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教案(学习资料)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教案(学习资料)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教案(学习资料)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教案(学习资料)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②熟悉缺铁性贫血的定义、病因、治疗。

③了解铁的代谢。

2.能力目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缺铁性贫血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职业修养。

教学重点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铁的代谢——铁的吸收利用。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境

二、旧知回顾,导入新课

1.贫血的概念

2.贫血的一般表现

三、新课讲解(问题引导法)

(一)概述(问题引导法)

1.概念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铁的代谢

(1)铁的来源

人体铁来源有两种:内源性铁来自红细胞破坏;外源性铁来自食物。

(2)铁的吸收

食物中三价铁在胃酸及还原酶作用下还原成二价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

上段被吸收。肠黏膜吸收铁的量与体内贮存铁量保持动态平衡。

(3)铁的分布

正常成人体内含铁量男性50mg/kg,女性35mg/kg,其中65%的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 30%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于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称为贮存铁,其余为组织铁。

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相对不足

3.缺铁性贫血常见原因铁吸收不良

铁丢失过多

(二)护理评估(问题引导法)

1.健康史

询问病人有无慢性失血、慢性胃肠道疾病和胃肠手术病史;有无需铁增加而摄入不足的情况,幼儿及儿童病人有无偏食和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2.身体评估

(1)贫血共有表现

疲乏困倦、软弱无力,皮肤黏膜苍白,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活动后心悸、气短。

(2)特殊表现

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反甲;黏膜损害;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系统异常;少数有异食癖。

(3)缺铁原发病表现

3.心理-社会状况

长期轻度贫血病人,因缺血缺氧引起的不适和活动无耐力病人自觉工作效率低,常有自卑感。一旦贫血加重,症状明显时,病人常有焦虑和烦躁。

4.辅助检查

(1)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减少较红细胞减少更为明显。

(2)铁代谢检查:血清铁、血清铁蛋白降低。血清铁蛋白是反映贮存

如何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

如何预防缺小儿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之一,婴幼儿发病率尤其高。缺铁性贫血不但损害宝宝免疫力,还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生长和认知发育迟缓,尤其影响智力潜能的发挥,降低学习能力。因此,如何防治缺铁性贫血是生命早期1000天(从胎儿期至出生后2岁)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2012)》指出,我国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比较高,其中,2岁以下儿童贫血问题更为突出,特别是6—24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率最高。 所有婴幼儿均有患缺铁性贫血的可能,但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因素的宝宝更加危险:妊娠期母亲贫血、早产、双胎或多胎、胎儿失血、未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不合理的饮食搭配和胃肠疾病、生长发育过快、长期慢性失血。凡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宝宝不但要加强铁的供应,还要按时体检,及时发现缺铁性贫血。而要预防婴幼儿缺铁性贫血,首先要从孕妈妈做起。 宝宝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多数发病的原因是饮食不当,故必须改善饮食,合理喂养。有些轻症病人仅凭改善饮食即可治愈。在改善饮食时,首先应根据小儿的年龄给以合适的食物。由于患儿消化能力较差,更换和添加辅食必须小心。一般在药物治疗开始数天后,临床症状好转地,逐渐添加辅食,以免由于增加食物过急而造成消化不良。1岁左右的婴儿可加蛋类、菜泥、肝和肉末等。幼儿与儿童必须纠正偏食,给予富含铁质、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 宝宝贫血补充营养补铁剂:5个月后可服用体恒健铁之缘片,微量补充铁质,不会刺激宝宝肠胃,口感好安全补铁吸收利用率高,一般小儿缺铁性贫血服用一个月后血红蛋白会上升,两个月左右纠正贫血。 1.孕期应加强铁营养,预防妊娠期贫血。首先,孕妇要多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如肉类、动物肝脏和动物血等,以及孕妇奶粉、加铁酱油、强化面粉等铁强化食品。其次,从妊娠第3个月开始,每日口服含元素铁60毫克的铁剂,必要时可延续至产后。最后,孕期要监测血红蛋白。一旦发现贫血,应遵医嘱赶紧服用补铁药物。此外,分娩时延迟脐带结扎2—3分钟,也可增加婴儿铁储备。 2.婴儿首选含铁辅食。宝宝满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后,应首先选用富含铁的辅食,主要有婴儿米粉(强化铁,最早添加)、肝泥和肉泥(6个月尝试,7个月正式添加,至1周岁时应达到每天25—50克)。水果(泥)和蔬菜(泥)含有维生素C,可促进铁吸收,亦应每日添加。 需要提醒的是,鸡蛋(蛋黄)虽然含铁较多,但很难吸收(吸收率只有3%),且易致过敏,所以不主张早期添加,应推迟至七八个月再添加蛋类。家庭自制米粥、米饭、面条等含铁极少,也不是铁的良好来源。 3.幼儿饮食要均衡搭配。1岁以后,宝宝食谱日渐丰富,但仍应每天摄入350—500毫升奶类,不能继续母乳喂养的2岁以内幼儿,建议选择配方奶(强化铁)。在此基础上,每天还应摄入1个鸡蛋、50克动物性食物、100—150克谷物、150—200克蔬菜、150—200克水果和20—25克植物油。这样才能达到膳食品种多样化或均衡饮食的要求。 4.必要时给宝宝服用铁剂。美国儿科学会(AAP)2010年曾建议(我国卫生部《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也采用这一说法),母乳喂养的婴儿要从4个月开始每日补铁,直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与治疗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与治疗 发表时间:2015-03-18T09:12:53.08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2期供稿作者:辛义萍 [导读] 加强孕前保健,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及早诊断,及时治疗,有效降低了贫血的发病率。 辛义萍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妇幼保健所017000 摘要目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检查我院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整理总结并分析结果:通过调理后都治愈了结论: 加强孕前保健,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及早诊断,及时治疗,有效降低了贫血的发病率。 关键词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营养性疾病,尤其是婴幼儿的发病率最高,临床主要的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故又称为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小儿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好发于6 个月到2岁的孩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 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 一般资料与方法 选择我所2014年3月----2014年12月份体检36678人中,查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1466例,其中:轻度贫血患者:906例;中度贫血患者;560例。给予右旋糖酐铁口服,调整饮食结构,指导家长给小孩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蛋黄、红枣、木耳、猪肝等,通过饮食调理后都治愈了。 1.病因分析 1.1铁在体内代谢正常人体内铁的含量每公斤体重为35--60毫克。其中65--70%存在于循环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中,25--30%为储存铁,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于网状内皮系统(肝、脾、骨髓等)中,大约5%存在于肌红蛋白及各种含铁的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酶、细胞色素等)中。在血浆中运转的铁仅占0.1%左右。人体需要的铁来源于食物和衰老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铁。一般食物中所含的铁仅占5--10%能被吸收。植物中的铁盐吸收率低,而肉类中的铁吸收率高。二价铁比三价铁容易吸收。同时食入维生素C、果糖、氨基酸以及胃液中的盐酸均有利于铁的吸收,而食物中的磷酸、草酸、植酸则有碍于铁的吸收。铁的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进行。肠粘膜细胞有调节铁吸收的功能。这种细胞寿命为2--3天,在肠腔和血液之间形成一暂时保存铁的地带。当体内铁过多时,大量保存铁的肠粘膜细胞在肠腔内脱落排出体外,使铁的吸收减少。相反,在缺铁和造血功能增强时,铁通过肠粘膜进入血循环的量增多。正常小儿每日损失的铁极微,主要由胆汁、尿液、汗液和脱落的粘膜细胞排出,但小儿时期由于不断生长发育,故每日需自饮食中补充的铁量较成人多。 1.2缺铁与贫血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血浆中转运的铁到达骨髓造血组织时,铁即进入幼红细胞内,被线粒体摄取而形成正铁血红素。当体内缺铁或铁的利用发生障碍时,因正铁血红素的合成不足,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新生的红细胞中血红蛋白量不足,使新生的红细胞胞体变小,胞浆中血红蛋白量减少,而形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严重缺铁时不仅发生贫血,也可引起体内含铁的酶类缺乏,致细胞呼吸发生障碍,影响组织器官的功能,临床上可发生胃肠道、障碍加重。 1.3缺铁的原因以下原因可单独或同时存在: 1.3.1体内储铁不足胎儿期从母体所获得的铁以妊娠最后三个月为最多,储存铁及出生后红细胞破坏所释放的铁足够出生后3--4个月内造血所需。如储铁不足,则婴儿期易较早发生缺铁性贫血。当母亲患严重缺铁性贫血、早产或双胎致婴儿出生体重过低时,以及从胎儿循环中失血,都是造成新生儿储铁减少的原因。出生后结扎脐带的时间延迟一些,并用手将脐带内血挤净,可使新生儿多得75豪升血或35毫克铁。 1.3.2铁的摄入量不足饮食重中铁的供给不足为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人奶和牛奶含铁量均低,不够婴儿所需,如单用奶类喂养又不及时添加含铁较丰富的辅助食品,则易发生缺铁性贫血。食物中菠菜含铁虽较多,但吸收较差;大豆为植物中含铁较高且吸收率较高的食物,故可优先选用。肉类中铁的吸收率较高,而蛋类中铁的吸收率在动物类食物中较低。由于长期腹泻、消化道畸形、肠吸收不良等引起铁的吸收障碍时,也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1.3.3生长发育因素随体重增长血容量相应增加,生长速度愈快,铁的需要量相对愈大,愈易发生缺铁。婴儿至一岁时体重增至初生时的3倍,早产儿可增至5--6倍,故婴儿期尤其是早产儿,最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1.3.4铁的丢失和消耗过多如:肠息肉、美克尔憩室、钩虫病等,都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讨论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和贫血程度与起病的缓急有关,多数患儿起 病隐匿缓慢,呈现轻、中度贫血。一般有皮肤黏膜苍白、疲乏、烦躁等症状,年长儿可述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等;还可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智力减低;部分患儿有厌食,腹胀、恶心、便秘,甚至易食癖,如:吃纸、吃土、煤渣等胃肠道症状;少数严重患儿可出现吞咽困难、口角炎和舌炎,毛发干枯易脱落,指甲扁平,不光泽,贫血明显时心率增大,心脏扩大,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一般根据喂养史、临床表现和血红蛋白检测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在此,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铁的吸收利用率较高。做好喂养指导,无论是母乳或人工喂养的婴儿,均应及时添加含铁丰富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助食品,如:蛋黄、瘦肉、血块、动物肝脏、鱼、木耳、红枣等,并注意膳食合理搭配,婴儿如以鲜牛乳喂养,必须加热处理以减少牛奶过敏所致肠道出血。婴幼儿食品,如:谷类食品、牛奶制品等应加入适量铁剂加以强化.对早产儿,尤其是低体重的早产儿应从2个月左右开始铁剂预防。 治疗缺铁性贫血首先应去除病因,如:改善喂养,加强含铁食物的摄入、慢性失血性疾病应及早治疗等。缺铁性贫血可选择右旋糖酐铁治疗。铁剂疗程通常需2个月或直至血红蛋白正常后6至8周以补足机体铁的含量。 参考文献 [1]麦文英,谢笑英,廖桂桃,冯素娥,徐娟,陈春燕,吴丽华,黄俊丹. 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分析[J]. 当代医学,2015,02:114-115.

健康教育教案课程48243

1、饮食适度习惯好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吃”对人体及其健康的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一些食品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懂得选择健康食品的基本要领。 3、促使学生知道吃要合理、科学,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不乱吃,少吃、不吃有害食品。 二、教学过程: 1、说明吃的重要性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第二段的图和文字是怎么说的。 (顺口溜等形式帮助学生记忆) 3、介绍某些食品对健康的负面影响 4、引导学生懂得吃火锅的危害和注意事项 5、结束语 师:我们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危害身体的毒素很容易被我们吸收,在我们身体里聚集下来。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饮食健康,吃“好”,健康地吃! 三、反馈检测: 1、怎样吃得科学合理? 2、学生背出12种不宜吃的食物名称。 3、学生把本课学到的知识转告家长,请家长反馈意见。 2 缺铁性贫血早预防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2.认识缺铁性贫血有哪些危害? 3.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 教学重点: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最好方法是合理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科学、合理搭配。 教学难点:纠正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及早发现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教师:孩子们,你们平时喜欢吃哪些食物?不喜欢吃哪些食物?有没有吃零食的习惯? 2.学生答。 3教师:饮食习惯对我们人体的身体健康影响非常大。有一种疾病就是由于膳食不当引起的,它就是缺铁性贫血。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这种疾病。 二、探究学习 1.教师:那么什么是缺铁性贫血呢? 所谓贫血,是指单位体积血液内红细胞、血红蛋白低于健康性贫血最为常见。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 2.教师补充介绍全剧L童、少年患缺铁性贫血的数据统资料:约占1%。 3.探讨其原因:偏食、吃零食、食物单调,或者患慢性副道疾病,影响营养宗的吸收。 4.了解其症状和危害:头晕、眼花、耳鸣、脸色苍、气急、易疲劳、注意不集中、学习效果差等现象。还影响生长发育 5.如何预防:先让学生交流预防措施, 教师总结:首先是纠正偏食和R零食的习惯;然后是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最后还要多吃富:维生宗和铁的食物,即通过膳食营养来解决。 6.如何通过调配膳食来预防缺铁性贫血? (1)学生列举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食物,指生答。 教师补充讲解: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 (2)具体预防措施,可以让学生先交流总结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板书。 (3)相关注意事项:首先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如餐后适当吃些水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果酸,能促进铁的吸收。而餐后饮用浓茶,则因铁与茶中的躁酸结合生成沉淀,影响铁的吸收。另外,用铁锅烹调食物,对预防贫血大有益处。叶酸和维生素B Jl也是造血必不可少的物质。新鲜的绿色蔬菜、水果、瓜类、豆类及肉食中,含有丰富的叶酸;肉类及肝、肾、心等内脏中,含有丰富的维生宗B ,但经高温烹调后,会使%的维生宗B J,遭到破坏。因此,生活中既要注意饮食多样化,又要讲究烹任技术,尽量避免过度蒸煮食物。 三、联系实际 四、课堂小结 3、身体缺碘危害大 教学要求: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教案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②熟悉缺铁性贫血的定义、病因、治疗。 ③了解铁的代谢。 2.能力目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缺铁性贫血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职业修养。 教学重点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铁的代谢——铁的吸收利用。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境 二、旧知回顾,导入新课 1.贫血的概念 2.贫血的一般表现 三、新课讲解(问题引导法) (一)概述(问题引导法) 1.概念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铁的代谢 (1)铁的来源 人体铁来源有两种:内源性铁来自红细胞破坏;外源性铁来自食物。 (2)铁的吸收 食物中三价铁在胃酸及还原酶作用下还原成二价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被吸收。肠黏膜吸收铁的量与体内贮存铁量保持动态平衡。

(3)铁的分布 正常成人体内含铁量男性50mg/kg,女性35mg/kg,其中65%的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 30%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于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称为贮存铁,其余为组织铁。 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相对不足 3.缺铁性贫血常见原因铁吸收不良 铁丢失过多 (二)护理评估(问题引导法) 1.健康史 询问病人有无慢性失血、慢性胃肠道疾病和胃肠手术病史;有无需铁增加而摄入不足的情况,幼儿及儿童病人有无偏食和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2.身体评估 (1)贫血共有表现 疲乏困倦、软弱无力,皮肤黏膜苍白,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活动后心悸、气短。 (2)特殊表现 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反甲;黏膜损害;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系统异常;少数有异食癖。 (3)缺铁原发病表现 3.心理-社会状况 长期轻度贫血病人,因缺血缺氧引起的不适和活动无耐力病人自觉工作效率低,常有自卑感。一旦贫血加重,症状明显时,病人常有焦虑和烦躁。 4.辅助检查 (1)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减少较红细胞减少更为明显。 (2)铁代谢检查:血清铁、血清铁蛋白降低。血清铁蛋白是反映贮存铁的敏感指标,可用于早期诊断。 (3)骨髓象:细胞外铁消失细胞内铁减少,红细胞内含铁颗粒减少或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诊断及其护理措施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诊断及其护理措施 1.常见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与贫血致组织缺氧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铁供应不足、吸收不良、丢失过多或消耗增加有关。 2.护理措施: (1)活动无耐力的护理注意休息,适量活动,贫血程度轻的患儿可参加日常活动,勿需卧床休息。对严重贫血者,应根据其活动耐力下降程度制定休息方式、活动强度及每次活动持续时间。 (2)营养失调的护理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帮助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合理搭配患儿的膳食,让家长了解动物血、黄豆、肉类含铁较丰富,是防治缺铁的理想食品;维生素C、肉类、氨基酸、果糖、脂肪酸可促进铁吸收,茶、咖啡、牛奶等抑制铁吸收,应避免与含铁多的食物同时应用。 (3)服用铁剂的护理铁剂对胃肠道的刺激,可引起胃肠不适及疼痛、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故口服铁剂从小剂量开始,在两餐之间投药。可与维生素C 同服,以利吸收;服铁剂后,牙往往黑染,大便呈黑色,停药后恢复正常,应向家长说明其原因,消除顾虑。铁剂治疗有效者,于服药后3~4d网织红细胞上升,1周后可见血红蛋白逐渐上升。如服药3~4周无效,应查找原因。注射铁剂时应精确计算剂量,分次深部肌肉注射,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组织坏死。 (4)健康教育讲解本病的病因、护理要点、预防知识。介绍服用铁剂的注意事项。贫血纠正后,仍应坚持合理安排膳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1.营养失调与铁供应不足、吸收不良、丢失过多或消耗增加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血红蛋白减少、组织缺氧有关。 3.口腔黏膜改变与缺铁时口腔黏膜异常角化,易发生口炎、舌炎有关。 4.潜在并发症感染。

护理要点: 1.加强营养,供给铁剂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含铁丰富的动物性食物,如瘦肉、肝、蛋黄等。服用铁剂,按医嘱服用硫酸亚铁、10%枸橼酸铁铵(三价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不能口服者可选用右旋糖苷铁、山梨醇枸橼酸铁复合物,深部肌肉注射。注射用铁剂易出现不良反应,应慎用。服药时间应在两餐之间,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最好与稀盐酸合剂、维生素C同服,有利于吸收。铁剂不宜与牛奶、茶水、钙片等同服。 2.注意休息,适量运动病室应安静清洁,宽敞舒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对轻、中度贫血的病儿不必限/制活动,重度贫血的患儿应注意休息,特别是活动后出现心悸、气短的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耗氧。 3.防止口腔黏膜损伤缺铁时易发生口炎,应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鼓励患儿多饮水,口腔护理每日2次。服用铁剂药液时,可用吸管直接送到舌根部,避免与牙齿舌面接触,服药后多饮水。 4.预防感染因贫血患儿免疫力较差,易并发感染,应注意保护,与感染患儿分室居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空气消毒1至2次,注意保护性隔离,以免交叉感染。 健康指导: 1.注意保护患儿,不到公共场所去,避免感染。 2.纠正偏食习惯,食物应多样化,并注意色、香、味,以增进食欲。 3.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 1.妥善安排患儿饮食,增强含铁食物摄入,坚持用药。 2.向家长及患儿解释不良饮食习惯导致本病,协助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3.注意休息,减少体能消耗。 4.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补充铁剂2-3个月。 5.定期复查血象。 10.先天性心脏病的出院指导 1.喂养耐心,给予含蛋白质、维生素丰富、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勿食过饱。 2.让患儿注意休息,勿剧烈活动,有蹲跪时,让患儿自己蹲下,自己起立。 3.预防感染: (1)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加减衣服,避免受凉引起呼吸系统感染。 (2)少去公共场所。 (3)做小手术时,如拔牙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应积极治疗。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 一、前言 铁缺乏症(iron deficiency,ID)是最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症和全球性健康问题,据估计世界1/3人口缺铁。由于健康教育和广泛采用铁强化食品等措施,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儿童缺铁性贫血(iron ficiency anemia,IDA)患病率已显著降低。据美国1999—2000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l~2岁儿童ID和IDA患病率分别为7%和2%,其中西班牙裔儿童ID患病率仍高达17%o。发展中国家儿童铁缺乏症情况更为严峻。据WHO资料,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和5~14岁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为39%和48%,其中半数以上为IDA,而ID患病率至少为IDA患病率的2倍。 我国儿童ID患病率仍显著高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16个省市流行病学调查表明,6个月一7岁儿童营养性贫血总患病率高达43%,其中多数为IDA。2000一2001年“中国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7个月一7岁儿童ID总患病率4 0.3%,IDA患病率7.8%。尽管IDA患病率已显著降低,但缺铁(不伴贫血的ID)仍很严重,其中婴儿缺铁和IDA患病率分别为44.7%和20.5%,显著高于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而农村儿童IDA总患病率12.3%,显著高于城市儿童(5.6%)。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据表明,缺铁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运动和免疫等各种功能。婴幼儿严重缺铁影响认知、学习能力和行为发育,甚至不能被补铁所逆转。因此,ID的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对预防缺铁导致的儿童健康损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建议参考了国外有关防治指南,由《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共同组织起草,广泛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后修订完成,希望能对我国儿童ID及IDA防治起到积极作用。 二、基本概念和定义 ID是指机体总铁含量(total body iron,TBI)降低的状态,包括铁减少期(iron deplet ion,ID)、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ron deficient erythropoiesis,IDE)和IDA 3个发展阶段,各阶段具有不同的铁代谢特点。 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最终导致血红蛋白(Hb)合成减少所致的一类贫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具有血清铁蛋白、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等铁代谢异常的特点,是ID发展最为严重的阶段。 铁减少期仅机体储存铁水平降低,但红细胞造血并不受到影响,临床上无贫血。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由于储存铁进一步降低或耗竭,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血清铁转运至骨髓幼红细胞参与Hb合成减少,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ree erythrocyte protoporphorin,FEP)水平增高,但临床仍无贫血。铁减少期和红细胞生成缺铁期因此也被统称为“不伴贫血的铁缺乏症”(iron deficiency without anemia)。为简便起见,本防治建议将铁减少期和红细胞生成缺铁期统一命名为“缺铁”。 三、ID病因和高危人群

缺铁性贫血教案doc

课堂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缺铁性贫血 授课教师: 职称: 教研室:儿科教研室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5)联系电话:

教案 学科系:儿科学系授课时间:2017.12.6

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表达方式时 间 导入[导课] 从贫血的总论引出造血原料缺乏引起常见的营养性贫血 是什么? 强调:贫血是因还是果? 引出:缺铁性贫血,为什么是儿童常见的四大疾病之一? 带着问题进入学习 [概述]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utritionalirondeficiencyanemia,NIDA)是由于体内 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 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缺铁 性贫血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贫血,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严重危害小儿健康,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常见病之一。 强调:铁缺乏、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PPT 展示图片 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缺铁性 贫血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都存在?而且发病率居高 不下? 问题:患儿出现缺铁性贫血的 原因可能是什么? 板书:缺铁性贫血 IDA PPT IDA的概述 3 分 钟

理解 了解[铁的代谢] 1.铁的来源:(1)从食物中摄取铁;(2)红细胞释放的铁。 2.铁的吸收和运转:食物中的铁主要以Fe2’形式在十二 指肠和空肠上段被吸收。 3.人体内铁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总铁量中约64%用于 合成血红蛋白,3.2%合成肌红蛋白,32%以铁蛋白及含 铁血黄素形式贮存于骨髓、肝和脾内;微量(<1%)存在于 含铁酶内和以运转铁形式存在于血浆中。 4.铁的排泄正常情况下每日仅有极少量的铁排出体外。 小儿每日排出量约为15μg/kg, 5.铁的需要量:婴幼儿 1mg/kg/d 早产儿 2mg/kg/d 儿童﹤15mg/d 强调:铁的代谢图。2 分 钟

PBL教案教师版-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王建忠)

赣南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问题导向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整合课程教案 课程学习目的: 生命科学领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 医学伦理领域:对患者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的必要性 教案题目:爸爸,我为什么没有继续欺骗您? 教案类别:教师版 撰写者:王建忠(普外二科)阮冬华(胃肠镜室) 审阅者:曾祥福教授/主任医师

教案摘要 一位69岁男性因最近1个月来常感到头晕乏力及偶然心悸、大便次数增多并带少许粘液血便到医院就诊。门诊检查时发现患者有贫血的现象,收住血液内科做进一步检查,发现患有缺铁性贫血,给予铁剂治疗效果不佳。后查粪潜血持续阳性行结肠镜检查发现右半结肠恶性肿瘤,转胃肠外科手术治疗后痊愈。 上述诊疗过程中,患者女儿及其亲属出于善意对患者本人一直隐瞒恶性肿瘤的真实病情。术后1月左右,女儿觉得一切都过去了,向患者告之真相。患者知道后不能接受罹患癌症的现实,产生了严重的焦虑症状,诱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不治身亡。患者女儿深感自责和愧疚,后悔没有继续为父亲保守秘密。 教学目标: 1.了解贫血可产生复杂而较缺乏特异性的多种器官的症状。 2.熟悉贫血相关的各项检查及意义,如何对贫血进行鉴别诊断。 3.学习贫血的正确治疗措施。 4.掌握右半结肠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5.重点学习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理机制和救治措施。 6.从医学伦理学层面了解对患者采取必要的保护性医疗措施的重要性。

第一幕 樊佑发先生年轻时参军当过几年侦查兵,虽然快70岁了,但身体一直很好,总是显得精神矍铄,平时除了偶有小感冒外,很少看病就医,用他的话说:“这辈子我就不认识医生是谁。”平素早上有晨练的习惯。昨天早上爬山时,突然感觉头晕,眼前发黑,差点跌到,不过樊先生始终意识清醒,这已是近1个月以来第二次发生这样的现象。虽然如此,他也不想去看医生,他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老了,只不过体力有些下降而已。在女儿的多次劝说下,他来到医院。初步的体格检查,医师发现他一般生命体征平稳正常,面色结膜苍白,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前区可闻及II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腹部体检未发现异常。 血液常规检查发现: 项目数值正常范围 白血球(WBC) 6.28×109/L 4.0-10.0×109/L 红血球(RBC) 2.1×1012/L 4.2-5.4×1012/L 血红蛋白(Hb) 5.8g/dl 14-18g/dl 医师发现樊先生贫血严重,有必要查明病因,收其入住血液内科。 一、本幕在病史中提供的信息包括: 1. 69岁老先生于运动中发生头晕、黑朦症状。 2.最近一月出现体力渐差,还有头晕现象,表示病情在逐渐加重中。 3.患者虽面色苍白,血色素明显降低,但本身未察觉,直至因贫血严重于运动中 出现心肺功能不胜负荷才求诊,说明慢性贫血病人如心肺功能良好者往往贫血所产生的各种症状早期不易察觉。

6年级健康教案预防缺铁性贫血

5 预防缺铁性贫血 设计者:唯亭实验小学许枫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2.认识缺铁性贫血有哪些危害? 3.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 教学重点: 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最好方法是合理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科学、合理搭配。教学难点: 纠正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及早发现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教具(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解法 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教师:孩子们,你们平时喜欢吃哪些食物?不喜欢吃哪些食物?有没有吃零食的习惯? 2.学生答。 3教师:饮食习惯对我们人体的身体健康影响非常大。有一种疾病就是由于膳食不当引起的,它就是缺铁性贫血。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这种疾病。(板书课题) 二、探究学习 1.教师:那么什么是缺铁性贫血呢? 所谓贫血,是指单位体积血液内红细胞、血红蛋白低于健康性贫血最为常见。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 2.教师补充介绍全剧L童、少年患缺铁性贫血的数据统资料:约占15%。 3.探讨其原因:偏食、吃零食、食物单调,或者患慢性副道疾病,影响营养宗的吸收。 4.了解其症状和危害:头晕、眼花、耳鸣、脸色苍、气急、易疲劳、注意不集中、

学习效果差等现象。还影响生长发育。 5.如何预防: 先让学生交流预防措施,教师总结:首先是纠正偏食和R零食的习惯;然后是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最后还要多吃富:维生宗和铁的食物,即通过膳食营养来解决。 6.如何通过调配膳食来预防缺铁性贫血? (1)学生列举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食物,指生答。 教师补充讲解: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 (2)具体预防措施,可以让学生先交流总结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板书。 (3)相关注意事项:首先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如餐后适当吃些水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果酸,能促进铁的吸收。而餐后饮用浓茶,则因铁与茶中的躁酸结合生成沉淀,影响铁的吸收。另外,用铁锅烹调食物,对预防贫血大有益处。叶酸和维生素B Jl也是造血必不可少的物质。新鲜的绿色蔬菜、水果、瓜类、豆类及肉食中,含有丰富的叶酸;肉类及肝、肾、心等内脏中,含有丰富的维生宗B Jl,但经高温烹调后,会使50%以上的叶酸和10%—30%的维生宗B J,遭到破坏。因此,生活中既要注意饮食多样化,又要讲究烹任技术,尽量避免过度蒸煮食物。 三、联系实际 1.教师:缺铁性贫血为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无论机体的肌肉、骨骸或其他器官,对铁的需求都比成人多。如果不及时补充,就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对照今天学到的知识,你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需要做怎样的调整?(请学生回答) 2.出示一个情景:让学生出谋划策。(小明总爱吃零食,又挑食。他个头明显比同龄人矮,学习成绩也差。你能帮他比出主意吗?) 四、课堂小结 1.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打算? 2.教师总结:这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缺铁性贫血,还懂得了如何去预防。希望同学们自觉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茁壮成长。

健康教育教案课程

健康教育教案课程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1、饮食适度习惯好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吃”对人体及其健康的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一些食品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懂得选择健康食品的基本要领。 3、促使学生知道吃要合理、科学,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不乱吃,少吃、不吃有害食品。 二、教学过程: 1、说明吃的重要性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第二段的图和文字是怎么说的。 (顺口溜等形式帮助学生记忆) 3、介绍某些食品对健康的负面影响 4、引导学生懂得吃火锅的危害和注意事项 5、结束语 师:我们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危害身体的毒素很容易被我们吸收,在我们身体里聚集下来。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饮食健康,吃“好”,健康地吃! 三、反馈检测: 1、怎样吃得科学合理 2、学生背出12种不宜吃的食物名称。 3、学生把本课学到的知识转告家长,请家长反馈意见。 2 缺铁性贫血早预防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2.认识缺铁性贫血有哪些危害 3.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 教学重点: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最好方法是合理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科学、合理搭配。 教学难点:纠正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及早发现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教师:孩子们,你们平时喜欢吃哪些食物不喜欢吃哪些食物有没有吃零食的习惯 2.学生答。 3教师:饮食习惯对我们人体的身体健康影响非常大。有一种疾病就是由于膳食不当引起的,它就是缺铁性贫血。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这种疾病。 二、探究学习 1.教师:那么什么是缺铁性贫血呢 所谓贫血,是指单位体积血液内红细胞、血红蛋白低于健康性贫血最为常见。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 2.教师补充介绍全剧L童、少年患缺铁性贫血的数据统资料:约占1%。 3.探讨其原因:偏食、吃零食、食物单调,或者患慢性副道疾病,影响营养宗的吸收。 4.了解其症状和危害:头晕、眼花、耳鸣、脸色苍、气急、易疲劳、注意不集中、学习效果差等现象。还影响生长发育

预防贫血教案

健康教育教案——《预防贫血》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贫血的症状、发生原因和预防方法 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贫血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师:(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读课题。生:.预防贫血 2、讲授新课师: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贫血吗?(学生的回答可能是五花八门的,且不一定正确,教师不必急于纠正) 师:同学们的回答到底对不对,让我们一起看课文就知道了。大家小声自读课文。(学生读课文) 师:小玲的身体有哪些不舒服? 生:(根据第一段课文回答)脸色苍白、注意力涣散、头昏眼花。 师:医生根据什么诊断出小玲患了贫血,并有肠道寄生虫? 生:(根据第二段课文回答)医生问了病情及饮食情况,看了指甲,翻看了眼皮(泛白色),查了血和大便。 师:指甲和眼睑内泛白也是贫血的症状,贫血是怎么回事? 生:(根据第三段课文回答)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或红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就是贫血。贫血的症状轻时表现为脸色苍白、注意力涣散、头昏眼花、指甲和眼睑内泛白,加重后则会出现耳鸣、心慌、气急、容易疲劳、反应迟、记忆力

下降等症状。 师:为什么会患贫血呢? 生:(根据第四段课文回答)儿童贫血主要是因为挑食、偏食而引起营养不平衡导致的。还有感染了肠道寄生虫也会贫血。 师:儿童贫血大多数是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挑食、偏食,食物中缺少铁、维生素和蛋白质等制造血的原料,所以我们要注意饮食多样化。请齐读课文第四段最后一句。(学生齐读) 3、结束语 师:小玲照医生的话去做,身体恢复了健康。我们学了这一课,能吸取什么教训呢?据我课前调查的情况,同学们挑食、偏食的现象是存在的(下面可把调查统计的材料报告一下,如有多少人不吃芹菜,多少人不吃菠菜,等等)。如果长时间这样下去,你也会因营养失衡而导致贫血。 希望大家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参加学习和各项活动,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缺铁性贫血案例分析

患者:某患者女性,25岁,因面色苍白、头晕、乏力1年余,加重伴心慌1个月来诊。 病情描述:1年前无明显诱因头晕、乏力,家人发现面色不如从前红润,但能照常上班,近1个月来加重伴活动后心慌,曾到医院检查说血红蛋白低(具体不详),给硫酸亚铁口服,因胃难受仅用过1天,病后进食正常,不挑食,二便正常,无便血、黑便、尿色异常、鼻衄和齿龈出血。睡眠好,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胃病史,无药物过敏史。结婚半年,月经初潮14岁,7天/27天,末次月经半月前,近2年月经量多,半年来更明显。 查体:T 36℃,P 104次/分, R18次/分, Bp 120/70mmHg,一般状态好,贫血貌,皮肤粘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不黄,口唇苍白,舌乳头正常,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 化验:Hb 60g/L, RBC 3.0*1012/L, MCV 70fl, MCH 25pg, MCHC 30%, WBC 6.5* 109/L, 分类:中性分叶70%,淋巴27%,单核3%,plt 260*109/L,网织红细胞1.5%,尿蛋白(-),镜检(-),大便潜血(-),血清铁50?g/dl。 (一) 诊断: 1.缺铁性贫血,月经过多所致 2.月经过多原因待查 (二) 诊断依据: 1.月经过多 2.化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3.血清铁低 治疗原则:1.去除病因:治疗妇科病2.补充铁剂 治疗结果:两个月后,面色红润,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病例分析: 项目正常指标患者指标 Hb血红蛋白男:120-160g/L 女:110-150g/L 60g/L (少)RBC红细胞(成年)男:(4.0-5.5)*1012/L 女:(3.5-5.0)*1012/L 3.0*1012/L(低)

儿童营养型缺铁性贫血的防治知识

健康教育处方——儿童营养型缺铁性贫血的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营养型缺铁性贫血 营养型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缺铁性贫血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贫血,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严重危害小儿健康,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常见病之一。 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1、先天储铁不足:胎儿从母体获得的铁以妊娠最后三个月最多,故早产、双胎或多胎、胎儿失血和孕母严重缺铁等均可使胎儿储铁减少。 2、铁摄入量不足:长期以乳类喂养不添加辅食或者辅食添加种类不足,饮食习惯不好,如挑食、吃零食等,导致铁摄入量不足。 3、铁的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长期呕吐、腹泻等慢性消化道疾病不仅铁的吸收不良,而且铁的排泄也增加。 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至2岁最多见。发病缓慢,其临床表现随病情轻重而有不同。 1、一般表现:皮肤黏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黏膜及甲床较明显。毛发稀疏、易批发,不爱活动。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2、髓外造血表现:由于髓外造血,肝、脾可轻度肿大;年龄愈小、病程愈久、贫血愈重,肝脾肿大愈明显。 3、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少数有异食癖(如嗜食泥土、墙皮、煤渣等);可有呕吐、腹泻;可出现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猥琐;重者可出现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症。 4、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智力多数低于同龄儿。 5、心血管系统症状:明显喷血时心率快,严重者心脏扩大甚至发生心力衰竭。 6、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常合并感染。 四、营养型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血红蛋白在110g/L以下者可用铁剂治疗,对贫血合并锌缺乏症的小儿,在补铁纠正贫血,之后再补锌纠正锌缺乏症。 1、药物治疗: 选用铁剂治疗,剂量按元素铁1-2mg/kg/d,同时服维生素 C,服用一个月进行血红蛋白检查,正常以后,应继续服药1-2个月,以补充体内的储存铁。 2、饮食治疗:药物治疗同时,对喂养不当或饮食习惯不良者,应积极采取措施,矫正不良饮食习惯,事物力求多样化,包括矢量的含铁、蛋白质多的食物(如精肉、血、内脏、鱼等) 五、主要预防措施 1、提倡母乳未央,因为母乳中铁的吸收利用率较高。 2、无论是母乳或是人工喂养的婴儿,均应及时添加含铁丰富切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如精肉、血、内脏、鱼等,并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供给足够的动物蛋白,豆制品与绿色蔬菜。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铁的代谢 人体铁来源有两种:内源性铁来自红细胞破坏;外源性铁来自食物,食物中三价铁在胃酸及还原酶作用下还原成二价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被吸收。肠黏膜吸收铁的量与体内贮存铁量保持动态平衡。正常成人体内含铁量男性50mg/kg,女性35mg/kg,其中65%存在于血红蛋白中, 30%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于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称为贮存铁,其余为组织铁。 缺铁性贫血常见原因 铁吸收不良 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相对不足 铁丢失过多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询问病人有无慢性失血病史、慢性胃肠道疾病和胃肠手术史;有无需铁增加而摄入不足的情况,儿童患者有无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二、身体评估 1.一般表现 疲乏困倦、软弱无力,皮肤黏膜苍白,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活动后心悸、气短。2.特殊表现 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反甲;黏膜损害;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系统异常;少数有异食癖。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因缺血缺氧引起的不适和活动无耐 力病人自觉工作能力下降而感到不安 易激动和烦躁。因宗教信仰而素食、饮食结构不合理、知识缺乏、生活异常贫困是其社会因素。 四、辅助检查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减少较红细胞减少更为明显。 血清铁降低;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血清铁蛋白降低。细胞外铁消失细胞内铁减少,红细胞内含铁颗粒减少或消失。 五) 治疗要点 1.改变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与方式,预防性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或铁强化食物;积极治疗原发病。 2.口服铁剂:硫酸亚铁 注射铁剂:对口服铁剂后胃肠反应严重而无法耐受、消化道疾病导致铁吸收障碍及病情要求迅速纠正贫血的病人可注射铁剂。常用科莫菲和右旋糖酐铁。 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体内铁不足有关 活动无耐力与贫血致组织缺氧有关

如何预防身体的缺铁性贫血论文

课程名称:生理与健康课堂号: 1 任课老师:张铭 院系:文学院中文系姓名:姚珊学号:2011213087 如何预防身体的缺铁性贫血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什么是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判断标准以及贫血程度的分类。 此外,还介绍了不同的年龄阶段缺铁性贫血产生的原因以及症状,最重要的是我们在日常生 活中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最后还对照自身的情况总结了自己对缺铁性贫血的认识和自身状 况的简要分析。 关键词:特殊群体、判断标准、原因、症状、预防 缺铁性贫血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贫血虽不像癌症这 些疾病一样恐怖,但是它对人体危害却不容小觑。鉴于自身的身体状况以及隐疾, 在本次论文中要对缺铁性贫血做艺人真的分析了解。长期的缺铁性贫血危害很 大,因为下面就这种疾病的种种做一详细的分析。 一.何为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即IDA,指的是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 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本病发病率甚高,几乎遍及全球,无论城市或乡村,儿童、成年或老年人 均可发生。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全世界约有10%~30%的人群有不同程 度的缺铁。男性发病率约10%,女性大于20%。亚洲发病率高于欧洲。世界 卫生组织报告指出,第三世界有半数妇女由于营养不良而患贫血,称为营养性贫 血。妇女特别是孕妇发生率可能要比男性高10倍。除中国外,发展中的国家四 亿六千四百万育龄妇女中(15~19岁),约有两亿三千万妇女发病,其中印度可 能成为世界上贫血患者最多的国家,其中孕妇约占60%~80%。营养不良的主 要病因首先是缺铁,其次是缺少维生素B12。可见,发病地域如此之广,妇女患 病数字如此之大,十分惊人,值得重视。防治营养不良性贫血,已成为世界性关 注的问题。 二.判断缺铁性贫血的标准是什么? 不同的年龄阶段贫血的原因以及特征都有差异,不同的性别的贫血原因也有 差异,那么不同的年龄或者性别衡量缺铁性贫血的标准是什么? 血红蛋白是影响贫血的重要原因。以成年男子血红蛋白(HB)<120g/L,成年女 子HB<110g/L,孕妇HB<100g/L作为贫血诊断标准。贫血程度划分标准为:HB>90g/L为轻度贫血,HB为60—90g/L为中度贫血,HB为30—59g/L为重度贫 血,HB<30g/L为极度贫血。 三、某些特殊群体贫血产生的原因 某些特殊的人群比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所不同, 为了较好地防治贫血,保持健康的身体,要对其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认真了 解。 1.儿童缺铁性贫血产生的原因: 儿童的成长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贫血也是我国儿童的常见四大疾病之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 【项目方案】 1 立项依据 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ID),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IDE),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IDA)。IDA是铁缺乏症(包括ID,IDE和IDA)的最终阶段,表现为缺铁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其他异常。IDA是最常见的贫血。其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地区及婴幼儿、育龄妇女明显增高。 1缺铁原发病表现 如妇女月经量多、消化道溃疡/肿瘤/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腹部不适、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腹痛/大便性状改变、肿瘤性疾病的消瘦、血管内溶血的血红蛋白尿等。 2.贫血表现 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纳差、苍白、心率增快。 3.组织缺铁表现 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体力、耐力下降;易感染;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吞咽困难;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皱缩;指(趾)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重者指(趾)甲变平,甚至凹下呈勺状(反甲)。 1.治疗原则 治疗IDA的原则是:①根除病因;②补足贮铁。 2.病因治疗 婴幼儿、青少年和妊娠妇女营养不足引起的IDA,应改善饮食。月经多引起的IDA应看妇科调理月经。寄生虫感染应驱虫治疗。恶性肿瘤,应手术或放、化疗;上消化道溃疡,应抑酸治疗等。 3.补铁治疗 治疗性铁剂有无机铁和有机铁两类。无机铁以硫酸亚铁为代表,有机铁则包括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酸亚铁、山梨醇铁、富马酸亚铁和多糖铁复合物等。无机铁剂的副反应较有机铁剂明显。 首选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或右旋糖酐铁。餐后服用胃肠道反应小且易耐受。进食谷类、乳类和茶抑制铁剂吸收,鱼、肉类、维生素C可加强铁剂吸收。口服铁剂有效的表现先是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高峰在开始服药后5~10天,2周后血红蛋白浓度上升,一般2个月左右恢复正常。铁剂治疗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持续2~3个月,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