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

第四章 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

第四章 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
第四章 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

第四章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

第一节课程实施

第二节教学过程的本质

第三节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第四节教学原则

第五节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第一节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本质

二、课程实施的取向

三、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四、课程实施的策略

五、课程实施的模式

一、课程实施的本质

一个完整的课程变革过程包括课程计划、课程采用、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几个环节。

1.课程实施是将预期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

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课程实施涉及国家、地方、校区、学校和课堂各个层面。课程实施的研究所关注的焦点是课程计划在实际上所发生的情况,以及影响课程实施的种种因素。

2.课程实施就是教学。持这一观点认为,课程实施内涵是教学,只有当教师在课程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课程才可能得以实施。教学与课程实施是内在统一的,课程实施实际上就是教学,教学过程就是课程计划的实施过程。

二、课程实施的取向

对于课程实施本质的不同理解,体现了人们相应的课程价值观,在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对课程实施采取不同的取向。辛德等人(Snyder,Bolin&Zumwalt)关于课程实施取向的分类研究受到了课程学者的普遍认同。他们将课程实施或研究课程实施的取向分为三种:忠实取向(fidelityorientation)、相互调适取向(mutualadaptationorientation)、课程缔造取向(curriculumenactmentorientation)。

1.忠实取向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方案的过程。根据这一取向,预期课程方案的实现程度,就是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

2.相互调适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际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3.课程缔造取向也称为课程创生取向,这种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缔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缔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在缔造过程中,设计好的课程方案仅仅是一种课程资源,借助这种资源师生来发展建构教育经验。

三、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纵览国内外关于影响课程实施因素的研究成果,可以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归纳为实施的对象、实施的主体、文化背景三个方面。

1.课程方案本身的特点

成功的课程实施来自于切实的课程方案。课程方案设计自身的合理性,对课程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

2.课程实施的主体

课程实施的主体,主要为教师、学生和校长,另外还可能包括各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社会人士和其他专业人员,如在我国的新课程实施中,有许多的专家到课程改革实验区进行指导,参与这一进程。

3.文化背景因素

课程实施的文化背景一般包括课程改革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人们对课程改革的价值判断和学校社区的文化资源等。

成功的课程实施应对社会环境有敏锐的把握,充分了解社会的结构、传统和权力关系,为课程改革争取到有利的政治和经济支持。这部分因素包括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变化、财政拨款、技术支援、舆论支持等。新课程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得到教育系统之外的各方力量的支持。比如,寻求政府的政策保障和倾斜,在学校建设、改革经费、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支持;通过新闻媒介宣传课程改革获得社会各方的理解和合作。

四、课程实施的策略

根据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JohnD.McNeil)的研究,课程实施策略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自上而下策略,自下而上策略和中间策略。

1.自上而下策略

自上而下策略主张课程变革由国家或地方一级的教育机构发起,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自上而下的推行改革。这种策略以国家和地区为中心,要求学校中的其他因素要与课程改革相一致。这种实施策略的主要代表是法国。法国主要由中央政府以指令性文件规定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课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领导与服从的关系。各级督导只是起到沟通中央与学校的作用。尽管20世纪80年代后,法国的基础教育进行了一系列分权与放权的改革,但基本上没有动摇这种自上而下的课程实施策略。

2.自下而上策略

自下而上策略主张课程变革由教师为主发起,通过教师探索学校中存在的问题来进行改革。如,从教师对教学单元的设计开始,再扩展到全面的课程编制。这种实施策略有利于消除教师对课程变革的疑虑,减少课程实施的阻力。尽管这种自下而上的策略是由教师发起的,但实际上也包含着课程专家帮助教师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和采取行动的工作,同时变革本身也涉及到学校和其他机构,因此,这种策略也被认为是一种整合发展的策略。比较多采用这种实施策略的主要代表是美国。

3.中间策略

中间策略主张由学校发起变革,通过学校向内外拓展进行课程改革。这一策略认为学校是发起改革最适当的机构,学校应成为课程实施的主体:一方面学校可以联合校外人士推广课程改革;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创造有利条件发动教师参与变革。中间策略也被称为从中间向上策略。

五、课程实施的模式

1.研究—开发—推广模式

20世纪50、60年代的课程改革运动中,许多国家都采用这种模式进行课程改革,即由国家组织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针对具体的学科或课程问题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设计出新的课程方案,然后再到学校中推广使用。

该实施模式认为课程变革是由以下四步骤按计划线

性展开的过程:(1)研究:建立某种教育理论;(2)开发:根据理论设计新的课程方案;

(3)推广:将新方案系统地传递至学校和教师;(4)采用:学校与教师无权对课程方案进行修改或调整,只负责使用。

2.变革阻力消除模式(ORC模式)

这一模式认为消除变革阻力的一个方法是,课程领导者和组织者要让实施者(主要指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决策,避免教师对新课程方案的抵制。课程领导者将课程权力与教师共享,让教师参与课程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如此一来,大部分的教职工就会成为课程改革的支持者,视课程改革为其分内之事。这种模式基于以下假设:(1)有计划的课程变革的成败,取决于课程领导者是否有能力克服教师对新课程计划的抵制。(2)个体的改变要先于组织的变革。变革也是一种个人的经验活动,我们必须允许人们的个性特点能够在课程变革与实施中有所体现。(3)在课程变革中必须明了教师和其他参与者的需要。

3.领导——障碍过程的模式(LOC模式)

这个模式可以被看作是“消除抵制模式”的进一步的延伸。这个模式认为,课程实施的主要问题在于教师对新课程计划的抵制,所以,一定要搜集各种材料以确定教师抵制的程度和性质。对于课程领导和组织者来说,关键在于使这些障碍变得无效。这只要通过提供下列五个条件就可以做到:

(1)使所有成员都清楚地了解课程改革的方案;

(2)使每个成员都具有实施新课程计划所必备的技能;

(3)提供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材料和设备;

(4)调整学校组织方式,以便与新课程计划的要求相一致;

(5)使所有成员都有参与的动机,愿意花费必要的时间与精力,以促使新课程计划的成功。

4、兰德变革动因模式(Rand模式)

这个模式是由兰德社团在对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70年代四项主要课程计划的评价过程中形成的。研究人员根据他们的调查结果得出结论:在学校决定采纳新的课程计划之后,课程变革的主要障碍存在于学校的组织动因之中。困难在于人们已经习惯于原来的一套做法。根据这一原因,兰德模式强调在课程编制过程的各个阶段(尤其在课程实施阶段)中的组织变量,无论是支持性的还是抵制性的,都要予以注意。

5.我国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实施

从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和2001年9月49种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教材首次在实验区的试用开始,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的序幕正式拉开。一般而言,课程改革过程通常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做出使用课程方案的决定,是课程采用阶段,亦称“发起”或“动员”阶段;第二阶段是实践或最初使用阶段(实验阶段);第三阶段是常规化或制度化阶段(推广阶段)。

第二节教学过程的本质

一、教学过程概述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一、教学过程概述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解释:

1、教学过程是指向于实现某一教学目的展开的教学活动过程;

2、教学过程不单是教学知识技能的过程,还包含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等教育因素。

3、教学过程是蕴含教学思想的、精心设计的过程,而非随意的盲目的活动过程。

4、教学过程涉及学生整个身心活动因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身心积极因素。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一)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一)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解决未知与欲知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是属于认识活动范畴的。教师需引导学生由未知向知发展。教学过程的这一基本矛盾的解决遵循认识活动的基本规律。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的认识活动具有不同于其它认识活动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引导性

3、认识的交往性

4、认识的教育性

1、认识的间接性

学生主要是借助他人的认识成果去认识客观世界的。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活动,学生必须在规定的实践内,学习和掌握大量的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技能。只有借助这种间接认识的形式,才能使这种高效率得以实现。

2、认识的引导性

教学活动是有引导性的,教的因素是学生学习的主导,教师闻道在先,术业有专供,只有充分发挥教的教学作用,才能体现现代教学的高效率的特征。缺少教师的教,不成其为教学。在现代教学理念中,教学的目标是促使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这更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掌握现代教学的规律。

3、认识的交往性

在现代班级教学中,课堂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学生不仅获得知识技能,同时经历着在这个特殊社会中交往的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使得教学中的认识活动具有丰富的交往性,科学地引导教学的交往,不仅有利于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行为,培养互助互利、共同进步的意识和能力。

4、认识的教育性

教学是具有教育性的。认识的对象、过程和结果,认识过程中人的言行举止等等,都蕴含着教育的因素。主动地去利用和发挥教学的教育性,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的是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关系。直接经验就是学生亲自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是指他人的认识成果。学生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或让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可使学生获得学习新知识所需的感性知识,有助于学生形成准确的理性认识。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知识与能力既相关又有区别,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而能力发展则有助于掌握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挖掘知识中有利于发展学生能力的因素,既教会学生掌握前人的认识成果,又教会学生认识前人认识成果的方法。

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教师的指导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也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但是,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产生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建立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之上。应该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教学具有教育性,教师要有意识地发掘和利用教学的教育因素。积极地去寓教于学,使传授知识技能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这不仅有利于使教学真正成为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觉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节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的含义

二、基本的教学原则

三、我国古代优秀教学思想

一、教学原则的含义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教学原则,是对教学规律的反映,人们对教学规律的研究和认识,上升为教学的基本要求。遵循原则是为了能使教学符合客观规律。

教学原则的提出和表述,在各个版本的教材中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及对教学原则的取舍不同所致。教学原则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二、基本的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直观性原则

(三)启发性原则

(四)巩固性原则

(五)循序渐进原则

(六)因材施教原则

(七)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八)量力性原则

(一)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含义

又称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指既要把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要确保教学的科学性;

(2)要发掘教学的教育性因素;

(3)要把教育因素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二)直观性原则

1、基本含义

指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使用各种形式的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直观的形式很多,一般分为三大类:

实物直观,是观察实物获得直接经验,包括观察实物、标本、进行实验、参加教学性参观等。

模像直观,是观察实物的模拟形象了解事物形象。比如观察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等。

语言直观,是以教师的语言描述提供事物的表象。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教学目的和内容。对低年龄学生应多提供具体的感性材料;对高年龄学生则可用描述或图片等。直观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过多的直观不仅会浪费教学时间,分散学生的注意,而且也会影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以帮助学生从观察分析具体事物和现象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3)要重视语言直观。教师用语言描述提供直观形象,或使学生的经验重新组合,构成新的表象。

(三)启发性原则

1、基本含义

指在教学中教师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2)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要发扬教学民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出质疑。

(四)巩固性原则

1、基本含义

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知识。理解知识是巩固知识的基础。同时不否定要求学生对某些知识进行机械记忆。

(2)在复习中巩固知识。要帮助学生学会整理知识,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

(3)在运用知识中巩固知识。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于实际,在运用知识中不断巩固和深化已有的知识技能。

(五)循序渐进原则

1、基本含义

指教师要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顺序开展教学活动。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要按照教材的逻辑体系进行教学。教师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其内在结构,明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2)要注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保证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

(3)要掌握学习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教学。

(六)因材施教原则

1、基本含义

指既要依据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要坚持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2)要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个人能力、兴趣和爱好,使教学有针对性。

(七)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基本含义

指要注意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要重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2)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得以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八)量力性原则

1、基本含义

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要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的心智水平和学习特征。

(2)要恰当地把握教学进度,使教学难易适度。

三、我国古代优秀教学思想

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上,有许多优秀的教学思想,这些教学思想是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其中不乏反映了教学规律的观点和理论。

在我国的《学记》中,就有不少这样的内容,可以对应现在的教学原则。《学记》说要“道儿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启发学生思考,不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这包含着启发性的教学思想。

《学记》中的“君子之教,喻也。”所谓“喻”,就是启发、诱导的意思。

《学记》说“学不躐(liè)等。”躐,是指超越、逾越。学习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能越级而进,这与循序渐进原则是一致的。

《学记》提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是说要教学相长。

《学记》中的许多见解是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对现在的教育实践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第五节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一、激发学习动机

二、领会知识

三、巩固知识

四、运用知识

五、检查知识

根据教学过程的发展特点,可以将教学发展的整个过程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相互影响的阶段。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的划分依据,是教学中特殊认识的发展过程特点和教学活动的特点。教学过程的阶段,既是有发展顺序的,也是可循环反复的。

一、激发学习动机

激发学习动机阶段,即教师根据学习动机的活动规律,借助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这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利于培养相应的学习心理品质。

二、领会知识

领会知识阶段,是使学生接触学习内容,并促使其从感性认识至理性认识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领会。这是教学过程的主要阶段,领会知识包括感知和理解两个环节。

感知教材,即对认识对象形成感性认识,这是对事物外部因素的认识,感性认识是形成理性认识的条件,感性认识越充分,理性认识才能更准确。学生的感性认识主要来源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课堂直观教具的感知以及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等。

理解教材主要是对认识对象形成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内在联系或本质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感知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归纳等思维加工,形成概念、原理。

在实际的教学中,理解教材的途径可以有两种思维形式:一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二是从已知到未知进行逻辑推理。

三、巩固知识

巩固知识阶段即利用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记住所学知识的教学阶段。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比如,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或使用心理学的记忆手段

等等。必须明确的是,对知识学习和领会的质量,也会影响记忆的效果,深入理解知识有助于知识记忆。

四、运用知识

运用知识即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的教学阶段。学会运用知识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知识不仅可以形成技能技巧,巩固所学知识,也可帮助检查所学的知识是否准确、牢固。教学中运用知识的手段主要是让学生做各种书面或口头的作业,进行试验等等。

五、检查知识

检查知识即借助教学手段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教学阶段。检查知识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发现学习上的问题,也有助于教师了解教学的效果。检查知识的方式有作业、提问、测验等。

创新教学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创新教学课程教学 实施方案

《创新教学》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甘肃电大教学指导中心师范部 4月15日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创新教学》是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教育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省开课程。本课程经过教学创新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案例评析,阐述教学创新的特点、内容和方法,指导教师创造性的教和学生创造性的学,把理论知识教学和思维训练、行为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自学习惯和创新能力,为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内容 1、确立以学为本的教学观,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探索教学创新,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2、阐述教学创新的理论依据和创新教学的原则,介绍教学创新的特点、内容和方法。 3、利用创新性教学和创新性学习的案例,指导小学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4、介绍创新型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激发学生思维活力的方法,帮助小学教师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鼓励和支持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创新性学习中来。 5、介绍教学创新的目的和评估要点,提供教学创新评估的思路。 6、介绍社会环境与教学创新的关系,强调获得政府、社区及家庭支持的必要性。 三、教学课时分配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学时分配见下表: 四、教学资源 (一)文字教材

《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刘敬发主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8月第1版。 (二)网上教学资源 在甘肃电大电大在线课程教学平台上发布有关教学信息,提供相应的教学支持服务: 1.各种指令性教学文件,包括课程说明、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意见、导学方案、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课程考核说明等; 2.课程教学辅导资源,包括四次平时作业、期末复习、各章节教学辅导、、课程辅导、往届试题等、作业讲评、在线讨论等; 3.拓展应用资源,包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热点问题、经典案例点评等。 五、教学环节 1、自学。学生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制定课程自学计划,并循序渐进地自学文字教材,流览计算机网页上的教学辅导材料,独立地完成各章节后的思考与练习和四次平时作业。 2、辅导。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给予必要的面授辅导、综合训练和解难答疑。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一、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几种认识 对于课程与教学关系问题的认识,有学者归纳为三种类型1: 1、独立模式 独立模式即课程、教学相对独立,各执一端,互不交叉。这种观点在教育理论界的支持者颇多。如布鲁纳指出:“将课程和教学看作是分离的实体。”蔡斯坚决主张将课程和教学分离研究,他的观点是将课程视为一个广义的概念,教学则是一个特殊的现象或亚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教学是课程的延续。坦纳夫妇主张:“在当代的课程理论家中,课程与教学是两个独立的领域,这种论点已经获得广泛的认可。”就是说,各自在互不发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自行发生变化。 2、包含模式 这种模式有两种情形: (1)大教学小课程,即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包含于其中,我国的学者和实践工作者长期持有这种观点。这种观点隐含有课程等同于教学内容的趋向,如把课程定义为“指学校教育科目及各科教材,也就是教学内容”。这样,课程就成了教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要素。(2)大课程小教学,即把课程理解为上位概念,课程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对扩大。这种观点在北美影响较大。美国现代课程理论奠基人泰勒把教学作为课程理论的组成部分,这在其代表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已经有所体现。美国学者比姆进一步阐明这种观点,如在《课程规划与编制》一书中的图解: 3、循环模式 循环模式即两种系统虽然相对独立,但存在互为反馈的延续关系,课程不断地对教学产生影响,反之亦然。该模式意指教学决定在课程决定之后,并且在教学决定付诸实施与评价之后,根据成效,修正课程决定。这一过程周而复始,永不终止。在该模式中,课程与教学如图所示,虽为分开的实体,但是均为一个圆周的一部分,两个实体彼此相互调适与改良。

最新新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资料

新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 一、改进课程评价的意义 人是如何认识自己的? 需要凭借外物(唐太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他人的评价而获得关于自我的认识。那么,学生对来自教师的评价与来自一般人的评价有何差别呢?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更大。 ※接受评价的对象是成熟度较低,自我发展水平较低的学生。 ※师生关系中,教师是权威和社会代言人的角色。这样其评价更容易被学生及其家长接受。 ※每名教师身后都有一群学生,教师的评价容易形成一个相对一致的评价氛围,成为时刻影响学生成长的环境。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有文化方面的原因: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鼓励我们少说,不要说错。在我们教育方面,评价也有原因啊。我们向学生提问时,我们在干什么? #你回答问题,我利用这时间板书, #听他的答案与我们的是否一致。 我们没有关注他参与回答问题本身,没有关注他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我们只关注结论和结果。标准答案?真吗?哲学上,尼采:透视主义,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我们认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着盲人摸象的成分,我们不可能完全把握世界的本质,把握总是相对的。 学生回答后,我们怎么评价,得到的是不耐烦、否定的评价,长此以往,不参与。心理学实验:跳蚤实验,同样,教师的评价:“你不行,你还需要努力”就是那块玻璃。 在国务院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四个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一)评价功能单一。过分强调甄别、选拔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功能; (二)评价内容单一。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差异; (三)评价方法单一。注重量化评价,忽视质性评价;注重相对评价,忽视绝对评价和符合个性差异的评价; (四)评价主体单一。学生处于被评价的地位,评价关系紧张。

课程与教学论论文

数学课程论与教学 “课程是替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为在一定时期内使学生达到规定的培养目标,完成规定的教育住务而设计的教育内容”,“中学数学课程是按照社会的要求,根据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经过选择和教学祛加工的数学知识所形成的数学学科体系”。按照这种理解,中学数学课程主要包括中学教学计划、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祖中学数学教材等项目。教学计划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健的有关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各科教学目的、各门课程开设的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编制等作了明确规定。教学大纲则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规定的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范围、深度及其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方面的基本要求。教材则是根振教学大纲和实际需要而编写的供教学之用的材料,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具体化。 一、今学数学课程论研究的主要问题 从中学数学教学的需要来看,中学数学课程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l、和何确定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中学数学教学目的和要求的确定主要由社会因素、数学因素和学生因素所制约。 社会因素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

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其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服务的人。中学数学课程作为学校教育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必然要反映这种需耍‘社会因素对数学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影响,较之其他因素要大得多,而且这种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增大. 数学因素从19世末到本世纪初,数学科学有了重大的发展。特别是在本世纪,集合论的创建,数学的更加抽象化以及电子计算机在数学领域的应用,不可遭免地影响着中学数学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尽管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内容在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还会在教材中占据主要位置,但其中一些作用不大的陈旧了的内容必演射除、精简,并且要把一些中学生可以接受的现代的数学内容、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到数学课程中去。 学生因素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否达到了,最终要由教学的对象一学生学习的结果来衡量。如果我们只强调社会的需要、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但是违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脱离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把教学目标定得太高,就必然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影响教育质量钓提高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当然,教学目标定得太低,则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学目的和要求的确定,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同时还要受到教师、教育理论和数学课程历史等因素的制约。比较一下1963年和1987年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就不难看出这些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对

学习《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之心得体会

学习《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之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学习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让我对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有了直观的感受;使我明白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新课程改革为物理教学确 立了全新的理念,在课程目标上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在物理学习的内容上强调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在物理学习的方式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并充分考虑和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必须树立新的学生观,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科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其中还提出“学习目标和课标相关陈述要有相应内容, 方法与学习目标要相匹配”。从学习的反思中使我深刻的领悟到了,要从课标出发,处理好教材;尊重教材,灵活运用教材,研发教学资源;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关注做好教学设计。 我们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及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评价目标多元,不仅指评价知识,技能,还包括认真、态度、乐于助人。

评价方法多样,不只是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要关注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它对课程实施具有很强导向,评价的主要数学学习结果、过程、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把理念变成行动,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数学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指目标多元,方法多样,重过程结果。评价目标的多元化,知识技能评价与解决问题能力评价相结合。我们还要尽量减少单纯的知识技能的评价。教学中要在解决综合性问题和任务性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多种目标的评价。正确把握知识与技能评价的要求。评价多元不是不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我们是要改变过去单纯重知识,技能评价方法。评价还要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指学习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前者是在教学过程中评价,后者是通过情境性问题进行评价。过程评价不是对做题过程进行评价,还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学习过程的评价靠教师平时的观察,而且应把课堂表现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部分。另外,还要看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我们在评价中应改进评价标准,将认知评价与情感评价相结合,体现评价方法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倡导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应以帮助教师改进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为主。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评价,被评教师可以充分把握自己的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强化正确的、有利于教育目标实现的教育行为,改正不良的、不利于教育目标实现的教育行为,从而使自身的教育教学行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论述题

科目:课程与教学论 1.1.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2.简述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的具体步骤。 1.3.简述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的步骤。 1.4.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 有何区别? 1.5.简述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结构的 优点。 1.6.简述施瓦布的“折中的艺术”。 1.7.“概念重建主义者”认为传统课 程理论存在的缺陷是什么? 1.8.拉特克教学论的特点是什么? 1.9.卢梭的发现教学论的内涵是什 么? 1.10.赫尔巴特所提出的教学的“形 式阶段”是什么? 1.11.20世纪教学研究的发展线索是 什么? 1.12.课程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怎样? 1.13.“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两 种理论倾向是什么? 1.14.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论”。1.15.“主动作业”的涵义及特点是什 么? 1.16.教学的涵义是什么? 1.17.课程与教学相分离产生的弊端 是什么? 2.1.什么是课程开发以及课程开发的 目标模式? 2.2.“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3.教育目标的确定要依据的来源是 什么? 2.4.怎样通过分析当代生活以得出教 育目标? 2.5.泰勒提出的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 原则是什么? 2.6.简述编制理想的评价工具需要经 过的阶段。 2.7.简述过程模式中的“过程原则”。 2.8.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9.先行组织者有助于促进知识的学 习和保持表现在哪些方面? 2.10.简述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 2.11.简述范例教学模式的教学论原 则。 2.12.范例的基本特征及其选择原则 是什么? 2.13.构成泰勒原理中课程开发的四 个环节的关系怎样? 2.14.赞科夫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2.15.程序教学的设计原则有哪些? 2.16.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信 念。 2.17.非指导性教学的要旨及基本特 征是什么? 3.1.简述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 与教学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 3.2.教育目标的功能是什么? 3.3.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是什 么? 3.4.将学科发展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 标的来源需要注意认识哪些问题? 3.5.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3.6.艾斯纳是怎样区分“教学性目标” 和“表现性目标”的? 3.7.简单叙述“学术中心课程”、“儿 童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各 自的涵义。 3.8.简单叙述艾斯纳与斯腾豪斯课程 目标观的相同之处。 3.9.就目前看来,将当代社会生活的 需求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标,需要 贯彻的原则是什么? 3.10.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 节是什么? 4.1.学科知识和课程内容的关系如 何? 4.2.科学、艺术、道德的关系如何? 4.3.概念原理的知识与过程方法的知 识之间的关系如何? 4.4.“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 “超越论”各自的涵义是什么? 4.5.怎样选择学习者的经验以作为课 程内容? 4.6.课程选择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4.7.教学方法的涵义及其本质是什 么? 4.8.简述提示型教学方法的涵义、价 值及局限性。 4.9.简述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 涵义及价值。 4.10.课堂讨论的性质及组织策略是 什么? 4.11.简述自主型教学方法的涵义及 价值。 4.12.怎样运用自主型教学方法? 4.13.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涵义及其 应符合的要求。 5.1.课程组织的标准中,课程的整合 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5.2.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5.3.什么叫科目本位课程?其特点是 什么? 5.4.卢梭的“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 有何特征? 5.5.经验课程有哪些基本特征? 5.6.简述学科课程的涵义及特征。 5.7.简述学科课程的优缺点。 5.8.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如 何? 5.9.“全球性”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 么? 5.10.当今时代大力倡导综合课程的 基本依据是什么? 5.11.开发综合课程的有效策略是什 么? 5.1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如 何? 5.13.选修制度的发展趋势如何? 5.14.选修制度与个性化教育、个性 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5.15.隐性课程的涵义及特点是什么? 5.16.开发隐性课程时应注意什么? 5.17.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关系如 何? 5.18.什么是班级授课组织?其基本特 征是什么? 5.19.简述隐性课程的主要范围或类 型。 5.20.简述凯勒个别化教学体系的特 征。 5.21.简述分组学习的特点。 6.1.简述课程实施的研究意义。 6.2.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的基本特征 是什么? 6.3.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的基本 特征是什么? 6.4.课程实施的课程创生取向的基本 特征是什么? 6.5.课程实施的研究对我们有何启 示? 6.6.课程变革的情境模式的基本内容 是什么? 6.7.“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的根 本缺陷是什么?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摘要:“程序设计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组织下,作者针对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实施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本文介绍了该实施方案的总体框架,并围绕教学内容组织、重点与难点问题、实践环节等方面的内容分析了课程实施的要点,对在不同类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中课程实施的不同侧重点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教学;教学实施 “程序设计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讲授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和程序设计方法,使学生了解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结构,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以及基本的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具备初步的分析问题和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 程序设计基础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作为程序设计入门课程,本课程是学生深入接触计算机学科领域知识的第一门课程,因而,学生往往难以理解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对教学内容似懂非懂,而掌握良好的程序设计方法则更加困难;在课程教学实施中还存在着学生基础差异大的问题,教师很难把握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深度;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能,即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能力,而如何通过切实可行的编程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是许多从事这门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许多高校的任课教师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教学内容、实践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特别是,一些学校在程序设计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很好地整理和总结这些经验,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一部署,由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何钦铭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苏小红教授、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叶乃文副教授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颜晖教授等高校的相关教师组成课题组,结合各校在本课程长期教学改革中所取得的实践经验,共同研究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供承担本课程教学任务的广大教师参考。 目前,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实施方案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实施方案以过程型程序设计语言为基准,分析程序设计入门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法。其特点主要是:(1)针对性——重点针对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疑惑;(2)全面性——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要点、实践体系建设等方面给出指导性意见;(3)分类性——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培养人才的差异性。

美国早期教育课程与教学评价工具评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b13467654.html, 美国早期教育课程与教学评价工具评述 作者:李相禹石晓波 来源:《早期教育·教研版》2014年第03期 【摘要】课程与教学是影响早期教育质量的重要过程性因素。美国的早期教育质量评价非常注重对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在循证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大量具有较强科学性和实用性的评价工具,这为完善我国幼儿园质量评价的过程性评价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早期教育;课程与教学;质量评价;过程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4)03-0002-04 【作者简介】李相禹(1985-),女,天津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2011级博士生;石晓波(1987-),女,河南安阳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2013级博士生,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讲师。 课程与教学是影响早期教育质量的重要过程性因素。对早期教育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课程与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于确保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高教学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美国的早期教育质量评价非常注重对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在循证研究(evidence-based research)的基础上开发了大量具有较强科学性和实用性的评价工具,这为完善我国幼儿园质量评价的过程性评价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一、美国早期教育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工具 美国开发了大量的课程与教学观察评定量表,同时也很注重教育情境中的真实性评价,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一)早期教育课程与教学的观察评定 美国运用大量的观察评定量表研究早期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这些量表多采用等级评定或检核表的形式。从评价涉及的领域来看,既有综合性的评价,也有侧重教学某个方面的评价,如对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师幼互动或教师的教学观念等方面的评价。 1. 侧重课程与教学环境评价的量表 对早期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现在一些综合性的早期教育评价工具中。《早期教育环境评定量表》(Early Childhood Environment Rating Scale, ECERS)是在观察和评定早期教育环境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工具之一。ECERS主要评定早期教育机构的环境质量,包括43个项目,由7个子量表组成:空间和设备、日常生活护理、语言/推理经验、活动、交往、教学结构、成人需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答案第—章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2答案(第5—8章) 一、填空题 1.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研究主要解决如何选择和组织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即决定应该教什么和怎么选择需要教的内容。泰勒提出了课程组织的三个基本原则: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原则。课程的纵向结 构,指的是对课程要素学习先后次序的安排。 2.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把课程分为理想课程、文件课程、理解课程、实施课程、经验课程五个层次。 3.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三种 形态。 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就是强制性,它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选修课程一般分为必选课 程与任选课程两类。 5.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基本上是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实践活动四个部分组成。 6.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研究一个预期的课程在实际中是如何运用的。 7.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可以分为三大类:“改革本身的因素、学校内部的因素、学校外部的因素”。 8.课程学者霍尔(Hall)和霍德(Hord)提出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课程的关注程度分为七个层次:低度关注、了解信息、个人层面的、管理层面的、结果、合作、再关注。 9.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J.D.McNeil)将课程实施的策略分为三种:“从上至下的策略、从下至上 的策略、从中间向上的的策略。 10.课程管理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 11.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12.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在精神领域、知识领域、技能领域 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能。 13.影响校本课程参与者的因素包括教师、学校领导者及管理者、课程专家及学生和家长。 二、单项选择题 1.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受以下哪一种因素的制约? ( C )。 A.课程目标B.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C.国家统治阶级的需要D.内容本身的性 质

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

韩旺中心学校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 (试行)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精神,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课程体系,设置韩旺中心学校课程。课程设置体现了先进的全面素质教育思想,符合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了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课程设置的原则 (一)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

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二)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三至九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精神;一至九年级设艺术课,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德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国家通过设置供选择的分科或综合课程,提供各门课程课时的弹性比例和地方、学校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的空间,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形成有农村特点的学校课程结构。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四、课程设置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理解) 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目的和任务的。 2、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理解) 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基本任务可以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 3、几本重要的著作(了解) 《礼记·学记》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4、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认识(理解) 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有四种不同的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模式: 1.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布鲁纳 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 Model) 3.包含模式(Concentric Model) 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 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 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的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的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教育和宗教教育。 2.代表人物与思想: 中国《学记》 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的思考,但还是没成为独立的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的描述和总结阶段。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期(建立期) 1.背景: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 2.代表人物: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 3、特征:教学论成为独立学术领域 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时期(繁荣期) 1、背景:20世纪至今,教学论的发展进入了分化和多样化的轨道。 2、代表人物与思想:杜威(教学五步骤),凯洛夫 3、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布鲁纳:美国,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 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 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5、课程论的独立与大发展:

00467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要点)第五章 课程与教学的组织

第五章课程与教学的组织 一、本章复习建议: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建议学员全面掌握,重点复习。从历年的真题来看,要练习的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第一节课程组织的涵义与基本标准 一、课程组织的涵义 课程组织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妥善组织为课程结构,使各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有效实现课程目标。 课程要素即课程的基本构成,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 二、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 课程组织的两个纬度:“垂直组织”和“水平组织” (一)垂直组织的标准 垂直组织:指将各种课程要素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 课程的垂直组织有两个基本标准:即“连续性”和“顺序性”。 连续性指将所选各种课程要素在不同学习阶段予以重复,此标准首先由泰勒提出的。顺序性指将所选课程要素根据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阶段由浅至深,由简 到繁地组织起来。它强调的是课程要素的拓展和加深.塔巴对此有所论述。 (二)水平组织的标准 水平组织:指将各种课程要素按横向(水平)关系组织起来。 课程的水平组织的基本标准——整合性 整合性:将所选各种课程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到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将之整 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课程的整合性主要包括:学生经验的整合;学科知识的整合;社会生活的整合或社会关联。 第二节课程类型及其组织结构 课程组织结构简称课程结构,是指把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分成各部分,在不同的学习时间 安排不同的课程类型,由此形成一个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 一、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一)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以文化知识(学科,哲学,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知识 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指示组织为学科。 1.学科课程的类型:科目本位课程,学术中心课程,综合学科课程。 第一,科目本位课程 1

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加强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课程建设的分类与标准 凡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课程,均属课程建设的范围。课程建设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合格课程、优秀课程、精品课程。 1.合格、优秀课程:按照《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评估指标体系》评审,课程评估总分60分以下为不合格课程、60分~89分为合格课程、90分以上为优秀课程; 2.精品课程:按《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评审工作方案》评审。 二、课程建设的目标与基本要求 课程建设质量目标:凡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都应为合格课程,各专业主干课程及公共必修课程应为优秀课程,每个专业应有一至二门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为: 1.有符合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的,有一定特色的教学大纲; 2.有完整的、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适用的教材,和反映本校特色的辅助教学材料; 3.有严格的、规范化的教学实施计划,并有良好的教学方法; 4.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能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实验室和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 5.有结构合理的、素质较高的、能按教学大纲要求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队伍; 6.有科学的、规范化的、严格的考试制度。 三、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1.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凡连续开设三学年或以上者,都应接受课程评估。具体实施方案见《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评估实施方案》; 2.优秀课程可申报学院课程建设项目,经学院审批立项的课程建设项目可获学院课程建设基金资助,获资助课程必须通过精品课程验收。课程验收实施方案见《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评审工作方案》; 3.凡优秀课程可申报学校精品课程,具体实施方案见《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评审工作方案》。 四、设立课程建设基金 学校每年拨给一定数额的经费作为课程建设基金。列入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的课程,符合条件的可向学校申请课程建设基金,该基金只能用于被列入规划的课程建设项目。 1.课程建设资金的使用范围

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2012届《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在我校前几年就业指导课授课情况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教学课程规范化的要求,对2012届毕业生《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采取以下授课方式,具体方案如下: 一、课程目标 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 能正确评价自我,树立适应社会需求的择业观,掌握求职择业的基本技能,熟悉相关就业创业政策,择业程序,就业手续的办理。解答学生在创业、择业过程中的疑惑,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和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全方位、全过程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指导,使毕业生在思想上、心理上都做好走向社会的准备,为他们适应社会、落实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共分为三大模块、8个规定课时(16节课)和4个自选课时。 第一模块:规定就业指导内容(5个课时) 1、就业形势与决策指导 2、就业政策及流程指导 3、求职技巧及艺术 4、职业角色转变及素养 5、劳动法规解析 第二模块:规定创业教育内容(3个课时)

1、创业形势及知识概述 2、创业素质及能力培养 3、创业问题及风险防范 第三模块:自选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内容(4个课时) 1、当代社交礼仪 2、公务员考试辅导 3、企业管理概述 4、市场营销概述 三、授课模式 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8次课程为必修课,编订教学班级后,某一固定教学班级的8次课程由同一位教师进行授课,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授课班级组织上课。 第三模块的授课内容为讲座式授课,在规定的时间地点,邀请相应的讲师组织授课,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参加学习。 四、课程教案的准备 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8次课程教案由《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小组组织准备统一的标准教案,授课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后,按照统一的教案内容组织教学。 第三模块的教案由授课教师自行准备教案。 五、授课教师的遴选

2018年最新《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汇集 一、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主罗义 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 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 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 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 5.(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设计 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7.(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 B.泰勒 C.塔巴 D.奥利沃 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 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A.课程 B.课程编制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怎样编制课程 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 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 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 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 A.从做中学 B.反省思维 C.主动作业 D.问题教学 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 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 14.(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过程原则 D.思想性原则 15.“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 )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帕克赫斯特 D.瓦根舍因 16.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 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 17.“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 ) A.一般发展 B.自我实现 C.全面发展 D.情感发展 18.( )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课程与教学目标 D.课时目标 19.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 ) A.普遍主义 B.唯科学主义 C.实践理性 D.解放理性 20.( )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 A.课程编制 B.课程开发 C.课程实施 D.课程选择 21.“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是( )的观点。 A.被动适应论 B.主动适应论 C.滞后论 D.超越论 22.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有连续性、顺序性和( ) A.整合性 B.逻辑性 C.个别性 D.超体性 23.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卢梭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24.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是( ) A.古德莱德 B.查特斯 C.斯金纳 D.杜威 25.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在本质上受( )支配。 A.技术理性 B.实践理性 C.解放理性 D.理论理性 26.( )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内在评价 27.把教育评价分为古典的考试型时期、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时期、后现代时期的教育家是( ) A.利维 B.泰勒 C.布卢姆 D.莱斯 28.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1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安徽机械工业学校安徽机械技师学院 “一体化”教学评价标准(试行) 为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要求,推动我校“一体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人社部发〔2014〕96号)》《关于印发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人社厅发〔2009〕86号)》及《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2013.1 版》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标准。 一、“一体化”教学基本原则 1、将理论、技能、工作任务等教学内容设置一体化; 2、将学习、工作、工作过程等教学活动实施一体化; 3、学习区、讨论区与工作区等教学资源配置一体化; 4、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职业能力训练一体化; 5、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形象和抽象交错出现,工作与学习知行合一; 6、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养教育为一体。 二、“一体化”教学基本标准 1、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任务为载体; 2、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同步发展; 3、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工作过程知识相结合; 4、行动导向教学与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5、工作页、教材、任务书、网络资源、说明书、指导书的综合运用; 6、学生输出的学业成果能展示、有记录、有外显;

7、学习任务完成后,师生对工作过程知识有提炼和提升。 三、“一体化”教学环节与基本规范 1、课题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我要学、我要做”; 2、教师演示:明白行为过程,引发“我知道”; 3、规划任务:熟悉具体内容,引发“我明白”; 4、完成任务:操作练习、动手实践,让学生“做中学”; 5、质量检测:学习效果检测评价,让学生“学中做”、感受职业氛围; 6、整理实训工位: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社会能力; 7、布置实训报告及实训小结:把实践能力升华为理论素养,获得认同感成就感,让学生确信“我能行”。 三、“一体化”教学评价细则 附件一:“一体化”教学评价细则

课程实施方案

联小2010——2011学年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规范我校课程实施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大力提高我校课程实施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校课程实施的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课程实施监督、调控,保证课程实施与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总目标保持一致,促进我校教育水平继续提高。 1、学生发展目标: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2、教师发展目标: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学校课程实施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课程实施水平评价要将导向作用放在重要位置,我校课程建设的目标旨在运用学校课程实现对国家有关课程教学的全面拓展。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在拓展中形成研究问题,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构建基础知识学习、基础知识拓展,为每一位学生搭建一个发展潜能的舞台,以达到充分发挥教师智慧,发展学生潜能,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的目的。达到既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又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目的。 2.系统性原则 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是我校办学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评价理念、评价方式、评价功能上要侧重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学校活动安排等方面。 3.科学性原则 深入系统地学习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借鉴外来的有益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实事求是,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检查调查研究,科学决策,边实验边总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4.适用性原则

课程设置与教学评价

谈课程设置与教学评价 ——基于“动物学校”的案例分析 (研11教育11060008 何洪艳) 一、案例介绍及简要分析 1.案例简介 动物学校要招生啦!动物园的动物们奔走相告,踊跃报名。泥鳅、松鼠、老鹰……有幸成为首期学员。学校开设了游泳、跳跃、跑步、飞行等课程。 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是游泳课。松鼠、老鹰首先遭遇尴尬,由于他们是“旱鸭子”,迟迟不敢下水,遭到了老师的训斥和嘲笑。而泥鳅却在这堂课上出尽了风头,他以舒展自如的泳姿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喝彩。但接下来的课程训练却让松鼠、老鹰扬眉吐气,跳跃是松鼠的强项,飞行是老鹰的看家本领,跑步项目对他俩来说更不成问题。但这些训练却让泥鳅吃尽了苦头,尤其是跳跃和飞行,是他的弱势项目。为了提高成绩,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个项目上。一学期过去了,泥鳅被摔得伤痕累累,苦不堪言,虽然期间他想放弃这两个项目的训练,在游泳这个优势项目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碍于校方的规定和校长、教练的威严,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期末的成绩汇报课上,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也只得了“C”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学会。原本的优势项目——游泳,因为长期没有训练,泳技大不如前,由期初的“A”等降到现在的“B”等。老鹰在飞行项目上以绝对优势得到了“A”等,但在跳跃与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B”等,跑步得“C”等,游泳没有通过,在跳跃项目上破动物界的最高纪录,但也只得到“B”等,因为他是在树顶上起跳,而没有按照学校规定在地上起跳的要求。 2.简要分析 案例中运用了隐喻的手法形象得说明了当前课程改革中学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以及学校教学评价的不恰当性。我们可以由案例中的那些小动物的遭遇联想到我们当今学生的处境,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习成绩成为考察学生学习成果的第一标准,在“望子成龙”的殷切期望以及高考这个大指挥棒的指引下,学校不得不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文艺技能的培养,随之而来的便是学校评价体制的单一化和学生整体素质的片面发展,至今,基础教育改革已实行十年,国家强调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强调实施素质教育,实行多元化的评价体制,但从效果上看并不明显。 从孔子开始就强调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有区别的教育,以发挥学生的特长,现在教育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不能正确认识学生,挖掘学生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