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祭十二郎文》三维目标教案

(完整版)《祭十二郎文》三维目标教案

祭十二郎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辨析文言虚词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2.理解课文破骈为散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3.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翻译课文。

2.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是怎样逐层深入的,注意体会

作者以情动人的文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珍惜自己的生命,关爱身边的亲人。

2、体会至情至性的人情美,和作者创造这种美的方法。

【重难点】

1、读懂课文,排除语言障碍,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

2、把握文章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体会作者悲哀痛切的思想情感。【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2,学习课文前三段

一、导人新课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字字含泪,句句动情的抒情散文,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绝,成了祭文中的“千古绝调”。大家在读课文时要注意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深挚感情。

二、作者及创作背景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常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因晚年曾为吏部侍郎,故也称韩吏部。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及其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渊的影响。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反对六朝以来的单纯追求形式美的骈俪文章;语言要新颖流畅,“唯陈言之务去”,对古文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代表作是《马说》《师说》等。

三、写作背景:

韩愈三岁丧父母,由兄嫂抚养成人,他和十二郎虽为叔侄,实际如同兄弟,从小生活在一起,“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特别深厚。十二郎的死,

使他悲痛欲绝,也勾起他的辛酸回忆。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从前同十二郎一起生活的种种情景都一齐涌上心头;自己的衰病,子孙辈的幼小,这是眼前必须正视的现实。所有这一切,汇成一股感情的激流,作者悲感万端,百思萦集,情不能已,因而写成此文。

四、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听录音,注意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深沉真挚的感情。

②学生初读认准字音;再读体会感情。

怙(hù)省(xǐng)取其孥(nú).薨(hōng).斗斛(hú)

万乘(shèng)辍(chuò).比(bì)窆(biǎn)尚飨(xiǎng)

五、分析理解第一~三段:

(一)、重点词句

1、季父:父辈中排行最小的叔父。

2、衔哀:心中含着悲哀。致诚:表达赤诚的心意。

3、孤:幼年丧父称“孤”。

4、怙(hù):《诗经·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后世因用“怙”代父,“恃”代母。失父曰失怙,失母曰失恃。

5、两世一身:子辈和孙辈均只剩一个男丁。

6、视:古时探亲,上对下曰视,下对上曰省。

7、省(xǐng):探望,此引申为凭吊。

8、止:住。

9、取其孥(nú):把家眷接来。孥,妻和子的统称。

10、薨(hōng)古时诸侯或二品以上大官死曰薨。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董晋死于汴州任所,韩愈随葬西行。去后第四天,汴州即发生兵变。

11、不果:没能够。指因兵变事。

12、取:迎接。

13、孰谓:谁料到。遽(jù):骤然。

14、斗斛(hú):唐时十斗为一斛。斗斛之禄,指微薄的俸禄。韩愈离开徐州后,于贞元十七年(801年)来长安选官,调四门博士,贞元十九年,迁监察御史。

15、万乘(shèng):指高官厚禄。古代兵车一乘,有马四匹。封国大小以兵赋计算,凡地方千里的大国,称为万乘之国。

16、辍(chuò),停止。辍汝,和上句“舍汝”义同。就:就职。

(二)、重点分析

1、概括这三段的意义:

第一段叙述我听闻侄儿去世准备祭奠的经过;

第二段书写身世与家世之不幸的孤苦无依;

第三段叙述两人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表现自己的悔恨和遗憾。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纪念十二郎,为什么要写自己的身世?

是为了表现自己和十二郎的之间的深厚亲情,从而表达自己的深深思念。

3、这几段总体是为了突出什么意义?

突出与十二郎的深厚情谊,即虽为叔侄,实为兄弟。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课文第4-12段

一、分析四~六段

(一)、重点词句

1、无涯之戚:无穷的悲伤。涯,边。戚,忧伤。

2、.纯明:纯正贤明。不克:不能。蒙:承受。

3、业:用如动词,继承之意。

4、毛血:指体质。

5、志气:指精神。

6、其几何离:分离会有多久呢?意谓死后仍可相会。

7、孩提:本指二三岁的幼儿。此为年纪尚小之意。

(二)、分析段落意义

1.概括这三段的段意。

第四段感叹命运不公,痛惜诸兄之死;

第五段痛惜十二郎之死;

第六段表现对十二郎的深沉的思念。

2.第四段写的痛惜诸兄之死,与本文主旨有何关系?

烘托自己内心悲痛之甚。诸兄死悲,十二郎死更悲。

二、分析七~九段

分析段落意义:

1.概括段意

第七段表现对十二郎的子女的怜悯;

第八段写自己对十二郎因软脚病不在意的惭愧之意;

第九段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日期“无知”的愧疚之情。

2.这三段中,一段以感叹结尾,两段以问句结尾,作者是在叹什么?又在感什么?

答:均是感叹十二郎的去世,抒发自己的悲痛。

三、分析第十~十二段

(一)、重点词句

1、吊:此指慰问。孤:指十二郎的儿子。

2、终丧:守满三年丧期。《孟子·滕文公上》:“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3、力能改葬:假设之意。即先暂时就地埋葬。合下句连续可知。

4、兆:葬域,墓地。

5、惟其所愿:才算了却心事。

6、敛:同“殓”。为死者更衣称小殓,尸体入棺材称大殓。

7、窆(biǎn):下棺入土。

8、何尤:怨恨谁?

9、彼苍者天,曷其有极:意谓你青苍的上天啊,我的痛苦哪有尽头啊。语本《诗经·唐风·鸨羽》:“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10、伊、颍(yǐng):伊水和颍水,均在今河南省境。此指故乡。

11、幸其成:韩昶后中穆宗长庆四年进士。韩湘后中长庆三年进士。12、长(zhǎng):用如动词,养育之意。

13、尚飨:古代祭文结语用辞,意为希望死者享用祭品。尚,庶几,表示希望。

(一)分析段落意义:

1.概括段意

答:第十段写对十二郎子女家属的安排及改葬之事;第十一段写自己对不能与十二郎同生死的悲痛之情,以及替他教子养女的愿望;最后一段再次表现其内心的哀痛。

2.这几段从哪些方面体现出了作者对十二郎的深厚情谊?

答:替他处理家务后事;替他教子养女;反复表现愧疚之意。

四、作业布置

复习今天所学课文

完成《学法大视野》中相关练习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分析文章结构与写作特色

2、比较阅读《祭妹文》(袁枚)

一、分析篇章结构

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开头的固定形式,正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呜呼!吾少孤”至“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从“去年,孟东野往”至“其然乎?其不然乎”)

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从“今吾使建中祭汝”至篇末)

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二、写作特色

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

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

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正如林野在《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中所说:“祭文体,本以用韵为正格……至《祭十二郎文》,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使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辞,为后世欧阳修《泷冈阡表》、归有光《项脊轩志》、袁枚《祭妹文》等开辟新径。清代古文家刘大櫆说:“文贵变……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2.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和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

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

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悲痛。

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作者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走仕途,因而别多聚少,而今铸成终身遗憾。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觉生命飘忽,倍增哀痛。

3.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无定的心理状态。末尾“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这一切又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探究学习

比较袁枚《祭妹文》与韩愈《祭十二郎文》两段文字在写法上的异同

(一)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入户,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袁枚《祭妹文》

(二)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犹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韩愈《祭十二郎文》

韩愈《祭十二郎文》与袁枚《祭妹文》皆为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祭文。祭文是对死者表示崇敬和怀念的一种文体,一般多着重叙述死者的功业,往往浮夸不实,流于对死者的谀颂,而韩、袁两篇祭文,多从生活事件的叙述入手,抒发自己的悼念之情。韩文极写叔侄二人自幼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的患难经历,把非同一般的叔侄关系写得真切感人;袁文用强烈的抒情笔调叙写经过提炼的生活情事,亡妹儿时的音容笑貌、活泼之状如在眼前,唯其如此,作者的缅怀之情,也愈见真挚恳切。

相同点:都以叙述生活琐事为主,通过当时生活事件的真实再现,将自已的悲痛之心,怀念之情寓于叙述之中。

不同点:袁文回忆儿时的生活细节,以欢快之事为主,相反相成;韩文则侧重两代人之间的悲惨家庭环境和生活际遇,情深意惨。两文方法不尽相同,但可谓异曲同工,都将自己痛悍和怀念之情寓于叙事之中。

《祭十二郎文》教案

《祭十二郎文》教案 《祭十二郎文》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日常琐事的记叙表达对亡人的痛惜和怀念之情的写法。 2、通过本文的学习,掌握祭文的写法。 3、学习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以及常见的文言现象。 教学重点:在叙事中抒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祭文的写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分析理解导读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字字含泪,句句动情的抒情散文,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绝,成了祭文中的“千古绝调”。大家在读课文时要注意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深挚感情。 二、韩愈和他的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常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因晚年曾为吏部侍郎,故也称韩吏部。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及其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渊的

影响。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反对六朝以来的单纯追求形式美的骈俪文章;语言要新颖流畅,“唯陈言之务去”,对古文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代表作是《马说》《师说》等。 三、写作背景: 韩愈三岁丧父母,由兄嫂抚养成人,他和十二郎虽为叔侄,实际如同兄弟,从小生活在一起,“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特别深厚。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欲绝,也勾起他的辛酸回忆。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从前同十二郎一起生活的种种情景都一齐涌上心头;自己的衰病,子孙辈的幼小,这是眼前必须正视的现实。所有这一切,汇成一股感情的激流,作者悲感万端,百思萦集,情不能已,因而写成此文。 四、朗读课文:正音正句读 1、给下列词语注音: 不省()所怙()殁() 汴()州孥()薨() 嗣()位殒()生奴婢() 窆()尚飨()颍()水 2、给下列句子断句: ①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②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③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初中英语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整合

初中英语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整合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确立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目标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是在知识与技能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它渗透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既然三维目标存在如上的关系,那么笔者将结合下面一则教学案例,谈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整合三维目标? 现以七年级英语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 ? SectionA部分案例片断为例。 案例片断: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 ? SectionA部分;语言目标:谈论日期 课前,我在黑板上挂了一幅挂历。上课后,教师用英语指认挂历上的十二个月份,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Teacher : January ,February, March…….December.(教师反复指认,学生跟着不断地重复,直到每个学生都能读认) 接着复习基数词,顺势教读序数词。 Teacher :first ,second, third…fourth…….(反复教读并圈出几个特殊形式的序数词) 为了引出日期表达,我首先从“Birthday”这一话题入手: T: My birthday is July fourth (强调July four并让学生反复读) T: My mother’s birthday is May ninth (强调May ninth并让学生反复读) 看来有相当部分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日期,于是师生进行了以下对话 T:Excuse me . When is your birthday? Sa::My birthday is July tenth (July 10th) T: Do you know your father ’s /mother’s birthday? Sa: ??? 接着用相同的句子问其它的几位学生,然后进行Pairwork.(大约进行十分钟)。接下来继续师生对话。 T:Whose birthday is it today? Se: Me. (It is March 23th

祭十二郎文》学案(含答案)完美版

《祭十二郎文》学案(含答案) 一、作者、背景、相关作品介绍 (1)韩愈,字_______,世称___________,唐代着名文学家。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__________一起倡导了“_________”,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2)祭文一般是在祭奠时宣读的,故其开头、结尾都有一个表示祭享的格式。祭文通常是祭奠亲友的有固定形式的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韩愈的这篇《祭十二郎文》,却一改过去惯例,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宣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 (3)相关作品 《祭妹文》 袁枚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 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pǐlí,离别。夫妻离散,特指妻子被遗弃而离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清晰的样子)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发髻(jì,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披单缣(jiān,双丝的细绢,单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jǐ,牵动)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yīní,婴幼儿时期)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顺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yì,柔顺和静),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 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bài,微小)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zhūn xī,埋葬)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其旁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旷渺,南望原隰(xí,低湿的地方),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

最新新版pep三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含三维目标)教学文案

Unit1 Welcome back to school!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力与知识目标: 1. 能够在图片和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对话大意。 2. 能够在语境中理解We have two new friends today. I’m from …的语用功能,并在图片或动作等帮助下,使用I’m from …自我介绍国籍和家乡,进行初步的交流。 3. 能够朗读对话,并能进行角色表演。 情感目标: 通过图片和教师讲解,能知道中西方主要国家的国旗。 重点难点分析: 词汇:boy, girl, new, friend, today, UK 句型:I’m from … Welcome! 突破方法:多媒体辅助法,情景演练法,自主学习合作法。 过程和方法:通过图片和教师讲解,能够朗读对话,并能进行角色表演。 教学准备: 1.教材相关的国旗图片。 2. 教材相配套的录音带。 教学过程: Step 1 Preparation 1.Main Scene (1)新学期开始了,老师和学生们打招呼 T:Welcome back to school!Nice to see you again.引导回答Ss:Nice to see you,too!来表示彼此的欢迎和想念。 (2)教师创设几个不同的情景帮住学生理解这句话的不同使用环境:远方的亲人顺利归来,家人表示欢迎;生病的同学,病愈后返校,同学们表示欢迎。

(3)教师介绍Main Scene图片,John想Wu Yifan介绍他们的新同学Amy,让学生分角色扮演。 2.教师让几个学生向全班介绍自己在新学期中准备了什么样的心学习用品。教师先示范:I have a new……. What about you?指导学生完成这个句型的对话接龙。 Step 2. Presentation 1.Let’s talk (1)教师出示图片并介绍:I have two new friends. They are Amy and Zhang Peng. Do you want to know them?教师播放录音反复数次,让学生认真听。 (2)在学生确定听懂录音内容后,再次播放,学生跟读并翻译。 (3)教师手拿中国红旗说:I’m from China. I’m from Shaoxing. Where are you from?示意学生正确回答。 (4)教师给学生出示地图,点出不同的城市,让学生快速做出反应:I’m from…… (5)放Let’s talk,让学生给人物配音,并复述。 Step 3 Practice Look and say (1)拿出中国和英国的国旗,对学生说:I’m from China. You’re from China, too. But Amy is from the UK. Where is the UK?让学生通过国旗说出the UK所指的国家。 (2)教师拿出美国国旗,用同样的方式教学生学习the USA. (3)教师利用加拿大的国旗带领学生学习单词Canada。 (4)让学生学说新单词后,教师快速出示国旗图片,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图片用新学的句式造句:I’m from the UK/the USA/Canada. Step 4.Production 1.介绍自己 2. 介绍朋友们 3.Do you know? Step 5.Progress 1.Read the text 2.Make a dialogue 3.卡通人物大联盟

祭十二郎文优秀教案精心安排讲课稿

《祭十二郎文》教案 武山县第二高级中学语文组马金龙 教学目标: 1.弄通课文,积累掌握文言常识。 2.理解课文破骈为散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3.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 4.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教学设计: 一、导语: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周国平 有一千条理由让你早走,只有一条理由把你挽留,这条理由胜过那一千条理由,它就是我对你的爱。 你在时,我抱你不够,因而觉得时间太少,你走了,我的怀里空了,突然发现时间毫无用处,我不知道拿那么多时间做什么,也许时间只有一个用处,它会帮助我——是帮助我一天天向你走近。” 有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世界还在,我还在,而你却不在了? 一个父亲守着他注定要夭折的孩子,这种场景多么残酷。妞妞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患有绝症,极可爱也极可怜的她度过了短促的一岁半时间。对于作者来说,妞妞的故事是他生命中最美丽也最悲惨的故事,至情至性的周国平用他的笔留住了和妞妞相处的五百六十二个日日夜夜,写下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人的一生中总会经历种种的悲欢离合,有聚就有散,生离也许就意味着死别。有时生命是那样的脆弱,不会因为我们的珍视和眷恋而停留,而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思念和感伤。而人生之不幸,往往会成就文学之大幸,这是文学史上非常残酷的事实。“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是这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祭十二郎文》也是一篇字字含泪句句动情的抒情散文,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绝,成了祭文中的“千古绝调”。 前人读罢此文的评价: 《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二、韩愈和他的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常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因晚年曾为吏部侍郎,故也称韩吏部。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及其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渊的影响。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反对六朝以来的单纯追求形式美的骈俪文章;语言要新颖流畅,“唯陈言之务去”,对古文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代表作是《马说》《师说》等。 三、写作背景: 韩愈三岁丧父母,由兄嫂抚养成人,他和十二郎虽为叔侄,实际如同兄弟,从小生活在一起,“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特别深厚。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欲绝,也勾起他的辛酸回忆。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从前同十二郎一起生活的种种情景都一齐涌上心头;自己的衰病,子孙辈的幼小,这是眼前必须正视的现实。所有这一切,汇成一股感情的激流,作者悲感万端,百思萦集,情不能已,因而写成此文。 四、文体介绍: 祭文——也称“悼词”,通常是祭奠死者,抒发悼念哀痛之情的一种文体,也有用以祭

英语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及实现的方法和策略

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及其实现的方法和策略 一、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传统的英语拼读规则使用字母和字母组合来描述单词的拼写形式,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音素是语言中最小的发音单位,掌握一定的拼读规律,可以做到见到一个单词,根据其拼写形式就能读出音。 2.能根据图片和单词,认读单词,并说出单词的含义 在英语教学中,通常运用观察图片,读出词语的读音,并记忆词汇。 3.能根据实物,说出事物的单词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英语词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恰当地运用词汇,进而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的能力。 4.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句型或上下文来猜测词义,学习新单词 词汇学习是人们表达思想,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基础,是形成阅读能力的首要因素。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运用查词典或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学习生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 5.根据读音能正确书写字母、单词和短语 字母是英语单词的最小拼写单位,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听到一个字母、单词或短语的发音,就能够根据其读音拼写出这个单词来。 6.能在日常生活会话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口头表达自然流畅。 学习单词首先要把读音读准了,就能为以后记忆单词打下良好的基础。 7.对于要求掌握的600-700个单词,能读出它的发音,说出它的基本词义、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8.在日常交流中能够运用一些基本短语和习惯表达方式。 如get up, brush teeth, go to school, make a mess 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手段更好地理解、记忆词汇 采用如图片、实物、玩具、幻灯片等一系列辅助教具及手势、动作、表情等辅助单词学习。总体来说运用图片来学单词、记单词,比较直观,围绕一定主题,有一定的逻辑性。能够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语境,可以起到以旧代新的作用。比如在学习一些食品、服装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方便携带的物品单词时,可以使用实物来呈现;在学习一些电器、家具这样的大物件时,可以运

《祭十二郎文》导学案学生版.doc

李林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 班级—姓名—学生使用时间 ______ 第—周 课题主备审核使用教师编号编写时间 《祭十二郎文》口占功支彦高二全体语文教师2072-20752016.3.1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积淀文言语感,培养翻译能力。 2.体会文章的感情,把握课文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品味叙述中抒情的艺术。 3.继承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珍惜生命,关爱亲人。 【学习重点、难点】 1、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亲情的语旬,进而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抒情的冃的。 2、体会虚词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学习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第一、二学时 【知识链接】 1、“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字字含泪,句句动情的抒情散文,成了祭文中的“千古绝调”。大家在读课文时要找出叙述作者亲情的语句,注意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深挚感情。 2、文体介绍及木文与一般祭文的区别。 (1)祭文(悼词)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亨年等),表示哀悼Z情;然后介绍死者生平事迹,评价其功徳贡献;最后向死者亲丿瓜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品质精神。(2)本文既不同于传统祭文,乂不同于韩愈本人撰写的其他大量的哀辞、祭文、铭状、碑志。那些都是应约而写,是念给牛:者听的。而木文不为发表,是作者而对■死者叙往事诉衷肠的肺腑之言,正所谓“未尝有意为文”却达到了“文无不至”的境界。 3、写作背景: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名老成。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而后由兄嫂抚养长人。长兄韩会无了,次兄韩介冇了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I?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 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口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耒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于?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乂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I?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卞这篇祭文。 4、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Z,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唐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他生活在屮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人,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侣导了“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來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对古文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他是“唐宋八大家” Z首。代表作是 《马说》《师说》等。

祭十二郎文教案

《祭十二郎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弄通课文,积累掌握一些重点文言实词与虚词,把握典型文言句式。 2.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3.理解课文破骈为散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4.珍惜生命,关爱亲人。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案: 1、《祭十二郎文》被古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读懂课文,排除语言障碍,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把握文章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体会作者悲哀痛切的思想情感,是学习的重点。本文篇幅较长,叙事较为纷繁,行文中多有文意的转折,是学习的难点。 2、抓住贯注全文的一个“情”字,疏理文章层次、脉络,以简驭繁。 教学方法:诵读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苏轼语)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后人续) 在韩愈诸多优秀的抒情散文里,《祭十二郎文》当推为其中的佼佼者,该文在我国浩繁的古代散文作品中,亦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名篇,历来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古文观止》的编选者说道:“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章,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二、学习新课

1.相关的文学常识、背景。 (1)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鼐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2)韩愈在散文创作中,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写了大量的政论、赠序、杂说、祭文、墓志铭,他的议论文很少引经据典地说教,而是以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写得很有说服力,《师说》是典型一例;记叙文也十分生动,写人、记事、状物都很感人。《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祭文,悼念侄儿,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抒发悲伤情感,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 (3)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而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2、听范读录音,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闻汝丧(sàng) 及长(zhǎng) 不省(xǐng) 所怙(hù) 兄殁(mò)南方省(xǐng)坟墓归取其孥(nú) 丞相薨(hōng) 佐戎(róng)徐州汝遽(jù)去万乘(shèng)之公 相殒(yǔn)其生窆(biǎn)不临其穴尚飨(xiǎng) 3.学生朗读课文,把握内容大意。 全文12段环环相扣,以悲痛之情为线索组织全文,体现思路的发展,先回忆叔侄相依为命,感情至深,这是前提;接着围绕侄儿的死,叙写了自己的惶惑、痛悔和强烈的感情震荡,为高潮奠定基础;最后诉说自己的心迹,在恸哭长号中伤痛之情达到高潮。全文写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后令人潸然泪下。 4、读课文时注意下列字词

对高中英语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认识

浅谈对高中英语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认识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三维目标,要求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积极接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三维目标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要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笔者在这几年参加的教学培训,课堂观摩及自己的实践探索中,对于以上目标有了自己的一些认识。深感在人类教育从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教师对于三维目标的实施关系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及能力,决定着学生进入大学和社会后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健全的人格,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课堂教学的目标确立及实现关系非常重大,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师要确立并且有效实现每堂课的三维目标。下面是笔者三维目标的理解和做法: 一、知识与技能 英语作为语言学科,同汉语学习一样必须进行语言的积累,在积累中发现总结语言规律,从而使之成为交际的工具。在教学活动中,广泛涉猎学生认知范围内的多种话题,在此背景下掌握相关词汇和表达,读懂一定难度的文章。学会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能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双基”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大特色。加强“双基”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传统课堂教学中不适当地拔高要求,并按考试要求窄化要求。新课程当然要改变这种不合时宜的知识教学,但不是淡化知识,而是追求更实、更活、更新的知识。那些对终身学习有用的基础知识必须要学好,在三维目标中,知识具有奠基性作用,离开了知识的习得,也谈不上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能力和素质是在知识的掌握、建构、内化、运用的活动中铸就的。在义务教育这个打基础的时期,“双基”目标还是首先要关注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它是三维目标的中间一维,是连接前后两维的纽带与桥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课堂上要展开知识的形成过程,过程中有方法,过程中有情感,过程中有态度,过程中有知识。教师要设计出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且能自然而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好教材中丰富的资源,在每一个话题下设计好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参与,学有所获的活动。如外研版必修一教材中的module1和module2,谈到的是学生高中生活的第一天和新老师。我把它设计为开放式的课堂,先暂时把教材放在一边,在课堂上创设给家人朋友写信描述新学校新教师的场景。在学生汇报的时候,其他学生摘录出自己觉得好的词汇及表达,最后将这些知识汇总在黑板上,教师可添加本模块的目标词汇和表达。其中学生

祭十二郎文学案

《祭十二郎文》学案 一.文本助读 1.韩愈简介 韩愈,字退之,也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鼎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韩愈在散文创作中,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写了大量的政论、赠序、杂说、祭文、墓志铭,他的议论文很少引经据典地说教,而是以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写得很有说服力,《师说》是典型一例;记叙文也十分生动,写人、记事状物都很感人。 2.写作背景 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而后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圭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在韩愈诸多优秀的抒情散文里,《祭十二郎文》当推为其中的佼佼者,该文在我国浩繁的古代散文作品中,亦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名篇,历来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名老成,他在韩氏族中排行第十二,故称为十二郎。韩愈与十二郎从小生活在一起,情逾一般骨肉。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在京城长安(今西安)任监察御史的韩愈骤闻十二郎死讯,悲不自胜,痛悼万分。在这种巨大的感情压力下,自他胸臆涌出了这篇千古至文。 3.朗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亲爱的同学,你一定要重视诵读在语文学习,尤其是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你一定要多读,熟读,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情感。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1)填空 韩愈,字_______,世称___________,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__________一起倡导了“_________”,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2)注音 闻汝丧()之七日及长()不省()所怙()兄殁()南方 省()坟墓归取其孥()丞相薨()佐戎()徐州孰谓汝遽()去吾万乘()之公相殒()其生窆()不临其穴尚飨() 4.文言基础 我们学习文言文,一定要注意积累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还要理解并能正确翻译特殊的文言句式。看一看,下面的这些文言问题你都能顺利解决吗?

英语教案中的三维目标

英语教案中的三维目标

英语教案中的三维目标 【篇一:英语三维目标】 小学英语三维目标 三年级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听、说、认读109个单词(包括文具、人体部位、颜色、动物、职业、数字等6个话题),并能简单地运用。 2、能听懂、会说12组会话。 3、能听、做、演8个游戏。 4、能听、做25个“tpr”活动。 5、能唱8首歌曲。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多设计“tpr”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用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五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养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形成运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华文化的初步能力。 小学英语三维目标 四年级 1、能用所学单词和句型表述周围的人和物并作记录; 2、能用英语描述伦敦及其他地方,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优良情操;

3、能在生活中表述自己将来的打算和采访、记录他人将来的打算; 4、用will谈论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写的能力; 5、学会运用形容词比较句型,培养学生比较和描述两个人差异的能力; 6、掌握乐器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和评价; 7、通过学说美国著名城市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有关美国的一些知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8、学会使用was和were谈论过去的事情和情况,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留心身边的每一件事情; 9、能询问及讲述上周末的活动情况,学习掌握规则动词的过去式,让学生热爱劳动,懂得关爱家人; 10、能描述发生过的事件,描述自己或他人身体不适的状况及原因,掌握一些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变化及发音。 小学英语三维目标 2、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 3、能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 4、能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适当的反应。 说 1、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重音正确、语调达意。 2、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进行简单对话。 3、能恰当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话。 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讲述小故事。

《祭十二郎文。学案答案

《祭十二郎文》教师学案 三、研习课文,完成学案 (一)给下列加点字词读音 闻汝丧(sàng) 及长(zhǎng) 不省(xǐng) 所怙(hù) 兄殁(mò)南方省(xǐng)坟墓 归取其孥(nú) 丞相薨(hōng) 佐戎(róng)徐州 汝遽(jù)去万乘(shèng)之公相殒(yǔn)其生 窆(biǎn)不临其穴尚飨(xiǎng) (二)通假字(写出所通字及其意思) 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品。 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无靠的样子 皆不幸早世:()通“逝”,去世。 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悠悠苍天,曷其有极()通“何”,什么 (三)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句中那些词属于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的特点) ①名词作动词 汝又不果来果:实现业其家业:继承……的事业 东亦客也客:做客 ②名词作状语 莫如西归西:向西中年兄殁南方中年:在中年 毛血日益衰日:一天天地 ③动词作名词 而视茫茫视:视力惟其所愿:愿望 ④使动用法 吾兄盛德而夭其嗣乎夭:使......夭折成家以致汝成家:使家成致:使......来长吾女及汝女长:养育,使……成长, ⑤形容词作名词 乃能衔哀致诚诚:诚意苍苍者欲化为白矣白:白发 ⑥形容词作动词 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全:保全 (四)古今异义: (1)吾去汴州古义:离开。今义:往,到…去 (2)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古义:成长立业。今义:开始存在或有根据。 (3)将成家而致汝古义:安家。今义:男子结婚 (4)明年,丞相薨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5)未可以为信也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五)判断下列特殊句式 ⒈宾语前置①惟兄嫂是依(应为:"惟依兄嫂是") ②其又何尤(应为:"其又尤何")③何为而在吾侧也(应为:"为何而在吾侧也") ⒉状语后置吾佐董丞相于汴州(应为:”吾于汴州佐董丞相“) ⒊被动句吾又罢去(译为:我又被罢免) (六)一词多义 1、诚:①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②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连词) 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 2、幸:①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希望,动词)

人教新版三年级英语教案含三维目标.docx

Unit 1 Hello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听懂、会说Hello./Hi . Goodbye./Bye-Bye. I'm ...。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以及道别等情景,让学生学会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及道别的日常用语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开口,敢于开口讲英语的习惯,激发学生想学、乐学英语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 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听懂、会说He本部分主要是见面打招呼、自 我介绍及道别用语的会话学习,使学llo./Hi . Goodbye./Bye-Bye. I'm ...。 教学难点: 自我介绍用语I'm ??的发音不容易到位,学习起来较难,教师要 适时纠正,切不可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教具准备: 1. 教材相关人物的面具或头饰 2. 为Let's play中的击鼓传花游戏准备相应的道具 3. 教材相配套的录音带 教学过程: 1. 热身(Warm-UP) (1)先给学生播放卡通片,了解所学语言运用的环境。内容为"迪士

尼英语"中第一课的片段(MagiC English----Hello )学生在他们喜爱的卡通节目中了解、学习打招呼用语Hello./Hi ,边看卡通边说英语。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语言所用的环境,兴趣与语境同时创设,学习与兴趣同时存在。[本部分内容根据各校情况可自行改变,用图片来代替,或直接进入下一环节。 (2)通过看卡通片告诉学生"卡通"一词的发音是由英语单词Cartoon 一词的发音直接翻译过来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有许多的类似之处,有时我们甚至直接用英语的单词来代表某物如CD, VCD, DVD 等等。 (3)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正式接受英语课的学习,教师可在此基础上 采取交谈的方式与学生讨论一下英语的作用以及学习英语的意义。不 妨请学生说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了解的英语单词或日常用语。利 用教科书开始的蝴蝶页Welcome to English 彩图中呈现的我们生活中学生已经会说或较熟悉的词汇如CD, VCD, DVD, OK! Hi! Yeah! Wow! Bye! E-mail, Cartoon 等词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愿望。 2.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在学生初步了解打招呼用语后,教师播放本课的歌曲"Hello" 的录音,自然引出师生之间的打招呼。 T: Hello, boys and girls. Ss: Hello. (2)教师利用这个机会及时向学生介绍自己Hello, I'm …/Hi, I'm …(3)教师还可带上Sarah的头饰介绍Hello! I'm Sarah. /Hi ! I'm Sarah.(教师在示范时,应定要用手势语言辅助学生理解。对于初学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 主备人:张荣辅备人:张沛季虹李群司磊李华张玉娟朱晓娟 设计思路 本文是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文,应抓住一个“情”字,梳理层次脉络,强调预习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加深理解,从而学会在叙事中抒情。 教材分析 《祭十二郎文》被古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读懂课文,排除语言障碍,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把握文章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体会作者悲哀痛切的思想情感,是学习的重点。本文篇幅较长,叙事较为纷繁,行文中多有文意的转折,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识课文,积累掌握一些重点文言实词,辨析文言虚词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2.理解课文破骈为散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3.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 4.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诵读文言文的能力,能较好的理解、翻译课文。 2.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是怎样逐层深入的,注意体会作者以情动人的文笔。 3.培养对古代散文名篇的鉴赏能力;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并把握本文在记叙中抒情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珍惜生命,关爱亲人。 2.指导学生饱含感情的诵读文章,培养学生感受悲剧美学魅力的能力和习惯,体会至情至性的 人情美,和作者创造这种美的方法。 教学重点 1、鉴赏韩愈散文的叙事中抒情的特点;学习本文破骈文散,不拘常格,自由抒情的语言。 2、了解文言虚词(邪、也、乎、矣等)在抒情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祭文中悲伤凄婉的感情基调。 课前准备 自读课文,落实字词,完成预学案。 教学策略与手段

1.加强预习,反复诵读,斟酌文字,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并作积累。 2.抓住贯注全文的一个“情”字,疏理文章层次、脉络,以简驭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导,激发欲望 在《陈情表》中,我们读过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的一段话:“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可见《祭十二郎文》是一篇令人感动祭文。 二、组内合作,自学讨论 相关的文学常识、背景 【小组1: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鼐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韩愈在散文创作中,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写了大量的政论、赠序、杂说、祭文、墓志铭,他的议论文很少引经据典地说教,而是以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写得很有说服力,《师说》是典型一例;记叙文也十分生动,写入、记事状物都很感人。 【小组2:背景】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而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小组3:释题】作为祭文,因为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所以为后人传诵的不多。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却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祭文一般是在祭奠时宣读的,故其开头、结尾都有一个表示祭享的格式。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被后人认为是“千古绝调”,欧阳修的《祭尹师鲁文》、袁枚的《祭妹文》也很有名。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祭文,悼念侄儿,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抒发悲伤情感,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祭文通常是祭奠亲友的有固定形式的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韩愈的这篇《祭十二郎文》,却一改过去惯例,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宣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

祭十二郎文学案

《祭十二郎文》学案 (主备人:申腊梅审核:高二语文组时间:2014-5-21) 【学习目标】 1、归纳、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 2、了解祭文的有关知识和本文破骈为散、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感悟作者以情动人的文笔,分析叙事和抒情结合的写法,从而领会此文散发出的浓浓悲情。 3、饱含感情地诵读文章,感受文章的悲情魅力,学会珍惜亲情。 【学习重难点】 1、鉴赏韩愈散文叙事中抒情的特点;学习本文破骈文散,不拘常格,自由抒情的语言。 2、反复诵读,体会祭文中悲伤凄婉的情感;并了解文言虚词(邪、也、乎、矣等)在抒情中的重要作用。 【学时】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一、导入 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古文观止》亦评点此文:“字字是血,字字是泪……祭文中千年绝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感人至深的祭文——《祭十二郎文》。 二、走进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尤以散文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他生活在中唐时期,是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他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他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后世许多著名散文家都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

影响。 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 三、了解背景 韩愈有三位兄长:大哥韩会,二哥韩介,三哥未及命名便已夭折。韩介有子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韩愈三岁时,父亲韩云卿病故,他便随大哥韩会、大嫂郑氏夫妇生活。在长达近二十年的岁月里,韩愈一直依恃长兄长嫂生活,与侄子老成自幼相伴朝夕,名为叔侄,情同兄弟,相互间感情甚为深厚。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而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血泪和墨,写下了这篇祭文。 四、了解文体 祭文,也称“悼词”,通常是祭奠死者,抒发悼念哀痛之情的一种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祭文的内容和形式都公式化——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评价死者的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精神品质。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凄楚动人。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指向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宣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 五、梳通全文,归纳落实文言知识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闻汝丧( ) 不省( )所怙( ) 兄殁( )南方省( )坟墓归取其孥( ) 丞相薨( ) 汝遽( )去万乘( )之公相殒( )其生窆( )不临其穴尚飨( ) 2、找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