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意识形态研究综述

意识形态研究综述

意识形态研究综述
意识形态研究综述

模块一:研究概况

意识形态问题是一个现实性很强而又敏感的理论课题。在当代世界的各种政治理论文献中,以及我们日常的政治生活中,意识形态这个概念被广泛使用着。近年来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意识形态领域中各种思想、观点的争论、斗争始终存在,因此,正确认识意识形态及其功能问题,是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需要,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理论界一些专家、学者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研究,一批有影响的论著相继问世,为创立独立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体来说,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讨论主要涉及到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关于意识形态的内涵。学者们普遍对传统教科书的意识形态概念提出了疑问,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意识形态的概念。二是关于意识形态的特征。学者们分别提出了“二特征说”、“四特征说”、“五特征说”和“六特征说”。三是关于意识形态的功能。许多研究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考察了意识形态的功能。归纳起来,意识形态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社会整合功能;合法性功能;经济功能;社会管理功能和控制性功能。四是关于当代意识形态理论的阐释模式。学者们根据对意识形态定位及阐释角度的不同,将当代意识形态理论划分为四种模式:意识形态革命论;意识形态批判论;意识形态终结论和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决定论模式。五是关于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关系。这一问题是理论界长期争论未决而又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其中核心的问题就是意识形态是否是科学的争论,这一争论直接涉及到如何评价马克思主义这种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者虽然不正面否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但在具体阐述一般意识形态与科学性的关系时却对意识形态是否具有科学性持怀疑、甚至是否定态度,从而间接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六是关于全球化下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问题。学者们具体论述了意识形态面临现代性转化问题、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趋向、入世后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另外,一些学者还强调了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策略、方法和途径的问题。

模块二:论点摘要

一、关于意识形态的内涵

有的学者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中关于意识形态的论述提出疑问。传统上,把意识形态看成是同社会意识形式同一序列的从属类型性的概念,即社会意识按水平高低的不同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两个层次。意识形态具有两个方面的规定性。其一是水平层次上的,是一种高水平的社会意识,是从社会牛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一种有系统的、自觉的、理论化的反映形式,以此区别于社会心理。其二是类型上的,属于受经济基础及政治制度直接影响和支配的那种社会意识形式,即成为社会意识形式属下的种概念,以此区别于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由此,“意识形态”成为人类社会意识形式的合称或代名词。当把它的内涵定义为“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时,实际上等于说.它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等等这些社会意识形式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似乎它本身不是一个与此相独立的实体范畴。但是,如果这样理解意识形态,则在进行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斗争时,某些表述将大成问题。例如,“非意识形态化”的主张,就会被理解为“非哲学化”、“非艺术化”,但其实质却是“非意识的社会性质化”。

有学者指出,意识形态的定义应该是,意识形态是直接在一定社会经济形态基础上形成的、由全部意识因素构成的,表现在特定领域中的社会意识的整体样式态。意识形态表示一定社会意识的整体样态,同社会意识形式是纵横交叉的关系,是一个独立的坐标。从社会意识形式的横向性讲,每一意识形式都可在不同社会形态中存在,并表示出该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这是它的普遍性;从意识形态的贯穿性讲,每一特定的意识形态都要在各个意识领域即各个社会意识形式中表现出来,这是它的具体性。意识形态同经济形态是对应的,其划分要以经济形态的划分为基准,因此意识形态同经济形态是直接相联、紧密衔接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艺术等等各是社会意识形式之一,这是从它们稳定性的分上方面而言的;它们同时也各是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这是从它们具有表现出意识形态性的功能方面而言的。因此,社会意识形式不等于意识形态,促以各种形式存在的社会意识,则必然具有意识形态性。

还有学者认为,对于意识形态的这种传统界定不够完善。这种界定把意识形态看作是依赖于并服务于社会经济基础的东西固然没借,但并非只有意识形态才是依赖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其他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如自然科学理论和社会心理等等,归根结底也同样依赖并服务于社会经济基础。而且,“经过了思维的加上提炼,是一种较高水平的社会意识”,这也并非意识形态所独有,自然科学之类的非意识形态理论也是经过思维的加工和提炼的、较高水平的社会意识。因此,对于意识形态的定义,要明确一条原则,即,作为“意识形态”的定义,应当既表明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形式之一而具有的与其他社会意识间的共性,又能表明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而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比较而言的特征。循此原则,意识形态的定义应该是,意识形态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形成的反映一定社会事物的、带有一定鲜明的利益观点或价值评价意义的比较定型的理论化、系统化的思想观点或思维模式体系。这一定义表明:第一,意识形态具有派生性。意识形态和其他的社会意识一样,不是先天的或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的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二,意识形态具有理论化和系统性特点,意识形态是经过思维加工提炼的、理论化、系统化的高层次的社会意识、从而不向于低层次的自发的社会意识即社会心理;第三,意识形态具有价值观念导向性特点。意识形态总是对一定的社会事物带有一定利益观点或价值评价意义的社会意识,并不是无论什么思想观念都可以叫做意识形态。

也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作为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基本范畴,是一定社会结构中反映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是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阶层根据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经过社会实践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作用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思想武器。意识形态是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诸形式组成,旨在保存或改变现存社会制度的理论体系,并表现为一定社会的指导思想、世界观、价值观。有学者从社会意识最本质的规定出发,认为社会意识(通过政治法律观点、科学、文学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作为社会整体或一定社会集团的思想观点)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是人的精神创造物,是历史的产物,归根结底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出现和发展归根结底要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得到说明。

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是一定共同体基于自己特定的历史地位和根本利益,以理论形态表现的对现存社会关系的一定态度的思想与观念的总和,是社会意识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还有学者从社会意识的价值性角度来规定社会意识形态范畴,认为社会意识形态属于较高水平的社会意识,它以理论的形式反映着社会存在中利益和价值关系方面,并且通过政治的、法律的、哲学的、道德的、艺术的、宗教的等社会意识形式表现出来。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归根结底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且反映的是社会存在中的价值关系。价值观念体系构成社会意识形态的实质和核心。

二、关于意识形态的特征

关于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有的学者认为意识形态的一般特征表现在:意识形态的基础在于社会存在,因而应从人们的现实物质生活过程去理解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继承性和自己特有的规律;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机制;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具有六个基本特征:反映一定的社会存在并随社会存在的变化或早或迟地发生变化;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在阶级社会中具有强烈的阶级性;与一定社会中的政治上层建筑以及相应的社会制度相关联;是一定社会的政治观点、学说的体系;意识形态诸形式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并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意识形态通过实践环节解释并改造世界。

有学者指出,意识形态具有五个特征:第一,实践性。意识形态并不是纯粹空洞的东西,它具有意向性,即它总是指向现实的;人们之所以接受意识形态的教化,努力与意识形态认同,正是出于实践的目的。第二,总体性。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意识形态是由各种具体的意识形式构成的有机的思想体系,即马恩理解的意识形态并不是各种具体的意识形式的机械的总和,而是一个有一定结构的、有活力的总体。第三,阶级性。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并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第四,掩蔽性。意识形态与现实的关系不是一种真实的相契合的关系,而是一种不真实的、掩蔽的关系。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完整的理论形式,其目的不是揭示现实生活的真相,而是竭力把这种真相掩蔽起来,以维护它所支持的统治阶级的统治。第五,相对独立性。意识形态并不是经济关系的消极的伴生物。它是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一个能动的组成部分。它不仅给予经济关系以巨大的反作用。而且表明自己具有相对独立性。

也有学者提出意识形态具有的五种特征:第一,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观念形态,是物质生产领域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精神力量。它规定着每一时代与统治阶级物质力量相适应的精神形式及内容。意识形态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不仅是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的政治文化,而且是政治文化核心观念的思想基础。第二,意识形态的虚假性。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反映在以下两个层面:意识形态的本质决定了它自身没有历史,没有发展,它只是物质生产内核的精神外壳;意识形态总是把统治阶级的思想赋予普遍的意义,把特殊利益说成普通利益。第三,意识形态的合法性。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灌输作用,迫使全社会认同国家、法和意识形态的权威。自觉认同或被迫认同正是意识形态教化的结果,也是意识形态合法性的生动表现。第四,意识形态的整合性。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运用特殊优

势功能,把分散的、单个的社会意识形态统一起来;把对立的意识形态形式分化或销蚀为合意识形态的观念形式,把未建立或未完善的观念形式体系化或逐步意识形态化,从而使意识形态体系成为高效率的、有统摄人的社会统治观念形态。第五,意识形态的控制性。意识形态运用物质和观念的元素、工具对社会制度和人们思想的驯化及牵引。使社会秩序保持在意识形态的整体框架内,把意识形态冲突限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并使人们把意识形态内化为自身的信念、价值被则和行为规范。

还有学者从意识形态的理论性和价值性两个方面论述意识形态的特征。一是意识形态的价值性。价值观念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也是它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本质区别所在。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归根结底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但是它并不提供关于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而是针对一定的人群、社会集团依据自己的目的、要求、利益和对社会生活意义的不同理解.针对他们对各种社会现象所采取的态度而作出的理论概括,为社会提供理想和行为的规范。在意识形态的形成过程中,价值作为一种尺度或准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价值观念体系作为价值关系的理论表现,是同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的需要、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它反映的是一个集团、一个阶级乃至整个社会的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是通过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根本的社会需要。二是意识形态的理论性。意识形态是社会自我意识的理论形式。所谓自我意识就是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的对象和形成过程而言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向社会主体显现的效用以及满足社会主体需要的程度,它的形成过程就是社会意识主体对社会客体满足自身需要的利益和价值关系的反映过程。社会自我意识也有两种不问的形式,其中作为理性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集团或阶级的思想家基于对本社会、本阶级的根本需要和利益的认识而自觉创立的,它的社会功能也是通过思想家和理论家有组织、有计划地向群众宣传、解释.最后变为群众的行动而表现出来的。

三、关于意识形态的功能

许多研究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考察了意识形态的功能。归纳起来,意识形态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有学者指出,在传统社会中,民族认同尚未形成,维系社会团聚的主要力量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成为整合社会的重要手段,意识形态的任一微小变异,都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变化,从而影响到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运用特殊优势功能,把分散的、单个的社会意识形态统一起来,把对立的意识形态形式分化或销蚀为合意识形态的观念形式,把未建立或未完善的观念形态形式体系化或逐步意识形态化,从而使意识形态体系成为高效率的、有统摄力的社会统治观念形态。也有学者指出,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还表现为论证现实社会制度的合理性。意识形态要在理论上证明现存的产权结构和交换条件的合理、公正性,就必须解释现存的产权结构和交换条件是如何成为更大的体制的组成部分的理论。因此必须把现存的经济制度纳入到社会制度框架体系中加以理解,并通过提供现存社会制度必然存在的充足理由,界定经济制度产权结构的效率边界及其公平尺度。这样通过论证阶级统治的合理性和进行阶级统治的自然性,能给人们以安定、幸福,给人们只有顺从这种统治而别无他途的错觉。

2、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功能。有学者认为,在现代社会,政治统治和政治权威越来越从依靠国家暴力转向依靠政治合法性,也就是越来越依赖被统治者的认同。意识形态使公民认同现存政治权利、政治机构和政治秩序,从而使其具有合法性。有的学者指出,不管意识形态本身是否正确,它都是使个人和集团行为范式合乎理性的智力成果。

3、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有学者指出,意识形态是个人与环境达到一致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其经济功能的实质是提高制度管理的经济效益。有学者认为,从制度合作效率的角度看,意识形态作为世界观的价值系统,为人们“应如何行为”提供价值信念上的共识,进而减少人们合作行为的“摩擦费用”。意识形态还是克服“搭便车”行为的有效工具,所谓“搭便车”是指人们在狭隘的个人主义成本、收益原则支配下,不付任何费用,从他人或其他团体那里获得好处。有学者指出,意识形态还是避免委托、代理关系中“道德风险”的有效工具。

4、意识形态的社会管理功能。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之所以被引入到经济制度变迁的结构分析之中,是因为,其一,在现实社会中,大量存在着义务论的规范行为,如社会公益活动等,人们并非完全按照公利论的原则行事;其二,意识形态价值规范的引导,可以使人们超越狭隘个人机会主义动机,遵守社会普遍的伦理规范,建构社会文明进步的积极成果。这些是因为家庭和教育灌输的价值观念,这些观念导致限制他们的行为,以至于他们不会做出像“搭便车”那样的行为。在此意义上,意识形态作为人们决策的基本素质,会降低社会的管理成本,提高社会管理机制的运行效率。

5、意识形态的控制性功能。意识形态运用物质和观念的元素、工具对社会制度和人们思想的驯化和牵引,使社会秩序保持在意识形态整体框架内,把意识形态冲突限制在一定秩序之内,并使人们把意识形态内化为自身的信念、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意识形态控制包括:其一,观念性控制,它确保社会思想的统一和纯洁,尽力使多元价值观与占统治地位的一元价值观和谐一致;其二,制度控制,运用制度结构和机制销蚀超越性观念形成的冲击,使其不能发生或扩散;其三,科技和传媒控制,意识形态控制的新形式,是从传统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思想意识形态控制转换为现代科技、文化工业和多媒体的控制,欲求新形式下的社会一体化。

四、当代意识形态理论的阐释模式

马克思无疑是现代意识形态理论的奠基人,但由于马克思不同时期的不同著作所使用的“意识形态”术语存在含义上的差异,即马克思并没有给“意识形态一般”作出明确的界定。这样,他之后的思想家们根据已经变化了的世界和生活现实,从不同角度对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当代性”的阐释。根据他们对意识形态定位及阐释角度的不同,可以将当代意识形态理论划分为四种模式。

1、意识形态革命论。意识形态革命论的主要代表是卢卡奇和葛兰西。他们已不在否定的意义上来理解意识形态,而是将意识形态定位于“阶级意识”,即一定阶级对自己的历史地位和阶级使命的自觉认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提出了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或工业社会的条件下,与传统暴力革命观不同的无产阶级革命观:意识革命。他们都强调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革命的关键是阶级意识即意识形态的成熟。

2、意识形态批判论。马克思恩格斯之后,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们接过意识形态批判的武器。他们在科学技术日益渗透进资本主义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背景下,从科学技术向意识形态转化中定位意识形态。他们敏锐地洞见到,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和文化的意识形态化,看到了意识形态作用方式的转变。他们批判了这种新型的意识形态作为隐性的统治工具,起着欺骗、操纵人们精神的功能,使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丧失了批判、思考的能力,从而盲目地维护现存的存在体系。但他们将意识形态等同于科学技术、文化本身这一点是值得提出疑问的。

3、意识形态终结论。在20世纪的理论视野中,“意识形态终结论”表现为两个不同的流派。一是激进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终结,以贝尔、福山等思想家们为代表。他们以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出现的新发展和新变化为背景,否认资本主义还存在矛盾,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作为政治概念即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已经终结,留下的只是作为哲学、法律、宗教、道德、艺术等纯理论问题的意识形态问题。他们的共同点是将意识形态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实际上,他们“终结”的只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学说。二是意识形态的“知识社会学转向”,以韦伯、曼海姆和舍勒等为代表。他们从区分事实判断(或实在判断)与价值判断入手,力排意识形态的价值因素(主要是阶级性),试图通过他们的知识社会学方法,建立一种以形而上学为基础的超阶级、超党派的“总体的意识形态概念”,亦即纯粹的科学体系。

4、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决定论模式。我国当代学术界对意识形态的研究,从根本上说,是继承了马恩意识形态理论的衣钵,同时,也深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代继承者,即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的意识形态理论框架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决定论模式。其理论共同点可概括如下:从定性上看,意识形态已不再仅仅是一个贬义词,而逐渐被作为肯定、广义的概念来使用,它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概念,也是一个哲学、社会学概念;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框架内理解并定位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阶级性是意识形态不可回避的性质;意识形态是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总和,作为“思想的上层建筑”与其他的社会结构因素发生相互作用。

五、关于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关系

意识形态和科学的关系问题是理论界长期争论未决而又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中,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包含着两个基本的方面,其一是有没有科学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这种意识形态是不是科学?其二是科学(特别是指自然科学)本身是不是意识形态?

有学者认为,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具体说来就是,科学本身是否包含价值因素并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否是彼此隔绝的?伴随科技进步产生的有害后果是否仅仅是应用的问题?科学技术本身有没有包含这些后果的因素(即是否包含“负价值”)?这一问题归根到底就是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真理因素和价值因素的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关系问题。

有学者指出,在社会政治哲学的层面上,意识形态是一个上层建筑的范畴,而科学技术则归属于生产力。从认识论的角度看,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科学是以客观地、正确地反映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为根本特征的,是与“虚假性”的意识形态

相对立的真理性认识。与近代主体论哲学和实证主义不同,马克思主义对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始终是在一种历史的视域中审视的。正如阶级社会只是一种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一样,受狭隘的统治阶级利益支配的,本质上是欺骗性和虚假性的意识形态也是历史的产物。一个阶级所代表的利益愈是具有普遍性,其意识形态就愈科学,列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这个新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在看待意识形态和科学的关系时,人们常常毫不犹豫地肯定科学的客观性、真理性,而怀疑意识形态的客观实在性。意识形态总是与特定的阶级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作为阶级意识的意识形态在反映社会现实对是否必然带有“阶级的偏见”,从而成为歪曲、颠倒和掩盖现实的“虚假意识”就成了意识形态与科学是否对立的关键。但是,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不是必然的,科学的真实客观性也不是先天必然的,把真实与虚假的对立作为科学与意识形态对立的根据是站不住脚的。

还有学者指出,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科学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科学作为一种专门的精神生产形式,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的部分便独立出来了。科学虽然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然而却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式,它从属于人与自然斗争的生产力,而不是社会意识形态。科学以它特有的属性和功能(如知识性、系统性、非阶级性等),而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区别开来,成为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式。因此,自然科学既属于社会意识形式范围,又属于生产力范畴。然而,这并不等于说,科学与意识形态没有关联。科学与社会意识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与意识形态既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又不断地处于或明或暗的相互冲突之中。科学理论的发现、检验、修改、发展、应用无不受意识形态(世界观、宗教、道德等)的制约和影响,反过来,伟大的科学发现则往往影响意识形态的内容和形式,特别是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同时,科学成就也常常被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所利用,被用于论证和维护特定的政治制度。

六、全球化下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

1、意识形态面临现代性转化问题。有的学者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践基础,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开拓创新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推进其发展。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继承性和超越性相统一;协调性和综合性相结合;中心发展与边缘渗透相结合。有的学者指出,意识形态的现代性转化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是世俗化。世俗化意味着政治文化具备了科学性、参与性、开放性、共识性和进步性,即政治不再被认为仅仅是专属于某些精英分子或社会某一特定阶层的一种具有无法控制和参与的神圣性的一种活动。其次是理性化。意识形态要想有效地深入社会,自身必须是个高度自洽的并能够经得住理性观念考量的思想体系,并不能仅仅依靠政治权利的促动。再次是开放化。在价值与信仰多样化的现代社会,意识形态要保持一种主流与主导地位,必须具有相当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只有这样它才能与所处的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功能。有的学者指出,我国意识形态的现代性转化必须做到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相结合。二者结合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向和必然要求,这种结合既不是用马克思主义来代替传统政治文化,也不是用传统政治文化来吞没或消解马克思,而是二者有

机结合与内在的统一。其理想形态应当是: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富于创造性和强大生命力的现代政治文化。

2、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趋向。有学者指出,在全球化进程中,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不断地变化其形式:通过话语霸权和网络技术潜移默化地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价值观念、文化及生产方式;经济力量和意识形态号召力相结合是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决定性的因素;政治力量和意识形态号召力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军事打击和意识形态相结合。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世界范围内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重要手段。有也学者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还面临非科学意识形态观的挑战:“意识形态淡化论”企图淡化、抹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意识形态中立论”,其实质是否定意识形态的阶级归属,从而否定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意识形态虚假论”,其实质是抹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区别。有学者指出这些理论都是企图把意识形态作为认识批判的概念,使之纯理论化、认识论化,即企图把它变成一种纯形式的形而上学,排除全部的感情因素和外在的政治因素,脱离阶级、行业、党派的利益,这是一种非科学的意识形态观。

3、入世后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

有学者指出,入世后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一是影响人们思想稳定的因素增多,即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就业压力使人们的心理忧虑加重、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使人们的社会不公正感加剧;二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关系将更加错综复杂,突出表现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体系的根本对立;三是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的渗透更加直接和方便;四是引导和控制传媒与舆论的难度明显增大;五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功效相对减弱,因为意识形态的内容在社会信息网络中的空间和时间占有的密度相对减弱、意识形态工作方式的变化跟不上环境和对象的变化、相对固定的意识形态工作主客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弱化;六是宣传经济私有化,对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提出挑战。

七、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策略、方法和途径

1、意识形态面对挑战应采取的策略。有学者提出应采取的对策是: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核心指导地位,是有效而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所在;按照意识形态的本性所规定的特点,来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彻底的批判性。有学认为,一是要加强对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教育宣传,抵制和清除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传播和影响;二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加强法制建设,推动意识形态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四是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2、积极构建先进的意识形态。有学者指出,目前中国必须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的先进的意识形态。这一意识形态必须具有以下特征:普遍性,即意识形态理论的全面性和接受的普遍性;合理性,即一方面必须要保证自身的论证是逻辑自洽的,另一方面这种自洽的论证和说明必须与多数个体对世界的经验和感觉相符合;灵活性,即必须在解释外部条件的可观察到的变化时保持灵活的适应性和包容性。有学者提出,要拓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新视角,把新制

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融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也有学者提出构建以建设为主题的国家意识形态,一是进行建设理论的系统创新,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过去的有关社会主义认识的批判性反思中,在对新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总结中形成了“意识形态”的特色理论,使国家意识形态的理论构建完成了它的奠基工程。二是建设理论的社会化,以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意识形态的发展和完善还需要深入研究,国家意识形态的构建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理论与实践、科学性和虚假性的矛盾始终是需要注意不断加以解决的基本矛盾。

3、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原则。有的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注意和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必须坚持政治与经济的统一,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摆到重要的位置;二是必须坚持批判与建设的统一,牢牢地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阵地;三是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丰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四是坚持先进性和层次性的统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五是坚持“德治”与“法治”的统一,把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也有的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必须坚定正确信仰,并认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要自觉全面地掌握它完整、严密的科学思想体系,发挥其指导作用;必须抵制与总结错误思想,并认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一个同非马克思主义作长期斗争的过程;必须明确坚持与发展的关系,认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一个既要坚持其思想内容又要发展其思想内容的辩证运动过程;正视其他优秀思想成果,并认识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一个不断继承与接纳本国与外国的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过程。

4、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途径。有学者指出,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途径是: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当代解读,以强化我们意识形态基础理论建设;加强对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教育宣传。抵制和清除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传播和影响;充分凸现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以恢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固有价值取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必要的体系重构,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力、融合力、引导力;加强法制建设,推动意识形态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模块三:教师点评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意识形态研究无论是在自身的理论研究还是在对西方意识形态理论的译介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而对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在解释框架上,许多学者局限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传统,将意识形态僵化在“上层建筑”之中,并将“经济基础”作为意识形态的唯一决定因素。这样一来,很多问题就被排出在研究之外,不仅使我们活生生的现实生活陷入僵化,而且使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失去了活力。另外,阶级性问题始终是制约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瓶颈”,这也是中外意识形态理论研究者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诚然,无论何时,阶级性都是意识形态不可否认的性质。但阶级性并不是意识形态是否为科学的唯一标准,我们不能忽视,意识形态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是由事实与价值两个取向所决定的,任何分立或偏向的做法都是无法正确地认识意识形态的。等等。这些都是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注意加以克服和不断改进的。总之,意识形态研究既是一项重大的理论任务,又是极其艰巨而又复杂的社会实践。要

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就要求我们既要有科学而坚定的理论立场,有马克思主义的创造精神和理论勇气,有深厚的知识基础和广阔的理论视野,又要善于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具体社会存在,既要有理论敏感性,又要有实践敏感性,跟上我国实践的发展。

模块四:拓展阅读

一、参考文献:

(一)著作

1、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2、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3、姚大志.现代意识形态理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

4、孟登迎.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

6、王永贵.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

7、张秀琴.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二)论文

1、徐永样.试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观.湖北社会科学.1991 (3)

2、朱虹.论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湖北社会科学.1991(9)

3、邢贲思.意识形态论.中国社会科学.1992(1)

4、王桂娥.社会意识形态本质二重性初探.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2〔6〕

5、陈振明.科学中真理因素与价值因素的关系——再论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哲学研究.1992(9)

6、何报灶.拒斥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浙江社会科学.1995(3)

7、沈湘平.全球化的意识形态陷阱.现代哲学.1999(2)

8、杨魁森.评“非意识形态化”.天津社会科学.1999(5)

9、尹保云.“虚假的意识”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概念.学术界.2000(6)

10、刘日明.哈贝马斯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分歧.学海.2000(2)

11、郭世平.西方哲学视域中的科学与意识形态.江海学刊.2000(3)

12、徐海波.“意识形态”与科学性.学术界.2002(1)

13、仲崇东.“意识形态终结论”评析.天津社会科学.2002(4)

14、田科瑞.意识形态概念新探.天府新论.2004(3)

15、叶志坚.论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论原则.社会主义研究.2004(5)

16、李春明.意识形态的合法性问题.山东社会科学.2004(9)

17、刘景良.论新时期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6)

18、张秀琴.论意识形态的功能.教学与研究.2004(5)

19、张秀琴.“异化”批判及其问题卢卡奇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3)

20、徐丽霞.从发生学和功能学的视角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的解读.兰州学刊2005(4)

二、观点摘录:

1、田科瑞:《意识形态概念新探》,《天府新论》2004年第3期

(四)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基本上明确了意识形态概念的历史与现实,我们可以发现现存的意识形态概念的分析存在的共性:从观念体系的角度(也就是从精神层面和思想层面)来分析,从实体的角度分析。这些分析与理解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并概括出了意识形态概念,为我们把握这一概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与有效的思路,但是仅仅停留在此层面是无法真正把握意识形态概念的真义的。从我们前面分析过程与质疑过程,我们形成了自己的分析路径—把阶级分析法贯穿始终,将结构分析与功能分析相结合的总体方法。这种方法不是纯粹探求意识形态的实体而是把它放在总体关系中考察,不去纠缠于意识形态具体形式的分析,而侧重于结构分析与功能分析的结合。

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于从精神、思想、观念层面上来理解意识形态概念,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有些具有意识形态内容与功能的不仅仅是在精神层面、思想层面、观念层面表现出来,而往往从制度层面甚至从物质层面表现出来,这些范畴也应该归结到意识形态中去。掩藏于“意识形态化”背后的现代社会的思想体系制度化使得制度成为超思想观念形态的意识形态。哈贝马斯在《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对科学与技术的分析给我们的论点提供了实例与借鉴。“当今的那种占主导地位的,并把科学变成偶像,因而变得更加脆弱的隐形意识形态,比之旧式的意识形态更加难以抗拒,范围更加广泛,因为在掩盖实践问题的同时,不仅为既定阶级的局部利益作辩解,并且站在另一个阶级一边,压制局部解放的需求,而且损害人类要求解放的利益本身。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原因在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手段而不是普通民众的福泽;科学技术被用来论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永生性并为其提供合理性基础,具有了使现存统治合法化的功能;科学技术不是为了工人的自由而成了统治工人的强大力量。所有这些分析归结到一点就是科学技术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体系中充当了阶级统治的工具,成为了意识形态的角色,发挥着意识形态的功能,最终意识形态化了。尽管学术界对此争议颇大,持否定态度的人攻击的焦点上是:科学技术不是意识形态要素。诚然,从传统的实体的角度来考虑这无疑是有根据的,但是需要强调的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这不在于说科学技术成为了意识形态要素而在于其本身在一个总体关系的制度系统中充当了意识形态的角色执行了意识形态功能。可能许多人都忽视了一点—这也是前文历史阐述中可以得出的显示—过去人们理解的意识形态往往是精神、思想、观念层面的,判定意识形态首先确定其是否是一种带有价值判断性质的观念形式,然而真正能说明其是意识形态的是其功能,即在特定关系系统或制度中执行了意识形态功能,为统治阶级的统治辩护。这是我们定义意识形态时所应该采取的态度。“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马克思所讲的“异化”也在于人成为机器的附庸。生产力成为束缚工人的主要力量,所以工人的斗争经常指向机器,现代工人反生产力的源头也在此。同样道理各国的警察、军队、监狱等国家暴力机器都代表了统

治阶级的统治充当着意识形态的角色。与我们生活更贴近的例子:满街的麦当劳小朋友们陶醉其中乐此不彼,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就形成了对美国文化的认同,甚至形成崇洋媚外的心态也有可能。难道我们就因为它只是家快餐店而已,只是一个不成其为意识形态的物质实体而否认其作为意识形态的范畴而应对吗?美国从来都没有放弃过通过各种形式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麦当劳只是在不知不觉或者有知有觉中成了这种政策的帮凶。把它放在文化的系统中放在美国对华政策的系统中放在西方制度中它的深层乃是意识形态,它所承担是意识形态的角色。

基于是否承认“实体”服从于“关系”命题的不同回答就产生了实体主义与关系主义的论争,关系主义正受到多数人的推祟,并广泛接受和采用。关系主义坚持用系统方法和复杂性方法分析社会,总把一定的现象放在社会关系的体系中去考察。这是我们分析意识形态概念应采取的另一个态度。列宁指出“唯物主义提供了一个完全客观的标准,它把生产关系划分为社会结构,并使人有可能把主观主义者认为不能应用到社会学上来的重复性这个一般科学的标准,应用到这些关系上来。当他们还局限于思想的社会关系(即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时,他们不能发现各国社会想象中的重复性和常规性,他们的科学至多不过是记载这些现象、收集素材。一分析物质的社会关系(即不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人们在交换产品时彼此发生生产关系,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里存在着社会生产关系),立刻就可能看出重复性和常规性,把各国制度概括为社会形态这个基本概论。”这一段论述指明了前文“许多人都忽视”问题的要害—在实体分析是脱离了其中可能隐藏的社会生产关系。列宁的论述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将社会关系区分为“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物质关系是与物质社会关系相对应的。物质社会关系是生产关系的直接基础,决定着社会形态,构成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的基础,也是思想社会关系的基础。思想社会关系的范畴包括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其总和就是意识形态。政治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观念上层建筑包括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和哲学等不同形式。政治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政治的各种设置都是由物质生产决定的,这种决定是通过物质的社会关系直接体现出来的。政治上层建筑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制度化必定也服从于思想的社会关系,服从于观念的上层建筑,在社会统治系统中政治的各种设置虽然在形式上看是一种物质的实体的要素但它却是意识形态的内容。因此我们界定意识形态概念时必须运用系统的方法,在这个系统它首先属于思想社会关系。确定了这一点我们就要看它在社会系统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要从系统结构上分析其在各种关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而不是看它属于什么样的实体形态,是观念的还是物质的。这就与上一段的分析融合起来了。让我们继续回到麦当劳的例子上:首先,它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系统中是观念上层建筑的物质外壳,属于思想社会关系的范畴;其次,它承担了意识形态的功能。所以它就是意识形态的范畴。

综上所述,我们界定意识形态概念包括几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它属于思想社会关系的范畴;第二层次,它反映一定阶级的意志;第三层次,它具有统治阶级统治的功能。具备了这三个层次的内容它就是意识形态。由此,我们可以形成自己的意识形态概念:意识形态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反映一定阶级意志的思想社会关系的总和。

2、徐海波:《“意识形态”与科学性》,《学术界》2002年第1期

一、“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

社会(或阶级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需要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凝聚力量,在阶级社会中,可以被全社会成员接受的意识形态必须表现成摆脱了狭隘的阶级利益和历史局限性的意识形态,表现为整个社会的理想和价值。这既是社会向它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意识形态得以存在的条件。但是,从前面的分析中已经看到,在阶级社会中,任何意识形态都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在观念中的表现,“意识形态”表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并为维护这种生产关系服务。在这里,旧意识形态的本质与社会对意识形态的客观要求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对立。任何一个阶级社会中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达到剥削和压迫被统治阶级的目的,都必须加以设法解决这一矛盾。

但是,历史的辩证法是无情的。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为解决这一矛盾所作出的任何努力都必将以失败告终。这是任何统治阶级都无法克服和解决的矛盾。客观需要迫使统治阶级只能以另一种方式解决这一矛盾,就是用虚假的意识形态去迎合客观历史的需要,用虚假的方式超越旧意识形态内在的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但实际上,这种做法仅仅把矛盾掩盖了起来,从主观上否定掉它,正因为此,旧意识形态是虚假的,它用华丽的词藻和概念掩盖着社会真实本质。

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既是这一客观矛盾的产物,又是掩盖和否认这种矛盾的努力。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指出:“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旧意识形态与旧生产方式这种本质联系把生产方式中的根本矛盾反映到了意识形态之中,把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印在意识形态中。在阶级社会中,旧意识形态表现出的虚假性就是统治阶级试图克服意识形态的“社会性”与“阶级性”之间矛盾的某种努力,克服阶级和历史局限性的努力。然而,这种努力毕定要失败。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任何阶级在主观上无法加以否认的事实,但这又是统治阶级和旧意识形态千方百计想加以否认的。旧意识形态以虚假的形式掩盖它与社会存在之间的真实联系,掩盖自身的真实本质,用这种方式与社会存在发生联系,并为它服务。因此虚假、错误和荒谬是旧意识形态的根本属性,是它唯一的存在方式和表现方式,也是它与社会存在之间唯一的联系方式和服务方式。旧意识形态超越历史和阶级的努力以失败告终,在这里,理论与现实之间表现出外在的虚假的和谐与一致。一个异化社会造就出虚假的意识形态,虚假的意识形态反过来又维护和巩固这个社会,使社会产生出更多的虚假观念来。

二、“意识形态”与科学性

如果在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中,科学性和阶级性要获得统一,这就要求无产阶级的阶级性从本质上应完全不同于以往一切阶级所具有的阶级性。只有当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既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又超越狭隘的阶级利益时,它才可能成为科学的意识形态。因此,马克思不但对无产阶级,同时也对自己的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造就和锻炼了无产阶级,使它具有以往任何阶级所不具有的素质,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社会,埋葬私有制,这是无产阶级将要完成的历史使命。同时,在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和冲突中,这个阶级不断觉醒,形成自己的阶级意识。在不断地认识社会运动发展,

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阶级利益和历史使命的过程中,无产阶级认识到它的阶级利益、理想和目的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自由发展和全面解放的历史趋势相一致。因此,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如果把解放仅仅看作被压迫阶级上升到统治阶级的过程,仅仅看成本阶级的解放,而不把这种解放与人类的最终解放联系在一起,那么这种解放至多只能造就出一个新的统治阶级。而作为无产阶级来说,它最终还是没有获得解放。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使得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与人类的根本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在解放全人类同时,无产阶级自己也获得真正的解放,无产阶级的真正解放也就是人类的解放,是社会彻底摆脱私有制,迈入人类自由发展的新阶段。

当从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出来的无产阶级历史地位和使命中理解它的阶级性时,我们可以看到,这种阶级性已经完全不同于阶级社会中任何阶级的阶级性。在原来的基础和范围中无法理解和把握无产阶级阶级性中的这些本质,它必须在新的历史范围和基础上才可以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弄清楚,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做到阶级性和真理性的统一,成为科学的意识形态。虽然,马克思主义也包含着人类理想、社会发展方向和目的、人类的价值和道德准则,但这一切都以客观社会发展规律为基础,与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相结合,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证明了科学的意识形态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得以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清楚看到,为什么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以往一切旧意识形态所不具有的科学性,它与客观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是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也是客观社会存在的产物,只有从社会存在出发才能加以解释和说明。但马克思主义所立足的基础完全不同于旧意识形态所立足的基础,前者是对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以及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矛盾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反映,后者反映了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利益,正是这一差别造就了两种意识形态完全不同的本质。同时,作为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表现,马克思主义也不同于一切旧意识形态。旧意识形态是剥削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一切剥削阶级都不可能超越客观的阶级地位和利益带来的狭隘性。即使这个阶级处在历史进步时期,它也不可能以彻底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和历史的发展。因此,在把阶级意识转化成社会意识的过程中,意识形态必然表现为虚假的观念。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正好与此相反,如果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理想、目的和阶级利益与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一致,正确地反映历史发展规律,这种意识形态必然是科学的意识形态。只有在以上基础上,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才是科学的意识形态,同时也真正揭示出,造成旧意识形态虚假性的客观历史原因是旧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因此对旧意识形态的批判转变成对旧生产方式和旧生产关系的批判,转变成对产生旧意识形态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批判。在今天,我们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它的社会理想、价值和道德观来源于对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它通过无产阶级的实践把这些理想现实化,达到变革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目的。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同时,我们必须在两个方面展开斗争。其一是那些怀疑论者,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具有科学性,在现今社会的改革中已经没有任何实际的指导意义,已经“过时”了。其二是那些使马克思主义脱离它产生和获得科学性的基础,割

裂它与作为“自为”阶级的无产阶级之间的内在联系,割裂它与生产方式内在规律之间的联系,使它教条化和僵化,脱离实践的所做所为。这种做法使马克思主义丧失了自身的科学性和批判性,转变成“虚假的意识形态”。我们只有在这两方面进行不懈地努力和斗争,在这场坚持真理的斗争中才能获得胜利,才能真正地坚持住马克思主义,使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下获得成功和胜利。

3、张秀琴:《论意识形态的功能》,《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一、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认为,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对人民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制造社会的意识形态氛围,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把一定的思维方式和信念灌输给社会成员。

马克思认为,在阶级社会中,人们都处于一定的意识形态氛围之中,接受着意识形态的教化,从而形成与社会相一致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信念。这样的教化在现实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这种普遍性一方面表现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阶层的自觉宣传、灌输和教育,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人们在普通的社会交往中也自然而然地把意识形态作为交往的内容,把意识形态作为交往得以进行的精神平台。但马克思同时也指出,阶级社会中的这种意识形态氛围是一个虚假的、颠倒的精神世界;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的“教化”即意识形态教育和灌输就是对人的非人化的训练,使人成为甘愿接受统治的奴隶。马克思说,“资产者唯恐失去的那种教育,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把人训练成机器”,[1](P289)从而为实现他们的利益而服务。而通过教育和教化承受了这些意识形态的个人,会以为这些意识形态的观点和情感就是他们的思维的本己方式与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于是,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就被遮蔽了,人们看到的意识形态就是所有人都没有疑义的共同的、真实的“知识和文化”。

可见,在这种教育或教化中,意识形态覆盖了或消解了社会成员的真实利益和意愿,使人们难以发现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从而沦落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俘虏”。这样一来,他们对统治阶级的反抗也就只能表现为对阶级社会的某些方面或环节的反抗,而不会触及整个意识形态,即便是有所触动,新建立起来的也只会是过去意识形态的翻版。

二、作为“阶级社会维护意识”的意识形态

当我们说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的维护意识”的时候,指的就是意识形态发挥着这样的作用:从精神的方面把统治阶级的利益合理化,把与统治阶级利益内在统一的生产关系合理化,并以知识、观念和信念等形式保证这种利益的实现。为了做到这一点,意识形态必然从各个方面掩盖这种利益的狭隘性,给它披上自然性的外衣,将其打扮成一定如此的必然的、社会的每个人都期望实现的普遍利益。同时,它也由此使本阶级的成员实现利益上的自觉,从而在精神上凝聚起来。从历史上看,统治阶级只有具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它才走向自为和自觉。一般的阶级成员未必可以在自己的实践中领悟到自己真实的根本利益,他们时常只是以经验性的体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和利益。意识形态则把这些经验性的利益观念纳入其中并加以提炼,使利益观念穿上了知识和信念的“服装”,从而表达了统治阶级全体成员的根本愿望和取向,于是统治阶级的成员拥有了知识武装库和精神家园,拥有了特殊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当意识形态表现为阶级信念时,它就会对社会生活起着重要的牵引作用。它可以使阶级成员形成一定的成见,以自己的取舍来裁减现实和做出决策。由于意识形态是由政治意识形态、法律意识形态、宗教、哲学和艺术意识形态等诸形式构成的。所以,当意识形态作为“阶级社会的维护意识”而表现为一定阶级的信念时,它就会分别以政治理想信念、道德信念、艺术信念以及宗教信念等具体形式出现。这些信念会在现实的生活中分别充当现存的“阶级社会”辩护的角色。因为统治阶级的信念当然会把对现存社会的维护作为自己的重要内容,因而当然会把现存社会描绘成合情合理的美好社会。但是这不排斥阶级信念对现存社会的具体方面的批判和对社会未来发展的理想性设想,以便把现存社会描述成不断完善的过程,从而引导人们沿着它所设计的方向走向未来,可见,统治阶级的理想和信念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理想的信念就会软弱无力。然而,统治阶级的阶级理想和信念决不会超出其阶级利益所允许的范围。也就是说,这种“自我超越”意识只是统治阶级利益所允许的“度”内的概念意识。当这个度有被超越的危险的时候,这种自我超越意识就立刻转变为“自我维护”意识。

三、作为“人类文化发展载体”的意识形态

作为“人类文化发展载体”的意识形态,其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它作为既定的环境,制约着人们创造文化的视点;第二,它作为既定的思维结构,制约着人类创造文化的方式;第三,它作为既定的社会评价体系,制约着人们对文化的创造。也就是说,在文明社会,文化主要通过意识形态的途径进行生产。因为在文明社会中,文化的制造者大多属于意识形态阶层,意识形态生产和文化生产在他们那里是一个同体的过程:意识形态的制造同时也是文化的生产,反之,文化的制造同时也是意识形态的生产。因而,在文明社会中,文化总是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性,而意识形态也总是具有一定的文化性。所不同的是,文化的概念常常用于指认社会精神现象,而意识形态概念则往往指认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

4、刘景良:《论新时期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一、鲜明的时代性

新时期意识形态恢复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固有本质特征,一反教条主义顽弊,紧跟时代潮流,反映社会生活,批判错误理论,抛弃陈旧观点,建构真理体系,有着鲜明的时代性。这种鲜明的时代性以新时期意识形态中两大政治理论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例,能够得到最好的说明。

二、开放的包容性

新时期意识形态本身固有的开放的包容性机能得到了恢复,它不仅是形式上的,也是内容上的。从内容上看,新时期在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性质,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的前提下,允许多种不同性质主体的意识形态模式存在。

从形式上看,新时期各种形式的意识形态的发展真正有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共同繁荣的局面。

三、坚定的主导性

应当指出,新时期意识形态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是强调主导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这个主导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在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坚定的主导性的具体表现,不仅在于它对其他各种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方向具有强有力的制约作用,而且它还要决定和影响其他各种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的数量、比重和结构。当在开放的包客机能下存在的各种意识形态因为特殊环境的影响,使其作用的发挥影响主导意识形态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方向时,主导意识形态就会旗帜鲜明,也是理所当然地对其进行抵制、批判和反对。

应当指出的是,以上所述的新时期主导意识形态对非主导意识形态的抵制和反对已不是过去大搞意识形态领域中阶级斗争年代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而是说理的,论辩的、可控的。是把坚持主导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与坚持对非主导意识形态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相结合的抵制、批判和反对。这种抵制、批判和反对既有利于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巩固,也有利于非主导意识形态对自身存在环境的理解和发展方向的辨识。

四、普遍的合理性

无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普遍合理性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普遍合理性,它们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并不冲突,而是统一的。因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赖以存在的阶级基础是和现代大工业相伴而生的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没有自己的阶级私利,其自身的利益与要求和全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完全一致,并能通过自己的政党成员引导人民大众去实现自己的合理利益与要求。过去我们在主导意识形态中强调阶级性,是因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性中已经包含着普遍的合理性,今天在论述新时期意识形态的特征中突出强调合理性,是因为这个普遍合理性不仅保留了工人阶级的阶级性,还增加了时代赋予的新内涵,更容易得到全社会各阶层人们的认可,更容易体现世界潮流。所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阶级阵线越来越模糊,阶层分化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应该更多地突出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普遍合理性,而不是更多地突出强调阶级性。

5、叶志坚:《论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论原则》,《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5期

一、坚持与创新相统一

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历来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然要求作为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然而,在变革的时代和开放的世界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各种思想纷然杂陈,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改变着人们的观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一系列的严峻考验和重大挑战,此时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显得非常必要。

当然,在重视坚持的基础上,必须强调创新。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坚持,就有可能导致僵化,从而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意识形态的教条化,其要害是把作为意识形态核心和主导的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唯书和唯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多次向世人表明,他们的学说在本质上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并非一成不变、封闭僵化的学说,而是发展创新的理论体系。与时俱进、发展创

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强大动力,也只有用创新着的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创新并不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身,还应该具体体现于意识形态建设的手段、方式、方法、机制等方面的不断创新。要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电视、光盘、影碟等来为理论教育工作服务,增强理论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要善于去抢占互联网这个思想政治工作的至高点,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网站。为了扩大网上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应该尽可能同一些网民访问率比较高的网站连接,以增加同网民相接触的机会,方便网民随时访问。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办电台、办电视台、办出版社、办一切新闻媒体,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二、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结合

在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对立统一中,我们应该首先重视弘扬主旋律。这是因为:第一,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巩固其统治,都要维护和发展自己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规律。第二,在现代意义的国家中,思想意识层面对国家稳定发展的影响力增强,理性化程度提高,要求国家不能简单的以暴力、强制作为建构原则,而应更多的转用社会舆论监督、政治思想导向、社会协商沟通等理性化原则来形成对国家制度的认可。为此,加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掌握、引领社会思潮,控制思想意识领导权,确立有利于自身统治的主流意识和思想文化氛围,就显得更为重要。第三,要在全球化浪潮中应对西方强势文化扩张和意识形态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也必须重视和弘扬主旋律。

我们在强调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结合的同时,还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思想观念的多样化与社会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有着本质区别。所谓多元化,是指在意识形态领域具有多个分别服务于不同阶级、阶层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和道德规范,它们平行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左右着社会的精神面貌;而所谓多样化,则是指在一种意识形态的主导下,多种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精神生活、文化形式同时存在。应该说,现阶段在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的这种多样化,实际上是主旋律的一元化态势之下的多样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只要有益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只要能够使人们受到启发和教育,得到娱乐和享受的思想活动和文化生活,都是允许的。

三、传统意识与外来意识相融合

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有区域性、民族性,又有全球性、融合性。作为人类社会发展重要特征的意识形态也是如此。当今世界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伴随着这一大趋势,世界各种思想文化意识相互激荡,有吸纳也有排斥;有融合也有斗争;有渗透也有抵御。我们的意识形态建设就要立足于既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又要求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有对传统意识、外来意识的精华部分兼收并蓄、取长补短的融合功能。无论是传统意识还是外来意识都有精华与糟粕、粗劣与优秀之分。我们要继承的是精华,要吸收的是优秀,这就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认真甄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四、现实性与先进性相一致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来就认为,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恰恰相反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形态与其所植根的社会存在紧密相联,与其所反映

的时代息息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仅大大丰富了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实践,同时也提供了产生先进意识的现实性基础。

当然,意识形态的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只有那些代表历史前进方向,始终对变化着的现实有着适应性和前瞻性阐释的意识形态才会持久地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功能。是否具有先进性是决定党的意识形态的生命力之所在,是决定一个党生死存亡的关键。我们党始终重视自身先进意识形态的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就是新世纪党的先进意识形态发展的标志。没有这种先进性,中国共产党就不能把自己同世界上形形色色的各种党派区别开来;没有这种先进性,党就不能获得人民的信赖和拥护,将会丧失自己的执政合法性。

因此,我们不仅要寻求和建立反映社会存在的现实性意识;我们更应当追求和建立具有前瞻性和导向作用的先进意识。惟有如此,我们的意识形态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起到促进我国社会进步和全面发展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强调意识形态建设中的现实性与先进性相一致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文献综述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文献综述 近些年意识形态的研究已成为学术领域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但是探讨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关系,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与日常生活关系方面的论著和文章在数量上还不是太多,相关问题的探讨还处于理论研究的层面。一方面缺乏对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关系的系统性、理论性梳理,另一方面,对于在实践领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如何有效作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发挥意识形态对人及人的生活的积极影响和引领作用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只是在某些微观领域有所涉及,比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传播和建设等。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课题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力求得出一些有建设性作用的成果。 关于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关系的经典著作可以推及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批判了德国哲学的唯心主义本质后,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把意识及意识形态重新建立在人们的现实生活基础之上,真正从现实环境和条件出发来研究意识形态,从现实的经济基础出发来研究社会的上层建筑。 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意即如何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人们真正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近年来,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本身理论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俞吾金的《意识形态论》,宋惠昌的《当代意识形态研究》,郑永廷等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朱兆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纵论》,杨海英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研究》,郭文亮的《加入WTO与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成果就意识形态的内涵、本质、特征、社会功能、发展历史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不同阶级、社会的意识形态进行了比较分析,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立、本质、特征、功能、发展历史、当代的发展和生命力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也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方法论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有学者揭示了意识形态为人们认同和接受的重要性,认为“意识形态如果不能为群众所理解、接受,也就是阶级的基本观点、原则、理想没有为广大群众所认同,那么这种意识形态就是一种干瘪的教条,这个阶级或集团就会逐渐失去广大群众的支持,只能无可奈何地在政治舞台上走下坡路。如果意识形态能够为广大群众所接受,那么这种意识形态就将产生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使阶级或集团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目标得以实现。因此,执政的阶级或集团会有一个使意识形态为群众所接受的重要任务”。(朱兆中:《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纵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2页。)这些成果对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和接受,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科学的启示和重要的借鉴。 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赵继伟的著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第一次从思想关系的视野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全书系统地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的理论体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的丰富蕴含,归纳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知识借鉴,剖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划分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过程的阶段,提取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过程的基本矛盾,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过程的基本规律,解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机理,透视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方式,确定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问题的研究从思想关系的角度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如何才能被人们接受。但是,该书重点是从理论层面、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探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问题,并没有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述。 到目前为止,从中国知网上搜索的关于该主题的博士论文尚无,与此相关的硕士论文只有一篇,即吉林大学2008年徐伶俐的《消费?生活?意识形态——消费主义及其意识形态批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论述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论述 【摘要】:文章通过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论述,揭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题思想和基本内容是马克思的个人理论,而这种理论的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现实的人”,其本质是在”社会中、历史中行动的人” 。 【关键词】:马克思;现实的人 一、个人的含义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个人在马克思的哲学和思想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个人始终是马克思关注的核心,个人始终是马克思进行研究的一条主线。 读到这里,很容易让人想到,我们当今社会所特别强调和提倡的”集体主义”--就是一切从集体出发,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思想,和马克思的经典论述是有些出入的,那么究竟集体和个人谁是更基础性的?当二者的利益出现冲突时,应该怎样处理?笔者认为,个人是社会的细胞,是基础性的,集体是建立在个人的基础之上的,只有重新发现个人,尊重个人的价值和各项权利,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这样的集体才更有活力,更强大,集体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当二者的利益出现冲突时,应该怎样处理?对于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建立在上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应该建立在上一个答案的基础之上的,当我们个人遇到这个问题时,个人可以完全根据个人的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解决,你可以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也可以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完全是一个个人化的问题,个人有选择的权利。单个人遇到这个问题,单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这是自由的和偶然的,但是从总体上来考虑,总会有这样的一个结果:或者多数人会选择”个人利益是第一位的”,或者多数人选择”集体利益是第一位的”,无论单个人怎样选择,从统计上讲,总会有一个多数人的选择,这个却是必然的,就是这个多数人的选择,就是对问题的最好回答,也是问题的最后的答案。这里面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一样,在调节着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选择和解决。 在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在人的问题上的两个错误,第一、批判费尔巴哈把人看成是抽象的人,而不是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现实的历史的人”。第二、批判费尔巴哈脱离人的实践活动,简单、直观地把人只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没有看到人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在完成对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批判之后,马克思进一步对”现实的人”作了具体说明:”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

意识形态研究综述

模块一:研究概况 意识形态问题是一个现实性很强而又敏感的理论课题。在当代世界的各种政治理 论文献中,以及我们日常的政治生活中,意识形态这个概念被广泛使用着。近年来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意识形态领域中各种思想、观点的争论、斗争始终存在,因此,正确认识意识形态及其功能问题,是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需要,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理论界一些专家、学者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研究,一批有影响的论著相继问世,为创立独立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体来说,关于社 会发展规律的讨论主要涉及到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关于意识形态的内涵。学者们普遍对传统教科书的意识形态概念提出了疑问,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意识形态的概念。二是关于意识形态的特征。学者们分别提出了“二特征说”、“四 特征说”、“五特征说”和“六特征说”。三是关于意识形态的功能。许多研究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考察了意识形态的功能。归纳起来,意识形态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社会整合功能;合法性功能;经济功能;社会管理功能和控制性功能。四是关于当代意识形态理论的阐释模式。学者们根据对意识形态定位及阐释角度的不同,将当代意识形态理论划分为四种模式:意识形态革命论;意识形态批判论;意识形态终结论和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决定论模式。五是关于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关系。这一问题是理论界长期争论未决而又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其中核心的问题就是意识形态是否是科学的争论,这一争论直接涉及到如何评价马克思主义这种意识形态的科学性。 值得注意 的是,一些学者虽然不正面否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但在具体阐述一 般意识形态与科学性的关系时却对意识形态是否具有科学性持怀疑、甚至是否定态度,

意识形态研究综述

第十一卷 第二期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Vo.l11,No.2 J OUR NAL OF ANHU I ELECTR I CAL ENGI NEER I NG PROFESS I ONAL TECHN I QUE COLLEGE Jun e2006 意识形态研究综述 汤家玉* (蚌埠坦克学院,安徽 蚌埠 233013) [摘 要] 本文全面地总结了当代学者对意识形态研究的成果,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是统治阶级的价值理论体系。 [关键词] 意识形态;思想上层建筑;价值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 D693.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9706(2006)02-0007-07 The V iewpoi nts of Schl ars on Ideol ogy TANG Jia-yu (Bengbu Tank I nstitute,Bengbu233013,Ch i n a) [A bstract] The dissertati o n takes m ak i n g c l e ar t h e ach ieve m ents that the researchers have m ade abou t i d eo l o gy.The author th i n ks that ideo logy is the m ental superstr ucture of the society and the ax i o logy syste m of the ruli n g c lass. [Key words] ideo logy;m ental superstructure o f the society;ax i o logy syste m o f the ruling class 意识形态是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学者们对此展开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出版了一些专著,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应当说,学者们对意识形态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有些方面,尚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对意识形态概念渊源的追溯 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第一个明确提出 意识形态概念的是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哲学家托拉西,意识形态在他的理论中就是 观念学的意思。观念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认识的起源、界限和认识的可靠性的程度。他在!观念学原理?(或译作!思想体系原理?或!意识形态原理?)中解释说,意识形态表示的是一种思想的科学或观念的科学,这种观念科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拿破仑率领大军在欧洲进行征服活动,也就把意识形态家们的思想带到欧洲各地,意识形态一词在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流行起来,含义也就越来越复杂,肯定和否定的意义并存于一身。在法语中,意识形态是指关于思想意识的言论;在英语中,它具有观念学、思想体系、空想等;在俄语中,它包括思想体系、思想观念等意义。意识形态概念在其演变过程中,其内容越来越复杂,远远不同于它的最初意义了。 至于中国共产党人使用的意识形态概念,渊源于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写出了!德意志意识形态?,明确使用了意识形态这个概念。他们指出:市民社会 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而意识形态就属于 观念的上层建筑。他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进一步阐述了意识形态的涵义: 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社会的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整个阶级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这一切。%也就是说,意识形态是由 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观念上层建筑。 需要说明的是,许多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所使用的意识形态概念,是一个否定性的概念,其本质是虚假的观念。马克思认为: 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把人类史归结为一种歪曲的理解,就是归结为一种完全的抽象。&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还说: 人们迄今总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各种虚假观念。他们按照自己关于神、关于模范人等等观念来建立自 *收稿日期:2006-02-27 作者简介:汤家玉(1966-),男,安徽繁昌人,蚌埠坦克学院政工室,副教授,博士。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1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29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89页。

近年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综述_余一凡

理论与现代化 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2012-03 Mar ,2012 2012年第2期NO.2,2012 长期以来,意识形态研究是国内外社会科学研究中十分活跃的领域,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又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方面。当前学术界,既有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意识形态理论的考察,又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念的探讨;既有对历史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注,又有对当前全球化、网络化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探索。这些研究从不同的学科角度、不同的理论层面,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向纵深发展。 一、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研究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还没有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的概念,但是,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理论立场和原则性规定都是由他们确立的。尤其是马克思,作为意识形态学术史上的标志性人物,正是由于他的理论,意识形态才引起世界范围内如此广泛的关 注,他的意识形态思想,一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焦点。国外学者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注,也主要集中在这方面。 (一)关于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论争 关于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界定,是探讨其意识形态思想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对此,俞吾金等提出:“总起来看,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理解为否定性的概念,可以说是抓住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根本 倾向。”[1] 认为从根本上来说,“意识形态”在马克思那 里是一个贬义的概念,其根本特征是用幻想的联系来取代并掩蔽现实的联系。P.C.罗兹也坚持类似观点,他在 《意识形态概念和马克思的理论》中指出,“马克思已经把意识形态理解为‘虚假的意识’,也理解为‘形 而上学’ 和‘宗教’的整个‘上层建筑’。”[1](130) 杨生平等持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中性说,即相信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是一个描述性概念,认为马克思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NKZXYY1123;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内青年 项目 “建党九十年来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经验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NKQ1017。作者简介:余一凡(1982-),男,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讲师,博士。邮编:300071 赵冶(1987-),女,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邮编:300071 近年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综述 余一凡 赵冶 摘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近 年来,学术界在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研究、对列宁意识形态理论的总体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某些基本问题仍有继续探讨的空间:学术界还缺乏对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涵的清晰界定,缺少对关键问题和基础性问题的深度思考。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综述;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2-0120-08 120

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关系研究综述

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关系研究综述 万 军 什么是国家利益?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美国现实主义理论家罗伯特 奥斯古德把国家利益具体规定为四个要素:(1)国家的生存和自保,包括领土完整、政治独立和基本政治制度的持续;(2)国家在经济上的自给自足; (3)国家在国内外有足够的威望;(4)国家具有对外扩张的能力。伊沃 杜查希克,指出国家利益包括五个要求:(1)国家实体的生存,主要指国民和国土的存在;(2)基本价值的存在,如民主、自由、独立、平等;(3)基本政治制度的维持;(4)经济的发展;(5)领土和主权完整。汉斯 摩根索认为,国家的所有行为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国家的核心利益生存。印度学者辛德认为,国家利益应包括:(1)国家安全;(2)维持国际现状;(3)改变国际现状;(4)保护外交;(5)威望。! 尽管大家的定义见仁见智,但对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一般学者都是持肯定的观点。美国政治学家弗雷德 桑德曼在其著作?国家利益#中这样描述国家利益:?当我们谈到国家利益的时候,我们是在谈价值观念:是某一社会的一部分人,许多人,或者所有人所拥有的价值观念。%&厄尔 弗赖伊等在谈到文化价值观的作用时说:?政治领袖必须在符合国家价值观念的前提下才能形成政策,国家价值观念只是个人价值观念的集合,关于美国国家利益的问题只有研究国家价值观才能找到答案。正是这些价值观才规定了国家的利益和国家安全。%?我国学者王沪宁教授认为:?决策的过程受决策者价值体系的制约。一定的价值体系决定决策者的态度、信仰和原则。((政治意识形态对决策有直接的或间接的制约作用,一定的公共政策总是带着一定的价值观念的。%)刘建飞也指出:?任何一个政治家在制定外交政策时,都遵循着某种本民族、国家、政治集团所信奉的观念或意识形态。%?在国际竞争和冲突中,有时意识形态在使一个国家作出敌友判断时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刘金质在?美国对外政策制定的国内因素#一文中说道:?维护并坚定自己的意识形态与信仰,这是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最重要的部分。%+ 我们在这里参考诸多学者的观点,从三个角度来探讨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侧重于外交和国际关系方面)的关系。 一、意识形态是国家利益的一部分 意识形态是国家利益的一部分,这是从冷战中得出的结论。成功地推行自己的意识形态对于减少摩擦、形成共识、孤立敌手、争取朋友都有很大的好处。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和平演变的方法,在没有发一枪一弹的情况下,促成了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这是他们在意识形态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获得的最大胜利。 在全球化时代,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世界的主题,在各国的和平交往中,意识形态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交往的对象、深度等因素。如果双方的意识形态比较相近或者能够对接,那么彼此的交往和合作也就比较容易;如果能通过交流让对方接受本国的意识形态,那么在政治和经济上也就会有更大的影响力,这对于本国的国家利益是很重要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政治领域的建构主义开始兴起。建构主义的国家利益观的基本原理是:观念决定身份,身份决定利益。其代表作亚历山大 温特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玛莎 费丽莫的?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和康多利萨 赖斯的?促进美国国家利益#都支持这样的观点,即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看成是美国国家利益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 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约瑟夫 奈。这位曾在克林顿政府内任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和助理部长,目前担任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的国际政治专家,在1990年最早明确提出了 150?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7年第4期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04CKS005)成果的一部分。

论意识形态的本质、功能、总体性及领域

论意识形态的本质、功能、总体性及领域 作者:陈锡喜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摘要:通行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关于意识形态的定义,只是对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中的定位描述及其外延的机械规定。依据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内容上反映一定的阶级或集团利益,具有特殊性,在形式上又要说成是体现共同利益,具有普遍性。其根本功能是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即为维护或冲击现成的利益格局的行为合法性提供合理性辩护。意识形态的总体性,需从一般和特殊的辩证关系而并非整体和部分的机械关系上来把握其同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外延关系,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包含了意识形态,但不是所有社会意识形式中的思想观点都是意识形态。确定是否是意识形态的根本依据是,是否反映人们之间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由此可将意识形态区分为程度不同的政治生活领域、思想文化领域、日常生活领域以及国际交往领域。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历了强化意识形态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到“淡化”、“边缘化”,再到逐步意识到意识形态斗争的客观性,并越来越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变化。然而,对于究竟何谓“意识形态”,一方面,学术界意见纷呈[1],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又态度各异,会根据语境变化而赋予其不同内涵;另一方面,通行马克思主义教科书的定义,却依据苏联版本,把意识形态定义为思想上层建筑,具有阶级性,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2]这一定义,只是对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中的定位描述及其机械的外延规定,而没能依据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揭示出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功能,从而把握意识形态的总体性及其领域。进行这一工作,对于在理论上依据实践发展和语境变化,丰富意识形态的内涵,在实践上既抵制“去意识形态化”和“淡化意识形态”的思潮,又避免“泛意识形态化”和“强化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的倾向,是有价值的。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本质特征及其功能 之所以说传统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中关于“思想上层建筑”的定义只是对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中的定位描述,还没有揭示出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功能,是因为它尚不能解释意识形态概念形成后思想史上存在的四个问题: 其一,为何意识形态很快被作为一个“贬义词”来使用?最早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是托拉西(Destutt de Tracy)在19世纪初所著的《意识形态概论》,词义即为“观念学”,其意在于以能否还原为感觉经验为标准重构人类知识体系的基本观念。但是,拿破仑很快就称托拉西等人为“意识形态家”,即脱离实际、虚构观念的“空论家”。于是意识形态的词义发生了转化,具有了“虚幻性”的含义。 其二,马克思为何对意识形态持强烈的批判态度?[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1844年)中,批判了以布鲁诺·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将所谓对“绝对精神”的“自我意识”作为人的本质和历史本体的观点,认为这是一种“虚幻”的意识形态。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中,更是通过对以往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揭示了意识形态在本质上的虚假性,即是颠倒的社会意识。直到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才把“社会意识形式”界定为“思想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4] 其三,为什么现代学者依然存在对“意识形态”的“否定性”解读?除了把意识形态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中性”解读外,某些现代西方哲学、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依然对意识形态持“贬义”态度。如曼海姆(Karl Mannheim)认为,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一样,都是关于“存在之超越的观念”[5],即意识形态往往表现为以想象的方式去描写存在,在这一过程中又因为要反映政治集团的利益而竭力掩盖存在的真实关系,因而是消极的精神现象。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则突出“意识形态”和“科学”的对立,认为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出发点是幻想的现实还是从真实的现实,而马克思主义通过“理论实践”而超越了原有意识形态,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其四,为什么中国现代社会对意识形态的态度会跌宕起伏?“文化大革命”存在严重的意识形态“崇拜”现象,使社会生活“泛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不断被强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又产生了某种“意识形态恐惧症”,无论在政界、学界,还是平民百姓,大多对意识形态“唯恐避之而不及”。而在对外交往中,则公开宣称“不划线”(不以意识形态为标准);在对台宣传中,也往往以“搞意识形态”为罪责来斥责台独势力的某些言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