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常规外科换药操作规范流程

标准常规外科换药操作规范流程

标准常规外科换药操作规范流程
标准常规外科换药操作规范流程

标准常规外科换药操作规范流程

外科技能考核评分表

洗手、穿手术衣、戴手套评分标准 学院(医院): 姓名: 学号: 成绩

主考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洗手、穿手术衣、戴手套提问答案 洗手的目的? 是为了消灭手术人员手部及臂部皮肤表面及部分深层的细菌。以免造成因手术人员手上所携带的细菌直接污染手术野。 ? 如果无菌手术完毕,手套未破,需接台手术时应如何处理? 可不用重新刷手,仅需浸泡酒精溶液 分钟,或碘伏涂擦手臂后,再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手套。但需注意采用下列更衣方法:先将手术衣自背部向前反折脱去,使手套的腕部随之翻转于手上,然后用右手扯下左手手套至于手掌部,再以左手脱去右手手套,最后用右手指在左手掌部推下左手手套。 肥皂刷手需多长时间? 肥皂刷手法要刷洗三遍,共计十分钟。 肥皂水刷手的原理是什么?

是利用毛刷的机械洗及通过皂化作用,使皮肤浅表细菌数目大为减少,再经浸泡化学消毒剂消灭寄居在手和臂部皮脂腺,毛囊,汗腺的深部细菌,从而达到手臂消毒之目的。 ??洗手后在 ?酒精浸泡的时间及范围? 浸泡时间为 分钟,浸泡范围到肘上 ???。 ? 穿无菌手术衣时应注意什么? )穿无菌手术衣必须在手术间内比较空旷的地方进行,一旦接触未消毒的物件,立即更换; ?)若发现手术衣有破洞,应立即更换; )穿好手术衣后,如手术不能立即开始,应将双手插入胸前特制的衣袋中,站立等待。 戴无菌手套必须注意哪些事项? )手术人员应根据自己手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手套; ?)掌握戴无菌手套的原则:即未戴手套的手,只允许接触手套内面,不可触及手套外面,已戴手套的手则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内面; )手套破损须及时更换。 为什么经刷洗手及浸泡消毒液后还需要穿无菌手术衣及手套? 任何一种洗手方法,都不能完成消灭皮肤深处的细菌,这些细菌在手术过程中逐渐移行到皮肤表面并迅速繁殖生长,故洗手之后必须穿上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方可进行手术。

换药的标准操作规程

外科换药SOP 一、目的 1.清洁伤口换药: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无菌。 2.污染伤口换药:去除伤口污染物,预防与控制伤口可能继发的感染。 3.感染伤口换药:清创、控制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二、原则 1.无菌操作原则。 2.彻底清除失活坏死组织。 3.保持、促进肉芽生长。 4.促进伤口愈合。 三、换药的流程 (一)换药前准备 1.环境准备:病情允许情况下均应在换药室换药,如需在病房换药者,30分钟 前停止一切清扫工作。 2.换药者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帽子,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 剂消毒双手。 3.病人准备: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 4.物品准备:尽可能使用换药车(上层放无菌物品,下层放换药后的污染物品)、 快速手消毒液、换药包,根据伤口情况准备敷料及换药溶液等其它物品。(二)操作步骤 1.揭开敷料,暴露创面。 (1)手取外层敷料固定物,使用消毒镊子揭去内层敷料,揭取方向与伤口纵向一致。 (2)分泌物干结粘着敷料,可用盐水湿润后再揭下。 (3)污染的纱布、敷料应放入污物桶或弯盘,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臵。 2.观察伤口。

(1)观察伤口周围皮肤、肉芽组织生长及伤口情况。 (2)伤口创面出现感染分泌物或疑似感染分泌物时,应及时送检做微生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3)采集分泌物标本时无菌盐水或70%酒精擦去表面渗出物,用拭子深入溃疡基底部或边缘部。 3.消毒伤口及周围正常皮肤。 (1)根据伤口、创面情况选择不同的敷料和换药的溶液进行相应处理。 (2)用手执镊法,左手持敷料镊夹取棉球,递至右手消毒镊子中,两把镊子不可碰撞,如要拧干棉球,敷料镊要高于消毒镊。 (3)消毒镊子棉球,顺伤口及缝线口轻轻的沾一下,清洁伤口由内向外回字型消毒,污染伤口应由外向内消毒,消毒范围超过覆盖的纱布。 (4)消毒后棉球臵于相对有菌的弯盘内或感染性废物桶中。 4.覆盖创面,包扎固定。 (1)一般覆盖面积超过伤口四周3~5cm。 (2)胶布固定方向:要顺皮纹方向垂直,一般三条,两边压边粘贴,中间一条。 5.安臵病人处理用物。 (1)分类放臵医疗废物,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不得将损伤性的医疗废物与感染性的医疗废物混放。 (2)用后的可回收的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应在流动水下冲干净放入污染的器械回收箱,保持箱子的密闭,不得暴露在外。 (3)未使用的已开包装的棉球、纱块等不得放入无菌柜内再次使用。 6.操作者处理。 摘去口罩及帽子臵于医疗废物桶,按六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 四、注意事项 1.在整个换药过程中,按清洁—污染—感染—隔离伤口依次进行,严格执行无 菌技术操作和手卫生规范。 2.给不同的患者之间换药要进行手卫生,给感染伤口换药后,应认真洗手,然

外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外科护理技术 、手术区皮肤准备 手术区皮肤准备()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包括剃除毛发、清洁手术区皮肤。 择期手术患者,当医生开出手术医嘱后,护士应在手术前1d为患者备皮;急症手术患者应 立即备皮。一般患者在换药室内备皮,卧床患者用屏风遮挡后,在病室床上备皮。 【目的】清除皮肤上的污垢、毛发,禾U于消毒,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评估】 1 .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部位。 2 ?皮肤准备范围,有无感染或皮肤病。 3. 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术前准备相关知识了解及配合程度。 【准备】 1 .操作者准备 (1)护士素质:衣帽整齐、仪表端庄,姿势规范,展示出护理职业良好的风采。 (2)洗手、戴口罩。 2. 患者准备向患者家属解释备皮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使患者愿意合作、有安全感。 3.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安全剃刀、弯盘、换药碗(20%肥皂液)、软毛刷、纱布、 绷带、棉签、75%乙醇溶液、汽油、手电筒、治疗巾、脸盆(盛温水)、毛巾等。 4.环境准备将患者移至换药室,关闭门窗,调节室温,遮挡患者,如需在病房备皮需用屏风遮挡。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安全。 【实施】 操作步骤要点说明 1.备齐用物推之床旁,核对、解释?确认患者,取得合作 2.关门窗、围屏风,暴露备皮部位?注意保暖、照明 3.铺巾?保护床单位 4.剃除毛发?用肥皂水纱布涂局部皮肤 ?一手持纱布绷紧皮肤,另一手持安全刀剃毛 ?刀架与皮肤呈45度角,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剃去毛发 5.清洁皮肤?用温水毛巾擦净皮肤 ?脐孔用松节油棉签清除污垢后,再用酒精擦净 6.检杳?用手电筒照射,在水平视线上,是否剃净,皮肤有无刮 伤 7.整理?取出治疗巾,整理患者衣服和床单位,帮助患者取舒适 卧位 8.清理用物 9.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 备皮应按顺序,自上而下,避免出现盲区。并应顺行剃除毛发,用力均匀,动作轻柔,以免损伤毛囊。 2. 随时清除刀内毛发,以免影响刀片锐利。 3. 备皮范围:原则是以手术切口为中心,周围

换药的标准操作规程

换药的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外科换药S O P 一、目的 1.清洁伤口换药: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无菌。 2.污染伤口换药:去除伤口污染物,预防与控制伤口可能继发的感染。 3.感染伤口换药:清创、控制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二、原则 1.无菌操作原则。 2.彻底清除失活坏死组织。 3.保持、促进肉芽生长。 4.促进伤口愈合。 三、换药的流程 (一)换药前准备 1.环境准备:病情允许情况下均应在换药室换药,如需在病房换药者,30分钟前停 止一切清扫工作。 2.换药者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帽子,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消 毒双手。 3.病人准备: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 4.物品准备:尽可能使用换药车(上层放无菌物品,下层放换药后的污染物品)、 快速手消毒液、换药包,根据伤口情况准备敷料及换药溶液等其它物品。 (二)操作步骤 1.揭开敷料,暴露创面。 (1)手取外层敷料固定物,使用消毒镊子揭去内层敷料,揭取方向与伤口纵向一致。 (2)分泌物干结粘着敷料,可用盐水湿润后再揭下。 (3)污染的纱布、敷料应放入污物桶或弯盘,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 2.观察伤口。 (1)观察伤口周围皮肤、肉芽组织生长及伤口情况。

(2)伤口创面出现感染分泌物或疑似感染分泌物时,应及时送检做微生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3)采集分泌物标本时无菌盐水或70%酒精擦去表面渗出物,用拭子深入溃疡基底部或边缘部。 3.消毒伤口及周围正常皮肤。 (1)根据伤口、创面情况选择不同的敷料和换药的溶液进行相应处理。 (2)用手执镊法,左手持敷料镊夹取棉球,递至右手消毒镊子中,两把镊子不可碰撞,如要拧干棉球,敷料镊要高于消毒镊。 (3)消毒镊子棉球,顺伤口及缝线口轻轻的沾一下,清洁伤口由内向外回字型消毒,污染伤口应由外向内消毒,消毒范围超过覆盖的纱布。 (4)消毒后棉球置于相对有菌的弯盘内或感染性废物桶中。 4.覆盖创面,包扎固定。 (1)一般覆盖面积超过伤口四周3~5cm。 (2)胶布固定方向:要顺皮纹方向垂直,一般三条,两边压边粘贴,中间一条。5.安置病人处理用物。 (1)分类放置医疗废物,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不得将损伤性的医疗废物与感染性的医疗废物混放。 (2)用后的可回收的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应在流动水下冲干净放入污染的器械回收箱,保持箱子的密闭,不得暴露在外。 (3)未使用的已开包装的棉球、纱块等不得放入无菌柜内再次使用。 6.操作者处理。 摘去口罩及帽子置于医疗废物桶,按六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 四、注意事项 1.在整个换药过程中,按清洁—污染—感染—隔离伤口依次进行,严格执行无菌技 术操作和手卫生规范。 2.给不同的患者之间换药要进行手卫生,给感染伤口换药后,应认真洗手,然后方 可给另一患者换药。

外科换药操作规范精选文档

外科换药操作规范精选 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外科换药 一、目的 1.清洁伤口换药: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无菌。 2.污染伤口换药:去除伤口污染物,预防与控制伤口可能继发的感染。 3.感染伤口换药:清创、控制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二、原则 三、 1.无菌操作原则。 2.彻底清除失活坏死组织。 3.保持、促进肉芽生长。 4.促进伤口愈合。 三、换药的流程 (一)换药前准备 1.环境准备:病情允许情况下均应在换药室换药,如需在病房换药者,30分钟前停止一切清扫工作。 2.换药者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帽子,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3.病人准备: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

4.物品准备:尽可能使用换药车(上层放无菌物品,下层放换药后的污染物品)、快速手消毒液、换药包,根据伤口情况准备敷料及换药溶液等其它物品。 (二)操作步骤 1.揭开敷料,暴露创面。 (1)手取外层敷料固定物,使用消毒镊子揭去内层敷料,揭取方向与伤口纵向一致。 (2)分泌物干结粘着敷料,可用盐水湿润后再揭下。 (3)污染的纱布、敷料应放入污物桶或弯盘,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2.观察伤口 (1)观察伤口周围皮肤、肉芽组织生长及伤口情况。 (2)伤口创面出现感染分泌物或疑似感染分泌物时,应及时送检做微生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3)采集分泌物标本时无菌盐水或70%酒精擦去表面渗出物,用拭子深入溃疡基底部或边缘部。 3.消毒伤口及周围正常皮肤

(1)根据伤口、创面情况选择不同的敷料和换药的溶液进行相应处理。 (2)用手执镊法,左手持敷料镊夹取棉球,递至右手消毒镊子中,两把镊子不可碰撞,如要拧干棉球,敷料镊要高于消毒镊。 (3)消毒镊子棉球,顺伤口及缝线口轻轻的沾一下,清洁伤口由内向外回字型消毒,污染伤口应由外向内消毒,消毒范围超过覆盖的纱布。 (4)消毒后棉球臵于相对有菌的弯盘内或感染性废物桶中。 4.覆盖创面,包扎固定 (1)一般覆盖面积超过伤口四周3~5cm。 (2)胶布固定方向:要顺皮纹方向垂直,一般三条,两边压边粘贴,中间一条。 5.安置病人处理用物 (1)分类放置医疗废物,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不得将损伤性的医疗废物与感染性的医疗废物混放。

换药术操作及考核评分标准

换药术操作及考核评分标准

外科换药 (一)目的: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促进伤口的愈合。 合理的换药方法、伤口用药、引流条放置、适当的敷料、恰当的换药间隔时间是保证创口愈合的重要条件; 否则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反而延误伤口愈合,甚至导致感染,因此正确的换药是提高外科治疗的关键。 换药的适应症: 1.拆线 2.制止伤口出血 3.解除压迫 4.处理引流 5.敷料污染严重 6.敷料移位 7.再次手术前 8.观察和检查伤口。 换药的大致过程: 1.熟悉病人,简述病情,换药目的 2.换药者个人准备:衣帽、口罩、洗手 3.查看患者伤口,注意人文关怀 4.洗手、准备物品 5.换药操作,注意人文关怀 6.处理污物 7.洗手,记录病程 (二)换药的基本操作方法 1.换药前准备 (1)病人的准备 精神准备: 体位:安全、舒适、便于操作,文明、暴露、保暖. (2)工作人员准备 了解伤口的情况: 时间安排:清晨,避开进食及家陪,前半小时勿清扫 无菌准备:衣、帽、口罩、洗手、剪指甲等 决定换药地点 决定换药顺序:避免交叉感染。

原则:先无菌,后感染;先缝合,后开放;先感染轻,后感染重;先一般,后特异。 ★换药操作中无菌原则的基本要求——“不接触”原则 2.换药的基本方法 (1)揭开创面敷料;揭胶布由外向里,要轻柔;手取外层敷料,钳取内层敷料,揭取方向与伤口纵向一致。有粘连时,应湿敷后再揭;观察伤口。 (2)清洁伤口:应用“双镊法”,一脏一净;伤口周围皮肤用消毒液由内向外擦拭二遍(污染伤口由外向内消毒);创面应用生理盐水棉球沾、吸分泌物或脓液冲洗时用弯盘接水,后吸干创面;放引流时,应探明情况后放置。 (3)固定敷料:应用无菌纱布,分泌物多时加棉垫,一般覆盖面积超出伤口四周3-5cm;胶布粘贴法:适当的宽度、长度,方向与肢体或躯体的长轴垂直;绷带或胸腹带的应用:胶布过敏的处理。 3.换药的注意事项 (1)态度和蔼、动作轻巧、迅速敏捷 (2)严格无菌操作 (3)勿让家属围观 (4)高度污染的伤口(如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必须进行床旁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包括:穿隔离衣,物品尽量简单,污物焚毁,器械加倍消毒,消毒液浸手 4.伤口的处理 (1)伤口无引流物又无感染者,可3天查看伤口。疑有感染者,随时观察,更换敷料。 (2)伤口有引流物者,24小时更换敷料。是否去除引流物,视情况而定。 (3)术后体温持续在38℃以上,或伤口疼痛,应查看伤口。 (4)缝线反应:可用酒精湿敷。伤口基本愈合后尽早拆线。 (5)伤口感染:浅表:可用酒精湿敷,或理疗;深部:拆除缝线,开放排脓,放置引流。 (6)伤口拆线:拆线时间:面颈部4~5日拆线;下腹部、会阴部6~7日;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日;四肢10~12日,近关节处可延长一些,减张缝线14日。 。

外科实验操作手册- 外科换药

石家庄人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外科教研室 外科实验操作手册 第十章外科换药 换药又称更换敷料,包括检查伤口、清洁伤口、处理伤口、更换敷料。是预防和控制创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项重要外科操作。 【换药器械及敷料】 1、常用换药器械,换药前准备常规物品: 必备:平镊二把、换药碗或弯盘两个(或一次性换药碗); 视伤口情况准备:血管钳、剪子、探针、手术刀、持针器、缝线等。 2、换药常用敷料及药品: 必备:敷料、消毒棉球(碘伏、酒精等)、胶布; 视伤口情况准备:干棉球、凡士林油纱条、盐水(生理盐水、高渗盐水)、3%双氧水、引流条(管)、绷带、棉签、胸腹带、治疗单等。 【换药方法】 换药前应事先了解伤口情况,以便按伤口情况准备应用的器械、敷料及药品等,避免浪费和临时忙乱。换药者戴帽和口罩,洗手后准备换药物品。 一、一般伤口换药 1、去除敷料 (1)先用手取下伤口外层绷带及撕胶布取下敷料。 撕胶布取敷料的方法有两种: ①撕胶布时应自伤口由外向里,可用手指轻轻推揉贴在皮肤上的胶布边沿,待翘起后用一只手轻压局部皮肤,另一只手牵拉翘起的胶布,紧贴皮面(即与皮肤表面平行)向相反的方向慢慢取下,切不可垂直地向上拉掉,以免产生疼痛或将表皮撕脱。 ②还可用一只手指伸至敷料边缘与皮肤之间,轻柔地用手指向外推压皮肤,分离胶布与皮肤的粘合部分。若遇胶布粘着毛发时,可剪去毛发或用汽油、乙醚、松节油等漫润后揭去。 (2)伤口内层敷料及引流物,应用无菌镊取下,揭起时应沿伤口长轴方向进行。若内层敷料与创面干结成痂,则可将未干结成痂的敷料剪去,留下已干结成痂的敷料使其愈合;若创面内层敷料被脓液浸透,可用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浸湿,待敷料与创面分离后再轻轻地顺创口长轴揭去。

(技术规范标准)外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一、换药术 (2) 二、拆线 (5) 三、清创术 (8) 四、急救止血法 (9) 五、腹膜腔穿刺术 (10) 六、胃插管术 (12) 七、气管切开术 (13) 八、胃肠减压术 (15) 九、清创缝合术 (16) 十、胸腔闭式引流术 (19) 十一、骨牵引 (22) 十二、皮牵引 (23) 十三、石膏固定 (24) 十四、小夹板的制作和应用 (25) 十五、外固定架技术 (28) 十六、内固定技术 (29) 十七、关节穿刺及引流 (31) 十八、局部注射疗法 (32)

一、换药术 【适应症】 1.手术、创伤、烧烫伤、感染。 2.术后复查、引流管、造瘘口。 【术前准备】 1.换药前应事先了解伤口情况,以便按伤口情况准备应用的器械、敷料及药品等。 2.与患儿及家属谈话,做好各种解释工作。争取病人及家长配合。 3.准备换药包、有时根据伤口创面的具体情况,还要准备引流条(管)、无菌剪刀、探针和必须的外用药、绷带、腹带或宽胶布等。 4.洗手、戴帽子、口罩。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或坐位,为保护隐私可用屏风遮挡。暴露创口,冬天应注意保暖。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 2.用手取外层敷料固定物,使用消毒镊子揭去内层敷料,揭取方向与伤口纵向一致。如分泌物干结粘着敷料,可用生理盐水或3%双氧水湿润后再揭下。 3.观察伤口周围皮肤、肉芽组织生长及伤口情况。如伤口创面出现感染或疑似感染分泌物时,应及时送检做微生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4.根据伤口、创面情况选择不同的敷料和换药的溶液进行相应处理。清洁伤口由内向外回字型消毒,污染伤口应由外向内消毒2遍,

范围≥15cm。有坏死组织或异物的应进行清理。清理后再消毒2遍。 5. 创面处理完毕,覆盖无菌干纱布,胶布粘贴固定。创面大,渗液多的创口,可加用棉垫,必要时用引流物,若胶布不易固定时须用绷带或头套包扎。 6.协助患者整理衣物。 7.分类处理医疗废物,污染的纱布、敷料应放入污物桶或弯盘,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尖锐器具放在利器盒,不得将损伤性的医疗废物与一般医疗废物混放。未使用的已开包装的棉球、纱块等不得放入无菌柜内再次使用。 8.摘去口罩及帽子置于医疗废物桶,按六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 【术后处理】 告知注意事项: 1.术后无菌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后第一次换药。 2.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每天换药1次。 3.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 4.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据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 5.橡皮管引流伤口2-3天换药,引流3-7天更换或拔除。 【注意事项】 1. 在换药过程中两把换药镊要保持其中一把始终处于相对的无菌状态,不可污净不分,随意乱用。用两把镊子操作,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接触敷料。 2.在整个换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手卫生规范。按

外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一、换药术-----------------2 二、拆线-------------------3 三、清创术-----------------4 四、急救止血法-------------5 五、腹膜腔穿刺术-----------5 六、胃插管术---------------6 七、气管切开术-------------7 八、胃肠减压术-------------8 九、清创缝合术-------------8-9

一、换药术 【适应症】 1.手术、创伤、烧烫伤、感染。 2.术后复查、引流管、造瘘口。 【术前准备】 1.换药前应事先了解伤口情况,以便按伤口情况准备应用的器械、敷料及药品等。 2.与患儿及家属谈话,做好各种解释工作。争取病人及家长配合。 3.准备换药包、有时根据伤口创面的具体情况,还要准备引流条(管)、无菌剪刀、探针和必须的外用药、绷带、腹带或宽胶布等。 4.洗手、戴帽子、口罩。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或坐位,为保护隐私可用屏风遮挡。暴露创口,冬天应注意保暖。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 2.用手取外层敷料固定物,使用消毒镊子揭去内层敷料,揭取方向与伤口纵向一致。如分泌物干结粘着敷料,可用生理盐水或3%双氧水湿润后再揭下。 3.观察伤口周围皮肤、肉芽组织生长及伤口情况。如伤口创面出现感染或疑似感染分泌物时,应及时送检做微生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4.根据伤口、创面情况选择不同的敷料和换药的溶液进行相应处理。清洁伤口由内向外回字型消毒,污染伤口应由外向内消毒2遍,范围≥15cm。有坏死组织或异物的应进行清理。清理后再消毒2遍。 5. 创面处理完毕,覆盖无菌干纱布,胶布粘贴固定。创面大,渗液多的创口,可加用棉垫,必要时用引流物,若胶布不易固定时须用绷带或头套包扎。 6.协助患者整理衣物。 7.分类处理医疗废物,污染的纱布、敷料应放入污物桶或弯盘,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尖锐器具放在利器盒,不得将损伤性的医疗废物与一般医疗废物混放。未使用的已开包装的棉球、纱块等不得放入无菌柜内再次使用。 8.摘去口罩及帽子置于医疗废物桶,按六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 【术后处理】 告知注意事项: 1.术后无菌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后第一次换药。 2.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每天换药1次。 3.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 4.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据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 5.橡皮管引流伤口2-3天换药,引流3-7天更换或拔除。 【注意事项】 1. 在换药过程中两把换药镊要保持其中一把始终处于相对的无菌状态,不可污净不分,随意乱用。用两把镊子操作,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接触敷料。 2.在整个换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手卫生规范。按清洁—污染—感染—隔离伤口依次进行,气性坏疽、破伤风、溶血性链球菌及绿脓杆菌等感染伤口,必须严格执行床边隔离制度。 3.给不同的患者之间换药要进行手卫生,给感染伤口换药后,应认真洗手,然后方可给另一患者换药。 4.换药时应查看各种敷料、消毒液是否在有效期内,包装是否完整,污染的敷料应立即放在医疗废物筒内或有菌的弯盘,不得随便乱丢。 5. 伤口长期不愈者,应检查原因,排除异物存留、结核菌感染、引流不畅以及线头、死骨等,并核对引流物的数目是否正确。换药动作必须轻柔,注意保护健康的肉芽组织及上皮。 附:缝合伤口的换药 1.无引流的缝合伤口 多为无菌伤口,常于术后3天左右检查伤口,注意观察有无缝线反应、针眼脓疱、皮下或深部化脓;有无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目录 一、手卫生 (3) 二、无菌技术 (5)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6) 四、口腔护理技术 (11) 五、鼻饲技术 (12) 六、导尿技术及护理 (13) 七、胃肠减压技术 (15) 八、灌肠技术……………………………………………………………………….. 九、氧气吸入技术…………………………………………………………………... 十、换药技术 十一、雾化吸入疗法 十二、血糖监测 十三、口服给药法 十四、密闭式输液技术 十五、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十六、静脉留置针技术 十七、静脉采血技术 十八、静脉注射法 十九、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技术 二十、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方法 二十一、肌内注射技术

二十二、皮内注射技术 二十三、皮下注射技术 二十四、物理降温法 二十五、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法 二十六、经鼻/口腔吸痰法 二十七、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二十八、心电监测技术 二十九、血氧饱和度检测技术 三十、输液泵/微量输注泵的使用技术三十一、除颤技术 三十二、轴线翻身法 三十三、患者搬运法 三十四、患者约束法 三十五、痰标本采集法 三十六、咽拭子标本采集法 三十七、洗胃技术 三十八、“T”冠引流护理 三十九、造口护理技术 四十、膀胱冲洗的护理 四十一、脑室引流的护理 四十二、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四十三、产时会阴消毒技术 四十四、早产儿暖箱的应用

四十五、光照疗法 四十六、新生儿脐部护理技术 四十七、听诊胎心音技术 四十八、患者入/出院护理 四十九、患者跌倒的预防 五十、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换药操作流程

外科换药操作流程 目的 1.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以便酌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和处理。 2.清洁伤口,去除异物、渗液或脓液,减少细菌的繁殖和分泌物对局部组织的刺激。 3.伤口局部外用药物,促使炎症局限,或加速伤口肉芽生长及上皮组织扩展,促进伤口尽早愈合。 4. 包扎固定患部,使局部得到充分休息,减少病人痛苦。 5.保持局部温度适宜,促进局邵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环境,为伤口愈合创造有利条件。 准备工作 1.病人的准备:了解病人的心情,向病人讲解换药的目的和意义,消除病人的心理恐惧。病人应保持合适体位,既有利于病人舒适,也有利于医生换药。 2.自身准备:着装符合要求、修剪指甲、洗手。 3.环境准备:操作前半小时停止一切清扫工作。 4.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盛无菌治疗碗2个、无菌镊子个、酒精棉球树个、盐水棉球树个、分置于无菌治疗碗内,无菌纱布数快,置于无菌治疗碗内、弯盘、胶布或绷带,铺好橡胶单、治疗巾,根据伤口情况可备引流物、血管钳、探针、凡士林纱布或雷夫诺尔纱条等。 操作方法 1.除去外层辅料:外层绷带和敷料用手取下,紧贴创口的一层敷料用镊子揭去,揭除敷料的方向与伤口纵细方向平行,以减少疼痛。 2.冲洗 2.1原则:无菌技术 2.2物品准备:无菌冲洗包;无菌手套;医嘱规定的冲洗液或生理盐水;无菌棉纱敷料。无菌4×4纱布;普通手套;纸胶布;垃圾袋;无菌5ml或20ml注射器。 2.3洗手,戴普通手套; 2.4测量及评估伤口; 2.5除去用过的手套,洗手; 2.6以无菌技术打开无菌冲洗包将纱布。 2.7倒无菌溶液至无菌冲洗盒内; 2.8戴无菌手套; 3.处理伤口 3.1左手持另一把无菌镊子将药碗内的洒精棉球传递给右手的一把镊子操作,用以创口周围皮肤擦洗。清洁伤口先由创缘向外擦洗,勿使洒精流入创口引起疼痛和损伤组织。化脓创口,由外向创缘擦试。 3.2交换左右手镊子,右手持的无菌镊子,处理伤口内。直接用右手的无菌镊子取药碗内的盐水棉球,轻轻清洗创口,禁用干棉球擦洗创口,以防损伤肉芽组织。 3.3去除过度生长的肉芽组织、腐败组织或异物等,观察伤口的深度及有无引流不畅等情况,再用洒精棉球清除沾染皮肤上的分泌物。最后用消毒敷料履盖创面。

外科门诊换药室

外科门诊换药室是外科门诊病人各种伤口观察处理及更换敷料的场所,室内一切设施设备必须符合避免交叉感染和便于消毒隔离的要求,以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为使工作能顺利展开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换药室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环境布局: 布局流程应遵循洁污分开的原则,各区域相对独立布局合理,标识清楚,通风良好,环境清洁、室内宽敞明亮,温度22至25度,相对湿度50 -60%。天花板地面墙壁应便于清洗和消毒。无菌区和有菌区要严格分开。分别设立清洁、污染、感染伤口换药台、及特殊感染的换药间。物品分区定位放置,设无菌物品存放区,清洁物品放置区,污染物品处置区。如器械、敷料的处理等准备间,应分开使用,标志清楚。无菌包必须保持包装完整,注明无菌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期,及打包者、检查者姓名或编号,按先后顺序置于无菌柜内,并保持清洁干燥。 2 消毒隔离: 换药室护士在诊疗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在换药过程中无菌技术只有同其他各项消毒隔离措施结合使用时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2.1空气消毒,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对换药室紫外线照射两次每次1小时,有效距离不超过两米为佳①。并建立消毒记录,每周用95%乙醇擦拭紫外线灯一次,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一次,每半年对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测试并登记。特殊传染病换药后,用过氧乙酸按每立方1g计算,熏蒸60分钟即可。相对湿度以60%~80%效果最好②。 2.2地面消毒:用含氯清洗消毒剂消毒地面使用250mg/L溶液拖地擦试2遍③,每天两次。地面的血迹和脓迹随时擦洗。必须使用清洁工具,拖把应当清洁干燥,如为湿拖把要洗干净再置于250mg/L清洗消毒剂内浸泡30分钟再用于擦地。 2.3家具设备消毒:0.05%洗必肽溶液或0.1%的次氯酸钠喷洒擦洗换药台及地面。 2.4一般情况下各种伤口换药先清洁再消毒。当其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物,再清洁与消毒,清洁用具应分开使用,按先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处理。特殊感染伤口,如气性坏疽、绿脓杆菌、破伤风、朊毒体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等应就地隔离,不得将病人再移动。处置后,患者用过的器械应严格按照特殊处理流程进行处理,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2.5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特别是在换药操作前后严格实施手卫生。要求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严格遵守医护人员洗手指针,连续为病人换药时,两个病人之间必须按六步洗手法洗手。用手揭外敷料后应重新洗手。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被病人的血

外科换药具体步骤

外科换药 1、概述 合理的换药方法、伤口用药、引流条放置、适当的敷料、恰当的换药间隔时间是保证创口愈合的重要条件,否则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反而延误伤口愈合,甚至导致感染,因此正确的换药是提高外科治疗的关键。 2、换药前准备 ⑴换药室应提早做好室内各种清洁工作,换药前半小时室内不作打扫。 ⑵换药前必须初步了解创口部位、类型、大小、深度、创面情况,是否为细菌或化脓创口,有无引流物,以便准备适当敷料和用具,避免造成浪费或临时忙乱。无菌创口换药到无菌室进行,感染创口在普通换药室内进行。 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换药者应戴好口罩、帽子,操作前清洁洗手,对化脓创口换药后须重新洗手,再继续换药。 ⑷病员应选择适当体位,避免病人直接观察伤口的操作,必要时给平卧位,伤口要充分暴露,换药时,应有足够的照明光线,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会阴部及大面积创口宜用屏风隔开或单独在室内换药。 ⑸用物准备:换药碗2只,1只盛无菌敷料,1只盛洒精棉球、盐水棉球、引流物。镊子2把,1把作清洁创口周围皮肤用,另一把作为创口内换药用。按创口需要加用油纱布、纱布条、引流药、外用药和纱布等。

3、换药步骤 ⑴外层绷带和敷料用手取下,紧贴创口的一层敷料用镊子揭去,揭除敷料的方向与伤口纵细方向平行,以减少疼痛。取敷料的镊子与接触伤口的镊子要分开。 ⑵左手持另一把无菌镊子将药碗内的洒精棉球传递给右手的一把镊子操作,用以创口周围皮肤擦洗。清洁伤口先由创缘向外擦洗,勿使洒精流入创口引起疼痛和损伤组织。化脓创口,由外向创缘擦试。 ⑶交换左右手镊子,右手持的无菌镊子,处理伤口内。直接用右手的无菌镊子取药碗内的盐水棉球,轻轻清洗创口,禁用干棉球擦洗创口,以防损伤肉芽组织。 ⑷去除过度生长的肉芽组织、腐败组织或异物等,观察伤口的深度及有无引流不畅等情况,再用洒精棉球清除沾染皮肤上的分泌物。最后用消毒敷料履盖创面。 愈合。

外科换药操作规程

外科换药操作规程 一、目的 1.清洁伤口换药: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无菌。 2?污染伤口换药:去除伤口污染物,预防与控制伤口可能继发的感染。 3.感染伤口换药:清创、控制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二、原则 1.无菌操作原则。 2?彻底清除失活坏死组织。 3.保持、促进肉芽生长。 4.促进伤口愈合。 三、换药的流程 (一)换药前准备 1.环境准备:病情允许情况下均应在换药室换药,如需在病房换药者,30分钟前 停止一切清扫工作。 2.换药者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帽子,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 消毒双手。 3.病人准备: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 4.物品准备:尽可能使用换药车(上层放无菌物品,下层放换药后的污染物品)、 快速手消毒液、换药包,根据伤口情况准备敷料及换药溶液等其它物品。 (二)操作步骤 1.揭开敷料,暴露创面。 (1)手取外层敷料固定物,使用消毒镊子揭去内层敷料,揭取方向与伤口纵向一致。 (2)分泌物干结粘着敷料,可用盐水湿润后再揭下。 (3)污染的纱布、敷料应放入污物桶或弯盘,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 2.观察伤口。 (1)观察伤口周围皮肤、肉芽组织生长及伤口情况。

(2)伤口创面出现感染分泌物或疑似感染分泌物时,应及时送检做微生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3)采集分泌物标本时无菌盐水或70 %酒精擦去表面渗出物,用拭子深入溃疡基底部或边缘部。 3.消毒伤口及周围正常皮肤。 (1)根据伤口、创面情况选择不同的敷料和换药的溶液进行相应处理。 (2)用手执镊法,左手持敷料镊夹取棉球,递至右手消毒镊子中,两把镊子不可碰撞,如要拧干棉球,敷料镊要高于消毒镊。 (3)消毒镊子棉球,顺伤口及缝线口轻轻的沾一下,清洁伤口由内向外回字型消毒,污染伤口应由外向内消毒,消毒范围超过覆盖的纱布。 (4)消毒后棉球置于相对有菌的弯盘内或感染性废物桶中。 4.覆盖创面,包扎固定。 (1)一般覆盖面积超过伤口四周3?5cm。 (2)胶布固定方向:要顺皮纹方向垂直,一般三条,两边压边粘贴,中间一条。 5.安置病人处理用物。 (1)分类放置医疗废物,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不得将损伤性的医疗废物与感染性的医疗废物混放。 (2)用后的可回收的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应在流动水下冲干净放入污染的器械回收箱,保持箱子的密闭,不得暴露在外。 (3)未使用的已开包装的棉球、纱块等不得放入无菌柜内再次使用。 6.操作者处理。 摘去口罩及帽子置于医疗废物桶,按六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 四、注意事项 1.在整个换药过程中,按清洁一污染一感染一隔离伤口依次进行,严格执行无菌 技术操作和手卫生规范。 2.给不同的患者之间换药要进行手卫生,给感染伤口换药后,应认真洗手,然后 方可给另一患者换药。 3.换药时应查看各种敷料、消毒液是否在有效期内,包装是否完整,污染的敷料 应立即放在医疗废物筒内或有菌的弯盘,不得随便乱丢。 4.换药时应注意清除伤口内的异物、线头、死骨、腐肉等,并核对引流物的数精品

55项临床护理_技术操作标准[详]

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 目录 一、口腔护理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 二、鼻饲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 分) (5) 三、热水袋使用法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 分) (10) 四、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评分标准 (13) 五、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7) 六、一般洗手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23) 七、穿脱隔离衣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25) 八、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法评分标准 (28) 九、肌内注射法评分标准 (33) 十、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评分标准 (38) 十一、密闭式静脉输血法评分标准 (43) 十二、头皮式体表静脉留置针法评分标准 (49) 十三、氧气吸入技术(壁式)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54) 十四、氧气筒式氧疗法评分标准 (标准分100分) (58) 十五、静脉采血技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62) 十六、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67) 十七、自动洗胃机洗胃技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71) 十八、注射器洗胃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77)

十九、中心吸引装置吸痰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82) 二十、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87) 二十一、胃肠减压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92) 二十二、更换胸膜腔闭式引流装置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97) 二十三、膀胱冲洗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00) 二十四、心电监护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03) 二十五、除颤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06) 二十六、简易呼吸器使用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09) 二十七、早产儿暖箱的应用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12) 二十八、生命体征测量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15) 二十九、外科手消毒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22) 三十、女患者导尿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24) 三十一、男患者导尿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30) 三十二、灌肠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36) 三十三、换药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40) 三十四、氧气射流雾化吸入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43) 三十五、血糖测量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46) 三十六、静脉注射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49) 三十七、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评分标准 (标准分100分) (153) 三十八、冰袋冷敷法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58) 三十九、输液泵或微量泵的使用(标准分100分) (161) 四十、轴线翻身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65)

换药标准操作程序

换药SOP (一)换药前准备 1、环境准备 病情允许情况下均应在换药室换药,如需在病房换药者,30分钟前停止一切清 扫工作。 2、换药者准备 衣帽整齐、戴口罩、帽子,按六部洗手法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3、病人准备 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 4、物品准备 尽可能使用换药车(上层放无菌物品,下层放换药后的污染物品)、快速手消毒液、换药包,根据伤口情况准备敷料及换药溶液等其它物品。 (二)操作步骤 1、揭开敷料,暴露创面 (1)手取外层敷料固定物,使用消毒镊子揭去内层敷料,揭取方向与伤口纵向一

致。 (2)分泌物干结粘着敷料,可用盐水湿润后再揭下。 (3)污染的纱布、敷料应放入污物桶或弯盘,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 2、观察伤口 (1)观察伤口周围皮肤、肉芽组织生长及伤口情况。 (2)伤口创面出现感染分泌物或疑似感染分泌物时,应及时送检做微生物培养和 药物敏感试验。 (3)采集分泌物标本时无菌盐水或70%酒精擦去表面渗出物,用拭子深入溃疡基 底部或边缘部。 3、消毒伤口及周围正常皮肤 (1)根据伤口、创面情况选择不同的敷料和换药的溶液进行相应处理。(2)用手执镊法,左手持敷料镊夹取棉球,递至右手消毒镊子中,两把镊子不可碰撞,如要拧干棉球,敷料镊要高于消毒镊。 (3)消毒镊子棉球,顺伤口及缝线口轻轻的沾一下,清洁伤口由内向外回字型消毒,污染伤口应由外向内消毒,消毒范围超过覆盖的纱布。 (4)消毒后棉球置于相对有菌的弯盘内或感染性废物桶中。

4、覆盖创面,包扎固定 (1)一般覆盖面积超过伤口四周3~5cm。 (2)胶布固定方向:要顺皮纹方向垂直,一般三条,两边压边粘贴,中间一条。 5、安置病人处理用物 (1)分类放置医疗废物,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不得将损伤性的医疗废物与感染 性的医疗废物混放。 (2)用后的可回收的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应在流动水下冲干净放至污物存放区。 (3)未使用的已开包装的棉球、纱块等不得放入无菌柜内再次使用。 6、操作者处理 摘去口罩及帽子置于医疗废物桶,按六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 四、注意事项 1、在整个换药过程中,按清洁—污染—感染—隔离伤口依次进行,严格执行无菌 技术操作和手卫生规范。 2、给不同的患者之间换药要进行手卫生,给感染伤口换药后,应认真洗手,然后 方可给另一患者换药。 3、换药时应查看各种敷料、消毒液是否在有效期内,包装是否完整,污染的敷料

(完整版)换药术评分标准

换药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温医) 考号姓名单位得分

外科换药操作流程 一、目的 1.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以便酌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和处理。 2.清洁伤口,去除异物、渗液或脓液,减少细菌的繁殖和分泌物对局部组织的刺激。 3.伤口局部外用药物,促使炎症局限,或加速伤口肉芽生长及上皮组织扩展,促进伤口尽早愈合。 4.包扎固定患部,使局部得到充分休息,减少病人痛苦。 5.保持局部温度适宜,促进局邵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环境,为伤口愈合创造有利条件。 二、适应证 1.无菌手术及污染性手术术后3-4天检查刀口局部愈合情况,观察伤口有无感染。 2.估计手术后有刀口出血、渗血可能者,或外层敷料已被血液或渗液浸透者。 3.从位于肢体的伤口包扎后出现患肢浮肿、胀痛。皮肤颜色青紫。局部有受压情况者。 4.伤口内安放引流物需要松动、部分拔除或全部拔出者。 5.伤口已化脓感染,需要定时清除坏死组织、脓液和异物者。 6.伤口局部敷料松脱、移位、错位,或包扎、固定失去应有的作用者。 7.外科缝合伤口已愈合,需要拆除切口缝线者。 8.需要定时局部外用药物治疗者。 9.手术前创面准备,需要对其局部进行清洁、湿敷者。 10.各种瘘管漏出物过多者。 11.大、小便污染或鼻、眼、口分泌物污染、浸湿附近伤口敷料者。 三、准备工作 1.病人的准备:了解病人的心情,向病人讲解换药的目的和意义,消除病人的心理恐惧。病人应保持合适体位,既有利于病人舒适,也有利于医生换药。

2.自身准备:着装符合要求、修剪指甲、洗手。 3.环境准备:操作前半小时停止一切清扫工作。 4.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盛无菌治疗碗2个、无菌镊子个、酒精棉球树个、盐水棉球树个、分置于无菌治疗碗内,无菌纱布数快,置于无菌治疗碗内、弯盘、胶布或绷带,铺好橡胶单、治疗巾,根据伤口情况可备引流物、血管钳、探针、凡士林纱布或雷夫诺尔纱条等。 四、操作方法 1.除去外层辅料: 外层绷带和敷料用手取下,紧贴创口的一层敷料用镊子揭去,揭除敷料的方向与伤口纵细方向平行,以减少疼痛。 2.冲洗 2.1原则:无菌技术 2.2物品准备:无菌冲洗包;无菌手套;医嘱规定的冲洗液或生理盐水;无菌18或19号针头和7号头皮针;无菌棉纱敷料(填充用);无菌4×4纱布;普通手套;纸胶布;垃圾袋;护肤液(安息香酊等);无菌30ml或50ml注射器。 2.3洗手,戴普通手套; 2.4测量及评估伤口; 2.5除去用过的手套,洗手; 2.6以无菌技术打开无菌冲洗包将纱布,注射器,针头,头皮针放入冲洗包; 2.7倒无菌溶液至无菌冲洗盒内; 2.8戴无菌手套,将头皮针剪去针头备用; 2.9冲洗 ①用注射器吸满无菌溶液,接上针头,握住注射器和针头,由伤口上方跑 2.5-5cm距离向下冲洗,用手的力量控制冲洗速度,轻轻的冲洗肉芽组织,而用力冲洗黄或黑的坏死组织; ②移走针头,接上头皮针导管,把导管顶端放入潜行伤口或很难冲洗到的地方,冲洗伤口内部深处; ③再慢慢轻柔的把伤口深部的冲洗液回抽; ④用无菌纱布轻轻拍干伤口内过多的冲洗液,保持伤口微湿但不积水;

外科换药操作规范

外科换药 一、目的 1.清洁伤口换药: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无菌。 2.污染伤口换药:去除伤口污染物,预防与控制伤口可能继发的感染。 3.感染伤口换药:清创、控制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二、原则 1.无菌操作原则。 2.彻底清除失活坏死组织。 3.保持、促进肉芽生 长。4.促进伤口愈合。 三、换药的流程 (一)换药前准备 1.环境准备:病情允许情况下均应在换药室换药,如需在病房换药者,30分钟前停止一切清扫工作。 2.换药者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帽子,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3.病人准备: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 4.物品准备:尽可能使用换药车(上层放无菌物品,下层放换药后的污染物品)、快速手消毒液、换药包,根据伤口情况准备敷料及换药溶液等其它物品。 (二)操作步骤 1.揭开敷料,暴露创面。

(1)手取外层敷料固定物,使用消毒镊子揭去内层敷料,揭取方向与伤口纵向一致。 (2)分泌物干结粘着敷料,可用盐水湿润后再揭下。 (3)污染的纱布、敷料应放入污物桶或弯盘,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2.观察伤口 (1)观察伤口周围皮肤、肉芽组织生长及伤口情况。 (2)伤口创面出现感染分泌物或疑似感染分泌物时,应及时送检做微生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3)采集分泌物标本时无菌盐水或70%酒精擦去表面渗出物,用拭子深入溃疡基底部或边缘部。 3.消毒伤口及周围正常皮肤 (1)根据伤口、创面情况选择不同的敷料和换药的溶液进行相应处理。 (2)用手执镊法,左手持敷料镊夹取棉球,递至右手消毒镊子中,两把镊子不可碰撞,如要拧干棉球,敷料镊要高于消毒镊。 (3)消毒镊子棉球,顺伤口及缝线口轻轻的沾一下,清洁伤口由内向外回字型消毒,污染伤口应由外向内消毒,消毒范围超过覆盖的纱布。 (4)消毒后棉球臵于相对有菌的弯盘内或感染性废物桶中。 4.覆盖创面,包扎固定 (1)一般覆盖面积超过伤口四周3~5c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