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成本基本结转步骤

生产成本基本结转步骤

生产成本基本结转步骤
生产成本基本结转步骤

基本结转步骤:

1、生产领用的原材料、工资、福利费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工资、福利费

2、生产车间发生产制造费用

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应付职工薪酬

3、结转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4、当产品完工时

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

5、结转销售产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产成品

工业企业月末结转生产成本的会计项目有及会计分录

工业企业月末结转生产成本的会计项目有及会计分录 2012-04-28 21:02 顾问 1、月末,结转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摊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实做工时或机器工时 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该产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总额 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本期制造费用总额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2、月末,结转完工入库产品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3、月末,计提附加税(增值税不在本科目核算)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4、月末,结转本月销售商品成本和税金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5、月末,结转本月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6、月末,结转本月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7、月末,结转应交增值税 1)结转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结转销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3)结转应缴纳增值税(即进、销差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一般可分为三个要结转的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月末结转生产成本 1、直接材料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原材料——某材料 2、直接人工 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3、制造费用结转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贷:制造费用 4、结转生产成本 借:库存商品-某产品 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如何结转讲课教案

生产成本如何结转

一般制造业成本核算流程和分录: 1、采购 借:原材料 / 库存商品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2、材料领用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3、计提工资 借:生产成本 / 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其他应付款—社保 支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现金 / 银行存款 4、发生的水电费、机物料消耗等 借:制造费用 贷:现金 / 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 5、计提折旧 借:制造费用(车间用) 管理费用(管理部门使用) 营业费用(销售部门使用)

贷:累计折旧 6、月末,结转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摊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实做工时或机器工时 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该产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总额 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本期制造费用总额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7、月末,结转完工入库产品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8、销售 借: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 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9、月末,计提附加税(增值税不在本科目核算)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 10、月末,结转本月销售商品成本和税金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1、月末,结转本月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12、月末,结转本月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针对你的问题,首先企业的产成品一般都会入库变成库存商品,实际销售产品,直接按照上面的销售处理。另外你所说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都是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到产品成本。以上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哈!

月末结转会计分录

月末结转的分录 1?结转本月领用的原辅材料? 借:生产成本(主要材料) 制造费用(辅助材料) 贷:原材料 2?结转本月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3?结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4?结转本月销售产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5?结转损益(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6?结转损益(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支出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财务费用等等 7.“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都是“应交税金”科目下的二级科目。 一、无论是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增票预缴增值税还是增值税的纳税期限核定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的,预缴税款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月末本月应交税金大于预缴税金,余额部分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月末终了后10日内 借: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月末本月应交税金小于预缴税金,余额部分 借: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多交增值税由以后月份实现的增值税抵减。 二、增值税的纳税期限核定为一个月的,不需要预交税款,月末结帐时如果“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为借方余额就为“留抵税金”不需要做帐务处理;如果为贷方余额,余额部分就为当月应缴增值税,会计处理为: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月末终了后10日内 借: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利润分配的帐务处理 结转本年未分配的净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计提公积金和公益金(分别按10%和5%计提)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提取公益金 同时结转盈余公积和公益金 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提取公益金 贷:盈余公积金 公益金

产品成本核算表

产品生产成本核算表 生产工单:完工日期: 产品名称:规格:单位: 出厂数量:缴库单编号: 经理:会计:制表:

1.品种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此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也可采用品种法。 2.分批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如精密仪器、专用设备等,也可用于一般制造企业中的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在建工程以及设备修理作业等。 分批法的主要特点是不按产品的生产步骤而只按产品的批别(分批、不分步)计算成本,通常不涉及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问题,即产品生产周期和成本计算期一致。 3.分步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冶金、纺织、造纸以及大量大批生产的机械制造等。 分步法的主要特点是不按产品的批别计算产品成本,而是按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成本管理对各生产步骤成本资料的不同要求(是否要计算半成品成本)和简化核算工作的要求,各生产步骤成本的计算和结转,一般可采用逐步结转和平行结转两种方法。 (1)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按照产品加工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加工步骤才能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即它将每一步骤的半成品作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并计算成本,因此,这一方法又称为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结转程序与品种法相同。 逐步结转分步法虽然能为产品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但成本结转工作量大,且最后完工产成品中的成本项目是综合性的,必须进行成本还原,更加大了核算的工作量。 (2)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在计算各步骤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人当期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期末,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这些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这种结转各步骤成本的方法,称为平行结转分步法,又由于成本结转与实物流转不一致,因此,该法又称为不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原材料结转生产成本

原材料结转生产成本 原材料、辅料、生产成品仓库管理制度 一、原辅材料的仓库管理规定: 1、原辅材料入库: (1)仓库根据物资采购计划、提单、发票、质量证明书等有关原始供货凭证,对进库物资核对规格、批号、型号、质量、包装、件数、合格证及材质证明及重量进行验收。 (2)对规格型号、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非计划采购物资,有权拒绝办理入库。 2、原辅材料保管: (1)仓库对入库的原辅材料,要按照材料的类别、型号规格进行分类,进行登记、标识,并对仓库进行区域划分,货架标识,定点保管。 (2)仓库保管员应做到勤清理,确保品种清,规格清,储备清,保证无差错、无丢失、无腐蚀变质。必须做到帐物相符合。 (3)对仓库里的各类物资仓库管理员必须随时清理,查看,按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发货。对超储物资和低于储备下限的物资,仓库应及时与供销部、财务部门反映,协同相关部门做好呆滞、积压物资的处理。 3、原辅材料的发放: (1)车间和各用料单位按照主管领导审批核实的数量、品种填写领料单、调拔单、核对发料。 (2)凡印鉴不全,未经审批或涂改的领料凭证,仓库有权拒绝发料。

二、生产成品仓库管理规定 1、生产成品入库 (1)车间生产的成品物资必须经质量检验验收,并出具该批产品合格报告后方能入库,严格按照合格、不合格或次品分别存放。 (2)入库前应由生产车间做好产品的防腐处理。 (3)对进库成品核对规格型号、件数、质量、重量进行验收入库并对每件产品进行编号、注明型号规格和重量。 (4)生产成品的批次班次数记载生产部门人员、检验人员、产品型号、规格数量(包装和件数编号)、重量及入库时间等详细记录和标识备查。 2、生产成品出库: (1)仓库凭销售部门出具的发货通知及财务部出具的提货单方可 发货。 (2)仓库按照销售主管审批核实的提货单数量、规格型号、品种、单价,核实后保质保量发货。 (3)凡印鉴不全,未经审批或涂改的提货单凭证,仓库一律拒绝发货。 (4)凡不合格的次品发货,必须在提货单上注明使用范围,否则仓库有权拒绝发货。 三、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台帐,正确及时反映物资收、发、存动态。 按时编报库存物资月报表。

结转成本会计分录

结转成本会计分录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工业企业月末结转生产成本的会计项目有及会计分录 工业企业月末结转生产成本的会计项目有及会计分录 2016-04-28 21:02 席楠顾问 1、月末,结转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分摊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实做工时或机器工时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该产品消耗材料/ 本期材料消耗总额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本期制造费用总额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 2、月末,结转完工入库产品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3、月末,计提附加税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4、月末,结

转本月销售商品成本和税金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5、月末,结转本月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6、月末,结转本月费用借:本年利润贷: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7、月末,结转应交增值税 1)结转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2)结转销项税额: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3)结转应缴纳增值税: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一般可分为三个要结转的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月末结转生产成本 1、直接材料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原材料——某材料 2、直接人工 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3、制造费用结转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制造费用 4、结转生产成本 借:库存商品-某产品 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怎么结转成本 基本凭证你都会做,那分录我就不写了.就说明一下记算方法. 1.领用材料时,立即就记入生产成本了.记入制造费用的那一部分,在月份末时,按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记入生产成

月末结转会计分录大全

月末结转科目汇总 收入的结转 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贷:本年利润 期间费用的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成本支出的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税金的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所得税 不同行业月末结转的科目及会计处理也有所不同。

为了方便会计人轻松应对月末结转,下面精斗云为大家整理了四大行业月末结转会计处理分录。 工业企业 结转本月领用的材料 借:生产成本(主要材料) 制造费用(辅助材料) 贷:原材料 结转本月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结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结转本月销售产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结转损益 借:主营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支出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财务费用等等费用类科目 零售业 零售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结转成本分录如下。结转售出商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结转本月应交税金和商品成本: 借:本年利润 贷:应交营业税及附加 主营业务成本 结转本月销售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结转本月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财务费用 盈利时,即本年利润贷方余额,结转利润分配: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在“未分配利润”栏目) 亏损时,即本年利润借方余额,结转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餐饮业 取得营业收入时: 借:现金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购买材料支付工资以及其他费用时: 借:销售费用-二级科目 贷:现金 月末结转成本费用时: 借:本年利润

成本核算方法、成本结转方法

成本核算方法、成本结转方法 痛感于各会计教材上对成本核算这块介绍得过于烦琐而不切实际,特结合自身经验写一点出来,可能过于简化,不过应该更实用。 一、适用范围 适用财务人员较少的中小企业,适用一般制造业。不适用于特殊制造业(如造船等)。不适用于已实施ERP的企业(其各种模式已定,也不需再参考)。特别适用于刚学或刚做会计又要做主管会计的朋友。 二、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1.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帐,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制造费用四个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 2.制造费用科目。不按车间设明细帐,直接设机物料、修理费、折旧三个明细科目对车间费用进行归集。车间人员的差旅费、办公费记入管理费用。 3.原材料范围。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在产品构成比例较大的几种做为原材料,这样即能减少工作量,又可起到一点避税作用(非主要原材料提前进入了成本)。 4.车间月末已领未用的原材料,酌情处理:若价值较低,归入当

月即可;若价值较高,算入下月。 5.废品损失只在管理上做处理,不单独做成本核算。 6.若管理上或生产工艺上非常有必要,设自制半成品科目。(我只设过一家,本文中按不设描述) 7.不设在产品科目。生产成本科目月末余额即为其成本(分配方法见下)。 三、日常工作及成本资料的取得 1.日常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费用归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科目。 2.月底计提折旧,结转制造费用科目到生产成本科目。 3.取得原材料库月报表,先比对已帐原材料与其所报购入数量是否有出入,若有应属发票未到者,要估价入帐。原材料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 4.取得产成品库月报表,计算工资(这块可能各企业不一,有的由财务计算,有的由车间计算),计提工资及福利费 5.由生产车间提供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及完工程度。 四、成本计算分配方法 除能直接归属到某产品的原材料外,其它成本费用一律采用产值比例法分配,即按各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进行分配,在产品按约当产量计算产值(这块不知怎么估计才科学,我心里没底,不过每次结果也没离过谱,很接近实际)。

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

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会计结转分录 结转: 1、结转制造费用,期末计算成本之前将制造费用余额全部转入生产成本,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2、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将完工产品负担的生产成本转出,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3、结转销售成本,将销售出去的产品的库存成本结转,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4、以上所有完毕之后,月末结转,先结转收入类,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5、再结转费用成本类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支出 营业外支出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财务费用 6、最终将本年利润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分录为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工业企业月末结转工资时,若是生产车间的工人工资应结转到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某车间 贷:应付工资 若结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则是制造费用增加: 借:制造费用---某车

间 贷:应付工资 若结转厂部人员的工资,则是管理费用增加: 借:管理费用---工资 贷:应付工资 若为商业企业,则直接: 借:管理费用---工资 贷:应付工资 管理人员工资支出属于企业的管理费用的范围,在结转管理人员工资支出时当然 是增加管理费用的支出,同时增加企业的应付工资: 借:管理费用—管理人员工资12000元 贷:应付工资12000元 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工资12000元 贷:银行存款12000元 1、会计期末结转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成本 2、之后再结转产成品: 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的借方余额表示在产品。 (1)4月30日分配结转本月应付职工工资23000元,其中甲产品生产工人工资9000元, 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8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000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4000元. (2)4月30日按应付工资的14%计提应付福利费 (3)4月30日结转本月制造费用,甲产品生产工时4500 工时,乙产品5500工时. (4)4月30日本月生产完工甲产品150件,单位成本200元,乙产品4000千克,单位成本 15元,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9000 ——乙产品8000

月末结转会计分录及其他重点会计分录说明

月末结转会计分录说明

销售业务销售产品都是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结转销售产品的成本是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销售原材料借: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此处千万不能做 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结转销售材料的成本是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出租设备获得租金是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结转出租所计提的折旧费是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折旧 收到罚款的金额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支付罚款,违约支出,捐赠支出应 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 工资业务 生产工人的工资记入生产成本,车间一般人员及管理人员工资记入制造费用,行政人员工资计入管理费用,销售人员工资计入销售费用 原材料业务 采购材料的成本包括价款,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不要加也不要减),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要加),运费(要加) 车间领用材料生产计入到生产成本,车间领用一般性消耗材料计入制造费用,行政部门领用材料计入管理费用,销售部门领用材料入销售费用 结转业务 制造费用结转到生产成本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贷: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生产完结转到库存商品,结转完工产品业务会计分录一定要设明细科目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乙产品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结业产品销售成本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 -乙产品 结转材料销售成本会计分录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货:原材料-甲材料 -乙材料 结转损益类会计分录(包括收入结转与费用结转)结转收入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结转费用会计分录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不包括增值税,所得税)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营业外支出 计算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交纳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结转本年利润(盈利)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结转本年利润(亏损)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工程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工程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工程结转成本的会计分 一、工程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依据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财政部财会[2006]18 号),主营业务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期(月)末,企业应根据本期(月)销售各种商品、提供各种劳务等实际成本,计算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劳务成本”等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库存商品的,平时的营业成本按计划成本或售价结转,月末,还应结转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产品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 本期(月)发生的销售退回,如已结转销售成本的,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确认建造合同收入,按应确认的合同费用,借记本科目,按应确认的合同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合同完工时,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还应结转跌价准备。 二、完工百分比法的运用 确定建造合同的完工进度后,就可以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和计量当期的合同收入和费用。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和费用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合同总收入×完工进度-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的收入 当期确认的合同费用=合同预计总成本×完工进度-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的费用 当期确认的合同毛利=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当期确认的合同费用 上述公式中的完工进度指累计完工进度。对于当期完成的建造合同,应当按照实际合同总收入扣除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收入后的金额,确认为当期合同收入;同时,按照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扣除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费用后的金额,确认为当期合同费用。 工程施工结转的会计分录 实际发生成本的时候: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贷:原材料等 结转收入成本时:借:主营业务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结算时: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 贷:工程结算 完工时冲平:借:工程结算 贷: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工程会计做账方法 1、基本流程: 凭证制单——凭证审核——记账——对账——其他 2、支付社会保险费: 划出社保费用时 借:管理费用——员工保险(公司缴付部分) 其他应收款——员工保险(个人缴付部分)

工业企业成本结转

一、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是如何结转? 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三大类, 1、领用材料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贷:原材料 2、发放工资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福利费,社会保险,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 3、发生制造费用借:制造费用--修理费(运费,低耗品等)贷:现金(银行存款等) 4、结转制造费用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贷:制造费用 5、结转生产成本借:产成品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 二、工业企业生产成本结转的具体步骤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付帐款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 借:应收帐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产成品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三、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1.品种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此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也可采用品种法。

2.分批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如精密仪器、专用设备等,也可用于一般制造企业中的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在建工程以及设备修理作业等。 分批法的主要特点是不按产品的生产步骤而只按产品的批别(分批、不分步)计算成本,通常不涉及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问题,即产品生产周期和成本计算期一致。 3.分步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冶金、纺织、造纸以及大量大批生产的机械制造等。 分步法的主要特点是不按产品的批别计算产品成本,而是按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成本管理对各生产步骤成本资料的不同要求(是否要计算半成品成本)和简化核算工作的要求,各生产步骤成本的计算和结转,一般可采用逐步结转和平行结转两种方法。 (1)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按照产品加工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加工步骤才能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即它将每一步骤的半成品作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并计算成本,因此,这一方法又称为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结转程序与品种法相同。 逐步结转分步法虽然能为产品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但成本结转工作量大,且最后完工产成品中的成本项目是综合性的,必须进行成本还原,更加大了核算的工作量。 (2)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在计算各步骤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人当期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期末,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这些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这种结转各步骤成本的方法,称为平行结转分步法,又由于成本结转与实物流转不一致,因此,该法又称为不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应当注意的是,平行结转分步法下的在产品是广义在产品,即没有最终完工的产品都称为在产品。它不仅包括本步骤没有完工的产品,还包括本步骤已完工但没有最终完工的产品。 与逐步结转分步法相比,平行结转分步法大大减少了核算工作量,能加速成本计算工作,但因其与半成品实物流转不一致,因此,不能提供各个步骤的半成品资料,不利于半成品的实物管理,也难以全面反映各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 四、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一、成本核算的要求 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各项要求。 (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算管结合,算为管用就是成本核算应当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应当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会计结转成本的分录大全

会计结转成本的分录大全 1 结转材料的实际成本: 在供应过程的核算中设置了两个账户来记录材料的实际成本。 一是在途物资账户:核算企业购入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材料物资的实际成本; 二是原材料账户:核算企业库存材料实际成本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 因而企业购入材料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时应将其实际成本记入在途物资账户,验收入库后应结转材料的实际成本即借记原材料等相关账户,贷记在途物资账户。 2 结转制造费用: 在制造成本法下,产品的成本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个部分。 企业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费用可直接记入生产成本账户,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记入制造费用,期末按一定标准分配记入产品的生产成本。 因而,期末结转制造费用就是借记生产成本的相关明细账,贷记制造费用账户。 3 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在会计核算中,库存商品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成本。因而当产品完工入库时,应将其成本从生产成本账户转入库存商品账户,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即借记库存商品账户,贷记生产成本账户。生产成本账户期末余额反映的是未完工产品的成本。

4 结转已销产品成本: 企业在销售过程中,设置主营业务成本账户核算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因而已经确认销售的产品的成本,应从库存商品账户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即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账户,贷记库存商品账户。 5 期末结转费用类账户: 在会计核算中,通过设置本年利润账户来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企业期(月)末结转利润时应将损益类账户中的费用类账户的期(月)末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以计算企业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即借记本年利润账户,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所得税费用等。结转后各费用类账户余额应为零。 6 期末结转收益类账户: 同样,为计算企业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期末需要将损益类账户中的收益类账户的期(月)末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即借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贷记本年利润。结转后各收益类账户余额应为零。 将费用类账户及收益类账户均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后,本年利润账户如为贷方余额则为从年初至本月底止实现的累计净利润,如余额在借方,则为累计净亏损。

财务新手如何进行 结及年末结转

2、结转都要编制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帐;同时,结转的记账凭证要与本月记账凭证一起,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表登记总帐。 一、年终(或月)损益结转的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贷: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再根据本年利润余额的方向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盈利时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亏损时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本年利润 二、结转: 所谓结转,指期末结账时将某一账户的余额或差额转入另一账户。这里涉及两个账户,前者是转出账户,后者是转入账户,一般而言,结转后,转出账户将没有余额。下面以制造业为例,结合资金运动的过程,对《基础会计》中的结转分录作一探讨。为简便起见以下例题不考虑增值税。 1、供应过程的结转供应过程是生产原料的储备阶段是指企业支付货款到材料验收入库的采购过程。例1:东方公司采购甲材料5000公斤,单价10元,采购费用500 元,开出转账支票支付货款,材料尚未入库。编制分录:借:物资采购(或在途材料)50500,贷;银行存款50500。例2:上述材料验收入库,按其实际成本转账。借:原材料50500,贷:物资采购50500。此笔结转分录初学者可以这样理解,在途材料减少,库存材料增加,即将在途材料转至库存材料。这里需要说明两点:其一,在《基础会计》中由于不涉及材料成本差异,不存在计划成本,所以物资采购可视同在途材料。其二,材料的采购成本应包括买价和采购费用两部分。 2、生产过程的结转生产过程是制造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中心环节,其核算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字;料、工、费,分别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该过程主要设置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账户。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直接计入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贷:应付工资、原材料等,制造费用则间接转入生产成本。如何理解制造费用的间接转入?制造费用是一个集合分配账户,企业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先通过制造费用归集,借;制造费用,贷:原材料、应付工资等,期末再按一定的标准(如生产小时)分配结转到生产成本中,即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需要说明的是企业通常生产多种产品,制造费用的核算不仅是为了成本控制,而且要满足企业计算损益的需要。

结转管理费用会计分录.docx

结转管理费用会计分录 消费税会计分录总结【部分】 一、一般会计处理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二、特殊会计处理 (一)用应税消费品用于在建工程、对外投资和其他非生产机构方面,此业务的本质就是增值税部分所讲的视同销售行为。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交消费税 ①用应税消费品用于对外投资和其他非生产机构方面 A.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计税价计算销项税额)B.同时结转成本 :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或原材料

C.计算应交消费税借: 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②用应税消费品用于在建 工程(非生产经营用动产)时借:在建工程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账面余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计税价计算销项税额)――应交消费税(按计税价计算消费税额) (二)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 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投入产品生产:借: 生产成本 --XXXX 贷:原材料 --XXXX 计提折旧:借: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发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分配工资:借:生产成本借:制造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月末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有关成本核算对象: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五)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销售收入:借: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应收账款、预收账款)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结转成本 : 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收入应缴纳的税金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计提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 -- 应交所得税期末,将“主营业务收入”和费用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主营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期末,将“营业税金及附加”和费用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

生产成本如何结转

一般制造业成本核算流程和分录: 1、采购 借:原材料 / 库存商品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 2、材料领用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3、计提工资 借:生产成本 / 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其他应付款—社保 支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现金 / 银行存款 4、发生的水电费、机物料消耗等 借:制造费用 贷:现金 / 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 5、计提折旧 借:制造费用(车间用) 管理费用(管理部门使用) 营业费用(销售部门使用) 贷:累计折旧 6、月末,结转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摊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实做工时或机器工时 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该产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总额 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本期制造费用总额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7、月末,结转完工入库产品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8、销售 借: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 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9、月末,计提附加税(增值税不在本科目核算)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 10、月末,结转本月销售商品成本和税金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1、月末,结转本月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12、月末,结转本月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针对你的问题,首先企业的产成品一般都会入库变成库存商品,实际销售产品,直接按照上面的销售处理。另外你所说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都是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到产品成本。以上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哈!

生产产品全过程-会计分录

生产产品从领料到完工入库,及销售出去,一系列的会计分录咋做 一般制造业成本核算流程和分录: 1、采购 借:原材料 / 库存商品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 2、材料领用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3、计提工资 借:生产成本 / 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其他应付款—社保 支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现金 / 银行存款 4、发生的水电费、机物料消耗等 借:制造费用 贷:现金 / 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 5、计提折旧 借:制造费用(车间用) 管理费用(管理部门使用) 营业费用(销售部门使用) 贷:累计折旧 6、月末,结转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摊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实做工时或机器工时 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该产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总额 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本期制造费用总额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7、月末,结转完工入库产品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8、销售 借: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 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9、月末,计提附加税(增值税不在本科目核算)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 10、月末,结转本月销售商品成本和税金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1、月末,结转本月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12、月末,结转本月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完成上述会计处理,基本就可以根据账户余额做报表了

【案例6】综合结转分步法下的成本计算

【案例6】综合结转分步法下的成本计算海西集团下属的东方公司生产的甲产品经过三个基本生产车间连续加工制成,第一车间生产完工的A半成品,不经过仓库收发,直接转入第二车间加工制成B半成品,B半成品通过仓库收发入库,三车间向半成品仓库领用B半成品继续加工成甲产品。其中,1件甲产品耗用1件B半成品,1件B半成品耗用1件A半成品。 生产甲产品所需的原材料于第一车间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第二、三车间不再投入材料。此外,该公司由于生产比较均衡,各基本生产车间的月末在产品完工率均为50%。 各车间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三车间领用的B半成品成本结转,采用后进先出法进行计算。月初B半成品数量20件,单位成本135元,共计2 700元。 海西集团下属的东方公司20×7年9月生产甲产品的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 (1)本月各车间产量资料如下,见表11-1。 表11-1 各车间产量资料表 (2)各车间月初及本月费用资料如下,见表11-2。 表11-2 各车间月初及本月费用表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各步骤成本计算单,采用综合结转法计算各步骤半成品成本及产成品成本。计算过程如下: (1)编制第一车间的成本计算单,计算第一车间的A半成品的实际生产成本,见表11-3。 表11-3 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品名称:A半成品车间:第一车间单位:

备注:直接材料的约当产量合计=160+40=200(件);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合计=160+40×50%=180(件) (2)编制第二车间的成本计算单,计算第二车间的B半成品的实际成本,见表11-4。 表11-4 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品名称:B半成品车间:第二车间单 备注:自制半成品的约当产量合计=180+30=210(件);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合计=180+30×50%=195(件) 根据表11-4的计算结果,通过仓库收发的半成品,应编制结转完工入库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并在半成品明细账中进行登记。 结转完工入库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自制半成品——B半成品 29 901.6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B半成品) 29 901.60 (3)登记B半成品明细账并计算第三车间领用B半成品的实际成本,见表

各种结转会计分录

1、结转材料采购成本 借:原材料 贷:物资采购 2、结转购料未付款。 借:物资采购 贷:应付账款 3、车间领料生产产品。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4、开出汇票抵付欠款。 借:应付账款 贷:应付票据 5、销售产品取得汇票。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增(销) 6、销售产品未收款。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增(销) 7、报销差旅费。 借: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销售费用—销售部人员 管理费用—行政部人员贷:其他应收款 8、计提本月借款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9、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借: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10、计提工资分配。 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 制造费用—车间领导 销售费用—销售部人员 管理费用—行政后勤人员 应付福利费——医疗人员 贷:应付职工薪酬 11、按工资14%计提福利费。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行政、后勤工资及 医疗部应付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 12、摊销本月应负担的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摊销 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 13、结转本月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14、结转本月完工的产品成本 或生产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15、结转销售产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16、结转销售材料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17、结转本月应负担的税金及 附加。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营/城/资/消/土 地增/教育费/堤围费/印花税/ 地方教育费 18、结转不需支付的应付账款。 借:应付账款 贷:资本公积 19、计提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 20、将本月收入结转到本年利 润。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会计分录结转

会计分录结转 结转本月领用的原辅材料, 借:生产成本(主要材料) 借:制造费用(辅助材料) 贷:原材料 2,结转本月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3,结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4,结转本月销售产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5,结转损益(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6,结转损益(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贷:其他业务支出 贷:管理费用 贷:营业费用 贷:财务费用等等 对初学的人来说的基本原理并不深澳,但熟练掌握处理的,却需要一个过程。在编制时,初学者对之间的结转往往难以把握。 所谓结转,指期末结账时将某一账户的余额或差额转入另一账户。这里涉及两个账户,前者是转出账户,后者是转入账户,一般而言,结转后,转出账户将没有余 额。 下面以制造业为例,结合资金运动的过程,对《基础会计》中的结转分录作一探讨。为简便起见以下例题不考虑。 一、供应过程的结转 供应过程是生产原料的储备阶段是指支付到材料验库的采购过程。

例1:东方公司采购甲材料5000公斤,单价10元,采购500元,开出转账支票支付,材料尚未入 库。编制分录:借:物资采购(或在途材料)50500,贷;存款50500。例2:上述材料验库,按其实际成本转账。借:50500,贷:物资采购50500。此笔结转分录初学 者可以这样理解,在途材料减少,库存材料增加,即将在途材料转至库存材料。这里需要说明两点:其一,在《基础会计》中由于不涉及材料成本差异,不存在计 划成本,所以物资采购可视同在途材料。其二,材料的采购成本应包括买价和采购两部分。 二、生产过程的结转 生产过程是制造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中心环节,其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字;料、工、费,分别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该过程主要设置生产成本和 制造费用等账户。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直接计入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贷:应付、原材料等,制造费用则间接转入生产成本。如何理解制造费用的间接转入? 制造费用是一个集合分配账户,企业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先通过制造费用归集,借;制造费用,贷:原材料、应付等,期末再 按一定的标准(如生产小时)分配结转到生产成本中,即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需要说明的是企业通常生产多种产品,制造费用的不仅是为了成本控制,而 且要满足企业计算损益的需要。为此,制造费用必须按适当的标准分配计入各成本对象的产品成本。当然,若企业生产单一产品,制造费用可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不存在分配的问题。 经过一定的生产加工过程,生产费用归集在“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该借方发生额并非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而是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 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比较复杂已超出了《基础会计》的范畴,为便于理解,我们通常假定当月产品全部完工入库,这样结转本月完工入库产品的实际成本。例3: 东方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成本10元),生产成本的借方发生额A:10000元,B:20000元,A产品全部未完工,B产品2000件全部完工,编制结转分录为借:库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