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丙烷-丙烯萃取精馏过程的模拟研究

丙烷-丙烯萃取精馏过程的模拟研究

丙烷-丙烯萃取精馏过程的模拟研究
丙烷-丙烯萃取精馏过程的模拟研究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HEMICALENGlNEERINGOFOIL&GA8

丙烷一丙烯萃取精馏过程的模拟研究

杨德明

(江苏工业学院化工系)

摘要借助AsPENPLus软件,对丙烷一丙烯体系萃取精馏过程所用的溶剂进行了筛选,得到一种最佳的萃取剂。在此基础上,对该体系的苹取精馏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确定了萃取精馏过程的最佳I艺操作条件,设计计算了萃取精馏板式塔的I艺参数,为丙烷丙烯萃取精馏分离I艺I业化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

主题词AsPENPLus软件萃取精馏溶剂模拟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对丙稀衍生物需要量的剧增,现代乙烯工厂对丙稀的生产极为重视,因而裂解装置中增加裂解气中丙烯与乙烯的比例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了。特别是近年来乙烯装置的不断改扩建,使得丙烯的回收处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裂解产物中丙烯和丙烷以混合物的形式出现,因此研究的重点是丙烷与丙烯的分离。丙烷和丙烯的沸点只相差5℃左右,用常规的精馏方法很难分离。工业上通常采用低压精馏和高压精馏两种操作方式”。1。采用低压法,丙烯丙烷相对挥发度高,从而减少塔板数和回流比,但塔顶需采用比冷却水低的冷剂冷凝,需要增设一套制冷机,从而增加了投资。而高压法由于顶温高于冷却水温度,可以用循环冷却水冷凝产生回流,塔釜则可用低压蒸汽或热水加热,设备简单,缺点是回流比太大,塔板数较多。近年来丙烯塔大多采用高压及塔顶水冷系统,但高压法存在相对挥发度低、回流比大、塔板数多等诸多缺点。

国内对c。混合气中烷烃和烯烃萃取分离的研究比较多,有些已工业化。而对于c,混合气中烷烃和烯烃的萃取分离研究则比较少”3,更无工业化的例子。本文研究拟采用萃取精馏分离c,混合气中烷烃和烯烃,首先针对该分离体系筛选出_种比较有效的萃取剂,然后确定该萃取精馏的最佳工艺操作条件,设计计算该萃取精馏分离塔设备的结构参数,为工业装置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1萃取剂的筛选

1.1萃取精馏模拟流程

如图1所示,混台气c、进人塔的中部,萃取剂由萃取塔顶的第六块板加入,塔的顶部设有五块板作为溶剂回收段。萃取塔顶分馏出丙烷,丙烯在塔底随萃取剂进入丙烯塔,塔顶分馏出丙烯产品,塔底萃取剂循环使用。

1.2萃取精镏计算

目前c;混台气中烷烃和烯烃的萃取分离所采用的萃取剂一般为二甲基甲酰胺、N一甲酰吗啉及乙晴等”“1。由于烷烃和烯烃在这些溶剂中蒸汽压的差别,从而增大了烷烃和烯烃的相对挥发度而得以分离。本文参考c。混合气中烷烃和烯烃的萃取分离研究结果”1,提出如下~些萃取剂:环丁砜、糠醛、甲乙酮、二甲基甲酰胺(DMF)、N一甲酰吗啉(NFM)、N一甲基吡咯烷酮(NMP)、四氢呋喃(THF)、乙晴(AcN)、丁晴等,用于c,混合气中丙烷和丙烯的萃取分离模拟研究。

以某厂提供的混合气数据为模拟条件:进料量1500kg/h,组成(均为质量分数,下同)为:c.+c:(o.2%)、c彳(o.2%)、c;(32.1%)、cf(675%)。利用AsPENPLus软件中的萃取精馏模块(Radfrac)和设计规定(Desi印)分析工具,选用由Fredenslund等人提出的uNIFAc基团贡献法活度系数计算模型”1,

模拟c,混合气在所提出的萃取剂体系中的分离效果。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丙烷-丙烯萃取精馏过程的模拟研究

作者:杨德明, Yang Deming

作者单位:江苏工业学院化工系

刊名: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英文刊名:CHEMICAL ENGINEERING OF OIL AND GAS

年,卷(期):2006,35(1)

被引用次数:9次

参考文献(12条)

1.廖波,雷志刚,周荣琪,段占庭含水乙腈萃取精馏分离丙烷/丙烯的新工艺[期刊论文]-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10)

2.上海高桥化工厂;华东石油学院丙烯塔的改进 1976(02)

3.蔡文石改进操作条件提高丙烯收率 1982(06)

4.查看详情

5.查看详情

6.查看详情

7.查看详情

8.Fredenslund A Group - Contribution Estimation of Activity Coefficients in Nonideal Liquid Mixers 1975(06)

9.雷志刚,王洪有,段占庭,周荣琪ACN萃取精馏分离C4的分子设计[期刊论文]-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0(4)

10.Haselden G G;Saleh A3rd World Congress of Chem.Eng 1981

11.Brierley R J P查看详情 1994(07)

12.唐忠利规整填料高压蒸馏中的返混问题研究[学位论文] 2002

本文读者也读过(2条)

1.陈红梅.叶青.裘兆蓉.CHEN Hong-mei.YE Qing.QIU Zhao-rong隔离壁萃取精馏塔分离丙烯-丙烷的模拟[期刊论文]-天然气化工2007,32(5)

2.颜景方.吴启龙丙烯精馏系统过程模拟分析[期刊论文]-石化技术2003,10(4)

引证文献(8条)

1.陈红梅,叶青,裘兆蓉隔离壁萃取精馏塔分离丙烯-丙烷的模拟[期刊论文]-天然气化工 2007(05)

2.朱志敏,鞠晓东,赵小松,刘伟,刘晓勤变压吸附回收本体法聚丙烯装置尾气中的丙烯[期刊论文]-石油化工

2013(05)

3.孙卫国,伏妍,李洁,高阳光,兰其盈丙烯精馏塔动态模拟[期刊论文]-石化技术与应用 2008(02)

4.叶庆国,韩平加盐萃取精馏技术进展[期刊论文]-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2009(02)

5.韩平邻二甲苯-苯乙烯体系的萃取精馏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9

6.刘绪欣MTO工艺副产C4烃的回收工艺模拟与优化[学位论文]硕士 2013

7.詹其伟连续精馏和萃取精馏相结合提取加氢裂解C<,9>芳烃中轻C<,9>芳烃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10

8.韩平邻二甲苯-苯乙烯体系的萃取精馏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9

引用本文格式:杨德明.Yang Deming丙烷-丙烯萃取精馏过程的模拟研究[期刊论文]-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6(1)

乙烯装置丙烯精馏塔优化设计_曹媛维

第40卷第9期2012年9月化学工程 CHEMICAL ENGINEERING (CHINA )Vol.40No.9Sep.2012 收稿日期:2011-11-01作者简介:曹媛维(1979—),女,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乙烯装置的工艺设计工作,电话:(010)58676692, E-mail :caoyuanwei@hqcec.com 。乙烯装置丙烯精馏塔优化设计 曹媛维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北京100029) 摘要:针对近年来大型乙烯装置中的丙烯精馏塔操作不稳定、能耗大的问题,利用PRO /Ⅱ软件模拟分析该塔流程,总结出随着装置规模大型化该塔采用多溢流塔板形式,计算中应考虑塔板形式对板效率取值的影响。当进料组成与设计工况不符或装置负荷增大时导致产品不达标的情况,可增设进料口在非设计工况下不同位置进料以满足分离的要求, 并且塔顶冷凝器和塔底再沸器需要考虑充分的设计余量。并创造性提出了,在传统工艺流程基础上在塔顶冷凝器后增设排放冷凝器进一步回收丙烯的节能优化方案,为实际生产提供建议性指导。关键词:丙烯精馏塔;操作波动;PRO /Ⅱ模拟中图分类号:TQ 051.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9954(2012)09-0074-05DOI :10.3969/j.issn.1005-9954.2012.09.0017 Optimization design of propylene rectifying column in ethylene plant CAO Yuan-wei (China HuanQiu Contracting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Beijing 100029,China ) Abstract :According to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nstable operation problems of propylene rectifying column in large-scale ethylene plants ,the propylene rectifying column system was simulated with PRO/Ⅱsoftware.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y type on the tray efficiency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calculation ,and it is better to use multi-overflow tray type for large-scale ethylene plant.If the propylene product is substandard in the inconsistent feed composition case or the increased duty case , the added feed nozzles are prefered to switch the diffierent feed location for different case.Enough design margin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the top condenser and the bottom reboiler.The energy saving optimization scheme that adding a new vent condenser after the top condenser to recover more propylene product is creatively put forward ,which provides the constructive guidance for the actual production.Key words :propylene rectifying column ;operation fluctuation ;PRO /Ⅱsimulation 丙烯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丙烯腈、环氧丙烷以 及异丙醇等, 是仅次于乙烯的重要石油化工原料[1] 。丙烯衍生物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丙烯需求的快速增长, 据估计从2006年到2015年全球范围内丙烯需求仍以4.9%的速度持续增长,中国的丙烯需求预计年均 增长达到6.3%[2] 。目前从市场份额看,来自乙烯装置的丙烯占到59%,从炼厂轻烃分离装置回收的丙烯占到35%。本文针对乙烯装置实际运行中丙烯精馏塔进料组成和负荷波动大导致产品不合格、能耗高的问题,利用流程模拟软件PRO /Ⅱ优化该塔操作参数,并探索性地提出在冷凝器出口增设排放冷凝器进一步回收丙烯产品的工艺,为丙烯精馏塔在实际操作 中低能耗、平稳运行提供理论指导和建议。1原始工况的模拟计算 1.1 模拟计算条件 本模拟计算以80万t /a 乙烯装置丙烯精馏塔为例,该塔进料组成条件如表1所示。采出丙烯产品的规格按照GB/T 7716—2002中聚合级丙烯优等品(摩 尔分数99.6%),塔釜丙烯控制指标为摩尔分数≤2%。1.2模拟过程1.2.1 模拟图与模拟参数选择 工业生产中由于受到运输和加工制造的限制,将丙烯精馏塔分成双塔串联或并联操作,但在模拟

丙烯精馏塔吊装

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及百万吨乙烯项目丙烯精馏塔吊装方案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公司 2006年11月27日

目录 一.设备的主要参数 (1) 二.编制依据 (1) 三.吊装方案的选择 (1) 四.单门型液压吊装系统的配置 (4) 五.吊耳的设置 (5) 六.溜尾吊车的最大受力 (5) 七.有关受力计算 (5) 八.吊索具的选用 (8) 九.吊装平面布置 (10) 十.吊装施工组织机构 (10) 十一.进度计划 (11) 十二.德马格CC—2800—1型600t履带吊的主要起重性能表 (12) 十三. 吊装安全技术措施 (12) 十四. 设备吊装所需的机具及材料 (13) 附图施工进度计划 (16)

一.设备的主要参数 根据施工蓝图,独山子石化乙烯裂解装置中的两台丙烯精馏塔(C-5501A/B)的空塔重量为900t,增加劳动保护、焊接内件等后吊装重量约为1200t,塔体的内径为φ5700mm,塔体的高度为107900mm,设备的基础标高为▽+0.3m。 二.编制依据 1.SH/T3536—2002《石油化工工程起重施工规范》 2.HG 20201—2000《工程建设安装工程起重施工规范》 3.SH/T3515—2003《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4.KRAMO液压吊装系统设计计算书 5.丙烯精馏塔(C-5501A/B)的设计图纸 6.乙烯装置的设备平面图 三.吊装方案的选择 对这2台超大型设备的吊装,其实吊装方案的选择只有两种:一种是分段吊装,在空中组对、焊接和热处理,并在直立的状态下进行水压试验;另一种是在地面上将塔设备组焊成整体,并且在地面上做完热处理和水压试验,在将梯子、平台及附塔管线等装上之后,然后再整体吊装。从技术上来看,这两种吊装方案都是可行的,都能达到将塔设备吊装就位的目的。但经过分析、比较和充分地论证,我们认为将超大型设备在地面的滚胎上卧式组对焊接成整体,并将附塔管线、梯子、平台、防腐保温、电气仪表等工作尽可能在地面上完成后,再进行整体吊装的方案更为合理些,其理由如下: 1.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设备组对和焊接的质量 设备在地面上组焊可以使用滚胎、自动焊等机具,其组焊条件与制造厂内的条件差不多,与在空中组对和焊接相比,设备在地面上组对的尺寸容易控制,焊接的质量也有保证。 2.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安装工期 设备如果分段吊装,在空中组对和焊接,则只有一个工作面,并且只能在白天作业,因为在夜间不允许进行高空作业。 而设备如果在地面上组对、焊接,就可以有很多个工作面,可以根据工程进度的需要增加组焊机具或人力,可以三班倒,每天24小时连续作业,这样可以大大地缩短设备组对和焊接的时间,缩短设备安装的工期。 3.有利于施工的安全

丙烯精馏塔安装说明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乙烯装置节能改造 丙烯精馏塔(E-DA-406N)安装说明及技术要求 一.概述: 扬子石化乙烯装置丙烯精馏塔(E-DA-406N,φ4000) 为新建塔;塔内件采用浙江工业大学专利塔盘——DJ塔盘,由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设计研究所设计,苏州市科迪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制造,共82层。预焊件已先期焊接,故本次只安装塔内件(包括塔板和分布器)。 二.塔盘及分布器的安装: 安装工作自下而上进行。 1.根据图1112-406N-01中管口方位图,确定单、双层降液板的方位;单、双层降液板 的方位互成90°。 2.根据图1112-406N-02和1112-406N-03所示的结构情况,以一层塔盘为单元,在塔 外进行组合以备吊装入塔。在组合这层塔盘时,零部件上的标记必须和该层所要求的标记相符。安装后,塔盘面水平度在整个面上的公差为9mm,降液管溢流堰顶端水平度公差为6mm,堰高允差为±3.0mm。首先组装梁和降液管,待降液管定位后再依次安装塔板,特别注意塔板序号及导流板方向。 3.1#~19#塔盘和降液管相同(序列号为1开头);20#~82#塔盘和降液管相同(序列号 为2开头)。 4.进料分布器(管口11A,B)的安装见图1112-406N-11,分布管开孔向下。安装后,整 体水平度公差为6mm,调平后用螺栓固定。 5.回流分布器(管口10)的安装见图1112-406N-10,分布管开孔向下。安装后,整体水 平度公差为6mm,调平后用螺栓固定。 6.管口49、50的内接部分现场制作,详见图1112-406N-09。 7.人孔分别在塔顶、16#、32#、48#、64#塔盘之下。 三.说明: 1.若本公司所出图纸与现场情况不一致时,应由扬子石化的有关部门、设计方代表及 施工方代表现场协商解决并备案。

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

过程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 丙烯——丙烷精馏塔设计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前言 本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述、流程简介、精馏塔、再沸器、辅助设备、管路设计和控制方案共7章。 说明中对精馏塔的设计计算做了详细的阐述,对于再沸器、辅助设备和管路的设计也做了正确的说明。 鉴于设计者经验有限,本设计中还存在许多错误,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正 感老师的指导和参阅!

目录第一节:标题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 第二节: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第三节:精馏方案简介 第四节:精馏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 第五节:精馏工艺计算及主体设备设计 第六节: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 第七节:设计结果一览表 第八节:对本设计的评述 第九节:工艺流程简图

第十节:参考文献 第一章 任务书 设计条件 1、 工艺条件: 饱和液体进料 进料丙烯含量%65x F = (摩尔百分数)。 塔顶丙烯含量%98x D ≥ 釜液丙烯含量%2x W ≤ 总板效率为0.6

2、操作条件: 塔顶操作压力1.62MPa(表压) 加热剂及加热方法:加热剂——热水 加热方法——间壁换热冷却剂:循环冷却水 回流比系数:R/Rmin=1.2 3、塔板形式:浮阀 4、处理量:F=50kml/h 5、安装地点: 6、塔板设计位置:塔顶 安装地点:。 处理量:64kmol/h 产品质量:进料65% 塔顶产品98% 塔底产品<2%

1、工艺条件:丙烯—丙烷 饱和液体进料 进料丙烯含量65% (摩尔百分数) 塔顶丙烯含量98% 釜液丙烯含量<2% 总板效率为0.6 2、操作条件: 塔顶操作压力1.62MPa(表压) 加热剂及加热方法: 加热剂——热水 加热方法——间壁换热

(完整word版)脱丙烯精馏塔工艺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第二章脱丙烯精馏塔工艺计算 (5) 2.1 设计方案简介 (5) 2.2 主要物性数据 (5) 2.3物料衡算 (5) 2.3.1确定关键组分塔顶、塔底的分布量. (6) 2.4确定塔操作条件 (6) 2.4.1.确定塔顶温度: (6) 2.4.2.确定进料温度。 (6) 2.4.3.确定塔底温度. (7) 2.4.4. 各组分相对挥发度 (7) 2.5确定最小回流比。 (8) 2.6理论塔板数与实际板数。 (8) 2.6.1.求定最少理论板数 (8) 2.6.2. 计算实际回流比R及理论塔板数 (9) 2.6.3.计算全塔平均板效率 (9) 2.6.4. 计算实际塔板数和进料板位置 (9) 2.7确定冷凝器和再沸器的热负荷 Q Q (10) ,C r 第三章物料的性质计算 (12) 3.1 求气液负荷 (12) 3.2 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 (12)

3.2.1 塔顶平均摩尔质量计算 (12) 3.2.2 进料平均摩尔质量计算. (12) 3.2.3 塔底平均摩尔质量计算. (13) 3.3 平均密度计算 (13) 3.3.1 气体平均密度计算 (13) 3.3.2 液体平均密度计算 (13) 3.3.3 液体平均表面张力计算。 (15) 3.3.4 液体平均粘度的计算。 (15) 第四章精馏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17) 4.1 塔高的计算。 (17) 4.1.1 塔径D的计算。 (17) 4.2 塔板设计 (18) 4.2.1 确定塔板溢流形式 (18) 4.2.2降液管以及溢流堰的尺寸 (18) 4.2.3核算阀孔动能因数及孔速 (20) 4.2.4计算塔板开孔率 (20) 4.2.5 浮阀塔板设计的校核 (20) 4.2.6 塔板负荷性能图。 (22) 第五章塔附属设备的设计 (25) 5.1主要接管尺寸的计算 (25) 5.1.1进料管 (25) 5.1.2回流管 (25)

年产5.4万吨丙烯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年产5.4万吨丙烯精馏塔 的工艺设计

目录 摘要............................................................. I 第1章绪论.. (2) 1.1丙烯的性质 (2) 1.1.1 丙烯的物理性质 (2) 1.1.2 丙烯的化学性质 (2) 1.2丙烯的发展前景 (2) 1.3丙烯的生产技术进展 (3) 1.3.1 概况 (3) 1.3.2 丙烯的来源 (3) 1.3.3 丙烯的生产方法 (3) 1.3.4 丙烯生产新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4) 第2章丙烯精馏塔的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 (4) 2.2.1 确定关键组分 (5) 2.2.2计算每小时塔顶产量 (5) 2.2.4物料衡算计算结果见表2.5 (7) 2.3塔温的确定 (8) 2.3.1 确定进料温度 (8) 2.3.2 确定塔顶温度 (8) 2.3.3 确定塔釜温度 (8) 第3章精馏塔板数及塔径的计算 (10) 3.1塔板数的计算 (10) 3.1.1 最小回流比的计算 (10) 3.1.2 计算最少理论板数 (11) 3.1.3 塔板数和实际回流比的确定 (11) 3.2确定进料位置 (11) 3.3全塔热量衡算 (12)

3.3.1 冷凝器的热量衡算 (12) 3.3.2 再沸器的热量衡算 (13) 3.3.3 全塔热量衡算 (13) 3.4板间距离的选定和塔径的确定 (14) 3.4.1 计算混合液塔顶、塔釜、进料的密度及气体的密度 (14) 3.4.2 求液体及气体的体积流量 (16) 3.4.3 初选板间距及塔径的估算 (17) 3.5浮阀塔塔板结构尺寸确定 (18) 3.5.1塔板布置 (18) 3.5.2 溢流堰及降液管设计计算 (19) 3.6塔高的计算 (21) 第四章流体力学计算及塔板负荷性能图 (22) 4.1水利学计算 (22) 4.1.1 塔板总压力降的计算 (22) 4.1.2 雾沫夹带 (23) 4.1.3 淹塔情况校核 (26) 4.2浮阀塔的负荷性能图 (27) 4.2.1 雾沫夹带线 (27) 4.2.2 液泛线 (28) 4.2.3 降液管超负荷线 (29) 4.2.4泄露线 (29) 4.2.5 液相下限线 (30) 4.2.6 操作点 (30) 总论 (32) 致谢 (33) 参考文献 (35) 附录 (38)

年产5.4万吨丙烯精馏装置工艺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年产 5.4万吨丙烯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1.设计(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加深学生精馏过程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本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工程设计或撰写论文的步骤和方法;提高制图能力,学会应用有关设计资料进行设计计算和理论分析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增强实际工程训练。 撰写设计说明书一份(不少于8000字);绘制主要设备装配图一张;绘制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一张。 2.(论文)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1)设计方案的选择及流程说明; 2)物料衡算、热量衡算; 3)塔板数、塔径计算; 4)溢流装置、塔盘设计; 5)流体力学计算、塔板负荷性能图; 6)绘制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一张、主体设备装配图一张。 7)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不少于8000字)。 3.设计条件 1)设计原始数据见下表 原始数据 2)操作压力p=1.74Mpa 3)年开工时间为8000h; 4)年生产能力 54000t。

目录 摘要............................................................. I 第1章绪论.. (2) 1.1丙烯的性质 (2) 1.1.1 丙烯的物理性质 (2) 1.1.2 丙烯的化学性质 (2) 1.2丙烯的发展前景 (2) 1.3丙烯的生产技术进展 (3) 1.3.1 概况 (3) 1.3.2 丙烯的来源 (3) 1.3.3 丙烯的生产方法 (3) 1.3.4 丙烯生产新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4) 第2章丙烯精馏塔的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 (4) 2.2.1 确定关键组分 (5) 2.2.2计算每小时塔顶产量 (5) 2.2.4物料衡算计算结果见表2.5 (7) 2.3塔温的确定 (7) 2.3.1 确定进料温度 (7) 2.3.2 确定塔顶温度 (8) 2.3.3 确定塔釜温度 (8) 第3章精馏塔板数及塔径的计算 (10) 3.1塔板数的计算 (10) 3.1.1 最小回流比的计算 (10) 3.1.2 计算最少理论板数 (11) 3.1.3 塔板数和实际回流比的确定 (11) 3.2确定进料位置 (11) 3.3全塔热量衡算 (12) 3.3.1 冷凝器的热量衡算 (12)

丙烯、丙烷精馏装置设计

过程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精馏塔及辅助设备设计) 设计日期: 2010年7月6日 班级:化机0701班 姓名:梁昊穹 指导老师:韩志忠

化工原理是化工及其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其课程设计涉及多学科知识,包括化工,制图,控制,机械等各种学科,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锻炼工程观念和培养设计思维的好方法,是为以后的各种设计准备条件;是化工原理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 本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述、方案流程简介、精馏塔、再沸器、辅助设备、管路设计和控制方案共七章。 说明中对精馏塔的设计计算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于再沸器、辅助设备和管路和控制方案的设计也做了简要的说明。 在设计过程中,得到了韩志忠老师的指导,得到了同学们的帮助,同学们一起讨论更让我感受到设计工作是一种集体性的劳动,少走了许多弯路,避免了不少错误,也提高了效率。 鉴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水平有限,设计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之处,请老师给予指正 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参阅!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第一章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5 1.1精馏塔- - - - - - - - - - - - - - - - - - - - - - 5 1.2再沸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5 1.3冷凝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6 第二章方案流程简介- - - - - - - - - - - - - - - - - - 7 2.1 精馏装置流程- - - - - - - - - - - - - - - - - - - 7 2.2 工艺流程- - - - - - - - - - - - - - - - - - - - - 7 2.3 调节装置- - - - - - - - - - - - - - - - - - - - - 8 2.4 设备选用- - - - - - - - - - - - - - - - - - - - - 8 2.5 处理能力及产品质量- - - - - - - - - - - - - - - - 8 第三章精馏过程系统设计- - - - - - - - - - - - - - - - 9 3.1设计条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9 3.2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 - - - - - - - - - - - - - - - - 10 3.3塔板数的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11 3.4精馏塔工艺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16 3.5溢流装置的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17 3.6塔板布置和其余结构尺寸的选取- - - - - - - - - - - - 18 3.7塔板流动性能校核- - - - - - - - - - - - - - - - - - 19 3.8负荷性能图- - - - - - - - - - - - - - - - - - - - 21 3.9 塔计算结果表- - - - - - - - - - - - - - - - - - -24

年处理量为2万吨丙烯-丙烷分离过程精馏塔设计--文献综述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NORTH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2012)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理工类) 文献综述 题目:年处理量为2万吨丙烯-丙烷分离过程精馏塔设计学院:理工学院专业:应用化学 学号: 0000000000 姓名: 000000 指导教师: 00000 教研室主任(负责人): 000000

文献综述 前言 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在化工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用于生产丙烯腈、异丙烯、丙酮和环氧丙烷等。[1] 丙烷脱氢制备丙烯技术是现在最常用的技术之一,比烃类蒸汽裂解技术能产生更多的丙烯。但当使用丙烷脱氢制备丙烯技术制备丙烯时,总收率只有74%~86%,丙烷不能全部转化为丙烯,反应产物会是丙烷与丙烯的混合物[2]。因此,研究丙烯与丙烷的分离技术至关重要。 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具有广泛应用。精馏过程在能量计的驱动下,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相组分挥发度的不同,使易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分离过程是同时进行传质传热的过程[3]。本文就将对丙烯和丙烷的精馏塔设计进行相关的研究,以便今后能设计出更为高效安全的精馏塔。

一、精馏原理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能力的差异,通过液相和气相的回流,使气、液两相逆向多级接触,在热能驱动和相平衡关系的约束下,使得易挥发组分(轻组分)不断从液相往气相中转移,而难挥发组分却由气相向液相中迁移,使混合物得到不断分离,称该过程为精馏。该过程中,传热、传质过程同时进行,属传质过程控制。其精馏塔如图所示。原料从塔中部适当位置进塔,将塔分为两段,上段为精馏段,不含进料,下段含进料板为提留段,冷凝器从塔顶提供液相回流,再沸器从塔底提供气相回流。气、液相回流是精馏重要特点。在精馏段,气相在上升的过程中,气相轻组分不断得到精制,在气相中不断地增浓,在塔顶获轻组分产品。[4] 二、精馏装置流程 精馏就是通过多级蒸馏,式混合气、液两相经过多次混合接触和分离,并经行质量和热量的传递,是混合物中的组分达到高程度的分离,进而得到高纯度的产品. [5] 其流程如下:丙烯-丙烷混合气体经预热器加热到指定温度后送入精馏塔的进料板,在进料板上与自塔上部下降的的回流液体汇合后,逐板溢流,最后流入塔底。在每层板上,回流液体与上升蒸汽互相接触,进行热和质的传递过程。操作时,连续的从再沸器取出部分液体气化,产生上升蒸汽,依次通过各层塔板。塔顶蒸汽进入冷凝器中被冷凝,并将部分冷凝液用泵送回塔顶或是自然回流作为回流液,其余部分经冷凝器冷凝后送出作为塔顶产品。塔釜采用间接蒸汽和再沸器共热。塔底产品经冷却后送入贮槽。[6] 三、板式精馏塔设计 精馏塔是提供混合物气、液两相接触条件、实现传质过程的设备。该设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板式精馏塔,第二类是填料精馏塔。本设计中我们主要讨论的是板式精馏塔。 板式塔为逐级接触型气-液传质设备,其种类繁多,根据塔板上气-液接触元件的不同,可分为泡罩塔、浮阀塔、筛板塔、穿流多孔板塔、舌形塔、浮动舌形塔和浮动喷射塔等多种[7]。 1、泡罩塔

精馏塔设计

精馏塔设计 目录 § 1 设计任务书 (1) § 1.1 设计条件 (1) § 2 概述 (1) § 2.1 塔型选择 (1) § 2.2 精馏塔操作条件的选择 (3) § 2.3 再沸器选择 (4) § 2.4 工艺流程 (4) § 2.5 处理能力及产品质量 (4) § 3 工艺设计 (5) § 3.1 系统物料衡算热量衡算 (5) § 3.2 单元设备计算 (9) § 4 管路设计及泵的选择 (28) § 4.1 进料管线管径 (28) § 4.2 原料泵P-101的选择 (31) § 5 辅助设备的设计和选型 (32)

§ 5.1 贮罐………………………………………………………………………………… 32 § 5.2 换热设备…………………………………………………………………………… 34 § 6 控制方案…………………………………………………………………………………… 34 附录1~………………………………………………………………………………………… 35 参考文献………………………………………………………………………………………… 37 后 记 (38) §1 设计任务书 §1.1 设计条件 工艺条件:饱和液体进料,进料量丙烯含量x f =65%(摩尔百分数) 塔顶丙烯含量D x =98%,釜液丙烯含量w x ≤2%,总板效率为0.6。 操作条件:建议塔顶压力1.62MPa (表压) 安装地点:大连 §2 概述 蒸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含可液化的气体混合物)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简单蒸馏与平衡蒸馏只能将混合物进行初步的分离。为了获得较高纯度的产品,应

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

大型作业报告(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学生学号 院(系) 专业 班级 时间 学生 指导教师:_ 2011年1月13日 前言

化工生产中所处理的原料,中间产物,粗产品几乎都是由若干组分组成的混合物,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均相物质。生产中为了满足储存,运输,加工和使用的需求,时常需要将这些混合物分离为较纯净或几乎纯态的物质. 芳香族化合物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的原材料,而苯和甲苯是各有其重要作用。苯是化工工业和医药工业的重要基本原料,可用来制备染料,树脂,农药,合成药物,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洗涤剂等等;甲苯不仅是有机化工合成的优良溶剂,而且可以合成异氰酸酯,甲酚等化工产品,同时也可以用来制造三硝基甲苯,苯甲酸,对苯二甲酸,防腐剂,染料,泡沫塑料,合成纤维等。 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得到广泛应用。精馏过程在能量计的驱动下,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相分挥发度的不同,使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混合物中各组成分离该过程是同时进行传质传热的过程。本次设计任务为设计一定处理量的精馏塔,实现苯——甲苯的分离。苯——甲苯体系比较容易分离,待处理料液清洁。因此用筛板塔。 筛板塔也是很早出现的一种板式塔,20世纪50年代起对筛板塔进行了大量工业规模的研究,逐步掌握了筛板塔的性能,并形成了较完善的设计方法。与泡罩塔相比,筛板塔具有下列优点:生产能力(20%——40%)塔板效率(10%——50%)而且结构简单,塔盘造价减少40%左右,安装,维修都较容易。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过程的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工艺计算,结构设计和校核。 目录

工艺流程

磷酸二氢钠 原料球罐液化石油气水洗塔顶液化石油气酸洗混合器酸洗罐水洗混合器水洗罐反应进料缓冲罐 底水洗水甲醇精馏塔顶甲醇罐区 底水水洗塔 主反应进料预热器主反应进料换热器主反应加热炉主反应器反应油气主反应进料换热器混烃精馏 底C2 外送甲烷做燃料气 塔顶氢气C1-C4馏分LPG精馏塔顶氢气C1-C2馏分乙烷精馏塔顶氢气甲烷PSA 氢气外送底C5+馏分脱戊烷塔底C3-C4馏分丙烷塔顶C3 加氢 底C4 副反应进料预热器副反应进料换热器 副反应加热炉副反应器反应油气副反应进料换热器混烃精馏塔 顶戊烷主反应原料顶C6-C7 非芳烃塔顶甲苯脱庚烷塔 脱戊烷塔底C6+馏分白土塔脱庚烷塔底少量甲苯C8+馏分脱甲苯塔底C8+馏分脱C8塔 顶混合二甲苯罐区顶C9 罐区 脱C8塔底C9+馏分脱C9塔底重芳烃罐区 5层塔板苯罐区 环丁砜顶抽余油水洗去罐区顶苯、甲苯苯塔底甲苯罐区 C6-C7 非芳烃塔底富溶剂芳烃塔底贫溶剂非芳塔

苯 物理性质 物理状态:液体 外观:无色液体 气味:芳香味 pH: - 蒸汽压: 74.3 mm Hg @ 20 ℃ 气体密度: 2.7 (空气=1) 蒸发速率:: 2.8 (Ether=1) 粘度: 0.647mPa.s @ 20 ℃ 沸点: 80℃ 结晶点: 6 ℃ 自燃点: 561 ℃ 闪点: -11 ℃ 爆炸低限: 1.3 vol % 爆炸高限: 7.1 vol % 分解温度: - 溶解度:微溶 比重: 0.874 分子式: C6H6 分子量: 78.042 化学性质 苯参加的化学反应大致有3种:一种是其他基团和苯环上的氢原子之间发生的取代反应;一种是发生在苯环上的加成反应(注:苯环无碳碳双键,而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的独特的键);一种是普遍的燃烧(氧化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甲苯 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苯的芳香气味。 熔点(℃):-94.9 相对密度(水=1):0.87 沸点(℃):110.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14 分子式:C7H8 分子量:92.14 饱和蒸气压(kPa):4.89(30℃) 燃烧热(kJ/mol):3905.0 临界温度(℃):318.6 临界压力(MPa):4.11

丙烯丙烷 塔底 筛板 1.4 71

过程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 ——丙烯--丙烷精馏装置设计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2013 - 07 - 04

前言 本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述、流程简介、精馏塔、再沸器、辅助设备、管路设计和控制方案共七章。 说明中对精馏塔的设计计算做了详细的阐述,对于再沸器、辅助设备和管路的设计也做了说明。 鉴于设计者经验有限,本设计中还存在许多错误,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正。 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参阅! 目录 1. 概述 (3) 2. 方案流程简介 (5) 3. 精馏过程系统分析 (6) 4. 再沸器的设计 (18) 5. 辅助设备的设计 (24) 6. 管路设计 (30) 7. 控制方案 (33) 设计心得及总结 (34) 附录一主要符号说明 (35) 附录二参考文献 (37) 附录三塔计算结果表 (38) 附录四再沸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表 (39) 附录五工艺流程图 (40)

1. 概述 蒸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含可液化的气体混合物)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简单蒸馏与平衡蒸馏只能将混合物进行初步的分离。为了获得较高纯度的产品,应使得混合物的气、液两相经过多次混合接触和分离,使之得到更高程度的分离,这一目标可采用精馏的方法予以实现。 精馏过程在能量剂驱动下,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中各组分的分离。该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传质、传热的过程。为实现精馏过程,必须为该过程提供物流的存储、输送、传热、分离、控制等的设备、仪表。所用设备主要包括精馏塔及再沸器和冷凝器等。 1.1 精馏塔 精馏塔是一圆形筒体,塔内装有多层塔板或填料,塔中部适宜位置设有进料板。两相在塔板上相互接触时,液相被加热,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向气相中转移;气相被部分冷凝,气相中难挥发组分向液相中转移,从而使混合物中的组分得到高程度的分离。 简单精馏中,只有一股进料,进料位置将塔分为精馏段和提馏段,而在塔顶和塔底分别引出一股产品。精馏塔内,气、液两相的温度和压力自上而下逐渐增加,塔顶最低,塔底最高。 一个精馏塔的分离能力或分离出的产品纯度如何,与原料体系的性质、操作条件以及塔的性能有关。实现精馏过程的气、液传质设备,主要有两大类,板式塔和填料塔。 本设计选取的是板式塔,相较而言,在塔效率上,板式塔效率稳定;在液气比方面,板式塔适应范围较大,而填料塔则对液体喷淋量有一定要求;在安装维修方面,板式塔相对比较容易进行;由于所设计的塔径较大,所以在造价上,板式塔比填料塔更经济一些;而且,板式塔的重量较轻,故选择板式塔。 在众多类型的板式塔中,选择了溢流型筛板塔,相比较其它类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丙烯-丙烷-筛板-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丙烯-丙烷精馏装置设计 处理量:60kmol/h 产品质量:(以丙稀摩尔百分数计) =65% 进料:x f 塔顶产品:x =98% D ≤2% 塔底产品: x w 安装地点: 总板效率:0.6 塔板位置:塔底 塔板形式:筛板 回流比:1.2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设计日期: 成绩:

前言 本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述、流程简介、精馏塔、再沸器、辅助设备、管路设计和控制方案共七章。 说明中对精馏塔的设计计算做了详细的阐述,对于再沸器、辅助设备和管路的设计也做了正确的说明。 鉴于本人经验有限,本设计中还存在许多错误,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正 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参阅!

目录 第一章精馏过程工艺设计概述................................... - 1 - 一、概述 (1) 二、工艺设计基本内容 (1) 1、塔型选择................................................. - 1 - 2、板型选择................................................. - 1 - 3、进料状态................................................. - 2 - 4、回流比................................................... - 2 - 5、加热剂和再沸器的选择..................................... - 2 - 6、冷凝器和冷却剂选择....................................... - 3 - 三、工艺流程(见丙烯——丙烷工艺流程图) (3) 第二章筛板塔的工艺设计....................................... - 4 - 一、物性数据的确定 (4) 1、塔顶、塔底温度确定....................................... - 4 - 2、回流比计算............................................... - 5 - 3、全塔物料衡算............................................. - 5 - 4、逐板计算塔板数........................................... - 6 - 5、确定实际塔底压力、板数:................................. - 6 - 二、塔板设计 (7) 1、塔高计算................................................. - 7 - 2、塔径计算................................................. - 7 - 3、塔板布置和其余结构尺寸的选取............................. - 8 - 4、塔板校核................................................. - 9 - 5、负荷性能图.............................................. - 11 -第三章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工艺设计 ............................ - 14 - 一、设计条件及物性参数 (14) 二、工艺设计 (14) 1、估算再沸器面积.......................................... - 14 - 2、传热系数校核............................................ - 15 - 3、循环流量校核............................................ - 18 -第四章管路设计.............................................. - 22 - 一、物料参数 (22) 二、设计 (22) 第五章辅助设备的设计........................................ - 24 - 一、储罐设计 (24) 二、传热设备 (25) 三、泵的设计 (26) 第六章控制方案.......................................... - 30 -附录1.理论塔板数计算......................................... - 31 -

丙烯精馏塔系统控制优化

丙烯精馏塔系统控制优化 邹生耀刘荣 (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市210048) 摘要:通过对当前S&W双塔丙烯精馏控制系统存在的缺陷及当前操作难点分析,找出影响系统操作的根本原因,提出控制优化方案,并在实际生产中运用,节省装置能耗。 关键词:丙烯精馏控制优化 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裂解装置采用S&W工艺生产,原设计能力为600Kt/a 乙烯和300Kt/a 丙烯。2005年5月投产,2010年4月装置运行5年后停车大修,并对裂解装置进行扩能改造,于2010年6月开车成功。装置改造后生产能力扩大为740 Kt/a 乙烯和396Kt/a 丙烯。在本次改造中,急冷水塔波纹塔盘开孔率增加20-30%,丙烯精馏塔和丙烯提汽塔的MD塔盘改为增强型的EZMD塔盘。 改造投产后,急冷水塔釜温度只有74℃左右,比设计的84℃低了10℃左右,丙烯精馏塔系统因为塔釜再沸器急冷水温度偏低,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需要投用急冷水加热器,消耗大量低压蒸汽(25t/h),同时由于系统控制不稳,还常常发生塔釜丙烯损失加大,塔顶丙烯产品中丙烷浓度大幅波动现象。 1. 丙烯精馏系统流程及控制 1.1 目前丙烯精馏系统流程及控制说明 优化控制前丙烯精馏系统流程图 丙烯精馏系统由丙烯精馏塔(C540)和丙烯提汽塔(C530)两座塔系统组成。

来自碳三反应器出料罐V520的碳三在FC5201流量控制下进入丙烯精馏塔的第152块塔盘。丙烯产品在丙烯精馏塔的第8块塔盘侧线通过回流罐液位LC5331与采出流量 FC5201串级控制采出。塔顶气相分成二股,一股经过E535/536冷凝器冷凝,冷凝液返回至设置在高处的回流罐(V555),每台冷凝器中设有一个2”的不凝气排放管线,不凝气排放至回流罐;另一股在塔顶压力PC5502控制下进入一根4”管线旁路冷凝器将气相丙烯引入回流罐,在塔压高时,将部分气相丙烯引入回流罐,通过回流罐顶部的不凝气冷凝器 E551冷凝,从而分流部分塔顶冷凝器的负荷。在回流罐V555顶部设置一冷凝器E551提纯不凝气,将部分丙烯冷凝后返回回流罐,不凝气在FC5331流量控制下返回裂解气压缩机段间。回流罐凝液在液位LC5331与流量FC5332串级控制下返回C540塔顶。 丙烯精馏塔塔釜设置一再沸器E540,利用E530后的次级QW来加热,节能能源。精馏塔塔釜产品通过P550泵在塔釜液位LC5351与流量FC5351串级控制下作为丙烯汽提塔C530的进料。汽提塔顶气相则返回精馏塔釜。汽提塔塔釜产品作为提纯后的丙烷产品在流量FC5301控制下返回裂解炉。在汽提塔釜设置有再沸器E530,利用一级QW来加热。汽提塔釜液位LC5173在与热值JC5173串级控制下通过增减QW的加热流量来实现。E530和E540的热值分配则通过TC5373的控制来进行。通过一选择开关选择精馏塔顶压力 PC5502或回流罐压力PC5331控制器来控制冷凝器旁路阀的开度。 1.2 鲁姆斯公司300kt/a装置丙烯精馏系统流程 鲁姆斯丙烯精馏系统流程简图 鲁姆斯丙烯精馏系统同样也有二座塔系统组成。在丙烯塔进料前有一甲烷提汽塔,脱除进料中的氢气、甲烷和碳二等轻组份。因此,丙烯精馏塔进料中不含有不凝气组份,丙烯精馏塔顶不设不凝气脱除塔盘,丙烯产品产出直接从回流罐产出。 塔釜压力通过调节塔顶冷凝器冷却水流量来控制合适的塔顶冷凝量,通过灵敏板丙烯组份浓度来控制再沸器加热量,通过回流罐液位来控制丙烯产出量,通过塔釜液位来控制丙烷产出量。 1.3 两种流程控制的主要差异 这二种流程都有不凝气脱除系统,鲁姆斯流程是在丙烯精馏塔进料前通过甲烷提汽塔来脱除;S&W工艺则是在精馏塔顶增加8块塔盘来脱除不凝气。 S&W工艺采用双塔丙烯精制,更适合大型乙烯装置,鲁姆斯单塔丙精精制则适合小型乙烯装置。 鲁姆斯公司丙烷精馏塔的控制更容易实现。它的塔釜加热量是由灵敏板的丙烯含量组份来控制的,当进料负荷改变,或进料组成改变、或回流量改变时,导致灵敏板上丙烯浓

单级混合制冷剂天然气液化流程动态特性模拟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单级混合制冷剂天然气液化流程动态特性模拟 作者:赵国伟, 尹全森, 季中敏, 李红艳, 贾林祥, ZHAO Guo-wei, YIN Quan-sen, JI Zhong-min, LI Hong-yan, JIA Lin-xiang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低温与超导技术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刊名: 节能技术 英文刊名: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27(4) 被引用次数:4次 参考文献(9条) 1.张抗世界液化天然气发展现状与展望[期刊论文]-当代石油石化 2006(04) 2.侯远盛小议天然气液化产业发展[期刊论文]-中国外资 2008(04) 3.孙卫国;伏妍;李洁;高阳光 兰其盈丙烯精馏塔动态模拟[期刊论文]-石化技术与应用 2008(02) 4.曾根保;李绍军;钱锋醋酸脱水系统的动态模拟及其控制[期刊论文]-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8(05) 5.王钦明基于Polymer Plus的丙烯腈聚合反应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2007 6.方红飞;梁军;刘兴高;荣冈基于动态模拟的脱甲烷塔回路控制性能研究 2004 7.周志超一种新型甲醇双效精馏系统建模、动态行为与控制的若干问题研究[学位论文] 2008 8.剡军丙烯聚合稳态及动态过程模拟研究[学位论文] 2005 9.Patrick J Robinson;William L Luyben Simple Dynamic Gasifier Model That Runs in Aspen Dynamics[外文期刊] 2008(20)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赵敏.厉彦忠.ZHAO Min.LI Yanzhong丙烷预冷混合制冷剂液化流程中原料气与制冷剂匹配研究[期刊论文]-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44(2) 2.混合制冷剂循环的级数对制冷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化工学报2009,60(11) 3.李微维.张丹丹.徐舜华.刘智勇.LI Wei-wei.ZHANG Dan-dan.XU Shun-hua.LIU Zhi-yong利用常减压装置的余热减少酮苯脱蜡装置能耗[期刊论文]-化学工程2011,39(6) 4.尹全森.李红艳.崔杰诗.季中敏.贾林祥.Yin Quansen.Li Hongyan.Cui Jieshi.Ji Zhongmin.Jia Linxiang单级混合制冷剂液化循环适应性和调节能力研究[期刊论文]-低温工程2010(1) 5.杨晓梅.华贲.李国庆低压高密度聚乙烯(HDPE)装置反应系统模型开发与应用[会议论文]-2003 6.鲁荆林.陈万友.耿艳文.李羚.LU Jing-lin.CHEN Wan-you.GENG Yan-wen.LI Ling环氧乙烷在汽化器中汽化的计算[期刊论文]-化工科技2009,17(4) 7.陈霁威.黄道ASPEN PLUS在大型合成氨工业CIMS工程中的辅助决策功能[会议论文]-2000 8.白少卿.刘继平.严俊杰.BAI Shaoqing.LIU Jiping.YAN Junjie热声制冷装置及其在天然气液化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化工进展2006,25(z1) 9.李成林关于对液化天然气装置低负荷工况下存在问题的探讨[期刊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4) 10.孙恒.舒丹.朱鸿梅.Sun Heng.Shu Dan.Zhu Hongmei MRC装置冷剂量改变时系统动态特性的仿真模型[期刊论文]-低温与超导2010,38(6) 引证文献(4条) 1.谈震.方江敏.黎志昌LNG船用BOG再液化工艺系统效能优化[期刊论文]-低温工程 2011(5) 2.杜宏鹏.崔杰诗.李红艳.季忠敏.尹全森.贾林祥海上天然气液化流程模拟和优化分析[期刊论文]-节能技术2011(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