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水处理中沉淀的池设计共6页

污水处理中沉淀的池设计共6页

污水处理中沉淀的池设计共6页
污水处理中沉淀的池设计共6页

沉淀

、沉淀的基本理论

1沉淀的作用

沉淀使水中悬浮物质(主要是可沉固体)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从而与水分离,使水质得到澄清。

在各种水处理系统中,沉淀主要用于:

①化学处理与生物处理的预处理;(沉砂池、初沉池)②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后,分离

化学沉淀物、分离活性污泥或生物膜;(二沉池)③污泥的浓缩脱水;(浓缩池)

④灌溉农田前作灌前处理。

2沉淀的类型

(1)自由沉淀

(2)絮凝沉淀

(3)拥挤沉淀

(4)压缩沉淀

3沉速公式(自由沉淀)

(a)Re<1时,颗粒下降引起周围水流扰动,处于层流状态,用斯托克斯公式:

(b)1

(c)103

3

分别为颗粒、水的密度,g/cm ;

g 一一重力加速度,m/s 2

d 一一与颗粒等体积的圆球直径,cm;μ一一水的动力粘滞系数,与水温有关,g/

(cm ·s)。注意事项:

(1)实际沉淀中,第一种情况(Re<1)出现较多。

(2)在公式中,颗粒假设为球体,对于非球形颗粒,阻力较大,沉淀速度小于球形颗粒。

(3)d/D 小于5×103时,可忽略起笔对沉淀速度的影响。(4)公式主要用来进行水中颗粒分析用,而不用于计算沉淀速度,沉淀速度可以通过试验很容易测出。

(5)从公式中可以看出颗粒与水的密度差决定了颗粒能否沉淀以及沉淀速度,此外,d 与μ对沉淀速度也有重要影响,特别是d, 增大d 或降低μ,均有助于提高沉降速度。

4沉淀试验与沉降曲线

直径Φ100 mm ,工作有效水深(由溢出口下缘到柱底的距离)H = 1500 mm 或2000 mm

第 1 页

5 沉淀池分离效果分析

理想沉淀池作如下假定:

1、从入口到出口,池内污水按水平方向流动,颗粒水平分布均匀,水平流速为等速流 动;

2、悬浮颗粒沿整个水深均匀分布, 处于自由沉淀状态, 颗粒的水平分速等于水平流速,

沉降速度固定不变;

3、颗粒沉到池底即认为被除去。 沉淀池由流入区、沉降区、流出区和污泥区四部分组成

在理想沉淀池中,可得到下列各项关系式:

总去除率:

1

x 0

E (1 x 0 )

0 udx

q

式中:

L 一一池长; H 一一沉降区有效水深; B 一一池宽; v 一一污水的水平流速,即颗粒 的水平分速; u 0一一截留沉速 ; V 一一沉淀池容积; t 一一污水在沉淀池内停留时间; Q 一一进水流量; A 一一沉降区平面面积; x 0一一沉速小于 u 0 的颗粒的百分比。

通常称沉淀池进水流量与沉淀池平面面积的比值为 沉淀池表面负荷 ,又称过流率, 用符 号

q 表示。

它与 u 0 在数值上是相同的(但单位不同)。

x 0

udx

沉淀池的沉降效率仅与颗粒沉速或沉淀池的表面负荷有关,而与池深和沉降时间无关。 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该把沉淀池搞得浅些,表面积大些,这就是颗粒沉淀的 浅层理论 。

在应用静态沉淀实验资料进行沉淀池设计和核算时需加以修正,可按下式考虑: 式中, q 0、u 0、t 0分别为静态沉淀实验的表面负荷、最小沉速和沉降时间; q d 、u d 、t d

分别为沉淀池的设计表面电荷、最小沉速和沉降时间。

的沉淀实验柱。

水样的悬浮物浓度即为实验水样的原始浓度 静置沉淀,

c

5、10、20、30、60、

120 min c 0

时,从实验柱中部取样口取样测试悬浮物浓

沉淀速度为 H

u ;沉降效率为 c 0 100%

c 0

画出 E-t 和 E-u 的关系曲线。

总去除效率:

E (1 x 0 ) u 0

x

udx

c

x 0

剩余率, u

总去除率:

(1 x 0 )

、沉砂池的构造与工作特征

沉砂池的功能是从污水中分离相对密度较大(约 2.65 )的无机颗粒,例如砂、炉灰渣等。

般设在泵站、沉淀池之前。

1.平流沉砂池

平流沉砂池结构简单,截留效果好,是沉砂池中常用的一种。

图2-14 平流沉砂池工艺图

设计和核算时,应考虑下列各项内容

①污水按自流方式流人池内时,应按最大设计流量计算;

②当污水用泵抽送入池内时,应按工作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计算;

③沉砂池座数或分格数不应少于2 个,按并联设计,当污水量较少时,可考虑一格工作,一格备用。

④设计参数按去除砂粒粒径大于0.2mm 、密度约为2.65 而定。设计和运行时,采用的

主要技术数据如下:

①池内最大流速为0.3m/s, 最小流速为0.15m/s;②水在池内停留时间一般为30~60s;

③有效水深不应大于1.2m,一般采用0.25~1.0m ,每格宽度不小于0.6m;

④贮砂斗容积一般按2d 内沉砂量考虑,斗壁倾角55~60°,沉砂含水率约为60%,容重

1.5t/m 3。生活污水按0.01~0.02L 砂/(人·日)计,城市污水按1.5~3.0m3砂/(10 5m3水)计。

⑤沉砂池超高不宜小于0.3m。

计算公式:

长度L vt

水流断面:A Q max

v

A

池总宽度:B A

h2

沉砂斗的容积:V Q max x1T 856400或 V Nx2T

K 105 2

沉砂池的总高度:H h1 h2 h3 验算:v min Q min

n

2.曝气沉砂池与普通沉砂池相比具有下列优点:①沉砂池中有机物含量低,不易腐败;②有预曝气作用,可脱臭,改善水质,有利于后续处理。曝气沉砂池1

曝气沉砂池2 桥式吸砂机螺旋式洗砂机设计参数:水流在池内停留时间为1~3min 水平流速0.1m/s 池中水的旋流速度在0.25~0.3m/s 所需的空气量为0.1~0.2 m3空气/m3污水,空气扩散管设在池的一侧,距池底约0.6~0.9m。池的有效水深为2~3m, 宽深比为

1~1.5 ,长宽比可达5。

例题:已知某污水厂的最大设计流量为0.8m3/s,求曝气沉砂池的各部分尺寸

解:

取停留时间t=2min ,水平流速v1=0.1m/s,水深h2=2m,d=0.2m3空气/m3污水取两格,则每格池子宽4/2=2 m

每小时所需空气量:q dQ max 3600 0.8 0.8 3600 576 沉砂室计算略

3.钟式沉砂池

图2-15 钟式沉砂池

根据处理污水量的不同,钟式沉砂池可分为不同型号。

三、沉淀池的构造与工作特征

沉淀池的功能是去除悬浮物质,一般慑于絮凝池后或污水生物处理构筑物前后。

1.平流式沉淀池

流入区:常采用潜孔

流出区:多采用自由堰型式溢流堰最大负荷不宜大于 2.9L/(m ·s)(初次沉淀),1.7L/(m ·s)(二次沉淀池) 在堰前距溢流堰0.25~0.5m 处应设挡板或浮渣槽。

沉降区

污泥区

缓冲层:厚度为0.3~0.5m

链式刮泥机

桥式刮泥机平流式沉淀池的主要优点是有效沉降区大,沉淀效果好,造价较低,对污水流量适应性强。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排泥较困难。

2.竖流式沉淀池

竖流式沉淀池的优点是:排泥容易,不需设机械刮泥设备,占地面积较小。其缺点是造价较高,单池容量小,池深大,施工较困难。因此,竖流式沉淀池适用于处理水量不大的小型污水处理厂。

3.辐流式沉淀池

出口处的出流堰口不容易控制在一致的水平,通常用锯齿形三角堰或淹没溢孔出流,尽量使出水均匀。

圆形大型辐流式沉淀池常采用机械排泥,当池径小于20m 时,可考虑采用方形多斗排泥,污泥自行滑入斗内,并用静水压力排泥,每斗设独立的排泥管。

辐流式沉淀池的优点是:建筑容量大,采用机械排泥,运行较好,管理较简单。其缺点是:池中水流速度不稳定,机械排泥设备复杂,造价高。这种池子适用于处理水量大的场合。

4.斜板式(斜管)沉淀池利用浅池沉淀原理而发展出来的一种池型,斜板

(管)的倾角α采用50~60°。沉淀效率高,水力负荷大,稳定性不太好。

斜板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可分为上向流(又称异向流)、平向流(又称侧向流)、下向流(又称同向流)三种。斜管沉淀池只有上向流和下向流两种。

5.各种沉淀池特点比较

污水处理沉淀池的应用

一.沉淀的基本原理 沉淀是水中的固体物质(主要是可沉固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从而与水分离的一种过程。这种工艺简单易行,分离效果良好,是污水处理的重要工艺,应用非常广泛,在各种类型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沉淀几乎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工艺,而且还可能是多次采用,现仅就沉淀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各种功能简述于下: 1.在一级处理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沉淀是主要处理工艺,污水处理效果的高低,基本上是由沉淀的效果来控制的。 2.在设有二级处理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沉淀具有多种功能,在生物处理设备前设初次沉淀池,以减轻后继处理设备的负荷,保证生物处理设备净化功能的正常发挥。在生物处理设备后设二次沉淀池,用以分离生物污泥,使处理水得到澄清。剩余活性污泥的含水率很高,为了减少污泥消化设备的容积,在送往消化池前要进行浓缩,设置浓缩池。 3.在灌溉或排入氧化塘前,污水也必须进行沉淀,以稳定水质,去除寄生虫卵和能够堵塞土壤孔隙的固体颗粒。根据污水中可沉物质的性质、凝聚性能的强弱及其浓度的高低,沉淀可分为

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自由沉淀,污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不高,而且不具有凝聚性能,在沉淀过程中,固体颗粒不改变形状、尺寸,也不互相粘合,各自独立的完成沉淀过程,颗粒在沉砂池和在初次沉淀池内的初期沉淀即属于此类。 第二类是絮凝沉淀,污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也不高,但具有凝聚性能,在沉淀的过程中,互相粘合,结合成为较大的絮凝体,其沉淀速度(简称沉速)是变化的,初次沉淀池的后期,二次沉淀池的初期沉淀就属于这种类型。 第三类是集团沉淀(也称为成层沉淀),当污水中悬浮颗粒的浓度提高到一定浓度后,每个颗粒的沉淀将受到其周围颗粒存在的干扰,沉速有所降低,如浓度进一步提高,颗粒间的干涉影响加剧,沉速大的颗粒也不能超越沉速小的颗粒,在聚合力的作用下,颗粒群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各自保持相对不变的位置,共同下沉。液体与颗粒群之间,形成清晰的界面。沉淀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这个界面的下降过程。活性污泥在二次沉淀池的后期沉淀就属于这种类型。 第四类是压缩,这时浓度很高,固体颗粒相互接触,互相支

城市污水处理中的沉淀池工艺设计

水污染工程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一. 基本情况 设计规模:日处理城镇污水10 万m3 处理工艺:污水处理采用氧化沟工艺设计内容:针对进出水要求,提出合理可行的污水处理工艺;针对工艺中的沉淀池进行设计计算;针对工艺中的沉淀池进行工艺设计 设计结果:设计说明书,CAC设计图纸2张(包括:(1)处理工艺流程图(2)构筑物工艺图) 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进出水水质指标情况,特别是对氮、磷的去除,在初步讨论阶段,通过对A2/O 工艺和氧化沟在实际运行条件下的运行状况进行了详细的比较论证,最终确定选用氧化沟作为污水处理主体工艺,用于脱氮除磷并去除COD Cr、BOD5。 二. 污水水质及污水处理程度 进水水质:pH值6-8 ;BOD= 180mg/L ;COD=250 mg/L; SS=300 mg/L; NH-N=30 mg/L;T=25 C 出水水质:pH值6-8 ; BOI5<30mg/L; COD<100mg/L; SS<30mg/L NH3-N<3 mg/L;T=20 C 三.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进行 (1 )污水处理后必须达到排放标准。 (2)要尽量采用成熟的、先进的、可靠的、效率高的处理技术。城市污水处理成熟的处理路线一般为:预处理、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和污泥处理,其中核心部分二级处理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去除有机污染物,而且要求能够脱N除P,主要技术有A-B法,A2/0法,SBR法,氧化沟法等。 (3)防止处理污染物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或污染转移。要避免和抑制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特别是剩余污泥的处理。设置溢流、事故排除口应慎重合理。 (4)要充分利用和回收能源。污水处理高程安排应尽量考虑利用自然地势。 (5)处理量较大时宜选择连续处理工艺。 (6)处理量较小时宜选用间歇处理工艺。 (7)尽可能回收利用有用物质。 四.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1)此废水具有如下特点: (a)BOD5/COD Cr=150/250=0.6 ,说明废水可生化性很好;

污水处理中沉淀的池设计

沉 淀 一、沉淀的基本理论 1 沉淀的作用 沉淀使水中悬浮物质(主要是可沉固体)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从而与水分离,使水质得到澄清。 在各种水处理系统中,沉淀主要用于: ①化学处理与生物处理的预处理;(沉砂池、初沉池) ②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后,分离化学沉淀物、分离活性污泥或生物膜;(二沉池) ③污泥的浓缩脱水;(浓缩池) ④灌溉农田前作灌前处理。 2 沉淀的类型 (1) 自由沉淀 (2) 絮凝沉淀 (3) 拥挤沉淀 (4) 压缩沉淀 3 沉速公式(自由沉淀) (a )Re<1时,颗粒下降引起周围水流扰动,处于层流状态,用斯托克斯公式: 2 ()18s g d u ρρμ -= (b )1

(4)公式主要用来进行水中颗粒分析用,而不用于计算沉淀速度,沉淀速度可以通过试验很容易测出。 (5)从公式中可以看出颗粒与水的密度差决定了颗粒能否沉淀以及沉淀速度,此外,d 与μ对沉淀速度也有重要影响,特别是d, 增大d 或降低μ,均有助于提高沉降速度。 4 沉淀试验与沉降曲线 直径Φ100 mm ,工作有效水深(由溢出口下缘到柱底的距离)H = 1500 mm 或2000 mm 的沉淀实验柱。 水样的悬浮物浓度即为实验水样的原始浓度c 0 静置沉淀,5、10、20、30、60、120 min 时,从实验柱中部取样口取样测试悬浮物浓度c 沉淀速度为H u t = ;沉降效率为00 100%c c E c -=? 画出E-t 和E-u 的关系曲线。 总去除效率: 00 1(1)x E x udx u =-+ ? 00 c x c = 剩余率,u

污水处理沉淀相关知识

沉淀 一、沉砂池 沉砂池是采用物理法将砂粒从污水中沉淀分离出来的一个预处理单元,其作用是从污水中分离出相对密度大于1.5且粒径为0.2mm 以上的颗粒物质,主要包括无机性的砂粒、砾石和少量密度较大的有机性颗粒如果核皮、种籽等。 沉砂池一般设置在提升设备和处理设备之前,以保护水泵和管道免受磨损,防止后续污水构筑物的堵塞和污泥处理构筑物容积的缩小,同时可以减少活性污泥中无机物的成分,提高活性污泥的活性。 1、平流式沉砂池 平流式沉砂池实际上是一个比入流渠道和出流渠道宽而深的渠道,当污水流过时,由于过水断面增大,水流速度下降,污水中夹带的无机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从而达到分离水中无机颗粒的目的。 2、曝气沉砂池 曝气沉砂池是在长方形水池的一侧通入空气,是污水旋流运动,流速从周边到中心逐渐减小,砂粒在池底的集砂槽中与水分离,污水中有机物和从砂粒上冲刷下来的污泥仍成悬浮状态,随着水流进入后面的处理构筑物。 曝气沉砂池的优点是除砂效率稳定,受进水流量变化的影响较小。曝气沉沙池的停留时间一般为1-3min ,若兼有预曝气的作用,可延长池深,是停留时间达到15-30min 。 二、沉淀池 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是污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可用于污水的一级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深度处理。按水流方向划分,沉淀池可分为平流式、辐流式和竖流式三种。 沉淀池包括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五个部分。进水区和出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的流过沉淀池,避免短流和减少紊流对沉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死水区,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沉淀区也称澄清区,即沉淀池的工作区,是可沉淀颗粒与污水分离的区域;沉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缓冲区则是分割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层区域,保证已经沉淀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 1、基本概念 (1)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负荷,即沉淀池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所承受的水量,单位是)/(23h m m ?。根据表面水力符合可以确定沉淀池澄清区的面积和有效水深。 沉淀池的水面上升流速和其水力负荷在数值上是相同的,但两者的单位和意义不同,上升流速的单位是m/h 。例如在竖流式沉淀池中,只有沉降速度大于沉淀池水力上升流速的杂质颗粒才能在沉淀池中沉淀去除,而在平流式沉淀池中,部分沉降速度小于沉淀池水面上升流速的杂质颗粒也会被沉淀去除。 (2)沉淀池的固体铜梁,也叫固体表面负荷,是沉淀池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缩承受的固体 质量,单位是)(h m /kg 2 ?。 (3)沉淀时间是指原水在沉淀池中实际停留时间,单位是h 。 2、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表面形状一般为长方形,水流在进水区经过消能和整流进入沉淀区后,缓慢水平流动,水中可沉悬浮物逐渐沉向池底,沉淀区出水溢过堰口,通过出水槽排出池外。其基本要求如下: (1)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多为30-50m ,池宽多为5-10m ,沉淀区有效水深一般不超过3m ,

城市污水处理沉淀池设计

城市污水处理中的沉淀池工艺设计 一、设计基本情况介绍: 1、结合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污水处理规模为10万吨/天,总变化系数K为1.2。 2、结合污水的水质特点和出水要求以及国内外特大型城市污水厂的设计经验,和本人自己的实际考量,以二级生物处理法为主的污水处理工艺,我选用氧化沟和辐流式沉淀池。 二、处理工艺的选择和设计 (一)氧化沟工艺基本原理和主要设计参数 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环形沟渠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时曝气系统。以下为一般氧化沟法的主要设计参数:水力停留时间:10-40小时; 污泥龄:一般大于20天; 有机负荷:0.05-0.15kgBOD5/(kgMLSS.d); 容积负荷:0.2-0.4kgBOD5/(m3.d); 活性污泥浓度:2000-6000mg/l; 沟内平均流速:0.3-0.5m/s 氧化沟利用连续环式反应池(Cintinuous Loop Reator,简称CLR)作生物反应池,混合液在该反应池中一条闭合曝气渠道进行连续循环,氧化沟通常在延时

曝气条件下使用。氧化沟使用一种带方向控制的曝气和搅动装置,向反应池中的物质传递水平速度,从而使被搅动的液体在闭合式渠道中循环。 氧化沟一般由沟体、曝气设备、进出水装置、导流和混合设备组成,沟体的平面形状一般呈环形,也可以是长方形、L形、圆形或其他形状,沟端面形状多为矩形和梯形。 氧化沟法由于具有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较低的有机负荷和较长的污泥龄。因此相比传统活性污泥法,可以省略调节池,初沉池,污泥消化池,有的还可以省略二沉池。氧化沟能保证较好的处理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巧妙结合了CLR形式和曝气装置特定的定位布置,是式氧化沟具有独特水力学特征和工作特性: (二)氧化沟处理工艺的特点 1、氧化沟结合推流和完全混合的特点,有力于克服短流和提高缓冲能力,通常在氧化沟曝气区上游安排入流,在入流点的再上游点安排出流。入流通过曝气区在循环中很好的被混合和分散,混合液再次围绕CLR继续循环。这样,氧化沟在短期内(如一个循环)呈推流状态,而在长期内(如多次循环)又呈混合状态。这两者的结合,即使入流至少经历一个循环而基本杜绝短流,又可以提供很大的稀释倍数而提高了缓冲能力。同时为了防止污泥沉积,必须保证沟内足够的流速(一般平均流速大于0.3m/s),而污水在沟内的停留时间又较长,这就要求沟内由较大的循环流量(一般是污水进水流量的数倍乃至数十倍),进入沟内污水立即被大量的循环液所混合稀释,因此氧化沟系统具有很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对不易降解的有机物也有较好的处理能力。 2、氧化沟具有明显的溶解氧浓度梯度,特别适用于硝化-反硝化生物处理工艺。氧化沟从整体上说又是完全混合的,而液体流动却保持着推流前进,其曝气

污水处理沉淀池结构及原理

污水处理沉淀池结构及原理 沉淀池按工艺布置的不同,可分为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初次沉淀池是一级污水处理厂的主体处理构筑物,或作为二级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构筑物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前面。处理的对象是悬浮物质(英文缩写为Ss,约可去除40%~55%以上),同时可去除部BOD(约占总BOD3的20%~30%,主要是悬浮性BOD),可改善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运行条件并降低其BOD 负荷。初次沉淀池中的沉淀物质称为初次沉淀污泥;二次沉淀池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的后面,用于沉淀去除活性污泥或腐殖污泥(指生物膜法脱落的生物膜),它是生物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沉池、生物膜法及其后的二沉池SS点去除率为60%~90%,BOD总去除率为65%~90%;初沉池、活性污泥法及其后的二沉池的总去除率为70%~90%和65%~95%。沉淀池按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平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和竖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工艺,由流入装置、流出装置、沉淀区、缓冲层、污泥区及平流式沉淀池的构造排泥装置等组成。 流入装置由设有侧向或槽底潜孔流的配水槽、挡流板组成,起均匀布水与消能作用。挡流板入水深不小于0.25m,水面以上0.15~0.20m,距流入槽0.5m。 流出装置由流出槽与一挡板组成。流出槽设自由溢流堰,溢流堰严格水平,既可以保证水流均匀,又可以控制沉淀池水位。为此为此溢流堰常采用锯齿形堰,溢流堰最大负荷不宜大于2.91/a) (m·s)(初次沉淀池),1.7L/(m·s)(二次沉淀池)。为了减少负荷,改善出水水质,溢流堰可采用多槽沿程布置。如需阻挡浮渣随水流走,可在锯齿堰前设置挡渣板;或采用潜孔出流的流出堰。出流挡板入水深0.3~0.4m,距溢流堰0.25~0.5m。缓冲层的作用是避免已沉污泥被水流搅起以及缓解冲击负荷。

污水处理厂沉淀池设计

竖流式沉淀池设计 一、设计题目:污水处理厂沉淀池设计 二、设计内容: 某小区的生活污水量为7000 m3/d,变化系数为1.65 ,COD Cr 450 mg/l,BOD5 220 mg/l,SS 370 mg/l,采用二级处理,处理后污水排入三类水体。通过上述参数设计该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处理工艺的初次沉淀池根据上述参数完成污水处理厂沉淀池的设计计算书及相关图纸绘制。 三、设计要求: 1.设计计算书主要内容: (1)设计依据:设计任务和基础资料。 (2)各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参数、计算公式、计算过程与结果,主要设备的设计选型计算、规格等。 (3)设计完成后,针对所设计内容与同组同学比较各类沉淀池的特点。 2.绘制图纸: 绘制能够清楚表达沉淀池结构的图纸,至少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剖面图。 3.设计时间:贵州大学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 四.设计计算说明书和图纸均鼓励采用计算机制作。 五.参考文献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高廷耀,高等教育出版社 排水工程(下),张自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分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目录 一、前言 (4) 二、设计内容: (3) 三、竖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3) 四、竖流式沉淀池的设计准则 (4) 五、各建筑物参数计算 (5) (1)中心管面积: (5) (2)中心管直径 (5) (3)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 (5) (4)沉淀池部分有效断面积: (5) (5)沉淀池直径 (5) (6)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6) (7)校核集水槽出水堰负荷 (6) (8)沉淀部分所需总容积 (6) (9)圆截锥部分容积 (6) (10)沉淀池总高 (6) (11)出水堰总数 (6) (12)集水槽宽度 (7) (13)集水槽高度(高位差) (7) (14)进水管直径 (7) (15)排泥管直径 (7) (16)泵的选择 (8) (17)人行扶梯 (8) (18)各建筑物材料选用及尺寸 (8) 六、设计讨论 (8)

污水处理站斜管沉淀池运行规定

污水处理站斜管沉淀池日常操作说明 一、运行人员:当班人员1名 运行人员基本要求:污水、废水处理设施在运行过程中最重要的一块管理,就是工艺控制管理了。作为工艺控制管理者,如何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对工艺故障的判断和调整;要具备较高的工艺故障控制水平,工艺管理人员具备了基础性的整体分析能力,在理解污水、废水处理的要点上更加容易接受,也就为进一步在实践中理清和分析故障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证。 二、相关构筑物及设备: 二沉池相关设备:斜管沉淀池及斜管填料、斜管沉淀池排污阀、污泥回流池、污泥回流泵、絮凝剂投加装置。 三、主要工作内容: 1、每班员工应对二成池池面进行巡视及观察。主要观察二沉池泥面高低、上清液透明程度,有无漂泥,漂泥粒大小等。上清液清澈透明---运行正常,污泥状态良好;上清液混浊---负荷高,污泥对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泥面上升---污泥膨胀,污泥沉降性差;污泥成层上浮---污泥中毒;大块污泥上浮---沉淀池局部厌氧,导致污泥腐败;细小污泥漂浮---水温过高、C/N不适、营养不足等原因导致污泥解絮。 2、监测待出水水质、浊度情况,控制絮凝剂投加量。 3、定期对沉淀池污泥进行回流,回流比根据实验数据确定。 4、定期对斜管沉淀池上清液浮渣进行人工清理。采用高压水枪冲洗斜管填料。具体操作要求:

1、对沉淀池池面巡视每天不少于3次(早、中、晚各一次),观察池内是否有大块污泥漂浮、出水是否含有悬浮颗粒等情况,及时处理和汇报并做好记录。 2、活性污泥法生化处理,为保证曝气池有足量活性污泥,二沉池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污泥回流;根据工艺流程,本套污水处理系统回流比暂定为25-75%(具体以实验数据确定),因此每天需要排泥。通过控制斜管沉淀池排污阀开度调节回流量。 3、二沉池排入污泥回流池的污水,通过污泥回流泵回流至曝气池。污泥回流泵开启时间根据污泥回流泵流量及污泥高度进行确定。当曝气池污泥浓度较高时,减少污泥回流,污泥抽吸进入干化池。 4、应每月检查、清洗斜管,防止污泥堵塞斜管,影响沉淀效果。 5、应每天清理池面漂浮物,保持池面干净。 四、沉淀池运行中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1、絮凝剂投药量过大现象:沉淀池清水区有大絮体上浮,且水体发白。 措施:a、减少投药量;b、加强排泥 2、投药量过小现象:清水区有细小絮体上升,出水水质变差。 措施:a、增大投药量:一种方法是增加溶药池溶药浓度,一种方 法是增大投药流量;b、反应池排泥。 3、排泥间隔周期长:清水区泥渣上浮,出水水质变差。 措施:a、缩短排泥周期;b、延长排泥时间 五、沉淀池运行记录: 一般SV(污泥沉降比)和DO(溶解氧)最好2~4h测定一次,至少每班

某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施工方案

××市××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施工方案 ××××项目部

目录 1、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工程的施工图纸.......................................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组织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施工验收规范、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采用的有关标准、图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采用的有关法律、法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况及现场施工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施工部署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重点、难点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体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部署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部署............................................... 错误!未定义书签。4、施工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现场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组织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物资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施工进度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施工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方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钢筋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板工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混凝土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质量管理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环境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市污水处理沉淀池设计

城市污水处理沉淀池设计

城市污水处理中的沉淀池工艺设计 一、设计基本情况介绍: 1、结合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污水处理规模为10万吨/天,总变化系数K为1.2。 2、结合污水的水质特点和出水要求以及国内外特大型城市污水厂的设计经验,和本人自己的实际考量,以二级生物处理法为主的污水处理工艺,我选用氧化沟和辐流式沉淀池。 二、处理工艺的选择和设计 (一)氧化沟工艺基本原理和主要设计参数 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环形沟渠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时曝气系统。以下为一般氧化沟法的主要设计参数:水力停留时间:10-40小时; 污泥龄:一般大于20天; 有机负荷:0.05-0.15kgBOD5/(kgMLSS.d); 容积负荷:0.2-0.4kgBOD5/(m3.d); 活性污泥浓度:2000-6000mg/l; 沟内平均流速:0.3-0.5m/s 氧化沟利用连续环式反应池(Cintinuous Loop Reator,简称CLR)作生物反应池,混合液在该反应池中一条闭合曝气渠道进行连续循环,氧化沟通常在延

时曝气条件下使用。氧化沟使用一种带方向控制的曝气和搅动装置,向反应池中的物质传递水平速度,从而使被搅动的液体在闭合式渠道中循环。 氧化沟一般由沟体、曝气设备、进出水装置、导流和混合设备组成,沟体的平面形状一般呈环形,也可以是长方形、L形、圆形或其他形状,沟端面形状多为矩形和梯形。 氧化沟法由于具有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较低的有机负荷和较长的污泥龄。因此相比传统活性污泥法,可以省略调节池,初沉池,污泥消化池,有的还可以省略二沉池。氧化沟能保证较好的处理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巧妙结合了CLR形式和曝气装置特定的定位布置,是式氧化沟具有独特水力学特征和工作特性: (二)氧化沟处理工艺的特点 1、氧化沟结合推流和完全混合的特点,有力于克服短流和提高缓冲能力,通常在氧化沟曝气区上游安排入流,在入流点的再上游点安排出流。入流通过曝气区在循环中很好的被混合和分散,混合液再次围绕CLR继续循环。这样,氧化沟在短期内(如一个循环)呈推流状态,而在长期内(如多次循环)又呈混合状态。这两者的结合,即使入流至少经历一个循环而基本杜绝短流,又可以提供很大的稀释倍数而提高了缓冲能力。同时为了防止污泥沉积,必须保证沟内足够的流速(一般平均流速大于0.3m/s),而污水在沟内的停留时间又较长,这就要求沟内由较大的循环流量(一般是污水进水流量的数倍乃至数十倍),进入沟内污水立即被大量的循环液所混合稀释,因此氧化沟系统具有很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对不易降解的有机物也有较好的处理能力。

污水处理中沉淀的池设计共6页

沉淀 、沉淀的基本理论 1沉淀的作用 沉淀使水中悬浮物质(主要是可沉固体)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从而与水分离,使水质得到澄清。 在各种水处理系统中,沉淀主要用于: ①化学处理与生物处理的预处理;(沉砂池、初沉池)②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后,分离 化学沉淀物、分离活性污泥或生物膜;(二沉池)③污泥的浓缩脱水;(浓缩池) ④灌溉农田前作灌前处理。 2沉淀的类型 (1)自由沉淀 (2)絮凝沉淀 (3)拥挤沉淀 (4)压缩沉淀 3沉速公式(自由沉淀) (a)Re<1时,颗粒下降引起周围水流扰动,处于层流状态,用斯托克斯公式: (b)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