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肠杆菌培养操作规程

大肠杆菌培养操作规程

大肠杆菌培养操作规程
大肠杆菌培养操作规程

大肠杆菌培养操作规程

一、目的及适用范围

制订本规程的目的为规范大肠杆菌总RNA的制备,保证为诊断试剂产品提供质量可控的质控品及标准品基质。本规程适用于南京实验室提取大肠杆菌总RNA 的操作。依照本操作规程,每次可提前大约提取基质液原液2.7ml。

二、常规时间安排

预计安排步骤耗时评估

第一天

耗材准备20min PBS储存液配置40min 培养基配制20min 灭菌3h 领取菌种10min

第二天菌种复苏9h 接种40min 分装培养13h

RNA完全提取根据需求,自行安排。

三、培养用耗材准备

1、锥形瓶、双层铝箔、棉绳

2、包扎一盒1ml的枪头,50ml康宁冻存管

四、培养基配制(早上)

培养基应现配现用,每次配置350ml,一次性使用完毕。

1、按下表称取物资配置LB培养基到500ml锥形瓶中:

例如:配制350mlLB培养基配方如下:[配置双份]

成分名称

蛋白胨

TRYPTONE 氯化

酵母提取物

YEAST XTRACT

去离子水

称取质量 3.5g 3.5g 1.75g 补足350ml

2、用双层铝箔和棉绳对锥形瓶进行封口,摇晃锥形瓶以使各物质迅速、均匀、

完全、溶解。待灭菌。

五、PBS溶液配制

1、10XPBS不需要每次生产都配置,生产前跟检查PBS量是否充足,如充足

则可跳过该步骤。

2、配制10XPBS缓冲液备用;例如配制1000L10XPBS储存液,取1000ml配

液瓶,根据下表称取各物质。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

名称称取量

浓度10X

H2O 1000ml

NaCl 80.0g

KCl 2.0g

Na2HPO414.4g

KH2PO4 2.4g

3、将PBS溶液混合均匀,包扎好,待灭菌。

六、灭菌

1、将配置好的PBS溶液,培养基,1ml枪头准备好。

2、确认灭菌锅内水位是否达到标准水位,若未达到,则加入纯化水至标准水

位。

3、将包扎好的培养基、PBS溶液和枪头盒一同放入灭菌锅。注意PBS盖不可

太紧,盖紧灭菌锅盖,须旋紧;设置各参数:121℃,20min。

4、灭菌结束后,待灭菌锅压力降至“0”,打开灭菌锅盖;取出灭好菌的培养

基和枪头盒。

5、PBS、培养基放置于室温静置2h,待完全冷却。枪头盒放入80°C鼓风干

燥箱三小时烘干。备用。

6、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活化。

七、菌种复苏(下班前)

1、打开超净工作台紫外灯,紫外照射半小时,关闭紫外灯。

2、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菌种复苏接种操作,打开50ml冻存管管盖后,用酒精

灯外焰灼烧灭菌处理冻存管管口,打开处理好的培养基瓶,用酒精灯外

焰灼烧灭菌处理培养基瓶瓶口,倒10ml培养基至50ml冻存管中,用酒

精灯外焰灼烧灭菌处理培养基瓶瓶口后将培养基瓶密封待用。0

3、吸取400μL菌种到已加培养基的50ml冻存管中,用酒精灯外焰灼烧灭菌

处理冻存管管口后盖好冻存管管盖,震荡混合均匀。

4、标记冻存管,并培养:恒温培箱,恒温培养8h,设置参数:37℃,220r/min。

八、接种(第二天早上)

1、提前半小时打开超净工作台紫外灯,紫外照射半小时,关闭紫外灯。

2、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接种操作,在开盖后及封盖前均须将瓶口或管口用酒

精灯灼烧灭菌处理。

3、接种量为:1:100。例如:300ml培养基,取出DH5α菌种瓶,打开后用酒

精灯外焰旋转焰灼烧瓶口灭菌,吸取3ml DH5α菌种加入到培养基中,

用酒精灯外焰旋转灼烧菌种瓶口灭菌后盖好盖子,用酒精灯外焰旋转灼

烧培养基瓶口灭菌后盖好盖子,摇匀接种后的培养基。

4、接种操作结束后,在培养用的器具上标注:DH5α、日期、编号。

5、入摇床培养。(时间同菌种复苏)

6、下班前拿出。

九、分装培养(第三天早上)

(完整版)大肠杆菌培养基配制及培养方法

大肠杆菌培养 一、菌种冻存液的制备 含有足量细菌的液体培养基离心后在沉淀中加入等量40%甘油,-80o C冻存。 二、培养基制备 LB培养基配方(胰化蛋白胨(Trypton):10 g/L;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5 g/L;NaCl:10 g/L;pH 7.4) 液体培养基 胰化蛋白胨 10.0g 酵母粉 5.0g 氯化钠 10.0g 水 1000ml pH 7.4 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再加入1.5%-2.0%的琼脂 三、平板的制备 1)称取胰化蛋白胨10.0g,酵母粉5.0g,NaCl 10.0g,加入800mL二次水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用1mol/L的NaOH调pH至7.4左右,定容至1L,调pH 7.4(若溶液pH大于7.4,用1mol/L HCl回调)。 2)分装在锥形瓶中,每瓶量不宜太多,没过瓶底一指左右。如需固体培养基在分装后的液体培养基内加入约2%的琼脂(150mL液体培养基加入2.5g琼脂)。3)在锥形瓶口依次覆盖带滤纸通气小孔的塑料膜和硬质纸,用皮筋捆好。所有锥形瓶如上述操作。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配制日期。 4)高压蒸汽灭菌锅121 oC灭菌15min。 5)灭菌后的培养基取出置电热鼓风干燥器内60oC烘干,待锥形瓶的封口纸干燥后取出。液体培养基可直接保存或使用,此时加有琼脂的培养基不会凝固,可在预先紫外杀菌30min以上的无菌操作台上,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内,每个培养皿培养基约10-15mL(直径90mm),在培养皿中厚度大约4mm左右。将平皿叠放在无菌操作台上,放置10min左右,待琼脂基本凝固可涂平板。6)若平板不直接使用,灭菌后将培养基在锥形瓶中保存,待需制备平板时,微波炉中火加热约3min,使琼脂熔化,室温冷却20min至不烫手可制备平板。 四、接种大肠杆菌 1)取实验室储备的大肠杆菌BL21冻存液,管口用酒精灯灼烧,打开离心管。2)接种方法一:用灭菌枪头蘸取冻存液在平板边缘上划横条,每三道为一组,旋转平皿一圈,最后中间划之字;接种方法二:用移液枪吸取100uL溶液于平板上,用酒精灯灭菌厚的涂抹棒划十字,涂布平板。 3)因实验一般都要求挑取单菌落,故涂平板适应考虑冻存液内细菌数量,若菌量过大应适当稀释。一般方法一获得单菌落的可能性比较大。涂平板应在酒

盐酸滴定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本规程旨在为盐酸滴定液的配制、标定提供操作标准。 2.范围: 本规程对本公司的中心化验室盐酸滴定液的配制,标定有效。 3.责任: 中心化验室滴定液配制人、标定人。 4.检验依据: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5.内容: 分子式:HCl 分子量:36.46 5.1 配制 ◆盐酸滴定液(1mol/L):取盐酸90ml,加水适量使成1000ml摇匀。 ◆盐酸滴定液(0.5、0.2或0.1mol/L)照上法配制,但盐酸的取用量分别为45 ml、18 ml、或9.0ml。 5.2 标定 ◆盐酸滴定液(1mol/L):取在270-30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约 1.5 g,精密称定,加水50ml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时,煮沸2分钟,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

绿色变为暗紫色。每1ml的盐酸滴定液(1mol/L)相当于53.00mg的无水碳酸钠。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盐酸滴定液(0.5mol/L)照上法标定,但基准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改为约 0.8g。每1ml的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26.50 mg的无水碳酸钠。 ◆盐酸滴定液(0.2mol/L)照上法标定,但基准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改为 0.3g。每1ml的盐酸滴定液(0.2mol/L)相当于10.60 mg的无水碳酸钠。 ◆盐酸滴定液(0.1mol/L)照上法标定,但基准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改为约 0.15g。每1ml的盐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5.30 mg的无水碳酸钠。 ◆如需用盐酸滴定液(0.05mol/L、0.02mol/L、或0.01mol/L)时,可取盐酸滴定液(1mol/L或0.1mol/L)加水稀释制成。必要时标定浓度。 5.3 原理 Na 2CO 3 +2HCl 2NaCl+CO 2 +H 2 O 5.4 计算公式 m×1000 盐酸滴定液的浓度(mol/L):= V×T 式中:m为基准无水碳酸钠的称取量(mg); v 为本滴定液的消耗量(ml); T为与每1ml的盐酸滴定液相当的无水碳酸钠的毫克数。 5.5 试剂与仪器。 ◆试剂:盐酸、基准无水碳酸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 ◆仪器:锥形瓶250ml、量筒(1000ml、100ml)100ml烧杯、碱式滴定管、电热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干燥器、扁形称量瓶、胶头滴管、研钵、坩埚。 5.6 注意事项 ◆配制中,盐酸的取用量如按药典的规定量取,则配制成的滴定液的F值常为1.05-1.10;因此,在加水稀释并摇匀后,首先与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滴定液作比较试验,求得其粗略浓度,再加水适量稀释,以调节其浓度使其F值为0.95-1.05,而后再进行标定; ◆基准无水碳酸钠应在270-300℃干燥至恒重,以除去水分和碳酸氢钠。具

大肠杆菌的培养

大肠杆菌种子液的制备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方: 液体培养基 牛肉膏 3.0g 蛋白胨 10.0g 氯化钠 5.0g 水 1000ml pH 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再加入%-%的琼脂1 试管斜面与平板的制备 (1)称量按培养基配方比例依次准确称取蛋白胨、牛肉膏、氯化钠、琼脂、水放入烧杯中。 (2)熔化在上述烧杯中先加入少于所需要量的水,用玻璃棒搅匀,然后,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溶解,药品完全溶解后, 补充水到所需的总体积。将称量好的%琼脂放入已溶的药 品中,再加热熔化,最后补充所损失的水分。 (3)调PH 在未调PH前,先用精密PH试纸测量培养基的原始PH,如果偏酸,用滴管向培养基中逐滴加入1mol/L NaOH, 边加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测基PH直到PH达到。反之 用1mol/L HCl进行调节。 (4)分装将培养基分装入三个试管中和三角烧瓶中。其试管装量不超过管高的1/5,三角烧瓶的量不超过1/2加塞培 养基分装完毕后,在试管口和三角烧瓶口上塞上棉塞。

(5)包扎加塞后,将全部试管用麻绳捆好,再在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其外再用一道麻绳扎好。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 称、配制日期。 (6)灭菌将上述培养基以,121℃,15min高压蒸气灭菌。 (7)倒平板,取三个已消毒的培养皿,在无菌操作台上用三角烧瓶中的培养基倒制三个平板培养基,冷却。 (8)搁置斜面将灭菌的试管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将试管口端搁在玻璃棒上,搁置的斜面长度以不超过试管总长的 一半为宜。 2 接种大肠杆菌斜面种子 (1) 取实验室储备的大肠杆菌BL21种子,在酒精灯附近, 用接种环在已制备好的斜面上接种上大肠杆菌。 (2) 将接种好的斜面放入37℃的恒温培养箱子中培养24h。 3 制备平板种子 (1) 在无菌条件下,取一支保存的大肠杆菌的斜面,用无菌 生理盐水将菌种冲洗下来,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将其梯度 稀释为1倍,10倍,100倍和1000倍,用移液枪分别吸 取各梯度的溶液涂布平板(每个梯度涂布三个平板,每次 吸取溶液100ul),然后在37℃培养箱中过夜。 (12)次日,挑取生长状态好,特征明显的单个菌落,接种于新鲜灭菌的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37℃,170r/min 恒温振荡培养18h作种子培养液。

生化培养箱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SPX-100B-Z型生化培养箱的使用、维护与保养。 2.范围 适用于SPX-100B-Z型生化培养。 3.职责 QC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部门负责人监督实施。 4.规程 4.1准备操作 4.1.1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使开关在“通”的位置(“I”为通,“O”为断),设备 进入上电状态。此时即可开始温度和时间的设定操作。 4.1.2温度/时间键可进行温度与时间切换: 4.1.3温度设定:按一下温度/时间键,仪表的温度设定指示灯亮。按设定键SV状态,设定 窗三个数字中有一个数闪烁,再按移位键(<)将闪烁数位移至需设定位,然后按△或▽键即可改变温度设定值到所需温度(最小值0℃),最后按下设定键将设定值存入单片机,此时左显示窗测量温度,右显示窗显示设定温度。 4.1.4时间设定:按下温度/时间键,仪表的时间设定指示灯亮。按设定键TV状态,设定窗 三个数字中有一个数闪烁,再按移位键(<)将闪烁数位移至需设定位,然后按△或▽键即可改变时间设定值,直到所需时间(最小值1h),最后按下设定键将设定值存入单片机,此时左显示窗测量时间,右显示窗显示设定时间。 4.1.5定时功能:仪器送电时,定时功能开始启动。定时结束后,输出关闭。加热器和制 冷压缩机停止工作,培养箱内温度逐渐达到外界环境温度。 4.1.6状态指示:设定完成后设备按设定好的参数运行。当测量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设备 进入加热状态,加热指示灯亮。反之,当测量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设备进入制冷状态。当测量温度高于设定温度4℃时,警报指示灯亮,蜂鸣声也发出鸣叫。 4.1.7参数修改:运行中若要修改温度、时间参数,再按程序2.2.1、2.2.2进行修改。 4.1.8快速设定:在设定参数时,三个数字中有一个数闪烁,若按△键则设定值末位数加 1;若按此键不放开,约3秒钟后,设定值连续加1;若按▽键则设定值末位数减1; 若按此键不放开,约3秒钟后,设定值连续减1。 4.2清洁、维护与保养 4.2.1仪器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洁仪器表面,如仪器表面有污迹,可用软布沾清洁剂清洗, 并填写使用记录。 4.2.2驱潮处理方法:每季度按使用条件通电加温运行5小时,并每隔2小时开一次门放掉 潮气,以驱除电气部件的潮气,避免损坏有关器件。

实验室常用液体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常用液体配制标准操作规程(SOP) 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〇〇八年九月修订

目录 一、细菌培养系统(责任人:郑子峥) 二、DNA操作系统(责任人:罗文新、陈瑛炜) 三、蛋白质操作系统(责任人:李少伟、顾颖、潘晖榕) 四、细胞培养相关(责任人:程通、张涛) 五、单克隆抗体制备系统(责任人:陈毅歆、) 六、EIA系统(责任人:葛胜祥、熊君辉)

一、细菌培养系统 1、LB培养基: 每1000mL加分析纯NaCl 10g ,蛋白胨10g,酵母粉5g,用ddH2O 配制,再用10M NaOH调pH至7.4(1000mL一般加450ul),高压蒸汽灭菌15min冷却后使用。 2、固体培养基: LB培养基中加入琼脂至1.5%,高压蒸汽灭菌15min后使用。3、10%(g/V) 氨苄青霉素钠(Ap): 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粉末)50g溶于500ml无菌去离子水中,溶解后分装入4ml灭菌的EP管,全程超净工作台内操作,避免染菌,分装后-20度保存,培养细菌时做1000×使用。 注:如果购买的氨苄青霉素粉末不是无菌包装的,溶解后需用0.22滤膜过滤除菌后再分装。 4、2.5%(g/V)硫酸卡那霉素(Kan) 注射用硫酸卡那霉素(液体)通常是2ml/支,内含0.5g卡那霉素。取25支药剂(50ml),加入450ml无菌去离子水中,分装入4ml灭菌的EP管,全程超净工作台内操作,避免染菌,分装后-20度保存,培养细菌时做1000×使用。 注:如果购买的卡那霉素是粉末状的非无菌包装,溶解后需用0.22滤膜过滤除菌后再分装。 5、细菌培养: 配制相应抗性培养基,每试管倒入3~4ml培养基(卡那霉素抗性

实验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 起草人Prepared by: 起草日期 Date: ` _____________________ QC 审核人Reviewed by:>审核日期 Date:_____________________ QC? 审核人Reviewed by:审核日期Date: : QA 批准人Approved by: 批准日期 ^ Date: 质量部QD

目的 Purpose 为保障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及相关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范围 Scope 本程序适用于微生物限度测定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及相关工作。 职责 Responsibility ! 分析员: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执行。及时完成各类相关记录。在主管的指导下进行任何可能的OOS及偏差调查。 主管:监督本操作规程的执行。对检验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指导任何可能的OOS和偏差调查。 内容procedure 1检验员应根据培养基配制程序或培养基各自的说明书配制培养基。 2试验用菌种及培养基 2.1菌种: 2.1.1培养基灵敏度测试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国家药检所或菌种保藏中心购买。 2.1.2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ATCC 6633] 2.1.3~ 2.1.4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ATCC 8739] 2.1.5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6538] 2.1.6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ATCC 10231] 2.1.7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ATCC 16404] 2.1.8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ATCC 14028] 2.1.9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ATCC 9027] 2.2培养基 2.2.1按照培养基说明书进行配制灭菌。 2.2.2| 2.2.3大豆酪蛋白消化肉汤 Soybean-Casein Digest Broth 2.2.4大豆酪蛋白消化琼脂 Soybean-Casein Digest Agar 2.2.5沙氏葡萄糖琼脂 Sabouraud Dextrose Agar

大肠杆菌的培养

大肠杆菌的培养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大肠杆菌种子液的制备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方: 液体培养基 牛肉膏 3.0g 蛋白胨 10.0g 氯化钠 5.0g 水 1000ml pH 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再加入%-%的琼脂 1 试管斜面与平板的制备 (1)称量按培养基配方比例依次准确称取蛋白胨、牛肉膏、氯化钠、琼脂、水放入烧杯中。 (2)熔化在上述烧杯中先加入少于所需要量的水,用玻璃棒搅匀,然后,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溶解,药品完全溶解后,补充水到所需的 总体积。将称量好的%琼脂放入已溶的药品中,再加热熔化,最后 补充所损失的水分。 (3)调PH 在未调PH前,先用精密PH试纸测量培养基的原始PH,如果偏酸,用滴管向培养基中逐滴加入1mol/L NaOH,边加边搅拌, 并随时用PH试纸测基PH直到PH达到。反之用1mol/L HCl进行 调节。

(4)分装将培养基分装入三个试管中和三角烧瓶中。其试管装量不超过管高的1/5,三角烧瓶的量不超过1/2加塞培养基分装完毕后, 在试管口和三角烧瓶口上塞上棉塞。 (5)包扎加塞后,将全部试管用麻绳捆好,再在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其外再用一道麻绳扎好。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配制日期。(6)灭菌将上述培养基以,121℃,15min高压蒸气灭菌。 (7)倒平板,取三个已消毒的培养皿,在无菌操作台上用三角烧瓶中的培养基倒制三个平板培养基,冷却。 (8)搁置斜面将灭菌的试管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将试管口端搁在玻璃棒上,搁置的斜面长度以不超过试管总长的一半为宜。 2 接种大肠杆菌斜面种子 (1) 取实验室储备的大肠杆菌BL21种子,在酒精灯附近,用接种环在 已制备好的斜面上接种上大肠杆菌。 (2) 将接种好的斜面放入37℃的恒温培养箱子中培养24h。 3 制备平板种子 (1) 在无菌条件下,取一支保存的大肠杆菌的斜面,用无菌生理盐水将菌 种冲洗下来,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将其梯度稀释为1倍,10倍,100 倍和1000倍,用移液枪分别吸取各梯度的溶液涂布平板(每个梯度 涂布三个平板,每次吸取溶液100ul),然后在37℃培养箱中过 夜。

电热恒温培养箱操作规程

一、使用方法(步骤): (1)将所需要培养或实验的物品放置内胆搁架上,关上箱门。 关于培养箱内培养品摆放的说明:所要培养或实验的物品请按顺序依次摆放进搁板上,请注意物品的摆放:请将物品的摆放在同一搁板上,相互之间要留出空间便于空气对流循环。 关于门把手开启箱门的说明:箱门的开启是通过门把手的动作来完成,门把手的开启为上下开启,门把手向上沿垂直方向按圆弧状缓缓提起为脱离搭扣,此时可开启箱门;门把手对准箱体搭扣,向下沿垂直方向按圆弧状缓缓按下为闭合搭扣,此时可闭合箱门。: (2)请确认设备的电源已接至220V的供电插座上,面板上的电源指示灯亮起;将左侧电源开 关键“0/1”按至“I”处,此时电源开关指示灯亮起,表明已有电源送至设备。 (3)此时两个上下显示窗依次显示“输入类型编码”,“温度范围编码”,最后PV显示窗显示的是当前箱内的实际温度,SV显示窗显示设定温度,此时设备按设定温度进行工作。 (4)在显示状态下,您可以通过设定“SET”键,“△”键,“V”键,来设定您实验工作时所需的温度和定时时间等功能,具体操作如下: a)温度设定:点击“设定”键,进入到温度设定状态,PV显示窗显示SU字样,通过增加、减少键在SV显示窗调整到所需的温度值:再按下设定键,保存并退出设定状态。 b)温度、时间切换显示:非设定状态下,点击“减小”键,可进

行温度、时间显示切换。 c)定时设定:非设定状态下,点击“减小”键,显示窗出现时间界面,时间指示灯亮,此时按下设定键,PV显示窗显示TJU字样,通过增加、减少键在SV显示窗调整到所需的定时值,再按下设定键,返回到温度显示界面(定时时间单位:分钟)。 ★定时功能说明:时间设为“0”时,表示没有定时功能,控制器连续运行;当设定时间不为“0”时,等测量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定时器开始计时,时间到,运行结束,SV显示窗口显示“End”,蜂鸣器呜叫30秒钟,长按增加键4秒钟,程序重新开始运行。蜂鸣器呜叫时.可按任意键消音 关于定时功能的特别提示:本培养箱具有定时功能,定时的范围为1-999分钟,设定的时间最小单位为1分钟。当设定的时间为0分钟时,设备能连续工作。第一使用定时功能结束后, 再一次使用时设定的定时时间还保存在内,如不用定时功能请按“定时设定”把定时时间设为0。定时时间结束加热系统停止工作,Pv显示窗慢慢会显示出箱内的实际温度。 (5)培养结束后,请关闭电源开关,等物品冷却到一定温度后(最好等到降到室温后),再打开箱门取出物品,请注意物品的温度,小心烫伤。 二、设备使用注意事项: 1、9000系列干燥采用自适应温度控制,无须自整定,控制精度高,无超调。

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本规程旨在为培养基配制提供操作标准。 2.范围: 公司培养基配制 3.责任: 质量管理科、菌检员对实施本SOP负责。 4.检验依据: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5.内容: 5.1 营养琼脂 ◆称本品34g,置三角烧瓶中,加1升纯化水,加热溶解、分装,用牛皮纸包扎好,高压灭菌121℃30分钟,室温下冷却至45℃(PH应为7.2±0.2范围内),放于冰箱内保存,备用。 5.2 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用于霉菌总数测定。 称本品30g,置三角烧瓶中,加1升纯化水,加热溶解、分装,用牛皮纸包扎好,高压灭菌121℃30分钟,室温下冷却至45℃(PH应为6.4±0.2范围内),放于冰箱内保存,备用。

5.3 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基 ◆称本品33g,置三角烧瓶中,加1升纯化水,加热溶解、分装,用牛皮纸包扎好,高压灭菌121℃30分钟,室温下冷却至45℃(PH应为8.0~8.2),放入冰箱内保存、备用。 5.4 胆盐乳糖培养基 ◆称本品36g,置三角烧瓶中,加1升纯化水,加热溶解、分装,用牛皮纸包扎好后高压灭菌121℃30分钟,室温下冷却至45℃(PH应为7.2~7.4),放入冰箱内保存、备用。 5.5 营养肉汤培养基 ◆适用于一般细菌的培养。 称取本品19g,加纯化水1000ml,煮沸到完全溶解后分装,高压灭菌121℃ 30分钟备用。 5.6 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 ◆用于大肠杆菌及肠道致病菌的分离鉴别。 称取本品36g,加纯化水1000ml,浸泡10分钟,煮沸至完全溶解,高压灭菌115℃30分钟,冷至55℃左右,振摇培养基,倾注灭菌平皿备用。 5.7 室温菌种保存培养基 ◆用于常用菌种的保存。 称取本品28g,加纯化水1000ml,浸泡10分钟,加热煮沸,高压灭菌121℃30分钟,备用。 6.文件变更历史:

生产用培养基制备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黑龙江正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GMP管理文件 一、目的:为保证培养基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特定培养基制备岗位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培养基制备岗位的操作。 三、责任者:分发部门负责人,质量监督员,工艺员,操作人员。 四、正文: 1 操作前准备: 1.1 接收指令,根据指令情况填写生产状态标识牌,标明当日生产产品的品名、规格、批号、批量、岗位名称、生产日期。 1.2 检查上批次清场情况,有上一批次生产“清场合格证”,并确认无上次生产遗留物。 1.3 检查生产现场卫生状况,有厂房“已清洁”状态标识,并在效期内。 1.4 检查设备、设施及状态情况,有设备“已清洁”状态标识,并在效期内。 1.5 检查容器具卫生状况,有容器具“已清洁”状态标识,并在效期内。 1.6 检查生产用衡器是否处于水平状态,是否归零,是否有检定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 1.7 检查确认批生产记录及相应的配套记录已准备齐全。 2 生产操作: 2.1 领料: 2.1.1 根据生产指令开出限额领料单,领取所需用的原辅材料,并有质量管理部的检验合格报告

单。检查报告单上的物料编码、品名、数量、规格及外观质量,合格后才能使用;如不符合要求应拒绝收料; 2.1.2 按照《物料进入生产区标准操作规程》清除原辅料外包装物表面的异物灰尘,并清洁消毒,再复核物料编码、品名,规格、检查外观、数量,避免差错,放入物料暂存间中待用。 2.2 称量: 2.2.1 称量前应核对原辅料物料编码、品名、批号、生产厂家、规格等,应与检验报告单相符。 2.2.2 原辅料的使用量应根据原料的实际含量、含水量等因素进行换算,按检验用培养基制配法或各产品的工艺规程所规定的量进行100%的投料。 2.2.3 称量时所用的取料铲必须专用,不能混用,数量应有复核人,操作人和复核人均应在称量原始记录上签名。 2.2.4 液体药品临用前单独称量,称量完毕要立即清理称量台和台秤。 2.2.5 剩余的原辅料应密封贮存,并在容器外标明物料编码、品名、批号、日期、剩余量及使用人。 2.3 配制: 2.3.1 注意事项: 2.3.1.1 根据规程,核对所用原辅料的物料编码、品名、批号、生产厂、规格等; 2.3.1.2 每一个配制器皿必须标明所配培养基的品名、规格、批号和配制量; 2.3.1.3 配制时,每一种原辅料的加入和调制必须由核对人确认并作好记录; 2.3.1.4 配制过程中的温度调节和配制的最后定量均要有复核人确认,并有操作人和复核人签字。 2.3.2 配制过程 2.3.2.1 使用市售的成品培养基的配制过程按使用说明书配制即可。 2.3.2.2 使用各种原材料配制的配制过程见附注。

稀盐酸配制标准操作规程规程

稀盐酸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制定稀盐酸配制标准操作程序和方法,确保稀盐酸配制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适用范围 本标准操作方法适用配制稀盐酸。 3依据 《中国药典》2010年版 4职责 提取操作人员按照本规程进行操作,提取工班长、QA人员、前提车间工艺员、前提车间主任、生产部负责对本标准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5内容 5.1配制前的准备 5.1.1由操作人员检查配制现场应有“清场(清洁)合格”的状态标志,并在3天有效期限内,若超过有效期应重新进行清场。 5.1.2检查磅秤,是否正常,有检定证书,并在检定效期内。 5.1.3报工班长检查合格,并在渗漉记录上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生产。生产时,换上“正在生产”状态标志。 5.1.4准备好洁净的盛装容器。 5.1.5由操作人员核对现存盐酸的品名、数量,并检查盐酸的澄明度。 5.1.6用盐酸配制成稀盐酸应提前备好足够的蒸馏水。 5.2操作法 5.2.1将盐酸配制成稀盐酸 配制比例 水:盐酸=4:1(每1kg盐酸应加水4kg稀释) 配制流程:准备洁净容器,加水4份,再加入盐酸1份,混合均匀。 5.2.2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配制后应及时密封,贴上状态标示,并填写稀盐酸配制使用台账。 5.3质量检查

由工班长对配好后稀盐酸的数量及性状进行复核检查。 5.4配制完毕后,操作人员应按《清场管理制度》及时清洁、清场,报工班长检查合格,发放“清场(清洁)合格”状态标志。 5.5注意事项 因盐酸是强酸,腐蚀性强,故生产操作中操作人员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佩戴护目镜,口罩及塑胶手套,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6.培训 前提车间操作人员、班/组长、工艺员、QA、物料员、车间主任及副主任。 7.相关文件 《一般生产区物料卫生管理规程》

培养基配制及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培养基配制及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建立培 养基配 制及适 用性检 查的标 准操作 规程, 规范实验人员的操作流程。 范围: 适用于微生物检验人员对培养基的规范管理。 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 职责: 1.微生物检验员:负责实验室所需求的培养基管理工作,使日常检验可以顺利进行。 2.微生物检验主管:负责对日常配制培养基的规范操作进行监督。 内容 1 培养基的申购 根据检验项目、工作量和工作进度的需求,提前一个月进行所需的培养基申购。申购时需指定培养基供应商,必要时进行供应商审计。 2 培养基的验收 培养基到货后,微生物室检验员应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核对品名、数量、规格、生产厂商, 应与申购单一致;检查培养基包装有无破损、包装是否完整、产品是否在有效期内。

验收合格后,登记于《培养基领用台账》(附记录文件编号:SMP-10-QC-009-02(00))。 3 培养基的贮藏 未开封的脱水培养基贮存于阴凉室,使培养基处于低温、干燥、和避光条件下。已开封的脱水培养基应盖紧,贮存于阴凉库。 灭菌好的培养基应进行预培养72h检查无菌后,置4~8℃冷藏保存待用。灭菌后培养基储存期为7天。 4 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的配制和使用应填写《培养基配制及使用记录》(附记录文件编号:SMP-10-QC-009-02(00))。 培养基配制批号原则:原材料批号-配制日期:比如2011年1月1日配制的培养基,培养基干粉批号000000,配制批号为:000000-110101。配制好的培养基贴《培养基标签》(附记录文件编号:R-SMP-10-QC-009-03)。(注:同一天同一培养基配置多次的,在原批号后加“-”加“数字”表示,如000000-110101-01) 培养基配制方法 使用商品化脱水合成培养基时,应严格按照厂商提供的使用说明配制,如重量/体积、pH、灭菌条件和操作步骤等。实验室使用各种基础成分制备培养基时,应按照配方准确配制,并记录相关信息如:培养基名称和类型及试剂级别,每个成分物质含量、制造商、批号,pH值,培养基体积/分装体积,灭菌条件(灭菌方式、温度及时间),配制日期、人员等,以便溯源。 水、容器具要求:培养基配制均采用纯化水,特殊说明时采用去离子水和蒸馏水。培养基配制所用容器和配套器具应洁净。对热敏感的培养基如糖发酵培养基其分装容器应先进行预灭菌,以保证培养基的无菌性。 称量与分装:快速称量所需量的脱水合成培养基(必要时佩戴口罩或在通风柜中操作,以防吸入含有有毒物质的培养基粉末)。以免吸潮。先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混合。注意避免培养基结块,然后加水至所需的量。根据说明书要求选择是否加热。分装体积不超过容器体积的2/3。配制斜面等含琼脂的培养基也需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后分装。 pH 值的测定和调整

大肠杆菌一般培养方法

使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组成成分:牛肉膏 3g,蛋白胨 10g,Nacl 5g,琼脂 15~20g,水1000mL,~。? 具体配置步骤:? 1.称药品?按实际用量计算后,按配方称取各种药品放入大烧杯中.牛肉膏可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用热水溶解后倒入大烧杯;也可放在称量纸上称量,随后放入热水中,牛肉膏使与称量纸分离,立即取出纸片.蛋白胨极易吸潮,故称量时要迅速.? 2.加热溶解?在烧杯中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然后放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并用玻棒搅拌,待药品完全溶解后再补充水分至所需量.若配制固体培养基,则将称好的琼脂放入己溶解的药品中,再加热融化,此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或溢出,最后补足所失的水分.? 3. 调pH?检测培养基的pH,若pH偏酸,可滴加lmol/L NaOH,边加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检测,直至达到所需pH范围.若偏碱,则用lmol/L HCl进行调节.pH 的调节通常放在加琼脂之前.应注意pH值不要调过头,以免回调而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

4.过滤?液体培养基可用滤纸过滤,固体培养基可用4层纱布趁热过滤,以利培养的观察.但是供一般使用的培养基,这步可省略.? 5.分装?按实验要求,可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三角瓶内.分装时可用漏斗以免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而造成污染. 分装量:固体培养基约为试管高度的l/5,灭菌后制成斜面.分装入三角瓶内以不超过其容积的一半为宜.半固体培养基以试管高度的1/3为宜,灭菌后垂直待凝.? 6.加棉塞?试管口和三角瓶口塞上用普通棉花(非脱脂棉)制作的棉塞.棉塞的形状,大小和松紧度要合适,四周紧贴管壁,不留缝隙,才能起到防止杂菌侵入和有利通气的作用.要使棉塞总长约3/5塞入试管口或瓶口内,以防棉塞脱落.有些微生物需要更好的通气,则可用8层纱布制成通气塞.有时也可用试管帽或塑料塞代替棉塞.? 7.包扎?加塞后,将三角瓶的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或双层报纸,以防灭菌时冷凝水沾湿棉塞.若培养基分装于试管中,则应以5支或7支在一起,再于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用绳扎好.然后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日期.?

无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无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无菌检查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无菌检查使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010年版 责任:QC化验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内容: 1、概要:无菌检查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等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检查及灵敏度检查要求。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检查前或与供试品的检查同时进行。 2、材料及设备 2.1 生化培养箱 2.2 生物安全柜 2.3 中国浊度标准管(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2.4 灭菌试管、灭菌注射器 2.5 0.9%无菌氯化钠溶液 2.6 0.05%(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取聚山梨酯80 0.05ml,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氯化钠至100ml,混匀,灭菌即可。3、无菌检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3.1无菌性检查 取新鲜配制灭菌的培养基各5瓶,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置30~35℃,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置20~25℃,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3.2灵敏度检查 3.2.1菌种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代),

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 26003]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CMCC(B) 10104]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MCC(B) 63501] 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 CMCC(B) 64941]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CMCC(F) 98001]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CMCC(F) 98003] 3.2.2菌液制备 3.2.2.1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制备 3.2.2.1.1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30~35℃培养18~24小时,取新鲜传代菌种一支待用。取一支灭菌中试管,加入3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把新鲜传代菌种培养物用接种环轻轻刮取,在加入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的试管壁上研磨,使之成为均匀悬液。 3.2.2.1.2 取菌悬液1ml于比浊管中,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逐步稀释至与标准管的浊度一致。记录下所加入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的量,余下的2ml菌液盖上试管塞以备用。 3.2.2.1.3 打开试管塞,取1ml菌液于中试管中,加入比浊时所需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的量一致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此时试管中的细菌浓度与标准比浊管相一致。根据细菌浊度标准菌数表的菌数,将菌悬液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系列稀释至不大于100cfu/ml。 3.2.2.1.4 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悬液制备方法同金黄色葡萄球菌。 3.2.2.2 生孢梭菌菌悬液的制备 3.2.2.2.1取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上,30~35℃培养18~24小时,取一支灭菌中试管,用灭菌注射器吸取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底部三分之二处的新鲜菌液1ml,加入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基础知识和操作过程梳理一、大肠杆菌 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细菌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细菌无成型的细胞核,细胞壁由肽聚糖组成。由于细菌细胞壁结构不同,细菌可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类。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厚,无荚膜,多产生外毒素;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薄,有荚膜,多产生内毒素。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更为敏感。 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异养兼性厌氧型肠道杆菌。在肠道中一般对人无害,但任何大肠杆菌进入人的泌尿系统,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大肠杆菌在基因工程技术中被广泛的应用,它的质粒是最常用的运载体,它也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受体细胞。 二、培养基配置 微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的化合物有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有的化合物既是碳源又是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但不一定需要外界补充,有的微生物可以自身合成。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我们一般用LB液体培养基来扩大培养大肠杆菌,培养后可在LB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分离。以下为本实验中培养基配置步骤: 1.称量:准确称取各成分。蛋白胨0.5g,酵母提取物0.25g,氯化钠0.5g,加水50ml。配置LB固体培养基时还需加1g琼脂。 2.溶化:加热熔化,用蒸馏水定容到50mL。配置LB固体培养基时还需加琼脂,整个过程不断用玻棒搅拌,目的是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 3.调pH:用1mol/L NaOH溶液调节pH至偏碱性。 4.灭菌:在两个250ml的三角瓶中分别装入50ml LB液体培养基和50ml LB固体培养基,加上棉塞。将培养皿用牛皮纸包好,放入灭菌锅内,1kg压力灭菌15min。

生化培养箱的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生化培养箱的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建立生化培养箱使用标准操作规程,规范生化培养箱操作程序, 保证该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化培养箱的运行操作。 3 责任者:生化培养箱的运行操作人员、设备管理人员。 4 内容 4.1设备概况 生化培养箱是用于细菌、霉菌、微生物、组织细胞的培养保存, 是生物、遗传工程、医学等行业实验室作稳定性实验及生物培养的重要实验设备,该设备外形为立式,容积为80升,箱体及箱内均采用优质 钢板表面喷塑,采用双层玻璃观察窗的结构,箱内装有可控制的照明灯,不开箱门就可清晰观察箱内培养物品的状况,工作室采用优质镜面不锈钢版,内有由不锈钢丝制成的可方便移动的多层隔板,隔板的间距可灵活改变。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控温仪等集中于箱体上部。 该设备采用高精度微机控温仪及控湿仪,具有响应快、超调小、精度高的特点,使用轻触按键设定参数,具有可调温差报警方式、可调定时控制方式、基本控制模式等基本功能。 4.2设备主要参数

4.4 操作前的准备 4.4.1 确认设备状态是否处于完好已清洁。 4.4.2 取下完好已清洁状态标识卡,挂上运行状态标识卡。 4.5 操作 4.5.1 设定工作温度(最高可设定到60℃) 4.5.1.1 打开电源开关,此时控温仪会进行自检并显示箱内温度。 4.5.1.2 按“SET”键设定工作温度,这时控温仪上显示的温度值会闪烁。 4.5.1.3 根据工艺要求按“▲”升高键或“▼”降低键不放设定工作温度。 4.5.1.4 到达设定温度后放开“▲”升高键或“▼”降低键,这时设定的显示值会闪烁。 4.5.1.5 按一下“SET”键确认设定温度,新温度设定后,这时控温仪就转换为显示箱内实际温度。

电热恒温培养箱操作规程

电热恒温培养箱操作规程 一、使用方法 1、通电前,先检查培养箱的电气性能,并应注意是否有断路或漏电现象。 2、电热培养箱系列待一切准备就绪,可放入试品,关上箱门,适当调节排气阀;隔水式培养箱在通电前必须先加水,水位高低上指示不要超过水位指示线,下水位要显示得出。 3、若是指针式表,缓慢转动调整器,使电表指在“0”处,把设定钮的白色标注线对准所需要的温度值。合上电源开关至“开”处,仪表绿灯亮,此箱开始加热,随着箱温上升,温度指示针能及时显示测量温度值。当达到设定值时,仪表红灯亮,此箱停止加热,温度逐渐下降;当降到设定值时,仪表又转至绿灯亮,箱内升温。周而复始,可使温度保持在设定值附近。时间比例调节的仪表,当进入比例带后,仪表指示灯忽亮忽熄;反复多次,应红灯亮,此箱不加热。当设定高于室温时,应绿灯亮,此箱开始加热,随着箱温上升,当达到设定值时,仪表红灯亮,此箱停止加热,温度逐渐下降;当降到设定值,仪表又转至绿灯亮,箱内升温。周而复始,以下同于提针式表。当采用时间比例、过零、移相调节功能的仪表时,面板上有“手动再调”式上限设定的电位器,用于当加热系统平衡时,因负载加热功率的大小,至使产生实测值高于或低于设定的静差修正,调节该电位器,即可消除偏差,以适应不同情况。 4、温度恒温时,其温度往往会继续上升,这是余热影响,此现象约九十min 后趋于稳定。 5、物品放置箱内不宜过挤,以便冷热空气对流不受阻塞,以保持箱内温度均匀。 二、注意事项 1、箱体必须有可靠的接地,以确保安全。通电时切忌打开箱体左侧门内有电器线路,防止触电,切勿用湿布揩抹,更不能用水冲洗。 2、打开大门观察试物时,不能将水点溅在玻璃上,以防玻璃受骤冷而爆裂。 3、移动箱体必须先切断电源,将箱内的物品取出,防止触电和碰损。 4、本型号系非防爆性产品。 5、易燃物品不宜放入箱内作烘焙试验,如需作烘焙试验,事先应测得各物品

血琼脂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血琼脂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血琼脂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保证培养基质量。 2.原理 羊血或兔血等是细菌生长繁殖的良好营养物质。在45~50℃的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血液可以完好保存血液中某些不耐热的生长因子,同时血细胞不被破坏。若将NaCl浓度提高到0.85%,可使血平皿在35℃培养18~24小时后色泽仍然新鲜。 3.用途 供一般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溶血性鉴别及保存菌种用。 4.配方 特殊蛋白胨23g、淀粉1g,氯化钠5g、琼脂10g、无菌脱纤维羊血(或兔血)5%~10%,pH7.1~7.5。 5.操作步骤

将上述成分混合,溶于10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化,校正pH,121℃高压灭菌15分钟。冷却至50℃加入无菌血液,充分摇匀后倾注平板,待凝固后冷藏备用。血琼脂层厚4mm。 6.储存条件 2~8℃冰箱。 7.有效期 实验室自行规定,确保培养基质量。 8. 质量控制 8.1 质控频度每次新配制时做质控 8.2 质控方法及结果见表5-18. 表5-18 配制血琼脂培养基质量控制方法及结果 试验方法结果 无菌试验<100块抽检5%,>100块随机取10 块,35℃培养,观察有无细菌生长 化脓性链球菌ATCC19615,35℃,培 无细菌生长

生长试验 平行试 验 养18~24小时 肺炎链球菌ATCC6305,35℃,培养 18~24小时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35℃,培养18~24小时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35℃,培养 18~24小时 做质控时,取新旧批号的培养基同时 做 生长良好,β溶血 生长良好,a溶血 生长良好,β溶血 生长良好, 9.注意事项 倾注时温度不易过高,否则血细胞易被破坏而溶血;若 温度过低,琼脂易凝固。 参考文献 [1] 周庭银编著.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第二版.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电热恒温培养箱操作规程

电热恒温培养箱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产品、原水的卫生指标的检验作为储藏菌种、生物培养。 二、使用方法 1.把电源开关拔至“1”处,此时电源指示灯亮,控温仪上有数字显示 2.温度设定 当所需加热温度与设定温度相同进不需设定,反之则需重新设定。先按控温仪的功能键“SET”进入温度设定状态,SV设定显示一闪一闪,再按移位键“?”配合加键“▲”或减键“▼”设定结束需按功能键“SET”确认。 如需设定温度37.0℃,原设定温度26.5℃,先按功能键“SET”,再按移位键“?”,将光标移至显示器十位数字上,然后按加键“▲”,使十位数字从“2”升至“3”,十位数设定后,移动光标依次设定个位和分位数字,使设定温度显示为37.0℃,按功能键“SET”确认,温度设定结束。 3.上限跟踪报警设定 产品出厂前已设定高10℃,一般不要进行设定,如需重新设定按功能键“SET”5秒,仪表进行上限跟踪报警设定状态“AL1”再按移位键““?”配合加键“▲”或减键“▼”操作,最后按功能键“SET”确认,跟踪报警设定结束。4.温度显示值修正 由于产品出厂前都经过严格地测试,一般不要进行修正。如产品使用时的环境不佳,外界温度过低或过高,会引起温度显示值与箱内实际温度误差,如超出技术指标范围的,可以修正。具体步骤:按功能键“SET”5秒,仪表进入参数设定循环状态“AL1”,继续按动功能键“SET”,使PV显示“SC”修正,然后按动移位键“?”配合加键“▲”或减键“▼”操作,就可以进行温度修正。最后按键“SET”确认,温度显示值修正结束。 5.设定结束后,各项数据长期保存,此时培养箱进入升温状态,加热指示灯亮。当箱内温度接近设定温度时,加热指示灯忽亮忽熄,反复多次,控制进入恒温状态。 6.打开内外门,把所需培养的物品放入培养箱,关好好内外门,如内外门开门时间过长,箱内温度有些波动,这是正常现象。 7.根据需要选择培养时间,培养结束后,把电源开关拨“0”,如不马上取出物品,请不要打开箱门。 8.如果你对控温精度和波动度有较高的要求,可采用PID自整定控制,当箱内温度第一次将达到设定温度时,先按功能键“SET”5秒,仪表进入设定循环状态“AL1”,继续按“SET”键使PV显示“ATU”,SV显示“0000”,然后按加键“▲”使SV显示“0001”,最后按功能键“SET”确认,此时自整定指示灯亮,控温仪进入PID自整定控制。 三、注意事项 1.培养箱外壳必须有效接地,以保证使用安全。 2.培养箱应放置在具有良好通风条件的室内,在其周围不可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3.箱内物品放置切勿过挤,必须留出空间。 4.培养箱内为I类B型普通设备。 5.培养箱应每隔两个月用酒精对内腔进行消毒,并用清水擦干净。 6.培养箱可连续运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