万吨。

我国硫酸钾生产起步较晚,1991年以前,全国硫酸钾产量不足4000

吨,1992年以后有了较大发展,目前已建成硫酸钾生产企业40余家,2003年钾肥生产能力(按有效养分100%计算)120万吨,其中氯化钾50万吨,国产钾肥仅占总需求量的7%。

1997—2002年我国硫酸钾的生产及消费情况(万吨,%)

年份国内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自给率19972462.81 1.0886.7328 19983353.34 2.0586.3438 19995919.720.1478.8575 20006219.850.5781.2876 20016725.72 1.4291.3073 20026930.24 3.2296.0272上表中仅提供了硫酸钾的统计数字,不包含因国内钾肥缺乏而大量从国外进口的复合肥中含有的钾肥数量。

⒋我国硫酸钾的价格情况:

根据1997—2002年统计数据,6年中硫酸钾的平均进口价格为189.05$,折合当时人民币1655.42元/吨。近年略有提高,据新疆圣业化工厂提供的资料,该厂2007年从俄罗斯进口的氯化钾到厂价为人民币1800元/吨(含一关三检及国内运杂费在内),该厂生产的硫酸钾出厂价为2600元/吨;(该厂使用的硫酸为450元/吨,副产品盐酸出厂价为550元/吨)。据悉,目前国内最大的钾盐企业-罗布泊钾盐公司,用复分解法生产硫酸钾,为每吨站台价2800元/吨。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

汤国祥

二○○七年七月

纺织涂层综述

浅谈织物涂层整理 北京度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李正雄 【摘要】简要介绍了织物涂层整理的发展历史和分类,评述了各织物涂层胶的化学结构,产品特点,制备方法,应用性能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织物涂层整理防水透湿阻燃发展 1. 前言 纺织品涂层整理剂又称涂层胶,是一种均匀涂布于织物表面的高分子类化合物。它通过粘合作用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或多层薄膜,不仅能改善织物的外观和风格,而且能增加织物的功能,使织物具有防水,耐水压,通气透湿,阻燃防污以及遮光反射等特殊功能。早在二千多年前,古代中国人民就已经把涂层胶用于织物表面,那时多为生漆、桐油等天然化合物,主要用于防水布的制作。时至近代,出现了性能优越的多种合成聚合物类涂层胶。最初的产品存在只防水而不透湿的缺陷,涂层织物使用时有闷热感,舒适性差。为了改善涂层胶的通气透湿性,自70年代以来,科研人员通过对涂层胶化学结构的改性和变换涂层加工方法等手段研制出了一系列防水透湿型织物用涂层胶。近年来,功能型涂层胶和复合型涂层胶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涂层胶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化学结构分类主要有: 1.聚丙烯酸酯类(PA); 2.聚氨酯类(PU); 3.聚氯乙烯类(PVC); 4.有机硅类; 5.合成橡胶类(如氯丁橡胶)。 此外,还有聚四氟乙烯、聚酰氨、聚酯、聚乙烯、聚丙烯和蛋白质类。目前主要应用的是聚丙烯酸酯类和聚氨酯类。按在使用上采用的介质不同分为溶剂型和水系型两种,溶剂型具有耐水压高,成膜性好,烘燥快,含固量低等优点,但同时又有在织物上渗透性强、手感粗硬,毒性大、易着火,需要溶剂回收装置、且回收费用高的缺陷。与溶剂型相比,水系型无毒、不燃、安全,成本低、不需回收,可制造厚涂产品,有利于有色涂层产品的生产,涂层亲水性好;其缺点是耐水压低,烘燥慢,在长丝织物上粘着较难。按涂层工艺及焙烘条件不同又有干式涂层胶和湿式涂层胶,低温交联涂层胶和高温交联涂层胶之分。干式和低温交联涂层胶因其涂层工艺简单,焙烘温度低,省力节能,它们是未来涂层织物发展的趋势[1][2]。

乙酸酐综述

文献综述 前言 本人的毕业设计为《2万t/a醋酸酐生产工艺设计》,目前来看,全球醋酐的生产和消费量为330万吨。其中亚洲早已是醋酐生产能力最大的地区[1]。而就中国而言,国内乙酸酐行业存在的问题是行业整体水平较低、生产规模小、合成技术落后、开工率偏低,从发展趋势看,醋酐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为满足我国国内市场的消费与需要[2],醋酸酐的生产必将成为今后炙手可热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的叙述对今后国内外醋酐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乙酸酐的合成生产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将其进行整理总结,并在其发展趋势,现有缺陷,选择原因等加以个人想法。所取文献给与本文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查阅进几年有关乙酸酐生产技术及前景的文献期刊。

醋酸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健康危害吸入后对有刺激作用引起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眼直接接触可致灼伤蒸气对眼有刺激性。皮肤接触可引起灼伤[3]。主要用于制造醋酸纤维素、醋酸纤维漆、醋酸塑料、不燃性电影胶片、香烟过滤嘴和塑料制品等。此外在医药上可用于制备合霉素、地巴唑、阿斯匹林等;在染料工业中用于生产分散深蓝HGL、分散大红S- SWEL、分散黄棕S- 2REC 等;在香料工业中用于生产香豆素、乙酸龙脑酯、葵子麝香、乙酸柏木酯、乙酸松香酯、乙酸苯乙酯、乙酸香叶酯等。此外,醋酸酐还可用于制备漂白剂、乙酰化剂、脱水剂和聚合反应的引发剂等,用途十分广泛[4]。 1 醋酸酐的生产技术进展 目前,工业化的醋酐生产方法主要有醋酸热裂解法、乙醛氧化法和醋酸甲酯羰基合成法3 种[5]。 1.1醋酸裂解法 醋酸裂解法又称乙烯酮法, 是以醋酸为原料,磷酸铝为催化剂或乙酸甲酯在高温下反应制得乙酸酐。整个工艺过程分两步进行, 首先是气相醋酸裂解生成乙烯酮, 然后醋酸和乙烯酮经吸收生产粗酐,经精馏提纯制得成品乙酸酐。 该法的最大缺点是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副反应多、能耗大, 但由于技术成熟、生产的安全性高、对在醋酸裂解部分醋酸的质量要求并不高、可以使用其它装置和本身回收的醋酸, 因此在国外早期建设的装置应用该法, 目前我国仍普遍采用。 其中醋酸裂解的产物乙烯酮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 它可以用于生产农药、食品防腐剂等, 这种产物在羰基化的工艺中不会出现, 因此, 该工艺的裂解部分是很有生命力的[3、6]。其反应流程如下: 1.2乙醛氧化法 乙醛氧化法分两步反应完成,首先乙烯在PdCl、CuCI催化剂的作用下,在温度为100~150℃、压力为0.3MPa的条下反应氧化生成乙醛;乙醛在醋酸锰

果葡糖浆生产工艺综述

果葡糖浆生产工艺综述 宋俊梅徐京凯 (山东轻工业学院济南250353) 摘要::主要介绍了果葡糖浆及其用途和生产工艺过程、异构化条件、系统及生产运行要点等,通过分析认为,正确的工艺设计、精准的工艺控制、熟练的系统操作和科学的工艺管理是保证高效生产果葡糖浆的关键,并就这些关键因素做了相关阐述。 关键词:果糖,果葡糖浆,异构酶,异构化,工艺控制,生产工艺 1 果葡糖浆的物理特性和甜味特性 果葡糖浆( Fructose corn syrups) 也称高果糖浆或异构糖浆, 它是以酶法糖化淀粉所得的糖化液经葡萄糖异构酶的异构作用, 将其中的一部分葡萄糖异构成果糖。 果葡糖浆按其生产发展和产品组分质量分数( w ) 的不同划分为3 代, 第1 代果葡糖浆称为葡果糖浆, 简称42 糖, 其糖分组成中w ( 果糖) 为42% ( 以干基计) , w ( 葡萄糖) 为50% , w ( 低聚 糖) 为5% , 其质量分数为71%, 甜度约等于蔗糖; 第2 代果葡糖浆称为果葡糖浆, 简称55 糖, 其糖分组成为w ( 果糖) 为55% , w ( 葡萄糖) 为40% , w ( 低聚糖) 为5% , 其质量分数为77%, 甜度约为蔗糖的1. 1 倍; 第3 代果葡糖浆称为高果糖浆, 简称90 糖, 其糖分组成为w ( 果糖) 为90%, w( 葡萄糖) 为7% , w ( 低聚糖) 为3% , 其质量分数为80% , 甜度为蔗糖的1. 4 倍。 果葡糖浆无色无嗅, 常温下流动性好, 使用方便, 在饮料生产和食品加工中可以部分甚至全部取代蔗糖, 而且, 较其更具有淳厚的风味, 应用于饮料中可以保持果汁饮料的原果香味。果葡糖浆的优点, 主要来自于其成分组成中的果糖, 并随果糖含量的增加更为明显。果糖服用后, 在人体小肠内吸收速度慢, 而在肝脏中代谢快, 代谢中对胰岛素依赖小, 故不会引起血糖升高, 这对糖尿病患者有利。在医药上, 吡喃果糖可加快乙醇的代谢作用, 可用于治疗乙醇中毒。静脉注射500mL 质量分数为40%的果糖溶液可达效果。美国果糖液也有取代葡萄糖大输液的迹象。此外它在食品工业中还有以下优点: 1) 甜度高。果糖的甜度为蔗糖的1. 5 倍, 并且具有两种分子构型: 型和型, 型果糖的甜度是型果糖的3 倍, 低温时部分型果糖转化为型果糖, 而使甜度增加。根据这一特性, 果葡糖浆最适合于清凉饮料和冷饮食品的生产。 2) 风味好。果葡糖浆的主要成分和性质接近于天然果汁和蜜蜂, 具有蜂蜜和水果清香。味感方面, 味觉甜度比蔗糖浓, 且有清凉感, 用于果汁饮料生产时, 可以突出原果香味。此外, 果葡糖浆和蔗糖混合使用可使甜味丰满, 风味更好。3) 保湿性好。果糖为无定形单糖, 吸湿性大, 具有良好的保水分能力和耐干燥能力, 这一特性可使面点保持新鲜松软, 从而延长了产品货架期。 4) 渗透压大。果葡糖浆的主要成分是单糖, 其渗透压高于双糖( 如蔗糖) , 用于蜜饯、果脯生产时可以缩短糖渍时间。高渗透压还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 从而具有防腐保鲜作用。 5) 热量低。果糖的甜度高, 发热量低, 食用后增加脂肪少, 适于怕热及肥胖的人饮用。 6) 营养丰富。单糖可直接进入血液为人体吸收, 因而较快参与新陈代谢。在生产以加快恢复肌体功能、消除疲劳为特点的食品中已成为难以取代的糖源。虽然

硫酸钾

硫酸钾 硫酸钾是由硫酸根离子和钾离子组成的盐,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或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无气味,味苦。质硬。化学性质不活泼。在空气中稳定。密度2.66g/cm3。熔点1069℃。水溶液呈中性,常温下pH约为7。1g溶于8.3ml水、4ml沸水、75ml甘油,不溶于乙醇。 主要用途有血清蛋白生化检验、凯氏定氮用催化剂、制备其他钾盐、化肥、药物、制备玻璃、明矾等。 中文名 硫酸钾 英文名 Potassium sulphate 别称 Potassium sulfate 化学式 K2SO4 分子量 174.24 CAS登录号 7778-80-5 EINECS登录号 231-915-5 熔点 1069℃ 沸点 1689℃ 密度 2.66 g/cm3 外观 无色或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 闪点 1689℃ 晶体结构 离子晶体,斜方晶系 目录 1.1性质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4.2作用与用途 5.3安全术语 6.4制备

7.5农业应用 性质 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白色六方形或斜方晶系结晶或颗粒状粉末。 味觉:具有苦咸味。 相对密度(水=1):2.660 溶解性:110 g/L (20℃),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丙酮、二硫化碳。氯化钾、硫酸铵可以增加其水中的溶解度,但几乎不溶于硫酸铵的饱和溶液。 焰色反应: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1] 化学性质 复分解反应:可与可溶性钡盐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1] 作用与用途 是制造各种钾盐如碳酸钾、过硫酸钾等的基本原料。玻璃工业用作沉清剂。染料工业用作中间体。香料工业用作助剂等。医药工业还用作缓泻剂等。硫酸钾在农业上是常用的钾肥,氧化钾含量50%,在台湾俗称为"白加里"。此外,硫酸钾在工业上还用于玻璃,染料,香料,医药等。 安全术语 1.切勿吸入粉尘。 2.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制备 用硫酸盐型的钾盐矿和含钾盐湖卤水为原料来制取。也可用98%硫酸和氯化钾在550℃高温下进行反应,直接制取硫酸钾,反应过程中产生氯化氢,用水吸收,副产盐酸,此方法为中国工业化生产硫酸钾的主要方法,名为曼哈姆法。用明矾石还原热解法制得。 在德国,硫酸钾主要靠硫酸镁矿和氯化钾在液相反应生来生产。 + 2KOH 由硫酸与氯化钾反应而制得。混合硫酸与氢氧化钾也可以得到硫酸钾:H 2SO4 = K2SO4 + 2H2O 以氯化钾与混合盐制取硫酸钾工艺技术

硫酸钾生产工艺的比较和选择

硫酸钾生产工艺的比较和选择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忌氯作物如烟草、柑桔、西瓜和茶叶等种值量逐年上升,无氯钾肥显得越来越重要,需求量随之不断提高硫酸钾一直被认为是生产无氯钾肥的最好原料,尤为突出的是硫酸钾不仅含钾,同时也是一种硫肥,这对缺硫地区更为重要。据对我国南方10省市土壤分析,缺硫耕地面积在600万公顷左右,约占耕地总面积的25%;与此同时,我国又是世界忌氯作物最大种植国之一,全国西瓜种植面积近1333万公顷,需硫酸钾20万t/a。 然而我国又是贫钾国,还未发现可直接生产硫酸钾的矿源。历年来我国所需的硫酸钾几乎全部从国外进口,每年进口量在5O~80万t左右,预计本世纪末国内年需求量达100万t。因此,加速发展我国硫酸钾生产技术已势在必行。 1.国内外生产消费状况 目前,世界硫酸钾总生产能力为420万t/a,消费量为300万t/a,占世界K2O总消费量的6%。硫酸钾生产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从矿石或卤盐中提取,另一种由KCl转化。其中13%取自盐湖和卤水.50%来自矿石,37%由KC l转化。世界硫酸钾总生产能力的一半集中在西欧,其它还有美国、南朝鲜、台湾、前苏联和日本等,全球硫酸钾贸易量已超出200万t/a。我国是硫酸钾消费大国,年需求量在60~80万t,是世界上消费量上升最快的国家。l 992年9月化工部召开了“硫酸钾技术交流会,目的在于探讨我国建设硫酸钾装置的可行性。此后,云南磷肥厂引进日

本技术建立了我国首套硫酸钾生产装置,随后我国又自行开发了由KCI 转化为硫酸钾的技术。现国内已有硫酸钾装置约20套,总生产能力在10~12万t,离实际需求量相差甚远。国内硫酸钾市场仍以进口为主。国内市场,氯化钾到岸价120美元/t,市场价900~1000元/t,硫酸钾到岸价240美元/t,市场价2000~2200元/t,硫酸钾价格是氯化钾的两倍。由于国家烟草局等部门对硫酸钾仍实行部分补贴,有的地区硫酸钾价格在1700~1900元/t。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及白行调整,预测硫酸钾价格维持在2200元/t,并呈继续上升趋势。 2.生产工艺方法的比较及选择 世界上由氯化钾转化为硫酸钾生产工艺见表1,这些工艺除石膏法外国内都有装置。 2.1 从原料来源比较 曼海姆法和硫铵法原料最普遍,硫酸市场货源充足,且很多厂家本身就有硫酸装置。硫铵法可以采用农用级或工业级硫铵,货源较充足,也可以采用钢铁厂、有机化工厂或制药厂等副产硫铵因此拟建厂家选择硫铵法,原料来源是十分广宽的。若利用有机化工厂或制药厂副产硫铵母液作原料,不仅大大降低产品成本,而且消除了环境污染,变废为宝,

肥料生产与加工

《肥料生产与加工》课程 课程综述 专业:xxxxxxxxxxxxxx 班级:xxxxxxxxxxxx 姓名:xxxx 学号:xxxxxxx 序号: xxxxx

目录 1复混肥的概念和发展 (3) 1.1复混肥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3) 1.2复混肥的发展 (4) 2 复混肥的特点、分类和发展趋势 (4) 2.1复合肥的特点和作用 (4) 2.1.1复合肥的特点 (4) 2.1.2复合肥的作用 (5) 2.2复混肥分类和发展趋势 (5) 2.2.1复混肥的分类 (5) 2.2.2复合肥料的发展趋势 (6) 3复混肥的生产工艺 (6) 3.1复混肥的生产工艺 (6) 3.1.1生产原料 (6) 3.1.2生产方法 (7) 4复混肥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科学施用的方法 (7) 4.1存在问题 (7) 4.2科学施肥方法 (8) 4.2.1复混肥料的施用的原则 (8) 4.2.2施用方法 (8) 4.2.3施肥量(配方)的确定 (8) 4.2.4料施用量 (8)

复混肥的生产和加工技术 xxxxx (长江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系) [摘要]:复合肥料是由化学方法或混合方法制成的含作物营养元素氮、 磷、钾中任何两种或三种的化肥。其作用是满足不同生产条件下农业需要的多种养分的综合需要和维持生长平,大量用于现代农业。本文系统论述了复合肥料的概念、分类、科学施肥方法、复合工艺及作用机理。讨论了复合肥料发展和研究现状;综合分析了我国复合肥料在生产和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而施 用方法。 [关键词]:复合肥料;评价方法;施肥 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中,增产粮食的55%归功于化肥的使用[1] 。然而,肥料在实际使用中普遍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如2004年全国生产合成氨42222 万吨,全国吨氨平均工艺综合能耗标煤7613 万吨,但是用这么多的能源生产的化肥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利用率最高才40%,在大棚蔬菜区及露地冲施肥化肥利用率甚至低于10%[2]。同时,化肥的利用率低下不仅仅对能源造成严重浪费和巨大的损失,还极大的污染境。传统意义上的肥料由于营养元素的可溶性,在其施入土壤后在作物尚未利用之前就会发生严重流失或固定,这种施肥方式将造成土壤板结或沙化,造成水源富营养化,严重污染水源,严重危害自然环境。另外,施入土壤中的化学氮肥约有1/3 进入大气圈, 其生成的N2O 破坏臭氧层产生温室效应;约有1/3 的肥料经土壤淋溶进入水圈 [3~5],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食物(尤其蔬菜)中NO3—N 含量严重超标, 在人畜体内易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因此,如何提高化肥利用率,更进一步使粮食增产,减少因大量施用化肥而造成的能源浪费、环境污染,发展可持续高效农业已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问题。 1复混肥的概念和发展 1.1复混肥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同时具有氮、磷、钾三种养分或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肥料。复合肥料是由化学方法或(和)混合方法制成的含作物营养元素氮、磷、钾中任何两种或三

醋酐生产工艺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前言 本文根据目前国外学者对醋酐合成工段工艺设计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吸取其它醋酐生产厂家的经验,力求使各工艺条件达到理想操作状态,整个生产过程达到最优化,为醋酐装置的工艺设计提供参考。本文主要查阅近几年有关醋酐工艺设计的文献期刊。 本文主要从简介、性质、生产方法和比较、应用、市场发展及预测等方面对醋酐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一、产品简介 1.1.1 产品性质 醋酐又名醋酸酐、乙酐,分子式C 4H 6 O 3 ,相对密度1.080,熔点-73℃,沸点139℃。折 光率1.3904,闪点54℃,自燃点 400℃。常温下是一种有强烈的乙酸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吸湿性,可溶于氯仿和乙醚并可缓慢地溶于水形成乙酸,与乙醇作用生成乙酸乙酯。醋酐是一种有毒化学药品,半数致死量约为(大鼠,经口)1780mg/kg;质量浓度为0. 36 mg/m3时即可对眼产生刺激,0. 18 mg/m3时就能改变人的脑电图像,还能引起细胞组织蛋白质变质;其蒸气刺激性更强,极易烧伤皮肤及眼睛,如经常接触会引起皮炎和慢性结膜炎[1]。 1.1.2 产品用途 醋酐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用作酯化剂,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在水中缓慢水解成醋酸,在热水中分解成醋酸;也可用作酰化剂、硝化或者磺化的脱水剂等[1]。 醋酐是最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之一,目前主要用作醋酸纤维素、香烟过滤嘴、胶卷和胶片、纺织用醋酸纤维和赛璐珞塑料等,其次是用于医药、染料、香料和有机合成中的乙酰化剂。醋酐还有许多未开发或者刚开发出来的应用领域,如洗涤剂、炸药、液晶显示器等,尤其在液晶显示器方面市场前景较广[1]。 未来醋酐的消费重点在医药、燃料、农药和二醋酸纤维素,二者占总消费量的75%以上。醋酐在医药方面主要用做合成药物中间体的乙酰化剂和脱水剂。在染料领域中主要用于分散染料的生产,少量用于活性染料、还原染料等。农药行业中醋酐主要用于乙酰甲胺磷、三氯杀虫酯、霜脲氰、氟磺胺草醚、吡嘧磺隆等的生产,还可用于三酸甘油酯、氯乙酸和聚四亚甲基乙二醇醚(PTMEG)等的生产。除上述用途外,醋酐最大的应用在于生产醋酸纤维素,尤其是醋酸纤维素经抽丝加工成香烟过滤咀是目前醋酐最大的应用,截至2008年国香烟过滤嘴仍主要依赖进口,因此醋酸纤维素市场将成为未来国醋酐最大的潜在市场[2.,3]。 二、醋酐的生产方法和比较 1.3 产品生产方法 文献记载醋酐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有三种:乙醛氧化法、乙烯酮法、甲醇羰基化法。其中甲醇羰基化法以其流程短、质量好、消耗低、三废少等优势正逐渐取代另外两种方法。

南方钾肥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南方钾肥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近十年来,对钾肥的使用及需要量逐年增加,但国内钾矿资源却严重不足,进口依存度较高。据相关数据显示[1,2],截止2008年底,我国氯化钾基础储量为3.64亿t,仅占世界氯 化钾储量的2%左右,主要分布在青海、新疆等大西北区域,地理位置 偏僻,开采条件差,且品位不高。中国钾盐基础储量仅可保证28年左 右[2,3],所以对进口的依存度相对较高。根据海关统计资料[4],我国2003~2010年的钾肥进口量平均579万t/年以上,2011年进口 量预计将达600万t,对外依存度达到60%。中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钾 肥消费国,而过度的对外依存度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2008年上半年,在世界金融危机和粮食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钾肥进 口价格急剧上涨,由2007年的240美元/t上涨至576美元/t,增幅达到140%。钾肥价格的暴涨引起国内氮磷肥和复合肥价格的增长,给国 家经济和农民收入带来巨大影响。近年来国内钾肥消费量受进口钾肥 价格影响显著,所以摸清我国农户的钾肥使用情况,注重钾肥市场变化,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氯化钾作为南方农民多年使用的 当家肥料产品,近几年受到价格大幅波动、产品替代以及经营渠道积 极性不高等因素影响,市场地位受到冲击。为了客观评估农民及经销 商对钾肥的认知水准,即时应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本研究以我国南 方地区钾肥使用与市场需求情况为基础,选择代表性较强的湖南和广 东两省实行调研分析,为稳定和恢复钾肥市场供需平衡提供依据。 1调查方法与样本选择 我国土壤结构中钾元素分布不平衡,在我国南方和长江流域广大地区 的土壤中普遍缺钾[5],所以其成为我国钾肥主要施用区域。为深入 了解掌握该地区钾肥施用的现状及未来趋势。2011年3月选择南方钾 肥重点使用地区的湖南和广东两省,展开了针对200个经销商和400 个农民的全覆盖抽样调查。其中,经销商调查涉及湖南省和广东省的 40个县;农民调查主要涉及湖南和广东两个省的种植大户。本次调研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以电话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形式展开。

糠醛生产工艺流程

糠醛生产工艺流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一、糠醛生产的工艺流程 二、玉米芯制糠醛的制作工艺 1.拌料:玉米芯比重小,体积大,收获具有季节性。玉米芯必须贮存在清洁干燥的堆,并符合防火要求,否则会发生自然和霉烂变质,使其中主要成分多缩戊糖含量降低。玉米芯的物理性能,如含水量,颗粒大小,渗透性等对糠醛的生产有很大的关系。水分过大的原料要进行干燥。拌料的将玉米芯从料堆场输送至斗式提升机,经螺旋输送机送至混酸机,然后将浓硫酸由浓碱库压至碱计量槽,计量后慢慢加入已放好温水的配槽中,配成6-8%的稀酸,再在混酸机中以固液比1:与玉米芯进行均匀混合。 2.水解:拌料在水解锅内进行水解反应。这是制取糠醛的一道主要工序。玉米芯中的多缩戊糖以硫酸作为水解剂,经过水解成戍糖。再经过脱水环化生成糠醛。但以上两个反应在常温下不易进行,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采用高温高压的方法。一般在生产中采用的温度为145-230℃,蒸汽压力为×104巴。水解出醛时间(反应时间)要6小时,前6小时,前3小时为串进时间,后3小时为串出时间。若蒸汽压力为×104巴(10千克/厘米2)时,反应时间可缩短为1小时。 水解反应后生成的糠醛应该立刻用蒸汽把它吹出来,以免发生副反应。在水解过程中,蒸汽中的糠醛是不均衡的,因此在水解操作中要根据含醛量的变化而调节蒸汽。出醛量高时,汽门开大,出醛量少时,汽门开小。 3.蒸汽处理及冷凝:从水解锅排出的蒸汽(醛汽)中含有少量醋酸,进入蒸馏塔前要进行中和处理。中和处理是通过气相中和和管以针形阀控制纯碱液(氧化钙或氢氧化钠)来实现的。中和液通过汽液分离器后送醋酸工段回收,醛汽进入冷凝器冷凝。

曼海姆法硫酸钾反应炉爆炸事故分析

曼海姆法硫酸钾反应炉爆炸事故分析 2001年12月1日18时57分,某公司硫酸钾车间1#反应炉(曼海姆法硫酸钾反应炉)用临时火嘴烘炉,在停临时火嘴换正式燃烧器升温点火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反应炉毁坏,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一、事故原因分析 1.工艺操作方面 (1)按反应炉岗位操作工序的规定:“烘炉时必须严格按烘炉升温曲线进行,并注意保证炉内温度均匀上升,升温速率和总的烘烤时间要同时被控制”。根据事故发生前后当班记录和有关人员反映,用临时烧嘴烘炉2天时间,炉温最高升到35oC,故改用正式燃烧器点火烘炉。由于热备期间,炉内呈现负压状态,操作工熄灭临时火嘴抽出炉外时,炉内吸入空气。另外,操作时烟气引风机和空气鼓风机的开停等情况,当班记录没有准确记载,而且点火操作时,没有同当班调度和有关领导取得联系批准,故导致点火时发生异常情况爆炸。 (2)操作工在正式燃烧器点火操作前的3分钟内,连续让硫酸钾化验室做2次测爆分析,存在先测爆点火熄灭,再测爆点火爆炸的可能。 (3)也存在炉内置换不彻底留有死角,导致点火爆炸的可能。 2.设备管理方面 (1)1#反应炉11月29日维修完工,按规程应直接用正式燃烧器点火烘炉,并应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程操作。然而该车间却是先用临时火嘴烘炉,未达到升温目的,才改用正式燃烧器,并在点火烘炉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 (2)干气蝶阀不严,炉内存在可燃气置换不彻底。其中干气含氢气20%~25%,甲烷12%~18%,乙烷、乙烯25%~30%,丙烷、丙烯1%~2%,碳四烃0.1%~0.8%,可燃气组分含量高达75%以上。故阀门渗漏也可能导致爆炸事故。 3.测爆分析方面 硫酸钾化验室在点火烘炉过程中,进行测爆分析2次,测爆结果是混合气体浓度均为0.1%,而出具的化验报告上混合气体浓度都是0,并且事故发生后确认测爆仪器灵敏好用。故化验员提供了不准确数据,是事故发生的又一因素。 二、事故教训

醋酐工艺流程说明

4.2.2 醋酐工艺流程说明 4.2.2.1 流程概述 本装置以醋酸为原料经裂解、吸收、蒸馏、回收工序,制得醋酐产品。 a) 醋酸裂解工序 醋酸裂解工序流程示意图见图4.2-1。 b) 乙烯酮吸收工序 乙烯酮吸收工序流程示意图见图4.2-2。 ①乙烯酮的吸收 由裂解炉产生的乙烯酮气体和废气首先进入第一吸收塔(T-201)底部,与塔顶部喷淋的醋酸,醋酐的混合液逆向接触,使大部分乙烯酮被吸收生成醋酐,塔底出来的粗醋酐浓度为85wt%,进入粗醋酐贮罐中。

图4.2-1 醋酸裂解工艺流程示意图

第一吸收塔吸收液从粗醋酸酐罐(V-301)下部用第一吸收塔循环液泵(P-201)与来自第二吸收塔底部的循环液一起打入第一吸收塔循环冷却器经工业冷却带走反应热后进入第一吸收塔顶部。 第一吸收塔操作真空度:640mmHg;操作温度:35~40℃。 在第一吸收塔中未被吸收的乙烯酮气体,连同废气从塔顶出来进入第二吸收塔底部,与从塔顶喷淋下来的吸收液逆向接触,在第二吸收塔中,乙烯酮气体几乎全部被吸收掉,生成的粗醋酐及醋酸混合液与第一吸收塔循环液合并,同时取出一部分作为循环液进入第二吸收塔循环液泵(P-202)作循环吸收液用。 来自蒸馏系统吸收的醋酸与来自醋酸高位槽(V-401)的冰醋酸根据第一吸收塔排出的粗醋酐的浓度加入到第二吸收塔循环液中。循环液泵打入第二吸收塔冷却器(E-202)用工业水冷却到25℃左右进入第二吸收塔顶部作喷淋吸收液用。 ②尾气洗涤 由第二吸收塔顶部出来的尾气在洗涤塔(T-203)中用循环洗涤液贮槽(V-201)中的水洗涤其中的醋酸蒸汽。洗涤液用循环泵(P-203)输送经冷却器用冷冻盐水冷却后进入洗涤塔。洗涤液循环使用,当稀醋酸浓度提高到20%后,将此醋酸用循环液泵打至稀醋酸回收工序稀醋酸贮槽。 由洗涤塔顶出来的尾气,再经尾气洗涤塔用水洗涤,然后,进入水环真空泵,分离罐,经液封槽进入裂化炉作燃料之用。 尾气洗涤塔的废水经液封槽放入下水,控制废水含酸小于0.09wt%操作温度20℃。 裂化、吸收系统所需要的真空度,全部由水环真空泵(P-204)提供。

果糖生产工艺

果糖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2010-01-22 15:59:13阅读415评论14 字号:大中 小订阅 生产果糖的方法是用淀粉做原料,淀粉水解后经固定化葡萄 糖异构酶转化为糖,其中含有42%的果糖和58%的葡萄糖,这种混合物称为果葡糖浆或高果糖浆。 一、葡萄糖和果糖异构化反应 葡萄糖为醛己糖,果糖为酮己糖,二者互分同分异构体,在 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碱性异构化反应 在碱性条件下,葡萄糖通过1、2烯二醇生成果糖、D、甘露糖,由于碱异构化达到反应平衡点所需时间长,转化率较低,糖的分解反应显著,还原糖损失过多,产生有色物质和酸性物质, 影响颜色和味道,精致较困难,故在工业上未曾使用。 通过碱性异构化反应,葡萄糖转化成果糖的转化率一般约达2127%,糖分损失约1015%,采用较高的反应温度,较短的反应时间和较高的糖浓度,碱性催化效果有一定的提高,异构转化率可达到3335%,糖分损失为23%,在碱性催化剂中以氢氧化钠的催化效果较好。 2、葡萄糖异构酶反应 葡萄糖在异构酶作用下可转变成果糖的,但这种催化反应是

可逆的,即葡萄糖向也可以向果糖的转变,因此异构酶作用在理 论上可使50%的葡萄糖转为果糖,达到平衡点。 葡萄糖异构酶在较高下可催化果糖发生异构生成阿洛酮糖 和甘露糖,但在7或以下进行,只有微量的产生。对食品应用无影 响。 由于异构化最后阶段反应速度慢,为了抑制和降低糖的分解,减少糖分损失,一般在果糖含量达4243%便终止反应。由葡萄糖向果糖转变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异构化反应温度升高,平衡 点向果糖移动,但超过70 C以上进行反应时,酶易受热活力消失,糖分也会受热分解,产生有色物质,所以实际工业上的反应温度是有一定限制的。 硼酸盐能与果糖生成络和结构,使转化率提高到8090%,且硼酸盐能回收重复使用,可回收率还达不到规模生产的要求,影 响实际应用效果。 二、果葡糖浆生产工艺 在葡萄糖异构酶的催化作用下,葡萄糖液中的一部分转变为果糖,因为它的糖分组成是果糖和葡萄糖的混合糖浆,故称为果 葡糖浆。由玉米淀粉得来的果葡糖浆叫高果玉米糖浆(),从其它淀粉比如大米、木薯、马铃薯、小麦等得到的果葡糖浆称为高果糖浆()。果葡糖浆有42型(含果糖42%), 55型(55%), 90 型 (90%),分别表示为42、55和90。 42果葡糖浆经色谱分离,可得果糖含量高达90%以上的糖浆

精品硫酸钾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硫酸钾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第一部分硫酸钾生产工艺规程 一、制造硫酸钾的原料: 本公司制造硫酸钾的原料是氯化钾(KCL)其K2O≥60%,目前依赖进口。(国产KCL目前尚不能满足质量标准)98%硫酸来源于本公司硫酸车间。 该生产工艺过程中制取盐酸系统用水为清净自来水。燃料采用煤气,来自本厂煤气站。 二、硫酸钾的性质和用途: 分子式:K2SO4分子量: 物化性质:无色或白色晶体或粉末,味苦而咸。密度:。 熔点:1069℃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丙酮和二氧化碳,其水溶性略呈酸性。 用途:1、农业用肥料,用于烟草、甘蔗、果木树、马铃薯、蔬菜等。 2、用作药物(缓泄剂)并用于制明矾、玻璃和碳酸钾等。 三、硫酸钾及盐酸的质量规格: (一)硫酸钾 外观:无色或白色结晶体或粉末。 农业用硫酸钾技术指标[HG/T3279——89] (二)盐酸: 工业盐酸技术指标(GB320—93) 四、硫酸钾生产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采用固定床【酸[液] 盐[固] 】复分解反应法。固态的氯化钾与98%硫酸按一定的投料比连续加入反应室,在高于500℃高温(一般控制在540——560℃)推动耙齿推料

(搅拌混合作用)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维持正常床面的条件下原料连续投入,成品硫酸钾则不断由反应室出口(对称二处)排入成品推料机,经冷却伴有搅拌粉碎的条件下经气封输送器进入皮带机,再经过筛粉碎机粉碎入成品料仓。反应中产生之氯化氢气体用水吸收制取盐酸装入储罐。尾气在符合国家废气排放标准的前提下排入大气。 反应式:H2SO4+2KCL→K2SO4+2HCL——Q (副反应) H2SO4→SO3+H2O——Q HCL+H2O→HCLH2O+Q (副反应)SO3+H2O→H2SO4+Q 〔附工艺流程图〕 现将本公司硫酸钾生产工艺流程简述如下: 〔一〕生产装置 1、硫酸钾反应炉 反应炉主要由燃烧室〔上部〕反应室〔中部〕烟道室〔下部〕组成,并配有加料及机械搅拌推料装置。 (1)燃烧室:处于反应室内顶,入口为空气进口、煤气进口,空气量及煤气量均可调。所用煤气来自煤气站,经计量后进入烧嘴燃烧,燃烧室 维持680—730℃以供给反应室之热量。燃烧气经烟道进入烟道室,空 气由送风机经复热器与烟道气换热后送至燃烧室,部分冷空气送至主 机系统以起风冷之效力。 (2)烟道室:处于反应室底部,高温烟道气自燃烧室来由烟道室经烟道及烟道气管道送至复热器与冷空气换热后经引风机、烟囱排入大气,高 温烟气在烟道室继续提供反应室所需热量以保证其正常动作及热量的 充分利用。 (3)反应室:处于燃烧室与烟道室之环抱中间,下部为反应床约28平方米,顶部为耐高温圆穹型黑矽砖。反应床上部配有旋转耙齿,以电机传动 经减速机齿轮边速,有主机轴带动其转速约min,作为物料搅拌、混 合、粉碎、成品转移,维持料床高度。主轴顶部依上而下分别装有硫 酸及氯化钾分布器,硫酸分布器配有导槽一只,氯化钾分布器配有两 只流槽,加料分布器上部装有加料套筒,套筒穿燃烧室自炉顶而下, 硫酸及氯化钾加料管自反应炉顶外部经套筒分别引入两分布器之上 端。反应室配置对称硫酸钾成品出料口分布两侧,经导筒与推料机相 连。反应炉顶上部分别设有氯化钾及硫酸加料计量装置以维持硫酸钾 生产过程中控制合理的投料比,保证该产品高品质,低消耗及反应床 耙齿之较长使用寿命。反应室正常作业时控制微负压。 2、反应炉系统附属设备概况: (1)复热器:∮800*4000[H2505*DI,一组55根S≈12.3m2]冷空气与烟道气换热交换,预热回收。 (2)主机(附大型减速机与马达带动主轴)提供布料、混料、产品移出之效能。 (3)硫酸钾成品推料机:推料机筒体拌有冷却用夹套,该机作用为成品破

硫酸钾镁肥生产现状与市场前景

硫酸钾镁肥生产现状与市场前景 汪家铭 硫酸钾镁肥,分子式为K 2SO 4 ·m(MgSO 4 )·nH 2 O,其中m=1~2,n=0~6。硫酸钾 镁肥在世界上只有美国、德国等少数国家生产。在美国硫酸钾镁肥每年施用量在几十万吨,除直接施用外还大量用于配制复合肥,根据各个农场的土壤质量及作物状况配制专用肥。在中国硫酸钾镁肥尚属钾肥系列的一个新品种。目前,硫酸钾镁肥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广泛应用,美国硫酸钾镁肥品牌“施宝密”总产量的30%销往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巴西、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秘鲁、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及欧洲一些地区等。硫酸钾镁肥在美洲、澳洲等地区主要用于果树、蔬菜及油料等作物,在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进口量在不断上升。日本是销售“施宝密”的最大市场,年销售量为7万t左右,韩国近年来“施宝密”的进口量呈继续上升趋势。与传统硫酸钾产品相比,硫酸钾镁肥增加了镁中量元素,为作物提供更全面均衡的养分。硫酸钾镁肥的生产原料主要为盐湖软钾镁钒矿,其生产技术目前在中国已开发成功。硫酸钾镁肥在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因此是一种纯天然绿色肥料,可广泛施用于粮食和经济作物,尤其适宜蔬菜、果树、烟草、茶叶和花卉等经济作物施用,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的青睐。 一、产品标准 硫酸钾镁肥产品标准GB/T20937-2007适用于从盐湖卤水或固体钾镁盐矿中仅经物理方法提取或直接除去杂质制成的含镁、硫等中量元素的硫酸钾镁肥产品,不适用于用硫酸钾和镁化合物掺混而成的产品。 注:粉状产品不做粒度要求;游离水的质量分数以出厂检验为准。 二、生产方法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硫酸钾镁肥分进口和国产两种,进口的硫酸钾镁肥主要来自德国和美国,国产的硫酸钾镁肥按照原料和工艺不同分为天然提取法和掺混法两种。天

糠醛的生产及应用、废渣的再利用

137 糠醛的生产及应用 江俊芳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盐城 224051) 摘要:糠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糠醛的性质、生产工艺及应 用,并对糠醛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糠醛;生产;应用;发展 糠醛是以多缩戊糖的纤维为主要原料而制成的重要化工产品,玉米芯、葵花籽壳、棉籽壳、麦杆、高梁杆、甘蔗渣、油茶壳等都是生产糠醛的好原料,其中玉米芯含多缩戊糖最高[1]。由于国际上石油价格飞涨,从玉米芯等中提炼糠醛显示出优势。目前中国占世界糠醛总产量65%左右。 1 糠醛的性质 糠醛又名呋喃甲醛,一种杂环有机化合物,结 构式为,是无色或琥珀色透明油状液 体,具有类似杏仁的特殊香味。糠醛的相对密度为1.1598(20℃),沸点161.7 ℃,室温下微溶于水,能与酒精、丙酮、乙醚、苯等混溶,易与蒸汽一同挥发。在酸性或铁离子催化下易被空气氧化,颜色逐渐变深,由黄色到棕色再变为暗褐色[2]。对某些金属有腐蚀作用,对铝无腐蚀,对铜略有腐蚀。糠醛还能引起局部麻醉,对皮肤有刺激性。在酸作用下与苯胺作用显红色,可用来检测糠醛。糠醛具有一般醛基的性质,而且是不含α氢原子的醛,其化学性质与甲苯或甲醛相似。 2 糠醛的生产工艺 糠醛是利用玉米芯和作物秸秆为原料,在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蒸汽进行蒸煮,首先得到糠醛含量8-10%的原液,原液经过蒸馏得到糠醛含量90%的毛醛,毛醛进行精制得到糠醛含量98.5%以上的产品。其形成原理[1]如下: 目前世界上生产糠醛的方法主要分为一步法和二步法[3]。 2.1 一步法 一步法主要有硫酸法、改良硫酸法、醋酸法、盐酸法、无机盐法。 2.1.1 硫酸法 硫酸法是经典的生产糠醛的方法,它用3% ~6%的稀硫酸作催化剂,将原料与催化剂在加压下蒸煮,用高压或过热蒸汽带出反应物,经分馏后得到糠醛成品,该法采用间歇操作,能耗高,副产品回收率低,成本高。 2.1.2 改良硫酸法[5] 改良硫酸法是在硫酸配稀时加入普通过磷酸钙,目的是使废渣变为有机复合肥料,减轻污染,其生产条件及出醛率均与硫酸法相同。 2.1.3 醋酸法 醋酸法是用糠醛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醋酸为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下生产糠醛,该法生产的糠醛纯度高,该法采用连续操作,投资少,腐蚀性小,这种方法应是大力推广的方法。 2.1.4 盐酸法 盐酸法是在常压下用盐酸作催化剂,水解制糠醛的方法,原料利用率高,产品收率高,质量好,但工艺流程较长,操作控制系统复杂,生产投资大,腐蚀性较为严重。 2.1.5 无机盐法 无机盐法是将催化剂改为重过磷酸钙,也称重过磷酸钙法。特点是出醛率比硫酸法高,腐蚀小,水解锅为固定床,间歇操作,设备利用率低,现时能副产中性有机复合磷肥。但无机盐催化活性较低,生产周期较长。 2009年第10期2009年10月 化学工程与装备 Chemical Engineering & Equipment

醋酸甲酯羰基合成醋酐的工艺进展

所谓羰基合成醋酐就是指醋酸甲酯与CO进行羰基合成过程。根据羰基合成所处的状态可分为液相法和气相法,反应的起始原料可以是甲醇(直接法),也可以是醋酸甲酯(间接法)。以甲醇为原料生产醋酐有两条路线,一是甲醇与醋酸先酯化,然后醋酸甲酯羰基化生产醋酐;二是醋酸甲酯羰基化生产醋酐,部分醋酐产品与甲醇反应提供原料醋酸甲酯。 液相羰化法依斯曼柯达公司采用反应蒸馏工艺制造醋酐。醋酸(含水量小于0.5%)与甲醇在塔式反应器内进行酯化反应,生成的醋酸甲酯产品直接由塔顶蒸出,用硫酸作催化剂。自羰化工序循环的醋酸进入反应蒸馏塔的上部,新鲜的由塔底部进入,两种反应物料逆向流动,酯化反应蒸发在每块板上进行。由于反应蒸馏在每个塔板上蒸发除去醋酸甲酯,这就大大促进了酯化反应,提高了转化率。原料甲醇和酯化反应生成的水与产物醋酸甲酯形成共沸物,如醋酸甲酯95%与水5%;醋酸甲酯81%与水19%(均为质量分数)。原料醋酸也是萃取剂,又可以把剩余的共沸物中的甲醇反应掉。因此产品很容易提纯。这种反应蒸

馏技术要比其它类型酯化技术先进合理,国内也有很多单位在研究。在反应区塔盘上的停留时间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到萃取的效率,这些逆流塔盘可以是高效的金属丝网、泡罩塔和逆流的槽式塔盘,均具有较长的停留时间,可达到24h。产品纯度非常之高,转换率也很高,反应产物与反应物分子比较接近化学当量。反应段的温度控制在65~85℃之间、塔的操作压力为大气压,催化剂硫酸浓度为95%~98% (质量分数),在塔的萃取蒸馏段的底部进入,与醋酸的质量比为0.01,反应物的停留时间随硫酸浓度增加而增加。由于反应物是高腐蚀性的,所以塔的再沸器需要特种材料。反应蒸馏的塔顶冷凝器采用部分冷凝,冷凝液回流进塔,未冷凝的气相醋酸甲酯供给羰基化反应工序。回流比控制在1.5~1.7,回流比超过2.0时转化率会迅速下降。 反应产物与H2/CO物质的量比有密切相关,氢的比例增大,羰化产率也增大。因为H2能使[Rh(CO)2I4]-还原为具有活性的[Rh(CO) I2]-,但过高的H2浓度会增加副产物醋酸乙烯,一般原料CO中含 2 H22%~7%,可以增加催化剂的活性与寿命。在羰化工序中来自酯化工序的醋酸甲酯与等当量的碘甲烷混合进入进料罐中,用泵将催化剂复合物经进料预热器将物料温度升到180℃,然后将此液相物料从反应器(带有搅拌器)上部进入反应器,操作压力2.45MPa,反应气体(主要是CO和少量H2)由循环压缩机打循环,以保持催化剂的活性。反应转换率为75%,选择性大于95%,反应温度以循环的反应液通过废热锅炉来控制。未反应气体通过冷凝后除去冷凝液,由循环压缩机压入反应器内。反应产物经控制后进入带有夹套的闪蒸器中,闪蒸器压力降至

(生产管理知识)淀粉糖的生产工艺和种类

淀粉糖的生产工艺和种类 生产工艺有酸法、酶法、酸酶法三种,不同的工艺,其甜度、胶粘性、增稠性、保潮性、吸湿性、渗透压力、颜色稳定性、焦化性、还原性、发酵性是不同的,不管哪种工艺都是一个复杂的水解过程。淀粉水解过程存在三种主要反应:一是水解为葡萄糖;二是水解成葡萄糖后重新复合成异麦芽糖等复合糖;三是葡萄糖分解生成5-烃甲基糖醛及酸丙酸色素物质。 1.酸法水解。有盐酸、草酸,其中盐酸的水解淀粉能力高,但酸法水解缺乏专一性,同时产生复合反应,温度愈高,复合反应愈多,生成的有色物质多,颜色深,用酸量多,需中和碱量大,因之产生的灰分也多。 2.酶法水解。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副产物少,纯度高,糖色浅,因之减少了净化工序和净化剂的用量,与酸法相比,可以转化较高浓度的固形物,提高效率,减少损耗,降低成本,所得母液还可以利用,而且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设备工艺都比较简单。 3.酸酶法。投料资度18~20Bx°,为酸法的两倍,节省费用,缩短时间,DE值(糖化率)可达96%,纯度高,糖液色浅,容易结晶析出,用酸量少,仅为酸法的20%,产品质量高。 淀粉糖产品由于是淀粉水解而得,因此,淀粉水解的速度、水解的程度、液化、糖化、净化、结晶、淀粉原料、催化效率以及工艺设备性能等,均能影响淀粉糖液的质量。淀粉品种不同,化学结构不同,对液化亦有不同的影响。淀粉中的蛋白质、脂肪、灰分等杂质均能影响催化效率,降低酸的有效浓度,尤其是淀粉中的含氮物质对热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硫酸铵受热分解产生氮与羧甲基糠醛作用,能产生大量有色物质,迅速焦化。玉米中的植酸盐要消耗部分酸。总之不管什么液化方法,都存在不溶性淀粉颗粒,这种淀粉颗粒能与脂肪形成络合物,呈螺旋结构,不容易水解,降低了糖化率。

硫酸钾生产的危险源分析(2021新版)

硫酸钾生产的危险源分析 (2021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61

硫酸钾生产的危险源分析(2021新版) 硫酸钾生产的危险源分析 一:硫酸钾生产工艺简述 采用曼哈姆法生产硫酸钾是以氯化钾、硫酸作为原料进行硫酸钾生产,其生产过程是将具有一定细度的氯化钾原料投入外加热的反应炉内与硫酸发生化学反应进而制造出硫酸钾产品并释放出氯化氢气体。产品硫酸钾经冷却,磨碎并中和游离酸后进行包装出售。气体氯化氢经过冷却,洗涤后既可进入全厂管网,供其它车间使用;也可用水吸收成为合格副产品盐酸出售。 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概述如下 第一阶段:硫酸和氯化钾发生反应生成硫酸氢钾及氯化氢 第二阶段:晶体硫酸氢钾被加热成为熔融状态。

第三阶段:硫酸氢钾与氯化钾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氯化氢。 二:硫酸钾生产涉及的危险化学品 硫酸、氯化氢、盐酸、重质碳酸钙。 三:化学品及危险品的理化特性 1:硫酸 ⑴物理性质 外观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 溶解性:与水混溶 稳定性:稳定 熔点:10.5℃ 沸点:330.0℃ 密度:相对密度(水=1)1.83 ⑵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对眼睛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