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_细胞骨架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_细胞骨架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_细胞骨架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_细胞骨架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细胞骨架

本章要点:本章阐述了细胞骨架的基本涵义、细胞中存在的几种骨架体系的结构、功能及生物学意义。要求重点掌握细胞质骨架的结构及功能。

一、名词解释

1、细胞骨架:细胞骨架(Cytoskeleton)是指存在于真核细胞质内的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包括狭义和广义的细胞骨架两种概念。广义的细胞骨架包括:细胞核骨架、细胞质骨架、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外基质。狭义的细胞骨架指细胞质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

2、应力纤维:应力纤维是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微丝束结构,由大量平行排列的微丝组成,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表面的粘着有密切关系,可能在细胞形态发生、细胞分化和组织的形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微管:在真核细胞质中,由微管蛋白构成的,可形成纺锤体、中心体及细胞特化结构鞭毛和纤毛的结构。

4、微丝: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构成的,可在细胞形态的支持及细胞肌性收缩和非肌性运动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结构。

5、中间纤维:存在于真核细胞质中的,由蛋白质构成的,其直径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在支持细胞形态、参与物质运输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纤维状结构。

6、踏车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细胞骨架在装配过程中,一端发生装配使微管或微丝延长,而另一端发生去装配而使微管或微丝缩短,实际上是正极的装配速度快于负极的装配速度,这种现象称为踏车现象。

7、微管组织中心(MTOC):微管在生理状态及实验处理解聚后重新装配的发生处称为微管组织中心。动物细胞的MTOC为中心体。MTOC决定了细胞中微管的极性,微管的(-)极指向MTOC,(+)极背向MTOC。}

8、胞质分裂环:在有丝分裂末期,两个即将分裂的子细胞之间产生一个收缩环。收缩环是由大量平行排列的微丝组成,由分裂末期胞质中的肌动蛋白装配而成,随着收缩环的收缩,两个子细胞被分开。胞质分裂后,收缩环即消失。

二、填空题

1细胞质骨架__是一种复杂的蛋白质纤维网络状结构,能使真核细胞适应多种形状和协调的运动。

2、肌动蛋白丝具有两个结构上明显不同的末端,即__正极___极和__负极___极。

3、在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两个子细胞的最终分离依赖于质膜下带状肌动纤维束和肌球蛋白分子的活动,这种特殊的结构是___收缩环__。

4、小肠上皮细胞表面的指状突起是_微绒毛____,其中含有__微丝___细胞质骨架成分。

5、微管由__微管蛋白___分子组成的,微管的单体形式是___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__组成的异二聚体。

6、基体类似于__中心粒___,是由9个三联微管组成的小型圆柱形细胞器。

7、驱动囊泡沿着轴突微管从细胞体向轴突末端单向移动的蛋白质复合物是__驱动蛋白___。

8、细胞骨架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是细胞的支撑结构,由细胞内的蛋白质成分组成。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三种结构。

<

9、中心体由 2 个相互垂直蛋白排列的圆筒状结构组成。结构式为9×3+0 。主要功能是与细胞的分裂和运动有关。

10、在癌细胞中,微管数量减少,不能形成束状。在早老性痴呆患者脑组织细胞中微管大量变形。

三、选择题1、D;2、D;3、E;4、C;5、A;6、B;7、C;8、B;9、A;

1、细胞骨架是由哪几种物质构成的()。

A、糖类

B、脂类

C、核酸

D、蛋白质 E.以上物质都包括

2.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由细胞中的微管组成()。

A、鞭毛

B、纤毛

C、中心粒

D、内质网

E、以上都不是

3.关于微管的组装,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微管可随细胞的生命活动不断的组装与去组装

B、微管的组装分步进行

C、微管的极性对微管的增长有重要意义

D、微管蛋白的聚合和解聚是可逆的自体组装过程

E、微管两端的组装速度是相同的

4.在电镜下可见中心粒的每个短筒状小体()。

A、由9组二联微管环状斜向排列

B、由9组单管微管环状斜向排列

C、由9组三联微管环状斜向排列

D、由9组外围微管和一个中央微管排列

E、由9组外围微管和二个中央微管排列

^

5、组成微丝最主要的化学成分是()。

A、球状肌动蛋白

B、纤维状肌动蛋白

C、原肌球蛋白

D、肌钙蛋白

E、锚定蛋白

6、能够专一抑制微丝组装的物质是()。

A、秋水仙素

B、细胞松弛素B

C、长春花碱

D、鬼笔环肽

E、Mg+

7.在非肌细胞中,微丝与哪种运动无关()。

A、支持作用

B、吞噬作用

C、主动运输

D、变形运动

E、变皱膜运动

8.对中间纤维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A、直径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

B、为实心的纤维状结构

C、为中空的纤维状结构

D、两端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头部和尾部

E、杆状区为一个由310个氨基酸组成的保守区

9、在微丝的组成成分中,起调节作用的是()。

A、原肌球蛋白

B、肌球蛋白

C、肌动蛋白

D、丝状蛋白

E、组带蛋白

四、判断题1、√;2、√;3、×;4、√。

1、细胞松弛素B是真菌的一种代谢产物,可阻止肌动蛋白的聚合,结合到微丝的正极,阻止新的单体聚合,致使微丝解聚。()

2、永久性结构的微管有鞭毛、纤毛等,临时性结构为纺锤体等。()

3、纺锤体微管可分为动粒微管和非极性微管。()

4、核骨架不象胞质骨架那样由非常专一的蛋白成分组成,核骨架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成分是核骨架蛋白及核骨架结合蛋白,并含有少量RNA。()

五、简答题

1、微丝的化学组成及在细胞中的功能。

答:微丝的化学组成:主要成分为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肌球蛋白起控制微丝的形成、连接、盖帽、切断的作用,也可影响微丝的功能。其他成分为调节蛋白、连接蛋白、交联蛋白。

微丝的功能:(1)与微管共同组成细胞的骨架,维持细胞的形状。(2)具有非肌性运动功能,与细胞质运动、细胞的变形运动、胞吐作用、细胞器与分子运动、细胞分裂时的膜缢缩有关。(3)具有肌性收缩作用(4)与其他细胞器相连,关系密切。(5)参与细胞内信号传递和物质运输。

2、简述中间纤维的结构及功能。

答:中间纤维的直径约7~12nm的中空管状结构,由4或8个亚丝组成。单独或成束存在于细胞中。中间纤维具有一个较稳定的310个氨基酸的α螺旋组成的杆状中心区,杆状区两端为非螺旋的头部区(N端)和尾部区(C端)。头部区和尾部区由不同的氨基酸构成,为高度可变区域。

功能:(1)支持和固定作用:支持细胞形态,固定细胞核。(2)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作用:在细胞质中与微管、微丝共同完成物质的运输,在细胞核内,与DNA的复制和转录有关。(3)细胞分裂时,对纺锤体和染色体起空间支架作用,负责子细胞内细胞器的分配与定位。(4)在细胞癌变过程中起调控作用。

3、比较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的异同。

答: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的相同点:(1)在化学组成上均由蛋白质构成。(2)在结构上都是纤维状,共同组成细胞骨架。(30在功能都可支持细胞的形状;都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和信息的传递;都能在细胞运动和细胞分裂上发挥重要作用。

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的不同点:(1)在化学组成上均由蛋白质构成,但三者的蛋白质的种类不同,而且中等纤维在不同种类细胞中的基本成分也不同。(2)在结构上,微管和中间纤维是中空的纤维状,微丝是实心的纤维状。微管的结构是均一的,而中等纤维结构是为中央为杆状部,两侧为头部或尾部。(3)功能不同:微管可构成中心粒、鞭毛或纤毛等重要的细胞器和附属结构,在细胞运动时或细胞分裂时发挥作用:微丝在细胞的肌性收缩或非肌性收缩中发挥作用,使细胞更好的执行生理功能;中等纤维具有固定细胞核作用,行使子细胞中的细胞器分配与定位的功能,还可能与DNA的复制与转录有关。

;

总之,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是真核细胞内重要的非膜相结构,共同担负维持细胞形态,细胞器位置的固定及物质和信息传递重要功能。

4、试述微管的化学组成、类型和功能。

答:微管的化学组成:主要化学成分为微管蛋白,为酸性蛋白。其他化学成分为微管结合蛋白包括为微管相关蛋白、微管修饰蛋白、达因蛋白。

微管的类型:单微管、二联管、三联管。

微管的功能:(1)构成细胞的网状支架,维持细胞的形态。(2)参与细胞器的分布与运动,固定支持细胞器的位置(3)参与细胞收缩和伪足运动,是鞭毛纤毛等细胞运动器官的基本组成成分。(4)参与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分离和位移。(5)参与细胞物质运输和传递。

第九章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细胞质骨架;

2、正极、负极;

3、收缩环;

4、微绒毛、微丝;

5、微管蛋白、α、β微管蛋白;

6、中心粒;

7、驱动蛋白;

8、真核,支撑,蛋白质,微管,微丝,中间纤维;

9、2,垂直蛋白,9×3+0,分裂,运动;10、减少、束、变形,

三、选择题

1、D;

2、D;

3、E;

4、C;

5、A;

6、B;

7、C;

8、B;

9、A;

四、判断题

1、√;

2、√;

3、×;

4、√。

第九章 细胞骨架

第九章细胞骨架 学习纲要: 1. 细胞骨架涵义。 2. 微丝:成分,装配,结合蛋白,功能。 3. 微管:成分,装配,发生,功能。 4. 了解:中间纤维。 5. 核基质:概念,成分,功能。 6. 了解:染色体支架,核纤层。 7.思考:(1)通过本章学习,对细胞生命活动的组织有何新的认识?(2)各类骨架在细胞中的动态变化与细胞周期活动的关系。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细胞骨架、核骨架、核纤层、MTOC、MAR、踏车现象 二填空题: 1细胞骨架的分布各不相同,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核周围,放射状向四周扩散;________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膜内侧;而___________则分布在整个细胞。 2真核细胞的鞭毛由_____________构成,其组装过程中,以_____________作为MTOC,鞭毛的运动机制为_____________。 3动物细胞的MTOC是_____________,它决定了微管的极性,________________极指向MTOC。 4在神经轴突的物质转运过程中,由两种蛋白介导,一是________________,介导运输小泡由轴突顶端运向胞体;二是________________,介导小泡由胞体运向轴突顶端。 5几乎所有的人体细胞都有中间纤维蛋白表达,但其表达具有严格的________________;中间纤维蛋白基因表达的组织和发育调节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水平。 三判断题: 1 中心体是动物细胞中所有微管组装的起点。() 2有丝分裂时,纺锤体微管的(-)端同染色体接触。() 3微管装配时需要利用GTP水解释放的能量。() 4秋水仙素结合到未聚合的微管二聚体上,阻止微管的成核反应。() 5细胞中微丝的数量比微管多()。 6无论是单体肌动蛋白还是肌动蛋白纤维,如果没有与ADP或ATP结合,则很快变性。()7用荧光标记的鬼笔环肽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微丝在细胞中的分布。() 8 中间纤维亚基蛋白合成后,基本上全部组装成中间纤维,游离的单体很少。() 9某些药物,如秋水仙素、秋水酰胺等,可以抑制微管聚合,因而能有效地抑制细胞分裂器的形成,将细胞阻断在细胞分裂前期。() 10驱动蛋白(kinesin)介导运输小泡向微管(+)端运动()。 11中间纤维是细胞质骨架各成分中最稳定的一种蛋白纤维。() 12钙离子对于微管装配是必须的。() 13中间纤维是指长度介于粗肌丝和细肌丝之间的纤维() 14一个肌球蛋白分子含有二条重链和二条轻链。() 15细胞迁移和运动时,片足中的actin纤维比其他部位更为有序,微丝的正端与细胞运动的方向一致。() 16核骨架中锚定区结合蛋白(ARBP)能特异地与MAR序列结合,且具有组织特异性。

(完整版)医学细胞生物学常用简答题详细答案.docx

细胞生物学复习-简答题 第三章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极其生理意义 流动性:膜蛋白和膜脂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主要由膜脂双层的动态变化引起,质膜的流动性由膜脂和蛋白质的分子运动两个方面组成。 膜质分子的运动:侧向移动、旋转、翻转运动、左右摆动 膜蛋白的运动:侧向移动、旋转 生理意义: 1、质膜的流动性是保证其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如物质跨膜运输、细胞信息传递、细胞识别、细胞免疫、细胞 分化以及激素的作用等等都与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2、当膜的流动性低于一定的阈值时,许多酶的活动和跨膜运输将停止。 不对称性:质膜的内外两层的组分和功能有明显的差异,称为膜的不对称性。 膜脂、膜蛋白和糖在膜上均呈不对称分布,导致膜功能的不对称性和方向性,即膜内外两层的流动性不同,使物 质传递有一定方向,信号的接受和传递也有一定方向 生理意义: 1、保证了生命活动有序进行 2、保证了膜功能的方向性 影响膜流动性的因素 1、胆固醇:相变温度以上,会降低膜的流动性;相变温度以下,则阻碍晶态形成。 2、脂肪酸链的饱和度:不饱和脂肪酸链越多,膜流动性越强。 3、脂肪酸链的长度:长链脂肪酸使膜流动性降低。 4 、卵磷脂 / 鞘磷脂:比例越高则膜流动性越增加(鞘磷脂粘度高于卵磷脂)。 5、膜蛋白:镶嵌蛋白越多流动性越小 6、其他因素:温度、酸碱度、离子强度等 细胞外被作用 1、保护、润滑作用:如消化道、呼吸道和生殖道的上皮细胞的糖萼 2、决定抗原 3、许多膜受体是糖蛋白或糖脂蛋白,参与细胞识别、应答、信号传递 RER和 SER的区别 存在细胞形状结构功能 RER在蛋白质合成囊状或扁平膜上含有特殊的参与蛋白质合成和修 旺盛的细胞中囊状,核糖核糖体连接蛋饰加工(糖基化,酰 发达。体和 ER 无白,可与核糖体基化,二硫键形成, 论在结构上60S 大亚基上的氨基酸的羟化,以及 还是功能上糖蛋白连接新生多肽链折叠成三 都不可分割级结构) SER在特化的细胞泡样网状结脂类和类固醇激素合 中发达构,无核糖成场所。 体附着肝细胞 SER解毒

高中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重要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重要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重要知识点汇总 专题二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l 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 登和施旺。施旺、施莱登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l 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新细胞只能来自老细胞”,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l 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1、方法:先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转聚光器;三转反光镜再观察:一放标本孔中央;二降物镜 片上方;三升镜筒仔细看 2、注意:(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标本”越近,放大倍数越大(3)物像是倒立的,因此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的原则是:偏哪移哪(4)高倍物镜使用顺序:低倍镜→标本移至中央→高倍镜→大光圈,凹面镜→细准 焦螺旋调节(5)污点位置的判断:移动或转动法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细胞的类型原核细胞:没有成型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如细菌、蓝藻、放线菌等原核生物的细胞。真核细胞: 有核膜包被的明显的细胞核。如动物、植物和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真核生物的细胞。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较大染色体一个细胞只有一条DNA,与RNA、蛋白质不结合在一起一个细胞有几条染色体,DNA与RNA、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拟核)、无核膜、无核二、无染色体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细菌一般有质粒有核糖体、线粒体等多种的细胞器,植物细胞还有 叶绿体、液泡等生物类群细菌、蓝藻动物、植物、真菌二、细胞统一性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结构,都有遗传物质――DNA,都有细胞质/细胞膜结构。细胞学说:说明了动植物(或生物界)的统一性。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1.细胞膜(1)组成:主要为脂质和蛋白质,另有糖类。(2)结 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原因:磷脂和蛋白质的运动);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3)功能:把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和控制

2015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5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及答案详解 注意事项:1.所有试题使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作答; 2.试题按学科分类,单选和多选题混排,单选题每题1分;多选题答案完全正确才可得2分; 120题,共计151分; 3.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技术31题39分 1.细胞分化发生在细胞周期哪一阶段:(单选) A.细胞分裂前期B.细胞分裂间期C.细胞分裂中期D.细胞分裂末期 解:B。细胞分化为基因选择性表达,间期为染色质状态,易于转录和翻译,细胞分裂期基本为染色体状态当然不易转录。 2.细胞骨架是由一系列结构蛋白装配而成的纤维状网架结构,在细胞运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细胞分裂、免疫行为、细胞分化以及细胞形态维持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不属于细胞骨架的是:(单选) A.微丝B.微管C.中间纤维D.内质网 解:D。简单记忆题,为单层膜结构 3.下列哪种细胞最适合用来研究溶酶体:(单选) A.肌肉细胞B.神经细胞C.具有吞噬作用的白细胞D.细菌细胞 解:C。典型的吞噬细胞,当然选它 4.ICM(内细胞团)属于:(单选) A.人工诱导干细胞B.胚胎干细胞C.多能干细胞D.化学诱导干细胞 解:B。可自然发育成完整胎儿的胚胎干细胞。 5.下列哪种特征是癌细胞特有的:(单选) 解:D。此题已删除,肿瘤细胞可以浸润周围的正常组织,这称为肿瘤细胞浸润。应该是考虑到进行组织浸润的还有各种炎症细胞浸润炎症组织,这是机体抗损伤的防御功能表现。 A.细胞进行频繁分裂B.血管新生C.基因突变D.进行组织浸润 6.受体是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识别生物活性分子并与之结合的物质,能与受体结合的生物活性物质统称为配体。下列有关受体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单选) A.一般为糖蛋白B.与配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和亲和性 C.通过共价键与配体结合D.具有饱和效应 解:C。非共价结合 7.如果一种质膜糖蛋自是通过膜泡分泌途径来自于高尔基复合体,该蛋白寡糖链和N端都面向高尔基体腔内,那么在质膜上,该糖蛋白的寡糖链和N端面向:(单选) A.胞外面B.胞质面 C.寡糖链在胞外面,N端在胞质面D.寡糖链在胞质面,N端在胞外面 解:A。记忆题,为方便胞间识别。 8.以下哪项描述与马达蛋白的功能不相关:(单选) A.鞭毛和纤毛的运动B.肌肉收缩C.蛋白质的折叠D.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移动解:C。ABD均有,而肽链经过疏水塌缩、空间盘曲、侧链聚集等折叠过程形成蛋白质的天然构象,同时获得生物活性的过程很复杂。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究竟是如何确定其空间构象的呢?围绕这一问题科研人员已进行了大量出色的工作,但迄今为止我们对蛋白质的折叠机制的认识仍是不完整的,甚至有些方面还存在着错误的观点。Anfinsen的“自组装热力学假说”得到了许多体外实验的证明,的确有许多蛋白在体

第九章_细胞骨架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细胞骨架 本章要点:本章阐述了细胞骨架的基本涵义、细胞中存在的几种骨架体系的结构、功能及生物学意义。要求重点掌握细胞质骨架的结构及功能。 一、名词解释 1、细胞骨架:细胞骨架(Cytoskeleton)是指存在于真核细胞质内的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包括狭义和广义的细胞骨架两种概念。广义的细胞骨架包括:细胞核骨架、细胞质骨架、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外基质。狭义的细胞骨架指细胞质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 2、应力纤维:应力纤维是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微丝束结构,由大量平行排列的微丝组成,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表面的粘着有密切关系,可能在细胞形态发生、细胞分化和组织的形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微管:在真核细胞质中,由微管蛋白构成的,可形成纺锤体、中心体及细胞特化结构鞭毛和纤毛的结构。 4、微丝: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构成的,可在细胞形态的支持及细胞肌性收缩和非肌性运动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结构。 5、中间纤维:存在于真核细胞质中的,由蛋白质构成的,其直径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在支持细胞形态、参与物质运输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纤维状结构。 6、踏车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细胞骨架在装配过程中,一端发生装配使微管或微丝延长,而另一端发生去装配而使微管或微丝缩短,实际上是正极的装配速度快于负极的装配速度,这种现象称为踏车现象。 7、微管组织中心(MTOC):微管在生理状态及实验处理解聚后重新装配的发生处称为微管组织中心。动物细胞的MTOC为中心体。MTOC决定了细胞中微管的极性,微管的(-)极指向MTOC,(+)极背向MTOC。 8、胞质分裂环:在有丝分裂末期,两个即将分裂的子细胞之间产生一个收缩环。收缩环是由大量平行排列的微丝组成,由分裂末期胞质中的肌动蛋白装配而成,随着收缩环的收缩,两个子细胞被分开。胞质分裂后,收缩环即消失。 二、填空题 1细胞质骨架__是一种复杂的蛋白质纤维网络状结构,能使真核细胞适应多种形状和协调的运动。 2、肌动蛋白丝具有两个结构上明显不同的末端,即__正极___极和__负极___极。 3、在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两个子细胞的最终分离依赖于质膜下带状肌动纤维束和肌球蛋白分子的活动,这种特殊的结构是___收缩环__。 4、小肠上皮细胞表面的指状突起是_微绒毛____,其中含有__微丝___细胞质骨架成分。 5、微管由__微管蛋白___分子组成的,微管的单体形式是___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__组成的异二聚体。 6、基体类似于__中心粒___,是由9个三联微管组成的小型圆柱形细胞器。 7、驱动囊泡沿着轴突微管从细胞体向轴突末端单向移动的蛋白质复合物是__驱动蛋白___。 8、细胞骨架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是细胞的支撑结构,由细胞内的蛋白质成分组成。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三种结构。 9、中心体由 2 个相互垂直蛋白排列的圆筒状结构组成。结构式为 9×3+0 。主要功能是与细胞的分裂和运动有关。 10、在癌细胞中,微管数量减少,不能形成束状。在早老性痴呆患者脑组织细胞中微管大量变形。 三、选择题1、D;2、D;3、E;4、C;5、A;6、B;7、C;8、B;9、A; 1、细胞骨架是由哪几种物质构成的()。 A、糖类 B、脂类 C、核酸 D、蛋白质 E.以上物质都包括 2.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由细胞中的微管组成()。 A、鞭毛 B、纤毛 C、中心粒 D、内质网 E、以上都不是 3.关于微管的组装,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微管可随细胞的生命活动不断的组装与去组装 B、微管的组装分步进行 C、微管的极性对微管的增长有重要意义

第九章细胞骨架知识点

第十章 细胞质骨架和细胞运动 一.微管 MT-微管-26nm 由微管蛋白tubulin 组成的中空圆柱体 长、直、坚硬 与微管组织中心 (中心体)相连 1. 微管的装配 >微管由微管蛋白亚基组装而成(球蛋白亚基) α-微管蛋白 β-微管蛋白 >αβ-微管蛋白二聚体是细胞质内游离态微管蛋白的主要存在形式,微管组装的基本结构单位 微管蛋白αβ αβ的排列方式构成了微管的极性;异二聚体头尾相连形成原纤维;13根原纤维侧向连接形成中空的微管。 踏车行为 微管(+)极的装配速度快于(—)极的装配速度;或微管一端发生装配使微管延长,而另一端发生去装配使微管缩短,这种现象称为踏车行为。 微管装配的条件:微管蛋白浓度、GTP cap 和温度 当二聚体浓度低于临界浓度(Cc ), 则微管解聚 当二聚体浓度高于临界浓度, 则组装微管 GTP 结合位点——不可交换位点 GTP 结合位点——可交换位点(可与GTP 交换) 二价阳离子结合位点——秋水仙素结合位点&长春花碱结合位点 原纤维

因为Cc(负极) > Cc (正极),所以正极装配快于负极 当Cc (正极) < C < Cc (负极)时,则正极装配, 负极解聚, 即踏车现象。 >微管体外装配影响因素 聚合: 微管蛋白浓度≥1mg/mL (二聚体蛋白浓度大于纤维状蛋白浓度)、 370C 、有Mg2+、有GTP 供应、低Ca2+ 解聚: 低温、高压、高Ca2+ 2.微管组织中心(MTOC-microtubule organizing center ) 微管在生理状态以及实验处理解聚后重新装配的发生处称为微管组织中心。 多数微管的一端固着MTOC ,如基体或中心体。 MTOC 决定微管的极性,负极指向MTOC ,正极背向MTOC 。 单管、双联管(鞭毛、纤毛)和三联管(中心粒、基体) 中心粒(桶状结构) 每个中心体含有一对中心粒(彼此垂直分布) 微管 基体

智慧树知到《医学细胞生物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医学细胞生物学》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细胞膜 B:细胞器 C:细胞核 D:细胞 E:细胞质 正确答案:细胞 2、医学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物体细胞 B:人体细胞 C:人体组织 D:人体器官 E:人体系统 正确答案:人体细胞 3、()为细胞超微结构的认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A:组织培养技术 B:高速离心装置 C:光学显微镜的应用 D:电子显微镜的应用 E:免疫标记技术

正确答案:电子显微镜的应用 4、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主要研究成果是()。 A:青蒿素的发现及应用 B:细胞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 C: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调控机理 D:神经系统中的信号传导 E:幽门螺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中所起的作用 正确答案:细胞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 5、细胞生物学是从细胞的()水平对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进行研究的学科。A:显微 B:亚显微 C:分子 D:结构 E:功能 正确答案:显微,亚显微,分子 第二章 1、构成葡萄糖-6-磷酸酶的基本单位是()。 A:氨基酸 B:核苷酸 C:脂肪 D:核酸 E:磷酸

正确答案:氨基酸 2、DNA分子是由()组成的。 A:磷酸 B:核糖 C:脱氧核糖 D:碱基 E:己糖 正确答案:磷酸,脱氧核糖,碱基 3、关于细胞中无机盐的功能,描述有误的是()。 A:是细胞含量最多的物质 B: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 C:维持细胞酸碱平衡 D:是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 E:不能与蛋白质结合 正确答案:是细胞含量最多的物质,是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不能与蛋白质结合 4、关于细胞大小和形态,描述正确的是()。 A:人体最大的细胞是卵细胞 B:人卵细胞是已知最大的细胞 C:不同种类的细胞,其大小有差异 D:细胞的大小形态与细胞的功能有关 E:真核细胞一般比原核细胞大 正确答案:人体最大的细胞是卵细胞,不同种类的细胞,其大小有差异,细胞的大小形态与细胞的功能有关,真核细胞一般比原核细胞大

2020-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练习第0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必修1)

2020-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练习第0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必修1) 3.1细胞膜——系统边界 (一)体验细胞膜制备方法 1.实验原理:(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有一种膜结构 (2)红细胞在中吸水胀破 2.目的要求:体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过程 3.材料用具:猪血,蒸馏水,滴管,吸水纸,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4.方法步骤:(1)稀释:向新鲜的猪血中加适量的。 (2)制片:用滴管吸取少量,滴一小滴在载玻片上,盖上 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3)观察:将制成的临时装片在高倍镜下观察,待观察清晰时,用引流法 使装片中的吸水。 细胞膜成分: 细胞膜功能: (二)细胞膜成分 功能复杂细胞膜,种类数量较多 (三)细胞膜功能(1)细胞膜将生命物质与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 (2)控制出入细胞。细胞需要的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而细胞不需要,或是就不容易进入细胞,细胞内合成的和等物质可以被分泌到细胞外。 (3)进行细胞间的。如细胞分泌的随着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 结合,将信息传递给。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两个相邻细胞 的,信息从一个细胞传给给另一个细胞。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四)细胞壁的化学成分和作用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和,对植物细胞有 的作用。

3.2细胞器——系统内分工合作 【自主学习】 1.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和,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 2.完成表格

3.比较动植物细胞特点 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等生物中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胞质包括和,是活细胞代谢主要场所5.具有双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单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不具有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含有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能量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 6.高等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 高等生物中动物细胞有 7.叶子呈绿色与哪一细胞器有关?花呈红色与哪一细胞器有关?

第10章 细胞骨架.ppt.Convertor

第九章细胞骨架(Cytoskeleton) ●细胞骨架是指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 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 ◆在细胞质基质中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 ◆在细胞核中存在核骨架-核纤层体系。核骨架、核纤层与中间纤维在结构上相互连接,?贯穿于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网架体系。 ●细胞质骨架 ●核骨架 细胞骨架的组成和分布 ◆微管主要分布在核周围,并呈放射状向胞质四周扩散; ◆肌动蛋白纤维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膜的内侧和细胞核膜的内侧; ◆中间纤维则分布在整个细胞中。 ●微丝(microfilament, MF) ●微管(microtubules) ●中间纤维(intermediate filament,IF) 第一节、微丝(microfilament, MF) 又称肌动蛋白纤维(actin filament), 是指真核 细胞中由肌动蛋白(actin)组成、直径为7nm的骨架纤维。 一、微丝的组成与组装 (一)组成: ◆F-actin: F-肌动蛋白呈双股螺旋状,直径为8nm, 螺旋间的距离为37nm。 ◆G-actin:三个结合位点: ●一个ATP结合位点 ●两个肌动蛋白结合蛋白的结合位点。 G-肌动蛋白与F-肌动蛋白模式图 (二)肌动蛋白纤维的装配 ◆装配过程 ●成核(nucleation) ●延伸(elongation) ●稳定状态(steady state) 微丝的装配 影响装配的因素 ◆G-肌动蛋白临界浓度 ◆离子的影响

●在含有ATP和Mg2+, 以及很低的Na+、K+ 等阳离子的溶液中,微丝趋向于解聚成G-肌动蛋白。 ●在Mg2+和高浓度K+或Na+的诱导下, G-肌动蛋白则装配成纤维状肌动蛋白。 微丝的动态性质 ◆极性 ◆踏车现象和动态平衡 极性 微丝的蹋车现象和动态平衡 作用于微丝的药物 ◆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s B) ◆鬼笔环肽(phalloidin) 二、非肌肉细胞内微丝网络动态结构及其功能 (一)非肌肉细胞内微丝结合蛋白的类型 ◆单体隔离蛋白 (monomer-sequestering protein) ◆加帽蛋白(capping protein) ◆交联蛋白(cross-linking protein) ◆纤维割断蛋白(filament-severing protein) ◆膜结合蛋白(membrane-binding protein) …… (二)非肌肉细胞内微丝及其结合蛋白形成的特殊结构及其功能 1、细胞皮层 功能:◆维持细胞形态,赋予质膜机械强度 ◆细胞变形运动 ◆胞质环流 2、应力纤维 功能:通过粘着斑与细胞外基质相连,参与细胞形态发生、分化及组织构建等 3、细胞伪足与细胞迁移 功能:细胞迁移 4、微绒毛 功能:扩大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营养物的面积 5、胞质分裂环 功能:参与胞质分裂 微丝与细胞的变形运动 培养的上皮细胞中的应力纤维(微丝红色、微管绿色) 应力纤维结构模型应力纤维结构模型(由myosin II、原肌球蛋白、filamin和α-actinin 构成)二、肌肉细胞内与微丝结合的肌球蛋白及其功能 肌球蛋白

第九章细胞骨架(cytoskeleton)

第九章细胞骨架(cytoskeleton) 主要内容: 1、细胞骨架的概念 2、MT、MF、ZF的结构,组成及功能 3、核骨架及染色体骨架的结构组成 概述: cytoskeleton-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 细胞质骨架:MT、MF、IF 狭义 微梁 广义 功能 形态观察→分子水平 1928年,kiotzoff最初提出,1963年采用戌二醛固定后,才发现其存在。 第一节细胞质骨架 一、微丝(micorfilament MF) 又称激动蛋白纤维,真核cell中由肌动蛋白组成,d为7nm的骨架纤维。(一)成份: 肌动蛋白:43KD 哑铃状,存在于所有真核cell 中 (哺孔类、鸟类)6种

?、r肌动蛋白在肌肉及非肌cell中 基因由同一祖先基因进化而来 (二)装配 球形肌动蛋白(G-actTon)头→尾相接纤维形肌动蛋白CF-) 有极性(+极较-极快) 微丝是由一条肌动蛋白单体链形成的右手螺旋 踏车行为(tread miwing) 体外装配 F-action G-acton 体内装配:装配取决于(1)单体的浓度;(2)成束,成网的程度;(3)微丝结合蛋白的调节 (三)MF结合蛋白(naicrofilament associated pvotein) 不同的MF含有不同的MF结合蛋白→独特结构 1、肌肉收缩中的有关蛋白 肌球蛋白:(myosin):450KD ——4条多肽链 ——分子结构 HMM HMM-S1 头部20nm ATPase 活性,构成 组份的横桥与肌动蛋白分子结合 360KD HMM-S2 LMM 尾部130nm φ=2nm 150KD 分子排列方式:平行交错排列→粗肌体 尾一尾相对 4000个分子/粗 肌体 H band 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 Tm) 5-10% 64KD 长40nm

细胞生物学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细胞骨架【圣才出品】

第8章细胞骨架 8.1名校考研真题 一、选择题 1.微管蛋白的异二聚体上具有哪种核苷酸的结合位点?()[厦门大学2011研] A.GDP B.ADP C.GTP D.ATP 【答案】C 【解析】在α/β-微管蛋白二聚体中,α-微管蛋白上有一个GTP结合位点,结合在该位点上的GTP通常不会被水解,被称为不可交换位点;β-微管蛋白上也有一个GTP结合位点,该GTP在微管蛋白二聚体参与组装成微管后即被水解成GDP,因此β-微管蛋白上的GTP结合位点是可交换位点。 2.下列物质中,能抑制微丝解聚的是()。[南开大学2008年研;厦门大学2011研] A.秋水仙素 B.紫杉醇 C.鬼笔环肽 D.细胞松弛素B 【答案】C

【解析】A项,秋水仙素能抑制微管的组装,而不影响其解聚。B项,紫衫醇能抑制微管的解聚,而不影响其组装。D项,细胞松弛素B能抑制微丝的组装,而不影响其解聚。 3.(多选)中间纤维包括()。[厦门大学2011研] A.核纤层蛋白 B.角质蛋白 C.神经丝蛋白 D.结蛋白 【答案】ACD 【解析】中间纤维即中间丝,其主要类型和组成成分包括:①Ⅰ型和Ⅱ型角蛋白:以异源二聚体形式参与中间丝的组装,分布于上皮细胞内。②Ⅲ型中间丝:波形蛋白、结蛋白、胶质丝酸性蛋白和外周蛋白。③Ⅳ型中间丝:神经丝蛋白和α-介连蛋白。④Ⅴ型中间丝:核纤层蛋白。⑤Ⅵ型中间丝:巢蛋白、联丝蛋白和desmuslin。 4.在只有肌动蛋白而无肌球蛋白的情况下,下列哪种形式的细胞运动可以发生?()[中山大学2007研] A.骨骼肌收缩 B.胞质分裂 C.卵细胞受精前的顶体反应 D.胞质环流 E.上述细胞运动都不能发生 【答案】E 【解析】肌动蛋白是微丝的组成单元,而肌球蛋白是微丝的马达蛋白。ABCD四项所述

高一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

高一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 高一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相关概念: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 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 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 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 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

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 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 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四、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 高一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二、细胞核的结构:1、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猜你喜欢:1.高一生物细胞的结构知识点总结2.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细胞中的结构基础知识点总结3.必修一生物知识点归纳4.高中生物细胞中的化合物知识点大全5.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细胞生物学思考题及答案

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 1、名词解释 细胞通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与其受体相互作用,产生特异性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受体:指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多数为糖蛋白,少数为糖脂或二者复合物。 第一信使:由信息细胞释放的,经细胞外液影响和作用其它信息接收细胞的细胞外信号分子 第二信使:第一信使与受体作用后在胞内最早产生的信号分子称为第二信使。 2、细胞信号分子分为哪两类?受体分为哪两类? 细胞信号分子:亲脂性信号分子和亲水性信号分子; 受体:细胞内受体:位于细胞质基质或核基质,主要识别和结合脂溶性信号分子; 细胞表面受体:主要识别和结合亲水性信号分子(三大家族;G蛋白耦联受体,酶联受体,离子通道耦联受体) 3、两类分子开关蛋白的开关机制。 GTPase开关蛋白:结合GTP活化,结合GDP失活。鸟苷酸交换因子GEF引起GDP从开关蛋白释放,继而结合GTP并引起G蛋白构象改变使其活化;随着结合GTP水解形成GDP和Pi,开关蛋白又恢复成失活的关闭状态。GTP水解速率被GTPase促进蛋白GAP和G蛋白信号调节子RGS所促进,被鸟苷酸解离抑制物GDI所抑制。 普遍的分子开关蛋白:通过蛋白激酶使靶蛋白磷酸化和蛋白磷酸酶使靶蛋白去磷酸化活性调节蛋白质活性。 4、三类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各有何特点? (1)离子通道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特点:自身为离子通道的受体,有组织分布特异性,主要存在与神经、肌肉 等可兴奋细胞,对配体具有特异性选择,其跨膜信号转导无需中间步骤,其信号分子是神经递质。 (2)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特点:信号需与G蛋白偶联,其受体在膜上具有相同的取向,G蛋白耦联受体一 般为7次跨膜蛋白,会产生第二信使,G蛋白在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分子开关的作用。 (3)酶连受体信号转导特点:a.不需G蛋白,而是通过受体自身的蛋白酶的活性来完成信号跨膜转换;b.对信号的 反应较慢,且需要许多细胞内的转换步骤;c.通常与细胞生长、分裂、分化、生存相关。 5、试述cAMP信号通路。 信号分子→G蛋白耦联受体(Rs)→G蛋白(Gs)→腺苷酸环化酶(C)→ cAMP →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PKA)→细胞质中靶蛋白→细胞反应 →基因调控蛋白→基因表达 6、试述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 胞外信号分子→G蛋白耦联受体→Gq蛋白→磷脂酶C(PLC )→PIP2 →IP3→胞内Ca2+浓度升高→Ca2+结合蛋白(如钙调蛋白CaM)→靶酶(如CaM蛋白激酶)→细胞反应 →靶蛋白→细胞反应 →DAG→激活PKC →抑制蛋白(磷酸化)→基因调控蛋白→调控基因表达 →MAPK(磷酸化)→基因调控蛋白→调控基因表达 7、试述RTK-Ras信号通路及其主要功能。 细胞外信号→RTK二聚体化和自身磷酸化→接头蛋白(如GRB2)→GEF(如Sos)→Ras与GTP结合并活化→ MAPKKK(即Raf)活化→MAPKK(即MEK)磷酸化并活化→MAPK(即ERK)磷酸化并活化,进入细胞核→其他激酶或转录因子磷酸化修饰→基因表达→细胞应答和效应 8、比较cAMP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由G蛋白耦联受体,G蛋白和效应器三部分构成 不同点:产生的第二信使不同,CAMP信号通路主要通过蛋白激酶A激活靶酶和开启基因表达;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是胞外信号被膜受体接受后,同时产生两种胞内信使,分别启动IP3/Ca2+和DAG/PKC两个信号传递途径。 第九章细胞骨架 1.名词解释 细胞骨架:是细胞内以蛋白纤维为主要成分的网架结构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丝。 分子发动机:是一类利用ATP供能产生推动力,进行细胞内物质运输或运动的蛋白。 2.细胞质骨架由哪几种结构组成?各结构分别具有哪些功能? 微管主要分布在核周围,并呈放射状向胞质四周扩散;支架作用、细胞内物质运输的轨道、鞭毛和纤毛的运动、参与细 胞分裂

必修一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总结

第3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1、证明细胞膜存在的两个实验: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用微针触碰细胞表面时,细胞表面有弹性,可以伸展;用微针插入细胞内,细胞表面有一层细胞结构被刺破。 2、细胞的边界是__细胞膜(植物细胞在其外还有_细胞壁_)。 3、制备细胞膜 (1)选用的材料:_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_它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2)原理:细胞内的物质有一定浓度。把红细胞放入清水中,水会进入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吸水涨破,使细胞膜内的物质流出来,除去细胞内的其他物质得到细胞膜。 3、过程 ⑴将红细胞稀释液制成装片。 ⑵在高倍镜下观察,盖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⑶红细胞凹陷消失,体积增大,最后导致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 ⑷利用离心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注意事项:(1)生理盐水稀释的目的:使红细胞分散开,不宜凝结成块 使红细胞暂时维持原有的形态(2)操作时载物台应保持水平,否则易使蒸馏水流走 (3)滴蒸馏水时应缓慢,边滴加边用吸水纸吸引,同时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变化 4、细胞膜的成分、结构 (1)主要成分是__脂质和蛋白质_,此外,还有少量的_糖类_。 (2)脂质中最丰富的是___磷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_,动物细胞膜还有__胆固醇_。 (3)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__蛋白质_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癌变时检测的成分有哪些?___甲胎蛋白__、_癌胚抗原__ 5、细胞膜的功能是: (1)三大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2)信息交流方式:_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建立的细胞交流__,如胰岛素促进肝糖原合成____;__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__,如_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_;_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__,如_高等植物细胞间有胞间连丝_。 (3)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___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的几个特性: ⑴镶嵌性:膜的基本结构是由磷脂双分子层镶嵌蛋白质(如受体、载体蛋白、酶蛋白) ⑵流动性:流动性膜结构中蛋白质和脂类分子在膜中可做各种形式的移动,膜整体结构也具有流动性。流动性具有重要生理意义,与物质运输、细胞识别、细胞融合、细胞表面受体功能调节等有关。 ⑶不对称性:膜两侧的分子性质和结构不相同。 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关系 (1)区别:流动性是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是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2)联系: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膜只有具有流动性,才能实现选择透过性。流动性原理——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数是运动的;选择透过性原理——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流动性的实例:细胞融合、变形虫变形、白细胞吞噬细菌(胞吞)、分泌蛋白的分泌(胞吐)、温度改变时膜的厚度改变、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或失水皱缩等。整合归纳6、植物细胞壁 (1)主要化学成分是__纤维素_和果胶___,对植物细胞有__保护和支持_作用。(2)最能体现动植物细胞的区别的就是有无细胞壁。 第3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相关概念: 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 所。

蛋白质考题及答案解析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试题 一、问答题: 1.影响蛋白质二级结构改变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温度;pH;邻近氨基酸残基的二级结构倾向;肽链中远程肽段的影响;肽段是处于分子表面还是被包埋在分子内部 2.如下图所示。多聚谷氨酸poly (Glu) 是由多个L-Glu聚合形成的多肽链,在pH为3的溶液中能 形成a-螺旋构象,当pH升高到7时,则由a-螺旋变为无规卷曲,旋光率陡然下降。同样,多聚赖氨酸poly (Lys) 在pH为10的溶液中具有a-螺旋结构,当pH降低至7时,旋光率也发生陡然下降,由a-螺旋结构变为无规卷曲。请解释pH对poly (Glu) 和poly (Lys) 构象变化的影响。 答案要点:pH=3接近Glu g-COOH的p K R (4.07),侧链基团为质子化不带电荷状态,可形成a-螺旋结构。其余情况按此思路分析。Lys e-NH2 p K R 为10.54。 3.胶原蛋白的结构特点(原胶原分子的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 1)在体内,胶原蛋白以胶原纤维的形式存在,胶原纤维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原胶原分子 2)每个原胶原分子由三条左手螺旋的a链(a-肽链)组成右手超螺旋结构,每条a链约含 1000个氨基酸残基 3)a链间靠H-键和范得华力维系,胶原纤维可以通过分子内和分子间的进一步交联增强稳定 性 4)a链一级结构序列96%遵守(Gly-X-Y)n。x多为脯氨酸Pro;y多为羟基脯氨酸Hyp或羟基 赖氨酸Hly 5)胶原蛋白是糖蛋白,少量糖与5-羟赖氨酸(Hyl)残基的碳羟基共价连接 6)具有较好的弹性和抗张强度 4.形成结构域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各结构域分别折叠,其动力学上更有利 2)结构域自身紧密装配,结构域之间的柔性连接使每个结构域间可以作较大幅度的相对运 动 3)多个结构域形成的间隙部位往往是蛋白质的功能部位,结构域的相互作用有利于蛋白质

第九章 细胞骨架

第九章细胞骨架 名词解释 1、钙泵calcium pump 在肌细胞的肌质网膜上含量丰富的跨膜转运蛋白,属于P型泵,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钙离子从细胞质基质泵到肌质网内。 2、肌动蛋白结合蛋白actin-binding protein 与肌动蛋白单体或肌动蛋白丝结合的蛋白,对微丝的组装、物理性质及其功能具有调控作用。 3、肌节sarcomere 肌原纤维的收缩单元,主要由粗肌丝和细肌丝组成。由于它们具有带状和条纹状图案,从而使得骨骼肌细胞呈现出横纹状外观。 4、肌纤维muscle fiber 一个骨骼肌细胞,内含丰富的肌原纤维,具有多个细胞核,外形呈纤维状。 5、肌质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 肌细胞中的光面内质网,储存有高浓度的钙离子。 6、马达蛋白motor protein 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驱动自身沿微管或微丝定向运动的蛋白,如驱动蛋白、动力蛋白和肌球蛋白。 7、片状伪足lamellipodium 运动的成纤维细胞的前缘,因微丝组装形成的扁平凸起。 8、驱动蛋白kinesin 能利用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驱动自身及所携带的货物分子沿微管运动的一类马达蛋白,与细胞内物质运输相关。、 9、神经冲动nerve impulse 动作电位沿神经元细胞质膜传递,一次引发相邻膜区域的动作电位的过程 10、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 junction 神经元轴突末与肌纤维之间的连接位点,同时也是神经冲动从轴突经突触间隙向肌纤维传递的位点。 11、微管microtubule 一种中空的细胞骨架纤维,由α与β微管蛋白形成的异二聚体组装而成。 12、微管蛋白tubulin 一个能聚合形成微管的球状细胞骨架蛋白家族。 13、微管结合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MAP 结合在微管表面的一类蛋白质,对微管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具有调控作用。 14、微管组织中心microtubule organizing centers,MTOC 在细胞中微管起始组装的地方,如中心体、基体等部位。Γ-微管蛋白对微管的起始组装由重要作用。 15、微丝microfilament 由肌动蛋白单体组装而成的细胞骨架纤维。它们在细胞内与几乎所有形式的运动相关。16、细胞骨架cytoskeleton 由微管、微丝和中间丝组成的蛋白网络结构,具有为细胞提供结构支架、维持细胞形态、负责细胞内物质和细胞器转运和细胞运动等功能。 17、细肌丝thin filament

细胞骨架习题及答案

细胞骨架习题及答案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第九章细胞骨架 本章要点:本章阐述了细胞骨架的基本涵义、细胞中存在的几种骨架体系的结构、功能及生物学意义。要求重点掌握细胞质骨架的结构及功能。 一、名词解释 1、细胞骨架:细胞骨架(Cytoskeleton)是指存在于真核细胞质内的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包括狭义和广义的细胞骨架两种概念。广义的细胞骨架包括:细胞核骨架、细胞质骨架、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外基质。狭义的细胞骨架指细胞质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 2、应力纤维:应力纤维是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微丝束结构,由大量平行排列的微丝组成,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表面的粘着有密切关系,可能在细胞形态发生、细胞分化和组织的形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微管:在真核细胞质中,由微管蛋白构成的,可形成纺锤体、中心体及细胞特化结构鞭毛和纤毛的结构。 4、微丝: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构成的,可在细胞形态的支持及细胞肌性收缩和非肌性运动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结构。 5、中间纤维:存在于真核细胞质中的,由蛋白质构成的,其直径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在支持细胞形态、参与物质运输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纤维状结构。 6、踏车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细胞骨架在装配过程中,一端发生装配使微管或微丝延长,而另一端发生去装配而使微管或微丝缩短,实际上是正极的装配速度快于负极的装配速度,这种现象称为踏车现象。 7、微管组织中心(MTOC):微管在生理状态及实验处理解聚后重新装配的发生处称为微管组织中心。动物细胞的MTOC为中心体。MTOC决定了细胞中微管的极性,微管的(-)极指向MTOC,(+)极背向MTOC。 8、胞质分裂环:在有丝分裂末期,两个即将分裂的子细胞之间产生一个收缩环。收缩环是由大量平行排列的微丝组成,由分裂末期胞质中的肌动蛋白装配而成,随着收缩环的收缩,两个子细胞被分开。胞质分裂后,收缩环即消失。 二、填空题 1细胞质骨架__是一种复杂的蛋白质纤维网络状结构,能使真核细胞适应多种形状和协调的运动。 2、肌动蛋白丝具有两个结构上明显不同的末端,即__正极___极和__负极___极。 3、在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两个子细胞的最终分离依赖于质膜下带状肌动纤维束和肌球蛋白分子的活动,这种特殊的结构是___收缩环__。 4、小肠上皮细胞表面的指状突起是_微绒毛____,其中含有__微丝___细胞质骨架成分。 5、微管由__微管蛋白___分子组成的,微管的单体形式是___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__组成的异二聚体。 6、基体类似于__中心粒___,是由9个三联微管组成的小型圆柱形细胞器。 7、驱动囊泡沿着轴突微管从细胞体向轴突末端单向移动的蛋白质复合物是__驱动蛋白___。 8、细胞骨架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是细胞的支撑结构,由细胞内的蛋白质成分组成。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三种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