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居住建筑能效测评报告

居住建筑能效测评报告

居住建筑能效测评报告
居住建筑能效测评报告

精品资料推荐

附件3

公共建筑能效测评报告

所在省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评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00九年一月

公共建筑能效测评汇总表

项目名称:项目地址:

建筑面积(m2)/层数:气候区域: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

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表

公共建筑能效标识汇总表

项目名称:项目地址:

建筑面积(m2)/层数:气候区域: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

建筑节能设计报告书规定性指标

建筑节能设计报告书居住建筑-规定性指标

目录 1.建筑概况 (4) 2.设计依据 (4) 3.模型观察 (4) 4.工程材料 (5) 5.体型系数 (5) 6.窗墙比 (5) 6.1窗墙比 (5) 6.2外窗表 (6) 7.按户按房间统计窗墙比 (6) 8.屋顶构造 (6) 8.1屋顶构造一 (6) 9.外墙构造 (7) 9.1外墙相关构造 (7) 9.1.1外墙构造一 (7) 9.1.2热桥柱构造一 (7) 9.2外墙平均热工特性 (8) 10分户墙构造 (9) 10.1户间隔墙构造一 (9) 11采暖与非采暖隔墙构造 (9) 11.1控温与非控温隔墙构造一 (9) 12挑空楼板构造 (10) 12.1挑空楼板构造一 (10) 13楼板构造 (10) 13.1控温房间楼板构造一 (10) 14户门构造 (10) 15阳台门构造 (11) 16可开启面积 (11) 17外窗热工 (11) 17.1外窗构造 (11) 17.2外窗K (11) 17.3外遮阳类型 (12) 17.4平均遮阳系数 (12) 17.5外窗遮阳系数 (13) 18凸窗热工 (13)

18.1凸窗构造 (13) 18.2凸窗K (13) 18.3外遮阳类型 (13) 18.4平均遮阳系数 (14) 18.5凸窗遮阳系数 (14) 19凸窗板 (15) 19.1凸窗顶板 (15) 19.1.1凸窗顶板构造一 (15) 19.2凸窗侧板 (15) 19.3凸窗底板 (15) 19.3.1凸窗底板构造一 (15) 20隔热检查 (16) 21外窗气密性 (16) 22结论 (16)

能效测评

能效测评 概述: 1.建筑物用能系统 与建筑物同步设计、同步安装的用能设备和设施。居住建筑的用能设备主要是指供暖空调系统,公共建筑的用能设备主要是指供暖空调系统和照明两大类;设施一般是指与设备相配套的、为满足设备运行需要而设置的服务系统。 2.建筑能效测评 对反映建筑物能源消耗量及建筑物用能系统效率等性能指标进行检测、计算,并给出其所处水平。 3.建筑能效标识 将反映建筑物能源消耗量及建筑物用能系统效率等性能指标以信息标识的形式进行明示。 4.建筑能效理论值标识 以竣工验收资料为建筑能效测评依据进行的建筑能效标识。 5.建筑能效实测值标识 建筑投入正常运行后,以实际运行能效为建筑能效测评依据进行的建筑能效标识。 6.参照建筑 形状、大小、朝向、内部的空间划分和使用功能与所标识建筑完

全一致,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及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节能性能满足国家现行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 一、测评目的 1. 掌握和了解被标识建筑实际的能源消耗水平。 2. 确定高耗能环节,提高建筑用能系统的实际运行能效。 3. 促进新型节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合理和有效应用。 二、测评规定 1. 建筑能效测评—新建建筑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建筑物验收竣工之前。 2. 建筑能效实测评—建筑物正常使用一年后,且入住率大于30%时进行。 三、测评内容 1. 测评内容

2. 公共建筑 3. 居住建筑 四、测评等级 相对节能率的计算方法—《标准》对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相

对节能率计算均进行了规定,对计算条件和计算方法进行了说明,包括标识建筑的计算条件、比对建筑的计算条件、不同气候区域(严寒和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各种类型冷热源设备(锅炉、市政热力、分体空调、冷水机组、热泵机组)的能耗等。 五、测评报告 建筑能效实测值标识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建筑能效实测值测评汇总表; 2建筑能效实测值标识汇总表;

(建筑工程管理)附件二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报告模板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报

(建筑工程管理)附件二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报告模板 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报

附件二 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方案 (壹号黑体) 申报单位:(盖章) 测评机构:(盖章)(小二号宋体) 二○××年××月 (三号宋体)

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方案 (理论值标识) (二号黑体) 所于省市:(四号宋体) 建筑名称: 建筑类型: 测评机构: 联系人: 电话: 测评时间:

目录 (三号黑体) 1.建筑和用能系统简介1 1.1建筑简介1 1.2用能系统简介1 2.基础项计算说明书2 2.1计算软件2 2.2计算条件2 2.3计算结果2 2.4结论2 3.居住/公共建筑能效测评汇总表3 4.居住/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表5 5.居住/公共建筑能效标识汇总表6 (小四宋体)

建筑和用能系统简介(三号黑体,下同) 建筑简介(四号黑体,下同) 对建筑简介进行介绍,包括地理位置、总平面图、建筑类型、建筑面积、使用功能等。 (小四宋体,下同) 用能系统简介 对用能系统简介进行介绍,包括《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试行)中规定项和选择项的情况。 规定项:按照国家现行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围护结构及采暖空调系统必须满足的项目,包括围护结构、空调采暖冷热源、空调采暖设备、水泵和风机、室温调节、计量方式、水力平衡、控制方式、照明等情况。 选择项:对高于国家现行建筑节能标准的用能系统和工艺技术加分的项目,包括可再生能源、自然通风采光、蓄冷蓄热技术、能量回收、余热废热利用、全新风/变新风比、变水量/变风量、楼宇自控、管理方式等情况。

基础项计算说明书 计算软件 选用计算软件及版本。 计算条件 分别列出参照建筑和标识建筑的计算条件,包括各类房间室内设计参数、围护结构的窗墙比和热工参数、房间内热负荷的强度和运行时间表、设备(锅炉、水泵、风机等)效率、机组性能系数(COP)等。 计算结果 包括标识建筑和参照建筑的峰值负荷、累计负荷、主要分项能耗、全年能耗及节能率计算方法。 结论 节能率。

建筑节能评估报告

建筑节能评估报告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一、节能设计 **********************工程建筑层数为**层,建设地点为*************。由 **************有限公司设计,由**************有限公司承建,由*************有限公司监理.

二、工程原材料质量控制和见证取样情况 1、原材料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现监理人员对于进场的建筑节能材料,严格根据规范规定,现场见证取样,送衡水市实验室试验化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确保了建筑材料的合格使用。包括粘结砂浆、抹面砂浆、耐碱网格布、模塑聚苯板等。 2、工程质量控制 该工程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墙体节能工程、屋面节能工程.门窗节能工程的主控项目,一般项目均达到合格标准,无影响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隐患,均控制在规范规定使用内。 3、见证取样情况

施工过程中现场监理人员对于进场的包括粘结砂浆、抹面砂浆、耐碱网格布、模塑聚苯板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现场取样密封后送衡水市实验室检验,坚持材料报验制度,材料均有合格证及试化验报告。 三、保温节能隐蔽工程的分项质量评定 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监理人员对节能工程的质量即(材料、制作、施工)等采用了巡视、旁站措施监督、控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下发监理通知单,跟踪整改、实测、实量均达到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 四、执行国家建筑工程强制性标准情况 本工程施工中涉及工程强制性标准规定的建筑节能分项施工过程中按标准严格执行,对施工中的网格布搭接过小,窗口下料布置不规范等问题,及时发现督促施工企业加以整改,从而保证了工程的实体质量。 五、工程总体评定 参验五方认为本工程节能工程所需的质量控制资料齐全,且能与施工进度同步,确认工程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质量验收合格。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说明通用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说明 (适用于DB42/T559-2013) 1.工程概况 1.1.建筑物特性:□住宅□宿舍□住宅式公寓□幼儿园□托儿所1.2建设地点: 1.3气候分区: 1.2建筑面积:地上平方米、地下平方米 1.2建筑层数地上层、地下层 1.3建筑主朝向:(含偏角度) 1.4结构体系: 1.5 外表面积: 1.6 体型系数: 2设计依据及引用标准 2.1通用标准及规范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2015 《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2/559-201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200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2011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2选用标准及图集 《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10J121 《外墙内保温建筑构造》11J122 《建筑节能构造用料做法》13ZJ002 国家及地方现行相关规范、标准、规定

3计算方法及计算验证 3.1 计算方法: □完全符合规定性指标 3.2 使用节能计算软件验证 □采用经论证PKPM《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分析软件》验证□采用经论证斯维尔《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分析软件》验证□采用经论证天正《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分析软件》验证 □采用其他经论证的《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分析软件》验证4围护结构热工设计指标

5保温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

建筑能效测评029号文件

建筑能效测评029号文件 沪建安质监[2009]第029号 关于开展上海市民用建筑节能竣工检测评估工作的通知(试行)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暂行办法》建科[2008]80号要求,确保竣工的民用建筑节能工程实际节能效果达到设计标准,现将开展上海市民用建筑节能竣工检测评估工作通知如下。 1、民用建筑节能竣工检测评估,是指纳入能效测评标识范围内的民用建筑在竣工验收 之前,由建设单位委托经本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能效测评机构,对建筑能源消耗量及其能源系统效率等性能指标进行检测、计算,给出建筑能效是否达到节能设计标准的活动。 建筑节能竣工检测评估属于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的理论值阶段,其结果如达不到节能设计标准,不得予以竣工验收。 2、以下工程应实施建筑节能竣工检测评估: 1)新建(改建、扩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单体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以上的); 2)新建大型住宅项目(同一立项建设的小区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以上的);

3)实施节能综合改造并申请国家财政支持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及住宅建筑; 4)申请国家级或上海市节能示范工程的建筑; 5)申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 3、从事本市民用建筑节能竣工检测评估活动的能效测评机构应获得上海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首批经认定通过的五家能效测评机构名单见附件)。 4、建设单位应在竣工验收之前,按规定收集和整理相关设计图纸和资料,委托经上海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建筑能效检测评估机构进行建筑节能竣工检测评估。委托合同应报受监质量监督站备案。 5、能效测评机构应根据委托合同和有关要求,及时对受委托的建筑进行节能竣工测评,得出能效测评理论值,并出具节能竣工测评报告。能效测评机构应对建筑节能竣工测评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6、监理单位应对建设单位提供给能效测评机构的设计图纸和资料予以确认,并根据能效测评机构出具的节能竣工测评报告,将节能竣工测评情况和结果写入工程监理评估报告。 7、施工单位应配合建设单位收集相关设计图纸和资料,并做好节能竣工测评现场配合工作。 8、质量监督机构应加强对建筑节能竣工检测评估的监督,并将节能竣工测评的情况记入监督报告。

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报告

附件二 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报告 (一号黑体) 申报单位:(盖章) 测评机构:(盖章) (小二号宋体) 二○××年××月 (三号宋体)

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报告(理论值标识) (二号黑体) 所在省市:(四号宋体) 建筑名称: 建筑类型: 测评机构: 联系人: 电话: 测评时间:

目录 (三号黑体) 1. 建筑和用能系统概况 (1) 1.1 建筑概况 (1) 1.2 用能系统概况 (1) 2. 基础项计算说明书 (2) 2.1 计算软件 (2) 2.2 计算条件 (2) 2.3 计算结果 (2) 2.4 结论 (2) 3. 居住/公共建筑能效测评汇总表 (3) 4. 居住/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表 (4) 5. 居住/公共建筑能效标识汇总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四宋体)

1.建筑和用能系统概况(三号黑体,下同) 1.1建筑概况(四号黑体,下同) 对建筑概况进行介绍,包括地理位置、总平面图、建筑类型、建筑面积、使用功能等。 (小四宋体,下同) 1.2用能系统概况 对用能系统概况进行介绍,包括《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试行)中规定项和选择项的情况。 规定项:按照国家现行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围护结构及采暖空调系统必须满足的项目,包括围护结构、空调采暖冷热源、空调采暖设备、水泵与风机、室温调节、计量方式、水力平衡、控制方式、照明等情况。 选择项:对高于国家现行建筑节能标准的用能系统和工艺技术加分的项目,包括可再生能源、自然通风采光、蓄冷蓄热技术、能量回收、余热废热利用、全新风/变新风比、变水量/变风量、楼宇自控、管理方式等情况。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试题 一、单选题 1、室内平均温度检测测点应设于室内活动区域,且距楼面mm范围内有代 表性的位置;温度传感器不应受到太阳辐射或室内热源的直接影响。 A、600~1500 B、600~1800 C、700~1500 D、700~1800 2、室内平均温度应采用温度自动检测仪进行连续检测,检测数据记录时间间隔 不宜超过。 A、20 min B、30 min C、40 min D、60 min 3、年空调耗冷量指标验算室内计算温度为。 A、22℃ B、24℃ C、26℃ D、28℃ 4、红外热像仪设计适用波长范围应为,传感器温度分辨率(NETD) 应小于,温差检测不确定度应小于,红外热像仪的像素不应少于。 A、6.0~12.0μm 0.10℃ 0.5℃ 76800点 B、8.0~12.0μm 0.08℃ 1.0℃ 78800点 C、8.0~14.0μm 0.08℃ 0.5℃ 76800点 D、6.0~14.0μm 0.10℃ 1.0℃ 78800点 5、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前宜采用表面式温度计在受检表面上测出参照温 度,调整红外热像仪的发射率,使红外热像仪的测定结果该参照温度。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6、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时,受检表面同一个部位的红外热像图,不应少 于张。当拍摄的红外热像图中,主体区域过小时,应单独拍摄张以上(含张)主体部位红外热像图。 A、2 2 2 B、1 2 2 C、1 1 1 D、2 1 1

7、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检测持续时间不应少于 ,检测数据应逐时记录。 A、48h B、60h C、72h D、96h 8、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检测温度记录时间间隔不应大于min。可记录 多次采样数据的平均值,采样间隔宜短于传感器最小时间常数的。 A、80 1/2 B、60 1/2 C、80 1/3 D、60 1/3 9、外窗m/s的条件下进行。 A、2.7 B、3.3 C、3.6 D、4.2 10、外窗窗口气密性能的检测差压表、大气压力表、和长度尺的不确定度分别不 应大于。 A、2.0Pa、180Pa、2mm B、2.0Pa、180Pa、3mm C、2.5Pa、200Pa、2mm D、2.5Pa、200Pa、3mm 11、隔热性能检测应在围护结构施工完成个月后进行,检测持续时间不应 少于 h。 A、6 12 B、12 12 C、6 24 D、12 24 12、外围护结构隔热性能检测内外表面温度传感器应对称布置在受检外围护结构主体部位的两侧,与热桥部位的距离应大于墙体(屋面)厚度的倍以上。每侧温度测点应至少各布置点,其中一点应布置在接近检测面中央的位置。 A、3 3 B、3 6 C、6 3 D、6 6 13、采暖系统室外管网热损失率的检测应在采暖系统正常运行h后进行,检

绿色建筑能效测评评标报告

绿色建筑项目的建筑能效测评 竞争性谈判情况汇报 管委会领导: 根据《国际物流服务中心、公共租赁住房、张圩小区一期、大陆桥产品展览展示中心、实验学校、云湖社区服务中心等5个已申报绿色建筑项目的建筑能效测评》竞争性谈判申请批示,需对徐圩新区国际物流服务中心、公共租赁住房、张圩小区一期、大陆桥产品展览展示中心、实验学校、云湖社区服务中心等5个已申报绿色建筑项目的建筑能效测评进行招标,项目概算金额53万元。根据规建局要求,增加云湖社区服务中心项目。按项目类型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个标段,招标方式采用竞争性谈判。 徐圩新区规建局、方洋合同管理部、方洋总工室共同邀请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江苏省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考核结果的公告》目录中的资质条件符合本项目要求的4家测评单位,苏州市建设工程质检中心、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连云港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参与本项目谈判,并向他们四家发出竞争性谈判投标邀请。 徐圩新区规建局、方洋合同管理部、方洋总工室于2015年01月12日下午14:30在徐圩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403会议室举行竞争性谈判,参加人员有:招标办商兆祥、规建局郭戈、总工室于惠莲、合同管理部孟祥进等。 本次项目谈判邀请并获得谈判文件的四家单位准时到场并参加竞争性谈判。本次报价包括但不限于本项目进行能效测评费用组成所需的形式检查、现场检测、能效测评和税金及相关技术服务费用、开标费用、其它

费用以及合同包含的所有风险、责任等各项全部费用。参与谈判的四家单位谈判文件全部响应招标文件要求。 经过竞争谈判各家单位的报价情况如下: 居住建筑收费26万元。具体计算见后附表。 谈判结果报告: 谈判的四家公司,企业实力相当。经过谈判报价,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在公共建筑标段中的报价最低,为590000元;连云港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在居住建筑标段中的报价最低,为164000元。上述报价都低于《省住建厅苏建科[2012]319号文件的参考收费标准》。综上所述,推荐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承接公共建筑标段申报绿色建筑能效测评工作,中标价为590000元;推荐连云港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承接居住建筑标段申报绿色建筑能效测评工作,中标价为164000元。 妥否,请领导批示! 江苏方洋集团有限公司 2015年01月12日

保温节能验收标准

8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8.0.1居住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应在检验批、分项工程全部验收合格并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外墙节能构造实体检验、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和系统节能性能检测、系统联合试运行与调试,确认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达到验收标准后方可由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的程序和组织应遵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要求。 8.0.2居住建筑节能工程的检验批质量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验批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2主控项目应全部合格; 3一般项目应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合格率应不小于90%,且其余检查点不得有严重缺陷; 4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 8.0.3居住建筑节能分项工程包括门窗节能工程,墙体节能工程,屋面节能工程,地面节能工程,采暖节能工程,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及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合格; 2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8.0.4居住建筑节能分部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计文件和承包合同所规定的工程内容已完成; 2单位工程所含各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3各分项工程验收记录表内容完整,填写正确,收集齐全; 4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5门窗、幕墙、墙体、屋面、地面、采暖、通风、通风与空调、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配电与照明、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的现场复验或抽检结果,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和国家、重庆市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外墙节能构造现场实体检验、外窗气密性现场实体检测、建筑设备工程系统节能性能检测结果应合格。 8.0.5居住建筑节能工程验收时应对下列资料核查,并纳入竣工技术档案: 1建筑节能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记录和设计变更文件; 2建筑节能工程所用主要材料、设备和构件的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检验记录、进场核查记录、进场复验报告; 3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4重要节能保温功能项目(外墙、外窗、屋面等)的现场复验或抽检资料报告;

《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 (建科[2008]118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落实《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暂行办法》做好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试点工作,我部组织有关专家编制了《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可在http://https://www.doczj.com/doc/db10928323.html,下载)。请认真贯彻执行,并及时总结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关情况请及时告我部科学技术司。 附件: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暂行办法(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〇八年六月二十六日 附件: 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 (试行) (二OO八年六月)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为主编单位,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本导则。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和吸收了发达国家建筑能效标识的成果和经验,以我国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依据,结合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现状和特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制定了本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标识程序,居住建筑能效理论值,公共建筑能效理论值,测评方法,居住建筑能效实测值,公共建筑能效实测值,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报告和附录。 本导则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导则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 本导则参编单位: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管理办法》

《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推行建筑能效标识制度,规范建筑能效标识管理,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能效标识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建筑能效标识,是按照建筑节能有关标准和技术要求,对建筑物用能系统效率和能源消耗量,以信息标识的形式进行明示的活动。 标识活动分为自行标识和测评标识两种。自行标识是建设单位或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建筑节能标准对所建建筑物耗能量进行告知的活动;测评标识是测评机构受建设单位或房地产开发企业委托对其所建建筑物进行能效标识的活动。 第四条建筑能效标识通过公示建筑能耗主要信息,使建设单位或房地产开发企业明示所建建筑能耗水平,引导消费者选用节能型建筑,并为政府部门判定建筑能耗水平,实施经济激励提供依据。是加强建筑用能的管理,降低建筑能耗水平的必要手段。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筑能效标识活动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能效标识活动的监督管理。 国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建筑节能

专业机构具体实施建筑能效标识活动。 第六条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建筑能效测评机构从事建筑能效测评活动,主要职责是: (一)受建设单位或房地产开发企业委托进行建筑能效测评; (二)按照《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技术导则》和相关标准进行建筑能效测评,并为建筑能效标识和能耗审计提供依据; (三)出具《建筑能效测评报告》,颁发建筑能效证书和标志; (四)按年度向建筑能效标识管理机构提交建筑能效标识工作报告。 第七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有关机构负责建筑能效标识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建筑能效标识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文件的编制; (二)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的监督管理; (三)建筑能效标识结果的公示; (四)建筑能效标识争议的处理; (五)对从事建筑能效标识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六)统一监制《建筑能效标识证书》和建筑能效标志。 第八条建筑能效标识采取定性与定量、现场检查、检测与软件评估相结合的方式。 第九条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由证书和标志组成,证书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项目名称;

建筑节能检测方法综述

建筑节能现场检测方法 田斌守 摘要本文综述了几种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的原理、操作方法、适用条件,指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建筑节能检测热流计法热箱法控温箱-热流计法非稳态法当今飞速发展的国民经济活动必然导致前所未有的资源能源消耗速度。而许多资源能源是不可再生的,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节约能源刻不容缓。据介绍,我国目前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而建筑能耗也占全国能耗总量的27.5%。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住房体制改革的深化,建筑能耗在我国增长趋势很大,很可能是我国今后能耗的一个主要增长点。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发展委员会发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建筑节能作为三大重点领域中的一项,受到高度重视。建设部也相继发布了一系列建筑节能标准,其中包括若干强制性条款,目前正在建设领域逐步实施。 建筑节能工作从流程上可分为设计审查、现场检测、竣工验收三个大的阶段。对节能建筑的评价,从建设前期对施工图纸审查计算阶段、向现场检测和竣工验收转移是大势所趋。建筑节能现场检测也是落实建筑节能政策的重要保证手段。目前,全国范围内建筑节能检测都执行JGJ132-2001《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它是最具权威性的检测方法,它的发布实施,为建筑节能政策的执行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依据,使得建筑节能由传统的间接计算、目测定性评判到现在的直接测量,从此这项工作进入了由定性到定量、由间接到直接、由感性判断到科学检测的新阶段。 根据我们对建筑节能影响因素和现场检测的可实施性的分析,我们认为能够在实验室检测的宜在实验室检测(如门窗等作为产品在工程使用前后它的性状不会发生改变),除此之外,只有围护结构是在建造过程中形成的,对它的检测只能在现场进行。因此建筑节能现场检测最主要的项目是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这也是最重要的项目。如何准确测量墙体传热系数是建筑节能现场检测验收的关键。目前对建筑节能现场检测的、围护结构(一般测外墙和屋顶、架空地板)的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 132-2001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一般规定…………………………………………………………… 4、检测方法…………………………………………………………… 4.1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 4.2小区单位采暖耗煤量……………………………………………… 4.3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 4.4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4.5建筑物围护结构热桥部位………………………………………… 4.6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缺陷………………………………………… 4.7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 4.8供热系统补水率…………………………………………………… 4.9室外管网输送效率………………………………………………… 5、检验规则…………………………………………………………… 5.1检验对象的确定…………………………………………………… 5.2合格判定…………………………………………………………… 附录A仪器仪表的性能要求………………………………………… 1总则 1.0.1为了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检验采暖居住建筑的实际节能效果,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严寒地区设置集中采暖的居住建筑及节能技术措施的节能效果检验。1.0.3在进行采暖居住建筑及节能技术措施的节能效果检验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水力平衡度(HB)hydraulic balance level采暖居住建筑物热力入口处循环水量(质量流量)的测量值与设计值之比。 2.0.2供热系统补水率(Rmu)rate of water makeup 供热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检测持续时间内系统的实水量与设计循环水量之比。 2.0.3热像图thermogram 用红外摄像仪拍摄的表示物体表面表观辐射温度的图片。 3一般规定 3.0.1对试点小区应检验下列项目: 1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 2、小区单位采暖耗煤量; 3、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 4、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5、建筑物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 6、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缺陷; 7、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 8、供热系统补水率; 9、室外管网输送效率。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技术导则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 施工技术导则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二〇一〇年六月二日 一、技术依据: 1、GB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程》 2、GB50345-200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3、JGJ129-2000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4、JGJ132-2001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5、JGJ144-2004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6、DBJ01-26-2004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7、DB22/T278-2005 《聚苯乙烯(EPS)板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8、DB22/T164-2007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50%)》 9、DBJ01-63-2002 《外墙外保温用聚合物砂浆质量检验标准》 10、DBJ01-79-2004 《住宅建筑门窗应用技术规范》 11、DBJ01-97-2005 《居住建筑节能保温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12、DBJ01-602-2004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13、GB50300- 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二、施工准备 l、材料准备: (l)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2)专用胶粘剂(底胶) (3)聚合物砂浆(面胶) (4)耐碱玻纤网布(5)塑料胀栓 (6)聚苯乙烯泡沫棒 (7)水 2、工具准备: (1)电热丝切割器或壁纸刀 (2)手锯 (3)墨斗 (4)2米靠尺 (5)直尺 (6)木方 (7)卷尺 (8)电动搅拌器 (9)抹子 (IO)阴阳角抿子 (ll)塑料搅拌桶 (12)粗纱线 (13) 2米拖线板 3、技术准备 (1)根据施工墙面的具体情况画出排块图和布钉图 (2)根据施工图和排块图制定出施工交底三、施工条件 1、施工现场应具备通电、通水的施工条件,并保持清洁的施工环境。 2、面层施工时现场的风力不大于5级。 3、面层砂浆施工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必要时可在施工脚手架上搭设防晒布,遮挡施工墙面。 4、雨季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雨水冲淋墙面,否则不得施工。 5、施工脚手架宜采用与墙面分离的双排脚手架,或符合安全要求的吊篮。 6、施工前必须认真检查基层墙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并达到下表要求:

保温节能验收标准

8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8.0.1 居住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应在检验批、分项工程全部验收合格并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外墙节能构造实体检验、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和系统节能性能检测、系统联合试运行与调试,确认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达到验收标准后方可由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的程序和组织应遵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的要求。 8.0.2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的检验批质量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验批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2 主控项目应全部合格; 3 一般项目应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合格率应不小于90%,且其余检查点不得有严重缺陷; 4 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 8.0.3 居住建筑节能分项工程包括门窗节能工程,墙体节能工程,屋面节能工程,地面节能工程,采暖节能工程,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及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合格; 2 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8.0.4 居住建筑节能分部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计文件和承包合同所规定的工程内容已完成; 2 单位工程所含各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3 各分项工程验收记录表内容完整,填写正确,收集齐全; 4 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5 门窗、幕墙、墙体、屋面、地面、采暖、通风、通风与空调、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配电与照明、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的现场复验或抽检结果,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和国家、重庆市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外墙节能构造现场实体检验、外窗气密性现场实体检测、建筑设备工程系统节能性能检测结果应合格。 8.0.5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验收时应对下列资料核查,并纳入竣工技术档案: 1 建筑节能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记录和设计变更文件; 2 建筑节能工程所用主要材料、设备和构件的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检验记录、进场核查记录、进场复验报告; 3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4 重要节能保温功能项目(外墙、外窗、屋面等)的现场复验或抽检资料报告; 5 各分项工程的施工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相关图像资料、调试记录; 6 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记录; 7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构造现场实体检验记录; 8 外窗气密性现场检测报告;

对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的几点认识

对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的几点认识 摘要:推行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是为了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缓解我国能源短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针对现行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个人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对能效测评工作的推进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能效测评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理论值实测值有效期 前言 建筑能效测评是指对建筑物能源消耗量及其用能系统效率等性能指标进行检测、计算和评估,并给出其所处水平的活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按照建筑物能效测评结果,对建筑物能效水平,以信息标识的形式进行明示的活动。 为了推进我国的节能减排,缓解我国能源短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住建部于2008年制定了《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试行)》,推行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此后,不少省、市相继开展了建筑能效测评,以江苏省为例,2010年3月江苏省住建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江苏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贯彻落实的通知》,其中一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用电情况的调查统计和评价分析……要监督新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所有权人对建筑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测评和标识”。2012年1月江苏省住建厅《关于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中开展建筑能效测评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应进行建筑能效测评的建筑工程项目未经建筑能效测评,或者建筑能效测评不合格的,不得组织验收”。 一、建筑能效测评的基本要求 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分为建筑能效理论值标识和建筑能效实测值标识两个阶段。理论值标识在建筑节能分部验收前进行,建筑能效理论标识有效期为1年。建筑能效理论值标识完成后,在建筑用能设备正常运转后,对建筑物实际能效进行为期不少于1年的现场连续实测,根据实测结果对建筑能效理论值标识等级进行修正,给出建筑能效实测值的标识结果,有效期为5年。 建筑能效测评包括基础项、规定项与选择项。以某公共建筑为例,该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简体结构,在设计时按照节能率为50%设计,建筑用能系统采用了多项节能技术,有效减少了建筑能耗。对该建筑的建筑能效理论值进行测评。基础项主要包括建筑物单位建筑面积供暖空调全年能耗量计算:测评方法为软件评估和性能测试。测评步骤:1)建筑物构造尺寸按竣工图纸;2)建筑物外门,外窗的保温和气密性能按施工进场见证取样报告中的数据为准;3)外墙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按施工进场见证取样检测报告中的数据为准,其厚度按现场抽查的厚度和施工验收时厚度平均值。现场抽查数量按照《建筑节能施工验收标准》进行;4)楼梯间隔墙和地面按照施工验收报告;5)屋面材料导热系数按施工现场见证取样检测中的数据报告,其厚度按施工的平均厚度。通过5个步骤的采集数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JGJ132--2001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JGJ132-2001 第1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检验采暖居住建筑的实际节能效果,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设置集中采暖的居住建筑及节能效果检验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投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2章术语 第2.0.1条水力平衡度(HB)hydraulic balance level 采暖居住建筑物热力入口处循环水量(质量流量)的测量值与设计值之比. 第2.0.2条供热系统补水率(Rmurate of water makeup 供热系统要正常运行条件下,检测持续时间内系统的补水量与设计循环水量之比. 第2.0.3条热像图thermogram 用红外摄像仪拍摄的表示物体表面表观辐射温度的图片.

第3章一般规定 第3.0.1条对试点小区应检验下列项目: 1.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 2.小区单位采暖耗煤量; 3.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 4.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5.建筑物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 6.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缺陷; 7.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 8.供热系统补水 率; 9.室外管网输送效率. 第3.0.2条对试点建筑应检验下列项目: 1.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量; 2.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 3.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4.建筑物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 5.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缺陷. 第3.0.3条对非试点小区应检验下列项目: 1.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 量; 2.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 3.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 4.供热指法统补水率. 第3.0.4条对非试点建筑应检验下列项目: 1.建筑物单位采暖耗热 量; 2.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 第3.0.5条节能检验必须在下列有关技术文件准备齐全的基础上进行: 1.国家有关部门对节能设计审核文件; 2.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出具的外门(或户门),外窗及保温材料的性能报告; 3.锅炉或热交换器,循环水泵等的产品合格证; 4.节能隐蔽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报告. 第3.0.6条检测中使用的仪器仪表应在检定有效期内,并应具法定计量部门出具的校验合格证(或校验印记).除另有规定外,仪器仪表的性能应符合标准附录A的有关规定. 第3.0.7条建筑物体形系数(S)类型可分为以下两类: 1.当S≤0.30时应为第一类; 2.当S>0.30时为第二类. 第3.0.8条建筑物窗墙面积比(WWR)类型可分为以下两类: 1.当WWR≤0.30时为第一类; 2.当WWR>0.30时为第二类. 第3.0.9条当采暖居住建筑物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时应视为同一类采暖居住建筑物: ---相同的外围护结构体系; ---相同的建筑物体型系数类型; ---相同的窗墙面积类型. 第3.0.10条代表性建筑物根据层数,朝向和采暖系统形式在同一类采暖居住建筑物中综合选取.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oc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13-83-2006 建设部备案号:J10791-2006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Accepting specification for the quality of energy-efficiency project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2006-04-14发布2006-07-01实施 福建省建设厅发布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Accepting specification for the quality of energy-efficiency project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DBJ13-83-2006 建设部备案号:J10791-2006 主编部门: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 批准部门:福建省建设厅 实行日期:2006年7月1日 2006年福州

福建省建设厅关于 批准发布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的通知 闽建科[2006]21号 各设区市建设局: 为加强我省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统一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由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经审查,批准为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为DBJ13-83-2006,自2006年7月1日起实施。在施行中,有什么问题和意见请函告我厅科学技术处。 该规程由省建设厅负责管理,省工程建设科学技术标准化协会组织出版发行。 福建省建设厅 二OO六年四月十四日

关于同意《居住建筑节能工程 施工技术规程》等两项地方标准备案的函 建标标备便[2006]57号 福建省建设厅: 你厅“关于报送《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规程》备案内容的函”收悉。经研究,同意所报的《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规程》等两项地方标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备案,备案号为: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规程》J10790-2006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J10791-2006 该两项标准的备案公告,将刊登在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 建设部标准定额司 二OO六年四月二十六日

浙江省建筑节能检测技术培训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建筑节能检测技术培训试题 选择: 1、依据《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8484-2008,进行抗结露因子检测时,应在试件窗框和玻璃热侧表面共布置 B 个热电偶供计算使用。 A、15 B、20 C、25 D、30 2、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下列标准中,标准 C 为强制性行业标准。 A、《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 B、《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及系统技术规程》(DB33/T 1054-2008) C、《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JG 149-2003) D、《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T 177-2009) 3、依据《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2009),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宜采用B。 A、防护热板法 B、热流计法 C、标定热箱法 D、防护热箱法 4、在《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中体形系数>0.40的外墙(热惰性指标D>2.5)传热系数K值应不大于C。 A、2.0 B、1.5 C、1.0 D、0.5 5、传热系数K与热阻R关系是 D 。(R i:内表面换热阻R e:外表面换热阻) A、K= 1 / R B、K= 1 /(R+ R i) C、K= 1 /(R+ R e) D、1 /(R+ R i + R e) JGJ144-2004中规定,EPS板的导热系数λ应 C W/(m·K)。 A、≤0.021 B、≤0.030 C、≤0.041 D、≤0.060 6、依据《绝热稳态热传递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T13475-2008,可测量建筑构件的热性质有 A 。 A、热阻、传热系数 B、导热系数、传热系数 C、热阻、蓄热系数 D、蓄热系数、导热系数 7、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的燃烧性能应达到 A 级。 A、A1 B、A2 C、B1 D、 B2 8、依据GB 50411-2007,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等在进场验收合格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定从施工现场抽取试样送至实验室进行部分或全部性能参数的检测活动称为 B 。 A、进场验收 B、进场复验 C、见证取样送检 D、型式检验 9、《绝热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T 13475-2008规定:标定热箱法的试件最小尺寸是 C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