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舍《断魂枪》中沙子龙的悲剧人生

老舍《断魂枪》中沙子龙的悲剧人生

老舍《断魂枪》中沙子龙的悲剧人生


摘要 本文主要对老舍的短篇小说《断魂枪》当中沙子龙的悲剧人生进行剖析。首先分析了小说当中沙子龙出现人生悲剧的重要原因,也就是沙子龙身份出现了冲突的悲剧,对沙子龙从一个镖师变成一个客栈老板的身份突变与沙子龙的悲剧人生之间进行论述。随后本文分别从沙子龙的个人孤独和人生价值的迷途,以及在末世当中情绪的悲凉流逝这两个方面,分析了沙子龙悲剧人生的实质,也就是精神上的悲剧。最后本文对沙子龙悲剧人生形象的文学价值和意义进行了简要的思考和概括。

关键词:沙子龙 老舍 《断魂枪》 悲剧
老舍作为中国著名作家,其在很多领域的文学体裁上都做过非常积极的尝试。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老舍曾经希望创作一部长篇的武侠小说,不过因为很多原因没有办法创作出来,最终撷取了当中最为精彩的部位组成了一篇短篇小说《断魂枪》。在这一篇短篇小说中,老舍塑造了一个经典神枪大师的形象,名叫沙子龙。沙子龙这个人物形象具备了非常强烈的悲剧性,他如同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一般,在一个已经是机枪火车不断发展的时代当中,仍然沉浸在自己过去武林的刀光剑影之中,虽然中国已经没有了镖局,更没有了武林英雄,可是沙子龙仍然不愿意面对现实,一直都在幻象中做出执着的追求,捕风捉影。
一 沙子龙的人生悲剧之因:身份悲剧
沙子龙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其实并没有非常激烈的心理斗争或者变化,因为沙子龙是非常坦然地接受了命运的变化,不在乎外界波澜起伏的更迭,沙子龙在小说当中也从来不去和时代抗击什么,就是坚持走自己的道路。而沙子龙的这种性格其实正是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人的人格特征,面对着各种风云变化,仍然坚持自己对于世界和真实的领悟。不过,沙子龙的这种个性也给自己埋下了一种悲伤的伏笔,因为这种贪求过多地依赖于人自身的领域能力,要不断地跨越自己内心当中的障碍,当然,时代所给予的各种物质性的坎坷也并非保持内心高洁就可以为之避免的。而在众多物质性的坎坷当中,沙子龙的身份无疑是其人生产生悲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沙子龙实际上就是一个为了实现自己理想,最终为了末世而殉道的一个英雄人物。英雄实际上就是一种为了自己内心的完美事物,不惜去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尊严等各个方面的东西。沙子龙是一个为了旧有的美好文化决定殉道的一个英雄,而这种英雄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在实现这一点上,沙子龙不惜走向现实所带来的严重冲击

以及毁灭之中,把自己献身给了美好,而把一身的凄凉和悲伤留给了芸芸众生。老舍实际上设计的这样一个沙子龙,也是表达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眷恋,同时也表达着自己对于传统文化必然没落的思考以及批判。
沙子龙在小说当中实际上只是一个老北京城里面的普通人,孙姓长者或者王三胜等人实际上都是老北京城当中的普通人。这些人物本来身上并没有非常特殊的时代标志,不过老北京城作为清国时期的国都,总是非常容易受到各种现代文化的冲击。诸如小说的开篇部分就写到了“沙子龙原先的镖局都已经改成了客栈”,这样的一句话实际上就点出了沙子龙身份的无奈,原先是清国时期威风的镖师,到最后竟也成了个普通的小市民,可想这种心理上面的落差。老舍在书中写到:“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过去中国江湖上的黑话还有道义,各种义气以及智慧、名望,都和沙子龙的武艺、事业一起变成了昨夜的事物了。”从这一段简短的话当中,老舍带有历史沧桑感的笔调写出了沙子龙的身份悲剧。
当时的沙子龙有很多身份上的尴尬。镖局已经退出了社会历史的舞台,沙子龙虽然空有一身好本事,但是国术还没有被革命党人所重视,所以沙子龙竟也和普通人一样,变成了一个默默无闻、毫无意义的人。沙子龙内心的痛苦是具备了老封建社会末期小市民的痛苦共性,因为沙子龙本身就是一个具备典型性的镖师,一个职业的没落,还有对于各种现代化社会的默默忍让,以及让沙子龙不断地一退再退,只能够去顺应所谓的天命。
在小说当中的沙子龙,实际上面对的挑战是不小的,而且挑战一个接着一个,不断地发展,沙子龙在挑战的面前也常常去思考自己和时代、他人之间的联系。沙子龙的性格也是充满着悲剧的,而沙子龙周围的人,也同样具备着各种悲剧化的人格,如沙子龙手下的大伙计,名叫王三胜,就常常为沙子龙欢呼,也不管沙子龙是不是具备这些本事,反正就为沙子龙呐喊鼓掌,做一个忠实的跟随者。因为王三胜同样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往何处去,其身份的悲剧和沙子龙也是一样的,而沙子龙更是找不到自己的出路,反正也任由王三胜去吹嘘,沙子龙身份的虚无导致了其性格上的懦弱,任由各种现代以及西方文明去践踏。
二 沙子龙悲剧人生的实质:精神当中的悲剧性
1 沙子龙的个人孤独和人生价值的迷途
老舍实际上在《断魂枪》中要描绘的是沙子龙这样的一个内心世界孤独以及人生价值迷途的人物。在这篇短篇小说中,老舍让沙子龙成为了一个充满悲剧性的人物,这种悲剧

的起因正如前文所分析的,是沙子龙从前清走到现代的一种身份上的冲突和尴尬,社会角色的缺失导致了沙子龙精神世界的缺失,这种缺失在这部短篇小说之中就表现成三个人物以及一件事情而已。
在这部短篇小说当中,沙子龙的个人形象以及经历,还有过去在老百姓当中的威望,以及沙子龙现在的失落境地,都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在这部小说的前半部分,主要是用比较多的笔墨去描绘沙子龙和自己的土地,以及王三胜等人在土地神的庙前摆出练习把式的场子,还有和孙姓长者进行交手的一些情节。沙子龙在整个过程里面,受到了自己门下徒弟们的不断夸奖和鼓舞,其门下的弟子就是十分拥护和崇拜着沙子龙,而沙子龙这种让人期望很高的境地,到了小说后边,沙子龙直接拒绝要表演“五虎断魂枪”的时候,完全形成了一种心理上的高度落差。这种心理上的高度落差实际上最大的创伤仍然是沙子龙的内心,其形象和精神上的孤独和荒凉的感觉就越来越重。在火车以及机枪都已经逐渐普遍出现的时候,镖局和镖师都失去了其社会意义和现实存在的价值。而沙子龙内心感觉到的人生价值上的迷惘,还有其个人精神世界里的孤独,无疑就是社会不断发展之后,必然会出现的一幕悲惨画面。 老舍在这部小说当中对沙子龙的精神悲剧化处理,实际上是十分老到以及圆润的,尤其是在小说最后面的结尾里面,对于沙子龙的悲剧人生的处理,真是如同天成。究竟沙子龙身上所背负的绝技“五虎断魂枪”是什么样子的高妙绝招,始终在整部小说里面,老舍都不给予描绘,只能够从沙子龙身上的这些零散的武艺当中,去窥视所谓的断魂枪绝技的影子。而当沙子龙被自己的徒弟们奚落、看不起的时候,就选了个十分寂静的晚上,一口气施展出八八六十四枪法,在这些枪法当中,仿佛那个当时驰骋整个武林,敢于在荒郊野店厮杀的一个好汉的形象又和沙子龙在一起。而沙子龙最终用手指轻轻地摸着十分冰凉的枪身,笑着说不传,不传,更是表现出了沙子龙精神世界的孤独和无奈。
老舍故意制造的整个丰富的想象空间,沙子龙是不是真的就不愿意传六十四路五虎断魂枪,还是说日后的沙子龙会将这样的神奇招式传给某些有缘分的弟子呢?人们不得而知,但是沙子龙必然是孤独的,过一把英雄瘾,了却了自己心中的寂寞,施展自己的武艺不为别人,而是让自己观赏自己,可见沙子龙的精神世界已经只剩下他自己了。
一个大势所趋的现实,甚至要比沙子龙手中的枪更加冰冷。对于沙子龙而言,时代是无法改变的,而悲凉的沙子龙

,即使被人误会了,也无所谓去辩解,因为在当时洋枪铁炮都已经不断普及,军阀都有了新式武器的时代,这样的一手绝活,已经完全没有任何时代价值和意义。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沙子龙的悲伤,也是对自己人生的悲伤,更是对整个时代的感慨。无论是沙子龙自身的悲伤,还是时代的悲剧,都是十分凄清的悲凉,一种人生价值迷失的悲凉。
2 在末世当中情绪的悲凉流逝
实际上末世是一个宗教概念,在许多宗教当中,末世意味着黎明前的黑暗。而末世在老舍的这部小说当中,实际上是没有黎明期盼的黑暗。末世的人完全没有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义和目标,正如上文分析沙子龙的精神价值观的失落和孤独上,从本质上讲,这样的一种末世心态,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流逝,悲凉地流逝。
老舍心中常常怀有着悲凉的末世情怀。老舍曾经写过“滚滚横流水,茫茫末世人”,而这样的一句诗句,也正好用来表现出老舍笔下的沙子龙。其实,在老舍的《断魂枪》当中,通篇都没有写到末世的字眼,可是通篇都充满着末世的悲伤,这种末世的悲伤是以一种东方文学特有的含蓄以及细腻呈现出来的。沙子龙这样的一个末世人,其内心当中的情绪悲凉,充满艺术沧桑感地表现出来。如《断魂枪》开篇就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陈述句,那就是“沙子龙的镖局已经变成了客栈”,这样一个简短的句子,表现出了沙子龙实际上内心当中仍然是充满着时代更迭的无奈和悲伤。又如,“火车已经穿坟过墓,破坏了千年的风水”,这样的一句其实就是表达着中国人的长久大梦,已经没有办法再这样维持下去了。
而沙子龙在面对这样一种时代的狂风怒号的时候,完全没有办法,只能够折戟沉沙,用午夜的狂舞,表达自己不断流逝的英雄情怀和不断滋生的悲伤情绪。沙子龙面对自己徒弟请求出山的意图,断然地拒绝了,而孙姓的老者对沙子龙的挑衅,沙子龙也就是笑了一笑,根本就不愿意出手。沙子龙从过去的英雄侠气,变成了一个对于时代充满无奈的末路英雄。沙子龙之所以固执地把一身好枪法放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愿意示人,其本身就表达了沙子龙知道自己的六十四路五虎断魂枪,根本拯救不了时代,拯救不了命运,更扭转不了已经干涸的武林,他也无法凭借这一身好本事,去寻觅到什么出路,对于沙子龙而言,一切都是痛苦的,一切都是自己内心当中悲剧化的情绪。
沙子龙从一个优秀的镖师,变成了一个平凡无奇的客栈老板,即便是自己的门徒重新找回了当年的场子,也无论孙姓长者如何指名道姓地提出挑战,沙子龙都无心

恋战,因为沙子龙就是想将自己的枪法带进棺材,因为沙子龙明显地感觉到了属于自己镖师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时代就是一个苟延残喘的世界,他的觉悟是明显的,因为他知道,国家无法靠一身好武艺来拯救,民族的希望也不再是武林英雄们的一身好本事。
三 结语
《断魂枪》这部短篇小说中,沙子龙最后响彻夜空的“不传”,包含了沙子龙以及他身后的那个深重的历史氛围。沙子龙在《断魂枪》中就是守着一阕残梦,小说当中给沙子龙这个人物形象以一个悲剧的身份,过去的历史已经被埋葬了,在大时代的变化之下,沙子龙孤独地在新的时代里面踽踽独行,而这一切又和中国人近现代的历史更迭有着一种奇特的神似之处。老舍的《断魂枪》实际上并不仅仅表达了一个沙子龙的悲剧,更是透过沙子龙的悲剧去表现出一个时代当中的悲剧人格,或者是更深一层次让人们联想到民族的沉疴宿疾,实际上社会的发展必然要产生各种淘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