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缕曲词二首 顾贞观

金缕曲词二首 顾贞观

金缕曲词二首  顾贞观
金缕曲词二首  顾贞观

【词】

金缕曲词二首顾贞观

寄吴汉槎i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ii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其一

季子iii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iv透,数天涯,依然骨肉v,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vi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vii。置此札,君怀袖。

其二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已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此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viii。诗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魄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i吴汉槎:名兆骞,江苏吴江人。顺治举人,工诗文,以科场事为人所陷,于顺治十六年谪戍宁古塔(今松江省宁安县)。

ii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

iii季子:指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儿子季札,号延陵季子,素有贤名。后常称姓吴的人为“季子”。这里代指吴兆骞。

iv牛衣:乱麻编制的给牛保暖的披盖物。据《汉书·王章传》载,王章贫困的时侯,曾与妻子卧于牛衣上对泣。

v吴兆骞被遣戍肩,其妻至戍所相陪十余年,生有一子四女。

vi《史记·伍子胥列传》载,春秋时,楚国大失包胥立誓要保全楚国,后果然如愿。

vii《史记·刺客列传》索引:“丹求归,秦王曰,‘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燕太子丹仰天长叹,上感于天,果然乌头变白,马也生角。

viii蒲柳,即水杨,是凋零最早的树木。《世说新语》载:“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早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犹茂。’”

古诗词里的人生八种遗憾

古诗词里的八种遗憾 1.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不去的家乡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多少人少小离家,尝遍了人情冷暖;多少人落叶归根,却只见物是人非。千百年来,游子思乡的情怀总是相似的,而当他们终于回归故里,看到的又是什么? 是儿时的朋友“儿女忽成行”?是梦中的少女“嫁作商人妇”?还是“山河依旧在”,“知交半零落”?或许,让人伤感的从来不是自己斑白的鬓发,不是自己如旧的乡音,而是谁家小儿笑吟吟问出的那一句客从何处来。 半生羁旅,一世飘零。蓦然回首才发现,不知何时起,故乡也终成了异乡。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未完成的事业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后来啊,诸葛丞相就到了五丈原……”大概每个人都熟知诸葛亮的故事,可是却没有人忍心听完。 诸葛丞相是忠的代表,智的化身,却终究也没能实现他的平生夙愿,没能光复汉室以报先帝知遇之恩。他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一生只为酬三顾,却终究客死北伐途中。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出师一表真名世,奈何上苍不假年。

3.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永别的挚友 重别梦得 柳宗元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这是柳宗元最后写给好友刘禹锡的愿望——如果他日圣上开恩,允准我们告老归田,我们就比邻而居,做一对“邻舍翁”吧。可它却最终没有实现。 柳宗元与刘禹锡同年进士及第,两人志同道合,相交莫逆,也同样仕途坎坷。公元805年,“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柳宗元贬为邵州刺史,从此离开了他们颠沛流离的贬谪生涯。二人尚在贬谪途中,圣旨再度传来,加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当二人终于等来了召他们回京师的诏书,已经是十年之后。然而这只是短暂的相聚。二很快人再度被贬,柳至柳州,刘至连州。两人再度结伴南行,终在衡阳话别。仿佛有了生离死别的预感,柳宗元连作三首别离诗,这首《重别梦得》是第二首。而这一次的诗文唱和,连同柳宗元最后的愿望一起成为了绝唱。 四年后,柳宗元在柳州病逝,死前嘱咐仆人将自己的文稿交给刘禹锡。刘禹锡在扶母亲的灵柩过衡阳时听到了柳宗元已经去世的消息,悲痛欲绝,立刻停下来为柳宗元料理后事,并写了《重至衡阳伤柳仪曹》以寄哀思,此后又两次写《祭柳员外文》。之后更是倾毕生之力为其整理遗稿,编纂成集。柳宗元的一个儿子也由刘禹锡收养。 人生得一让自己盼望晚年比邻而居的挚友是多么幸运,而这个愿望却最终无法实现,又是多么遗憾…… 4.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死别的夫妻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垄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带雨字的诗句古诗

带雨字的诗句古诗 1、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宋·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2、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唐·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3、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4、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清·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5、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清·顾贞观《金缕曲词二首》 6、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清·朱彝尊《出居庸关》 7、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宋·王珪《金陵怀古》 8、清江社雨初晴,秋香吹彻高堂晓——宋·吴泳《水龙吟·寿李长孺》 9、溪雨急,岸花狂——宋·吴文英《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10、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清·王国维《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11、岁旱莫留客,霖雨要渠来——宋·辛弃疾《水调歌头·严子文同传安道和盟鸥韵,和以谢之辛弃疾》 12、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宋·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13、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宋·秘演《山中》 14、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宋·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15、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6、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宋·苏轼《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 17、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宋·朱敦儒《卜算子·旅雁向南飞》 18、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明·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19、但听雨挑灯,攲床病酒,多梦睡时妆——宋·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20、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唐·皇甫松《忆江南·兰烬落》 21、榆柳飘枯叶,风雨倒横查——唐·韦应物《池上》 22、无端却向阳台畔,长送襄王暮雨归——唐·崔涂《云》 23、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先秦·佚名《黍苗》 24、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唐·雍陶《送蜀客》 25、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汉·佚名《迢迢牵牛星》 26、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古诗贺新郎·梦绕神州路翻译赏析

古诗贺新郎·梦绕神州路翻译赏析 《贺新郎·梦绕神州路》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元干。其古诗全文如下: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前言】《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是宋代词人张元干的作品。此词上片述时事。“梦绕神州路”四句为第一层,写中原沦陷的惨状;“底事昆仑倾砥柱”三句为第二层,严词质问悲剧产生的根源;“天意从来高难问”至“送君去”为第三层,感慨时事,点明送别。下片叙别情。“凉生岸柳销残暑”至“断云微度”为第一层,状别时景物;“万里江山知何处”至“书成谁与”为第二层,设想别后之心情;“目尽青天怀今古”至最后为第三层,遣愁致送别意。全词感情慷慨激昂,悲壮沉郁,抒情曲折,表意含蓄。【注释】⑴贺新郎:词牌名。⑵胡邦衡:即胡铨,字邦衡,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高宗时进士,为枢密院编修官,因反对与金议和,忤秦桧,一再被贬。待制:宋时官名。⑶神州:古称中国为“赤县神州”,此指中原地区。⑷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因表面有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⑸

故宫:指汴京旧宫。离黍:亡国之悲。⑹底:何。如:底事,犹言何事。昆仑倾砥柱:传说昆仑山有天柱,天柱崩则天塌。九地黄流乱注:黄河中有砥柱,砥柱崩则黄水泛滥。此皆九州覆灭之灾也。 ⑺狐兔:语出范云《渡黄河》诗,“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谓荒凉无人也。⑻“天意”二句:暗指帝心难测。⑼南浦:本义为南面水边,后常用以称送别之地。《楚辞·九歌·河伯》有“送美人兮南浦”。王逸注曰“愿河伯送己南至江之涯”。江淹《别赋》有“送君南浦”。张铣注曰“南浦,送别之地”。⑽耿:通“炯”,光明。斜河:银河。⑾“万里”句:胡铨远贬至广东,故云。⑿回首:回想。对床夜语:指朋友间长夜深谈,亲密相处。⒀“雁不到”二句:胡铨贬所在新州(今广东新兴),雁飞不到,借指别后音信难通。谁与:寄给谁。⒁儿曹:儿辈。恩怨相尔汝:语出韩愈《听颖师弹琴》“妮妮儿女语,恩怨相尔汝”,谓儿女亲昵之语也。⒂大白:酒杯。⒃金缕:即《金缕曲》,又名《贺新郎》,即指此词。【翻译】我辈梦魂一直萦绕着未复的中原。值此金秋在萧萧的风声之中,一方面号角之声连绵不断,似乎武备军容十分雄武,而一方面想起故都汴州,已是禾黍稀疏,一片荒凉。为何似昆仑天柱般的黄河中流之砥柱,竟然崩溃,以致浊流泛滥,使中原人民遭受痛苦,使九州之土全成沉陆?又因何使衣冠礼乐的文明乐土,变成狐兔盘踞横行的惨境!天高难问,人间又无知己,只得胡公您一人同在福州,而今又要送您别去,此情能向谁倾诉!我与您在水畔饯别,征帆既去,但不忍离去,伫立到江边以致柳枝随风吹飘起,产生

金缕曲诗词鉴赏

《金缕曲》 顾贞观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彀?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亻愁。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从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这首词是清朝词人顾贞观所作,顾贞观的朋友吴兆骞二十年前因为一桩冤案被流放至塞外荒凉贫瘠之地,吴兆骞在信中这样描述贬谪苦况:“塞外苦寒,四时冰雪,鸣镝呼风,哀笳带血,一身飘寄,双鬓渐星。妇复多病,一男两女,藜藿不充,回念老母,茕然在堂,迢递关河,归省无日”顾贞观没有忘记“乌头马角终相救”的许诺,请求纳兰性德在明珠面前为吴说情,并写下本词,最终感动了纳兰性德,于是吴兆骞得到营救。 是什么样的友情能感动世人百年?是什么样的勇气让一个男子汉放下尊严四处寻找营救? 我们寻找的答案,就在这首词中。 上阕一开始,一句“季子平安否”表现出了顾梁汾对谪戍远方至友的深切关怀,也许这句话对一般人来说只是一句普普通通的寒暄,但是对于作者和他远戍塞外的朋友却蕴含着许多不同寻常的关怀与同情。“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一句,也含蓄的表达了作者本人的艰难的处事环境。“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世态炎凉,当年有交情的而现已飞黄腾达的士林隽秀根本不愿为人解难,行路悠悠,不过只是路人而已。“冰与雪,周旋久”则分别代指顾贞观和吴兆骞,写出了二者的真挚、纯洁的友谊。 下片劝慰好友并写自己全力相救的赤诚之心。“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彀?“则是劝慰吴兆骞的话,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数天涯,万事如意的人又有几个?比似红颜多命薄,我们不过也是难兄难弟,都在清朝严酷的统治之下默默忍受罢了。二十年了,我会向伍子胥和申包胥遵守诺言一样,即使成功的条件是“乌头白,马角生”,我也必当竭尽全力营救。“置此札,君怀袖”,劝友人以此信为安慰,放宽心,解忧愁。全词表现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在那黑暗的社会里,这种友谊,更觉难能可贵。在艺术手法上,通篇如话家常,宛转反复,心迹如见。一字一句,真挚感人。 人把顾贞观的两阙词称为“赎命词”。一个名叫顾忠的人写诗记这事道:“金兰倘使无良友,关塞终当老健儿。”吴兆骞终于在康熙二十九年(1681)从宁古塔归来。吴兆骞释放后,到明珠府上致谢,在屋内墙壁上,见到题字:“顾梁汾为松陵才子吴汉槎屈膝处”,感慨落泪。那题字今日看起来不免做作,然而在古时却是郑重之举,气节从来为清高文人看重.以

最悲伤的10首古诗词,你知道多少

最悲伤的10首古诗词,你知道多少 01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草树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白居易《梦微之》 在元稹去世九年后,有一天白居易做梦,又梦到了两人曾经携手一起游玩、千里之遥互传书信的那些光阴,醒来后,才发现只是一场梦。 诗人伤怀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有名的感怀诗。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想你长埋九泉之下,尸骨许已化成泥沙,我这衰朽的残躯却还寄住在人间,一任白发满头。 02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贺铸《鹧鸪天.半死桐》 这是贺铸怀念去世妻子的悼亡词,在他57岁客居苏州时,妻子突然离世。 贺铸中年以后曾经多次路过或客居苏州,前一次他还是与妻子赵氏一同来的,后一次他却已是孤身一人。 苏州景物依旧,可曾陪着我絮语家常、携手共赏美景的人,却已不再了。 “同来何事不同归”,我们一同来的,为何不一起回去呢?以后呀,还会有谁为我挑灯夜补衣呢? 人世间最悲伤的,莫过于物是人已非呀! 03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唐军的将士们为了横扫匈奴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又有谁知晓他们还是少妇们春闺里思念的梦中人。

自古以来,有战争就会有生的别离,死的别离,于是有了征夫诗,有了思妇诗,有了诗作里缠绵的情意和无尽的悲情。 04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容若《浣溪沙》 这首词是纳兰容若悼念亡妻卢氏所作。 记得从前你我二人趁着春日好景,彼此赌诗,嬉笑之间,衣襟上犹满带茶香。 当时觉得最平常不过的场景,如今啊,却再也无处觅见。明明啊我们还有那么多的路等着一起走,还有那么长的余生等着并肩携手,可只一回头,你却不见了,唯有残阳草树,萧瑟西风。 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05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虞美人听雨》 大约在蒋捷三十岁左右,南宋的土地已彻底为异族铁蹄所踏,他一生大部分岁月是在元朝统治下度过的。 因为对元朝初年奉行的民族高压政策极度不满,他的一生都在隐居与流浪。 这首词就像是他一生的投影。 由少年而至中年、老年,人生的况味我们总不可避免要尝一尝。 06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悼亡诗词鉴赏

第四讲悼亡诗词鉴赏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古代诗歌中的独特类型——悼亡诗(词)及其概念内涵。 二、了解悼亡诗的特点和常用的抒情方法。 三、熟知悼亡诗的起源与著名篇章。 【教学重点与难点】悼亡词的不同风格;对悼亡情感的理解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古代哀祭文、悼亡诗词综述 哀祭文,一般是在祭奠时宣读,是古代的一种应用文,有大致相同的体式和结构。 唐之后,悼念亡妻的诗词,多不以“悼亡”为题。总起来看,悼亡之作远不如哀祭文那样众多,这是因为悼亡诗词毕竟是诗(词)人们的即兴抒情之作,有妻子去世而且要先于诗(词)人的事,也毕竟是极少数。诗人中,以唐之元稹和李商隐的悼亡之作最有名。词人中,以宋·苏轼和清·纳兰性德的悼亡词最有名,尤其是纳兰性德,词题中明标有“悼亡”、“梦亡妇”、“亡妇忌日”、“亡妇生辰”等字样的词即有五、六首之多,其他无题而语中可能涉及悼亡的词远不止此数。 二、《诗经》中的悼亡诗 悼亡诗《诗经·邶风绿衣》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赏析】此诗说一男子手抚妻子遗物衣裳,悲戚不已,追忆旧时情谊,感念妻子对自己的照顾和耐心规劝,感伤着再也没有另一个人如此的贤德美惠,可以理解自己的心了 三、魏晋南北朝悼亡诗 悼亡诗三首(之一)晋·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重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千百年来,男人值得一夸的最高褒赞就是“才过宋玉,貌赛潘安”——潘安就是潘岳。“掷果盈车”、“傅粉檀郎”等等成语典故皆出于这位倜傥男儿。潘岳与结发妻子杨氏伉俪和谐,始终如一。 四、唐代悼亡诗 遣悲怀三首(选一) 〔唐〕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容若与顾贞观的决别!培训讲学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容若与顾贞观的决别!

精品文档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容若与顾贞观的决别! 康熙二十四年春。 北京。淑气渐生。 一名消瘦得有些孱弱的中年男子呆立于一株夜合花树下,持着一纸有着淡淡胭脂色的信笺,身体微微颤抖。月色冰凉,夜合花开了雪白晶莹的一树,香气在夜色的酝酿下愈发浓烈,竟有酒的味道,叫人不知不觉沉湎。 此时,没有人可以读懂他的眼睛,是无奈,是痛楚,是惶惑,是很多很多的内容,我们只是知道,不要在这个时间去惊扰他,哪怕一丝风、一丝雨、一抹夜合花的香气,都不要在这个时间去惊扰他。 我们从来也都只是仰望着他。他叫顾贞观,江南人,在整个康熙朝写诗填词的文人当中,顾贞观三个字都是最响亮的几个名字之一。有人说他是全国词坛的第一名手,有人说他和另外一名公子并列第一,也有人说他只能排在第二,但无论如何,绝对没有人会把他排在第三名以后,除非这个人不怕落下一个外行的名声。 像许许多多真诚的诗人一样,顾贞观也是一个狂生,他一向都泰然地接受着世人的赞誉,却从来不肯承认自己就是词坛第一。他并不谦虚,谦虚从来都不是诗人的美德。但在他的口中、心里,第一的位置永远都属于此刻他手中这封信笺的主人——纳兰性德。 信笺的内容,是将来每一个哪怕稍有诗词修养的人都能够脱口而出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是的,这首《木兰花令》是所有纳兰词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人生若只如初见”更是所有纳兰词中、乃至古往今来的所有诗词名句中最为流传的一句,只是我们往往会把这首词、这句词从三百多年前的背景中抽离出来,用它来诉说我们自己的情绪,仿佛它一直就属于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生活背景,属于我们每一个独特的、不为任何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带雨字的诗句古诗

带雨字的诗句古诗 导读:本文是关于带雨字的诗句古诗,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宋·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2、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唐·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3、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4、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清·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5、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清·顾贞观《金缕曲词二首》 6、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清·朱彝尊《出居庸关》 7、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宋·王珪《金陵怀古》 8、清江社雨初晴,秋香吹彻高堂晓——宋·吴泳《水龙吟·寿李长孺》 9、溪雨急,岸花狂——宋·吴文英《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10、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清·王国维《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11、岁旱莫留客,霖雨要渠来——宋·辛弃疾《水调歌头·严子文

同传安道和盟鸥韵,和以谢之辛弃疾》 12、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宋·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13、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宋·秘演《山中》 14、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宋·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15、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6、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宋·苏轼《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 17、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宋·朱敦儒《卜算子·旅雁向南飞》 18、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明·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19、但听雨挑灯,攲床病酒,多梦睡时妆——宋·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20、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唐·皇甫松《忆江南·兰烬落》 21、榆柳飘枯叶,风雨倒横查——唐·韦应物《池上》 22、无端却向阳台畔,长送襄王暮雨归——唐·崔涂《云》 23、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先秦·佚名《黍苗》 24、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唐·雍陶《送蜀客》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诗词赏析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诗词赏析 金缕曲·赠梁汾 清代:纳兰性德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 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 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 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译文 我原本也是个狂妄的小子,我在京城混迹于*,这不过是因为出 身于高贵门第和命运的偶然安排罢了。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广结贤士,希望能有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不过却 没有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您这位 知己。今天,趁我们还不算老,擦去感伤的眼泪,纵酒高歌,把精神 振作起来。 今天我们一定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从古到今,才干出众、品 行端正的人遭受谣言中伤,这都是常有的事,姑且由他去吧。人生岁 月悠悠,难免遭受点挫折苦恼,这些都没必要放在心上,思过之后冷 笑一声放在一边就完事儿了。若总是耿耿于怀,那么从人生一开始就 错了。今天我们一朝以心相许,成为知己,他日即使经历千万劫难, 我们的友情也要依然长存。这后半生的缘分,恐怕要到来世也难以补足。这个诺言是很沉重的,您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注释

金缕曲:词牌名。 梁汾:顾贞观(1637~1714年),字华峰,号梁汾。江苏无锡人,纳兰性德的朋友。清康熙五年(1666年)顺天举人。著有《积书岩集》及《弹指词》。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与纳兰性德相识,从此交契,直至纳兰性德病殁。 德也狂生耳:我本是个狂放不羁的人。德,作者自称。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我在京城混迹于*,又出身于高 贵门第,这仅仅命运的偶然安排。淄尘京国,表居北京之无奈。淄尘,黑尘,喻污垢。此处作动词用,指混迹。淄,通“缁”,黑色。京国,京城。乌衣门第:东晋王、谢大族多居金陵乌衣巷,后世遂以该巷名 指称世家大族。 有酒惟浇赵州土:用李贺《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 赵州土”句意,是说希望有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 待天下贤德才士。浇,浇酒祭祀。赵州土,平原君墓土。 谁会成生此意: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会,理解。成生,作者 自称。作者原名成德,后避太子讳改性德。 不信道、竟逢知己: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趁我们青壮盛年,纵酒高歌。青眼,契重之眼光,此指青春年少。 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姑且面对酒杯,擦去英雄才有的眼泪。为 二人均不得志而感伤。尊,同“樽”。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姑且由他去吧,才干出众,品行 端正的人容易受到谣言中伤,这是古今常有的事。娥眉,亦作“蛾眉”,喻才能。谣诼,造谣毁谤。忌,语助词,无实义。 身世悠悠何足问:人生岁月悠悠,遭受挫折苦恼,不必去追究。 悠悠,遥远而不定貌。

《金缕曲词二首》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doc

《金缕曲词二首》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婉约词《金缕曲词二首》原文,《金缕曲词二首》原文翻译,《金缕曲词二首》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一、《金缕曲词二首》原文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已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兄生辛未吾丁丑,共此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诗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魄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二、《金缕曲词二首》原文翻译 你近来平安吗?即便你回来,回首以前令人悲债的事,你又怎能够承受!昔日朋友形同陌生的路人,又有谁安慰你?你母老家贫子幼,早记不起杯酒相娱的时侯。魑魅搏人的事应该可空见惯,正直人却总是输在覆雨翻云的小人之手。我们与寒冷的冰雪,打交道已经很久很久。

劝你不要让泪水把牛衣滴透。请你数一数天下的戌边人,仍旧和家人团聚二堂的,又有几家?比起早已冤死的红颜薄命人,更不如你如今生命还有。只是在那极远的边塞,四季冰雪的苦寒难受。你在边塞已经二十年,·我要像申包胥那样实现诺言,像燕丹盼归使乌头白马生角样,一定把你营救。我就以这首词代替书信,请你妥善保存不要忧愁。 我也漂泊他乡很久。自中举十年来,我辜负了你的深厚恩情,未报答你这位生死之交的师友。从前你我齐名并非名不副实,试看曾为怀念李白而瘦的杜甫,忧闷不下于流放夜郎的李白。我的夫人已经去世,又与知己的你分别,试问人生在世,到这步田地凄凉不?我将千种怨、万种恨,向你细细倾吐。 你生于辛未年我生于丁丑,都受了一些时间的冰雪摧残,已经成了早衰的蒲柳。劝你从今要少作词赋,多多保重与我长相守。但愿黄河变清人长寿。你归来定会急忙翻阅戌边时的诗稿,把它们整理出来传给后世,但也只是忧患在前空名在后。满心的话语说不尽,我在此向你行礼磕头。 三、《金缕曲词二首》作者介绍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提示:以上是婉约词《金缕曲词二首》原文,《金缕曲词二首》原文翻译,《金缕曲词二首》作者介绍,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

《金缕曲词二首》原文及翻译

《金缕曲词二首》原文及翻译 语文网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婉约词《金缕曲词二首》原文,《金缕曲词二首》原文翻译,《金缕曲词二首》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一、《金缕曲词二首》原文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已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兄生辛未吾丁丑,共此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诗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魄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二、《金缕曲词二首》原文翻译 你近来平安吗?即便你回来,回首以前令人悲债的事,你又怎能够承受!昔日朋友形同陌生的路人,又有谁安慰你?你母老家贫子幼,早记不起杯酒相娱的时侯。魑魅搏人的事应该可空见惯,正直人却总是输在覆雨翻云的小人之手。我们与寒冷的冰雪,打交道已经很久很久。 劝你不要让泪水把牛衣滴透。请你数一数天下的戌边人,仍旧和家人团聚二堂的,又有几家?比起早已冤死的红颜薄命人,更不如你如今生命还有。只是在那极远的边塞,四季冰雪的苦寒难受。你在边塞已经二十年,·我要像申包胥那样实现诺言,像燕丹盼归使乌头白马生角样,一定把你营救。我就以这首词代替书信,请你妥善保存不要忧愁。 我也漂泊他乡很久。自中举十年来,我辜负了你的深厚恩情,未报答你这位生死之交的师友。从前你我齐名并非名不副实,试看曾为怀念李白而瘦的杜甫,忧闷不下于流放夜郎的李白。我的夫人已经去世,又与知己的你分别,试问人生在世,到这步田地凄凉不?我将千种怨、万种恨,向你细细倾吐。 你生于辛未年我生于丁丑,都受了一些时间的冰雪摧残,已经成了早衰的蒲柳。劝你从今要少作词赋,多多保重与我长相守。但愿黄河变清人长寿。你归来定会急忙翻阅戌边时的诗稿,把它们整理出来传给后世,但也只是忧患在前空名在后。满心的话语说不尽,我在此向你行礼磕头。 三、《金缕曲词二首》作者介绍 顾贞观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提示:以上是婉约词《金缕曲词二首》原文,《金缕曲词二首》原文翻译,《金缕曲词二首》作者介绍,语文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原创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试题(二):李清照词选(5首)

原创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试题(二):李清照词选(5首) 声明:因创作者水平有限,如本试题与高考试题相似或雷同,而参考答案与高考试题参考答案不一致造成失分,创作者不负任何责任。请阅读者认真揣摩原作、作者经历及创作背景。本试题及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01.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注释:“春到长门春草青”,直接袭用五代薛昭蕴《小重山》词之首句。“长门”,汉代长安离宫名,汉武帝陈皇后失宠,曾幽闭于此。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妬。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薛词即借此事以写宫怨。词人将自己的居处比作长门,意在表明丈夫离家后的孤独。 ①些子:一些。宋·蔡士裕《金缕曲》:“著些子,更奇妙。”宋·柳永《洞仙歌》:“似觉些子轻孤,早恁背人沾酒”。 ②碾玉:即碾茶。黄庭坚《催公静碾茶诗》:“睡魔正仰茶料理,急遣溪童碾玉尘”,其中的“碾玉尘”与此词“碾玉成尘”意同。宋时崇尚团茶,即将茶叶调和香料压制成团状,用时再碾碎,故称"碾玉" ③一瓯春:瓯:饮料容器。李煜《渔父》词:“花满渚,酒满瓯”春:指茶。黄庭坚《踏莎行》:“碾破春风,香凝午帐”,其中的“春”,即指茶。 ④东君:本为《楚辞·九歌》篇名,以东君为日神。此处指美好的春光。 ⑤著意:即着意,用心的意思,犹《楚辞·九辨》:“惟著意而得之”之调。 试题: 1、试分析“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二句中“压”“铺”二字的妙用。 2、本词巧用“乐景写哀情”手法,试作分析。 参考答案: 1、“压”字描写出映照在重门之上的花影之浓重,“铺”字描写出淡月透过疏帘,照在内室,一片光亮的情态。 2、上片写初春美景,春草青青、江梅初放,一片生机盎然景象,写出优雅和闲情逸致。下片写黄昏感受,“二年三度负东君”有惜春之意,写出丈夫远行后,长时间独居的孤独和幽伤,有春光无限而年华易逝之感。这是以春日美景反衬出独居的淡淡伤情。 02.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注释: ⑴初破冻:刚刚解冻。 ⑵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眼,故谓“柳眼”。梅腮:梅花瓣儿,似美女香腮,故称“梅腮”。

金缕曲词二首 顾贞观

【词】 金缕曲词二首顾贞观 寄吴汉槎i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ii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其一 季子iii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iv透,数天涯,依然骨肉v,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vi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vii。置此札,君怀袖。 其二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已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此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viii。诗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魄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i吴汉槎:名兆骞,江苏吴江人。顺治举人,工诗文,以科场事为人所陷,于顺治十六年谪戍宁古塔(今松江省宁安县)。 ii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 iii季子:指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儿子季札,号延陵季子,素有贤名。后常称姓吴的人为“季子”。这里代指吴兆骞。 iv牛衣:乱麻编制的给牛保暖的披盖物。据《汉书·王章传》载,王章贫困的时侯,曾与妻子卧于牛衣上对泣。 v吴兆骞被遣戍肩,其妻至戍所相陪十余年,生有一子四女。 vi《史记·伍子胥列传》载,春秋时,楚国大失包胥立誓要保全楚国,后果然如愿。 vii《史记·刺客列传》索引:“丹求归,秦王曰,‘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燕太子丹仰天长叹,上感于天,果然乌头变白,马也生角。 viii蒲柳,即水杨,是凋零最早的树木。《世说新语》载:“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早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犹茂。’”

金缕曲赏析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金缕曲·季子平安否》是清代词人顾贞观写给友人吴兆骞的两首词中的第一首,《金缕曲·我亦飘零久》是第二首。第一首重在写吴兆骞的苦恨,第二首重在写作者与良友的交情。两首词“以词代书”,融为一体,感人至深,表现了作者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金缕曲·季子平安否》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其一)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金缕曲·我亦飘零久》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其二)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孱愁,薄命长辞知已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诗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魄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金缕曲》两首,以“季子平安否”为第一首开头,以“言不尽,观顿首”为第二首结尾,俨然是一封书信的格式。因此,这两首“以词代书”的词,其实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虽然第一首重在写吴兆骞的苦恨,第二首重在写作者与良友的交情,两首词各自似可独立成章,但其实这也只如一封信分几个段落层次而已,就我个人观点,不能将这两首词说成是两封信。 清代顺治帝年间,诗人吴兆骞因在科场案中受人诬陷,被流放至冰雪绝寒之地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时年二十九岁。十七年后,他的童稚之交、作者顾贞观,入大学士纳兰明珠府中当教师,乘间为之求助于明珠之子、词人纳兰性德。但性德与吴兆骞并无交情,一时未允。1675年(康熙十五年)冬,作者离居北京干佛寺,于冰雪中感念良友的惨苦无告,为之作《金缕曲》二首寄之以代书信。性德读过这字字血泪的两首曲,泪下数行,道:

顾贞观的优秀诗词赏析

顾贞观的优秀诗词赏析 顾贞观的优秀诗词篇一 《金缕曲词二首》 作者:顾贞观 原文: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已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此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诗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魄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金缕曲词二首》赏析 二作系以书信格式入词,十分别致。“季子平安否?”写信先须问对方安好,这首句正是问安口气。不过用“季子”二字却有

深意。这里用“季子”二字既切合吴兆骞的姓氏,又使入联想其才德,而且还表明吴地人。(一说,吴兆骞有二兄,季子言其排行。)拿吴季子比吴兆骞,其人才德令人钦佩,而却受了这种冤枉,就更令人同清。所以五个字看似寻常,实则有力地领起全篇。“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这是用假设语句极力同情吴兆骞的痛苦经历。即使现在就能回到家乡,这段经历中的千难万苦,又那堪回想。何况现在没有归来,还在经受着这些不堪回首的痛苦。“行路悠悠准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这是就不堪回首的痛苦中特别提出充军关外的遭遇,没有谁能加以安慰,家庭又是如此困难——母老家贫子幼。过去的一切欢乐都无影无踪,“记不起、从前杯酒”。朋友的文酒之会,杯酒相欢,不要说现在没有了,就连过去的记忆也消失了,令人伤心。“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搏人”,这是含蓄地为吴兆骞鸣不平。“魑魅搏人”,比喻坏人以卑劣的手段陷害人。桂甫诗:“纷纷轻薄何足数,翻手为云覆手雨。”这里用杜意,就是说,君子总要吃小人的亏。应该提出的是清代文字狱频繁,士人往住转喉触讳。吴兆骞是朝廷谪戍的,既要同情兆骞,又要回避触犯朝廷,只能笼统地这样解说,这在当时已经算是大胆的了。“冰与雪,周旋久。”这是切题中宁古塔的特点。塞外苦寒,作者此时在京师风雪之中,想象好友塞外,只能与冰雪周旋,而一过就是多年,定令人难受。这上片痛快淋漓地为吴兆骞的痛苦倾诉,下片一转变成多方安慰开脱,希望他不要为痛苦所摧垮。 汉时王章夫妻牛衣对泣的事,作者反用为“泪哀莫滴牛衣透”,劝也不要过分伤心,原因何在,“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

金缕曲 赠梁汾-古诗-赏析

金缕曲赠梁汾-古诗-赏析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 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 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注释】 金缕曲:词牌名。 梁汾:顾贞观(1637~1714年),字华峰,号梁汾。江苏无锡人,纳兰性德的朋友。清康熙五年(1666年)顺天举人。著有《积书岩集》及《弹指词》。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与纳兰性德相识,

从此交契,直至纳兰性德病殁。 德也狂生耳:我本是个狂放不羁的人。德,作者自称。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我在京城混迹于官场,又出身于高贵门第,这只是命运的偶然安排。淄尘京国,表居北京之无奈。淄尘,黑尘,喻污垢。此处作动词用,指混迹。淄,通“缁”,黑色。京国,京城。乌衣门第:东晋王、谢大族多居金陵乌衣巷,后世遂以该巷名指称世家大族。 有酒惟浇赵州土:用李贺《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句意,是说希望有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浇,浇酒祭祀。赵州土,平原君墓土。 谁会成生此意: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会,理解。成生,作者自称。作者原名成德,后避太子讳改性德。 不信道、竟逢知己: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趁我们青壮盛年,纵酒高歌。青眼,契重之眼光,此指青春年少。 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姑且面对酒杯,擦去英雄才有的眼泪。为二人均不得志而感伤。尊,同“樽”。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姑且由他去吧,才干出众,品行端正的人容易受到谣言中伤,这是古今常有的事。语出《离骚》:“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娥眉,亦作“蛾眉”,喻才能。谣诼,造谣毁谤。忌,语助词,无实义。 身世悠悠何足问:人生岁月悠悠,遭受挫折苦恼,不必去追究。

真实如: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悠远如: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1.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佚名《青青陵上柏》 2.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顾贞观《金缕曲二首》 3.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4.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白居易《梦微之》 5.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 6.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7.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8.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9.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10.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11.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客中行》 12.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 13.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14.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1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佚名《小雅 采薇》 1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17.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 18.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19.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20.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徐珂《清稗类钞》 21.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王国维《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 22.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23.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2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5.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马一浮《旷怡亭口占》 26.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27.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28.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二首》 2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 30.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陈与义《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3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32.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陈与义《送人归京师》 33.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杜甫《羌村三首 其三》 34.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其二)》 35.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