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号与信息处理的发展与应用

信号与信息处理的发展与应用

信号与信息处理论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号处理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任何承载信息的事物都可以看做一个信号,信号是信息的物理表现。信号处理的主要对象是物理信号,如电信号、光信号、声信号及振动信号等。对含有信息的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提取人们希望得到的信息。信号处理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模拟信号处理:主要建立在连续时间信号(模拟信号)及连续事时间系统(模拟系统)的基础上。

·数字信号处理:针对数字信号和数字烯烃,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完成

对数字信号的处理(检测、滤波、参数估计)。

模拟信号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实信号,即光、声音、温度、和压力、数字信号是模拟信号的数字表示。在数字世界中,处理理这些信号不仅简单,而且经济高效。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可以通过模数转换过程将这些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在需要时通过数模转换器将这些信号重新换成模拟信号。

(一)发展历程

信号处理发展的历程主要是数字信号处理的发展历程。

数字信号处理的发展历程:

公元669:Newton偶然发现了光谱蛋却没有意识到频率的概念。

公元1807:傅里叶分析诞生。

19世纪-20世纪:出现了两种傅里叶分析方法,即连续与离散傅里叶,连续傅里叶将傅里叶分析推广至任意函数。

Dirichlet等人研究了傅里叶级数的收敛问题。

因不同的需要产生了不同形式的FT。

discrete:fast calculation methods(FFT),即快速傅里叶变换。

1965年:IBM公司的Cooley和Tukeyfamingle用于计算复杂序列的FFT算法。伺候继续出现了各种用于计算机平台的改进FFT算法。

随机信号处理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经典随机信号理论和技术生长、发展及成熟时期

20世纪40年代是随机信号理论的初创和奠基时期。维纳和柯尔莫哥罗夫将随机过程和数理统计的观念引入通信、雷达和控制中,建立维纳滤波理论。诺斯于1946年提出配滤波器理论。

科捷利尼科夫于1946年提出理想接受机理论、

1950年,当香农的信息论问世不久,伍德沃德提出后概率接受机概念。后来,密德尔顿提出风险理论。

20世纪50年代,随机信号处理的主要理论基础、统计检测理论和统计估计理论发展并成熟,随机信号处理使用的数学方法基本上是统计学已经完成的工作。

(2)第二阶段为现代随机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进步和大发展的时期

现代随机信号处理的主要成就有下列8个方面:

①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了卡尔曼滤波理论,这一理论引进了状态空间法,突破了噪声必须是平稳过程限制。

②以非参量统计推断为基础的非参量检测与估计。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发展了噪声特性基本未知情况下随机信号处理的问题。卡莱于1959年提出非参量检测与估计问题。汉森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广义符号检测法”。20世纪70—80年代又出了几部总结性著作。

③鲁棒检测。它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到20世纪70-80年代发展起来,这是对噪声特性部分已知情况下的随机信号处理问题。20世纪60年代中期,首先由休伯提出,这就是所谓的鲁棒估计和鲁棒滤波

④现代谱估计理论。

⑤多维信号处理与分析。这涉及图像处理理论、多维变换理论、多维数字滤波、多维数字谱估计。

⑥非线性检测与估计问题。

⑦自适应理论。自威德罗等人1967年提出自适应滤波以来,自适应滤波发展很快,已经广泛应用于系统模型识别、通信信道自适应均衡、雷达和声纳德波形成、自适应干扰对消和自适应控制等方面,并且已经研究处在某种意义下类似生命系统和生物适应过程的自适应自动机。

⑧20世纪80年代赫尔斯特朗首先与1976年出版了奠基性著作《量子检测与估计理论》,这一领域目前赈灾发展过程中。

(二)应用领域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由于技术的先进性和应用的广泛性,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凡是需要对各种各样的信号进行谱分析、滤波、压缩等的科学领域和工程领域都要用到它,这种趋势还在发展。数字信号处理在语音处理、通信系统、声纳、雷达、地震信号、空间技术、自动控制系统、仪器仪表、生物医学工程河和家用电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

(1)信号处理数字滤波、自适应滤波、快速傅里叶变换、相关运算、谱分析、卷积、模式匹配、加窗、波形产生等。

(2)通信调制解调器、自适应均衡、数据加密、数据压缩、回波抵消、多路复用、传真、扩频通信、纠错编码、可视电话等。

(3)语音语音编码、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音增强、说话人辨认、语音邮件、语音存储等。

(4)图形﹨图像如二维或三维图形处理、图像压缩与传输、图像增强、动画、机器人视觉等。

(5)仪器仪表如频谱分析、暂态分析、函数发生、锁相环、勘探、模拟试验等。

(6)医疗电子如助听器CT扫描、超声波、心脑电图、核磁共振、医疗监护等。

(7)军事与尖端科技如雷达和声纳信号处理、导弹制导、火控系统、导航、全球定位系统、尖端武器试验、航空航天试验、宇宙飞船、

侦察卫星等。

(8)消费电子如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数字电话、高保真音响、音乐合成等。

(9)工业控制与自动化如油井压力测量与控制、温度控制、开关电源控制等。

(三)发展趋势

信号处理已为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分析工具(如:压缩、转换编码、过滤、去澡、检测、评估和性能评价等工具),也提供了多种实现工具(如:VI.SI,收缩阵列, ),同时也促使通信技术领域划时代事件的产生(如:速度和视频编号器、调制解调器、均衡器和天线阵列等的出现).加上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计算和通信设备的集成、通过WWW的广泛的互联网的访问、线连接的迅速发展以及终端用户对蜂窝式移动服务需求的增加,所有这些促使IEEE信号处理组织力争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能实现通信的梦想。

现代通信技术正经历一个戏剧性的变化.通信和计算设备的融合,互联网的广泛使用给用户提供了无限的潜力:电话会议、视频点播、万维网和互联网电话.与此同时,近年的迅速发展的无线访问是世界电信业发展最强的推动力.在最近的将来“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能非常方便通信的梦想将成为现实,但这也存在艰难的技术挑战:需要新的理论和复杂的信号处理技术.既包括高速光纤连接,又包括无线、有线和数字预定环技术的未来多媒体通信网络的设计,今天通信发展的趋势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特性是通信需求的多样性。

信号处理的特点:以算法为中心, 更加注重实现与应用。

信号处理向着非平稳信号处理、非高斯信号处理、非线性信号处理的方向发展,并与各种智能技术相结合主要指神经网络、模糊系统、进化计算,也包括自适应技术、混沌技术等。

同时,信号处理也向着多维、多谱、多分辨率、多媒体方向发展。信号与信息处理在支持和实现下一代通信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

信道传输中各个部分的处理技术:

信源编码:适用于不同环境并利用人的视觉、听觉生理和心理效应的低比特率、低时延、高质量的智能信源编码技术

信道编码: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C)、基于量子计算的量子纠错等信道编码技术;

密码:量子密码、DNA密码和基于混沌理论的新密码体制;

通信信号处理技术:高效多载波调制(平行传输)、信道动态比特分配、CDMA 中的多用户检测和信道盲均衡技术;

智能技术:分形、混沌、小波和神经网络算法在通信信号处理中应用

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计算智能技术与信号处理相结合可以在3G乃至4G移

动通信系统的多用户检测、信道估计、信道的盲均衡和智能天线等功能的

实现方面发挥核心的作用。

通信及其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与认识

通信及其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与认识 摘要:人类的远程通信从1837年电报技术诞生开始,发展到1876年人类又发明了电话,远程通信进入了重要的发展阶段,电话不再需要代码翻译,使用者只要具有正常的沟通能力与正常的听力就可以进行互相交流,对于社会的方便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回首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可以总结出技术的发展主要是从模拟通信技术的的质量研究方面展开,只是近些年才有模拟通信技术像数字技术慢慢发展演变。 关键词:模拟数字翻译远程通信1 在模拟通信技术中核心是传输原始信息,这也导致了信息的失真和系统的不稳定。模拟通信系统在设计和产品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技术的严格、精准、复杂性。在模拟通信过程中,恢复信号差的方面有很多措施,但缺少控制信噪比的有效措施。在滤波器、均衡器等方面,要严格的控制其内在波动值和滤波器的阻带衰耗的特性。在模拟通信过程中,信息传递、变换、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失真现象,加上各种因素的干扰,造成了信息的质量降低,有可能意味着通信的失败。 一、通信技术的发展 大量的实践让人们意识到逼真传输的困难性,也认识到了噪声是造成通信失败的重要因素,因此解决噪声的影响是通信技术的关键。对噪声影响的认识和噪声对通信技术的影响开展了研究,也导致了数字通信和信息论的出现,也从俩方面探索信息传输的新途径:一方面,不一味的追求逼真传输原始信息,而是追求精准传输原始信息。另一方面,对串杂音和干扰给予最大的关注,通过实践形成了数字通信方式的综合解决方案,合理的量化达到精准度的反映原始信号。采用二进制码的转换表示信号的量化值,可以达到很高的抗噪性能。数字系统可以按照预定的量化设计,而预定的量化精度值由设计者控制。数字通信再生判别技术的应用,形成了限制噪声的有效手段,同时也避免了通信过程中杂音的积累,也说明了数字通信系统可以正确的传输原始信息。这两个措施都适用于数字通信的初级阶段,同模拟通信信息技术的系统设计技术相比,数字通信技术系统的设计相对比较准确、简单、宽松,任何从事通信系统的专业人士都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俩者的巨大差别。 “复制信号的错误概率”和“接收端的信噪比”两项指标可以衡量数字通信系统质量标准。因此,衡量标准也相应的有着很大的变化,首先,将恢复信号的“均方差”指标改为“错误概率”指标。其次,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都是以“接收端信噪比”作为衡量质量的指标,俩者在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前者可以评估略微模糊的量,而后则相对直观清晰,特别是现代通信,都是将原始信息作为数字信号的传输处理。在模拟通信过程中,“接收端信噪比”是无法控制的逐渐积累的结果。在数字通信中,线路误差率要保持在正常水平,“接收端信噪比”主要与信号的量化的误差相关。在现代的通信过程中,数字信号的传输的处理量超出了模拟信号的处理量和传输,数字信号的传输主要注重“复制信号的错误概率”要求,基本对“接收端信噪比”没有要求。由于模拟信号的编码冗余度较高,一般模拟信号的传输质量是由量化误差和传输误码共同决定的。 1远程通信,Telecommunication这一单词源于希腊语“远程”(Greek tele)(遥远的)和通信(communicare)(共享)。在现代术语中,远程通信是指,在连接的系统间,通过使用模拟或数字信号调制技术进行的声音、数据、传真、图象、音频、视频和其它信息的电子传输。

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作者:王欢 天津大学信息学院电信三班 摘要: 数字信号处理是应用于广泛领域的新兴学科,也是电子工业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之一。本文就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发展历史、优缺点、现代社会的应用领域以及发展前景五个方面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述。 关键词: 数字信号处理发展历史灵活稳定应用广泛发展前景 数字信号处理的简介 1.1、什么是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简称DSP,英文全名是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数字信号处理是利用计算机或专用处理设备以数字的形式对信号进行采集、变换、滤波、估值、增强、压缩、识别等处理,以得到符合人们需要的信号形式。 DSP系统的基本模型如下: 数字信号处理是一门涉及许多学科且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的新兴学科。它以众多的学科为理论基础,所涉及范围及其广泛。例如,在数学领域、微积分、概率统计、随即过程、数值分析等都是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工具;同时与网络理论、信号与系统、控制论、通信理论、故障诊断等学科也密切相关。近年来的一些新兴学科,如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神经网络等,都是与数字信号处理密不可分的。数字信号处理可以说许多经典的理论体系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同时又使自己成为一门新兴学科的理论基础。 1.2、数字信号系统的发展过程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70 年代DSP 是基于数字滤波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经典数字信号处理, 其系统由分立的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 或在通用计算机上编程来实现DSP 处理功能, 当时受到计算机速度和存储量的限制,一般只能脱机处理, 主要在医疗电子、生物电子、应用地球物理等低频信号处理方面获得应用。 80 年代DSP 有了快速发展, 理论和技术进入到以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为主体的现代信号处理阶段, 出现了有可编程能力的通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 例如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公司) 的TMS32010 芯片, 在全世界推广应用, 在雷达、语音通信、地震等领域获得应用, 但芯片价格较贵, 还不能进 入消费领域应用。 90 年代DSP 技术的飞速发展十分惊人, 理论和技术发展到以非线性谱估计为代表的更先进的信号处理阶段, 能够用高速的DSP 处理技术提取更深层的信息, 硬件采用更高速的DSP 芯片, 能实时地完成巨大的计算量, 以TI 公司推出的TMS320C6X 芯片为例, 片内有两个高速乘法器、6 个加法器, 能以200MHZ 频率完成8 段32 位指令操作, 每秒可以完成16 亿次操作, 并且利用成熟的微电子工艺批量生产,使单个芯片成本得以降低。并推出了C2X 、C3X 、C5X 、C6X不同应用范围的系列, 新一代的DSP 芯片在移动通信、数字电视和消费电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数字化的产品性能价 格比得到很大提高, 占有巨大的市场。 1.3、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培养方案

【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信号与信息处理以研究信号与信息处理为主体,包含信息获取、变换、存储、传输、交换、应用等环节中的信号与信息的处理问题,是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信息科学的各个领域。 主要研究内容为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和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前者包括数字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图像和多维信号处理、统计信号处理、非线性信号处理、信号处理系统等;后者包括信息获取技术、信源编码理论与数据压缩技术、人工神经网络与智能信息处理、多媒体信息处理与集成、信息处理系统等。 本学科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一级学科,特别是“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的研究领域有交叉。达到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培养目标,可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术修养和合作精神。 掌握信号与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以及掌握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的一般理论与技术,掌握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必须的实验技能,熟悉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分析、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与开发和教学工作能力,成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文献,能用外文撰写论文摘要,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三、研究方向 1.图像与视频信号分析处理 2.语音信号分析与处理 3.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 4.通信信号分析与处理 5.信息处理系统集成与应用 6.智能信息处理 四、学习年限 学制2.5年。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最少为2年,最长不超过3.5年。 五、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低于28学分,包括课程学分和必修环节学分。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公共课、学位课、选修课和补修课程。学位课不低于11学分。专业英语、学术报告、实践环节经导师考核合格后计学分。

信号处理原理期末练习题.

信号处理原理期末练习题 1.判断题 1)直流信号的傅立叶频谱是直流函数。 错误 2)按照抽样定理,抽样信号的频率比抽样频率的一半要大。 错误 3)实信号的自相关函数是偶函数 正确 4)如果x(n)是偶对称序列,则X(z)=X(z -1)。 正确 5)Sa 函数是奇函数。 错误 6)实信号的傅立叶变换的相位频谱是偶函数。 错误 7)单位阶跃序列的Z 变换结果是常数 错误 8)e(t)与h(t)的卷积是 ? ∞ ∞ --τττd t h e )()(. 正确 9)反因果信号只在时间零点之后有非0值。 错误 10)信号时移只会对幅度谱有影响。 错 11) 序列ZT 的ROC 是以极点为边界的 正确 12) 拉普拉斯变换是连续时间系统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正确 13)使用确定的时间函数可以描述所有的信号。 错误 14)信号在频域中压缩等于在时域中压缩 。 错误 15)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都满足线性性。 正确 二、填空 1)信号的取值是实数的信号称为实值信号,信号的取值为复数的信号称为复值信号。 2)指数信号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它的积分、微分仍然是--------------------。 指数形式 3)阶跃函数u(t)与符号函数的关系是-------------------。 sgn(t)=2u(t)-1 4)Sa(0)= . 1 5) =-? ∞ dt t t t f 0 0)()(δ 。 )(0t f 6)信号处理就是对信号进行------------、-------------、-------------、------------等等。 提取,变换,分析,综合 7)任一个函数f(t)与信号)(0t t -δ的卷积等于-------------------。 )(0t t f - 8)信号可以有以下分类方法: 确定信号 与随机信号,周期信号与 非周期信号 ,连续信号与 离散信号 ,模拟信号与 数字信号 。 5)符号函数不满足绝对可积条件但是却存在--------------------。 FT 6)用数学表达式描述信号f (t)的FT 的线性性和叠加性,线性性的描述为 [k f (t)]=------------------.。叠加性的描述为 [f (t)+g (t)]=--------------------.。 ( k [f (t)], [f(t)]+ [g (t)] ) 7)若信号在时域被压缩,则其频谱会--------------------。 (扩展) 8)傅立叶变换以及傅立叶逆变换的定义中分别引入了核函数,这两个核函数是---------------------------的。(共轭对称) 9)傅立叶正变换的变换核函数为----------------------------(t j e ω-)

卷积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

关于卷积的问题 2013-4-17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1/1 卷积问题 卷积公式:[][][]y n x n h n =*,它表明了一个LTI 系统对任意输入的相应可以用系统对单位脉冲的相应来表示,那么LTI 系统的单位脉冲相应就完全刻画了此系统的特性。卷积性质将两个信号的卷积映 射为它们傅立叶变换的乘积,其公式为:()()()()()y t h t x t H jw X jw =*←?→F ,其变换推到如下: ()()()()()y t h t x t x h t d τττ+∞-∞ =*= -? 要求的Y(jw)则是:{}()()()()jw t Y jw y t x h t d e dt τττ +∞+∞--∞ -∞ ??== -???? ? ?F 交换积分次序,()x τ与t 无关,则有()()()jw t Y jw x h t e dt d τττ+∞+∞ --∞ -∞ ??= -???? ? ? 即()()()()()jwt jwt Y jw x e H jw d H jw x e d ττττ+∞+∞---∞ -∞ = =? ? 上式右边积分就是x (t )的傅立叶变换即()()()Y jw H jw X jw = 对于离散系统而言,卷积公式则成为()[][]k y n x k h n k +∞ =-∞ = -∑ ,此式即为卷积和公式,他意味着一个 LTI 系统对任意输入的响应可以用系统对单位脉冲的响应来表示,即可以用单位脉冲响应与系统输入的卷积和来表示系统对任意输入的响应结果,因此上述卷积又被称为是线性卷积,相对于线性卷积而言的是循环卷积,他比线性卷积在运算速度上又很大的优越性,可采用fft 技术,因此,若能利用循环卷积来计算线性卷积,将会大大提高计算效率。那么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用循环卷积代替线性卷积而不失真呢? 循环卷积其实质就是将两组信号进行周期延拓,然后按卷积公式进行计算,可形象用“圆周卷积”来表示,因此,为利用循环卷积得到线性卷积结果,根据圆周卷积的特性,可对原卷积信号进行适当的补零操作后进行循环卷积,使其进行圆周卷积时的卷积过程与线性卷积相同,这样就达到了利用循环卷积计算线性卷积的目的。 再回到DFT 问题,正是由于DFT 运用了循环卷积技术,我们就可以利用DFT 来间接计算线性卷积,但是需要对操作信号进行补零。例如,1x 和2x 两信号长度分别是512和1024点,则求两者的卷积可化作双方的傅立叶变换乘积后的ifft ,但是在计算过程当中,需要对x1和x2分别补(512+1024-1)-length (Xn )个点,即都补成1535个点,这样通过频域乘积和逆傅立叶变换后就可以得到源信号的卷积和。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摘要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持续拓宽加速了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是将声音、图片或者是视频进行信息的模拟再将其转化为数字信息,该技术也是数字时代的标志性技术,目前已经在仪器仪表、通信、计算机以及图像图形处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结合数字处理技术的特点,就其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数字时代计算机技术发展 计算机、机械制造、通讯等技术的进步为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数字信息护理技术可以对更大层面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作为数字信号处理环节中实用性较强的应用型技术综合了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等。分析数字信号技术的发展现状对于技术和优化和应用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概述 1.1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特点 数据提取和转化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本质特征,该技术就是将各类信号从复杂的环境中提取出来并将其转化为更加容易识别和利用的形式。高速的运算能力和高准确性的运算结果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显著特征。通过独特的寻址模式和流水线结构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主要运算方法。在一个指令周期内分别进行一次乘法和一次加法就是硬件乘法累加操作,该技术应用在实际的操作中速度可以达到800Mb/s。除此之外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稳定性也十分出色,通过二值逻辑的采用使得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保证较强的环境使用能力。在软件的作用下数字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参数的修改,保证较强的灵活性。 1.2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用的意义

各类新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对于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作为一项发展较快且适用性强的技术,其发展迅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水平也不断提高,销售价格也随之降低。目前应用中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总线、资源及技术结构的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一方面这会加剧我国的电子产品行业的竞争,另一方面也会促进电子产品和其他相关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2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思考 2.1 通信领域的应用 目前数字信号技术已经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应用,通信领域中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推动了通信技术的发展和通信行业的变革。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显著提高了通信信号和信息的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为通信技术的进步与变革提供了基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已经成为了通信理论中的一个新的学科,加快了无线系统成为主流通信方式的进程,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于通信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可视电话以及通信扩频等都需要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参与的情况下才可以实现。 2.2 图像图形技术领域的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图像图形技术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有线电视机高品位卫星广播中,除此之外在MPEG2编码器和译码器、DVD活动中的图像压缩和解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有效推动了信息处理速度和处理功能的提高,科技的不断进步加快了活动影像解压技术的快速发展。 2.3 仪器仪表领域中的应用 目前仪器仪表领域中相关测量工作中也有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于此同时该技术有取代高档单片机成为主流仪器仪表测量方式的趋势。在仪器仪表的开发和测量中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有利于产品档次的提高,相较于传统的信息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内在资源

“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设计讲义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设计讲义 ——语音处理 杨顺辽李永全 一、设计目的 语音处理是信号与信息处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在语音处理中的具体应用。课程设计的目的归纳如下: 1、掌握语音信号的特点; 2、掌握语音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掌握基于Matlab编程实现语音的获取、显示、频谱分析、短时能量、短时自相关以及倒谱复倒谱的分析方法; 4、掌握语音基音频率及共振峰频率的检测方法。 二、设计任务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应该完成以下任务: 1、语音的录制,包括采样率、量化参数的确定; 2、语音数据的读取显示; 3、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及对语音的滤波处理; 4、语音数据的频谱分析; 5、语音的短时能量和短时自相关的计算; 6、语音倒谱及复倒谱的计算; 7、语音基音频率及共振峰频率的检测。 三、设计内容 1、语音的特点 语音信号从语音形成的机理上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声时声带周期性地开启和闭合,在声门处产生一个准周期的脉冲序列空气流,这种语音叫“浊音”(如声音“啊”)。还有一类是在发声时,声门是开启的,气流在声道中摩擦或口唇的爆破而发生,这类语音叫做“清音”(如声音“咝”)。显然,浊音具有周期性,这个周期称为基音周期,而清音不具有周期性。气流通过声道时,在声道中会产生共振,共振谐振频率称为共振峰。在语音处理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基音周期的检测和共振峰频率的确定。 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Hz~20KHz,按照采样定理,采样率应该不低于40KHz。但是在语音中,对语音可懂度和语音特性有重要影响的信号频率一般在5KHz以内,因此,实际语音信号处理中,采样率往往取8KHz和10KHz,在对语音质量要求较高时,采样率常常取11.025KHz、22.05KHz和44.1KHz。 量化的过程就是将采样后的样点数据用有限的二进制码表示的过程,量化必然会产生量化误差。语音信号在量化时,如果采用8位二进制码量化,则信噪比在40dB左右。语音波形的动态范围往往能达到55dB,因此量化位数应该在10位以上,实际常用12位。

现代信号处理及其应用

成绩: 现代信号处理 及其应用 题目:现代信号处理在通信对抗中的应用学号:111143321 姓名:王琦 2015年6月

现代信号处理在通信对抗中的应用 摘要:信息技术在现代军事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关键因素。信息战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之一。应用于军事通信对抗的现代信号处理理论发展非常迅速,这得益于两个方面的动力:其一,军事通信的技术和手段不断更新。其二,现代信号处理的三大热点—谱估计、高阶统计量方法、时频分析的理论和技术日臻完善,并逐渐应用于通信对抗领域。通信对抗是电子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通信对抗;信号检测;现代信号处理技术 一、引言 信号处理是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科技领域,电子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有通信、导航、雷达、声纳、自动控制、地震勘探、医学仪器、射电天文等。这些领域的研究进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号处理理论和技术的进步。通信对抗是电子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子战领域中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1]通信对抗不仅采用了最先进的电子和通信技术,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信号处理理论的发展,促进了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对抗在现代战争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探讨的内容主要涉及现代信号处理理论在通信对抗技术中相关的应用。 二、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基本原理 信号是信息的载体,是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物理量。要想得到有用信息就必须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它分为确定信号和随机信号。其中,确定信号:序列在每个时刻的取值服从某种固定函数的关系的信号;随机信号:序列的取值服从某种概率规律的信号。而确定信号又分为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随机信号分为平稳随机信号和非平稳随机信号。 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则是要把记录在某种媒体上的信号进行处理,以便抽取出有用信息的过程,是对信号进行提取、变换、分析、综合等处理过程的统称。 [2]利用观测数据作出关于信号与(或)系统的某种统计决策。统计决策理论主要解决两大类问题:假设检验与估计。信号检测、雷达动目标检测等是假设检验的典型问题。估计理论设计的范围更广泛,它又被分为非参数化和参数化两类方法。 三、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在通信对抗中应用 在军事通信对抗中,军用无线电台是电子战部队实施电子侦测、截获和干扰的主要目标。电台在工作中常常受到敌方有针对性地发射的电磁波攻击。扩频通信是目前军用电台的常见通信方式。扩频通信具有良好的低功率谱密度发射所带

信号与信息处理基础

《信号与信息处理基础》 ——论信号与信息之初认识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在科学研究、生产建设和工程实践中,信号处理技术,特别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日渐体现。同样,在我们的生活中信号与信息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信号与信息已经成了我们生活、学习、研究等方方面面起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现代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信号与信息了。 对于信息学科的学子来说信号与信息处理基础也就成为了我们从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扩展成信息科学电气信息类学生的新增学科基础课其应用背景也从单一的通信系统扩展到了其它的信息处理系统。其重中之重便是信息和信号。 信息 “信息”一词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即有“信”字的出现。“信”常可作消息来理解。作为日常用语,“信息”经常是指“音讯、消息”的意思,但至今信息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的标示。信息是确定

性的增加。信息是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信息以物质介质为载体,传递和反映世界各种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征。信息(Information)是物质运动规律总和,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认为:“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图片信息(又称作讯息),又称资讯,是一种消息,通常以文字或声音、图象的形式来表现,是数据按有意义的关联排列的结果。信息由意义和符号组成。 文献是信息的一种,即通常讲到的文献信息。信息就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 信息是有价值的,就像不能没有空气和水一样,人类也离不开信息。因此人们常说,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所以说,信息的传播是极具重要与有效的。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过程以及关于这种状态和过程的知识。它的作用在于消除观察者在相应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她的数值则以消除不确定性的大小,或等效地以新增知识的多少来度量。虽然有着各式各样的传播活动,但所有的社会传播活动的内容从本质上说都是信息。目前对信息这个概念的描述很多很繁杂,但是却不能涵盖信息的本质特征。其实,

信号处理及其应用

1.单项选择题 1 . 用脉冲响应不变法进行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它的主要缺点是频谱的( )所产生的现象。B A. 干扰 B. 交叠 C. 冲击 D. 阶跃 2 . 用窗函数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时,过渡带的宽度不但与窗的类型有关,还与窗的( )有关。得分: 5 A A. 采样点数 B. 采样频率 C. 采样范围 D. 采样周期 3 . 当采样频率不满足奈奎斯特采样定理时,就会发生频谱的( )。得分: 5 D A. 采样 B. 非采样 C. 不混叠 D. 混叠 4 . δ(n)的z变换是()。A A. 1 B. δ(w) C. 2πδ(w) D. 2π 5 . 无限长单位冲激响应(IIR)滤波器的结构是()型的。C A. 非递归 B. 反馈 C. 递归 D. 不确定 6 . 若数字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h(n)是对称的,长度为N,则它的对称中心是()。 B A. N/2 B. (N-1)/2 C. (N/2)-1 D. 不确定 7 . y(n)+0.3y(n-1) = x(n)与y(n) = -0.2x(n) + x(n-1)是( )。C A. 均为IIR B. 均为FIR C. 前者IIR,后者FIR D. 前者FIR, 后者IIR

8 . 对于序列的傅立叶变换而言,其信号的特点是()D A. 时域连续非周期,频域连续非周期 B. 时域离散周期,频域连续非周期 C. 时域离散非周期,频域连续非周期 D. 时域离散非周期,频域连续周期 9 . 实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必是( )。A A. 共轭对称函数 B. 共轭反对称函数 C. 奇函数 D. 偶函数 10 . 若序列的长度为M,要能够由频域抽样信号X(k)恢复原序列,而不发生时域混叠现象,则频域抽样点数N需满足的条件是( )。A A. N≥M B. N≤M C. N≤2M D. N≥2M 2.判断题 1. y(n)=x2(n)+3所代表的系统是时不变系统。√ 2. 用窗函数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时,改变窗函数的类型可以改变过渡带的宽度。√ 3. 有限长序列的N点DFT相当于该序列的z变换在单位圆上的N点等间隔取样。× 4. 一个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是因果系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函数H(z)的极点在单位圆内。× 5. 对正弦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的正弦序列必定是周期序列。√ 6. 在离散傅里叶变换中引起混迭效应的原因是因为为采样时没有满足采样定理。√ 7. 在A/D变化之前让信号通过一个低通滤波器,是为了限制信号的最高频率,使其满足当采样频率一定时,采样频率应大于等于信号最高频率2倍的条件。此滤波器亦称为“平滑”滤波器。× 8. 在D/A变换之后都要让信号通过一个低通滤波器,是为了滤除高频延拓谱,以便把抽样保持的阶梯形输出波平滑化,故友称之为“抗折叠”滤波器。× 9. 如果采样频率过低,再DFT计算中再频域出现混迭线性,形成频谱失真;需提高采样频率来克服或减弱这种失真。√

我对信息与信号处理的理解

我对信息与信号处理的理解 --电气1031班肖斯诺 第一次认识到信号这个概念是在小学自然课上的一个小实验:用两个杯 子和一根很长的线远距离聊天。我现在都还记得当时我们几个最先做完的小伙 伴得意的表情,像是吃到了最甜的糖果。后来我慢慢知道,其实信号充斥着我 周围的每一个角落,电视,空调,微波炉等等……信号几乎无处不在。而第一 次深入了解和学习信号是在大一的这门信息与信号课程上,接下来说说我对这 门课程的理解吧。 先说说何为信号,信号是运载消息的工具,是消息的载体。从广义上讲, 它包含光信号、声信号和电信号等。例如,古代人利用点燃烽火台而产生的滚 滚狼烟,向远方军队传递敌人入侵的消息,这属于光信号;当我们说话时,声 波传递到他人的耳朵,使他人了解我们的意图,这属于声信号;遨游太空的各 种无线电波、四通八达的电话网中的电流等,都可以用来向远方表达各种消息,这属电信号。人们通过对光、声、电信号进行接收,才知道对方要表达的消息。 总的来说,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信号,信息是信号包含的内容。没有信息,信号将毫无意义,这是两个分不开,却又完全不同的概念。 为了充分地获取信息和有效利用信息,必须对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 包括两个方面,即信号分析和信息处理。而信息处理则指按某种需要或目的, 对信号进行特定的加工,操作或修改。信号处理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信 号滤波,信号中的干扰/噪声抑制或滤除、信号平滑、信号锐减、信号增强、信 号的数字化、信号的恢复和重建、信号的编译和译码、信号的调制和调解、信 号加密和解密、信号均衡或校正、信号的特征提取、信号的辨识或目标识别、

信息融合及信号的控制,等等。 这是现代信号处理的过程,而古往至今信息处理是经过了多年的演变才有了今天对信号如此多变的应用。 概括说来,信息与信号处理大致经历了一个这样的发展过程:肢体语言信息语言文字信息远程通讯与信息处理模拟信号与信息处理数字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其实在人类之前就有了,蜜蜂跳舞就是一种信号,蜜蜂们通过跳舞产生信号,让自己的同伴了解到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而当人类诞生以后,信号的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 古时候,大概还在石器时期的时候,类人猿通过吼叫以及各种肢体语言在种群生活中向其他类人猿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来,随着人类祖先的不断进化,开始使用各种工具,人类的生活中不只只有寻找食物以谋求生存,于是,语言出现了。这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大步。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就是语言的诞生。语言的诞生让人类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更方便,人类文明也因此不断地进化,再之后,人类又发明了沉默的语言——文字,文字的产生让人类的学习能力增加,文字这种信号形式让信息可以长时间的保存,人类的技能和知识通过文字的形式得到保存,后人通过前人保存下来的信息可以直接得到前人总价下来的知识精华,并以此获取更多的知识,这让人类在相对来说短短的几千年来成为世界当之无愧的统治者。 自工业革命以后200来年,人类的文明又得到了一步巨大的跨越,科学知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专业简介

信号与信息处理概述 学科概况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是集信息采集、处理、加工、传播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现代科学技术,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重点,也是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重点。该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应在信号与信息处理方面具有坚实、深厚的理论基础,深入了解国内外信号与信息处理方面的新技术和发展动向,系统、熟练地掌握现代信号处理的专业知识,具有创造性地进行理论与新技术的研究能力,具有独立地研究、分析与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 科学研究领域 该专业的研究主要领域有:信息管理与集成、实时信号处理与应用、DSP应用、图像传输与处理、光纤传感与微弱信号检测、电力系统中特殊信号处理等。还开展了FPGA的应用、公共信息管理与安全、电力设备红外热像测温等领域的研究,形成了本学科的研究特色,力争在某些学科方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除上述主要领域外,还开展了基于场景的语音信号处理,指纹识别技术以及图像识别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方向 (1)实时信号与信息处理主要研究内容: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析、DSP的开发和设计、信号控制技术。信号的采集、压缩编码、传输、交互和控制技术,流媒体技术以及多人协同工作方式研究,从而实现在DSP和互联网上的视音频、文字等多种信息的实时交互和协同工作。(2)语音与图像处理该研究方向主要负责研究和探索数字语音和图像处理领域的前沿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内容包括:语音的时频分析和算法、声场分析和目标跟踪、动态范围(HDR)图像处理技术和算法、图像加速硬件(GPU)的应用等。 (3)现代传感与测量技术该研究方向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在理论上主要开展基础研究,以发现新现象,开发传感器的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应用上主要结合电力系统的应用需求,开发各种传感与检测系统。 (4)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现代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安全其核心问题是密码理论及其应用,其基础是可信信息系统的构作与评估。该方向主要研究与通信和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安全有关的科学理论和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密码理论与技术、安全协议理论与技术、安全体系结构理论与技术、信息隐藏理论与技术、信息对抗理论与技术、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研究。 (5)智能信息处理主要侧重于研究将现代智能信息处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应用于现实的各类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中。为企业培养掌握现代智能信息处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与开发各类智能信息处理系统的技术人才。其主要研究内容有:数字图象处理、视频信息的检测、分析、传输、存储、压缩、重建以及模式识别与协同信息处理;视觉计算与机器视觉、智能语音处理与理解、智能文本分类与信息检索、智能信息隐藏与识别。 (6)信息电力为信息科学与电力系统两学科的边缘新学科(筹),研究内容包括:数字电力系统,电力通信技术与规程,计算机软件与网络,电力生产和运营管理,信息技术及其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 (7)现代电子系统现代电子系统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使用当今最流行的电子系统设计工具,如嵌入式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DSP系统等实现诸如信息家电、通信、计算机等相关领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的设计方法。 (8)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研究单片机、可编程序控制器(PLC)、DSP、ARM等在智能测量仪表、交通管理、信息家电、家庭智能管理系统、通信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应用。 (9)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该方向主要研究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着重研究这些理论和技术在实际系统、尤其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解决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智能化信号处理、图像型非图像型目标识别,人工种经元网络、模糊信息处理、统计信号处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以及信号的超高速多通道采集与实时处理技术等。

信号处理原理作业2答案

3.两个函数的傅立叶变换与逆傅立叶变换都是相等的,这两个函数----------是相等的。 (一定) 4.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存在的充分条件是信号f(t)-----------,用数学表示就是--------------。 (绝对可积) 5)符号函数不满足绝对可积条件但是却存在--------------------。 FT 6)用数学表达式描述信号f (t)的FT 的线性性和叠加性,线性性的描述为 [k f (t)]=------------------.。叠加性的描述为 [f (t)+g (t)]=--------------------.。 ( k [f (t)], [f(t)]+ [g (t)] ) 7)若信号在时域被压缩,则其频谱会--------------------。 (扩展) 8)单位冲击信号的特性有对称性,时域压扩性,其时域压扩性的数学表达式是 ------------------------。 9.关于FT 的反褶与共轭的描述是:信号反褶的FT 等于-------------------的反褶,信号共扼的FT 等于--------------------的共轭。(信号的FT , 信号FT 的反褶) 10)傅立叶变换以及傅立叶逆变换的定义中分别引入了核函数,这两个核函数是---------------------------的。(共轭对称) 11)傅立叶正变换的变换核函数为----------------------------( t j e ω-) 12)傅立叶变换与傅立叶逆变换的本质是一致的,但是在数学形式上有着某中关系,这种关系称为------------,数学表示为-------------------。(对偶性, )(f 2)]t (F [F ω-π=) 13)FT 的尺度变换特性又称为-------------------,压扩特性 对它的数学描述是------------------------------------------------------。 14)信号的时域平移不影响信号的FT 的-----------------,但是会影响到-----------------------。 (幅度谱 相位谱) 15)所谓频谱搬移特性是指时间域信号乘一个复指数信号后的频谱相当于原来的频谱搬移到复指数信号的 处。(频率位置) 16)如果一个信号是偶函数那么它的反褶 它本身,如果一个信号是奇函数那么至少经过 次反褶后才能还原为原始信号。(是 2) 17)要保证信号抽样后的离散时间信号没有失真的恢复原始时间连续信号,或者说要保证信号的抽样不导致任何信号丢失,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信号必须是 的。 2.采样频率至少是信号 的2倍。 18)偶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中只有直流项和-------------(余弦项) 19)奇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中只有 正弦项 。 20)若信号f(t)的傅立叶变换为 )(F ω=1,则F (t )的傅立叶变换为---------------。 )(2ωπδ 一、一、 证明题 1、若 [f(t)]= )(ωF ,则 0 )()]([0t j e F t t f F ωω-=- 证明: 因为 [f( 0t t -)]= ? ∞ ∞ --) t t (f 0t j e ω-dt 令

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一、专业介绍 1、学科简介 信号与信息处理是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下设的二级学科。此专业是当今发展最快的热点学科之一,随着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已使世界科技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信息处理科学与技术已渗透到计算机、通信、交通运输、医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它作为当前信息技术的核心学科,为通信、计算机应用、以及各类信息处理技术提供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实用算法和实现方案。它探索信号的基本表示、分析和合成方法,研究从信号中提取信息的基本途径及实用算法,发展各类信号和信息的编解码的新理论及技术,提高信号传输存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在当前网络时代条件下,研究信号传输、加密、隐蔽及恢复等最新技术,均属于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的范畴。积极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地吸收新理论,在科学研究中运用交叉、融合、借鉴移植的方法不断地完善和充实本学科的理论,使之逐步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也是本学科的特点。 2、主要研究方向 01图象处理、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02 语音信息处理与计算机听觉 03 虚拟现实与计算机图形学 04 现代信号处理与通信

05 网络多媒体与信息安全 06 嵌入式技术及应用 07 无线传感网技术及其应用 08 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技术 09 普适计算技术与应用 10 新一代通信网技术 3、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01 数学一④913通信系统原理或920 数字信号处理 (注:各招生单位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不同,在此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二、就业前景 1、就业方向 此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电子与通信、金融、商贸等企业的信息技术管理及电脑软硬件研发工作;进入通信与信息技术科研机构和教学部门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政府公务员等。 2、就业前景 进入21世纪,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随着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和渗透,各行各业对信息类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据权威人士预测,未来5年我国信息化人才需求可达1500万~2000万人。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以高于经济发展两倍的速度快速发展,信息类高端

17年4月补考数字信号处理器原理与应用考核作业

名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数字信号处理器原理与应用试卷(作业考核线下) A 卷 注:请您单面打印,使用黑色或蓝色笔,手写完成作业。杜绝打印,抄袭作业。 一、判断题(2分/题,共20分) 1.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主要针对描述连续信号的模拟信号进行运算。() 2.DSP是在数字信号变换成模拟信号以后进行高速实时处理的专用处理器。() 3.定点与浮点DSP的基本差异在于它们各自表达的数值范围不同。() 4.C281x数字信号处理器上的ADC模块将外部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量,ADC模块可以转换 一个控制信号进行滤波或者实现运动系统的闭环控制。() 5.处理器还将集成的外设分成高速、中速和低速三组,这样可以方便的设置不同模块的工 作频率,从而提高处理器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6.F2812处理器的所有外设寄存器全部分组为外设帧PF0,PF1和PF2。这些帧都映射到处 理器的数据区。() 7.当捕获单元完成一个捕获时,在FIFO中至少有一个有效的值,如果中断未被屏蔽,中断 标志位置位,产生一个外设中断请求。() 8.CAN 的基本协议只有物理层协议和网络层协议。() 9.多处理器通信方式主要包括空唤醒(idle-line)或地址位(address bit)两种多处理器 通信模式。() 10.在TMS320F2812数字信号处理器中,ADC模块是一个12位带流水线的模数转换器。() 二、选择题(2分/题,共40分) 1.在电机控制系统中,PWM信号控制功率开关器件的导通和关闭,功率器件为电机的绕组提 供期望的

名 A 电阻 B电流和能量 C 电感 D 电容 2.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的传感器 A 模拟量 B 脉冲或数字量 C 通信数据 D 输入数据 3.当电机轴上的光电编码器产生正交编码脉冲时,可以通过两路脉冲的先后次序确定电机 的 A 转动方向 B 等效电感 C 电枢电阻 D 质量 4.当使用正弦调整时,PWM产生的交流电机的电流对称PWM信号与非对称的PWM信号相比 A 非对称PWM信号小 B 一样大 C 对称PWM信号小 D 不确定 5.CAN 总线通信速率最高达 A 100Mbps B 115200bps。 C 9600bps D 1Mbps 6.TMS320F2812的串口SCI的数据帧包括个起始位 A 2 B 1 C 0 D 1.5 7.TMS320F2812 的ADC模块有采样和保持(S/H)器 A 两个 B 一个 C 四个 D 三个 8.当PWM输出为低电平有效时,它的极性与相关的非对称/对称波形发生器的极性 A 无关 B 相反 C 相等 D 相同 9.看门狗的逻辑校验位WDCHK必须是才可以正确访问WDCR寄存器 A 010 B 101 C 001 D 100 10.SPI主设备负责产生系统时钟,并决定整个SPI网络的 A通信速率 B 拓扑结构 C 电平标准 D 通信协议 11.当传输完特定的位数后,接收到的数据被发送到SPIRXBUF寄存器,以备CPU读取。数据在SPIRXBUF寄存器中,采用的方式存储。 A左对齐 B右对齐 C 中间对齐 D 随机位置 12.CAN2.0B 总线规范定义扩展帧有位的标识符 A 11 B 16 C 29 D 9 13.中断使能寄存器的16 位分别控制每个中断的使能状态,当相应的位时使能中断 A 悬空 B 清0 C 读取 D置1 14.采用PWM控制方式可以为电机绕组提供良好的谐波电压和电流,避免因为环境变化产生的电磁扰动,并且能够显著的提高系统的 A 功率因数 B 散热效率 C 可靠性 D 执行精度 15.采用功率开关管在输出大电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使开关管工作在来获得较小功率损耗 A 线性区域 B 放大状态 C 静态切换状态 D 击穿状态 16.带死区的PWM的死区时间由所决定 A 功率转换器的开关特性 B 具体应用中的负载特征 C 功率转换器的开关特性以及在具体应用中的负载特征 D 2812时钟特征 17.TMS320X28XX系列处理器通过访问来访问内置的外部设备 A 数据总线 B 只读存储器C地址总线 D 存储器中的寄存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