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税法规专题 电大

财税法规专题 电大

财税法规专题综合复习题1

一、某装饰装修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事兼营业务,即销售各种装饰装修材料,公司又有自己的装修队,提供装修服务。装修材料的销售和装修劳务的提供彼此没有从属关系,属于兼营业务。该公司某月销售装修材料取得不含税销售额90万元,同时又为客户装饰办公室取得劳务收入50万元,本月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共12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发生的兼营业务,进行纳税筹划。

二、甲、乙两公司合作建房,甲提供土地使用权,乙提供资金。两家公司约定,房屋建成后,双方均分。完工后,经有关部门评估,该建筑物价值1200万元,于是甲、乙两公司各分得600万元价值的房屋所有权。

要求:通过上述资料,进行纳税筹划。

三、王某每月单位获得薪金5000元,但是由于单位不能提供住房,不得不每月花费500元在外面租房居住,同时由于单位没有班车,每月上下班的交通费用为2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进行纳税筹划。

四、李某全年的收入为120000元,有两种发放方案:方案一,每月发放薪金10000元;方案二,每月发放薪金和基本奖金5800元,年终一次性发放全年奖金50400元。

要求:分别通过上述方案一和方案二进行纳税筹划。

参考答案

答案一:

按照法律规定,销售货物应缴纳增值税,提供应税劳务应缴纳营业税。但在实际经营中,货物的销售和劳务的提供难以分开,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对缴纳增值税还是缴纳营业税进行纳税筹划。

纳税人既销售货物和提供应税劳务又兼营非应税劳务。此种类型通常是指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既涉及增值税项目又涉及营业税项目。

税法规定,增值税纳税人兼营非应税劳务的,企业应分别核算应税货物或应税劳务和非应税劳务销售额,并对应税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收入按各自适用税率计算增值税;对非应税劳务的营业额,按其适用税率计算缴纳营业税。

纳税人兼营非应税劳务,又不分别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核算的,其非应税劳务应与货物或应税劳务一并缴纳增值税。

1、未分别核算,货物和非应税劳务一并缴纳增值税:

应纳增值税=90×17%+50÷(1+17%)×17%-12=10.56(万元)

2、分别核算,货物销售缴纳增值税,劳务提供缴纳营业税:

应纳增值税=90×17%-12=3.3(万元)

应纳营业税=50×3%=1.5(万元)

共纳流转税税额=3.3+1.5=4.8(万元)

是否分别核算。缴纳税款的差异是:

10.56-4.8=5.76(万元)

因此,分别核算可以合理合法地为企业省税5.76万元,反之,如果不分别核算,就要多缴纳“冤枉税“5.76万元。

答案二:合作建房,是指一方提供土地使用权,另一方提供资金,双方合作,建造房屋。合作建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物易物”方式,即双方以各自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相互交换。另一种方式是成立“合营企业”方式,即双方分别以土地使用权和货币资金入股,成立合营企业,合作建房。两种方式产生了不同的纳税义务,纳税人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合作建房方式,以达到取得节税利益的目的。

1、甲公司通过转让土地使用权而拥有了部分新建房屋的所有权,从而产生了转让无形资产应缴纳营业税的义务。此时其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营业额为600万元,甲应纳的营业税为600×5%=30(万元)。

乙公司以转让部分房屋所有权为代价换取部分土地使用权,发生了销售不动产的应税行为,其营业额也为600万元,应纳的营业税也为30万元。

2、若进行纳税筹划,则可以不缴纳营业税。

甲公司以土地使用权、乙公司以货币资金合股成立合营企业合作建房,房屋建成后双方采取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分配方式。现行营业税法规定: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的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营业税。由于甲公司投入的土地使用权是无形资产,视为投资入股,对其不征收营业税。合营企业对外销售房屋取得的收入按销售不动产征税,对双方分得的房屋作为投资利润,不征收营业税。

经过筹划,通过合营企业的形式,在建房环节节省营业税60万元。

答案三:取得高薪是提高消费水平的主要手段,但因为税法对工资、薪金项目采用累进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因此当工资、薪金累进到一定程度后,新增薪金带给纳税人的可支配现金将会逐步减少,所以,把纳税人现金性工资转为提供福利,不但可以提高其消费水平,而且可以少缴纳个人所得税。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降低工资、薪金所得,提高福利待遇:

1、为员工提供交通便利。如免费接送员工上下班。

2、提供免费午餐。

3、提供教育福利。如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为员工子女提供助学金、奖学金等。

4、为员工提供宿舍或者为员工购房提供一定期限的贷款,之后每月从其工资额中扣除部分款项,用于归还贷款。这样可以减轻员工的贷款利息负担。

5、参加社会保险,税法规定,个人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向指定金融机构实际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不记入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

6、为员工提供办公设施及用品等等。但在利用该方法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应注意:为员工免费提供住房、购买商业保险等不能免缴所得税。

1、王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

(5000-2000)×15%-125=325(元)

2、如单位为王某提供宿舍,并且在宿舍与单位之间开班车,同时王某每月的工资调整为4300元,则王某每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4300-2000)×15%-125=220(元)

这样王某每月可以少缴纳个人所得税105元(325元-220元)。

答案四:由于工资、薪金所得采用9级超额累进税率,因此对于纳税人而言,每月均衡发放工资和奖金可以降低税收负担。同时按照税法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

方案一:李某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10000-2000)×20%-375=1225(元),全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1225×12=14700(元)

方案二:李某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5800-2000)×15%-125=445(元),全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445×12=5340(元);全年一次性发放奖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50400÷12=4200(元)。适用税率为15%,速算扣除数为125元。

全年一次性发放奖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50400×15%-125=7435(元)

全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5340+7435=12775(元)

方案二比方案一少缴纳个人所得税1925元(14700元-12775元)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各月均衡发放工资和基本奖金,年终一次性发放全年奖金可节税。当然在确定每月发放的工资、薪金数额以及年终奖金数额时要考虑税率的临界点。

财税法规专题综合复习题2

一、某地区有两家大型酒厂,A白酒厂和B药酒厂,它们都是独立核算的法人。A白酒厂主要经营粮食类白酒,以当地生产的大米和玉米为原料进行酿造,按照消费税法规定,应该适用20%的税率,已知粮食白酒的定额税率为500克0.5元。B药酒厂以白酒厂生产的粮食酒为原料,生产系列药酒,按照税法规

定,应该适用10%的税率。A白酒厂每年要向B药酒厂提供价值2亿元,计5000万千克的粮食酒。经营过程中,B药酒厂由于缺乏资金和人才,无法经营下去,准备破产。此时B药酒厂欠A白酒厂共计6000万元。经评估,B药酒厂的资产恰好也为6000万元。A白酒厂的领导人经过研究,决定对B药酒厂进行收购。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试分析对B药酒厂进行收购的主要依据。

二、某企业集团某年先后进货两批,数量相同,进价分别为400万元和600万元。该企业当年和第二年各出售一半,售价均为10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通过加权平均法和先进先出法计算该企业集团销售成本、税前利润、所得税和净利润,并进行纳税筹划。

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下销售成本、税前利润、所得税和净利润

三、张某2008年3月份从单位获得工资性收入500元,由于单位工资太低,同月在发达公司找了一份兼职工作,收入为每月25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如何进行纳税筹划。

四、某建筑集团欲聘用一知名建筑专家为总工程师,双方商定每月的报酬为30000元。在签订合同时,面临两种选择:存在雇佣关系的劳动合同和不存在雇佣关系的合同。

要求:根据上述两种选择,如何进行纳税筹划。

参考答案

答案一:由于消费税是针对特定的纳税人,仅仅对生产者、委托加工者和进口者征税,因此可以通过纳税人企业的合并,递延纳税时间,甚至减少纳税。

其决策的主要依据如下:

1、这次收购支出费用较少。由于合并前,B药酒厂的资产和负债均为6000万元,净资产为零。因此,按照现行税法规定,该购并行为属于以承担被兼并企业全部债务方式实现吸收合并,不视为被兼并企业按公允价值转让、处置全部资产,不计算资产转让所得,不用缴纳所得税。此外,两家企业之间的行为属于

产权交易行为,按税法规定,不用缴纳营业税。

2、合并可以递延部分税款。合并前,A白酒厂向B药酒厂提供的粮食酒,每年应该缴纳税款为:消费税9000万元(20000×20%+5000×2×0.5),增值税的销项税额为3400万元(20000×17%),而这笔税款一部分合并后可以递延到药酒销售环节缴纳(消费税从价计征部分和增值税),获得递延纳税好处,另一部分税款(从量计征的消费税税款)则免于缴纳了。

3、药酒厂生产的药酒市场前景很好,企业合并后可以将经营的主要方向转向药酒生产,而且转向后,企业应缴的消费税税款将减少。由于粮食酒的消费税税率为20%,而药酒的消费税税率为10%,如果企业转产为药酒生产企业,则税负将会大大减轻。

答案二:我国现行税制规定:纳税人各项存货的发生和领用,其实际成本的计算方法,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中任选一种。计价方法一经选用,就不得随意改变。

不同的计价方法,对结转当期销售成本的数额会有所不同。期末存货的大小与销货成本的高低成反比,从而会影响到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下销售成本、税前利润、所得税和净利润

从上表可知,虽然各项数据的两年合计相等,但不同的计价方法对不同年份的数据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该企业当年应纳所得税额在加权平均法下为125年,在先进先出法下为150年。表明如果原材料价格比较平稳,涨落幅度不大,宜采用加权平均法,如果原材料价格持续走低,就应采用先进先出法。

答案三:某种情况下,比如当应纳税所得额比较少的时候,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比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比例税率低,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将劳务报酬所得转化为工资、薪金所得,能节约税收。

1、如果张某与发达公司没有固定的雇佣关系,则按照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分开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此时,工资、薪金所得没有超过2000元的免征额,无须纳税,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额为:

(2500-800)×20%=340(元)

因而张某3月份应纳税额为340元。

2、如果张某与发达公司建立固定的雇佣关系,与原雇佣单位解除雇佣关系,来源于原单位的500元则视为劳务报酬,因未超过800元的免征额,不用纳税。由发达公司支付的2500元作为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为:

(2500-2000)×5%=25(元)

在该案例中如果张某与发达公司建立固定的雇佣关系,则每月可以节税315元(340元-25元),一年则可节省税收3780元。

答案四:在纳税人工资、薪金较高,适用边际税率较高的情况下,将工资、薪金所得转化为劳务报酬所得更有利于节省税收。

方案一:签订存在雇佣关系的劳动合同

如果存在雇佣关系的劳动合同,则该工程师每月30000元收入,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

应纳税额=(30000-2000)×25%-1375=5625(元)

方案二:签订不存在雇佣关系的劳动合同

如果不存在雇佣关系的劳动合同,只是一名兼职的工作人员,则该工程师每月30000元收入,按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税。

应纳税额=30000×(1-20%)×30%-2000=5200(元)

方案二比方案一少纳税425元(5625元-5200元)。

财税法规专题综合复习题3

一、某公司A为促进产品销售,规定凡购买其产品价值100万元以上的,给予价格折扣20%。公司B 购买该商品200万元,因为享受了折扣,实际付款16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发生的业务,进行纳税筹划。

二、A建筑安装公司中标B宾馆的一项建筑安装工程,含电梯、中央空调、土建及内外装修在内,总造价2400万元。其中电梯价款120万元,中央空调价款200万元,土建及内外装修2080万元。

要求:通过上述资料,应当如何对这项业务进行纳税筹划呢?

三、纳税人宋某2007年8月分别给三家公司提供劳务,同时取得多项收入:给某设计院设计了一套工程图纸,获得设计费20000元;给外资企业当15天兼职翻译,获得5000元的翻译报酬;给民营企业提供技术帮助,获得该企业的10000元报酬。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如何进行纳税筹划。

四、张某为某公司职工,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并通过考试获得了注册会计师资格,张某和某会计师事务所商定每年年终到该事务所兼职3个月,(由于会计业务的特殊性到年底会计业务特别多,平时则很少),会计师事务所每月支付其6000元的劳务报酬。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如何进行纳税筹划?

参考答案

答案一: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企业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时,并不一定按原价销售,而为促使购货方多买货物,往往给予购货方较优惠的价格。是否在同一张发票上反映,应纳增值税是不同的:

1、不在同一张发票上反映的,

应纳增值税销项税额=200×17%=34(万元)

2、在同一张发票上反映的,

应纳增值税销项税额=160×17%=27.2(万元)

是否在同一张发票反映,应纳增值税额的差异如下:

34-27.2=6.8(万元)

对于这笔业务,纳税人应该在同一张发票上反映,而采取用红字发票冲回的办法处理折扣,则又交纳“冤枉税”了。

答案二:《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从事安装工程作业,凡以所安装的设备价值为安装工程产值的,营业额包括设备价款。因此,建筑安装企业在从事安装工程作业时,应尽量不将设备价值作为安装的工程产值,可由建设单位提供机器设备,建筑安装企业只负责安装,取得的只是安装费收入,使得营业额中不包括所安装设备价款,从而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1、如果该建筑安装公司同宾馆签订的合同把电梯和中央空调的价款作为建筑安装工程产值,应税的营业额应包括设备价款。

应纳营业税=2400×3%=72(万元)

2、如果该公司只参与与宾馆土建和内外装修的2080万元的建筑工程合同,设备由建筑单位自行采购,公司只负责安装,则:

应纳营业税=2080×3%=62.4(万元)

后一种方式该公司少缴9.6万元的营业税。

答案三:《个人所得税法实施细则》中总共列举了28种形式的劳务报酬所得,对于这些所得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这里的同一事项是指劳务报酬所得列举具体劳务项目中某一单项。个人兼有不同的劳务报酬所得,应当分别减除费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应明白

并充分利用这一点。

1、如果该纳税人不懂税法,将各项所得综合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款,则其:

应纳税所得额=(20000+5000+10000)(1-20%)=28000(元)

应纳税额=28000×30%-2000=6400(元)

2、如果分项申报、分项计算,可节省税款,计算如下:

设计费应纳税额=20000×(1-20%)×20%=3200(元)

翻译费应纳税额=5000×(1-20%)×20%=800(元)

技术费应纳税额=10000×(1-20%)×20%=1600(元)

应纳税总额=3200+800+1600=5600(元)

通过分项目申报纳税,就可以少纳“冤枉税”800元。

答案四: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于同一项目取得连续性收入的,以一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从某些行业中获得的收入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即在某个时期收入可能较多,而在另一些时期收入可能会很少甚至没有收入。这样具有可能在收入较多时适用较高的税率,而在收入较少时适用较低税率,甚至可能达不到基本的抵扣额,结果造成总体税负较高。

此时纳税人可以和支付劳务报酬的业主商议,把本应该在短期内支付的劳务报酬在较常时期内均衡支付,从而使得该项所得适用较低的税率。同时,这种支付方式也使得业主用不着一次性支付较高费用,减轻了其经济负担。

1、如果张某和该事务所按实际工作期限签约,则张某应纳税额的计算如下:

月应纳税额=6000×(1-20%)×20%=960(元)

应纳税总额=960×3=2880(元)

2、如果张某和该会计师事务所商定,年终的劳务费在以后的一年中分月支付,每月支付1500元。则:

月应纳税额=(1500-800)×20%=140(元)

应纳税总额=140×12=1680(元)

经过筹划,张某可以少纳税款1200元(2880元-1680元)。

财税法规专题综合复习题4

一、某烟草专卖局下属的卷烟公司生产的甲类卷烟,市场售价为每箱1200元(不含增值税),该公司以每箱1000元(不含增值税)的价格销售给独立核算的关联香烟批发企业500箱,甲类卷烟的税率是4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进行纳税筹划。

二、某企业集团2006年3月销售产品10000件,单价12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06年底因对方破产,货款未收到,确认为坏帐。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进行纳税筹划。

三、某职业经理培训中心聘请黄教授到深圳讲课,双方商定课酬为3000元,由职业经理培训中心负责往返机票及其他交通费用、安排食宿,费用合计为2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如何进行纳税筹划?

四、某著名经济学家打算创作一部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实用性强的专业著作,需要到沿海和内地的一些典型企业进行考察。因为这位经济学家水平高、社会知名度高,估计著作出版后销路会很好,出版社和经济学家签订出版协议,支付稿酬200000元。预计付各地的考察费用8万元。此时不同的费用支付方式将会产生不同的纳税后果: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如何进行纳税筹划?

参考答案

答案一:消费税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单环节计税,仅对生产环节计税,而对流通环节和终极消费环节则不再征税,因此,关联企业中生产(委托加工、进口)应税消费品的企业,如果以较低的销售价格将应税消费品销售给其独立核算的销售部门,则可以降低销售额,从而减少应纳消费税税额。而独立核算的销售部门,由于处在销售环节,只缴纳增值税,不缴纳消费税,可使集团的整体税负下降,但增值税税负不变。

1、卷烟厂转移定价前:

应纳消费税税额=500×150+1200×500×45%=345000(元)

2、卷烟厂转移定价后:

应纳消费税税额=500×150+1000×500×45%=300000(元)

转移定价后的差异如下:

345000-300000=45000(元)

转移定价使烟厂节税45000元

答案二:税法规定:纳税人按照财政部的规定提取的坏帐准备金,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建立坏帐准备金的纳税人,发生的坏帐损失,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后,按当期实际发生数扣除。坏帐损失的财务处理方法,主要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下面讨论两种坏帐处理方法对所得税缴纳的影响。

1、采用直接转销法处理,结果如下:

2006年发生应收帐款时:

借:应收帐款140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204000

2007年发生坏帐时:

借:管理费用1404000

贷:应收帐款1404000

2、假设该企业2006年末应收帐款余额为5000万元,坏帐提取比例为3‰,其结果如下:

2006年发生应收帐款时:

借:应收帐款140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204000

2006年末计提坏帐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150000

贷:坏帐准备150000

2007年发生坏帐时:

借:坏账准备1404000

贷:应收账款1404000

由以上会计分录可以看出,采用备抵法可以增加当期扣除项目,降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即使两种方法计算的应缴纳所得税数额是一致的,但备抵法将应纳税款滞后,等于享受到一笔无息贷款,从而也就增加了企业可支配的流动资金。

答案三:为他人提供劳务以取得报酬的个人,可以考虑由对方提供一定的福利,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费用改由对方提供,以达到规避个人所得税的目的。可以采用下列方式进行筹划:由对方提供餐饮服务,报销交通费用,提供住宿,提供办公用具,安排实验设备等。这样就等于扩大了费用开支,相应地降低了自己的劳务报酬总额,从而使得该项劳务报酬所得适用较低的税率。这些日常开支是不可避免的,如果由纳税人自己负担就不能再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而由对方提供则能够扣除,这样做虽然减少了名义报酬额,但实际收益却会由所增加。

1、应纳税额=(3000-800)×20%=440(元)

2、如果职业经理培训中心付给黄教授5000元课酬,而由黄教授自行解决食宿及交通事宜,则职业经理中心应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为:

应纳税额=5000×(1-20%)×20%=800(元)

需要多支付360元(800元-440元)的个人所得税。

答案四:作者在为出版社提供作品时,与出版社签订写作合同,或者与社会团体签订合同,由对方提供社会实践的费用。这样由于为纳税人支付前期搜集素材费用;作品完工将其版权卖予对方,取得稿费和版权收入。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纳税人仍然按照800元或者20%的比例扣除费用,这样有利于减少纳税。

1、如果经济学家自己支付考察费用,则:

应纳税额=200000×(1-20%)×20%×(1-30%)=22400(元)

实际可支配收入等于200000-22400-80000=97600(元)

2、如果由出版社支付考察费用80000元,经济学家可得到稿酬120000元。则:

应纳税额=120000×(1-20%)×20%×(1-30%)=13440(元)

实际可支配收入等于120000-13440=106560(元)

通过筹划,作者可支配收入增加8960元(106560元-97600元)。

财税法规专题综合复习题5

一、某商业集团(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既销售面粉,又兼营餐饮服务。本月从粮油公司购得面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款为13万元,当月将该批面粉的80%用于销售,取得不含税收入95万元,另外20%用于加工制作面条,馒头等取得收入45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业务,进行纳税筹划。

二、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将一批价值100万元的化工原料加工成化妆品。协议规定加工费170万元;加工的化妆品运回甲公司以后,直接对外销售,该批化妆品的售价为700万元(不含增值税)。化妆品的消费税税率为30%。

要求:假设该公司自产自销的加工成本为175万元,分别对委托加工方式和自产自销方式进行纳税筹划。

三、某木材公司欠银行贷款本息共计1600万元,逾期无力偿还。经与银行协商,以本公司一幢营业大楼作价2000万元,抵顶贷款本息。同时银行再支付木材公司400万元现金。银行将上述营业大楼又以20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有商业大厦。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进行纳税筹划。

四、某企业集团A有一笔1000万元的资金,在投资方案上有两种选择:一是投资于5年期国债,假定年利率为5%,二是购买公司B发行的5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6%。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进行纳税筹划。

参考答案

答案一:

纳税人兼营免税项目或非应税项目,应当正确划分其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对不能准确地划分进项税额的,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

纳税人可将按照上述公式计算的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与实际免税项目、非应税劳务不应抵扣的进项税额对比,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应正确划分并按规定转出进项税额;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无需在核算时正确划分,而改按公式计算。

1、划分不清免税项目的进项额的(面条、馒头属于免税项目)。

不得抵扣的进税项额=当月全部进税项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13*45/(95+45)=4.18(万元)

2、正确划分各自的进项税额的。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13*20%=2.6(万元)

由此可见,若正确划分进税项额可以节省增值税1.58万元(4.18-2.6)。

若当月60%用于销售,40%用于餐饮业,其销售收入不变,则情况正好相反。正确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应为:13*40%=5.2(万元),与不能准确划分进项税额相比,反而增加税负1.02万元(5.2-4.18)。

答案二:

我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出售的,不再征收消费税。”在进行消费税筹划时,纳税人应事先搞清委托加工与自行加工,哪一种方式税负较轻?

1、委托加工方式的税负:

(1)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加工费的同时,向其支付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100+170)÷(1-30%)×30%=115.71(万元)

(2)由于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直接对外销售,甲公司在销售时不必再缴消费税。其税后利润计算如下:

(700-100-170-115.71)×(1-33%)=210.57(万元)

2、自产自销方式的税负

(1)应缴消费税=700×30%=210(元)

(2)税后利润=(700-100-175-210)×(1-33%)=144.05(万元)

从中可以看出,在各相关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自行加工方式的税后利润比委托加工的少,主要原因

对学校课程体系教学环节的建议

对学校课程体系教学环节的建议

对学校课程体系 教学环节的建议 学院:经管学院 班级:会计08-1 姓名: 学号: 对学校课程体系、教学环节的建议

一、当前课程体系的弊端 会计作为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会计人才的培养对中国经济的促进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会计本科高级人才输送的主要基地,其教学模式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需要,然而,近几年却出现了大量的用人单位找不到所需会计人才,同时会计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这说明中国的会计本科教育和市场需求已经严重脱节。众多事实表明,会计本科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课程设置要么设计老套,几十年不变;要么课程太多、太杂、太乱,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许多学校对课程设置的改革,仅仅是盲目地增加了课程的门数或课时,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没有重视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关系,反而使课程交叉重复的内容增多,学生厌烦,失去了对专业的兴趣。笔者认为,会计本科教学改革要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必须从课程教学的源头上进行考虑和探索,进行会计本科课程体系优化改革。而检验是否优化的唯一标准就是市场满意度,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对未来会计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技能结构及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会计本科课程体系优化的建议 (一)优化会计本科课程体系原则:科学性、合理性、层次性、创新性

科学性是指会计本科课程设计是经过市场调查的,满足市场需要的;与社会发展和新会计准则、会计法规要求一致,是经过论证和考察过的,不是盲目随意设计的。 合理性是要考虑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要求,具体指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比例合理;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及选修课的比例合理;专业课和相关课程的挑选合理;课时分配合理。既要保证专业课程的学习,也要兼顾相关学科知识结构的构建,不能过分强调专业化程度或政治理论的学习,使整个课程体系相互协调形成相互统一的知识理论和实务框架。 层次性不但是指专业课程,也指其它经济管理类及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设计要有梯度、在安排上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各门学科各自为政。即使都是公共课程,也应选择对以后专业学习和思维判断、开阔视野有所帮助的;如果都是专业课程,也应该考虑先学习哪些课程、达到什么目的,后学哪些课程、达到什么效果,哪些课程是为哪些课程作铺垫的,在课程设计时这些都要有所考虑和安排。 创新性是指课程体系的设计要突破惯有的思维模式,体现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课程内容体现最新信息和最新学科的要求。学科要具有前沿性,要能体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征。 (二)优化会计本科课程体系的具体措施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复习与思考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2.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图 1-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 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个简明的概括清楚地说明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其一,所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既肯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但又说明只是起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的,这就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的失灵,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其二,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则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必然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运行。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而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其中包括转换财政职能。

上海开放大学财税法规专题作业一答案

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 1.财政产生的条件是(B经济和政治) 2.财政是随着( C 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3.财政最初的表现形式是(A 捐税) 4. 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 B 企业购买国债) 5.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 国家) 6.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财政分配形式一般采用(A 货币) 7.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满足(C 社会公共需要) 8.( A 财政职能)是财政的本质反映 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者是( D市场) 10.政府干预经济(调节经济)主要是因为( D 市场本身存在缺陷) 11.财政分配包括( D 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 12.财政收入中,凭借资产所有权获得的收入是( B 国有资产收益) 13.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 C M ) 14.我国财政收入按形式分类,最主要来源于( A 税收收入) 15.在一般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有( A 不断增长的趋势) 16.能够更准确反映政府财政活动规模大小的指标是(B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17.“经济决定财政”这一命题反映的是( A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则财政收入规模越大) 18. ( A 财政基本需求率)决定了财政收入的规模 19.财政收入占剩余产品价值的比率,称为( C 财政集中率) 20.国家机关为居民或单位提供某些特殊服务时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称为(C 规费收入) 21.提高折旧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 A 减少财政收入) 22.( A 财政支出)通常也被称作政府支出或公共支出 23.财政支出中,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并由全体公民共同享受的支出是( A 社会消费支出) 24. 以下不属于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的是( B 购买性支出) 25.( C 国家职能)决定财政支出的目的,用途,规模和结构。 26.下列属于补偿性支出的有( B企业挖潜改造支出) 27.下列财政支出中,按其性质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是( B 补贴支出) 28.用于维持社会秩序和保卫国家安全的财政支出是指( C 预防性支出)

财税法规专题教案分析

财 税 法 规 专 题教案

《财税法规专题》 《财税法规专题》是开放教育本科(专科起点)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一、《财税法规专题》课程现状分析 (一)课程内容分析 1.财税法规、职业道德知识与会计工作密切相关。 我国对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实行职业资格管理。从事会计工作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技术水平的高低体现在会计专业职称上,分为高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师。从业资格和技术资格考试均采取全国统一考试的办法,其中财税法规是必不可少的考试内容,从国家的要求和职业的要求来看,财税法规的学习都是不可或缺的。 2.课程的教学与实际工作结合不够紧密。 在传统模式组织教学时,教师往往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 采用以知识点为核心的理论教学为主,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由于该课程的知识量大、知识点细,造成学生仅仅是对法规等知识的死记硬背,难以将课程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而形成实用技能,在工作中不能灵活运用,使得教学效果很难保证。 为了改善教学效果,加强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我们很有必要寻求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的结合点,对这门课进行形式多样的实践内容的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 习与实践。 (二)学习者分析 1.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分析 (1)专业基础不一。本课程是专科起点本科会计专业开设的课程,要求学习者具有专科会计专业知识基础。但调查表明,修读本课程学习的学生,只有70%是会计专业专科学生,30%是工商管理类、法学类专业的学生。 (2)学生年龄差异大,但呈年轻化。25岁以下的学生占90%,10%的学生年龄在40岁左右。学生中85%没有实践工作经验,在职工作人员95%在中小企业工作。 2.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分析 (1)要求文字教材通俗易懂,理论知识少而精,内容要针对中小企业的需要。 (2)课程内容要注重实用,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但也需要有一定的知识面。 二、《财税法规专题》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设计思路 《财税法规专题》实践教学的设计思路:以企业运营过程为主线设计课程内容,以实际工作中最需要解决的法规问题为关键点,注重职业岗位需求与基本操作技能培训,

(精选)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公共产品的共同消费性产生免费搭车等行为,决定了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失效或失灵,即市场无法或者基本上无法提供这类产品。 2.瓦格纳法则:瓦格纳认为:“随着人均产出的增长,政府支出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把导致政府支出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 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4.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财政资金的单方面.无偿转移,即通过公共支出将财政资金向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单方面的无偿支付。这类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捐赠等方面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5.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是指在一国的中央财政预算中,国债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6.国家预算:政府预算,也称为国家预算.财政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7.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的基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 8.阶梯发展理论:皮考克和威斯曼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并不是均衡向前发展的,而是在不断稳定增长过程中不时出现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这种非均衡增长是在一个较大时期内交替进行的,因而,这一理论主要是通过考察财政支出增长趋势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时间形态,从这些特定的时间形态中来寻找政府支出增长的根本原因。 9.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经济分配形式叱,“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人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10.国债:又称公债,国家公债的简称,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它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有偿条件下,筹集财政资金时形式的国家债务,国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1.预算管理体制:是指确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12.投资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是指政府(或其授权单位)以投资者身份进入投资市场所发生的支出。特定的投资支出意味着所投资金不仅可以收回,而且可以得到增值,国家生产性投资都具有这一性质。广义的投资支出还包括国家财政用于非生产性领域的基本建设支出,如行政机关办公楼的兴建.国有医院医疗设备的采买等。 13.课税对象: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14.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国家制定的用来约束人们征税行为的一系列规则,是一个主权国家为实现其国家职能和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一整套税收法规.税收管理制度和税收征管办法的总称,是国家责成其代理人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

财税法规专题形成性考核册2010年秋

《财税法规专题》作业1(第一、三、四、六章) 一、单选 1.下列事件中,属于财政现象的是(A企业购买公债)。 2.在表述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时以(D财政关系)为最优。 3.在我国财政法的渊源中,财政法律由(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其效力仅次于宪法。 4.在我国财政法的渊源中效力次于宪法和法律的是(B财政行政法规),由(B国务院)制定。 5.作为现代社会整个财政法的基础,在财政法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财政民主主义)。 6.在众多的采购方式中,应作为政府采购最主要的采购方式的是(C公开招标)。 7.在政府采购中,质疑供应商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答复不满意的,可以在答复期满后(D15)个工作日内向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8.按举借债务方式不同,国债可分为(C国家债券和国家借款)。 9.中期国债的偿还期限为(C1年以上,10年以内)。 10.凭证式国债的特点是(B不可上市流通)。 11.(D举借国债)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最基本也是最通用的方式。 12.国债最原始和最基本的功能是(A弥补财政赤字)。 13.目前中国国债的持有者主要是(A个人投资者)。 14.国债的发行价格从财政的角度看,(D平价发行)是最为有利的。 15.如果国债利率与市场利率大体一致,但国债发行时市场利率上升,则国债发行价格可采取(A减价发行)。 16.政府按照高价从国债流通市场上买进尚未到期的国债并且不再售出,从而实现国债的偿还的方式,叫做(A买销偿还法)。 17.现代预算制度最早出现在(A英国)。 18.我国财政年度采用历年制,即国家预算收支起止的有效期限是(A公历1月1日~12月31日)。 19.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为依据,不考虑以前的财政收支状况的预算形式是(B零基预算)。 20.财政部应当自全国人大批准中央预算之日起(C30日)内,批复中央各部门预算。 21.各级预算由本级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A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 22.我国《预算法》规定:(C县)级以上各级预算必须设立国库。 23.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4.(D决算)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总结和终结。 25.我国预算外交金的性质是指不纳入国家预算的一种(B财政)资金。 二、多选 1.财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财政民主主义、财政法定主义、财政健全主义、财政平等主义)。 2.财政法的功能具体表现在(财政权力授予、财政权力规范、财政权力监督)。 3.财政支出法主要包括(财政拨款法、财政投资法、财政贷款法、财政采购法)。 4.政府采购法的原则主要有(公开、公平、公正、竞争、诚实信用)原则。 5.相对于同样偿还期限的上市国债而言,不上市国债具有(期限较长、流动性弱、利率较高、多采取记名方式发行)特点。 6.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式有(增加税收、增发通货、举借国债)。 7.国债偿还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税收、举借新债、国债投资项目的收益)。 8.国债的偿还方式有(直接偿还法、买销偿还法、抽签偿还法、轮次偿还法)。

财税法规专题形考一答案

财税法规专题形考一答案 说明:如果课程题目是随机的,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 特殊说明请仔细:课程的题目每学期都可能更换,所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 第1题 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以“税”的名义征税。 a. “盐税” b. “税粮” c. “初税亩” d. “丁税” [本题选择]:“初税亩” 第2题 ()是税收三性的核心。 a. 无偿性 b. 强制性 c. 固定性 d. 相对稳定性 [本题选择]:无偿性 第3题 税收作为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属于()范畴。 a. 组织收入 b. 消费 c. 交换 d. 分配 [本题选择]:分配 第4题 税收()的职能是税收最首要、最基本的职能。 a. 宏观调控 b. 组织收入 c. 收入分配

d. 资源配置 [本题选择]:组织收入 第5题 按负担能力征税是指负担能力相同的人缴纳同样的税,以体现税收的();负担能力不同的人缴纳不同的税,以体现税收的()。 a. 纵向公平,横向公平 b. 普遍征收,合理负担 c. 合理负担,普遍征收 d. 横向公平,纵向公平 [本题选择]:横向公平,纵向公平 第6题 一般以税收()占全部税收收入之比,作为考核税收行政效率的依据。 a. 纳税成本 b. 超额负担 c. 执行费用 d. 征管费用 [本题选择]:征管费用 第7题 ()问题体现国家的分配政策,是税收分配的核心问题。 a. 税负转嫁 b. 税收公平 c. 税收原则 d. 税收负担 [本题选择]:税收负担 第8题 ()是税收制度的最高法律形式,由()制定并发布。 a. 税收法律,国务院 b. 税收行政法规,国务院 c. 税收行政法规,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d. 税收法律,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财政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需求的特征。 2、简述财政是如何产生的。 3、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 1、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依据。 2、试述财政的三大职能。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1)公共需求满足的受益外在性;(2)公共需求的整体性;(3)公共需求一般通过公共机制来满足。 2、(1)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为了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国家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这就产生了财政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3、(1)垄断(2)不能有效解决外在性问题;(3)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4)市场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平;(6)宏观经济波动 四、论述题 1、(1)背景: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西方经济学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经济自由思想转入低潮,市场失灵理论以及以此为依据的政府干预理论成为主流理论。出现这种转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西方国家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三,政府计划体制的成就。 (2)依据:市场失败理论,其核心是对市场缺陷的分析。由于在某种状态下,市场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会失败,政府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针对这种现实的失败或可能出现的失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这是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逻辑起点。但市场失败仅仅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使各种资源都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财政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有:(1)预算安排;(2)制度安排,包括环境性制度,制约性制度和引导性制度。 (2)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A、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B、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改善低收入阶层居民、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及其子女的生活、保健或教育状况,提高或维持其实际收入与福利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C、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兴建公共福利设施、开展社会服务以及举办种种福利事业,增进社会成员利益,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活质量保障,这也使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差距缩小。D、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实际上,打破人口流动壁垒,使劳动者可以通过“以足投票”获得最大效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劳动积极性,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有效途径。 (3)经济稳定职能。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与增长的职责与功能,而这一功能的产生是基于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功能的失败。A、通

财政学简答题答案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 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 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 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 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 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市场是 一种结构精巧而且具有效率的商品交易机制,这已经为经济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经济 发展史所证实,而且为各种经济学说所论证和肯定。亚当·斯密将市场规律形容为 “看不见的手”,认为不需要任何组织以任何方式的干预,市场就可以自动地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均衡,而且宣称当每个人在追求私人利益的同时,就会被这只手牵动着 去实现社会福利。简而言之,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帕累托效率标准(或帕累托最优状态)可以作为我们分析经济效率和财政效率的一个规范性参照标准。 2.什么是市场失灵?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由于市场效率是以完全的 自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而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所以市场的 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 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 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 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 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 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个简明的概括清楚地说明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其一,所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既肯 定了市场的配置效率其二,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则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 固有的缺陷,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而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 其中包括转换财政职能。 4.试述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答:政府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1)政府决策失误。大的方面包括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失误,小的方面包括一个投资项目的选择或准公共物品提供方式选择不 当等, (2)寻租行为。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也可视为政府干预失误。(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经济体制转轨的一个核心是明确政府与市场的 关系,规范政府经济行为,转变政府经济职能,其中包括转变财政职能。 5.试述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答: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 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 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 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付钱购买私人产品之后,他人 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所带来的利益,排他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竞争 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或一种私人物品,都要 增加生产成本,因而竞争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二个特征。非排他性则是公共物品的第 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 品中获得利益。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 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此外,外部效应和效用的 不可分割性,也是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重要标准。 6.试述公共需要的历史性与特殊性。答:一般来说,公共需要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 是存在的,不因社会形态的更迭而消失,这是共同性。公共需要又总是特殊的,即 具体地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形态之中。对它的历史性可以沿着两条线索去探讨:一是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线索,研究在一个个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上,社会产生了或可能 产生怎样一些公共需要;另一条是生产关系变迁的线索,研究在一个个具体的社会 形态下,统治阶级或集团如何以社会公共需要的名义将剩余产品的分配做有利于本 阶级或集团的安排。在财政领域,资本主义的历史功绩之一就在于将统治者个人及 家族的需要同社会公共需要区分开来,并为公共需要提供了显示或决定的途径。但 是,代议制并不能完全反映公共需要的真谛,通过这一制度满足的公共需要确有一 些是“公共的”,但同时通过这一制度也将公共需要向那些操纵国家预算审批过程的 阶级或集团倾斜。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 经济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社会公共需要能够充分显示它的本来面貌,并通过不断完善 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进程给以保证。 7.如何理解财政的特殊性?答: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从起源上考察, 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出现私有财产,社会分裂为阶级后才产生了国家。国家一旦产生,就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 国民收入来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于是才产生财政这种特殊的经 济行为和经济现象。马克思、恩格斯对财政与国家的关系都有明确的论证:“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财政首先是作为经济范畴加 以研究的,所以财政学是一门经济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但是,经济与政治 本来就是不可分的,而财政这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与政 治的关系更为紧密,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财政学则是一门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学。综观当今西方国家的财政学,也都是十分重视 财政与国家或政府的关系,甚至将财政学等同于“政府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 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们将政府经济活动视为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特 殊的经济领域而加强了研究力度,特别是从政治角度研究政府经济活动的特殊规律 性,从而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增长。 8.试述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答: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 就是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这个转变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 治经济制度前提下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因而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发重新认识财 政,也就是要从资源配置方式转变的角度重新认识财政。这是社会主义市场财政体 制改革和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1)首先是逐步明确和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 (2)财政提供公共物品要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标准, 不能超出公共需要的界限和范围。。(3)按集中为主、适度分权原则, (4)完善税制,调整税收职能。。(5)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大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6)提高财政管理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是财政改革的根本。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财政的一切 活动都必须依法行政、依法征税、依法拨付支出、依法实施财税政策,同时财政活 动还必须增强透明度,便于立法机关、审计部门和人民大众的审查和监督。 9.试述研究财政职能的基本思路。答:财政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履行和实现 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所以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 经济稳定和发展。这里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分析和研究财政在履行和实现政府经

2015年电大《财税法规专题》形成性作业及答案

《财税法规专题》作业1 一、单选 1.下列事件中,属于财政现象的是(A企业购买公债)。 2.在表述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时以(D财政关系)为最优。 3.在我国财政法的渊源中,财政法律由(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其效力仅次于宪法。 4.在我国财政法的渊源中效力次于宪法和法律的是(B财政行政法规),由(B国务院)制定。 5.作为现代社会整个财政法的基础,在财政法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财政民主主义)。 6.在众多的采购方式中,应作为政府采购最主要的采购方式的是(C公开招标)。 7.在政府采购中,质疑供应商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答复不满意的,可以在答复期满后(D15)个工作日内向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8.按举借债务方式不同,国债可分为(C国家债券和国家借款)。 9.中期国债的偿还期限为(C1年以上,10年以内)。 10.凭证式国债的特点是(B不可上市流通)。 11.(D举借国债)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最基本也是最通用的方式。 12.国债最原始和最基本的功能是(A弥补财政赤字)。 13.目前中国国债的持有者主要是(A个人投资者)。 14.国债的发行价格从财政的角度看,(D平价发行)是最为有利的。 15.如果国债利率与市场利率大体一致,但国债发行时市场利率上升,则国债发行价格可采取(A减价发行)。 16.政府按照高价从国债流通市场上买进尚未到期的国债并且不再售出,从而实现国债的偿还的方式,叫做(A买销偿还法)。 17.现代预算制度最早出现在(A英国)。 18.我国财政年度采用历年制,即国家预算收支起止的有效期限是(A公历1月1日~12月31日)。 19.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为依据,不考虑以前的财政收支状况的预算形式是(B零基预算)。 20.财政部应当自全国人大批准中央预算之日起(C30日)内,批复中央各部门预算。 21.各级预算由本级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A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 22.我国《预算法》规定:(C县)级以上各级预算必须设立国库。 23.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4.(D决算)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总结和终结。 25.我国预算外交金的性质是指不纳入国家预算的一种(B财政)资金。 二、多选 1.财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财政民主主义、财政法定主义、财政健全主义、财政平等主义)。 2.财政法的功能具体表现在(财政权力授予、财政权力规范、财政权力监督)。 3.财政支出法主要包括(财政拨款法、财政投资法、财政贷款法、财政采购法)。 4.政府采购法的原则主要有(公开、公平、公正、竞争、诚实信用)原则。 5.相对于同样偿还期限的上市国债而言,不上市国债具有(期限较长、流动性弱、利率较高、多采取记名方式发行)特点。 6.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式有(增加税收、增发通货、举借国债)。 7.国债偿还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税收、举借新债、国债投资项目的收益)。 8.国债的偿还方式有(直接偿还法、买销偿还法、抽签偿还法、轮次偿还法)。 9.彩票法律关系是一种多重的法律关系。它主要包括(发行人与购彩人、发行人与中彩人、发行人与彩票承销人、供奖人与发行人、供奖人与中彩人)。 10.我国预算法的一般原则是(统一性、年度性、公开性、真实性、完整性)。 11.我国的国家预算由(中央预算、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设区的市(自治州)预算、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预算、乡(民族乡、镇)预算)组成。

财政学简答题

《财政学》简答题(5个) 1、财政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机制和手段 资源配置目标:效率(帕累托最优或帕累托效率)——衡量指标:失业率、经济增长率或景气指数,我国采用GDP增长率。 机制和手段: ①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源配置结构效率 ③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 ④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 高经济增长率 ⑤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效率(支出、税收、管理) 收入分配目标:公平 机制和手段: ①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②规范工资制度:公务员、事业单位 ③加强税收调节 1.征收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和遗产与赠与税,降低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2.征收企业所得税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征收资源税调节级差收入 ④安排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补贴等,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⑤增加公共投资,创造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 2、收集日常经济生活中的财政现象和财政问题,试用财政学原理进行分析 3、公共产品特征 ?非竞争性(Non-competition):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若按边 际成本定价就得不到最大利润——导致私人不愿提供 ?非排他性(Non-exclusion):一个人使用公共物品时并不排除他人同时使 用,即无法在技术上阻止不付费的人也使用;或者虽然在技术上可阻止,但阻止费用太高而不可能被采用——导致免费搭车 4、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 一是公共提供:税收弥补。成本为税收成本和税收的效率损失 二是市场提供:收费弥补。成本为收费成本和收费的效率损失 三是混合提供:部分拨款或补贴。为提高使用效率和减轻政府负担,多数混合品采用这种方式 ?从各国实践看,有效提供方式有:政府授权经营、政府参股、政府补助 5、衡量财政支出项目效益的主要方法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 (二)最低成本法 6、反映财政支出增长变化的指标及含义 1、财政支出增长率:当年比上年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 2、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 3、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财政支出增长额与GDP增长额之比 7、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和包括的内容 性质:维持政府机构正常运转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所需经费的总称,是国家执行

上海开放大学财税法规专题作业三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形成性考核作业三(第五章——第七章) 得分学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 1.国家依据有关有借有还的原则取得的财政收入,称为() A 财政透支 B 发行国债 C 银行信贷 D 基建投资 2.()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最基本也是最通用的方式 A 增发通货 B 增加税收 C 提高利率 D 举借国债 3.国债最原始和最基本的功能是() A 弥补财政赤字 B 扩大外贸规模 C 进行宏观调控 D 降低利率 4.目前中国国债的持有者主要是() A 个人投资者 B 机构投资者 C 基金投资者 D 银行投资者 5.国债最早产生于( ) 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6.国债与私债的本质区别在于( ) A 发行机构不同 B 发行方式不同 D 发行依据或担保物不同 C 发行利率不同 7.国债的发行价格从财政的角度看,()是最为有利的 A 减价发行 B 增价发行 C 折价发行 D 平价发行 8.我国的国债利率主要以( )为基础来制定 A 市场利率 B 银行利率 C 汇率 D 政府的信誉水平 9. 各国政府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 ) A 设立偿债基金 B 依靠财政盈余 C 通过预算列支 D 举借新债 10.国债持有人卖出国债时,与买方协议将来重新买回该笔国债,被称作( ) A 国债发行 B 国债流通 C 国债期货 D 国债回购 11.建国以后,我国第一次发行的国债是() A 革命战争短期公债 B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C 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D 重点建设债券 12.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招标发行国债的方式是() A 固定收益出售方式 B 公募拍卖方式 C 直接推销方式 D 组合方式 13.按举借债务方式不同,国债可分为() A 定期国债和不定期国债 B 国家内债和国家借款 C 国家债券和国家借款 D 上市国债和不上市国债 14.中期国债的偿还期限为() A 1年以内 B 1年以上,5年以内 年以内10年以上, D 5年以内10年以上,C 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5. 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 A 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 B 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C 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

财政学 简答题答案

财政学简答答案 1.试述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答:按照公共产品理论,根据产品和服务在消费中的竞争性与排他性划分,社会产品和服务可以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称为公共产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则称为私人产品。人们在消费公共产品时,并不对其他人同时消费这种产品和服务构成任何影响,也无法独占对这种产品和服务,无法阻止他人对同一项产品或服务的消费。私人物品则恰好相反,当某一个人消费某项产品或服务时,其他人就不可能再享受到这项产品或服务所提供的效用,同时,不需要任何成本就可以组织其他人该项产品或服务。 2.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有哪些 答:一般来说,纯公共产品比较适合公共生产与政府提供。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共产品只能进行公共产品和唯一由政府提供,换言之,许多公共产品尤其是混合产品也可以由私人生产和市场提供,或者采用私人生产政府提供的方式,或者采用公共生产市场提供方式。由于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特点,由市场提供确实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中,尽管也可以由市场提供,但政府仍处于核心主体地位,而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必然要通过公共支出和税收来实施,所以换言之,公共财政是公共产品提供的主体和主要来源。 3.试述自动稳定器(或内在稳定器)起作用的机制。 答:财政收入具有弹性,有收敛经济的作用,而财政支出有扩张经济的作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发挥的作用于经济变化的作用是相反的。经济情况好,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支出有可能减少,会使过热额经济有所收敛;反之,经济不景气,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有可能增加,会使萧条的经济有所复苏。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是自发发生的,不管掌管财政预算的人是否认识或承认它的存在。 4.资源配置中政府可能失灵的原因是什么 答:政治失灵是指由于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最终导致政府形象与信誉丧失的现象。 原因:缺乏竞争压力。由于政府垄断了公共物品的供给,没有竞争对手,就有可能导致政府部门的过分投资,生产出多于社会需要的公共物品,造成社会上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提供的混乱。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政府部门的活动大多不计成本,不能及时计算成本,也很难做到准确,再加上政府部门具有内在的不断扩张的冲动,往往出现公共物品的过度提供,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5.试述行政管理支出的特点。 答:首先,行政管理支出属于公共支出。其次行政管理支出属于非生产性的社会消费性支出。再次,行政管理支出具有稳定性。最后,行政管理支出的效率难以考核。6.试述科教文卫支出的性质。 答:由于科教文卫支出在短期内并不体现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因而长期以来将其视为社会消费支出,并主要由财政支出保证。但随着教科文卫支出对社会经济发展作用的日益增强,也体现出非社会消费性的一面。现代社会中,许多国家,经济组织甚至个人都将对科学教育的支出视为一种投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科学教育支出具有生产性的特征。文化卫生支出对经济的影响虽然是以提高国民的精神文明程度和身体素质为基本目的,但也能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有效地促进作用,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因此从社会进步和国家经济的长期发展来考虑,科教文卫并非纯

财税法规专题作业三答案

财税法规专题作业三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地征税对象地是().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内,境外地所得 .非居民企业设立机构场所,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关地所得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取得地所得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未设立机构场所有来自于境内地所得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在以下项目中,不超过规定比例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地是()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 .以下各项中,最低折旧年限为年地固定资产是() .家具.小汽车 .飞机.电子设备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无形资产地摊销年限不得() .低于年.高于年 .低于年.高于年 .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除提足折旧或者租入固定资产改建、固定资产大修理外,其他作为当期待摊费用地支出,从支出地次月份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 .年.年.年.年 .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通过支付现金以外地方式取得地投资资产,以该资产地()作为成本. .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和支付地相关税费 .购买价格.成本与市价孰低 .企业下列项目地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油料作物地种植.糖料作物地种植 .麻类作物地种植.香料作物地种植 .符合条件地小型微利企业,减按()地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 .减按地税率征税地小型微利企业有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从业人数、资产总额等条件,其中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万.万.万.万 .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而发生地研究开发费用地支出,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地,再按照规定据实扣除地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 ....

.企业安置残疾人员地,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地基础上,按照支付给上述人员工资地()加计扣除. .... .下列所得免缴个人所得税地是() .年终加薪.拍卖本人文字作品原稿地收入 .见义勇为所获得奖励.从公司获得地派息分红 .以下不属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地项目是() .转让技术诀窍.转让技术秘密 .转让专利权.转让土地使用权 .下列所得中,以一个月内取得地收入作为一次进行纳税地是().财产转让所得.稿酬所得 .利息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个人因从事彩票代销业务而取得地所得,应该按照( )计征个人所得税. .工资薪金所得.承包转包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个体户经营所得 二、多项选择题 . 企业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准予扣除地税金包括(). .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资源税 .教育费附加 .增值税 .关税 . 企业申报地广告费支出应具备以下条件(). .通过工商部门批准地专门机构制作 .已支付费用 .取得相应地发票 .通过一定地媒体传播 . 生物性资产是指为生产农产品、提供劳务或者出租等目地持有地生物资产,包括() .经济林.产畜.薪炭林.役畜 .下列属于应计个人所得税地工资、薪金所得包括() .年终加薪.一般性奖金.职务工资.饭费补贴.下列不属于稿酬所得地项目有() .摄影作品发表取得地所得 .拍卖文学作品手稿取得地所得 .帮企业写发展史取得地所得 .帮出版社审稿取得地所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