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解析

[全]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解析

老妈听书

陈彤

我妈妈不是一般的老太太,有知识有文化,而且不是一般的有知识有文化,所以她的爱好以及晚年生活就不是大秧歌和唱歌。她喜欢有“技术含量”的东西,比如她喜欢数码相机,自己研究琢磨,拍了照片,做成“主流媒体”,配上音乐。还喜欢PS照片,有一次,把自己PS得比我16岁的时候还年轻。

周围邻居,朋友,甚至远在千里之外的亲戚同学,家里电脑出了问题,都会给她打电话。几站地之内的,她就免费上门服务了,如果是千山万水之遥的,她就给人家遥控,因此,她的电话经常占线,而且一占就是好几个小时。她常常废寝忘食地给人家指导。有一次,她电话远程指导一老太太安装游戏,差点把自己指导出高血压来!

我送我妈妈礼物比较费思量。我送过她毛茸茸的毯子垫子,她说看着难受,会想到那些皮毛“生前”的样子,即便我跟她说这些都是人造的,她还是不舒服。我还送过她按摩棒按摩仪之类的,她连包装都没拆过,说都是骗人的,什么远红外线,万一对人体有辐射呢?我更不会送她吃的,她爱吃的东西就那么几样,而且年纪大了,肠胃不好牙口也不好,我送她的,她转手就送给别人了。

我最近送的是电子书——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我妈妈最喜欢阅读的文字,是各种产品说明书,越复杂的越喜欢。她躺在沙发上,把电子书拿出来,一看厚厚的说明书,当时就很喜欢。很快她就鼓捣明白了。鼓捣明白以后,她发现这个电子书有一大优点,就是“听书”,她只要一按“听书”,就有一个女的给她朗读。她闭上眼睛,听得津津有味。

她对我说,这个礼物好。她岁数大了,眼睛不好使了,而且一只眼睛已经查出黄斑病变,需要省着使用,现在有了电子书,喜欢什么,直接听就好了,不错。

顺便说一句,我妈妈是计算机专业的元老,她搞计算机的时候,一台计算机要占一个房间。她感慨,现在新东西真快啊,而且都是越来越时尚,越来越科技,连读书都可以读得那么科技那么时尚。

提升练习: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1) 琢磨()(2)感慨()(3)废寝忘食()(4)复杂()

2、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如果是千山万水之遥的,她就给人家遥控,因此,她的电话经常占线,而且一占就是好几个小时。

(2)我妈妈是计算机专业的元老,她搞计算机的时候,一台计算机要占一个房间。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中写老妈的几件趣事。

4、文中,“我”的老妈喜欢哪些有“技术含量”的东西?

5、文章中有一段写“我”送给老妈礼物总是很费神,老妈总是不喜欢,作者写这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6、读过这篇文章,你觉得这位“老妈”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回答。

7、在文章结尾,作者特别交代了一下老妈原来的职业和工作状况。作者交代这样一个细节有什么用意?

8、在现代社会,数字产品的发展和普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和乐趣。你最喜欢哪种数字产品?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

参考答案:

1、(1)zhuó(2)kǎi(3)qǐn(4)fù

2、(1)指老妈在电话里指导远方的亲戚朋友修理电脑。

(2)本意指在各行各业中资深望重的人,这里指老妈曾经是研究老式电子计算机的人。

3、老妈在电脑上把自己的照片PS得比我16岁的时候还年轻;在电话里远程指导别人安装游戏,差点累出高血压;迷上了用电子书听书。

4、数码相机、电脑、产品说明书、电子书等。

5、和妈妈喜欢有“技术含量”的东西相对比,突出老妈的是个有文化有品位的人,也为下文写“我”送给老妈电子书的情节做铺垫。

6、老妈是一个热心的人,她能尽心尽力地帮助电脑出了问题的人;老妈是一个善良的人,不使用皮毛制品;老妈是一个心态年轻的人,她在电脑上把自己的照片PS得比我16岁的时候还年轻;老妈是个有文化的人,她喜欢有“技术含量”的数字产品。

7、强调老妈喜欢有“技术含量”的数字产品的原因,也写出了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让老妈在晚年也能享受数字产品给生活带来的幸福。

8、能介绍清楚产品的名称、功能,要求语言简洁、流畅、完整。

一、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提升练习:

1、描写峨眉山美丽夜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前两句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烘托了峨眉山夜色的静谧,为后两句_____、_____(表达方式)做铺垫。

4、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描写叙事抒情

4、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二、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

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隆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译文:

当年,

在岐王府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

在崔九家中,多次听到你的歌声。

眼下正是江南暮春落花时节,

没有想到能在这时与你相遇。

写作背景: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提升练习:

1、解释词语

寻常:君:寻常:几度: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寻常”“几度”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4、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寻常:经常君:指李龟年寻常:平常几度:多次

2、表达了作者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3、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诗人与歌唱家李龟年当年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于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4、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您。“落花时节”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三、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释:

⑴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⑵强:勉强。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⑶怜:可怜。

⑷傍:靠近、接近。

译文:(韵译)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又到,

勉强登上高处向远眺望,

然而在这战乱行军途中,

没有谁能送酒来到战场。

心情沉重遥望长安故乡,

菊花大概傍着战场开放。

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旧历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该诗可能是该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提升练习:

1、解释词语:欲傍

2、这首诗写了_____ 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______、______ 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分析“遥”字统领全句的作用?

4、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欲:要傍:依靠、依傍

2、重阳节九日登高(

3、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烘托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4、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四、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

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山峰。一作“回乐烽”: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

城下:一作“城上”,一作“城外”。

芦管:笛子。一作“芦笛”。

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译文:(韵译)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提升练习:

1、诗中点明思乡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

3、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4、前两句的景物描写对后两句的抒情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描绘出一种寒冷、凄凉的环境特点。

3、表达了诗人身处边关特别怀念家乡的思想情感。

4、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情景交融,为后两句生发出思乡情愫做铺垫。

手间有温暖

张小平

那年,他新到一家高级点心专卖店打零工。

这天,进来一位落魄的男子,哆嗦着摸出几张皱巴巴的钞票,说要买一个豆沙包。他摇了摇头正声说道:“本店只卖高级点心,你还是到其他店去看看吧!”

一旁的店主赶忙插话,对那位男子客气地说:“能麻烦你稍等等吗?我亲自给你做!”说完,店主引带男子坐下,待到做好包子再恭敬地勾着手将它递过去,深深鞠了一躬:“十分感谢您的光临。”他愣愣地看着男子离开,不解地问:“他不过是来买包子,您为何还要亲自接待?”

“我不想失去任何顾客。”店主友善地笑,“平常来咱店的大多是有钱人,可他显然没多少钱,进到店里该要下多大的决心呀?我接待好他,不就还顺便成全了那颗渴望被鼓励的心吗?”

一席话,令他惊诧不已,这才知道,原来善待穷顾客,伸出手为他们窘迫的需要服务,不仅是做成了生意,还能送出一份特殊的温暖。

后来,他进了大公司上班。那次生意谈得很顺利,主管让他去买一批格子衬衣送给一群客户,他疑惑地问:“为什么不买素面衬衣?我注意那个客户经理好几天了,他可一直都穿素面的呀!”

主管呵呵地笑:“我倒是留意了其他客户多日,他们都偏好穿格子衬衣呢。”

格子衬衣买回来,主管领着他一件件地摊开,毕恭毕敬地送到客户的手中。

第二天,他发现,除了经理依旧穿着素面衬衣外,其他客户都已换上了新送的格子衬衣。“经理通常把生意看得很重,所以不会把我们送的礼物太当回事,而下属则不同。我们按他们的喜好送礼就能打动人心呀!”主管一本正经地说。

他愕然。原来以礼相待职位低的客户,用心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就能制造出更深意义的感动。

如今,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在办公室,他递交文件给员工时,总要不自觉地先转动双手,将文件倒过来,然后再递给对方。有位女职员注意到这个细节,忍不住问,您为何要这样送文件呢?他憨憨地笑,说:“这样文件传到你们手中时,就是正的呀。”

从不曾想过,日常中伸手去传递物品,这个平常而细小的动作,在赋予了善意和体贴后,竟然可以演绎出这么多的感动!一念之间百花开。或许,只要我们意识到关爱弱者、体恤贫困者是一种责任,一种美丽,哪怕在一只手到另一只手之间,也能传出融融的情意,汇成别样的温暖,直通心灵深处。

提升练习: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演绎()惊诧()窘迫()偏好()

2、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原来善待穷顾客,伸出手为他们窘迫的需要服务,不仅是做成了生意,还能送出一份特殊的温暖

(2)只要我们意识到关爱弱者、体恤贫困者是一种责任,一种美丽,

3、本文讲述了主人公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工作中的几件事,给人深深的启迪。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几件事。

4、本文以时间的变化为叙事线索?表示时间的标志性词语分别是什么?

5、“一席话,令他惊诧不已,这才知道,原来善待穷顾客,伸出手为他们窘迫的需要服务,不仅是做成了生意,还能送出一份特殊的温暖。”这句话作者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划出文中另外两处有相同作用的句子,并选择一句工整地抄写在下面。

6、”一念之间百花开”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7、在点心店店长和公司主管的影响下,他也成为另一个关爱下属的管理者。从店长“友善”的笑”,到主管“呵呵地笑”再到他“憨憨地笑”,透过这些笑容中看到他们怎样的内心和情怀?

8、“只要我们意识到关爱弱者、体恤贫困者是一种责任,一种美丽,哪怕在一只手到另一只手之间,也能传出融融的情意,汇成别样的温暖,直通心灵深处。”作者用这样具有深义的句子做文章结尾,有什么作用?

9、“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你身边,有需要人帮助的弱者吗?如果有,你将怎样为他或者她送去温暖?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述你的做法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做?

参考答案:

1、(1)yì(2)chà(3)jiǒng(4)hào

2、(1)这里指以善良的心友好地对待他人,尤其是弱势群体,也是送去了一种温暖。

(2)这里指关心同情那些贫穷的人和弱者,也是一种责任。

3、在点心店里,店长友善地对待一个穷顾客;在公司里,主管为客户送衬衣;在他自己的公司,他每次递给下属文件时都要将文件倒过来,然后再递给对方。

4、那年、后来、如今。

5、总结上文。

(1)他愕然。原来以礼相待职位低的客户,用心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就能制造出更深意义的感动。(2)从不曾想过,日常中伸手去传递物品,这个平常而细小的动作,在赋予了善意和体贴后,竟然可以演绎出这么多的感动!

6、在文中,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善念,可以给更多的人关心和尊重,让这个世界更温暖。

7、从这些笑容中,可以看到他们内心的善良淳朴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与关爱。

8、总结全文,点明希望人们都去关心弱势群体的主旨。

9、能写出具体做法,并阐述清楚原因,语言简洁流畅即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